第一章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行为学
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一章:公共组织行为学概论公共组织:公共组织是以社会公共事物为管理对象,以全体社会成员为服务对象。
公共组织以管理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为基本职责,通过行驶公共权利来管理公共事物并承担相应的公共责任,花费公共财政,推动公共伦理,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不以赢利为目的。
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1:物质要素:人员、经费、物质设备。
2:精神要素:目标、机构设置、权责体系、组织文化。
公共组织的特点:1:公共组织以管理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为基本职责2:不以赢利为目的3:公共组织通过行驶公共权利管理公共事物4:公共组织的活动必须依法进行并受到高度监督5:公共组织的政治性倾向及其行为的强制性和权威性6:公共组织的目标不易计量及其责任的多元化公共组织的思想基础:1: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组织理论2:以法约尔为代表的行政组织理论(五大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3:以韦伯为代表的行政性组织理论(又称为官僚主义,三种社会权力:传统权力、魅力权力、法定权力)4: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组织理论(人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5:以巴斯德为代表的组织平衡理论6:以卡斯特、罗森茨威克为代表的系统分析组织理论7:以莫尔斯、洛西为代表的权变理论8:詹姆斯·布坎南所创建的公共选择理论9: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提出的企业家政府理论第二章:个体行为基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经典条件反射学习论(俄国的巴甫洛夫学说)2:桑代克的试误说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霍夫斯泰德文化理论:四个重要的维度:个体注意与集体主义、权力差距、不确定性规避、男性化和女性化第三章:知觉与个体行为知觉:是直接作用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知觉特点: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社会知觉:含义:社会知觉是人或人际的知觉,它包括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知觉,也包括个人对群体、群体对个体、群体对群体的,以及对个人间关系和群体间关系的知觉。
公共组织学重要考点
公共组织学末考整理资料第一章公共组织的视阈1.公共组织的内涵: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相对而言的,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与产品、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等方式来谋求实现公众的社会价值的的组织。
2.公共组织的特征:追求的是公共价值;行使的是公共权力;受到的是社会监督;推行的是公共责任花费的是公共财政3.巴纳德的思想:巴纳德认为,组织不论大小,其存在和发展都必须具备3个要素’即共同的目标、协作的意愿和信息的沟通。
第二章公共组织的途径1.政治学研究途径:政治途径的三个前提是:第一,主张政府不同于私人组织,必须对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加以区分。
第二,政治途径强调政治权力的发展、维持和定位。
也就是说,它关注涉及政策、政策实施手段以及公共行政机构一般管理方面的政治决策权。
根据政治途径,权力是行政组织的中心因素,公共行政机构若没有培育这种要素,就会显得无效率又无效能。
第三,代表性是组织公共机构背后的主要力量。
在行政实务中,各团体、政府官员以及其他力图使特定价值体现在公共机构的任务和计划中的人都向行政机关施加种种影响。
行政部门事实上是我们社会的缩影,它反映着一个多元社会中的价值、冲突和竞争性力量。
政治途径的主要观点:(1)多元主义(Pluralism)(2)自主性(Autonomy)(3)与立法机构的联系(The Legislative Connection)(4)分权(Decentralization)公共组织政治途径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它认为公共政策的优劣只能依靠政策的支持或反对而不是通过“成本一效益”来判定,“代表性”,“责任性”等成了公共组织活动的主要价值。
第二,它倡导公民参与,以提高行政动作的政治“回应性”。
第三,它强调国家动用公共权力来突现公共利益,带有明显“国家行政观”色彩。
2.管理学研究途径:正统的管理途径强调效率(efficiency)、经济或节约(economy)和效能(effectiveness)的价值,认为这些价值应该主导公共行政组织的结构和过程。
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读书笔记
《公共组织理论》笔记(登哈特著人大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笔记时间:05年10月3日—10月20日)1、宪政主义行政思想:关注社会公正、平等、民主、回应性。
代表人物:杰斐逊、沃尔多、戈尔姆比斯基、奥斯特洛姆、登哈特。
2、管理主义行政思想:关注效率。
代表人物:汉密尔顿、威尔逊、威洛比、古利克、西蒙、奥斯本和盖布勒。
3、奥斯本和盖布勒在《重塑政府》中提出了十大原则构成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认为,政府不仅应该采用企业管理的技术,而且也应该采用企业的某些价值观。
本书作者认为这些观点是不可接受的,“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的理论支柱)的中心原则是所有的人类行为都受到自我利益的驱使,它总是抵制一些类似公共精神、公共服务的概念。
”4、本书作者试图以公共服务取代新公共管理。
他主张的公共服务的核心是:民主治理。
但既然是治理,就离不开官僚组织,以及由官僚组织所引发的一系列被认为是不民主的命令、控制和官僚主义。
作者的一个弱点是,他所主张的新公共服务除了告诫人们注意对民主、公正、回应性登社会公共价值的追求外,也无法提供一种可替代的东西,或者说理论。
官僚制在还没有被一种新的组织体制取代以前,还会存在。
在目前状况下,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官僚制进行改进,使之适合新的时代需要。
新公共管理作了一些努力,但它过分偏重于管理主义,从而丧失了一些社会公共价值,这就需要宪政主义行政思想进行努力校正。
5、作者认为,过往有关行政组织理论的著作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第一,主流的公共行政理论致力于论述所谓的理性行政模型和建立在政治-行政两分法基础上的民主责任观;第二,作为一种学习理论,两分法把自己局限于对知识学习的实证主义理解中,没有认识到或者采用替代方法来观察组织,尤其没有将公共组织理论中的批评、理解和解释联系起来进行观察;作为一种组织理论,两分法把自己局限在由等级制结构表现出来的工具主义的关怀中,没有认识到或寻找一些可替代的组织设计,尤其没有将交流、一致性和控制问题结合起来。
一、公共组织理论概述
(4)系统权变公共组织理论――整体系统组织观念的确 立(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 组织管理的系统理论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最早由奥地 利生物学家路德维根· 柏塔朗菲于1947年提出的“一般 系统理论”(General System Theory),也得到“控制 论”(Cybernetics,Norbert Wiener,1948)和“信息论” (Informatics,C.E.Shannon,1949)的有力支持或启发。 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末,一般系统理论引起组织管理学 家的重视,并把它引入到组织管理理论研究中来。 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F.E.Kast&J.E.Rosenzweig) 的组织系统权变理论(《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 变方法》1970),
第二节 公共组织理论研究方法及意义
一、公共组织理论研究概况 (一)西方公共组织理论研究概况 1、组织理论的提出:“组织理论”在学术上第一次得到 确认应该是1937年。这一年由美国管理学家卢瑟· 古利克 和英国管理学家林德尔· 厄威克合编了一本文集《行政科 学论文集》(Papers on the Science of Administration), 其中由古利克撰写的名为“Notes on the Theory of Organization”(组织理论的观点或概述)的文章被认为 是“组织理论”的首次命名。在这篇文章中,古利克对组 织理论主要应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设计,这就是劳动 (工作)分工与人员群体协作的组织结构问题,解决工作 分工与协调问题是组织的基础,也是组织的本质。他又进 而提出了著名的“POSTCORB”(Planning-计划、 Organizing-组织、Staffing-人事、Directing-指挥、 Co-ordinating-协调、Reporting-报告、Budgeting-预 算)作为组织及其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的重要性。
2017对外经贸大学行政管理考研陈振明《公共管理学》状元笔记
第一章公共组织理论(重点,理解,记忆)1、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地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组织目标与行为是组织的本质性特征2、公共组织:广义上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
既包括政府组织,也包括第三部门组织。
狭义上仅指国家机关组织。
3、公共组织、私人组织、第三部门的差异(43页,表1-1,了解就好)。
4、公共组织的类型(1)政府机构、教育组织、健康和福利组织、宗教组织、慈善组织、基金会。
(2)A、强制型公共组织:政府部门。
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依靠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实行强制性管理。
如,纳税人必须接受税务管理部门的管理B、半强制型公共组织:更多依靠市场手段而非行政手段。
其强制性是可对抗的,当事人可拒绝裁决。
如,仲裁委员会――起诉;消费者权益保障委员会;各种行业协会等。
C、非强制性公共组织:非强制性与服务性。
如,各种院校、社区学校、研究所、基金会、医疗保健机构、文化和科学技术团体、各种咨询服务机构。
(3)A、古典模型:建立在行政管理等古典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效率是组织追求的首要价值。
专业化与协作是组织的基本要素。
特点:①组织具有四个基础:目标、过程、顾客、领域。
②对于每个组织而言,上述基础中必须有一个被赋予优先地位。
③行政部门在最高层次上按主要目标组建,每个部门包含一切有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④任何上级公能有效监督数量有限的直接下属,存在“控制范围”。
⑤行政权威和责任授予单一行政人员而非董事会或委员会这样的多成员机构。
⑥垂直领导活动与参谋活动被严格加以区分。
B、官僚模型:其基础是马克斯.韦伯创立的官僚理论。
理性――合法权威。
认为组织靠非人格化的规则来管理,理性意味着效率。
特点:①基于职能专业化的劳动分工。
②有明确的职权等级制。
③有与任职者和职责相关的规章制度。
④有处理工作的程序系统。
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非人格化。
02《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教学大纲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中/英文):公共组织财务管理/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Public Section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3、周学时/ 学分:3/34、授课对象:公共管理类专业5、使用教材:侯江红.公共组织财务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5月(国家规划教材)二、课程简介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属于现代管理学的范畴,是财务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分支学科、应用性学科。
从学科的角度看,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又是公共管理学与财务管理学的一个交叉学科。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内容和任务主要是介绍了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实务,涵盖了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部内容。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和基本原则,深刻领会国家的相关财务方针政策及财务制度的规定,能较熟练地掌握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一般方法和技术,正确掌握编制单位预算和财务报表、财务状况分析等实作性技术和技能。
使学生初步具备行政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运作综合能力。
四、教学进度表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1、考核方式:闭卷考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分别占为25%、25%、50%(平时成绩由作业成绩、课堂讨论成绩、实验成绩构成)六、内容提要第一章公共组织(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目的:公共组织是提供公共产品的单位。
界定我国的公共组织,明确公共组织的涵义及特点,是进行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前提。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公共组织的宗旨、特征以及注册登记制度及免税政策,明确我国公共组织类型的划分,掌握各类公共组织的财务特征。
教学重点:公共组织概念、我国公共组织界定及分类、各类公共组织财务特征教学难点:政府组织财务特征、事业单位财务特征、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特征主要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3学时、课堂讨论1学时,讨论内容:我国现阶段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设立要具备什么条件?双重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
《公共管理学》复习精华
公共管理学复习注:本文系陈振明教授的《公共管理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要点笔记整理,文字基本上来自课本,框架来自网上流传的《公共管理学》笔记图片版,yippo在复习过程中添加了大量内容(绝大部分还是来自课本),最终成文达35页,4万余字。
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谢。
导论公共管理的视野一、概念1、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公共行政指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
公共管理则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地关注取得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二者主要区别在于,主体不同、关注点不同。
2、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
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这种物品可以被共同消费。
竞争性物品如苹果被一个消费者使用,就不能被第二个消费者使用,某些物品如公园和街道具有一定程度非竞争性,因为当其使用者达一定数量,就会产生拥挤现象。
非排他性是指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排他性决定了物品能否由市场生产。
也就是会影响别人使用(会拥挤;别人用了会没了或受到影响)的就是竞争性,能将他人排除在外的就是排他性(不能将别人排除在外,也就没办法收费,但可采用排他技术)。
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A纯公共物品与准公共物品。
纯如国防、外交、空间技术等,准如交通、通讯等B硬公共物品(有形)与软公共物品(无形)。
硬如公共设施,软如法律、政策服务C全国性公共物品与地方性公共物品。
3、行政国家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垄断进程相一致,在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国家权力主体关系中,行政权力和活动扩张的普遍国家现象。
主要体现在行政立法与行政司法。
4、善治90年代后,世界银行提出善治口号,善治的基本要素: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
《公共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笔记(精编版)
公共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绪论1、组织:在群体基础上形成,由一定目的、任务和形式组建起来的一个社会结构单元。
2、公共组织:行使公共权力、代表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供给公共产品、维护公共秩序、承担公共责任的组织。
包括权力性公共组织和非权力性公共组织。
3、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1)物质要素(人员、经费、物质设备)(2)精神要素(目标、机构设置、权责体系、组织文化、运行程序、制度规范)4、公共组织的特点(基本属性):法制权威性、层次性、公益性。
5、公共组织的类型:中国共产党组织、人民政协组织、国家机关组织、事业单位组织、非政府公共组织6、公共组织理论的历史发展7、公共组织行为学:综合运用各种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8、研究目的:解释、预测、引导、控制。
9、学科性质:边缘性、综合性、两重性。
第二章知觉、归因1、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3、知觉的特性: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5、社会知觉:主体对社会环境中的人、人际关系、社会事件等的知觉。
6、社会知觉的特点:1.一个寻找意义的过程 2.遵循图形——背景原则 3.需运用图式7、社会知觉的类型7.1自我知觉: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和自尊(1)自我概念的形成:他人的反馈、反射性的评价、根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社会比较(2)自我概念的作用:促进管理者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展示自我,施加对员工的有效管理,协调好人际关系;有关自我概念的知识也会促使管理者学会帮助员工正确地认识自我,改正缺点,取得进步。
(1)自尊的建构:生活中的成败经验、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自己内部标准(2)自尊的作用:个体行为的重要动力,是身心健康的决定性因素之一7.2他人知觉:通过对他人外在行为表现及特征的观察,对其内在情绪、态度、动机、人格等心理状态和特征的知觉。
7.3.人际知觉: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包括对自己与他人关系及他人与他人关系的知觉。
《公共组织学》讲义
《公共组织学》讲义第一章绪论(一)组织与公共组织1、组织的定义:组织是人们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按照特定的结构方式和活动规律结合起来的开放性的、动态的人类共同体。
它是包括组织成员、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制度、组织行为和组织环境等基本要素在内的稳定的和不稳定的人类组合系统。
2、公共组织的含义:广义的公共组织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为目的的组织。
狭义的公共组织仅指政府及其执行部门,以及具有行政授权的社会组织。
可从不同的角度理解:(1)静态的公共组织结构。
(2)动态的公共组织过程。
(3)生态的公共组织环境。
(4)心态的公共组织意识。
3、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1)组织人员;(2)物质因素;(3)职能目标;(4)机构设置;(5)职位设置;(6)权责划分;(7)法制规范;(8)技术和信息。
4、公共组织的分类:(1)以组织目标分:互益性组织、营利性组织、服务性组织、公益性组织。
(2)以所拥有的公共权力的强制性大小划分:强制型公共组织、半强制型公共组织、非强制型公共组织。
(3)我国:中国共产党组织、人民政协组织、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
5、公共组织的特征:(1)公共性;(2)政治性;(3)法治性;(4)权威性;(5)广泛性;(6)独占性。
6、公共组织的功能:(1)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的主体。
(2)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人员的归属。
(3)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的支点。
(二)公共组织的研究途径1、管理途径是从两个方面来认识公共组织的:一是从管理功能及过程来考察公共组织,从组织活动的程序和技术上来界定公共组织;二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组织效率成为公共组织的主要价值。
2、政治途径:(1)多元主义;(2)自主性(3)与立法机构的联系(4)分权3、法律途径:(1)独立性(2)委员会形式(3)替代性争端解决4、政策途径:(1)公共治理构成一个在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之间不断循环的政策周期。
(2)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是不可分的。
公共组织理论
柏拉图曾在《共和国》一书中专门论述过英才教育模式:第一阶段:17岁以前,重点是读书、道德教育、美术教育与体育教育。
第二阶段:18-20岁,侧重于身体训练与军事教育。
从通过上述两个阶段教育的年轻人当中选拔佼佼者;第三阶段:21-30岁进行数学教育(联考);第四阶段:31-35岁进行逻辑学教育(联考);第五阶段:36-50岁在政府机关取得业务经验;第六阶段:最后,让他当国家统治者。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总人数即将突破百万,目前总竞争比例为55:1。
在组织生活里,人们受到上下班时间的约束和各种制度的制约。
即便是这样,人们还是希望归属到某个组织。
人,习惯于组织生活,一旦离开组织,反倒不适应。
通常,人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自然人、社会人、组织人。
组织人的素质:能够合作、遵守规则、胜任工作、忠于职守个人与组织:人的一生都与组织有个密切的关系。
如,家庭、学校、单位、老年协会等。
首先,组织是由个人组成的,任何组织都会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
如个人成长的背景、性格和人际关系。
其次,个人之所以参与组织,是因为组织可以做个人不能做的事情。
这是组织之所以存在的主要理由。
再次,组织还对人的行为发生影响。
与此相联系的,机制有工作分工、工作标准以及权威体系等。
第一章公共组织概述第一节组织的概念公共组织理论1. 概念界定最初,组织一词主要被用来说明生物的组合状态。
1873年,英国学者斯宾塞首次将“组织”一词引入了社会科学。
他首次提出了“社会有机体”这一概念,他把组织看成是已经组合的系统或社会。
2组织的定义:它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民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按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2.组织的功能3.组织的类型参看教材,p.13⑴根据活动内容和功能的不同,把组织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等组织。
⑵根据组织活动领域和目标不同,把组织分为公共组织和非公共组织。
⑶根据权力配置方式的不同,把组织分为集权组织和分权组织。
公共组织学。考试要点。
“公共组织学”考点归纳第一章绪论1、公共组织在一个国家的特定社会地域中,已维护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拥有法定的或授予的公共权力,承担相应公共责任的实体。
2、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1)组织人员(2)物质因素(3)职能目标(4)法制规范(5)技术和信息(6)权责体系【包括:机构设置、职位设置、权责划分】3、公共组织的分类(1)中共组织(2)政协组织(3)国家权力机关(4)行政机关(5)司法机关(6)事业单位【为了社会公益目的,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依靠公共资源开展活动,不具有国家机关的公共权力,但替政府承办专业性较强的社会公共事务的公共组织】(7)社会中介【指那些非政府的、非营利的、带有志愿性的、致力于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分类:①行业自律性组织,如行业协会、商会。
②监督社会行为的组织,如消费者协会。
③为市场提供经营性、技术性服务的组织,如证券登记公司、拍卖行.④为社会劳动力提供中介服务的组织,如人才交流中心、职业介绍所。
⑤为促进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的组织,如各类学会、研究会、基金会。
】4、公共组织的特征(1)公共性。
公共组织的特殊性在于其“公共性”,这种公共性集中体现在其组织目标(实现公共利益)和组织的基本功能(提供公共服务)上.(2)政治性。
公共组织的主要类型是政府组织,政府是国家进行政治统治的主要机关,实现国家意志的工具.(3)法治性.一方面,公共组织的成立必须经过合法程序,为法律所认可;另一方面,公共组织的公共权力要受到法治的约束。
(4)权威性。
权威性是公共组织进行有效管理的保障。
(5)广泛性。
一方面,公共组织所涉及的内容即管理对象具有广泛性;另一方面,公共组织的主体具有广泛性,包括了各层级的政府组织与各类型的非政府组织.(6)独占性。
一方面,公共组织通过政治权威或公共权力限制私人加入竞争,另一方面,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私人不愿意去提供。
5、公共组织的功能(1)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的主体。
(2)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人员的归宿.(3)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的支点。
第一章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概述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PPT课件
(五)财务分析方法
财务分析方法是根据有关信息资料, 运用特定方法,对公共组织财务活动 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项 工作。
1、比较分析法。
2、比率分析法。 3、综合分析法。
第六节 公共组织财务制度体系
我国现行公共部门财务制度,分为行政单位 财务制度和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两个体系,基 本上是由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行政事业 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和行业事业单位内部财务 管理具体规定三个层次组成的。
(一)财务预测方法
财务预测是各公共组织财务人员根据历史资料, 依据现实条件,运用特定方法,对公共组织未 来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所作出的科学预计和 测算。
1、定性预测法 。“意见交换法”、“类推预测法”、 “理论推定法”、“专家调查法—德尔菲法”等,都 是定性分析法。
2、定量预测法 。
(1)因果预测法 :“回归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 等
其中《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 务规则》处于主导地位,行业事业单位财务 管理办法为辅助环节,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具 体规定作为必要补充。
二、公共组织财务关系
(一)与政府的关系 (二)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 (三)与上下级单位的关系 (四)与内部各单位的关系 (五)与本单位工作人员的关系 (六)与其他各有关方面的关系
三、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特点
(一)政策性强 (二)以预算管理为中心 (三)经费来源的无偿性 (四)涉及面广 (五)类型多样化
(四)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实现公共组织财务管理 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
(五)按规定及时编报决算,如实反映公共组织财 务状况 ;
(六)加强财务分析与财务监督,保证公共组织各 项活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
公共组织学:第一章 公共组织学理论视阈
“公共性”的涵义与标准
公共性是公共组织的根本属性,明确公共性的含义是研究公
共组织的前提。
哈贝马斯的有关“公共性”的思想。
公式领域:他所定义的公共领域就是一个介于私人领域与公 共权力领域之间的中间地带,它是一个向所有公民开放,由 对话组成、旨在形成公共理性精神、以大众传媒为主要运作 工具的批判空间。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否形成的标准,在于由个人意见所 形成的公共舆论对共同事务的影响力的有无。
构成要素:
(1)物质要素:人员;机构设置;财务设置 (2)非物质要素:
组织目标
组织设计
组织文化
制度规范 权责结构 技术和信息
组织类型
政府组织
政党组织 非政府组织
事业单位
公共企业
1.2 全球化对公共组织的影响
参考书目:
[1][美]托马斯· 费里德曼.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A Brief
组织生态论
组织大脑论 组织文化论 组织政治论 组织心狱论 组织动态论 组织统治论
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相 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 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2、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是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及其活动对现代人的重要性。
“公共性”的涵义与标准
织活动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管理活动,就在于其政治特性。
之偏好。
政治途径的三个前提是:
第一,主张政府不同于私人组织,必须对公共组织与私
人组织加以区分。保罗· 阿普尔比在《大民主》一书中
写道:‘‘从大的方面来看,政府职能和态度至少在三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2112108课程名称: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开课学期:春季学期总学时:51学时总学分:3分先行课程:管理学原理、基础会计、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简介:《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是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必修课程。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是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组织、事业单位的公共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是公共组织进行财务管理的客观社会活动及过程。
公共财务学正是一门综合地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以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财务管理过程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促使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的学科。
该课程主要教授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特点、目标、原则、内容及作用等,系统地介绍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详细阐述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理论、预管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投资管理、净资产管理、财务清算、财务报告、财务分析、财务监督等内容。
对它的学习有助于正确认识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财务管理活动,并指导公共组织财务工作。
推荐教材:侯江红.公共组织财务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参考书目:[1] 王为民.公共组织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格林著.杨世伟译.公共部门财务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3]宋效中.公共组织财务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4]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财务成本管理[M],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5] 赵德武.财务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二、课程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使学生了解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的概念、基本知识和理论,掌握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各项内容和财务分析的方法,初步具有解决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一般财务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复杂性:公共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其规模越大, 结构就越复杂。
公共组织结构的功能
• 整合功能: 1+1>2
• 沟通功能
• 激励功能
• 效率功能
公共组织结构合理化的基本标志
• 明晰性:表现为—目标清晰,权责清晰,分工清晰, 任务清晰。 • 平稳性:表现为—职能和任务相平衡,人事平衡, 权力与责任平衡。 • 适应性:能够适应组织内外环境变化的要求,反应 敏锐,应变及时。 • 高效性:公共组织结构合理化的程度越高,公共组 织拥有的能量就越大。 • 精干性:组织结构必须精干,才能做到高效。
非政府组织的范围
• 社会团体: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 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民间 组织。 非营利性社会中介组织:介于政府、市场、 公民、企业之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具有 同业自律、监督鉴证、协调沟通等功能的各 类组织。 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和其他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 办的,从事公益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公共组织变革的类型
• 激进性变革:
• 特点:速度快、变化大,但震动大、阻 力大,风险也较大。 • 适用于通过长期变革解决不了而积累下 来的情况。
公共组织变革的类型
• 计划性变革:
• 有战略眼光,适合组织长期发展的要求; 组织变革可以同管理方法改进同步进行; 组织成员抵触情绪相对较小。 • 适用范围相对较广
• 卡斯特:由六步骤构成的组织变革的微观 步骤模型 • 一是审视状态 • 二是觉察问题 • 三是辨明差距 • 四是设计方法 • 五是实行变革 • 六是反馈效果
公共组织变革的内容
• 公共组织职能的变革 • 公共组织结构的变革 • 公共组织管理方式和管理技术的变革
公共组织职能的变革
• 公共组织职能重心的变革: • 政治职能比重降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 职能加强。 • 公共组织职能关系的变革: • “守夜人” “万能政府” “有 限政府”
第一章 公共组织
组织的定义
组织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环境中,通过相互 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目标、特定结构、功能 和行为方式的有机整体。
组织的共性
• 组织是人们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一定行为关系的 集合; • 组织有着某种特定的目标; • 组织有一定的结构和行为方式; • 组织有内在的精神意识(即有意识养成,最终 系统化为组织文化); • 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随组织环境变化而有机 发展。
科员C3
公共组织的功能
• 公共组织的功能,是指公共组织在履行公共责 任,实现公共目标,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服 务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功效与作用。 • 政府组织的功能:(1)政治功能;(2)经济功能;(3)文 化教育功能;(4)社会服务功能。 • 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功能:(1)民主参与及民主管 理的功能;(2)社会服务与社会保障的功能;(3)弥 补政府资源欠缺的功能;(4)管理体制创新的功 能;(5)社会稳定功能。
• 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
局 长
A处长
B处长
C处长
A科长
B科长
C科长
矩阵制组织结构:
由两套组织部门联合构成的双重组织结构,既有职能划分的垂 直领导系统,又有按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系统的结构。 以完成某项工作为核心,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临时机构履 行特定工作任务 优点:灵活性、适应性强。 缺点:稳定性差,易出现意见不统一。
公共组织结构的变革
• 组织结构由集中控制转向在自治合作基 础上的协调。
• 公共组织纵向结构变革中呈现出由高层 集权向逐级分权、由金字塔结构向扁平 结构转变的趋势。
非政府组织的范围
• 事业单位
•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和我国实际情况,事业单位可划分为公益型、 半公益型和经营型三类。 • 公益型事业单位是指提供纯公共产品或收费管理程度难,需求弹 性小,外部效益大的混合公共产品的公共组织。 • 半公益型事业单位是指提供具有一定外部效益的混合公共产品的 公共组织。 • 经营型事业单位是指提供收费管理较容易,需求弹性大,外部效 益较低的混合公共产品的部门。
公共组织的特征
公共组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维护和实现公 共利益为基本职责 公共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 公共组织通过行使公共权力来管理公共事务 公共组织的活动必须依法进行并受到高度监督 公共组织具有政治性倾向及行为的强制性和权 威性 公共组织的目标不易计量及责任的多元化
公共组织的存在与定位
经济功能
• • • • • • • • • • 政府组织: 提供社会公共产品; 建立和保持市场竞争制度; 调节经济运行过程; 收入再分配。 非政府公共组织 : 弥补政府资源的欠缺; 倡导竞争与合作,促进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提高; 拓展社会服务领域; 提供大量的再就业岗位。
政策与法律功能
• 政府组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 物的发展加以引导,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 运用政策,对社会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 盾进行调节和控制,发挥政策的调控作用; 通过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社会公共利益 进行合理分配,发挥政策的分配作用。 • 非政府公共组织:对公共政策与法律的 贯彻执行和服务。
组织结构的关键要素
• 管理层次:公共组织内纵向划分的等级。 • 管理幅度:一名上级管理者或组织有效管 理的直接下级人员或单位、部门的数目。 • 在一定规模的组织内,管理层次与管理幅 度成反比,管理层次越多,管理幅度越小, 反之亦然。
公共组织结构的类型
直线式结构
职能制结构
直线—职能制结构 矩阵式结构
社会保障功能
• 政府组织与非政府公共组织:
• 生存与安全保障 • 社会稳定保障 • 发展保障
公共组织的变革
公共组织的变革是指公共组织为适 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改变,为了提 高组织绩效,而对自身的组织结构、人 员、职能、管理方式、技术、知识、文 化等所进行的调整与革新。
公共组织变革的原因
• 组织环境发生变化
公共组织的结构
• 公共组织结构: • 是组织实现目标的基本管理工具,是组 织躯体的骨架,表现为工作分工的几何 图式及其等级上的排列。 • 科层组织是现代组织结构的主导形式, 绝大多数组织以“科层组织”为基础。
公共组织结构的特点
• 稳定性:公共组织职权等级结构的稳定性;公共组织结构一 旦形成,在一定时期内将处于相对均衡、不变的状态。 • 开放性:公共组织面对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共事务和全体人民, 必须具有最大限度的开放性。 • 层次性:组织系统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量。层次性的优点在于 上下衔接,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效率较高。 • 规范性:规范性是指组织依靠规则和程序引导员工的程度。 一般来说,公共组织结构的规范程度要高于非公共组织。
非政府组织的法律地位
• 准公共管理主体
• 公共管理相对人
• 民事主体
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
• 组织目标:管理公共事 务、提供公共产品、增 进公共利益 • 组织人员:体现人际关 系,非物质关系 • 组织职能:组织目标具 体化(界定的业务范围) • 组织权力:调配组织资 源、发挥组织效能的控 制力 • 组织机构:承载组织职 能,体现组织目标 • 组织制度:以书面形式 确认的行为规范,区别 于非正式组织 • 组织文化:集体意识和 行为方式 • 组织设施:物质基础和 技术手段 • 组织资源:人力、财力、 物力、信息
公共组织的功能
• • • • 服务功能 经济功能 政策与法律功能 社会保障功能
服务功能
• 政府组织: • 为经济基础服务,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服务; • 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利益服务、为社会公共利 益服务; • 创办各种社会服务事业以及对公共服务业进行 管理。 • 非政府公共组织: • 其服务是普遍性、大众化的; • 其服务是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最基本的服务; • 其服务内容十分广泛。
•
•
非政府组织的特征
• 非政府组织从事公共管理源于政府的合法授权。 • 非政府组织生产或活动的基本目标是公益性的。 • 非政府组织为社会提供的产品往往是一种公共产 品或混合公共产品。 • 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公共财政、不以营 利为目的的有偿服务性收费和捐赠。 • 非政府组织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而是为社会 提供专业性的、公共性的服务,这种非营利性与 政府组织以“公共利益”作为价值取向的目标或 原则是一致的。
• 组织内部条件的变化
• 组织本身成长的要求
公共组织变革的阻力
• 组织变革会遇到利益方面的阻力。
• 组织变革会遇到习惯力量的阻力。
• 组织变革会遇到改革成本方面的阻力。
公共组织变革的类型
• 渐进式变革:
• 特点:震动小、阻力小,但周期长、零 碎化、见效不大。 • 适用于利益矛盾非常突出、非常复杂的 情况。
• 直线式组织结构
部长
局长1 处长1 科长1
局长2 处长2 科长2
局长3 处长3 科长3
科员1
科员2
科员3
直线式结构:单一垂直领导
组织职位按照垂直系统直线排列,各级主管对 自己的下级拥有直接的一切职权。 优点:结构简单,职权集中,责任分明,指挥 统一,信息传递途径单一、速度快。 缺点:最高主管事必躬亲,基层自主性小,职 位工作程序固定,容易导致僵化。 适用范围:仅适用于规模小的组织。
•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 政府失灵与非政府组织的介入
市场失灵的表现
• • • • • • • • 因市场缺陷而引起的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 外部负效应问题 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 失业问题 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
市场失灵的原因
• • • • 公共产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垄断 外部影响 非对称”的组织是相对于“私人的”、 “营利的”或“企业的”组织而言的一 种特殊组织形式,即公共组织或公共部 门、公共服务机构所面临的是“公域” 而不是“私域”。
从公共组织所调控的对象范围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