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法分析和关键词解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细读“还原法”探析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细读“还原法”探析
【摘要】
本文探讨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原法”的应用及其在提高学
生语文阅读能力中的重要性。首先介绍了“还原法”的定义与原理,
然后深入探讨了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还原法”,以及如
何通过文本细读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通过实际案例和教学方
法的讲解,阐述了如何运用“还原法”进行文本细读,以达到语文教
学目标。结尾部分探讨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方向,以及“还原法”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意义,同时探索了语文教学中其他可
能的教学方法。通过该文的阐述,旨在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还原法、语文教学目标、语文阅
读能力、教学方法、发展方向
1. 引言
1.1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学
生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重要任务。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
建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和方法,培养其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通过
阅读文学作品和其他文本,学生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感和审美能力,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增强对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吸收作者的语言之美,提升自己
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和分析,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教育。通过
阅读文学作品和其他文本,学生可以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情感
分步还原法在黄金提纯中的应用分析
分步还原法在黄金提纯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杨福玖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14期
摘要:对于黄金来说,纯度越高的黄金品质就越好,其价值也就越高,不光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更能给人们带来更精致的黄金物品。从黄金提纯方法上看,分步还原提纯法的效果更好,相比其他提纯方法也更加简单,在操作技术上也更加容易,且生产周期较短,不会有过多的金积压,实践效果更强,黄金纯度能够达到99.99%。本文主要对分步还原提纯法进行分析,研究其还原过程中的参数控制,以及该方法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黄金;分布还原法;提纯;应用
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对金锭产品也有了更高的需求,现在的金锭加工企业已经在黄金提纯度上有了更高的要求,主要生产销售的都是99.99%黄金。多数的加工企业所使用的主要黄金原料都是解吸电积粗金泥,这种原材料中所含的Cu杂质比较多,如果采用传统的化学提纯法,其中还会留存大量泥浆和碳粉,Cu元素不能完全清除干净,导致提纯出来的黄金不能达到规定的要求。而分布还原提纯法能够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并让黄金回收率得到提高,应用效果较好。
1 试验原料和方法
在本文章中以解吸电积粗金泥为主要提纯原料,辅料为王水,取样检测王水中各种元素的浓度,详见表1,我国可以从表中看出来Cu的含量是最高的,因为对钢棉金是进行定期处理,所以王水中的Fe含量也比较高,在进行还原的时候Fe标准是负电位,这种条件下是不能够还原的,其留在水溶液中,能够和Au进行更好的分离。而铜元素有所差异,它的正电位比Au小,还原的时候也距离终点最近,所以浓度的差异也就比较大,如果还原剂过量,出现铜元素超标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解读孙绍振先生的“还原分析法”
解读孙绍振先生的“还原分析法”
摘要:作为语文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必须站在一个高台上,既知道创作
的方法,也知道审美的方法,还知道解读的方法,这样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才能游
刃有余地引领着学生走进教材多彩世界。
关键词:孙绍振;还原分析;解读方法;
孙绍振教授的小说解读方法以及他对于小说方面的知识介绍都是小说阅读的
重要钥匙。要用好孙教授的“还原-分析法”,最关键的是要会提问题,而发现问题
的关键是寻找矛盾。因此,我们还是要总结孙教授如何寻找矛盾,提出问题。
一、基本技能
1.明确提问题的要求。
孙绍振教授在解读星新一的《保修》一文开头就强调,解读文章,就是要从
看似没有问题的地方提出问题来,找出深刻理解文本的途径。提出的问题不应该
是一般的表面的肤浅的,而是涉及文章特征的问题。
2.了解小说流派特征。
例如,孙教授在解读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时就分析这篇小说可以把它
归入现代派之列。“在现代派小说家看来,小说并不是人生的真实的反映,而是作家对于人生的一种想像和意义的探索。这种人生的探索不仅仅是在内涵方面,而
且是在形式方面。现实主义小说的现实性描写,并不是所有小说必须遵循的神圣
规范,相反,任何规范都是艺术形式发展的桎梏,对人生的探索必须打破传统的
观念,对艺术形式的探索也必须冲破经典的形式规范。”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再来解读余华的小说,就轻松多了。
3.了解小说创作的一般特点。
为了补充相关知识,我又读了孙教授的另一本书《文学性讲演录》,如“这是
小说的特点,人物之间可以没有情节,甚至可以没什么性格,但不能没有感情的
应用收益还原法评估酒店用地的重难点分析
应用收益还原法评估酒店用地的重难点分析
范力心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摘要:收益还原法,是运用适当的还原率,将预期的估价对象未来各期的正常纯收益折算到估价时点上的现值,求其之和得出估价对象价格的一种估价方法。本文分析了应用收益还原法评估酒店用地的重难点:年总收益客观值、年总费用客观值和还原率的确定。
关键词:收益还原法;总收益;总费用
1年总收益客观值的确定
评估酒店用地时,要全方面考虑该企业在各方面的收益,不可有所漏缺。酒店的年总收益包括了客房收益、餐饮收益、娱乐收益、会议厅收益、 停车场收益等各方面的收益,而每种收益中也包含了诸多影响因素。计算客房收益不仅要了解该酒店的所有房型、数量和价格,而且要调查该酒店客房的入住率。餐饮收入也是如此,不仅要了解该酒店的各餐厅的类型,而且要调查各餐厅类型的平均费用与上座率。酒店收益还包含娱乐设施收益,调查该收益时要把该酒店的KTV包厢、美容厅、夜总会、桑拿等娱乐设施全部纳入调查范围。此外,酒店年总收益的停车场收益、会议厅收益也要分情况并调查闲置率进行计算。由此可见,企业经营的年总收益的客观值的影响因素很多,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2 年总费用客观值的确定
2.1经营费用的确定
评估酒店用地时,经营费用主要包括:(1)直接经营成本:根据酒店财务分类,直接经营成本由原料进货成本(如耗用食品、酒水等),燃料动力、水电费和酒店相关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用组成。(2)营业费用:指企业在整个经营环节所发生的运输费、包装费、经营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等。(3)管理费:指对酒店进行必要管理所需的费用,综合管理费包括折旧费(主体建筑物年折旧费、装饰折旧费和设施设备折旧费)、维修费、保险费以及营业推广费、培训费、劳动保险费等其他管理费。(4)税金:税金应根据估价对象所属地方税务部门在估价时点时的税收项目进行计取,通常在酒店型房地产应收取营业税、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5)财务费及不可预见费用:财务费用及不可预见费主要是为酒店日常生产经营所需流动资金应支付的银行利息及其他不可预见费如房产税等费用,估价师可以根据市场调查区域内类似酒店行业的财务费用及不可预见费来确定估价对象的财务费用及不可预见费用。(6)经营利润:酒店经营利润一般按照酒店行业的社会平均利润进行计算。
用“还原换元法”解析英语非谓语动词表达式的组合逻辑
中 图分 类 号 : H 3 1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7 8 3 6 ( 2 0 1 5 ) 0 7 - 0 1 4 2 - 0 3
引言
动词对 任何语 言来讲 , 都是 非常 重要 的。在 英语 中 , 动 词可以分为谓语 动词与非谓 语动词 。传统非 谓语 动词 的分 类主要 有三分法 和四分法两种 。三分法是现在分 词 、 过 去分 词、 不定式 ;四分法在三分法基础 上加上动名词 。非谓语 动词不可以充当谓语 , “ 不受 ‘ 人称 ’ 和‘ 数’ 的限制 , 发挥着 谓语之外的其他 语法功能” , 在句子 中可 以充 当很多句 子
时间 ( t i m e ) 。在传 统的语法 教学体 系里 , 如张 道真 的《 实 用
英语语法》 认为英 文动词有 1 6种时 态 。我们 通常所说 的 动词“ 时态 ( t e n s e a n d a s p e c t ) ” , 在英语 中其实反 映的是两个 不 同的概念 , 即t e n s e ( 时) 和a s p e c t ( 体) 。与 时 间相 联 系 的 “ 时” , 是规定事物动作发生 时间 的, 分为现 在时 、 过去 时、 将
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的方法概述分析
毕业论文
题目: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的方法概述
学院:
专业:
毕业年限: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 words (2)
I前言 (3)
Ⅱ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 (3)
2.1氧化石墨(GO)的制备 (4)
2.1.1Brodie法 (5)
2.1.2Staudenmaier法 (6)
2.1.3Hummers法 (6)
2.2氧化石墨(GO)的还原 (6)
2.2.1热还原法 (6)
2.2.2溶剂热还原 (7)
2.2.3光照还原. (7)
2.2.4化学液相还原 (7)
Ш展望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3)
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的方法概述
摘要:近年来 , 石墨烯以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 在化学、物理和材料学界引
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人们已经在石墨烯的制备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为石墨
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了原料保障。本文大量引用近年来最新参考文献 , 综
述了用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并对它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氧化石墨,石墨烯 , 氧化还原法
The Summarize of oxidation-reduction method for graphene
Shaoqing Ma , Zhongai Hu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chem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lanzhou, 73007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graphene with its unique structure and the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caused wide interests in the chemical, physical and material fields. People have made positive progress in the preparation of graphene,and have provided raw material guarantee for graphene of basic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largely applied the latest references in recent years , reviewed the legal system with oxidation-reduction method for graphene and presente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卖火柴的小女孩》文本解读
《卖火柴的小女孩》文本解读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篇课文,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一直被选为中小学语文教材。这样一篇经典童话,可以说有着永恒的魅力,我们需要不断地去重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和贴近那些伟大的灵魂,“复原文学经典所传达的经验”。今天,我就大胆地尝试运用孙绍振教授所讲的还原法与比较法来解读文本,具体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审美价值的还原与比较
在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学过《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这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在统编版教材之前,这篇童话一直定格在五六年级的课文。去年,我任教三年级,在教这篇课文的时候,曾和同事发出这样的疑问:统编版教材为什么会这么大幅度地把这篇童话调整到三年级课文中去?与过去教材相比,同事表达了很大的不赞同,认为对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突然学这么长的一篇课文,一读起来有难度,二感悟有难度。我也在思考教材编者的意图,当时所能想到的是联系《快乐读书吧》,认为编者这样调整无非是为了鼓励孩子们去大量阅读童话书籍,激发他们阅读《安徒生童话》的欲望。
这次在工作室的推荐下,拜读了孙绍振教授书籍《如是解读作品》,读完这本书再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我又有了新的思考。现在我用孙绍振教授“审美价值”的还原与比较法来阐释我当时的疑惑: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创作这篇童话的本原是什么?是要写给谁看的?我们在进行“还原”分析的时候,最根本的是要“还”,要“原”,将写作的意图“复原”出来,将所表现的生活“复现”出来。
我查找了安徒生本人的文献资料,现在用导演王越赴丹麦拍摄“纪念安徒生诞生200周年”记录片时所说的这段话还原安徒生创作意图的一种解读:“安徒生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写小女孩很想念奶奶,实际上这个故事传达了他对母爱和家庭的渴望。安徒生出生贫苦家庭,11岁爸爸去世,妈妈改嫁,从小和奶奶相依为命。14岁离家闯荡之后终身未婚,连奶奶和母亲去世时他也不在身边。亲情长时间的缺失,一辈子漂泊远离家庭,对家庭的温暖只能靠幻想和怀念来慰藉。”
关键词解读和还原法分析——《我与地坛(节选)》教学新思路
学法教法研究
苏教版高中语文节选的《我与地坛》是一篇经典的现代散文。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教师不妨以关键词解读为主线,以还原法分析为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研读,努力实现于细微处窥见精神,于字句中观照生命的目标。
一、还原关键词语
《我与地坛(节选)》中的“我”在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地坛成了痛苦灵魂的归宿和栖息之地,也成了母亲牵挂和追寻之地。选文结尾说:“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车辙”“脚印”这两个极富深意的名词在文末同时出现。不妨以此为切入点,利用文本细读和情景还原的方式串起教学中散落的珍珠。
(一)还原车辙,体悟思绪
“车辙”是车辆在路面上行驶后留下的车轮压痕。那文中的“车辙”是谁留下的?为什么园中处处有“车辙”?“车辙”是整齐还是凌乱?带着这些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探究上下文可发现:车辙是残废了双腿的“我”留下的。所用的动词也各有不同,第3段“摇着轮椅进入园中”、第14段“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地走”;第8段“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第12段“整天整天独自跑到地坛去”。
前两句的“摇”字出现在“我”独处之时,用组词法联想“摇椅”“摇篮”等词可品出,“摇”着轮椅留下的车辙是相对缓慢而整齐的。在残废了双腿后,缓慢行驶、缓慢思考成了“我”生活的常态。而后两句的“跑”字出现在“我”不愿在家待了,不愿和母亲待了的情境下。“我”跑着逃离现实世界,进入荒芜冷落的地坛之中,“跑”到地坛留下的车辙是相对迅速而凌乱的。整齐与凌乱交织的“车辙”其实是“我”迷茫、痛苦内心的外显。年年月月,月月年年,“我”在地坛留下了深深浅浅的成长和思考之路。这是一位不断思考为何活,如何活,最终学会活的自强者留下的“车辙”。
论“还原法”在文本细读中的实践运用
论“还原法”在文本细读中的实践运用
对于经典文本的微观解读,历来既是难点,又是弱点。课堂分析时,借用一些传记和背景材料,或打马虎眼,或顾左右而言他等等低效的现象,还时有可见,充斥着讲坛。如学生反映《百草园》中,明明是荒园,鲁迅为什么认为是乐园;《项链》结尾为什么不把真项链换回来等等。要解决这些微观问题,就必须要对文本进行货真价实的细读,否则表面上的热热闹闹,掩盖不了实质上的空空洞洞。
孙绍振先生认为:所谓文本细读,就要从天衣无缝的作品中找出差异,揭示矛盾,提出问题,从而洞悉作品深层的奥秘和玄机。具体运用,就是用“还原法”把矛盾提出来,进行比较,从而找到分析的突破口。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论述“还原法”在作品分析中的具体运用之法。
1. 用“还原法”分析人物形象
在小说中,情感丰富独特的就是美,而情感与理性往往有矛盾,合情的不一定合理,情感往往是超越实用功利的。
现以《芦花荡》为例进行分析:
老头子在护送两个小女孩时出了意外,大女孩被鬼子打伤了。在当时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出点意外是防不胜防的事情,如果在一般人看来,那只不过是一次正常的工作失误罢了,以后小心谨慎一些就可以了,但老头子不是一般人,他的性格过于自信和自尊。
老头子的自信来源于他的能力和先前万无一失的经历,因此当女孩子被鬼子的探照灯吓得叫出声来时,老头子自信地说:不怕,它照不见我们。
当二菱说:“她挂花了!”老头子还是自信地说:“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因此大菱的受伤使老头子两眼发直,没脸见人了!
所以老头子的复仇行为,并非出于简单的爱国主义意识,其直接原因是他的自信和自尊遭到了严重的损害②:他们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细读“还原法”探析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细读“还原法”探析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之一。语文阅读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不足、阅读兴趣不高等。这些问题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和兴趣,也制约着语文教育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细致的研究和探索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深入研究文本细读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对文本细读方法中的还原法进行深入探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一教学方法的实际操作,从而为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
还原法作为文本细读中的一种重要策略,通过还原文本的语境和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把握作者的用意和情感。研究还原法在文本细读中的应用以及操作步骤,有助于揭示这一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指导。
深入研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还原法”,探究其对
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能力的影响,对于更好地促进学生语
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教师教学实践的指导和完善
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
2.1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
能力,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
生能够拓展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了解人生道理,培养情感,提高
审美情趣。阅读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积极向上
场景还原法--中学生诗词阅读的有效方法
来说 比较初级和粗陋 , 不容易展示学生的深度 的个 l 生 化能力。这样 形成 的场景作品 , 可能会流于类型化和扁平化 。文学作品毕竟是语 言 的艺 术 , 而 文学 语 言 的特 点 就是 蕴 藉 含 蓄 多 义朦 胧 , 所 以要 想 深 入解读作品, 达到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 必须要去 品味语言 , 即刘勰 所讲 的“ 披文入情 , 沿 波讨源” 。 高中语文的诗词考题中, 有一个重要 的内容就是 “ 情景交融” 的艺术手法。 诗人的丰富的深刻的情感是借 助意象即景物来来表现的, 每个诗人在每首作品中都会选取和创造 独特 的意象来表达 自己独特的情感。在场景再现中 , “ 象” 的选取是 诗人情感表达成败 的关键 。 所以诗词 中的场景更多的是体现为一些
场景还原法在词作中会有更加明显的表现。词作由于篇幅较诗为 长, 所以在创作时, 更加需要—个实际的依托 , 因此完全可以循着作者 的写作思路 , 草蛇灰线 , 伏延千里 , 进行一个场景的再现。李煜的《 嚏美 人》 按 照眼前所见( 春 花秋 月) , 想到往事 ( 昨夜 东风 , 故 国明月 , 雕 栏玉砌 ) , 再回到现实( 一江春水) , 这样的几幅场景画面的再现和转换, 写 r 李 煜“ 如梦人生 ” 的悲 慨之 隋。学生结 合背景 , 调 动 自己的想象 , 完全 可 以 拍一个视频短剧。李清照的《 声声 熳》 中, 选取了词人几个特定动作“ 寻
论孙绍振先生的文本细读法
论孙绍振先生的文本细读法
作者:龚帅
来源:《文学教育》 2015年第7期
龚帅
内容摘要:孙绍振的文本细读法是在呼唤“回归文本”却又苦无良策的环境下应运而生。
这种解读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语文教学中“脱离文本”、“盲目拓展”、“伪分析”等问题,孙
教授结合具体案例的微观分析研究也为我们展示了文本细读法很强的可操作性。通过对孙绍振
文本细读法的梳理,我们能够感觉到通过“学会微观分析”提高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
可行性,这对语文阅读教学乃至文学教育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孙绍振文本细读还原分析
一.孙绍振文本细读法构建的背景
(一)课程改革形势
语文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获得语文知识、形成语文素养。从一线语文教
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找寻、体验人文精神的最主要途径是作品分析,语
文教学中大量的时间被花费在“文本解读”上,“文本解读”也自然成了语文教育研究的重要
命题。
(二)文本解读现状
文本解读现状仍停留在“名作赏析”层面,在理论支撑与操作方法两个层面上处于“集体
模糊”状态。在这样的境况下,伴随着“现代大学者关注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①的回归,我
们看到了一批学者对语文教育改革研究的成果,孙绍振的文本细读法就是典型代表。
二.孙绍振文本细读概论
孙绍振的文本细读法也称“还原分析法”,因为在这套文本解读方法系统中“还原”是进
行文本分析的前提,而“分析”是文本细读法的主要环节,所以取这两个关键词来命名。还原、比较、分析的过程就是走入文本的过程。这套实践操作的可行性也意味着提高文本解读能力的
可能性。
还原法分析和关键词解读──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
还原法分析和关键词解读──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
与〈山海经〉》
【关键词语】
乐园无限的趣味宿儒阿长特别的敬意伟大的神力
中学语文教学最大量的时间花在作品分析上,但是,分析的有效性却令人悲观,原因在于,第一,流行的文学和语言学的观念,在根本上是落伍的,远远落在当代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研究成就之后;第二,方法,在根本上是错误的,实际上是从表面到表面的滑行,造成大量的庸人自扰。目前的任务的严峻性不仅仅是观念更新,而且在于把哲学的分析方法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方法。
大家都反复声言要对作品进行分析,但却往往满足于作品与对象之间的同一性。分析的对象是矛盾和差异,如果连矛盾都没有,没有揭示矛盾的具体办法,还谈什么分析呢?还原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揭示矛盾,然后才是如何进行分析。
从宏观理论上谈问题,肯定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本文仅以两篇鲁迅作品的“分析”来展示这种方法。
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解读
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在这篇课文中,有什么东西是有可讲性的,也就是值得分析分析的。许多时候,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我们都不知道要讲些什么。经常发生的情况是,该讲的,不讲,不该讲的,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没有难度的,大讲特讲,有时更无谓地制造难度,把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白白浪费了自己的和学生的生命。为什么会对明明有可讲性的地方,视而不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忽略了语言的人文性。没有把语言和人物、作者的精神生命结合在一起来解读。许多教师对于海德格尔的“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这个经典命题并不太陌生,但是,并不真正理解“存在”是什么意思。存在,在英语里,就是being,也就是人,人的生命。没有弄清楚这一点,难怪在教学实践中搞得稀里糊涂。我们读懂作品不能满足于字、词、句、段、篇的解释,因为阅读不光是为了文字,也是为了读懂作者和人物的生命,他们内在的精神和情感。这一切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在非常具体、非常灵活的语言中的。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最大的弱点,往往是读懂了文字,却没有读懂作者在特殊语境中的心灵,因而,从根本上来说,也就谈不上可分析性。
用关键词还原法解读文本--《道士塔》文本细读
名作品读
摘要:关键词还原法是孙绍振先生提出的解读文本的一种方法。对《道士塔》一文的解读,通过还原“认真”“塔”“达观”“遗憾”等关键词的内涵,可以深入探究文本,分析作者在遣词时的深意。
关键词:文本解读:关键词还原法;《道士塔》
用关键词还原法解读文本
——《道士塔》文本细读
刘云英(中山市东升高级中学,广东中山528414)
孙绍振先生在《关键词还原与分析——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一文中说:“所谓关键词,就是,第一,具有特殊意味的词语,所谓特殊意味,就是具有与一般词典意义不完全相同的语义。第二,这种语义在全文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1]本文拟采用孙绍振先生提出的关键词还原法来解读《道士塔》,以期深入探究文本,分析作者在遣词时的深意。
一、“认真”的还原作者余秋雨在利用悬想示现手法刻画王圆箓破坏莫高窟文物时,这样描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段文字里有一个关键词“认真”,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认真”指的是严肃对待,不马虎。从感情色彩的角度来说,是褒义词,是对好的行为和现象的一种赞扬。文本中的“认真”是作者用来评价王圆箓的处事的。那么王圆箓做了哪些“认真”的事呢?首先,王道士对待自己的“宅院”是认真的。他把莫高窟当成了自己的宅院,他对“宅院”的认真体现在:第一,每天起得很早,去看“宅院”;第二,为了让“宅院”不那么暗,反复修理“宅院”,诸如请帮手把“宅院”墙壁刷了一遍又一遍。作者甚至还用示现的手法,想象自己就在“修整现场”,并通过一系列的细节去还原当时的情景。如“第一遍石灰太薄,他再细细地刷第二遍”,“细细地”这一修饰语将王道士的“认真”刻画得恰到好处。又如“当墙壁刷白,中座的雕像有些显眼,王道士结合自己的
孙绍振文本解读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应用研究
孙绍振文本解读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应用研究
作者:***
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2年第103期
【摘要】當前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是对于文本的解读仍在浅层次延宕,究其原因,是部分教师文本解读能力不足。文本解读是阅读者对文本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分析的过程,不仅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义,更要从文体、结构、语意等方面挖掘文本的隐含意义。孙绍振文本解读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文本解读策略,包括“还原法”“比较法”“意象—意脉—意境”的分析路径等,能够通过表层意象进入到文本深层,发掘文本秘妙,运用到古诗词分析中,可以为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提供突破口。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孙绍振文本解读法
在如今小学语文的诗词教学中,常以鉴赏成果的灌输代替文本分析、以多媒体展示代替学生的主动想象。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探究将孙绍振文本解读法运用到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策略,对于解决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一、“还原法”的概述及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孙绍振先生将还原法分为:艺术感觉的还原、情感逻辑的还原、审美价值的还原。
第一,艺术感觉的还原。孙绍振指出,“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就是因为它不是等同于生活,而是作者的情感特征与对象的特征的猝然遇合,这种遇合不是现实的,而是虚拟的、假定的、想象的”,要把“未经作家情感同化、未经假定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来”。因此,教师要对诗歌进行艺术感觉的还原,将诗歌中事物原本的形态还原出来,从差异中发现作者的表达意图。
第二,情感逻辑的还原。孙绍振指出,科学是“冷静客观的,排斥个人的情感”,而艺术是“经过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歪曲’的。而这种表面上看来歪曲的感觉能成为深层情感乃至情结的可靠索引”。因此,教师要对诗歌进行情感逻辑的还原,将违反逻辑的,片面化、极端化、绝对化的情感还原出来,从感情的错位中找寻作者思想感情。
还原法分析和关键词解读
还原法分析和关键词解读
——《阿长及〈山海经〉》解读
开头两段,似乎很平常,没有什么可讲性。但是,用还原法,是可以提出问题来加以分析的。
我们可以把还原法落实到寻找关键词语上。以《阿长及〈山海经〉》为例,阿长这个名字意味深长,对理解作品的主导思想,非常关键。
为了交代阿长的名字,鲁迅用了两段文字,这样是不是太繁琐了?如果删去这两段,有没有损失呢?肯定是有的。因为“阿长”,在这个关键词的深层,不但有长妈妈的,而且有周围人的精神密码。名字对于人来说,应该是郑重其事的。一般人的名字,大都寄托着美好的期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叫法,表现的是不同的情感和关系。
鲁迅强调说,她叫阿长。然而,“长”并不是她的姓,也不是她的绰号,因为绰号往往是和形体的特点有关系的,而阿长身材并不高,相反,长得“黄胖而矮”。原来她的名字是别人的名字,她的前任的名字。问题、矛盾,通过关键词还原,就不难揭示出来了:第一,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把他人的名字随意安在自己头上吗?什么样的人,名字才会被人家随便安排呢?一个有头有脸的人,人家敢这样对待她吗?被如此随意对待的人,肯定是社会地位卑微的,不被尊重的。这是很可悲的。鲁迅不惜为此而写了两段文字,说明了他对一切小人物的同情,和他对小人物的尊严如此被漠视的严肃审视。用鲁迅自己的话来说,这叫“哀其不幸”。
第二,名字如此被随意安排,在一般人那里难道不会引起反抗吗?然而,阿长没有,好象没有什么感觉,很正常似的,也没有感受到屈辱。这说明什么呢?她没有自尊,人家不尊重她,她自己也麻木了。鲁迅在这里表现出他对小人物态度的另一方面:“怒其不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原法分析和关键词解读
──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
孙绍振
【关键词语】
乐园无限的趣味宿儒阿长特别的敬意伟大的神力
中学语文教学最大量的时间花在作品分析上,但是,分析的有效性却令人悲观,原因在于,第一,流行的文学和语言学的观念,在根本上是落伍的,远远落在当代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研究成就之后;第二,方法,在根本上是错误的,实际上是从表面到表面的滑行,造成大量的庸人自扰。目前的任务的严峻性不仅仅是观念更新,而且在于把哲学的分析方法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方法。
大家都反复声言要对作品进行分析,但却往往满足于作品与对象之间的同一性。分析的对象是矛盾和差异,如果连矛盾都没有,没有揭示矛盾的具体办法,还谈什么分析呢?还原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揭示矛盾,然后才是如何进行分析。
从宏观理论上谈问题,肯定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本文仅以两篇鲁迅作品的“分析”来展示这种方法。
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解读
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在这篇课文中,有什么东西是有可讲性的,也就是值得分析分析的。许多时候,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我们都不知道要讲些什么。经常发生的情况是,该讲的,不讲,不该讲的,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没有难度的,大讲特讲,有时更无谓地制造难度,把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白白浪费了自己的和学生的生命。为什么会对明明有可讲性的地方,视而不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忽略了语言的人文性。没有把语言和人物、作者的精神生命结合在一起来解读。许多教师对于海德格尔的“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这个经典命题并不太陌生,但是,并不真正理解“存在”是什么意思。存在,在英语里,就是being,也就是人,人的生命。没有弄清楚这一点,难怪在教学实践中搞得稀里糊涂。我们读懂作品不能满足于字、词、句、段、篇的解释,因为阅读不光是为了文字,也是为了读懂作者和人物的生命,他们内在的精神和情感。这一切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在非常具体、非常灵活的语言中的。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最大的弱点,往往是读懂了文字,却没有读懂作者在特殊语境中的心灵,因而,从根本上来说,也就谈不上可分析性。
从哪里找出可分析的矛盾性?
应该是从语言出发,甚至也可以说是从语词出发,这没有争议,但有两种可能:一是,纯粹的工具性,讲字词句段篇。当然不能说这没有必要。但是光停留在这一点上,则可能画地为牢,得言忘意。
另一种可能是,从语言的工具性上深入一步,对语义进行分析。要注意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科学性的,语言的工具性,讲究用词的准确和规范,字典语义是共通的、稳定的。另外一种,是超越字典语义规范的,表面看来,甚至有可能是违反了语言规范的。因为它带着非常强烈的个人的、临时的感情色彩,这种语言的性能和语义不象字典语义那样是共通的,而是在具体的语境中,个人化的。正是这种个人化的运用中,我们能够辨认出作者和人物的个性和深层的、潜在的情感。我们所说的语言的人文性,大体说来,就是人的精神的载体,不是一般的、抽象的人,而是个别的、特殊的人、以超越常规的语义,表现自己丰富的精神。
1、找到关键词语,抓住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差异和矛盾,看特殊的心灵奇观:并不是在所有的语句中,都充满了这种超越常规的、瞬时的语言。如果所有的词语都是个人化的,都富有作者临时的、在特殊语境中赋予的意义,读者就很那理解了,作者和读者之间就很难沟通了,就像我们在一些前卫性很强的诗歌中看到的那样。在经典散文里,这种超越常规的情况,只是在一些局部的、关键的词语中,表现得特别明显,正是在这种地
方,隐藏着作者和人物的心灵密码,也正是在这里,显示出语言的精妙。
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乐园”这两个字,在许多教师那里,可能觉得没有什么可讲性,因为在他们心目中,它只有一个含义,那就是写在字典里的那种意思,这样就没有什么矛盾可以分析。但是没有矛盾,没有差异,就无法进入分析的层次。关键不在于要有矛盾,而是如何把矛盾揭示出来。因为,一切经典文本都是天衣无缝的,矛盾不在表现,不是现成的。得有一种具有操作性的方法把矛盾揭示出来。
我们在分析《荷塘月色》和《再别康桥》的时候,曾经提出一个方法,叫“还原法”。
首先要从文学语言中“还原”出它本来的、原生的、字典里的、归法的意义,其次把它和上下文中,也就是具体语境中的语义加以比较,找出其间的矛盾,从而进入分析的层次。
按原生语义,乐园,令人想到美好的天堂,至少是风景极其精彩的地方吧。如果是一个荒废的园子,“只有一些野草”,把它当作“乐园”,可能回给人以用词不当的感觉。但是,鲁迅在开头第一段却强调说:百草园,“不过只有一些野草,但那里却是我的乐园”。这里关于“乐园”的特殊理解和运用,正透露了一个孩子的通信,离开了孩子天真的心灵是不能得到解释的。这里的乐园,具有双重含义,一重和字典里的含义有关,肯定是一种美好的场所,但同时还有另外一重含义,用来形容一种并不美好的场所,但可以和读者分享童年美好的回忆。
从符号学的理论来说,这就是所谓能指和所指之间的矛盾和转移。关于符号学,也许有些教师并不陌生,有些理论家讲起来,更是滔滔不绝,但是,一到具体文本,我们有些同行就有点捉襟见肘了。
福州市有一位小学生,写了一篇作文,题目叫做《过了一把当班长的瘾》。写的是他们班主任想出来的一个很好的主意,让每个同学都当一天的班长。全文就是他当班长的兴奋和趣味。但老师却在评语上说,当班长的“瘾”,不妥。“瘾”,是贬义词,和烟瘾、酒瘾联系在一起。轮值当班长是为同学服务,也是锻炼自己。老师建议小作者要正确用词,应该先查查字典。最后还批评小作者的文章“缺乏童趣”。这真实有点滑稽了,“过瘾”,恰恰是最有童趣的地方,你把人家批了一顿,又回头来问人家要童趣,这不是骑在马上找马吗?语义,尤其是在抒情性语境中,具有无限潜在的能量,日常交往和写作的最佳效果就是对这种潜在量的发觉,学生凭着语感和直觉,并不那做到。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发挥自由直觉,而不是扼杀。
这个批语,在理论上的根源就是单纯工具论的流毒。工具论把语言当作客观事物的本质反映,当作思想的“物质外壳”,这就难免造成一种错觉,以为语义是本质的唯一表现,这就必然把语言的人文性、文学语言的个体性忽略了。我们的汉语,字典意义和具体语境中的语义(或者所指),并不完全重合。字典里的意义非常有限,而在具体上下文(语境)中的语义,却因人而异,因事而即时生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无限多样的语境和人物身上,同一语词所能表达的意义是无限的。正是在这无限多样的语义中,我们领悟到的不是在不同的人手里性能相同的工具,而是因人而异的情感记忆的唤醒和超越语言的心照不宣的共悟。
心照不宣是自动化的、把许多逻辑层次省略掉的,因而给人一种不言而喻的感觉。但是这种心领神会之处,恰恰是可讲性的所在。这里包含着语言和人的精神的奥秘。
鲁迅在文章中说这里有“无限的趣昧”。“无限”和“趣味”,就有矛盾,就有可分析性。
在一般情况下,“无限的趣味”,让人想到的,一定是十分奇特的、罕见的、美妙的事物。,但是,鲁迅明明说,这里只是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蝉、黄蜂、叫天子,可以想象,成年人肯定觉得没有什么趣味。觉得这一切有趣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他有什么样的,心灵特点呢?要说蟋蟀弹琴、油蛉低唱有趣,倒还可以理解,但是,鲁迅却说,“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