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覆盖技术
第四章多次覆盖PPT课件
1。Multifold method Introduce:
• 又称: • 水 平 多 次 叠 加 (Multiple Horizontal
Stacking) • 共 反 射 点 叠 加 (Common Reflection
Stack (CRP)) • 共 深 度 点 叠 加 (Common Depth Point
• 这也是多次覆盖方法能提高地震资料信 噪比的原因。
பைடு நூலகம்
总
结:
• 一次反射波(动校正后)剩余时差为0 ,波 形对齐,同相叠加,振幅增强。
• 多次波(动校正后)剩余时差不为0,波形 对不齐,不同相叠加,振幅减弱。
x
x
动校正
叠加
t
t
(a) 一 次 反 射 波 得 到 加 强
x
x
t
图 6 . 1— 4 5
曲。即t0时间相等, t 0 d = t 0
但二次波曲线在
0
0
M
一次波曲线的上 方。
Vd
V
h
hd
Ad
A
td t
t0 X
G
D D'
• 2.动校正
• (Normal Moveout Correction )
• (1)剩余时差(Residual Moveout)
• 由于多次波比一次波时距曲线弯曲(陡)(各点 的td(xi)>t(xi)),所以,如果这时仍按一次波速度 对多次波进行动校正(正常时差校正),就会出 现校正不足的现象,即多次波时距曲线拉不平, 校正后曲线仍向上弯曲,即出现了剩余时差。
• 多次波时距曲线方程形式与一次反射波时距 曲线方程一样,都是双曲线。但曲线的弯曲 度不同。
多次覆盖的深地震反射剖面炮集产生的单边折射数据的模拟与反演_推导浅层速度结构的方
2007年第5期世 界 地 震 译 丛65 多次覆盖的深地震反射剖面炮集产生的单边折射数据的模拟与反演:推导浅层速度结构的方法V1V1Rao K1Sain V1G1Krishna摘要 地壳尺度多次覆盖的近垂直深地震反射剖面产生大量的单边炮集,因浅层折射波的交互覆盖而产生众多的数据集。
我们介绍一种推导浅层速度结构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模拟和反演单边地震折射初至走时数据来实现的。
我们将该方法应用于在印度地盾西北新元古代马尔瓦尔盆地进行的炮检距为100m、长12km的剖面上获得的数据集。
该方法表明,在描述浅层折射层深度、陡的倾角和速度方面是成功的,即使缺少常规的相遇折射剖面也如此。
研究揭示出马尔瓦尔盆地的2层沉积建造、默拉尼火山岩和复杂基底地形,并测量出了所估算模型参数的分辨率和不确定性。
发现近道选排的地震截面图在性质上与导出的盆地结构特征相一致。
在布格重力剖面上观测到的相对高和低的异常进一步证实了导出的这一速度模型。
本文提出的方法对那些只能获得单边、多次覆盖的地震剖面数据集的近海等地区是非常有用的。
引言地震折射数据分析通常用相遇覆盖剖面测定折射面深度、倾角和速度(Slot nick, 1959)。
然而,相遇覆盖数据集并不能总易获取,尤其是在近海地区,甚至在某些陆地实验中也不能得到。
因此,在缺少常规相遇覆盖的情况下,研制出一些替代法处理单边(Cunningham,1974)和中间放炮排列(Johnson,1976)的折射波数据集。
通常,这种方法假定折射层面是倾斜的,但真实情况并不总是这样。
为获得足够覆盖次数的深反射波,地壳规模的近垂直反射剖面实验使用小于100m的炮检距,因而沿深反射剖面获得大量的炮集(多数为单边放炮)。
依据所用排列长度和该区域的浅层速比深度,推测这些炮集可能含有浅层折射波的走时信息。
众所周知,通常近垂直反射数据处理可产生能解释深部构造的高质量叠加截面。
相反,用这些数据集很难分辨出速度结构。
地震勘探概念和基础知识
地震勘探seismic prospecting利用地下介质弹性和密度的差异,通过观测和分析大地对人工激发地震波的响应,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在地表以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见地震),在向地下传播时,遇有介质性质不同的岩层分界面,地震波将发生反射与折射,在地表或井中用检波器接收这种地震波。
收到的地震波信号与震源特性、检波点的位置、地震波经过的地下岩层的性质和结构有关。
通过对地震波记录进行处理和解释,可以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
地震勘探在分层的详细程度上,以及勘查的精度上,都优于其他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地震勘探的深度一般从数十米到数十公里。
爆炸震源是地震勘探中广泛采用的非人工震源。
目前已发展了一系列地面震源,如重锤、连续震动源、气动震源等,但陆地地震勘探经常采用的重要震源仍为炸药。
海上地震勘探除采用炸药震源之外,还广泛采用空气枪、蒸汽枪及电火花引爆气体等方法。
地震勘探是钻探前勘测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重要手段。
在煤田和工程地质勘察、区域地质研究和地壳研究等方面,地震勘探也得到广泛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某些类型的金属矿的勘查也有选择地采用了地震勘探方法。
发展简史地震勘探始于19世纪中叶1845年,R.马利特曾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来测量弹性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
这可以说是地震勘探方法的萌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都曾利用重炮后坐力产生的地震波来确定对方的炮位。
反射法地震勘探最早起源于1913年前后R.费森登的工作,但当时的技术尚未达到能够实际应用的水平1921年,J.C.卡彻将反射法地震勘探投入实际应用,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首次记录到人工地震产生的清晰的反射波。
1930年,通过反射法地震勘探工作,在该地区发现了3个油田。
从此,反射法进入了工业应用的阶段。
折射法地震勘探始于20世纪早期德国L.明特罗普的工作。
20年代,在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利用折射法地震勘探发现很多盐丘(见底辟构造)。
文件粉碎 原理
文件粉碎原理
文件粉碎是一种数据安全处理技术,用于永久性地删除敏感文件或数据,使其无法被恢复。
其原理是通过在存储介质上随机覆盖文件数据,使其变得无法辨识和恢复。
文件粉碎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打乱文件数据:首先,文件粉碎程序会使用伪随机数生成算法,对文件中的数据进行乱序排列。
这样可以使文件的数据分布变得不连续,增加数据恢复的难度。
2. 多次覆盖文件数据:接下来,文件粉碎程序会多次覆盖文件的数据。
通常会使用一些特殊的算法,如高级加密标准(AES)、彻底擦除(Secure Erase)等,对文件的数据进行
多次覆盖。
每次覆盖都会使用不同的数据填充文件,确保文件中原始数据无法被恢复。
3. 删除文件索引:在文件粉碎完成后,程序会删除文件的索引,从文件系统中完全移除该文件的记录。
这样即使有恢复工具扫描存储介质,也无法找到文件的指向地址。
文件粉碎技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实现,可以应用于多种存储介质,包括硬盘、固态硬盘、磁带等。
而且,文件粉碎后的文件数据是随机覆盖的,恢复文件的难度非常高,普通的数据恢复工具无法还原。
需要注意的是,文件粉碎并不是彻底销毁数据的方法。
在某些
情况下,通过特殊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仍然有可能从存储介质中提取出一些残留的数据。
如果需要进行更高级别的数据销毁,可以考虑物理销毁存储介质,如磁盘粉碎机或磁盘刻录机等设备。
地震勘探设备在深海地质调查中的技术创新考核试卷
( ) ( )
2.深海地震勘探中,常用的震源设备是______和______。
( ) ( )
3.地震勘探设备的数据采集过程中,为了提高数据质量,常常采用______和______技术。
( ) ( )
4.在深海地震勘探中,地震波的接收设备主要是______和______。
( ) ( )
8.地震勘探设备的数据传输,可以采用______和______等方式。
( ) ( )
9.在地震勘探中,______和______是两种常见的地震波类型。
( ) ( )
10.地震勘探设备的技术创新,包括______和______等方面的改进。
( ) ( )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地震勘探设备在深海地质调查中主要用于寻找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 )
2.地震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 )
3.深海地震勘探中,气枪震源的使用不受水深限制。()
( )
4.地震勘探设备的数据采集可以一次性覆盖整个调查区域。()
( )
5.在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中,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提高数据分辨率。()
A.探测地下的岩石结构
B.评估海底矿产资源的分布
C.监测海洋生物活动
D.分析海底沉积物的性质
2.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地震波在深海地质层中的传播?()
A.地层的密度
B.地层的温度
C.海水的盐度
D.海水的流速
3.地震勘探设备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安全因素包括哪些?()
A.设备的耐压能力
三大偏移方法的对比-克西霍夫偏移、有限差分、波动方程偏移
叠加偏移成像技术1.多次覆盖技术的意义。
在野外采用多次覆盖的观测方法,在室内将野外观测的多次覆盖原始记录经过抽取共中心点或共深度点或共反射点道集记录、速度分析、动静校正、水平叠加等一系列处理的工作过程,最终得到基本能够反映地下地质形态的水平叠加剖面或相应的数据体,这一整套工作称为共反射点叠加法,或称为水平叠加技术。
多次覆盖是当今地震勘探野外作业中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多次覆盖资料既是野外工作的最终成果之一,也是室内资料处理和各种反演工作最基础、最原始的资料。
多次覆盖技术最早是由梅恩提出的,它的基本思想是按照一定的观测系统对地下某点的地质信息进行多次观测,这样可以保证即使有个别观测点受到干扰也能得到地下每一点的有效信息,从而使原始记录有了质量保证。
多次覆盖技术的最突出的作用是能够有效地压制随机噪声,提高信噪比,比如经过n 次覆盖,信噪比是原来信号的√n倍。
从而突出反射波,压制干扰波,提高信噪比,为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提供较高质量的地震资料。
2.比较三大类偏移方法的优劣势。
目前,所说的三大类偏移方法指的是Kirchhoff积分法、有限差分法和频率-波数域偏移法。
下面将对这三类方法的优点和不足进行简单的比较。
(1)偏移孔径的差异Kirchhoff积分法一般需要根据偏移剖面上的倾角确定偏移范围,即孔径。
这个孔径在理论上可以取成满足90°倾角的要求。
但实际上总是取得小一些。
特别是浅层一般取±25°以内即可。
深层的孔径要大一些,但是要以最大倾角为依据。
否则,或者增加工作量,或者增强偏移噪声。
频率-波数域偏移没有孔径限制,因此它可以自然满足±90°倾角偏移。
它与Kirchhoff 积分法的控制孔径的方式不同,频率-波数域偏移法可以通过在频率-波数域中的二维滤波来控制偏移孔径。
有限差分法可以通过数值的粘滞性来控制孔径,其实质也是一种二维滤波。
另外,有限差分法常用的是一种近似方程。
地震仪器认识与多次覆盖地震数据滚动采集实验方案优化
工程本科专 业 学生 《 地震勘 探原 理及 方 法》 课 程 的一 前 滚 动 施 工 。
项 方 法 实 验 课 , 目前 ,由 于 学 生 多 ( 个 班 级 ) 数 ,仪 器 量 和 学 生 掌 握 效 果 ,在 传 统 教 学 模 式 的 基 础 上 ,必 须 优
化 实 验 教 学 方 案 ,改 进 教 学 方 法 ,提 高 教 学 效 果 。
课 堂把 实 验 的 理 论 知 识 讲 透 ,才 有 可 能 把 实 验 做 好 。本 实验 的基本 理 论 主 要 包 括 如 下几 方 面 内容 :地 震 波 动 力
期 检 验 ,是 学 生 练 就 动 手 能 力 的 舞 台 , 同样 也 非 常 重 点 ,掌 握 知 识 ,从 而 达 到 灵 活 运 用 的 目的 。 “ 震 仪 器 地
( ) 设 计 地 震 观 测 系 统 。根 据 地 震 勘 探 目 的 、野 2
( ) 多 次 覆 盖 地 震 数 据 滚 动 采 集 方 法 。 实 践 地 震 3
要 。 只 有 二 者 有 机 结合 教 学 ,才 能使 学 生 深 刻 理 解 知 识 外 条 件 设 计 地 震 观 测 系 统 。
认 识 与 ” 是勘 查 技术 与 勘 探 滚 动 采 集 ,包 括 震 源 、 电缆 、检 波 器 如 何 摆 放 和 向
地震仪器认识和多次覆盖地震数据滚动采集 实验 内
实 验 ” 实 验 ,认 识 地 震 仪 器 ( 震 仪 、 检 波 器 、 电 缆 地
线 、震 源 等 ) ,掌 握 反 射 波 法 野 外 数 据 采 集 的施 工 步 骤 、 容 丰 富 、任 务 重 、 学 生 多 ( 目前 4个 班 ) 课 时 少 ( 、 2 工 作 原 理 及 方 法 ,以及 多 次覆 盖 观测 系统 优 化 设 计 和 采 课 时 ) 、仪 器 有 限 ( 套 ) 1 ,在 有 限 的 资 源 和 有 限 的 时 间 集 参 数优 化 选 择 , 目的 如下 :① 地 震 仪 器 、设 备 ( 括 内要 让 学 生 掌 握 丰 富 的实 验 的 内容 ,甚 至 学 到 更 多 的 知 包 地 震 仪 、检 波器 、电缆 线 、震 源 ) 认 识 ;② 加 深 野 外 多 识 ,为 保 证 课 程 的教 学 质 量 ,必 须 优 化 实 验 方 案 。 通 过 次 覆 盖地 震 数 据 滚 动采 集 方法 原 理 的 理 解 和 应 用 ;③ 通 多次 教 学 实 践 ,并 不 断 思 考 和 完 善 ,我 们 取 得 了 一 些 改 过 设 计 一 套 反 射 地 震勘 探 观测 系 统 ,实 现 野 外 反 射 地 震 善 实验 的心 得 ,通 过 梳 理 ,并 付 诸 运 用 于 本 次 实 验 教 学 勘 探 数 据 采 集 ;④ 了解 野 外 地 震 数 据 采 集 步 骤 和 方 法 ; 中 ,具 体 思 路 与方 案 如 图 1所 示 。 ⑤ 识 别 地 震 波 场 ,学会 分 析地 震 记 录 特征 。
第四章 多次覆盖方法讲解
第二节 共中心点叠加原理
2.2、剩余时差 (1)剩余时差定义
剩余时差:把某个波按水平界面一次反射波作动校正后的反 射时间与共中心点处的tom之差叫剩余时差。
t :正常时差
t :剩余时差
第二节 共中心点叠加原理
(2)多次波剩余时差大小
把一个共反射点道集用一次波正常时差作动校正时,
(1)对一次波:
又令 这时
K xi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xi x
2
,
即炮检距所相当的道间距数的平方。
ai aKxi
则
P w 1 n
n
cos2
aK xi
2
n
sin
2
aK
xi
2
i1
i1
表示多次波叠加效应与K
和
xi
a 的关系。
K xi
xi
2
x
t
共反射点叠加原理示意图
动校正后的CDP道集及其叠加结果
(1)正常时差正好被校正掉,双曲线变成直线(t=t0直线),不存在相位差 (剩余时差),叠加为同相叠加,结果振幅增强(一次反射波)。 (2)正常时差校正不完全,双曲线变成曲线(不是直线),各道间仍有相位 差(存在剩余时差Residual Moveout),叠加为不同相叠加,结果振幅变小 (多次波)。
第二节 共中心点叠加原理
(3)多次波剩余时差参数
t
td
t
x2 2t0
1 vd2
1 v2
令
q
多次覆盖观测记录在地震勘探中的用处
多次覆盖观测记录在地震勘探中的用处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次覆盖观测记录已成为地震勘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多次覆盖地震记录,不仅有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地震检索系统,而且还能有效地弥补地震记录和相关历史记录的缺失。
首先,多次覆盖的地震记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震的发展和变化趋势。
多次覆盖可以收集到横跨多个时期的地震记录,这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地震的形成机制以及地震频率的变化。
同时,直接比较多次覆盖的不同地震记录也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解释地震事件。
其次,多次覆盖地震记录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检测地震活动。
多次覆盖允许被勘探者更好地探讨地震活动发生的位置和时间,这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地震风险,并有效地应对地震灾害。
此外,多次覆盖的地震记录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的了解地下的构造情况,地震勘探者可以利用多次覆盖的不同地震记录来探测地表以及深部地下的构造情况,从而有助于改善勘探效果。
总之,多次覆盖观测记录对地震勘探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地震规律,还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探究地下的构造结构。
第二节----多次覆盖观测系统
联络测线 构造长轴
线距 主测线
• 但在构造顶部或断裂破坏带,应适当加密 测线,并要做一定数量的联络测线,把主 测线连接起来。联络测线一般垂直于主测 线,与主测线组成有一定面积范围的方格 网。
加密测线
主测线 联络测线
(3)地震详查
面积详查的任务是在已知构造上查明其构造特点(范 围、形态、目的层的厚度、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 高点位置、闭合度、与相邻构造的关系、断层的大 小及分布等等)。
第三章 地震勘野外工作 Chapter3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第二节 多次覆盖观测系统
Section2 Seismic Measuring Line Wiring
一、地震测线布置
主要内容
测线布设的两点基本要求 不同勘探阶段测线布设要求
所谓地震测线,是指沿着地面进行地震勘探 野外工作的路线。
一般做法如下:
• 在复杂的断裂构造上,为查明断层的分布和断块的形状, 须要加密测线。
• 在初步查明的各断块之间,布设穿越断块测线,用以查 明断块间的关系和检查平面上断层的连线正确与否。
• 再做连井测线,用钻井资料来控制和帮助地震资料的地 质解释,用以查明井与井之间的构造关系。
联络测线的布置,应尽量避开断层的影响,按断块 来布置。 为了提高勘探效果,在测线布置上,主测线应尽可 能垂直断层走向,使断层产状在剖面上特征变化明显, 便于与相邻测线的断层比较,这对断层平面组合是很 有利的。 上述三个勘探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可以 根据实际情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 线距大小可以根据工区内的区域地质构造规模 的大小而定,一般在几十公里或百公里的左右。
地震测线的布置
地震大剖面得到的地质解释剖面图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总结——石油大学
第一章绪论1.地球物理勘探的概念及分类概念:利用物理学原理和相关技术获取某些地质参数、特征及变化规律, 从而对地质问题经行切实合理的分析和解释的油气勘探手段。
分类: 地震勘探、电法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2.地震勘探的概念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来定位矿藏, 确定考古位置, 获取工程地质信息的勘探方法, 它是地球物理勘探中最重要、解决油气勘探问题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3.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人工激发的弹性波在岩石中传播时, 遇到岩层的分界面便产生反射波或折射波, 在它们返回地面时用高灵敏度的仪器记录, 根据波的传播路程和旅行时间, 确定发生弹性波反射或折射的岩层界面的埋藏深度和形状, 从而认识地下地质构造, 寻找油气圈闭。
4.地震勘探的三个环节野外资料采集、室内资料处理、地震资料解释第二章地震波运动学理论1.基本概念●各种介质的概念(1)均匀介质与非均匀介质均匀介质: 介质内每一点的物理特性参数均相同非均匀介质: 介质内的物理特性参数随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2)弹性介质与非弹性介质弹性介质: 介质卸载后能够完全恢复到加载前状态非弹性介质: 卸载后不能够完全恢复到加载前状态(3)各向同性介质与各向异性介质各向同性介质: 介质参数与方向无关各向异性介质: 介质参数随方向变化而变化(4)单相与双相、多相单相: 固体、流体(油、气、水)双相: 固体骨架以及孔隙内的流体实际地下介质的特征: 非均匀、非弹性、各向异性、多相●波动、弹性波、地震波、波前、波后、波面、振动曲线(地震记录)、波形曲线(波剖面、波场快照)波动: 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波动;弹性波: 振动在弹性介质中传播形成弹性波;地震波: 地层中传播的弹性波;波前: 在某一时刻, 介质中刚刚开始振动的点连接起来形成的面;波后:在某一时刻, 介质中刚刚停止振动的点连接起来形成的面;波面: 介质中同一时刻开始振动的点连接起来形成的曲面;振动曲线: 即地震记录, 在某一点处质点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同一点不同时刻的位移形成的曲线);波形曲线:又叫波剖面、波长快照, 某一时刻各点的位移(同一时刻各点的位移形成的曲线);●波长、视波长、速度、视速度、周期、频率波长: 波在一个振动周期内传播的距离;视波长: 不是沿波的传播方向确定的波长;速度:在沿波的传播方向上, 波在单位时间前进的距离;视速度: 不是沿波的传播方向确定的速度;周期: 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需要的时间;频率: 周期的倒数;●体波、面波、纵波、横波体波: 振动能够在整个介质区域内传播形成的波。
白盒测试中的循环覆盖技术解析
白盒测试中的循环覆盖技术解析白盒测试是软件测试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它通过分析程序的内部结构来检查程序是否可以正确地执行。
其中,循环覆盖技术是白盒测试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本文将对循环覆盖技术进行详细解析。
一、循环覆盖技术的概念循环覆盖技术是指通过设计测试用例,使得程序中的循环结构得到全面的覆盖,以便发现循环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和问题。
循环结构通常具有多种路径和复杂的逻辑,为了保证程序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正确运行,循环覆盖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循环覆盖技术的实现方法1. 边界值法循环通常有上限和下限,通过选择循环变量的边界值,可以测试循环的边界条件。
例如,对于一个for循环,可以选择最小边界、最大边界和中间值进行测试,并观察程序在这些边界值下的执行情况。
2. 等价类划分法根据循环控制条件的等价类,将输入条件分为若干个等价类,选择每个等价类的一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例如,对于一个while循环,如果循环条件是“x>0”,可以选择正数、负数和零三个等价类进行测试。
3. 边界覆盖法在设计测试用例时,选择循环条件的边界值进行测试,以确保循环的边界情况得到覆盖。
例如,对于一个do-while循环,可以选择循环条件为“x!=0”的边界值0进行测试。
4. 语句覆盖法对于复杂的循环结构,可以设计测试用例,使得每个循环体内部的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这样可以确保循环内部的逻辑正确,并发现潜在的错误。
5. 判定覆盖法判定覆盖是指通过设计测试用例,使得循环控制条件的每个判定语句都能取到真假值,以确保循环的各种可能情况得到覆盖。
三、循环覆盖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循环是程序中常见的结构之一,也是容易出错的地方。
通过循环覆盖技术进行测试,可以发现循环中的潜在问题,提高软件质量和稳定性。
循环覆盖技术在以下场景中尤为重要:1. 循环次数不确定的情况针对那些循环次数不确定或受外部条件控制的情况,使用循环覆盖技术可以保证程序在各种可能情况下都能正确运行。
地震勘探原理06第五章多次覆盖法
野外:一次激发,多道接收
第五章 多次覆盖方法
5.1 多次覆盖的一些基本概念
5.1.4 共反射点时距曲线方程
M:共中心点
R:共发射点
共反射点道集---D1,D2,D3,…道
一点O1激发,多道接收----可找到D1
第五章 多次覆盖方法
5.1 多次覆盖的一些基本概念
td
x2
v
2 d
t
2 0d
t0d
1
x2
2
t
2 0d
v
2 d
vd 多次波速度
第五章 多次覆盖方法
5.2 多次覆盖压制多次波的原理
1 多次波的剩余时差
把一个共反射点道集用一次波正常时差作动校正时,对一次波:
t
- t
t
-
x2
2
t
2 0
v
2
t0
对多次波:
td
- t
t0
x2 2t0
1
v
时间),这样才可达到同相叠
加,否则,叠加后能量将变
弱(非同相叠加)。
第五章 多次覆盖方法
5.2 多次覆盖压制多次波的原理
1 多次波的剩余时差
动校正时将产生两种情况(结果):Two Results
(1)正常时差正好被校正掉,双曲线变成直线(t=t0直线), 不存在相位差(剩余时差),叠加为同相叠加,结果振幅增强 (一次反射波)。 (2)正常时差校正不完全,双曲线变成曲线(不是直线),各 道 间 仍 有 相 位 差 ( 存 在 剩 余 时 差 Exist in Residual Moveout),叠加为不同相叠加,结果振幅变小(多次波,随 机干扰)。
多次覆盖技术
多次反射波的特点
④在共中心点道集记录上,倾斜界面反 射波同相轴经动校正后很接近一条水平 直线(因为动校正有误差,如果严格按 倾斜界面动校正公式进行校正,也会成 为一条直线),经过叠加后变为一道, 反映一小段界面(不是一个点)的情况。 认真体会上述几种情况的特点对理解剩 余时差概念是很有帮助的。
如任何其它形式波的旅行时为tr,正常时差 为△tr,一次波的旅行时为t,正常时差为△t, 则剩余时差为:
共反射点时距曲线方程
共反射点时距曲线方程
对另一个激发点,激发点处的界面法线深度也要 变化。为了找出一般的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 就要使方程中不包含h1,而只包含共中心点M处 的界面法线深度h0。为此,先找出h0与h1的关系。 如图所示。
共反射点时距曲线方程
经过推导可以得 出倾斜界面共中心点 的时距曲线方程:
多次反射波的特点
推导的思路: ①作出一个等效界面,使这个等效界面的一次 反射波相当于原来界面的全程二次反射波; ②用等效果面的法线深度h’、倾角φ’(覆盖层速 度也是V)写出它的一次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
在R界面上产生的二次全程反射波
多次反射波的特点
推导的思路:
③找出等效界面的参数φ’,h’与原界面参数φ’, h’之间的关系。再代回到等效界面一次反射波 时距曲线方程,就可以得到原界面的全程二次 反射波方程了。
多次反射波的特点
2、证明
3、证明
多次反射波的特点
(二)、设等效界面的倾角为φ’ ,在O点 处等效界面的法线深度为h’,则它的一次反 射波时距曲线方程为:
(三)、找出h’ ,φ’ 和h,φ之间的关系:
多次反射波的特点
(四)、全程二次反射波的时距曲线是:
上式中 t’是全程二次反射波的传播时间 x是观测点与激发点的距离。
海底地震勘探新技术考核试卷
10.新型海底地震勘探技术中,利用______可以进行更为精确的地震波传播速度分析。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海底地震勘探只能用于寻找石油资源。()
2.在海底地震勘探中,纵波的传播速度小于横波。()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反射波法是通过分析从地层界面反射回来的地震波来确定地层结构和性质。在油气资源勘探中,通过分析反射波的强度和波形,可以识别潜在的油气藏。
2.速度分析是通过测量不同地层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来确定地层的深度和性质。地震波速度受地层密度和弹性模量影响,通过速度变化可以推断地层界面。
A.频谱分析
B.时频分析
C.反演技术
D.傅立叶变换
11.以下哪些软件工具可用于海底地震数据处理?()
A. Petrel
B. Kingdom
C. Paraview
D. Microsoft Word
12.海底地震勘探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评估地震风险?()
A.地震危险性分析
B.地震动参数预测
C.地震灾害评估
10. A
11. C
12. C
13. B
14. A
15. A
16. C
17. D
18. C
19. A
20. C
二、多选题
1. ABD
2. ABCD
3. ABC
4. ABCD
5. ABC
6. ABC
7. ABCD
8. ABC
9. ABCD
10. ABCD
11. ABC
第四章 多次覆盖方法讲解
共反射点时距曲线 共炮点时距曲线
反映界面上一个点 t0是共中心点的垂直时间 反映一段反射界面 t0是激发点的垂直时间
第一节 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
1.1 共反射点时距曲线方程 1.2 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
第一节 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
1.2、倾斜界面的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
t1 v
x2 4h12 4h1x sin
中心点
反射点
共反射点叠加
中心点
共中心点叠加
第一节 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
1.1、水平界面的共反射点时距曲线方程
(1)时距曲线
如果以各个接收点与对应 的激发点的距离(称为炮检 距)x为横坐标,以波到达各 共反射点到的传播时间t为纵 坐标,就可以利用x1,x2, x3和t1,t2,t3作出来自共 反射点R的反射波时距曲线的 半支,这种时距曲线称作共 反射点时距曲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节 共中心点叠加原理
2.2、剩余时差 (1)剩余时差定义
剩余时差:把某个波按水平界面一次反射波作动校正后的反 射时间与共中心点处的tom之差叫剩余时差。
t :正常时差
t :剩余时差
第二节 共中心点叠加原理
(2)多次波剩余时差大小
把一个共反射点道集用一次波正常时差作动校正时,
(1)对一次波:
第二节 共中心点叠加原理
正常时差的定量计算
正常时差的特点
1、各点正常时差不同;
2、当V, t0一定时,正常时差 与X成正比,对同一个反射界 面来说,随X增大,正常时差 增大;
3、当X一定时,正常时差与t0 成反比,t0增大,时差减小; 对地面同一检波器来说,接收 到的深层反射界面的正常时差 比浅层的小;所以,浅层时距 曲线陡,深层时距曲线缓。
第3章多次覆盖技术
共中心点时距曲线的方程
如右图所示,O点放炮,S点
接收,炮点O处的法线深度为
h1,共中心点M点的法线深度 h0,界面倾角φ,可知反射 波到达S点的时间为
t
1 v
x2 4h12 4h1x sin
v2t 2 x2 4h12 4h1x sin
为得到一般的共中心点M时距曲线方程,就要使方程中不
26
干扰波的剩余时差曲线
如果 任何形式波的旅行时间为tr,正常时差为Δtr =tr-t0, 一次反射波的旅行时间为t,正常时差为Δt=t-t0,, 则剩余时差δt为 δt=Δtr - Δt =(tr-t0)-(t-t0)= tr-t
绘出δt一x曲线叫做干 扰波的剩余时差曲线。
27
4、多次波的剩余正常时差
25
剩余正常时差(residual normal moveout)
应用正常时差公式对反射波进行动校正后,反射波时 距曲线被拉平,叠加后反射波得到加强。 其它形式的波的时距曲线,都当作水平界面均匀介质 的一次反射波进行校正,即按同样的动校正量进行校 正,则道内各道的波的旅行时不一定都能校正为共中 心点的垂直反射时t0,而可能还存在一个时差。 剩余正常时差--由于未能完全将正常时差消除而剩下 来的那一小部分正常时差。即把某个波按水平界面一 次反射波作动校正后的反射时间与共中心点处的t0之 差叫剩余时差。
第六章 共反射点叠加
地震勘探在野外采用多次覆盖的观测方法,在室内处 理中采用水平叠加技术,最终得到水平叠加剖面。这 套工作称共反射点叠加法。 共反射点叠加法实际上是对地下同一反射点作多次观 测,将不同接收点接收到的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不 同激发点的信号,经动校正后,叠加起来,使一次反 射波加强,而多次反射波和其它类型的干扰波相对削 弱,从而提高信噪比,改善地震记录的质量。 对压制规则干扰波,尤其是多次波效果最好。此方法 利用了校正后有效波与干扰波之间的剩余时差的差异。 还可以用于计算速度谱、自动静校正和进一步实现各 种偏移技术,求取各种地震参数等。
4多次覆盖叠加法
4.共反射点叠加法就是利用了这个特点
第二节. 共反射点多次叠加的叠加效应 Passage 2 Common Reflect Multi Stack Effect 一张原始的地震记录上除了有一次反射波外, 还记录有各种各样的波 ,当对原始记录做过 正常时差校正后,共反射道集上的一次反射 波在理想情况下应同相排齐,即剩余时差为0, 而其它各种波的剩余时差则各不相同,因此, 多次覆盖对一次反射波和多次波等规则干扰 波及不规则干扰波的叠加效应是不同的,下 面我们就分别讨论这几种波的叠加效应。
第一节. 共反射点多次叠加原理 Common Reflect Point Multi Stack Principle 1。叠加原理(Stack Principle):它是利用有 效 波 (Signal)( 一 次 反 射 波 ) 和 干 扰 波 (Noise)( 多 次 反 射 波 ) 经 正 常 时 差 校 正 (Normal Moveout Correction) 后,存在着 剩余时差(Residual Moveout)的差异,来突 出(Strenghten)有效波(一次反射波),压制干 扰波 (Suppress Noise)( 多次波 ) ,提高资料 信噪比的(Raise Data Ratio Signal to Noise (S/N))
(3)剩余时差(Residual Moveout):动校 正后的时间与t0时间之差。即: δt=(tx-Δt)-t0=t0-t0=0 在理想情况下,一次反射波剩余时差为0。 即时距曲线经正常时差校正后,成为直 线(t=t0),各道之间反射波时间相等,无剩 余时差(相位差),叠加为同相叠加(same Phase Stack)
结论1(Conclusion 1):
多次波时距曲线 比具有相同t0时间 的一次波曲线弯 曲。即t0时间相等, 但二次波曲线在 一次波曲线的上 方。
探地雷达多次覆盖技术在堤防隐患探测中的应用
frn e teeoei C n raetert fSg a/ i ( / .h u} r fti e tb n no Ue i P s re ee c . rfr t a ices ai o inlNos SN)T ea toso stx r gi it S n G R u y h n h o e l h i t v
关 键 词 : 地 雷 达 ; 次 覆 盖 ; 面法 ; 防探 测 探 多 剖 堤
摘
要: 多次覆盖技术作 为一 种增强信号 、 压制干扰 的方法 , 泛应用于地震勘探工 作中 , 以大 大提高有用信号 广 可
的信 噪 比。 把 多 次覆 盖 技术 引入 探 地 雷达 测 量 中 , 过 与 剖 面 法 作 对 比试 验 论 证 了 多 次覆 盖 技 术 应 用 于 探 地 雷 达 通 探测 堤 防 隐患 的可 行 性 及 优 缺 点 。 根 据 试 验 资 料 总结 了 探 地 雷 达 工 作 中 雷 达 波 传 播 规 律 、 作 参 数 、 料 处 理 方 : [ 资 法 , 对 丰 富探 地 雷 达 勘 探 技 术是 一 种有 益 的尝 试 。 这
Ap l a in o p i t fGPR u t f l e h o o y t t c i g t e Hi d n Da g r i m c o M li o d T c n l g o De e t h d e n e Da - n n
W a gBa g i g Di g Ka Tin g n e n n b n , n i , a a g
(.ol eo eE poai c nea dT cn l y Jni U iesy C a gh nJ i 106 ; 1 l g f o x l t nS i c n eh oo ,il nvr t h n cu in 3 0 1 C e G r o e g n i, l 2B in T X Cvl n i e n e cig& E aut gLdC m ay B in 0 0 8 .e igH H i g e r gD t t j iE n i e n vlai t o pn e i 10 3 ; n jg 3 e ate t f esi c , o ee f h s sZ e agU iesy nzo hj n 10 7 . p r n oce e C l g yi , hj n nvr tHagh uZ ei g30 2 ) D m oG n l oP c i i, a K yW o d Go n e e a n a a(P )mu if d po l gm to ; a eetn e r : ru dP nt t gR d r R; l—o ; rfi ehd dm dtco ri G t l in 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4h0 x 2 cos 2 v
8
代入得
t
特点
1 2 t 4h0 x 2 cos 2 v
此方程就是以共中心点M处法线深度h0表示的倾斜界面 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t0表示炮检距为零(M点处)时 的反射时间,即自激自收时间。
剩余正常时差--由于未能完全将正常时差消除而剩下 来的那一小部分正常时差。即把某个波按水平界面一 次反射波作动校正后的反射时间与共中心点处的t0之 差叫剩余时差。
26
干扰波的剩余时差曲线
如果
任何形式波的旅行时间为tr,正常时差为Δtr =tr-t0,
一次反射波的旅行时间为 t,正常时差为Δt=t-t0 ,, 则剩余时差δt为
或
ti t0
2
2
x i2 v
2
t0
2h v
h—共中心点的法向距离; v—波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ti—共反射点叠加道的反射时间; t0--共中心点M的垂直反射时间。
3
共反射点与共炮点时距曲线的特点
在水平界面上,共反射点与共炮点的时距曲线一样,
但物理意义不同。 共反射点时距曲线,也是一条双曲线。但它只反映界 面上的一个点,即共反射点R的反射。而共炮点反射波 时距曲线,则反映界面上的一段。
22
对于短程多次波、微屈多次波等可采用同样的虚震源 及等效界面方法求出其时距曲线方程。
23
3、共反射点的正常时差和剩余正常时差 共反射点道集内正常时差 各道记录的是来自同一反射点的反射波,因 道集内各接收道的炮检距不同,其反射波存在 时间差。以M点自激自收时间t0作为基准时间, 可得各道反射波到达相对于中心道t0的时间差, 其值为
对压制规则干扰波,尤其是多次波效果最好。此方法 利用了校正后有效波与干扰波之间的剩余时差的差异。
还可以用于计算速度谱、自动静校正和进一步实现各 种偏移技术,求取各种地震参数等。
1
共反射点的时距曲线
1、水平反射界面
再来观测一水平反射层的时 距曲线,用O1、O2…Oi 表示 在测线上不同的位置上激发 点,S1、S2…Si表示接收点。 注意激发点和接收点是对称 的。这样就可得到反射界面 层上的同一个反射点R。 R称为共反射点; S1、 S2…Si称为共反射点叠加道; 对应的旅行时为t1、t2…ti; M点称为共中心点,它是R点 在地面上的投影。
2h0 t0 v
倾斜界面的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是一条对称于 t轴的双曲 线,且与水平界面共反射点的时距曲线方程的形式完 全相同。
9
共炮点与共中心点反射波时 距曲线的物理意义上的差别
1)共反射点时距曲线只反映界面上一个点R的情况,而共 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反映的是一段反射界面的情况。 2)地震勘探中习惯把x=0时的反射波传播时间叫做t0,即 t0=2h0/V。在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上,这个t0反映的 是激发点O处反射波的垂直反射时间(也叫做回声时 间),在共反射点时距曲线上,t0时间代表共中心点M 处的垂直反射时间。
7
共中心点时距曲线的方程
如右图所示,O点放炮,S点 接收,炮点O处的法线深度为 h1,共中心点M点的法线深度 h0,界面倾角φ,可知反射 波到达S点的时间为
t 1 2 2 x 4h1 4h1 x sin v
2
v 2t x 2 4h1 4h1 x sin
2
为得到一般的共中心点M时距曲线方程,就要使方程中不 含有h1,而只包含共中心点处法线深度h0。
2. 用等效界面的法线深度h’、倾角φ′写出它的一次 反射波的时距曲线;
3. 求出等效界面的参数h'、 φ′与原来的界面参数h、 φ的关系,再代回到等效界面一次反射波时距曲线 方程,就可得到原界面的全程多次反射波方程。
18
虚震源法
二次反射波的传播路径OABCS与OAB'CS完全相等。在界面R上发生的 全程二次反射波时间与在等效界面R'上所产生的一次反射波旅行时 19 一样。
δt=Δtr - Δt =(tr-t0)-(t-t0)= tr-t
绘出δt一x曲线叫做干 扰波的剩余时差曲线。
27
4、多次波的剩余正常时差
考虑一个两层反射界面(D和P)的地质构造中,在同一观测点得 到D界面上的二次反射波和在P界面上的一次反射波。 把二次反射时间等效为在D’上的一次反射时间。 对于P界面上R点的反射时间同样可以用等效速度V来表示。
共反射点叠加
地震勘探在野外采用多次覆盖的观测方法,在室内处 理中采用水平叠加技术,最终得到水平叠加剖面。这 套工作称共反射点叠加法。 共反射点叠加法实际上是对地下同一反射点作多次观 测,将不同接收点接收到的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不 同激发点的信号,经动校正后,叠加起来,使一次反 射波加强,而多次反射波和其它类型的干扰波相对削 弱,从而提高信噪比,改善地震记录的质量。
12
多次波是一种干扰波,它与一次反射波互相干涉叠加, 破坏对有效波的识别与追踪,而且可能将多次波误认 为是深层界面的一次波而进行解释,导致错误的地质 推断。因此,为了提高地震勘探水平,压制、识别多 次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向题。
13
1、多次反射波的类型
多次反射波一般分为下面几种: 1)全程多次反射波
2
共反射点的时距曲线
以炮检距为横坐标,以反射波到达各叠加道的旅行时 ti为纵坐标,可以得到来自共反射点R上的反射波时距 曲线,这条时距曲线称为共反射点的时距曲线。其表 达式为
Oi R RSi 2Oi R 2RSi 2 2 1 2 1 2 ti h ( xi ) 4h 2 xi v v v v 2 v
Hale Waihona Puke 共反射点时距曲线中,t0为共中心点M的垂直反射时间;
共炮点时距曲线中,t0为炮点的垂直反射时间。因此这 两种反射波的时距曲线,经动校正后的意义也不一样。
4
共反射点时距曲线的动校正量,是各叠加道的反射时
间相对于共中心点M的垂直反射时间之差。动校正后, 各叠加道的时间都换算成M点的t0时间。 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的动校正量,是各道的反射时 间与炮点O的垂直反射时间之差。各记录道的反射波,
把叠加后的总振动作为共中心点M一个点的自激自收时
间的输出,就实现了共反射点多次叠加的输出。
25
剩余正常时差(residual normal moveout)
应用正常时差公式对反射波进行动校正后,反射波时 距曲线被拉平,叠加后反射波得到加强。 其它形式的波的时距曲线,都当作水平界面均匀介质 的一次反射波进行校正,即按同样的动校正量进行校 正,则道内各道的波的旅行时不一定都能校正为共中 心点的垂直反射时t0,而可能还存在一个时差。
20
在爆炸点处,x=0,有
t0 2h sin 2 2t 0 cos v sin
在倾角较小情况下。cos φ →1,t0′≈2t0, 说明在记录上,全程多次波的自激自收时间, 近似等于一次波的自激自收时间的2倍,这是 一个常用的识别近于水平界面的多次波的重 要标志。
21
将上面的结果推广到全程m次反射波,有:
h OP sin OP sin 2
h sin 2 h sin
h OP sin
把在R界面上的全程二次反射波,看成是等效界面R'的一次反射波, 由此可得其时距曲线方程为:
2 1 2 1 2 sin 2 2 2 sin 2 t x 4h 4hx sin x 4h 4 hx v v sin sin 2
在某一深层界面发生反射的波在地面又发生反射, 向下在同一界面发生反射,来回多次。
14
2)短程多次反射波,
地震波从某一深部界面反射回来后,再在地面向下 反射,然后又在某一个较浅的界面发生反射。每次与 地面反射。
15
3)微屈多次反射波
在几个界面上发生多次反射,多次反射的路径是不 对称的,或在一个薄层内受到多次反射。
2 1 2 sin m 2 sin m tm x 4h 4hx 2 v sin sin
sin m hm h h sin
m m
当φ很小时有:t0m′≈ mt01,t01表示一次反射时间。
由几何学可知,界面倾斜时多次波的次数不能很多, 因为等效界面的倾角mφ不能大于90°。从动力学来看, 由于多次波反射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弱,次数也不可 能很多。
x 2 t ti t0 t0 t V 2 0
2 1 2 1 2 2 x t0 t0 1 1 2 2 t0 V
24
从各道反射波到达时间中减去正常时差,则共反射点
道集时距曲线变成一条t=t0的直线,这一过程称为正 常时差校正或动校正。 经动校正后,共反射点道集中各反射波不仅波形相似, 且没有相位差,此时进行叠加,反射波将得到加强。
2 2 x t0 1 2v 2 t 2 0
D界面的多次波可看成等效界面处的一次反射旅行时
t D t0 x2 x2 1 2 2 t0 1 2 2 vD t0 2vD t0
多次波的剩余时差δtD为
x2 1 1 t D t D t 2 2 2t0 vD v
16
4)虚反射
井中爆炸激发时,地震波的一部分向上传 播,遇到地面再反射向下,这个波称为虚反射。 它与直接由激发点向下传播的地震波相差 一个时间延迟τ,τ等于波从井底到地面的双 程旅行时。
17
2、全程多次反射波时距曲线
全程多次波的时距曲线方程的推导思路:
1. 做出一个等效界面,使这个等效界面的一次反射波 相当于原来界面的全程多次反射波;
假设多次波等效界面D’和一次反射波界面P有同一个t0,P界面要 比等效界面D’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