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的小路教案修订稿
《乡间的小路》优秀教案
《乡间的小路》
课型:演唱教学课
教学目标:能用轻松愉悦的歌声表达出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够用轻快跳跃和抒情连贯的歌声对比演唱出段落的情感递进层次。
教学难点:头尾重复的两段能用声断气连的演唱技巧唱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的轻松愉悦;中段能在紧凑的节奏、快速的速度下运用急吸急呼的呼吸方法,用抒情连贯的歌声书法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教具准备:课件、多媒体
一、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台湾校园歌曲代表人之一叶佳修的另一首有名的歌曲《赤脚走在田埂上》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另一首作品《乡间的小路》。请同学们听听看,这首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二、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对歌曲的感受,重点交流歌词内容,以及歌曲演唱形式、音乐情绪(轻松活泼、领唱和齐唱)
2、聆听歌曲,透过音乐展现出什么样的画面。
3、再次聆听歌曲,可以分成几个段落(歌曲的结构)
A+B+A+结尾,点出本段的情绪(A段悠然自在、B段激情飞扬)
三、学唱歌曲
1、分段进行教唱,关注学生演唱声音、情感,有针对进行示范、指导
2、学习歌词,有节奏的朗读歌词,休止符的停顿,三连音的演唱。
3、学唱旋律
(1)用“啦”音哼唱曲谱,找出旋律相同的地方。
(2)和琴哼唱歌词
(3)歌曲情感处理: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播放视频乡间的小路,引导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
四、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1)完整、熟练地演唱歌曲
(2)歌曲理解与处理
师:同学们,《乡间的小路》描写了什么样的画面呢?(生回答)
师:《乡间的小路》唱的是一副暮归图。向我们描绘了惬意的夕阳景象。那么我们该怎么演唱才能生动地表现出来呢?
【教学设计】乡间的小路
教材内容:《乡间的小路》
教学目标:
1.认识校园民谣,了解作者叶佳修,能演唱歌曲用打击乐器伴奏,做
律动。
2.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理解歌曲内容,用歌声表达出作者的休闲
惬意。
3.通过演唱歌曲能后感受到生活的幸福美好。
教学重点:了解校园歌曲的发展;歌曲演唱中的感情流露
教学难点:附点节奏解决;学会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乡间的小路》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同学们,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校园歌曲从台湾传到了大陆,一时间,优美的旋律、轻快的节奏风靡了校园。让我们听听那些曾经经典的歌曲,你们还记得吗?
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踏浪》《外婆的澎湖湾》生随意做动作跟唱
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你们还记得他的作者是谁吗?叶佳修。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叶佳修的另一首校园歌曲,出示课题——《乡间的小路》
二、聆听、分析歌曲
1、完整聆听
初听:师:请同学们用心静静地听,感受一下音乐的情绪和速度?有几个不同的音乐主题?
生:优美的,惬意的(师补充) 2个不同的主题
师:你们还记得AB两个主题演唱的顺序是什么吗?复听:我们再来听一次,当你听到A主题请你轻轻拍拍你的腿,当听到B主题跟着音乐拍拍手,找两个同学上黑板写出来。
我们还可以有另一种记法||:A:||:BA:||所以这是一首有再现的三段体结构乐曲
三:分段学习
1、出示学习提纲学习歌曲的A主题第一部分
跟琴唱歌谱,详细讲解难点,填入歌词唱一唱
2、学唱B主题
跟琴唱歌谱,教师讲解唱高音的小办法,填入歌词唱一唱
3、A主题第二的部分:小组根据我们学唱前两段的办法,自学这一部分
问题1:跟A主题的第一部分有什么不一样?(多了一个小尾巴“还有一支短笛隐约在吹响”),“你来唱一下这一句”(注意最后“响”唱四拍)唱的对其他同学跟着唱,唱的有问题老师纠正,领着大家唱一唱
《乡间的小路》教案及课后总结
〔乡间的小路〕教案及课后总结
一、教学目标
1、能用轻松生动的情绪演唱〔乡间的小路〕,初步了解X校园民谣,表达心中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
2、通过我的制造,能用自己的音乐方法开展采集与制造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在理解歌曲的根底上能对歌曲的演唱形式进行多种探究。
2、歌曲意境的理解与表现。
三、教学打算
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多媒体〕观赏乡间小路风景图片,配以乡间的小路伴奏为背景音乐。
师:这是什么地方?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
生:〔说整理己看后内心的感受〕
师:同学们的心情我很理解,让我们带着这份心情一起跟着音乐到乡间的小路上去走一走吧。
A、生跟〔乡间的小路〕的音乐以律动的形式表演,体会其中的乐趣。
B、请学生以X X X节奏为歌曲伴奏。
请生用其他伴奏为歌曲伴奏〔踏步、拍手等〕
2、寓教于乐
新歌教学
〔1〕教师跟伴奏范唱歌曲〔乡间的小路〕,请学生听完后说说歌曲的情绪。〔前、后局部欢快、跳跃,中间局部优美连贯〕
〔2〕用多媒体出示歌谱,请学生再听,注意歌曲的演唱顺序。
〔3〕请学生说说歌曲的演唱顺序,教师指导认识“反复记号〞、“附点音符〞、“休止符〞、“三连音〞、“切分音〞。
〔4〕学唱歌曲
A、跟随琴慢速轻唱前半局部。教师提示:注意“声断气连〞和前半拍休止。
B、跟着琴轻唱B段,让学生自己觉察难点。
师:有没有哪个地方每次都唱不好?
师弹琴并示范,学生分句模唱两个乐句,注意附点节奏。
叫个别学生单独唱,学生进行评价。
C、学唱结束句。
D、全曲连唱。
〔5〕歌曲处理
师:用什么样的声音唱最适宜?
让学生通过观赏多媒体出示的“乡间〞与“城市〞两种不同风格的图片,比照其环境气氛的不同,从而引导学生用轻松生动的声音演唱歌曲。
乡间的小路教案
乡间的小路教案
教案名称:乡间的小路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乡间的小路,并培养对乡村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1. 学习并讨论乡间的小路。
2. 创作乡间小路的图片或绘画。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乡间小路的图片或绘画作品。
2. 教师准备相关乡村环境的知识或故事。
教学过程:
引入:(5分钟)
1. 教师用乡间小路的图片或绘画作品引入课程,让学生观察、描述以及分享自己对乡间小路的印象和感受。
探究:(15分钟)
1. 教师讲解乡间小路的特点,如:狭窄、曲折、田园风光等。
2. 带领学生观察乡间小路的图片或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细节和特点。
3.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乡间小路的理解和感受,
并汇报给全班。
拓展:(15分钟)
1. 教师讲解乡村环境的保护意义和方法,引发学生对乡村环境保护的思考。
2. 学生自由发表对乡村环境保护的建议,并进行交流和分享。
创作:(20分钟)
1. 学生根据自己对乡间小路的理解和想象,进行绘画创作。
2. 学生在绘画作品上,加入自己对乡村环境保护的想法和意义。
3. 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给全班,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
总结:(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总结乡间小路的特点以及乡村环境的保护意义。
2. 学生进行小结,表达自己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思考。
评估:
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教师评估学生的绘画作品,看是否能体现出对乡间小路和乡村环境的理解和表达。
拓展活动:
《乡间的小路》的教案设计
《乡间的小路》的教案设计
第一章:课程导入
1.1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乡村风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歌曲《乡间的小路》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1.2 教学内容
欣赏歌曲《乡间的小路》。
讨论歌曲中所描绘的乡村景象。
1.3 教学方法
聆听法:让学生认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对乡村景象的理解和感受。
1.4 教学步骤
1.4.1 播放歌曲《乡间的小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1.4.2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乡村景象,如田野、小路、蓝天、白云等。
1.4.3 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乡村景象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歌曲学唱
2.1 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会歌曲《乡间的小路》,并能流畅地演唱。
通过对歌曲的学唱,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2.2 教学内容
歌曲《乡间的小路》的歌词及旋律。
2.3 教学方法
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让学生跟随学唱。
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
2.4 教学步骤
2.4.1 教学歌曲《乡间的小路》,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2.4.2 分析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引导学生注意音准和节奏感。
2.4.3 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歌曲学唱。
2.4.4 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改进。
第三章:歌曲解析
3.1 教学目标
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乡间的小路》的内涵。
通过对歌曲的解析,培养学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3.2 教学内容
歌曲《乡间的小路》的背景及创作意图。
歌曲中的乡村景象及其寓意。
3.3 教学方法
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及创作意图。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的乡村景象及其寓意。
《乡间的小路》音乐教案
《乡间的小路》音乐教案
第一章: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歌曲《乡间的小路》的曲调、节奏和歌词。
培养学生对乡村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1.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演唱、分析和创作等环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利用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对家乡的情感,培养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
2.1 歌曲背景介绍:
介绍歌曲《乡间的小路》的创作者、演唱者和创作背景。
讲述歌曲中所描绘的乡村景象和乡村生活。
2.2 歌曲结构分析:
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包括前奏、主歌、副歌和尾声等部分。
解读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第三章:教学过程
3.1 热身活动:
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和声音练习,让学生放松身心。
引导学生进行集体唱简单的旋律和歌词,熟悉音乐氛围。
3.2 歌曲学唱:
分组让学生聆听歌曲《乡间的小路》,注意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学生跟随演唱,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3.3 歌曲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学生可以通过画图或讨论的方式进行。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编曲或改编,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第四章:歌曲演唱与展示
4.1 集体演唱:
学生集体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注意保持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教师可以加入一些即兴演唱或演奏,丰富歌曲的表现力。
4.2 分组演唱: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演唱风格或编曲方式。
教师可以邀请部分学生进行独唱或伴奏,展示他们的特长。
乡间的小路教案
乡间的小路教案
课题:乡间的小路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乡间的小路,了解乡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与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学科内容:
1. 地理:乡间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自然资源等。
2. 文化:乡间的民间传统、乡土风俗、乡村建筑等。
3. 语言:观察、想象、表达和交流乡间的小路的相关问题。教学重点:
1. 了解乡间的小路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地形地貌。
2. 了解乡间的小路融入的民间传统和乡土风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步骤:
引入(约5分钟):
1.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情境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乡间小路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忆或探究乡间小路的特点,对其含义进行初步探讨。
探究(约15分钟):
1. 给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乡间小路进行观察,并完成观察记录表。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分享他们观察到的乡间小路的地理环境、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3. 引导学生思考乡间小路的特点与所处地区的联系,并就此展开讨论。
拓展(约20分钟):
1. 给学生提供有关乡间小路的相关资料,让学生自主探索乡间小路的民间传统和乡土风俗。
2. 学生分组归纳整理相关资料,展示给全班,进一步了解乡间小路的文化内涵。
实践(约20分钟):
1.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乡间小路的美丽、特色或自己的想象故事。
2. 小组合作,通过插画、相册、手工制作等形式,展示乡间小路的
魅力和特点。
总结(约5分钟):
《乡间的小路》的教案设计
《乡间的小路》的教案设计
第一章:课程简介
1.1 课程目标
让学生通过学习《乡间的小路》这首歌曲,了解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所传达的和谐、宁静的氛围,培养他们的情感。
1.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小学音乐课程。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演唱《乡间的小路》这首歌曲。
难点:理解和感受歌曲所传达的乡村生活氛围。
第二章:教学内容
2.1 歌曲背景介绍
介绍《乡间的小路》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2.2 歌曲结构分析
分析《乡间的小路》的曲式结构,包括旋律、节奏等。
2.3 歌词解析
解析《乡间的小路》的歌词,让学生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第三章:教学方法
3.1 讲授法
教师通过讲解歌曲背景、结构分析和歌词解析,传授相关知识。
3.2 示范法
教师演唱《乡间的小路》,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榜样。
3.3 练习法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分组练习,加强合唱效果。
3.4 情境教学法
创设乡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歌曲所传达的氛围。第四章:教学步骤
4.1 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乡村生活的场景,激发他们对课程的兴趣。
4.2 歌曲学习
教授歌曲的旋律、歌词,让学生初步学会演唱。
4.3 歌曲分析
深入解析歌曲的结构、旋律、歌词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4.4 合唱练习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4.5 歌曲表演
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第五章:教学评价
5.1 课堂表现评价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学习态度等。
5.2 歌曲演唱评价
评价学生演唱歌曲的准确性、音准、节奏等。
乡间的小路 初中教案
乡间的小路初中教案
课程类型:语文课
年级:八年级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乡间的小路》,让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和宁静。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体验乡村生活的美好。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诗歌《乡间的小路》的文本。
2. 准备相关的乡村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展示乡村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乡村的景色和氛围。
2. 提问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印象和感受。
二、诗歌学习(15分钟)
1. 教师分发诗歌《乡间的小路》的文本,让学生自读并理解诗歌的内容。
2.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诗歌主题和情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三、讨论和分享(10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乡村生活的看法和体验。
2.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和讨论。
四、写作练习(10分钟)
1. 教师给出一个与乡村生活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写一篇关于乡村生活的短文。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乡村生活的美好和宁静。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实际行动。
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进行乡村生活体验活动,如参观农村、参与农作等。
乡间的小路》教案设计
乡间的小路》教案设计
3.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让学生跟唱,重点指导休止符及三
连音的表现,唱准“x。xx”和“x xx”的节奏。
4.分组练,让学生自己分组排练歌曲,并在班级内进行比赛。
三)欣赏校园歌曲
1.播放几首校园歌曲,让学生欣赏并感受歌曲的情绪。
2.提问:这些歌曲有什么共同点?它们的情绪表现出来了吗?
3.让学生自己总结校园民谣的一些特点,并在课堂上进行
分享。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唱歌曲《乡间的小路》,让学生感受到了乡间田园风光的优美,同时也了解了校园民谣的发展及基本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指导学生唱准节奏,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校园民谣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小结。
在歌曲《乡间的小路》中,描绘了许多美丽的景色,如乡间小路、老牛、蓝天、夕阳、云彩等,以及牧童的歌声和笛声。
这些景色和声音都让人感到安详惬意,可以帮助我们忘却烦恼和忧愁。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给你的情绪感受都是一样的吗?
4.学生二听歌曲,思考并回答。
请同学们听一遍歌曲,思考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跟着音乐轻轻地唱一唱。你可以唱谱,也可以直接唱词,还可以用“啦”模唱或者哼唱。你可以自己学唱,也可以和其他同学一起学唱。
5.教师范唱,学生三听歌曲并轻轻学唱。
现在请我来XXX唱一遍,同学们可以跟着我一起听,并轻轻地学唱。请注意歌曲的情绪和旋律,尽可能地表达出歌曲中的美好景色和感觉。
7.学生演唱后,进行评估和指导。
请同学们将自己喜欢的部分唱给大家听一听。我们可以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等方式,解决歌曲中的重点和难点,并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声音和情绪演唱歌曲。最后,我们可以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5乡间的小路|人音(简谱)
《乡间的小路》教学设计方案
1.教材解读
本单元围绕“故乡”这一主题,共安排了5首乐曲。歌曲《乡间的小路》是一首颇为
流传的台湾校园歌曲,歌中明快流畅的曲调和形象生动的歌词,编织了一幅农村的风情画,表现了农村青年淡泊、宁静的心态和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歌曲为再现的三段体结构。学
习本首乐曲,应以“歌曲意境的理解与表现”为重点,在理解歌曲基础上,能对歌曲的演
唱形式进行多种探索及对故乡环境保护与爱护,宣传环保。
2.学情分析
本课是“可爱的家”的延伸,从爱“家”到爱“故乡”是情感线的发展和延续,通过
学习,让学生在音乐的聆听、演唱、编创表演等各种实践中,抒发对“故乡”的情感。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用轻松活泼、激情舒展的声音演唱《乡间的小路》,学习认识再现的三段体结构以
及巩固八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三连音、反复记号的运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演唱、编创表演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爱环境的做人基本素质。
4.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能对歌曲的表现形式进行多种探索。
2、教学难点
歌曲意境的理解与表现。
5、教学策略
运用了聆听、演唱表演、环境保护延伸的教学策略
6.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
二、新课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唱的歌曲是《校园的早晨》,
这是一首校园民谣,那么什么是校园民谣呢?带着这
个问题开始我们今天的音乐之旅吧!
(结合PPT)
师:介绍什么是校园民谣。
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校园民谣《乡间的小路》
五年级上册音乐歌曲《乡间的小路》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歌曲《乡间的小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并能背唱歌曲其中一段歌词。
2.通过学唱歌曲《乡间的小路》,初步了解台湾校园民谣,表达心中对生活、对乡村、对家乡的热爱。
3.引导学生创编节奏,用喜欢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体会创编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乡间的小路》
三、教材分析:
歌曲《乡间的小路》是一首颇为流行的台湾校园歌曲。歌中明快流畅的曲调和形象生动的歌词,编织了一幅农村的风情画,表现了农村青年淡泊、宁静的心态和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歌曲为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
四、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乡间的小路》,引导学生唱好A乐段中的休止符、三连音以及切分节奏。
2.边唱边做自然行走的动作,感受歌曲情绪
3.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能对歌曲的演唱表演形式进行多种探索。
4.引导学生自选打击乐器歌曲伴奏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欢迎同学们来到我的音乐课堂聆听音乐,猜歌名(谁不说俺家乡好)
谁不说俺家乡好是一首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歌曲。
聆听音乐,随老师做自然行走的动作,欣赏感受我们的家乡马鞍山美景,配以乡间的小路为背景音乐。(课前酝酿“乡间小路”的气氛)学生说出自己看了图片后内心的感受
(二)学习《乡间的小路》
介绍歌曲《乡间的小路》,是一首台湾校园歌曲,介绍作曲家叶佳修初听歌曲,歌声中描绘了什么画面?说说你看到或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有节奏的朗读歌词,老师读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再次聆听歌曲,整首歌曲的旋律是不是都是一样?有什么变化吗?引导学生说出乐段(分3个乐段)
《乡间的小路》公开课教案
《乡间的⼩路》公开课教案
《乡间的⼩路》公开课教案
《乡间的⼩路》是⼀⾸在上世纪70年代流传甚⼴的台湾校园民谣,是著名⾳乐⼈叶佳修的代表词曲作品之⼀,以简约的曲调和歌词,描绘了⼀幅浪漫惬意的⼣阳牧归图。本课的教案主要让学⽣在听的过程中感受⾳乐的情绪、熟悉⾳乐的旋律。
情感⽬标
能⽤轻松活泼的情绪演唱《乡间的⼩路》,初步了解台湾校园民谣,表达⼼中对⽣活、对祖国的热爱。
能⼒⽬标
通过我的创造,能⽤⾃⼰的⾳乐⽅式开展采集与创造活动。
知识⽬标
熟练掌握歌曲中有“反复记号”、“附点⾳符”、“休⽌符”、“切分⾳”的地⽅。
教学重点、难点
1、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能对歌曲的演唱形式进⾏多种探索。
2、歌曲意境的理解与表现。
教学准备
⼿风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1、导⼊
(多媒体)欣赏乡间⼩路风景图⽚,配以乡间的⼩路伴奏为背景⾳乐。
师:这是什么地⽅?看到这些图⽚你想说些什么?
⽣:(说出⾃⼰看了图⽚后内⼼的感受)
师:同学们的⼼情我很理解,让我们带着这份⼼情⼀起跟着⾳乐到乡间的⼩路上去⾛⼀⾛吧。
A、⽣跟《乡间的⼩路》的⾳乐以律动的形式表演,体会其中的乐趣。
B、请学⽣以X X X节奏为歌曲伴奏。
请⽣⽤其他伴奏为歌曲伴奏(踏步、拍⼿等)
2、新歌教学
(1)教师跟伴奏范唱歌曲《乡间的⼩路》,请学⽣听完后说说歌曲的情绪。(前、后部分欢快、跳跃,中间部分优美连贯)
(2)⽤多媒体出⽰歌谱,请学⽣再听,注意歌曲的演唱顺序。
(3)请学⽣说说歌曲的演唱顺序,教师指导认识“反复记号”、“附点⾳符”、“休⽌符”、“三连⾳”、“切分⾳”。
小学音乐《乡间的小路》教案
小学音乐《乡间的小路》教案
第8课《乡间的小路》
xxxxxxxx
教材分析:
《乡间的小路》是台湾著名音乐人叶佳修代表作品他以简约的曲调和歌词,歌咏乡间自然小景。曲调轻松活泼,表现了孩子对家乡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全曲为单三部曲式,A段包含4个乐句,表现了走在乡间小路悠闲自得的心情,感受乡间傍晚时分优美的景色。B段包含两个乐句,是歌曲的高潮部分,表现了自由豪迈的情怀,以及走在乡间小路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的轻松心情。整曲描绘了一幅浪漫惬意的夕阳牧归图,如诗如画,令人沉醉。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
教学理念:
“校园歌曲”充满童真,情绪欢快活泼,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所以本课设计以节奏为导入,情感为切入口,兴趣为动力,用四种不同的乐器为歌曲伴奏,给音乐伴奏注入新元素。强调以“学生为本”,重视实践,鼓励学生大胆创编,突出个性发展。通过对“校园歌曲”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音乐作品的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校园歌曲,抒发学生对学习生活、校园、同学、老师和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及眷恋之情。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体验音乐、演奏音乐等方式,师生互动表现音乐。
3、知识技能目标:学习并掌握切分节奏、三连音在歌曲中的正
确演唱,运用演唱和演奏的方式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重点:
小学音乐《乡间的小路》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乡间的小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作品《乡间的小路》,感受台湾民谣,表达心中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乡间的小路》的演唱,并配以讨论、分析等方法,学生能够提高音乐欣赏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三连音的演唱及运用,并能够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
三连音的演唱及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多媒体播放《童年》,并提问: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属于哪种音乐体裁?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是一首台湾校园歌曲《童年》,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台湾校园歌曲,顺势揭示课题《乡间的小路》。
(二)初步感知
1.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乡间的小路》,并提问歌曲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愉悦地。
2.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速度是中速。
(三)学唱歌曲
1.发声练习,教师提醒学生采用wu的声音进行发声练习,注意嗓音保护。
2.教师播放音频,学生跟唱。
教师提问:歌曲的旋律线起伏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并组织学生练习。
3.教师范唱,其余学生演唱谱例。
教师提问:三连音应该怎样唱准?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先探索,之后总结并讲解:三连音在演唱时要平均的分为三部分,并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4.完整演唱谱例。
5.教师引导学生有有感情的朗诵歌词,并请学生思考:歌词展示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小组讨论并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展示了一幅乡间美丽的风景画面。
七年级下册音乐第8单元《乡间的小路》教案
第八单元
乡间的小路
课型
歌曲
课时
第1课时
时间
第15
周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了解校园歌曲的发展历程、校园歌曲的特点等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唱、讲解、交流等方法,让学生能感受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轻松活泼的声音演唱《乡间的小路》,能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
1、聆听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学生轻轻跟唱。
提问:你知道这首歌曲的体裁是什么吗?
2略作小结,引出音乐知识——校园歌曲
(二)校园歌曲简介
1、校园歌曲的特点:
你还知道哪些校园歌曲?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校园歌曲的发展脉络
3、介绍叶佳修
(三)新歌学唱
1、聆听歌曲《乡间的小路》
思考:仔细听听,歌曲唱了些什么?
4、学生尝试自己唱第二部分的前段。
5、听教师弹唱第二部分的后段,划旋律线。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
手划旋律线,跟琴学唱。
6、跟琴完整演唱。
7、歌曲处理:
第一部分:齐唱
第二部分:前段可挑选学生领唱,后段可用卡农形式。
第三部分:齐唱。跟伴奏完整演唱。
(四)音乐知识——五声调式
1、五声调式的概念:我国古代将1(do)、2(re)、3(mi)5(sol)6(la)叫做“宫、商、角、徵、羽”。分别以这五个音为主音构成的五种调式叫做五声调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间的小路教案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乡间的小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聆听和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探索、体验不同风格的家,根据《乡间的小路》进行创编,体会创编成功的快乐。
2、能清晰正确的演唱歌曲,并能边打拍子边唱歌曲,表达自己对农村的爱。
二、教学重点:
较熟练的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
三、教学难点:理解、表现《乡间的小路》情感内涵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问好
节奏训练:在座的同学喜欢音乐的请举手,是音乐让我们今天走到了一起,我们就用音乐节奏来问一声好吧。
同. 学们你们 |上午好- |
胡. 老师你也 |上午好- |
音乐《爸爸去哪儿》,生跟着一起唱。
师:同学们都看了《爸爸去哪儿》,五位帅气又有型的老爸带着自己可爱的宝贝们去了好多美丽又有趣的地方,同学们想不想出去看一看呢(想,恩,老师也很想出去走一走看看一看)今天啊,老师就满足你们,下面呢老师带来了一组图片想和同学们一同分享一下,---欣赏野外美丽的风光图片,(引出歌曲《乡间的小路》。其实,爸爸去哪儿就是老爸们带着宝贝去感受农村的生活,当然他们也会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学习今天的歌曲《乡间的小路》。
板书课题:《乡间的小路》。
(二)新课教学
1、初听歌曲,(创设情境)听着美妙的音乐,我们可以想象自己在一个有晚霞的傍晚,如果我们此刻离开了教室,走在一条乡间的小路,你可能会看到什么歌声中描绘了什么画面
生:晚霞,晚风,小草,暮归的老牛,牧童的歌声,夕阳,漂亮的野花……
师:让我们来吻一吻小草的清香吧。
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吸气和呼气。(师示范,生一起做,深吸一口气慢慢呼出来)
师:在你的左脚边有一朵漂亮的野花,我们来吻一吻。
师:在你的右前方还有一朵更漂亮的小花,我们再来吻一吻。生:吻花。
师:同学们,唱歌需要有气息的支撑,没有气息的唱歌,声音会显得非常的苍白无力。而带气息唱歌,就要有正确的呼吸。吸的要深,呼的要慢而均匀。
2、当我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定会感觉很亲切,这里面有一段歌词写得很好,恰当的表达了我们当时看到这幅景色时当时的心境。谁能找出来并且有感情的朗读一下。
笑.意写在脸上|哼一曲乡居小唱|
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
多.少落寞惆怅|都.随晚风飘散|
遗忘在乡间的|小路上—|
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按节奏念歌词。
师:同学们笑意写在脸上了吗?眉毛上扬一点,位置再高一点。(示范)师:走在这么美的小路上有多少烦恼和不开心都让它随着晚风飘去吧。同学们这段歌词美不美想唱唱吗
生:跟琴哼唱一下。la...
(加和弦唱唱)
3、学唱歌曲。
师:大家已经知道了这首歌的名字是?它是一首八十年代的台湾校园歌曲。当时有一批的台湾校园歌曲以它的轻松甜美的风格以及所特有的田园风味深受听众的喜爱,虽然过去了二十多年,却还是倍受青睐。让我们一起来再来完整的听一下这首《乡间的小路》吧。
生:听
师:听后有什么感觉(很优美)
生:答
(1)边听边用脚轻踩拍子,注意重拍。(代讲一下重拍在哪)
(2)再次听让学生找出这首歌的演唱顺序是什么歌曲分几个乐段
(3)
A、找学生说演唱顺序
B、找学生说分为几个乐段(三个乐段,ABA)
(3)学唱歌曲A部分旋律,前16小节。
a、师琴伴奏,生用“啦”字哼唱歌谱。包括反复部分。讲解三连音(嗨,小牧童你好),讲解切分音,褐色的壮壮的大水牛。
b、跟琴哼唱歌词。结尾句处理(渐弱)
C、把B部分加进来。
(4)歌曲合成,完整、熟练地演唱歌曲。(轻松富有弹性的声音和高位置唱)
(7)带着情绪演唱全曲(轻松的活泼的情绪)
4、分组表演并创编
学生分成四组,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处理歌曲。如:对唱、表演唱、小合唱等。教师对每组的表现做鼓励性评价。
(三)拓展总结
1、同学们,70年代台湾校园歌曲的流行对中国大陆流行音乐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所以到了80年代的时候,我们中国大陆也开始流行校园民谣了,今天我们就来聆听几首当年比较流行的歌曲片段,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听完以后,请大家思考:今天这节课上我们所欣赏和学唱的歌曲,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播放歌曲视频《外婆的澎湖湾》、《赤足走在田埂上》《爸爸的草鞋》片段。
3、学生与教师共同小结校园民谣的一些特点。(出示课件)
通过对歌曲情绪、速度、旋律的进行等方面的感受,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总结。
五、小结
同学们,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流行歌曲,这是时代的记忆。尽管时间流失,尽管容颜改变,但这清新自然的音乐依然会在我们的耳边回响。在学生齐唱《乡间的小路》音乐中结束本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