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胡灵之(1)

合集下载

江苏名中医调查

江苏名中医调查

江苏名中医调查
南京中医药大学名医研究课题组
【期刊名称】《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6(000)006
【摘要】江苏名中医调查(南京中医药大学名医研究课题组)关键词名医;经验;调查;江苏于格于格,男,1933年12月生。

医龄42年。

如皋市中医院副主任医师,兼任如皋市中医学会副主任。

师承黄星楼先生。

代表著作有(实用方剂辞典》、(脑血管病回春妙法)。

最推崇的医家:...
【总页数】2页(P61-62)
【作者】南京中医药大学名医研究课题组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7
【相关文献】
1.江苏省785名中医院护士中医护理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 [J], 宋玉磊;徐桂华;王
秋琴;柏亚妹
2.江苏名中医调查 [J], 南京中医药大学名医研究课题组
3.江苏名中医调查 [J], 南京中医药大学名医研究课题组
4.江苏名中医调查 [J], 南京中医药大学名医研究课题组
5.江苏省90位名中医成功因素的调查报告 [J], 黄煌;施诚;范欣生;许志泉;徐力;周
建英;张秀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度“十佳辅导员”

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度“十佳辅导员”
序号
学院
班级
班级人数
辅导员
1
基础
11理科
33
曹晨晓
2
一临
10中医学七年制
67
黄自珍
3
一临
10中西医结合七年制1班
57
郁祥
4
二临
11针推七年制
27
王慧珠
5
药学
10中药1班
49
卞雅琼
6
经管
10市场营销
74
刘红艳
7
经管
11国贸2班
42
赵阳
8
护理
11护理4班
54
梁丹
9
信息
1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
64
刘叶兰
10
12公共事业管理2(卫管)
34
郑贵宝
29
经管
12国贸1
49
沈爱琴
30
护理
11护理4
54
梁丹
31
护理
11护理5
56
刘湘
32
护理
11涉外护理
58
周莹莹
33
护理
12护理6
44
卞嵩
34
外语
11英语1
34
张米娜
35
外语
12英语1
28
高永昌
36
信息
1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
64
刘叶兰
37
心理
11应心
58
刘全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2013学年“十佳班级”名单
药学
10生物制药
59
吕翔
19
药学
11中药2
58
徐钰君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专家简介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专家简介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专家简介实用文案南京中医药大学门诊部专家门诊一览表曹贵珠教授,疑难杂症、老年病、心脑血管、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和各类肿瘤。

周二下午巢因慈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

专攻内、妇科疑难病症,尤擅长治疗胆道疾患,脾胃、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皮肤瘙痒症、妇女带下病、月经不调、不孕症及更年期综合征等。

周二下午陈金锭教授,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江苏省名中西结合专家。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

擅长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甲亢、甲减、各种甲状腺疾病、桥本氏病、糖尿病、肥胖病、脱发、更年期综合症及老年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周三上午陈仁寿研究员,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兼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委和学术秘书、江苏省老年中医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中医药科研、临床及教学工作。

擅长治疗胃肠、肝胆等消化系统疾病、咳喘及其它妇科杂病、妇科病、恶性肿瘤等。

心脑血管、肿瘤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症。

周五上午陈松育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

内科杂病。

擅长血液病、消化系统疾病、脾胃、肝胆、心、脑血管疾病、肾病及妇科疑难杂症的治疗。

周五上午陈文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中西结合脑病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专委会委员、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会员、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实验室主任。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三十余年。

擅治中医内科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病、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中风、高血脂症、震颤、麻痹等病症。

周三下午仇裕丰副教授,针灸治疗颈椎病、慢性咳嗽、眩晕、头痛、前列腺肥大症、骨关节炎及各种痛症。

周二四六上午樊巧玲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分会副主任委员、基础医学院方剂学教研室主任。

从医二十余年。

擅长应用中医药治疗呼吸、消化、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尤其对急慢性支气管炎、心律失学等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对于肿瘤病、代谢病、妇女内分泌失调、免性疾病等疑难杂病和治疗亦有独到之处。

治疗失眠方剂的配伍规律探析

治疗失眠方剂的配伍规律探析

治疗失眠方剂的配伍规律探析
于川
【期刊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
【年(卷),期】2007(25)6
【摘要】分析总结了治疗失眠的方剂的配伍规律,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参考。

【总页数】2页(P1204-1205)
【关键词】失眠;方剂配伍
【作者】于川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53
【相关文献】
1.基于数据挖掘法探析“丹参-当归”活血药对在古代中风方剂中的配伍规律 [J], 施侠威;胡珏;王鼎;林玲香;金竹青
2.失眠方剂组方配伍规律研究 [J], 孟繁昊;赵婉晴
3.《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失眠方剂的用药规律分析 [J], 魏云强;何荣平;吕静;李灵颖;王明;王孝林;魏艾玲;何渝煦
4.治疗抑郁症方剂的配伍规律探析 [J], 陶方泽;周小敏
5.治疗抑郁症方剂的配伍规律探析 [J], 陶方泽;周小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小儿推拿特定穴——五经穴

浅析小儿推拿特定穴——五经穴

…★陆金路1…熊英2…韦姜飞1…朱延1(1.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中心…南京……210023)[摘要]五经穴是小儿推拿最常用且最具代表性的特定穴,认识,操作的差异以及研究上的不足,以期为临床应用、[关键词]小儿;推拿;五经穴中图分类号:R244.1……文献标识码:A随着人们对医疗保健需求的日益增高,小儿推拿已逐渐推广于儿科疾病的防治之中,其治疗范围目前已包括15大类的148种小儿疾病[1-2]。

作为小儿推拿的特定穴,五经穴在临床中应用颇为广泛。

但在研究中也发现古今医家对五经穴的定位及补泻操作手法方面存在不少分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儿推拿的发展。

因此本文欲从五经穴的来源、定位与补泻手法上的差异等方面对其进行梳理与探讨,以期能对小儿推拿的研究和发展有所帮助。

1…五经穴来源探析五经穴,为小儿推拿中脾、肝、心、肺、肾经五穴的总称,次序分别位于小儿五指末节螺纹面(脾经或位于拇指桡侧缘)。

五经穴名称首见于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小儿按摩经》(又称《保婴神术》)中,其曰:“运五经,动五脏之气。

”[3]明确了五经穴对五脏的调节作用。

我国现存最早的小儿推拿专题文献《秘传看惊掐筋口授手法论》被收录于明代庄应祺编撰《补要袖珍小儿方论》的“卷之十”中,其中并无五经穴名称,但此文献中“手穴经络图”中前臂处的“六筋”却与肝、心、脾、肺、肾五脏有对应关系,如文黑筋者,乃重浊纯阴,属水,以应肾与膀胱。

”其在图中前臂所标示的肝心肺肾排列顺序也与五经穴中的肝、心、肺、肾经一致。

同时此书还绘有前臂“八卦图”,依据八卦与五行的对应[5],若从艮属土属脾对应拇指开始,基本上五经的排布与八卦顺序相符。

在后世的小儿推拿专著中,却鲜有提及与五脏对应的手臂特定穴的运用,出现了与五指对应的五经穴,手臂的八卦穴也已移至手掌成为内八卦穴。

笔者推测在小儿推拿长期演变过程中,医家们逐渐发现手臂特定穴与对应手指之间的联系。

《秘传看惊掐筋口授手法论》中也多处提到以特定手法操作于五指指腹用于急救,而其临床有效性无疑是促使五经穴定位于手指的重要原因。

江苏省中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情况的调查研究

江苏省中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情况的调查研究

江苏省中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情况的调查研究吴丽;胡峰;潘苏华;龙军;马宏跃;段致富;谢波【摘要】对江苏省13所中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展开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与统计,结合社会对临床药师的实际需求,分析临床药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临床药学未来工作进行展望,探索中医药特色的临床药学道路,为临床药学教育改革提供依据.【期刊名称】《药学教育》【年(卷),期】2010(026)001【总页数】3页(P60-62)【关键词】临床药学;问卷调查;教育改革【作者】吴丽;胡峰;潘苏华;龙军;马宏跃;段致富;谢波【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京,210046;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京,210046;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京,210046;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京,210046;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京,210046;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京,210046;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京,210046【正文语种】中文临床药学是以病人为对象研究药物及其剂型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核心内容是保证药物有效合理的临床应用。

我国临床药学工作开始于1970年代,经历了处方分析、血药浓度监测、参与临床实践等几个发展阶段。

近十年来,临床药学工作日益受到重视,积极发展临床药学事业、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已成药学界的共识。

但与发达国家比较,国内临床药学进展缓慢,地区和地区之间、医院和医院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在教育方面,从19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就陆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临床药学教育,但目前国内临床药学专业教育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课程设置尚无统一模板。

特别是目前开设临床药学专业的中医药院校较少,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对江苏省13所中医院的药学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结合社会对临床药师的实际需求,分析临床药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对临床药学未来工作进行展望,力求做到研究与实际紧密衔接,使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为高校特别是中医药院校更有效进行临床药学教育改革提供依据。

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名单(截止至2012年底)

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名单(截止至2012年底)
窦志华
1
三附院
谈瑄忠
1
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黄一平鞠建明陈彦任爱农张健李松林韦英杰
4
苏州附属医院
张露蓉
昆山市中
尤奋强
1
江苏康缘药业
王振中
江苏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郭青
中药学(专业)
江苏康缘药业
丁岗
江苏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胡浩彬
药学
本校
马宏跃于瑞莲李念光何立巍
中医外语
本校
姚欣张斌王银泉张淼徐海女
3
3
康复医学与理疗
本校
1
姜堰附院
黄晨昕
1
江阴附院
龚伟
1
中医妇科学
本校
何贵翔高月平莫蕙
4
15
一附院
卢苏施艳秋赵可宁时燕萍任青玲
4
三附院
陈霞张晓甦于红娟
2
常州附院
常惠李淑萍(七年制)
1
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王佩娟夏亲华
2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侯莉莉
1
徐州附属医院
徐侠(七年制)
1
中医儿科学
本校
郁晓维王明明李江全任现志
4
11
一附院
孙轶秋朱先康叶进
张洪兵
1
1
三附院
陈朝明
3
三附院
隆红艳
1
盐城附院
李志山陈光明桂玉萍
3
中医骨伤科学
本校
周临东孙玉明夏建龙
3
14
一附院
魏成建杜斌
2
三附院
杭柏亚(七年制)
1
常州附院
张曦
1
无锡附院
蔡建平张贤(七年制)

针灸对胃肠动力的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针灸对胃肠动力的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针灸对胃肠动力的调节作用研究进展吴玲君1,孙建华2(1.南京中医药大学;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摘要:近年来,由于功能性胃肠病及胃肠动力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以及其治疗的局限性,针灸对于胃肠动力的改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文献报道针刺对于胃肠动力异常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针灸的作用机制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但至今仍不是十分明确。

对此,笔者就针刺对胃肠动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对近年的文献做一简单的综述。

关键词:针刺;胃肠动力;治疗特点;作用机制针刺对消化系统疾病有着良好的疗效,根据杜元灏等统计的消化系统针灸病谱显示,涉及到针灸治疗的消化系统疾病多达56种,其中膈肌痉挛、腹泻、功能性消化不良等30种疾病为针灸的优势病种[1]。

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针刺对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有着令人满意的效果,而对其调节胃肠动力的机制也有了一些新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1针灸对胃肠动力的影响1.1针刺对胃肠动力的调节具有整体性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显示,针灸对胃肠动力具有良好的全面调整作用,它对食道、胃、肠的运动均有影响,同时对胃肠分泌、胃肠电节律以及胃肠免疫也有良性调整作用。

如电针“足三里”穴能显著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胃肠动力,缩短急性胰腺炎患者全结肠及各节段的结肠转运时间(CTT)[2],并能改善胃肠动力障碍大鼠胃、十二指肠运动协调性,效应优于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3]。

针刺还具有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动物实验研究发现[4 6],针刺足三里还能有效提高胃黏膜血流,减少生长抑素的生成,抑制胃黏膜生长抑素受体基因表达强度,促进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加速损伤黏膜的修复,明显降低溃疡模型动物的胃溃疡指数(UI)。

近年来的大量研究发现,针刺足三里穴对外周血中的多种胃肠激素均有调节作用。

周惠芬等研究发现,针刺足三里和照海穴对慢传输便秘模型大鼠的结肠肌电频率与振幅的改变具有双向调整的作用[7]。

针刺足三里、天枢穴还能够提高或促进黏连性肠梗阻大鼠sIgA的合成和分泌,进而增强肠道局部免疫,有效保护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对肠黏膜的免疫屏障功能损伤起一定的保护作用[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2010年5种护理期 刊论文中统计学应用情 况调查分析
导 师:吕红利 学 生:胡灵之 学 校:南京中医药大学
论文框架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研究方向
写作进度
研究背景
医学统计学在护理研究中的地位, 重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1 2 3
研究背景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医学统计学作为医学科学研究中的一种方法学,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已逐渐被广大医学科研工作者所认识、接受并广 泛应用。能否正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是判断医学 论文是否具有学术价值的重要标准[1]
[2] 陆培廉.预防医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1998.179~242. [3] 肖顺贞.护理研究[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2.106~107
研究背景
近年来,统计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护理人员的重 视,统计学分析已成为护理科研报告中重要的组成 部分[4],护理期刊中的统计学问题正在逐渐引起重 视,但是护理人员对一些重要的统计处理原则并不 了解。
[4]杨海青.5种护理杂志文献中统计 方法的应用现况分析[J].中国医院 统计,2005,12(2):124-127
研究目的
为了解目前护理论文中统计学的应用情况,分析存
在的问题,使护理科研质量不断提高,现将护理科
研中涉及的统计学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对策。
资料和方法
资料
:选择2007—2010年《中华护理杂志》
写料的整理,分析,形成初稿
逐步修稿并定稿 投稿
研究方向
5种护理期刊2007年—2010年载文中统计学 推断方法应用情况
5种护理期刊2007年—2010年与2004年—2006 年载文及2000—2003年中统计学推断方法应用 情况比较
结论和对策
2
存在问题 应用状况
1
对策
3
写作进度安排
阅读并统计《中华护理杂志》《护士进修杂志》 十和十一月 所有2007—2010年符合标准的护理论文并统计 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情况。 阅读并统计《护理研究》所有2007—2010年和 十二和一月 《护理学杂志》2007—2010年符合标准的护理 论文并统计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情况 阅读并统计《中国实用护理杂志》所有2007— 2010年和《护理学杂志》2009—符合标准的护 二月 理论文并统计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情况
[1] 王晴,李刚.医学论文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 分类简析[J].编辑学报,2006,18(4):270-272.
研究背景
在护理研究过程中,当资料收集完整后,只有通过合理的统 计学方法进行资料分析,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客观存在的 规律性[2],找出规律性答案,从而得到有意义的、令人信服 的结论[3]
《护理研究》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护士进修杂志》《护理学 杂》5种护理期刊。
资料和方法
方法
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载文量(剔除讲座、写作之 窗、知识链接、知识点击、护士生活、英语学习、会 议纪要等栏目)、统计学方法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对各种统计方法在文献中的使用是否恰当以及存在的 统计缺陷进行统计分析[5]。同一篇文章中重复使用1种 统计方法的仅计1次,同一篇文章中出现不同统计方法 的则分别记录。
[5] 程金莲,韩世范,孙玉梅等. 2004年—2006年5种 护理期刊论文中统计学应用情况调查分析[J].护理研 究,2010,24(4):965—966.
研究方向
5种护理期刊2007年—2010年载文量及统计学 应用情况
5种护理期刊2007年—2010年与2004年—2006年 及2000—2003年载文量及统计学应用情况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