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7a75b60b4e767f5acfcedd.png)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诸将效①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②山陵,前左水泽。
’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③,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
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④士大夫⑤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注】①效:贡献,呈献,②倍:通“背”,背向,背着。
③陈:通“阵”,布阵摆开阵势,④拊循:抚慰,安抚,引申为受过训练,听从指挥。
⑤士大夫:指一般将士(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 诸将效首虏,毕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B. 顾诸君不察耳/元方入门不顾C. 置之亡地而后存/且焉置士石D. 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今非昔比(2)请用三“/”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3)你认为韩信用兵有什么特点?背水之战这一故事对我们有何启示?【答案】(1)A(2)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3)特点:不拘泥古法,实事求是;通晓士卒心理、善于调动人的积极性。
启示:①遇到艰难处境时,要敢于拼搏、不冒险;②处于逆填时。
如果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就难以摆脱困境。
【解析】【分析】(1)A项,两个“毕”都解释为:全、都。
B项,第一个“顾”:不过、但是;第二个“顾”:回头看。
C项,第一个“置”:置于;第二个“置”:放置。
D项,第一个“今”:这次。
第二个“今”:如今、现在。
故选A。
(2)这句话的大意是:况且我所率领的并不是平时训练有素的将士,这即是所谓的‘驱赶着街市上的平民百姓去作战’,势必非把他们置于死地,使他们人人为各自的生存而战不可!所以应该这样停顿: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3)韩信带领的不是平时训练有素的将士,因此他根据实际情况,变通战法;并且他把战士置于死地,让他们为各自的生存而战,可以看出他通晓士兵心理。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人物篇三) 含答案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人物篇三)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4d5ce4daef5ef7bb0d3c30.png)
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人物篇三)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3分)答陛下问陈丞相平者,阳武人也。
少时家贫,好读书。
孝文帝立,乃以绛侯勃①为右丞相,平徙为左丞相。
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
”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
平曰:“有主者。
”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
”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主臣②!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③宰相。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孝文帝乃称善。
右丞相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于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
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注释】①绛侯勃:绛侯周勃。
②主臣:表示惶恐的词语。
③待罪:臣子对帝王禀奏时的谦辞,意思是说不能胜任自己的职位,必将获罪。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1)朝.而问右丞相勃曰()(2)天下一岁决狱.几何()(3)愧不能对.()(4)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平徙为.左丞相是以众议举宠为.督B.下育万物之.宜好之.者不如乐之者C.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年且.九十D.于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乐亦在其.中矣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2)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
4.本段文字在刻画人物时主要运用了描写(描写方法)以及的写作手法,从陈平的论述中你能想到的一个成语是(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
(12分)田忌亡齐而之楚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3098d91711cc7931b716c3.png)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训练含答案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仇香者,陈留人也。
至行①纯嘿②,乡党无知者。
年四十,为蒲亭长。
民有陈元,独与母居。
母诣香告元不孝,香惊曰:“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至耳。
母早时守寡,养人遗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母涕泣而起。
香乃亲到元家,陈人伦孝行。
元感悟,卒为孝子。
考城令王奂闻之曰:“枳棘非鸾凤所集,百里非大贤之路。
”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香学毕归乡里,虽在宴居,必正衣服,竟日不见其喜怒声色之异。
不应征辟③,卒于家。
【注】①至行:高尚的德行。
②嘿:同“默”,闭口不说话。
③征辟(bì):征召、推举做官。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为蒲亭长________②枳棘非鸾凤所集________(2)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2处)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3)翻译句子。
①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彭端淑《为学》)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三则》)(4)仇香有哪些“至行”?请概括。
【答案】(1)担任;栖息,停留(2)吾近日过元舍 /庐落整顿/ 耕耘以时(3)①于是(王奂)用一个月的俸禄资助仇香,让他进入太学学习。
②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上那个穷和尚吗?③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强权不能屈服他的意志。
(4)①不偏听偏信,善于说服别人;②亲民;③不慕名利;④讲究仪容仪表。
【解析】【分析】(1)结合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并结合句意理解词语意思,①句意为:担任蒲亭亭长。
为:担任;②句意为:荆棘的丛林,不是鸾凤栖身之所。
集:栖息,停留。
(2)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
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人物篇)含答案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人物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ced60a27d3240c8547ef2e.png)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人物篇)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2分)李承之传李承之,字奉世,李肃之季弟。
生而孤,肃之鞠育诲道,至于成人。
性严重,有忠节。
从兄柬之将仕以官,辞.不受,而中进士第,调明州司法参军。
那守任情执法,人莫敢忤,承之独有所作假然力争之。
守怒曰:“曹敢如是邪?”承之曰:“事始至,回实词公自为之则已,既下有司,则当循三尺之法矣。
”守惮其言尝建免役议,王安石见而称之。
熙宁初,以为条例司检评文字,得召见。
神宗语执政曰:“承之言制置司事甚详,非他人所及也。
”改京官。
他日,谓之曰:“朕即位以来,不轻与人改铁,今以命汝,异恩也。
”检正中书刑房,察访淮浙常平、农田水利、差役事,还奏《役书》二十篇。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六十九》,有改动)【注释】①曹掾(yuàn):汉朝三公府和郡县各曹主官的通称,正为掾,副为属或史。
文中代指下属。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1)辞.不受()(2)人莫.敢忤()(3)事始至.,公自为之则已()(4)神宗语.执政曰()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而.中进土第而.山不加增B.公自为之则.已则.汉室之隆C..以.为条例司检详文字徒以.有先生也D.今以命汝,异恩也.当余之从师也.第1页共10页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尝建免役议,王安石见而称之。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1分)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①也。
为楚怀王左②。
博闲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今,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日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51d505284ac850ac02423e.png)
2020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基础•运用(共14分)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与“中国水周”的宣传,准备举办“京华水韵”展览.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同学们准备从书法作品中搜集单字组成展板标题,对于“水”字的选择产生了争议。
请你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2分)2.一位同学负责拟写并讲解前言。
请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4分)“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
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乌似江南。
”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曾在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北京的湖光山色【甲】据考证,古都北京既有海淀、南海子等众多水泊.湿地,也有无数水井和泉池;既有宽阔繁忙的运河水道,也有难以计数的古桥闸口。
你也许会想北京是否有过这般“似江南”的水乡泽国之景【乙】让我们开启一段时光之旅,寻访京城水脉,感受京华水韵。
(1)这位同学对文段中两个加点字的意思和读音,以及【甲】【乙】两处的标点产生了疑问。
请你帮他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2分)A.“行”在诗中是“流通”的意思,应读xíng。
B.“泊”在此处是“湖”的意思,应读bó。
C.【甲】处应填入句号,表示陈述语气。
D.【乙】处应填入问号,表示疑问语气。
(2)为了向参观者讲解“泽国”的意思,这位同学查阅字典,找到“国”字的三个解释:①国家;②国都,京城;③地域。
请你帮他解释“泽国”在此处的意思。
(2分)答:3.展览内容分三个单元,同学们为这三个单元分别拟写了标题和引言。
阅读文段,完成(1)(2)题。
(共4分)第一单元 __ ①____,碧水润京城古永定河的冲积与改道,为北京提供了肥沃的土地,留下了大量湖沼和丰富的地下水。
战国时期,蓟运河水系就已开通水路运输。
元明清三朝,京杭大运河成为连接南北经济、保障京城物资输送的交通大动脉。
今天,潮白河水系承担着为北京输送生产生活用水的重任,是首都的生命线。
人教版本初中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及答案
![人教版本初中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6d30e9227916888586d7a0.png)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及答案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达成各题。
任元受①事②母尽孝,母老多疾病,何尝离左右。
元受自言:“老母有疾,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或以燥湿,或以语话稍多,或以忧喜稍过。
尽言皆朝暮候之,无毫发不尽,五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波折,不待把脉尔后知,故用药必效,虽名医不迨③也。
”张魏公作都督,欲辟④之入幕。
元受力辞⑤曰:“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能够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
况能舍母而与公军事耶?”魏公叹气而许之。
(节选自宋·陆游《老学庵笔录》)【注】①任元受:名尽言。
②事:服侍。
③迨(dài):及。
④辟:征召。
⑤辞:推辞。
(1)解说以下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何尝离左右________②或以语话稍多________③尽言方养亲________④必持以遗老母________2)以下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句: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幼时记趣》)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可以尽其材(《马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诵停留。
虽名医不迨也4)翻译以下句子。
①魏公叹气而许之。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旺也。
(《出师表》)5)《老学庵笔录》是宋人笔录中的佼佼者。
选文对任元受这一形象的刻画很优秀,请简要剖析。
【答案】(1)身旁;略微;正;给2)D3)虽/名医/不迨也4)①张魏公感人不已答应了他。
②亲密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旺的原由。
5)文章运用多种方法刻画了任元受至孝的形象。
动作描绘:何尝离左右、皆朝暮候之。
语言描绘: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能够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
侧面衬托:魏公叹气而许之。
【分析】【剖析】(1)①句子粗心为:未曾走开过母亲自边。
左右:身旁;②句子粗心为:也许由于话语略微多了点。
稍:略微;③句子粗心为:我正服侍母亲。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c456b1f18583d048645996.png)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及答案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季布司马迁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
单于尝为书嫚①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
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
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於胡,陈胜等起。
于今创痍未瘳②”,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③。
至,留邸一月,见罢④。
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⑤郡,故特召君耳。
”(节选自《史记·季布乐布列传》)【注】①嫚:侮辱。
②瘳(chōu):(伤、病)痊愈。
③使酒将近:意思是,爱喝酒使性子,令人难以亲近。
④见罢:意思是,文帝见过就不理他了。
⑤股肽:这里是“重要”的意思。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单于/尝为书熳吕后B. 欲/以为御史大夫C. 上默/然惭D. 故/特召君耳(2)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①是________②贤________③恐________(3)翻译文中画线词句。
①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②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4)概括选文所写的两件事,并说说季布的性格特点。
【答案】(1)C(2)这;才能;担心,害怕(3)①(而)樊哙又当面阿谀逢迎,想要使天下动荡不安。
②陛下因为一个人的赞誉就召见我,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让我离开。
(4)①匈奴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大恼,面对着樊哙的“勇猛”想要横扫匈奴,吕后欣慰至极,可是季布却义正言辞摆事实讲道理,勇敢指出樊哙的弊病。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含解析(1)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含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03822fbca300a6c30d229f8f.png)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含解析(1)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答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答(与)谢中书书》)【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小石潭记》)(1)下列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晓雾将歇(hé)B. 沉鳞竞跃(yào)C. 参差(cī)披拂D. 佁(tái)然不动(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五色交辉________②四时俱备________③青树翠蔓________④俶尔远逝________(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4)【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请说说作者笔下的水有何共同特点。
【答案】(1)C(2)交相辉映;四季;翠绿的藤蔓(翠绿的茎蔓);忽然(3)①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
(这里确实是人间的仙境)②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4)清澈、透明、纯净。
【解析】【分析】⑴C项正确,错误改正为:A 晓雾将歇xiē ;B沉鳞竞跃 yuè ;D 佁yǐ 然不动。
⑵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 交辉:动词,交相辉映;② 四时:名词,四季;③ 翠蔓:翠绿的藤蔓(翠绿的茎蔓);④ 俶尔:忽然。
⑶① 实:确实,的确。
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
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人物篇三) 含答案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人物篇三)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4d5ce4daef5ef7bb0d3c30.png)
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人物篇三)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3分)答陛下问陈丞相平者,阳武人也。
少时家贫,好读书。
孝文帝立,乃以绛侯勃①为右丞相,平徙为左丞相。
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
”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
平曰:“有主者。
”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
”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主臣②!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③宰相。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孝文帝乃称善。
右丞相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于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
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注释】①绛侯勃:绛侯周勃。
②主臣:表示惶恐的词语。
③待罪:臣子对帝王禀奏时的谦辞,意思是说不能胜任自己的职位,必将获罪。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1)朝.而问右丞相勃曰()(2)天下一岁决狱.几何()(3)愧不能对.()(4)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平徙为.左丞相是以众议举宠为.督B.下育万物之.宜好之.者不如乐之者C.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年且.九十D.于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乐亦在其.中矣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2)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
4.本段文字在刻画人物时主要运用了描写(描写方法)以及的写作手法,从陈平的论述中你能想到的一个成语是(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
(12分)田忌亡齐而之楚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解析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fe7135ddccda38366baf36.png)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砍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郑玄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①卢植,事扶风马融。
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
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
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
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②,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
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
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
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
(节选自《后汉书》)【注】①涿郡:郡名,为今河北省涿县治。
②图纬:专论占验术数的书。
(1)下面是关于“文言实词”学习方法的梳理。
请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Ⅰ【积累迁移法】我们由【甲】文“录毕,走送之”中“毕”的积累,迁移可知【乙】文中“问毕辞归”的“毕”是________之意;由【甲】文“援疑质理”中“质”的积累,迁移可知【乙】文中“玄因从质诸疑义”的“质”是________之意。
Ⅱ【查阅词典法】参考《古汉语词典》中“素”的义项,“融素骄贵”中“素”的意思是________(填序号)。
素:①未经染色的生绢;②本然的,未加修饰的;③真情,后作“愫”;④蔬菜、瓜果类食品;⑤一向,平素;⑥预先。
Ⅲ【语境推断法】根据语境,【乙】文“家贫,客耕东莱”中“客”是________之意。
(2)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公将鼓之B.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屠惧,投以骨C. 乃召见于楼上/所欲有甚于生者D. 乃西入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b1a5e769eae009591bec5b.png)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含答案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①?(欧阳修《归田录》)【乙】族兄中涵知旌德县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
邑人请曰:“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
”乃遣吏持币往。
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
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
大失望,姑命具食。
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
”遂命役导往。
役至谷口,不敢行。
老翁哂曰:“我在,尔尚畏耶?”入谷将半,老翁顾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
”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
视之,自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
乃厚赠遣之。
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
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其臂使壮夫攀之,悬身下缒不能动。
《庄子》曰:“习伏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①此句为作品原有内容。
(庖丁)“解牛”是说透彻把握牛之筋节骨肉等内在结构,才能游刃有余。
(轮扁)“斫轮”是说斫轮奥秘难以传授,需要在实践中领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无他,但手熟尔但:________②尔安敢轻吾射轻:________③老翁手一短柄斧手:________④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则:________(2)你从两文中两位老翁身上分别获得怎样的教益?(3)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共同之处及其作用。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古诗文试题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古诗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64c2cb2551810a6f524869e.png)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古诗文试题(附答案)(二)阅读《已亥杂诗(其五)》,完成第9一10题。
(共5分)已亥杂诗(其五)龚白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写到了__的自然之景,抒发了_之情。
(2分)10.孟浩然《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与本诗“落红不是尤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写到了落花。
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落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分)(三)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11—13题。
(共8分)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 ”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甲]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刿曰:“未矣。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日:“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乙]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曹刿请见见多识广见义勇为各抒已见B.小信未孚言而有信查无音信信手拈来C.公与之乘乘风破浪乘虚而入乘兴而来D.遂逐齐师出师未捷百万雄师仁义之师12.翻译文中两处划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乙]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13.“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意思是虽然身份低微,仍然不忘担忧国事。
曹刿一介平民,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国解忧。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1a58b27375a417866f8fc9.png)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含答案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根据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名之者谁(________)②觥筹交错(________)③山岳潜形(________)(2)下列划线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 若听茶声然/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B.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C.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D. 乃记之而去/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小石潭记》)【答案】(1)①取名;②酒杯;③潜藏(2)B【解析】【分析】(1)①名之者谁:命名它的人是谁?“名”是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取名。
②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相互交错。
觥,古代用兽角做的酒器,这里翻译成酒杯。
③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潜”是一词多义:隐藏;隐居;专心。
(2)A. 好像/好像。
B. 因为/用来。
C. 归家/归家。
D. 离开/离开。
故选B。
故答案为:⑴①取名;②酒杯;③潜藏;⑵B。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⑵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答题时应注意,要确定词语在本题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这类词。
2.阅读文言文,回答小题。
二鹊救友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雏将出。
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
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
未几,一鹳①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二鹊亦尾其后。
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
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
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②,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
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
盖二鹊招鹳援友也。
【注】①鹳(guàn):一种救凶猛的鸟。
②匝(zā):圈。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悲鸣不已(已经)B. 若相语状(形状,样子)C. 集古木上(聚集,会合)D. 衔一赤蛇吞之(含着,叼着)(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2020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45篇)
![2020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4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e542600975f46527d3e1f8.png)
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45篇)文言文翻译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
“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文言文文意理解题常见错误的类型词义曲解张冠李戴移花接木无中生有逻辑混乱强加关系文言文断句方法1.弄通文意断句。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
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
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2.利用对话标志断句。
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
【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
2020中考语文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
![2020中考语文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e73b7c07852458fb760b563c.png)
2020中考语文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颜斶说齐王齐宣王见颜斶(chù,人名),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说。
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
王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
”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
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①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愿请受为弟子。
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②,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③。
”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④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
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⑤也,然而形神不全。
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则再拜而辞去也。
”君子曰:“斶知足矣,归反朴,则终身不辱也。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注】①柳下季垄:柳下季,即柳下惠,姓展名禽字季,鲁国贤人,居于柳下。
垄,指坟墓。
②太牢:牛、羊、猪各一头称一太牢。
这里指丰盛的饮食。
③丽都:华丽。
④制:制作,雕琢。
⑤尊遂:尊贵显达。
1.下列句中的“而”与“则再拜而辞去也”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先天下之忧而忧B.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C.云归而岩穴暝D.君子和而不同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宣王召见颜斶,颜斶却让齐宣王到他跟前,颜斶的做法遭到了左右大臣的反对。
B.齐宣王要颜斶拜他为师,并许诺“食太牢”“出乘车”“妻子衣服丽都”,但颜斶还是告辞离开了。
C.颜斶以璞喻士,委婉合理地表明自己不图荣华富贵,但求形神两全的人生态度。
D.本文通过颜斶与齐宣王的对话,表现了齐宣王的骄倨和颜斶卑视王侯,不畏权势,不慕利禄的高尚气节。
(北京专版)2020中考语文复习 满分训练(11)文言文阅读试题
![(北京专版)2020中考语文复习 满分训练(11)文言文阅读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00f4f86964bcf84b9d57be4.png)
满分训练(十一) 文言文阅读九年级岳阳楼记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甲]岳阳楼记(节选)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谏院题名记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
汉兴以来,始置官。
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
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
彼汲汲①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节选自司马光《司马文正公文集》) [注释] ①汲汲:急切的样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2分)(1)薄.暮冥冥薄:(2)而或长烟一.空一:(3)汉兴以来,始.置官始:(4)其间相去.何远哉去: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
3.甲文作者为什么说“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乙文作者为什么说谏官责任重大?(用文中原句作答)(2分)4.范仲淹曾经也是一位谏官,你认为他符合谏官的哪些要求?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分析说明。
(2分)醉翁亭记一、[2019·朝阳区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7分)醉翁亭记欧阳修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人物篇三) 含答案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人物篇三)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83241958fb770bf68a550f.png)
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人物篇三)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3分)答陛下问陈丞相平者,阳武人也。
少时家贫,好读书。
孝文帝立,乃以绛侯勃①为右丞相,平徙为左丞相。
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
”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
平曰:“有主者。
”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
”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主臣②!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③宰相。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孝文帝乃称善。
右丞相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于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
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注释】①绛侯勃:绛侯周勃。
①主臣:表示惶恐的词语。
①待罪:臣子对帝王禀奏时的谦辞,意思是说不能胜任自己的职位,必将获罪。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1)朝.而问右丞相勃曰()(2)天下一岁决狱.几何()(3)愧不能对.()(4)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平徙为.左丞相是以众议举宠为.督B.下育万物之.宜好之.者不如乐之者C.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年且.九十D.于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乐亦在其.中矣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2)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
4.本段文字在刻画人物时主要运用了描写(描写方法)以及的写作手法,从陈平的论述中你能想到的一个成语是(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
(12分)田忌亡齐而之楚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训练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2c187126fff705cc170aab.png)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训练及答案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竹工破之,用代陶瓦。
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远吞山光,不可具状。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宣密雪,有碎玉声。
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
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戴华阳巾。
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选自(王禹偶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__)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2)用“/”给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公退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3)翻译句子。
远吞山光,不可具状。
(4)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答案】(1)探求;殿堂朝堂指的是朝廷(2)公退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3)那远处辽阔绵远的景象,实在无法一一描述出来(4)范仲淹忧国忧民,王诗随遇而安,自得其乐。
【解析】【分析】(1)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求”是一词多义:探求;请求;谋求;责备。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
“庙堂”指太庙的明堂;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这里指朝廷。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技巧:分句;句子成分;虚词;关联词。
公退之暇(公务办完后的空闲时间)/被鹤氅(披着鹤氅)/戴华阳巾(戴着华阳巾)。
(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要求:完整、流畅、准确。
注意:远,远眺。
吞,望见。
具,详细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1一、史公不敢酣卧一日,公①取左公②冠带袍笏试诸身,左公适遇之。
公色沮,左公笑曰:“子,公辅器也,荐绣③不足以辱子。
”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公奉檄守御。
偶逢令节,谓军吏索酒饮之,酒未至,复呼军吏曰:“礼贤馆诸秀才当与其饮。
顾夜已半,可赉④酒资分馈之。
”吏已往,乃命酒独酌。
庖人报黍肉⑤已尽饷士,索盐豉⑥佐酒。
公素善饮,饮至数斗不乱,自至军绝饮。
是夕,满酌数十杯,因思先帝,泪泫然下。
时微醺,遂凭几卧,盖公不解衣就寝者久矣。
比明,将吏集辕门外,门未启,军吏遥谓曰:“相公方隐几未寤,奈何?”知府任民育曰:“相公此夕不易得也,勿惊之。
”且戒鼓人更击四鼓。
须臾公寤,天已曙,大惊,闻鼓声,怒曰:“乃敢乱我军法”使令缚至,趣斩之。
诸将皆长跪言:“相公久劳苦,始得一夕假寤,不忍相惊,故乱鼓声以待,此知府意也。
”公意解,曰:“君固爱我,奈何以私爱变常法?”用赦鼓人,然自是不敢复酣卧矣。
【注释】①公:指史可法。
②左公:指左光斗。
③荐绣:蒿草一样的服装。
④赉(lài) :赏赐。
⑤黍肉:指饭菜。
⑥豉chì:豆豉。
【练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左公适遇之 (2)索盐豉佐酒(3)顾夜已半 (4)庖人报黍肉已尽饷士(5)趣斩之 (6)比明(7)须臾公寤 (8)乃敢乱我军法2.“公取左公冠带袍笏试诸身”中的“诸”与下列哪句话中“诸”的含义相同A.今诸生学于太学B.投诸渤海之尾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D.诸子百家3.“乃命酒独酌”,联系上下文,此处“酒”的意思是( )二、执泥绘像歙①俗多贾,有士人父壮时贾秦陇②间,去三十余载矣,独影堂画像存焉。
一日父归,其子疑之,潜以画像比拟无一肖,拒曰:“吾父像肥皙,今瘠黧;像寡须,今髯多鬓皤③,乃至冠裳履綦④,一何殊也!”母出亦曰:“嘻!果远矣。
”已而,其父与其母亟话畴昔,及当时画史姓名,绘像颠末,乃惬然阿⑤曰:“是吾夫也!”子于是乎礼而父焉。
(明刘元卿《贤奕编•警喻》)【注释】①歙(shè) :地名,今安徽歙县一带。
②秦陇:秦州、陇州。
③皤(pó) :白。
④綦(qí) :鞋上的装饰。
⑤阿:惊讶声。
【练习】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去三十余载矣 ( ) (2)潜以画像比拟无一肖 ( ) (3)其父与其母亟话畴昔 ( ) (4)绘像颠末( )2.与“子于是乎礼而父焉”中的“礼”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君将哀而生之乎B.春风又绿江南岸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D.必先苦其心志,老其筋骨三、越王苦会稽之耻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①,耳不听钟鼓。
三年苦心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
有甘肥,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
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
味禁珍,衣禁袭②,色禁二。
时出行路,从车载食,以视孤寡老弱之溃病困穷颜色愁悴不赡者,必身自食之。
于是属诸大夫而告之,曰:“愿一与吴徼天之衷(求上天的裁正)。
今吴越之国,相与俱残,士大夫履肝肺,同日而死,孤与吴王接颈交臂而偾③,此孤之大愿也。
若此而不可得也,内量吾国不足以伤吴,外事之诸侯不能害之,则孤将弃国家,释群臣,服剑臂刃,变容貌,易姓名,执箕帚而臣事之,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
孤虽知要领不属,首足异处,四枝布裂,为天下戮,孤之志必将出焉。
”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
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
禽夫差,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霸,此先顺民心也。
(《吕氏春秋•顺民》)【注释】①靡曼:美色。
②袭:袭为双重衣。
③偾(fèn):僵死【练习】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⑴越王苦会稽之耻( )⑵颜色愁悴不赡者( )⑶属诸大夫而告之( )⑷服剑臂刃( )⑸要领不属( ) (6)为天下戮( )2.文中加点字“要、枝、禽”的通假字是( )A.腰、肢、擒B.邀、支、擒C.约、支、擒D.邀、肢、亲3.与“下养百姓,以来其心”中的“以”字含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B.一丝而轻,以至于寸C.下幽晦以多雨D.不赂者以赂者丧四、指喻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
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既三日,聚而如钱。
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
又三日,拇之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
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
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③。
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否亦将为一臂之忧。
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
”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⑤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
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
(明方孝孺《指喻》)【注释】①握:四寸为一握。
②膂(lǚ):脊梁骨。
③瘳(chōu):病愈。
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
⑤傅:涂。
【练习】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2)既三日,聚而如钱( )(3)惧而谋诸医( )(4)越旬可愈;今疾且成(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A.惧而谋诸医(谋划)B.甚将延乎肝膈(蔓延)C.疾未易为之(变换)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消除)3.下列句子中的“之”,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忧之滋甚,又以(之)示人指代“拇指疾患”B.余因是思之(指代“引发的道理”)C.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指代“各种疾病”)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指代“祸患”五、王昭君汉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
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也不减五万。
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
后匈奴如朝,求美人为阏氏①,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
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娴雅。
帝悔之,而名籍已定。
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②,籍其家资,皆巨万。
画工有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
安陵陈敞,新丰刘白、龚宽,并工狗马,人形不逮延寿。
杜阳望亦善画,尤善布色。
樊育亦善布色,皆同日弃市。
京师画工于是差稀。
(东晋葛洪《西京杂记》)【注释】①阏氏(yānz hī) :汉代匈奴王后的称号。
②弃市:在闹市处死,并将尸体暴露街头。
【练习】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法现象:⑴乃使画工图形( )⑵籍其家资皆巨万( )⑶皆同日弃市(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乃使画工图形( )案图召幸之( )(2)案图召幸之( )乃穷案其事( )3.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标点: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娴雅。
4.翻译句子: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
六、马援答孟冀之贺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
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
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裁①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②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
”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后汉书•马援列传》)【注释】①裁:通“才”。
②猥飨:猥(wěi)多;飨,通“享”,享受。
【练习】1.画线句“愚不及”的意思是_______。
在本文中马援有一句流传极广的名言,它是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⑴先生奚用相济?_______⑵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_______七、苏轼私识范仲淹庆历三年,轼始总角①,入乡校。
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
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
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佑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日:“吾得其为人,盖十有③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注释】①总角:指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
②殁(mò):死。
③有:通“又”。
【练习】1.“吾得其为人”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我知道范公的为人B.我见到范公的为人C.我听说范仲淹的人品D.我了解范仲淹的为人2.翻译下列句子:⑴童子何用知之_______⑵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_______⑶时虽未尽了_______八、四面楚歌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①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
田父绐②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注释】①属(shǔ):跟随。
②绐:(dài)欺骗。
【练习】1.与“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有相同语法现象的句子是( )A.余固笑而不信也。
B.项王则受璧,置之座上。
C.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与“有美人名虞,常幸从”有不同语法现象的一项是( )A.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
B.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3.与“骑能属者百余人耳”有不同语法现象的一项是( )A.夺项王天下者沛公也。
B.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C.汉骑追者数千人。
D.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4.翻译下列句子:⑴是何楚人之多也!_______ ⑵歌数阕,美人和之。
_______ 【参考答案】(一)一1.(1)正好 (2)帮助 (3)只是 (4)犒劳 (5)通“促”(6)等到 (7)片刻,一会儿(8)竟然 2.B诸,之于。
A项为各位,C项为之乎,D项为众 3.摆酒,动词(二)1.(1)相距 (2)像 (3)往昔 (4)始末2.C(三)1.(1)以……为苦 (2)足 (3)读“zhǔ”,会集 (4)用刀割⑸连接 (6)辱2.A3.A(B项有递进义,C项为并列连词,D项为“因”)(四)1.(1)担心 (2)已经 (3)之于 (4)十天将2.A C3.B(五)1.(1)“图”名词活用为动词 (2)“籍”名词活用为动词 (3)被动句2.(1)画图形(2)通“按”,依据查办3.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娴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