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结合律》导学案

合集下载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课乘法结合律导学案精选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课乘法结合律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课乘法结合律导学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课乘法结合律导学案第【1】篇〗乘法结合律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2及“做一做”第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

2.能够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

2.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乘法结合律的推导。

教具学具准备:题卡(或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创设情境.1.口算练习:2×5= 4×25= 24X5= 8×125= 16X500=20X10= 40×25= 80×125= 12×5= 25×8=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29+36=36+() 12+36+64=12+( + )17×13=()×133.谈话引入: 前面我们共同探索与发现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

这些运算定律能使我们的计算变得快捷、简便。

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再次走进探索与发现的旅程,本节课我们要探索的新的运算定律是:乘法结合律(板书课题)二、引导发现, 自主探索.1.自主探究. (出示主题图)学生看图, 从图中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信息除了例1我们已解决的问题, 你还会提出其他问题吗2. 板书例2: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1) 学生读题, 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2) 请同学们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指导。

)3. .组织全班交流(1)教师组织学生表述方法,重点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怎样。

方法一:先求一共种多少棵树,再求一共浇多少桶水。

方法二: 先求一个小组浇多少桶水,再求25个小组共浇多少桶水。

每组种5棵X每棵浇2桶水25个小组×每组种5棵 25个小组X每组浇水桶数一共种树棵数X每棵浇2桶水共浇水桶数一共浇水的桶数(25×5)×2 25×(5×2)=125 ×2 = 25×10=250(桶) = 250(桶)(2)比较上面两个算式,想一想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四 运算律 第5课时 乘法结合律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四 运算律 第5课时 乘法结合律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四运算律第5课时乘法结合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的意义,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验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的意义,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验证等活动,发现乘法结合律,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乘法交换律,引导学生思考:在乘法算式中,数的顺序可以交换,那么数的组合方式是否也可以改变呢?从而引出乘法结合律的学习。

2. 探究新知(1)观察与发现利用多媒体展示算式:(3×5)×2 和3×(5×2),请学生观察并计算结果。

学生通过计算发现,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从而初步感知乘法结合律。

(2)操作与验证请学生分组进行操作,用小棒或计数器摆出上述两个算式,进一步验证乘法结合律。

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确认乘法结合律的正确性。

(3)总结与表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乘法结合律的意义,并尝试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乘法结合律的定义:(a×b)×c=a×(b×c)。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1)基本练习:计算下列各题,应用乘法结合律简算。

① 4×25×4② (6×7)×8(2)提高练习:填空,使等式成立。

③ (______×4)×25=1000④ 5×(______×2)=604. 总结与反思请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乘法结合律的意义和应用方法。

学生通过总结,加深对乘法结合律的理解。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4.4 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4.4 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4.4 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使学生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法结合律的定义2. 乘法结合律的应用3. 乘法结合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及其应用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乘法交换律的学习,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乘法结合律(1)引导学生观察算式(3×4)×5和3×(4×5),提问: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是否相等?为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乘法结合律的定义。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2)教师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讲解,强调乘法结合律在计算中的应用。

4. 拓展提高(1)引导学生探讨乘法结合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举例说明乘法结合律在购物、分配任务等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应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 观察日常生活中乘法结合律的应用,举例说明。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乘法结合律的魅力。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讨论,使学生掌握了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及其应用,培养了学生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乘法结合律的应用乘法结合律的应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内容。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 (2)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 (2)
(一人说,一人听)
2、猜一猜:乘法可能有哪些运算定律?
(指明学习内容和方法,即学什么和怎么学)
走进学生,了解学情
(时间:9分)
1、活动单第1部分的内容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全部完成后获得汇报机会
3、教师适时点拨。
合作探究
1、学校新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6间教室,每间教室配50套课桌椅,学校一共
需要购进多少套课桌椅?(用两种方法计算,并列成综合算式)
1、让学生区分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
2、能用运算定律快速计算。
达标检测
45×16=16×_____
125×(8×13)=(×)×13
125×25×8×4=(____×____)×(____×____)
简算
125×12×8
25×6×4
125×32×25
测评反馈,及时矫正
(时间:5分)
1、对乘法结合律再一次强调。
2、观察以上两种算法,交流你的发现。
3、再举出几个例子验证你的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总结规律。
先乘_______,或者先乘________,积_____,这叫做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
2、知道25和4是一对好朋友,125和8是一对好朋友。
盘点收获
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
1、知道了什么是乘法结合律。
2、怎样应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总结归纳,导学反思
(时间:2分)
1、让学生说出什么是乘法结合律。
2、加强应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小学数学导学案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课乘法结合律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课乘法结合律导学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课乘法结合律导学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课乘法结合律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猜测—验证—应用等环节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2、能够正确的、合理的、灵活的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有关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3、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发现、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哪位同学说一说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生: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师:同学们,你们能用数字、字母或者符号来表示出这三个定律吗师:我们知道乘法运算定律在整数乘法中,可以使一些计算更简便了,那么在小数乘法中,这些运算定律是否也能运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1、猜测0.7×1.2○1.2×0.7(0.8×0.5)×0.4○0.8×(0.5×0.4)(2.4+3.6)×0.5○2.4×0.5+3.6×0.5师:猜一猜,每一组算式它们有怎样的关系(由于是猜测,学生出现的答案可能会不一样。

)2、验证(同桌合作)通过计算学生发现每一组算式都相等。

师:仔细观察每一组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生:第一组算式运用了乘法交换律,第二组算式运用了乘法结合律,第三组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举例验证师:通过上面的一组例子,能否就说明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生:不能。

师:对,单纯的一组例子并没有说服力,我们需要多举几个例子进行验证。

同学们你们能仿照第一组的例子,也写出三种这样的算式,并验证是否相等。

(学生动手写,让学生进行汇报,尽量让多个学生进行汇报,这样例子多了,结论更有说服力。

)学生汇报。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四 运算律:乘法结合律》 公开课导学案_1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四 运算律:乘法结合律》 公开课导学案_1

《乘法结合律》教案设计教学内容:数学书54、55页教学目标:1、经历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进一步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能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运算,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数感。

教学用具:前置性作业纸、课件教学过程:一、计算并观察算式,照样子再写一组,说说“我的发现”1、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前置性作业环节一,教师提出小组合作要求,学生读一读;教师到组内巡视、指导附:环节一前置性作业1、计算下面两组算式9×8×5 7×4×25= == =9×(8×5) 7×(4×25)= == =2、你能照样子再写一组吗?3、你发现了什么?2、一个小组上台汇报,其他组成员认真倾听、质疑3、评价上台发言的小组并给予奖励,教师了解其它组合作效果,多说说“我的发现”二、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我的发现”1、学生两人小组交流各自的事例,教师出示合作要求,学生读一读;教师到组内巡视、指导附:环节二前置性作业请你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我的发现。

(先用画图或文字描述事例,再分别列出两个算式,并说说每个算式的意义,不用计算)2、一个小组上台汇报,其他组成员认真倾听、质疑3、评价上台发言的小组并给予奖励,教师了解其它组合作效果三、用字母表示规律请多名学生说说自己所列的字母等式及表示的意义附:环节三前置性作业用a、b、c代表三个数,你能写出上面发现的规律吗?四、运用乘法结合律及其它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完成55页练一练第2题1、认真读题,体会:可以同时使用2个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教师适时提问:用了哪个运算律?在什么地方?口算出计算结果五、课堂检测完成55页练一练3题中的2道:38×25×4 125×3×81、引导学生读清题目要求:先观察算式的特点,再运用某个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2、学生独立完成、板演、集体订正3、教师了解检测情况及结果六、整理并总结请学生说一说今天的收获课件:第一页:出示课题第二页:出示环节一小组合作要求:1、订对每个成员第1小题计算结果是否正确(20秒)2、交流2、3小题(各3分钟)3、分配好任务,4个人分别汇报1——3小题第三页:出示“我的发现”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课乘法结合律导学案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课乘法结合律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课乘法结合律导学案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课乘法结合律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通过探究,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从发现规律到举例验证的数学研究思维与过程。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熟练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一、生活引入,感知“分配”师:最近,我们一直在学习运算定律,你已经掌握了哪些运算定律?生: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减法的性质。

生(补充):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师:你能同字母表示出来吗?生:加法交换律为a+b=b+a生:加法结合律为(a+b)+c=a+(b+c)生:加法的性质a-b-c=a-(b+c)生:乘法交换律为a×b=b×a生:乘法结合律为(a×b)×c=a×(b×c)师: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索关于乘法的一个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

(板书:乘法分配律)师:首先,结果具体事例,说一说:你觉得什么是分配?生:生活中,把一样物品分给几个人,是分配。

生:老师把值日任务分给小组去做,就是分配。

生···师:你们觉得在语文的学习中,会用到这种分配吗?请看大屏幕:“我爱爸爸和妈妈”分成两句话:“我爱爸爸,我也爱妈妈”。

师:“我爱吃苹果和西瓜”可以分成两句话吗?生:我爱吃苹果,我也爱吃西瓜。

师:那反过来“我爱看漫画书,我也爱看故事书。

”可以合起来说吗?生:可以,把“我爱看漫画书,我也爱看故事书。

”合起来是“我爱看漫画书和故事书”。

师:看来,在语文中,把一句话的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表述就是分配。

师:那么在数学乘法运算中,分配又具体是什么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探究!【设计意图:知识是相通的,回顾已学运算定律,进行新旧知识的迁移,为乘法分配律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通过语文中的“分配”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分配”的含义。

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

麻栗坡县天保口岸学校“1215高效课堂”导学案姓名四年级科目数学课题乘法结合律制作人王朝云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课前预习要求1、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二、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

2、会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自主学习与检测1、口算50×70 4×25 125×8 130×4 25×8 150×6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 5=()× 20 60× a=a × ( ) 28+( )=12+( )二、预习感知自学教科书P34例2内容。

1、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2、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3、。

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解答。

方法一:方法二:4、观察、比较两种解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不同点:5、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试一试。

6、是不是所有三个数相乘,改变相乘顺序,它们的结果仍然不变呢?请举出几个例子看一看。

四、合作探究与检测1、乘法交换律有什么特点?(什么叫做结合交换律?)2、我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结合律:3、思考:37×25 ×4怎样计算简便?试一试。

五、三讲环节六、当堂练习1、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2、想一想,下面哪个等式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2 × (3× 4)=(2 × 3)× 4 6 ×(2 × b)=6 × (b× 2)2 × 3× 4× 5=3× (2× 5) × 43、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8×2=2×()125×7×8=()×()×7 (40×15×()=40×(×6)25×(4× )=( ×4) ×132×4×6×5=(4×6)×( ×)4、教材35页“做一做”。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 (1)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 (1)
三、检测案:
1、运用运算定律填空。
(1)35×2×5=35×(2×_)
(2)(50×125)×8=50×(_×8)
(3)60×25×4=60×(_×4)
2、你能用乘法结合律,是下列计算简便吗?
42×125×8 38×25×4
==
= =
= =
四、拓展延伸:
你能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使下列式子简便吗?
25×17×44×125×25×8
= =
==
= =
五、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或者不明白的地方请写下来!
六、布置作业
巩固作业:课本55页1-3题。
拓展作业:课本55页5题
预习作业:你能有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下面的题吗?
64×125 125×25×32
导案
《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郑静
教学重难点:参与推导乘法结合律的过程,能理解并归纳总结乘法结合律。




能力展示
学案
一、预习导学
1、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迁移,从比较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进入新知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既要独立观察,认真思考,又要合作交流,加强练习,才能学好本节课的知识噢!
2、这两天我们学习了哪些运算定律?并用字母表示。
所以这两道算式的关系也可以表示为:
_______=_______
(二)小组合作、总结定律
帮老师算算
东风小学5个年级同学参加跳绳比赛,每个年级有两个班,每个班14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解法一:
解法二:
1、观察上面的两种计算方法,我们发现两道算式的计算结果是()的,所以这两道算式的关系也可以表示为:
什么运算定律?试着用字母表示出来?

乘法结合律教案、练习、活动单

乘法结合律教案、练习、活动单

乘法结合律教案、练习、活动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总结归纳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法结合律的定义: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2. 乘法结合律的符号表示:a×b×c = a×(b×c)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会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乘法结合律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发现乘法结合律。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乘法结合律。

3. 采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乘法结合律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结合律。

例如:小明有苹果、香蕉和橙子,他想把它们分给他的朋友们。

如果每种水果分给2个朋友,一共需要多少个水果?2. 新课讲解:讲解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例如: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3. 实例演示: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例如:5×6×7 = (5×6)×7 = 30×7 = 210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归纳乘法结合律。

例如:每组总结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和运用。

5.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

例如:12×15×20 =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乘法结合律的运用。

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乘法结合律。

例如: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策略:1. 实践操作:通过实物操作和小游戏,让学生感受乘法结合律的实际意义。

2. 例题解析: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乘法结合律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乘法结合律导学案

数学四下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乘法结合律》导学案p25
自研自探·合作交流·展示提升·检测评价学法指导
【学习目标】
1.我会理解并运用乘法交换律,还会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

2.我会用乘法结合律进行一些简单的简便计算。

【学习流程】
一、知识链接
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交换律,请回顾一下是怎样研究乘法交换律的?
二、自学成才
(一)独学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你有几种解法?)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比较这两种方法的结果,我发现:○
请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用自己喜欢的式子表示上面的发现:
(二)对群学
主要交流表格中解决的方法,自己的发现和怎样用符号表示。

从图中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你是怎样理解这些信息的?
(三)展学
以一个小组主展,其他小组相互补充。

三、阅读书本
阅读书本第25页,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四、大显身手
1. 根据乘法交换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60×25)×=60×(×8)
125×(8×)=(125×)×14
3×4×8×5=(3×4)×(×)
2.练习七第2题。

五、回顾反思
今天的学习我有什么收获:
六、自我评价
1.书写情况☆☆☆☆☆
2.自学情况☆☆☆☆☆
3.参与交流展示☆☆☆☆☆。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导学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导学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导学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在今天的数学课堂上,我们将一起探索和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数学。

今天我们将学习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这部分主要包括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定义、证明以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能够运用这两个律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两个律背后的数学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我准备了PPT和一些实际操作的道具。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些实际例子来引入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例如,我会出示一些计算题目,如2×3×4和3×4×2,让学生们计算出结果,然后引导他们发现这两个式子的结果是相同的,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接着,我会再出示一些题目,如2×(3×4)和(2×3)×4,让学生们计算出结果,然后引导他们发现这两个式子的结果也是相同的,这就是乘法结合律。

然后,我会带领学生们一起证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我会通过逻辑推理和数学演算,让学生们理解并证明这两个律的正确性。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通过板书来呈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定义和证明过程,使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2×3×42. 3×4×23. 2×(3×4)4. (2×3)×4答案:1. 242. 243. 244. 2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比较好。

他们在随堂练习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两个律来简化计算过程。

但是在证明过程中,有些学生对逻辑推理和数学演算还不够熟练,这是他们在今后学习中需要加强的地方。

4.4 《乘法结合律》(导学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4.4 《乘法结合律》(导学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乘法结合律》(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法结合律的概念: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2. 乘法结合律的应用: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及应用。

2. 教学难点:乘法结合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结合律。

2. 探究新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乘法结合律,总结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3. 深化理解: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结合律,并学会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4. 实践应用: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

五、课后作业1. 巩固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乘法结合律的理解。

2. 拓展提高:尝试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交流等。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及测试,了解学生对乘法结合律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结合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 教师应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既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教师应加强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乘法结合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乘法结合律教案、练习、活动单

乘法结合律教案、练习、活动单

乘法结合律教案、练习、活动单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 乘法结合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练习题3. 活动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乘法结合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2. 学生分享对乘法结合律的理解。

二、讲解乘法结合律(10分钟)1. 教师讲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2. 举例说明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2. 教师批改练习题,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小组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活动题目,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

2. 各组汇报活动成果,分享解题过程。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乘法结合律的知识点。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乘法结合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解、练习、活动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了乘法结合律的知识,并能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本质,避免死记硬背。

加强课堂练习的针对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六、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个实际问题案例,如购物场景中需要计算总价。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乘法结合律简化计算过程。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拓展训练(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拓展训练题,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师批改训练题,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八、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重点是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和应用。

2. 教师点评学生的小结,强调乘法结合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九、家庭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课乘法结合律导学案(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课乘法结合律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课乘法结合律导学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课乘法结合律导学案第【1】篇〗《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活动,使学生发现乘法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能熟练地运用乘法的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2、通过探索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运用乘法结合律巧算乘法的过程和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乘法的结合律。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同学们喜欢搭积木吗?我们的淘气也很喜欢搭积木,而且聪明的他还从其中发现了一些数学的奥秘呢,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二、1.探索乘法交换律播放课件1,出示情境图。

(用小正方体搭成的一个长方体的一面)师:你知道图中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生:我是横着数一行有5个小正方体,一共有4行,5×4=20个。

生:竖着数一排有4个小正方体,一共有5排,4×5=20个。

师(板书5×4=4×5)可以这样写吗?为什么?认真观察这个等式,你能发现什么奥妙吗?你们的发现淘气也找到了,不过喜欢思考的他还想到了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都不变呢?请你帮淘气举一些这样的例子来验证一下行吗?生举例验证师:大家找到了这么多例子,也就是说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规律,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你能写出发现的规律吗?生说师板书:a×b=b×a叫做乘法交换律师:a.b指的是什么?2.乘法结合律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不能大胆地猜测一下,乘法中还可能有什么规律?学生发言:可能乘法也有结合律。

师:让我们小组合作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

学生合作验证,得出结论: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积不变。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结合律导学案(精推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结合律导学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结合律导学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结合律导学案第【1】篇〗《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使学生掌握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并会用乘法结合律对一些题目实行简算。

(二)通过乘法结合律公式推导的教学,培养学生深刻的思维品质和思维水平。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结合律,并会应用,这是教学的重点。

(二)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方框里填几?使用了什么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师:加法有交换律,乘法也有交换律,加法有结合律,那么乘法有没有结合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板书课题:乘法结合律?三、学习新知。

1、出示例2:四年级同学去植树,有25个小组,每组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2、学生读题,让学生说出数学信息和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3、学生尝试列式计算,说出每一步求的是什么?4、两种解法的得数相同,我们能够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关系?5、观察等号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相同点:因数相同,计算结果相同,运算符号相同,每个因数位置相同。

不同点:运算顺序不同。

6、质疑。

师:是不是所有的三个数相乘,运算顺序不同,而计算结果却相同呢?请同学们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看一看结果相不相同?7、观察这几组等式:(1)等号左边都是先乘哪两个数?(前两个数)(2)等号右边都是先乘哪两个数?(后两个数)(3)积变没变?(没变)8、师总结: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这个规律叫做乘法结合律。

9、师:请同学根据加法结合律说一说乘法结合律。

10、根据屏幕上的提示说一说乘法结合律。

11、没有任何提示说一说乘法结合律。

12、想:有没有好的办法协助我们快速记住乘法结合律呢?13、根据加法结合律的字母表示方法,说出如何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14、a、b、c能够表示哪些数?四、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下面老师检验一下你们掌握的情况?师:根据什么来判断使用了乘法交换律?(因数的位置变了) 根据什么来判断使用了乘法结合律?(运算顺序变了)五、小组讨论: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交换律是数和位置变了,结合律是运算顺序变了)六、下面我们再做几个填数的题。

乘法结合律教案、练习、活动单

乘法结合律教案、练习、活动单

乘法结合律教案、练习、活动单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1. 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练习题3. 活动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课件展示乘法结合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 向学生介绍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利用PPT课件讲解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和意义。

2. 通过举例说明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3. 引导学生总结乘法结合律的规律。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答案展示和讲解。

四、小组活动(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道题目,利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解答。

2. 各组汇报答案和计算过程。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让学生总结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和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乘法结合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查看,了解掌握情况。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乘法结合律的课堂测试,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案例分析(10分钟)1. 展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案例,例如购物时如何利用乘法结合律简化计算。

2. 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3. 引导学生思考乘法结合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七、课堂互动(10分钟)1. 设计一个互动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乘法结合律的比赛。

2. 每组轮流回答题目,其他组成员可以进行抢答。

3. 比赛结束后,给予获胜组一定的奖励。

八、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答案展示和讲解。

3. 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及时给予指导。

九、家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一道乘法结合律的应用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鼓励学生在家与家长一起探讨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4.4 乘法结合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4.4  乘法结合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4.4 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的意义,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欲望,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乘法结合律的意义及其应用。

难点: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PPT展示乘法结合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规律,教师总结并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乘法结合律。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例题:计算(3×4)×5和3×(4×5),提问:“这两个式子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2)学生尝试计算,发现结果相同,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乘法结合律的意义。

(3)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3. 小组讨论(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张卡片,卡片上有不同的算式,要求学生找出哪些算式可以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教师巡回指导。

4.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总结并强调乘法结合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运用乘法结合律,与家人分享。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和小组讨论,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乘法结合律的意义,并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立完成课本第46页“练一练”的第1题。
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课本第46页“练一练”的第2题。
扩展延伸
你能简算下面的题吗?(动动脑,相信自己!)
25×12 16×125
高平市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导)学案
编制
张三梅
审核
李永刚
执教
张三梅
班级
四(1)
姓名
小组
课题
乘法结合律(第45-46页)
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发现乘法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进行表示。
2.在理解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3习重点
探索并概括出乘法结合律。
学习难点
探索并概括出乘法结合律。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
学法指导
温故互查
算一算,比一比。
13×6 = 17×9= 15×4 =
6×13 = 9×17= 4×15 =
2×5 = 25×4 = 125×8 =
5×2 = 4×25 = 8×125 =
1、我发现,两个数相乘,,它们的乘积不变,我们可以把这种规律起名为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
2、仔细观察算式,你能不能发现这几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什么不同的地方?
3、是不是所有的乘法算式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举例试试。
总结: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相乘,或者先把相乘,再和相乘,它们的不变,我们把这种规律叫乘法结合律。
4、用a、b、c分别表示三个乘数,怎样表示乘法结合律?
达标检测
2、认真观察4、5、6组算式的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设问导读
自学课本第45页的情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仔细观察摆好的长方体,计算小正方体的个数。
从上面看,每一层有___×___个,有___层,共有
(___×___)×___=___个;
从前面看,每一层有___×___个,有___层,共有
(___×___)×___=___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