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化学高考真题练习(元素化合物部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2年普通高考江苏卷化学试题与解析
2012年普通高考江苏卷化学试题与解析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N 14O 16 Na 23Mg 24Al 27S 32Cl 35.5Ca 40Mn 55 Fe 56Cu 64Ag 108I 127Ba 137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
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A.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B.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C.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白色污染”D.过度开采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B.F-的结构示意图:C.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2017Cl D.NH3的电子式: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0.1 mol·L-1 NaOH溶液:K+、Na+、24SO-、23CO-B.0.1 mol·L-1 Na2CO3溶液:K+、Ba2+、3NO-、Cl-C.0.1 mol·L-1 FeCl3溶液:K+、4NH+、I-、SCN-D.c(H+)/c(OH-)=1×1014的溶液:Ca2+、Na+、ClO-、NO34.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A.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D.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6.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B.用图2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 晶体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D.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7.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①Al 2O3NaAlO2(aq)Al(OH)3②S SO3H2SO4③饱和NaCl(aq)NaHCO3Na2CO3④Fe2O3FeCl3(aq)无水FeCl3⑤MgCl2(aq)Mg(OH)2MgO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8.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12年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上海
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化学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l50分,考试时问120分钟·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i一28 Cl-35.5 K-39 Cu-64 Se-79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今年3月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新纳入的强制监测指标是A.PM2.5 B.NOx C.SO2 D.可吸入颗粒物【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意在考查考生应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2011年3月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纳入强制检测指标,A项正确;氮氧化物、SO2、可吸入颗粒物已在检测指标中,不属于新增检测项目,故答案为:A。
2.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B.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C.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D.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2. C【解析】本题考查化石燃料的利用,意在考查考生有机化学知识。
石油裂化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液态轻质汽油,A项错误;石油分馏属于物理变化,B项错误;煤制煤气是化学变化,D项错误,故答案为:C。
3.氮氧化铝(AlON)属原子晶体,是一种超强透明材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AlON和石英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B.AlON和石英晶体类型相同C.AlON和Al2O3的化学键类型不同D.AlON和Al2O3晶体类型相同3. D【解析】本题考查化学键、物质结构。
意在考查考生对晶体类型和化学键等概念的掌握。
【化学】2012年高考真题——(浙江卷)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解析一、选择题(本小题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太阳能在催化剂参与下分解水制氢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绿色化学方法B.蔗糖、淀粉、油脂及其水解产物均为非电解质C.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区分乙醇和乙酸乙酯D.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7.答案:B【解析】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是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绿色化学方法,A正确;油脂的水解产物高级脂肪酸是电解质,B错误;乙酸乙酯含有羰基,乙醇中没有,通过红外光谱可以区分,C正确;石油催化裂化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裂解的目的是得到小分子的烯烃,D正确。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镀锌铁皮的镀层厚度的测定”实验中,将镀锌铁皮放入稀硫酸,待产生氢气的速率突然减小,可以判断锌镀层已反应完全B.在“火柴头中氯元素的检验”实验中,摘下几根未燃过的火柴头,将其浸于水中,稍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后,即可判断氯元素的存在C.在“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中,为了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应小火加热蒸发皿,直到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D.受强酸或强碱腐蚀致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并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8.答案:A【解析】A中产生的氢气速率突然减小,说明已经无法构成原电池,锌镀层完全反应;B 中氯元素的存在形式不一定是氯离子,错误;C中亚铁离子加热过程中易被氧化,错误;D 中受酸腐蚀应涂碳酸氢钠,错误。
9.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3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与Ca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X、Z分别得到一个电子后均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B.Z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高于Z的同族元素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C.CaY2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CaY2只作氧化剂D.CaX2、CaY2和CaZ2等3种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1︰210.以铬酸钾为原料,电化学法制备重铬酸钾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阴极式,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 2O +2e -=2OH -+H 2↑B .在阳极室,通电后溶液逐渐由黄色变为橙色,是因为阳极区H +浓度增大,使平衡224CrO -+2H+227Cr O -+H 2O 向右移动C .该制备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 2CrO 4+4H 2O 通电2K 2Cr 2O 7+4KOH +2H 2↑+O 2↑D .测定阳极液中K 和Cr 的含量,若K 与Cr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d ,则此时铬酸钾的转化率为1-2d10.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电极均为惰性电极,在阴极室,水得电子变成氢气,A 正确;阳极室OH-失去电子,使阳极区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右移,B 正确;总制备方程式为,c 正确;根据方程式可求,转化率为1-2/d ,D 错误。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2.(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95%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3.(6分)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的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4.(6分)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5种B.6种C.7种D.8种5.(6分)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与b mol•L﹣1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A.a=bB.混合溶液的pH=7C.混合溶液中,c(H+)=mol•L﹣1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6.(6分)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26项应为()12345678910C2H4C2H6C2H6O C2H6O2C3H6C3H8C3H8O C3H8O2C4H8C4H10A.C7H16B.C7H14O2C.C8H18D.C8H18O7.(6分)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C.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D.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二、必考题(本题包括26~28三大题,共43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8.(14分)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1)要确定铁的某氯化物FeCl x的化学式,可用离子交换和滴定的方法.实验中称取0.54g FeCl x 样品,溶解后先进行阳离子交换预处理,再通过含有饱和OH﹣的阴离子交换柱,使Cl﹣和OH﹣发生交换.交换完成后,流出溶液的OH﹣用0.40mol•L﹣1的盐酸滴定,滴至终点时消耗盐酸25.0mL.计算该样品中氯的物质的量,并求出FeCl x中的x值:(列出计算过程)(2)现有一含有FeCl2和FeCl3的混合物的样品,采用上述方法测得n(Fe)﹕n(Cl)=1﹕2.1,则该样品中FeCl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在实验室中,FeCl2可用铁粉和反应制备,FeCl3可用铁粉和反应制备;(3)FeCl3与氢碘酸反应时可生成棕色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FeCl3和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生成K2Fe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与MnO2﹣Zn电池类似,K2FeO4﹣Zn也可以组成碱性电池,K2FeO4在电池中作为正极材料,其电极反应式为.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9.(15分)光气(COCl2)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工业上采用CO与Cl2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
2012年山东省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2年山东省高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K 39 Mn 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2012•山东)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C.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答案】C【解析】解:A.有化合价变化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化合价变化的化合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如:CaO+H2O=Ca(OH)2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C.催化剂能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所以能改变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故C正确;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属于多种烃的混合物,故D错误;2.(3分)(2012•山东)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 L 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 A个电子(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答案】B【解析】解:A.HClO为弱电解质,但NaClO为强电解质,故A错误;B.实验室用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的方法制备Fe(OH)3胶体,注意当溶液呈红褐色时停止加热,故B正确;C.HCl为共价化合物,NaCl是离子化合物,故C错误;D.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理论上需要转移2N A个电子,故D错误.3.(3分)(2012•山东)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B.Ⅰ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D.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答案】B【解析】解:A、铵盐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由非金属元素组成,故A错误;B、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故Ⅰ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故B 正确;C、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C错误;D、ⅦA族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弱,故D错误;4.(3分)(2012•山东)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答案】C【解析】解:A.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但油脂中含有C=C官能团,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高锰酸钾褪色,故A错误;B.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二者反应类型不同,故B错误;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D.乙醇含有﹣OH,乙酸含有﹣COOH,二者含有的官能团不同,故D错误.5.(3分)(2012•山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带玻璃塞的磨口瓶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D.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即停止加热【答案】D【解析】解:A.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会使溶质的物质的量增大,浓度偏大,故A错误;B.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有粘性,能将瓶口和塞子粘在一起,故B错误;C.苯的密度比水小,苯在上层,应从上口倒出,故C错误;D.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就应该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故D正确.6.(3分)(2012•山东)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2﹣4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答案】D【解析】解:A、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有强氧化性,次氯酸的强氧化性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和品红反应生成无色的物质而使品红褪色,只能说明二氧化硫有漂白性不能说明其有氧化性,故A错误.B、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有强氧化性,能把亚硫酸根离子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对检验硫酸根离子造成干扰,所以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不能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2﹣4,故B错误.C、铁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盐和一氧化氮、水,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而不是置换反应,故C错误.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烧瓶内气体的压强迅速减小,据此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导致气体迅速减小,故D正确.7.(3分)(2012•山东)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a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B.图b中,开关由M改置于N时,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C.图c中,接通开关时Zn腐蚀速率增大,Zn上放出气体的速率也增大D.图d中,Zn﹣MnO2干电池自放电腐蚀主要是由MnO2的氧化作用引起的【答案】B【解析】解:A.图a中,铁棒发生化学腐蚀,靠近底端的部分与氧气接触少,腐蚀程度较轻,故A错误;B、图b中开关由M置于N,Cu﹣Zn作正极,腐蚀速率减小,故B正确;C.图c中接通开关时Zn作负极,腐蚀速率增大,但氢气在Pt上放出,故C错误;D.图d中干电池放电时MnO2发生还原反应,体现锌的还原性,故D错误.二.综合题8.(12分)(2012•山东)工业上由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冶炼铜的主要流程如下:(1)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吸收.a.浓H2SO4 b.稀HNO3c.NaOH溶液 d.氨水(2)用稀H2SO4浸泡熔渣B,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填离子符号),检验溶液中还存在Fe2+的方法是(注明试剂、现象).(3)由泡铜冶炼粗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以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行粗铜(含Al、Zn、Ag、Pt、Au等杂质)的电解精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b.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溶液中Cu2+向阳极移动 d.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Pt、Au等金属(5)利用反应2Cu+O2+2H2SO4═2CuSO4+2H2O可制备CuSO4,若将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答案】(1)cd(2)Fe3+;取少量溶液,滴加KMnO4溶液,KMnO4溶液紫色褪去(3)3Cu2O+2Al Al2O3+6Cu(4)bd(5)4H++O2+4e﹣=2H2O【解析】解:(1)由流程图转化可知,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选择试剂吸收二氧化硫,不能产生新的污染气体,a、浓H2SO4不能吸收二氧化硫,故a错误;b、稀HNO3可以吸收二氧化硫,但生成NO污染大气,故b错误;c、NaOH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故c正确;d 、氨水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铵,故d 正确;故选cd ;(2)用稀H 2SO 4浸泡熔渣B ,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SCN 溶液后呈红色,说明含有Fe 3+;Fe 2+具有还原性,可以利用KMnO 4溶液检验,取少量溶液,滴加KMnO 4溶液,KMnO 4溶液紫色褪去,故答案为:Fe 3+;取少量溶液,滴加KMnO 4溶液,KMnO 4溶液紫色褪去;(3)由流程图转化可知,Cu 2O 与Al 反应置换反应生成Al 2O 3与Cu ,反应方程式为3Cu 2O+2Al Al 2O 3+6Cu ,故答案为:3Cu 2O+2AlAl 2O 3+6Cu ; (4)a 、反应中有热能产生,故a 错误;b 、精炼铜时,粗铜做阳极,连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故b 正确;c 、溶液中Cu 2+向阴极移动,故c 错误;d 、Ag 、Pt 、Au 不如铜活泼,铜放电后Ag 、Pt 、Au 从粗铜脱落,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 、Pt 、Au 等金属,故d 正确;故选bd ;(5)利用反应2Cu+O 2+2H 2SO 4═2CuSO 4+2H 2O 可制备CuSO 4,若将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正极上是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酸性溶液中生成的氢氧根离子以水的形式存在,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4H ++O 2+4e ﹣=2H 2O ,故答案为:4H ++O 2+4e ﹣=2H 2O .9.(16分)(2012•山东)偏二甲肼与N 2O 4是常用的火箭推进剂,二者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CH 3)2NNH 2(l )+2N 2O 4(l )═2CO 2(g )+3N 2(g )+4H 2O (g ) (Ⅰ)(1)反应(Ⅰ)中氧化剂是 .(2)火箭残骸中常现红棕色气体,原因为:N 2O 4(g )2NO 2(g ) (Ⅱ)当温度升高时,气体颜色变深,则反应(Ⅱ)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一定温度下,反应(Ⅱ)的焓变为△H .现将1mol N 2O 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若在相同温度下,上述反应改在体积为1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常数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反应3s 后NO 2的物质的量为0.6mol ,则0~3s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 (N 2O 4)= mol/(L •s )﹣1.(4)NO 2可用氨水吸收生成NH 4NO 3.25℃时,将a mol NH 4NO 3溶于水,溶液显酸性,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向该溶液滴加b L 氨水后溶液呈中性,则滴加氨水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将 (填“正向”“不”或“逆向”)移动,所滴加氨水的浓度为 mol •L ﹣1.(NH 3•H 2O 的电离平衡常数取K b =2×10﹣5 mol •L ﹣1)【答案】 (1)N 2O 4(2)吸热(3)ad ;不变;0.1(4)NH 4++H 2O ⇌NH 3•H 2O+H +;逆向;【解析】解:(1)反应(I )中,N 2O 4(l )中N 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所以N 2O 4(l )是氧化剂,故答案为:N 2O 4;(2)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当温度升高时,气体颜色变深,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答案为:吸热;(3)一定温度下,反应(Ⅱ)的焓变为△H.现将1mol 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a、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平衡体系质量不变,反应体积增大,密度在反应过程中减小,密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a符合;b、反应的焓变和反应物与生成物能量总和之差计算,与平衡无关,故b不符合;c、图象只表示正反应速率变化,不能证明正逆反应速率相同,故c不符合;d、N2O4(l)转化率不变,证明反应达到平衡,故d符合;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d;K=,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物质的浓度无关,所以平衡常数K不变;v(NO2)===0.2mol/L.s,则v(N2O4)=v(NO2)=0.1mol/L.s;故答案为:ad;不变;0.1;(4)NO2可用氨水吸收生成NH4NO3.25℃时,将a mol NH4NO3溶于水,溶液显酸性,是因为铵根离子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2O⇌NH3•H2O+H+;加入氨水溶液抑制铵根离子水解,平衡逆向进行;将a mol NH4NO3溶于水,向该溶液滴加b L 氨水后溶液呈中性,依据电荷守恒计算可知,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10﹣7mol/L,c(NH4+)=c(NO3﹣);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取K b=2×10﹣5 mol•L﹣1,设混合后溶液体积为1L,c(NH4+)=c(NO3﹣)=amol/L;根据一水合氨电离平衡得到:NH3•H2O⇌NH4++OH﹣,平衡常数K===2×10﹣5mol•L﹣1,计算得到c(NH3•H2O)=mol/L,10.(14分)(2012•山东)实验室采用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制备MgAl2O4,主要流程如下:(1)为使Mg2+、Al3+同时生成沉淀,应先向沉淀反应器中加入(填“甲”或“乙”),再滴加另一反应物.(2)如下图所示,过滤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3)判断流程中沉淀是否洗净所用的试剂是.高温焙烧时,用于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是.(4)无水AlCl3(183℃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备.装置B中盛放饱和NaCl溶液,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F中试剂的作用是.用一件仪器装填适当试剂后也可起到F和G的作用,所装填的试剂为.【答案】(1)乙;(2)漏斗下端尖嘴未紧贴烧杯内壁;(3) AgNO3溶液(或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坩埚;(4 除去HCl;吸收水蒸气;碱石灰.【解析】解:(1)如先加入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再加氨水,氨水少量,应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反之,先加氨水,因氨水足量,则同时生成沉淀,故答案为:乙;(2)过滤时应该将漏斗的尖嘴部分紧贴烧杯的内壁,防止液体溅出,故答案为:漏斗下端尖嘴未紧贴烧杯内壁;(3)沉淀中应该附着氯离子和铵根离子,若判断是否洗净,可以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AgNO3溶液(或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溶液进行判断,若生成白色沉淀,则说明没有洗涤干净;若没有沉淀生成,则说明已经洗涤干净,高温焙烧固体应在坩埚中进行,故答案为:AgNO3溶液(或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坩埚;(4)B中的饱和食盐水是为了除去混有的HCl气体;因为氯化铝易发生水解,故应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E装置,而G是吸收反应剩余的氯气,所以可以加入碱石灰来代替F 和G的作用,11.(12分)(2012•山东)石油和煤炭加工过程涉及多种技术和设备.(1)石油分馏时,在不断向(填工业设备名称)内投放原料的同时获得产品,该过程为操作过程.(2)石油裂化分为热裂化、和加氢裂化,裂化的目的是提高的产量.(3)煤的洗选是为了降低原煤中灰分和的含量.煤的流化床燃烧是指空气从底部吹向煤炭颗粒,并使全部煤炭颗粒进行燃烧的过程.(4)煤的直接液化是煤与适当溶剂混合后在高温和存在下与作用生成液体燃料的过程.【答案】(1)分馏塔;连续;(2)催化裂化;轻质燃料油(或汽油);(3)硫;浮动;(4)催化剂;水.【解析】解:(1)石油分溜在分馏塔中进行,故答案为:分馏塔;连续;(2)石油裂化分为热裂化、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裂化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的产量,故答案为:催化裂化;轻质燃料油(或汽油);(3)煤的洗选是为了降低原煤中灰分和硫分、矸石的含量;煤的流化床燃烧是指空气从底部吹向煤炭颗粒,并使全部煤炭颗粒进行燃烧的过程,故答案为:硫;浮动;(4)煤的直接液化是煤与适当溶剂混合后在高温和催化剂存在下与H2O作用生成液体燃料的过程,故答案为:催化剂;水.12.(12分)(2012•山东)[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金属镍在电池、合金、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1)下列关于金属及金属键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键具有方向性与饱和性b.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c.金属导电是因为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产生自由电子d.金属具有光泽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吸收并放出可见光(2)Ni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8号元素,第二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Ni相同且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3)过滤金属配合物Ni(CO)n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则n= .CO与N2结构相似,CO分子内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4)甲醛(H2C═O)在Ni催化作用下加氢可得甲醇(CH3OH).甲醇分子内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甲醇分子内的O﹣C﹣H键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醛分子内的O﹣C﹣H键角.【答案】(1) b;(2) c;(3) 4;1:2;(4) sp3;小于.【解析】解:(1)a.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故A错误;b.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故B正确;c.金属导电是因为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故C错误;d.金属具有光泽是因为自由电子能够吸收可见光,故D错误,故答案为:b;(2)Ni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d84s2,3d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第二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为2的元素有C、O,其中C的电负性小,故答案为:c;(3)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中心原子是Ni,价电子排布3d84s2,共10个电子,CO配位时,提供碳原子上的一对孤对电子,=4;CO中C和O以三键结合,含有1个σ键、2个π键,故答案为:4;1:2;(4)甲醇分子内C的成键电子对数为4,无孤电子对,杂化类型为sp3,是四面体结构,甲醛分子中的碳采取sp2杂化,是平面三角形结构,甲醇分子内O﹣C﹣H键角比甲醛分子内O ﹣C﹣H键角小,故答案为:sp3;小于.13.(13分)(2012•山东)[化学﹣有机化学基础]合成P(一种抗氧化剂)的路线如下:已知:①(R为烷基);②A和F互为同分异构体,A分子中有三个甲基,F分子中只有一个甲基.(1)A→B的反应类型为.B经催化加氢生成G(C4H10),G的化学名称是.(2)A与浓HBr溶液一起共热生成H,H的结构简式为.(3)实验室中检验C可选择下列试剂中的.a.盐酸 b.FeCl3溶液 c.NaHCO3溶液 d.浓溴水(4)P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答案】(1)消去反应;2﹣甲基丙烷;(2);(3) bd;(4).【解析】解:A在加热浓硫酸作用下反应生成B,A和B的化学式相差一个H2O,则发生了消去反应,所以A是醇,B是烯烃,B和苯酚反应生成,所以B是,A分子中有三个甲基,所以A的结构简式为:,反应生成,和银氨溶液反应生成D,D的结构简式为:,酸性条件下,D反应生成E,A和F互为同分异构体,A分子中有三个甲基,F分子中只有一个甲基,F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2OH,E和F发生酯化反应生成PP的结构简式为:.(1)在加热、浓硫酸作用下,醇A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B,B经催化加氢生成G(C4H10),G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3,G的化学名称是2﹣甲基丙烷,故答案为:消去反应;2﹣甲基丙烷;(2)A与浓HBr溶液一起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所以H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3)C是苯酚,溴水能和苯酚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铁溶液能和苯酚发生显色反应,盐酸和碳酸氢钠与苯酚不反应,故选bd;(4)P是酯,酯P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方程式为:,。
2012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新课标卷)解析
2012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新课标卷)解析2012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新课标卷)【解析】A 考查液溴的存放,正确B 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原因是碘离子被氧化为碘单质,那么能氧化碘离子的物质除了Cl还有其他的氧化剂,比如Br,故错误 22-C I 不是紫色,更不会易溶于CCl,故错误 42-2-D 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若溶液中有SO,则会被氧化为SO,从而产生不溶于稀硝酸34的BaSO沉淀,故错误 4【答案】A【解析】A 医用酒精浓度通常为75%,错误B 单质硅是半导体材料,用作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等等,正确C 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错误D 合成纤维是有机材料,错误【答案】 B【解析】A 考查含有相同个数的某原子的化合物的混合问题,可以看作全部是NO或CO22来计算,正确B、C都是最简式相同的化合物的混合问题,B转化为CH来计算,C 转化为NO22来计算,正确D 考查22.4L/mol 的应用条件,常温常压,那么此时的22.4L/mol就不能用来计算氯气的物质的量,错误【答案】D【解析】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分子式为CHO且含有羟基的同分异构体,先写碳链的512不同排布方式,再写羟基位置不同的异构,总共有8种【答案】D+-【解析】溶液呈中性,即溶液中[H]=[OH]。
A 只有当HA 和HB为强酸强碱的条件下才成立B 当温度为室温时,pH=7才意味着溶液呈中性++-+- C c(H)=?K,因为K=c(H)*c(OH)即c(H)=c(OH),所以溶液呈W W中性,正确D 此式是电荷守恒的表达式,不管溶液呈酸性、碱性、中性都成立,错误【答案】C【解析】排布规律是含有相同碳原子的烯烃、烷烃、一元醇、羧酸为一组,以此类推,可知26项是第七组的第二个,即含8个碳的烷烃【答案】C【解析】X为C,Y为O,从题目中直接可以推断出来,然后依据对W的描述可以推出W为H,再综合题目中内层电子为2,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等信息,可以推出Z为Ne。
2012年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解析)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考点】PS: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PT: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专题】54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实验室保存液溴常用水封的方法;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具有氧化性;C.CC1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2;D.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或BaSO4.【解答】解:A.液溴易挥发,密度比水大,实验室常用水封的方法保存,故A 正确;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可能为NO2、O3、Cl2等物质,但不一定为Cl2,故B错误;C.CC1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2,I﹣无色,故C错误;D.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或BaSO4,不一定含有Ag+,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保存、检验等知识,题目难度不大,解答该类题目注意把握相关化学基本实验操作.2.(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95%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考点】FH:硅和二氧化硅;IO: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L1: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55:化学计算.【分析】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75%,此浓度杀菌消毒作用强;B、单质硅可以制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合成纤维是有机非金属材料,光导纤维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解: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75%,此浓度杀菌消毒作用强;故A错误;B、单质硅可以制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C、淀粉、纤维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D、合成纤维是有机非金属材料,光导纤维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错误;故选:B。
2012年全国高考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北京卷)化学试题及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I35.5 Br80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山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6.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7.下列结合实验现象的反映方程式正确的是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B.向AgC1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1+S2-=Ag2S↓+2C1-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2Na2O2 +2CO2=2Na2CO3+O2D.向Na H 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3-+Ca2++2OH-=CaCO3↓+CO32-+2H2O8.下列试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A.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B.用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C.用FeC12,溶液吸收C12选⑤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9.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s>C1>P B.热稳定性:HC1>AsH3>HBrC.还原性:As3->S2->C1- D.酸性:H3AsO4>H2SO4>H3PO410.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B.麦芽糖与蔗糖的水解产物均含葡萄糖,故二者均为还原型二糖C.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不一致D.乙醛、氮乙烯和乙二醇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12.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借助太阳能,用co2,和H2O制备化学原料.下图是通过人工光合作用制备HCOOH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催化剂a表面发生氧化反应,有O2产生C.催化剂a附近酸性减弱,催化剂b附近酸性增强D.催化剂b表面的反应是CO2 +2H++2e一=HCOOH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8分)本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
2012年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福建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L 碳酸钠溶液C.在50ml量筒中配置0.1000mol·1D.金属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解析:A项:燃烧过程是一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易燃试剂作还原剂,在强氧化性试剂存在下,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就容易发生火灾,正确;B项:氨气是碱性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正确;C项:量筒不是精密仪器,配制0,1000mol/L碳酸钠溶液要用到容量瓶,不正确;D项:金属钠遇到水或二氧化碳都会发生反应,所以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正确。
7.下列冠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CΗ有三中同分异构体B.104C.氨基酸、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解析:A项: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而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中的一种,错误;B项:C4H10只存在两种同分异构体,一种是正丁烷,一种是异丁烷,错误;C项:氨基酸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错误;D项:乙烯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正确。
8.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WC.原子半径:T>Q>RD.含T的盐溶液一定显示酸性解析:依题意可知;T是铝,Q是硅,R是氮,W是硫;A项:N的非金属性强于P,P非金属性强于Si,正确;B项:S的非金属性强于Si,正确;C项:同一周期,从左到右。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N的原子半径小于P,正确;D项:比如:偏铝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错误。
9.将右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Cu 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 .电子沿Zn →a →b →Cu 路径流动C .片刻后甲池中c (24SO -)增大D .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 点变红色解析:K 闭合时,Zn 当负极,铜片当正极构成原电池,使得a 为阴极,b 为阳极,电解饱和硫酸钠溶液。
2012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I35.5 Br80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山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6.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7.下列结合实验现象的反映方程式正确的是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B.向AgC1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1+S2-=Ag2S↓+2C1-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2Na2O2 +2CO2=2Na2CO3+O2D.向Na H 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3-+Ca2++2OH-=CaCO3↓+CO32-+2H2O8.下列试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A.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B.用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C.用FeC12,溶液吸收C12选⑤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9.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s>C1>P B.热稳定性:HC1>AsH3>HBrC.还原性:As3->S2->C1- D.酸性:H3AsO4>H2SO4>H3PO410.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B.麦芽糖与蔗糖的水解产物均含葡萄糖,故二者均为还原型二糖C.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不一致D.乙醛、氮乙烯和乙二醇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12.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借助太阳能,用co2,和H2O制备化学原料.下图是通过人工光合作用制备HCOOH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催化剂a表面发生氧化反应,有O2产生C.催化剂a附近酸性减弱,催化剂b附近酸性增强D.催化剂b表面的反应是CO2 +2H++2e一=HCOOH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8分)本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
2012年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浙江
2012年浙江省高考理综参考试卷化学部分解析选择题部分化学选择题部分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g 108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淀粉、蔗糖和葡萄糖在一定条件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蛋白质是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C.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D.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溶液与胶体之间解析:A选项,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A错;B选项,蛋白质是氨基酸缩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B正确;C选项,蚕羊毛属蛋白质,为含氮化合物。
合成纤维除含C、H、O元素外,有的还含有其他元素,如腈纶含N元素、氯纶含Cl元素等,它们完全燃烧时不都只生成CO2和H2O,C错;D选项,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小是大于胶体,大于10-7m(即大于100mm),D错。
答案:B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倾析法分离时,将烧杯中的上层清液用玻璃棒引流到另一容器内,即可使沉淀与清液分离B.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切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入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再加入少量水,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C.用移液管取液后,将移液管垂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并使管尖与容器内壁接触,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D.一旦金属汞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放在水中保存以防挥发;并将硫磺粉撒在洒落的地方,使金属汞转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解析: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应向一只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将绿豆大小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的金属钠投入小烧杯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B选项错。
答案:B9.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己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
2012年高考真题—化学
2012年高考(新课标)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一、选择题: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答案:A新东方解析:考查基础知识记忆。
A项,液溴的密度大于水,正确;B项,除了氯气外,其它的氧化剂如臭氧都可以将其氧化得到碘单质,则B错误;C项,应该是碘单质,则C错误;D项,不能排除硫酸根的干扰,错误。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答案:B新东方解析:考查基础知识应用的记忆。
A项,医用酒精浓度应该为75%,则A 错误;C中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应达到10000以上,错误;D项,光导纤维为二氧化硅,合成纤维为有机材料,错误。
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 A答案:D新东方解析: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有关的计算。
A项,每个NO2和CO2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氧原子,则A正确;B项,乙烯C2H4和C4H8的最简式相同,则B正确;C项,NO2和N2O4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则C正确;D项,条件是常温常压下,不是标准状况,由气体的体积无法计算出物质的量10.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 5种B.6种C.7种D.8种答案:D新东方解析:考查有机构结构和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2012年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天津
天津市理综化学部分-2012高考试题解析答案;C该题考查和生活相关的一些物质的主要性质。
A.使蛋白质变性的化学因素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乙醇、丙酮等选项正确。
B.Ca+SO2=CaSO3可减少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正确。
C.明矾水解产生的胶体粒子Al(OH)3作净水剂,吸附水中的杂质,没有漂白作用,错误。
D.镧镍合金可作储氢材料,正确答案:C该题考查重要物质的化学性质。
和第一题相似。
A.NaHSO4属于强酸的酸式盐,电离后显强酸性。
选项错误。
B.SiO2和强碱和HF反应,选项错误。
C.3NO2+H2O=2HNO3+NO是氧化还原反应,正确。
D.Fe在氯气中燃烧与氯气过量与否没有关系,只能生成FeCl3。
选项错误答案:D该题主要考察同系物、极性共价键、核素基本等概念。
A.同系物的官能团的种类和个数必须相同,甲酸属于一元羧酸,丙二酸是二元羧酸,选项错误。
B.不同元素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以既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又含极性共价键如H2O2,选项错误。
C.92235U和92238U是同种元素的两种不同核素,选项错误。
D.IV A和VIIA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是C 、Si和卤素原子形成的CX4和SiX4构型的分子,均满足原子最外层8电子结构,选项正确。
答案:A该题考查实验基本操作和物质分离提纯的主要方法。
A.用CCl4提取溴水中的溴,用萃取和分液的方法,主要仪器用分液漏斗,选项正确。
B.苯酚易溶与乙醇等有机溶剂,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应用氢氧化钠溶液把苯酚成盐,再蒸馏出乙醇即可。
C.碘升华,但在蒸发皿中加热时碘挥发到空气中,达不到回收的目的,应该在烧瓶中加热即可。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用到的主要仪器是容量瓶,选项错误。
答案:D该题考察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问题、酸碱混合后的PH只大小、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等化学理论基础知识。
A.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和强碱混合后,PH值的大小取决于是否恰好反应,是酸过量还是碱过量。
2012年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上海
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化学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l50分,考试时问120分钟·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i一28 Cl-35.5 K-39 Cu-64 Se-79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今年3月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新纳入的强制监测指标是A.PM2.5 B.NOx C.SO2 D.可吸入颗粒物【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意在考查考生应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2011年3月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纳入强制检测指标,A项正确;氮氧化物、SO2、可吸入颗粒物已在检测指标中,不属于新增检测项目,故答案为:A。
2.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B.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C.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D.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2. C【解析】本题考查化石燃料的利用,意在考查考生有机化学知识。
石油裂化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液态轻质汽油,A项错误;石油分馏属于物理变化,B项错误;煤制煤气是化学变化,D项错误,故答案为:C。
3.氮氧化铝(AlON)属原子晶体,是一种超强透明材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AlON和石英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B.AlON和石英晶体类型相同C.AlON和Al2O3的化学键类型不同D.AlON和Al2O3晶体类型相同3. D【解析】本题考查化学键、物质结构。
意在考查考生对晶体类型和化学键等概念的掌握。
2012年广东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B.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自行车钢架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D.新型复合材料使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轻巧、实用和新潮8.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Fe2+、Al3+、ClO—、Cl—B.K+、Cu2+、OH、NOC.NH4+、Na+、Br—、SO42—D.Mg2+、H+、SiO32—、SO42—9.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已烷B.用BaCl2溶液鉴别SO42—与SO32—C.用浓HNO3与Cu反应制备NO2D.将混有HCl的Cl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HCl10.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制备Al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实验室用NH4Cl和Ca(OH) 2制备NH31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4g CH4含n A个C—H共价键B.1 mol Fe与足量稀HNO3反应,转移个2n A个电子C.1L 0.1 mol/L NaHCO3溶液中含有0.1n A个HCO—D.常温常压下,22.4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2n A个O原子12NaOH,H2OOCH3C—Cl有机碱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2012年高考试题全国卷化学原创解析版
2012年高考试题全国卷化学原创解析版6.E3[2012·大纲全国卷]6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 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C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D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化学键类型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凡含离子键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A项正确;有的单质分子含有化学键,如O2、N2、金刚石等,稀有气体中不含化学键,B项错误;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如甲烷等,C项错误;有的离子化合物中含有共价键,如NaOH为离子化合物,但含有共价键H—O键,D项错误。
7.B1[2012·大纲全国卷]7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3Al++3OH=Al(OH)3 ↓B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Ca(OH)2 +23CO-=CaCO3 ↓ + 2OH-C 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l2 + 2OH-=Cl O- + Cl-+ H2OD 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 + 6H+= 23Fe+ + 3H2 ↑7.【答案】C【解析】本题为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A项忽视了氨水为弱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应写化学式,错误;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完全电离,故在离子方程式中应写成离子形式,B项错误;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2+而不是Fe3+,D项错误。
8.G2[2012·大纲全国卷]8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映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 H2O(g) −−−→←−−−催化剂CO2(g) + H2(g) △H <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 增加压强B 降低温度C 增大CO的浓度D 更换催化剂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平衡的移动原理。
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压强的变化对平衡无影响,A项错误;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的限度,D项错误;增大CO的浓度可使平衡右移,但CO转化率降低,C项错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降低温度可使平衡右移,CO转化率增大,B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届高三化学高考真题练习(元素化合物部分)答案及详细解析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综合内容,拓展延伸至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熔融氯化钠、侯氏制碱等内容,但落点很低,仅考查NaHCO3、Na2CO3的溶解度、工业制漂白粉、干燥的Cl2贮存和基本反应类型。
重基础、重生产实际应该是我们高三复习也应牢记的内容。
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要小;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氯发生歧化反应,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仅代表常温Cl2不与铁反应,加热、高温时可以反应;在侯氏制碱法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2.答案:A。
解析:依据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可知,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的元素可以是Li或Si元素,但Li属于金属不符合题意,因此该元素是Si元素。
硅是一种亲氧元素,在自然界它总是与氧相化合的,因此在自然界中硅主要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选项A正确;硅位于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件常用作半导体材料,二氧化硅才用作光导纤维,选项B不正确;硅的最高价氧化物是二氧化硅,SiO2与酸不反应但氢氟酸例外,与氢氟酸反应生成SiF4和水,因此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选项C不正确;硅和碳都属于ⅣA,但硅位于碳的下一周期,非金属性比碳的弱,因此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甲烷弱,选项D也不正确。
3.答案:B。
解析:若碳酸钠恰好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则盐酸的浓度是1.0 mol/L;若碳酸钠恰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盐酸的浓度是2.0 mol/L。
由于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所以只能是介于二者之间。
4.答案:B。
解析:CO2通入溶液中相当于存在碳酸,碳酸的酸性大于硅酸,A中的SiO32-不能大量共存;C中的OH-不共存;D中的C6H5O-会和CO2反应形成苯酚,故只有B中离子还能大量共存。
5.答案:A。
解析:溶液显弱酸性,说明有NH4+(水解显酸性);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排除I-、S2-。
所以必需含有SO42-,故不能有Ba2+。
Na+无法排除。
6.答案:C。
解析: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通过加热分解利用差量法即可计算出Na2CO3质量分数,A正确;Na2CO3和NaHCO3均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钠,所以bg固体是氯化钠,利用守恒法可计算出Na2CO3质量分数,B正确;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也会生成水和二氧化,所以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但会混有水蒸气,即碱石灰增加的质量不是二氧化碳的质量,因此选项C不能测出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Na2CO3和NaHCO3都与Ba(OH)2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 Ba2+ === BaCO3↓、HCO3-+ OH-+ Ba2+=== H2O+ BaCO3↓,因此最后得到的固体是BaCO3,所以可以计算出Na2CO3质量分数,选项D也正确。
7.答案:C。
解析:铝对应的氧化物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A不正确;铝属于活泼金属其表面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使铝不易被腐蚀;铁放置在空气可以直接发生化学腐蚀,例如铁与氯气直接反应而被腐蚀;铜放置在空气中会和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缓慢的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即铜绿,方程式为2Cu + O2 + CO2 + H2O ===Cu2(OH)2CO3,因此选项B不正确;AlCl3、Fe Cl3、CuCl2均属于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会水解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和HCl,溶液在加热时会促进水解,同时生成的HCl挥发,进一步促进水解,当溶液蒸干后将最终将得到相应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所以选项C正确;铝属于活泼的金属元素,在水溶液中Al3+不会放电生成铝单质;Fe3+在水溶液会放电但产物是Fe2+,而不是单质铁;只有Cu2+在阴极上得到电子生成单质铜。
所以选项D也不正确。
8.答案:A。
解析:高铁酸钾( K2FeO4)中Fe的化合价是+6价,具有强氧化性,其还原产物Fe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杂质。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炼铁原理。
10.答案:D。
解析:依据铬、铁元素反应前后的价态以及化合物的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的原则,易知FeO·Fe y Cr x O3中的x、y的值相等且等于1,故D项错误;A、B、C项正确。
11.答案:(1)防止Ti3+被Fe3+氧化成TiO2+ (2)10-9~10-7m(或1nm~100nm) (3)2.79×103(4)TiO2(s)+2C(s) +2Cl2 (g)=TiCl4(l) +2CO(g) △H= -81kJ·mol-1 (5)产生三废 (6)蒸馏(或分馏,或精馏)解析:(1)浸出液显紫色,说明含有Ti3+,故铁屑的作用是作为还原剂,将Fe3+还原为Fe2+,防止Ti3+被Fe3+氧化成TiO2+;(2)形成TiO2·n H2O溶胶,说明得到胶体,其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为10-9~10-7m(或1nm~100nm);(3)K sp[Fe(OH)3]=c(Fe3+)×c3(OH-)=2.79×10-39,25℃时,c(H+)×c(OH-)=K w=1×10-14;则反应Fe (OH)3+3H+Fe3++ H2O的平衡常数K=c(Fe3+)/c3(H+)==2.79×10-39/10-42 = 2.79×103;(4)根据盖斯定律,将第一个反应与第二个反应相加,得:TiO 2(s)+2C(s)+2Cl 2 (g)=TiCl 4(l)+2CO(g),△H =-81 kJ·mol -1。
(5)依据绿色化学理念,该工艺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产生了废气、废液、废渣等。
(6)由表中信息可以看出,SiCl 4、TiCl 4两者的沸点相差较大,要精制含少量SiCl 4杂质的TiCl 4可用蒸馏(或分馏)等方法。
点拨:这题是典型的化工流程题,问题设置不难。
亮点较多。
12.答案:(1)①2Al +Fe 2O 3Al 2O 3+2Fe ②4Al +3SiO 22Al 2O 3+3Si 。
(2)H 2和AlCl 3;NaCl (3)Cl 2+2OH -=Cl -+ClO -+H 2O 。
(4)阳极 Al +7 AlCl 4――3e -=4Al 2Cl 7―。
(5)致密的氧化铝膜能隔绝钢材与空气中的O 2、CO 2和H 2O 等接触,使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不能发生。
解析:本题考察物质的提纯、实验条件的选择、方程式的书写、原电池及电解的应用。
(1)铝属于活泼金属,在高温下可置换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因此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2Al +Fe 2O 3Al 2O 3+2Fe 、4Al +3SiO 22Al 2O 3+3Si 。
(2)在高温下,氯气可与氢气、金属钠和铝反应生成HCl 、NaCl 和AlCl 3,由于温度是700℃,所以AlCl 3会升化变成气体,因此气泡的主要成分除Cl 2外还含有HCl 和AlCl 3;NaCl 熔点为801℃,此时NaCl 不会熔化,只能在浮渣中存在,即浮渣中肯定存在NaCl 。
(3)尾气经冷凝后分为气体A 和B ,由框图可知A 是氯气和氯化氢的混合气体,B 是AlCl 3,因此用废碱液处理A 的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 2+2OH -=Cl -+ClO -+H 2O 和H ++OH -=H 2O 。
(4)既然是镀铝,所以铝必需作阳极,由于熔融盐中铝元素和氯元素主要以AlCl 4― 和Al 2Cl 7―形式存在,所以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 +7 AlCl 4――3e -=4Al 2Cl 7―。
(5)铝在空气中易形成一层极薄的致密而坚固的氧化膜,它能阻止内部的金属继续被氧化,起到防腐蚀保护作用。
13.答案:(1)k =c 2(SO 3)/c(O 2)·c 2(SO 2) SO 2+NaOH =NaHSO 3(2)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 抑制Fe 3+水解(3)Cl 2+Fe 2+=2Cl -+Fe 3+ Cl 2 HCl 解析:本题让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生产工艺、化学平衡原理结合起来,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关注化学学科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本题考查学生在“工艺流程阅读、相关反应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反应条件控制的原理、生产流程的作用”等方面对元素化合物性质及其转化关系的理解和应用程度,考查学生对新信息的处理能力。
备考提示: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要与基本实验实验、化工生产工艺、日常生活等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而不是简单的来回重复和死记硬背。
14.答案:(1)①Fe(SCN)3 ②IO 3-+5I -+6H +=3I 2+3H 2O 2Fe 3++2I -=2Fe 2++I 2(2)O 2+4I -+2H 2O=2I 2+4KOH 否 KI 3在受热(或潮湿)条件下产生I 2和KI ,KI 被氧气氧化,I 2易升华。
(3)AC (4)取足量该加碘盐溶于蒸馏水中,用盐酸酸化,滴加适量氧化剂(如:氯水、过氧化氢等),再滴加KSCN 溶于,若显血红色,则该加碘盐中存在Fe 2+。
解析:(1)①Fe 3+与SCN -的配合产物有多种,如2[Fe(SCN)]+、36[Fe(SCN)]-等;I 2的CCl 4溶液显紫红色。
②应用信息:“氧化性:3IO ->Fe 3+>I 2”,说明3IO -和Fe 3+均能氧化I -生成I 2。
(2)KI 被潮湿空气氧化,不能写成I -+O 2+H +→,要联系金属吸氧腐蚀,产物I 2+KOH 似乎不合理(会反应),应考虑缓慢反应,微量产物I 2会升华和KOH 与空气中CO 2反应。
KI 3·H 2O 作加碘剂问题,比较难分析,因为KI 3很陌生。
从题中:“低温条件下可制得”或生活中并无这一使用实例来去确定。
再根据信息:“KI +I 2KI 3”解析其不稳定性。
(3)根据信息“还原性:223S O ->I -”可判断A ;C 比较难分析,应考虑食盐潮解主要是Mg 2+、Fe 3+引起,加Na 2CO 3能使之转化为难溶物;D 中NaNO 2能氧化I ―。
(4)实验方案简答要注意规范性,“如取…加入…现象…结论…”,本实验I ―对Fe 2+的检验有干扰,用过量氯水又可能氧化SCN -,当然实际操作能判断,不过对程度好的同学来说,用普鲁士蓝沉淀法确定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