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生态系统

合集下载

海底两万里25到28章好句加赏析

海底两万里25到28章好句加赏析

海底两万里25到28章好句加赏析25章:1. "海洋拥有一切,除了人类的自由。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海洋深深的敬畏和尊重,认为人类不应该过度干预和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2. "海底世界是一个神秘而又惊险的地方,充满了意外和危险,但也蕴藏着无尽的宝藏和惊喜。

"这句话描绘了海底世界的神秘和未知性,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6章:1. "用氧气呼吸的时间在缓缓减少,仿佛人的生命已经开始逐渐消失。

"这句话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呼吸情况来强调他们所处的环境的恶劣和危险,增加了紧张感和悬念。

2. "此时此刻,我感到自己真正变成了一个深海动物,只有能够适应海底生活的生物才能在这里存活。

"这句话展现了主人公在逆境中的坚毅和适应力,同时也反映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27章:1. "我们的敌人是自然,我们的对手是时间。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探险和科学研究的态度,认为人类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面对自然力量的考验,还要尽快解决问题。

2. "深处的海洋是一个永远无法完全探索和了解的世界,它永远保留着一份神秘和未知。

"这句话强调了海洋的神秘性和未知性,让读者感到深海探险的刺激和挑战。

28章:1. "在这片广袤的海底,没有任何事物是可以承受时间的摧残的。

"这句话反映出时间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引起读者对于自然资源保护的思考。

2.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但人类的探索精神和追求却永不熄灭。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类科学探索和进步的信心和期望,鼓舞了读者的勇气和决心。

八年级生物导学案答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

八年级生物导学案答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

八年级生物导学案答案八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第22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第一节生物的无性生殖学习目标1.列举生物的无性生殖方式。

2.尝试植物的嫁接或扦插。

3.描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一自主学习同学们预习课本3页到7页完成同步训练1.无性生殖是种。

2. 称为出芽生殖。

出芽生殖是一种生殖方式…《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立体几何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同时也为今后立体几何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是圆柱圆锥的启始课,安排在圆柱表面积等课之前,是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重要的一课,所以此节课中的设计应多下…小学六年级第二单元测试题学号姓名班级成绩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一、比一比,再组词。

(4分)伴( ) 栗( ) 句( ) 饺( )拌( ) 粟( ) 旬( ) 校( )二、下列各组词语中,带点字读音完…第22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第一节生物的无性生殖学习目标1.列举生物的无性生殖方式。

2.尝试植物的嫁接或扦插。

3.描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一自主学习同学们预习课本3页到7页完成同步训练1.无性生殖是种。

2. 称为出芽生殖。

出芽生殖是一种生殖方式。

3. 叫营养生殖。

4.嫁接是方法,叫接穗,叫枕木。

5.称为植物组织培养。

二互动学习小组之间相互检查完成情况,纠正错误。

三巩固升华1.在酵母菌培养液中,许多酵母菌细胞上还连接这一个或多个小细胞()A. 有性生殖B. 出芽生殖C营养生殖D 嫁接2.动物界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 )A.鸭嘴兽B. 金丝猴C. 猕猴D. 黑猩猩3.如果你想了解蜜蜂的结构和生活习性,从以下哪本书中查找比较方便()A.《生物学》B.《无脊椎动物》C.《动物学》D.《昆虫学》4.如果增加“亚科”这一分类单位,其分类单位应处于()A.界与纲之间B.门与目之间C.科与属之间D.属与种之间5.分析猫、狗、虎哪两种动物相似程度大,亲缘关系近。

周高德:老子思想与生态环境

周高德:老子思想与生态环境

周高德:老子思想与生态环境*导读:[内容摘要]如今,面对令人担忧的生态环境,人类不得不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而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内容摘要] 如今,面对令人担忧的生态环境,人类不得不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而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老子十分崇尚和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老子认为:人是自然界即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的一切行为应当顺应自然(即遵循自然规律)。

这一思想,便是老子的天人和谐思想。

本文认为:老子《道德经》中的天人和谐的思想,对于当前人类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环境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主题词] 老子;《道德经》;天人和谐;道法自然;生态;环境如今,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正在进行中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谈到构建和谐社会时说,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我们的目标可以初步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其中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即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由于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而朝夕相处,为了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换言之即追求天人和谐,质言之即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众所周知:已经过去的20世纪,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世纪,但同时又是一个使人类遭受深重灾难的世纪。

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造福了人类,但是也破坏了自然、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100多年来,我们的环境遭受了惨重的破坏,臭氧层变薄、空气污染、植被减少、土地荒漠化,等等。

总而言之,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如今,面对令人担忧的生态环境,人类不得不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而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这一方面,被公认为人类文明之杰出成果的老子《道德经》,毫无疑问可以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有价值的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我们人类便可以从中获得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智慧和启示。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老子十分崇尚和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海底两万里第25章读后感300字

海底两万里第25章读后感300字

海底两万里第25章读后感300字
《海底两万里》第25章是一章非常紧张刺激的章节,读后我
深刻地感受到了在激烈的生存环境下人类的意志力和生命力。

在这一章节中,纳摩船长和阿龙两人分别进行了拯救自己的努力,他们不断尝试,不放弃,最终成功逃脱了巨大棕榈岛上的猎杀。

在这个过程中,作者描述了自然界的残酷和美妙,引我们感受到了自然界的恢弘和不可控性,或许人们在自己所处的环境里面感觉渺小,但是当面对这样的自然环境的时候,人也可以表现出来他们并不渺小,而是拥有强大的能力和生命力。

此外,这一章节还揭示了对知识的重要性。

在面对巨大棕榈岛上的生态系统和生存环境时,纳摩船长和阿龙需要利用他们所学过的各种知识,不断思考,尝试,才成功了逃脱。

在生存中的磨砺,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也提示我们在生活中不停地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这一章节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不同的自然风貌和人的表现,而且也引发了我们深思。

生物25章生物技术单元测试+答案

生物25章生物技术单元测试+答案

生物25章生物技术单元测试+答案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细菌、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乳酸菌,无成形细胞核,可用于制作酸奶、泡菜B.酵母菌,单细胞真菌,可用于酿酒和制作面包C.青霉,多细胞真菌,可在培养液中提取青霉素D.蘑菇,大型食用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答案】D2.下列有关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种酒生产过程的核心环节都离不开霉菌的发酵作用B.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抑制杂菌繁殖C.新鲜蔬菜放在冰箱内冷藏保鲜是由于冷藏条件下微生物繁殖速度慢D.制作酸奶时,应将加糖后的新鲜牛奶煮沸冷却后,再倒入酸奶并封存【答案】C3.微生物和人类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菌通过芽孢繁殖后代B.真菌都是多细胞生物C.病毒都寄生在活细胞内D.微生物对人类都有害【答案】C4.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发酵制成的,乳酸菌需要生活在无氧的环境中。

小华同学准备自制酸奶,他将新鲜牛奶加入适量蔗糖煮沸后装入消毒的大口玻璃瓶中,再将适量酸奶倒入其中。

你认为最可能成功制成酸奶的操作是A.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并密封B.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不密封C.煮沸冷却后再倒入酸奶并密封D.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不密封【答案】C5.下列食品保存方法与利用的生物学原理,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A B.B C.C D.D【答案】D6.控制环境温度,降低食品自身的含水量,都可以减缓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下列食品保存的方法与原理不一致的是()A.牛奶盒装﹣加热灭菌并隔绝外界空气B.香菇晒干﹣减少水分,抑制微生物繁殖C.鲅鱼盐渍﹣降低咸鱼表面细菌的繁殖速度D.剩菜冷藏﹣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答案】C7.不同的食品可采用不同的保存方法。

下列食品与其保存方法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水果——低温保存法B.牛奶——巴氏消毒法C.袋装香肠——真空包装法D.果脯——晒干脱水法【答案】D8.小强同学在书上学习了“制作米酒”后,打算自己试试。

2024年海底两万里第25章读后感悟

2024年海底两万里第25章读后感悟

2024年海底两万里第25章读后感悟《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尔·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名作,也是经典的海底冒险故事。

该小说于1869年出版,描绘了科学家尼摩船长率领的“鹦鹉螺号”潜艇在海底的奇妙探险经历。

小说的第25章,是故事的高潮部分,为读者揭示了尼摩船长的真正身份和他的潜水艇的真实目的。

本文将以读后感的形式,探讨我对第25章的理解和感悟。

在第25章中,尼摩船长带领主人公们进入了一个神秘的岛屿,那里是他长时间在海底隐藏的基地。

尼摩船长向主人公们展示了他的许多科学发明和收藏品,其中包括一些珍贵的文物和动植物标本。

这个岛屿看似平静美丽,却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秘密。

在岛上,主人公们目睹了尼摩船长的力量和实力,同时也了解到他追求自由和反抗压迫的决心。

阅读第25章之后,我首先被尼摩船长的个人魅力所吸引。

他是一个卓越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的潜水艇和其他科学发明表明了他对科学的深刻理解和创新能力。

他不仅拥有高超的技术水平,而且还具有过人的勇气和决心。

他不满于封闭的社会体制和人类的破坏行为,选择了逃离陆地,隐藏在海底中,追求自由。

尼摩船长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坚持和独立思考的精神令人敬佩。

此外,在第25章中,尼摩船长还向主人公们展示了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深刻关注和保护意识。

他指责人类的破坏行为,特别是捕鱼业和大规模捕杀海洋哺乳动物的行为。

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态平衡的追求,使他对海洋生物和环境保护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一点引发了我的思考:人类是否真正意识到自然生态的重要性,我们是否应该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此外,在第25章中,尼摩船长还告诉主人公们他的真实身份。

原来,他是一个被社会束缚的人,不满于世俗的制约和既定的社会秩序。

为了逃避这种束缚,他选择了放弃一切,过上与世隔绝的生活。

这段揭露引发了我对人类社会问题的思考。

尼摩船长的选择虽然具有极端性,但我不能否认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普遍感到对旧有体制的不满,追求个人自由和幸福。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电子课本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电子课本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电子课本篇一: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教材课后习题答案汇总生物必修3 第一、教学内容的结构1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资料图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二、答案和提示(一) 问题探讨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

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

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二)思考与讨论1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

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3.提示: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

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

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右图所示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三)资料分析++1.提示: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离子(如Na、K、2+2+2+-2-2--Ca、Mg、Fe、Cl、HPO4、SO4、HCO3)等,有机物包括糖类(如葡萄糖)、蛋白质(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脂质(如各种脂肪酸、脂肪、卵磷脂、胆固醇)、氨基酸氮、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等。

第25章 底栖动物

第25章 底栖动物

第25章底栖动物25.1 引言底栖动物是指生活在泥-水界面的水生动物,包括沉积物表层的表层动物(epifauna)、沉积物内的内生动物(infauna)、植被上的附生动物(epiphytic fauna)以及生活在河流地表水和地下水交换区域内的潜流动物(hyporheic fauna)。

其中潜流动物是从湖泊沉积物表层动物群到与许多急流系统毗邻的滩地性动物(floodplain fauna)中的一个组成部分(8.3节)。

在所有底栖动物中,研究最多的是表层动物和内生动物。

底栖动物个体大小差异很大,从体型很小、难以辨认的原生动物至体型较大的蛤类与虾类。

研究人员通常使用较大孔径的筛网(孔径范围400-1000μm,多为400-500μm)从松软的沉积底质中分离大型底栖动物(macrobenthos)。

包括大多数的水生昆虫,溪流底栖动物采集所用的筛网尺寸大致相同。

使用大孔径筛网的好处是便于采样和定量分析,但却大大低估了中型底栖动物(meiobenthos, 100-400μm)的数量,并完全遗漏了小型底栖动物(microbenthos, < 100μm)。

中型底栖动物主要包括轮虫、搖蚊幼体、小型寡毛类以及线虫。

小型底栖动物则由原生动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幼体等组成。

利用大孔径筛网采样所造成的疏漏,在探讨鱼类与水禽所摄食的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时可能问题不大,但在分析底栖动物的密度与种类组成时就会出现很大偏差(图25-1)。

Strayer(1985)对镜湖(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底栖动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仅调查大、中型底栖动物(筛网孔径 > 250μm),则在每平方米的一百多万个底栖动物个体中,98%以上的遗漏会使得2/3的小型关键种类丢失。

沉积物表层1厘米深度内生活有近50%的底栖动物种类。

遗憾的是,已有研究大部分是基于大型底栖动物进行的,这不利于对底栖动物进行综合分析1。

另外,筛网不适于采集超大型底栖动物(megbenthos, > 1000μm),如虾类、大型双壳类动物等,它们需要不同的采样技术。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提纲 全面的期末复习和中考复习材料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提纲 全面的期末复习和中考复习材料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背诵要求:整句话背出来,一次性至少被3题第七周双休作业4月13日星期六1.什么叫发酵?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酸,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叫发酵。

2.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3.酿制酒酿的过程中,用冷开水冲洗糯米,目的是降温,防止高温杀死酒曲中的微生物。

4.为什么要把糯米蒸熟?高温杀菌,避免杂菌污染5.将糯米和酒曲搅拌均匀,目的是让糯米和酒曲充分混合,便于充分发酵6.为什么要保持25-30℃?因为这个温度是酒曲中微生物繁殖最适温度7.为什么要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因为不同温度条件下,微生物发酵的产物不同,酒的质量不佳8.糯米装入容器后为何要在中间掏一个洞?为了让空气流通,供给充足的氧气,使酵母菌等菌种快速繁殖4月14日星期天9.将伴有酒曲的糯米装入容器,为什么要盖严?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容器而带入杂菌,从而引起污染11.凡是产生了酒味都是酵母菌发酵的结果,凡是果酒或某种水果制作的酒变酸都是醋酸菌发酵的结果,制作泡菜和酸奶都是乳酸菌发酵的结果。

12.发酵技术已经从利用自然界中原有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的阶段,进入到按照人的创造出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以生产人类需要的发酵产品的新阶段。

4月15日星期一1.食品腐败的原因:食物腐败是由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引起的。

2.空气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进入食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是食品腐败的根本原因。

3.食品保存的原理:抑制食物中的微生物的生长与生殖。

4.A.鹅颈瓶 B.打断鹅颈瓶的管子之后瓶子对比发现,打断鹅颈瓶的管子之后瓶子中的肉汤最先腐败,说明了食品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进入食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

(叫做巴斯德实验)5.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

6.用风干和盐渍的方法保存猪肉,其原理是脱水和使细菌失水。

7.用风干和糖渍的保存方法保存水果,其原理是高浓度的盐或糖能使细菌失水。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会考重点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会考重点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会考重点知识点总结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会考重点知识点总结苏教版第六卷八年级生物下册会考重点知识点总结第22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一、生物的分类⒈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

⒉生物分类的等级⑴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⑵种是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表现相似,生态分部基本相同的一群生物。

⑶在生物进行分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两者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越近。

二、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⒈藻类植物分类单细胞藻类:衣藻、硅藻;多细胞藻类:紫菜、海带。

应用:饵料、食用、中药材。

危害:赤潮。

⒉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⑴苔藓植物特征:一般只有高大的茎和又小又薄的叶,没有根,茎、叶中没有疏导社团组织。

种类:葫芦藓、地钱。

应用:检测空气污染,水土保持。

⑵蕨类植物(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真菌)特征:不仅有正真的根、茎、叶,而且组织在体液还具有疏导组织,能较好成熟陆地生活。

叶片背后有孢子囊(孢子是生殖细胞)。

种类:石松、蕨、桫椤。

应用:能源(煤和石油)、药用、饲料、肥料。

⑶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殖即使离不开水。

⒊种子植物主要包括种子花粉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它们的生殖过程不需要水。

裸子植物种子裸露。

裸子植物的种类:松、杉、柏以及银杏、苏铁。

被子植物在现存植物之中占据对木本植物优势。

被子植物陆生:根系发达水生:体内有气道⒋我国的珍稀植物国家一级为保护植物:桫椤、水杉、金花茶、珙桐。

国家二级维护植物:荷叶铁线蕨、龙棕、红桧。

三、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⒈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并无的根本区别在于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股骨组成的脊柱。

⒉无脊椎动物⑴不尽然脊椎动物约动物占动物种数的95%,在整个动物界都占绝对优势。

包括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等。

⑵环节动物特征:身体由体节组成。

体节促进了环节动物的形态结构型式和生理功能的进一步发展。

种类:蚯蚓、蚂蝗(水蛭)、沙蚕。

八年级下册生物苏科版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生物苏科版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生物苏科版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生物苏科版知识1第8单元生物技术第20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1.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A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常见的发酵产品与相应的微生物:酒酿----酵母菌,酸奶---乳酸菌水果放久了有酒味-酵母菌,果酒变酸-乳酸菌2.发酵技术与日常生活A(1)化工产品:如酒精、柠檬酸、乳酸、香料等(2)医药产品:如抗生素(青霉素、红霉素等)、维生素等(3)食品和饮料:如酱制品、酒类、饮料等3.食品腐败的原因B食品腐败的原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等引起。

4.适当的保存食品的方法A(选择、判断)食品保存的原理: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

食品保存的方法―传统方法: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现代方法: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利用溶菌酶第21章现代生物技术1.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B基因工程:按照人的意愿,运用人工方法,对生物的基因组成进行“移花接木”式改造的重组技术。

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动植物体或它们的受精卵内,并能在细胞中发挥作用的技术。

转基因动植物:被导入外源基因的动植物。

P12图21-2 :转基因抗虫烟草培养示意图将苏云金杆菌中的杀虫毒素基因转入普通烟草细胞的细胞核中,从而培育出有抗虫特性的烟草新品种。

2.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C细胞工程:指在细胞水平上,有计划地改造细胞的遗传结构,培育人类所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

克隆:不经过受精作用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

(无性生殖)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过程:(大题)(1)母羊A提供细胞核、母羊B提供细胞质、母羊C提供胚胎发育场所。

(2)多利羊在形态特征等方面几乎和母羊A一模一样。

(3)原因:多利羊获得的是母羊A 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4)多利羊与以往的克隆动物的最大区别是它的细胞核来源于高度分化了的体细胞-乳腺细胞,而不是早期的胚胎细胞。

3.生物技术在工业、农业、环境保护、医药等领域的作用A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社会伦理问题A(1)转基因食品 (2)克隆人 (理论可行,但是实际有争议) (3)生物武器八年级下生物苏科版知识2第9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22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1.生物分类的依据A生物学家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将生物分为若干类群。

《普通生物学》教学大纲

《普通生物学》教学大纲

《普通生物学》教学大纲(供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技术安全评估方向使用)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普通生物学是高等生物类专业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必修课,系统介绍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反映近代生物科学的成就和发展动向,不仅是生命科学各分支学科、生物工程技术的重要基础,而且也是医学、农林牧、食品、环境等科学的重要基础,学好普通生物学将为学习这些学科奠定基础,为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专业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普通生物学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生命科学的全貌,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包括生物分子、细胞的结构功能、个体生物学(高等动植物的结构、功能、生殖发育)、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生态学、现代生物技术等基本内容,使学生了解当前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和生物学的发展现状。

强调结构和机能的统一、生物与环境的统一,理论联系实际,以联系的观点认识生命现象和过程,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以及生命科学的分支与相互关系。

掌握生物学常规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中掌握的内容约占70%,熟悉、了解的内容约占25%,有5%左右的大纲外内容。

本大纲的参考教材是普通高等学校“十五”规划教材《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二版,吴相钰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三、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普通生物学教学总学时数为9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66学时,实验学时为24学时),共分36章。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教材分析与案例分析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教材分析与案例分析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教材分析与案例分析主讲人:青铜峡市第六中学胡晓晨一、教材内容:1、八年级(上)生物内容提要:2、八年级(下)内容提要:二、整体教学分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是农、林、牧、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与其有关的应用科学的基础。

生物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必修的一门基础课。

学生在小学自然课里,已学习了一些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在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等方面受到了一定的训练。

在初中阶段,教师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等,使之将来参加社会活动、从事经济生产、作出个人决策所必需的生物学的观点、理解打下结实的基础。

八年级生物教学内容具有以下特点:1、知识点内容多,相互联系不紧密、相对独立。

全册生物课程中,涉及与人类关系的六个大的主题: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动物的运动与行为;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和生物与环境。

2、知识内容抽象、难度大,学生不易理解。

主要有以下的内容突出了这个特点:第14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5节);第15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前3节);第18章疾病与免疫(传染病与免疫);第21章现代生物技术;第24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4节)和第25章生态系统(2节)。

3、生物知识紧密联系生活,易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第五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植物的有性生殖和鸟类的生殖与发育);第六单元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和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第19章珍爱生命(远离烟酒,拒绝毒品和关注健康);第8单元生物技术。

4、关注学生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的形成。

八年级生物教材安排了学生实验:八年级上册10个,其中探究实验是3个,包括:果实和种子适应传播的结构;蚂蚁的觅食行为;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八年级下册13个,其中探究实验是7个,包括: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法;水生种子植物对水生环境的适应;不同土壤环境中的无脊椎动物;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坪。

海底两万里25章内容概括

海底两万里25章内容概括

海底两万里25章内容概括
25章的内容概括为:在《海底两万里》的第25章中,主人公阿龙纳特教授和他的伙伴们继续他们的海底探险之旅。

在这一章中,他们遇到了一只巨大的章鱼,并与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在这一章中,阿龙纳特教授和他的伙伴们驾驶着他们的潜艇“鹦鹉螺号”继续向前探索。

突然,他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黑影在海底下移动。

当他们靠近一看,他们惊讶地发现这是一只巨大的章鱼,估计有数十米长。

阿龙纳特教授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次危险的遭遇,并下令全体船员准备战斗。

他们开始使用电击枪和鱼雷攻击章鱼,但章鱼却展现出了惊人的智慧和力量,成功地躲避了潜艇的攻击。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潜艇被章鱼的触手缠绕,船身开始受到严重的损坏。

阿龙纳特教授和他的伙伴们急忙想出了一个计划,他们使用强酸溶液腐蚀章鱼的触手,成功地解脱出来。

最后,终于在激烈的战斗中,他们击败了这只巨大的章鱼。

战斗结束后,潜艇飘浮到水面上,阿龙纳特教授和他的伙伴们感到疲惫不堪,但也充满了成就感。

通过这次激烈的战斗,阿龙纳特教授和他的伙伴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海洋的神秘和危险。

他们的冒险之旅还远未结束,他们将继续前行,探索更多未知的海底奇观。

同时,他们也明白了人类与海洋生物之间的复杂关系,他们既要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又要面对其中的挑战。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23、24、25章知识点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23、24、25章知识点

第23、24、25章知识点6、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及其生活环境7、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8、绿色植物为生产者,食草动物和肉食动物为消费者,细菌、真菌、蚯蚓是分解者9、食物链:是指吃与被吃的关系,由绿色植物开始,消费者结束10、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11、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是逐级递减的1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13、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14、破坏生态系统的因素有: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如:毁林开荒、过度砍伐、过度放牧15、世界人口70亿16、世界人口日——每年7月11日(1978年突破50亿大关)17、人口压力大面临的问题:粮食紧缺、水资源不足18、我国用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19、目前世界上有一半的地区缺乏淡水20、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方法,我国现为低生育率国家,但人口基数大21、发展生态农业是治理农村环境的重要策略22、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主要是以烟尘、二氧化硫为代表的煤烟型污染,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会导致酸雨23、装修材料会挥发出甲醛、苯、甲苯、氯仿等有害气体24、充足的日照通光可以杀毒25、生物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提供产品为社会服务的技术26、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使牛奶产生乳酸,使液体牛奶变固态;酸奶含乳酸菌,乳酸菌还可制泡菜27、酵母菌用于酿酒,在无氧条件下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28、豆鼓、面酱用米曲霉;米醋用醋酸杆菌29、沼气是利用发酵原理产生——利用产甲烷细菌;发酵技术构成了生物技术产业30、青霉素——最早规模化生产的抗生素31、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32、阿斯巴甜——用于治糖尿病33、食用有机酸包括——柠檬酸、醋酸、乳酸等34、淀粉酶用于酿酒;果胶酶用于制果汁;溶菌酶用于抗菌消炎;木瓜蛋白酶有助于消化35、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沃森、克里克36、克隆风暴——威尔穆特37、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38、最早利用转基因技术——人工合成胰岛素——用大肠杆菌生产39、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转基因技术40、苯丙酮尿症——是遗传病,智力发育障碍41、抗虫棉花——将苏云金杆菌的基因转移到棉花中42、第一只克隆羊——1996年的绵羊“多莉”43、转基因技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技术三、习题1、课本习题①P67思考与练习;②p71思考与练习;③p99思考与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章生态系统
教学目标:1、巩固生态系统的结构。

2、掌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基本原理。

3、培养学生运用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能量流动原理
教学设想:情景导入→巩固基础知识→原理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具:多媒体
课前准备
1、了解本班学习进度
2、要求学生准备纸笔等
情景导入
提出庄稼晚期浇水、施肥不当造成减产现象。

让学生讨论:讨论并回答
有机物的运输
《幻灯片》提示
物质和能量流动不当
由学生回答导入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即今天
我们复习的内容。

复习巩固
一、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由结构所决定的,并引
出上节课的内容《生态系统的结构》的复习巩
固。

回答
《幻灯片》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产者主要指的是绿色植物。

“主要指的”说
明还包括其他生物,自养型生物还有提示回答
化能合成细菌等
消费者、分解者属于异样生物,必须直接或间
接地依赖于生产者合成的有机物,可以看出,
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而
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即生态系统具有一
定的结构性。

复习结构然后过渡到对功能的复习
这种特定的结构决定了生态系统具有特定
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结构———→功能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需要的能量都来《幻灯片》
自太阳,但只是部分光能流经生态系统。

太阳能
《幻灯片》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
思考并讨论
1 答案D
2 讨论答案C 《幻灯片》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示意图
1、能量被摄入到动物体内
能量流入到动物体内思考并讨论
二者是不同的概念
2、流入各个营养级的能量一般有三个流向,即
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流入下一营养级一
部分,还有一部分被分解者所利用。

提问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回答
《幻灯片》提示
逐级递减10%——20%
单向不循环
迁移运用
1、中国人的饮食结构
问题→讨论→回答→提示→回答→总结
2、池塘养鱼
问题→讨论→回答→提示→回答→总结
小结并过渡
通过对能量流动的分析,可以看出生态系
统的能量流动必须依赖于物质的循环,要深入
研究能量的流动,必然涉及到生态系统的物质
循环。

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学生回答
物质循环 C H O N P S 概念
生物地化循环
思考并讨论思考并回答
碳循环示意图填充
问题→讨论→提示→答案
知识小结
通过碳的循环可以看出,环境中的无机物通过
生产者合成糖类、脂类、蛋白质等有机物,这
些有机物又通过各种生物的呼吸、分解作用,
以无机物的形式返回到环境中去,从而使构成
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
往复地循环。

《幻灯片》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表明,
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并不
是生命物质所特有的,有利
地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
具有统一性的一面。

《幻灯片》
思考并讨论N元素的循环
归纳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知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必须依赖于物质的循环,而物质循环也必定伴随有能量的流动,二者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

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正是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的循环而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也正是能量的不断流动物质的不断循环,而使整个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又由于各种成分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使生态系统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也就是生态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