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十首经典宋PPT课件

合集下载

辛弃疾生平简介PPT演示课件

辛弃疾生平简介PPT演示课件
23
词的上片用铺叙的手法,极写上元灯 节华灯逞艳,舞声喧的节日景象。
词的上片写得很热闹,而这所有的热 闹都是为最后冷清中的发现作铺垫的。
24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前一句写灯,后一句写焰火。上元之夜,满 城灯火,就象一夜春风吹开了千树万树的繁花, 满天的焰火明灭,又象是春风把满天星斗吹落。 “花干树” 、 “星如雨” ,不仅写出了灯火之 盛、之美,而且也给人热闹非凡的感觉,渲染出 了节日的热烈气氛。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 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 矣,尚能饭否?
16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 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 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32
作者写这样一个不肯随波逐流、自 甘淡泊的女性形象,是有所寄托的。词 人假借对一位厌恶热闹、自甘寂寞的女 子的寻求,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高洁志 向和情怀。
33
梁启超《艺蘅馆胡词选》云: “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 , 联系作者身世 看这首词大约作于 被罢职闲居期间,置身热闹之外 的“那人”形象里,实有作者自 身的影子在,或者简直就是作者 人格的化身。
11
• “美芹悲黍”中的“芹”指芹菜。《列子• 扬朱》
篇载: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好吃,结果富
豪吃了反倒嘴肿闹肚子。后人以“献芹”称所
献之物菲薄,以示诚意。辛弃疾曾于1165年
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
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悲黍”,
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
• 42岁,即淳熙八年(1181)冬 ,辛弃疾四十 二岁时,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此 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 刑狱和福建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

辛弃疾最全PPT课件

辛弃疾最全PPT课件

2020/4/30
9Hale Waihona Puke 稼轩生平从淳熙三 年秋
至淳熙六 年秋
在三年时间里,辛弃疾先后任京西转 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知隆兴 府兼江西安抚使、湖北转运副使、湖南转 运副使、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迁调频繁, 反映朝廷对辛弃疾的不信任,不欲他在一 处久任。在此期间,辛弃疾镇压了多起盗 贼,抑制了豪强地主,创建了湖南飞虎军, 雄震一方。
2020/4/30
14
稼轩生平
孝宗与光宗父子矛盾加剧,孝宗死后,宗室赵 汝愚与外戚韩侂胄拥立光宗子宁宗即位。韩侂胄掌 权,并开始筹措北伐,进用“士大夫之好言恢复 者”,辛弃疾恢复集英殿修撰。
嘉泰三年(1203) • 知绍兴府,兼浙东安 抚使。
2020/4/30
15
稼轩生平
岁末
• 受诏赴临安,诗人陆游 作诗为稼轩送行。
2020/4/30
“怨已深,痛已巨,怒已盈。” ——《美芹十论·观衅》
5
稼轩生平
绍兴三十一年(1161)
• 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济南农民耿京,愤 而反抗,迅速扩展成几十万人的义军,年 仅22岁的辛弃疾,投奔耿京,担任掌书记。
绍兴三十二年
• 辛弃疾南归,受赵构召见,被授为承务郎。 北返途中,听闻耿京被叛徒杀害,辛弃疾 率五十轻骑悉入五万人马的金营,生擒叛 徒,驰送建康斩首。
2020/4/30
17
第二节 作品赏析
2020/4/30
18
作品赏析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冬
• 陈亮自浙江东阳来江西上饶北郊带湖。稼轩 与陈亮纵谈天下大事,议论抗金复国,极为 投契。陈亮在带湖住了十天,又同游鹅湖。
2020/4/30
19
作品赏析

辛弃疾著名诗词十首

辛弃疾著名诗词十首

辛弃疾著名诗词十首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2、《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4、《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7、《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8、《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宋·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十首经典宋.优秀精选PPT

辛弃疾十首经典宋.优秀精选PPT
• 出自宋·辛弃疾《鹧鸪天》。初春乍暖还寒之际,城中桃李之花还畏寒未开之 时,城外溪头的荠菜花就迎风傲放了。此以荠菜花为特写对象,在表现荠菜 花旺盛生命力的同时,也揭示了这样一个现象:春天的脚步总是最先到达田 野之上,
• 而非温暖的城里。
• 九、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
• 出自宋·辛弃疾《鹧鸪天》。荠菜,一种野生菜 蔬。诗句描写早春雨后花开鸟飞的景象。
前句着重表现的是月光的明亮,以“惊鹊”暗衬出这层意思; 从而极大地拓展了诗句所欲呈现的意境,更让人有回味无穷的空间。 诗句描写溪水的清澈见底、行云人影俱在水中的景象。 四、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出自宋·辛弃疾《西江月》。 后句写远山隐隐,又被带雨之云遮去一半的朦胧景象。 出自宋·辛弃疾《鹧鸪天》。 八、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此以荠菜花为特写对象,在表现荠菜花旺盛生命力的同时,也揭示了这样一个现象:春天的脚步总是最先到达田野之上, 三、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不知名”,说花多花繁,难以穷尽。
前句着法重将表现群的是山月扑光的面明亮而,来以“惊比鹊作”暗衬万出马这层联意思翩;,形象生动,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出自宋·辛弃疾《鹧鸪天》。 八、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诗句描写早春雨后花开鸟飞的景象。 前句着重表现的是月光的明亮,以“惊鹊”暗衬出这层意思; “周遭碧”,是说周围皆是青绿之色; 此以荠菜花为特写对象,在表现荠菜花旺盛生命力的同时,也揭示了这样一个现象:春天的脚步总是最先到达田野之上, 从而极大地拓展了诗句所欲呈现的意境,更让人有回味无穷的空间。 出自宋·辛弃疾《西江月》。 后句着重要表现的是清风之凉,以“鸣蝉”烘托出此意。
• 五、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 出自宋·辛弃疾《鹧鸪天》。无重数,无数重。周遭,周围。诗句描写青山无 数重、花繁难知名。“周遭碧”,是说周围皆是青绿之色;“不知名”,说 花多花繁,难以穷尽。

高二语文辛弃疾简介及代表词作课件(共32张PPT)

高二语文辛弃疾简介及代表词作课件(共32张PPT)

清 风 半 夜 鸣

行西
黄 沙

道月

总结
辛弃疾生不逢时。他的文才武略换来的却是 大半生报国无门的悲愤和苦痛。于是他只好笑傲山 林、诗酒余生。他常常将满腔雄心壮志化作杜鹃啼 血式的悲愤的长歌。这是英雄人格意识的变向表达, 我们从这首词中。清楚也能品味出他对英雄人格的 悲壮追求。然而,也正是这一特定的遭遇,使他一 寄之于词,成为一代词宗,在词史上留下了光辉的 一页。
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 除了武装,后来才被派往江 阴作签判,帮助地方官处理 政务。辛弃疾被迫退隐江西 上饶,空怀一腔忠贞热情, 却报国无门。辛弃疾许多词 就反映了这种悲愤。
• 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 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
• 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 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 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 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 中原的奋斗。
诗词特点
艺用术风典格多引人样古 用,事 以以、 抒豪古 发放人 情为来 怀主比,喻今风时格、沉今雄 豪典作迈,又抒1论、不写。引乏力使前立细图人论腻恢之有柔复言根媚国或据事。家。,统题以一材验的广证爱阔作国又者热善之情用理, 倾用诉壮2、志用难典酬可的减悲少愤语辞,之对繁当累时,执政者的
屈辱求3、和有颇不多便谴直责述;者,也可有借不典少故吟之咏暗祖示国, 河山的婉作转品道出。作善者于之运心用声比兴手法和奇特 想木象都,赋4丽而、予对,增充情自声加实调 外感然内和 形和界容谐 之性的、, 美格山美对 ,化,、仗 与词并水工 丰句有、整 富。所风, 之可结内寄、使构涵托月文谨。。、辞严草妍,、
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 雄。 1161 年,金国大举南犯, 21 岁的辛弃 疾率群众 2000 多人在家乡起义,参加以耿京 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 掌书记 职务。

辛弃疾及南宋爱国词PPT课件作品

辛弃疾及南宋爱国词PPT课件作品
经过千百次的寻觅,终于在灯火冷 落的地方发现了她。人们都在尽情的狂 欢,陶醉在热闹场中,可是她却在热闹 圈外;独自站在“灯火阑珊处”,充分 显示了发现意中人后的惊 喜之情。
词到此戛然而止,而作者用饱 含感情的笔所创造的意境,却引人 深思。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作颂,信工也; 复亲信之,恐非实也。”明王世贞《艺苑卮 言》:“《长门》一章,几于亚美。阿娇复幸, 不见纪传,此君(引者按:此君指司马相如) 深于爱才,优于风调,容或有之,史失载耳。”
君莫舞
或认为指主和派、投降派的猖狂与得意 忘形,或避而不注,或含糊其辞,或认为只 是辛弃疾对王正之的劝说之辞而已。
玉壶:指月亮。
鱼龙舞:指舞鱼灯、龙灯之类。
这首《青玉案.元夕》,是辛弃 疾的名作, 它以寻找情人为线索,用 元宵节的盛况,烘托出一个孤高、忧 郁的“那人”形象,表现出作者对这 个形象的执意追求。
词的上片用铺叙的手法,极写上元灯 节华灯逞艳,舞声喧的节日景象。
词的上片写得很热闹,而这所有的热 闹都是为最后冷清中的发现作铺垫的。
末句奇峰突起,勾勒了一个清 新淡雅、超凡脱俗、置身局外的 女子形象。这样一个自甘寂寞、 不慕荣华,不肯随俗的女子,犹 如鹤立鸡群,独标一格。
蛾儿 ”、“雪柳”、 “黄金缕”等装饰品 ,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整整齐齐, 漂漂亮亮。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 转,一夜鱼龙舞。
写游人之盛。 只“宝马雕车香 满路”一句,游人如织、仕女如云 的景象却跃然纸上;
最后三句描绘歌舞之乐。节日的夜晚,
一片狂欢景象,到处是笙箫齐鸣,到处是彩 灯飞舞, “一夜鱼龙舞”,写出了人们彻夜 狂欢的情景。
下片: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丑奴儿-PPT课件

辛弃疾--丑奴儿-PPT课件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他 这首词外表虽则婉约,而骨 子里却是包含着忧郁、沉闷 不满的情绪。……用“却道 天凉好个秋”这样一句闲淡 的话,来结束全篇,用这样 一句 闲淡话来写自己胸中的
悲愤,也是一种高妙的抒情 法。 深沉的感情用平淡的语 言来表达,有时更耐人寻味。
整体感知
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 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 表现了 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 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上片写 少年不 识愁滋味。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 滋味”。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 浓愁淡 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 藉,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 情韵。
词的下片笔锋一转,写出历尽沧桑,饱尝愁 苦之后,思想情感的变化,着重写自己现在 知愁。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 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 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
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 叠句的运用,有什么作用?
两个“爱上层楼”各有什么作用?
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 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 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 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 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 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 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 “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 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 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 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 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 系起来,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 表达得十分完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省广丰县洋口镇博山村,广丰县城西
去15公里。始建于唐同光年间(923
年—925年),明隆庆间毁于火,万
历间重建,天启元年(1621)建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
3
• 五、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 出自宋·辛弃疾《鹧鸪天》。无重数,无数重。周遭,周围。诗句描写青山无 数重、花繁难知名。“周遭碧”,是说周围皆是青绿之色;“不知名”,说 花多花繁,难以穷尽。
• 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出自宋·辛弃疾《西江月》。天暗星稀、欲雨而止,这都是常见的天象,本没 有什么好写。但是,在词人笔下,通过对仗工整的形式,通过“天外”与 “山前”两词所营造的阔大辽远的意境,遂使平常的天象描写顿然显得生动 起来,让人有无穷的联想空间。
辛弃疾十首经典宋词
2021
1
• 一、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 出自宋·辛弃疾《生查子》。诗句描写溪水的清澈见底、行云人影俱在水中的 景象。
• 二、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 出自宋·辛弃疾《太常引》。秋影,指中秋的月亮。金波,指月光。诗句描写 中秋的月亮皎洁明亮,仿佛是铜镜刚磨过一样。比喻形象新颖,顿使平淡情 事充满了特别的情趣。
• 出自宋·辛弃疾《鹧鸪天》。初春乍暖还寒之际,城中桃李之花还畏寒未开之 时,城外溪头的荠菜花就迎风傲放了。此以荠菜花为特写对象,在表现荠菜 花旺盛生命力的同时,也揭示了这样一个现象:春天的脚步总是最先到达田 野之上,
• 而非温暖的城里。
2021
5
• 九、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
• 出自宋·辛弃疾《鹧鸪天》。荠菜,一种野生菜 蔬。诗句描写早春雨后花开鸟飞的景象。
2021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七、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出自宋·辛弃疾《西江月》。别枝,指旁出的小枝。诗句描写明月辉映、惊起 别枝之鹊,清风徐来、夜半蝉惊而鸣的景象。前句着重表现的是月光的明亮, 以“惊鹊”暗衬出这层意思;后句着重要表现的是清风之凉,以“鸣蝉”烘 托出此意。
• 八、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 十、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
• 出自宋·辛弃疾《鹧鸪天》。风流,指风光美好。 以“风流”写丘壑,既突出了丘壑之美,也拉近 了人与自然的距离,突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 情。
2021
6
2021
2
• 三、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 出自宋·辛弃疾《鹧鸪天》词。前句写春水江涨,浩荡无涯,两岸树木随水绵 延,无穷无尽的景象;后句写远山隐隐,又被带雨之云遮去一半的朦胧景象。 从而极大地拓展了诗句所欲呈现的意境,更让人有回味无穷的空间。
• 四、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 出自宋·辛弃疾《菩萨蛮》。高人,指志向、道德高的人。翩,疾飞。前句以 拟人修辞法将青山人格化,将青山与人的亲切感表现出来。后句以比喻修辞 法将群山扑面而来比作万马联翩,形象生动,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