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间隔缺损

合集下载

空心病的临床分型和分期评估

空心病的临床分型和分期评估

空心病的临床分型和分期评估空心病,也称为心脏空洞症,是指心脏中心室或心房内存在结构性缺损,导致心脏内血流正常循环受阻的疾病。

根据空心病的临床特点和病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类型,并进行相应的分期评估。

本文将介绍空心病的临床分型和分期评估的方法和意义。

一、类型分型根据空心病的解剖特点和血流通路,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室间隔缺损(VSD):室间隔出现缺损,使得心室之间的血液交流,导致氧合血与脱氧血混合。

2. 动脉导管未闭(PDA):在胎儿出生后,动脉导管未完全关闭,使得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血液混合。

3. 心房间隔缺损(ASD):心房之间发生缺损,使得血液在心房之间来回流动。

4. 房室间隔缺损(AVSD):心室之间和心房之间都存在缺损,导致氧合血和脱氧血在心腔中混合。

5. 三尖瓣下置(Ebstein畸形):三尖瓣位于正常位置以下,导致血液回流到右心房。

6. 肺动脉狭窄(PA):肺动脉发生狭窄,使得血液流速减慢。

二、分期评估对于空心病患者,我们需要进行分期评估,以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决定适当的治疗方法。

1. NYHA功能分级: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其分为Ⅰ~Ⅳ级。

Ⅰ级表示没有症状,可以正常活动;Ⅱ级表示有轻度体力活动时气急、心悸等症状;Ⅲ级表示有中度体力活动时出现症状;Ⅳ级表示即使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严重的症状。

2. Echocardiogram心脏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波来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包括心室大小、瓣膜功能、室壁运动等指标。

超声检查结果可以评估空心病的严重程度。

3. 心导管检查:心导管检查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心脏解剖和血流动力学信息,是评估空心病的重要手段。

4. 活动耐力测试:通过运动试验来评估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心脏负荷容限。

5. 血氧饱和度:通过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可以了解患者身体组织得到的氧气供应情况。

三、分型和分期评估的意义空心病的分型和分期评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病例讨论房间隔缺损

病例讨论房间隔缺损

03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和 改善生活质量,对于较小的房 间隔缺损,药物治疗是首选方 案。
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洋地黄 制剂、抗凝剂等,用于减轻心 脏负担、改善心功能和预防血 栓形成。
药物治疗需要定期监测,根据 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同时需注 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手术治疗方案
诊断方法
在诊断房间隔缺损时,医生通常会采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X线胸片等方法 进行检查。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从而确诊房间隔缺 损。
诊断经验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仔细分析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检查结果进行综合 判断。对于疑似房间隔缺损的患者,医生应尽早进行相关检查,以便确诊并制 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查,以确保治疗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对于较大的房间隔缺损或药物治 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手术治疗是
必要的。
手术治疗包括体外循环下直视修 补和经导管介入封堵两种方式,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
术方式。
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术后患者心 功能得到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提
高。
其他治疗方案
其他治疗方案包括心导管检查、心导 管介入治疗等,主要用于诊断和辅助 治疗。
治疗经验总结
治疗方法
治疗房间隔缺损的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手术治疗 通常需要在体外循环下进行,通过修补房间隔缺损来改善心 脏功能。介入治疗则通过导管将封堵器送至缺损部位,封堵 缺损,达到治疗目的。
治疗经验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 疗方法。对于小型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可能更合适;对于 大型房间隔缺损或合并其他心脏畸形发展,右心负担 加重,最终导致右心功能 不全。

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

Ⅲ型VSD 即房室通道型或流入道型,指缺 损位于室间隔流入道和三尖瓣隔瓣后下方, 其上缘延伸至隔瓣瓣环或之间有细肌束隔开, 传导束位于缺损下缘,一般认为是由于胚胎 期心内膜垫发育停滞所致
Ⅳ型VSD 即肌型,位于室间隔小梁部,可 单发或多发
分类(二)
Anderson 分类 膜周型缺损 以房室瓣和与动脉瓣的纤维连 接为边缘(偏流入道、偏小梁部、偏流出道) 肌型缺损 完全位于室间隔肌部 双动脉下缺损 以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纤维连 接为边缘
治疗
非手术治疗 主要是针对左向右分流的病理生理学状态、 治疗肺血管阻力增高和针对心内膜炎给予预 防性抗生素
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的选择:非限制性VSD 倾向于早期
心导管介入治疗
术后监护
术后主要注意 心律失常 出血 血流动力学 气道管理
并发症
与解剖结构受损、显露不充分和体外循环有关,传 导系统、三尖瓣和主动脉瓣术中受损的风险较大
病理生理和自然史
病理生理 心房水平存在左向右分流,其程度与ASD 大小和左右心室顺应性有关
出现紫绀 下腔静脉血由大的下腔静脉瓣经 房间隔缺损分流入左心房;存在左上腔静脉 回流入无顶冠状窦;共同心房;艾森曼格综 合症
ASD存在并发房性心律失常、右心室功能不 全、肺动脉高压、栓塞、充血性心力衰竭的 危险,自然寿命平均为36岁,晚期死亡主因 是充血性心衰和心律失常(与年龄及分流量 呈正相关)
室间隔缺损 静脉窦型ASD肺动脉高压发生率较继发孔ASD高
诊断
临床表现 第二心音固定分裂、收缩期杂音(也可有 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胸片 可有心脏增大,肺血增多及肺动脉段突出等表 现 心电图 可有右心室肥厚,V1导联呈rSr/或rsR/和 电轴右偏等(电轴左偏提示可能为原发孔房间隔缺 损) 心脏B超 能明确诊断 心导管 诊断不明、怀疑合并其它畸形或介入治疗

室间隔缺损对身体的影响有哪些

室间隔缺损对身体的影响有哪些

肢体栓塞:肢体动脉 栓塞可能导致肢体缺 血、坏死等症状
感染和创伤易诱发心衰
感染和创伤可能导致心衰,因为 室间隔缺损患者心脏功能较差, 容易受到感染和创伤的影响。
感染和创伤可能导致心衰,因为 室间隔缺损患者心脏功能较差, 容易受到感染和创伤的影响。
感染和创伤可能导致心衰,因为 室间隔缺损患者心脏功能较差, 容易受到感染和创伤的影响。
因素。其他脏器栓塞源自心源性栓塞:心脏 瓣膜病、心房颤动 等疾病可能导致栓 子脱落,引起其他 脏器栓塞
肺栓塞:肺动脉栓塞 可能导致呼吸困难、 胸痛等症状
脑栓塞:脑动脉栓塞 可能导致脑卒中、意 识障碍等症状
肾栓塞:肾动脉栓塞 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 尿毒症等症状
肠系膜栓塞:肠系膜 动脉栓塞可能导致腹 痛、腹泻等症状
肺栓塞
肺栓塞是室间隔缺损的一种并发症 肺栓塞可能导致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症状 肺栓塞可能引起肺动脉高压,导致心脏衰竭 肺栓塞可能引起肺水肿,导致呼吸衰竭
生长发育影响
第四章
生长发育迟缓
室间隔缺损可 能导致生长发 育迟缓
室间隔缺损可 能导致心脏功 能不全,影响 生长发育
室间隔缺损可 能导致营养不 良,影响生长 发育
室间隔缺损可 能导致呼吸困 难,影响生长 发育
0
0
0
0
1
2
3
4
营养不良
室间隔缺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影响生长发育
营养不良可能导致体重下降、 身高增长缓慢等问题
营养不良还可能导致免疫力下 降,增加感染风险
营养不良还可能影响智力发育, 影响学习、认知能力
免疫力低下
室间隔缺损可能导致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疾病 免疫力低下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影响身高和体重 免疫力低下可能导致身体虚弱,容易疲劳 免疫力低下可能导致皮肤病、过敏等疾病发生

心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

心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

心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病因】在胚胎的第5~7周,分别自心室尖部由下而上、心球嵴处自上而下形成肌性间隔,并由来自房室瓣处心内膜垫的膜部间隔与前二者相互融合,形成完整的心室间隔,将左右心室腔完全隔开,如果在此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即会造成相应部位的心室间隔缺损。

一般系单个缺损,偶见多发者。

【症状】据统计,约20%的小口径缺损可在幼儿期自行闭合。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婴幼儿的的室间隔缺损患病率约为0.3%,而据成年人�萍熳柿希�室间隔缺损的发现率仅为0.03%,可充分证明自行闭合这一事实。

室间隔缺损不经手术治疗,其平均寿命为25~30岁,出现艾森曼格综合征后,生命期限明显缩短。

缺损口径较小、分流量较少者,一般无明显症状。

缺损较大、分流量较多者,可有发育障碍,活动后心悸、气急,反复出现肺部感染,严重时可出现呼吸窘迫和左心衰竭等症状。

当产生轻度至中度肺动脉高压、左至右分流量相应减少时,肺部感染等情况见减轻,但心悸、气急和活动受限等症状仍存在,或更形明显。

重度肺动脉高压、产生双向或反向(右至左)分流时,出现紫绀,即所谓艾森曼格综合征,体力活动和肺部感染时紫绀加重。

最终发生右心衰竭。

在肺循环阻力和体循环阻力正常的情况下,左心室收缩期压力明显高于右心室,二者约呈四与一之比。

室间隔缺损时,每当心室收缩期,血液通过缺损产生左至右分流。

婴儿出生后头几周内,由于肺小动脉仍保持某种程度的胚胎期状态,肺血管阻力仍较高,因此左向右分流量较少,此后分流量逐渐增多。

由于肺血流量增多,肺静脉和左心房的压力亦随之升高,致使肺间质内的液体增多,肺组织的顺应性降低,肺功能受损,且易招致呼吸系感染。

因此,分流量增多时,特别在婴幼儿时期,会出现呼吸窘迫。

呼吸困难增加能量消耗,加以体循环血流量相应减少,因而影响全身发育。

心室水平的左向右分流,使左、右心室负荷均增加。

起初,随着肺血流量的增多,肺总阻力可作相应调节,因而肺动脉压力增高不明显(肺血管床正常时,肺血流量增加4倍,仍可赖肺总阻力的自身调节而保持肺动脉压力无明显改变)。

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病因
与其他先天性心脏病一样,目前认为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等复 杂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下列因素可能影响到胎儿的发育 而产生先天性心畸形。
1、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 感染,妊娠前三个月患病毒或细菌感染,尤其 是风疹病毒,其次是柯萨奇病毒,其出生的婴儿先 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较高。 其它:如羊膜的病变,胎儿受压,妊娠早期先 兆流产,母体营养不良、糖尿病、苯酮尿、高血钙, 放射线和细胞毒性药物在妊娠早期的应用,母亲年 龄过大等均有使胎儿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
2.下腔型或称低位缺损远较卵圆孔型少
见,约占总数的12%以上。缺损为单发 性,位置较低,呈椭圆形,下缘缺如, 和下腔静脉的入口没有明显分界。
3.上腔型或称高位缺损又名静脉窦
(sinusvenosus)缺损,缺损位于卵圆孔上 方,紧靠上腔静脉的入口。缺损一般不大, 为1.5~1.75cm,其下缘为明显的新月形房 间隔,上界缺如,常和上腔静脉连通,使上 腔静脉血流至左、有心房。这类病例几乎都 伴有右上或右中叶肺静脉同流异常,血液回 流入上腔静脉内。

2、遗传因素: 多数的先天性心脏病是由多个基因与环 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 3、其它: 有些先天性心脏病在高原地区较多,有 些先天性心脏病有显著的男女性别间发病差 异,说明出生地海拔高度和性别也与本病的 发生有关。

房间隔缺损血流动力及症状
正常时,左心房压力(8~10mmHg)无论收
房间隔缺损
(ASD)
疾病概述

房间隔缺损简称房缺(atrial septal defect, ASD),是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仅次于室间隔缺损,系胚胎发育期心房间隔上残 留未闭的缺损而形成。房间隔缺损绝大多数为单 孔型,少数为多孔型,还有极少数呈筛孔状者。 房间隔缺损占先天性心脏病构成比的6%-10%左右, 男女之比为1:2-3。由于该病在儿童时期症状轻微、 体征不明显,很大一部分患者直至成年期才被发 现。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

艾森门格综合征:随着肺血管病变的进行 性发展,容量性肺动脉高压渐变为不可逆 的阻力性肺动脉高压,当右心室收缩压高 于左心室收缩压时,左向右分流逆转为双 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出现发绀,即艾森 门格综合征。
临床表现—体征
心前区隆起,收缩期抬举感;S1亢进; P2 增强,固定分裂; L2~3肋间闻及2~3/6级 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当肺循环血流量超 过体循环1倍以上时,三尖瓣区可闻短促、 低频的舒张早中期杂音(三尖瓣相对狭 窄)。
临床表现—体征
心前区隆起;收缩期抬举感;P2增强,L3、 4肋间3~4/6级响亮而粗糙的全SM,常伴有震 颤;心尖区较柔和的DM
大型VSD伴明显肺动脉高压时,右室压力显 著升高,SM减弱或消失;P2显著亢进;继发 漏斗部肥厚时P2减弱。
特殊检查
心电图 正常或轻度左室肥大 RV5、V6升高伴深Q 波,T 波直 立高尖对称,以左心室肥厚为主 双室肥厚或右心室肥厚,左房扩 大,P波有切迹或增宽
PV 肺静脉 LA 左心房 PA 脉肺动
LV 左心室
房间隔缺损 血流动力学示意图
ASD 血流动力学变化
上、下腔静脉血 右心房(扩大)
ASD
肺静脉 左心房
右心室 (增大)
左心室(血量 减少)
肺血流量明显增加(肺充血)
肺小动脉痉挛、增厚
体循环供血不足
右向左分流
(消瘦、乏力、心悸、气短等)
艾森门格综合征 (少数病人晚期)
型特点(重点) 3.熟悉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方法 4.熟悉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原则 5.掌握四种常见的先心病的临床特点(重点)
和诊断要点(重点)、病理解剖、血流动力学 变化(重点)
正常胎儿循环的特点及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 儿童心血管病检查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概述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

房室间隔缺损超声诊断可修改文字

房室间隔缺损超声诊断可修改文字

进展
选择适合封堵治疗的病例(中央型ASD)
第三十六页,共104页。
封堵治疗前
进展
实时监测,指导封堵器 释放
monitoring during the operation
封堵治疗后即刻
第三十七页,共104页。
房间隔缺损超声诊断要点
(Main points of ultrasonic echocardiogram)
第六十一页,共104页。
VSD在2DE不同切面示意图
1、2:漏斗部室缺;3、4:膜部室缺
第六十二页,共104页。
室间隔缺损超声分型:
漏斗部室缺:主动脉根部短轴 12点至肺动脉瓣之间室间隔中断; 膜部室缺:三尖瓣隔瓣基底部至 主动脉根部短轴12点钟处; 肌部间隔缺损:距主动脉瓣较远
RVOT
RA
PA
第九页,共104页。
直接征像(direct sign)
超声心动图表现
四腔观,房间隔局部回声中断
echo discontinuation of atrial septum
第十页,共104页。
两处缺损
第十一页,共104页。
超声心动图表现
ASD二维超声分型示意图
A:正常房间隔;B:中央型ASD;C:原发孔ASD;D:腔静脉型ASD (引自钱蕴秋主编“超声诊断学”第2版p252)
第四十八页,共104页。
动脉导管未闭(PDA)
临床表现:

取决于导管的粗细,细导管在剧烈
运动后有心悸、气短等,严重者可出现紫
绀。典型体征:胸骨左缘第二、三肋间连
续性机器样粗糙杂音。
第四十九页,共104页。
动脉导管未闭(PDA)
超声诊断要点 直接征象: • 1)胸骨旁左缘动脉 导管切面示降主动 脉与肺动脉分叉处 或左肺动脉之间 局部回声失落

房室隔缺损(AVSD)PPT课件

房室隔缺损(AVSD)PPT课件
大小
TAVSD:出生后即有 症状,表现为气促 多汗,喂养困难, 生长迟缓,反复肺 部感染和心衰。
7
手术方法
PAVSD 目的在于二尖瓣关闭不全或 二尖瓣裂的矫正和原发孔 ASD修补
TAVSD
应尽早6个月内手术 两片法修补:常用,即用涤纶片 闭合室水平分流,另一自体心 包片修补ASD的临床效果 单片法修补:少用
14
术后并发症
常见原因:
(1)瓣膜 发育差, 无法成形
(2)瓣裂缝合后瓣 口变形
(3)腱索异常,成 形后难以达到正常功 能术后易出现低心排
残余M I
处理:
一般通过强心、利尿 加以控制。但重度MI 常有严重低心排,应及 早再次二尖瓣修复或置 换术。
15
术后并发症
常见原因:
(1)房室瓣撕脱导 致瓣膜反流
2
过度型房 室间隔缺损 (TAVSD)
3
完全型房 室间隔缺损 (CAVSD)
PAVSD和TAVSD同PECD CAVSD同TECD
5
病理生理
各型AVSD的病理生理变化取决于:房内分流, 室内分流,房室瓣反流及合并的畸形
PAVSD:伴有轻度二尖瓣反流时 ,与大的ASD相似,如有重度M I,反流的血入右房,使左右心 室容量负荷加重,早期心脏增大 和心衰
8
护理要点
PVASD
房室瓣功能尚好时,护理与单纯房缺相似
TVASD
1)TVASD矫治基本内容是修复瓣膜及闭合缺损,手术当时满意。 术后早期也有可能发生残余漏,残余瓣反流及PH下降不满意
2)密切观察LAP及床边超声结果。如LAP>RAP, 瓣反流加重,低 心排PH危象。及时汇报医生。如大量残余反流,需再次手术
(2)残余VSD

28室间隔缺损1mm,右向左分流

28室间隔缺损1mm,右向左分流

28室间隔缺损1mm,右向左分流28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心病,即心脏的分割壁缺损,导致氧合血与非氧合血相互混合,继而引起心衰、发育不良和蓝紫绀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其中,28室间隔缺损1mm,右向左分流更为严重,会给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本文将从28室间隔缺损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患者和家属提供一些参考。

一、病因28室间隔缺损1mm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胎儿期间心脏的发育异常引起的。

通常情况下,心脏在发育过程中,会形成四个心腔,即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分别由间隔分隔开来。

但是,当室间隔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缺损时,就会导致心脏的氧合血和非氧合血相互混合,形成右向左分流。

而28室间隔缺损1mm则是属于小型缺损,但右向左分流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仍具有一定危害。

二、症状28室间隔缺损1mm的症状并不明显,一般表现为气短、活动受限、容易疲劳、心率加快、心悸等。

另外,由于右向左分流,患者可能会出现蓝紫绀等症状,这是因为混合血流中存在较多的非氧合血,血液中的含氧量相对较低,导致皮肤和粘膜发生紫绀。

另外,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引起发育不良、心力衰竭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三、诊断一旦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接受心脏超声检查、心脏造影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心脏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方法,能够清楚地显示室间隔缺损的大小、位置和分流情况。

另外,心脏造影是一种比较直观的检查方法,通过向患者的心脏注入造影剂,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腔的情况,以及室间隔的缺损情况,从而帮助医生明确诊断。

四、治疗对于28室间隔缺损1mm并且右向左分流的患者,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修补。

手术修补可以通过开胸手术或经皮手术进行,一般情况下,手术都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通过缝合或植入器械等方式来修补室间隔的缺损,从而阻断右向左分流,恢复心脏正常的血液流动。

室间隔缺损的分型

室间隔缺损的分型

室间隔缺损的分型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它是指心脏中的室间隔出现缺损,导致心脏的左右两个室腔之间出现通道,使得氧合血和非氧合血混合,影响了心脏的正常功能。

隔缺损的分类对于临床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隔缺损的分类。

一、按照缺损的位置分型1.室间隔缺损(VSD)室间隔缺损是指心脏的室间隔出现缺损,使得左右两个室腔之间通道畅通。

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隔缺损类型,分为膜型、肌肉型和肌膜型。

其中,膜型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室间隔缺损的80%以上。

2.房间隔缺损(ASD)房间隔缺损是指心脏的房间隔出现缺损,使得左右两个心房之间通道畅通。

房间隔缺损是次常见的隔缺损类型,分为中心型、上部型和下部型。

3.房室间隔缺损(AVSD)房室间隔缺损是指心脏的房室间隔出现缺损,使得左右两个心房和左右两个心室之间通道畅通。

房室间隔缺损是较为罕见的隔缺损类型,分为完全型和不完全型。

二、按照缺损的大小分型1.小型隔缺损小型隔缺损是指缺损的直径小于5mm,通常不需要手术治疗,随访观察即可。

2.中型隔缺损中型隔缺损是指缺损的直径在5mm-10mm之间,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3.大型隔缺损大型隔缺损是指缺损的直径大于10mm,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心脏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等严重后果。

三、按照缺损的形态分型1.膜型隔缺损膜型隔缺损是指缺损位于室间隔的膜部,通常缺损较小,且不会扩大。

膜型隔缺损的手术治疗成功率较高,预后较好。

2.肌肉型隔缺损肌肉型隔缺损是指缺损位于室间隔的肌肉部,通常缺损较大,且可能会扩大。

肌肉型隔缺损的手术难度较大,治疗效果也不如膜型隔缺损。

3.肌膜型隔缺损肌膜型隔缺损是指缺损位于室间隔的肌膜部,通常缺损较大,但不会扩大。

肌膜型隔缺损的手术治疗效果较好,预后较好。

四、按照缺损的伴随病变分型1.单纯隔缺损单纯隔缺损是指缺损不伴随其他心脏疾病,通常手术治疗后预后较好。

房间隔缺损PPT演示课件

房间隔缺损PPT演示课件
鉴别诊断
需要与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先天性心脏病进行鉴别。室间隔缺损 的典型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心室水平左 向右分流,而动脉导管未闭则表现为 主动脉向肺动脉的分流。
03
治疗策略与方案选择
保守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 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症 状,如使用利尿剂、血管 扩张剂等。
生活方式调整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房间隔缺损研究现状总结
流行病学研究
通过对大量人群的调查和分析,揭示 了房间隔缺损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和 地域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
诊断技术研究
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诊断技术在房 间隔缺损的筛查和诊断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病理生理学研究
深入探讨了房间隔缺损的病理生理学 机制,包括心脏结构异常、血流动力 学改变和心律失常等方面。
血栓栓塞
对于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应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栓塞事件,如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 药等。
心脏性猝死
虽然较为罕见,但房间隔缺损患者可能发生心脏性猝死。对于高危患者,可考虑植入心脏 复律除颤器(ICD)以预防猝死发生。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疾病知识普及教育
房间隔缺损的基本知识
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房间隔缺损的定义、原因、症状、诊断 和治疗方法等基本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疾病。
手术时机
对于婴幼儿患者,如果房间隔缺 损较大且症状严重,应尽早进行 手术治疗;对于成年患者,如果 病情稳定且无明显症状,可以选
择择期手术。
术后康复与随访管理
01
术后康复
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如呼吸锻炼、肢体活动锻炼等,以
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室间隔缺损
病理生理: 一般情况下:左右分流:分为有效循环和无效循环 当右心室压力更高时:右左分流:艾森门格(Eisenmenger)综合征:发绀
室间隔缺损
临床表现:与房缺类似,但出现的症状更早,常伴有复杂先心 缺损小分流量小:无明显症状 缺损大分流量大:症状明显 • 肺充血及体循环血量不足的表现:面色苍白、体型瘦长、乏力多汗、活动
房缺 VS 室缺
室缺的症状更为严重 心脏泵血 左心室收缩的抽吸作用
各种技术对比
X线 CT MR 超声心动图
优势
方便、筛查
缺点
辐射、诊断率低
时间、空间分辨率高 辐射、外源性造影剂
空间分辨率高、多序 时间分辨率低、噪音
列观察
、MR检查的禁忌症
无创、多次观察、直 接测得缺损处的血流
压力
不同观察者间重: • 心型:二尖瓣型心、肺动脉段突出 • 心影:正常、轻度或中度增大
左、右心室增大 • 肺血:增多,肺叶呈充血的表现、肺动脉扩张、肺动脉高压 • 主动脉:主动脉结缩小 (小孔型室缺可在正常范围) • VSD伴Eisenmenger综合征时,右心室增大明显,肺门残根表现,肺血减少
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CT/MR: • 多平面重建可直接显示缺损的位置和大小 • 右房及右室的扩张、肺动脉的扩张 • MR常采用横轴、心室长轴及四腔心层面,电影MR可显示缺损处的分流
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图: • 多个切面能观察房间隔分流及反流压差 • 房间隔的回声中断、右心容量负荷增加、肺动脉压增高、彩色多普勒提示
损位于冠状静脉窦区域)
房间隔缺损
病理生理: 一般情况下:左右分流:左房压力(8-10mmHg)>右房压力(4-5mmHg) 当右房压力更高时:右左分流:艾森门格(Eisenmenger)综合征:发绀

室间隔缺损的缺损大小划分

室间隔缺损的缺损大小划分

室间隔缺损的缺损大小划分发表者:2459人已访问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

通常室间隔缺损并不是非常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但是有些室间隔缺损依然能直接威胁患者生命。

因此可通过是否严重来对室间隔缺损进行划分,判断室间隔缺损是否严重,在临床上多用缺损的大小来区分。

室间隔缺损按缺损的大小分有小、中、大型缺损;从病性来判断也就是轻、中、重之分。

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案,是以患儿室间隔缺损的大小以及临床症状的多少为基本依据,结合患儿身体的一般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分析而作出的。

室间隔缺损的缺损大小划分参考标准:1 •婴幼儿:小型缺损,缺损口直径以下,中等缺损,缺损大直径在〜,大缺损,缺损孔直径大于。

成人通常小缺损为厘米以下,〜厘米为中等大小型缺损,〜厘米大小者为大型缺损。

2..小缺损的治疗:小缺损是指缺损的直径小于厘米,临床症状轻,小孩活动量仍大, 除了体格检查时有心脏杂音外,其余检查包括心电图、X线胸片等均正常,但超声心动图或心脏彩色多谱勒(彩超)检查有时可证实为小缺损。

这种小缺损,从出生至3 岁之前,约1/2〜2/3可自然关闭,随着年龄增长,室间隔缺损白愈的可能性逐渐减少。

3岁以后仍不能白然关闭的应考虑手术治疗。

室间隔缺损可分为膜周型(又称室上悄下型)、漏斗部型(又称室上皤上型、干下型、肺动脉瓣下型等)、肌部型、房室通道型(又称隔瓣后型)、混合型等五类。

其中有可能自愈的室间隔缺损:膜周型(直径小于5mm)、肌部型(直径小于5mm) o自愈的一般规律是,小缺损闭合率高,大缺损闭合率低;肌部、膜周部缺损闭合率高,圆锥部缺损不能白行闭合;2岁以内闭合率高,2岁以上闭合率低;合并肺动脉高压考很难自行闭合。

小的室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量小,不易发生肺动脉高压,临床上可以长期无症状, 因此在短期内不算严重,治疗成功率也极高,在大型心脏专科手术成功率可达到9 9%o2.中等大小缺损的治疗:是指缺损大直径在〜厘米,孩子出生后即可出现症状,孩子可有反复的呼吸道、咳嗽,活动后心累,婴儿剧哭时有口周发青等,但也有的没有多少症状,只是剧烈运动不如同龄儿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什么表现?
1、缺损小者无症状,缺损大者在出生2~3个月后即 开始出现症状。 2、婴儿期可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 甚至左心衰竭,但随生长发育缺损逐渐缩小,症状 亦逐渐减轻;2岁后症状好转,但常见劳累后气促、 心悸。3、进行性阻塞性肺动脉高压者,幼年即可出 现发绀和室流出道、室上嵴上方和主、肺动脉瓣之 下,少数病例合并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2.室上嵴下缺损 位于室间隔膜部,此型最多见,占60%~70%。 3.隔瓣后缺损 位于右心室流入道,三尖瓣隔瓣后方,约占20%。
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1.中央型房间隔缺损; 2.房间隔缺损≤36mm,儿童房间隔缺损≤房间隔全 长的1/2; 3.缺损边缘距房顶、上下腔静脉入口、肺静脉入口、 二尖瓣4~5mm以上,以保证封堵器有足够的附着 点,而距主动脉侧残端一般不受影响; 4.多孔房间隔缺损距离近的可以封堵; 5.房间隔缺损术后残余分流; 6.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明显的心房水平分流;
房间隔缺损的健康宣教
房间隔缺损是什么? 房间隔缺损指因左右心房的间隔先天性发育不全、 遗留缺损而导致的、存在于两心之间的异常通路。 有什么表现? 1.原发孔缺损症状主要为轻度劳累后气急、心悸或 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等;有的患者症状出现早而重, 常发生在婴儿和儿童期,病程进展快,早期就出现 明显的心脏扩大和严重的肺部充血等现象。 2.继发孔缺损在儿童多无明显症状,一般到青年期 症状才开始出现,包括劳力性气促、心悸、乏力、 心房颤动、肺循环血量增多时易发生右心衰竭和呼 吸道感染。 分类: 从房间隔缺损的发生学方面可将其分为原发孔 房间隔缺损和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两大类。由于 原发孔房间隔缺损常伴有二尖瓣和三尖瓣的畸 形。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根据缺损出现的部位分 为中央型缺损(卵圆窝型缺损)、上腔型缺损 (静脉窦型缺损)、下腔型缺损和混合型缺损 等四种类型。 治疗: 1岁以上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罕有自发性闭 合者,对于无症状的患儿,如缺损小于5mm可 以观察,如有右心房、右心室增大一般主张在 学龄前进行手术修补。 成年人如缺损小于5mm、无右心房室增大者可 临床观察,不做手术。 成年病例如存在右心房室增大可手术治疗,合 并有心房纤颤者也可同时手术,但肺血管阻力 大于12单位、出现右向左分流和发绀者则禁忌 手术。 有一部分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如位置合适,可行 微创的经心导管介入治疗。 经股静脉插管,将镍钛合金的封堵器夹在房间 隔缺损处,闭合房间隔缺损达到治疗目的。不 用开胸手术。
介入治疗的优点: 1.操作更为简便安全,成功率高;
2.对股静脉的损伤小,体表不易留疤痕,尤其适 用于幼儿;
3.封堵器不易发生脱落或者移位现象; 4.术后恢复快,即使有少量残余分流,48h后即可 全部消失。 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详见术前准备宣传单。 患儿术后转入监护室进行病情观察,待病情稳定 后转出病房。 术后家属护理要点: 1.保证充分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加强肺部护理,定时拍背辅助咳嗽、咳痰; 3.按时按量服药,不可自行停药; 4.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5.少食多餐,食用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7.卵圆孔未闭
禁忌症: 1.房间隔缺损伴右向左分流的肺动脉高压; 2.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3.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
4.合并其他畸形,如肺静脉畸形引流、三尖瓣下移 畸形、心内膜垫缺损、二尖瓣狭窄、肺动脉狭窄等; 5.心腔血栓; 6.心房纤颤 7.左房发育不良
出院指导: 1.带好病历及个人物品; 2.定时复诊,不适随诊。
室间隔缺损健康宣教
室间隔缺损是什么?
室间隔缺损指室间隔在胚胎时期发育不全,形成异 常交通,在心室水平产生左向右分流。 4.肌部缺损 位于心尖部,为肌小梁缺损,收缩期室间隔 心肌收缩使缺损变小,所以左向右分流量小。 5.共同心室 室间隔膜部及肌部均未发育,或为多个缺损, 较少见。 手术指征: 缺损很小,无症状,房室无扩大,可长期观 察; 缺损小,分流量少,肺血多,房室有扩大者, 应在2岁左右或学龄前手术; 出生后顽固性心力衰竭和肺功能不全,经积 极药物治疗,于1~3个月内手术; 肺动脉瓣下缺损,易并发主动脉瓣叶脱垂和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即使分流量不大亦应手 术治疗; 肺动脉压力高,肺血管阻力>10U/m,心内 出现右向左为主的分流,临床上出现发绀者 禁忌手术。 什么情况下可以做封堵术? 1.膜周部室缺:年龄≥3岁;对心脏有血流 动力学影响的单纯性室缺;室缺上缘距主动 脉右冠瓣≥2mm,无主动脉右冠瓣脱入室缺 及主动脉瓣返流。 2.肌部室缺≥5mm。 3.外科手术后残余分流。 4.心肌梗死或外伤后室缺。
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详见术前准备宣传单。 患儿术后转入监护室进行病情观察,待病情稳 定后转出病房。 术后家属护理要点: 1.保证充分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加强肺部护理,定时拍背辅助咳嗽、咳痰; 3.按时按量服药,不可自行停药; 4.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打折,防止引 流管脱落,一旦发生脱落,立刻通知护士; 5.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6.少食多餐,食用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7.婴儿术后一年尽量平卧,预防胸骨畸形; 出院指导: 1.带好病历及个人物品; 2.定时复诊,不适随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