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糖尿病病因病机中进行辩证论食
中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主要依据中医经典文献和临床经验,认为糖尿病的病因病机与多个方面有关。
以下是中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一般认识:1. 病因:- 饮食不节:长期高糖、高脂、高蛋白饮食等不合理膳食习惯,导致脾胃失调。
- 情志不畅:长期忧思郁怒、思虑过度等情绪问题,导致气机郁滞。
- 肝肾阴虚:肝肾功能不全,肝阴不足导致阴虚火旺。
- 脾胃虚弱:脾胃功能失调,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导致水湿留滞。
2. 病机:- 脾胃失调:脾主运化,运化失常导致水湿停聚,阻滞气机。
- 气机不畅:气机郁滞,影响脾胃运化、水液代谢、血液循环等功能。
- 阳虚阴亢:肾阳虚和肝阴虚导致阳虚阴亢的病理状态。
- 血糖紊乱:气机郁滞、脾胃失调、肝肾阴虚等导致血糖代谢紊乱。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药多以健脾化湿、活血祛瘀、滋阴清热、补肾燥湿等为主要治疗原则,通过调整脾胃功能、疏通气机、调节阴阳平衡等来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
此外,中医还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不同病情病机选择相应的方药,个体化治疗。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糖尿病仅依据中医理论,疗效因人而异,不能替代西医的治疗方法,仍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中医学导论论文范文
中医学导论论文范文中医学导论论文中医学导论论文该怎么写,下面请参考提供的范文。
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目的:探讨糖尿病的中医研究进程。
方法: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进展等方面对糖尿病做一综述。
结果:辨证是施治的前提,只有正确的辨证,才能获得满意疗效。
结论:积极开展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证型研究,对于有效指导临床,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疗效,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是一组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常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及疲乏、消瘦等;其病程长,调治失宜易并发多种急性并发症以及慢性神经血管并发症。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消渴”范畴,是由体质因素、忧思郁怒、外感邪毒、劳倦损伤、嗜食等多种因素所致。
发病隐袭,缠绵难愈,病情多变,其病机过程通常表现为燥热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
而辨证施治对于改善病症、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具有积极的意义。
现将中医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1 脾肾亏虚《素问·奇病论篇》记载“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名日脾瘅。
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治之以兰,除陈气也【1】”的论述。
脾瘅、消渴是相互关联的同种疾病的不同临床表现(正因如此,医者常将二者混二为一,而渐各失原义),但消渴病机中兼有“中满”及“内热”。
中医还认为,肾为先天,脾脏的功能强弱,均依赖肾脏功能的正常与否。
假设肾虚影响脾脏,脾气亏虚,不能全尽“为之行其精气”之职,那么易致水谷精微等代谢异常,而成糖尿病。
1.2 气郁、痰湿、瘀血本病的根本病机为脾肾亏虚。
脾虚运化无力,机体失于濡养;肾虚那么各脏失于温煦,脏腑功能缺乏,均可导致全身各系统、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减弱,久那么气血必运行乏力,气机郁滞而成痰、成瘀。
目前,糖尿病的中医分型尚无全国统一的标准。
糖尿病的中医分类与辩证施治
中医对糖尿病的辨证分型至今尚缺乏统一标准,主要分型有:Ⅰ期:糖尿病前期形体多数超重或肥胖,食欲旺盛,貌似健壮,精力体力有所减退;无典型的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正常或稍高,但餐后有高血糖及糖尿,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血脂多数偏高;可伴有Ⅰ期高血压,无其他血管神经并发症;病机特点:阴虚为主。
Ⅱ期:糖尿病症状期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乏力等;血糖、尿糖、糖基化血红蛋白均高,血脂多数偏高;可伴有高血压,无其他血管神经并发症;病机特点:阴虚化热。
Ⅲ期:合并症早期出现临床血管神经并发症,具有下列一项者即可:①早期神经病变。
电生理检查运动或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植物神经功能检查异常。
②荧光血管造影或眼底镜检查,视网膜病变Ⅰ~Ⅱ期。
③早期糖尿病肾病。
在排除泌尿系感染、酮症酸中毒、心力衰竭、原发性高血压、运动等情况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0~200μg/min(30~300mg/24h )。
④可伴有大血管病变:如高血压、冠心病、下肢血管病等。
病机特点:气阴两虚,络脉瘀阻。
完美DOC格式整理Ⅴ期:合并症晚期合并症严重,或脏器严重损害,或器官或肢体残废,具有下列一项即可: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失明。
②糖尿病肾病肾衰进入尿毒症期。
③糖尿病性心脏病出现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心律紊乱、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④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
⑤严重的糖尿病性肢端坏疽。
病机特点:气血阴阳俱虚,痰湿瘀郁互结。
Ⅳ期:合并症中期合并症加重至功能失代偿,具备下列一项即可: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Ⅲ~Ⅴ期。
②临床糖尿病肾病(尿蛋白>0 5g/24h)至肾功能失代偿。
③糖尿病性心脏病至心功能失代偿。
④典型的糖尿病神经病变表现,如肢体麻木疼痛,肌肉萎缩,顽固性腹泻,阳痿,神经源性膀胱等。
病机特点:阴损耗气及阳,而致气阴两伤或阴阳两虚,络脉瘀阻,痰瘀互结。
(1)阴阳两虚型临床表现: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乾;多饮多尿、混浊如膏;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萎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中医医院糖尿病护理诊断
中医医院糖尿病护理诊断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护理和管理。
中医医院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机构,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诊断尤为重要。
首先,中医医院需要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的中医体质辨识,了解患者的体质特点,包括气血状况、脏腑功能等,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其次,中医医院需要根据患者的中医病机辩证,针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进行精准的辩证施治,采用中医药物治疗和中医调理方法,调整患者的体内阴阳平衡,改善胰岛功能,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另外,中医医院还需要进行营养护理,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食物禁忌,合理安排饮食,控制血糖的同时保障患者的营养需求。
此外,中医医院还要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增强治疗的信心和合作性。
总之,中医医院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诊断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全方位、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
此外,中医医院还需要进行体育锻炼指导和推荐。
合理的运动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针对不同体质特点及病情轻重,中医医院可以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如太极、气功等适宜的运动方式,以达到有效的调理效果。
在护理诊断中,中医医院还需要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定期的检测和随访。
及时监测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持患者病情的稳定。
在糖尿病护理诊断中,中医医院还需要对患者的家庭进行教育和指导,包括饮食调理、药物使用、日常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糖尿病的病因、病情发展及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知,增强对治疗的信心和合作性,促进患者康复。
最后,中医医院在护理诊断中还要加强对患者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注。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戒烟限酒等,减少心理压力和疲劳,维持心态平和,积极参与社交和锻炼,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糖尿病,又称“血糖病”,在中医上被称为“消渴病”或“尿甘”。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古代医书《内经》、《黄帝内经》、《素问》等,关于糖尿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均有详细的记载和论述。
中医对于糖尿病的病因认为,糖尿病是因为“气机亏虚、精气下陷”,导致脏腑失调,气血不运,气郁血淤,最终导致了“消渴”现象。
在中医理论中,糖尿病往往归属于“消渴病”范畴,因此应该从整体的角度去看待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中医对于糖尿病的病机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肝郁气滞、脾虚湿杀等病机密切相关。
肝郁气滞是指因情志不畅或饮食不节引起的肝郁气滞,影响了脾胃功能,导致了消化不良、气滞湿停等情况,最终引发了糖尿病的发生。
脾虚湿杀指的是脾胃功能虚弱,无法正常运化水湿,导致体内湿气滞留,最终形成了糖尿病的病理状态。
中医还从辨证论治的角度对糖尿病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论述。
根据中医理论,糖尿病可分为气滞血淤型、脾虚湿盛型、肾阳亏虚型等不同的证型。
对于气滞血淤型糖尿病,中医治疗主要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为主,常用柴胡、枳壳、丹参等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脾虚湿盛型糖尿病,中医治疗主要以健脾化湿、祛痰利水为主,常用茯苓、石菖蒲、山药等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肾阳亏虚型糖尿病,中医治疗主要以补肾壮阳、温补脾肾为主,常用肉桂、巴戟天、枸杞子等药物进行治疗。
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可以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恢复体内的阴阳平衡。
中医还注重于糖尿病的预防和调理。
在中医理论中,糖尿病的预防和调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饮食调理、精神调理、运动调理、药物调理等。
饮食方面,中医强调调节饮食结构,避免高糖高脂饮食,适量进食,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精神方面,中医强调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志不畅,通过中医保健方法进行情志调摄。
运动方面,中医注重于运动锻炼,通过适量的运动来消耗体内的湿气和燥湿,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体质。
药物方面,中医倡导使用中药进行调理,如金银花、苦瓜、山楂等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药,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使用,帮助预防和调理糖尿病。
中医关于糖尿病的论述
中医关于糖尿病的论述一、病因在中医理论中,糖尿病的病因主要归结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疲劳过度等因素。
首先,饮食不节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过食肥甘、厚味的食物,或常时间大量进食高糖、高脂的食物,会导致脾胃运化失职,水谷精微代谢紊乱,进而产生内热,损耗体内的津液,引发消渴病,即糖尿病。
其次,情志失调也是糖尿病的病因之一。
长期的精神压力、抑郁或愤怒等情绪波动,会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导致气机不畅,进而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使体内痰湿内蕴,化热伤津,引发糖尿病。
最后,疲劳过度也会引发糖尿病。
过度的体力消耗会使身体各脏器处于疲惫状态,抵抗力下降,易受外邪侵袭,加重病情。
二、病机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燥热和气血两虚。
在疾病初期,患者通常表现为阴虚燥热,即体内阴液不足,虚火旺盛,进而导致口渴多饮、消瘦乏力等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气血两虚逐渐显现,患者会出现气短懒言、头晕眼花等症状。
此外,痰湿内蕴、瘀血阻滞等病理变化也会进一步加重病情。
三、证候根据中医理论,糖尿病主要有以下几种证候:1. 肺热津伤:表现为口干舌燥、烦渴多饮、尿频量多、多食易饥等症状。
2. 胃热炽盛:表现为多食易饥、口渴咽干、大便秘结等症状。
3. 肾阴亏虚:表现为尿频量多、腰膝酸软、乏力头晕等症状。
4. 阴阳两虚:表现为尿频量多、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等症状。
四、治疗中医治疗糖尿病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根据不同的证候,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和饮食疗法等。
中药治疗主要是根据不同的证候,采用不同的中药进行调理和治疗。
针灸疗法主要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身体的气血流通和阴阳平衡。
饮食疗法主要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控制血糖水平。
五、预防中医认为糖尿病的预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饮食调理:保持饮食规律,避免过饥过饱,少食辛辣油腻食物,多食富含纤维的蔬菜和水果。
2. 运动锻炼: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糖尿病辨证论治
糖尿病辨证论治消渴——糖尿病是指饮食不节和情志失调等原因,引起的多饮,多食,多尿,机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症.其病因病机,主要变化是阴虚燥热,消耗阴液,使津液不能正常敷布,病位在胰脏,与肝胆相接,损伤气分,血分.临床上分三消,上消损伤肺胃,病在气分,以大渴,大热,大汗出,脉洪大为主症,也叫肺消.中消以消谷善饥,大便秘结为主症,双关脉滑,实,滑数,其病位在胃肠,以热,燥,结为病机,热则消谷善饥,燥则津枯液竭,结则便秘不通,也叫胃消.下消,病位在肝肾,初期血虚低热,为阴虚;阴血不足,复被虚热灼伤,因而,六脉沉细而数软无力,尺脉弱,虚大为肾阴虚,相火炽盛,龙雷之火,变化无常,疾病进行性加重,出现饮一溲一,饮一溲二;阴血不足,复被寒侵,命门真火不达于四肢,故虚热化寒,肾阴肾阳俱虚,而六脉沉迟,尺脉弱,化为肾阳虚.上消治法,清热升津,以白虎加人参汤为主.中消以燥热便秘为主,热结阳明,治法通里攻下,用三个承气汤,以关脉滑为准;热而不秘,心烦,口渴重者,胃阴不足,胃火炽盛,关脉洪大,六脉滑数,六脉弦数,用玉女煎.下消饮一溲二,肾阴不足,阴虚火旺,以六味,知柏,杞菊地黄为主,以尺弱,虚大,尺滑,六脉沉数为准;肾阳虚,用金匮肾气,右归饮,还少丹加减,以六脉俱迟,尺脉纯弱,右尺弱为准.久病,气虚,乏力,困倦,气短不足以息;腹胀,便溏,食少纳呆,右寸脉微,肺气不足;右关虚,弦而无力,脾气不足.心悸怔忡,气短,胸闷,甚至胸痛放射至左肩内臂,六脉细,弱,微为血虚;六脉结,涩为血瘀.六脉俱沉,尺弱,或数或迟,肾阴,肾阳不足;右尺独弱,六脉沉迟,命门火衰,男阳萎,女宫寒.合为气血阴阳俱不足,为劳损.治疗原则: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补肾;补气以四君子汤为主,补血以四物汤加减,补肾以金匮,六味,右归,还少丹加减.消渴病机,阴虚血燥,不能敷布津液,阴虚则血热血少,燥热伤津不布.以其六脉细数,虚数为准,治疗原则,凉血,养血,生津,凉血用犀角地黄汤,地骨皮饮,知柏地黄汤为主;养血用四物汤,生脉饮,西洋参,党参,黄芪为主,生津用天花粉,生石膏,知母,玉竹,黄精,天冬,麦冬,五味子,玄参,石斛,生地为主.又花粉偏降尿糖,生石膏偏降血糖,临床常用二.三两才有效.消渴一病,病位在胰,与肝胆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发病与病前长期暴饮暴食,胃扩张.食积伤脾胰,少阳,阳明合病,久病胰腺萎缩,纤维化,胰腺虚弱,因而滋阴养胰,是治病真机,临床研究,恢复较慢,最少.80付汤药以上,平常170付左右,一般治疗,六个月1疗程,观察10个月以上,病愈还要服3个月以上,以巩固.特殊连服2年左右中药.又脉数,在八卦为震卦,随时变动之象,在病为贼脉,进行性加重之机,因而临床为消渴活动期,治疗以滋阴为主,脉象细弱,迟缓,为消渴静止期,临床以扶正为准.脉象和缓,疾病痊愈.病因病机:一.病因1.饮食不节,损伤脾胰,暴饮暴食,强塞胃肠,劳伤胰脏,积热伤津,运化失司.2.情志失调,久郁伤阴,情志拂郁,郁怒伤肝,肝郁气滞,郁久化火,阴虚内热,终化为瘀.3.素体禀赋不足,五脏虚弱,气血不足,肝肾阴虚,龙雷之火炽盛,灼伤阴液,不能转输敷布器官组织.4.房劳过度,房室过度,肾精亏损,精血生化不足,虚火内生,血少不能荣养肝肾,化为肝肾阴虚,精气内夺,而阴虚内热,血枯生燥,则伤津不布,.5.过服温燥之物,久服辛辣,醇酒,药物,滋生内火,湿热,伤阴夺津.二.病机阴津不足,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互为在果,阴愈虚,燥热愈盛.燥热愈盛而阴愈虚.消渴一病,损伤五脏六腑,十二经络,但主要损伤肺,脾,肾三脏,尤以肾最重要,其病因病机,主要是阴虚燥热,胰津不布.肺为水之上源,肺阴不足,燥热内生,不能化生津液以养胰,反而直趋下行,化生甜尿,随小便排出体外,故小便频数量多,口渴多饮.病在气分,汗出,烦躁,口渴,大热,脉大.胃为水谷之海,主腐熟水谷,主运化,化水谷为宗气,水谷精微,上行入肺,转变而为津,敷布于全身.脾胃受燥邪所伤,胃火炽盛,脾阴不足,胰脏津气不化水谷,则口渴,多饮,多食,消谷善饥;燥结,病在胰脏,胃肠,肝胆,少阳,半表半里,气分血分之间.故脉弦,滑,实,大,滑数.脾阴虚,脾气不足,不能化水谷精微为宗气入血,故形体日渐消瘦,下流肾与膀胱,而为甜尿.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元阴元阳,肾阴亏损,则虚火内生,上燔心肺则烦渴多饮,中灼脾胃,胰脏,肝胆,则胃热消谷,肌瘦,阴虚阳盛,肾脏开阖失司,固摄无权,水谷精微直趋下行为小便,而排出体外,故尿如脂膏,混浊,甜尿.消渴病位在胰,与肝胆相连,损伤肺,脾(胃),肾,久则五脏俱损,临床常互相影响,变化百端,复杂多变,"三多"之证,常可互相并见,亦可一症不见,万变不离其踪.范围: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尿崩症,甲亢.可参阅治疗.诊断:临床分三期:消渴前期,消渴期,消渴缓解期.一.消渴前期:患者反复长期暴饮暴食,而致胃胀,呕吐,泄泻,心烦,低热,心悸,乏力,困倦,不眠,健忘,全身不适,手麻,肌肉酸痛等症,亦有全身肌肉紧硬,10多年后患消渴者,中医一般称,伤食,食积,酒积,阴虚内热,血虚,脾虚,肾虚,风湿,心悸怔忡等,但这些诊断水十分正确,长期反复暴饮暴食,病在少阳,阳明,左关弦,右关滑,关滑,左关弦,右关弱,六脉迟缓.肝木克脾土,病在中州脾胃.当为胃阳虚本,杂病为标,升阳益胃汤症.二.消渴期:1.无论男女老幼,凡以多饮,多食善饥,多尿消瘦,或尿有甜味,即为消渴.多发中年的,及嗜食膏粱厚味,辛辣醇酒油腻之人,若青少年罹患本病,一般较重.2.由于患者体质不同,病程长短各异,故临床表现不同.或多饮,或多食,或多尿,或诸症挟杂,伴神疲,乏力,自汗,心烦,不眠,皮肤干燥,瘙痒,大便干结,小便混浊,或如脂膏,或小便清白等症.舌质多红而少津,上有裂纹,苔多白腻,黄燥,厚黑,脉象细数无力,虚数,弦数,洪大,实滑,细迟,尺弱.经用西药治疗者,多见滑数相兼,细数虚数无力,亦有迟缓,正常者.3.日久不愈,常可并发兼症.中风手足偏废,内障,视物不明,耳聋,口舌生疮,肺痿劳嗽,心血瘀阻,胃肠燥结,腰疼,水肿,泄泻,口有烂苹果味,四肢麻木疼痛,疮疡肿毒,脱疽,男阳萎,女月经不调等症.亦有并发肿瘤者.4.任何时期血糖测定,大于11.1毫摩尔,空腹血糖大于7毫摩尔,诊断成立.三.缓解期:经各种治疗后症状缓解,血糖正常,但临床还需要用一些补气,补血,补肾,疏肝,滋阴中成药,维持至少半年,或10个月以上,以免复发.另外,无论西医诊断何型糖尿病,中医临床治疗三个月以上,都能缓解一部分症状,中老年,二型糖尿病,超过服药100付以上,200付左右多数能临床治愈.辨证论治:一.消渴前期:尚未出现消渴症状,长期反复暴饮暴食,腹胀,便溏,呕吐,上腹部深度压痛,反跳疼,胁肋胀疼,口苦,目眩,全身不适,关节疼痛,六脉虚数,沉缓,左关弦,右关弱,双关滑.诊断:胃阳虚,少阳经病,胃火,风湿,痰饮,不眠挟杂者.治则:升阳益胃,兼治杂症.处方:升阳益胃汤加减.人参15克白术25克黄芪60克黄连10克半夏15克甘草20克陈皮20克茯苓20克泽泻20克防风20克羌活20克独活20克柴胡30克白芍30克干姜20克焦麦芽25克焦神曲25克焦山楂25克水煎服.不眠加枣仁25克柏子仁25克远志25克.二.消渴期:1.上消:以口渴多饮较重,口干舌燥,烦热,汗出,尿频量多,六脉洪大,右寸洪大,舌红苔腻.诊断:肺胃火盛.治则:清热升津,凉血滋阴.处方:白虎加人参汤加减.生石膏120克知母50克甘草20克怀山药50克山萸肉50克生地30克牡丹皮30克地骨皮30克人参15克天花粉120克玉竹25克黄精25克白茅根30克芦根30克白芍30克黄芩25克水煎服.2.中消:以消谷善饥为主症,常伴随大便燥结.多食善饥,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口干渴,舌质红,苔黄糙,或舌有裂纹,双关滑,脉滑数,实.诊断:胃热,胃火炽盛,燥结,便秘.治则:养阴清胃处方:玉女煎加减.生地50克水牛角丝30克生石膏120克知母40克麦冬30克天冬30克玉竹30克黄精30克芦根30克茅根30克玄参30克丹皮30克石斛75克白芍50克天花粉75克水煎服.便秘燥结者加大黄25克(后下) 芒硝25克(冲服).泻下后,停用大黄,芒硝.口鼻流血者加仙鹤草100克刘寄奴100克侧柏叶50克小蓟50克.3.下消:以饮一溲一为主症.尿频量多,尿甜,尿如脂膏,腰膝酸软,气短乏力,伴心悸,浮肿.舌尖红,舌光无苔,舌有裂纹,尺脉弱或虚大,六脉细数者,五心烦热,为肾阴虚.舌质淡,苔白,尺脉弱,六脉细缓,细迟,手足不温者,肾阳虚.男伴阳萎不举,女伴月经不调.(1)诊断:肾阴虚,火旺.治则:补肾清火.处方:六味地黄汤加减.山萸肉30克怀山药30克牡丹皮30克茯芩30克泽泻25克知母30克黄柏20克玉竹25克黄精25克龟板15克(研碎) 鳖甲15克(研碎) 天花粉75克石斛50克五味子30克黄芪60克西洋参15克苍术25克生地30克白芍30克(2)诊断:肾阳虚治则:补肾补阳处方:金匮肾气汤加减山萸肉25克怀山药25克熟地40克丹皮30克茯芩30克泽泻30克怀牛膝75克玉竹25克黄精25克仙茅25克巴戟肉25克肉苁蓉25克菟丝子25克沙苑子25克人参15克党参30克黄芪60克白术25克附子20克肉桂10克补骨脂25克杜仲炭20克水煎服.注:以上是三消主症主方,常见于初发病者,亦见于久病.4.脾胃气虚: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互见,腹胀,恶心,或饮食不振,神疲,乏力,困倦,舌淡,苔白而干,六脉细弱无力.或服中药伤脾胃者.诊断:脾虚,或为凉药伤脾.治测:补气健脾,养阴.处方:四君子汤加减黄精30克玉竹30克人参20克白术25克茯芩25克甘草15克党参50克黄芪100克木香30克阳春砂15克白蔻15克薏苡米50克升麻30克水煎服.5.肝郁脾虚,化热伤阴:胸胁苦满,烦躁易怒,腹胀,便秘,头晕目眩,口苦咽干,多饮,多食,多尿,舌质红,苔白腻,左关弦,右关弦大.六脉弦滑.诊断:肝郁脾热治则:疏肝清脾处方:大柴胡汤加减柴胡50克白芍50克赤芍30克葛根40克黄连20克连翘30克虎杖30克香附25克郁金25克当归30克茯芩25克白术25克丹皮30克栀子30克(捣碎)水煎服.便秘不下,加大黄25克(后下) 芒硝25克(冲服).6.瘀血:消渴兼见,胸前区闷痛,放射至左肩内臂;或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或头晕耳鸣;或心悸,健忘,不眠,哭笑无常,饮食不知饥饱者.舌质紫黯,舌体上下有紫斑紫点,六脉虚大,涩结,代散,微弱.诊断:胸痹,中风,头晕耳鸣,痴呆,髓海空虚治则:活血化瘀处方:血府逐瘀,补阳还伍,地黄饮子加减赤芍50克川芎30克当归25克地龙15克黄芪200克桃仁25克(研泥) 红花25克炙水蛭15克元胡20克柴胡20克玉竹20克黄精20克生地25克石斛50克山萸肉20克麦冬20克五味子10克石菖蒲15克远志20克枣仁20克肉桂10克附子25克巴戟肉20克人参15克当归25克水煎服.血糖高加生石膏100克知母40克.血压高加菊花20克草决明30克槐角30克夏枯球20克.双目视物不清加菊花20克草决明30克密蒙花25克木贼15克清葙子25克枸杞25克7.痈疽:消渴并发痈疽,坏足,肌肉大面积坏死,流水,渐至下肢五指脱落.或牙龈肿疼,久久不愈,或创伤后伤口不封,舌红苔腻,六脉弦数,滑数,虚大,实大.诊断:气血不足,痈疽,脱疽,溃疡治则:补血生肌,滋阴清热处方:仙方活命饮,五味清毒饮,地黄饮子加减(1)金银花30克玄参30克当归30克甘草30克连翘50克冬葵子25克紫背天葵25克防风25克白芷25克陈皮20克川贝母10克天花粉10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穿山甲5克皂刺5克黄芪60克生地30克生石膏100克水煎服.忌口:鱼虾,小米,大豆制品.2.生肌散:清热.收敛.生肌.主治各种疮疡.外伤.褥疮.伤口不封.煅石膏100克枯矾15克黄柏2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冰片10克共研细沫,外上患处.三.消渴缓解期:当患者经过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明显缓解.西药基本停用,血糖略高于正常值,基本没有症状.患者不想再服汤药.此时分阴虚.阳虚两大类.六脉虚数为阴虚,嘱服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半年以上.六脉迟缓.尺脉弱.嘱服金匮肾气丸.配人参养荣丸半年以上.1.消渴散:清热凉血,活血滋补,用于三消久病,机体虚弱,血糖增高,久服西药降糖患者.山萸肉25克怀山药25克生地50克麦冬25克玉竹25克黄精25克水牛角粉25克丹皮25克白芍25克黄连25克人工牛黄粉25克冰片10克西洋参25克五味子25克生石膏50克知母25克红花25克三七25克人参25克粉碎,每次1-2匙,第日2次,口服.2.加减逍遥散:疏肝解郁,凉血降糖,主要用于病症混杂,血糖居高不下,经用大量降糖药,不能缓解者.当归25克白芍25克柴胡30克茯芩25克白术25克黄芩30克连翘30克丹皮30克栀子30克薄荷20克生地30克玄参30克天冬20克麦冬30克生石膏120克天花粉120克玉竹20克黄精20克木香20克苍术20克黄芪100克西洋参15克砂仁10克来自:慧虹 >。
中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一.发病原因中医认为先天禀赋不足是糖尿病发生的基本原因,后天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房事过度、或过服温燥药物等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1.饮食不节、积热伤津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及辛辣刺激食物,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司,积于胃中酿成内热,消谷耗液,津液不足,脏腑经络皆失濡养而发为糖尿病。
《素问奇病论》谓:“此必数食甘美而肥,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刘完素《三消论》谓:“故三消渴者,皆由久嗜咸物,恣食炙煿,饮酒过度。
”《千金方》谓:“凡积久饮酒,未有不成消渴。
”《丹溪心法》谓:“酒面无节,酷嗜炙煿……于是炎火上熏,脏腑生热,燥热炽盛,津液干焦,渴饮水浆,而不能自禁。
”说明饮食不节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2.情志失调、郁火伤阴精神刺激、情志失调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郁久化火、火热炽盛,不仅上刑肺金、中灼胃津、下耗肾液,而且肝之疏泄太过,肾之闭藏失司,则火炎于上,津液泄于下,三多之症随之而起发为糖尿病。
另外,心气郁结、郁而化火、心火亢盛致心脾精血暗耗,肾阴亏损、水火不济,也可发生糖尿病。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病前有长期的精神刺激史,病后又有思想压力,情绪不稳定,烦躁忧虑,导致病情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目前研究证实,情绪激动时血胰岛素含量明显减少,血糖升高。
日本学者近年来也认为心理因素对糖尿病形成、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美国约翰·考尔维尔博士认为“情绪紧张是引起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肝气郁结势必影响气血运行,痰瘀渐生致病情加重,变证丛生。
如张仲景《金匮要略》“厥阴之为病,消渴……”,黄坤载《四圣心源·消渴》说:“消渴者,足厥阴之为病也”。
刘河间《三消论》云:“五志过极,皆从火化,热盛伤阴,致令消渴。
”《医学真传》:“三消症生于厥阴风木主气,盖以厥阴下水尔上火,风火相煽,故生消渴诸症”,《医宗已任篇·消症》谓:“消之位病,一原于心火炽炎,……然其病之始,皆由不节嗜欲,不慎喜怒。
《金匮要略》对于糖尿病的辨证论治(精选)
《金匮要略》对于糖尿病的辨证论治(精选)第一篇:《金匮要略》对于糖尿病的辨证论治(精选)《金匮要略》对于糖尿病的辨证论治《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诊治杂病的专书。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顽疾之一,仲景先师在《金匮要略》中设有专篇对其进行了详尽论述。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以口渴、多饮、多食、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表现。
久病可以引起多系统损害,其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重要器官,且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祖国医学中当属“消渴”范畴。
《金匮要略》设消渴病篇论述其辨证论治,然而本病病机复杂,变证丛生,并发症较多,远非一法一法所能治。
以下之法仅为抛砖引玉,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清热生津法:本法适用于肺胃热盛,津气两伤之上、中消证。
表现为口渴多饮,虽饮而渴不解,伴口舌干燥,脉大滑实等症,方以白虎加人参汤为主,可随症加入花粉、葛根、麦冬等。
正如《金匮要略》云:“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方中自虎汤清肺胃之热,加人参益气健脾以生津,此方亦为后世治疗糖尿病主方之一。
温阳化气:《金匮要略》日:“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论述了肾阳虚弱,命门火衰,既不能蒸腾津液以上润,又不能化气助阳以摄水的下消证治。
表现为渴饮无度,尿频无制,舌淡苔白,脉多沉细。
方用八味肾气丸补肾阳之虚,恢复其蒸津化气之功,则消渴自止。
通腑止渴法:《金匮要略》云:“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博,即为消渴”。
阐述了胃热气盛,逼迫津液偏渗膀胱而形成的中消证。
其以消谷善饥,小便数,大便坚为主症。
谨守此病机,采用仲景调胃承气汤加减以通腑泻热,生津润燥以止渴。
滋阴泄热法:《金匮要略》消渴篇首条即云:“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蜕,下之不肯止。
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临床表现及食物选择原则
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临床表现及食物选择原则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的理论,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把日常膳食和传统中医养生食谱相结合。
一、阴虚热盛证
1.主要症状:表现为烦渴多饮,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2.食物选择原则:采用具有养阴清热作用的食药物质,如桑叶、决明子、莲子等。
二、气阴两虚证
1.主要症状:表现为倦怠乏力、心慌气短、盗汗、自汗,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酸膝软,舌淡或舌红暗,舌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
2. 食物选择原则:采用具有益气养阴作用的食药物质,如桑椹、枸杞子、葛根等;
三、阴阳两虚证
1.主要症状:表现为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酸膝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痿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2. 食物选择原则:可选用山药、茯苓、肉桂等。
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通过长期的药物、饮食和运动等方面的管理来控制血糖水平,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中医理论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人体内的阴阳失衡、气血不畅、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
因此,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在于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气血不畅和脏腑功能失调,从而达到控制血糖水平的目的。
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症状,结合中医理论和辨证方法,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患者的辨证施治,可以达到调节人体内环境、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在中医理论中,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本原则。
糖尿病患者常常出现阴不足、阳有余的情况,因此中医治疗的关键在于调整阴阳平衡。
通过使用一些具有养阴、益肾、温阳、利湿等功效的中药,可以有效地调节患者的阴阳平衡,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除了中药治疗外,针灸也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针灸可以刺激人体的穴位,促进气血流通,调节内分泌系统,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一些具体的针灸治疗案例表明,针灸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血脂代谢和临床症状。
在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方面,现代医学主要采用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等方法。
然而,这些药物治疗方法往往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和局限性。
相比之下,中药治疗糖尿病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多层次的优势,可以显著降低血糖水平,同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预防和管理糖尿病的关键在于饮食、运动和监测血糖。
在饮食方面,糖尿病患者应该控制摄入的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同时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品的摄入。
在运动方面,患者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以促进身体的代谢和健康。
在监测血糖方面,患者应该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现实意义。
通过对患者的辨证施治,可以达到调节人体内环境、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完整版)糖尿病的辨证论治
(完整版)糖尿病的辨证论治介绍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都有很高的发病率。
传统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是由于气血亏虚、津液失调等多种因素导致的。
因此,辨证论治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病因及病机糖尿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遗传因素、不良饮食惯、缺乏运动等。
其病机主要表现为气血亏虚、津液失调、阴虚火旺等。
分型辨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以及舌脉等情况,将糖尿病分为不同的辨证类型。
常见的辨证类型包括气虚体质、脾胃虚弱、阴虚体质、肝胆湿热、痰湿阻滞等。
不同的辨证类型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方法1. 补中益气治疗:针对气虚体质的患者,可以使用补中益气的中药,如人参、党参、黄芪等。
同时,调整饮食结构,适度运动也能帮助补益气血,增加体质。
2. 健脾益胃治疗: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应注重调节饮食,忌辛辣、油腻食物,多吃易消化、健脾益胃的食物。
可以使用健脾益胃的中药如山药、党参、炙甘草等,以促进消化吸收,增加体质。
3. 养阴清热治疗:阴虚体质的患者常常伴有热症状,可以使用滋阴清热的中药,如玄参、生地、麦冬等。
控制饮食中糖分的摄入也非常重要,以维护阴液。
4. 利湿解痰治疗:湿热体质的患者容易产生狭窄和阻滞,可使用利湿解痰的中药,如茯苓、木通、佛手等。
此外,适当改善饮食结构,减少油腻食物摄入,也有助于解痰。
注意事项1. 饮食调节:减少糖分的摄入,限制高糖食物的摄入量。
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的摄入,帮助平稳血糖。
2. 合理运动:适度运动可提高体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
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3. 心理调节: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4. 定期监测:定期监测血糖、血脂、肾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得到控制。
结论糖尿病的辨证论治在中医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不同辨证类型的特点,针对性的采用中医治疗方法,配合饮食调节和适度运动,可以达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论糖尿病的中医核心病机与基本治法
论糖尿病的中医核心病机与基本治法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糖尿病,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影响范围广泛,并发症严重,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体系,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糖尿病的中医核心病机,并从中医的角度提出基本治法,以期能为糖尿病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将从糖尿病的中医认识出发,阐述其病因、病机、症状特点,以及中医对其治疗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为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Diabetes, as a global chronic metabolic disease, which has a wide range of influence and serious complications,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medical community. As a traditional medical system in China, TCM has a long history and rich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eeply explore the core pathogenesis ofdiabet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ropose basic treatment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diabet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 will start from the TCM understanding of diabetes, explain its etiology, pathogenesis, symptom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common methods of TCM treatment. Through the elaboration of this article, we hope that more people can underst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diabetes and provide more comprehensive and personalized treatment plans for diabetes patients.二、糖尿病的中医核心病机The Core Pathogenesis of diabet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糖尿病在中医理论中,属于“消渴”范畴,其核心病机复杂且多元化,涵盖了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湿热痰浊积聚等多个方面。
糖尿病从三阴论治
糖尿病从三阴论治徐苏中医今天非常高兴在这里与各位老师分享我三十年来学习中医、感悟中医、实践中医的心得体会。
做一名合格的中医师,不光会看好病,而且还能勤奋动笔总结,能讲出来,能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今天晚上我在这里主要是讲从三阴诊治糖尿病。
在讲糖尿病之前,我提两个问题供各位同道思考。
第一,对于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到底是不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第二,糖尿病是不是需要控制饮食?西医的糖尿病可以归纳为中医的消渴病范畴。
在西医看来,糖尿病是慢性的终身病。
很多需胰岛素来维持一生。
近三十年,我一直在研究糖尿病。
在接诊的患者中,有半数以上完全可以治愈。
而且那是纯中医治疗,我总结有以下几种情况是不能完全治愈的。
其一,是1型糖尿病患者;其二,是有家族遗传病史。
这两种情况因为我接触的病例尚少,故经验不多。
我认识糖尿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早、中期糖尿病患者一般以胰腺的肿胀为病理基础。
此类患者表现火、热、阴虚,同时伴有寒像比较明显,往往是寒热错杂之像。
2.中期的患者大都表现胰腺管的堵塞,不能正常排出胰岛素,此型的患者都表现寒、虚、瘀等症候比较突出。
3.后期的患者表现胰腺的萎缩,这类患者大都于患者长期肌注胰岛素有直接的关系。
此型患者都表现消瘦,身体极度亏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掌握一条原则‘’万病不治,求之于肾‘’,以鹿茸、胎盘,大补先天来考虑。
我们的教科书五版、六版、七版的教材都把糖尿病病机归纳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上消,渴而多饮,诊断肺胃之热,以白虎加人参汤。
中消,以消谷善饥,胃热比较明显,以清胃散。
下消,以渴而小便数,肾虚,六味地黄丸加减。
这是我们教科书上所说。
近年来,医疗界临床有用大量的黄连来治疗糖尿病的经验,10克黄连不行,加到30克,还不行,60克,不行再加到120克来治疗糖尿病。
我想问一下糖尿病的火是实火还是虚火?实火宜清,虚火宜引火归元。
所以,我们看到糖尿病,只看到燥热之标,不察及虚损之根本,这个是治不好糖尿病的。
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1、肝胃郁热证:宜食开郁清热之品,如苦瓜、黄瓜、丝瓜、芹菜、莲子、银耳等。
食疗方:苦瓜山药烧豆腐、凉拌黄瓜、丝瓜炒蘑菇等。
2、胃肠实热证:宜食清利胃肠实热之品,如芦荟、马齿苋、苦瓜、冬瓜、荞麦、燕麦片等。
食疗方:凉拌马齿苋、冬瓜炒竹笋、苦丁茶等。
3、脾虚胃热证:宜食补脾清胃热之品,如山药、粟米、高粱、菠菜、赤小豆、鱼肉等。
食疗方:山药芡实瘦肉饮等。
4、上热下寒证:宜食清上温下之品。
如白萝卜、狗肉、党参、鲜芦根等。
食疗方:白萝卜汁等。
5、阴虚火旺证:宜食滋阴降火之品,如甲鱼、老鸭、莲子、百合、银耳、茼蒿、枸杞子、桑椹等。
食疗方:菊花茶、枸杞茶、银耳莲子百合饮等。
6、气阴两虚证:宜食益气养阴之品,如瘦肉、蛋类、鱼肉、山药等。
食疗方:皮蛋瘦肉粥等。
7、阴阳两虚证:宜食温益肾阳、补肾滋阴之品,如牛肉、羊肉、虾仁、韭菜、猪胰、干姜、黑豆、黑芝麻等等。
食疗方:韭菜炒虾仁、香菇木耳汤等。
糖尿病的中医辩证治疗
糖尿病的中医辩证治疗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以葡萄糖和脂肪代谢紊乱,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
糖尿病的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高血糖素活性增高所引起的代谢紊乱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严重时常导致酸碱平衡失调,糖尿病作为一种复合病因引起的代谢性综合征,临床上早期常无症状,至症状期才有多食,多饮,多尿,烦渴,善饥消瘦无力等症候群。
结合我国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历史、现状及中医认识,现从中医辩证的角度分析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辩证分型,并对中医对糖尿病的辩证论治进行浅析。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素体虚弱等因素均可导致消渴。
该病的病机特征是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以燥热为标,且两者互为因果:燥热甚者则阴虚越甚,阴虚甚者则燥热越甚。
在临床上,根据中医理论可将糖尿病分为以下类型,现将对各型糖尿病应如何进行中医辩证论疗进行阐述。
一、无症状期证候:一般没有突出的临床表现,食欲旺盛,而耐劳程度减,化验检查一般血糖偏高,但常无尿糖。
应激情况下血糖明显升高,出现尿糖。
治法:滋阴养肾。
方药:麦味地黄汤加减二、1.阴虚燥热期(1)上消(肺热津伤证)证候:烦热多渴,口干舌燥,尿量繁多,多汗,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方药:消渴方加减。
(2)中消(胃热炽盛证)证候:多食易饥,口渴多尿,体形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而有力。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方药:玉女煎(3)下消(肾阴亏虚证)证候: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味有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固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2.气阴两虚证证候:口渴引饮。
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体瘦,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弱。
治法: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方药:七味白术散加减。
糖尿病与情志失调(一)
糖尿病与情志失调(一)【摘要】从糖尿病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以及与抑郁症的关系等方面讨论了糖尿病有情志失调的关系。
糖尿病诊治关注情志,从肝论治糖尿病体现中医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特点,也是传统理论在临床实践中与时俱进的表现。
临床工作中关注不良情绪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重要因素。
认为糖尿病合并肝郁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手段,取长补短,在基础治疗和西药降糖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疏导,中医药疏肝解郁治疗,可以达到控制血糖,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糖尿病情志失调从肝论治糖尿病,中医称消渴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
关于本病的病机,历代医家大多认为与肺、脾(胃)、肾相关,治疗多从润肺、清胃、滋肾入手。
笔者认为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失衡,社会压力的增大,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常伴有情志失调,应从新的切入点来认识糖尿病,以适应现代人群疾病特点。
糖尿病与情志失调关系密切,糖尿病从肝论治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
1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1.1病因病机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生活方式、社会压力、情志失调密切相关,古代医籍中早有记载。
《灵枢·五变》篇中说:“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河间六书·三消论》说:“消渴者……耗乱精神,过违其度,而燥热郁盛之所成也。
此乃五志过极,皆从火化,热盛伤阴,致令消渴。
”《临证指南医案·三消》说:“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
”《四盛心源·消渴》中说:“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也,厥阴风木与少阳相火为表里,……凡木之性专欲疏泄,……疏泄不遂……则相火失其蛰藏。
”以上均说明了情志失调,五志过极,化热伤津的病理过程。
肝主疏泄,对情志因素影响最大。
中医认为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喜条达恶抑郁。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输布代谢。
气机升降出入的调畅是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的基础。
若情志失调,肝气抑郁,郁久化火,耗伤阴津,则出现一系列病变。
糖尿病中医辨证论治
糖尿病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中医定义为“消渴”病,中医治病以辨证论治为出发点,讲究从根论治。
中医对糖尿病有⼀套成熟的治疗⼿段和⽅法,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虚症,在虚症的基础上衍⽣出多多少少的实证,在病因认识上,也可在实证基础上转化为虚实交错的证候。
总之,糖尿病以虚为本,以实为表,在治疗上,可根据病情的轻重⽽选择性⽤药。
糖尿病临床上典型症状表现为尿多,⾷多,饮多,尿甜,总体是由于阴虚内热导致,证候表现多样,典型的有三个证候,即是阴虚内热证、⽓阴两虚证和阴阳两虚证,根据脏腑分布位置有可分为“上消”、“中消”、“下消”。
糖尿病迁延⽇久,脏腑功能必受损,进⽽影响脾肾的⽔液,及其他物质的运化⽽淤积⾝体内外产⽣多种辩证。
脾胃乃后天⽣成之源;肾乃先天之精⽣成之源,因此在糖尿病治疗上,两者都显得⾄关重要,治疗此病尤以脾胃为最重,脾胃和则糖尿病能治愈,脾胃不和则糖尿病不能治。
关于糖尿病辨证论治,笔者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分为“上消”、“中消”、“下消”论治;“上消”即以治肺阴虚,燥热为总体。
阴虚者⽽产⽣内热⼝燥可与⽟泉丸益⽓⽣津,⽌渴除烦且益⽓和中。
内热津亏⽽⽓阴两虚可与⼆冬汤。
⽟泉丸葛根、天花粉、地黄、麦冬、五味⼦、⽢草。
服法⼝服⼀次6g ⼀⽇4次。
⼆冬汤天冬(去⼼)⼆钱(6g),麦冬(去⼼)三钱(9g),花粉、黄芩、知母、荷叶各⼀钱(3g),⽢草、⼈参各五分(1.5g)。
服法⽔煎服。
“中消”即以治脾⽓阴虚,燥热为总体。
⽓阴虚者可与七味⽩术散,燥热者可与⽟⼥煎。
七味⽩术散⼈参(6g),茯苓(12g),炒⽩术(12g),⽢草(3g),藿⾹叶(12g),⽊⾹(6g),葛根(15g)。
服法为粗末,每服钱(6g),⽔煎服。
⽟⼥煎⽯膏9-15g,熟地9-30g,麦冬6g,知母5g,⽜膝5g。
服法上药⽤⽔⼀盅半,煎七分,温服或冷服。
现代⽤法:⽔煎服。
“下消”即以治肾阴虚,肾阴阳两虚为总体。
肾阴虚者可与六味地黄丸,肾阴阳两虚可与⾦匮肾⽓丸。
糖尿病治疗的中医中药辩证思路与方法
糖尿病治疗的中医中药辩证思路与方法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传统的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即通过“消除渴欲”来缓解病情。
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的辩证思路与方法,强调个体之间的差异,注重治疗的个体化。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的辩证思路与方法。
1. 中医辨证治疗的思路在中医理论中,认为糖尿病的发病与饮食、情志、运动等多种因素有关。
中医辩证治疗的思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辨证施治、调节饮食、锻炼身体、调畅情志。
首先,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治疗。
根据中医理论,糖尿病常见的辨证类型有气阴两虚、脾胃湿热、肝肾阴虚等。
针对不同的辨证类型,中医会采用不同的中药进行治疗。
其次,中医认为饮食对于糖尿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中医强调调节饮食,主张合理配餐,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避免过度进食高糖食物。
同时,中医还推崇“以脾为中”,强调脾胃的调养,以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
此外,中医强调适度运动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也非常重要。
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率,增加肌肉的敏感性,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但注意运动的时机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低血糖。
最后,中医注重调畅情志对糖尿病的影响。
情志不畅常常导致气机郁滞,影响脏腑功能。
中医提倡通过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有助于控制糖尿病的进展。
2. 中药治疗的方法在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时,常使用一些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药物。
目前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中药有苦瓜、山药、黄芪、金银花等。
这些药物能够调节胰岛功能、降低血糖浓度,并且对各种辨证类型的糖尿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例如,苦瓜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良药。
中医认为苦瓜具有凉血降糖、调节胰岛功能的作用。
现代研究也发现,苦瓜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水平。
此外,山药也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之一。
中医认为,山药能够补脾胃、健脾益气,对于脾胃虚弱、消渴症状明显的糖尿病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由于先天禀赋 不足 , 虚弱程度不 同 , 采取补益法 予以合理 . 五脏 主要
施 食
1 2 1 心 阴虚火 旺者 用滋 阴 降火 法 , 用小 米 、小麦 、薏 仁 、 .. 选 沙梨、干贝 、鸭 肉等加玉竹 、沙参 、竹叶、灯心 草、生地 、麦 冬、黄 芪等 水煮食 , 可用猪胰 葛根汤 清心除烦 、生 津止渴 ; 炖猪心 ; 也 归参 沙 参玉 竹炖乳鸽 。 心血 不足者用 山楂补血益 气。 阳不足者宜食用 羊肉 、 心 桂 元 、干 贝等 。 1 2. 肺金 虚弱者 用 润肺 法以 养肾水 。可 选炒鲜 百合 、软 柿 . 2 子 、诸色 青皮梨 、炒 上 海青菜 、萝 、小竹 子 、黄 鳝鱼汤 等食用 。 1 2 3 肝 阴虚者 宜平 肝泻 热。选 冬虫 草 , .. 龟极 , 甲各 1 g分 鳖 0 别炖 汤 , 杞子 菊花茶 , 米须炖蚌 肉 , 玉 凉拌苦瓜 等清热 解毒 , 补肝 益肾 , 止渴除 烦 。 1 2 4 脾 胃虚弱者 , .. 宜健 脾益 气祛湿 。选 准 山党 参炖排 骨 、炖
4外感六淫
化热伤 阴
论 食的方法 , 笔者 观察 到可使 冶疗 糖尿 病的 疗效增 加 , 现简单 介绍 如
下:
1先天禀赋不足 , 五脏虚弱的食疗
1 1 中医理论 十分 重视机体 内在 因素的 作用 . < 灵 枢 .五 变 篇 > < >说 :“ 脏 皆 柔 弱 者 ,善 病 消 瘅 ” 五 。然 五 脏 之 中, 肾为先 天之本 , 阴元阳之 脏 , 火之宅 。肾主津液 , 元 水 肾藏精 , 五脏之精 气皆藏 于肾 。五脏六 腑之津 皆赖 肾精之濡 养 , 五脏六 腑之 气 皆赖 肾气之温煦 。若先 天不足 , 禀赋 赢弱 , 由肾精亏虚 , 五脏 失于 肾精
( ) 感六 淫 , 火 风热 毒邪 内侵 , 燥伤 津 , 1外 燥 化 亦可 发生 消渴病 。 外邪伤 人 , 首先犯 肺 。肺 主皮毛 , 虚不能 卫外 , 气 则六 淫之邪犯 肺化热 生燥 。燥邪耗伤肺 阴 , 阴液不能敷布 , 由肺燥 、胃热 、肾虚 传变 过程而 发生 一 系列 病理变 化 。 () 2对于外感 六淫 , 化热伤 阴者 , 法中主要 以清燥泄 热 , 阴生津 冶 养 为主和 重在预 防 。此类病 人更加 要注 意饮食 起居有规 律 , 尽量 少去公 共场合 , 接触感 冒患者 , 少 以防 交叉感 染 ; 风寒 , 避 适时增 减衣被 , 避免 复感外邪 。饮 食上以清淡 为主 , 选生地茶 , 沙参麦冬炖 西洋鸭 , 栀菊茶 , 黄芪煮 水 当茶饮 , 炒马 觅菜 、 白花 菜食用 等。
糖 尿病是一种常 见的内分泌 代谢性疾病 ,属 于祖 国医学消渴 病范 畴 。 中医学对 糖尿病 的发病机 理与诊断 治疗有 比较 系统和全 面的认 识 。在病 因方面 , 早就认 识到消 渴病的发病 与体质 、饮 食等因素有 关。 《 问. 素 通平 虚实论 》 谓 :消 瘅 ……偏枯 … …肥 贵人 则膏粱 之疾也 ” “ 。
Ch n al r u rto \ i a He t Ca eN tii n h
。 T
I- 陡 吕 ’ - ‘ - ̄ , 1 aT
从糖尿病病因病机中进行辩证论食
粱 颖
【 要 】 用 中 医辩 证 的观 点 并 根 据 糖 尿 病 病 人 的不 同病 因病 机 施 以合 理 的 饮食 ,使 糖 尿 病 的 治 疗 效 果 增 加 。 摘 【 关键 词】 糖 尿病 病 因病 机 辨 证论 食
5劳逸内伤 房劳伤肾
() 1若过 度安逸 亦能损 伤脾 气 《 问 . 明五 气 篇》 说 : 久卧 伤 气 , 素 宣 “ 久坐 伤 肉 ” 。因此 , 图 贪 安逸 , 多卧 少动 , 日久必 “ 形盛 气虚” 。脾气虚 弱 , 不能输布精 微 , 津液 运行阻滞 , 气血瘀滞 , 久郁化火 而成消渴 。劳倦过度 , 以妄为常 , 劳耗 过 气 , 气损伤 , 脾 脾虚 不能运 化 , 谷精微 无以濡养 脏腑 , 水 生化 乏源 , 气血 亏虚 , 五脏 阴液 不足 , 不能奉心 肺则燥 热 , 上 下不能 滋肝 肾则阴虚 。房 室 不节 , 阴亏损 , 肾 命火失 其制约 , 虚火 内生 , 因水竭 而益 烈 , 因火 火 水 烈而益干 。 () 2对于该类型患者 , 要求其不宜 过于安逸也不 能过 度疲劳 , 行适 进 度 的劳动 , 动和休息 ,这样 有助 于精 微物 质转运和输 布 , 运 , 疏通 气血 , 增 强体力 , 而防止肥胖 , 从 预防糖 尿病的发生 。饮食上予 以益气补 肾阴 的食物 , 选黄 芪 、枸杞 、党 参 、当归、 川芎炖鸡 汤等 。
濡养而柔弱 , 气血皆虚 , 则发为消渴 。五脏虚弱是 消渴病发病 的内在基 础 , 脏为 阴 , 五 主藏精 , 五脏虚 弱则藏精 不力而致 阴津 亏损 。若素体 阴 虚 , 易受燥热所 伤 , 则 阴愈虚 而燥热 愈炽 。燥 热愈 盛愈耗 伤阴液 , 两者
互 为 因果 , 成 消渴 。 终
【 中图分 类 号l F2 t 6 5
【 献 标识 码 lA 文
【 文章编号 l 1 0 — 4 4 2 )2 0 5 0 4 7 8 ( 1 0 — 0 — 0 00 0 1
量, 做到 三餐 主食 、蛋 白 、脂肪 三者 总 热量 符合要 求 , 当限制含 嘌 适 呤 高的 食物 , 忌食 肥甘 厚味辛 辣 煎炸燥 热之 品 , 烟酒 。如尽 量不 吃 戒 肥 肉 、动 物 内 脏 、 蛋 黄 , 吃 牛 肉 、腌 制 品 ; 白糖 、红 糖 、麦 少 忌 芽 糖 、甜 面 包 、 糖制 糕 点 。以 清 淡 食 物 为 主 。选 百 合 炒 肉 片 , 银 耳 莲子 炖 鸡 蛋 , 薏米 红 枣莲 子 粥等 。
<素 问 . ( 奇病 论 ) >谓 : 此肥 美之所发也 , “ 此人必数 食甘 美而 多肥也 ” 。 “ ”指 形体肥胖 ;贵 ”指 地位 显贵 , 肥 “ , 多养尊处 优 , 力活动较 少 ,膏 体 “ 粱” 肥美 … 甘美”指饮 食过度 , 、“ , 尤指过食高 脂饮食 。饮 食不节是糖 尿病 的致 病原 因之一 , 近年 来研 究证实饮 食疗法 是治 疗糖 尿病的有 效 方法 之一…。根据 中 医辩证论 治 的观点 , 我们在 对糖 尿病人 进行饮 食 治疗 时 , 从病 因病机 出发 , 在病 人每天总 热量控 制的情 况下 , 采用 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