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使用论文
浅谈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37b430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4.png)
浅谈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引言插图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增强学习兴趣插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一个古代故事时,通过插图展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场景,能够让学生更加生动地理解故事内容,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插图在阅读理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在阅读一篇描述小动物的文章时,配上插图可以让学生观察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从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激发想象力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观察插图,学生可以产生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在阅读一篇描述秋天景色的诗歌时,配上插图可以让学生更加生动地想象出秋天的美丽景色,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加强记忆效果插图对于加强记忆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可以更好地记忆课文内容。
例如,在学习成语故事时,通过插图展示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记忆并理解这个成语的内涵。
培养审美能力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观察插图,学生可以学会欣赏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了解不同的绘画风格和造型。
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结论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激发想象力,加强记忆效果,以及培养审美能力。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合理地运用插图,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插图内容研究以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为例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插图内容研究以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767bbc1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a.png)
2、数据采集:收集学生的语文成绩、教师对插图的评价以及学生对插图的 反馈等相关数据。
3、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研究结果
1、插图使用情况:研究发现,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课文插图的使用频率 较高,但不同学校和不同教师的插图使用策略存在差异。
2、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插图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具 体而言,有插图的课文中,学生的阅读理解成绩普遍较高。
建议教育部门和机构在编写和小学语文教材时,应充分考虑插图的选取和设 计,以确保其质量和效果。同时,对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其利用插图辅 助教学的意识和能力,以便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材中的课文插图进行深入研究,证实了插图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不同类型的插图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方面具有不同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利用插图辅助教学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合适的插图类型。对于教育部门和机构而言,应重视插图的选取和设计,并加强 对教师的培训,以便更好地发挥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事物插图紧随其后,它通过直观的方式展示了与课文相关的具体事物, 有助于学生将文字与实际物体相,进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场景插图的效果略逊于前两者,可能因为它更多地展示了一种情境,而 这种情境的诠释和理解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
讨论
本研究发现,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插图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 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 用插图这一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同时,教师还需根 据不同类型的插图,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插图的作用。
3、写作能力:插图还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产生积极影响。在有插图的课文中, 学生的作文得分普遍较高。
教材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教材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add1a6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a.png)
教材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摘要】教材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让枯燥的知识更生动有趣;同时帮助理解抽象概念,使学生更容易掌握语文知识;促进多方面感知,通过视觉、听觉等方式全面感知学习内容;激发想象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插图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记忆力,图文结合更易于记忆。
教材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插图教学方法将更加多样化,应用优势也将更加明显。
教材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将为教学带来更大的发展前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有显著提升。
【关键词】教材插图、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应用、学习兴趣、抽象概念、多方面感知、想象力、记忆力、重要性、未来发展、优势、教学、文本、视觉、激发、学生、教师、学习效果。
1. 引言1.1 教材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教材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是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插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材插图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将文字描述的内容具体化,使之更加直观易懂。
教材插图还可以促进学生多方面感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方式来加深学习印象,提高学习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插图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图像等形式呈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让学生在想象中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内涵和人物感情。
教材插图还能帮助学生增强记忆力,通过视觉记忆的方式来巩固和加深知识点,使学生在回忆和复习时更加容易记忆和理解。
教材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都具有积极影响。
在未来的发展中,教材插图的应用前景很广阔,可以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教材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巨大,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教材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的有效使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的有效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6011987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1b.png)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的有效使用课文插图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辅助工具之一,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加强课文插图的有效性和实现方式两方面进行讨论,探究如何更好地利用课文插图去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加强课文插图的有效性1.活跃课堂气氛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课文插图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许多小学生对于单调枯燥的课文往往缺乏兴趣,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图像、漫画等方式来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文插图来取得学生的注意,让孩子从视觉上进入课程内容,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增强阅读体验课文插图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于课文理解更加深入,也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让他们在饱览图文并茂的精美插图之后,对于课文中的情境有更直观的了解,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洞悉课文内涵。
此外,课文插图与生活相联系、具有时代感的插图,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融入课文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3.拓展思维场景小学生思维场景相对较为有限,而插图可以扩大孩子所接受的思维场景范畴。
通过插画,学生可以看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另一个世界的连接,从而拓展思维,丰富知识储备,并在大量关于形象的知识中获取对世界的整体认识。
二、课文插图实现方式1.手绘插图手绘插图的制作难度较高,但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并喜爱。
同时,手绘插图也具有独特的审美效果,可以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印象和感受。
由于手绘插图营造出的氛围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兴趣,教师可以将手绘插图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来提高课堂效果。
2.图像插图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小学课文插图多采用图像和照片的方式。
图像插图具有丰富的色彩和表现力,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文情景,通过课文插图与图像配合,让详情更具生活性、时尚感和观赏性。
3.版画插图版画因其独特的美学表达形式在小学教学中也是不时被采用。
图版的应用能发展孩子视觉、审美与艺术触觉,同时版画在手工艺术中也起到一定的鼓励作用,促使孩子更多地表达自己的个性和审美风格。
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课文插图的使用策略研究
![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课文插图的使用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1f8f95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6.png)
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课文插图的使用策略研究前言教学课文插图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在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的使用更是至关重要。
然而,合理使用课文插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拥有一定的策略和技巧。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合理地使用课文插图。
一、课文插图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投入到学习中去。
此外,课文插图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插图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课文内容,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
1.根据课文内容合理使用插图在使用课文插图时,教师应该根据课文内容来合理使用插图。
课文插图应该与课文内容相一致,能够有效地支持和补充课文内容。
同时,教师应该适当地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图片,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2.合理安排课文插图的数量和位置教师在使用课文插图时,应该合理安排插图的数量和位置。
在课文的开始处可以布置一张插图,让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此外,在阅读过程中,适当地插入一些插图,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注重插图的质量在使用课文插图时,教师应该注重插图的质量。
课文插图的质量要好,能够直观地反映出课文内容。
此外,教师应该注重插图的多样性,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课文内容。
4.让学生参与到课文插图的制作中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文插图的制作中来。
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让学生参与课文插图的制作中来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语。
教材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教材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6aa0ac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d.png)
教材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1. 引言1.1 教材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教材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插图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对教材内容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插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使抽象的文字内容变得形象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插图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在欣赏插图的过程中产生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进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教材插图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最重要的是,教材插图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乐趣。
教材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应用。
2. 正文2.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材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之一就是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丰富多彩的插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专注地参与课堂学习。
对于那些对语文学习感到枯燥乏味的学生来说,生动有趣的插图可以让他们更加愿意投入学习过程,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插图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有些抽象概念或者文学作品中的场景往往难以用文字准确描述,但通过插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可以更快地理解并消化这些内容。
插图作为视觉辅助工具,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帮助他们建立更为清晰的认知框架。
通过以教材插图为载体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充分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插图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2.2 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教材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很多语文学习中的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是相当抽象的,例如修辞手法、写作技巧、文学风格等等。
课本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论文
![课本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651bb8e71fe910ef12df843.png)
课本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
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一、利用插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图文并茂的课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学习效果相对就好。
究其原因,是因为插图比文字更为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凭借插图中鲜明的艺术形象,较快领悟出相关文字的内涵。
这也说明,充分地利用插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兴趣,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对辅助语文教学大有益处。
而学生观察、利用插图,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射出学生对课文的相对喜欢,给学生多一个理解课文的机会,也就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宿新市徐公店》这首古诗,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可爱的儿童在菜花丛中捉蝴蝶的欢乐情景。
这节课上,我没有逐字逐句地学习诗意,而是在屏幕上出示了课文的插图问学生:同学们,这幅图美不美?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学生兴趣盎然,睁大眼睛仔细地观察插图。
在学生的感官得到满足之后,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意,然后,我再一句一句地理解诗意。
这样,便亲切自然地把学生带进了作者描写的春天农村景色中,并体会了作者生动的语言。
二、利用插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观察是少儿认识世界,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
培养儿童观察能力很重要的一点是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课本中的插图恰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好助手”,如一年级《语文》第15课,“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中的图画得很有趣味。
教师结合课文内容,有目的地让学生认真读图,告诉学生看图的顺序,并且要求观察细致,能指出“戴围巾”的大燕子是“妈妈”,这样有利于孩子理解课文。
这篇课文两幅插图,可让学生按照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一步一步地结合内容认真读画。
当然,对于其它课文,也可因图而异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
浅谈插图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运用
![浅谈插图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6304d60fb52acfc789ebc9d6.png)
浅谈插图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运用【摘要】如今,走进公开课,没有课件似乎就称不上一堂具有时代气息的课。
多媒体辅助教学确实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对于广大的农村课堂来说,不是每个教室都有一套多媒体设备来辅助课堂教学,更有甚者连幻灯片、教学挂图都没有配备。
在新理念与教学设备的矛盾冲突中,在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教材的理性叙述之中,我们如何来解决这个矛盾,使课堂在这种看似设备落后的环境中散发“新”的气息,跳出“新”的活力,其实,课文插图的合理使用能解决这些。
关键词:教学插图只要是上过小学语文的教师都知道,小学语文课本中,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有一幅或几幅精美的插图。
这些插图有照片、有绘画,形式不同,风格各异,既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更是帮助教师和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辅助材料。
有时一幅立意角度与视觉效果俱佳的插图留给我们的印象甚至可以超过文中的文字所表现的内容。
遗憾的是小部分教师忽略了这些插图的价值,并没有让它的价值充分体现,而是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多媒体上。
在平时的公开课上,没有课件似乎就称不上一堂具有时代气息的课。
多媒体辅助教学确实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对于广大的农村课堂来说,不是每个教室都有一套多媒体设备来辅助课堂教学,更有甚者连幻灯片、教学挂图都没有配备。
在新理念与教学设备的矛盾冲突中,在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教材的理性叙述之中,我们如何来解决这个矛盾,使课堂在这种看似设备落后的环境中散发“新”的气息,跳出“新”的活力,其实,课文插图的合理使用能解决这些。
苏教版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篇课文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插图,有些课文甚至有两张三张之多,这些优美的插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启迪学生的思维,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关注它,使用它,挖掘它丰富的内涵,那么借助插图,我们同样可以上出一节节精彩的语文课。
但是当多媒体普遍应用于教学后,插图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
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两个方面:原因一:多媒体的普遍运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插图在现今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课件是最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
课文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利用论文
![课文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利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e98983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a.png)
课文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利用论文课文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利用论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它是教科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教科书的改革,插图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功能,不再只是单纯地配合知识,而是有了提供资源信息的功能,并开始成为知识的一部分。
再者,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因此,在教学工作实践中,我充分利用插图这一生动的教材,培养学生理解、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充分发挥插图的独到作用,让它为教学服务。
一、激发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
”在儿童阶段,兴趣与爱好便是他们最好的老师。
教材编排在课文中的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画是激起学生注意及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
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课堂教学也逐渐进入多媒体式。
这种音像结合的课堂更能使插图激活学生的兴趣,刺激他们的感官,调动他们的情感,积极起来参与学习。
如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一课时,因为上课的地点是市一小,我对该班的学生情况不熟悉,他们对我也是一无所知,那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活跃起来?我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让课文插图在多媒体的作用下声图并茂地展现了出来。
上课一开始,我先向学生介绍了一下自己,然后再以讲故事的方式自然引入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这时出示课文中的第一幅插图,让学生认真观看,自己看到了什么?当学生们都在谈论着小村庄的美丽之时,我又向学生们展示第二幅插图。
还是让他们继续认真观看,记得当时当我展示第二幅插图之时,班里有些学生就先被那“哗哗”的洪水声震惊得发出一些惊讶声。
面对眼前学生的不解与惊讶,我于是抛出问题: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同学们为了探究答案,就会很积极地去学习课文。
这样一来,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理解课文内容少年儿童处于感性认识的最低阶段,对事物的认识只是停留于直观、表面,思维能力弱。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使用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使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a22abac76eeaeaad0f3305b.png)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的使用如今,走进公开课,没有课件似乎就称不上一堂具有时代气息的课。
多媒体辅助确实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并不是每一堂课都有多媒体辅助教学,尤其是对于一些硬件设施相对落后的学校来说,更是不可能实现。
在新理念与教学设备的矛盾冲突中,在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教材的理性叙述之中,我们如何来解决这个矛盾,使课堂散发“新”的气息,跳出“新”的活力,其实,课文插图的合理使用能解决这些。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篇课文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插图,有些课文甚至有两张三张之多,这些优美的插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启迪学生的思维,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关注它,使用它,挖掘它丰富的内涵,那么借助插图,我们同样可以上出一节节精彩的语文课。
一、妙用插图,图中知“文”一年级上册有篇课文叫《冰花》,冰花是在寒冷的冬季,空气遇冷凝结在玻璃上而形成的各种图案。
这种自然景观在我们这里很少见到,如果让学生凭空想象,那也是强人所难。
教材为课文配备了一幅插图:图上一小男孩在妈妈的陪同下,正津津有味地观赏着冰花。
教材为课文配备的这幅插图,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冰花自然凝结而形成的各种图案:如宽大的树叶、柔嫩的小草、丰满的牡丹。
前不久,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写的是一位教师上《冰花》这一课时,花了很大的气力制作了六朵冰花来辅助自己的教学。
但在教学中,学生看着教师所画的冰花,任凭教师怎么引导,学生也观察不出那冰花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课堂教学陷入僵局。
原因在哪里呢?是因为那树叶、小草、牡丹般的冰花并不是一朵孤零零的冰花,而是有无数朵冰花自然凝结组合而成的,这种天然雕琢,是我们难以完整地呈现出来的。
其实那位教师根本不用那么费力地来制作冰花,只要通过对书上插图的观察,学生就很容易而又清晰地看到那冰花似树叶、似小草、似牡丹,如此图文结合,学文中看图,看图中感文,轻巧又方便,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二、活用插图,图中生“情”还记得三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叫《庐山的云雾》,教材为这篇课文虽然只配了两幅插图,但我们老师在教学时,却可以多次使用,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插图的使用价值。
浅谈插图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插图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eb5dd3ed0242a8956bece480.png)
运用 图与文的一一对应学习 ,教师 教得很 轻松 , 加深理解可谓提供了好的参照。如 《 蜗牛的奖杯 》
五 、运用插图 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意
课 文 中有 些 词语 学 生 不 能准 确 理解 ,字 典 和
我让学生逐一观察并读课文 ,使学生知道 :蚕姑
娘经历 了四次睡眠 ,从又黑又小到又黄又瘦 ,再 教学参考书上的解释是 比较抽象 的,尤其是一些
到又 白又嫩 ,最后 变 成 又 白又 胖 ,睡醒 后 的 蚕姑 理 解 能力 较 弱 的学生 越 读 越 糊涂 。课 文 插 图绝 大 娘 吐丝 结 茧 ,然 后破 茧 而 出变 成 了蛾姑 娘 。这 样 多数是为配合学习词 、句 、短文设计安排 的,为
二、运用插图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内容
故事 ,再选 出编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参加 比赛 ,最
在 教 学 中 ,充分 运 用插 图 ,可 以弥 补 文字 抽 后评 出故事大王。学生们你一句我一句 的表 达,
象 、枯燥 的不足之处 ,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 逐一地连贯起来就形成 了一篇语句通顺 、表达合
能 起到 很好 的促 进作 片 j 。
一
起 求 知 欲 望 。 如在 教 学 《 雨 后 》时 ,教材 中有 一
、
运用插 图 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
幅插 图,我让学 生仔 细观察 后,问:“ 图 中小哥
笔者在教学 “ t 1 …一 0 一‘ e ”_ 二个韵母 时,先 哥和小妹妹他俩在玩儿什么呢?他们 的心情 怎么 让学生看网 j那美丽的画面一下便吸引住 了学生。 样?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这时 同学们就开始讨
分 析 的 能力 ,从 而把 握课 文 的主要 内容 和 主题 思 理 的 文 章 了 ,这 样 既 加 深 学 生 了对 图 意 的理 解 .
语文(心得)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的有效使用
![语文(心得)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的有效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cefab544bed5b9f3f80f1c21.png)
语文论文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的有效使用现行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课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
这些插图紧扣课文内容,色彩鲜艳、生动有趣,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极易引起低年级学生的兴趣。
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插图作为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插图往往被忽略或轻易带过,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插图的功能一般可分为装饰功能、解释功能和促进功能。
所有课文插图都兼具以上三项功能,只是对于某一幅具体的课文插图来讲,功能会有所侧重。
因此教师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同时,还应研究图文关系,准确地把握插图设置的目的和作用,抓住插图使用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并在教学中合理充分地发挥插图的作用,促进语文教学。
一、有效使用插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我们常常会发现,低年级学生拿到语文课本后的第一举动往往是去翻里面的图片,觉得感兴趣会再去读读文字。
孩子这种与生俱来对直观形象的喜爱,值得教师珍视。
如人教版第一册《小小的船》配有一幅精美的插图,图中美丽的星空、弯弯的月牙、可爱的小姑娘都体现出一种宁静的美。
在引入时,不妨让学生说说在插图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教师顺势引导,课文的小诗描写的就是这样一幅美丽的图画。
这样,学生很自然地走进了文本,且对文本产生兴趣,也会为课文的学习铺垫好一定的情感基调。
教学《太空生活趣事多》时,我先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进行观察,学生发现:宇航员穿着特殊材料做成的衣服,宇航员穿着鞋底带钩的鞋子,脚踩的地板不是普通的地板,而是一格一格的网格地板┅┅孩子们质疑:为什么要穿鞋底带钩的鞋子,地板为什么要设计成这个样子┅┅发现和质疑,让学生和文本还未见面却已有亲近感。
当学生开始阅读这个故事,他们非常感兴趣,因为他们自己已经产生了探索的力量,沉浸在文本之中!二、有效使用插图,增强学生理解能力当学生对课文的字、词、句不理解时,结合插图理解课文是最直观有效的方法。
一年级阅读教学课文插图运用论文
![一年级阅读教学课文插图运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8f129730b1c59eef8c7b4e8.png)
一年级阅读教学课文插图运用论文摘要:利用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配套插图,可以对学生进行“图文并茂”的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不亦乐乎”的感觉和认识,在阅读教学的各个阶段运用插图,不仅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刻的理解,也让阅读教学的课堂因为有了插图而变得“锦上添花”,更加精彩!小学语文课本插图是插在文字中间用以说明文字内容的图画,对文字内容做形象的说明。
因为一年级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
如果一篇篇课文只用抽象的文字向学生讲述一个个故事或者是一些道理,学生在理解上有些难度,也不太会感兴趣。
因此,一年级语文课本里安排了许许多多美不胜收的彩色插图,怎样把这精彩纷呈的课文插图作为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利用起来,发挥它特有的不可取代的教学功能,为此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插图,文本因你而精彩——插图有什么用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篇课文都配有插图,很多课文甚至有两幅以上的插图。
这些插图都把课文的重点内容展现出来了。
每一篇课文的重点不一样,不同类的课文重点也各异,因此每幅插图的作用也各有侧重。
1. 插图是文字的补充和注解。
教材中有的插图是文字所介绍事物的真实再现。
像一年级下册的《四个太阳》,这篇课文有四个自然段,每段介绍一个季节的太阳。
它的插图是一幅,上面画着一个小男孩在画画,画了四幅图,每幅图就刚好对应四个自然段的内容,清楚具体地再现了课文的内容。
有的插图形象地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如上册的《雪孩子》等,是连环画式的插图,每段内容边上配一幅插图,图画和段落紧密结合,学生把一幅幅图按顺序连起来看,就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
2. 插图是自然美和社会美的生动体现。
教材上安排的单元主题和课文各不一样,因而配备的插图也种类繁多,有栩栩如生的各种动物,有鲜艳夺目的各样植物,有活灵活现的各式人物,更有美丽的山川河流、田野草原、宇宙星空,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
各种动植物和各类景色的插图,让学生领略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观和无穷魅力,如下册的第一单元“走进春天”,第四单元“走进夏天”,这两个单元的课文中所配备的插图都是景物类的,让学生欣赏到了自然界不同季节的各色景物。
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课文插图的使用策略研究
![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课文插图的使用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a71b51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5.png)
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课文插图的使用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小学是我国教育体制中的一部分,而语文教学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由于农村地区资源匮乏、教师素质不高等种种原因,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
课文插图的使用策略也是一个亟待研究和优化的问题。
课文插图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辅助手段,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对插图的使用往往存在着一些不合理和不足之处。
有必要对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课文插图的使用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本研究旨在分析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现状,探讨插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调查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课文插图使用的现状,并提出优化的使用策略。
通过对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插图使用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对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课文插图的使用策略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语文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还能为改善农村教育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深入探讨插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以及针对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优化插图使用策略,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推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优化和提高。
2. 正文2.1 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在农村地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由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相对较低。
很多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没有系统的教学培训,缺乏教学经验和方法,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课文内容单一、教学资源匮乏,课堂氛围单调,缺乏趣味性,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学生往往缺乏对话语文课文的热情,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了语文学习的效果。
农村小学生的家庭环境和背景差异较大,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比较多,教师在教学中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个性化的教学难度大,导致学习效果不尽人意。
教材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教材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88efcb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9.png)
教材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而教材插图作为教学辅助材料的一种形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例,探讨教材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教材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很多时候,学生在阅读一些较为抽象的课文内容时很难理解,插图可以通过图像的方式将抽象的概念呈现出来,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视觉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在教授《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可以通过插图展示蝌蚪的外形特征、生活环境等,让学生对蝌蚪有更加直观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插图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在教授诗歌《咏鹅》时,可以通过插图将诗歌中描述的小鹅形象呈现出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意义。
教材插图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插图不仅可以展示课文内容,还可以补充课文之外的知识点,丰富教学内容。
在教授《岳飞》这篇课文时,可以通过插图展示岳飞像、岳飞庙、岳母泪等,让学生了解到更多关于岳飞的知识,提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插图还可以通过和课文内容的呼应,强化教学的效果。
在教授《四季之歌》时,可以通过插图展示不同季节的景色、气候变化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歌中描绘的四季之美。
教材插图应该在教学中合理使用。
插图应该和课文内容相符,能够准确地呈现出课文中的要点和关键信息。
插图的样式和质量应该符合学生的审美习惯和年龄特点,不能太过复杂或艰深,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使用插图时,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理解插图的意义,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
课文插图教学论文
![课文插图教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6c708755acfa1c7aa00cc91.png)
课文插图教学之我见形式丰富多彩,内容生动有趣的插图,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课文配有插图,可以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形象化,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弥补文字表达的不足,起到图文互补的作用。
教学中如能挖掘这一有利因素,恰当的指导学生细致观察、体会和分析这些插图,就能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训练。
一、利用插图,训练观察。
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教学时,教师可凭借插图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
如教第八册《颐和园》时,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从而明确观察事物的方式:1、按照顺序,即边走边观察,走一处观察一处,使学生在阅读时注意把每个观察点的转换方位弄明白,原文写道:“离公园大门不远,有一条长长的走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向湖中的小岛走去。
”落实到插图上,这样,给人留下一幅完照整的画面。
2、突出重点、特点,抓住了“桥洞多”、“小狮子多”的十七孔桥的特点具体来写。
3、注意感受,如“公园又大又美丽”等。
二、利用插图,理解内容。
学生阅读课文时,文章中的有些语言文字障碍,可利用插图直观性来帮助理解。
如《在艰苦的岁月里》有这么两句话:“小红军听着笛声,出神地望着远方。
他看到了未来,看到了希望。
”其中“出神”一词和第二句话的意义较难理解,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插图,“通过小红军的动作和神态领会”出神的意思,通过画面所表现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体会第二句的含义。
再如《威尼斯的小艇》,学生对威尼斯这个水上城市是陌生的,通过学生认真观察插图,就会认识这个水上城市,了解到小艇是该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还会认识船夫娴熟的驾驶技术和居民的生活习惯,至此,全文也理解了。
三、利用插图,展开想象。
插图虽富于直观性,但毕竟是静止的。
因而对照课文,就往往给学生以丰富的想象的余地。
教学时,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如教《列宁和卫兵》总结课文时,再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三个人物的神态,想象他们分别说些什么?尤其注意那位来开会的同志,启发学生思考:文中写到他的只有一句话:“生气地嚷……”但是画面上的他确面带微笑,这究竟是为什么?他在想什么?可能会怎么说?这些问题的解决,自然使学生更深刻领会列宁模范遵守纪律的意义。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的使用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的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e83652363169a4517723a382.png)
浅谈 小 学 语文教 学 中课 文 插 图的使 用
石 东 芳 ( 山西 省 怀仁 县城 镇 联 校 )
摘
要: 有效地使用课 文插 图, 可以激发学 生的学 习兴趣 , 培养学生的理解、 观察 、 想象 、 表达 等多种 能力。
关键词 : 课 文插 图; 语文教学; 能力 叶圣陶曾说过 : “ 好 的课文插 图是课本 的有机组成部分 , 能够 加强对读 者的感染力 , 加深读者的印象 , 使读者认识得更清楚 , 绝
如老师教《 登 山》 一文, 其 中有这么一个片段 :
师( 出示山路 图) : 看着 山路图 , 你 的脑海 中出现了哪些 词? 生: 深渊 、 悬崖 、 狭窄 、 危 险…… 教师随机板书 : 万丈深渊 、 悬崖 、 狭窄的小路……
里?想一想 , 写下 来 。 学 生 在 插 图上 写 词 。 很小 , 为 什 么 这样 写 ? 得窄一些 。
三、 高效 利 用 插 图 , 培 养 学 生 的 观 察 能 力
图片与文字相 比更具有形象性 。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
不是可有可无 的点缀 。 ” 语 文教学 中, 插图作为一种宝贵 的课程资 课文 中的插图不是 简单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 内容 , 同时也是在
源 ,不仅有利 于提 高学生学 习的兴趣 ,还能培养学生 的理解 、 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 因此 , 教师在引导学生看课文插 图时 , 要有 察、 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
师: 如果把它们 送 回课文 的插 图里 , 你觉 得它们应该 写在哪 须有针对性地进行 大量 的语言表达训练 。课 文中 的插 图绘 图精
课文《 春雨的色彩》 写 了三只小 鸟争论 春雨是什么颜 色 的故 色彩。 正好 , 课文的后面配了一 幅田野 的图片。 我请 学生选择几种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的有效使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的有效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6783f57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1.png)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的有效使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的有效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适当地插入插图可以生动地
展示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以下是我认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的有效使用的几点建议。
插图应与课文内容相符。
插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使他们能够形象
地想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如果插图与课文内容相违和,则容易导致学生对课文产生困
惑或误解。
在选择插图时,教师应该选择与课文内容相符合的图片,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
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
插图应具有引发学生思考的功能。
好的插图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选择一幅有趣的插图,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推测,从而提高学生
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学生通过对插图的观察和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的
意境和内涵。
插图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因此插图的内容应简单明了,易于理解。
过于复杂或抽象的插图可能会加大学生的阅读难度,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
所以,在选择插图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选择简单易懂、富有趣味性的
插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选择合适的插图,教师还应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使用插图。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解插图、让学生描述插图等方式,引导学生与插图进行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插图所表达的意思。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插图展开联想,发挥想象力,让学生主动参
与到课文的阅读和理解中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的使用如今,走进公开课,没有课件似乎就称不上一堂具有时代气息的课。
多媒体辅助确实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并不是每一堂课都有多媒体辅助教学,尤其是对于一些硬件设施相对落后的学校来说,更是不可能实现。
在新理念与教学设备的矛盾冲突中,在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教材的理性叙述之中,我们如何来解决这个矛盾,使课堂散发“新”的气息,跳出“新”的活力,其实,课文插图的合理使用能解决这些。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篇课文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插图,有些课文甚至有两张三张之多,这些优美的插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启迪学生的思维,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关注它,使用它,挖掘它丰富的内涵,那么借助插图,我们同样可以上出一节节精彩的语文课。
一、妙用插图,图中知“文”
一年级上册有篇课文叫《冰花》,冰花是在寒冷的冬季,空气遇冷凝结在玻璃上而形成的各种图案。
这种自然景观在我们这里很少见到,如果让学生凭空想象,那也是强人所难。
教材为课文配备了一幅插图:图上一小男孩在妈妈的陪同下,正津津有味地观赏着冰花。
教材为课文配备的这幅插图,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冰花自然凝结而形成的各种图案:如宽大的树叶、柔嫩的小草、丰满的牡丹。
前不久,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写的是一位教师上《冰花》这一课时,花了很大的气力制作了六朵冰花来辅助自己的教学。
但在教学中,学生看着教师所画的冰花,任凭教师怎么引导,学生也
观察不出那冰花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课堂教学陷入僵局。
原因在哪里呢?是因为那树叶、小草、牡丹般的冰花并不是一朵孤零零的冰花,而是有无数朵冰花自然凝结组合而成的,这种天然雕琢,是我们难以完整地呈现出来的。
其实那位教师根本不用那么费力地来制作冰花,只要通过对书上插图的观察,学生就很容易而又清晰地看到那冰花似树叶、似小草、似牡丹,如此图文结合,学文中看图,看图中感文,轻巧又方便,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活用插图,图中生“情”
还记得三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叫《庐山的云雾》,教材为这篇课文虽然只配了两幅插图,但我们老师在教学时,却可以多次使用,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插图的使用价值。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就作了以下尝试:教学伊始,我让学生尽情观察两幅插图,对庐山的云雾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此时学生的感知是浅显的,无法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达,但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感受弥漫在学生的心田;接着,学习文章的重点段第二自然段时,有这么一句话学生难以理解: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是巨大的天幕。
而文中的两幅插图,一幅就是如巨大天幕的云雾,另一幅就是如茫茫大海般的云雾,此时,图文结合,文中看图,图中学文,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学生理解的难点;当课文学完后,再来看插图,用书中的语言或者自己的语言来赞美庐山云雾,此时,学生对庐山云雾的认识,从原来的朦胧感受转为深刻的体验,他们尽情地赞美着,
抒发着自己的情怀,从而把教学效果推到了最佳地步。
同幅插图多次使用,它不同时期的呈现,产生的学习效果是不同的,是呈逐步上升的态势的。
教者只要充分挖掘插图的“内涵”,发挥插图“先行组织者”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主动而丰富。
三、巧用插图,图中现“人”
一年级上册有篇课文《北风和小鱼》,以前有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发现教师受教参的影响,在教学时,把北风和小鱼对立了起来,使得学生喜欢小鱼而讨厌北风,称赞小鱼勇敢,敢和北风做斗争,痛骂北风是坏蛋,并请它滚蛋。
在教学时,教师充分运用了书中的两幅插图:一幅是北风吹了一口气,青草变了颜色,梧桐树落了叶,鸟儿躲进了窝;第二幅是北风猛吹一口气,河水结冰了,小鱼在水底捉迷藏。
而忽略了文中的第三幅插图:白茫茫的大雪覆盖在禾苗上,树上白了,房顶上也白了……而前不久在《小学语文研究》上看到的一个课例,那位老师就仔细考虑了这幅图的利用价值,她在教学时,充分利用这一幅插图扭转了学生的情感方向:师:小朋友学得很认真,你们愿意把课文有感情的来读一读吗?
生:愿意。
(生读书)
师:小朋友读得很好。
(翻到课后的那幅图)
师:你们喜欢这幅图吗?
生: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呀?
生1:下雪了,我们就可以去堆雪人,打雪仗。
生2:我也喜欢,妈妈告诉我雪像一条被子盖在麦苗身上,明年就可以丰收了。
师:那你们知道这白茫茫的雪是谁给我们带来的吗?
(孩子歪着脑袋在想,一个孩子抢着回答)
生:我知道,是北风给我们带来的。
师:那你们喜欢北风吗?
(生歪着脑袋不作声)
生:(过了一会,吞吞吐吐):有点喜欢,又有点不喜欢。
……
此时,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现在对北风产生的情感与前面已形成的情感形成了强烈的冲突:他如果回答喜欢,就与他先前对北风的情感以及相应的态度产生了巨大的反差,他一时还回不过神来;但他又不愿意回答不喜欢,因为他真正喜欢北风带来的那雪白的世界。
于是,无奈的他只好折中这两种完全矛盾的感觉,介乎喜欢与不喜欢之间。
对孩子来说一篇童话故事的教学,应该是轻松愉悦的,对于恶劣的自然环境,我们不是去诅咒它,而是应该在这种环境中,和小鱼一样寻找到快乐,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语文是关注人的教育,而这种关注,不仅仅在于你今天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更应该关注学生通过学习,他是否能够健康快乐的成
长,是否能够增强面对逆境的勇气,从而不管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他都能感受到生活的快乐,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由此可见,课文插图只要真正关注它,合理使用它,它的作用也是无可限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