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使用论文
关于小学教材插图的有感作文
关于小学教材插图的有感作文
一、运用插图,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它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份,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实验研究表明:学习兴趣越强,学生的学习越主动积极,成绩越理想,智力发展越快。课文插图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富有极大的吸引力,经常看到学生拿到新书之后首先翻看的就是课文的插图。教师可利用这一契机从插图入手,去诱导、去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好奇之心、期待之情。
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芦花荡》这篇课文时,芦苇是生长在池沼、河岸、河溪边多水的地方,多形成苇塘,我国主要以东北的辽河三角洲、松嫩平原、华北平原的白洋淀等形成大面积的苇区。由于地理的气候环境的原因,我们这儿的学生没有见过芦苇,更不用说苇塘了。因此,讲课文的时候,我首先就叫学生看到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认识芦苇,从图中观看苇塘壮观的景象,然后结合课文讲解了芦苇的生长特征,从而使学生增长了新的知识。在讲授《紫藤萝瀑布》一文时,紫藤萝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它的花又是什么样,同学们都不知道,当我叫他们看了课文前面的插图时,同学们顿时茅塞顿开,“哇,原来紫藤萝花这么美丽!”同学们洋溢着获得收获的喜悦。因此,合理的运用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二、运用插图,丰富学生想象
想象就是根据事物的某些特征,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文本不仅仅是课文教材中的文字,也可以是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关图像等,课文中的有关插图也是文本。教材中的插图是静态的,反映的是某个瞬间的形象。要想使画面“活”起来,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以补充画面上的形象和情节。
插图论文:让课文插图为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插图论文:让课文插图为语文教学锦上添花摘要在课堂教学中,课文的地位毋庸置疑,而课文插图作为教材的一部分,也应该得到重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插图,开启学生思维的阀门,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等,让插图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关键词插图思维说话观察
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有插图,栩栩如生的动物,五彩缤纷的植物,活灵活现的人物……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有利于培养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脑对于图片等形象信息的记忆能力是语言文字记忆的1000倍。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充分发挥插图的独到作用,让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一、让插图开启思维的阀门
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优美,但学生翻开书,首先吸引他们眼球的一定是色彩艳丽、生动形象的插图。低年级学生尤其爱看插图。因此,上课时,我在注重培养学生领悟语言魅力的同时,从不忽视插图的作用。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我这样提问:“同学们,图上画着谁?它们分别在哪里?”
然后又问:“乌鸦站在树枝上心情怎样?它心里会想什么?狐狸在想什么?从哪儿看出来?”学生的回答十分精彩,有的说:“乌鸦找到了一片肉,心里很开心。它想今天可以吃肉了。”有的说:“狐狸在想一定要把乌鸦嘴里的肉骗过来。”有的说:“狐狸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乌鸦嘴里的肉,馋得直流口水。我有一次特别想吃东西时就流口水的。”此时教室里一片笑声。学生的思维打开了,一个一个抢着说话,把狐狸和乌鸦当时的表现、想法说得活灵活现。教材“活”了,学生“活”了,课堂“活”了,教学效果十分理想。如果没有插图,孩子们的思维可能就会被文字禁锢,课堂上也就不会有这样师生互动的场面。插图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像一把钥匙,开启了学生的思维。
小学课本插图论文设计开题MicrosoftWord文档(3)
小学课本插图论文设计开题MicrosoftWord文档(3)
《S版小学中段语文教材中插图的使用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一、数据表
课题名称S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的使用策略研究
关键词 S版小学中段语文教材插图使用策略
课题类别基础教育学科分类小学语文
二、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本课题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容和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限3000字)
㈠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插图是一项重要的课程资源。S版小学语文教材上的插图,与文质兼美的课文相配合,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往往显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它有铺垫引导、烘托主题、增加情趣之功能。尤其是中年级开始理解重点句段、练习习作,课文中出现的插图,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把钥匙。它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目前多媒体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逐步升温,对插图的使用过少、运用不当的情况也屡见不鲜,甚至很多一线教师忽略教材插图的存在,导致很多学生除了被其鲜艳的色彩吸引外,很少会认真仔细的观察插图。进行“S版小学中段语文教材中插图的使用策略研究”,其目的是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辅助教学的作用,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培养学生理解课文容、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2.研究意义
这一课题的研究意义具体体现在:
⑴有利于推进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对教师来说,此课题的实践可以使教学容变得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教师能够更有效的利用插图指导学生预习、巩固记忆、理解背诵课文、练习写作、实施情感教育。
课本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论文
课本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一、利用插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图文并茂的课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学习效果相对就好。究其原因,是因为插图比文字更为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凭借插图中鲜明的艺术形象,较快领悟出相关文字的内涵。这也说明,充分地利用插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兴趣,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对辅助语文教学大有益处。而学生观察、利用插图,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射出学生对课文的相对喜欢,给学生多一个理解课文的机会,也就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宿新市徐公店》这首古诗,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可爱的儿童在菜花丛中捉蝴蝶的欢乐情景。这节课上,我没有逐字逐句地学习诗意,而是在屏幕上出示了课文的插图问学生:同学们,这幅图美不美?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学生兴趣盎然,睁大眼睛仔细地观察插图。在学生的感官得到满足之后,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意,然后,我再一句一句地理解诗意。这样,便亲切自然地把学生带进了作者描写的春天农村景色中,并体会了作者生动的语言。
二、利用插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观察是少儿认识世界,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培养儿童观察能力很重要的一点是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课本中的插图恰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好助手”,如一年级《语文》第15课,“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中的图画得很有趣味。教师结合课文内容,有目的地让学生认真读图,告诉学生看图的顺序,并且要求观察细致,能指出“戴围巾”的大燕子是“妈妈”,这样有利于孩子理解课文。这篇课文两幅插图,可让学生按照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一步一步地结合内容认真读画。当然,对于其它课文,也可因图而异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小学语文课本中插图的开发和利用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小学语文课本中插图的开发和利用人教版新课标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是2011版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如果让课本插图成为闲置的资源,长此以往,势必有悖于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有愧于教材编者的良苦用心,更有碍于教材各种资源的优化整合。插图作为一种实用而重要的教学资源,不但要使用,还要创造性地用好,充分发挥其潜在的作用,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非常重视对文本插图的开发和利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巧用插图训练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有些词句如果靠下定义或就词就句理解,往往是违背学生认知规律的。因此,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插图的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图,积极思考,理解词句。如《花瓣飘香》一文的插图描绘的是小女孩摘花瓣的情景:“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小女孩摘花瓣时的动作(俯、摘、捧),看了图,不讲其意,学生也能明白,而且透过动作还能感受到小女孩对花的爱护和对这片花瓣的珍爱。再如《庐山的云雾》中的“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为了加深对加点词语的理解,教师可借助文中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图,学生不仅能很快明白其意思,而且也能充分体会到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这样形象直观地运用插图,既能达到理解词句发展语言的目的,又能激发学生学词学句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二、巧用插图训练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
插图往往是一篇文章的“特写镜头”,有的展示课文的主要内容,有的呈现故事的高潮,有的塑造主人公的形象等。因此,重视文本中插图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和主旨思想的理解。比如,教学《咏华山》时,从文字上看,“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学生很少有这样的体验,而两幅插图紧扣文章内容。第一幅图从人物的神态和动作看,就能直接感受到“华山真高啊”;后一幅图中两个人居高临下,又使人觉得确实是“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再如《宿新市徐公店》,插图展现了:暮春时节的乡村,稀疏的篱笆,弯曲的小路,树头的新绿,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乡村静景;儿童急走,黄蝶速飞,菜花金黄,色彩宜人,动态逼真,给人活泼热闹之感。试想,读读优美的文字,看看多彩的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图文结合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图文结合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众所周知,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适时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图文结合准确理解词语含义
二、图文结合深入把握重要段落
三、图文结合在于领悟课文内容
四、图文结合全面体会思想感情
五、图文结合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图文结合词语段落感情写作
图文结合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兴趣是一张高扬的风帆,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相对比较抽象,如果教法不当,小学生学起来相对比较枯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每册都安排有几十幅精美的插图,这些都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如果加强插图和课文的联系——"图文"结合,就能增加语文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一、图文结合准确理解词语含义
在课文的词语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坚持让学生把正确理解词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和插图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自己脑海里形成理性的认识,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词语。如一年级《我多想去看看》一课中有"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一句,在这里"壮观"一词比较抽象,一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我们可以让学生结合文中的插图来理解,让他们说说从图中你看到升旗仪式的场景怎么样?有的学生说旗手叔叔站得很直,有的说解放军叔叔有敬礼的,有拿枪护旗的,有指挥的,有奏乐的,有的说旗杆前面站了许许多多的人,他们都在观看升旗仪式,还有的说观看升旗仪式的人群中有不少学生。通过学生的仔细观察,他们初步了解到"壮观"在这里指的是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很气派、人很多。接着再让学生说说他们还见过哪些壮观的场面,学生在头脑中搜索记忆的同时又再次加深了对"
课文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利用论文
课文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利用论文
课文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利用论文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它是教科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科书的改革,插图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功能,不再只是单纯地配合知识,而是有了提供资源信息的功能,并开始成为知识的一部分。再者,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因此,在教学工作实践中,我充分利用插图这一生动的教材,培养学生理解、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充分发挥插图的独到作用,让它为教学服务。
一、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在儿童阶段,兴趣与爱好便是他们最好的老师。教材编排在课文中的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画是激起学生注意及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课堂教学也逐渐进入多媒体式。这种音像结合的课堂更能使插图激活学生的兴趣,刺激他们的感官,调动他们的情感,积极起来参与学习。如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一课时,因为上课的地点是市一小,我对该班的学生情况不熟悉,他们对我也是一无所知,那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活跃起来?我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让课文插图在多媒体的作用下声图并茂地展现了出来。上课一开始,我先向学生介绍了一下自己,然后再以讲故事的方式自然引入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时出示课文中的第一幅插图,让学生认真观看,自己看到了什么?当学生们都在谈论着小村庄的美丽之时,我又向学生们展示第二幅插图。还是让他们继续认真观看,记得当时当我展示第二幅插图之时,班里有些学生就先被那“哗哗”的洪水声震惊得发出一些惊讶声。面对眼前学生的不解与惊讶,我于是抛出问题: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同学们为了探究答案,就会很积极地去学习课文。这样一来,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教育-部编本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插图使用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部编本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插图使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教师不可忽略课程资源开拓与使用的重要性,课程资源包括课堂与课外两种教学资源。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在课堂教学资源中占据重要地位,如果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那么,语文教学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助力,从而让教学变得更有效率。然而,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很多教师在开发课外学习资源时费尽脑汁,对就在身边的最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教材插图却往往不重视。因此,本文以部编本低年级语文教材插图如何有效利用为出发点,研究教材插图的使用策略。
儿童进入小学阶段,对外界刺激普遍敏感,难以集中注意力,所以如何吸引他们关注教材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研究表明,丰富鲜明的色彩对儿童智力发展有积极作用,对提高儿童的注意力也有显著作用。而教材插图因其形象、直观性的特点,对小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着巨大的影响。
本论文主要通过六个板块分析:
第一板块:引言,主要阐释论文课题选择的原因、文献概括、分析方式以及本文的创新点。
第三板块:主要结合本人所在区域某小学,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语文教材插图在课堂中的应用,调查对象主要是低年级语文教师和学生。
第四板块:通过调查研究,将低年级语文教材插图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合,同时进行问题推敲。
第五板块:剖析低学段语文教学插图应用的问题,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
第六部分:综上,分别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与学生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望教材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其价值,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插图、语文教学
语文(心得)之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妙用
语文(心得)之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妙用语文论文之学校语文教材插图的妙用
在学校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
这些插图因其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深深吸引着儿童的目光,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做为一名学校语文教研员,我每学期都要听几十节语文课,每当看到老师视插图而不见,弃插图于不用都会感到非常的惋惜。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语文老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同学的语文力量。
那么, 老师应当如何充分利用插图这一珍贵的教学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利用插图学拼音。
学校低班级的孩子因其年龄特点往往是详细形象的思维占据着主要的位置, 他们对生动形象的事物更感爱好。
所以, 一班级教材中拼音部分的内容就可以较好地发挥插图的作用关心他们学习拼音,学习生字。
拼音这部分内容中,几乎每一幅图都为同学供应了象形的事物,如教学时,老师让同学观看插图,知道的外形像水中鹅子的倒影,的发音就是鹅的一声,然后再通过给拼音组词扩词来记住四个声调,这样就使拼音的音、形、义和实物较好地联系了起来,便于同学的识记和发音。
二、利用插图同学字。
我们都知道低班级的教学重点是识字,识大量的字。
对于低班级的儿童来讲没有肯定的爱好激发是很难保证识字任务的顺当完成。
长春版语文教材就很好地运用了插图来关心同学识字。
如《汉字家园》中的课文---《鸟的乐园》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同学看图,把图中的小鸟与汉字相互对应起来,让同学结合插图进行记忆,这样就使识字与熟悉事物联系了起来,既提高了识字效率,又巩固了识字效果。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的问题及对策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的问题及对策-中学语文论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的问题及对策
苗凤
插图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中介。插图配置是否合理,是一个值得认真关注的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科书课文中有600多幅插图,这些插图类型及插图内容虽有一定的特点,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以下是本人对插图的思考和建议,仅作抛砖引玉,以供教材设计者和教师参考。
一、教材插图呈现的总体特征
(一)插图数量随年级增高逐渐减少
整套教材共有课文436篇、插图649幅,平均每篇课文插图1.49幅。总体上看,随着年级增高,插图的数量逐渐减少。从低年级大量配置插图到高年级有选择性的配置,符合了小学生抽象思维不断发展的特点,有利于引导小学生逐步实现从读图到读文的过渡。
(二)插图类型多样,漫画图偏少
按照康树林等人的分类标准,将插图分为实物图、描绘图和漫画图。全册共有实物图98幅、描绘图414幅、漫画图137幅。一、二年纪以漫画图为主,三年级以上则以描绘图为主。从日、韩教育经验来看,漫画图在整个小学阶段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在教材中增加漫画图非常有必要。
(三)插图内容丰富,形象生动
通过对插图内容进行分类统计,人物事件类插图共349幅,动植物类180幅,
场景类120幅。总体来说,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教育价值。
二、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存在的不足
(一)各类插图比例欠妥
一是实物图偏少。在纠正实物图过多问题上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实物图仅占全册插图的15%。虽然描绘图美观大方,但实物图的功能并非描绘图能够完全替代。二是漫画图偏少。从二年级下册到六年级的漫画图仅占全部插图的14%。施红卫曾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做过调查,结果发现85%以上的学生喜欢漫画。漫画图以适当的比例进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科书,可以达到使传统教材焕然一新的效果。三是插图缺少童趣。在绘制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时,通常情况下,人们重视插图的教育意义,而缺少了童趣和幽默。
语文(心得)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的有效使用
语文论文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的有效使
用
现行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课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插图紧扣课文内容,色彩鲜艳、生动有趣,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极易引起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插图作为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插图往往被忽略或轻易带过,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插图的功能一般可分为装饰功能、解释功能和促进功能。所有课文插图都兼具以上三项功能,只是对于某一幅具体的课文插图来讲,功能会有所侧重。因此教师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同时,还应研究图文关系,准确地把握插图设置的目的和作用,抓住插图使用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并在教学中合理充分地发挥插图的作用,促进语文教学。
一、有效使用插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我们常常会发现,低年级学生拿到语文课本后的第一举动往往是去翻里面的图片,觉得感兴趣会再去读读文字。孩子这种与生俱来对直观形象的喜爱,值得教师珍视。
如人教版第一册《小小的船》配有一幅精美的插图,图中美丽
的星空、弯弯的月牙、可爱的小姑娘都体现出一种宁静的美。在引入时,不妨让学生说说在插图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教师顺势引导,课文的小诗描写的就是这样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样,学生很自然地走进了文本,且对文本产生兴趣,也会为课文的学习铺垫好一定的情感基调。
教学《太空生活趣事多》时,我先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进行观察,学生发现:宇航员穿着特殊材料做成的衣服,宇航员穿着鞋底带钩的鞋子,脚踩的地板不是普通的地板,而是一格一格的网格地板┅┅孩子们质疑:为什么要穿鞋底带钩的鞋子,地板为什么要设计成这个样子┅┅发现和质疑,让学生和文本还未见面却已有亲近感。当学生开始阅读这个故事,他们非常感兴趣,因为他们自己已经产生了探索的力量,沉浸在文本之中!
一年级阅读教学课文插图运用论文
一年级阅读教学课文插图运用论文
摘要:利用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配套插图,可以对学生进行“图文并茂”的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不亦乐乎”的感觉和认识,在阅读教学的各个阶段运用插图,不仅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刻的理解,也让阅读教学的课堂因为有了插图而变得“锦上添花”,更加精彩!
小学语文课本插图是插在文字中间用以说明文字内容的图画,对文字内容做形象的说明。因为一年级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如果一篇篇课文只用抽象的文字向学生讲述一个个故事或者是一些道理,学生在理解上有些难度,也不太会感兴趣。因此,一年级语文课本里安排了许许多多美不胜收的彩色插图,怎样把这精彩纷呈的课文插图作为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利用起来,发挥它特有的不可取代的教学功能,为此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插图,文本因你而精彩——插图有什么用
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篇课文都配有插图,很多课文甚至有两幅以上的插图。这些插图都把课文的重点内容展现出来了。每一篇课文的重点不一样,不同类的课文重点也各异,因此每幅插图的作用也各有侧重。
1. 插图是文字的补充和注解。教材中有的插图是文字所介绍事物的真实再现。像一年级下册的《四个太阳》,这篇课文有四个自然段,每段介绍一个季节的太阳。它的插图是一幅,上面画着一个小男孩在画画,画了四幅图,每幅图就刚好对应四个自然段的内容,清楚
具体地再现了课文的内容。有的插图形象地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如上册的《雪孩子》等,是连环画式的插图,每段内容边上配一幅插图,图画和段落紧密结合,学生把一幅幅图按顺序连起来看,就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
让教材中插图说话论文
让教材中的插图说话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重要的插图,这些插图往往被教师忽视,可这些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直观的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想力和学习的兴趣,还能有助于学生很好地充分理解文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教材;插图;兴趣;观察力
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7-216-01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这是根据小学生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设置的。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而且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
小学生的感性材料积累处在萌芽状态。所以课文中配有插图。然而这些插图常常被教者所忽略。如果是观摩课,就制成课件,蜻蜓点水地用一下,不能适时适度使用。平时听课发现多数教者对其视而不见。笔者认为插图这一宝贵资源的作用不可小觑,应该让插图说话,发挥如下的作用。
一、用插图激发学习兴趣
色彩鲜艳的图画给学生的视觉以刺激,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插图形象直观,把学生带入图画所描绘的优美情境中,使学生入情入境,产生愉快的学习情绪,从而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如《小小的船》一课,学生读课文后,再来看
图。让孩子来认识小小的船是什么?孩子的探究欲望很快被激发,对课文的理解也就驾轻就熟了。
二、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著名作家茅盾曾说:“故为初学者设想,凡技巧上诸问题,固然不可不下一番功夫,但尤其不能不下苦功的是在观察力的养成。”然而,借助课文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最简单易行的途径。图文结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即逐步学会由远及近,由人到景,从人物的衣着、动作到表情神态,从整体到局部观察。图文结合来观察,对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不能说不是一种最好的途径。
小学语文论文-有效运用插图联想,创新文本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有效运用插图联想,创新文本人教版新课标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无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爱想象是小学生的特点,精美的插图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让学生自由联想。
1.提出假设,启发想象
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观察图上能看到的东西外,还要启发学生想象图上没有出现的东西。或者把图上的内容作一假设、变换,让学生想象新的条件下的新情况,不断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如《小松鼠找花生果》一课中花生特殊的结果方式让小松鼠犯难了,而插图帮助小松鼠解开了心中的疑问。教学中,教师作了假设,把小松鼠假设成为蚯蚓,让学生说说小松鼠来到地下会看到什么,它会怎样想?爱想象的低年级学生对于这样的假设很感兴趣的。有的小朋友说:“小松鼠来到地下,他艰难地向前爬呀爬。一会儿看到了一串串花生,它终于明白了,原来花生的果实长在地下,而不是挂在枝头。”有的小朋友说:“呀!地下太暗了。小松鼠爬呀爬,头上不知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一抬头,发现原来就是苦苦寻找的花生。它连忙摘了一大串,然后钻出了地面。”……这样的想象训练满足了学生爱想象的心理,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自配插图,再造想象
我发现,学生经常专注于课文插图的艺术形象,忘情于插图的艺术境界,沉浸于插图所带来的美好想象之中。几乎是有了插图的课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格外浓厚,学习的效果就有明显提高。究其原因,可以发现,这是因为在学习课文时,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凭借插图中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领悟出相关文字的丰富内涵,激发了学生的再造想象,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也就无意中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因此,不妨进行尝试,因势利导,让学生为没有插图的课文配画插图,用以辅助学生学好语文。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的使用策略研究.doc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的使用策略研究
摘要:插图是教材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插图除了有利于教学的功能以外,也是人们认识教材的重要媒介。插图的作用前人研究的比较充分,本课题通过问卷调查、研读教案、教材等方式,分析老师和学生不善于使用教材插图的原因,分析
插图的作用,旨在研究插图在教学中的使用策略,并为笔者及广大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插图使用策略研究
一、插图使用现状研究
有关语文课本插图使用的调查问卷(学生卷)
()1、你现在就读的年级
A 、1、2 年级
B 、3、4 年级
C 、5、6 年级
()2、你觉得你使用的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如何?
A 、很好
B 、还好
C 、一般
()3、你觉得教材插图对你学习相关知识
A 、有很大帮助
B 、有些帮助
C 、没什么帮助
()4、语文教材插图的形式有图片、照片、图形,你比较喜欢哪一种插图?
A 、图片
B 、照片
C 、图形
()5、你觉得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最吸引你的是
A、色彩的丰富和艳丽 B 、图案的生动和形象
C、内容的启发性
()6、你不喜欢的插图是
A 、太老套,不时髦
B 、跟课文内容没什么太大关系
C 、插图的连续性不强
D 、有些插图选的不好
()7、你改画过书上的插图吗?
A 、改过
B 、没改过
()8、改画书上的插图是因为
A、上课时感到无聊 B 、有些插图很没意思
C、可以在涂改插图时发挥想象力 D 、可以放松心情
()9、课本中的插图和绘本故事中的插图,你更喜欢哪一种?
A、课本中的插图 B 、绘本故事中的插图
()10、你为什么喜欢绘本故事中的插图?
A、和故事内容很贴近 B 、绘制很精美
小学语文论文-有效运用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的实践研究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有效运用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的实践研究人教版新课标
研究缘起:不曾记得孩提时从何时开始,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图画和黑压压的一片片方块字使我如痴如迷,兴奋不已。不知不觉在这图画和文字的伴随下,快乐地成长起来,并一直伴随着上了小学、中学、大学……至今回想起来,那时印迹最为深刻的是书中精美的插图,是它最先引领我进入了一个新奇的世界。在小学语文教材里,每一篇课文中几乎都有一到两幅精美的插图。这些精心设计插图的插图十分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能用这些形象、具体、直观且透着趣味的图画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当多媒体普遍应用于教学后,插图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就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原因一:多媒体的普遍运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插图
多媒体地应运,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时间似乎学生手中没有教材也能顺利完成一节课,于是教材中精美的插图完全被取代。但是小学生很容易对熟悉的事物失去兴趣,多媒体用多了,学生已没有了新鲜感,许多学生不再专注于屏幕,它对学生的吸引力逐渐下降。此时,你会记起教材中的插图吗?
原因二:插图在许多教师的印象中已渐渐被淡化
插图的作用在教师的印象中渐渐被淡化,教师往往为了制作课件费尽心思查找各种各样的资料,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是否唯有这样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呢?更何况教师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每次上课都制作一个精彩的课件。殊不知,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是提升教材内在品质的润滑剂,是锦上添花的方式。其作用不止于画面本身,它的影响是潜在的,深远的,在不远的将来,你会看到有许许多多学生会从中受益无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的使用如今,走进公开课,没有课件似乎就称不上一堂具有时代气息的课。多媒体辅助确实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并不是每一堂课都有多媒体辅助教学,尤其是对于一些硬件设施相对落后的学校来说,更是不可能实现。在新理念与教学设备的矛盾冲突中,在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教材的理性叙述之中,我们如何来解决这个矛盾,使课堂散发“新”的气息,跳出“新”的活力,其实,课文插图的合理使用能解决这些。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篇课文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插图,有些课文甚至有两张三张之多,这些优美的插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启迪学生的思维,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关注它,使用它,挖掘它丰富的内涵,那么借助插图,我们同样可以上出一节节精彩的语文课。
一、妙用插图,图中知“文”
一年级上册有篇课文叫《冰花》,冰花是在寒冷的冬季,空气遇冷凝结在玻璃上而形成的各种图案。这种自然景观在我们这里很少见到,如果让学生凭空想象,那也是强人所难。教材为课文配备了一幅插图:图上一小男孩在妈妈的陪同下,正津津有味地观赏着冰花。教材为课文配备的这幅插图,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冰花自然凝结而形成的各种图案:如宽大的树叶、柔嫩的小草、丰满的牡丹。前不久,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写的是一位教师上《冰花》这一课时,花了很大的气力制作了六朵冰花来辅助自己的教学。但在教学中,学生看着教师所画的冰花,任凭教师怎么引导,学生也
观察不出那冰花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课堂教学陷入僵局。原因在哪里呢?是因为那树叶、小草、牡丹般的冰花并不是一朵孤零零的冰花,而是有无数朵冰花自然凝结组合而成的,这种天然雕琢,是我们难以完整地呈现出来的。其实那位教师根本不用那么费力地来制作冰花,只要通过对书上插图的观察,学生就很容易而又清晰地看到那冰花似树叶、似小草、似牡丹,如此图文结合,学文中看图,看图中感文,轻巧又方便,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活用插图,图中生“情”
还记得三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叫《庐山的云雾》,教材为这篇课文虽然只配了两幅插图,但我们老师在教学时,却可以多次使用,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插图的使用价值。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就作了以下尝试:教学伊始,我让学生尽情观察两幅插图,对庐山的云雾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此时学生的感知是浅显的,无法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达,但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感受弥漫在学生的心田;接着,学习文章的重点段第二自然段时,有这么一句话学生难以理解: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是巨大的天幕。而文中的两幅插图,一幅就是如巨大天幕的云雾,另一幅就是如茫茫大海般的云雾,此时,图文结合,文中看图,图中学文,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学生理解的难点;当课文学完后,再来看插图,用书中的语言或者自己的语言来赞美庐山云雾,此时,学生对庐山云雾的认识,从原来的朦胧感受转为深刻的体验,他们尽情地赞美着,
抒发着自己的情怀,从而把教学效果推到了最佳地步。
同幅插图多次使用,它不同时期的呈现,产生的学习效果是不同的,是呈逐步上升的态势的。教者只要充分挖掘插图的“内涵”,发挥插图“先行组织者”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主动而丰富。
三、巧用插图,图中现“人”
一年级上册有篇课文《北风和小鱼》,以前有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发现教师受教参的影响,在教学时,把北风和小鱼对立了起来,使得学生喜欢小鱼而讨厌北风,称赞小鱼勇敢,敢和北风做斗争,痛骂北风是坏蛋,并请它滚蛋。在教学时,教师充分运用了书中的两幅插图:一幅是北风吹了一口气,青草变了颜色,梧桐树落了叶,鸟儿躲进了窝;第二幅是北风猛吹一口气,河水结冰了,小鱼在水底捉迷藏。而忽略了文中的第三幅插图:白茫茫的大雪覆盖在禾苗上,树上白了,房顶上也白了……而前不久在《小学语文研究》上看到的一个课例,那位老师就仔细考虑了这幅图的利用价值,她在教学时,充分利用这一幅插图扭转了学生的情感方向:师:小朋友学得很认真,你们愿意把课文有感情的来读一读吗?
生:愿意。(生读书)
师:小朋友读得很好。(翻到课后的那幅图)
师:你们喜欢这幅图吗?
生: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呀?
生1:下雪了,我们就可以去堆雪人,打雪仗。
生2:我也喜欢,妈妈告诉我雪像一条被子盖在麦苗身上,明年就可以丰收了。
师:那你们知道这白茫茫的雪是谁给我们带来的吗?
(孩子歪着脑袋在想,一个孩子抢着回答)
生:我知道,是北风给我们带来的。
师:那你们喜欢北风吗?
(生歪着脑袋不作声)
生:(过了一会,吞吞吐吐):有点喜欢,又有点不喜欢。
……
此时,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现在对北风产生的情感与前面已形成的情感形成了强烈的冲突:他如果回答喜欢,就与他先前对北风的情感以及相应的态度产生了巨大的反差,他一时还回不过神来;但他又不愿意回答不喜欢,因为他真正喜欢北风带来的那雪白的世界。于是,无奈的他只好折中这两种完全矛盾的感觉,介乎喜欢与不喜欢之间。
对孩子来说一篇童话故事的教学,应该是轻松愉悦的,对于恶劣的自然环境,我们不是去诅咒它,而是应该在这种环境中,和小鱼一样寻找到快乐,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语文是关注人的教育,而这种关注,不仅仅在于你今天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更应该关注学生通过学习,他是否能够健康快乐的成
长,是否能够增强面对逆境的勇气,从而不管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他都能感受到生活的快乐,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由此可见,课文插图只要真正关注它,合理使用它,它的作用也是无可限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