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城池”(2016黑龙江省哈尔滨卷中考及答案)
2016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收敛(liǎn)炽痛(zhì)嶙峋(lín)B.翩然(piān)牟取(móu)归省(shěng)C.束缚(sù)梦寐(mèi)诘问(jié)D.鄙夷(bǐ)拮据(jū)冗杂(rǒng)【考点】字音字形【答案】D【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常用字的正确读音。
A项“炽”读“chì”;B项“省”读“ xǐng”;C项“束”读作“sh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骇人听闻妇孺皆知引颈受戳B.无与伦比通霄达旦玲珑剔透C.顾名思义人迹罕至根深蒂固D.正襟威坐无可置疑变幻多姿【考点】字音字形【答案】C【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常用字的正确字形。
A项中的“引颈受戳”应该是“引颈受戮”;B 项“通霄达旦”应该是“通宵达旦”;D项的“正襟威坐”应该是“正襟危坐”。
3.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将“领会”政为“领悟”。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
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删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去掉“防止”或“不”。
【考点】修改病句【答案】A【试题解析】此题考查病句的修改,A项的病因是“领会”“形象”搭配不当。
“领悟形象”也不正确,可以将“领会”改为“感受”。
4.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冲——误入白虎堂(《水浒传》)B.周瑜——舌战群儒(《三国演义》)C.华子良——白公馆装疯(《红岩》)D.孙悟空——大闹天宫(《西游记》)【考点】文学名著【答案】B【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搭配。
中考语文专项集训:小说阅读(C卷)【含答案解析】.doc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28分)棉花糖周波那年,老家的炊烟像云朵一样悠悠地飘着。
晌午,父亲拖着一身的泥巴吭哧吭哧地走回家。
这日头!父亲心里一阵嘀咕。
“回来了?”母亲把毛巾递给父亲。
“嗯,先喝口水。
”父亲走到水缸边,用勺满满地盛了一碗凉水,咕噜一声灌进肚里。
我那时年龄小,每天屋里屋外跑。
父亲背着一大摞农具进院门时,我每次比母亲跑得快。
“丫头,又看我喝水?”父亲滴着汗珠朝我笑。
“甜吗?爹。
”我两手搭着缸沿咯咯地笑弯着头。
“甜,很甜,像吃棉花糖。
”爹又笑。
于是那天起我记住了棉花糖的滋味,做梦也想吃棉花糖。
后来我上学了,看到学校的门口有流动的商贩卖好看的棉花团一样的东西。
同学们说那是棉花糖。
棉花糖?我禁不住诱惑,用零碎的硬币买了一小团吃。
真的很甜,还带着香味。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父亲陶醉的样子。
父亲说缸里的水是棉花糖味,这是真的吗?难道是棉花糖化了变的?我急切地穿过窄窄的田埂,我没见到父亲行走的身影,却看见母亲提着竹杆沿着河塘在追赶鸭群。
我打开家门,扔下书包就蹿到院里的水缸边。
我个子矮,踮着脚看不到水的影子。
我端来一把椅子站上去,才终于看见那一汪被父亲快喝光了的棉花糖水。
“你不要命了?”母亲不知啥时候进来的,见我的头隐没在缸里,大叫起来。
我后来对母亲说:“没有您一声叫,我也许就掉不进缸里去,也不会明白缸里的水根本不是棉花糖的味。
”父亲惊慌地把我湿漉漉从缸里拎了出来,嘴里咕噜噜地想说什么。
然后我看见父亲舀了一瓢水喝,父亲那会儿喝水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
当然我不敢问缸里的水甜不甜,因为我已经知道水不是棉花糖味的。
惊魂未定的母亲给我换干衣服后去了堂屋,我根本没想到她会去找那根赶鸭的竹杆来打我。
“你这是作啥?放下!”父亲扔了水瓢吼道。
“今天不打她一下,明天还会掉进缸去。
”母亲气着说。
我受了太大的惊吓,在两个水缸缝隙里躲藏。
“出来!”父亲朝我喊。
我从缸缝里看见父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
“不出来我要砸缸了!”父亲嗓门特别大。
2016年黑龙江哈尔滨语文中考试卷试卷+答案
哈尔滨市2016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收敛(lidn)炽痛(zhi)嶙峋(lin)・・・B.翩然(piGn)牟取(m6u)归省(sh4ng)•• •C.束缚(sU)梦寐(m^i)诘问(ji&•••D.鄙夷(bi)拮据(ju)冗杂(rd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骇人听闻妇孺皆知引颈受戳B.无与伦比通霄达旦玲珑剔透C.顾名思义人迹罕至根深蒂固D.正襟威坐无可置疑变幻多姿3.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将“领会”改为“领悟”。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
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删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去掉“防止”或“不”。
4.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林冲一一误入白虎堂(《水浒传》)B.周瑜一一舌战群儒(《三国演义》)C.华子良一一白公馆装疯(《红岩》)D.孙悟空一一大闹天宫(《西游记》)5.下面情境下,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3分)()[情境]夏天某日,初二学生小明给同班好友小亮打电话,约小亮周末一起去江边游玩。
想到父母说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出于安全考虑小亮不想去,同时也想劝小明不要去。
小亮对小明说:A.夏天周末江边游玩的人多,我父母说不安全,不让我去。
很抱歉,你还是约别人一起去吧。
B.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
你脑子没病的话你就别去,反正我不去。
C.周末去江边?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你去不去我管不着,我可不敢陪你去。
D.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
我俩年纪小,又没有家长陪伴,就都不要去了。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届九年级中考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6哈尔滨市中考调研测试卷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原形必露敝帚自珍乔装打扮B.脍炙人口销声匿迹专心至志C.贻笑大方蜕化变质笑容可鞠D.滥竿充数走投无路如火如荼3.(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哈尔滨冰雪节”的成功举办,使哈尔滨的知名度大大提高。
删去“使”B.既然你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因此你不会令大家失望。
将“令大家”和“不会”调换C.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把“他的晚年”改为“晚年的他”D.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组含着人生哲理啊! 将“组含着”放在“多么”前4.(3分)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亮—七擒孟获((三国演义))B.朱赫来—最爱读英国小说《牛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C.贾雨村—判断葫芦案((红楼梦》)D.李逆—扯诏谤徽宗(《水浒传》)5.(3分)下面情境下,表述最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公因游人随便践踏草坪,工作人员批评他:“踩踏草坪破坏环境。
”他貌似有理的说:“草坪不就是用来踩踏的吗?”你劝队他说:A.这么整洁的草坪,上去践踏,你也下得了脚!B.你是不是没长眼睛,那么大的牌子写着禁止踩踏,你看不见啊。
C.草坪是公园绿化的一部分,如果人人都上去肆意感受,留给后人的只有荒芜一片。
D.你怎么那么多事啊!6.(3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粒种子,,也可以长成参天的大树;一块铀块,,也可以产生惊天动地的力量。
一个人,,也可以让生命发出榷眼的光芒。
A.可以在石头里沉睡下去可以在泥土里腐烂掉可以在世上厮混日子B可以在石头里沉睡下去可以在世上厮混日子可以在泥土里腐烂掉C.可以在泥土里腐烂掉可以在石头里沉睡下去可以在世上厮混日子D.可以在泥土里腐烂掉可以在世上厮混日子可以在石头里沉睡下去7.(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1)萧关逢候骑,。
201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答案】D【解析】做这类题时要注意名音字和形声字中不读声旁的字。
A“炽痛”的“炽”读“chì”;B“归省”的“省”读“xǐn g”;C“束缚”的“束”读“shù”。
【考点】辨识汉字字音2.【答案】C【解析】A引颈受截—引颈受戮;B通霄达旦—通宵达旦;D正襟威坐—正襟危坐。
【考点】正确书写词语3.【答案】A【解析】A指配不当,应把“领会”改成“感受”。
【考点】修改病句4.【答案】B【解析】阅读名著时要知道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和相关故事情节。
B项中“舌战群儒”的是“诸葛亮”。
A指配不当,应把“领会”改成“感受”。
【考点】识记名著常识5.【答案】D【解析】小亮所说的话要委婉,既要告诉小明自己不去的原因,又要告诉小明其中存在的危险,劝阻小明不要去。
A项没有达到劝阻小明的效果:B,C两项语言过于生硬,不礼貌。
【考点】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6.【答案】C【解析】通过阅读整段话,可以发现所填句子与前面的内容相反。
“狂风呼啸”对“微风拂面”;“暴雨倾泻”对“屋檐滴水”;“闪电肆虐”对“萤火流逝”。
【考点】衔接句子7.【答案】(1)只有香如故(2)树木从生(3)不以疾也(4)了却君王天下事(5)关山度若飞(6)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解析】根据课本原文熟背可得8.【答案】(1)郭:外城(2)去:离开【解析】翻译时要把关建词语翻译准确,做到语句通顺。
二、阅读9.【答案】(1)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
(2)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解析】翻译时要把关建词语翻译准确,做到语句通顺。
【考点】翻译文言文句子10.【答案】人和【解析】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句中,可以看出来“人和”最重要。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11.【答案】菊花都是黄色的。
【解析】“这”前指的是前句话中人们对菊花颜色的错误认识,即“菊花都是黄色的”。
2018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中)
2018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中)作者:马楠来源:《黑龙江教育·中学》2018年第11期记叙文阅读纵观中考趋势,以现代文为主体的阅读部分分值明显增加,完全超过基础知识部分。
近年来,有些省市的中考试题甚至取消了基础知识部分的命题,只保留阅读和写作两部分,今后,这一趋势还将有增无减。
根据教育部中考改革意见中“阅读应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的指导精神,课外选文将大幅度增加。
预计今后全国各地的阅读材料绝大多数将选自课外。
近年来课外选文已经全面压倒课内选文而居主导地位。
绝大多数省市的现代文阅读已经将课内选文挤出了历史舞台。
在现代文阅读的三大文体中,记叙文依然是必考内容且分值最高,其中文学作品的数量明显上升,名家名篇居多。
从选材方面看,内容丰富,语言优美,贴近生活,易于理解。
材料更多的是选择亲情、友情、给予人生启迪的内容。
如,2017年中考试题《默扶》、2016年中考试题《父亲的“城池”》对亲情的解读、2015年中考试题《橡树之谜》对人生哲理的启示、2014年中考试题《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崇尚社会小人物身上的真、善、美,这些文章不仅文学色彩浓厚,韵味十足,而且阐释的哲理深刻,动人心弦。
今年中考语文课外阅读,除了兼顾对不同文体知识的考查,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
试题区分度清晰,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着重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理解、运用,以及概括、判断、分析能力和筛选信息、探究知识的能力。
中学语文教师在初中阶段的授课内容主要以记叙文为主,以课内文章为范例,进而进行课外记叙文阅读的指导,但在考试中,记叙文阅读得分却不是十分理想,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需要和学生一起认真研读课标,共同探索答题方法,以期获得更好的效果。
下面结合2018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中的记叙文《偶遇》,谈谈记叙文阅读需要注意的问题。
; ; ; ; ; ; ; ; ; ; ; 偶 ;遇①小城有家卖饰品的小店,店名极有意思,叫“偶遇”。
哈尔滨市2016年初中升学考试综合试卷物理试卷(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哈尔滨市2016年初中升学考试综合试卷物理试卷(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哈尔滨市2016年初中升学考试综合试卷物理试卷(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哈尔滨市2016年初中升学考试综合试卷物理试卷(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哈尔滨市2016年初中升学考试综合试卷物理部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6。
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A.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0m/s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 D.220 V电压是人体能承受的安全电压17.下列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放大镜的游戏B.小猫叉鱼游戏C.手影游戏D.隔墙看猫游戏18.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晾干是蒸发现象 B.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C.露珠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19。
如图关于仪表的正确使用和电路常规连接正确的是( )A.电流表接电源 B.电压表接电源 C.导线接电源 D.家用电器接电源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剪刀有锋利的刃,可以减小压强B.用吸管将瓶中饮料吸入口中,利用了大气压C.船闸工作时,应用了连通器的原理D.潜水员深潜时要穿潜水服,以防水压过大压坏胸腔21。
下列图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在通电的电线 B.用湿布擦 C.用验电笔检验 D.电水壶接电示意图上晾湿衣服发光的电灯相线是否带电22。
关于家用电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电饭煲时,饭煮熟后可以自动进人保温模式B.观看电视节目时,电视机不会产生电磁辐射C.电吹风机吹热风时,电能转化为内能和机械能D.收音机通过电磁波来接收信息23.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急刹车时,车上的乘客由于具有惯性身体会向车行方向倾斜B.汽车尾气的再利用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C.与其它液体相比,水的比热容比较大,适合作冷却剂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4.下列实验中用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25。
致胜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提高训练(含答案)
致胜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提高训练父亲的村庄(共18分)孙京涛①父亲,像他那一代大多数农民一样,没有文化,朴素、勤劳。
父亲的村庄,也像大部分胶东农村一样,贫瘠、平淡、寂寂无名。
然而,就是这样的父亲,和他的东石水头村,成为了我生命的起航。
②改革开放前,父亲一直是生产队赶马车的,这份略略异于普通农人的职业,是我向小伙伴们夸耀的资本。
我总觉得,父亲能走得很远很远,走到村人们都走不到的地方……因此他的每一次离家,都会引发我对外界无穷的想象,然后添油加醋地演绎给伙伴们听。
③大约在我三四岁的时候,父亲第一次带我到生产队的饲养场玩耍。
当时的饲养员叫张爱,干瘦老头,跛腿,脾气大,早年在外当长工,闯荡江湖,见多识广。
张爱大爷定定地看着我的眼睛,转头对父亲说:“这孩子,以后就靠这双眼吃饭!”父亲不屑:人都靠双手吃饭,哪有靠眼吃饭的?后来我考上大学,学摄影专业,父亲想起张爱大爷当年的“预言”,不胜唏嘘。
④年龄稍长,我随着父亲的马车进了城。
我知道,在城里,有不用马拉就会自己跑的汽车、火车。
父亲说:“使劲念书吧,念好了才能到城里工作。
”我听父亲的话,从县城的重点中学一直念到北京的重点大学。
大学毕业,系里保送我上研究生。
四年本科,我已经让家里家徒四壁了,还可能再读三年吗?我回家问父亲,要不要上这个学?“研究生是什么?”父亲问。
“大学毕业了可以教高中,研究生毕业了,就可以教大学。
”我比划着跟父亲解释。
“那咱村有孩子读吗?”“没有。
”“那咱附近这三个村子有孩子读吗?”“好像也没有。
”“那你得上!砸锅卖铁也得上!这个不是钱能买来的!”父亲果断地替我做了主。
⑤后来,我真的在城里工作了。
我觉得自己就像一支箭,而父亲,就是那张弓。
他铆足了一生的气力,把我放飞出去;自己却囿于那个封闭的乡村,日渐衰老。
⑥父亲经常说起一个故事:有一年正月十五晚上,一位年龄比父亲小、辈分比父亲高的小老奶奶来到我家,坐下了,只是一个劲儿地东拉西扯。
父亲陪了一会儿,问:“奶奶,您来我家,是有什么事儿吧?”奶奶的确是有事,可她不好意思张口——她是来借钱的。
中考现代文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_63 父亲的“城池”
【美文赏读】父亲的“城池”①我大学毕业留在了三十里外的省城,其他兄弟几个则继承了母亲经商的天分,在县城营生,都已经与种地不相干了。
我们有了足够的力量尽孝,劳碌了一辈子的母亲被各家抢着邀请,心安理得地享受赡养。
但父亲一直拒绝我们的供奉,仿佛我们拿给他的吃穿用品,是偷来的抢来的。
此外,他也不愿意和我们多交流。
濉河中的卵石被父亲一块块地挖出,堆砌在河滩地的四周,圈起了一座“城池”。
日晒雨淋,寒暑易节,他始终把自己圈在里面,像绣花一样走针引线。
几乎到他去世,父亲都在努力表明他是在靠他的土地生活。
②不仅如此,父亲还想努力表明他在种地养活着我们。
地里的油菜碾成了菜油,玉米长成了棒子。
他满城奔走,挨门挨户给我们送来他的“劳动成果”,放下东西后擦把汗,便转身扬长而去……③和父亲一样的还有大哥。
我家祖辈在山里务农,随着时代变迁我们搬进了城。
搬家时,大哥留在了山上,不想进城。
他的想法与父亲一样:城里有什么好,城里有地种?大哥偶尔探望父亲,父亲便像过节一样,和他说笑不停,当然,说的都是扬穗拔节,春种秋收的事。
新*课标*第*一*网④但父亲的脊背在一夜之间塌陷了。
三年前的春夏之交,大哥骑着摩托车去乡里买化肥,因之前抢收麦子劳累过度,昏沉之中连人带车栽下了悬崖。
大哥去世之后,父亲花白的头发变成雪白。
他更长时间地把自己圈在“城池”里加倍劳作,固守着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
⑤时间长了我们都很担心。
初秋的一天,天气炎热,我们放下手里的事物,约好一起到“城池”看父亲。
但当我们靠近“城池”时,他竟像发现了异族的入侵,朝我们暴怒地吼道“滚得远远的!”我们全都停步侍立。
父亲竟如此对待我们!强烈的刺激,使我的头脑清醒起来,我的心中凉意渐生。
随后我们第一次真切地观察到了父亲在“城池”中形单影只躬耕劳作的情形,我的心中涌起丝丝寒意。
父亲的“城池”近在眼前,作为子女,我们却都从未走进去过,我的心中寒意更浓了。
父亲依然自顾自地在“城池”中劳作,而站立在“城地”之外的我们却相视默然。
中考必备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必备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额尔古纳河右岸(节选)迟子建我是个鄂温克女人。
我的弟弟鲁尼降生了。
一看到鲁尼的笑脸,父亲阴沉的脸也会变得和颜悦色了。
父亲一心想把鲁尼培养成一个出色的猎手,因而鲁尼八九岁的时候,只要不是去离开营地太远的地方狩猎,父亲就会带上他。
我还记得那是一个凉爽的夏夜,是个满月的日子,我正跟着母亲在火塘边捻筋线,鲁尼跑进来,他兴冲冲地告诉我,一会儿父亲要带着他,乘着佳乌(桦皮船)去河湾打猎。
我对堪达罕(兴安岭森林里体态最大的动物,学名驼鹿)并没多大的兴趣,但我很想乘坐佳乌。
我央求母亲,让她跟父亲说说,把我也带上。
林克背着枪,带着我们穿过松林,来到河畔。
路上他嘱咐我和鲁尼,上了佳乌后,不许大声说话,不许往水中吐痰。
那条河流很狭窄,水也不深,林克就像揪出一个偷懒的孩子似的,把掩藏在河边草丛中的桦皮船拽出来,推到河水上。
他先看着我和鲁尼上了船,然后自己才跳上去。
船悠悠走起来的时候,我觉得耳边有阵阵凉风掠过,非常舒服。
在水中行进时看岸上的树木,个个都仿佛长了腿,在节节后退。
好像河流是勇士,树木是溃败的士兵。
林克将桦皮船荡进湖泊,我们划向湖对面一片起伏不大的山峦。
林克上了岸,他让我和鲁尼不要下船。
父亲一离开,鲁尼就吓唬我说,快看,前面有狼,我看见它的眼睛发出的亮光了!我刚要叫,听到了鲁尼的话的父亲回过头来,他对鲁尼说,我怎么跟你说的了?一个好猎手在出猎的时候是不能胡说八道、多嘴多舌的!鲁尼立刻就安静下来了,他用手指轻轻弹了几下船身,就像敲着他自己的脑壳反省似的。
林克很快回到了船上,他小声对我们说,他在岸上的草丛中发现了堪达罕的粪便和蹄印,粪便很新鲜,说明几个小时前它还来过这里。
从它的蹄印来看,它是一头成年的堪达罕,很有分量。
林克说我们到对面的柳树丛中守候它。
我们把船划到湖畔的柳树丛,桦皮船夹在其中,也就成了一片陆地。
黑龙江初二初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黑龙江初二初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父亲(15分)我父亲是邮电局里一个普通的职员,干了将近半辈子分拣工。
父亲喜欢吹牛,动不动就在我们面前吹嘘自己与市里某某领导有多少多少年的交情了、与某局的头头关系是多么多么地铁!我们知道他说话的水分很大,在背地里都称父亲为“大忽悠”。
弟弟考高中的时候,离重点中学的分数差八分,一分需要“建校费”五千元。
家里根本没什么积蓄,但是,父亲却一个劲地说:“这事我有办法!”然后眉飞色舞地说出自己认识教育局的某某副局长,只要托他批个条子,一切搞定,父亲说的时候,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我们尽管半信半疑,但是,大家毕竟有了一线指望。
半个月后,弟弟果然进了那个学校,家里人一派喜庆,都夸父亲厉害,父亲得意地一扬眉毛:“啥事我都能摆平,没有难倒我的事情。
”没多久,弟弟就知道自己是高价生,是钱买的而不是条子批的了,母亲追问是怎么回事,父亲掩饰不住了,只得坦白:“我把多年收集的邮票卖了,交了‘建校费’……”母亲下岗后,一直闲在家里,父亲一直安慰母亲:“别急,慢慢来,我一定想办法给你找个工作,这事难不倒我,我认识……”一天,从来不怎么喝酒的父亲喝酒喝多了,在医院里挂了两天的点滴。
回家后,就说自己与市委副书记在一起喝酒,喝高了,喝酒的原因就是给我母亲找工作。
结果,市委书记很给面子,就把工作给安排好了,当时,母亲气得没理睬他,但是,没两天,母亲确实到了电信局收费大厅做收费员了,虽然是合同工。
其实,事情是这样的:父亲以前的一个老同事,在电信做副总,在一次婚宴上,两个现今职位悬殊的曾经的同事喝着喝着就喝高了,副总还让我父亲喝,我父亲肚子里在揣摩着母亲的事情,立即说道:“如果你能给我爱人安排个事情做,这半斤酒我一口气喝完!”喝高了的副总立即答应,结果,父亲就喝进了医院。
去年,爷爷需要做胆结石手术,市医院外科主任是个女的,技术特别高明。
2016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语文(黑龙江哈尔滨卷)精编word版(原卷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收敛.(liǎn)炽.痛(zhì)嶙.峋(lín)B.翩.然(piān)牟.取(móu)归省.(shěng)C.束.缚(sù)梦寐.(mèi)诘.问(jié)D.鄙.夷(bǐ)拮据.(jū)冗.杂(rǒng)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骇人听闻妇孺皆知引颈受戳B.无与伦比通霄达旦玲珑剔透C.顾名思义人迹罕至根深蒂固D.正襟威坐无可置疑变幻多姿3.(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将“领会”政为“领悟”。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
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删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去掉“防止”或“不”。
4.(3分)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冲——误入白虎堂(《水浒传》)B.周瑜——舌战群儒(《三国演义》)C.华子良——白公馆装疯(《红岩》)D.孙悟空——大闹天宫(《西游记》)5.(3分)下面情境下,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夏天某日,初二学生小明给同班好友小亮打电话,约小亮周一起去江边游玩。
想到父母说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出于安全考虑小亮不想去......。
小亮对小.....,同时也想劝小明不要去明说:A.夏天周末江边游玩的人多,我父母说不安全,不让我去。
很抱歉,你还是约别人一起去吧。
B.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
你脑子没病的话你就别去,反正我不去。
C.周末去江边?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你去不去我管不着,我可不敢陪你去。
D.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
我俩年纪小,又没有家长陪伴,就都不要去了。
201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20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绝密★启用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收敛.(liǎn) 炽.痛(zhì) 嶙.(lín)峋 B .翩.(piān)然 牟.(móu)取 归省.(shěn g ) C .束.(sù)缚 梦寐.(mèi) 诘.(jié)问 D .鄙.(bǐ)夷拮据.(jū) 冗.(rǒn g )杂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 .骇人听闻 妇孺皆知 引颈受戳B .无与伦比 通霄达旦 玲珑剔透C .顾名思义 人迹罕至 根深蒂固D .正襟威坐无可置疑变幻多姿 3.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将“领会”改为“领悟”。
B .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
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 .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删掉“通过”或“使”。
D .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去掉“防止”或“不”。
4.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林 冲——误入白虎堂 (《水浒传》)B .周 瑜——舌战群儒(《三国演义》)C .华子良——白公馆装疯 (《红岩》)D .孙悟空——大闹天宫(《西游记》)5.下面情境下,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3分)( )【情境】夏天某日,初二学生小明给同班好友小亮打电话,约小亮周一起去江边游玩。
想到父母说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出于安全考虑小亮不想去.....,同时也想劝小明不要去......。
小亮对小明说: A .夏天周末江边游玩的人多,我父母说不安全,不让我去。
中考语文专项集训:小说阅读(C卷)【含答案解析】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28分)棉花糖周波那年,老家的炊烟像云朵一样悠悠地飘着。
晌午,父亲拖着一身的泥巴吭哧吭哧地走回家。
这日头!父亲心里一阵嘀咕。
“回来了?”母亲把毛巾递给父亲。
“嗯,先喝口水。
”父亲走到水缸边,用勺满满地盛了一碗凉水,咕噜一声灌进肚里。
我那时年龄小,每天屋里屋外跑。
父亲背着一大摞农具进院门时,我每次比母亲跑得快。
“丫头,又看我喝水?”父亲滴着汗珠朝我笑。
“甜吗?爹。
”我两手搭着缸沿咯咯地笑弯着头。
“甜,很甜,像吃棉花糖。
”爹又笑。
于是那天起我记住了棉花糖的滋味,做梦也想吃棉花糖。
后来我上学了,看到学校的门口有流动的商贩卖好看的棉花团一样的东西。
同学们说那是棉花糖。
棉花糖?我禁不住诱惑,用零碎的硬币买了一小团吃。
真的很甜,还带着香味。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父亲陶醉的样子。
父亲说缸里的水是棉花糖味,这是真的吗?难道是棉花糖化了变的?我急切地穿过窄窄的田埂,我没见到父亲行走的身影,却看见母亲提着竹杆沿着河塘在追赶鸭群。
我打开家门,扔下书包就蹿到院里的水缸边。
我个子矮,踮着脚看不到水的影子。
我端来一把椅子站上去,才终于看见那一汪被父亲快喝光了的棉花糖水。
“你不要命了?”母亲不知啥时候进来的,见我的头隐没在缸里,大叫起来。
我后来对母亲说:“没有您一声叫,我也许就掉不进缸里去,也不会明白缸里的水根本不是棉花糖的味。
”父亲惊慌地把我湿漉漉从缸里拎了出来,嘴里咕噜噜地想说什么。
然后我看见父亲舀了一瓢水喝,父亲那会儿喝水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
当然我不敢问缸里的水甜不甜,因为我已经知道水不是棉花糖味的。
惊魂未定的母亲给我换干衣服后去了堂屋,我根本没想到她会去找那根赶鸭的竹杆来打我。
“你这是作啥?放下!”父亲扔了水瓢吼道。
“今天不打她一下,明天还会掉进缸去。
”母亲气着说。
我受了太大的惊吓,在两个水缸缝隙里躲藏。
“出来!”父亲朝我喊。
我从缸缝里看见父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
“不出来我要砸缸了!”父亲嗓门特别大。
2016年中考现代文阅读解析含答案
2016年中考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包利民①有一年冬天,我和表弟徒步去离村几十里外的荒野中抓兔子。
在白茫茫的雪野中走了许久,也不见那一行令我们欣喜的印迹。
中午的时候,起了暴风雪,漫天的狂风,无边的大雪,甸子上的积雪被风吹得像波涛一样滚动,我和表弟躲在树下,满心的恐慌。
②过了近两个小时,风停了,雪也小了,我和表弟忙着往回赶。
可走了好一会儿,发现周围仍是无边的雪原,雪虽然没有刚才下得大,可我们的足迹还是很快被湮灭。
我们心里一惊,知道是迷了路。
本来在冬天很少能在野外迷路,至少有来时的脚印能引领我们回家。
可是现在,周围除了雪还是雪,没有路。
那些站着的身影,是荒原上稀稀疏疏的树。
③每走到一棵树下,表弟便爬上树去向远处张望,可是这么大的暴风雪过后,很难见到村庄的影子,仿佛大地上的印迹都被大雪所埋没。
就这样一路走着,心里焦急万分,如果不能找到村庄,到天黑下来,等着我们的就是黑暗与寒冷,无疑是死路一条。
我们一边走一边纳闷,平时没觉得甸子这么大,怎么周围的村庄一个都看不见呢?我们本想朝着一个方向走,可是满天风雪,根本无从辨别方向,只好凭着感觉朝某个方向不停地走。
④当表弟再一次爬上一棵树时,他大声喊道:“哥,前边的雪地上有个黑点!”我们精神一振,奋力迈着疲惫的双腿向前方走去。
有的地方雪极深,一脚踩下去能没掉整条腿,这让我们提心吊胆,怕掉进一些被雪填平的深坑里,这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速度。
表弟一次次地上树,我们离着那个黑点也越来越近,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
⑤终于走到了那个黑点所处的位置,却原来是一口极深的水井。
表弟失望至极,我心里忽然一动,说:“既然这里有井,附近一定有村子!”表弟闻言又来了精神,飞快地爬上一棵最高的树,观望良久,忽然大喊:“哥,我看见那边有一缕缕的烟,可能是个村子!”我们立刻向那边出发。
当时已是傍晚,表弟看到的烟定是村庄的炊烟。
又走了近一个小时,一个村子真的出现在视野里。
天已擦黑,那一刻,我们都躺到在雪地上,大口地喘着气,放下了心中的巨石。
父亲的“城池”(2016黑龙江省哈尔滨卷中考及答案)
【2016黑龙江省哈尔滨卷】(三)阅读,《父亲的“城池”》回答15-19题(14分)父亲的“城池”①我大学毕业留在了三十里外的省城,其他兄弟几个则继承了母亲经商的天分,在县城营生,都已经与种地不相干了。
我们有了足够的力量尽孝,劳碌了一辈子的母亲被各家抢着邀请,心安理得地享受赡养。
但父亲一直拒绝我们的供奉,仿佛我们拿给他的吃穿用品,是偷来的抢来的。
此外,他也不愿意和我们多交流。
濉河中的卵石被父亲一块块地挖出,堆砌在河滩地的四周,圈起了一座“城池”。
日晒雨淋,寒暑易节,他始终把自己圈在里面,像绣花一样走针引线。
几乎到他去世,父亲都在努力表明他是在靠他的土地生活。
②不仅如此,父亲还想努力表明他在种地养活着我们。
地里的油菜碾成了菜油,玉米长成了棒子。
他满城奔走,挨门挨户给我们送来他的“劳动成果”,放下东西后擦把汗,便转身扬长而去……③和父亲一样的还有大哥。
我家祖辈在山里务农,随着时代变迁我们搬进了城。
搬家时,大哥留在了山上,不想进城。
他的想法与父亲一样:城里有什么好,城里有地种?大哥偶尔探望父亲,父亲便像过节一样,和他说笑不停,当然,说的都是扬穗拔节,春种秋收的事。
④但父亲的脊背在一夜之间塌陷了。
三年前的春夏之交,大哥骑着摩托车去乡里买化肥,因之前抢收麦子劳累过度,昏沉之中连人带车栽下了悬崖。
大哥去世之后,父亲花白的头发变成雪白。
他更长时间地把自己圈在“城池”里加倍劳作,固守着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
⑤时间长了我们都很担心。
初秋的一天,天气炎热,我们放下手里的事物,约好一起到“城池”看父亲。
但当我们靠近“城池”时,他竟像发现了异族的入侵,朝我们暴怒地吼道“滚得远远的!”我们全都停步侍立。
父亲竟如此对待我们!强烈的刺激,使我的头脑清醒起来,我的心中凉意渐生....。
随后我们第一次真切地观察到了父亲在“城池”中形单影只躬耕劳作的情形,我的心中涌起丝丝寒...意.。
父亲的“城池”近在眼前,作为子女,我们却都从未走进去过,我的心中寒.意更浓...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黑龙江省哈尔滨卷】
(三)阅读,《父亲的“城池”》回答15-19题(14分)
父亲的“城池”
①我大学毕业留在了三十里外的省城,其他兄弟几个则继承了母亲经商的天分,在县城营生,都已经与种地不相干了。
我们有了足够的力量尽孝,劳碌了一辈子的母亲被各家抢着邀请,心安理得地享受赡养。
但父亲一直拒绝我们的供奉,仿佛我们拿给他的吃穿用品,是偷来的抢来的。
此外,他也不愿意和我们多交流。
濉河中的卵石被父亲一块块地挖出,堆砌在河滩地的四周,圈起了一座“城池”。
日晒雨淋,寒暑易节,他始终把自己圈在里面,像绣花一样走针引线。
几乎到他去世,父亲都在努力表明他是在靠他的土地生活。
②不仅如此,父亲还想努力表明他在种地养活着我们。
地里的油菜碾成了菜油,玉米长成了棒子。
他满城奔走,挨门挨户给我们送来他的“劳动成果”,放下东西后擦把汗,便转身扬长而去……
③和父亲一样的还有大哥。
我家祖辈在山里务农,随着时代变迁我们搬进了城。
搬家时,大哥留在了山上,不想进城。
他的想法与父亲一样:城里有什么好,城里有地种?大哥偶尔探望父亲,父亲便像过节一样,和他说笑不停,当然,说的都是扬穗拔节,春种秋收的事。
④但父亲的脊背在一夜之间塌陷了。
三年前的春夏之交,大哥骑着摩托车去乡里买化肥,因之前抢收麦子劳累过度,昏沉之中连人带车栽下了悬崖。
大哥去世之后,父亲花白的头发变成雪白。
他更长时间地把自己圈在“城池”里加倍劳作,固守着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
⑤时间长了我们都很担心。
初秋的一天,天气炎热,我们放下手里的事物,约好一起到“城池”看父亲。
但当我们靠近“城池”时,他竟像发现了异族的入侵,朝我们暴怒地吼道“滚得远远的!”我们全都停步侍立。
父亲竟如此对待我们!强烈的刺激,使我的头脑清醒起来,我的心中凉意渐生
....。
随后我们第一次真
切地观察到了父亲在“城池”中形单影只躬耕劳作的情形,我的心中涌起丝丝寒
...意.。
父亲的“城池”近在眼前,作为子女,我们却都从未走进去过,我的心中寒.
意更浓
...了。
父亲依然自顾自地在“城池”中劳作,而站立在“城地”之外的我们
却相视默然。
我,不寒而栗
....。
⑥不多久,父亲便病倒了。
城市要发展,河滩要整治,父亲似有所闻,所以临终前他念叨着“河滩地……”
⑦一年过去了,昨夜幽梦,父亲飘忽在他的“城池”里,汗流浃背地将堆砌的卵石一块块地移除,举止笨拙,但往来不绝……我们蹑步而前,他竟然对大家灿灿地笑了……
(选文有改动)【注】①濉(suī)河,水名,发源于安徽,流入江苏。
②不寒而栗,天气不寒冷而身体发抖。
15.(5分)分析文中父母亲的心理。
(1)(3分)母亲“心安理得地享受赡养”,母亲应该是怎么想的?
答:
(2)(2分)从第②段划线句能看出父亲当时是怎样想的?
答:
16.(2分)为什么大哥来时,“父亲便像过节一样,和他说笑不停”?
答:
17.(3分)第⑤段中的加点词语说明“我”当时心中有所感悟,那么当时“我”感悟到了什么?请写出你自己的理解。
(用自己的话答出合理的三点即可)答:
18.(2分)结尾的梦境,其实反映的是我们子女的愿望,那么我们的愿望是什么呢?
答:
19.(2分)文章题目中“城池”一词既指,又指。
(三)阅读《父亲的“城池”》,回答15-19题(14分)15. (5分)(1)(3分)母亲认为,子女条件都很好,又有孝心,而自己劳碌了一辈子,到了晚年接受子女的瞻养,合情合理。
(2)(2分)父亲想要努力表明他在种地养活家人。
16. (2分)父亲和大哥有一样的想法,父亲和大哥有共同话题。
(父亲和大哥互相理解,更亲近。
)17.
(3分)答案示例:“我”感受到了父亲对我们的强烈不满,意识到父亲和我们之间有很深的隔阂;“我”深到地体会到了父亲的辛劳与孤寂,意识到我们以前对父亲的关注关心不够;“我”意识到了,我们从未走进父亲的内心世界,了解父亲的内心霱求,铪予父亲精抻上的关怀;“我”终于明白,作为子女,我们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
(答出合理的三点即给分)18. (2分)我们希望父亲打开(拆掉或开放)他的“城池“,希望他允许我们接近,接受我们。
19. (2分)父亲用卵石圈起的河滩地;父亲固守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现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