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大学生国民性的点滴思考
中国人的国民性——有感
中国⼈的国民性——有感 今天有幸,读到了林语堂的《中国的国民性》,感触颇深。
愿与⼤家分享⼀下。
原⽂附录如下: ⼀ 中国向来称为⽼⼤帝国。
这⽼⼤⼆字有深意存焉,就是即⽼⼜⼤。
⽼字易知,⼤字就费解⽽难明了。
所谓⽼者第⼀义就是年⽼之⽼。
今⽇⼩学⽣⽆不知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这实在是我们可以⾃负的。
⽆论这五千年中是怎样混法,但是五千年的的确确被我们混过去了。
⼀个国家能混过上下五千年,⽆论如何是值得敬仰的。
国家和⼈⼀样,总是贪⽣想活,与其聪明⽽早死,不如糊涂⽽长寿。
中国向来提倡敬⽼之道,⽼⼈有什么可敬呢?是敬他⽣理上⼀种成功,抵抗⼒之坚强;别⼈都死了,⽽他偏还活着。
这百年中,他的同辈早已逝世,或死于⽔,或死于⽕,或死于病,或死于匪,灾旱寒暑攻其外,喜怒忧乐侵其中,⽽他能保⾝养⽣,终是胜利者。
这是敬⽼之真义。
敬⽼的真谛,不在他德⾼望重,福⽓⼤,⼦孙多,倘使你遇到道旁⼀个⽼丐,看见他寒穷,⽆⼦孙,德不⾼望不重,遂不敬他,这不能算为真正敬⽼的精神。
所以敬⽼是敬他的寿考⽽已。
对于⼀个国家也是这样。
中国有五千年连绵的历史,这五千年中多少国度相继兴亡,⽽他仍存在;这五千年中,他经过多少的旱灾⽔患,外敌的侵凌,兵匪的**,还有更可怕的⽂明的病毒,假使在于神经较敏锐的异族,或者早已灭亡,⽽中国今⽇仍存在,这不能不使我们赞叹的。
这种地⽅,只可意会,不可⾔传。
同时⽼字还有旁义。
就是“⽼⽓横秋”,“脸⽪⽼”之⽼。
⼈越⽼,脸⽪总是越厚。
中国这个国家,年龄总⽐⼈家⼤,脸⽪也⽐⼈家厚。
年纪⼀⼤,也就倚⽼卖⽼,荣辱祸福都已置之度外,不甚为意。
张⼭来说得好:“少年⼈须有⽼成⼈之识见,⽼成⼈须有少年⼈之襟怀;”就是少年识见不如⽼辈,⽽⽼辈襟怀不如少年。
少年⼈志⾼⽓扬,鹏程万⾥,不如⽼马之伏枥就羁。
所以孔⼦是⾮常反对⽼年⼈之状况的。
⼀则⽈“不知⽼之将⾄”,再则⽈“⽼⽽不死是为贼”,三则⽈“及其⽼也,戒之在得”。
戒之在得是骂⽼⼈之贪财,容易患了晚年失节之过。
中国人的国民性读后感
中国人的国民性读后感中国人的国民性是一本描绘中国人性格和行为特点的书籍,通过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分析,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人的独特性和复杂性,也更加理解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首先,中国人的国民性中提到了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比如尊重长辈、重视家庭、注重人情关系等。
这些价值观念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和决策。
在我看来,这些传统的价值观念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与西方人不同的地方。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
其次,中国人的国民性还提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在书中,作者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指出了中国人在处理问题时的特点,比如善于折中、注重情感、重视面子等。
这些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也更加理解了中国人在处理问题时的独特方式。
最后,中国人的国民性还提到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情感表达。
在书中,作者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指出了中国人在情感表达上的特点,比如内敛、含蓄、重视群体等。
这些民族性格和情感表达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情感表达,也更加珍惜自己的民族性格和情感表达。
总的来说,中国人的国民性是一本描绘中国人性格和行为特点的精彩之作,通过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分析,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本书,了解中国人的国民性,也更加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论当代大学生性教育
论当代大学生性教育当代大学生性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议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和重视。
在这个话题上,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性教育的必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性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性教育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变化。
性教育也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当前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对性教育不够重视,缺乏专业的教师和教材;此外,一些家长和学生也存在着对性教育的误解和不理解的情况。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采取措施来解决。
最后,我们应该积极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的性教育模式和方法。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如讲座、课程、小组讨论等,同时还可以结合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来进行宣传和教育。
总之,当代大学生性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应该加强认识、改进问题、创新方法,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性教育服务。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如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
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面对这些挑战,励志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当代大学生励志教育的现状、原因和对策,旨在鼓励大学生积极面对挑战,追求卓越人生。
当代大学生励志教育现状目前,许多高校都开展了励志教育相关课程和活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对励志教育持怀疑态度,认为其过于理想化和虚无缥缈。
另一方面,有些励志教育过于强调成功学和鸡汤式的鼓励,缺乏实际操作性和针对性。
成功案例及原因分析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也有一些大学生通过励志教育获得了成功。
例如,一位大学生因为喜欢演讲,通过努力练习和参加演讲比赛,最终获得了校级和国家级的演讲比赛奖项。
这个成功案例告诉我们,励志教育并非全部无效,而是需要合理的引导和实际的操作。
个人因素方面,这些成功案例的主人公通常具有较高的自我认知能力和目标设定能力。
当代大学生性观念思考论文
关于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的思考【摘要】大学生随着性生理和性心理逐渐趋向成熟,其性兴趣、性需求、性冲动的程度也随年龄而逐渐增加,加上互联网及各种媒体的高度发达,各种性现象、性观念充斥社会,特别是西方性自由、性放纵也开始在中国产生影响,针对目前大学生性观念及性道德方面的诸多问题,展开积极探寻解决大学生性观念、性道德问题的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性观念;大学生;性教育大学生已经进入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趋向成熟的阶段,性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若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甚至会诱发心理障碍。
对于大学生来说,正确的性观念是确保大学生正常生活、学习秩序、身心健康及人格独立完整的重要因素。
为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当前大学生性道德现状,并且正确分析这种现状形成的原因,才能针对大学生在性道德上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疏导和教育。
1.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变化现状性观念是指对性的主观认识,是人们对性问题的较为稳定的看法及所持有的态度评价,既包括个体的性观念,也包括在一定时期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性问题的评价、态度、看法的总体趋势[1] 。
在当今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的多元化和西方“性解放”思潮的冲击给中国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带来巨大影响,而此时中国社会的性道德、性教育等又表现相对滞后,这无疑影响着中国大学生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大学生走入婚前性认识、性行为的误区也就不足为奇。
1.1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根据李淑兰[2]等人的调查发现有接近21%的大学生有过婚前性行为,并且第一次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年龄最小是16岁,婚前贞操的调查也表明,男大学生在性的随意性远远高于女大学生。
有2 /3以上的大学生“认可”或“不反对”同居这一现象。
张玉堂[3]等对760位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当代大学生中已经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对婚前性行为持一种基本认同和宽容的态度,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已经由传统中国人所持有的禁忌保守观念日趋向性开放方向发展的趋势。
大学生性观念现状的调查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性观念现状的调查及对策分析——以成都某高校为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开放,人们的性观念从昔日的传统转化为今天的开放,而大学生正处于个体和发展的青年中期,其需要面临的问题是性和恋爱,调查大学生的性爱观并总结其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相应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不仅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性爱观,而且有利于学校开展性爱教育。
故而本文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文章以成都M大学为例进行调查,指出大学生性观念的大学生总体性观念、大学生恋爱观、大学生性爱观、大学生婚姻观、大学生性行为观以及大学生性现象观的情况,同时分析大学生性观念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以为学校性爱教育的开始以及学生性观念的正确建立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性爱观念;调查分析第1章引言1.1研究背景社会环境的多元性决定了思想观念的多元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全球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剧变深刻影响着人们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形成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性观念也随之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
在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互联网快速普及的社会背景下,一方面,西方性自由、性解放思想涌入,大学生作为一个较易接受新知识、新文化且走在时代前沿的群体,率先将其接受,甚至付诸于行动;另一方面,从小接受的传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根植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中,不能轻易摈弃。
在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拉锯中,如果大学生自身对“性”没有一种清醒和正确的认识,便会表现出矛盾、彷徨或无所适从的状态,导致性观念混乱、迷惘,影响其自身正常生理和心理机制的形成,更甚者,在混乱、错误性观念的指导下发生越轨行为,影响自身的前途发展和学校的正常教育秩序。
因此本文以成都某高校为例对大学生性观念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
1.2研究意义1.2.1理论意义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大学生性观念现状。
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女性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来分析大学生的性观念现状及性教育对策,从而在研究与探索性观念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有关于性教育问题的研究。
两性知识我国大学生性问题现状(二)
引言:性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提高,大学生的性问题也变得愈发复杂和突出。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大学生性问题的现状,并从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概述: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性问题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
一方面,现代社会对性的认知不断深入,年轻人更加开放,性观念相对于过去的改变令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性并保持积极的性态度;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大学生更容易接触到各类性信息,从而导致性问题的增加和多样化。
正文:一、大学生的性教育现状1.1性教育在我国大学中的地位:性教育在大学中的地位并不够重视,往往只是作为一门理论课程存在,实际操作不足。
1.2性教育的障碍与困境:保守的性观念、家庭的封闭教育以及缺乏专业的性教育师资等,都成为限制大学生性教育发展的障碍。
二、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题2.1性别认同与性别焦虑:对于自己的性别认同存在困扰,以及社会对性别形象的带来的焦虑。
2.2性自卑与自尊心问题:大学生在性方面的经验不足和自身条件的不自信增加了性自卑的情绪,对自尊心产生负面影响。
三、大学生性行为与性传播问题3.1性行为的开放程度:大学生性行为的开放程度较高,性交易等非法行为屡禁不止。
3.2性传播疾病的蔓延:大学生在性行为中对于性传播疾病的防范意识普遍较低,导致性传播疾病的蔓延。
四、大学生性侵与性骚扰问题4.1性侵与性骚扰的定义:性侵和性骚扰的定义有待进一步明确,导致大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容易感到困惑。
4.2基于权力关系的性骚扰:大学生中存在基于权力关系的性骚扰,如教师对学生的性骚扰等。
五、大学生性健康与保护问题5.1性器官健康与保护:大学生对于性器官的健康保护意识普遍不足,容易导致性传播疾病的发生。
5.2性行为保护措施的普及:避孕措施和安全性行为的普及度不高,增加了性健康问题的风险。
结论:我国大学生性问题的现状呈现出多方面的复杂性。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大学生性教育的力度,提升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意识,加强性传播疾病的宣传与防控,明确性侵与性骚扰的定义以及加强对性器官健康的保护和安全性行为的普及等措施。
当代大学生性观念与性道德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性观念与性道德调查报告一、概述本次《当代大学生性观念与性道德调查报告》旨在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与性道德现状,探究其背后的影响因素,以期为高校性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通过对全国范围内多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收集了大量关于大学生性观念、性道德观念、性知识来源以及性教育需求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相对开放,多数学生能够理性看待性行为和性关系。
他们也普遍重视性道德,认为在性行为中应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范。
我们也发现部分学生在性知识方面存在不足,对性健康、性权利等方面的了解不够深入。
高校性教育的内容、方式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本报告将结合调查结果,对大学生性观念与性道德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影响大学生性观念与性道德的因素。
我们还将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高校性教育的改进提供有益的参考。
1. 调查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性观念与性道德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性观念日趋开放,性道德观念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由于缺乏正确的性教育和引导,一些大学生在性观念与性道德方面存在认知偏差和行为失范的现象。
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对其未来的生活和事业发展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2. 调查范围与对象本次调查旨在全面、深入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与性道德现状。
为确保调查结果的广泛性和代表性,我们精心设计了调查范围与对象。
在调查范围方面,我们覆盖了全国范围内的不同类型高校,包括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师范类院校以及艺术类院校等。
我们还考虑了地域因素,选择了东、中、西部地区的代表性高校作为调查样本,以确保结果的全面性和多样性。
在调查对象方面,我们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考虑到不同年级、专业、性别和性取向等因素可能对性观念与性道德产生影响,我们在抽样过程中尽量保证样本的多样性和均衡性。
大学生对性的看法论文
大学生对性的看法论文现代大学生对性的看法性文化一直以来是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话题,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更是如此。
现代社会开放的风气和信息的广泛传播,使得大学生对性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和思考。
本文将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探讨现代大学生对性的看法。
首先,现代大学生对性的认知水平普遍较高。
随着性教育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对性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关于性的知识,包括书籍、网络、课堂等。
这也使得大学生更加理性地看待性问题,能够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选择。
其次,大学生对性态度多元化。
在过去,性问题往往是一个谈而不谈的话题,而现在的大学生更加开放和包容。
他们认为性是一个自然的需求和行为,不应该被过分神秘化或歧视。
同时,大学生们也更加注重性的安全和健康,倡导性自由的同时也强调性责任和尊重。
再次,现代大学生对性的观念更加平等和包容。
性别平等和性取向多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大学生们越来越接受不同性别和性取向的人群,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性别二元论,而是尊重每个人的性别认同和性取向选择。
这种包容性的态度也使得大学生更加自信和自主,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性取向和需求。
最后,现代大学生对性的看法也存在一些偏见和困惑。
在性解放和性自由的大环境下,有些大学生可能会陷入对性的过度追求或者误解。
他们可能会认为性是一种消费品,追求性经验的丰富和刺激;或者错误地认为性解放就意味着可以随意对待性伴侣,导致性伴侣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浮躁和脆弱。
综上所述,现代大学生对性的看法是多元化、开放性和包容性的。
大学生们更加理性地看待性问题,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性需求和行为。
但也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科学、健康地对待自己的性生活,做一个负责任和成熟的性爱者。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健康、和谐的性文化环境,让大学生在性方面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国民性及思考剖析作文素材
国民性及思考剖析作文素材《国民性及思考剖析》素材一《中国式过马路》大家都知道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现象。
那可真是相当“出名”啊。
我就亲眼见过这有趣又有点让人无奈的场景。
有一次我在一个不算小的路口等绿灯,周围站满了行人和一些骑着电动车的人。
这个路口的绿灯时间不是很长,所以车辆通过得比较快。
眼看红灯的秒数还有几十秒呢,这时候一个大妈,穿着那种红红火火花图案的衣服,她眼睛左右看了看,就大踏步地往马路对面走去。
就像她眼前不是红灯而是一路畅通的绿灯似的。
她这一走啊,像是按下了什么特殊的开关。
旁边几个年轻人互相看了一眼,犹豫了那么一小下,也就跟着大妈走了。
接着好多人就像潮流一样,不管不顾地往马路对面涌去。
那些开车的司机可就惨了,突然一群人出来,只能赶紧刹车,有的还按喇叭表示不满,但是过马路的人好像也不在意。
这个现象不仅仅是不遵守交通规则这么简单,其实反映出咱们国民一种从众心理,还有一种侥幸心理。
就是觉得别人走了也没出事啊,我跟着走也没问题。
这中国式过马路可真像是国民性里一面独特的镜子。
素材二《爱凑热闹》爱凑热闹是咱们国民性里面很突出的一点。
我记得有一回在街边看到有个小摊位围了好多人。
我这人好奇心就起来了,说啥也得去看看咋回事。
我费劲挤进去一看,原来是卖一种新的小玩意儿的,摊主拿着那东西演示得天花乱坠。
我旁边有个大叔就在那给大家讲他听来的关于这小玩意儿的各种神奇用途,其实他也是剛才听摊主宣传的。
周围的人呢,一边听一边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这时有个小伙子来了一句“这么好,那我买一个试试”,然后好多人就跟风说要试试。
其实好多人可能都没搞清楚这个东西是不是真的对自己有用,就因为这么多人凑在一起,气氛到了,就想买。
这种爱凑热闹有时候让生活变得不那么单调,可是有时候也容易变成盲目跟风。
就像好多被曝光的传销似的,就是利用了大家爱凑热闹爱跟着走的心理,把人忽悠得晕头转向。
素材三《热情好客的另一面》咱们中国人是出名的热情好客。
不过啊,这热情好客有时候也有点小问题。
关于国民性的思考
关于当代中国大学生国民性之点滴思考提到“国民性”这个词,比较官方、正式的解释是指国民共有与反复出现的精神特质、性格特点、情感内蕴、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的总和,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行为结构。
是一国大多数人的文化心理特征,即在价值体系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性格特征,是国民素质的核心因素。
它包含国民的政治意识、自我意识、价值观念、社会交往准则、最普遍的个性素质、心理特征等。
国民性是一个国家民族最主要的内在特征,它不一定是完美的,向每个人的性格与习惯一样也有优缺点,并对该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等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对于“国民性”的定义、概念及内容,中外的不少学者、哲人、社会学家都大大小小做过不少研究。
美国的社会学家英克尔斯的《民族性格》中将其称之为民族国家的“众趋人格”。
从近代以来,当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的艰难夹缝中求生时,启蒙运动的先驱者严复提出了“三民”主张,“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批判中国的国民性:“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
”梁启超的“新民说”更是系统论述了改革国民性的问题。
他们用自己的感悟与清醒想要唤醒国人,让中国真正找到生存富强不畏强敌的道路。
而且,尽管从今天来看,当时的挣扎与浮沉没有为中国带来直接效应,然而这些对国民性的思考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并为中国之后一系列的试图改良或是改革的运动注入了新的思想力量与理论基础。
从我个人的理解来看,对于国民性这个看起来晦涩难懂的词语,确实是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是中华民族的儿女。
在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的生活追求、价值理念、理想基础、风俗习惯、生态文明、社区文化、交流沟通、教育公益……这些无不反映了中国的国民形象,而其中所映射出来的所谓中国人的性格,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国民性。
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整个社会中塑造出中国独特的氛围。
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完美无瑕的,同时每个人对它的看法或许也不同,它随着历史的脚步,随着全球的步伐,变化,升华。
对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的反思
对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的反思当代大学生的性话题一直以来是一个被忽视的问题,谈及“性”,我们会联想到“谈性色变”。
但事实证明,当代大学生的性健康和性观念问题却不容乐观。
本着进一步探讨大学生性观念的现状,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性观念进而指导生活和学习,笔者在参考多种中外文献的基础上,运用问卷法和随机抽样的技术对某高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并运用社会学的思维方式分析了导致性观念现状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以作为参考。
标签:大学生性观念性健康社会学思维当今时代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基本集中在18—25岁之间,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达到性成熟的年龄阶段,能不能形成健康的性观念,有没有健康的性行为和性道德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
因此,大学期间的性健康教育就不应该仍然处在一个回避的话题范围之类。
反之,应该正视它。
我们相信只要正视性,那么“它”本身才会如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美好。
[1]因此,为了解析这一特殊的现象,同时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道德观,[2]笔者试图通过问卷的方式进行科学的再验证,力求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争取对高校的性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措施。
一、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以年级为单位,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对雅安市高校在校的大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的4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男生185名,女生215名。
调查对象所涉及的专业包括财经类、医学类、人文类、理工类、艺体类,共计5类,专业设置基本涵盖调查学校全部专业设置。
(二)方法和技术。
本次研究的主要科学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定量研究技术)和访谈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的方式,问卷的内容主要围绕“性”话题展开,具体涉及大学生的性心理、性生理、性行为、性道德、性文化、大学生择偶观,恋爱观和婚姻观等。
在对问卷的结构、设计、调查方法和技巧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展开了全校的整群抽样调研工作。
同时,笔者还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专门和一些同学探讨了大学生的性观念,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了大学生对性的看法。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论文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一、调查概述调查目的:了解现代大学生的性意识状况,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为高等学校开展性教育提供依据。
调查对象: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的06、07、08级学生。
调查方法:发放调查问卷。
具体发放及回收情况如下: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其中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150份,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音乐学院各100份;所发问卷回收419份,其中有效问卷419份;回收率93.11%,有效率100%。
二、具体调查情况1.当代的大学生的恋爱和性兴趣度有多少?先从大家对恋爱和性话题的兴趣度来分析。
有45.60%的被调查者表示对恋爱和性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较接近一半;有49.40%的被调查者表示偶尔会了解一下这方面的话题,非常接近一半。
总体来说,同学们对恋爱和性话题还是相当关心的,但还是有5.00%的同学表示自己对这方面的话题没兴趣。
您对恋爱和性话题的兴趣度(见下图)2.当代大学生获取性知识途径有哪些呢?根据问卷反映出来的信息可见,大多数的同学,即78.20%是从大众传媒上获得性知识,只有7.00%的同学是从父母处获得性知识,令人遗憾的是,学校未能成为学生性知识的来源,只有14.8%的同学表示从学校处获得性知识,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理应成为学生性知识的主要来源,从数据看来学校在性教育方面的力度不够,而大众传媒在引导学生性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可避免的参差不齐的大众传媒所传播的知识未必都是正确的,而且往往存在误区,因此,学校应加大这方面的教育力度。
您是通过何种途径获取性知识的3.在当今新时代,大学生谈恋爱已不再是过街老鼠,而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那么大学生谈恋爱的目的是什么呢?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有49.87%的同学表示谈恋爱是精神的寄托;有38.38%的同学表示是为了生活和学习上有个帮手;而另外有2.61%的同学是赶恋爱的潮流,他们表示因为大家都这样,不能落后;还有9.14%的同学比较的现实,他们表示谈恋爱的目的是为了生理上的需要。
大学生对性的看法论文
大学生对性的看法论文大学生对性的看法在当代社会里,性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主题,不可避免地成为广大大学生讨论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对性的看法,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一、性教育的重要性性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性教育,大学生能够了解性的相关知识和概念,学会正确地面对和处理性问题。
接受好的性教育,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性观念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对性的看法的多元性大学生对性的看法因个体差异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存在多元性。
有些大学生将性看作是一种自然的生理需求,希望能够自由地表达和满足自己的性欲望。
而另一些大学生则认为性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和亲密的交流方式,强调性的情感因素和情感义务。
三、性观念的塑造因素大学生对性的看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塑造。
首先,家庭教育对性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家庭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的氛围和价值观等都会对大学生的性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次,社会文化对性观念的传递也十分重要。
社会舆论、传媒和文化传统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对性的认知和态度。
最后,同伴和朋友之间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大学生经常与同学和朋友交流,他们的话语和行为会对个体的性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塑造。
四、性观念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对性的看法中,存在着价值取向的不同。
有些大学生对性持开放的态度,认为性是一种自然而健康的行为,可以和爱情分开。
而另一些大学生则认为性是一种私密和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应该在婚姻之中进行。
这种价值观的差异会在大学生之间引发讨论和争议。
五、性观念对行为的影响大学生的性观念往往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影响。
持开放态度的大学生可能更容易接受非婚前性行为,而持保守态度的大学生则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婚前或婚后性行为。
当然,这只是一种普遍趋势,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大学生都会按照自己的性观念行事。
六、性观念的变化和成熟随着大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经历的增加,他们对性的看法往往会发生变化和成熟。
在大学期间,大学生会通过课程、社团活动等途径接受系统的性教育,认识到性在人的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新时期青少年国民性的养成方法探讨
新时期青少年国民性的养成方法探讨早在20世纪初,鲁迅、严复、梁启超等人对国民性问题已有众多深入的探讨,他们的探讨背景与今天不同,由于那时的国民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落后守旧,命运任人宰割,“救国”、“启蒙”、“开民智”等口号应时而生,严复、李大钊、梁启超等人认为应该通过文化建设和文化宣传广开民智,使民众能够成为人格独立、个性解放、自由、平等的新国民。
1 新时期的国民性探讨1.1 新时期的国民性当前,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正在逐渐改变保守、怯懦的观念,使国人更加的具有自信心,并敢于实践,培养出积极进取和竞争奋进的精神,树立起自立自主的意识。
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却忽略了大众精神“养料”的补给。
关于国民性的认识,有学者认为“国民性是一个民族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表现于民族共同文化特点的习惯、态度、情感等比较稳定持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特征。
”[1]历史文化对人们意识和性格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影响着国人的性格。
国民性包括民众的政治素养、自我意识与价值观念、社会交往准则等,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行为结构,并形成较为稳定性格特征,是民众素养的核心。
近代中国两次关于国民性改造和讨论中,他们的侧重点是对国民劣根性格的批判,是一种抛弃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将当时的国家性质改变为完全西化的体制,在革命人眼里,只有将“劣根”的性格改变为西方或接近西方先进的性格国家的命运才会有改观。
但是这种做法并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划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民,首要就要保证人民要具备这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特征和价值判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国民性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相交融的时代发展条件下,社会大众群体固有的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行为实践中表现出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念。
1.2 国民性格仁义、同情、勤劳、慈爱等一直被我们中国人视为中华民族优秀品质,晚清时期辜鸿铭老先生对这些优秀品质有过论述。
在他看来就国民性格的好与坏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正如英国人的傲慢、法国人的浪漫、德国人的强权等性格一样,这都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历史、文化、风俗等对他们的影响。
大学生对性的认识论文
大学生对性的认识论文大学生对性的认识在当今社会,性已经不再是一个被隐晦或禁忌的话题,而是成为了一个被广泛讨论和探索的领域。
作为大学生,性对于他们的生活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对性的认识,并重点讨论性教育在大学生中的重要性。
一、性的定义和意义性是指人类在生理和心理上对于自身性别特征的认知和表达。
性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多重意义和作用。
首先,性是生殖的基础,通过性行为人类可以繁衍后代。
其次,性也是一种享受和表达爱的方式,可以增进伴侣之间的亲密关系。
此外,性也与个体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适当的性生活可以释放压力、提高幸福感。
二、大学生对性的认识水平大学生对性的认识水平存在着个体差异,但总体来说,现代大学生对性问题的认识相对开放和积极。
与过去相比,多数大学生对性的态度更加自由和开明,认为性是正常而健康的。
他们积极寻求性知识,通过阅读书籍、上网搜索等途径获取有关性的信息。
然而,也有一些大学生对性问题持保守的态度,可能受到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影响。
三、性教育在大学生中的重要性性教育在大学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性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和价值观。
通过系统的性教育,大学生能够了解性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发展,树立性的健康观念,避免出现过度或错误的性行为。
其次,性教育可以提供性保健知识,帮助大学生了解安全性行为以及性传播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此外,性教育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性伴侣关系,增进情感沟通和亲密度。
四、大学生性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目前,大学生性教育的覆盖率相对较低,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大部分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并没有接受到系统的性教育,导致他们在性问题上存在较大的知识缺乏和误解。
其次,由于社会对于性教育的普遍忽视或歧视,很多学校对于性教育的开展仍存在阻碍和限制。
最后,大学生对于性教育的需求和关注度可能存在较大差异,需要针对性别、文化背景等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五、加强大学生性教育的建议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性认知和性健康水平,我们有以下建议。
中国近现代国民性改造史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启示
中国近现代国民性改造史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启示作者:刘云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第12期1 前言国民性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自然形成的,其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普遍具有并重复出现的文化、社会心理及行为方式的特征总和。
中国近现代国民性改造,即实现人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认真研究近代先进中国人的国民性改造思想对于今天实现人的现代化和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中国近现代国民性改造的历程以孙中山为代表、留日学生为主体的青年激进知识分子,主张以民族、民权、民生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思想学说来唤起民众(知识阶层和部分新军),并倾向于以一种更加简洁而迅速的方式——革命——来完成这种艰难的改造,但由于他们政治经验不足以及对革命的作用进行了过高地估计,以致造成民国初期社会混乱及以后不久的帝制复辟。
革命的失败,不仅没有打消孙中山继续探索的念头,还引起他深刻反思,开始重新考虑中国建设的新方略——《建国方略》。
在这一新方略中,他将国民心理建设放在首位。
在认真分析国民性“利病”的基础上,孙中山认为国民应具备为大家、为国家谋幸福的新志向、高尚的人格,具备强烈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社会责任感,以及积极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并将振兴教育事业、宣传“三民主义”作为改造国民性的主要途径。
作为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走向的一代伟人毛泽东,以其丰富的理论创造、实践活动以及特殊的领袖地位,成为近现代国民性改造过程中举足轻重的角色。
毛泽东出身于韶山农家,少年时代深受封建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湖南一师就读期间,受到近代勃发的湖湘文化、梁启超、杨昌济等因素的影响,萌发了以儒家圣贤救世为主要内容变革国民性的思想。
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新文化运动的爆发,毛泽东对中西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国民性改造思想逐步向中西融合以“变化民质”转化,强调变化国民思想、广开民智、强壮民体,认为应该建构出生命至上、突出自我、奉行精神利己主义价值观的资产阶级新人。
浅谈当代大学生性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
浅谈当代大学生性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浅谈当代大学生性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浅谈当代大学生性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受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大学生青春期和性意识萌发提前,性自由、性渲染、性暴露及黄色书刊的增多,促使当代大学生的性态度日趋开放,传统性道德监督约束力下降。
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高知群体的大学生,他们正处于个体性成熟的旺盛期,这一时期的个体性心理、生理的发展,充满了风险和最具挑战性,他们的性健康问题值得我们加倍关注和探讨。
在新的条件下,了解大学生恋爱心理状况,并积极做好引导和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的性心理和“恋爱”心理发生了显着变化大学生作为先进文化知识、新思想和新观念的拥有者,有更多的条件参与网络生活。
“网恋”在大学生中已不是个新鲜词。
大学生“网恋”现象在校园中已屡见不鲜,引起了诸多的感情、心理和社会问题。
因此,在新的条件下了解大学生恋爱心理状况,并积极做好对他们的引导和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2021年1月28日,全国大学生性文明调查结果在成都揭晓,超过60%的大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
与1990年全国性文明调查的数据比较,大学生认为“会引发社会问题,应受道德谴责”的比例有所下降;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们已到了身体发育成熟的年龄,心理上则更加早熟。
在谈恋爱过程中,性的需要是很自然的事,他们大多都希望有灵肉统一的爱情。
然而,由于中国社会对性问题依然讳莫如深,青春期教育也很欠缺,大多数大学生仍然是观念现代,而行动保守。
因此,性冲动和性苦闷仍常常困扰着他们。
二、当代大学生“网恋”心理的新趋向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一项网上调查,2001年在中国互联网用户中,l8—3O岁青年占85.98%,而上网人群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4.67%。
网恋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同样吸引了大学生。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恋这种特殊的恋爱方式,正在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缘分天空”。
论当代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论当代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如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公民意识培养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
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大学,我认为理应担负起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重任。
最近在网上看到了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问卷调查,我认为我们大学生还是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关注社会发展,有平等、民主、市场、环保等意识,但总依旧存在很多问题。
现代大学生的基本知识水平都较高,而行为意识水平却比较低。
据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在历史、地理、法律知识方面回答正确率较高,而在公民行为方面的回答正确率较低。
近年来,大学生的公德素养已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焦点,人们发现,一些大学生的公德实践水平较低,缺乏在公共生活领域中与社会、他人和谐共处的能力,乱扔果皮纸屑、损害公物、在公共场所乱写乱画的现象时有发生。
我想大学生公民意识的薄弱,主要是由于法制教育的误区及学校教育的缺失引起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法制建设与宣传,法律意识也越来越深入人心。
但法制宣传也存在一些误区,一是重知识轻素养,二是重说教轻实践。
我们的法制宣传基本上停留在对法律的口头宣讲上,缺乏良好的法治实践活动,加上一些领导干部、个别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随意执法,损害了法律的权威和法制的尊严。
这些都对正在成长中并初涉社会的大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学校方面。
学校教育也有一定的缺失。
“应试教育”的冲击使得公民教育并未得到真正的重视。
学生进入大学后虽然接受过法规教育以及道德教育,其中也涉及到公民教育的内容。
同时,由于教学脱离实际,导致公民意识培养流于形式。
公民意识不会天生或自然而然地形成,培育公民意识的种子,必须从生活的点滴开始,从学生阶段开始。
学校历来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是培养现代公民意识的主渠道,通过公民意识教育,使大学生实现从“百姓”向“公民”的转化,为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我想需要做到以下这几方面:1.需要我们做到充分发挥法律课程在公民教育、公民意识培养方面的功能和优势2.加强公民教育的实践性教学环节3加强学校公民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公民教育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当代大学生国民性的点滴思考
以自我为例
关于我国的国民性的问题一直是大家热议的话题,因为一个国家的国民性是现代民族国家的理论术语,其具体是指国民共有与反复出现的精神特质、性格特点、情感内蕴、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的总和,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行为结构。
国民性是一国大多数人的文化心理特征,即在价值体系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性格特征,是国民素质的核心因素。
古老的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随着历史的演变,我国的社会性质也发生着改变,可是几千的奴隶制度、封建社会制度,也让中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国民性,随着改革开放引导的经济飞速发展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国民性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那么,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的新生力量,他们的国民性自然更是大家热议的话题。
我自己认为当代大学生一方面继承了一些古老中国就有的国民性,也有他们自己所特有的国民性,下面,我将以我个人为例,简单的谈谈我对国民性的点滴思考。
(一)继承的国民性
我们的古老中国人于受到几千年封建制度的压迫、努力制度思想的灌输,有着很强的奴性,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奴性有没有改变呢?我认为没有。
当代的大学生仍然有着奴性,我认为可以在以下几点中体现:
(1)我们不懂真正的民主,在古代我们中国人就奉行“少数
服从多数”,多数人都愿意做奴隶,只有少数人不愿意做奴隶,到最后的下场就是被抓、被关、被杀。
在当代大学生中对于民主还是没有很好的理解,比如班干部的选举,有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就是—拉票,同学们都不是很珍惜自己的选择权,和谁的关系好级投给谁,完全没有把能力作为第一个参考的条件。
(2)我们崇尚明哲保身。
什么叫明哲保身?有两条解释:一是绝不触犯法律,二是在灾难中绝不同情任何人。
说穿了就是做一个聪明的奴隶。
他们不陷害无辜,但也绝不反抗邪恶,他们只求苟安、苟活。
为了苟安,墙倒众人推时,他们跟着推;破鼓万人捶时,他们跟着捶。
这个不良风气仍然影响着我们当代的大学生。
当代的大学生都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怕给自己惹祸上身!对和自己没有关系的人所遭遇的苦难毫不关心,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冷漠,也越来越没有温暖,看着路边的老太太没有人敢扶起,看着被汽车一再压过的小悦悦没有人报警,或许有人说这是社会的问题,可是即将作为这个社会的主人翁的我们是怎样做的呢?
(3)我们缺少原则。
在古代,我们的中国人就像变色龙一样,这是缺少原则的体现,就像在文革时期,红卫兵高举着各种不合理的旗帜,喊着各种口号,那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明哲保身,违背了自己的原则。
这个不良风气同样仍然影响着我们的当代大学生。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人
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主见,原则性较弱,甚至有同学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尽管这也是当代社会的一个大现象,可是即将作为社会主人翁的我们如果没有改变的话,那么我们的社会还会有改变吗?经常被这种人云亦云的思维左右,没有自己的思想,我们的社会还会有发展吗?
(4)我们都习惯“占”。
占,这个字我们当代大学生一点都不陌生,在古代中国就有贪官污吏占用农家土地等尽管经济在飞速发展,我们国家也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可是这个源远流长的“占”文化还是没有更改。
在公交车上要占座位,看见老爷爷老奶奶上车不是闭着眼睛装睡觉,就是看着窗外,装作没看见,不管怎样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在学校我们上课占座位,为了自己的利益,毫不保留的将自己的自私展现的一丝不剩。
当我们被这种占文化包围的久了就会认为这一切也就很正常,可是,即将作为社会主人翁的我们,你可以保证你工作后不占国家的利益?不占别人的便宜?不占社会的利益?
(二)新的国民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大学生的一些新的国民性也应运而生,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中娇生惯养,父母总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满足他们的要求,怕他们受苦受累,总是晗在嘴里怕化了,放在外边怕冷着,小皇帝和小公主已经司空见惯,由于从小的娇生惯养也就造就了现在大学生的很多不好的习惯:
(1)我们自理能力差。
由于从小父母不对其进行最基本的生存训练,大多数大学生都是还没有学会生存,却早早的学会了如何生活。
就连最基本的洗衣服也有一部分同学都是在高考结束的那个假期突击的。
在当代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我们应该有过硬的自我能力,可是应试教育的培养把我们大多数大学生都培养成了只会学习的机器,少了对社会最基本的生存能力的了解。
(2)我们缺少感恩的心。
由于家中父母的无私给予,他们已经习惯了接受这些无私的馈赠,对于别人给他的关心和帮助他们也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刚进入大学门的他们,这种完全的依靠自己让他们觉得很不适应,因为突然远离这些依赖而感到茫然和无助,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很容易漏掉幸福的瞬间,总是会觉得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其实在生活的间隙,我们还是应该停下脚步,想一想,用一颗充满爱的心看世界,感受别人给我们的点滴幸福。
(3)我们以自我为中心。
由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范围窄,基本上所有的同学在来到大学这个“半个社会”之前的生活圈子也就只有学校和家庭,由于家庭内的娇生惯养,造成了大学生考虑问题和做事时候大部分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会换位思考,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较为严重。
(4)我们不懂得尊重别人。
尊重,有着礼仪之邦美誉的中国当代大学生真的是越来越缺少了。
在社会和家庭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是越来越不会尊重别人,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大学的课堂,在高中我们都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就是我们要上大学,可是等到上了大学之后,我们好像都丢失了最初的梦想。
上课之后。
不是睡觉就是玩手机,能够好好听课的能有几个呢?难道我们不该尊重一下老师的劳动成果吗?上课保持最起码的课堂秩序这是最基本的,可是我们现在连做到这一点都有难度。
相信大家还没有忘记震惊大家的马加爵事件吧!马加爵为什么会做出极端行为,在大家都在唾弃他的时候有没有思考是什么让一个曾经优秀的孩子变为杀人犯?是社会没有给予他应有的尊重!希望我们能够在看到他人的时候不断的思考自己,不断的进步。
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国民性也不全部是这些不可取的,在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我们大学生的国民性还是有优秀的地方,下面我也将简单的谈一谈。
(1)我们积极向上。
在我们中国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大学生也积极准备着,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以积极地心态面对每一件事情,追求将每一件事做到最好。
(2)我们善于发现。
在我们被家长溺爱的同时也给我们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适于我们个人发展。
我们从小的自我发展,创造了我们独特的个性,因为有自我的个性,我们善于创新,善于发现。
(3)我们敢于突破。
由于宽松的成长环境,造就了我们敢于突破的精神,没有了古代的那些条条框框,我们可以做我们自己
想做的事,大胆的追求自我的个性发展。
通过国民性的点滴思考,我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身上的错误和优点,认真改正缺点,积极发挥自己的优点,在21世纪的新时代,信息飞速发展,我们的大学生正积极准备着,将自己培养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为创造更加辉煌的中国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