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第1篇】教学三维目标1.积累重点实词的解释。

2.通过注释,读懂浅显的文言文。

3.理解言简意赅的文章里,蕴含着的丰富的人文内涵,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理解、翻译、背诵课文,揣摩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分析人物形象。

难点: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智和良好的家庭教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是非常熟悉的。

这个故事中的孔融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就是很懂事,四岁的他就已经知道人与人交往要学会谦让,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他的家乡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和他交个朋友。

(二)初读课文1.作者简介刘义庆(403~444)南朝宋著名文学家,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宗室,武帝时袭封临川王。

官至兖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

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其撰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

记叙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人物的言谈轶事,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面貌。

语言精炼、生动传神,对后世小说影响极大。

其中“周处除三害”、“望梅止渴”、“击鼓骂曹”等故事,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新亭对泣”、“子猷献戴”等也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

梁刘孝标作注,旁征博引,为后人所重。

另有《幽明录》,今佚。

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其佚文200余条,皆记诡异之事。

2.背景链接《陈太丘与友期》这一章出自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同时赞扬了陈元方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

(三)精读(一) 诗歌朗读1.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交流点拨】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第1篇】【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基础知识精讲】一、背景材料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文学家。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

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原有集,已佚。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本文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二、课文剖析1、写法精讲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韫表现出了咏雪之才。

《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

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展开的,你学习起来会很容易的。

2、重点精讲(1)《咏雪》这一则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文章只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地写出,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意图是明显的,谁的“语言”好,谁的不好,可一望而知。

这正是本书叙事的优点。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文章第一句交代咏雪的背景。

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相当多。

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

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

召集人兼主讲人自然是谢安,听众是“儿女”们。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

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

其实是主讲人出题考听众。

主讲人何以有此雅兴?原来是天气发生了变化:“俄而雪骤”,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

七年级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

七年级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

七年级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陈太丘与友期》。

2、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大意,积累文言词汇。

3、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和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4、领悟文章所传达的做人要讲诚信、有礼貌的道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如“期”“舍”“去”“乃”“尊君”“家君”等。

(2)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形象。

2、难点(1)感受古代文化中对于诚信和礼仪的重视,并思考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2)学习通过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三、学习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韵律和节奏,理解文意。

2、自主学习法: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解决字词问题。

3、合作探究法:小组合作,探讨文章的主题、人物形象和写作手法。

四、知识链接1、《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

该书语言简练,生动传神,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文言文常识(1)文言实词:实词是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

常见的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

(2)文言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在句子中不能充当主要成分,只起语法作用。

常见的文言虚词有“之”“乎”“者”“也”“矣”“焉”等。

五、学习过程(一)预习导航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结合注释,初步理解文章大意,标注出不理解的字词。

(二)课堂学习1、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与朋友约定时间见面,如果朋友迟到了,你会怎么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约定的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

2、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3、疏通文意(1)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疏通文意,圈画出不懂的字词。

(2)小组交流,互相解决疑难问题。

(3)全班交流,教师答疑解惑。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①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②过程与方法:自主与合作、讨论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陈元方的故事,学习他的智慧、明理和方正的性格。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初学文言文,方法指导很重要;据谷老师介绍,梅林学校七(2)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较高。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积累文言词汇,读懂文章,并且能够形成自己的理解和领悟。

难点:对文言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对课外文言文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设计: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备:课前三分钟,自学也轻松。

教师出示两个自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

(1、《世说新语》2、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二、正课:1、读文章,熟悉教材。

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音。

可以连续读两遍;自读自说课文,要求读出意思。

解决重点词语的理解。

(PPT展示:期行、舍去、尊君在不、相委而去、引与入门不顾)2、看图说话,理解教材。

要求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具体探究步骤:(探究问题,穿插字词句积累)第一步:识人物(教师板书友人、元方)第二步:看友人(“非人哉”的意思?骂谁?为什么要骂陈太丘?责任在谁?由此你能看出这个友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板书明确:无信、无礼)第三步:看元方(元方在干什么?面对父亲友人的责骂,他是如何回答的?由此你能看出这个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板书明确:聪慧、明理、勇敢)第四步:看结局(听了元方的反驳,友人在语言和动作上有什么反应?表明了他的另外一个什么样的形象?)(面对友人的道歉,元方反应如何?他这样做对不对?)(补充板书:友人知错能改、元方方正)3、再读课文,大声朗读,要求:读出理解,读出人物,读出领悟。

讨论:从文中故事或文中人物中,你能得到哪些领悟?示例: A、做人要讲信用B、与人交往要讲礼貌C、知错就改善莫大焉D、做一个勇敢镇静的人E、为人性格当有方正之气三、课堂读书小结读一篇文言文,自当有一份文人的激情与洒脱,更应该有当代少年的快乐与睿智。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第1篇】学习内容:人教版七上第五单元第25课《<世说新语>两则》之《陈太丘与友期》。

教学设想:《陈太丘与友期》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25课两则短文中的一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让语文世界与生活世界等同合一;提出语文素养这一宏观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学生形成审美情操、健全人格、创新精神都起着极大的作用。

这篇短文选自《世说新语》的“方正”篇,文章篇幅短小,文字浅显,情节简单而饶有趣味。

对刚刚接触文言文不久的七年级学生来说,这篇短文不仅有趣,引起他们阅读的兴趣,而且易懂,通读数遍,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很容易就能大致明白。

但是,对于文章的主旨——或者自发地,或者受参考书影响——很多同学认为文章主要讲述了“信”和“礼”的重要性;其实不然,《世说新语》主要刻画人物的精神风貌,而“方正”篇主要突出人物正直不阿的品行。

因此,我要求学生预习此文后,在课堂上主要以学生自学和质疑问难的形式解决字词问题,并通译全文,以求完全弄清短文的字面含义。

然后以课堂剧表演、人物风貌品评的形式,让学生明白,此文表现了陈寔、陈纪面对尊者、长者时,不论身份高低,坚持原则,直言是非的“方正”品质。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自学中积累重要文言词语;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评价人物,获取情感体验。

3、情感与态度:学习古人坚持原则,直言是非的“方正”品质。

学习重点:积累重要文言词语;品评人物风貌学习难点:评判“元方入门不顾”这一行为。

课前预习:1、朗读并读准字音,初步把握朗读节奏。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世说新语》、刘义庆及文中出现的三个人物。

课堂学习:一、聆听老师的故事注:以“方正”篇中辛毗之事导入: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

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司马。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文言词语,领悟文意。

(2)背诵全文(3)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重点难点:①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②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陈太丘与友期》一、导入出示司马光砸缸的画面,表现了少年司马光的机智聪明,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表现机智聪明少年的文章《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

二、复习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三、课文学习1、听读课文,注意停顿;2、全班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得流畅。

3、感知文意,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4、抢答下列红体字的意思1.陈太丘与友期行2.期日中3.太丘舍去4.去后乃至5.元方时年七岁6.尊君在不7.待君久不至8.相委而去9.则是无信10.下车引之11.元方入门不顾四、文言常识积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古今异义:1.陈太丘与友期古:约定今:日期2.太丘舍去古:去,离开今:前去,前往3.下车引之古:拉今:引用4.元方入门不顾古:回头看今:照顾或顾客词类活用:日期(名词) 约定(动词) 名词活用作动词。

五、拓展思维:课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六、问题探究:1.把文中缺少人称的句子补充完整。

2.你怎样评价元方和友人这两个人?3.结尾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七、课堂延伸学了这则文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在人际交往中,它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请用几句话写出自己的想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陈太丘与友期行》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主要是在写陈元方的聪明活泼,诚实守信。

文中“无信”“无礼”是本文的核心词,作者用元方和友人的对话来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我面对的是七年级的新生,刚接触到文言文,学生会感觉很生疏和艰难。

在讲课的过程中多给予方法性的指导,进行读、讲、议的方式相结合,进行授课。

【教学目标】1、积累“期、舍、不”等常见文言词。

2、多角度朗读,触摸人物性格。

3、评述人物,辨别是非。

4、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1、多角度朗读,触摸人物性格。

2、评述人物,辨别是非。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课型】教读课【教学过程】一、导入昨天晚上,我和一个学生约好今天中午2:20在办公室,他找我默写《咏雪》,人没来,我该怎么办?谁帮我出主意?(生答)古代有个叫陈太丘的人,也遇到了这样的事,他是怎么办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行》。

二、朗读(投影)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1、找一生朗读,其他学生做点评。

学生点评时应让学生朗读,老师顺势作以指导。

2、找学生再读。

3、全班齐读。

三、疏通文意(投影)要求: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

给重点词加点,疑难句子画横线,并写上评注,疑难问题旁打上问号。

如: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请学生按照此法自主学习,根据注释,小组讨论,译读课文。

三五分钟后,学生把有疑难的地方说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设计意图:理解课文内容,练习语言表达能力)四、读文章,品人物。

(投影)1、请以“我从----------的句子,看出-------是--------的人”。

如:我从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的句子,看出元方是活泼、开朗的人。

2、根据学生的对人物性格的了解,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 导学案

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 导学案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

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

3.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4.进一步了解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

学习重点整体感知,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课时预设2课时(31-32课时)第一部分:预习导学一、预习任务1.查资料,识记作者及文学常识。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注音、停顿、语速等,并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大意。

二、预习内容(一)认知前提【知识链接】填空,复习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由_南朝宋__(朝代)临川王__刘义庆_(人名)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述魏晋时期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文体)。

(二)新知认知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期.(qī)行尊君在不(fǒu)太傅(fù)哉(zāi)2.文言知识积累。

(1)通假字尊君在不(“不”,同“否”)(2)词类活用:1.友人惭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2.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3)古今异义1.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预定的时日,日期。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3.相委而去古义:舍弃。

今义:把事交给别人去办,委任。

4.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注意,照管。

(4)文言句式判断句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点拨:“则是”是判断句的标志,这里是对人物的行为进行判断。

省略句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点拨:省略介词“于”,应为“(于)门外戏”。

2.待君久不至,已去。

点拨:省略主语,应为:“(家父)待君久不至,已去。

”(5)朗诵课文,将句中省略的人物补充完整。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友)去,(太丘)去后(友)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芳)答曰:“(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语文人教部编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优秀导学案

语文人教部编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优秀导学案

8 《陈太丘与友期行》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阅读浅易文言文。

3、了解故事,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知识链接】《世说新语》的编撰人刘义庆(403~444),南北朝彭城(现在江苏省徐州市)人,南朝刘宋王朝的宗室,他爱好文学,“招聚文学之士”,编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轶事小说──《世说新语》。

分类记载汉末到东晋期间士大夫阶层的一些言谈和轶事。

题目是编者加的。

陈太丘指陈寔(104~187)。

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省许昌市东)人。

因曾任太丘长(太丘县在今河南省永城县西北,长,县级长官),所以称陈太丘。

他是东汉后期以操守严正著称的人,不论在朝在野都有极高威望。

由于处事公正,老百姓甚至说:“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

”他的生平事迹见《后汉书·苟韩钟陈列传》。

这里记叙他任太丘长时的一个故事,表现他依约行事、遵守时间的作风。

【文言文翻译九字诀】“信、达、雅”是翻译文言文的要求。

“信”就是要忠于原文,不歪曲原意。

“达”就是要通顺流畅,既要使句子完美无缺,保留原文的语气;又要避免语句的呆板、带文言气。

而“雅”就是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文字语句要生动优美、简练流畅。

“留、换、调、引、删、增”则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留:文中的人名、地名、年代、物品名称要保留。

换: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义词。

调:调整句子顺序,使句子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

引:用切合原文语境的表示引申义的词来翻译。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增:为了使句子更通顺,加上些词句,更符合现代汉语的意思。

【预习要求】1、熟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

2、试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

【学习步骤】一、读(诵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二、译(借助工具书翻译全文,注意重要字词,积累翻译方法。

)三、悟学习了本文,你悟到了什么?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出现的基本字词,翻译并且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指导学生掌握朗读时的语气、停顿,并且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物形象进行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明白“做人做事讲诚信”是立世之本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品味人物语言从不同的标准对人物形象进行评价分析。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自古英雄出少年,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聪明机智的孩子,同学们可以举几个例子吗?(同学回答,教师总结)有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曹冲称象、曹植作《七步诗》、王冕四岁学画、王羲之七岁通书法这些都是大家的榜样,今天就让我们伴着古人的脚步走进另一个孩子—元方的世界,看看我们从他身上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二、读古诗,品诗味1、了解作者刘义庆和《世说新语》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编撰。

小说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本文选自“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

2)作者刘义庆(403—444),南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洲)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洲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2、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朗读课文,然后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对同学的朗读进行点评,由教师总结,读的时候不仅仅要把字音读准,同时还要注意停顿以及感情,最后全班齐读。

(暂设5分钟左右)课堂细节:为什么同学们“尊君在不”要读成“fǒu”?指出这是通假字,请同学们思考下,在我们学过的文章中还有哪些是通假字?《童趣》中“项为之强”,《论语十则》中“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重新读一遍,男生、女生、教师合作,读旁白、元方、友人)3、根据文章注释和工具书,给同学们五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翻译全文,并且把遇到的不明白字词圈出来,全班解释。

《陈太丘与友期行》思学单导学案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陈太丘与友期行》思学单导学案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陈太丘与友期行》思学单导学案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陈太丘与友期行》思学单导学案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引言《陈太丘与友期行》是一篇唐代史传文学名篇,作者韩愈。

它刻画了陈太丘与友人期互访庐山的途中,遭遇山贼抢劫,忆及与同窗往事的故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不仅可以体会到韩愈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正义的追求,同时也可以从中领悟到一些有益的思想和道德观念。

本文就以这篇文章为例,设计一份《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思学单导学案,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增强批判性思维,提升阅读能力。

第一节:导入将学生带入文章的情境。

假设你就是陈太丘,在前往庐山时遭遇了山贼抢劫,现在你在一家旅店里安顿下来,神情惊恐。

这时,你的同窗好友来慰问你。

你们谈起了过去的往事,回忆着曾经的学习生活、家庭情况和为人处世等等。

突然,你的好友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山贼这么坏,而我们这些读书人却要遭受这样的苦难呢?”那么,你会怎样回答你的好友呢?第二节:阅读练习1.默读和朗读要求学生先默读一遍全文,然后朗读新华字典收录的生字词,并解释、记忆生字。

2.理解文意阅读全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1)人物形象分析文章中所涉及的人物形象,如陈太丘、同窗等,揭示人物形象所代表的价值观念。

(2)语言艺术解析文中的语言艺术,如描写手法、对白等,领悟作者传达的思想和意图。

(3)题旨意义理解文章的主题意义,如友谊、正义、勇气、仁义等,体味文章所传达的积极价值观。

3.同义词替换请学生将以下句子中的同义词替换成其它词汇,思考替换后语言的变化:(1)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第三节:思维拓展1.阅读交流让学生对于文章中涉及到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进行讨论,如友情、正义、勇气、仁义等,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理解,同时也可以听取他人的不同看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第1篇】一、导入二、读文释义(一)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把课文朗读一遍,注意结合课下注释吧字音读准确!2、请全班同学齐读。

3、请一个同学点评齐读的情况。

(二)疏通文意1、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请大家放开声音自译课文,前后桌也可以互相帮助翻译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标出来。

2、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句,师生共同解决。

3、考查学生对字词句掌握并链接现代常用的成语。

(屏幕出现古今链接题)(三)动笔积累三、依文说故事1、简单直译字词障碍清除了,课文内容更清晰,也更容易理解了,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好不好?2、想象创意要想生动起来,就要把想象合理地加进去,让自己走进故事中去。

想想当事人的心情怎样,表情怎样,动作会怎样?同学们可以互相先讲一下,可以互相补充啊!四、读文悟“怒”1、通过讲故事,同学们应该对课文的理解更深一层了。

请同学们再来朗读课文,看能不能把刚才欠缺的遗憾弥补上。

先请女同学齐读,男同学注意听,评价她们读得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2、要想把这篇文章读好,我们要抓住哪种情绪来读?抓住一个“怒”来读,读时体会他们“怒”的不同:陈太丘是无声的怒,友人是恼羞成怒,元方反驳友人的话,是针锋相对的怒!请男同学来读一遍。

看能不能把这些情感体现出来。

3、再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五、品文评“怒”这是一个因诚信引起矛盾冲突的故事。

大家全都生气了,全都在发怒,而且都有自己充足的发怒理由!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认为谁的发怒更合乎情理,或你认为谁的发怒不太妥当?六、据文息“怒”1、陈太丘无声的*不仅没让友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引起了友人的大怒;元方针锋相对有理有据的指责虽然让友人惭愧却显得有些不礼貌了。

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呢?假如是你,你会怎样说或怎样做呢?2、生活中不可能没有冲突、没有矛盾,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处理,就有不同的结果。

陈太丘与友期 导学案

陈太丘与友期 导学案

人教版初一语文第五单元25课《陈太丘与友期》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练习(一)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下列练习:1.解释加粗的词。

无信:无礼:引:2.翻译下列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答案:1.信用礼貌拉2.(1)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人丢下,自己走了。

(2)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和元方握手),元方头都不回地走进自家大门。

3.答:元方是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从信用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失约在先;从礼貌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

所以在两个方面他都站不住脚,根本没有资格指责谩骂元方的父亲。

所以友人哑口无言,只好向元方道歉。

(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下列练习: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1)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3)相委而去()(4)下车引文()2.“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3分)君:尊君:家君:3.“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4.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2分) 5.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2分)答案(10分)1.(2分)(1)约定(2)才(3)丢下、舍弃(4)拉2.(3分)君:对对方的敬称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谦词。

3.(1分)“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或:言而无信,待人无礼。

4.(2分)聪明、机智的孩子。

评价略,言之有理即可。

5.(2分)为人处理,待人接物要讲究诚信、礼貌,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导学设计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陈太丘与友期》。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向大家介绍我对本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说教材《陈太丘与友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25课《/span世说新语两则》中的第二则。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语文第一册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紧密,使语文世界与生活世界等同合一。

提出语文素养这一宏观的全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学生形成审美情操、健全人格、创新精神都起着极大的作用。

初中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

本文是学生接触到的第四篇古文,因此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培养学生懂礼节守信用的优秀品质是本课的重点;难点:在学习圈点勾画重点词句和按节奏朗读课文是本课的难点。

3、教学目标分析①知识与技能学会在文中圈划出重点词语与句子,并有意识地积累词语;学会按节奏朗读课文,并背诵全文。

②过程和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的过程,利用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过程,学会利用断句的方法朗读并背诵课文的过程。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分析人物形象,获得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学习古人懂礼节守信用的优秀品质。

二、说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关键的。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学生自主阅读法,教师导学法,问题讨论法,在教学手段上运用录音机,板书这两种方法。

利用录音机,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对课文的情感能够把握得更好。

通过听录音学习按节奏朗读课文。

利用板书,能够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利于学生抛开课本讲述故事。

三、说学法“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渗透学生学法指导,如:朗读法,合作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陈太丘与友期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摹景状物以及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学习过程
方法指导
导入: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作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们再跟随古人刘义庆一起去认识另一位古代的少年英才吧!
【方法指导】:
概括文章内容,首先要分清文体,对于记叙文来说,主要应抓住记叙的要素,可以简单概括: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也可以具体概括: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出来。
2.根据课下注释试着翻译课文。
3.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研学】
一、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然后同桌互译,有疑问的小组讨论。
二、品读课,赏析人物:
1.文中提到了几个人?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人?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来?
2.文中讲到元方指出了友人的哪两点不是?他又是如何反驳的?
三、悟读课文,畅谈收获:
过: 乃:
四本节学到了什么?
五、我们小组的得分:_____________,我对小组的贡献:______________。
【知识链接】
鲁迅曾指出:“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起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的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义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形成了所谓清谈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的资格;而《世说新语》这部书,差不多就可以看作一部名丘与友期》选自____________,是由____________(朝代名字)____________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二、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三、一词多义

则是无信: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必以信:
四、重点词语理解
A、太丘舍去
舍:去:
B、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 行:
C、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
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思路整理:(20分钟)
先自主解决下面的问题,找出质疑,再读课文;如有疑问以待交流时组内解决。
一、常识检测: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朝代)人(姓名)组织编写的。
2.初读课文,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太丘舍去;尊君在不;非人哉;友人惭
3.朗读课文,按要求给下面句子画上停顿。
1.有人认为友人既已认错,元方应当原谅他而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2.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示学】
1.研学环节已经确定每个问题的展示人选,示学环节应积极争取展示机会;2.应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路;3.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归纳解题的一般方法;4.认真倾听其它同学的展示,大胆发表个人见解;5.合理评价其它小组的发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读课文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解释加点的词语.
【自学】
一、自读文本:
1、放声的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用“/”给文章断句。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