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简介

合集下载

夹竹桃如何防治月季白粉病

夹竹桃如何防治月季白粉病

适应性广
选择适应性强、生长旺盛 的夹竹桃品种,能够在不 同环境条件下发挥防治效 果。
观赏价值高
选择花色艳丽、株型优美 的夹竹桃品种,既具有防 治作用,又能美化环境。
夹竹桃的种植与管理
合理密植
根据场地条件和防治需求,合理安排夹 竹桃的种植密度,确保植株间通风透光
良好,防止病害滋生。
修剪与清理
及时修剪夹竹桃的枯枝、病枝,清除 落叶和病残体,减少病害的传播源。
02
夹竹桃具有较强的化感作用,能 够产生化学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病 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夹竹桃对月季白粉病的抑制作用
夹竹桃的化感作用可以抑制月季白粉 病病原菌的萌发和生长,从而降低月 季感染白粉病的几率。
夹竹桃的覆盖作用可以减少月季白粉 病病原菌的传播和扩散,保护月季健 康生长。
夹竹桃防治月季白粉病的优势
夹竹桃如何防治月季白粉病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月季白粉病简介 • 夹竹桃防治月季白粉病的原理 • 夹竹桃防治月季白粉病的实施
方法 • 夹竹桃防治月季白粉病的实践
效果与展望
01
月季白粉病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月季白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 植物病害,主要危害月季的叶片 、花朵和嫩枝。
特点
该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 现白色粉状物,通常会使叶片枯 黄、卷曲,严重影响月季的生长 和观赏价值。
化学防治
在必要时,可以合理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但需注意安全使用和环境保护。
物理防治
利用物理手段如灯光诱杀、色诱等,减少白 粉病的传播和危害。
04
夹竹桃防治月季白粉病的实践 效果与展望
实践效果分析
有效抑制月季白粉病的发生
通过种植夹竹桃,可以有效地降低月季白粉病的发病率,减少化 学农药的使用量。

豇豆的白粉病

豇豆的白粉病

豇豆的白粉病简介白粉病是豆类蔬菜较常见且为害较重的一种病害,我国南北菜区均普遍分布,病害流行季节,可造成植株中下部叶片大量发病而枯死,引起产量和产品质量较大的损失。

症状此病可为害植株各个部位,但以叶片发生较多。

染病的叶片,初期在叶背出现失绿小斑块,逐渐转变为黄褐或紫褐色,病叶正面散生白粉霉状物,这是病原菌的外寄生菌丝体和分生孢子。

发生严重时白粉霉状物可盖满全叶面使叶片早枯(图1叶片受害状)。

叶柄、茎、豆荚染病也产生白色粉状物,并可使茎、豆荚早枯,籽粒干瘪。

病原豇豆白粉病的病原是蓼白粉菌(ErysiphepolygoniDC.),属于子囊菌的真菌。

它的有性世代产生扁球形、黑褐色的闭囊壳,表面有菌丝状的附属丝。

闭囊壳的直径60~139微米,内有3~10个子囊;子囊长卵形、无色,大小为49~82′29~53微米,内有2~8个子囊孢子,孢子单胞,大小为17~30′10~19微米。

有性世代在我省少见。

无性世代的分生孢子梗短棒状,在其上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顶部的是最早形成的,分生孢子单胞,无色、长卵圆形,大小为27~33′14~17微米(图2病原真菌)。

病菌的寄主范围较广,除可侵染多种豆科植物外,还可侵染甘蓝、芹菜、油菜、芥菜和番茄等,以及多种其它草本植物。

发生规律和发病条件白粉菌是一类活物营养的寄生菌,它不能在病残体上腐生。

在我国北方主要靠闭囊壳越冬,但在我省一般不产生抗逆性强的闭囊壳世代,它的初侵染来源主要是田间其它寄主作物或杂草染病后长出的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容易从孢子梗上脱落,通过气流传播,条件适宜时萌发,从寄主表皮细胞侵入后,菌丝在表皮营外寄生并不断蔓延,再长出新的分生孢子,传播后可频频进行再侵染。

白粉菌是一类很耐干旱的真菌。

一般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多雨都易诱发病害严重,而对白粉病,多雨反倒会抑制病害的发展。

虽然如此,潮湿的天气和郁闭的生态条件,仍然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

植株受干旱影响,尤其是土壤缺水,会降低对白粉病的抗性。

甜瓜病害鉴定:甜瓜白粉病

甜瓜病害鉴定:甜瓜白粉病

甜瓜病害鉴定:甜瓜白粉病Melon powdery mildew甜瓜白粉病的发生与预防(注:原内容本来自,在其管理员的要求下,已删除)来源:商丘农网、沈阳植保病害症状:白粉病在甜瓜生长中后期发病较多,特别是进入结果期容易发生。

发病严重时会造成甜瓜转色前大片死亡。

主要危害叶片、叶柄,果实受害少。

发病初期,在叶片和嫩茎上出现白色小霉点,一般在叶片正面,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个叶片和茎布满一层白粉。

发病条件:病菌以子囊壳随病株残体于土壤越冬,第二年春气温回升时,放射囊孢子。

利其流行。

雨后干燥,或少雨,但田间湿度大,白粉病流行速度加快,尤其当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菌源时很易流行。

防治方法:1 合理调整种植密度,使田间通风良好。

及时中耕锄草,降低湿度,少施氮肥,避免徒长,发现病斑,马上摘除。

2 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

一般用70%可湿性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洒叶片,或喷洒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药间隔5~6天。

以上两张图片:相关连接:大棚厚皮甜瓜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发布者:內蒙古农牧业信息网250300山东省长清县科委鞠福友厚皮甜瓜白粉病是大棚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多,病害也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厚皮甜瓜的品质和产量。

现将其发生及防治简介如下。

一、发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柄、茎蔓以及果实。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粉状小霉点,并逐渐扩大成较大的白色粉状霉斑,以后蔓延到叶背面、叶柄、茎蔓及果实上。

环境适宜时,整个植株或连片植株下部被白色霉层所覆盖,叶色变褐,质地变脆,焦枯。

果实受害,幼果停止发育并干枯;大果染病则果面上形成白色粉状物,使其失去商品价值。

发病后期白粉层呈灰白色,其上出现散生或堆生黄褐色小粒点,后变黑色。

二、病原由子囊菌亚门白粉菌科白粉菌属的真菌引起的。

三、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及有性世代的闭囊壳随病残体遗留在表土或在寄主植物上越冬,成为第2年的初侵染源。

切花月季白粉病咋防治和治疗

切花月季白粉病咋防治和治疗

疗2023-11-09CATALOGUE目录•切花月季白粉病简介•切花月季白粉病传播途径•切花月季白粉病预防措施•切花月季白粉病治疗方法•切花月季白粉病预防和治疗建议•切花月季白粉病案例分析01切花月季白粉病简介切花月季白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常见病害。

该病害主要发生在切花月季的叶片、花瓣和枝条上。

白粉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栽培管理等因素有关。

疾病概述叶面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粉斑,边缘呈不明显的不规则形状。

初期症状中期症状后期症状粉斑逐渐扩大,并相互连接成片,覆盖大部分或全部叶片。

粉斑变为灰褐色,叶片枯黄,出现大量落叶。

03疾病症状0201白粉病覆盖叶片表面,阻碍光合作用,导致植株生长受阻。

影响植株光合作用白粉病感染花瓣,影响其外观和品质,降低观赏价值。

影响切花品质持续感染白粉病会导致植株生长衰弱,缩短其寿命。

缩短植株寿命疾病影响02切花月季白粉病传播途径白粉病病菌可以随空气流动,从一株植物传播到另一株植物,造成病害的广泛传播。

传播方式空气传播雨水可以帮助病菌传播,当带有病菌的雨水从植株表面流下时,病菌会附着在植株表面,导致病害的发生。

雨水传播某些昆虫如蚜虫、粉虱等可以帮助白粉病病菌从一个植株传播到另一个植株。

昆虫传播雨水雨水可以帮助病菌传播,特别是在连续阴雨天气中,病菌可以随着雨水从一株植物传播到另一株植物。

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空气中悬浮的带菌颗粒可以随着空气流动而传播白粉病病菌。

昆虫某些昆虫如蚜虫、粉虱等可以携带白粉病病菌,从而帮助病菌传播。

传播媒介传播风险种植密度和通风条件种植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的温室或大棚会增加白粉病的发生和传播风险。

品种抗性不同品种的月季对白粉病的抗性有差异,抗性低的品种更容易受到白粉病的侵害。

气候条件连续阴雨天气、潮湿的环境以及高温高湿条件都会增加白粉病病菌的传播风险。

03切花月季白粉病预防措施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是防止植物病害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加强对切花月季的产地检疫,避免带病植株的引入和传播。

苹果白粉病的防治和治疗措施

苹果白粉病的防治和治疗措施
智能化农业技术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农业技术将在苹果白粉病的防治 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无人机喷药、智能温室控制等。
综合防治措施
未来的防治措施将更加注重综合防治,包括生物防治、化 学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措施的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 防治效果。
THANK YOU
感谢观看
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开发具有高效、低毒 、环保的生物农药,用于防治苹果白粉病 。
加强栽培管理
通过引进抗病品种,提高苹果的抗病能力 ,减少病害的发生。
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改善苹果的生长环 境,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未来发展趋势
绿色农业发展
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未来苹果白粉 病的防治将更加注重环保和绿色发展,生物农药和有机农 业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药物治疗
使用化学药剂如三唑酮、苯醚甲环唑等治疗苹果白粉病,具有见效快、使用方便等优点。 但是,长期使用化学药剂容易产生抗药性和药害,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也有一定影响。
综合治疗
结合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通过清除病叶、病枝等措施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和扩散,同时使 用化学药剂进行治疗,具有见效快、使用方便等优点。但是需要注意药剂使用的安全和环 保问题。
05
防治和治疗措施的实践应 用案例
பைடு நூலகம்
防治措施的实践应用案例
种植抗病品种
选择对白粉病有较强抗性的苹果品种 ,如富士、国光等,从源头减少病害 的发生。
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修剪,保持果园通风透光,避免 过度密植,以降低果园湿度,减少病 原菌的繁殖和传播。
施肥与灌溉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 高苹果树的抗病能力;同时,注意灌 溉,避免土壤过干或过湿。
,从而减少苹果白粉病的发生。生物防治具有环保、安全、可持续等优

小麦白粉病病原菌特征

小麦白粉病病原菌特征

小麦白粉病病原菌特征一、小麦白粉病简介小麦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小麦等禾本科植物上,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该病害最早在19世纪就已经被人们所发现,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病面积和危害程度也逐渐加大。

因此,对于小麦白粉病的研究和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二、小麦白粉病症状小麦白粉病的主要特征是在植株上出现一层白色或灰色的粉末,这层粉末是由真菌分生孢子形成的。

另外,在植株叶片和茎秆上还会出现一些黄斑和褐斑,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并融合,导致叶片枯萎甚至死亡。

同时,在植株下部也会出现许多黑色菌丝体,这些菌丝体可以长达数厘米甚至更长。

三、小麦白粉病病原菌特征小麦白粉病的病原菌是一种真菌,名为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该真菌属于子囊菌门,是一种异世配偶生殖真菌。

其分生孢子形成在病害发生期间,这些孢子可以通过风力等途径传播到其他植株上,并在新的植株上继续繁殖。

四、小麦白粉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1. 菌丝体:白粉菌的菌丝体呈无色或淡黄色,单个细胞长约20-50微米,宽度约为2-4微米。

2. 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呈卵圆形或椭圆形,长约25-45微米,宽度约为16-28微米。

表面光滑,无色或淡黄色。

3. 子囊:子囊呈长圆形或卵圆形,长约100-200微米,宽度约为50-100微米。

表面有许多小颗粒。

五、小麦白粉病病原菌的生长习性1. 适温范围:白粉菌的适温范围为15-25摄氏度,最适生长温度为20-22摄氏度。

2. 适湿度:白粉菌对湿度的要求较高,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可生长繁殖。

3. 光照条件:白粉菌对光照条件并不敏感,可以在弱光照下正常生长。

六、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1. 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抗小麦白粉病的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地降低发病率和危害程度。

2. 灭菌消毒:在播种前进行土壤灭菌消毒,可以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3.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植株抵御病害的能力,减少发病率。

4. 喷洒药剂:在发现小麦白粉病时及早喷洒药剂进行防治,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轻病害程度。

橡胶树白粉病病原

橡胶树白粉病病原

橡胶树白粉病病原简介橡胶树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主要由白粉菌引起。

该病害会对橡胶树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其病原进行深入了解,有助于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保证橡胶树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病原特征白粉病的病原菌主要属于真菌,常见的有白粉菌属(Erysiphales)和白粉病菌属(Oidium)。

这些真菌通常以孤立的菌丝体形式存在,其特征是菌丝细长,呈无色或淡黄色,分枝较少。

白粉病菌的菌丝通常在寄主植物表面形成白色或灰白色的菌斑,被称为白粉。

菌斑上会产生许多孢子,这些孢子是白粉病的传播途径之一。

传播途径白粉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风传和接触传播两种方式。

风传是指白粉孢子通过风力传播到其他植物上,从而引发新的感染。

接触传播是指植物之间直接接触导致病原传播。

此外,白粉病的病原菌还可以通过种子、工具和人工传播等方式传播,但这些方式相对较少见。

病害发生条件白粉病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发生和传播。

典型的发病条件包括温度适宜、湿度较高、通风不良等。

一般来说,25°C至30°C的温度范围是白粉病发生的最适温度。

此外,橡胶树白粉病的发生还与橡胶树的生长状态、养分状况和植株密度等因素有关。

生长劣势植株和养分缺乏的植株更容易受到白粉病的侵害。

防治措施为了有效防治橡胶树白粉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病害监测:定期对橡胶树进行病害监测,及时发现病害的早期症状,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2.清除病源:及时清除受感染的植株,避免病原菌的扩散传播。

3.调整栽培措施:合理调整橡胶树的栽培措施,包括适时修剪、疏伐植株、保持通风等,以减少病原菌的生长和传播。

4.使用防治剂:可以使用合适的化学防治剂,如百菌清等,对橡胶树进行喷洒,以有效控制白粉病的发生。

5.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拮抗菌等生物防治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白粉病的发生。

6.科学施肥:合理施肥,保证橡胶树的养分供应,提高其抗病能力。

7.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较强的橡胶树品种进行种植,可以减少白粉病的发生。

柿树白粉病用什么药,柿子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柿树白粉病用什么药,柿子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柿树白粉病用什么药,柿子白粉病的防治方

白粉病对柿子有哪些危害?一般在什么时候开始发生?柿树发
生白粉病用什么药?以下是柿子白粉病的防治方法简介,供网友们参考。

1、柿树白粉病的症状识别
柿树白粉病在河南及陕西柿产区发生普遍,往往引起早期少叶,树势削弱和降低产量。

柿树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偶尔也危害新梢和果实,发病初期(5~6月份)在叶面上出现密集的针尖大的小黑点形成的病斑,病斑直径1~2厘米,以后扩大可至全叶。

与一般果树的白粉病特征不同,柿树白粉病较难识别,秋后在叶背后出现白色粉状的菌丝及分生孢子,即典型的白色粉状斑。

后期在白粉层中出现黄色小颗粒,即为子囊壳,并逐渐变为黑色。

2、柿树白粉病的发生规律
病斑上白粉层是病菌的菌丝及分生孢子,黑色小粒点为病菌的闭囊壳(呈球形),内生有多个卵形的子囊,每个子囊有2个子囊孢子。

病菌以闭囊壳在落叶上越冬。

翌年4月份柿叶展开后,落叶上的子囊孢子成熟释放,经气孔侵入幼叶,然后再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侵染。

秋季在叶背产生闭囊壳。

3、柿树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冬季清扫落叶集中烧毁,消灭越冬病原。

深翻田凰可将病原物深埋。

春季发芽前(芽萌动时),喷1次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以杀死发芽孢子,预防侵染。

花前花后再各喷1次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也可喷洒2%农抗120或45%硫黄胶悬剂200~3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
剂1 000~1 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切花月季白粉病咋防治

切花月季白粉病咋防治
及时清除病叶、病枝和病花,减少病菌的 传播源。
对未来防治工作的展望
研发新型药剂
积极研发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 的环保型药剂,为防治工作提供更 多选择。
加强技术培训
提高花农的技术水平,使他们能够 更好地识别和防治白粉病。
推广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拮抗剂等生物防治手段, 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降低环境 污染。
使用生物农药
采用生物农药如井冈霉素、春雷霉素等,对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化学农药 ,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
以预防白粉病的蔓延。
合理使用农药
遵循农药安全使用规范,避免 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同 时注意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农 药,以降低病菌的抗药性。
症状
受害叶片表面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粉状物,严重时叶片萎缩、变形、黄化, 花蕾发育受阻,开花不完整或无法正常开花。
疾病分布和影响
分布
切花月季白粉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特别是在气候湿润、多雨地区较为常见。
影响
该病害严重影响切花月季的产量和质量,降低观赏价值,给生产者带来经济损失 。
02
切花月季白粉病病因
科学施肥
合理施肥能够提高切花月季的抗病能力。增施有机肥、生 物肥料等,避免过量施用氮肥,以免造成植株过度生长, 提高白粉病的发病率。
药剂防治
选用针对性强的药剂进行防治,如使用三唑酮、氟硅唑等 高效、低毒、安全的杀菌剂,并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防治失败的原因分析
01
忽视早期防治
白粉病在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等到病情严重时再采取
03
切花月季白粉病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合理种植
切花月季的种植密度不宜 过大,避免植株间通风不 畅,增加白粉病的发病率 。

苦瓜病虫害

苦瓜病虫害

苦瓜病虫害一些地方甚至新区夏植苦瓜,长势较差,产量难以提高。

究其原因,主要是受白粉病、霜霉病、枯萎病、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瓜实蝇等病虫的危害,若不及早有效防治,将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甚至功亏一篑,现简介防治办法。

一、白粉病:由一种瓜类单丝壳菌的真菌引起,可侵染多种瓜类植物。

近期的高温高湿与高温干旱交替出现,白粉病极易流行。

如若疏于防范,掉以轻心或延误喷药,往往几天之内瓜叶布满白粉,瓜的叶色变黄,长势衰弱。

防治方法:白粉病除注意选用抗病品种外,喷药一定要及时,一般要求在发现田间有零星小粉斑时即刻喷药防治,每5―6天喷一次。

可选用40%灭病威700倍液或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敌力脱1000倍液或采用粉锈星或绿乳铜。

喷药叶面叶背均需喷到,尤其是叶背。

二、霜霉病: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淡褐色,后期病斑干枯易破,潮湿时,病斑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

病情由植株下部向上逐渐蔓延,严重时,病斑连成片,全叶黄褐色,干枯卷缩,除顶端新叶外,全株大部分叶片枯死,病田一片枯黄,瓜瘦质劣,提早拉秧。

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2、在发病初,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可选用以下药剂,53%雷多米尔600倍液或甲霜灵锰锌500倍液或杀毒矾600倍液喷雾或选用克露或霜炭清。

至于枯萎病,苦瓜老产区尤其是目前高温高湿有利于此病发生和蔓延。

选用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或30%DT杀菌剂350倍液或50%多菌灵3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0.5公斤,隔6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近期危害普遍,发现有幼虫蛀入苦瓜内。

它们具有杂食性、暴发性、繁殖力强的特点,幼虫有低龄群集为害,高龄分散取食的特点,取食活动从初夜九进开始迅速加强,凌晨五时最盛,翌日九时基本停止取食。

防治方法:1、诱杀成幼虫。

取胡萝卜、红薯、豆饼的发酵液加少许糖和敌百虫诱杀成虫;用花生麸或黄豆粉炒熟作饵料,每5斤饵料加入90%敌百虫约一两再混半两万灵粉,傍晚将毒饵放入田中,每隔一米左右用2汤匙毒饵放一小堆,幼虫爬出取食中毒倒毙。

玉米白粉病土法防治

玉米白粉病土法防治

玉米白粉病土法防治一、玉米白粉病简介玉米白粉病是由真菌类病原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其主要危害作物为玉米。

该病害在我国南方地区较为普遍,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白粉病菌寄生在植物叶片上,会使叶片发生明显的变化,表现为叶片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粉末,导致植物养分无法正常吸收,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二、土法防治措施1. 翻耕和灭茬:在收获后及时对田地进行深耕,并将秸秆和残茬清除干净,以防止真菌类病原体滞留于残留物中。

2. 间作和轮作:玉米连续种植容易导致土壤中真菌类病原体大量滋生,因此可以采用间作或轮作方式来减少病害的发生。

3. 调整种植密度:适当减少玉米的种植密度可以使得每株玉米之间有更多的空间,有利于通风透气,减少病害的发生。

4. 喷洒药剂:在病害初期可以使用药剂进行喷洒,以防止病害扩散。

常用的药剂包括硫酸铜、氧化锌等。

5. 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害的发生。

三、土法防治注意事项1. 药剂使用要注意安全:在喷洒药剂时应佩戴防护服、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并注意不要将药剂喷到自己身上或周围环境中。

2. 调整种植密度要适度:过度调整种植密度可能会影响玉米产量,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灭茬要彻底:残留物中可能含有真菌类病原体,因此在灭茬时应彻底清除干净。

4. 注意轮作顺序:轮作时应注意不同作物之间的轮作顺序,避免同一类作物连续种植导致病害的发生。

5. 种植环境要卫生:在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保证种植环境的卫生。

四、总结玉米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对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土法防治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可以通过调整种植密度、间作轮作、喷洒药剂等措施来减少病害的发生。

在实施土法防治时应注意安全、适度调整种植密度、彻底灭茬、注意轮作顺序和保持种植环境卫生等方面的问题。

西红柿白粉病的防治和治疗办法

西红柿白粉病的防治和治疗办法
引入天敌昆虫
某些天敌昆虫能够捕食白粉病菌的孢子和菌丝体,降低病原菌的数量,减轻病害程度。因 此,在西红柿种植过程中,可以适量引入这些天敌昆虫,帮助控制白粉病的发生和传播。
注意
生物治疗相对较慢,需持续进行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同时,使用生物制剂和引入天敌昆虫 时,要注意与化学治疗的协调配合,避免相互干扰。
03
02
科研机构
04
农业技术推广部门
负责向农民普及白粉病的防治知 识,推广新型防治技术和生物农 药,指导农民科学种植。
加强白粉病防治技术的基础研究 和应用研究,为农民和农业技术 推广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 持。同时,也应监测白粉病菌的 抗药性变化,为制定有效防治策 略提供数据支持。
政府监管部门
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管,严格控 制农药的质量和使用安全,减少 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并制定 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民、企 业和科研机构参与白粉病的综合 防治。
西红柿白粉病的 防治和治疗办法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西红柿白粉病概述 • 西红柿白粉病的防治 • 西红柿白粉病的治疗方法 • 西红柿白粉病防治的展望
01
西红柿白粉病概述
病害简介
定义
西红柿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 种常见病害,严重影响西红柿的 生长和产量。
分布
该病害在全球范围内的西红柿种 植区均有发生,特别是在温暖潮 湿的气候条件下更为严重。
病害抗药性:长期单一 使用化学农药,易使白 粉病菌产生抗药性,增 加防治难度和成本。
生态平衡破坏:大量使 用化学农药会杀死害虫 的天敌,破坏生态平衡 ,可能导致白粉病等病 虫害的再度猖獗。
未来发展方向
综合防治:倡导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 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降低 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荷兰豆白粉病怎么防治荷兰豆白粉病的防治

荷兰豆白粉病怎么防治荷兰豆白粉病的防治
荷兰豆白粉病怎么防治
2023-11-11
目录
• 荷兰豆白粉病简介 • 荷兰豆白粉病的预防措施 • 荷兰豆白粉病的控制措施 • 荷兰豆白粉病的防治建议 • 结论:荷兰豆白粉病的防治思路与建议
01
荷兰豆白粉病简介
疾病症状与特征
叶片枯黄
荷兰豆白粉病的初期症状包括 叶片出现黄色或淡黄色的斑点 ,并逐渐扩大。这些斑点最终
THANKS
感谢观看
03
荷兰豆白粉病的控制措施
化学控制
药剂选择
选用粉锈宁、多菌灵、甲基托布 津等药剂,根据病情和药物使用
说明进行配比和喷施。
喷药频率
根据病情和天气情况,每隔7-10 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
喷药时间
选择晴朗天气,避开阴雨天气和 高温时段,喷药后遇雨要重新喷
施。
生物控制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对白粉病抗性较强的荷兰豆品种,提高植物本身 的抗病能力。
提高农民防治技术水平
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对荷兰豆白粉病的认识和 防治技术水平。
推广先进的防治技术和方法,使农民能够更好地进行防治。
做好疫情扑灭与防治工作
在疫情发生时,要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扑灭,防止病情扩散 。
对已经发病的植株及时进行清理和销毁,同时对病株周围 区域进行消毒处理。
05
结论:荷兰豆白粉病的防治思路 与建议
加强政府与社会的支持力度
制定优惠政策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对荷兰豆白粉病的防治工作给予一定 的资金支持或税收减免。
加强政府服务
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加强服务力度,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信息咨询 等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荷兰豆白粉病的防治。
发挥社会力量
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荷兰豆白粉病的防治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 参与的良好氛围。

月季白粉病治疗方法

月季白粉病治疗方法

月季白粉病:预防方法:(1)及时修剪,避免徒长,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发病概率;(2)施肥时避免氮肥过多,适当增施磷钾肥;(3)月季落叶后,清除落叶,喷施石硫合剂或者波尔多液;(4)早春植株萌动前,喷施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或多菌灵或百菌清或者代森锰锌(蓝粉);(5)在温暖潮湿的季节用多菌灵或百菌清或代森锰锌喷雾预防。

治疗措施:如果已经爆发白粉病,请使用以下方法:(1)喷硫磺制剂,即将硫磺粉用粗布包住,放在水中揉搓,制成悬浮液,每隔7天喷雾一次,病情严重时可3天一次,连喷2-3次,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如果月季苗少,可以用水把手指弄湿,蘸硫磺粉,轻轻将硫磺粉擦在叶片上。

注意:这个方法有效果,但是不能使用太过于频繁,因为硫磺用多了,土壤酸度会上升,这样,月季也长不好。

(2)百菌清+腈菌唑喷雾;(3)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喷雾;(4)百菌清+拿敌稳或戊唑醇喷雾;(5)百菌清+苯醚甲环唑喷雾。

上面几种方法百菌清+腈菌唑是治疗白粉的特效组合,其他的随意选,一般要2-3种组合喷轮流喷,防止产生抗药性。

喷雾的时候叶子正面和反面都要喷上。

腈菌唑美国陶氏益农腈菌唑40%可湿性粉剂使用方法:1:6000-8000喷雾百菌清瑞士先正达达科宁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使用方法1:800-1000喷雾甲基托布津日本曹达甲基托布津 70%可湿性粉剂粉剂使用方法:1:800-1500喷雾拿敌稳德国拜耳拿敌稳50%戊唑醇+25%肟菌酯水分散粒剂使用方法:1:3000喷雾戊唑醇德国拜耳富力库43%戊唑醇悬浮剂使用方法:1:3000-4000喷雾苯醚甲环唑瑞士先正达世高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使用方法:1:1500喷雾用露娜森,健达,绿妃,乙嘧酚等等,使劲喷,3-5天一次,连续2-3次。

如果还不行,就增加次数。

这个时候里面的叶面肥用磷钾肥,千万不要用高氮的叶面肥。

简介白粉病是月季的一种常见病害,能危害蔷薇属多种植物。

该病的发生可引起病叶卷曲、枯焦,嫩梢可枯死,花不能开放或花姿不整,影响植株的生长和观赏价值。

柑桔白粉病发生与防治

柑桔白粉病发生与防治

柑桔白粉病发生与防治1. 病害简介柑桔白粉病是由白粉菌引起的柑桔病害之一,严重危害柑桔树的生长和果实品质。

白粉病以其特有的白色粉状菌丝和菌核在柑桔叶片上形成病斑,并辐射扩散至植株其他部位,严重影响柑桔的生长和产量。

2. 病原解析柑桔白粉病的病原菌为白粉菌,其寄主广泛,易在温暖潮湿环境下迅速繁殖。

白粉菌菌丝生长期在20℃至25℃时最适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白粉菌菌丝主要在寄主的叶片上形成白色粉状物,最终形成黑褐色的菌核。

3. 病害发生的条件柑桔白粉病发生的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 温度:20℃至25℃为病原菌生长的最适温度。

- 湿度:白粉菌对高湿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

- 寄主:主要寄主为柑桔树及其近缘种植物。

4. 病害症状与识别柑桔白粉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白色粉状物在柑桔叶片上的形成。

初期,叶片通常出现散在的白色斑点,逐渐扩大并与周围的斑点融合形成覆盖整个叶片的白色粉状物。

受病害侵染的叶片逐渐枯萎、变黄,并最终脱落。

5. 防治方法5.1 文化防治措施•合理的栽培密度:适量间距可以增加树冠间通风,降低温湿度,有助于病害的预防。

•适时疏果和修剪枝条:疏果可以减少叶片间的交叉感染,修剪枝条可以增加通风和阳光照射,有利于减轻病害发生。

5.2 生物防治措施•天敌引入:可引入益生菌和其它有效的天敌昆虫,如寄生蜂和捕食性昆虫,来控制柑桔白粉病的发生。

•采用拮抗菌防治:使用拮抗菌能够有效抑制白粉菌的生长和繁殖,减轻病害的发生。

5.3 化学防治措施•喷洒杀菌剂:可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选择安全、高效的杀菌剂可以有效地防治柑桔白粉病。

•注意喷药顺行:喷药时要注意风向和喷雾方向,避免药液飘散到非目标区域,造成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6. 防治效果评估防治效果的评估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 病害发生情况:观察病害发生的程度和范围,判断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 叶片情况:检查柑桔叶片的状态,是否出现病斑和白色粉状物。

南瓜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南瓜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通过采集患病南瓜的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确定病原菌种类。
实验室检测可以准确地检测出病原菌种类,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确定病原菌种类
南瓜白粉病的病原菌是真菌中的一种,称为葫芦科白粉病菌。
这种真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繁殖,因此,在湿度较大、温度较高的地区,南瓜白粉病的发生 较为普遍。
03
南瓜白粉病的预防措施
可以寄生在白粉病病原菌上,抑制其生长繁殖。
使用天敌昆虫
草蛉
捕食白粉病病原菌的幼虫和卵,减少病原菌的数量。
瓢虫
捕食白粉病病原菌的幼虫和卵,减少病原菌的数量。
使用抗生素类杀菌剂
井冈霉素
具有强烈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内疗素
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可以治疗植物白粉病等病害。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出现白色粉末状病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 逐渐扩大并相互连接,最终覆盖整个叶片。茎部也会受到侵 害,出现白色粉斑。
病原和传播途径
病原
南瓜白粉病的病原是一种真菌,称为葫芦科白粉菌。
传播途径
病菌主要通过气流传播,也可以通过雨水传播。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 发生和传播病害。
对南瓜生长的影响
灯具选择
选用波长300-330纳米的紫外线灯管,可有效照射到植株表 面。同时,要确保灯具的功率和照射时间足够,以达到消毒 的效果。
06
南瓜白粉病的生物防治
使用微生物农药
1 2
枯草芽孢杆菌
可以分泌多种抗菌物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
木霉菌
可以产生多种抗菌物质,对白粉病病原菌具有拮 抗作用。
3
淡紫拟青霉
观察症状Biblioteka 01观察南瓜的叶片、茎和果实上 是否有白色粉状物,这些粉状 物是南瓜白粉病的典型症状。

白粉病的防治

白粉病的防治

花卉白粉病的防治花卉白粉病的防治中文名称:花卉白粉病英文名称:中文别名:花卉白粉病、蔷薇白粉病、凤仙花白粉病、菊花白粉病拉丁学名:Sphaerotheca pannosa 、Sphaerotheca fuliginae 、Erysiphae cicheracearum、 Podosphaera oxyacanthae为害作物:花卉。

白粉病可使月季、玫瑰、蔷薇等木本花卉的苗木染病,也能使菊花、,凤仙花、瓜叶菊、福禄考等草本花卉秧苗染病。

为害症状:主要在叶片、嫩梢上布满白色粉层,白粉是病原菌的菌丝及分生孢子。

病菌以吸器伸入表皮细胞中吸收养分,少数以菌丝从气孔伸入叶肉组织内吸收养分。

发病严重时病叶皱缩不平,叶片向外卷曲,叶片枯-死早落,嫩梢向下弯曲或枯死。

病原菌形态特征:发病特点:白粉病的病原为一类专性寄生菌,在同一种植物上,有时可以被一种以上的白粉菌侵染。

蔷薇白粉病(Sphaerotheca pannosa)是月季、玫瑰、蔷薇、桃花等苗木普遍发生的病害。

蔷薇白粉病菌一般以菌丝体在休眠芽内、病叶、病梢上越冬。

翌年条件适宜时形成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

当气温17-25℃、湿度大时病害重,尤以21℃、空气相对湿度97%~99%时发病最重。

凤仙花白粉病(S. fuliginae)可侵染凤仙花、百日草、波斯菊、大金鸡菊、三色堇、木槿、玫瑰、瓜类等。

有人认为律草单丝壳菌(S. humuli)可侵染凤仙花。

律草单丝壳在高温高湿时发病重。

菊花白粉病(Erysiphae cicheracearum)可侵染紫藤、枸杞、凌霄、福禄考、风铃草、美女樱、飞燕草、蜀葵、菊花、瓜叶菊、金盏菊、百日草、非洲菊、金光菊、大丽花、向日葵等秧苗(苗木)o有人认为菊粉孢(Oidium chrysanthemi)是菊花白粉病的主要病原,并侵染瓜叶菊、非洲菊等。

菊花白粉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土表越冬,在南方和北方温室不存在越冬问题。

以20~24℃、空气干燥时发病最重。

玫瑰白粉病防治

玫瑰白粉病防治

玫瑰白粉病防治一、玫瑰白粉病的简介玫瑰白粉病是植物病害的一种,并不只限于玫瑰,其它植物也会受到侵害,如沙柳、鸢尾、仙人掌等。

病害以叶片表面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干燥粉状物质为特征。

这种粉状物质是病菌在叶片表面生长繁殖所分泌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病菌菌丝。

当病情加重时,这些粉状物质会覆盖整个植物表面,导致植物凋萎、枯死。

玫瑰白粉病对植物的危害非常严重,因此需要及时预防和治疗。

二、玫瑰白粉病的主要病因玫瑰白粉病的主要病因是真菌,主要侵害植物上的叶片、茎和花朵。

这种真菌生长在植物叶片表面,通过繁殖来使病情加重。

因此,玫瑰白粉病主要是通过病原菌在植物中的繁殖引发的。

而病原菌在植物中繁殖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1. 气候变化气候条件对植物的影响很大,如果气温和湿度适宜,就会创造出最适合真菌生长繁殖的环境,这样病害就很容易在植物上产生。

因此,当气候变化时,玫瑰白粉病的发生率也会随之改变。

2. 健康状况如果植物生长得不健康,它就容易感染细菌和真菌,其中包括玫瑰白粉病病菌。

因此,要预防和治疗病害,首先要保证植物的健康状态。

3. 生长环境适宜的生长环境会促使植物生长得健康、强壮并且不易感染病害,而不适宜的生长环境则会使植物生长不良,更容易感染病害。

因此,要预防和治疗病害,就必须创建和维持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三、玫瑰白粉病的预防方法为了预防玫瑰白粉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 做好植物清洁工作清除植物叶面上的灰白病粉是预防玫瑰白粉病的关键。

如果发现花叶有灰白病粉,可用湿布擦拭植物表面,尤其要注意叶面间轮廓和背面,以去除一些新干白粉病的卵或叶面上的孢子。

2. 强化养护植物健康和强壮是预防白粉病的重要基础。

要加强植物的养护,加强土壤调理,正确地施肥。

同时,还要及时修剪干枯和受伤的树枝、叶子、枝梢等。

3. 坚持周期性喷药周期性喷药是预防玫瑰白粉病的优质方法之一,喷药要从植物繁殖开始的非常规病虫害和常见病害的防治,有针对性地使用药剂和手段并搜集并掌握用药的存在过程。

草莓白粉病

草莓白粉病

草莓白粉病!!!简介病原羽衣草单囊壳Sphaerotheca aphanis (Wallr.)Braun,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危害草莓主要病害之一,在保护地栽培中发生最严重。

详细资料为害症状主要危害叶、果实,而在果梗、叶柄和葡匐茎上很少发生。

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面长出薄薄白色菌丝,后期菌丝密集成粉状层,病原菌逐渐漫延扩展,严重时叶片正面也滋生菌丝。

随病情加重,叶缘逐渐向上卷起呈汤匙状,叶片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开始萎缩,最终整个叶片焦枯死亡。

花和花蕾受侵害后,花萼萎蔫,授粉不良,幼果被菌丝包裹,不能正常膨大而干枯。

果实后期受害时,果面裹有一层白粉,着色缓慢,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严重时整个果实如同一个白粉球,完全不能食用。

侵染循环北方地区病原菌是以病原菌残体留在地上或在草莓老叶上越冬,成为第2年初侵染源。

温室草莓则以上年病原菌残留,种苗携带病原菌和其它传播途径而引发病害。

发生因素在南方病原菌周年生活于草莓植株,春秋分生孢子飞散到空气中传播。

最初发生在匍匐茎抽生及育苗期,保护地栽培发生更严重,其发生发展主要与温度和相对湿度有关,发生的适温为20℃左右,空气湿度为80%~100%,往往在经历较高的相对湿度以后出现发病高峰,遮光可加速孢子的形成。

种植在塑料棚、温室或田间的草莓,白粉病能否流行取决于湿度和植株的长势。

湿度大利其流行,低温也可萌发,尤其当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菌菌源时易大流行。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草莓品种间对白粉病的抗性有很大差异,杜克拉、图得拉、卡尔特1号、宝交早生、哈尼等品种抗性较好;清理棚内或田间的上茬草莓植株和各种杂草后再定植;不要过量施氮肥,栽植密度不要过大,果农之间尽量不要互相“串棚”,避免人为传播。

发现病枝,病果要尽早在晨露未消时轻轻摘下装进方便袋烧掉或深埋。

(2)药剂防治:采用硫磺熏蒸技术,在温室内每100平方米安装1台熏蒸器,熏蒸器内盛20克含量99%的硫磺粉,在傍晚盖苫后开始加热熏蒸,隔日1次,每次4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粉病是在许多重要农作物上发生普遍、危害严重,较难防治的一种世界性病害。

特别是在今年的南方地区,白粉病的暴发让许多农民朋友和农资经销商头疼.子囊菌亚门白粉病目的真菌均能引发白粉病,病原物种类很多。

该类病菌在温度到10-30℃分生孢子均可萌发,对湿度要求不高,正常情况下10天即可完成一次侵染循环;因此造成了作物一个生长季节能反复多次受到侵染,一旦发生很快暴发流行的特点,尤其是大棚温室种植环境下,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当前,国内在白粉病上登记的单剂有粉锈宁、醚菌酯、氟硅唑、苯醚甲环唑、腈菌唑等26个品种,复配品种有109个。

这些药剂的不断推出至少说明了两点:(1)白粉病防治史是一个药剂的不断更新换代的历史,抗性发展快使许多优秀的杀菌剂丧失应用价值。

(2)说明这许多药剂都有各自局限性,没有哪一个是为广大经销商和农民朋友所普遍接受和在各种作物上都能安全有效地使用。

国内白粉病防治药剂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硫磺、石硫合剂、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无机硫和其它广谱杀菌剂为代表,对白粉病用量大,防效基本在60%左右;该类药剂对白粉病几乎无治疗效果,主要用于发病前保护,同时硫制剂对许多蔬菜瓜果敏感不能使用。

第二阶段:以三唑酮(粉锈宁)、腈菌唑、烯唑醇、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等为代表的三唑系列杀菌剂,比第一代杀菌剂对白粉病的活性有较大提高。

但该类化合物对病菌作用位点单一。

病菌对该类药剂有交互抗性。

同时该类化合物对植物有刺激性,用量稍大就会抑制植物生长,降低产量。

该类药剂防效基本在70-80%,效果一般。

第三阶段:以进口醚菌酯为代表的新化合物种类,作用机理独特,作用位点较多,对白粉病专治性较高、效果可达到90%以上;不过由于国内近几年来长期连续使用,已产生明显抗药性,效果有所下降,同时进口药剂成本太高。

对中国农民来说难以接受。

我公司经过全面深入地市场调查研究,引进华中农业大学的最新专利成果,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白粉病防治剂乙嘧酚磺酸酯与晴菌唑完美组合,成功地解决了白粉病抗性问题.经过长期大量地多地试验示范,结果表明: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为目前最优秀的白粉病专业防治剂.效果超过了目前常用的乙嘧酚.醚菌酯等国内及进口产品.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主要特点:(1) 属于腺嘌呤核苷脱氨酶抑制剂。

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可被植物根、茎、叶迅速吸收,并在植物体内运转到各个部位,故耐雨水冲刷。

施药后持效期长,具有用量少、高效、低毒、对白粉病有特效等优点,因此取代了乙嘧酚和二甲嘧酚等农药(2)高效全新化合物组合、全新作用机理、保护内吸治疗铲除、专治白粉病,推荐剂量下防效达到98%以上。

(3)对作物高度安全,能促进作物生长,不存在其他产品引起的抑制生长发育、叶片果实畸形、结实率下降、药害等各种安全问题。

本品对娇嫩的草莓依然安全。

(4)经济投入产出比高,进口产品质量,低于进口的价格.药效优良经二年五地山东、江西、湖南、北京、浙江试验,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处理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效果显著,在病害发生初期喷施,每隔7天一次,连喷2-3次,可有效控制黄瓜白粉病的发生,对黄瓜生长安全,从2008年开始,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在上海、浙江、海南、云南、广东、东北等地,在各种作物及花卉上进行了示范推广,结果表明,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对于防治蔬菜、水果和花卉白粉病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防治效果。

在武汉,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2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5.6%和98.12%。

在浙江等地,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草莓白粉病,它的2500倍液、2000液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1.52%和93.86%。

在云南等地,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甜瓜白粉病,它的2500倍液、2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4.17%和97.75%。

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除了对农作物、花卉白粉病有特效外,对豆类的锈病、赤斑病、香蕉的叶斑病等病害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作用机理独特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对各种作物白粉病药效非常好,主要是由它的特殊的作用机理所决定的。

首先,该药剂与病原菌接触以后,无论对菌丝体、分生孢子,还是受精丝,都有非常强的杀灭效果,并且能够强力抑制孢子的形成,阻断病菌再次侵染的来源和途径。

同一般杀菌剂只能杀灭病原菌孢子不同,该药剂对白粉病的作用位点很多,因此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的杀菌效果更加全面,更加彻底。

其次,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具有保护和治疗功能。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能够保护未发病作物不受白粉病菌的侵染。

对于已经发病的作物,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能够起很好地治疗作用,能够铲除已经侵入植物体内的病菌,能够明显抑制病菌的扩展。

内吸性能优良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具有非常优良的内吸传导性能。

作拌种处理时,有效成分可以随植株的传导经根部吸收,扩散到植株的各个部位,从而起到保护整株作物的目的。

如果将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喷洒到叶部,有效成分可以通过叶片吸收传导到新叶,防止病害蔓延到新叶。

抗药性问题采用国际上防治白粉病最先进的药剂乙嘧酚磺酸酯与晴菌唑完美组合,成功地克服了其它药剂难以解决的抗性问题.防治技术:1、瓜类白粉病白粉病是瓜类的常见病害之一。

由于近年来,白粉病菌已产生一定抗药性,而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给防治带来一定难度。

一般年份减产在10%左右,流行年份减产在20%-40%左右。

苗期至收获期均可染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茎蔓次之。

一般不侵染瓜条。

叶片染病初始在叶片背面或正面产生白色粉状小园斑,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边缘不明显的白粉状霉斑。

随着病情发展,病斑连接成片,布满整张叶片,受害部分发现褪绿和发黄,发病后期病斑上产生许多黑褐色的小黑点。

最后白色粉状霉层老熟,变成灰白色。

发病严重时,病叶组织变为黄褐色而枯死。

高湿条件下,病菌也可以侵染茎蔓和花器,产白色粉斑,症状与叶片类似,病斑较小。

瓜类白粉病发病盛期主要在4月上中旬至6月下旬。

危害保护地黄瓜;秋植黄瓜9月下旬至11上中旬也有危险发生。

最适宜发病的气候条件为温度16~25℃,相对温度80%以上。

保护地栽培黄瓜因通风不良,栽培密度过高,氮肥施用过多、田块低洼而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1)选用耐病品种。

(2)加强管理。

合理密植,开沟排水;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加强通风透光,以增强植株长势;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

(3)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每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注意交替使用。

药剂可选用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2500倍,或40%福星乳油4000倍液喷雾防治。

2、草莓白粉病草莓白粉病是草莓重要病害之一。

在草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生,苗期染病造成秧苗素质下降,移植后不易成活;果实染病后严重影响草莓品质,导致成品率下降。

在适宜条件下可以迅速发展,蔓延成灾,损失严重。

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叶、叶柄、花、花梗和果实。

叶片染病,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面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向上卷曲呈汤匙状,并产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以后病斑逐步扩大并在叶片背面产生一层薄霜似的白色粉状物,发生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成片,可布满整张叶片;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焦枯,花蕾、花染病,花瓣呈粉红色,花蕾不能开放。

果实染病,幼果不能正常膨大,干枯;若后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层白粉,随着病情加重,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着色变差,严重影响浆果质量,并失去商品价值。

病菌侵染的最适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80%以上,保护地草莓白粉病常年发病盛期在2月下旬至5月上旬与10下旬至12月。

草莓发病敏感生育期为坐果期至采收后期,发病潜育期为5-10天。

保护地栽培比露地栽培的草莓发病早,危害时间长,受害重。

载植密度过大,管理粗放、通风透光条件差,植株长势弱等,易导致白粉病的加重发生。

草莓生长期间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时,发病加重。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壮苗。

不同的草莓品种对白粉病抗性有较大差异。

(2)加强栽培管理。

栽前种后要清洁苗地;草莓生长期间应及时摘除病残老叶和病果,并集中销毁;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雨后及时排水,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健壮植株。

(3)药剂防治。

露地草莓开花前的花茎抽生期和保护地栽培的10-11月和翌春3-5月是预防关键时期。

在发病初期,选用药剂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在发病中心及周围重点喷施,每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3、葡萄白粉病葡萄白粉病发生比较普遍,流行年份对果实品质和产量往往造成很大损失。

同时还影响枝条的生长发育及葡萄二年的生长发育。

白粉病病菌可侵染葡萄所有的绿色组织。

叶片被害时,呈现大小不等的褪绿斑块,之后产生白色粉状物覆盖在病斑上,后期粉斑下的叶表面呈褐色花纹,严重时叶片焦枯脱落。

有时在病上产生黑色小粒点。

幼叶感病后常皱缩、扭曲,且发育缓慢。

穗轴感病后组织变脆、易断。

幼果感病,果面布满白粉,果粒易枯萎脱落,有的果面出现黑褐色网状花纹。

病果停止生长,畸形、果肉质地变硬、味酸,果粒易开裂引起腐烂。

葡萄开花后幼果期是发病高峰。

温度高湿度大的闷热天气最易发病,雾天的夜晚流行很快。

连续下雨,或真正高温都会遏止该病的流行和发生。

果穗套袋前如用药不严格,成熟期的果实就会因白粉病感染发生裂果。

防治方法:(1)彻底清园,冬季修剪时剪下的病枝、残叶烧毁。

发芽前用3-5度石硫合剂;架面通风透光良好;中心病株、病梢、病穗及时清除,幼果期及时套袋。

(2)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对该病有特效,发病初期可用药剂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2500倍喷雾防治,用药时间要避开高温。

4、芒果白粉病芒果白粉病在海南、广东、广西、和云南均有发生。

可以危害芒果的花序、嫩叶、嫩梢和幼果,在这些幼嫩组织表面开始产生一些分散的白粉状病斑,以后病斑下的组织坏死,形成褐色的病疤。

花序受害后花朵停止开放,花梗不再伸展,随后凋萎、变干、转黑和脱落。

嫩叶受害常扭曲、脱落。

幼果受害引起落果,在较大的幼果上常形成块状病疤。

该病在9-32℃、0-100%相对湿度下均能发生,盛发温度在23℃左右。

病菌常在那些迟抽枝梢的老病叶上存活,成为初侵染来源。

翌年春季借助风力传播到新抽嫩叶和花序上为害每年2-4月芒果抽叶开花期,碰上高湿、多云、夜温较低的天气,此病容易发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在加强栽培管理基础上,适时喷药防治。

一般年份在花簇伸展期、开花期和稔实期各喷药一次就能控制此病为害;但在重病区或严重侵染年份需要7天喷一次,增加喷药次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