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靠性分析的区域灾害应急物流网络设计
从抗震救灾看应急物流建设
从抗震救灾看应急物流建设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大地震以来,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在大灾面前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之歌,展现了炎黄子孙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回顾这十余天,应急物流在抗震救灾行动中的重要性再次凸显,继去年年初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后又一次被社会所关注。
客观地讲,此次抗震救灾应急物流取得了明显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为挽救生命、减少损失创造了条件。
当然,毋庸置疑,我国应急物流建设仍然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实际情况,梳理总结经验教训,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安康幸福提供坚强保障。
一、进一步完善应急物流指挥体系汶川大地震中,国家、政府、军队和人民的卓越表现,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展示了我们较强的反应能力、动员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救灾能力、互助能力和自助能力。
特别是《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中的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精干高效的指挥体系是应急物流有效运作的基本条件,在应急物流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
系统研究汶川大地震中的应急物流,特别是深入分析其指挥决策活动,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应急物流指挥体系,提高决策力和执行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1.建立专家型的指挥机制应急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有专门的专业知识作支撑来进行指挥控制,否则,将不利于发挥应急物流的效率和效益。
因此,在处置社会突发公共事件中,应当从制度安排的高度,建立和完善应急物流专家辅助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即构建一套科学的决策流程和指挥机制,使得各级行政领导在应急物流决策活动中,能够充分吸纳物流专家的意见,在必要的时候由应急物流专家统一指挥、各部门分工协作。
2.搭建多样化的信息平台近些年来,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和骄人成绩,一般情况下的通信联络非常方便快捷,物流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也初显成效。
应急管理中的应急资源调配与物流保障
应急管理中的应急资源调配与物流保障应急管理是指在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下,通过组织、协调和管理,全面加强对灾害、事故等紧急情况的应对和应急处置工作,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管理体系。
在应急管理中,应急资源调配与物流保障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应急资源调配和物流保障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应急资源调配1. 应急资源的分类和特点应急资源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为抢险救灾、保障生产生活等提供支持的各类资源。
按照资源类型可以分为物资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等。
这些资源具有时效性和特殊性,需要根据紧急情况的需求进行及时调配。
2. 应急资源调配的原则在应急资源调配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根据灾害情况和应急需求进行科学评估,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
(2)协同性原则: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加强沟通合作,形成资源调配的合力。
(3)优先性原则:根据紧急情况的严重程度和需求紧迫性,确定资源调配的优先次序。
(4)灵活性原则:随时根据事件的发展变化情况,调整资源的使用和调配。
3. 应急资源调配的方式应急资源调配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集中调配:将资源集中到相应的应急物资库、救援中心等地点,统一调配和分配。
(2)分散调配:根据灾情分散调配资源,满足各地的特定需求。
(3)协同调配:各相关单位之间通过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等方式,实现资源协同调配。
二、物流保障1. 目的与意义物流保障是指依托物流体系,合理组织、高效运作,确保应急资源快速、安全地到达需求地点,满足救援、抢险等工作的需要。
物流保障的目的在于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效率,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2. 物流保障的要素和流程物流保障需要考虑以下要素:(1)仓储:建立应急物资仓库,分类存放各类应急物资。
(2)运输:合理选择运输方式,确保物资快速、安全地运送到达目标地。
(3)信息化:运用物流信息技术,实时掌握物流信息,提高资源调配的精准性和效率。
(4)组织协调:各相关单位之间加强协作,实现物流保障的高效运行。
抗震救灾应急物流配送中心布局动态优化
应用前景与挑战
本文所提出的应急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和布局 模型以及运营过程中的预测模型等研究成果 ,可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更加科学、合理、 高效的应急物流配送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 应用前景。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应急物流配送中 心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制定 更加科学、合理、可行的选址、布局和运营 方案。同时,需要加强对应急物流配送中心 的监管和协调,确保其运营的可靠性和稳定
模型验证与应用
通过模拟地震发生后的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和应用,实现了对应急物流配送中心布局的动态优化。
的适用性
不足与改进
通过动态优化配送中心布局,有效提 高了应急物资的配送效率,缩短了物 资到达受灾地区的时间。
该模型不仅适用于地震发生后的应急 物流配送,还可应用于其他突发事件 中的应急物资配送,具有广泛的应用 前景。
在地震发生后,应急物流的快速响应和高效运作对 于保障受灾地区物资供应、救援行动的开展至关重 要。
动态优化配送中心的必要 性
为了提高应急物资的配送效率,需要不断优 化配送中心的布局,以适应地震发生后不断 变化的交通状况和物资需求。
实例应用结果
建立动态优化模型
基于地震发生后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动态优化模型,以实现对配送中心布局的实时优化。
02
针对应急物流配送中心运营过程中面临的动态变化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时间 序列分析和机器学习的预测模型,对未来需求进行了准确预测,为动态优化提 供了基础数据支持。
03
通过对应急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布局和运营过程的综合研究,本文发现应急物 流配送中心在选址和布局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选址不够准确、布局不 够合理等,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
现有研究较少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和动态变化, 对应急物流配送中心动态调整机制缺乏深入研 究。
基于时变性和可靠性的地震灾害应急物流运输路径选择
lg si s a e s l ce d r e rh u k ia tr . Co i e i g t e tme—v ri g c a a trsi so h rn p ra o it r ee t d un e a q a e d s se s c t nsd rn h i a yn h r ce itc ft e ta s o t —
2 D pr n f oiisMaae n,H nnC mm nct nP leh i C l g ,C agh 10 4, hn ) . ea met g t ngmet u a o u iao oy cnc ol e hn sa4 00 C ia t oL sc i t e
Ab t a t i l e sa d r l b l y a e t e man e au t n i d x sw e e t n p r t n r u e r me g n y sr c :T me i s n e i i t r h i v l ai n e e h n t r s o t i o tsf r e c n a i o h a ao o e
应急通信网络建设方案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4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应急通信网络需求分析 • 现有应急通信网络分析 • 应急通信网络建设方案设计 • 实施步骤和时间计划 • 预期效果和影响 • 风险评估和对策 • 结论和建议
CHAPTER
01
引言
背景介绍
自然灾害频发
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对 通信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导致通
实施风险和对策
风险
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进度延误、质量不达标等问题。
风险
实施过程中可能遭遇不可抗力因素,如自然灾害、政策变 化等。
对策
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明确各阶段的目标和时间节点,加 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同时,建立质量监控 体系,确保项目质量。
对策
制定应急预案,提前预测并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同 时,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间的沟通协调,降低外 部环境变化对项目实施的影响。
培训与支持
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帮助用 户更好地使用和维护应急通信
网络。
CHAPTER
06
预期效果和影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提高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快速恢复通信
在灾害或紧急情况下,应急通信 网络能够快速恢复,保障救援指 挥和信息传递的及时性。
覆盖更广
通过建设更多的基站和通信设备 ,应急通信网络能够覆盖更广泛 的地区,确保在偏远或山区也能 保持通信畅通。
语音和视频通话
提供清晰、稳定的语音和 视频通话服务,提高信息 传递效率。
政府和组织的通信需求
指挥调度
为政府和组织提供高效的指挥调度平台,确保救援行 动的有序进行。
信息发布
某大学数学建模作业应急运输调度方案设计模型
某大学数学建模作业应急运输调度方案设计模型应急运输调度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了迅速响应和处置,对物资、人员等进行紧急运输和调度的一种临时性工作。
在大学数学建模作业中设计应急运输调度方案,需要考虑到人员、物资和交通等诸多因素,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最高效地完成救援任务。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应急运输调度问题。
该模型应包括:选择运输路径的决策变量,计算路径的时间和消耗的成本的目标函数,以及约束条件等。
在选择运输路径的决策变量方面,我们可以将每个可能的路径表示为一个二进制变量。
假设有n个重点地点需要紧急运输,那么我们可以定义一个n x n的二进制矩阵,其中每个元素表示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路径是否存在。
如果路径存在,则相应的元素为1,否则为0。
通过设置适当的约束条件,可以保证所选择的路径满足救援任务的要求。
目标函数方面,我们可以将救援任务的时间和成本作为目标函数的衡量指标。
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抵达目的地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的损失。
成本是指运输所需的费用,包括车辆、人员和燃料等方面的成本。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路径的时间和成本,将其作为目标函数的值进行最小化。
约束条件方面,我们需要考虑到人员和物资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交通和道路的限制。
在大规模的应急情况下,通常需要多个车辆同时运输物资和人员。
我们需要确保不同车辆之间的调度不会发生冲突,并且每个车辆都能够按时到达目的地。
另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到交通和道路的限制。
在某些情况下,道路可能会因为事故、地震等原因而中断或受损,这对应急运输调度造成了一定的挑战。
我们需要在模型中加入相应的限制条件,以确保选择的路径是可行的。
在建立了数学模型之后,我们可以使用数学建模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
通过输入不同的参数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最优的调度方案,以最短的时间和最低的成本完成救援任务。
最后,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我们可以使用历史数据或者通过一些模拟实验来评估所设计的应急运输调度方案的性能。
供应链应急预案设计与实施
供应链应急预案设计与实施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企业的运营至关重要。
然而,面对突发事件和不可预测的风险,如自然灾害、政治动荡、疫情爆发等,供应链往往会受到严重影响,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为了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企业需要制定并实施供应链应急预案。
本文将探讨供应链应急预案的设计与实施,帮助企业建立更加稳健和灵活的供应链体系。
一、供应链应急预案设计1. 评估风险:首先,企业需要对供应链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内部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如生产设备故障、人为失误等,外部因素如自然灾害、供应商倒闭等。
通过风险评估,企业可以确定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制定应急预案提供依据。
2. 制定预案: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企业可以制定针对不同风险情景的供应链应急预案。
预案应包括应急响应流程、责任分工、资源调配方案等内容,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3. 与供应链伙伴合作: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企业往往需要与供应商、物流服务商等伙伴紧密合作,共同应对风险。
在设计应急预案时,应考虑如何与供应链伙伴协同行动,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4. 建立监测机制:及时的信息和数据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
企业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建立供应链监测机制,实时监控供应链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
二、供应链应急预案实施1. 培训与演练:制定好的应急预案需要通过培训和演练来确保实施效果。
企业可以定期组织供应链成员进行培训,提高应急响应意识和能力;同时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2. 快速响应: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企业需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先制定的流程和方案进行应对。
各个部门和人员要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任务,密切配合,确保应急措施的快速实施。
3. 持续改进:应急预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评估和改进。
应急预案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模板课件
起源
早期的应急预案主要针对 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 等。
发展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 ,应急预案逐渐扩展到其 他领域,如恐怖袭击、疫 情等。
未来趋势
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在应 急预案中的应用将更加广 泛,提高应对效率。
02
物流行业中的常见风险
自然灾害风险
总结词
自然灾害风险是物流行业中常见的风险之一,如暴雨、台风、地震等,可能导 致运输中断、仓库损毁等后果。
详细描述
人员伤亡风险对物流行业的影响非常 大,例如交通事故可能导致驾驶员和 乘客受伤甚至死亡;工伤事故可能导 致员工受伤甚至死亡,严重影响企业 的生产和运作。
信息泄露风险
总结词
信息泄露风险在物流行业中较为常见,如内部人员泄密、黑客攻击等,可能导致客户信息泄露、企业声誉受损等 后果。
详细描述
信息泄露风险对物流行业的影响非常大,例如内部人员泄露客户信息可能违反法律法规,并导致客户流失;黑客 攻击可能导致企业网站瘫痪,客户无法访问,严重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形象。
总结词
应急物资储备管理是应急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物资的采购、储存、维护和更新等环节。
详细描述
应急物资储备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物资管理制度,确保储备物资的品种、数量和质量符合要求,同时 加强物资的维护和更新,保证物资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应急运输与配送管理
总结词
应急运输与配送管理是应急物流体系的 关键环节,涉及到运输工具的选择、运 输路线的规划、配送网络的优化等方面 。
详细描述
自然灾害风险对物流行业的影响非常大,例如暴雨可能导致道路积水,影响车 辆通行;台风可能吹倒仓库,导致货物受损;地震可能导致仓库和运输设备损 坏,严重影响物流运作。
应急物流可行性研究报告
应急物流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应急物流是指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下为维护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恢复经济社会正常运行所进行的物流活动。
应急物流具有时间紧迫性、任务复杂性、信息高度不确定性等特点,需要具备专业化的团队、完备的设施和设备以及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针对当前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本报告对应急物流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为应急物流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参考。
二、问题陈述1. 目前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存在哪些问题?2. 应急物流的建设和完善是否具有可行性?3. 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应急物流体系?三、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对应急物流的基本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应急物流进行分析和评价。
2. 专家访谈:邀请国内外知名物流专家和学者对应急物流进行深入访谈,获取权威观点和建议。
3. 实地调研:走访国内外应急物流基地和相关企业,了解其运营模式和管理经验,为我国应急物流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
四、问题分析1. 目前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a. 物流设施和设备不完备,无法满足紧急情况下的需求;b. 应急物流管理水平较低,缺乏专业化的团队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c. 应急物流的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信息传递和共享机制不够完善。
2. 应急物流的建设和完善具有可行性:a. 从国际经验看,应急物流是一项必要的制度安排,能够有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b. 针对我国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物流设施和设备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和信息化程度等措施,可有效提升我国应急物流体系的运作效率。
3. 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应急物流体系:a. 建立健全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和公共物流平台,提高物流设施和设备的建设水平;b. 增强应急物流的信息化能力,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协同作战能力;c. 加强应急物流人才培养和技术研究,推动物流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五、结论和建议1. 结论:a. 应急物流的建设和完善具有可行性,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b. 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应急物流体系,需要从物流设施和设备建设、管理水平和信息化程度等方面全面推进。
灾害应急物流中基于需求分析的应急物资分配问题研究
灾害应急物流中基于需求分析的应急物资分配问题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类灾害事件的频率和影响力都在不断上升,灾害应急物流成为了保障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应急物资分配作为灾害应急物流中的核心问题,对于提高救援效率、减少灾害损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灾害应急物流中基于需求分析的应急物资分配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为灾害应急物资分配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
本文将首先对应急物资分配问题的背景和重要性进行阐述,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接着,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当前应急物资分配问题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构建基于需求分析的应急物资分配模型,通过引入需求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应急物资需求进行量化分析,以实现物资分配的科学决策。
本文还将对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实证验证,以证明其在灾害应急物资分配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的研究不仅对于提高灾害应急物资分配效率、减少灾害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对于推动应急物流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灾害应急物资分配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为保障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二、文献综述灾害应急物流作为应对自然灾害和其他紧急事件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在灾害发生后,如何快速、有效地分配应急物资,以满足受灾地区的需求,是灾害应急物流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需求分析的角度出发,对灾害应急物资分配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物资分配方案,提高灾害应急物流的效率和质量。
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关于灾害应急物资分配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方面,学者们通过对灾害发生后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基于需求预测的物资分配模型,如基于灰色预测、神经网络预测等方法的模型,以实现对未来物资需求的准确预测和快速响应。
基于可靠性分析的区域灾害应急物流网络设计
mo e.R sl fa n m r a ea pe idct h tadn h bet e fnt n o ai u d 1 eut o u e cl x m l n i e ta d ig te o jc v u c o fm xm m s i ad i i
c n e t i e ib l y u d re r e c n o t e u p rmo e e r a e e s se ma i m r iai o n c i t r l i t n e me g n y i t h p e d ld c e s d t y tm xmu c i c t vy a i h tl y f m 2 . 5 t 2 6 r 8 1 5 o 3 . 6,a d tt gsi se s y 0 2 % ,wi h a oa n e t n n o it s o n a l i c ot . 2 ol o t b t t e s me tt l v sme t d l gs c h i a i
第4 6卷
第 6期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Vo . 6 N . 14 o 6
De c.201 1
21 0 1年 l 2月
J OUR NAL O OU HW E T JAO ONG U VE I Y FS T S I T NI RS T
文 章 编 号 : 282 2 ( 0 1 0 —050 0 5 -7 4 2 1 )612 - 7
c n e tvt ei b l y un e me g n y o n ciiy r la ii d re r e c .Th p e de s s l e y ta f r i ti t i ge t e u p rmo lwa ov d b r nso ng i n o a sn l m
重大自然灾害下的粮食应急物流体系构建
重大自然灾害下的粮食应急物流体系构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频发,给粮食生产和物流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在重大自然灾害下,粮食的生产、储存、运输和分发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需要构建一个灾害应急的粮食物流体系,以应对自然灾害所带来的紧急情况,保障人民生活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
一、粮食生产保障灾害应急物流的首要任务是保障粮食生产。
由于自然灾害可能对农田、种植作物和农业设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在灾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这包括建立健全的灾害监测系统,实时掌握灾情的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加强农田排水和防洪工程建设,提升农田的抗灾能力。
要加强种植技术支持,选择适应性强的作物品种,在种植过程中采用科学的农业管理技术,提高农作物的抗灾能力。
在灾害应急情况下,粮食储备是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重要支撑。
需要建立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包括建设多样化的储粮设施,确保粮食储备的安全和充足。
要加强粮食储备的管理和监测,定期对粮食储备进行检查和更新,确保粮食储备的质量和数量。
对于易受灾地区,还可以采取分散储备和临时储备的方式,以应对突发灾害的情况。
在灾害发生后,需要及时将粮食运输到受灾地区,满足灾民的生活需求。
需要建立健全的灾害应急粮食运输网络,包括制定应急粮食运输方案和预案,组织运输车辆,确保粮食的及时投放。
要做好交通组织和路况监控,保障灾区通行条件,确保粮食的顺利运输。
可以考虑采用多种运输方式,如陆路、水路和空运等,以减少运输时间和风险。
灾后,要及时将粮食分发到受灾地区的灾民手中,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为此,可以建立健全的灾害应急粮食分发体系,包括确定受灾地区的粮食需求量和分配方案,组织粮食分发点和分发队伍,确保粮食的及时分发。
要做好粮食分发的监督和管理,避免浪费和滥用,保障粮食的公平分配。
五、信息化技术支持在构建灾害应急粮食物流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支持,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可以建立灾害应急粮食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对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和分发的全程监控和追踪。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物流信息技术》题库及答案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物流信息技术》题库及答案1.20世纪80年代,各国相继制定广各自行业或间家EDI标准,其中(美国)制定的ANSI_12国家标准最具代表性。
2.3G 物流配送监控的功能一般包括(车辆跟踪、路线的规划和导航、指挥调度、信息查询、紧急救援)。
3.3G 物流配送系统可以实现对车辆等物流配送工具的即时监控和调度。
其中 3G 指的是(GPS、GIS、GSM)。
4.DSS 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工具,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
5.EDI(语义语法)标准是 EDI 技术标准的核心。
6.EDI 不同用户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通过通信网络直接进行电子报文的互相交换与传递。
这种方式称为(直接方式)。
7.EDI 的标准包括 EDI(网络通信标准、处理标准、联系标准、语义语法标准)等。
8.EDI 的关键技术有(通信技术、标准化技术、安全保密技术、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 9.EDI 就像我们今天使用电话一样,成为未来人们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10.EDI 涉及各部门和各行业,它并非只是简单地在两个贸易伙伴之间的通信,也不只是自己业务部门之间的通信,而是必须把相应的业务,例如,海关、商检、金融、保险、交通运输部门联在一个 EDI 网络之内。
11.EDI 是一套报文通信工具,它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和通信功能,将交易双方彼此往来的文档(如询价单或订货单等)转成标准格式,并通过通信网络传输给对方。
12.EDI 网络的拓扑结构分为(集中式、分布式、分布集中式)。
13.EOS 推广的关键因素包括(商品数据库、企业公共代码、商品代码、公共数据库、EOS 增值网支持服务)。
14.EOS 系统是(许多零售店+许多批发商)组成的大系统的整体运作方式。
15.EOS 系统有利丁提高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效率,使各个业务信总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更加便利和迅速,丰富企业的经营信息。
突发暴雨洪灾下城郊应急物资配送方案系统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总结
突发暴雨洪灾下城郊应急物资配送方案系统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总结本文从系统设计的角度,总结了突发暴雨洪灾下城郊应急物资配送方案系统的虚拟仿真实验。
一、系统设计概述突发暴雨洪灾下城郊应急物资配送方案系统的虚拟仿真实验旨在通过模拟真实的洪灾情景,评估应急物资配送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以指导实际应急物资配送工作的安排和决策。
系统设计采用虚拟仿真实验的方式,通过建立洪灾情景模型、物资配送模型和评估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二、系统设计步骤1.洪灾情景模型建立通过收集历史洪灾数据和实地调查,建立虚拟洪灾情景模型。
将洪灾发生的区域、发生时间、水位、流速等因素纳入模型,并设置洪灾的扩散规律、进展速度和范围。
2.应急物资配送模型建立根据城郊环境特点和洪灾情景模型,建立虚拟的城郊应急物资配送模型。
确定配送中心位置、物资运输路径、配送车辆数量和配送时间等参数,考虑配送过程中的交通状况和道路条件。
3.虚拟仿真实验设置根据建立的洪灾情景模型和物资配送模型,设定虚拟仿真实验的具体内容。
包括设定洪灾的发生时间和范围、设定配送物资的种类和数量、设定不同配送方案的比较等。
4.仿真实验运行根据设定的虚拟仿真实验内容,运行仿真实验程序,模拟洪灾发生以及物资配送过程。
实时监测洪灾情景的变化和物资配送的进展,并记录其相关数据。
5.仿真结果分析根据虚拟仿真实验所得的数据,对洪灾情景和物资配送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估。
比较不同配送方案的效果和影响,评估各项指标的达成程度,如物资配送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等。
三、实验总结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可以较真实地模拟突发暴雨洪灾下的城郊应急物资配送过程,并有效评估配送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物资配送中心的位置选择对配送效果有显著影响。
选择合理的位置可以减少物资运输时间和成本。
2.物资运输路径的选择要考虑交通状况和道路条件。
选择畅通的道路和避开拥堵路段,可以提高物资配送的效率。
3.配送车辆的数量和类型要根据需求和道路条件进行合理配置。
应急预案中的物流保障措施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协作配合,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高应急物流 效率。
应急物流预案的评估与改进
01
预案效果评估
对应急物流预案实施效果进行评 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03
预案修订与完善
根据评估结果和经验总结,对应 急物流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提 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02
物流配送保障
总结词
优化物流配送流程,提高配送效率
VS
详细描述
根据应急需求和配送点分布情况,合理规 划配送路线和频次。加强配送过程中的信 息反馈和调度管理,确保物资能够准确、 及时地送达收货人手中。同时,建立配送 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 够迅速调整配送计划。
物流仓储保障
总结词
强化物流仓储管理,确保物资安全存储
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流保障 措施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提
高应急物流的效率和准确性。
未来应急物流将更加注重绿色环 保,采用更加环保的运输方式、 仓储设施等,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
未来应急物流将更加注重人才培 养和队伍建设,提高应急物流从 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应对能力。
THANKS
经验总结与教训吸取
总结预案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 训,对应急物流预案进行持续改
进。
04
培训与演练
加强对应急物流人员的培训和演 练,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和水平。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地区地震应急物流保障措施
总结词
快速响应、高效运作
详细描述
地震发生后,该地区迅速启动应急物 流预案,确保救援物资的快速运达。 通过优化物流网络和运输方式,提高 物资分发效率,满足受灾群众的基本 生活需求。
防灾减灾应急智慧平台系统设计方案
防灾减灾应急智慧平台系统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自然灾害的频发性和破坏性也逐渐增加。
面对灾害的威胁,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是当务之急。
防灾减灾应急智慧平台系统的设计旨在通过整合多种灾害信息和应急资源,实现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资源调度和救援指挥等功能,提高灾害应对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系统功能:1. 灾害数据采集与监测:通过搭建灾害监测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气象数据、地质数据、水文数据等,对各类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传输到平台。
2. 灾害预警与预测:基于采集到的灾害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预测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影响范围,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给相关部门和群众。
3. 灾害信息发布:将灾害预警信息、灾害发生实况、救援指南等发布到平台的网站或手机应用程序上,方便人们获取最新的灾害信息,做好自我防护措施。
4. 应急资源调度:通过平台的资源管理模块,能够汇总、分析和管理各类应急资源,包括救援人员、救援器具、医疗物资等。
在灾害发生时,能够根据灾情和需求,快速调度合适的资源到灾区,提高救援效率。
5. 灾情评估与救援指挥:通过灾情评估模块,对灾区进行全面的灾情调查与分析,并通过GIS技术快速制图,为救援指挥提供科学依据。
救援指挥模块能够根据灾情、资源和需求,进行救援计划的制定和指挥。
三、系统架构:1. 数据采集层:通过各种传感器、监测设备和无人机等,采集各类灾害相关数据,并进行实时传输和存储。
2. 数据处理与分析层:对采集到的灾害数据进行预处理、清洗和分析,建立灾害预测模型和救援规划。
3. 数据展示与交互层:将处理分析后的数据进行展示和发布,包括灾害预警信息、实时灾情数据、资源调度信息等。
用户可以通过网站或手机应用程序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交互与反馈。
4. 业务管理层:包括灾害信息发布管理、资源调度管理和救援指挥管理等模块,用于对各类业务进行监控、调度和协调。
5. 基础设施层: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设施,提供系统的运行环境和支持。
物流公司自然灾害、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范本(三篇)
物流公司自然灾害、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范本一、背景介绍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频频发生,给物流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为了确保物流运输的平稳进行,物流公司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以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的影响。
二、应急预案的重要性1. 保障人员安全: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往往会对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制定应急预案可以使物流公司员工做好相关防范和应对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2. 保证货物安全: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可能导致设备损坏、交通中断等问题,从而影响货物运输的安全性。
应急预案能够帮助物流公司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完整。
3. 提高应对能力:通过制定应急预案,物流公司可以在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将有助于提高物流公司的应对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应急预案内容1. 预警机制:建立完善的预警体系,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做出迅速反应。
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气象预警系统、监测设备等,提醒员工关注气象变化和突发事件情况。
2. 指挥体系:建立明确的指挥体系,指定应急响应人员,确保信息传递和指挥协调的高效性。
可以设立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各项应急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3. 应急物资储备:为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物流公司应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如食品、水、医疗品等,以满足员工和受灾地区的基本需求。
4. 交通疏导与调度:制定交通疏导和调度方案,确保物流运输线路的畅通和顺利进行。
可以与交通部门合作,共同制定交通管制措施,保证各种物资的有序运输。
5. 安全防护措施: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设备检修、基础设施维护、防水防火等工作,提高物流场地和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 人员培训和演练: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应变能力。
可以模拟突发事件并进行演练,让员工熟悉应对流程和操作规程。
7. 损失评估与恢复:制定损失评估与恢复方案,包括损失评估方法、恢复工作流程等。
灾害应急救援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灾害应急救援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灾害应急救援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对于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地提供帮助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应急救援系统日益完善,信息技术在灾害应急救援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灾害应急救援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系统需求分析灾害救援信息系统在设计与实现时,需进行系统需求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设计原则及需求。
根据用户需求及相关标准规范,灾害应急救援信息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功能:1、信息采集:灾害发生后,需要快速、准确地收集现场信息。
具体包括灾害类型、灾害地点、人员伤亡、救援人员配备等,需要多种途径收集信息。
2、信息分析:采集信息后需要进行分析,快速确定灾害范围、灾情等级及相应的救援预案。
可通过数据挖掘等技术进行信息处理,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3、信息传输:系统应该支持多种方式的信息传输,包括语音、文字、图像等多媒体方式,以方便救援人员及时获取信息。
4、信息共享:多个机构、部门之间应该进行信息共享,以便协调好救援行动,减少资源浪费。
5、救援决策:系统应该支持多个方案的比对及权衡,帮助救援人员做出明智的决策。
6、实时监控:救援行动中需要对实时情况进行监控,及时调整救援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系统设计与实现灾害应急救援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包括前端、后端、数据库等多个方面。
1、前端设计:灾害应急救援信息系统的前端设计需要兼顾用户体验及系统交互性能。
应该包括web端、移动APP端、可穿戴设备端等多种形式,以方便救援人员快速接收信息并进行操作。
同时,前端应该支持多种语言、多种数据类型及多种设备,以兼容各种设备及用户需求。
2、后端设计:后端设计主要负责系统数据处理、逻辑处理及系统的接口设计等功能。
后端应该采用分布式架构,以方便系统扩展和负载均衡。
后端应该支持推拉模式等多种通信方式,以支持系统的实时及延迟信息交互。
同时,后端应该采用云计算技术,以保证系统随时可用。
应急物流方案的可靠性和信息准确性评价研究
2012年第11卷第15期应急物流方案的可靠性和信息准确性评价研究□赵玉忠宋扬陈业华【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应用工作流系统进行决策方案的优选时,采用可靠性理论进行决策方案可靠性的评价,同时由于决策信息的优劣会影响决策质量,应用传递熵作为评价信息质量的指标来辅助制定决策。
【关键词】应急方案;工作流;可靠性;传递熵【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非常规突发事件决策系统模型研究”(编号:HB11GL05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突发事件情景应对的复杂网络熵决策理论与技术研究”(编号:71171174)成果。
【作者简介】赵玉忠,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在读博士后宋扬,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陈业华,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一、引言近年来频发的SARS、禽流感、汶川地震,日本海啸和核泄漏事件等非常规突发事件凸显了对此类事件研究的紧迫性,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如何应对这些紧急情况,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非常规突发事件是指前兆不充分,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特征和潜在的次生衍生危害,破坏性严重,采用常规管理方式难以应对处置的突发事件,其应急管理重点关注监测预警与应对指挥。
一般而言,非常规突发事件是在“日常进程中几乎不发生的(一年,甚至几年、十几年都不发生)”,发生前难以预测,一旦发生,往往会打破常态环境下的社会秩序状态,其事件最基本的要素全部或者部分都是非常规的,即不同于常态的、超乎寻常的,是常规应急措施难以预防、控制及消除的,“具有连锁反应,极具破坏性,社会影响极大,以传统应急管理措施难以应对的突发事件”。
通常应急工作分为建立危机应急预案、灾害的检测和预警、应急决策及处置、灾后重建的工作过程。
人们开始应用先进技术辅助应对突发事件。
应急工作流系统也应该包括这些工作过程,一般至少应包括前三部分的内容。
工作流系统的优点:一是在工作流设计阶段即可以反思工作流程的合理性,必要时进行工作流程重组。
应急供货方案范文
应急供货方案范文一、引言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或其他紧急情况下,常常会导致供应链中断,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不便。
为了保障应急时期的物资供应,制定应急供货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完整的应急供货方案,包括需求评估、备货策略、物流规划和供应链透明化等方面的内容,力求在应急时期能够确保物资供应的稳定性。
二、需求评估1.快速收集信息:在应急时期,第一步是快速收集到相关信息,包括灾情、需求量以及受灾地区等方面的信息。
2.分析需求量: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需求评估,确定灾区的物资需求量,包括食品、水、医药等方面的物资。
三、备货策略1.库存管理:根据需求评估的结果,制定合理的库存管理策略,确保有足够的备货量来满足灾区的需求。
同时,要合理控制库存额度,避免库存积压。
2.多元化供应链:制定多元化供应链策略,选择多个供应商和物流服务商,确保在突发情况下有备用的供应渠道。
同时,与供应商和物流服务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前沟通,减少应急时期的供应链中断风险。
四、物流规划1.物流网络:建立完善的物流网络,包括物流中心、仓储设施、运输工具等方面的布局,确保物资能够快速到达灾区。
同时,要对物流中心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避免集中在其中一地区,减少因灾害影响导致物资无法及时分送的风险。
2.运输安排:在应急时期,需要灵活安排运输方式,选择适合应急情况的运输工具,如直升机、船舶等,以确保物资及时送达。
同时,要加大对运输工具的保养和维修,确保在应急时期能够正常使用。
五、供应链透明化1.信息共享:与供应商和物流服务商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共享供需信息,确保双方能够做到信息同步。
2.预警机制:制定供应链预警机制,包括灾害预警、需求预测等方面的内容,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的供应链中断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3.数据分析:建立供应链数据分析系统,对供应链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从而发现供应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
六、应急演练1.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定期开展供应链应急演练,检验和完善应急供货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本文 提出 的 应 急
连通可靠性还应能 衡 量 不 同 程度 灾害 可能对 路 段 造成的破坏及其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 故在连通 可靠性的基础上引入灾害影响系数, 描述灾害大小 . 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程度 ∞ x -珔 C'e 1 re = exp - dx, ( 1) 2σe 2π xe σe 槡 式中:
1
区域灾害应急物流网络可靠性
( 1 ) 区域灾害应急物流网络
区域物流网络包括各级物流节点、 连线及经济 . 组织 节点是指由各 级城 市 形 成 的 物 流 中 心; 连 线 是指由交通、 通讯 干 线 连 接 起 来 的基 础 设 施, 经济 组织是指物流市 场、 物 流 企 业 和 行 业 管理 部 门. 区 域物流网络也可 延 伸 到 虚 拟网络 层 面, 此 时, 节点 为各级数据中心、 调 度中 心 及 服务 终 端 等; 连 线 为 VLAN 网等. 互联网、 区域 灾 害 应 急 物 流 网 络 ( regional emergency logistics network,RELN) 是指在自然灾害或 大 规 模 突发事件发生前, 根 据相 关 历史 资 料, 基于 所确 定 的防灾目 标 ( 或 防灾 等 级 ) , 能 够 有 效 满足 灾 后 救 援人员和物资流通需求, 并能最大限度承受灾害或 突发事件预期破坏所产生影响的区域物流网络. 在 无灾害或突发事件发生时, 区域灾害应急物流网络
第 46 卷 第 6 期 2011 年 12 月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DOI: 10. 3969 / j. issn. 02582724. 2011. 06. 023
Vol. 46 No. 6 Dec. 2011
0117 收稿日期: 2011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2010XS24 ) Email: chenjian525@ 126. com 作者简介: 陈坚( 1985 - ) , 男,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与决策、 物流系统规划,
1026
西
南
交
通大学Fra bibliotek学性角度出发, 提出了区域路网应急连通可靠性的概念. 运用双层规划方法构建了网络设计模型, 上 层模型 为 物 流 运行总时间最小和系统应急连通可靠性最大的双目标规划 模型, 下 层模型 为 固定 需 求用户平 衡 配 流 模型. 将 双 目标函数转化为单目标函数后求解上层模型, 用改进模拟退火优化算法求解整个双层规划模型. 结 果 表 明: 在 相 同投资约束下, 上层模型中增加系统应急连通可靠性最大的目标函数后, 网络最大关键度由 821. 55 降至 32. 66 , 物流总代价降低了 0. 22% , 物流运行时间不变. 实际网络最优方案的设计应综合考虑物流效率与系统可靠性. 关键词: 物流工程; 区域灾害应急物流网络; 规划; 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 U491. 13 文献标志码: A
Abstract: A bilevel programming model for network design of regional emergency logistics was formulated for the network to survive in natural disasters and to meet the needs of emergency supplies. There are two objectives in the upper programming model: a shortest total logistics time and maximum connectivity reliability under emergency. The upper model was solved by transforming it into a single objective model. The lower model was a user equilibrium assignment model with a fixed demand. An improved simulated annealing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as used to solve the whole bilevel programming model. Results of a numerical example indicated that adding the objective function of maximum connectivity reliability under emergency into the upper model decreased the system maximum criticality from 821. 55 to 32. 66 ,and total logistics cost by 0. 22% ,with the same total investment and logistics time. Key words: logistics engineering; regional emergency logistics network; programming; reliability 近 年 来, 全 球 自然 灾害 频 发, 地 震、 海 啸、 风暴 等对人类 生 命 财 产、 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危 害. 例如 2011 年 3 月, 日本宫城县东北部发 生 里氏 9 级地震, 地震引发的大规 模 海 啸 淹 没 了 东 北 部 地 区, 造成大量人员 伤 亡, 还 导致 了 福 岛 核 电 站 核 泄 8. 8 级 强 烈 地 震 在 智 利 中 部 漏危机; 2010 年 2 月, 地区 造 成 500 多 人 死 亡, 近 20 万 人 无 家 可 归; 2010 年1 月, 加勒比 岛 国 海 地 发 生 7. 0 级 大地 震,
∫
(
)
r e 为路段 e 的应急连通可靠性, 是流量 x e 的函 数, 随流量增加而降低; 珔 C 'e 为路 段 e 受 灾 害 影 响 折 减 后 的 通 行 能 力 C' e 的 均 值,C' e = C e γ,C e 为 路 段 现 状 通 行 能 力,γ 为灾害影响折减系数; σ e 为路 段 e 受 灾 害 影 响 折 减 后 的 通 行 能 力 C' e 的标准差. 如果 RELN 由两条路段串联而成, 其系统 应 急 连通可靠性 R = r1 r2 ; 如果由两 条 路 段 并 联 而 成, 其 系统应急连 通 可 靠 性 R = r1 + r2 . 大 多数的 RELN 均是混联形式, 可将混联形式的 RELN 分解为 串 联 结构和并 联 结构, 计算 出 局部 的 应 急 连 通 可 靠 性
第6 期
陈
坚等: 基于可靠性分析的区域灾害应急物流网络设计 b2 = 2 . 84 , b4 = 0 . 00 .
1027
后, 再进行综合, 求 出 算混 联 形 式 RELN 的 应 急 连 . 通可靠性 12 13 ] , 以地震灾害为例, 根据文献[ 地震灾害 对路段破 坏 程度 的 影响 因 素 有 地质 情 况、 地震强 度、 震源深度、 距离、 抗震结构、 道路宽度、 桥涵数量 等. 为简化计算 过 程, 本文 用 地 表 峰 值 加 速 度 表 示 地震灾害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程度, 灾害影响折 减系数 γ 与地表峰值加速度 a 成反比, γ= 100 , a
2724 ( 2011 ) 06102507 文章编号: 0258-
基 于可靠性 分 析 的 区 域 灾 害 应 急 物 流 网络 设 计
陈
摘
1 1 1 2 坚 , 晏启鹏 , 霍娅敏 , 傅志妍
( 1.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 ; 2. 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重庆 400039 ) 要: 为了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抵御自然灾害破坏并满足应急物资和抢险 救援 需 求的 物 流网络, 从 系统 可 靠
发挥常规区域物流网络的作用. 在区域灾害应急物流网络设计中, 除了需要考 、 虑一般物流网络 应 具 有 的 经 济 性 快 速 性、 连续 性 等, 还应引入可靠 性 的 概念. 可 靠 性 指 整 个 区 域灾 害应急物流网络系统运输能力的稳定性. 常规物流 网络设计的 目 标 函 数 通 常 是 成 本 最 小、 时间最短 等. 而区域灾害应急物流网络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抗 击自然灾害破坏的能力.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区域内 部的灾害应急物流网络, 不考虑区域对外通道. ( 2 ) 应急连通可靠性定义 如果区域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 将 对 RELN 产生直接或间接破坏, 但是网络中某 个 节 点或某条连线受到实质性 的损 害, 并 不 表 示 RELN 系统功能完全丧失, 剩余网络将发挥交通生命线的 功能, 以提供应急疏散和救援. 因此, 本文将应急连 ( connectivity reliability of regional 通可 靠 性 emergency,CRRE ) 定 义 为: 当 自然 灾害 或 突 发 因 素导致 RELN 系统中某些路段受损时, 网络依 旧 保 持连通状 态, 并仍 能 持 续 满足 救援 物 资 需 求的 概 率. RELN 中各节点受到灾害 影响 后 依 然 相 互 连 通 的强度反映了网络的抗灾能力和可持续能力. ( 3 ) 应急连通可靠性计算 在传统交通网络 中, 路 段 流 量 越 小, 可靠性越 高, 当路段流量超 过其 通 行能力 时 可 靠 性下 降, 连 通可靠性是路段流量的 函 数
报
第 46 卷
25 万人在这 场灾 难 中 丧 生; 2009 年 8 月, 由“莫 拉 ” “ 88 ” , 克 台风引发的台湾 水灾 不仅导致台湾中南 部地区断桥 超 过 100 座, 还 造 成 了 大 量人 员 伤 亡; 2008 年 5 月, 四川汶川特大地 震, 由于道路损坏延 导致巨大伤亡和损 迟了救援人员及物资输送时间, 失. 区域灾害应急 物 流网络设 计 属 于 灾前规划, 对 有效满足灾害应 急 或 突 发 事 件物 资 需 求 及 减 少 灾 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目 前 对 于区 域 物 流网络 的研 究大 多 集中 于 网 络结构优化、 节点选择、 效益评价等方面, 忽略了区 域物流网络的灾害应急保障功能, 尚未明确提出区 域灾害应急物流网络概念, 也缺少灾害应急物流网 1] 络设计方法的研究. 文献[ 从 微 观 的 企 业 角度 研 究物流网络问题, 如 配 送 车辆 路径 选择、 物 流网络 2] 通 过 各 种算法研 究物 流 设施选址定位等. 文献[ 3]基于 加 权 网络 理 论, 在 网络 网络中的流. 文献[ 中考虑物 流 量参数, 构 建 了 区 域 物 流网络 结构模 45] 型. 文献[ 研究了制造 / 再制造集成物流网络设 计问题, 构建了计划期内系统总费用最小的混合整 6] 数非线性规划模型. 文献[ 提出了 城 市 可 靠网络 7]对 路 设计概念, 并 扩 展到需 求 变动 情 况. 文献[ 网可靠性进行了改进, 建立了以路网净经济效益相 关可靠性最高为目标, 并有资源约束的数学模型. 本文从系统可靠性的角度出发, 提出区域灾害 应急物流网络的定义, 分析引入应急连通可靠性概 建立灾害应急物流网络设 念的必要性及计算方法, 计的双层规划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