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地球运动
地球重力场
Q0 Q
Q0
在某一位置处,质点的引力位就是将单位质点从无穷远处移动 到该点所做功。 (假设无穷远处V=0) r r fM fM A Fdr 2 dr M Q r r
F m
fM 0 V A V A r
§3.1-地球及其运动的基本概念
2、地球大气
大气厚度:2000~3000km; 大气质量:3.9×1021克 从地面由低到高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层,电离层 (热层),外层(散逸层) 对流层:海平面以上40~50km;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湿度大;天气多变。 平流层:对流层以上50~55km,气温不受地面影响;空气 水平运动;水汽含量极少。 中 层:平流层以上80~85km,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下 降,空气对流。 电离层:中层顶部到800km的高空;温度随高度增加而急剧 上升,大部分空气被电离,对电磁波的传播影响较大。 外 层:电离层一上;空气十分稀薄;受地球引力小。
2、重力位的特性
gx gy gz
(1)重力位对三坐标标求偏导则得重力分量或重力加 速度分量:
W Q V x x x V W Q y y y W Q V z z z
2
算 子 Q
2Q x 2
2Q y 2
2Q z 2
2 2 0
§3.2-地球重力场的基本理论
四、重力位
1、重力位
位函数是标函数,重力是引力和离心力的合力,则 重力位就是引力位和离心力位之和: W = V+ Q
W f
dm 2 2 x y r 2
《地球的运动》教案
《地球的运动》教案第一章:地球的自转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让学生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1.2 教学内容地球自转的概念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地球自转的周期(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和现象互动法:提问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1.4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自转的动画,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2. 讲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让学生通过观察动画加深理解3. 讲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4. 进行课堂互动: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产生的现象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二章:地球的公转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让学生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让学生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2.2 教学内容地球公转的概念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地球公转的周期(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和现象互动法:提问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2.4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公转的动画,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2. 讲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让学生通过观察动画加深理解3. 讲解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4. 进行课堂互动: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产生的现象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三章:地球的运动与地球仪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仪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掌握地球仪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运动对地理现象的影响3.2 教学内容地球仪的概念和作用地球仪的使用方法地球的运动对地理现象的影响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地球仪的概念、作用和使用方法互动法:提问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3.4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仪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仪的概念和作用2. 讲解地球仪的使用方法,让学生通过操作地球仪加深理解3. 讲解地球的运动对地理现象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4. 进行课堂互动: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地球仪的概念、作用、使用方法和地球的运动对地理现象的影响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四章:地球的运动与地球仪(续)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让学生了解地球的五带划分4.2 教学内容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地球的五带划分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和五带划分互动法:提问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4.4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极昼极夜现象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2. 讲解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加深理解3. 讲解地球的五带划分,引导学生思考4. 进行课堂互动: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和五带划分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五章:地球的运动与地理现象(续)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运动对气候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运动对生物的影响5.2 教学内容地球的运动对气候的影响地球的运动对生物的影响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地球的运动对气候和生物的影响互动法:提问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5.4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运动对气候和生物影响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的运动对气候和生物第六章:地球的运动与日常生活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运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地球运动现象解释日常生活现象6.2 教学内容地球运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利用地球运动现象解释日常生活现象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地球运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引导学生运用地球运动知识进行解释6.4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运动对日常生活影响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运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2. 讲解地球运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加深理解3. 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引导学生运用地球运动知识进行解释4. 进行课堂互动: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地球运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和如何利用地球运动现象解释日常生活现象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七章:地球的运动与导航技术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运动在导航技术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地球运动进行定位和导航7.2 教学内容地球运动在导航技术中的应用利用地球运动进行定位和导航的方法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地球运动在导航技术中的应用实践操作法:进行导航技术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利用地球运动进行定位和导航7.4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运动在导航技术中的应用,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运动在导航技术中的重要性2. 讲解地球运动在导航技术中的应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加深理解3. 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利用地球运动进行定位和导航4. 进行课堂互动: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地球运动在导航技术中的应用和如何利用地球运动进行定位和导航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八章:地球的运动与天文观测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运动在天文观测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地球运动进行天文观测8.2 教学内容地球运动在天文观测中的重要性利用地球运动进行天文观测的方法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地球运动在天文观测中的重要性实践操作法:进行天文观测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利用地球运动进行天文观测8.4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运动在天文观测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运动在天文观测中的作用2. 讲解地球运动在天文观测中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加深理解3. 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利用地球运动进行天文观测4. 进行课堂互动: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地球运动在天文观测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地球运动进行天文观测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九章:地球的运动与人类文明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运动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如何从地球运动的角度解释人类文明的发展9.2 教学内容地球运动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从地球运动的角度解释人类文明的发展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地球运动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人类文明发展史,引导学生运用地球运动知识进行解释9.4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运动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运动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2. 讲解地球运动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加深理解3. 分析人类文明发展史,引导学生运用地球运动知识进行解释4. 进行课堂互动: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地球运动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以及如何从地球运动的角度解释人类文明的发展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十章:课程总结与拓展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巩固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地球运动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研究中10.2 教学内容巩固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学会将地球运动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研究中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地球运动现象,引导学生运用地球运动知识进行解释10.4 教学步骤1. 总结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让学生巩固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2. 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地球运动现象,引导学生运用地球运动知识进行重点和难点解析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其方向和周期是本课程的基础知识,需要重点关注。
(武汉大学大地测量学课件)第三章 地球重力场及地球形状的基本理论
=M0
z
m
dm
定义坐标系:x 0 = y 0 = z 0 = 0 ,则有:
v0 =
f r
M
v1
=
f r3
( x ∫ xm dm
M
+
y∫
M
y m dm
+
z ∫ zm dm )
M
=
0
v2
=
f 2r 5
[( y 2
+
z2
−
2x2)A
+
(x2
+
z2
−
2 y 2 )B
+
(x2 + y2 − 2z 2 )C + 6 yzD + 6xzE + 6xyF ]
地球重力场的基本原理
3.2.3 重力位
重力是引力和离心力的合力,重力位W是引力位V和离心 力位Q之和:
W =V +Q
∫ W = f ⋅ dm + ω 2 (x2 + y2 )
r2
对三坐标轴求偏导数求得重力的分力或重力加速度分量:
gx
=
−
∂W ∂x
gy
=
−
∂W ∂y
g = − ∂W
z
∂z
= −(∂V ∂x
F
=
f
⋅
M ⋅m r2
P = mω 2ρ
gv
=
v F
+
v P
其它作用力(太阳、月亮)大多数情况下可忽略。
8
地球重力场的基本原理
3.2.2 引力位和离心力位
由理论力学可知,如果某一空间(有限或无限)的 任意一点都有一定力的作用,而力的大小与方向只与该 点的位置有关,则这一空间称为力场。就力场而言,具 有共同的特性,即力场所做的功与路径无关,只与起点 与终点有关。这样的力称为保守力。引力与离心力都是 保守力。
《地球认知与其运动历史的人类》教案
《地球认知与其运动历史的人类》教案地球认知与其运动历史的人类教案1. 简介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地球的认知和其运动历史,并了解人类对地球运动的认知和应用。
通过教学,学生将能够理解地球的运动原理、季节变化、白昼和黑夜的原因以及相关的天文现象。
2. 教学目标-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和原理- 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分析导致白昼和黑夜的原因- 探究与地球运动相关的天文现象,如日食和月食- 了解人类对地球运动的认知和应用,如历法和导航3. 教学内容和活动3.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和原理- 通过示意图和模型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影响3.2 季节变化的原因- 介绍地球自转轴倾斜和公转轨道离心率的概念- 解释地球自转轴倾斜和公转轨道离心率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进行实验或模拟活动,观察和记录不同季节的气温和太阳高度变化3.3 白昼和黑夜的原因- 展示地球自转导致白昼和黑夜的原理- 分析纬度和地球自转速度对白昼和黑夜长度的影响- 进行观察活动,记录不同地区的白昼和黑夜长度变化3.4 与地球运动相关的天文现象- 介绍日食和月食的原理和形成过程- 观察和记录日食和月食的发生时间和地点- 使用天文应用或软件,模拟日食和月食的发生过程3.5 人类对地球运动的认知和应用- 收集和展示不同历法的形式和计算方法- 解释历法对人类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介绍导航的原理和不同导航方法,如星空导航和GPS导航4. 教学评估- 设计小组或个人项目,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某一地点的季节变化、白昼和黑夜长度等现象- 进行课堂讨论和问答活动,检查学生对地球认知和运动历史的理解程度- 布置练题和作业,测试学生对地球运动原理和相关概念的掌握情况5. 教学资源- 教科书或课程材料- 地球模型或示意图- 实验器材或模拟工具- 天文应用或软件- 计算工具和参考资料6. 教学延伸- 邀请天文学家或地理学家来校园讲座,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地球运动和天文现象- 组织实地考察活动,观察地球运动对不同地区的影响- 开展科学展览或学术竞赛,鼓励学生研究和展示与地球运动相关的课题7. 参考资料- 专业教学书籍和期刊文章- 可信的网上资源和科学杂志文章- 天文学和地理学方面的权威著作以上教案旨在提供关于地球认知和运动历史的基本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水平进行适当调整和增添。
大气层与地球之舞:寻找地壳运动的证据
1.引言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它自诞生以来一直在经历着各种变化。
地壳运动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和重分布的结果,它对大气层和地球表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寻找地壳运动证据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见的证据类型。
2.地壳运动的定义与重要性地壳运动是指地球表面的地壳板块相互碰撞、分离、滑动等运动形式。
这些运动产生了地震、火山喷发、地质构造和陆地隆升等现象,对地球的演化和环境变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壳运动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形成地理构造:地壳运动导致地球表面形成了山脉、高原、盆地等地理构造,这些地貌特征对生态系统、气候和水资源的分布都有重要影响。
2.2.释放地热能量: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区通常伴随着火山喷发和地震等现象,这些现象释放出大量的地热能量,对地球的能量平衡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2.3.形成地震和海啸:地壳运动是地震和海啸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研究地壳运动的模式和规律,可以提前预测和减轻地震和海啸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
3.寻找地壳运动的证据为了了解地壳运动的机制和规律,科学家们通过多种途径寻找地壳运动的证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证据类型:3.1.地震记录:地震是地壳运动的直接表现,通过观测和分析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特征,可以确定地震的发生位置和深度,从而推断地壳板块的运动情况。
3.2.火山活动:火山活动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
通过研究火山岩的组成和结构,可以推测地壳板块的移动方向和速度。
此外,火山喷发时释放出的岩浆和气体也提供了地下岩石和地壳构造的信息。
3.3.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导致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质构造,如断层、褶皱、山脉等。
通过研究这些地质构造的形态和分布,可以推断地壳板块的运动方向和方式。
3.4.岩石变形:地壳运动会导致岩石发生变形,形成断层和褶皱等结构。
通过对变形岩石的观察和研究,可以了解地壳板块的应力状态和变形历史。
3.5.地磁场变化:地壳运动会对地球的地磁场产生影响。
通过测量和记录地磁场的变化,可以推断地壳板块的运动和演化过程。
人教版地球的运动课件资料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H = 90- φ±δ
(其中φ为地理纬度, δ 为当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NEXT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春、秋分从赤道向两侧递减;冬(夏)至从南(北) 两侧递减。) 距太阳直射点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北回归线极其以北,南回归线极其以南每年有一个极大值 分别出现在夏至和冬至。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个极大值(即两次直射) 南北半球每年各出现一个极小值,分别出现在夏至和冬至。 赤道上每年出现两个极小值——夏至和冬至)
3. 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地转偏向力) 原理:根据惯性定律,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在未受外力作用
(或合外力为零)时,应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因此,物体 应保持其初始运动方向。但作为人们观测物体运动状态的 参照物——大地(地面物体或经纬网),却随着地球自转 而转动(而非平动)。于是看上去,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 的确相对地面发生了改变。
1.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赤道终年昼夜平分
白昼(黑夜)
随纬度的升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增大 越长或越短
极圈上出现极昼、极夜
极圈到极点,极昼、极夜的天数,由一天增加到半年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春秋二分昼夜平分,冬夏二至昼夜极端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白昼增长
( 其中 R0= 6371Km;0°≤ φ≤90°;Τ=24h)
P
返回
L1
N
L1
极点上的傅科摆
返回
北极星附近星辰运动轨迹
360°÷365.2422日 = 59′/ 日
p
p
中学地理知识点汇总
中学地理知识点汇总中学地理是一门涉及广泛领域的学科,在这个学科中我们需要掌握许多地理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还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问题。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对中学地理常见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和解释。
1.自然地理知识点自然地理知识点是中学地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中最常见的包括:1.1 地球的构造:地球是由地核、地幔、地壳和大气层构成的。
其中地核是地球内部最热的部分,地幔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介质,地壳是形成大陆和海洋的部分,大气层则是地球所在的环境。
1.2 地球运动:地球运动分为自转和公转两个部分。
自转是地球绕着自己的轴旋转,一个自然日就是地球绕轴旋转一周时间;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个公历年是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所需时间。
1.3 大气层的组成:大气层由不同层次的气体组成,其中最低的部分是对我们生命非常重要的臭氧层。
大气层的组成会影响到气候、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变化。
1.4 地理气候:地理气候是指地球表面的天气变化和日常气候变化。
气候的变化有时取决于气候区域内的地理特征,如海洋或山脉。
2.人文地理知识点人文地理包括城市学、人口学、经济地理、政治地理、宗教学及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识点。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也非常重要,其中最常见的包括:2.1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指统筹规划城市的道路、建筑和公共设施等元素的过程。
城市规划不仅包括城市的面积和人口规模,还涉及到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环境问题等。
2.2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是指人口从时间和地区的角度变化的过程。
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影响很大,因此需要在城市规划中考虑。
2.3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研究地理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地理因素对经济决策的影响。
这包括商业、工业、贸易、农业等各个方面。
2.4 政治地理:政治地理研究地理因素对政治的影响以及地理因素对政治决策的影响。
这包括国际关系、政治领导层的发展等。
2.5 文化地理:文化地理研究地理因素对文化的影响以及地理因素对文化决策的影响。
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球运动的意义”和生活实际的联系
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球运动的意义”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摘要】本文从地理教学角度浅析了地球运动在生活中的意义。
首先探讨了地球公转和地球自转对气候的影响,包括日晕与日食的形成与解释。
然后分析了地球运动与季节变化的关系,以及地球自转引起地球椭球形状的原因。
通过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运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强调了地理教学中地球运动的重要性。
本文重点强调了地理教学中“地球运动的意义”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为学生提供了更深入的地理知识和认识。
【关键词】地球运动、地球公转、地球自转、气候、日晕、日食、季节变化、地球椭球形状、地理教学、生活实际、重要性。
1. 引言1.1 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球运动的意义”和生活实际的联系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球运动的意义”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是地理学科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地球运动是指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它们对地球上的气候、季节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学习地球运动的意义,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很多生活中的现象。
地球运动不仅影响着地球的气候,还直接关系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地球公转和自转对气候的影响,影响着冬夏季节的交替和温度的变化;日晕和日食的形成与解释,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日食的现象;地球自转引起地球椭球形状,影响着地球上各地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这些都是地球运动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通过地理教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运动的意义,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我们身处的环境。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重视地理教学中对地球运动的理解和应用,这对我们认识世界、了解自然规律十分重要。
只有通过深入学习地球运动的意义,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和改造我们的生活环境,为我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地球公转和地球自转对气候的影响地球公转和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中最基本的两个要素,它们对地球的气候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的过程,而地球自转则是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
《3.1 地球——宇宙的奇迹》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五年级下册
《地球——宇宙的奇迹》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有清晰的认识,了解地球在太阳系、银河系中的位置。
2. 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星空,了解夜晚的天空,进一步了解宇宙的神秘和壮丽。
3.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能够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宇宙和地球。
二、作业内容1. 观察星空图,识别出主要的星座和行星,并用语言描述出它们的特征。
2. 制作一个简易的天文望远镜,观察月亮表面的特征。
3. 收集一些关于地球的科普资料,包括地球的结构、板块运动、气候变化等,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这些现象。
4. 记录一次夜晚的星空,描述你观察到的星座和行星,并尝试分析它们的运动规律。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 观察星空图和收集资料时,需要真实记录自己的观察和阅读过程,并附上相关图片或资料。
3. 制作天文望远镜时,需要使用安全工具,并按照说明进行操作。
4. 每个小组需提交一份作业报告,报告应包括观察结果、资料分析、问题和建议等。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观察星空图的准确性、制作望远镜的质量、收集资料的丰富性和准确性、分析星空的逻辑性和清晰度等。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以教师为主导。
3.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课堂表现和科学成绩的一部分,同时也将作为反馈给家长,以便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定期收集和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并将反馈给各小组和个人。
对于优秀的作业,教师将在课堂上表扬并展示;对于存在问题的作业,教师将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同时,教师也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确保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此外,教师还将邀请学生家长参与作业反馈过程,让家长了解孩子在科学课程中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总之,通过小学科学课程《地球——宇宙的奇迹》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我们设计的作业目标旨在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掌握宇宙和地球的科学方法,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高三地理知识点:地球的结构和地球运动
高三地理知识点:地球的结构和地球运动1. 地球的结构1.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椭球体。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1.2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基本圈层组成。
•地壳: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硬壳,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
地壳分为海洋地壳和大陆地壳,其中海洋地壳较薄,大陆地壳较厚。
•地幔:地幔位于地壳之下,厚度约为2900千米。
地幔物质呈塑性,能够缓慢流动。
•地核:地核分为液态外核和固态内核,外核厚度约为2200千米,内核厚度约为1200千米。
1.3 地球的磁场地球的磁场由地磁南极和地磁北极组成,地磁南极和地磁北极分别位于地理南极和北极附近,但并不完全重合。
地球磁场对生物和电子设备等有重要影响。
2. 地球的运动2.1 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24小时)。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包括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
2.2 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365.25天)。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包括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的形成。
2.3 地轴倾斜地球轴线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称为地轴倾斜角,目前约为23.5度。
地轴倾斜是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的原因,也是造成地球四季变化的重要因素。
2.4 地球运动的意义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这些现象对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影响了人类的作息和农业生产;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地球五带的形成则影响了地球上的气候和生态环境。
3. 地球的结构和地球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1 地理环境差异地球的结构和地球运动导致了地球上的地理环境差异。
例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得地球上的不同地区产生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这些变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地球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
地球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哎呀,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话题——地球构造运动。
听上去可能有点高大上,但其实简单得很,跟我们日常生活也挺有关系的。
你可别小看这些运动,背后可是隐藏着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呢!那么,咱们就从基本的说起吧。
1. 地壳的运动首先,地球的外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地壳,并不是一块完整的铁板,而是像拼图一样,由很多个板块组成。
这些板块就像在舞池里跳舞的舞者,有的在碰撞,有的在拉开,真是热闹得很!我们把这种运动叫做“构造运动”。
1.1 板块的漂移说到板块漂移,大家可能会想:“这是不是像我小时候玩拼图呢?”哈哈,确实有点像。
科学家发现,这些板块其实是在缓慢地移动,速度大约是每年几厘米,就像是蜗牛在路上爬一样,慢得让人发慌。
但是,当它们碰撞到一起时,就像两头牛在角力,结果可想而知——要么是山崩地裂,要么是地震来个“猛击”。
真是让人捏一把汗!1.2 碰撞与分离这些板块的碰撞有时候会形成雄伟的山脉,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喜马拉雅山。
而有些时候,板块则会悄悄地分开,形成海洋,比如大西洋。
想象一下,一块土地被分成两半,水流进来,瞬间变成了大海,真是让人叹为观止!2. 地震与火山聊完了板块的运动,接下来就是它们造成的后果——地震和火山。
听到这两个词,很多人可能会感到一阵心慌。
不过,别怕!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2.1 地震地震就是这些板块之间相互摩擦产生的能量释放。
你想啊,就像在你家厨房,锅底粘了锅巴,忽然用力一扯,咕咚一声,锅巴飞了出去。
地震就像这种飞出的锅巴,忽然来了个措手不及,有时候还伴随着轰隆隆的声响,真是让人不知所措。
别的地方还好,像日本这样地震频发的地方,大家早就练就了一身“应急反应”,真是一点都不逊色于特工呢!2.2 火山而火山嘛,那就是大地妈妈的另一种“情绪宣泄”。
当板块碰撞或者分离的时候,地球内部的热量就会把岩浆挤出来,结果就是火山爆发。
想象一下,岩浆像是一团“火焰般的海洋”,冲破地壳,喷涌而出,简直是气势磅礴!不过,火山喷发后的那种熔岩流淌,虽然让人惊叹,但可不是开玩笑的,危害可大得很。
地球运动的一般规律
地球的运动 一、自转——绕地轴旋转 1、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2、周期 恒星日:23h 56′4″ 太阳日:24h
哪个周期是真的?!
地球的运动 一、自转——绕地轴旋转 1、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2、周期 恒星日:23h 56′4″真周期 太阳日:24h 角速度: 线速度: 常用周期
建军节VS.国庆节 元旦vs.圣诞节 儿童节VS.青年节
为什么近日点我们离太阳近,但 是很冷?!
为什么近日点我们离太阳近,但 是很冷?! 【答案】 请预习下一节,黄赤交角与直射 点的季节移动。
地球的运动 一、公转——绕太阳旋转 1、方向: 自西向东 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 2、周期 回归年 这里是悬念!
闰年366天和2.29号是怎么回事?
【活动】找一找
3、速度:
3、速度:近快,远慢 越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越快; 越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越慢。
问题一:课本p14,读图思考。 问题二:比较一下,谁快谁慢
3、速度
3、速度 1)角速度:
2)线速度:
3、速度
重要的东西要记下来!
360 ° 1)角速度: = 15° 24h 除两极点外,其余各地,自转角速度 均为15°/h. 2)线速度:各纬度速度不一,从赤道 向两极递减。 注意!两极点的角速度、线速度 均为0。度: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3.1地球运动的一般规律
地球的运动 一、自转——绕地轴旋转 1、方向: 2、周期: 3、速度:
一、自转——绕地轴旋转 1、方向:
一、自转——绕地轴旋转 1、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地球的运动 一、自转——绕地轴旋转 1、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2、周期 恒星日: 太阳日: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理教案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理教案第一章:地球的自转1.1 地球自转的定义: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转动。
1.2 地球自转的周期:一天,即24小时。
1.3 地球自转的速度:约为465.1米/秒。
1.4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等现象。
第二章:地球的公转2.1 地球公转的定义: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的转动。
2.2 地球公转的周期:一年,即365.25天。
2.3 地球公转的速度:约为29.78千米/秒。
2.4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产生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等现象。
第三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3.1 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表面的影响:形成地球上的大气运动、水循环等自然现象。
3.2 地球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制定时间观念、地理坐标系统等。
3.3 地球运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合理安排农事活动,适应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
3.4 地球运动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考虑时差、地理位置等因素,优化出行路线。
第四章:地球运动的地理坐标系统4.1 经纬度的定义:经度表示东西方向的位置,纬度表示南北方向的位置。
4.2 经纬度的划分:经度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度;纬度以赤道为基准,向北向南各分了90度。
4.3 经纬度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为地图绘制、导航等提供依据。
第五章:地球运动与地球现象的关系5.1 地球自转与地转偏向力的关系:地转偏向力使地球表面物体受到偏向力的作用,影响风向、洋流等。
5.2 地球公转与太阳辐射的关系: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不均,导致地球表面的温度差异,形成气候带。
5.3 地球运动与地球自然灾害的关系:地球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如地震、台风等,与地球运动具有一定的关联。
5.4 地球运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人类活动对地球运动的影响,如全球变暖、极地冰盖融化等。
第六章:地球运动与地球仪6.1 地球仪的定义:地球仪是一种模拟地球表面地形、地理位置和地球运动的教具。
6.2 地球仪的种类:根据制作材料和展示方式的不同,分为纸质地球仪、塑料地球仪、电子地球仪等。
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球运动的意义”和生活实际的联系
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球运动的意义”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摘要】地球运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高中地理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地球自转导致白昼黑夜的变化,地球公转造成季节的变化,地球倾斜轴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着气候的形成。
地球运动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为生产生活提供指导。
加强对地球运动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认识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学习地球运动的影响,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地球运动的知识来合理安排生活,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地球运动的意义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地球运动、意义、生活实际、地球自转、白昼黑夜、地球公转、季节、地球倾斜轴、昼夜长短、气候形成、人类生产生活、影响、自然规律、生产生活指导、教育培养、学生兴趣、地理知识。
1. 引言1.1 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球运动的意义”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地球的运动是地理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球运动的意义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地球运动不仅是地理学的基础知识,更是解释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的关键之一。
通过深入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倾斜轴等运动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白昼黑夜的变化、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气候的形成等现象。
地球运动对人类生产生活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人类的农业、渔业、航海等活动都与地球运动密切相关,而掌握地球运动的规律可以为这些活动提供指导。
地球运动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为生产生活提供指导,同时也促进人们对地理知识的认识与兴趣。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加强对地球运动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认识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深入了解地球运动的意义,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我们的生活环境。
2. 正文2.1 地球自转与白昼黑夜的变化地球自转是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其速度约为1670公里/小时。
地球的力量重点总结
地球的力量1. 引言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拥有强大的力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环境和未来。
本文将对地球的力量进行全面、深入的总结,包括重要观点、关键发现和进一步思考。
2. 地球的内部力量地球的内部力量主要包括地球的地壳运动、地震和火山活动。
这些力量源于地球内部的构造和热能释放。
2.1 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是地球表面的岩石层在地球内部的运动。
它包括板块构造运动和地壳变形。
板块构造运动是指地球表面的岩石板块相互移动,导致地震和火山活动。
地壳变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岩石层发生变形,如山脉的形成和地壳的抬升。
2.2 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
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表振动,主要发生在板块构造边界上。
地震的能量会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破坏。
2.3 火山活动火山活动是地球内部的热能释放的结果。
火山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浆喷发口,喷发时释放出熔融岩石、烟尘和气体。
火山活动对地球表面的地貌和气候有着重要影响。
3. 地球的外部力量地球的外部力量主要包括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物活动。
这些力量源于地球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3.1 大气运动大气运动是指大气层中空气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和太阳的辐射是大气运动的主要驱动力。
大气运动包括风、气压、气流和气候的形成。
3.2 水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不同形式之间的循环和转移。
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融化和地下水流等过程。
水循环对地球的水资源分布和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3.3 生物活动生物活动是指地球上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生物活动包括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呼吸和分解等过程。
生物活动对地球的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有着重要影响。
4. 地球的力量对人类的影响地球的力量对人类的生活、环境和未来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4.1 自然灾害地球的力量会导致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和飓风等。
这些自然灾害会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4.2 资源利用地球的力量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矿物、水和能源等。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 教案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教案一、引言1.1地球运动的基本概念1.1.1自转:地球围绕自身轴心旋转。
1.1.2公转: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1.1.3地轴倾斜:地球轴与垂直于公转轨道的夹角约为23.5度。
1.1.4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
1.2地球运动的重要性1.2.1影响气候:地球公转导致不同地区接收太阳辐射量不同。
1.2.2形成生物节律:地球自转影响生物体的生物钟。
1.2.3地理现象的解释:如极昼极夜、地球五带等。
1.2.4影响人类活动:如农业、航海等。
1.3教学目的与意义1.3.1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基本理解。
1.3.2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解释能力。
1.3.3增强学生的地理知识和科学素养。
1.3.4激发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
二、知识点讲解2.1地球自转2.1.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2.1.2自转周期:约24小时。
2.1.3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地方时差等。
2.1.4自转速度:极点为0,赤道最快。
2.2地球公转2.2.1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2.2.2公转周期:约365.25天。
2.2.3公转产生的现象:四季更替、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
2.2.4公转轨道:近似椭圆。
2.3地轴倾斜的影响2.3.1四季形成: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2.3.2昼夜长短变化:极昼极夜现象。
2.3.3五带的划分:热带、温带、寒带。
2.3.4气候变化:不同纬度地区气候差异。
三、教学内容3.1自转与公转的关系3.1.1自转影响公转现象的观察:如太阳在天空中的轨迹。
3.1.2公转影响自转速度的变化:如地球赤道部分的自转速度。
3.1.3地轴倾斜对自转公转的影响:如季节变化。
3.1.4地球运动的整体性:自转与公转共同决定了地球的环境和气候。
3.2地球运动的实际应用3.2.1天文观测:通过地球运动预测天体位置。
3.2.2航海导航:利用地球自转公转进行航线规划。
3.2.3农业生产:根据地球运动安排种植时间。
3.2.4能源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等与地球运动相关。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初中地理教案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初中地理教案第一章:地球的自转1.1 地球自转的概念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旋转。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即24小时。
1.2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由于地球自转,不同地区会依次经历白天和黑夜。
时间差异:地球自转导致不同地区的时间不同,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
第二章:地球的公转2.1 地球公转的概念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的旋转,这个运动称为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即365天。
2.2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变化:地球公转导致不同季节的交替,如春、夏、秋、冬。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地球公转使得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发生变化,影响地球上的日照强度。
第三章:地球运动与地球仪3.1 地球仪的概念地球仪是一种模拟地球表面特征和地理关系的球形模型。
3.2 地球仪的作用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显示地球上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国家边界等。
第四章:地球运动与导航4.1 地球运动对导航的影响地球自转和公转对航海和航空导航有着重要的影响。
航行者需要考虑地球自转带来的经度差异,以及地球公转带来的季节变化。
4.2 地球仪在导航中的应用导航者使用地球仪来确定航线和目的地。
地球仪可以帮助导航者理解地球的运动和地理位置。
第五章:地球运动与日常生活5.1 地球运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日出日落时间、日照强度等产生影响。
人们根据地球运动来安排作息时间、农业生产等。
5.2 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地球仪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特征和气候条件。
地球仪可以用于教育和旅游等领域,提供地理信息和教育资料。
六章:地球自转与地球仪的应用6.1 地球自转对地球仪的影响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反映了地球自转的轨迹。
地球仪上的时区划分显示了地球自转造成的时间差异。
6.2 地球仪在地球自转中的应用地球仪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和速度。
地球仪上的指示器可以显示地球上任意一点的昼夜变化。
七章:地球公转与地球仪的应用7.1 地球公转对地球仪的影响地球仪上的太阳直射点标记显示了地球公转的轨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半年:186天
冬半年:179天
为什么夏半年的时间更长?
运动 旋转 形式 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除了极点 从赤道向 自西向东 自转 地轴 北逆南顺 恒星日 处处相等 两极递减 自西向东 公转 太阳 北逆南顺 恒星年 近日点最快 远日点最慢
在郑州某日21:00时第一次在天空看 到了北极星,第二天在天空相同位置 再次看到北极星时是几点? 20:56:04
恒星
参考点不同
自转角度
周期
23时56分4秒
恒星日: 360° 太阳日: 360°59′
24小时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自转 (1)中心 (2)方向 (3)周期 (4)自转速度 观察各点自转线 角速度: 速度和角速度的 除极点外处处相等 大小关系 线速度: 从赤道到两极递减
比较线速度方法: 只考虑纬度大小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自转 (1)中心 (2)方向 (3)周期 (4)自转速度
探讨: 极点的速度是多大? 0 同纬度线速度比大小。 相等 什么位置的线速度大概是 赤道的一半 ? 60°
比较ABC三点的线 速度和角速度大小
A 线速度:A>B>C 角速度:A=B=C B
C
D
图中D点与哪个点 的线速度一样?
D与B线速度相等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 自转 2.公转 (1)中心: 太阳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 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
扇形面积:S= LR/2 (R表示半径,L表示周长)
∵ SB=SA
RB<RA ∴ LB>LA
A B
近日点最慢,远日点最快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自转 (1)中心
地轴(假想)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侧 视
1.自转 (1)中心 (2)方向 侧视: 自西向东 俯视: 北逆南顺
西
东
N
S
北逆南顺
巩固练习:
1.以下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的是( D )
S
N
S
Aபைடு நூலகம்
N
B
C
D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自转 (1)中心 (2)方向 23时56分4秒 (3)周期 恒星日 太阳日 24小时 1天到底是多长?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基本知识
1.地球的形状:梨形体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轴、赤道和两极
地球—经纬网
晴朗夜空,将相机 固定好,对准北极 星附近的星空,长 时间曝光而得到的, 因为地球在自转, 照片中的每颗星的 运动轨迹呈一段弧 线。
地球自转,地轴指向北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