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之赏析
初中音乐《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音乐《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歌曲的学习,感受乐曲中自由、和平的思想,学生能够对生活产生热爱之情,并能够理解多元音乐文化。
【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中运用聆听、分析等方法,学生能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知识与技能】能够了解两个音乐主题的不同风格特点,明确交响音画这一音乐体裁及鲍罗丁生平,并能够简单哼唱作品主题。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了解两个音乐主题的不同风格特点,明确交响音画这一音乐体裁及鲍罗丁生平,并能够简单哼唱作品主题。
【难点】了解交响音画这一音乐体裁并感知作品对民族的无限热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创设情境,播放歌剧《伊戈尔王》选段。
提问学生:这是哪位音乐家的作品?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音乐知识真丰富,这就是俄罗斯著名音乐家鲍罗丁的作品,鲍罗丁的音乐如诗如画,优美动听,这其中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鲍罗丁的音乐世界,领略中亚细亚草原的美。
引入课题——《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二)感受体验1.初听乐曲并设问:“乐曲的速度是怎样的?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乐曲速度为小快板,给人一种激动昂扬、振奋人心的感觉。
2.复听乐曲并设问:“你听到乐曲可分为几个主题?”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该乐曲由两个不同主题组成。
(三)分段赏析1.播放主题A,引导学生感知乐曲情绪。
2.播放主题B,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情绪及描绘场景。
3.讲解交响音画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作品内容及音乐旋律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4.整体播放,引导学生理解作品表达的爱国思想。
5.发声练习,讲解发声方法及变声期嗓音保护相关知识。
鲍罗丁《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音乐旋律形态分析
鲍罗丁《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音乐旋律形态分析作者:龚培琳丁星方来源:《艺术评鉴》2021年第20期摘要:《在中亚西亚草原上》是一部以俄罗斯生活景象为题材的交响音画,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和情调,这是一首含有两个音乐主题并交替变奏的双主题变奏曲。
通过两个不同民族风格的旋律所形成的对比,描绘了景物化的形象。
鲍罗丁用各种形态的音乐旋律描画了一幅生动的场景,本文从用特定的音高、音域音型进行环境描写,用不同的旋律形态表现不同的音乐角色,用特有的旋律与调性及旋律半音化进行表现特有的民族特色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其旋律形态特点。
关键词:鲍罗丁在中亚西亚草原上旋律音畫民族性旋律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20-0078-03对一部作品进行音乐旋律形态的分析可以更好的掌握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发掘更加细微的表情,这种分析不仅仅是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的对作品进行赏析,提升学生的美学审美观念,以此指导学生的实践,也是教师在学生乐器的演奏指导、舞蹈动作编排、声势设计的基础。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鲍罗丁作品中的一部交响音画作品。
作品用旋律描、配器及音乐形态述了一副:在广阔无边、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一支骆驼商队由军队保护着,由远至近祥和安逸地前行着,直至他们缓慢的走出作者所为听众呈现的画面。
作曲家通过旋律对画面进行阐释,关于其所表现的音乐旋律形态,本文有以下几点分析。
一、用特定的音高、音域进行环境描写作者在作品中对所有细致画面的描述都是通过丰富的旋律变化来呈现的,对于不同的场景,作者使用不同的音高与音域进行了背景画面描绘。
如作品开始时,作者用小提琴一直在极限音区拉用pp的力度走持续的泛音,用持续地泛音、带有混响感空灵的特定音高创造一种一望无垠的空旷感觉。
随后作者又加入了新的音乐层次:使用中提琴与大提琴反复进行八度拨弦,使两个层次的旋律交织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又加入五度的A和E交替的木管组连贯悠长的演奏。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一部形象鲜明极具珍贵艺术价值的交响音画
“交响诗”即“交响音画”的原形。这是一种自由形式的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交响诗在构思上, 或体现一种哲学思想,或体现一种诗的意境,或和一定的文学体裁相联系。虽然由于历史原因 我们无法亲眼得见这幅未曾展出的画中景色,只能凭借《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这首乐章心向往 之,但却让音中所画更为传神的流传于世。这也是为什么鲍罗丁被后人评论:“没有一个音乐家 只写了那么一点作品而能永垂不朽。”
鲍罗丁深爱着这片土地,这个国家。他把脑海里感受到的宁静融合进了交响音画,希冀着风会 载着音符传入每个人的耳中,也能为他们带来和平与宁静,世界也得以在这片融洽中成长。从 小提琴的空寂,到大提琴、双簧管与长笛的融合,衬上一曲宽广悠扬的俄罗斯民歌,不时传来 一阵阵古老而悠闲的东方音律,这份唯有闭目身处风中才能感受得到的平静,正是鲍罗丁不朽 精神的延续。
在蹄声背景中,使我们感到一支商队正逐渐走近。他们在俄罗斯士兵的保护下,好像十分安 详、无忧无虑。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再一次响起了由大提琴伴奏、英国管演奏的平稳安详、 悠扬迷人的带有古老东方情调的旋律,这是骆驼商人的主题(第二主题),C大调,2/4 拍子, 它徐缓如歌,富于表情:
34 3 |5 .6 5 |5 .6 543 |4 .5 4 |4 .5 4 | 34 3 |3.4 323 |2. 3 212 |1. 2 1 |1. 2 1 |
他们完全信任俄罗斯士兵的保护而无忧无虑地在这无限广阔的草原上长途旅行,完成漫长的旅 程。继而,商队又逐渐远去。俄罗斯民歌与东方古老的曲调不但相互融合,在草原上形成和谐 的回声,而且这种音响在草原上空长久地萦绕回荡,最后,逐渐地消失。”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赏析林莎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赏析林莎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赏析“单调的,黄沙滚滚的中亚细亚草原上,传来了宁静的俄罗斯歌曲的奇妙旋律,接着听到渐渐走进的马匹和骆驼的脚步声,以及古老而忧郁的东方歌曲音调。
一队土着的商人队伍在俄罗斯军队的保护下,穿过广袤的草原和沙漠,又慢慢远去,俄罗斯歌曲与东方古老的歌曲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在草原的上空长久地萦绕回荡,最后在草原上空逐渐消失。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鲍罗廷注。
1880年,这一年是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二世即位二十五周年,当时筹划举行一个“俄罗斯历史活动画面配乐展览会”,画面的题材选自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些故事和传说。
鲍罗廷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就是为其中一副画配乐,作品描绘了一支骆驼商队在俄国军队的护送下,行进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上,由远而近,继而又消失在空旷的远方。
这是一部形象鲜明,具有珍贵艺术价值的标题交响诗。
“交响诗”即“交响音画”的原形。
这是是一种自由形式的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
交响诗在构思上,或体现一个哲学思想,或体现一种诗的意境,或和一定的文学体裁相联系。
虽然由于历史原因我们无法亲眼得见这幅未曾展出的画中景色,只能凭借《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这首乐章心向往之,但却让音中所画更为传神的流传于世。
这也是为什么鲍罗廷被后人评论:“没有一个音乐家只写了那么一点作品而能永垂不朽”。
亚历山大·波菲里耶维奇·鲍罗廷(1833-1887),俄国作曲家,从小就对科学和音乐同时发生浓厚的兴趣。
他的专业是化学,却一直是业余音乐爱好者。
音乐创作上,他不直接引用民歌,然而音乐中却弥漫着俄罗斯民间音乐的气息和东方色彩,艺术上具有独创性。
当第一个音符想起的时候,我看见了世界上最蓝的一片天。
身后伫立着表情严肃的俄罗斯军人,他们无一不在注视着远处草原的尽头。
风吹过他们的军帽,吹过脚下滚滚黄沙,吹过地平线远方的山。
听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感言
山 歌 向 着 春 天 唱
口 刘柏 根
山歌 向着 春 天 唱 , 头 一支 歌 儿 献给 党 。
浇得 禾 苗绿 油 油 ,
农 民心 中多凉爽。
春风 三月 艳 阳天 ,
重 阳九 月歌 满 天 ,
你 是春 雨 洒 山乡。 洒 得 万 山红 花 开 ,
你是 金 风 吹 山 乡。
下缈远幽深 的悬念 ,真是余味无穷 。 全 曲声 音由低 向高推进 、声部 由少到多增加 、情绪由缓到急发展 , 结构布局有开有合 ,场面渲染有张有驰 ,节奏推进有慢有快 ,情绪表 达有淡有浓 ,音乐形象栩栩 如生 ,意境描写绘声绘色 ,扣人心弦 、引 人人胜 , 具有十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乃是一首难得的上乘之作。
( 作 者 系 中国音 乐 家协会 会 员 、 中 国文 艺评论 家协 会 会 员、 湖 南省 音协 音 乐理 论 音 乐委 员会 副会 长 、湖 南省 音 乐评 论委 员会 副会 长) 责任 编 辑 :尹 晓星
听 交 响 音 画 《 在 中 亚 细 亚 草 原 》 感 言
口 杨 阳
1 9 世 纪俄 国 “ 五 人 团 ” 之 一 管相互 交替演 奏 ,紧接着 由单 簧 的鲍 罗 丁 ,是 一 位 充 满 个 性 魅 力 管 奏 出 主 题 ,随 后 明 亮 、温 暖 的 的 民族乐 派作 曲家 ,其作 品充满 圆号吹起 ,给人一种 和谐 的美感 。 着 欧洲 民族音乐 的浓 郁情 节 ,又 中 提 琴 和 大 提 琴 低 沉 而 又 极 具 节 不 失 创 新 和 大 胆 尝 试 。他 将 本 土 奏感 的扫弦声 响起 ,仿佛是 草 原 民族 音 乐 与 异 域 风 格 的 音 乐 相 融 深处走 来 的一 支驼 队 ;与 之配合 合 ,在欧 洲 民族 乐派 音乐史 上 留 演奏 的英 国管吹 出富有东 方情 调 下 了 不 朽 的篇 章 。其 交 响 音 画 的旋律 ,接连 出现 的装饰 音显示 《 在中亚 细亚草原》 是为一幅 画面 出东方 的神秘 ,也体 现 出鲍 罗 丁 的配乐 。这部音 画 由于其朴 实动 创 作 的独特魅 力 。逐 渐地 扫弦声 人 的旋律 和诗一 般 的意境 而得 以 越 发清晰 ,好似驼 队在慢慢走近 , 广 泛 地 流传 ,成 为 世界 名 作 。 主题在 此 由长 笛转 向 圆号 完美地 乐 曲在 小 提 琴 “ 丝 丝 ” 的 演 呈现 ,旋律 由柔美转 向温 暖明亮 , 奏 声 中缓 缓地 拉开序 幕 ,描绘 出 彰显 出音乐 文 化 融合 的 和谐 美 好 。 片 一 望 无 际 的 大 草 原 景 观 。悠 铿 锵 有 力 的全 奏 出 现 ,驼 队 更 近 扬 的 长 笛 和 富 有 欧 洲 风 情 的 双 簧 了 ,声 音坚定 而 明朗 ,让人 产 生
湘艺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第7课《(听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学设计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案授课类型:听赏授课年级:五年级(上)授课时间:一课时教材分析:《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俄国作曲家鲍罗丁的一首著名的交响音画,也是交响音画中的一个典范。
这首音乐是一首“标题”作品。
作者曾在总谱上写了一段说明文字:“在中亚细亚单调的砂质草原上,第一次传来了罕见的俄罗斯歌曲的曲调。
可以听见渐渐走近的马匹和骆驼的脚步声以及抑郁的东方音调。
一支商队在俄罗斯士兵的卫护之下从广袤的沙漠中走过。
他们安然无虑地在俄罗斯军队的保护下完成漫长的旅程,越走越远,俄罗斯和东方安详的曲调和谐的交织在一起,他的回声长时间萦绕在草原上,最后消失在远方。
”教学目标:1、认识单簧管、圆号、英国管和长笛四种乐器,以及其音色。
2、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感受、体验不同的乐器在表现音乐情绪、描绘音乐画面方面的作用。
以及对乐曲意境的理解。
3、能够初步了解乐曲描绘的不同画面。
4、使学生对标题感兴趣并愿意主动参与聆听,进而对交响音画有初步印象。
5、初步了解俄国作曲家鲍罗丁。
教学重点:能够初步了解乐曲描绘的不同画面。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认识乐器,熟悉乐器的音色,从而了解作曲家描绘的音乐画面。
教具准备:PPT、黑板、钢琴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1、师:“孩子们,李老师认识这样一位音乐家,他的作品数量不多,唯一的一部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却成为了后人们学习的典范。
一位评论家曾风趣地说:‘没有一个音乐家只写了那么点作品而能永垂不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位音乐家的名作《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出示PPT——课题)2、师:“在聆听前,我想给大家念一念作者曾写在作品总谱上的解释‘在中亚细亚单调的砂质草原上,第一次传来了罕见的俄罗斯歌曲的曲调。
可以听见渐渐走近的马匹和骆驼的脚步声以及抑郁的东方音调。
一支商队在俄罗斯士兵的卫护之下从广袤的沙漠中走过。
他们安然无虑地在俄罗斯军队的保护下完成漫长的旅程,越走越远,俄罗斯和东方安详的曲调和谐的交织在一起,他的回声长时间萦绕在草原上,最后消失在远方。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作品分析
曲式结构:欣赏ຫໍສະໝຸດ 曲在中亚细亚沙质的草原上,传来了的俄罗 斯歌曲的曲调。可以听到渐渐走进的马匹和骆 驼的脚步声以及忧郁的东方曲调,一支当地的 商队在俄罗斯士兵护卫之下从广袤的沙漠中走 过。他们安然的在俄罗斯军队的保护下完成漫 长的旅程。商队越走越远。俄罗斯曲调和东方 曲调和谐的交织在一起,他的回声长时间萦回 在草原上,最后消失在远方。
作品分析
3、不久由英国管奏出了浓郁风情的阿拉伯 商队主题。
4、接着部队继续前进。
作品分析
5、发展部的开端,由单簧管圆号交替奏出 的军队主题使得镜头推进,音量也开始增强。 圆号的主题结束后,猛然出现了整个乐队的强 奏,这也是整个曲子最震撼人的时候。
6、接着部队继续前进。
作品分析
7、阿拉伯主题再次出现,这次由第一小提 琴声部齐奏,描绘的是商队行进道路上的交谈 场景。突然和声转变,由小调转成了大调,给 人豁然开朗的感觉。
作品分析
第一主题俄国曲调, 表现俄罗斯卫队士兵的 形象。
作品分析
第二主题具有浓郁东 方色彩的旋律,代表土著 商队。
作品分析
1、开始的部分,小提琴奏出的极轻却极有力 的长音,描绘出了天刚蒙蒙亮的草原。接着, 单簧管奏出了军队的主题,描绘的是清晨宁静 的营地。然后圆号奏出象征起床号的主题。
2、然后部队开始进发,弦乐部的拨弦描绘出了 队伍的步伐。
作品分析
8、接着双簧管奏出了军队的主题,与小提 琴声部的商队主题交织在了一起。各声部的角 色交换如此频繁,这些交换丝毫没有让人感受 到生硬或者不悦,反而是如此自然,不仔细听 甚至难以发觉。军队与商队的主题融合得是如 此完美,好像能够看到两个队伍非常和谐的场 景。
作品分析
9、乐曲没有再现部,而是直接进行到了尾 声,交替着出现的木管声部的独奏,让场景越 走越远,好像队伍慢慢走远一样。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7课《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管弦乐曲)》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7课《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管弦乐曲)》教案一. 教材分析《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一首管弦乐曲,选自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7课。
这首乐曲描绘了中亚细亚草原的美丽景色,以及那里的牧民生活。
乐曲采用了丰富的管弦乐编制,表现出草原的辽阔、牧民的自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学习这首乐曲,学生可以了解不同乐器的特性和表现力,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管弦乐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乐曲的分析和理解仍有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听、唱、动等方式积极参与学习,提高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感受管弦乐的特点和魅力。
2.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欣赏能力。
3.通过学习《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引导学生体验草原文化和牧民生活,增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乐曲的分析和理解,对乐器特性和表现力的掌握。
2.针对重难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听、唱、动等方式,深入感受乐曲,掌握相关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中亚细亚草原的美丽景色和牧民生活。
2.听觉训练法:让学生聆听不同乐器的演奏,分析其特性和表现力。
3.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乐曲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唱、奏等实践活动,提高音乐技能。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展示中亚细亚草原的美丽景色和牧民生活。
2.准备乐器,让学生实地聆听和体验。
3.准备教学课件,展示乐曲分析和知识点。
4.准备练习题和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中亚细亚草原的美丽景色和牧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随后,展示乐曲的乐谱,让学生对乐曲的结构和旋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交响音画 在中亚西亚草原上
精选ppt
20
音乐方面的评价
乐曲开始由第一小提琴和木管乐器在高声区轻轻持续地 奏八度泛音,色彩凝聚而透明,创造出一种寂静、空旷的 背景效果,在这个背景下,由单簧管和圆号相继奏出了俄 罗斯歌曲的主题,其旋律轻悠宽广、辽阔空寂。
随后,在弦乐器拔奏出马和骆驼的脚步音乐背景中,由 英国管奏出了一支平稳、安详而迷人的具有古老东方情调 的旋律。紧接着在商队的马蹄声中单簧管加快速度再现了 俄罗斯风格的曲调,这一主题在多次反复中渐渐增强力度, 直至乐队全奏这一主题,使它显得庄严、宏大,气魄雄伟。
交响音画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俄】鲍罗丁
精选ppt
1
精选ppt
2
精选ppt
3
精选ppt
4
精选ppt
5
精选ppt
6
精选ppt
7
精选ppt
8
精选ppt
9
精选ppt
10
精选ppt
11
精选ppt
12
精选ppt
13
精选ppt
14
中亚细亚草原位置
东亚地区。东南 部为山地,地震 频繁,属山地气 候;其余地区为 平原和丘陵,沙 漠广布,气候干 旱,属温带和亚 热带沙漠、草原 气候。
精选ppt
19
乐曲主题:
一个是代表俄罗斯军队的第一主题,气息宽广,具有 俄罗斯歌曲特有的舒缓悠长的风格。另一个主题是代表土 著商队的第二主题,悠扬迷人,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乐 曲一开始,单簧管和法国号依次吹出第一主题,而小提琴 在高把位所走出的空八度的持续泛音表现出草原的广漠无 垠与空旷寂寥。
随后,双簧管吹出了第二主题,在原先的背景伴奏下, 加入了弦乐的拨奏,仿佛是商队的骆驼和马队的脚步声。 当乐队以多种手法对两个主题进行反复展开时,结构大为 扩展,力度也大大加强,在乐队的伴奏下,形成乐曲的高 潮,随着乐曲的发展,两个主题由并置关系转而为融合, 表现出军队与商队之间的融洽关系。最后乐曲渐渐归于平 静,在长笛悠扬的旋律中结束全曲,表示在军队的护送下 商队平安穿过草原,渐渐远去。
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之赏析
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之赏析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由中国作曲家马友友创作的一部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交响乐作品。
它以描绘中亚细亚草原的壮丽景色和民族风情为主题,通过音乐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们的奋斗精神。
以下是对该音画的赏析。
首先,《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在音乐风格上融合了西方古典音乐和中亚细亚地区的民族音乐元素,展现了中亚地区的独特魅力。
作曲家运用了中亚地区的传统乐器,如胡琴、马头琴和手鼓等,这些乐器的独特音色彩华丽多样,为整个作品注入了浓厚的民族气息。
同时,马友友还采用了西方交响乐的演奏方式和和弦结构,使得音乐更加丰富多样,并增添了宏大的气势。
这种独特的音乐风格让听众能够在音乐中感受到中亚地区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其次,《在中亚细亚草原上》通过音画的形式将音乐与视觉艺术相结合,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
音画运用了丰富多彩的色彩和画面,把中亚细亚草原的美景展现得栩栩如生。
作品的开头,马头琴的独奏展示了广袤草原上的寂静,接着逐渐进入了节奏强烈、激情四溢的部分,通过交响乐的力量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人们的奋斗精神。
在这个过程中,音乐与画面相辅相成,使得听众和观众更加容易沉浸于其中,感受到音乐与画面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最后,对于《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这样一部意境深远的交响音画作品,赏析不仅限于其音乐和画面本身,也需要将其与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联系起来。
中亚细亚地区自古以来是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地区,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
马友友通过这部作品,不仅是对中亚细亚地区的一种致敬,更是对中亚地区独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赏析这部作品,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中亚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入思考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
总之,《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作为一部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交响音画作品,通过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视觉艺术的形式,向听众和观众展示了中亚细亚草原的壮丽景色和人们的奋斗精神。
通过赏析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音乐中蕴含的独特魅力,进一步了解中亚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体会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
五年级音乐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教学设计
第2课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编写意图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课重点为欣赏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编者意图通过交响音画这一音乐体裁的学习,提升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同时,这也是对上一课“音乐的织体”学习内容的延续。
编者在本课还安排了学吹竖笛第四单元的学习内容,掌握新知识“7”、“i”的吹奏,并能运用所学过的音吹奏本课两首歌曲。
本课作品《在中亚西亚草原上》,在听赏过程中,让学生听辨乐曲中两种不同风格的主题旋律,体验音乐美感,循序渐进感知作品表达的情绪、情感、意境、意志并产生共鸣,进而领悟作品音乐体裁交响音画所刻画出的特定音画形象。
选取这一作品,不仅因为它是交响音画的代表之作,更是编者有意识让学生能够通过接触不同国家的民族音乐,以开阔的视野体验、学习、认知其所属的历史时期及相关作曲家,拥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人文情怀以及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音乐为人类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
●本课目标(1)通过欣赏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让学生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和艺术内涵,提升审美感知。
(2)能够听辨及哼唱《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两种不同风格的主题旋律,感知复调织体的美感;基本了解交响音画的体裁;初步认识俄罗斯作曲家鲍罗丁;学会竖笛“7”和“i”的吹奏指法。
(3)能够让学生在感知和学习过程中,乐于参与音乐表现实践,享受音乐实践活动的乐趣并深化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课时安排本课内容建议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了解音乐体裁交响音画。
第二课时学吹竖笛第四单元,学习“7”和“i”的吹奏指法。
●教学重点能够辨别及哼唱《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两种不同风格的主题旋律,体会音乐意境并感知复调织体的美感,基本了解音乐体裁交响音画;学吹竖笛,正确掌握7和i的吹奏指法。
●过程与方法建议一、欣赏《在中原亚细亚草原上》(一)导入1、方法一:听、赏导入欣赏世界名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思考:如果给这幅油画配乐,你会选择以下哪段音乐?播放几种风格不同的音乐(包括《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两个主题音乐),让学生在感知中理解交响音画这一音乐体裁,引出作品的学习。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音乐欣赏教学反思范文精选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音乐欣赏教学反思一、乐曲简析:《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俄国作曲家包罗丁的一首著名的交响音画,也是交响音画中的一个极品。
但是由于包罗丁一生的作品不是很多,熟悉他的人也很少,因此他的这首作品几乎没有学生知道。
这首音乐是一首“标题”作品。
作者曾在总谱上写了一段说明文字:“在中亚细亚单调的砂质草原上,第一次传来了罕见的俄罗斯歌曲的曲调。
可以听见渐渐走近的马匹和骆驼的脚步声以及抑郁的东方音调。
一支商队在俄罗斯士兵的卫护之下从广袤的沙漠中走过。
他们安然无虑地在俄罗斯军队的保护下完成漫长的旅程,越走越远,俄罗斯和东方安详的曲调和谐的交织在一起,他的回声长时间萦绕在草原上,最后消失在远方。
”与其它的欣赏课不同,作者这段话概括了这首乐曲所要刻画的音乐形象,因此以往在欣赏课中作为重点分析的音乐形象就无须再费力了。
我把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作为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对教学过程及教育理念的反思:音乐欣赏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一直是一个难点,而欣赏这样的交响曲,更要难上加难。
一是学生的欣赏水平有限;再有学生的兴趣取向决定了学生对这种很难听得懂的音乐不是那么感兴趣。
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着重于问题的设计,即提出的问题既要有针对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发展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使我更清楚的认识到欣赏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体会到音乐欣赏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欣赏教学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当然都不可能离开音乐、音响和人的听觉,倾听是音乐欣赏的主要方式。
因此,我们提供学生们鉴赏的音乐必须是最优秀的、最有代表性、最能激发学生美感的艺术精品。
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感受与鉴赏音乐的经验。
第二课 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第一课时 ppt
新知讲解
交响音画
交响音画:交响乐中有一类叫“音画”的交响乐,以描 写自然界及生活中的景物为主要内容,比较通俗易懂,叫做 “交响音画”。俄罗斯作曲家鲍罗丁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就是一幅交响音乐的风俗画。这是一首描写吉尔吉斯草原风 光,并从中表现爱国主义思想的交响诗。
新知讲解
聆听音乐有几个主题?
新知讲解
课堂总结
音乐虽不能像造型艺术那样塑造或描绘出形态逼真富有立体感的持 久物象来,也不能像语言艺术那样表达明确的思想,叙述具体的情节, 但它可以发挥音乐艺术所特有的优点,利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弛、 力度的消长、节拍和速度的转换,以及和声、复调、调式、调性和音色 的变化,在有限时间内通过听觉、利用想象勾勒一副耐人寻味的图画。
板书设计
欣赏世界名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配乐 交响音画 欣赏音乐 作曲家介绍 总结
作业布置
回顾《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并用一 句话表达学习完《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后的感受。
关系是友好和融洽的。 问题5:音乐又回到开始,接着在长笛奏出了淡淡的俄罗斯旋律声中结束。这
时音乐又刻画怎样一幅画? 回答:俄罗斯军队目送拉伯商队消失在茫茫的草原上。
学唱旋律 我是小小演唱家:
拓展学习
欣赏以下片段音乐做出连线并说出共有几个主题?
A 俄国卫队
音乐1(主题1独奏)
B 商队渐渐远去 C安然无虑的当地商队 D二者关系融洽 E飘过来的俄罗斯曲调
从旋律层次上,他们用的是复调体,进行得非常和谐。
课堂练习
学唱旋律,模拟音响。
全班同学自行分成两组,第一组唱会俄罗斯歌曲风格的第一主题。 第二组唱会具有东方音调的第二主题,学唱古老东方歌曲风格的主题。 分别用lu与la演唱,自寻音源模仿马蹄声(用双响筒和舌花模仿),把旋 律连起来
《音乐解密--在中亚西亚草原上》
《音乐解密——在中亚西亚草原上》——论培养师生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第八中学音乐教师刘春梅教参资料:《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交响音画)——鲍罗丁曲,作于1880 年。
这一年是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二世即位二十五周年,当时筹划举行一个“俄罗斯历史活动画面配乐展览会”,画面的题材选自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些故事和传说。
鲍罗丁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就是为其中的一幅画面所写的配乐,这部音画由于其朴实动人的旋律和诗一般的意境而得以广泛地流传,成为世界名作。
作品描绘了一支骆驼商队在俄国军队的护送下,行进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上,由远而近,继而又消失在空旷的远方。
这是一部形象鲜明,具有珍贵艺术价值的标题交响诗。
这节《在中亚西亚草原上》音乐欣赏课我曾多次听课学习过,自己也曾尝试讲解,通常是把音乐主题与各大音乐要素及相关介绍都清晰的呈现给学生,再有意的重复听辨两个不同旋律的音乐主题,分析讨论其中的风格。
但授课结果是学生被动的懂了一些,可是不太喜欢,当时的哼唱和聆听没留下太深印象……多年前的我当时疑问:为什么他们不喜欢?现在的我则要问自己:该怎样让学生喜欢并且期望再上这样的课呢?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教师自我的思维能力。
静观自己的思维过程——我为什么喜欢听这个音乐?音乐主题离我们生活那样远,怎么才能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不被遗忘?虽说注解和教参中都交代了画面是19世纪中叶俄军护送商队走过中亚草原的情景,可这音乐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课上的还有哪些相关知识能吸引他们的眼球并辅助学生学习其他科目?准备好这些问题,我开始在各个知识领域里探寻,以获取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首先是查阅历史,因为我们曾学习的历史知识都是阶段性的区域性的,很少结合多个国家谈历史背景,在初三历史讲授印度曾沦为英国殖民地的时期,我找到了音乐主题的答案:俄军保护商队怕的是虎视眈眈的英国人伺机侵犯俄军手中的中亚,在此也彰显了俄军的强大与威严,那作者背后的俄罗斯五人“强力集团”也代表了他们努力表现和歌颂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从中透射出作者鲍罗丁热爱本民族并与朋友开创民族音乐的伟大精神。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五年级下册《欣赏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001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五年级下册《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欣赏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教学目标:
1、能够对标题音乐感兴趣,并愿意主动聆听。
了解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
2、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如(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在表现音乐情绪中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
3、能熟悉《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两个主题旋律,并想象音乐所描绘的画画。
进一步了解交响音画体裁。
4、了解俄罗斯作曲家——鲍罗丁的主要贡献。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启发学生聆听音乐,想像音乐描绘的画面。
2、分析比较两个主题,体会其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导入:
师:我们先来欣赏一幅画(出示《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师问:画中描绘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两种人?
二、导入新课
1、画给我们视觉享受,音乐能给我们听觉享受。
感受聆听;你认为下面那段音乐描写哪个人物形象?
(1)(分别播放两段音乐)学生区分,并说说理由。
(2)师归纳,解说:第一段音乐是代表俄罗斯军队的主题,气息宽广,具有俄罗斯歌曲特有的舒缓悠长的风格。
第二段音乐是代表土著商队的主题,悠扬迷人,。
人音版音乐八上《在中亚细亚草原上》ppt课件
教学评价与反馈
要点一
观察法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对音乐 的感受能力等。
要点二
测试法
通过课堂小测验或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乐曲知识的掌握 情况。
教学评价与反馈
• 问卷调查法:课后向学生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 本节课的评价和建议。
引子
引子部分由两个乐句构成,以中速 进入,营造出一种宁静、宽广的气 氛,描绘出草原的美丽景色。
A段
A段由两个乐句构成,旋律优美,节 奏明快,表现出草原上的生机与活 力。
B段
B段是对比段落,旋律转为忧郁,节 奏缓慢,表现出草原的神秘与深邃。
A段再现
A段再现时,旋律与节奏与A段相同 ,但情感更加深沉,表现出草原的 辽阔与壮美。
音乐与画面的互补
这首曲目适合与表现草原风光或历史事件的画面相结合,通过音乐的渲染和画面的呈现,共同营造出一种身临其 境的感觉,增强观众的视听体验。
音乐与画面的融合
音乐与画面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使观众在欣赏画面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音乐所传达的情 感和意境。
音乐对心灵的触动
音乐的治愈力量
VS
示范法
教师现场演奏或播放音乐家的演奏,让学 生直接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表现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音乐的感受和理 解,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手段
利用音响设备和音乐软件播放《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 不同版本,让学生多角度感受音乐的魅力。
使用PPT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谱例和文字资料,辅助讲 解。
尾声
尾声部分以慢速结束,给人留下深 刻的印象。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示范教案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学唱主题旋律,并对乐曲曲式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2.通过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对交响音画有初步印象。
3.了解俄国作曲家鲍罗丁。
教学重难点1.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学唱主题旋律,并对乐曲曲式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2.通过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对交响音画有初步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中亚细亚草原风景。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让我们去看一看它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吧。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介绍,引起学生兴趣。
二、新课1.歌曲介绍《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俄国音乐家鲍罗丁写的一首交响音画。
在1880年,为庆祝沙皇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登基25周年,彼得堡大歌剧院准备上演一部舞台剧,这首著名的交响音画就是剧中的一段音乐。
作者成稿后将其题献给李斯特,并改编为钢琴四手联弹曲。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介绍,使学生了解歌曲背景,从而更好地把握歌曲。
2.聆听歌曲,思考:从歌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画面?【设计意图】通过歌曲赏析,鼓励同学们想象情境并表达出来,培养其音乐欣赏能力及表达能力。
3.鲍罗丁亚历山大·鲍罗丁(1833年-1887年)出生在圣彼得堡,也去世于圣彼得堡,是俄国的作曲家同时也是化学家。
十九世纪末俄国主要的民族音乐作曲家之一。
格鲁吉亚(前苏联共和国之一)王子的私生子,当时将他登记成某个奴隶的孩子。
从小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包括钢琴演奏,但是他专精的领域还是在化学,直到1863年才开始正式的作曲训练,当时他的老师是米利·巴拉基列夫。
1869年巴拉基列夫指挥了鲍罗丁第一首交响曲,同年开始编写第二首交响曲。
这首新的作品虽然在首演失败,匈牙利的李斯特却为他安排另一场1880年在德国的演出,也因此他的名声传出了俄国。
由于他周日都在实验室工作,只能于星期天作曲,因此又名星期天作曲家。
1887年02月27日去世,葬在俄国圣彼得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 古 香 的 笛 子 。骑 在骆 驼 背 上 的 吹笛 手 接 过 同伴 递 过 来 的水 袋 , 喝下 一 口甘醇 的葡 萄汁 ,滋润 于涸 的喉 咙 和龟 裂 的嘴 唇 ,而后 拿
起 那 只笛 子放 在 嘴边 ,吹起 一 支古 老而 忧 郁 的曲调 。这 曲 调就 像
起 ,在 草原 的上 空长 久 地 萦 绕 回荡 ,最 后渐 渐 消 失 。 ”这 部作 品
彩。
乐 曲 一开 始 由第 一 小提 琴在 高音 区缓 缓 奏 出空 八 度 的持 续泛
线 的商 队 交 相 呼应 ,有如 那 洁 白云海 上 下 的倒 影 。抬头 望 去 ,
鸟儿 们 的身影 在 绚 烂 的 阳光下 划 过一 条 条灰 色 的轨 迹 。远空 中迢
音 ,久久 的旋 律 回荡 在 天幕 中 ,色 彩凝 聚 而透 明 。创 造 出一 种 寂 静 、空旷 的背 景效 果 ,立 刻把 我 们 的视 线 拉入 了一 个 广 袤 的沙 漠
交 画 《 响音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之赏析
朱 梦
( 首都师 范大 学音 乐学 院 北京 10 4 0 8) 0
来 自西 伯 利亚 的候 鸟们 ,带 着一 股 针 叶林 的气 息 ,抖掉 羽 毛
上 黏着 的松籽 ,顺 着 南 下 的寒 风 ,席卷 过广 袤 的哈 萨克 丘 陵 ,掠
描 绘 的 就 是这 样 一 个 在广 袤 的荒 漠 中所 出现 的鲜 明 画 面 。
这部 作 品有 两 个 主题 ,是 一首 双 主题 变 奏 曲 。气息 宽 广 的第
一
是一 只手 ,伸入 九 霄 之上 挽 住候 鸟 们风 尘 44 的翎 羽 ,也揪 起 了 6b 随 行 的哥 萨克 士 兵 们那 一颗 颗思 乡 的 心 。
族乐派作 曲家们所创作 的这类题材 的交响诗 。《 在中亚细亚草原 上 》正是一幅交响音乐的风俗画 ,它借以描 写吉 尔吉 斯草原风
光 ,并 从 中表 现 出一 种 别 样 的爱 国主 义 思 想 。
过 图 兰低 地和 卡 拉库 姆 沙漠 ,在锡 尔河 与 阿姆 河饮 水小 憩 ,准 备 飞往 南 部 温暖 的绿 洲 。 习惯 了西 伯利 亚 的苔 原 、森林 和 沼泽 的他
马蹄 哒 哒 ,驼铃 叮 叮 。带着 咸 咸气 息 的海 风抚 开 一 片 云 ,露 出一 片 天空 ,也 露 出一 片 草原 。天上 排成 一线 的候 鸟与地 上 排成
一
主题 代 表着 俄罗 斯 士兵 ,具 有俄 罗 斯 歌 曲特 有 的舒 缓悠 长 的风
格 ;悠 扬 迷人 的第 二 主题 代 表 着 土 著 商 队 ,具 有 浓 郁 的东 方 色
一
吸引 ,依 旧固执 地 向南 飞 去 ,似乎 是在 完 成一 项 造物 主 留给 他们 的 使命 一 般 。
一
队土 著 的商 队在 俄 罗 斯 士兵 的保 护 下 ,穿 过 广 袤 的 草 原 和 沙
双粗 糙 厚 重 的大 手 ,从绣 着 神秘 花 纹 的袋 子 中取 出一 只古
漠 ,又慢 慢远 去 。俄 罗斯 歌 曲与古 老 的东方 歌 谣 和谐 地 交织 在 一
声 … …
聆听 着 俄 国作 曲 家鲍 罗 丁 的 《 中亚 西 亚草 原 上 》 在 ,此 情 此 景如 海 市蜃 楼 一 般浮 现在 我 眼 前 。作 为 鲍罗 丁 的代 表作 之一 ,这 首 《 中亚西 亚草 原上 》是 他在 18 年 为庆祝 沙皇 亚历 山大 ・ 在 80 尼
古拉 耶维 奇登基 2 5周年 所创 作 的交 响 音 画。所 谓 “ 响音 画”是 交 以绘 画 为题 材 ,或者 是 描 写 自然 风光 的交 响 诗 ,可称 为 “ 画 ” 音 、 “ 响 画”或 “ 交 交响音 画 ” ,而 “ 民族交 响音 画”则 是指 1 世纪 民 9
们 ,望见 朵 朵 云层 之下 一 望无 际的 草原 与荒 漠 ,似乎 并 未为 之所
作 曲家 在 曲 主题 注 明中 说道 :“ 在单 调 的 、黄沙 滚 滚 的 中亚 细 亚草 原 上 ,隐隐传 来 了宁静 的俄 罗斯 歌 曲 的奇 妙 旋律 ,马 匹 和
骆驼 的脚 步声 由远 及 近 ,随后 又 响起 了古 老 而忧 郁 的东 方 曲调 。
目的 。所 以教师 要 善 于利 用优 质 的课 堂 提 问引 导学 生 积极 进 行认 知 活 动 ,提 高 学生 的学 习 热情 ,并 愿 意接 受教 师 的教 育 。 参 考 文献 : … 1王道俊 ,王 汉谰. 育 学 ( 3 教 第 版 北京 :人 民教 育 出版社 ,
里 ,让 我们 畅 想着 即将 会 发生 怎 样 的故 事 … …随后 而来 的是 有 单 簧管 引 出 的具 有 俄 罗 斯 民歌 风 格 的 第 一 主题 旋 律 。
迢而来 的啼鸥 ,古老而忧郁的笛声 ,和着哥 萨克男人们低吟的思
乡 之 曲 ,没有 人 能 听懂他 们 的语 言 ,但 每 个人 都能 听懂 他 们 的心
6 ^l 3I 5 I 墼1 ’ 32 . 1 2 ・ 。 ^ ・
. 可 1 ' f舌互 i 吾f 否 I
一 l 1
圆号加 以反 复 第 一主 题旋 律 ,更 增加 老师 的课 堂提 问有待 改进 。他 们 的意见 78 主要 是 希望 老 师 能提 问 到每 个 学生 ,给每个 学 生机 会 ,活跃 课 堂 提 问 时 的气 氛 等 。
也就是在这一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了庆祝他即位二十五周年举行了个俄罗斯历史活动画面配乐展览会画面的题材选自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些故事和传说而鲍罗丁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就是为其中的一幅画面所写的配乐这部音画由于其朴实动人的旋律和诗一般的意境而得以广泛地流传成为世界名说到这部作品的作者亚历山大
坝 代 教 胄
四 、建 议
发 言 的 积 极性 。另 外 ,在提 问 中教 师 还 要 力 求 公 平 对 待 每个 学
生 ,不 忽 视 或 过分 重 视 个 别学 生 ,对 每 个学 生 一 视 同仁 。
( )塑造 课 堂提 问的 良好 气氛 三
学 生对 课 堂提 问的 不满 ,除 了来 自不 公平 感 还有 课 堂提 问的 气氛 ,如沉 闷或 过 于轻 松 。教师 较 少 提 问 只顾 自 己津 津乐 道 时 , 学 生 就会 昏昏欲 睡 ,课 堂气 氛 自然沉 闷 ;而 如果 教 师对 课 堂 失去 控 制和 驾 驭能 力 ,尽管 学 生七 嘴 八舌 似 乎很 活 跃 ,但 实际 预 期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