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料含盐量过高对土壤有危害吗

合集下载

施用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

施用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

四、化肥施用与农产品质量及人体健康
(一)施肥对农产品质量的正面效应
(二)重金属对农产品的污染
(三)硝酸盐对农产品的污染
五、化肥施用的环境污染防治
(一)合理施肥量的确定 (二)配方施肥 (三)施用化肥增效剂
(四)节水节肥的水肥综合管理技术体系
(五)有机无机相结合的综合作物养分管理体系
一、化肥施用与土壤生态环境
磷酸铵
3~4
80
115~200
2
_
_
产原料是磷矿石,成分不像由合成氨制造的氮 肥那样单纯,往往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一方面, 农田施入磷肥将这些有害质带入土壤环境,对作 物产生危害。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有害物质在土 壤 - 植物系统的积累、迁移和转化中,进入食物 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磷是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影响元素之 一 磷肥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施用的 化肥中,磷肥约占20%以上,施用的磷肥种类很
其是根外喷施和做种肥是易发生危害。故对尿素及 其加工的肥料,宜在用前了解其中缩二脲的含量, 以便采取预防措施。 4、三聚乙醛 三聚乙醛是生产某些农药、医药和其他有机合 成物的原料。三聚乙醛及有关化学物污染农田危害 作物的事故屡屡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威胁。 (三)氟的污染 磷矿石中另一种有害物质是氟。长期使用磷肥
量会很大。
2、农田排水 在水田,常有插秧前的泡田弃水和雨后排水, 使一部分氮流失到水体中,施肥往往使农田排水中 氮的流失量增加,磷相对地表侵蚀和地表径流的损 失,排水中的损失较小,人工排水能减少磷的流失。 3、渗漏、淋洗
土壤中的氮以及施入土壤的肥料氮,在降雨和 灌溉水的作用下,部分直接以化合物形式 (如尿素)
酸铵。硫氰离子的1~5mg/kg水溶液,对稻、麦的发 芽有促进作用,在5mg/kg以上时则危害发芽。

土壤盐渍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损害评估

土壤盐渍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损害评估

土壤盐渍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损害评估作者:曹立群来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8年第35期现阶段我国的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土壤盐溃化的现象,特别是在干旱地区的土壤盐渍化现象尤为严重。

产生土壤盐渍化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自然因素主要是因为一些天气原因导致的,属于不可控制的类型,人为因素则是因为一些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需要我们进行及时的改进。

在土壤发生盐渍化下现象后,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破坏性,使当地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许多的干旱地区在出现土壤的盐渍化现象之后,就会导致当地的土地向着荒漠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循环。

当农业种植区域的土壤出现盐渍化现象时,会导致农作物无法进行正常的生长,带了巨大的农业经济损失。

特别是当地的植物长期受到土地盐渍化的影响,为了保证自身的生长存活,会向着盐生植物的方面不断改变,最后导致生态环境失衡,土地逐渐废弃。

许多地区错误灌溉方式也出现土壤盐渍化现象,需要我们及时改变。

一、土壤盐渍化现状及危害土地中的地下水含有一定的盐分,当地下水上升到地表位置时,发生蒸发现象,导致土壤中的水分变少,盐分留在了地表,随着这种现象的不断重复,盐分在土壤表面的含量不断上升,直到到达影响农作物生产的情况,这就出现土地盐渍化现象,当土地盐渍化现象严重到一定的隋况,就导致土地出现荒漠化。

我国存在着许多的干旱地区,这些干旱地区受到气候的影响,原有的生态环境本来就比较脆弱,在发生盐渍化现象后,会导致区域内的环境迅速失衡,形成恶性循环。

盐渍化土壤有着很多不同的类型,主要受到地形地貌的影响,不同地形地貌出现土地盐渍化会有着不同的情况。

盐渍化土壤对于农作物的生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破坏原因:第一个就是因为盐渍化土壤里含盐量过高的原因。

盐渍化土壤的主要特性就是具有较高的含盐量,这会导致土壤对植物的生长养分变少,导致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发育。

第二个就是土壤渗透压的改变。

含盐量对渗透压的影响是巨大的,植物在盐渍化土壤中生长时,过高的渗透压不但导致植物水分的正常吸收,还可能导致植物中的水分被土壤吸收,导致植物的死亡。

农药化肥的危害

农药化肥的危害

农药化肥的危害蔬菜农药、化肥残留超标有哪些危害化学农药的主要危害是化学农药在蔬菜作物上未完全降解的残留物对人畜的直接毒害。

食用农药残留特别是有机磷农药残留严重超标的蔬菜、会直接危及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肝、肾等重要器官,甚至引起急性中毒而致死。

长期食用受污染的蔬菜,残留农药在人体内蓄积过一定限度后会导致一些慢性疾病,如癌症、动脉硬化、心血管病、胎儿畸形、死胎、早夭、早衰等疾病。

受到化肥污染的蔬菜易积累硝酸盐。

人体直接使用后,消化道内会形成亚硝酸胺类致癌物质。

各种蔬菜中富集硝酸盐的能力迥然不同,大体是以根、茎、叶为食用部分的污染较重,如菠菜、芥菜。

以花、果实、种子为食用部分的污染较轻,如西红柿、茄子、辣椒、各种瓜类、食用菌类、豆类等。

食用被施用过剧毒农药的蔬菜会产生致癌物质南宁市蔬菜研究所高级农艺师林桂芝介绍,食用了被施用过剧毒农药的蔬菜会产生致癌物质。

由于新陈代谢和人体自身所具有的免疫力,一般食用了有农药残留的蔬菜不会立即有反映,有毒物质大部分会被排除体外。

但如果食用了施用“甲胺磷”、“1059”、“3911”、“甲级对硫磷”、“灭多威”等禁用、剧毒农药的蔬菜,人体内硝酸盐就会变成亚硝酸盐,成为致癌物质,这种积累性中毒对人体危害极大。

这些高毒农药虽满足了农民病虫害防治的需要,但给人体会带来极大危害。

我国有关部门已制定出削减高毒有机磷杀虫剂的计划。

农业部去年发文停止批准新增甲胺磷、甲基对硫鳞、磷胺等高毒有机磷的登记。

什么是农药残留?农药残留问题是随着农药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而产生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主要是含砷或含硫、铅、铜等的无机物,以及除虫菊酯、尼古丁等来自植物的有机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工合成有机农药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化学农药年产量近200万吨,约有1000多种人工合成化合物被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杀藻剂、除虫剂、落叶剂。

这些农药的大量施用,造成一些农药污染问题,对人体健康形成了威胁。

为什么施用化肥会引起环境污染

为什么施用化肥会引起环境污染

02
土壤结构破坏
大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
,进而影响农作物生长。
03
环境污染
农田排水中的营养物质会随着径流进入河流、湖泊等水体,影响水质
,导致鱼类死亡、水生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
地下水的影响
地下水污染
化肥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和有害有机物,会随农田排水和 雨水渗入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污染。
渗透。
土壤重金属污染
03
化肥中的重金属元素,如汞、镉、铅等,可能在土壤中积累,
对土壤生物和农作物产生毒害作用。
大气污染
温室气体排放
化肥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
有害气体排放
化肥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在挥发过程中,可能释放出氨气、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对环 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饮用水安全问题
地下水是许多地区的饮用水源,化肥污染地下水后,会对人体 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水资源浪费
地下水被污染后,需要更长时间的自然净化过程,这期间会造 成水资源浪费。
温室气体的排放
二氧化碳排放
化肥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剧全球 气候变暖。
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
化肥在使用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 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科普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化肥污染的认识和 环保意识,引导公众理性使用化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地下水污染
化肥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和有害有机物, 可能渗透到地下水中,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 。
饮用水污染

化肥对土壤的危害

化肥对土壤的危害

化肥对土壤的危害化肥的概念: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

化学肥料的简称。

只含有一种可标明含量的营养元素的化肥称为单元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以及次要常量元素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

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且可标明其含量的化肥,称为复合肥料或混合肥料。

化肥的有效组分在水中的溶解度通常是度量化肥有效性的标准。

品位是化肥质量的主要指标,它是指化肥产品中有效营养元素或其氧化物的含量百分率,如:N、P2O5、K2O; CaO、MgO、S; B、Cu、Fe、Mn、Mo、Zn 的百分含量。

常用化肥:1、氮素化肥氮是蛋白质构成的主要元素,蛋白质是细胞原生质组成中的基本物质。

氮肥增施能促进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形成,使叶色深绿,叶面积增大,促进碳的同化,有利于产量增加,品质改善。

在生产上经常使用的氮素化肥有:①硫酸铉(硫铉):白色或淡褐色结晶体。

含氮20%— 21%,易溶于水,吸湿性小,便于贮存和使用。

硫铉是一种酸性肥料,长期使用会增加土壤的酸性。

最好做追肥使用,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用量为15-20 千克。

②碳酸氢铉(碳铉):白色细小结晶,含氮17%,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易分解挥发。

可作基肥或追肥使用,追肥时要埋施,及时覆土,以免氨气挥发烧伤秧苗。

③尿素:白色圆粒状,含氮量为46%。

尿素不如硫铉肥效发挥迅速,追肥时要比硫铉提前几天施用。

尿素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一种,尿素为中性肥料,不含副成分,连年施用也不致破坏土壤结构。

2、磷肥磷是形成细胞核蛋白、卵磷脂等不可缺少的元素。

磷元素能加速细胞分裂,促使根系和地上部加快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早成熟,提高果实品质。

在生产上常用的磷肥有:①过磷酸钙:为灰白色或浅灰色粉末,也有颗粒状的,含P2O5 12% — 18%,具有吸湿性和腐蚀性,施入土壤后易被土壤固定而降低肥效,可作基肥和追肥使用,在施用时宜集中施用或和有机肥料混合施用,这样可以降低磷的固定,从而提高肥效。

猪粪发酵方法

猪粪发酵方法

猪粪发酵方法猪粪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但直接使用生猪粪肥会导致土壤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物质含量过高,对植物生长和土壤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将猪粪进行发酵处理,可以有效降解有机质,减少对土壤的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物生长。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猪粪发酵方法。

首先,猪粪堆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发酵方法。

将猪粪堆放在通风良好的场地上,堆成圆锥形或长方形,每层猪粪之间撒上适量的秸秆、稻草等碳源材料,然后浇上适量的水,使猪粪的湿度控制在60%左右。

在堆放过程中,需要定期翻堆,促进猪粪的均匀发酵。

一般情况下,猪粪堆肥的发酵周期为2-3个月,待猪粪呈现出褐色、疏松、无异味时即可使用。

其次,利用发酵桶进行猪粪发酵是一种较为简便的方法。

选用一个密封性好的塑料桶或铁桶,将猪粪和适量的秸秆、稻草等碳源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装入桶中,然后加入适量的发酵剂,如腐殖酸菌、复合微生物菌剂等,再适量加水,搅拌均匀后密封发酵桶。

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通气和搅拌,促进猪粪的充分发酵。

一般情况下,利用发酵桶进行猪粪发酵的周期为1-2个月,待猪粪呈现出黑褐色、松软、无异味时即可使用。

最后,利用发酵堆进行猪粪发酵是一种较为高效的方法。

首先在场地上搭建一个发酵堆,堆面积和高度根据猪粪的数量和发酵条件而定,然后将猪粪和适量的秸秆、稻草等碳源材料按一定比例堆放在发酵堆中,再加入适量的发酵剂和水,然后覆盖发酵堆表面,保持堆体湿度和通风状态。

在发酵过程中,需要定期翻堆和通风,促进猪粪的全面发酵。

一般情况下,利用发酵堆进行猪粪发酵的周期为1个月左右,待猪粪呈现出黑色、松软、无异味时即可使用。

总之,猪粪发酵是将猪粪转化为有机肥料的重要方法,通过发酵处理可以有效改善猪粪的肥效特性,减少对土壤的污染,促进植物生长。

选择合适的发酵方法,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土壤原位EC计分析土壤盐害对蔬菜栽培有哪些影响

土壤原位EC计分析土壤盐害对蔬菜栽培有哪些影响

土壤原位EC计分析土壤盐害对蔬菜栽培有哪些影响一、土壤盐碱化对植物造成哪些影响:健康的土壤是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的基础,但是由于频繁的农事耕作,不合理灌溉,盲目施肥导致土壤质量严重下降,土壤盐碱化日益突出,当土壤原位EC计检测出土壤含盐量过高时,这会对蔬菜栽培造成一定的影响,具体会产生哪些不良的影响呢?请见以下内容。

1、使土壤微生物减少:当土壤出现盐渍化以后,有机质减少,土壤微生物失去了生存繁衍的食物,那么其数量就会大大降低。

在微生物少的土壤中使用有机肥,其转化效率也非常缓慢。

2、使土壤更加板结:当土壤原位EC计检测出土壤含盐量过高,土壤中团粒结构减少时,土壤的通气透水性变差,土壤遇水变得粘结,干了后会在地表出现大量裂痕,蔬菜的根系在这样的土壤中生长会变得很缓慢。

3、抑制蔬菜根系的生长发育:当土壤原位EC计检测出土壤出现盐渍化现象时,如果蔬菜在这种土壤中生长,那么植株会变得矮小,发育不良、叶色浓,严重时还会出现叶片干枯现象,根部也会枯死,整株凋萎死亡,最终作物的产量及品质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土壤的修复刻不容缓,没有健康的土壤,蔬菜无法生长。

4、是细胞质中金属离子(主要是Na+)的大量积累,它会破坏细胞内离子平衡并抑制细胞内生理生化代谢过程,使植物光合作用能力下降,最终因碳饥饿而死亡。

5、是盐碱土壤是一个高渗环境,它能阻止植物根系吸收水分,从而使植物因"干旱"而死亡.同时盐碱土壤pH值较高,这使得植物体与外界环境酸碱失衡,进而破坏细胞膜的结构,造成细胞内溶物外渗而使植物死亡.因而,受盐碱胁迫的植物一方面要降低细胞质中离子积累,另一方面还通过积累过程产生某些特殊的产物,如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等来增强细胞的渗透压,阻止细胞失水,稳定质膜及酶类的结构. 多数植物不宜生长在盐碱地上。

而盐碱植物在形态和生理上都与其生长环境相适应。

托普云农土壤盐分记录仪/土壤盐分测量仪主要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土壤,水培养基质的盐分含量测量。

化肥使用过量的十大危害

化肥使用过量的十大危害

化肥使用过量的十大危害!化肥使用过量的10大危害:1.化肥中不含有机质、腐殖质,因此大量使用化肥,土壤由于有机质和腐殖质的缺乏,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造成土壤板结,农植物产量下降。

2.化肥利用率低,氮肥因为易挥发、流失,利用率只有30%-50%,磷肥的利用率才10%-25%,因为磷酸根化学活性活泼,施入土壤后大部分磷与土壤中的Zn2+、Mg2+、Ca2+、Fe3+、Al3+等阳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磷肥。

钾的利用率也只有50%左右。

3.化肥大量使用使蔬菜瓜果品质大大下降。

由于作物不仅仅需要氮磷钾,同时还需要钙铁锌硒等许多微量元素,而化肥一般成分比较单一,所以长期使用化肥必然导致土壤中所含养分趋于单一,易使作物营养失调,从而导致作物内部转化合成受阻,必然导致作物品质下降,瓜不甜,菜不香。

4.危害人体健康。

大量施用化肥,易使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超标,而亚硝酸盐与胺类物质结合形成N-亚硝酸基化合物为强致癌物质。

5.化肥的大量使用,还造成土壤的有益菌、蚯蚓的大量死亡。

6.化肥的长期低效施用,往往造成土壤中某些元素的过分积累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及环境的污染。

7.从中国大量使用化肥看,越使用化肥,地利就越下降,就越依赖化肥,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8,过量使用化肥给农民带来严重的收入损失。

据抽样调查,我国80%的农户习惯凭传统经验施肥,不考虑各种肥料特性,盲目采用“以水冲肥”、“一炮轰”等简单的施肥方法。

全国有1/3农户对作物过量施肥,导致农民种地投入不断增加,虽然粮食产量增加,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有的地方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只增加成本不增加产量,造成农产品品质低劣,使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甚至降低其收入。

9.影响作物品质。

由于农田大量施用单元素化肥,其养分不能被作物有效地吸收利用。

氮、磷、钾等一些化学物质易被土壤固结,使各种盐分在土壤中积累,造成土壤养分失调,部分地块的有害重金属含量和有害病菌量超标,导致土壤性状恶化,作物体内部分物质转化合成受阻,使农产品品质降低。

有机肥料施用技术

有机肥料施用技术

有机肥料施用技术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历史比较悠久,近年来随着化肥的大量施用,农田有机肥料施用量逐渐减少,但在蔬菜生产中,有机肥料仍然是一项重要的肥源,而且起着化肥和生物肥料所起不到的作用。

这与有机肥料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随着有机农业和有机栽培的逐渐普及,有机肥料将越来越受重视。

第一节有机肥料施用方法一、作基肥施用1.概念有机肥料养分释放慢、肥效长、最适宜作基肥施用。

在播种前翻地时施入土壤,一般叫底肥,有的在播种时施在种子附近,也叫种肥。

2.施用方法(1)全层施用在翻地时,将有机肥料撒到地表,随着翻地将肥料全面施人土壤表层,然后耕入土中。

这种施肥方法简单、省力,肥料施用均匀。

这种方法同时也存在很多缺陷。

第一,肥料利用率低。

由于采取在整个田间进行全面撒施,所以一般施用量都较多,但根系能吸收利用的只是根系周围的肥料,而施在根系不能到达的部位的肥料则白白流失掉;第二,容易产生土壤障碍。

有机肥中磷、钾养分丰富,而且在土壤中不易流失,大量施肥容易造成磷、钾养分的富集,造成土壤养分的不平衡;第三,在肥料流动性小的温室,大量施肥还会造成土壤盐浓度的增高。

该施肥方法适宜于:①种植密度较大的作物。

②用量大、养分含量低的粗有机肥料。

(2)集中施用除了量大的粗杂有机肥料外,养分含量高的商品有机肥料一般采取在定植穴内施用或挖沟施用的方法,将其集中施在根系伸展部位,可充分发挥其肥效。

集中施用并不是离定植穴越近越好,最好是根据有机肥料的质量情况和作物根系生长情况,采取离定植穴一定距离施肥,作为待效肥随着作物根系的生长而发挥作用。

在施用有机肥料的位置,土壤通气性变好,根系伸展良好,还能使根系有效地吸收养分。

从肥效上看,集中施用特别对发挥磷酸盐养分的肥效最为有效。

如果直接把磷酸盐养分施入土壤,有机肥料中速效态磷成分易被土壤固定,因而其肥效降低。

在腐熟好的有机肥料中含有很多速效性磷酸盐成分,为了提髙其肥效,有机肥料应集中施用,减少土壤对速效态磷的固定。

盐渍化及酸化对保护地土壤的危害

盐渍化及酸化对保护地土壤的危害

盐渍化及酸化对保护地土壤的危害作者:李圆月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8年第04期摘要设施栽培作为目前发展最快的农业生产栽培模式,其生产管理特点对土壤有机质、养分、盐分等方面的动态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土壤;盐渍化;酸化;保护地;危害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农业的不断进步,保护地生产成为当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合理开发和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为特征的高度集约的设施农业在中国得到迅猛发展,全国设施农业面积已突破210万hm2。

凭借肥沃富饶和发达的农业灌溉系统,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蔬菜产业迅速发展,为农民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传统的“粪大水勤”的蔬菜生产栽培难以适应目前人们对优质、营养、安全、无污染的绿色蔬菜产品的需要。

尤其是在塑料大棚蔬菜生产中,菜农只考虑增产,在施肥措施上,普遍存在投肥过多、养分失衡、肥效不佳、资源浪费等问题;不仅影响到蔬菜产量和品质,降低了生产效益,且造成土壤退化和地下水源的污染。

再加上设施农业中特殊的环境条件如半封闭性结构、高复种指数、高温高湿、自然光照射少和缺乏雨水淋洗等,使设施土壤产生了一系列的障碍问题,如土壤养分失调、硝酸盐大量积聚、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微生物种群受损、作物连作障碍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已对设施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因此,了解设施制度下土壤养分变化规律,对防止设施土壤退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小环境压力,确保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1 保护地土壤盐渍化的危害1.1 蔬菜出现生理性干旱和生长不良。

轻则植株生长矮小,发育迟缓;重则叶片变褐,边缘变枯黄,根毛变褐或腐烂,最终导致死苗。

1.2 病虫害严重。

植株生长不良导致抗病虫害能力大大降低。

1.3 高浓度潜在离子危害。

什么是有机肥和无机肥

什么是有机肥和无机肥

什么是有机肥和无机肥时间:2015年10月22日 21:14无机肥为矿质肥料,也叫化学肥料,简称化肥。

它具有成分单纯,含有效成分高,易溶于水,分解快,易被根系吸收等特点,故称“速效性肥料”。

广义上的有机肥:俗称农家肥,包括以各种动物、植物残体或代谢物组成,如人畜粪便、秸秆、动物残体、屠宰场废弃物等。

狭义上的有机肥:专指以各种动物废弃物(包括动物粪便;动物加工废弃物)和植物残体(饼肥类;作物秸秆;落叶;枯枝;草炭等),采用物理、化学、生物或三者兼有的处理技术,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包括但不限于堆制;高温;厌氧等),消除其中的有害物质(病原菌、病虫卵害、杂草种籽等)达到无害化标准而形成的,符合国家相关标准(NY 525-2002)及法规的一类肥料。

有机肥料标准定义(NY 525-2002):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生活中大家种植的时候经常需要用到肥料,现在更多的人建议用有机肥,但是有时候也需要无机肥,到底有机肥有什么好处呢,有机肥和无机肥有什么区别呢.一、有机肥与无机肥对比1、有机肥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

经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植物残体加工而来,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富含大量有益物质,包括: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

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

广义上的有机肥:俗称农家肥,包括以各种动物、植物残体或代谢物组成,如人畜粪便、秸秆、动物残体、屠宰场废弃物等。

另外还包括饼肥(菜籽饼、棉籽饼、豆饼、芝麻饼、蓖麻饼、茶籽饼等);堆肥;沤肥;厩肥;沼肥;绿肥等。

狭义上的有机肥:专指以各种动物废弃物(包括动物粪便;动物加工废弃物)和植物残体(饼肥类;作物秸秆;落叶;枯枝;草炭等),采用物理、化学、生物或三者兼有的处理技术,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包括但不限于堆制;高温;厌氧等),消除其中的有害物质(病原菌、病虫卵害、杂草种籽等)达到无害化标准而形成的,符合国家相关标准(NY 525-2002)及法规的一类肥料。

不同有机肥对土壤盐分的影响及崇明柑橘适用有机肥的筛选

不同有机肥对土壤盐分的影响及崇明柑橘适用有机肥的筛选
Key words Facility cultivation;Citrus;Organic fertilizer;Salt-based ions
崇明岛位于西太平洋沿岸中国海岸线的中点地区,地处
我国最大河流长江入海口,是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 崇明
岛的土壤电导率普遍较高,全岛电导率均值达 7. 087 μS / m,
牛粪
Cow
manure
4. 5 m,拱高 1. 8 m,宽度 8. 0 m。 拱顶和周围覆盖 PE 棚膜,
1. 4 样品采集及相关指标测定 在指定的培养天数进行取
砧木为枳壳,中间砧木为 25 a 树龄的温州蜜柑,高位嫁接 3
土水浸提液测 pH);电导率:电导率仪测量(1 ∶ 5土水浸提液
明设施柑橘发展提供支撑,同时建立一种从土壤盐分安全角
度筛选有机肥的方法。
处理
Treatment
空白 Blank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土壤来源 试验土壤于 2021 年 3 月取自上海市崇
明区 绿 华 镇 绿 园 村 欢 绿 果 蔬 合 作 社 ( 31° 78′ 05. 07″ N,
121°19′23. 07″E)。 该试验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
230036;3. Anhui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Green Phosphate Fertilizer, Hefei,
Anhui 230036)
响了树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影响了果实品质
[3]
,农户需
要采取限根栽培,防止地下水盐分过高的影响,也考虑用雨

盐碱地

盐碱地

我国干旱缺水地区的盐碱地摘要:盐碱地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它是盐类集结土壤的一个种类,土壤中的过高盐分严重影响农作物正常的生育进程和生理指标,进而影响到粮食品质及人类的健康水平。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人们在不断探索和实践改良经验。

本文从对盐碱地的认识入手,系统分析盐碱地改良的几种技术,探索盐碱地治理的方式,并对盐碱地的植被修复进行了技术展望。

关键词: 盐碱地改良治理植被恢复Abstract: the harm of saline-alkali land is very serious, it is a type of soil salt was too high, the soil saltier serious impact of birth process and crop normal physiological indexes, affect food quality and human health. In the past for a long time, people in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mproved experience.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saline-alkali land,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several technology, the saline-alkali improved the way to explore the saline-alkali governance, and the vegetation restoration saline-alkali technical outlook. Abstract: Keywords:saline-alkali Improved governance Vegetationrestoration引言: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的总称。

有机肥料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有机肥料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有机肥料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作者:曲弈来源:《湖北林业科技》2015年第01期摘要:有机肥料能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并改善其质量,还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增加土壤氮素磷素含量,改善土壤的容重和孔隙度,增强土壤保水、保肥和通透性,提供大量微生物来提高土壤的酶活性,加速土壤中有机养分的分解和循环,实现土壤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有机肥料;土壤;理化性质中图分类号:S1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5)01-0031-03The Influence of Organic Fertilizer on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Qu Yi(College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Nanjing ForestryUniversityNanjing210037)Abstract: Organic fertilizer can remidate the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crease the content of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its quality, improve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increase content of N and P and enhance the soil water retention, fertilizer maintenance and permeability. Organic fertilizer provides the soil with a lot of micro organisms to improve the soil enzyme activity, accelerate the decomposition and circulation of organic nutrients in the soil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soil.Key words:organic fertilizer;soil;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自20世紀50年代以来,中国的化肥施用量逐年递增,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也呈逐年递增趋势 [1-2]。

盐碱地治理思路与对策

盐碱地治理思路与对策

盐碱地治理思路与对策盐碱化是全球性的土壤退化问题。

盐碱化草地恢复技术包括物理改良技术、化学改良技术、水利改良技术和生物改良技术,但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限制因素。

物理改良技术的成本较高,大面积治理时存在困难,往往只是临时性措施。

化学改良技术见效快,但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水利改良技术在内陆缺水地区难以使用。

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将不同的改良方法结合使用。

盐碱对植物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盐土中含有过多的可溶性盐类,可提高土壤溶液的渗透压,从而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使植物根系及种子发芽时不能从土壤吸收足够的水分,甚至还导致水分从根细胞外渗,使植物萎蔫甚至死亡。

在高浓度盐类作用下,气孔保卫细胞内的淀粉形成受到阻碍,致使细胞不能关闭,因此植物容易干旱枯萎。

1.2伤害植物组织土壤含盐量过高,尤其在干旱季节,盐类集聚表土常会伤胚轴,其伤害能力以碳酸钠、碳酸钾为最大。

在高 pH 值下,还会导致氢氧根离子对植物的直接伤害。

有的植物体内集聚过多的盐而使原生质受害,蛋白质的合成受到严重阻碍,从而导致含氮的中间代谢物的积聚,造成细胞中害。

1.3影响植物吸收营养由于钠离子的竞争,使植物对钾、磷和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减少,磷的转移也会受到抑制,从而影响植物的营养状况。

1.4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当外界盐度超过植物的生长极限盐度时,植物质膜透性、各种生理生化过程和植物营养状况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最后使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如高盐分浓度可抑制植物种子的萌发等。

盐碱地治理思路与对策1、治理思路一是遵循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盐渍化发生程度,将农艺、工程、生物、化学措施相结合,采取不同的治理改良模式。

二是将盐渍化土壤的改造利用与生态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和培育区域特色农业产业相结合,达到充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提高水分利用率,保持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治理对策一是盐碱地危害较轻地区,以改革区域用水制度,建立全新的节水和用水机制,杜绝大水漫灌,实行按作物、按区域合理轮灌,有效抑制灌溉水大量渗漏为治理重点。

过量施肥对环境的污染机理----农化大全

过量施肥对环境的污染机理----农化大全

过量施肥对环境的污染机理-----农化大全自1994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在北京、山东、陕西等地的20个县600多个点位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北方集约化的高肥用量地区,20%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过国家饮用水硝酸盐含量限量标准(每升硝酸盐含量8 9毫克),45%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过主要发达国家饮用水相关限量指标。

除此之外,因化肥中含有重金属、酸根等物质,其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重要的环境影响如下:1)重金属和有毒元素有所增加从化肥的原料开采到加工生产,总是给化肥带进一些重金属元素或有毒物质。

其中以磷肥为主。

中国施用的化肥中,磷肥约占20%,磷肥的生产原料为磷矿石,它含有大量有害元素F和As,同时磷矿石的加工过程还会带进其它重金属Cd、Cr、Hg、As、F,特别是Cd。

另外,利用废酸生产的磷肥中还会带有三氯乙醛,对作物造成毒害。

研究表明,无论是酸性土壤、微酸性土壤还是石灰性土壤,长期施用化肥还会造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

比如,长期施用硝酸铵、磷酸铵、复合肥,可使土壤中As的含量达50~60 mg/kg。

同时,随着进入土壤Cd的增加,土壤中有效Cd含量也会增加,作物吸收的Cd量也增加。

2 微生物活性降低土壤微生物是个体小而能量大的活体,它们既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执行者,又是植物营养元素的活性库,具有转化有机质、分解矿物和降解有毒物质的作用。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试验表明,施用不同的肥料对微生物的活性有很大的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活性大小的顺序为:有机肥配施无机肥>单施有机肥>单施无机肥。

中国施用的化肥中以氮肥为主,而磷肥、钾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低,这会降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

3)养分失调与硝酸盐累积中国施用的化肥以氮肥为主,而磷肥、钾肥较少,长期施用造成土壤营养失调,加剧土壤P、K的耗竭,导致NO3-N累积。

NO3-N本身无毒,但若未被作物充分同化可使其含量迅速增加,摄入人体后被微生物还原为NO2-,使血液的载氧能力下降,诱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严重时可使人窒息死亡。

土壤含盐量过高对蔬菜有危害.doc

土壤含盐量过高对蔬菜有危害.doc

土壤含盐量过高对蔬菜有危害
在大棚蔬菜的种植过程中,由于周年封闭管理,土壤盐分得不到雨水淋洗使表土的盐分聚集,土壤酸化加重了盐分对作物的危害。

例如番茄心叶卷曲,发生脐腐病及茎腐病增多;草莓老叶周边变褐,逐渐向中心枯萎,花蕾变褐并枯萎,严重时整株死亡。

不同蔬菜的抗盐能力不同,按抗盐能力由强至弱的顺序排列,抗性较强的有:小油莱、甘蓝、萝卜、菠菜、白菜、芜菁、芹菜等;抗性中等的有:茄子、葱、胡萝卜、番茄、青椒、黄瓜等;抗性较弱的有:蚕豆、洋葱、菜豆、莴苣、草莓、鸭儿芹等。

土壤含盐量过高危害作物的主要原因是造成生理干旱,即由于盐分浓度高,土壤渗透压高于根细胞渗透压,使作物丧失了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轻者抑制作物生长并伴有各种缺素症,重者整个植株枯萎死亡。

所以,我们应做好土壤含盐量过高的预防。

第五章化肥施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ppt

第五章化肥施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ppt

因此,向农田施入过量的氮肥,易出现下列 情况: ? 硝化作用释放的氢离子会导致土壤酸化;
? 导致水体中的氮的富营养化; ? 导致地下水受硝态氮污染,尤其质地较轻的
土壤。
? 导致臭氧层遭到破坏
4、氮素肥料在土壤中的保持、固定
土壤胶体的吸附
无机氮的生物固定
有机质固定
无机氮的化学固定
粘土矿物固定
?主要指土壤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 吸收土壤中的氮素以组成生物躯体以及合成更 为复杂的微生物代谢产物——腐殖质等。
污染空气
三、肥料对生物的影响(P131~134)
对人类和动物的影响
对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5.4 土壤肥料污染的调控措施 与防治对策
? 加强对肥料的监督管理,从肥料的质量上扼制污染; ? 经济合理施肥,严防过量施肥; ? 氮、磷、钾肥配合施用; ? 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 ? 推行施肥新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 ? 优化肥料品种结构,研制新型无污染肥料; ? 加强水肥管理,实施控水灌溉; ? 培育高产高效低积累硝酸盐的蔬菜品种。
?一些示踪试验结果表明,施入土壤的氮,大约 有25%~60%被生物固定。
?是暂时的固定。残留在土壤中死的微生物组织 很容易通过矿化作用把固定的氮释放出来。
?指氧化程度低的有机质,通过氧化缩合作用, 将铵转化成为有机杂环化合物。这种固定在 酸性腐殖质土易于发生,在土壤由酸性变成 中性或碱性的情况下也会发生。
第二步硝化:
2HNO2 +O2
硝化微生物
2HNO3 +能量
3、硝态氮的反硝化作用
硝态氮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的反硝化反应大 致趋势为:
-2[O]
2HNO3
-2[O]
-2[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