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具有山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合集下载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1. 引言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种城市化发展模式,旨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此模式是中国根据自身国情和发展需要,结合全球城镇化发展经验,提出的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模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并探讨其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2.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在中国的推行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土地扩张、资源环境压力、户籍制度等。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3.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主要特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与传统城镇化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主要特点:3.1. 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将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作为基础,注重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感。

在城镇化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人民的需求和利益被置于首位,政府会更加注重公共设施建设、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的投入,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3.2. 统筹城乡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打破了传统城镇农村二元结构。

在城镇化过程中,注重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让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发展机会。

3.3. 生态环境优先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十分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在城镇化建设中,中国政府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减少污染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3.4. 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强调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

中国政府将加大对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智能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动城镇化进程中的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4.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优势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相比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具有以下优势:4.1. 助推经济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将加速城市化进程,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流动和资源的重新分配,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镇化的战略地位也越发突出。

党的十六大作出了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战略决策,十七届五中全会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作出具体部署,党的十八大强调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载体之一,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之一。

而201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为何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超过36.2%,对于前年有1.4%的增长,可以说我国城镇化发展是高速增加。

高速增长意味着我们把其他国家几百年的历史浓缩到三十年里面。

由此各种矛盾也在爆发,也带来许多问题。

主要问题有:1.人口城镇化不彻底目前,我国的城镇常住人口中包含了大量农民工。

2012年,我国7.12亿城镇人口中包含约2.34亿在城镇居住6个月以上的农业户籍人口。

除了农民工,我国城镇间流动人口问题日益突出。

据统计局数据推算,2012年我国城镇间流动人口总量达7300万,他们大多文化水平较高,有很多是大学毕业生。

以上两个群体无法享受与本地城镇户籍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

据统计,2012年,我国外出农民工在城镇缴纳养老、医疗保险的比例仅14.3%和16.9%。

他们长期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也影响了内需的充分释放。

2.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加剧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能源消耗偏高,环境污染严重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

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威胁居民健康,部分区域和城市大气灰霾现象突出,许多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水资源短缺现象突出。

目前中国有2/3城市供水不足,1/6严重缺水,其中也包含如天津、北京等特大城市。

201 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是发达国家的3~4倍。

2011年全国新增能源消费就高达2.3亿吨标准煤,相当于意大利或墨西哥一年的消费量。

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及方向

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及方向

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及方向
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及方向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剧,新型城镇化已成为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

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实现人民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推动城市转型发展,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建设美丽
宜居的城市。

新型城镇化的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网络等,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2. 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推动以高技术产业、现
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升级,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和创新能力。

3. 生态环境保护: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目标的实现,推动
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打造宜居的生态城市。

4.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关注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改善城市居
住环境,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服务,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5. 农民工市民化: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农民工在城市落户、享受社会保障、融入城市社会,改善农民工家庭的生活条件。

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要注重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产
业布局等方面的统筹,提高城市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要加强政
府引导和市场机制改革,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及方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居民等各方共同努力,以实现城镇化与人民美好生活的有机结合。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全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全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全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全文应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写。

请注意,该规划为名词,不可以做动词用。

规划指出,今后人口流动的趋势,必然会由人口单向流出转向人口流入、人口分布与经济活动分布、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更加协调,这是大势所趋。

规划强调,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完善城市体系,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镇,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规划要求,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规划强调,要完善土地利用机制,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合理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探索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

规划要求,要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规划强调,要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推进城市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低碳化、绿色化建设,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规划要求,要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

规划强调,要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规划要求,要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深化城乡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城乡住房制度,健全有利于城镇化健康
发展的体制机制。

规划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新型城镇化的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实。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与路径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与路径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与路径一、概述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政府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提出的一项大型战略,旨在推进城镇化转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以及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将从政策推动、发展路径、发展策略等方面剖析新型城镇化的实施。

二、政策推动2014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理念,并制定了五年到十年的规划目标。

政府提出了完善农村土地、户籍制度改革、扶持中小城市、创建特色城镇等一系列政策。

近年来,中央政府提出了以跨越式、绿色、智能等特点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并在政策上加以鼓励和支持。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还提出要协调城乡区域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等内容,并提出了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0平方米等目标。

三、发展路径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遵循跨越式、绿色、智能化等发展路径。

跨越式是指不断深化城镇化发展质量,让农民工众创业、创新、就业、创造财富、分享财富。

绿色则是推进城市绿色建设、城市绿色发展、城市绿色消费,鼓励可持续发展。

智能化则是促进高新科技与城市化的有机结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城市内外部因素,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四、发展策略1. 完善城市规划体制。

此为城市整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规划实施三个层次的城市规划体系,将成为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2. 科学发展空间布局。

坚持合理布局,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多极化、分布式城市格局,将横向扩张转为纵向发展。

3. 完善居住条件。

强化人文服务,将好的教育、医疗、公共安全等社会服务资源配比到城市居住区域内,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4. 加速城市环保和低碳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中加强环境监管,采用低碳技术、推广节能理念等等,降低城市环境压力,合理使用地球资源。

5.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发挥城市与乡村的优势和特色,适应人民群众城市化需求,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探索集体产权制度。

六、结论可见,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是把城市与乡村贫困地区的协调融合,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感提高的必然需要。

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2012年7月27日在2012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上的演讲

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2012年7月27日在2012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上的演讲

在绿色转型与包容性增长中实现贵州科学发展——在2012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上的演讲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2012年7月27日)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首先,我代表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对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全球变局下的绿色转型与包容性增长”是本次会议的主题,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课题。

绿色转型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的新型发展道路;包容性增长以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环境友好的平衡和谐为根本目的。

在当前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发展成果还不能惠及全体社会成员、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加快绿色转型,实现包容性增长,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方向,也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我们认为:促进绿色转型,实现包容性增长,应当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

我们要依靠加快发展,打牢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依靠加快发展,增加社会财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促进绿色转型,实现包容性增长,应当探索绿色经济的有效模式。

绿色经济是现代化进程中更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更科学的制度安排。

发展绿色经济,应当注重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体系;注重培育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把人的活动控制在环境资源可承载的范围内;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安全,改善人居环境。

促进绿色转型,实现包容性增长,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公平公正的发展理念。

包容性增长,既强调经济发展又强调社会公平,既要见物又要见人,是经济增长、人口发展和制度公平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

我们要坚持公平公正,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障碍;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对贵州这样一个工业化、城镇化相对滞后的省份来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在绿色转型与包容性增长中,努力走出一条破解资源环境制约难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新路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

2024年新型城镇化会议讲话范文(二篇)

2024年新型城镇化会议讲话范文(二篇)

2024年新型城镇化会议讲话范文(一):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推进全镇新型城镇化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明确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思路和目标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将是未来几十年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

城镇化进程蕴含着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扩大内需的巨大潜力和富裕百姓的空前红利。

把握好这一历史机遇,探索走出一条符合山区实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成为我们皇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全镇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按照全域统筹、城乡一体的思路,深入实施社区化发展战略,全镇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正在进行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修编,逐步确立了以镇驻地为核心,寿塔、郝戈庄生态小镇为支撑,其它农村社区为补充的梯次发展格局。

镇驻地初步形成了东部生态休闲区,西部产业集聚区,中部行政服务区,南部商贸文教区,北部养老居住区功能分区。

镇区发展空间逐渐拉开,面积达到____平方公里,驻地人口达到____万人。

二是发展基础有效夯实。

今年1—____月份,全镇____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____亿元,销售收入____亿元,实现利税____亿元,分别同比增长____%、____%、____%。

过____万元项目____个,完成投资____亿元,同比增长____%。

三次产业比例为18:55:27。

完成财政总收入____万元,同比增长____%,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____万元,同比增长____%。

总体看,今年以来经济运行基本面较好。

三是发展统筹取得突破。

将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增减挂钩项目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结合起来,规划建设桃源居聚合区、寿塔聚合区等安置区____处____万平方米,可安置____户,____人。

乡村教育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____所中小学完成标准化验收,柏戈庄、郝戈庄标准化学校基本完工,城乡义务教育初步实现均衡发展。

农村集中供水实现村村通,全镇____公里路网实现互联互通,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作深入推进,镇区实现污水集中处理。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分析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分析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分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城市化的浪潮。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正在走一条独特的道路,即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这条道路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同时也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本文将从城镇化的意义、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点、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分析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的意义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体现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并且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都有重要影响。

从一般意义上讲,城镇化可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民生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力生产力,减轻农村贫困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群化: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注重城市和城市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协同发展,重视构建大中小城市网络和城市群,实现城市和城市之间高效有序的协同发展。

2.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注重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特别是农民的产权问题。

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探索实现城乡一体化,打破户籍制度,落实产权保护,让农民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务和基本权益。

3.城市治理创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注重城市治理创新,推行公共管理和服务现代化,建立全过程的城市规划和管理体系,形成完整的城市运行和管理模式,提高城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面临的挑战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虽然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不足,人口密集区面临着交通、水、电、气等方面严重的压力。

2.城乡收入差距较大。

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城市群和城市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农村,农村贫困人口较多,收入来源单一。

3.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城市群和城市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城市环境、水资源等资源短缺,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仍然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改进,未来发展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城市布局。

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及方向

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及方向

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及方向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及方向一、引言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程度的逐渐提高,新型城镇化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文将就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及方向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二、新型城镇化的目标1.人口迁移管理农村贫困人口: 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关注农村贫困人口的人口迁移问题,通过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实现贫困人口向城市转移,并提供适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

2.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减少绿地面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3.提高城市发展质量: 通过发展城市产业和提高城市服务水平,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

4.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通过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发展乡村旅游、农业科技等新型城乡产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5.建设智慧城市: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效率,改善市民生活品质。

三、新型城镇化的方向1.抓好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 加强对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和管理,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推进城市化率提升: 通过加大城市化转型力度,提高城市化率,促进城市化质量和规模的同步提高。

3.建设人文城市: 注重文化传承和城市特色,建设人文城市,提高城市的文化内涵和魅力。

4.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加大对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创意产业,提高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5.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全面的医疗、教育、养老等服务,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附件:1.新型城镇化规划纲要2.国土空间规划方案3.城市发展规划和政策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新型城镇化:指以人为核心,以人居环境、产业经济、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设施为重点,以城乡一体化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城镇化形态和发展模式。

特色经济与城镇互动发展 探索山区城镇化新路子

特色经济与城镇互动发展 探索山区城镇化新路子

造县 域经济 的发展 平 台。
前 ,县 民营生 态工 业 园 拉 ,
市框架 1 3 平 方公 里 , 累}
园项 目达 1 2 0 个 , 实现 产
1 0 亿多元 , 安置 农村富寺
动力
16 .
万 人。
20 0 7
年 ,刍
工 业 总产值 完成 16 7 亿:
地 方财政 一 般预 算收入 4
元 ,工 业 税 收对财政 的贡 南
推进 , 特色产业与城镇互 动协调 发展 白{
好格局 。
二 、 打造特 色工 业 集 中区 。实现 j
与城 镇 互 动 发 展 。 坚持项 目 向园 区 集
产业 向沿 线集 中、 人 口 向城 镇 集 中 ,埠
形成 了 中药制 药 、 汽车 配 件 、 钢铁 及 磋
辅料、 农产品加工 四 大支柱产业和 宛 龙成 、 西 保三 大龙头企业 。 依托县 城翔
发 展 . 构 筑 与特 色产 业 互 动 的城 镇
体 系 。 西 峡是 地 处河南 省西 南j 盘陲
和八 百 里 伏牛山腹地的一 个深 山
县 ,全县 总面 积 3 4 5 4 平 方公 里 其 ,
中山坡面积 占 8 0 % 以上 ,人 口 密度 1 2 7 人
/平 方公 里 ,低于 全 国平 均人 口 密度 1 3 2 人
额达到 6 0 % 以上 , 全 县 工 业 化率逻
5 6 . 1 % 。 特 色工 业 的快速 发展 , 为西 螗 聚 了财 力 ,增 加 了城 镇建设 投入 ,也 岁
镇发展提供 了强有力的支撑。 近 年来
县 累计投入 城镇 建设 资金 1 0 多亿元
中财政投 入 8 亿多元 ,仅 2 0 0 7 年就 型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地测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 29 张维军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镇化的战略地位也越发突出。

党的十六大作出了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战略决策,十七届五中全会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作出具体部署,党的十八大强调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载体之一,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之一。

而201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为何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超过36.2%,对于前年有1.4%的增长,可以说我国城镇化发展是高速增加。

高速增长意味着我们把其他国家几百年的历史浓缩到三十年里面。

由此各种矛盾也在爆发,也带来许多问题。

主要问题有:1.人口城镇化不彻底目前,我国的城镇常住人口中包含了大量农民工。

2012年,我国7.12亿城镇人口中包含约2.34亿在城镇居住6个月以上的农业户籍人口。

除了农民工,我国城镇间流动人口问题日益突出。

据统计局数据推算,2012年我国城镇间流动人口总量达7300万,他们大多文化水平较高,有很多是大学毕业生。

以上两个群体无法享受与本地城镇户籍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

据统计,2012年,我国外出农民工在城镇缴纳养老、医疗保险的比例仅14.3%和16.9%。

他们长期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也影响了内需的充分释放。

2.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加剧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能源消耗偏高,环境污染严重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

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威胁居民健康,部分区域和城市大气灰霾现象突出,许多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水资源短缺现象突出。

目前中国有2/3城市供水不足,1/6严重缺水,其中也包含如天津、北京等特大城市。

201 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是发达国家的3~4倍。

生态文明国家战略

生态文明国家战略


要 着 力推 进 绿 宦

化 健 康 发 展 ; 通 过 推 进 城 镇 化把 生 态
文 明理 念 和 原 则融 入 全 过 程



改 革开 放 以来

长期 实 行 主 要 依
循环 发 展

低碳 发展
形 成寺

走 集约

赖 增 加 投 资 和 物 质 投 入 的粗 放 型 经 济
资 源 和 保 护 环 境 的 空 间格 局 构



推广绿 色 建!

提 出要

坚 持 绿 色 低碳

绿 色施工
发展 绿色经 济
推广缛

… …
清洁发展

加 强 生态文 明制度建设

生 态 文 明 新 高度
2 0 13
消费模 式 推 行 政 府 绿 色 采 购

走新型 城 镇 化道 路 识 到低 碳 发 展
无疑



人 们进

步认


11


12 日 闭 幕 的十 八
改 革 生 态 环 境保 护 管理 体 制
是 从 资 源 管理

李 克 强 总 理 曾经 指 出
是 简 单 的城 市 人

的先进 理 念 和 经 验 融 入 到 该 省 的设 计


这实际
比例 增加 和 面 积 扩

作中

环 境 管理

生 态 管理



而 是 要 在产 业 支撑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5.30•【字号】黔府发〔2016〕15号•【施行日期】2016.05.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贵州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省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综合性、战略性、引导性规划,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具体落实,是统筹推进全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及示范区建设的指导依据。

制定实施《规划》,有利于推动形成山水城市、绿色小镇、美丽乡村、和谐社区的多彩贵州格局,建成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走出一条有特色、集约型、多样化、可持续的贵州城镇化发展新路,对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我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全面把握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深刻领会我省城镇化建设的“新”与“特”,切实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领导。

省有关单位要结合职能职责,制定《规划》配套政策与措施,形成支撑《规划》实施的政策保障。

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要根据《规划》制定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地方和基层首创精神,坚持因地制宜,推进试点示范,加快城镇化重点领域率先突破。

省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要建立监督检查和评估机制,实时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配套政策制定情况和各地推进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导,加强工作考核,定期组织评估,推动《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学习心得一.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理念城镇化是人口集聚和社会现代化的过程,涉及到人口聚居、就业、生态、环境、公共设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政府服务等各种因素。

2012 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从而正式确立了新型城镇化这个概念。

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在原有城市化内容的基础上,赋予了一些新的理念和内涵。

概括起来,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人的因素。

强调人口城镇化,更加注重人的发展需求,即“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首要问题。

它要求以市民为主体,围绕人民群众现代化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提供完善的城镇承载条件和现代化生产、生活服务。

新型城镇化要求有效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即解决好进城农村人口彻底离开土地,永久居留城镇的问题。

不但要解决好进城农民真正享受城市各项保障,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还要解决好他们的支付水平和支付水平问题,让他们能体面地享受社会文明发展成果,融入现代化经济文化生活方式。

解决好这些问题又必须解决好城镇化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问题,以形成有效合理的就业空间。

2.节约、集约使用资源,尤其是要集约、节约配置土地资源。

李克强总理强调,“推动城镇化的过程是资源和要素在空间上优化的过程。

最重要的是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高效配置。

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定要坚持集约发展、有序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水平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推动城镇化建设向集约、节约使用土地等各种资源和低能耗转变,实现各种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防止“摊大饼”、盲目“圈地造城”,准确处理和解决好城市化建设与农业用地的矛盾。

3.注重环境友好发展。

社会发展和文明的高度化,使人民群众对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要求,其中既包括了对城市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的美化、绿化要求,对水和空气质量的要求,也包括了对城市内部及其周边社会治安、交通秩序、环境卫生等方面的要求。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作者:杨荫凯来源:《财经界》2014年第02期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规律,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科学推进城镇化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六项主要任务。

正确理解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有利于系统把握推进城镇化的方向和重点。

结合学习中央最新精神,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涵至少应体现在如下八个方面:一是根本目的:农村居民的市民化。

让更多农民到城镇定居并享受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新型城镇化的直观表象,也是根本目的。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2000-2012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由10.5个百分点扩大到17.3个百分点,这种半城镇化状态严重影响了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也造成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

实现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首要目标,这至少有两个突出标志:第一是将进城的农村居民户籍调整为城市居民。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

这就要求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决定》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规模城市的人口调控政策,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

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应注重发挥城市群和中小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

当然,从改革的长远要求来看,最终目标是要取消城乡户籍制度,彻底破除附着在城乡居民身上的外在标签。

第二是让转变了身份的农村居民能够真正享受到平等的市民待遇,这是促使农民变为市民的本质要求。

因地制宜走特色城镇化道路裕民城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因地制宜走特色城镇化道路裕民城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因地制宜走特色城镇化道路———浅谈裕民城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赵爱莲(中共裕民县委党校新疆裕民县834800)[内容提要]城镇化是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城镇化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镇化的推进要科学确定城镇发展定位。

规划要以人为本、科学决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作为保障。

只有因地制宜,建设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城镇体系结构布局科学,宜居宜业,特色突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城镇,才能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城镇化统筹协调以人为本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D O I 编码]doi:10.3969/j.issn.1674-6287.2013.02.04[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87(2013)02-0017-03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从“老四化”到“新四化”,城镇化是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城镇化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裕民城镇化建设现状裕民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塔额盆地南缘、准噶尔盆地西缘。

南、东临托里县,东北与额敏县毗连,北与塔城市面上相邻,西部、西南部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150余公里。

县城所在地哈拉布拉镇距乌鲁木齐525公里。

距塔城地区行署所在地63公里,距国家一级口岸巴克图90公里,距阿拉山口口岸直线距离180余公里,被誉为第二亚欧大陆桥的金三角地带。

全县东西宽65公里,南北长120公里,总面积为6220平方公里。

境内亚高山、中山地面积为727.7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1.7%,低山、丘陵面积为3134.8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0.4%。

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冀政发〔2016〕27号)精神,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省会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城镇化工作的系列重大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围绕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着力在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优化行政区划和创新城市管理、综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实质性突破,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全市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二、优化新型城镇化布局(一)构建一河两岸三组团核心区。

加快实施城市北跨发展战略,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提升省会功能。

统筹滹沱河北岸区域城市与产业空间布局,引导产业集聚和发展。

加强产业园区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对接,鼓励制造业向园区内集中发展,通过产业的集中,带动人口聚集。

按照“低碳、生态、智慧”的理念和国家级新区的标准搞好正定新区建设,重点发展新兴城市功能,打造滨水宜居宜业生态新城。

恢复正定古城历史风貌,推动古城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

发挥好石家庄综合保税区临空经济优势,承接产业转移,抓好产业发展,建设石家庄产业新高地和加快发展的新引擎。

(牵头市级领导:王韶华,正定新区、正定县、综合保税区按职能分工负责)大力改造提升主城区,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和承载能力。

严格控制大规模旧城改造,逐步降低城市开发强度和密度。

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优先安排道路交通、园林绿化、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城市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意见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意见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8.30•【字号】云政发[2011]185号•【施行日期】2011.08.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11]185号)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为切实转变城乡建设用地方式,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坝区优质耕地,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强耕地保护和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全省各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

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保护耕地与保障用地的矛盾不断加剧,保护耕地特别是坝区优质耕地的形势十分严峻。

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妥善处理好城镇化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遏制城镇建设在坝区无序扩张,走出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城镇化发展路子,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对坝区优质耕地实行特殊保护,科学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做到保护与保障并举,才能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三)是粮食等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保障。

坝区优质耕地集中,是全省的“米袋子”和“菜篮子”。

保护好坝区耕地事关粮食安全和民生大计。

我省大于1平方公里的坝子有1589个,其中耕地面积2101.4万亩,占坝区面积的54.7%。

目前,坝区优质耕地已被建设占用35%左右,且呈加速发展趋势,已危及到云南长远发展特别是粮食安全。

因此,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坝区优质耕地,是确保云南粮食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保障。

(四)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 题 调研
S u b j e c t S u r v e y
走具有山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罗 杰
把形成 山、水 、田、园 、城交相辉 映的独特景观作为 山地城镇发 展的 目标和方 向,努力做到 : 延承历史而不俗套 ,顺应时代而不 造作 ,源于 民族而超于 民族 ,植于本土而胜于本色
加大 机制创新 。市委 、市政府切 实加强领导 ,层层成 立
组织领导机构 ,制定有 目标 、有任务 、有措施 、有考核的工
作计划 ,建立职责明确 、组织有序 、保 障有 力 、上下 联动的
工作机制 ,形成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 实 、事事 有人 管 、件 件有落实的工作格局 。按照 “ 思路项 目化 、项 目数据化 、数 据科学化”的要求 ,将保护坝 区农 田、建设 山地 城镇工作列 入年度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 目标责任考核 内容 ,实行 目标 管理 ,建立健全与保护坝 区农 田、建设 山地 城镇相适应的激
雅 ,着力打造特色山地城镇。 强化监管 责任 。严格执行建设上 山项 目环境评价 “ 三 同 步”制度和林地保护制度 ,采取有效生态保护措施 ,切 实加
大生 态建设和生态恢复工作力度 ,确保建设上 山项 目实现 经 济 、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严格执行项 目建设 安全 质 量管理制度和 避灾规定 ,强化项 目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和责 任 追究 ,采取有效工程措施 ,除险避灾 ,确保安全 。
励约束机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匣垦 雪 虱
( 作者为中共i 面 Df j 委书记 )
责编/ 王志远 美编/ 石玉
74 f 人 民 论 坛} 2 o 1 3 o 2 下
继薹 瓶颈制约 。创 新山地城镇建设投 融资机制 ,建立政
府主导 、企业主体 、银行支持 、社会 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的 投融资体系 ,引导大型企业 集团参与山地城镇建设 。实施交 通网络 、供 电、通信 、给排水 、绿化 、污 水和垃圾无害化处 理等配套基础 设施建设 ,连通各规划片 区之 间的基础设施 网 络 ,为 山城城镇组 团建 设 、连片推进 、规模发展奠定基础 。 充分利用 各种 独特的 自然地理优势 ,因势而建 、因势利导 、 因地制 宜 、因势借景 ,努 力使 山地城 镇 与 自然 共存 共荣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