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沦陷时期辽南的鲁迅文学研究社L
东北作家群名词解释
东北作家群名词解释东北作家群是20世纪90年代崛起的一个作家群体。
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从农村、工厂基层成长起来的一批中青年作家在政治运动的打击下被迫分散到全国各地,此后有的回到原籍东北,有的到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昆明等城市,其间虽然也有过往来,但总体上没有聚合过。
由知青文学发展而来的城市作家群(如舒乙、韩映山等),始终游离于官方主流意识形态之外,既不像北京的“伤痕文学”群那样全部隐匿,也没有出现省际、地域性作家的大团聚。
所以这一作家群与“先锋文学”或“寻根文学”具有明显的差别,具有比较稳定的面貌。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社会环境变化,这些“先锋派”们纷纷回归文学本体,而且出现了全国性的小型文学流派。
他们将现实题材的写作作为主攻方向,开始探索人性的真谛,并进而关注历史、思考现实,使得东北作家群文学创作在新世纪有了新的拓展。
主要成员代表作品三大名旦:指长篇小说《改革者》、《春天的道路》、《海南纪事》在创作时期受到省内评论界和出版界较高评价。
曾被列入文学史。
陈荒煤的《不沉的湖》、刘绍棠的《人到中年》、王松的《阴阳沟》、何申的《那五》等小说也颇负盛名。
沙汀、柳青的长篇小说已具规模,柳青《创业史》成为经典;罗烽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周立波的《山乡巨变》,马加的《罗霄山脉的回声》,张光年的《重整河山》等,都可列入优秀长篇小说行列。
许多作家的创作活跃期已超过30年。
作品多带有半自传色彩。
沈阳:在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局、辽东省委、辽宁省委、辽东军区、辽东省军区等党政机关,及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中央电影局、中央文学研究所、中国剧协、中国作协、中央戏剧学院、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等,曾设在沈阳。
在1949年之前,沈阳就已出现著名作家李满天、张恨水、老舍、萧军、萧红、王统照、端木蕻良、艾芜、金剑啸、马加等。
建国后沈阳更出现白桦、杜晚、李辉英、于德翔等享誉全国的名家。
现代派小说:指以刘绍棠、王松、李存葆、刘心武等人为主要作家的短篇小说创作。
东北沦陷时期抗战视觉宣传特征及影响研究
1.东北抗战视觉宣传的时代背景分析1.1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际背景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两次严重的经济危机冲击了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力量发展不平衡。
为了解除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摆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控制,德、意、日法西斯统治的国家踏上了国民经济政治军事化的道路,实行对外扩张来取得更多的势力范围。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缔结军摘 要“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地区,建立起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对东北地区进行全面的殖民统治。
为了进一步从思想上控制东北民众,对东北民众进行大量的殖民宣传以及视觉文化的侵略。
为了抵抗日本殖民侵略,很多美术工作者发挥其特长绘制抗战宣传画,肩负起国民视觉影响宣传和战斗鼓舞的重要使命。
本文通过对东北抗战视觉宣传的时代背景分析,从抗战版画、招贴画、商业广告、书籍杂志、报纸杂志等多种方式解析东北抗战视觉文化宣传方式,探究东北抗战视觉文化宣传的精神内涵与艺术特点,深入剖析东北抗战视觉文化宣传的作用以及影响意义,以此铭记抗战红色精神的宝贵遗产。
关键词东北沦陷;东北抗战;视觉文化;红色宣传;影响事同盟条约,形成了侵略集团。
德、意、日法西斯使多国人民处于战争与暴政中,促使世界各国逐渐形成反法西斯联盟。
1942年1月1日,二十六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这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
在世界反法西斯的国际社会的大背景下,各国人民战士纷纷奋起反抗,同时爱国主义者和美术工作者也纷纷加入反法西斯的斗争创作中去,促使了世界反法西斯主题的视觉宣传画的蓬勃发展。
这也为世界各国反法西斯战争提供精神支撑与鼓舞,为最后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奠定了文化基础。
1.2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国内背景1931年,日军策划了“九一八”事变后,快速出兵占据了中国东北,并建立了伪满洲国。
随后日本又连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而国民政府对此采用妥协的政策。
本想避免冲突的扩大化,但是日本的野心是想要侵占整个中国,把“大陆政策”定为其基本国策,国民政府的妥协不仅没使日本的侵略行为有所收敛,反而促使其侵略的野心日益膨胀。
文学研究会中的两位东北人
文学研究会中的两位东北人姚宏越辽宁人张大田文学研究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社团之一,其宗旨为“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其成员数量之多,成为名作家学者之众,编辑刊物之广,社会影响之大,自新文化运动以来都是空前,仅会员名单录上有会员号的就有172位。
但因为时间久远的缘故,目前文学研究会会员名单录的后部分有所缺失,也造成了目前虽然有172位会员号,但却有约18位会员无法得知详情,也就是说据目前现有史料,有正式会员号的文学研究会成员共154位。
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文学研究会里没有一位辽宁人,这并不稀奇,因为文学研究会成员的主要活动地点是北京、上海、浙江及广东,成员中尤其以江浙籍成员最多;但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辽宁虽不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战场,但观中国现代文学史,也出现过杨晦、萧军、端木蕻良等这样有相当影响力的作家。
近年,随着对现代东北文学、艺术等领域的深入挖掘与研究,一些辽宁现代文学史上的“失踪者”陆续被发现,尤其是在我所从事的出版领域,很多市场上热议的图书都与辽宁人关系密切,像《巨流河》《寻找孙佩仓》,等等。
但事实上,从目前能够确定身份的154位文学研究会会员的籍贯看,是有一位辽宁人的,即113号张大田。
因为在名单录张大田一行,清楚地写着张大田的籍贯为热河凌县,119而热河凌县就是今天的葫芦岛建昌。
由于热河省的撤销、张大田本人日后知名度不高等原因,使得作为已知的辽宁唯一的一位文学研究会正式名单中的成员张大田至今少人知晓。
张大田,字雅泉,笔名亚权,1899年出生在今辽宁葫芦岛建昌县药王庙镇,因为当时该地区还归属热河省的凌南县,所以后来张大田在填写履历的时候,都将自己的籍贯写为:热河凌县,也包括他加入文学研究会时所填的入会申请表上的籍贯。
上个世纪初,建昌药王庙地区经济相对繁荣,药王庙镇最初的形成主要依靠河南、山东等地出关逃荒的汉民,即所谓的“闯关东”,日后的兴盛也是因为此地的交通之便,是周边地区通往渤海的必经之处,因此逐渐形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边塞商埠。
重返历史现场拓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路径——以1945—1949年东北文学再研究为例
2016年第2期(总第247期)学习与探索Study &ExplorationNo.2,2016Serial.No.247·当代文艺理论与思潮新探索·重返历史现场:拓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路径———以1945—1949年东北文学再研究为例张丛皞(吉林大学文学院,长春130012)摘要:经过长期积累与发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已接近饱和,在现有状况下,以“重返历史现场”的方式聚焦一些非经典研究区域是深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必要选择。
“1945—1949年东北文学”研究既要正视这一时期曾经共存的多种文艺景观和东北解放区形成过程中独特的文化文学反应,又要关注解放区文艺获得正统地位过程中对东北原有文艺的冲击和在新的地域文化语境中实践文艺大众化的挑战与得失。
此外,东北解放区的文艺批判与文学生产在中国左翼文艺发展史上同样具有相当的话题性。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945—1949东北文学;解放区文学;文化变革;文学实践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462X (2016)02-0133-05收稿日期:2015-11-15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北地域文化研究”(10&zd071)作者简介:张丛皞(1983—),男,副教授,文学博士,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积极进展,这些进展基本上是借助文化观念由“封闭一体”向“开放多元”转化的历史契机实现的,其路径主要有两种:第一,新的文学史观和方法立场带来的颠覆与发现。
将现代文学研究时间边界前移,对被历史遮蔽的文学史图景重新发掘、展示,以新的文学价值重释文学经典,以新的理论方法重构文学阐释维度,海外研究视域的引入和融入,皆属此种。
第二,对文学史微观个案的发掘和研究。
文学期刊、文艺副刊、文艺小报、文学广告等的分类研究皆属此类。
时至今日,如果说中国现代文学这片并不广阔土地的每一寸都被开垦过也不为过。
鲁迅与沦陷区文学
对 性 强 。 大 作家 随 话 》 出 自 《 知 半 解 集 》 针 对 不 敢 当在 《 洲 随 《 ( 一 ) 满 话 ・ 艺》 一 文 【 的提 出 关 于 在 满 洲会 不 会 产 生 鲁 迅 似 的 大 作 家 文 } 】 的 问题 展 开 讨 论 ,认 为 要 当 鲁 迅 似 的 大 作 家 首 先 要 当鲁 迅 似 的 大
迅 的 小 说 的调 子 是低 沉 的 。 那 些 人 物 , 是 自在 性 的 , 至 可 以 说 多 甚
13 年 “ ・一八 ” 变 爆 发 ,日本 开 始 对 东 北 的 殖 民统 治 , 91 九 ‘ 事
东北 沦 陷 文 学 也 由此 开 始 , 续 到 14 延 9 5年 日本 投 降为 止 。东北 作家群 的创作成就主要是小说和散文 , 体文学风格雄浑 、 重 , 整 厚 强 调 对 原 始 的 “ 的 赞 美 , 表 作 家 有 萧 红 、 朗、 烽 、 木 蕻 力” 代 白 罗 端 良、 宾基 、 丁 、 萤 、 犀 等 。东 北 沦 陷区 作 家 的创 作深 受 “ 骆 山 秋 袁 五 四” 统 和 鲁 迅 文学 的 影 响 。尤 其 是 萧 红 、 军 13 年 到 卜 后 传 萧 95 海 得到鲁迅 的帮助 , 他们各处原长篇 《 生死场》 《 、 八月 的乡村》 被编 入 《 隶 丛 书》出版 后 , 动 文 坛 , 加 深 了鲁 迅 和 东 北 沦 陷 文 奴 轰 更 学 的关 系 。 -
13 9 7年 7月 7日 , 沟 桥 事 变 发 生 , 平 、 卢 北 天津 相 继 失 守 , 成 形 日本 统 治 的华 北 沦 陷 区 。华 北沦 陷 区 文 学 正 式 启 幕 。华 北 失 守 后 , 大 部 分 作 家 纷 纷 逃 难 , 有 一 部分 作 家 留 守 在 北 平 不 愿 南 迁 。包 括 还
抗战时期的沦陷区教科书
趣闻轶事抗战时期的沦陷区教科书⊙朱林林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华北等广大沦陷区实行愚民政策,以培养服从其殖民统治的顺民,进而巩固其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日本人认为中国人从事反日行动源于反日教育,而反日教育的直接表现就是教科书,特别是文科教科书。
因为国文、历史、政治、地理等文科类教科书对广大青年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故而侵略者对教科书的修订问题极为重视。
中日两国关于教科书的争端自五四运动时期就已经显现,此后这一矛盾一直延伸到抗战爆发,即使在战争结束后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屡次成为破坏中日关系的肇端。
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教科书的处理方式无非两种,其一大肆删减修改,其二自行编订发行,其根本目的在于“泯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培养服从于日本侵略、殖民统治的顺民和为其掠夺我国资源服务的劳动力,用效忠于至高无上的日本天皇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军国主义文化取代中华文化,使中国永远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一度下令关闭沦陷区所有学校,废止原先使用的一切教科书,大量销毁“有关三民主义、党义及其他与新国家建国精神相反之教科书或教材”,破坏原有的教学秩序,删减教学内容,暂时以《四书》填补课时,“以崇礼教”。
与此同时,日本侵略者开始大规模删减原国民政府的教科书。
“日对华所提修改教科书内容如下:第一,关于孙中山先生革命及建国的记述,完全删除。
第二,东四省划出中国版图以外,在地图上注称‘满洲’,或留上空白。
第三,关于过去中日重要事件,如‘甲午’、‘五九’、‘九一八’、‘一·二八’等等的记载,完全删除。
”日本侵略者在广大沦陷区设立“临时教科书审查委员会”,对国文、历史、社会教育等各校所用教科书加以审核,删除其中涉及抗日、爱国方面的内容。
1938年3月,上海伪维新政府设立“学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对原有的中小学教材进行严格的审查修订。
汪伪教育部更在1940年8月公布对幼稚园、初小、国小、初中等各类教科书审查表,删除一切“妨碍中日邦交之点”。
东北作家群
鲁迅在《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中道: “我却见过几种说述关于东三省被占的事情的小说。这《八月的 乡村》,即是很好的一部,虽然有些近乎短篇的连续,结构和描写人 物的手段,也不能比法捷耶夫的《毁灭》,然而严肃,紧张,作者的 心血和失去的天空,土地,受难的人民,以至失去的茂草,高粱,蝈 蝈,蚊子,搅成一团,鲜红的在读者眼前展开,显示着中国的一份和 全部,现在和未来,死路与活路。凡有人心的读者,是看得完的,而 且有所得的。” 李健吾《〈八月的乡村〉——萧军先生作》:“萧军先生不苟且。行 文犹如做人,他要的只是本色……《八月的乡村》来得正是时候,这 里题旨的庄严和作者心情的严肃喝退我们的淫逸。它的野心(一种向 上的意志)提高它的身份和地位。” 小说先后被译成俄文、英文、日文、德文等多种文字,在许多国 家产生了较广泛的影响。
著作书目:
《跋涉》(短篇小说合集)与萧红合著,1933,自费出版 《八月的乡村》(长篇小说)1935,上海容光书局 《羊》(短篇小说选)1936,文生;1981,广东人民出版社。 《江上》(短篇小说选)1936,文生 《绿叶底故事》(诗、散文合集)1936,文生 《第三代》(1—2部,长篇小说)1937,文生; 《十月十五日》(小说、散文集)1937,文生 《涓涓》(中篇小说)1937,上海燎原出版社 《侧面》(报告文学)1938,成都跋涉书店; 续集《从临汾到延安》,1941,香港海燕书店 《幸福之家》(四幕话剧)1940,上杂 《萧军杰作选》(综合集)1947,上海新象书店 《五月的矿山》(长篇小说)1954,作家 《过去的年代》(上下册,长篇小说),1957,作家 《吴越春秋史话》(上下册,长篇小说) 1980,黑龙江人民 《萧军近作》(诗文选辑)1981,四川人民 《萧军五十年文集》(综合集)1981,黑龙江人民 《我的童年》(自传)1982,黑龙江人民 《从临汾到延安》(散文集)1983,山西人民 《萧军戏剧集》(戏剧)1984,黑龙江人民
论鲁迅及其作品在沦陷区的传播——以东北为例
一
报》 载 《 周 山》 鲁 迅翻 译 的爱 罗先 珂 的小说 《 转 不 和 时 光 老 人 》; 9 9 年 《 民 晚 报 》 刊 介 绍 过 《 风 》; 12 新 副 热 13 9 1年 1月 — — 5月 《 蒙 月 刊 》 载 长 江 阳 翻 译 的 满 连
国 民性 ” 愿 望 , 致 使 其 在 未 来 的 人 生 经 历 中 倍 加 的 也
关 注 东 北 , 力 扶 植 东 北 流 亡 文 学 青 年 。 东 北 文 坛 大 而 也 很 早 就 受 惠 于 鲁 迅 。 12 9 3年 1月 1 日 , 盛 京 时 《
喊》 《 徨 》《 夜》 书 刊 , 偷 阅读 。嗍 以说 , 、彷 、子 等 偷 可 东
No 1 .
J n2 1 a .0 2
d i 03 6 /i n1 0 - 6 42 1 .1 0 o: .9 9js .0 7 5 7 .0 20 . 9 1 .s 0
论 鲁迅及 其作 பைடு நூலகம் 陷 区的传 播 9 土 口 沦 口
以东北 为例
肖振 宇
( 吉林 师范 大学 文 学院 , 吉林 四平 1 6 0 ) 300
鲁 迅 虽没 到过 东北 , 很 早就 与东北 结缘 。 96 但 10 年 在 东 京 仙 台 医 专 的 课 堂 上 . 鲁 迅 通 过 幻 灯 片 见 到 了 “ 违 的 许 多 中 国 人 ” 并 最 终 酝 成 他 “ 医 从 文 ” 久 , 弃 。 “ 违 的 中 国 人 ” 时 只 是 一 个 笼 统 的 概 念 , 很 明 久 当 但 显 是 实 指 “日俄 战 争 ” 的 东 北 民 众 。 们 茁 壮 、 全 时 他 健 的躯体 , 木 、 滞 的 面容一 直 印在鲁 迅 的“ 意 识 ” 麻 呆 潜 里 。 许 正 是 这 一 不 可 磨 灭 的 印 象 。 速 了 他 “ 造 也 加 改
鲁迅与沦陷区文学
鲁迅与沦陷区文学
申勇
沦陷区文学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战争期间日本军事占 领区的中国文学。其主要部分是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的东 北沦陷区文学;1937 年“七·七”事变以后以北平、天津为中心的 华北沦陷区文学;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孤岛文学时 代结束,形成以上海、南京、武汉等为中心的华东、华中等南方沦 陷区文学。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优秀的爱国分子高举鲁迅的旗 帜,坚决反对日本的侵略,主张抗战救国。东北沦陷区和华北沦陷 区的乡土文学写作,揭示了沦陷区人民真实的生存困境与不屈不 挠的民族生存意志,延续了鲁迅开创的乡土小说写作传统,东北 沦陷区杂文作家没有继续坚持鲁迅的写作风格,但其文学创作取 得了骄人的成就,也为抗日救国运动尽了最大的努力。本文探讨 鲁迅与东北沦陷区文学关系,鲁迅与华北沦陷区文学关系,鲁迅 与南方沦陷区文学关系。
在鲁迅研究方面,山丁在《明明》的鲁迅逝世一周年特辑上译 出了日文的《鲁迅著书解题》,比较详尽地介绍了鲁迅的生平和著 述,为东北文艺界全面地了解鲁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萧红以散文 笔法对鲁迅、鲁迅的小说及小说文体进行了新颖独到的评价。“鲁 迅的小说的调子是低沉的。那些人物,多是自在性的,甚至可以说 是动物性的,没有人的自觉,他们不自觉地在那里受罪,而鲁迅却 自觉地和他人一起受罪。”对鲁迅小说的文体特征,她说:“鲁迅的 小说有些就不是小说,如《头发的故事》、《一件小事》、《鸭的喜剧》 等等。”[4]这些见解完全是“萧红式”的,其表述方式和语言都给鲁迅 研究带来崭新的气息和资料。
在上海沦陷区文学中,其主要文学成就体现在具有独特的文 体风格和描写、讽刺都市生活同知识分子的小说上,师陀、钱钟书 等知名作家的创作代表了南方沦陷区文学的成就。师陀的《无望 村馆主》、《果园城记》以农村文化背景深厚的“乡下人”视角,来探 讨知识分子回乡时心灵的冒险,家乡时间滞后对知识分子心理造 成的巨大冲击,在留恋感伤之情中隐含着否定和批判,与鲁迅小 说《故乡》、《祝福》的“回乡”主题有异曲同工之妙。钱钟书的《围 城》是剖析现代社会某一部分人类的基本根性,与鲁迅对国民劣 根性批判形成互补。在此期间较有特色并影响较大的是张爱玲。 鲁迅和张爱玲对现世人性阴暗面与劣根性揭批尖锐与犀利及其 前所未有的笔墨深度是他们共同的特征。张爱玲于 1943 年以描 写战时上海与香港两地洋场生活的《倾城之恋》而引起人们注意, 其代表作《金锁记》又被称为“女性的情欲研究”而受到众多读者 的追捧。苏青的《结婚十年》及其续篇,生动地展现了女主人公的 矛盾心理——努力追求自立而又不自觉地寻求依附,拼命想抓住 生活、享受生活而又下意识地渴望着安全保证。这是从家庭妇女 向职业妇女转变途中的女性们的典型。对“五四”时期以来的妇女 解放的主题作了新的开拓。同时也是继鲁迅《娜拉走后怎样》对妇 女出路问题的新的质疑。沦陷区和大都市的特殊环境,使张爱玲、 苏青这类没有明显政治内容的作品得到了滋长的机会,也造成了 特写时代女性文学在上海沦陷区的重要收获。
东北少数民族文学抗争精神溯源(1931—1945)——以满族、朝鲜族作家创作为中心的考察
精神的表达上表现 出“ 集群” 性的优 势和更大规模的反抗声浪。这既受到反 帝抗战普遍性时代风潮的感召, 还源于满族 、 朝 鲜族作家基于特殊历史境遇而生的故土情结、 祖先意识、 仇E l 情绪、 自尊和耻感等民族心理。 捋 清这抗争精神的历史文化渊 源, 将有助于认识抗战时期 东北少数民族文学的时代和民族特质。
【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9 — 2 1 【 基金项 目】 吉林 省社 会科学基金项 目( 2 0 1 2 B 2 8 8 ) 【 作者简介】 范庆超 , 男, 辽宁清原人 , 长春师范大学讲师 , 文学博士。
沈 阳师 范大 学学报 ( 社会 科 学版 ) 2 0 1 4年 第 1 期 ( 总第 1 8 1 期)
( 长春 师范大学 文学院, 吉林 长春 1 3 0 0 3 2 )
【 摘 要】 在1 9 3 1 —1 9 4 5 年间的中华抗战文学格局中, 东 北少数民族文学表现出异常突出的抗争精神。 满族、 朝鲜族、
蒙古族、 赫哲族等少数 民族作家纷纷以笔为刀枪, 协力奏响了中华反帝抗战的最强音。 其中, 满族作家和朝鲜族作家在抗争
2 0 1 4 年第 1 期
沈阳师范大 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S h e n y a n g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是 山崩 ,
是 海啸 ,
抑是 狂风骤 雨的来到?
人 与 马 的 混嘶 ,
抗 战时期 的东 北满 族作 家从 活动 区域 上可 分 为 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流亡关 内的作家 , 包括端木蕻 良、 李 辉英 、 舒群、 马加 等 。由于政 治环境相对 宽松 , 其 歌 哭 呐喊 自由放纵 , 反抗 性十足 自不 必说 。另 一部分 留 守 关 内的满族作家包 括关沫南 、 金 剑啸 、 田贲等人 , 虽
现当代文学常识
5、学衡派:1922年1月吴宓主编的《学衡》杂志于南京创刊,主要人物有梅光迪、胡先肃等,是“五四”时期著名的复古主义文学流派,主张“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主要从事攻击新文学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复古主义运动,他们的观念也有合理之处,但文化观念的保守性又导致复古主义的产生。
现当代文学常识
一、现代
1、中国现文史发展的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1917—1927);第二个十年(1928—1937);第三个十年(1938—1949)
2、中国现代文学总体性、全局性的本质特征:新与旧的冲突与承接;中与外的沟通和融会;伴随始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知识界经历了四个阶段: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三种文化思想:洋务派以经济改革为中心的“中体西用”的文化思想,维新派与革命派以政治改革为中心的启蒙主义文化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伦理革命为中心的文化思想。
2、文学研究会:1921年月1月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发起人有周作人、王统照、沈雁冰等人,出版刊物《小说月报》,被称为“为人生”的艺术派,创作过程中都明显表现出为人生的态度和现实主义倾向。
3、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主要成员有郭沫若、成仿伍、郁达夫等留日学生。于刊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文艺思想上倾向于浪漫主义,文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讲神会、崇天才、主情。
18、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表的中国早期象征诗派是“五四”以后出现与中国诗坛的。象征派诗人舵手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其作品的特点是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所谓“观念联络的奇特”。李金发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作。此为,后期创作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也是象征主义诗歌的重要作者。
沦陷区文学名词解释
沦陷区文学名词解释
沦陷区文学是指二战期间,被敌人占领的地区内所创作的文学作品。
具体来说,它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被敌人占领的地区(如东北、华北等地)内所涌现出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心灵感受,也表达了他们对敌人的憎恨和对自由的渴望。
这些作品通常以当地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历史背景等为题材,反映了沦陷区人民的苦难和抗争,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沦陷区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在抗日战争初期,沦陷区文学主要以宣传抗日救亡为主要内容,代表作品包括胡风的《北方》和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等。
到了抗战中期,沦陷区文学开始关注战争状态下的人性、道德、社会问题等方面,代表作品包括张爱玲的《金锁记》和路翎的《云雀》等。
在解放战争时期,沦陷区文学则更加注重对人民解放和新中国建设的呼吁,代表作品包括王蒙的《青春万岁》和宗璞的《红豆》等。
沦陷区文学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它记录了当时沦陷区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和抗战历程,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同时,沦陷区文学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和灵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创作者。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
名词解释:文学研究会:成立:“五四”新文学运动中著名的新文学团体。
由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周作人等12人发起。
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机关刊物:《小说日报》主张:倡导文学革命,“文学为人生服务”;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在创作方法上反对唯美主义伤感主义,主张严肃认真的观察,客观真实的描写,采用现实主义方法。
意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成立的文学社团之一,标志着新文学运动发展到形成独立队伍的阶段,由于该会无严密组织,到大革命时期开始分化并逐渐解体。
创造社:成立: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著名的新文学团体。
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发起者有郭沫若,郁达夫,田汉等人。
《创造季刊》出版标志着正式活动的开始。
主张:创造社是由文艺作家自由结合的团体,他们强调“内心的要求”,和侧重表现自我,构成了该社浪漫主义基本倾向。
1925年以后,在马克思主义的文学主张的影响下,大力提倡“革命文学”,倡导“无产阶级文艺”,对革命文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意义:创造社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成立的新文学社团之一,同文学研究会一起,共同标志了新文学运动到了开始形成独立队伍的阶段东北作家群:193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件之后,对这一事件反映最敏感,最直接,也最激烈的当推东北的一批青年作家。
他们日益思念被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的故土,一部又一部的作品在他们的笔下问世,传达出作家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故乡人民誓死保卫家乡的激赞之情。
他们被称为“东北作家群”,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萧红,舒群和白狼等人,代表作品是被编入“奴隶丛书”的《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
现代诗派:开端:是现代文学史上继新月派之后出现的诗歌流派,因其诗作大都发表在1932年出刊的《现代》杂志上得名。
其主要倡导者和代表人物是戴望舒。
内容:“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情绪”受法国象征主义影响。
完全是个人消极颓废的情调,客观上反映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意识。
东北沦陷时期左翼作家利用报纸副刊进行抗日活动调查
东北沦陷时期左翼作家利⽤报纸副刊进⾏抗⽇活动调查2019-09-27[摘要]东北沦陷时期,⾦剑啸、萧红、萧军、关沫南、李季风等我东北左翼爱国作家,利⽤报纸副刊揭露⽇本帝国主义侵略罪⾏,披露沦陷后的东北⼈民在⽇伪统治下流离失所、苦难深重的⽣活,唤醒国⼈团结起来保卫家园。
在⽇伪当局屠杀我爱国报⼈的“⿊龙江民报”和“左翼⽂学”事件中,他们⽤青春、热⾎和⽣命在东北报业史上镌刻下⽓壮⼭河、可歌可泣、浓墨重彩的⼀笔。
[关键词]东北沦陷时期;左翼作家;报纸副刊;抗⽇活动调查1931年9⽉18⽇,⽇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事变,⼴袤、富庶的东北⼤好河⼭从此沦⼊⽇寇铁蹄之下。
事变伊始,⽇伪当局就对报刊采取了垄断式的“官制统治”,实⾏严格审查制度,⼀⽅⾯由“国通社”,为各种报纸提供新闻稿件,以此垄断东北新闻通讯机构,达到严密监控、限制⾔论、掩盖事实真相的⽬的;另⼀⽅⾯美化“⼤东亚共荣”,欺骗、⿇⽊国⼈。
利⽤审批暗杀统制对新闻报道和政论⽂章检查,但对报纸副刊发表的具有形象思维、其主题和思想倾向隐晦曲折的⽂艺作品确疏于防范。
各报社的爱国进步⼈⼠,便经常巧妙利⽤多家报纸副刊发表有进步倾向的作品,历经伪满初期、1936年“民报事件”和1941年的“左翼⽂学事件”三个历史时期。
⼀、伪满初期1932年,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杨靖宇指⽰党内作家,团结⽂学青年,利⽤报纸副刊,占领⽂学阵地。
各报社的爱国进步⼈⼠,便经常巧妙利⽤多家报刊副刊发表有进步倾向的作品。
伪满初期,报纸副刊成为反抗侵略的主要阵地。
《哈尔滨新报》是中共北满特委于东北沦陷前创刊的⼤型民办报纸,其副刊《新潮》成为中共⽂艺⼯作展开抗⽇活动的第⼀个副刊。
1932年夏,洪⽔冲垮报馆,《新潮》停办。
此后,罗峰、姜椿芳、⾦剑啸、舒群同进步作家萧红、萧军将副刊办到《⼤同报》上,继续进⾏抗⽇活动。
《⼤同报》是1932年3⽉15⽇在新京创刊的伪满洲国政府机关报,在组织上受伪满国务院弘报处领导,业务上受“新京伪警察厅”特⾼科监视与检查,⽇伪对该报严加控制,每期样报付印前送交“新京伪警察厅”特⾼科检查盖章,⽽对其副刊内容不⼤注意。
东北沦陷期文学书史话
东北沦陷期文学书史话我与文学书的缘起,要追溯到三十年代末少年时的环境。
那时家父教过私塾,在顾乡的寒舍里,存有《三苏文集》、《古文观止》、《聊斋志异》等古典文学名著,我翻看过。
近邻俄语通事周健国是父亲的私谊好友(作家唐景阳的岳父),也送过几本杂志和新文学书让我读,这些都启动了我的文学兴趣。
1940年哈市职业中学里已暗中组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习小组读书会,我也参加过该会活动,如传阅鲁迅的《彷徨》、《热风》,蒋光慈的《鸭绿江上》。
一年后传阅的书还有《鲁迅自选集》、《在黑暗中》(丁玲)、《贝多芬传》(杨晦译)等。
1943年我在一面坡蚂蜒河边与同学传阅时,又读到契诃夫和高尔基的短篇。
还记得1944年初秋,我到市郊白家堡小学,该校教师延先生是我同学之兄,送我读一部缺页的上海开明出版的《子夜》(茅盾)。
这些沧桑的往事,至今恍如昨日。
当年沦陷中的哈埠青年学生,最喜欢读上海出版的进步文学书,藉以唤醒和提高民族觉悟。
如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因封皮为白色,故同学称之白皮书。
还有商务、启明等印书馆出版的中外世界名著。
自然那时马克思主义理论,鲁迅、高尔基等作家作品,均被视为禁书。
可是有的进步思想的店主,如道外满洲书店竟暗中卖过《静静的顿河》中译本。
至于萧军的抗日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东北沦陷期似乎谁都未见到。
近来韩文达(季疯读书会三把手)告诉我,当年季疯通过特殊渠道曾见过此书。
对东北沦陷期印行的内涵各异的文学书,这里仅从文学史料的角度,作个人流水账式的记述,不加评论。
哈尔滨五日画报社于1933年出版三郎、悄吟合集《跋涉》,诗集《冷风》(潘惠畴),短篇集《黄莺》(傅绍周)。
同年温佩筠译《零露集》自印问世,翌年温译屠格涅夫小说集《阿霞》,由精益书局印行。
1938年,沫南的小说集《蹉跎》,经市警察局检阅股一老者检查,看沫南是十八岁的孩子,通过后也在精益书局出版(中共地下党员张观在此书局工作)。
1940年通俗文学《哈尔滨的一个女性》、《江水集》等,相继由本埠商务印书局印行。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鲁迅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鲁迅
这句话出自中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在民国时期所著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全文如下: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篇文章最早于1934年刊发,后编入《且介亭杂文》。
作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反驳了当时社会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以及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言论,鼓舞了民族自信心。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陷,但中国国民党的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等,却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
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也发表了《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散布“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失败主义论调。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凌侮。
“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的一时甚嚣尘上。
当时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
针对这一观点,鲁迅先生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了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
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肺病已相当严重。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土地的誓言》教案 (1)
7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3.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家乡,发奋图强的美好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感知课文内容,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家乡,发奋图强的美好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课文导入】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强行侵略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四个月内东北全境沦陷,我们可爱的家乡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了十四年。
面对国土的沦陷,试想,对于东北大地,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家仇国恨与思念之情!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东北同胞当时的心境。
【教学过程】一、出示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3.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家乡,发奋图强的美好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资料链接1.作者简介:端木蕻良(1912~1996),满族,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作家。
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是东北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和《曹雪芹》等。
2.背景透视: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于是他们中的富有民族感情的年轻人带着对故土的怀念,饱含着故土陷落、山河破碎的悲愤,广泛描绘了发生在那片广漠、肥沃的黑土地上面的苦难与挣扎、觉醒与奋起。
作为他们中的一员,作者怀着浓浓的乡愁及悲愤之情,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写下了此文。
3.相关资料抗战时期的“东北作家群”:“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展文学创作的群体。
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
东北师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二)16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东北师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二)16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1:臧克家控诉帝国主义罪恶的诗篇是()A:《烙印》B:《三代》C:《罪恶的黑手》D:《老马》正确答案:C2: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A:讽刺性的喜剧文学作品涌现B:歌颂性的喜剧文学作品涌现C:崇高感的悲剧文学作品涌现D:迎接黎明的理想文学作品涌现正确答案:A3: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的背景是()A:沦陷区北京B:国统区重庆C:上海"孤岛"D:沦陷区东北正确答案:A4:沙汀《淘金记》所写的内容是()A:描写恶霸、封建帮会头子以及没落地主之间的斗争B:描写一群知识分子在抗战后陷人苦闷的抑郁生活C:描写贫苦农民从个人复仇到勇敢地与地主恶霸进行抗争D:描写地方势力与国民党基层官吏之间狗咬狗的斗争正确答案:A5:郭沫若宣扬"舍身报国"的爱国精神的历史剧是()A:《南冠草》B:《孔雀胆》C:《王昭君》D:《高渐离》正确答案:A6:抗战爆发后诗风发生变化,从早期的多表现个人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厌恶、迷惘情绪到表现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愫和乐观主义精神的诗人是()A:宋之的B:夏衍C:丘东平D:丁玲正确答案:D7:延安文艺整风运动开展思想批判的主要对象是()A:话剧B:歌剧C:秧歌D:新秧歌剧正确答案:D8:丁玲对知识女性性爱的矛盾心理进行大胆、细腻描写的作品是()A:《在医院中》B:《水》C:《莎菲女士的日记》D:《夜》正确答案:C9:茅盾的小说中,在艺术上把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现代主义艺术技巧相融合的是()A:《子夜》B:《腐蚀》C:《虹》D:《蚀》正确答案:D10:1937年1949年的解放区文学分为两个阶段,其划分是() A:以1940年为界B:1941年为界C: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为界D:以1943年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公开发表为界正确答案:C11:下列具有自叙传色彩的作品是()A:《沉沦》B:《海滨故人》C:《莎菲女士的日记》D:《呼兰河传》E:《行路难》正确答案:ABCDE12:以文学研究会作家为主的"乡土文学"的特色是() A:继承了鲁迅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B: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民族化追求C:充满浪漫主义的理想化色彩D:在人物性格、人物与环境关系上取得较高的现实主义艺术成就E:采用了现代主义艺术手法与技巧正确答案:ABD13:下列对解放区文学创作评价正确的有()A:《新儿女英雄传》是章回体小说B:《原动力》是解放区第一部工业题材小说C:《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的作者是柯仲平D:《种谷记》是柳青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正确答案:ABCD14:巴金创作的三部曲有()A:《激流三部曲》B:《爱情三部曲》C:《新生》三部曲D:《漂流三部曲》E:《火》三部曲正确答案:ABE15:造成骆驼祥子悲剧的原因有()A:黑暗的社会制度B:虎妞的诱骗C:祥子的小农意识D:祥子的心理弱点正确答案:ABCD16:茅盾创作于30年代的散文有()A:《白杨礼赞》B:《故乡杂记》C:《乡村杂景》D:《风景谈》正确答案:BC17:选出曹禺剧作《北京人》中的人物() A:戏剧冲突尖锐B:人物个性鲜明性格丰富C:结构严谨D:语言个性化,具有动作性、抒情性E:情节单纯正确答案:ABCE18:出现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的作品有()A:《李有才板话》B:《高干大》C:《原动力》D:《我在霞村的时候》正确答案:ABC19:曹禺改编的剧作《家》以哪三个人物的关系作为剧本的主要线索?()A:觉新B:鸣凤C:瑞珏D:钱梅芬正确答案:ACD20:《日出》的结构特点有()A:纵剖面结构B:横断面结构C:开放式结构D:"用多少人生的零碎来阐明一个观念"E:人像展览式结构正确答案:BDE21:杂文《打杂集》的作者是徐懋庸。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121303)
⼀、单选题1.蒋光慈的第⼀部⼩说是以书信体的形式写作的( )。
A、《最后的微笑》B、《短裤党》C、《少年漂泊者》D、《丽莎的哀怨》答案: C2.30年代中期,郁达夫移居杭州之后,是他游记散⽂创作的⾼峰期,除《达夫游记》外,还创作有()等。
A、《漂泊杂记》B、《屐痕处处》C、《西湖漫拾》D、《湖上散记》答案: B3.被公认为是现代武侠⼩说的开端是平江不肖⽣的( )。
A、《江湖奇侠传》B、《联镖记》C、《蜀⼭剑侠传》D、《七杀碑》答案: A4.《⼈的⽂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的⽂学”、“平民的⽂学”⽽名声⼤振的( )。
A、鲁迅B、周作⼈C、胡适D、沈雁冰答案: B5.“只要你听着我的歌声落了泪,/就不必打开窗门问我,…你是谁?‟”以这样的发问开篇的诗作是( )。
A、《我是⼀条⼩河》B、《帷幔》C、《吹箫⼈的故事》D、《蚕马》答案: D6.体⼒劳动和⼈⽣磨难没有摧垮她,关于地狱之有⽆,是否会在死后被两个男⼈⽤⼤锯锯开,以及作为再嫁的寡妇是否有资格参加祭祖祝福,才是她的精神⽀柱。
这个⼈物是( )。
A、阿QB、孔⼄⼰C、闰⼟D、祥林嫂答案: D7.确⽴冯沅君新⽂学史地位的主要是⼩说集( )。
A、《卷葹》B、《旅⾏》C、《隔绝》D、《隔绝之后》答案: A8.1929年11⽉,率先提出⽆产阶级戏剧⼜号的是沈端先、郑伯奇等⼈发起成⽴的( )。
A、上海戏剧协社B、民众戏剧社C、上海艺术剧社D、南国社答案: C9.1917年1⽉在《新青年》发表《⽂学改良刍议》。
这是倡导⽂学⾰命和新诗理论建设的第⼀篇⽂章,其作者是( ) 。
A、周作⼈B、胡适C、陈独秀D、鲁迅答案: B10.反映从中⽇甲午战争到⾟亥⾰命时期成都平原动荡社会⽣活的“长河⼩说”《死⽔微澜》、《暴风⾬前》、《⼤波》的作者是( )。
A、⽼舍B、赵树理C、巴⾦D、李劼⼈答案: D11.以第⼀⼈称记述⼥主⼈公苏怀青从迈上花轿到⾛出“围城”的婚姻⽣活的⼩说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阅读。 1939年秋天,夕澄在营口结
识 了 葛 雷(万 庆 文),又 通 过 葛 雷 结识了《营口新报》的副刊主编王 觉(国民党地下党员)。1940年,通 过 王 觉 ,准 备 在《营 口 新 报》副 刊 上出一个同人文艺副刊,经花喜 露和于家麟确定把《星火》公开移 到《营口新报》文艺副刊上来。在 这 一 年 ,王 觉 也 在《营 口 新 报》上 办了一个文艺副刊叫 《辽河》,由 陈芜、杨野、郝慧等写稿。《星火》 副刊,由花喜露主编,夕澄承担汇 稿 和 给 同 人 分 发 副 刊 的 任 务 。 [6] 《星火》 副刊先是一个月出一期, 后 改 为 半 月 刊 ,原“ 行 行 ”同 人 又 改为“星火”同人,以“星火”同人 的名义发展普罗反满抗日秘密组 织。《星火》的发刊词是花喜露写 的:“《星火》 是为人们开花的,不 是为任何人插花的。”“期望读者 不 止 于 知 识 分 子 , 应 有 农 夫 、樵 子、老妇和壮汉。”[7]由此可知《星 火》 的宗旨是创作要面向普通劳 苦大众,反应他们的苦难,表达他 们的心声,唤起大众起来反抗日 寇的侵略。《星火》 上发表的文 章 ,形 象 真 实 ,感 情 炽 热 ,在 当 时 的报刊里独树一帜,受人注目。华 文《大阪每日》等刊物在当时也撰 文介绍《星火》出刊消息和作品目 录。[8]虽然由于特殊时代的需要, 《星火》刊登的文章都是运用了隐 晦 、曲 折 的 笔 法 ,只 是 以“ 奴 隶 的 语 言 ”,利 用 敌 伪 的 愚 昧 ,及 其 力 不从心才出现的一点空隙而进行 微弱的战斗,但其左翼的倾向越 来越鲜明还是被王觉所察觉。王 觉认为“反满抗日可以,但不许弄 普罗文学,宣传赤化,如不改弦更 张,那就只得停刊了。”[9]
成员有王克范(笔名矜人,盖县尚 和 寨 小 学 教 师)、李 光 海(笔 名 铁 励 ,复 州 县 盐 务 局 工 作)、王 凤 云 (女,笔名田丹、丹群,归州两级学 校学生)、刘永良(笔名赤婴,盖县 一高学生)、张吉宽(笔名殷拳,盖 县一高学生)、穆玉琪(女,笔名稚 枫,盖县女高学生)、石岱宗(笔名 力 菲 、力 飞 、卞 和 之 ,本 溪 国 高 学 生,研究社成立后加入)等。花喜 露组织成立“鲁迅文学研究社”的 目的是组织学生阅读左翼书籍, 进行文学创作,为学生打开文学 神圣殿堂之门。花喜露非常喜欢 红色,从其给社团成员起的的笔 名“枫、菲、丹、殷”可见一斑。
探索争鸣
文 2009.02
学教育
刘心力
东北沦陷时期辽南的鲁迅文学研究社
1931 年“ 九 一 八 ”事 变 爆 发 , 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东北新 文学的正常发展进程被阻断。但 在民族情感的感召下,大多数的 作家葆有文学家的良知,以多种 文艺方式,隐晦曲折地表达热爱 乡土、仇恨侵略者的爱国情绪。 1934年以后,日伪实行高压与怀 柔兼施的政策,允许一些报纸副 刊出版。沈阳、大连、抚顺、营口等 地渐渐出现一些依附于报纸副刊 的文学社团和文学活动,如当时 的 四 大 社 团 :冷 雾 社 、新 社 、飘 零 社、白光社。当时的文学社团成员 基本上是初登文坛的文学青年, 而且其中大部分是学生、中小学 教员、小职员、小店员等。在动乱 不安的社会环境中,副刊成为他 们抒发苦闷情感、探索人生的天 地。在结社成为风气的东北沦陷 区,还有一些秘密组织的文学社 团,他们或直接归属于共产党的 领导,或是在共产党的影响下开 展抗日爱国进步文学活动。辽南 营口的“鲁迅文学研究社”是当时 有代表性的受党影响的进步文学
随着东北沦陷区文学的研究 发展,东北作家群研究的趋于成 熟,沦陷区的一些作家和社团、期 刊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鲁迅 文学研究社”,特别是《星火》副刊 走入了研究者的视野。铁锋在《东 北现代文学史料》第六辑《对编写 〈东北现代文学史〉的几点看法和 设想》 一文中,认为可以把田贲 (花喜露) 和他所编的 《星火》副 刊 ,列 为 专 章 ,作 为“ 抗 日 反 满 文 学的再度崛起”。王秋萤认为这种 说法值得商榷。在当时的政治环 境中,《星火》 副刊不可能发表明 显 反 满 抗 日 的 文 章 ,同 时《星 火》 副 刊 在《营 口 新 报》上 发 刊 ,局 限 于地区一隅,很难有广泛的影响, 当时他就没看过这个刊物。 我 [13] 们不能接受过度推崇和溢美之 词,但我们也要承认“鲁迅文学研 究社”在当时的进步意义,它是东 北 沦 陷 时 期 难 得 的 进 步 社 团 ,以 文学为呼声,启发辽南青年的爱 国热情。青年时期处在日本帝国 主义侵略之下,是产生抗日爱国
“星火”同人利用寒假期间在 盖县南尚和寨小学召开了总结办 刊 物 情 况 的“ 消 雅 寒 集 ”,开 会 期 间 ,不 意 属 于《星 火》同 人 的 铁 励
竟邀请王觉到会,会上花喜露和 王觉展开了辩论,王觉提议 《星 火》和《辽河》合并才可生存,花喜 露等人强烈反对。花喜露在 《星 火》上 发 表 了 杂 文《吃 气 息》对 王 觉进行了批评,又在停刊号上发 表了杂文《书愤懑》痛斥了国民党 顽固到底,利用他们的副刊编辑 以权压人。1940年冬《星火》被迫 停刊。《星火》在大约一年的时间 共出了二十多期。[10]刊物虽然没 有 了 ,但《星 火》同 人 并 没 有 放 弃 创 作 ,殷 拳《关 于 创 作》等 文 章 发 表 在《泰 东 日 报》,驼 子 的 诗 歌 也 在《斯民》半月刊、《泰东日报》登 载 , 尤 其 是 花 喜 露 1942 年 9 月 在 《盛京时报》副刊“文学”以山川草 草笔名相继发表了 《向何处去》、 《应声之语》等7篇评论文章,抨击 时局,告诫作者潜心创作,勿作 “浪笑和淫语”,“不麻木、不虚伪、 不畏惧”。
社团。 “鲁迅文学研究社”1936年于
辽宁省盖县 (今辽宁省营口盖州 市)归州两极学校秘密结社,对外 宣称“L·S文学研究社”,因其发起 人归州两极小学教师花喜露 (1912-1946笔名田贲、黑天贲夫、 山川草草等)号灵莎,所以对外也 称“灵莎文学研究社”。花喜露非 常喜爱鲁迅。在沈阳读书期间开 始阅读鲁迅作品,“对鲁迅的作品 爱不释卷,只要听谁有鲁迅的著 作,他总是想办法借来读。”[1]到归 州教书后,经常和学生一起读鲁 迅的著作,经常给学生作鲁迅专 题讲座,告诉学生要读鲁迅的作 品,因为鲁迅的骨头最硬,他的反 抗精神最彻底,他是大家学习的 榜样。花喜露还曾经和学生在灯 下共读《〈呐喊〉自序》。花喜露“听 到鲁迅逝世的消息后,曾经泥塑 了鲁迅的头像,以表崇敬哀悼之 情”,[2] 当时学校的老师都说他是 鲁迅的忠实信徒。花喜露发起成 立的“鲁迅文学研究社”参加者主 要是他曾经的同学和学生。主要
1944年,随着花喜露、于家 麟、王克范、门文东、张吉宽、李昌 毓、臧永昌等三十多人被日伪逮
124
探索争鸣
文 2009.02
学教育
捕入狱,同人最终解散。 由于特殊年代的斗争需要,
“ 鲁 迅 文 学 研 究 社 ”发 展 成 为“ 行 行”同人,进而发展成为《星火》同 人。贾植芳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 社团流派》和冯为群、李春燕著的 《东北沦陷时期文学新论》 均认 为,《行行》、《星火》是“鲁迅文学 研究社”的刊物,也就是把三个阶 段作为一体来叙述,这是有道理 的。就三个阶段的宗旨— ——倡导 左翼文学和主要成员来看,三个 阶段都是一脉相承的,特别是“鲁 迅文学研究社”的发起人花喜露 始终是社团的核心,社团也是在 他的影响下发展,每一步都没有 脱离其思想的发展变化。共产党 影响下的“鲁迅文学研究社”在东 北沦陷时期除了阅读进步的书刊 和创作反满抗日的文学作品外, 还肩负着团结进步青年,启发和 教育他们反抗意识的任务。1938 年 ,花 喜 露 的 同 学 王 耀 季(田 琛) 利用寒假回家乡归州探亲,亲自 造访花喜露,建议花喜露注意团 结进步青年。花喜露也对石岱宗 说:“今后,我们不能光读读书,写 一写文章了,还得多多发展朋友, 做一些别的事。”石岱宗在本溪读 书期间,在本溪男子国高同学中 组织读书活动,传播抗日爱国进 步思想,秘密传递阅读文艺作品, 还编写手抄本读物 《铁流》、《黑 焰》,在 女 子 国 高 编 有《春 之 花》, 通过阅读写作活动团结了一批进 步学生。为了安全从事进步文学 活动,花喜露规定同人之间单线 联系。1940年田琛等组织了共产 党的外围组织“东北青年救亡 会”,继续向花喜露开展工作。由 于花喜露和驼子(后加入国民党) 之间产生了分歧,为了断绝和驼 子 的 往 来 ,1941 年 组 织 上 决 定 调 花喜露到沈阳工作。花喜露到沈 阳后仍然注意团结和指导青年。
花喜露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 章 ,由 此 和 于 家 麟(笔 名 迢 迢 、驼 子)相识,又通过于家麟结识了其 同乡夕澄(王锡成)。花喜露又向 他们介绍了自己的友人,即“鲁迅 文学研究社”的主要成员。1936年 夏天,花喜露、夕澄、于家麟、王克 范等在盖县天台村见面,谈了很 久,从日寇的种种侵略罪行到受 压迫受奴役的同;从如何学习
123
文 学教育 2009.02
探索争鸣
文艺写作到如何秘密传递借阅报 刊。最后大家确定了要成立一个 同仁结社,秘密出一个油印刊物, 作为联系同仁,发表一些伪报刊 不能发表的反满抗日文艺作品的 园地。最后决定刊物由花喜露来 主编,利用学校有油印工具的便 利条件来办,不定期。大家又乘着 夕阳的余晖,一边走,一边讨论刊 物的名称,花喜露提议就叫“行 行 ”吧 ,“ 行 行 重 行 行 ”,先 走 走 看 吧。刊物叫《行行》,这群年轻人就 叫“行行”同人。[3《] 行行》由花喜露 利用业余及寒假时间在两年内出 了两期,封面是由花喜露画的几 个人撑着一把雨伞在泥泞的路上 行进,寓意是革命的道路是不平 坦的,需要艰苦的跋涉。[4《] 行行》 这个刊物基本上属于成人刊物, 刊载具有反抗主张的诗歌、散文。 为了能让青年学生有发表作品的 园地,花喜露提议再印行一个刊 物《星 火》,意 为“ 星 星 之 火 ,可 以 燎原”。花喜露在给其学生田丹的 信 中 说 到 :“ 我 们 要 组 织 起 来 ,用 文学启迪人们的心灵,教育人们 去战斗。开始我们的力量很小,就 像一点火花,但是它会越来越 大。”[5]1938年,秘密油印《星火》刊 物。花喜露此时一方面在伪报刊 上发表作品,一方面专门创作只 供《行 行》、《星 火》内 部 传 阅 的 作 品,用以起到号召、团结和提高警 惕的作用。到1939年底,“行行”同 人已有30多人,主要是青年学生, 分布在营口、沈阳、盖县、复州、海 城、本溪、双城,乃至哈尔滨等地。 同人也不断在其他报刊上发表文 章,如《大同报》、《泰东日报》、《盛 京时报》、《大北新报》等。大家的 政治思想不断活跃,不时利用一 切机会聚到一起,探讨社会生活, 寻找斗争出路,当时日伪禁锢一 切进步报刊,同人们就设法秘密 借阅一些进步文艺作品,组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