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和答案c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6页。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50分钟。
2.答第I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
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不涂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4.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每小题2分,共50分)1.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可能看到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有A.元谋人戴石珠项链B.北京人使用陶器盛放食物C.北京人使用火防寒照明D.山顶洞人饲养猪狗等家畜2.在河南贾湖、湖南玉蟾岩等多处遗址出土了稻谷,科学检测得知是1万多年前的遗迹,由此得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
这个研究过程说明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是A.考古发现B.文献记载C.神话传说D.影像资料3.《史记·五帝本纪》将部落首领黄帝、颛顼、喾、尧、舜合列为五帝。
颛顼为黄帝之孙,喾为黄帝之曾孙,尧为黄帝之玄孙,而舜也与黄帝有血缘关系。
司马迁意在A.强调中华文化同源共祖B.为世袭制度提供理论依据C.说明农耕文明源远流长D.说明中央集权的历史渊源4.距今约5000年的山东省大汶口文化遗址部分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百余件随葬物品,部分墓葬却一无所有;同时期的浙江省良渚文化遗址权贵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等,这和其他普通墓葬对比鲜明。
这说明,当时A.中华文明辉煌B.原始农业形成C.禅让制度盛行D.社会分化出现5.右图是一片刻有文字的甲骨,它最有可能记述的是A.仓颉创造文字的过程B.夏桀的残暴统治C.商王武丁的祭祀活动D.大禹治水的经过6.迁都洛邑的周平王去世后,周桓王继位,与担任周王室卿士的郑庄公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周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狼狈撤走,郑庄公派人去“慰问”,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
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2.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夏朝的建立者是
A. 尧B. 舜C. 禹D. 启
3.“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下图的绝世青铜精品.它铸造于
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战国
(2)材料二所反映社会局面历史上称之为什么?为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文帝、景帝推行了什么政策?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东晋后期江南地区农业得到发展 原因.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鼎立示意图
材料二: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
4.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你认为该典籍是()
A 《韩非子》B. 《孙子兵法》C. 《道德经》D. 《论语》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思想言论被其弟子整理在《论语》一书中,故选D.
5.有人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得出这一认识的理由是
6.春秋战国时期,对促进民族交融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是
A. 发展教育B. 思想活跃C. 兼并战争D. 铁器使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春秋战国的兼并战争,有的是直接对周边各族的吞并,有的是加强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的交融,这些都直接促进了民族融合,C符合题意;ABD项间接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排除.故选择C.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朝代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摇篮”?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答案:A2.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是?A. 汉武帝B. 唐太宗C. 宋太祖D. 明成祖答案:A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A. 官渡之战B. 赤壁之战C. 夷陵之战D. 淝水之战答案:B4. 隋朝灭亡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A. 唐B. 宋C. 元D. 明答案:A5. 以下哪个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李渊B. 李世民C. 李隆基D. 李亨答案:A二、判断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汉朝。
(×)答案:×2. 儒家学说是由孔子创立的。
(√)答案:√3.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答案:×4. 隋炀帝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
(√)答案:√5. 诗仙指的是杜甫。
(×)答案:×三、填空题1. 春秋时期,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的思想家是_______。
答案:墨子2.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是_______。
答案:贫富差距悬殊3.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_。
答案:长安4. 宋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
答案:赵匡胤5. 明朝的都城是_______。
答案:北京四、简答题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
答案:略2. 请简述唐朝的开元盛世。
答案:略3. 请简述宋代的科技发展。
答案:略4. 请简述明朝的永乐盛世。
答案:略5. 请简述清朝的康乾盛世。
答案:略五、应用题1. 请分析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及其影响。
答案:略2. 请分析唐朝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答案:略3. 请分析宋朝的商业发展及其影响。
答案:略4. 请分析明朝的海上丝绸之路及其影响。
答案:略5. 请分析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答案:略六、分析题1. 请分析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2023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检测试题(含答案)
2023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检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1. 时间轴是历史时空观的重要体现。
观察下面的时间轴,你认为山顶洞人应该生活在哪一时期A.A B.B C.C D.D2.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如图文物中能够反映出商朝社会生活情况的是()A.B.C.D.3.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该水利工程修建于A.战国时期赵国B.战国时期齐国C.战国时期秦国D.战国时期楚国4. 秦朝大兴土木,修建了骊山陵墓、阿房宫、长城、驰道等。
为兴修这些工程,秦始皇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役。
这说明秦朝()A.国力强大B.赋税沉重C.刑法严酷D.徭役繁重5. 秦朝时,田赋为“三分取其二”;西汉初,汉高祖实行“什五税一”;汉文帝时,田赋降到“三十税一”。
这体现了汉初的()A.勤俭治国B.与民休息C.以德化民D.以武立国6. 《盐铁论》一书中提到,汉武帝时实行币制的彻底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各地方政府棒钱,同时把盐铁经营权也收归中央。
这些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A.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B.成为了大一统思想的精神支柱C.保障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稳定D.保证了食盐的质量和食用安全7. 宗教的影响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无处不在,你知道我们经常听说的“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因果报应”“下辈子”等与下面何种宗教有关()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8. 下列表格中,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错误的一项是()A.A B.B C.C D.D9. 西晋的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花缎做出50里的步障。
这充分说明了()A.丝织品产量极高B.社会经济的繁荣C.制糖技术的发达D.统治阶级的腐朽10. 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以下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A.书法艺术成熟B.北方民族融合C.江南经济开发D.南北政权对峙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11. 夏、商、西周是我国早期国家阶段,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化。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2. 以下哪位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A. 孔子B. 孙武C. 老子D. 墨子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4. 以下哪位是清朝末年的维新派领袖?A. 康有为B. 孙中山C. 李鸿章D. 袁世凯5. 下列哪个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天津条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__________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2. 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是__________。
3.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__事件。
4. 清朝末年的维新派领袖是__________。
5.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介绍一下秦朝的建立过程及其主要成就。
2. 请简要介绍一下汉朝的建立过程及其主要成就。
3. 请简要介绍一下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请论述清朝末年的维新变法运动及其失败的原因。
2. 请论述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辛亥革命及其意义。
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B2. B3. A4. A5. C二、填空题答案1. 秦2. 孙武3. 鸦片战争4. 康有为5. 《辛丑条约》三、简答题答案1. 秦朝的建立过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其主要成就有: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修建长城,推行法治等。
2. 汉朝的建立过程:刘邦在楚汉战争中胜利后,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汉朝。
其主要成就有:发展经济,加强中央集权,开辟丝绸之路,推广儒学等。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试卷带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有爱美意识,也会埋葬逝者的早期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2.考古发掘是为了科学研究。
下面图片中的考古发掘成果反映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3.为了治理水患,保护农业生产,他采用“疏顺导滞”的方法,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和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
材料中的“他”是()A.尧B.舜C.禹D.黄帝4.夏、商、西周三个王朝都历经数百年,但最终都没有摆脱灭亡的命运,它们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B.周边少数民族的进攻C.后期统治者不修德行D.国家发生严重的叛乱5.下列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②说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③刻铸在青铜器④目前已经识别的字在1500个以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成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成语与齐桓公有关的是A.卧薪尝胆B.尊王攘夷C.一鸣惊人D.围魏救赵7.有人曾经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这一评价旨在说明A.商鞅变法成效巨大B.孝公确立皇帝制度C.秦灭六国统一全国D.战国时期大国争雄8.习在关于和合文化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下列主张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心和善道德观的是()①老子的“世间万物都有对立面” ②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③韩非主张“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④庄子主张“顺应自然和民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9.它开创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模式,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后来的行政区域划分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参考。
“它”是A.皇帝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世袭制10.下列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包括:①巨鹿之战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淝水之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1.观察下表,分析秦汉两朝所采取措施的共同目的是()秦朝西汉秦始皇下令焚烧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试卷》(五)解析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试卷》(五)一、单选题1. 出土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源之一。
下图文物最能证明北京人已经能A. 直立行走B. 打制石器C. 洞穴定居D. 使用天然火【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原始人类都生活在远古时期,因此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最重要的途径是考古挖掘。
北京人遗址出土的烧骨最能证明北京人已经能使用天然火,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点睛:抓住题干图片信息“烧骨”是解题的关键,北京人遗址出土的烧骨最能证明北京人已经能使用天然火。
2. 下图文物可以证明河姆渡居民已经能A. 种植水稻B. 种植粟C. 从事纺织D. 饲养家畜【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原始人类都生活在远古时期,因此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最重要的途径是考古挖掘。
题干图片信息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遗存,可以证明河姆渡居民已经能种植水稻。
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3. 我们知道“神农尝百草”、“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宫室、车船,平定蚩尤乱”,主要是依据A. 推理B. 考古C. 想象D. 传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炎帝、黄帝的相关知识点。
在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相传,炎帝“尝遍百草”,“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宫室、车船,平定蚩尤乱”是黄帝的贡献,故选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中华文明的起源·炎帝、黄帝4. 大禹被称为“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以下不属于他的活动的是A. 治理黄河水患B. 建立了第一个王朝——夏C. 将部落首领的位置传给桀,从此世袭制取代禅让制D. 将夏朝的都城设立在阳城【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禹将部落首领的位置传给启,从此世袭制取代禅让制,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5.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据此你认为秦始皇反对的制度是A. 禅让制B. 郡县制C. 分封制D. 世袭制【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 河水在寒冷的冬季结冰,是以下哪个自然条件的影响?A. 人口增长B. 季节变化C. 地形变化D. 磨擦作用答案:B. 季节变化2.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火药B. 指南针C. 电视D. 活字印刷答案:C. 电视3. 羽毛球、航空飞机和火箭都要受到哪个物质的阻力?A. 空气B. 沙石C. 金属D. 木材答案:A. 空气4. 下列哪个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画家?A. 辛弃疾B. 苏轼C. 梁思成D. 韩干答案:D. 韩干5. 春秋时期的战国七雄不包括以下哪一个?A. 秦国B. 楚国C. 晋国D. 曹魏答案:D. 曹魏二、填空题:1. 中国的古代四大发明是指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和()。
答案:造纸术2.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又称为中国的()。
答案:第一个封建王朝3. 战国时期出现了七国之间的割据局面,这七国分别是:秦国、()、齐国、楚国、燕国、赵国、韩国。
答案:魏国4. 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被誉为诗仙,被称为“诗仙”的原因是他创作了很多富有()和浪漫主义色彩的诗篇。
答案:豪放5.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传统启蒙教材,内容浅显易懂,通俗易记,主要讲述了()和中华传统礼仪、教育、人伦道德等内容。
答案:历史常识三、简答题: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的历史背景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中国处于战国时期,七雄割据,社会动荡不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秦朝,结束了战国混乱局面,开创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简述“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内涵。
答案:中华五千年文化,指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包括思想文化、道德观念、艺术表现、科技创新等方方面面,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四、综合题:请根据所学内容,自选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详细介绍。
答案:选择项完成以上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卷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汉字"水"最早是像下面哪个图画的?答案: B2. 封建制度是指古代社会中的什么制度?- A. 社会主义制度- B. 华夏文明制度- C. 资本主义制度- D. 地主阶级压迫农民的制度答案: D3. 下面哪项是中国古代官员的两种身份?- A. 民主和专制- B. 贵族和平民- C. 地主和农民- D. 读书人和武士答案: B二、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孔子的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答: 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社会、政治和教育。
他提倡儒家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强调君主治国、父子治家、夫妻治家、朋友治交等关系。
他的思想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2. 请简要解释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
它起源于隋朝,发展于唐朝,并一直延续到清朝。
这个制度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出人才,使得社会地位较低的人有机会通过研究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科举考试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通过参加这些考试并获得一定分数的人就可以成为官员。
三、论述题请以不少于200字的篇幅,论述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对经济社会的重要性。
(请在此处撰写你的论述)农业在古代中国的经济社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古代中国以农业为基础,农业发展对经济社会有以下几个重要影响。
首先,农业发展提供了人们的生活所需。
在古代,农业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经济来源。
农民们通过耕种土地、种植作物以及养殖牲畜为人们提供了食物、衣物和其他日常生活用品,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其次,农业发展推动了城市和社会的形成。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对农业生产的需求增加,农民纷纷涌向城市从事非农工作,城市也因此得到了发展。
城市中的商业、手工业和其他非农行业的发展,使得社会经济更加多元化。
此外,农业的发展也推动了科技和文化的进步。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农民们研究出许多农业种植和养殖的技术,推动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2022年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一)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一)(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60分)1.(3分)某同学在他的旅游日记中写道“他们使用的天然火不是人工取的,而是打雷正好击中干燥的木头,点燃了火,又或是火山爆发和森林火灾的火。
他们晚上轮流看火,用灰来保存火种。
”以下选项与日记中的“他们”不相符的是()A.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B.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C.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D.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2.(3分)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3.(3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
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
下面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
其中空格部分应填()A.盘庚迁殷B.武王伐纣C.夏朝灭亡D.西周灭亡4.(3分)考古学家们发掘了数以万计的甲骨片,甲骨上所记的都是占卜语言。
凡祭祀、战争、风雨、天象、农业丰歌以及病疫等都是通过占卜向上天请命。
这种文字(见图)最早可能出现在()A.夏朝B.商朝C.秦朝D.晋朝5.(3分)春秋时期,“耕”“牛”二字经常同时出现在人名中,如孔子有个学生名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名司马耕,字子牛。
这种现象可以用来佐证()A.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B.春秋时期开始饲养牛C.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牛耕D.孔子的弟子注重农业6.(3分)如图“汉并天下”瓦当的出土,进一步证明了()A.西汉建筑技术高超B.汉王朝的兴盛和统一C.西汉统一国家的愿望D.震慑少数民族的手段7.(3分)关于造纸术的发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B.西汉前期就从“积漂絮成絮片”中得到启示,发明了纸C.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发明了“蔡侯纸”D.在秦始皇在位时期,纸的使用在我国已经相当普遍8.(3分)到河南南阳旅游,一定要参观医圣祠(如图).你知道这是为了纪念谁吗?()A.华佗B.扁鹊C.张仲景D.李时珍9.(3分)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A.佛教B.道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10.(3分)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三)(时间60分钟分值:60分)一、选择题(以下各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计25分)1.(1分)贾谊在《过秦论》一文中写道:“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这是由于下列哪一次军事行动造成的?()A.蒙恬率军出击匈奴B.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C.窦宪率军出击匈奴D.窦固率军出击匈奴2.(1分)汉武帝时,为了解决诸侯王的问题,汉武帝采取了谁的建议?()A.主父偃B.董仲舒C.孔子D.张骞3.(1分)历史剧《汉武大帝》曾在中央电视台热播。
汉武帝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那么,下列哪项措施与他无关呢?()A.平定“七国之乱”B.颁布“推恩令”C.统一铸币权D.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1分)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人的贡献。
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A.国家统一问题B.外族入侵问题C.中央集权问题D.儒家思想问题5.(1分)当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身穿丝绸长袍出现在罗马大剧院的时候,全场为之欢呼,丝绸服饰一时成为欧洲上层社会的时尚。
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最早应在()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6.(1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A.因材施教B.温故知新C.有教无类D.仁者爱人7.(1分)CCTV12法制频道要招聘《法制空间》栏目主持人,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你认为最合适的是()A.孟子B.墨子C.老子D.韩非子8.(1分)对于春秋时期诸侯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B.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C.促进了周王朝的巩固和统一D.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9.(1分)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等,这些报纸中的“燕赵、齐鲁、晋”,与我国古代直接关联的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10.(1分)秦末农民战争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牧野之战D.马陵之战11.(1分)“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
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 中国早期的古人类遗址中,元谋人遗址、北京人遗址的共同特征是()A. 学会了种植农作物,开创了中国早期的农业文明B. 学会了用火,过着原始的群居生活C. 学会了建盖房屋,开始了定居生活D. 学会按血缘关系组合成集体,进入了氏族社会时期【答案】B【解析】中国早期的古人类遗址中,元谋人遗址、北京人遗址的共同特征是学会了用火,过着原始的群居生活。
元谋人和北京人都不会种植农作物、也不会建造房屋,都属于群居阶段;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由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氏族。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元谋人遗址、北京人遗址和山顶洞人遗址,注意对比其异同。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相关史实。
2. 黄河与长江曾经孕育了中国早期的农业文明,半坡氏族与河姆渡氏族分别依靠这两条河流最早种植了什么农作物()A. 水稻和玉米B. 粟和玉米C. 粟和水稻D. 水稻和马铃薯【答案】C【解析】半坡氏族与河姆渡氏族分别依靠这两条河流最早种植了粟和水稻。
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
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
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3. 中华民族曾经被称为“炎黄子孙”,被称为“华夏儿女”,对上述称谓有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A. 炎帝与黄帝B. 炎帝与尧舜C. 黄帝与尧舜D. 尧舜与夏禹【答案】A【解析】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他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能够直立行走,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学会使用火。
”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A.山项洞人B.元谋人C.北京人D.蓝田人2.下列哪一文物不应该出现在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中()A.B.C.D.3.传说中的蚩尤兄弟都是铜头铁额,善造兵器。
四位同学分析传说中隐藏的历史信息,结论合情合理的是()A.小明同学:证明史前时期真的有外星人光临地球B.小红同学:说明中国人在四五千年前就发明了火药C.小何同学:反映古代先民掌握一定的金属冶炼技术D.媛媛同学:表明古代先民身体中的金属含量比较高4.夏、商、西周三个朝代作为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主要阶段,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导致这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统治者治国没有经验B.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昏聩C.注意与周边国家的关系D.诸侯内乱,战争不断5.出土于陕西临潼的文物西周青铜利簋,腹内有4行33字(如图),记载了“武王伐纣”的经过。
下面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此文物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西周开始的B.此文物可以用来研究商朝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C.此文物对研究商周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D.此文物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最大的青铜器6.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室衰微,诸侯间战争不断,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导致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A.各国改革社会剧变B.受法家思想的影响C.为了中国实现统一D.铁器与牛耕的推广7.历史发展显示出一个定律:处在巨变的时代,有能力彻底改变的国家强,改变不彻底的国家乱。
下列事件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三家分晋B.盘庚迁都C.长平之战D.废除井田制8.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A.竞相改革的局面B.诸侯争霸局面C.百家争鸣的局面D.商业繁荣局面9.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试卷》(四)解析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试卷》(四)一、选择题(15分)1. 下图中不可能是北京人使用过的工具是A. B.C. D.【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他们仍保留猿的特征,但是手脚分工明确,会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并会保存火种,采集和狩猎,并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A、B、C选项都是打制石器,骨针是山顶洞人使用的,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2. 下列考古成果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形粟遗存钻孔石斧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人面鱼纹彩陶盆A. 北京人B. 山顶洞人C. 河姆渡居民D. 半坡居民【答案】D【解析】根据图片结合所学可知,AB项属于旧石器时代的原始居民,图片反映的是农耕时期的文明,所以排除AB项;原始的农耕文明的代表中,河姆渡居民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居住的房屋是干栏式房屋,用木、骨、石质及陶制工具,使用的是黑陶。
半坡居民种植的农作物是粟,广泛用石铲、石刀等磨制石器,居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使用的是彩陶。
所以符合题意的是半坡居民,故选D。
3. 观察漫画,这一情景是对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哪一制度的诠释A. 宗法制B. 分封制C. 禅让制D. 世袭制【答案】C【解析】根据图片和所学可知,将位置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做禅让制,C项符合题意;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建立世袭统治的制度,在奴隶社会及其以后的阶级社会出现;分封制出现在周朝; AB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解题时可结合题干图片中的“传贤”分析出该制度为禅让制,直接得出答案即可。
4. 有关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历史,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禹传子,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B. 商汤和周文王懂得重用人才、关心百姓,他们分别建立了商朝和周朝C. 夏桀和商纣王失国的重要原因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D. “国人暴动”和“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主角都是周幽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夏、商、周的兴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检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大量的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A.会建造房屋B.会使用天然火C.会制造彩陶 D.会种植水稻2.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发展史。
中国的农业起源于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①农作物的种植②家畜饲养的出现③聚落④打制石器的出现⑤磨制石器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3.俗话说:“水火无情。
”在我国远古时代,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十几年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
下列对他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他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位部落联盟首领B.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C.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建立者D.其子继承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4.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公元前841年这一年是()A.公元9世纪40年代B.公元前9世纪40年代C.公元8世纪40年代 D.公元前8世纪40年代5.余秋雨盛赞:“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下列图示文字按汉字演变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③①④D.④③①②6.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B.王室得到霸主的支持而中兴C.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D.争霸战争激烈,分裂趋势加强7.《资治通鉴》开篇记载: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晋国的三家为诸侯,即历史上的“三家分晋”,瓜分晋国的三家是()A.楚、燕、齐 B.秦、楚、齐 C.赵、魏、秦 D.韩、赵、魏8.假如时光倒流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老子、墨子四人到某电视台应聘节目主持人,招聘的栏目有:教育观察、法制园地、军事天地、自然与环境,按照他们的各自主张,应聘栏目最恰当的是()A.《教育观察》---孔子B.《法制园地》---孟子C.《军事天地》---老子D.《自然与环境》---墨子9.“在政府组织上,他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其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的改变。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本试卷包含选择题部分;非选择题部分。
满分50分。
考试时间为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的生活场景有①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②北京人从自然界获取火种③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④山顶洞人用骨针缝兽皮衣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元谋人、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使用石器劳动;北京人从自然界获取火种;山顶洞人会用骨针缝兽皮衣。
仔细审查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2. 在远古的农耕时代,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主食是A. 粟B. 水稻C. 小麦D. 玉米【答案】B3. 有这样一个顺口溜“太康失国,少康复国。
桀失其国,无人复国”。
顺口溜指的朝代是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桀失其国,无人复国”结合所学可知,夏朝的暴君桀被商汤所灭,顺口溜指的朝代是夏朝。
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桀失其国,无人复国”是解题的关键,夏朝的暴君桀被商汤所灭,顺口溜指的朝代是夏朝。
4. 下图所示的战国时期的文物图片证实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史实是A. 刀耕火种B. 铁犁牛耕C. 耕织结合D. 青铜农具【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图片信息:牛尊、铁锄是文物资料,是第一手资料,证实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史实是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提高了生产力。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抓住题干图片信息“、战国牛尊、铁锄”是解题的关键,牛尊、铁锄第一手资料证实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史实是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5. 下列成语中源自晋楚争霸的是A. 问鼎中原B. 纸上谈兵C. 卧薪尝胆D. 三顾茅庐【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问鼎中原源自晋楚争霸,A项符合题意;纸上谈兵来源于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卧薪尝胆来源于吴越争霸;三顾茅庐来源于东汉末年的刘关张三请诸葛亮。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假如你想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期去体验我国最早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最好选择去()A. 北京B. 云南C. 浙江D. 陕西2.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和黄河流域的半坡氏族就已经进入到农耕时代,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是()A. 种植水稻和粟B. 逐步推广牛耕技术C. 开始使用铁制农具D. 确立土地私有制度3.下列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与“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情况相符()A. 原始人群时期B. 山顶洞人时期C. 半坡原始居民时期D. 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4.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A. 炎帝和黄帝B. 尧C. 蚩尤D. 禹5.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
中国历史上禹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来他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这个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6.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A. 争霸战争激烈,分裂趋势加剧B.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C. 王室采取有力措施而中兴D. 霸主联合,与王室争权7.《道德经》反映了()A. 老子的思想B. 孔子的学说C. 墨子的主张D. 韩非的理论8.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它的主要功能是()A. 交通运输B. 防洪灌溉C. 南粮北运D. 蓄水抗旱9.教育现代化是国家教育整体的现代化,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教育现代化。
下列思想主张中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的是()A. 民贵君轻B. 中央集权C. 有教无类D. 无为而治10.同学们进行学习主题探究,把青铜器、甲骨文、铁制农具、牛耕、诸侯争霸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他们的主题应该是()A.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11.李白诗句写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王最终完成“扫六合”的大业是在()A. 公元前356年B. 公元前221年C. 公元前209年D. 公元前207年12.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秦末农民起义B. 牧野之战C. 长平之战D. 马陵之战13.汉初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稳定社会局势,吸取亲亡的教训所采取的政策是()A. 严苛的刑罚B. 奖励军功C. 休养生息D. 重文轻武14.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大一统的皇帝是()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15.东汉中期以后,政治状况突出特点是()A. 皇帝专权B. 军阀割据混战C. 民族矛盾尖锐D.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6.图中的A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A. 秦朝B. 西汉C. 唐朝D. 元朝17.蔡伦被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A. 修万里长城B. 改进了造纸术C. 发明了“麻沸散”D. 发明了火药18.曹操在《龟虽寿》中写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汉武帝时,把其作为思想统治工具的学说是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墨家学说tCAPWKxSAn2.下列发明是西汉时期的有①耕犁,已安装了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②新型播种工具耧车③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都不是tCAPWKxSAn3.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相同的历史作用不包括A.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束缚和奴役B.促进了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C.促进了内地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D.为欧洲同我国进行直接友好交往创造了条件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语出《陈涉世家》,出自哪一部史书A.《春秋》 B.《史记》 C.《汉书》 D.《资治通鉴》tCAPWKxSAn5.下列科技发明中,属于东汉蔡伦的是A.发明地动仪B.改进造纸术tCAPWKxSAn C.发明麻沸散D.发明活字印刷术tCAPWKxSAn6.下列不属于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战役的是A.赤壁之战 B.淝水之战 C.巨鹿之战 D.牧野之战tCAPWKxSAn 7.东汉末年,孙权、刘备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的决定性因素是A.诸葛亮的计谋B.周瑜的水军tCAPWKxSAnC.孙、刘的联盟D.地理上的优势tCAPWKxSAn8.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A.统一黄河流域 B.北方民族大融合C.未完成封建化D.阶级矛盾尖锐tCAPWKxSAn9.有关内迁的各少数民族的说法,错误的有A.东汉、魏晋时期,西南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加速了民族融合B.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历史上称为“五胡”C.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互相影响,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融合D.西晋向内迁的少数民族征收重税,激化了民族矛盾10.不少国家把中国称为China,这反映了A.中国瓷器在世界的地位 B.秦汉文化对世界的影响tCAPWKxSAnC.隋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D.中国四大发明在世界的地位tCAPWKxSAn二、能力培养<共4分)11.下面是历史谜语四则,请你猜一猜。
<1)汉朝天下<打一历史人物)答案:<2)周郎坐看烧赤壁<打一成语)答案:<3)按图索骥<打一历史人物)答案:<4)谢安复职<打一成语)答案:tCAPWKxSAn三、牛刀小试<共14分)12.<2分)请写出中国古代两位被尊称为“圣”的文化名人及其所处朝代。
13.<5分)请你按先后顺序写出我国汉字字体的发展变化。
14.<7分)请写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艺术方面的成就。
四、一试身手<共32分)史海拾贝:15.<5分)请你答出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成语典故。
<至少五个)读读想想:16.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
后来,穿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罗马男女贵族的时尚。
tCAPWKxSAn 请回答:<1)<1分)材料中提到凯撒穿着丝袍出现在罗马剧场,此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2)<3分)当时中国的“丝袍”是通过什么通道运到欧洲的?你能把这条通道运转路线说出来吗?<3)<2分)当时中国称欧洲的罗马为什么?欧洲的罗马把中国称为什么?17.“进,与操遇于赤壁。
时操早已有病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瑜军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获枯柴,灌油其中……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曹操舰船),延及岸上营落……北军大败。
”tCAPWKxSAn——《资治通鉴》请回答:<1)<1分)此材料记载的是一件什么历史大事?发生在哪一年?有什么军事意义?此事的发生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tCAPWKxSAn<2)<3分)请简要分析此事发生的背景,并分析曹操失利的原因。
<3)<3分)隆冬时节,何来东南风?你用有关的地理知识加以说明。
历史论坛:18.<4分)比较一下,汉初对匈奴实行的“和亲”政策与汉元帝实行的“和亲”政策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巧对下联:19.<2分)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充分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
在南阳武侯祠有这样一幅构思巧妙的对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功业。
上联是“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tCAPWKxSAn请你根据上联,按对仗的格律,试试补出这副对子的下联来。
情景再现:20.<3分)请你写一篇百字短文描述官渡之战的场面。
阅读思考:21.<5分)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为根治匈奴大患,决心联络西方的大月氏等国,夹击匈奴,彻底打败匈奴。
他下了一道诏书,征求能干的人到大月氏去联络。
当时,谁也不知道大月氏国在哪儿,也不知道有多远。
要完成这个任务,可得有很大的勇气。
张骞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首先应征。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就派张骞带着一百多个人出发去找大月氏。
但是要到大月氏,一定要经过匈奴占领的地界。
张骞他们小心地走了几天,还是被匈奴兵发现,全都做了俘虏。
tCAPWKxSAn匈奴人没有杀他们,只是派人把他们分散开来管住,只有堂邑父跟张骞住在一起,一住就是十多年。
日子久了,匈奴对他们管得不那么严。
张骞跟堂邑父商量了一下,瞅匈奴人不防备,骑上两匹快马逃了。
他们一直向西跑了几十天,吃尽苦头,逃出了匈奴地界,张骞等人继续向西行,终于在一片水草丰茂的草场碰上了几个牧民,经过攀谈,他们才知道此地是楼兰国。
楼兰是由汉朝进入西域的第一个国家。
此后,张骞等人先后经过疏勒国、大宛国、康居国等七个国家,最后在阿姆河北岸,见到了大月氏国国王。
张骞手执旌节,向大月氏国王说明了来意,大月氏国王又惊又喜。
但如今的大月氏国已远离匈奴,人们也已安居乐业,大月氏国王无心再向匈奴报仇雪恨了。
大月氏国王隆重宴请了张骞一行人。
在劝说大月氏国王的努力失败之后,张骞一行人在大月氏人指引下,取南道,从疏勒国东行回国。
tCAPWKxSAn然而,在翻越祁连山时,他们不幸又碰上了匈奴骑兵,再次被押送到单于那里。
一年后,匈奴发生内乱,张骞趁机找到堂邑父上马远逃。
tCAPWKxSAn13年。
去时,张骞风华正茂;如今,头发花白,年近半百。
张骞详细地向汉武帝陈述了13年来他所周游的西方各国的情况。
武帝眼界大开。
为奖赏张骞,拜张骞为太中大夫,拜堂邑父为奉使君。
tCAPWKxSAn读了上面的这一材料,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五、分析归纳<共30分)22.同学们,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秦时经河北入海,汉代经山东,北宋经天津,南宋经江苏入黄海<当时称东海)。
而这种现象在长江为何没有?你能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这种有和无的原因吗?在古代,人们对黄河又是怎样治理的?现如今对治理黄河你有哪些建设性意见?tCAPWKxSAn参考答案一、1.A 2.C 3.D 4.B 5.B 6.D 7.C 8.B 9.A 10.B二、11.<1)刘邦<2)隔岸观火<3)司马迁<4)东山再起三、12.①“医圣”张仲景、东汉。
②“书圣”王羲之、东晋。
13.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14.书法:王羲之《兰亭序》;绘画: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雕刻: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四、15.三顾茅庐、投笔从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鞠躬尽瘁、望梅止渴等。
16.<1)西汉。
<2)丝绸之路、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
<3)大秦,丝国。
17.<1)赤壁之战,208年,是我国军事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导致了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
<2)曹操打败了袁绍和几个军阀,基本完成了北方的统一,他企图乘胜出击,消灭南方的孙权和刘备,统一全中国。
不料,在赤壁大战中失败。
失败的原因有:①人不和。
曹军南下,扰乱了南方人民的安定生活。
②地不利。
曹军屡次中计,锐气大减。
曹军远道而来,不习水战,战斗力不强。
③天不时。
隆冬时节,赤壁战场东南风甚紧,为孙刘联军采用火攻提供了良好的战机。
tCAPWKxSAn<3)从位置上看,赤壁战场距海近;从地形上看,赤壁战场地势低平,使冬季风受阻,与此同时,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却乘虚而入,因此在几日寒冷的天气过后马上出现反常的温暖天气,于是就有东南风的出现。
tCAPWKxSAn18.①“和亲”的目的相同,即都是通过“和亲”政策换取汉匈两族之间的和平友好关系;但前者是被迫行为,后者是主动行为。
②汉初社会经济凋敝,国力不强,无法在军事上与匈奴抗衡。
汉元帝时,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归附汉朝,愿与汉和亲。
tCAPWKxSAn19.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20.要求:语言生动、条理清晰、叙事完整。
<略)21.同学们可以体会张骞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西行,非等闲之辈所能为之,我们应学习他不畏艰难、不辱使命的精神。
<请同学们自由发挥略)tCAPWKxSAn五、22.①黄河上游水流湍急。
黄河流域作为封建统治的中心区域,地表资源遭到过度开发,水土流失严重,河水中泥沙含量过高,下游河宽水缓,泥沙淤积,阻塞河道后,必然出现改道。
长江流域大规模的开发较晚,江南地区的开发是东晋南朝以后的事情,所以,地表植被的自然生态保存较好。
再加上沿线的湖泊和众多的支流,都可以调节干流流量和流速。
这就是为什么长江tCAPWKxSAn没有出现改道的历史原因。
②大禹用疏导的方法治理黄河。
西汉武帝、东汉明帝都进行大规模的黄河治理工程。
③答案不惟一,请老师酌情采意给分。
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