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通大学体育学院(系)体育学科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合集下载

浅谈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浅谈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的进 步 度 夹 评 价 学 生 的体 育 学 习

实施 多种 教学模 式 ,满足 不 同学 生的 需求 淡 化 一 般 评 价 标 准 ,即 主 张 以个 人
和个 性发 展 。
2 体 育 教 学 模 式 改 革 与 发 展 的 方 向 3 国 内外 体 育教 学 评 价 改 革 的 发展 方 向
中 图分 类号 :G 0 . 87 0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7 — 5 X ( 0 0 9 0 8 0 6 4 1 1 2 1 )0 — 9 — 2 ‘
1 体 育 教 学 内容 改 革 与 发 展 的 方 向
方 向。
或阶段 学 习结束 时进行 ,因而 失去 了评 价
9 0 8 钐 。 21 ̄ 月总第1期 00 E 9 3
体 育 教 育
d i O 9 9 . s. 7 - 5x2 1. . 5 o: . 6 0i n1 4 1 1 . 00 0 l3 s 6 0 9 5
浅谈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 方向
熊必 刚 ,李章洙 ,邓 晴
( 四川 师范 大学 体育 学 院, 四川 成都 60 6 ) 108
长 期 以来 ,体 育 学科是 以学 科课 程为
进入 2 世 纪 9 年 代 , 日本 体育 教学 0 0
在教 学力观 的指 导下 , 开始注重 对逐 个学 生开 展有针 对性 的积 极评 价 。一些 学者提
出 依 据每个 学 生 的实 际进 步情 况进 行考评
主 编订 体育课 程 的 ,它 对 于确立 体育 在学 31 体 育教 学 评 价 从 单 一 的 终 结 性 的思 想 ,而不 是 以一 个统 一 的标 准 要求所 . 校 教育 中 的地 位 ,形成 体育 学科 体 系 ,保 评价 向过程性 评 价和 终结 性评 价相 结 有 的学生 。美 国学者 高德 纳 的 “ 多重智 力

浅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浅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11 . 学校体 育的教育模式陈旧 体育 教学多 年来一直沿袭 着传统 的教学 模式 。一成不变的体育课程标准 , 使体育课单 调、 僵化 , 无法让学生享受运动带来 的欢 乐 , 达 不到健身的 目 ,而导致学生对体育运动失去 标 兴趣 。从而忽视 了体育教学长期效益和终身体 育意识的培养 。 随着社会快速变迁 , 体育教学改 体育思想为指导 , 为终身体育打下牢固的基础 。 21 身 体育 的 意义 .终 高校是学生接受在学校体育教学的最后 时 期, 这时期是学生走 向成熟 的阶段。 高校体育教 育的成败 , 将对学生 的终身健康产生较大 的影 康获得 的比重 , 继而泛化健康式的体育教学 , 使 学生迈 向健康 、 的未来 , 快乐 达到身心健康的标
程。
2 学校体育 的发展取向 由于社会 的变迁 , 教育必须不 断地改革 , 以 适应社会发展地需要 。学校体育同样处在这样

个 大环境之 中。在走进 2 世纪之际 , 1 体育教
之以往所制定的《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以及终身 育的改革 , 首先应以教育思想的转变开始 。 教育
体育实施 的贯彻 ,为未来学校体育的发展指 明 思想 的转变 , 应当有针对性地转变 , 学校体育的 了方 向和目标 。 发展必须摆脱 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全面贯彻体育 教育面对未来也将从树立 “ 健康第一 ” 终身 和“ 1 学校体育的现状 素质教育 , 树立“ 健康第 一” 的指导思想 , 以终身 受益” 的指导思想人手, 重新安排身体 活动与健
综合 目标还没有落 到实处 , 具有短期行为。 受传 统的竞技教学模式影 响, 技能 、 技术的教学始终 成为体育课 堂的主要 内容 。 理论课课时少 , 学生 的体育健身 实践缺乏正确的理论指 导 , 普遍存 在基本理论 内容 比重小 ,根本无法 以正确 的理 论指导 自己实施体育健身。 1 体 育教师的 自身素质与敬业 精神有待 . 4 提高 众所周 知 , 体育课沦为 “ 配课 ” 目的现象 科 目 前仍相当普遍。 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 中, 长期 以来一直被认为是 技术演示 , 没有学术而言 , 因 而得不到应有的重 视及客观对待。忽视体育给 人类带来的重要作用 ,以致大多数体育教师认 为 自身的社会地位 与价值偏低。现普遍存 在体 育教 师学历 偏低 的问题 和一些 教师没 有上进 心 ,对待工作 马马虎虎 ,不认真钻研 业务 的问 题 。严重影 响了体育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发展进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与分析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与分析

分析加载工具单因素方差分析工具的扩展改进后,完全能够满足了体育统计中单因素方差分析的需要,可以替代专业数据分析软件。

此外,通过使用VBA 编程,可以将单因素方差分析工具操作简化,只需在指定位置录入原始数据后,样本量相同和不同的多重比较检验由系统自动选择完成,计算出检验结果,并且做出相应统计结论,全部结果中文显示,该方法有效地扩展了数据分析功能,实现数据分析自动化。

参考文献:[1]祁国鹰等.体育统计应用案例[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56[]张宝珍等利用x 进行医学统计方差分析[]中国公共卫生,1999,15(2):138.[3]王家华等.利用VBA 在Excel 中建立决策分析系统[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2):80-82.[4]黄荣梅.用Exc el 开发MIS 的方法[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3(1):70-71.[5]程光文.利用电子表格软件Excel 进行医学科研数据的统计分析[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2,13(1):10-11.[6]Micros of t Excel Visual Ba sic 参考(作者简介:郭强1967-,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施海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体育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前言课程体系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

随着教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逐步贯彻落实和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和重创新的体育教育人才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虽然我国体育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改革力度与深度不够,落后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尤其在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方面成效不大。

因此深入研究与分析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目前课程体系现状1.1内容和形式陈旧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虽然经历了多次变化,但无实质性变化。

论学生终身体育需要下的大学体育课程模式创新——咸宁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综述

论学生终身体育需要下的大学体育课程模式创新——咸宁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综述

自主” 课程教学形式. 结合课 内外 的多种 自主锻炼 的教 育教 学方式 , 改变 以往教师需要 学生做什么 , 变为学生根据 自身 状态来决定 自己做什 么. 充分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努力倡 导开放式 、 探究式教学 , 力拓展 体育 课程 的时 间和空 间 : 努 二是开放教学形式 , 获取 学 分途径 多样 化 ; 在大 一、 二必 大
编写 了相应 的《 育与健 康》 体 教材 , 编写 了《 大学体 育教 师 指导 用书》 有 效地指 导了大学体 育的教学实践 工作 , , 在教 学 中得 到 了广 大师 生 的认 可 和 良好 的评 价. 09年 , 们 20 我
对这几年改 革的运 行情况和学生体质健康测 试的成绩进 行
大学体 育课 程是学校 的公共 课程 , 课程 的 目标 应注 本 重培养社会需要 的全面发 展 的人才 , 课程 体 系应 符合 时代
的发展 , 构建多层次的教学形式 , 教学 内容 的选 择应体现实
在 20 0 3年 制定 了大学 体育教学 计划和各 单项 的教学 大 纲基 础上 , 据本 科教学评估的要求和学生 的需求 ,07 根 2 0 年修 订 了第二版计划 与大 纲 , 调整 了教学内容 , 出了 以太 推 极拳 为特色 的大学体 育基础课 和大学 体育 主副项选 项课 , 满 足了各个 层次学生 的需求 , 使学生通过体 育课 堂的引导 , 掌握 了 1— 2项 可以进行终 身体 育锻炼 的项 目. 此 , 为 我们
过大学体育 团队的努力 , 0 年 大学体 育课程成 为校 级精 2 6 0 品课程 ,0 8年创 建 了校 大学 体 育 团队. 20 这几 年来 无论 是 在师资 队伍 的建设还是教 学条件 的改善等方面都迈 出了坚 实 的步伐.

新《纲要》下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新《纲要》下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的正确与否 , 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改革实践的成败 。 只有解放思
想 、 装上阵 、 轻 审视 现 状 、 开拓 未 来 , 观念 的转 变 和 更 新 为 切人 以
新时期培养高素质人才发展的需要 。尽管各校根据原颁布的教 学大纲并结合 学校实际做 出适当的改动和补充 ,但大学体育课 程教学仍缺 乏科 学性 、 系统性和趣味性 , 课堂教学过死 , 既不生
行 《 要 》 从 课 程 的整 体 系统 进 行 改 革 。 纲 ,
后的体育 观念 和意识起着重要作 用。 “ 在 健康第一” “ 、素质教育 ” 及“ 身体 育” 终 的思 想指引下 ,0 2年《 国普通 高校体育课 程 20 全 教学指导纲要 》懒 布与实施 , 19 l 1 与 92年颁 布的《 国普通 高校 全 体育课程教学指 导纲 要》 相比较 , 纲要》 新《 在课程指导思想 、 课 程 日标 、 程结构 、 课 课程教学 内容与教学 方法 、 课程建设 与资源
指 导 , 师实 行 挂 牌 上课 , 生 可 以选 择 教 师 上课 , 导 开 放 式 、 教 学 倡
力 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的提高 ,这严重影 响了高 校体育课程
教 学 的改 革 与发 展 。
探究式教学 , 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 。 教学 内容的广度要拓宽 , 包括生命教育 、 健康教育 、 闲暇教 育、 运动教育、 体育道德 教育 、 体育审美教育 、 体育社团教育等方 面, 体现出多样化 、 特色化和时代化 ; 教学 内容的深度 , 强调可接 受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 健身性 与文化性相结合 、 选择性 与实效性 相结合 、 世界性 与民族性相结合 , 充分体现《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的内容和要求 , 突出娱乐性 、 趣味性和终身性。

高等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

高等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

程体 系, 为我 国民族传 统体 育专业教 学改革与健康稳步发展 , 更好地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 的民族传统体育 专业人才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 民族传统体育 ; i ; 育院校 ; g程 体 改革
中 图分 类 号 : 82 G 5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16 06 20 )7 O5 4 10 ~27 (08 0 一O6 —0 3
Ke r s t d t n l t n ls r;c r c u y tm; E i s t t ;r fr y wo d :r i o a i a p t u r um s se P t e e om a i a n o o il n i u
课程体系作为课程的核心 , 是教育思 想与观 念付诸 实践 的

要: 采用文献 资料 法、 问卷调查 法和 专家咨询 法 , 从社会 需求 、 学科发展 和学生个体发展三方面入手 , 示体 育院 系民族 传统体 揭
育专业课程体 系现状 , 并指 出现行课 程体 系中存在的不足 , 结合社会 需求和 市场 导向 , 建具有 时代特征 的课程 结构框 架 , 构 优化 课
高等体 育院校 民族传统体 育专 业课程体 系改革与实践研究
王 美娟 张茂林 张启 华 李 圣 于 波 竺玉明 , , , , ,
(. 1 山东体育学院 日照校 区民族传统体育 系 ,山东 日照 262 ;. 786 2 北京 体育 大学武术学院 , 北京 10 8) 0 06
I one u e i s f ce c n te p e e tc n e ts se , t o i e n d t ema k tdr c o a d c n tu td t e tp itd o tt n u i in y i rs n o tn y tm wi sc a d ma d a r e ie t n, o r ce h h h l n h i n s h sr cu e fc u s sa d o t z d t ec ri uu y tm ,O a op o i es meb n f i fr n  ̄ frp mo n e n t n l t tr so o re p i e u rc m sse S st rv d o e e ca r e c o r u n i m h l i lo o o i h t gt a o a i ta i o p rs ta h n e r o in rd t n s t e c ig r f m fCh a. i o o

浅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的设计与构建

浅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的设计与构建

系统化 、 综合化和开放化 , 实现 学生整体 素质与全面 能力 的提 高 , 实现科 学 的课 程 内容 与先进 教 学方法 的统一 , 实
现课程建设 、 材建设、 教 师资建设 的 同步发展 , 在课程结构 的设 计上 , 立多样 立体 的分 层结构 , 要建 组成纵 横交错 的 复合结构 , 吐纳有序的更替结构 , 创造 形成详略得 当的横平结构 。 关键词 : 育教育类专业 ; 体 课程 改革 ; 课程结构设计

自 身的发展 , 改革以往体育专业 的课程体系 和结构 已势 在必 行 。 体 育 课程体 系建设 的整体 思 路和 建构 目标 ( ) 一 课程 改 革 的整体 思路


1根据培养 目 . 标设计课程 内容体系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 、 个体发展需要和体育教育 专业特点 , 体育专业新的培养 目 标应该是 : 培养各级 各 类 学校体 育 学科教 师 、 中小 学教 改 实验 科 研 人员 、 体育管理人员以及攻读高一级学位的预备人员 。使
技能的掌握 , 有利于学生独立学习、 独立发展和解决 问题能力的形成 ; 按照教学规律的要求 , 新课程体系 必须考虑 整体与 局部 、 健康 与教 学 、 学与 科研 、 教 理论 与实践 , 现课 程 内容 与 学科 发 展 的一致 , 实 课程结构 与学生心 理结 构 的一致 , 课程 体 系与教 他们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 的基本原理 , 成科 学的 形 世界观 , 热爱体育事业 , 具有高 尚的思想品德 , 能为 学体 系的一致 , 最终 达 到体 育课程 逻辑 体 系与 并 人师表 ; 系统掌握体育专业基础知识、 基本原理和基 体育学科 发 展 逻辑 、 生 心 理发 展 逻 辑 、 学 发 学 教 本技能 ; 具有较强的教学 能力和体育调查 、 实验 、 管 展逻辑 的内在一致 。 3 根 据教 学 规 律 追 求 教 学 内容 、 程 形 势 与课 . 课 理能力 , 具有从事社会体育教育等其他教育工作能 力; 能掌握一门外语并熟练运用计算机 。因此 , 在设 程管理的内在一致 计课程体系和结构时 , 要考虑新的培养 目标的要求 , 在课程内容上 , 保证基础课在课程体 系中的基 实现课程体系结构与培养 目标的一致 。 础地位 , 保证学生的基本体 育理论 、 基础文化素养 、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思考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思考
积极 地参加 体育 活动 ,使身心 健康 成长 。
不仅 体验 到运动 的乐趣 ,更 能使他 们主动
上的学 生分别 患有恐 怖症 、焦虑症 、抑 郁 症和 情感 危 险等 。《 民 日报 》报 道 杭 州 人
22 大 学体 育 课 的 内容、 形 式 、 . 方 法 应 多 样化 市 《 学生心 理卫 生 问题和 对策研 究 》的 的学 生希 望添 设 国 际交 际舞 。由此 可 见 , 大
摘 要 :学 校体 育要 更 新教 学观 念 ,树立 “ 康第 一 ” 的指导 思想 ,把 增 强学 生体 质 、增进 心理 品质 和培 养 学生 健 的社会适 应 能力作为 大学体 育教 学改革 的 出发点和 归宿 ,要进 一步拓 展体 育课程 的 时间、空 间和 项 目, 以课程 建设 为突破 口,完 善课程 体系 ,为学 生 的身 心健康 提供 可持续 发展 的知识 和技 能打下 坚实 的基础 。 关键 词 :高校 体育 ;健康 第一 ;终身体 育 中 图分 类号 :G 0 . 874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7— 5X (0 1 3 12 0 64 1 1 2 1)0— 2 — 2
12 j 彩 21年 3 2 01 月总第1 期 9
体 育 教 育
d i 036 j s .64 1 1.0 1 3 6 o: . W .s 17 — 5x2 1 . . 0 1 9 in 0O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思考
张丽 男
( 宁石油 化工大 学体 育学 院,辽 宁 抚 顺 辽 130 ) 10 1
度上 存 在 心 理 健 康 问题 。据 天 津 市 的 统 要 的 、热 门 的体 育项 目,如 国 际交 际舞 、
计, 该 市 5万 名 大学 生 中, 约 有 1 % 以 6 羽毛 球 、乒乓球 、 台球 、桥 牌等 ,以提 高

综合性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改革思路及体系设计——以南昌航空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课改为例

综合性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改革思路及体系设计——以南昌航空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课改为例
s me r fr n e o te nie te . o ee e c sf roh ru v mii s
Ke rs tema r f oi ot cucs r om ywod : j ca s r ; o r ;e r h oo s lp s e f
近年来 ,各高校相继开展 了对社会体 育专业培养模式的研 究, 更加注重 培养符合市场 需求 的、 规格 多样 的、 具有 “ 一专多 能” 的社会体育专业复合型人 才。因此 ,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有
会的适应能力。如中国地质大学社会体育专业 的 “ 户外运动方 向”广东海洋大学社会体育专业 的“ 、 滨海体育休 闲管理方 向” 其
程不 突出 , 课程设置与体育教育专业没有太大 区别 ; ) 兴健 (新 4
身项 目介绍较少 ;5 缺少实习基地 , () 实践课 程偏 少。而我校社
培养 目标结合本校 的特色 ,课程设计不仅包括了社会体 育专业
人才 的规格是通过课程的体系与培养方法来实现的 ,市场
的变化对人才的需求产生 了深刻的影响 ,以往行业内需求 的专
门人才已转 向多规格 、 多层次 的人才。因此 , 课程体系的设置要
健康发展 , 同时希望为其他综合性 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 系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 社会体 育专业 ; 课程 ; 改革
中图分类号 : 8 7 G o.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7 60 (0 0 0 — 0 0 0 10 ~ 2 4 2 1 )3 0 8 — 2
Onterfr to g t a dss m ein o c l p r j rs o re nv ri eo m u hs n yt d s f o i o t mao c u csi u ies y h h e g s as s n t

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方案

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方案

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方案现代社会,体育运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体育课程的改革意义重大。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方案,以期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一、背景介绍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和目标。

体育课程作为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对身体的锻炼和培养对体育兴趣,更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竞争意识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途径。

然而,现有的体育课程存在一些问题,如单一的教学方式、缺乏足够的体育资源和场地等,因此,改革是必要的。

二、全面素质教育理念体育课程改革应与全面素质教育理念相结合。

全面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体育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和品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应该符合全面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机会。

三、多元化的体育项目体育课程改革应提供多元化的体育项目。

传统的运动项目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体育课程应该提供更多元化的体育项目,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兴趣和需求。

如篮球、足球、游泳、羽毛球等各种运动项目,让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和锻炼。

四、专业化的教学团队体育课程改革需要建设专业化的教学团队。

体育教师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同时,学校应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支持,帮助体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五、合理分配体育资源体育课程改革需要合理分配体育资源。

在学校体育设施方面,应该根据学生人数和学校规模合理配置体育器材和场地。

同时,需要与相关部门合作,提供更多的体育资源和场地,为学校提供更好的体育课程条件。

六、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体育课程改革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主要以老师为中心,采用传授型教学方式,缺乏学生主体参与。

改革体育课程应引入互动教学、项目化学习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七、体育与学科融合体育课程改革需与学科融合。

关于高校现行体育课程体系的审度与思考

关于高校现行体育课程体系的审度与思考
行体 育课程体 系的审度与思考
Re i w nd Thi ki fPr s n y ia ve a n ng o e e tPh sc lCur iul r c um s e n le s Sy t m i Co lge
黄 瑞 霞 Hu n ii a gRuxa
ru d d v lp e tsi a e n r be . hs p p rb s d O h r be n te ta h n f p y ia e u ain a d c m ie t h u rn o n e eo m n t lfc s ma y p o lms T i a e a e n te p o lms i h e c i g o h sc l d c t n 。 o b n d wi te c re t l o h
d v lp n r n fc riuum ytm , bih d hsve . e eo me tte d o u rc l sse pu l e i iws s
关键 词 :高校 体 育; 课程 体 系; 学改革 教
K e r s:c le e h sc le u ain C rc l n y tm;e c i gr fr y wo d olg sp y ia d c to ; Hriu u ls se ta h n eom
中 图分 类 号 : 6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 号 :0 6 4 1 (0 0)9 0 1一 1 10 — 3 l2 1 2 — 2 2 O
1 现行体育课程体 系的发展趋势 23体 育 教 师素 质 与 改 革 要 求 存在 差 距 一 方面 是 体 育 教 师科 . 自从《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的 研 能 力不 高 , 由于 种 种 外 界 因素 , 育 教 师很 少动 笔 写文 章 , 成 了 体 造 决定》 颁布实施 以来 , 高校体育课程 的发展面 临着 巨大 的机遇和 挑 科 研 能力 与 身 体 素 质 发 展很 不均 衡 。 据 调 查显 示 ,上 海 2 3所 高校 战 。 如何 在 现 行 的 体 制 下培 养 出全 面 发 展 的人 才 , 当前 高校 的体 育 2 1 体 育 教 师 , 均 7 75年 发 表 1 2篇 文 章 , 且 体 育 教 师 中 6名 平 —. . 0 而 改 革 还 面 临 着 很 多 问题 。 当 前 , 校 体 育 要 进 行 改 革 , 要 全 面 考 青年 教 师 占大 多 数 , 年 体 育 教 师中 低 学 历 低 职 称 不 利 于 学校 体 育 高 既 青 虑 , 免 教 学 改 革 的盲 目性 , 且 要 与高 校 多 姿 多 彩 的 体 育 文化 相 教 学 改革 的发 展 。 另 一 方面 是 体 育 教 师 的教 育 观 念 落后 , 应试 教 避 而 受 协调 。 近几 年 来 , 个 学 校 已经 进 行 了 一 系列 的 体 育 教 学 改革 实践 , 育观念 的影响 , 各 体育教学活动中 , 师以自我 为中心, 教 强调技 能的传 形成 了高校 体 育 当前 的 发展 趋 势 , 要表 现在 一 下 几 个 方面 : 主 授 和 身 体 的训 练 , 视 素 质 的培 养 。 忽 11体 育 教 师成 为 体 育 教 学 改 革 的 重 点 随 着 教 学 改 革 的 深 . 3 高校现行体 育课程体 系改革的措施 入 , 师 已经 不 再 局 限于 充 当 知 识 与 技 能 点 传 播 者 , 是 成 为 学 生 教 而 针 对 目前 体 育 教 学 的 改 革 方 向和 存在 的 问题 , 者 认 为 应 该 从 笔 学 习的 引 导者 、 造 者 、 究 者。因此 , 创 研 高校 体 育 改 革 能 否 顺利 进 行 , 以下 几 个 方面 进 行 改 进 , 以进 一 步 适应 素质 教 育 的 要 求 。 关键 要看 体 育 教 师 在课 程教 学 中 发挥 的 作 用 。 总体 要求 体 育 教 师 具 31关注高校体育教 育工作 ,进一步认识体育 的重要性 要认 . 备 以下 素 质 . 先 , 育 教 师 必 须 具 备 一 定 的 知 识 素 养 和 一 定 的 技 真贯彻实施《 首 体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的要求 ,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 能 水 平 ; 次 , 要 具 有 一 定 的创 新精 神 , 能 够 激 发 学 生 的 求 知欲 其 还 要 教育 转变 , 分认识只有好身体 才能仓 造最大财富 的观 念 , 立教 充 1 j 树 望 ; 后 , 育 教 师要成 功 完成 由 “ 最 体 教授 型 ” 学 习型 ” 向“ 的转 变 。 育 的全面质量观 , 把高校体育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高校 12高校体 育课 程指 导思 想发生 转变 自从素质 教育 实施 以 是 人 才聚 集 地 摇 篮 ,高校 学 生 的 形 象 对社 会有 很 强 的示 范 效 应 , . 因 来 , 我 国 体 育 教 学 的 改 革和 发 展 产 生 了重 大影 响 , 校 体 育课 程 对 学 此 , 加 强 对 高校 体 育 教 学 的管 理 , 化体 育教 学 的 管理 机 制 , 学 要 强 使 的指导思 想也发生 了重大的转变,终身体育 ” 健康教育 ” “ 和“ 的理 念 校 体 育 工 作 的 改 革 措施 落 实到 位 。 已经 成 为 当前 体 育 教 学 的 主 流 。 各学 校 都 在进 行体 育 教 学 改 革 , 更 32注 重 因材 施 教 , 设 体 育 教 学 新 模 式 爱 因斯 坦 说 “ . 建 兴趣 是 加 关 注 学 生 的全 面 发 展 , 关注 培 养 学 生 终 身参 与体 育 的 能 力 。 学 习 的动 力 源 泉 ” 有 了 浓厚 的兴 趣 才 能积 极 地 发挥 自己 的创 造 力 , , 13注 重 学 校 体 育 环 境 的 建 设 学校 的体 育 环 境 包 括 物 质 环 . 充 分 发挥 自己 的想 象 空 间 , 终 到 达 成 功 的彼 岸 。 大 多 数 学 生 不 喜 最 境、 心理 环 境 和 制 度 环 境 , 其 进 行 优 化 建 设 将 是 摆 在 我 们 面 前 的 对 欢 强 制 性 的教 学 , 因此 , 要从 调 动 学 生 积 极 性 的 角度 出发 , 革 高校 改 个长期而艰 巨的问题。事实证 明, 学校体育环境的建设是学校 教 体育课教学模式。 学 改 革 的 重 要组 成 部 分 。良好 的体 育 教 学 环 境 不仅 能给 人 以美 的 享 33 改革 高 校 体 育 课 成 绩 评 定 方 式 ,激 发学 生 的 积 极 性 国 家 . 受 , 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的欲望 , 激 而且 有 利 于 促 进 学 生 的 身 教育部 部长周济讲 :十一五” “ 我国教育 的 目标任务是 “ 普及 、 发展 、 心健康 , 为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先决条件 。 提高 ” 提高 ” 要是指在我国高等教育迈入 “ 。“ 主 大众化 ” 的今天要提 总之 , 教学改革的实施 为体育教育 者提 出了新 的挑 战 , 育教 体 结合国 内外教育过程 , 对学生的成绩评定不尽相同, 西 师只有不断顺应教学改革的要求 ,并将其积极 应用到 实践 当中, 体 高教学质量。 方 的成 绩 评 定 注 重 的 是 过程 , 我 国 的成 绩 评 定 则 注 重 结 果 。 这 种 而 育教学才能发挥其应有 的功能 , 为社会做 出更大的贡献。 评 定 方式 也 导 致 了学 生 学 习积极 性 的 下 降 , 接 影 响 了学 校 的教 育 直 2 当前高校现行课程体 系存在的问题 质量 。 此 , 校 要 改 变应 试 教 育 的评 价 方 式 , 因 学 由重 结 果 向 重过 程 转 21教 学 环 境 差 ,教 学 设 施 配 置 不 到 位 当 前 由 于 学 校 受 升 学 . 建 率等 因素的影响, 导致学校教育经费紧张 , 所以 , 在体育教学上 的投 变 , 立 合 理 的 考核 评 价 体 系。 综上所述 , 要使高校体育课程体 系满足教育 工作的要求 , 就要 入 就 相 对 较 少 , 致 了学校 体 育 教 学 设 施 不 完 善 , 学 环境 �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王志辉为了使内蒙古民族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体能课程的教学更利于培养社会需求的综合体育人才,主要从学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教学改革进行研究。

以探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体系中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所处的角色,分析高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教学实施存在的问题,依据社会需求与自身发展,建立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教育教学的模式和培养计划,从而为高校教学改革和优化人才教育模式提供支撑。

我国体育院校(系)课程体系改革要以我国和世界科学技术、体育运动当代发展成就、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为参照,以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围绕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的人才为目的,深入研究,认真讨论,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计、重新构建,以加强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衔接,拓宽课程体系的覆盖面,增强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为目标。

使大学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更加合理化、科学化、现代化,促进体育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向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发展以及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改革。

1 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角色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运动训练专业以培养教练员为本位目标,自设立以来,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了。

旨在培养从事运动训练实践和理论研究以及竞赛、训练管理的专门人才。

1.1 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我国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一直处在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专项体育教师为主的钟摆运动中。

随着社会发展,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向着综合、全面和特色方面发展,以适应当今社会需要及体育运动发展要求。

在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里,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具备竞技运动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现代科学训练理论与方法及专项运动训练技能,能胜任竞技运动、教学训练、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2 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角色定位运动训练专业是我国国家教育部体育专业目录里面五个基础专业之一。

关于体育学科各本科专业平台通用课程设置整合方案的思考

关于体育学科各本科专业平台通用课程设置整合方案的思考
中 , 的是相 同课 程 、 的属 相近课 程 。根 据对 国 内 有 有 5 学 校 体 育方 面 的 专 家 调 查 中有 6 % 的认 为 : 0名 0
很乐意接受
愿意接受

3% 2
4% 6
未采用
3% 8
3% 8
4% 8
2% 9
3% 8
( 见表 1 按课程类别 、 ) 课程性质划分组成的体育学 科各本科专业通用平台培养方案是一个体育学科各 本科专业都能够适用的培养方案 , 该培养方案通过 通识教育平台、 学科基础平 台和学科专业教育平台
20 级体育学科各本科专业 的学生 09
2研究方法 : . 文献资料法 ; 查阅了6 所大学体育
学科各本科专业 的教学计划 。问卷调查: 设计专家 调查表格 1 , 份 共发问卷 6 份 , 回4 份 , 8 返 5 回收率 为 6 %。设计学生调查表格 l 对湖北大学、 6 份, 华中 师大、 武汉体院、 华南师大、 河北师大、 上海师大学生
进 行 问卷 调查 , 共发 问卷 10份 , 7 0 返 6回份 , 回收率
为 7%。 6 三 、 究结果 与分 析 研
1研 究分析 .
学科各专业之间如何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如
何对各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优化组合分析已是较为
落后 。关于通用课程总体整合的研究分析的文章不
少, 但与此有关的研究 , 如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以 “ 创建体育学科各本科专业通用课程设置方案的研 究” 黄汉升等所写《 , 体育系课程设置 : 国际比较》 等
般性接受
不以为然
l% 2
1% O
未采用
78% .4
8 %

对普通大学体育学院(系)体育学科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对普通大学体育学院(系)体育学科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和 国外 留学 生调查 美 国等 国体育 院 系教学计 划 , 运 用 S S I . 并且 P S O 0软件 进 行 统计 分析 处 理 , 寻找 出适
应 我 国国情 和 2 世 纪需 求 的体育 学科 教学课 程体 系 . 1
2 结 果与讨 论
2 I 修 订课 程体 系应 遵循 的原 则 .
博士授 权点 , 少数 院校 已拥有 1 学科 . 级 这些 表 明各体 育院校 正在 从传 统体 育师 范 院校 向现代 多学科 有
特色 的教学科 研 型 的综 合 院校转 变 , 在外延 扩 张的同 时 , 内涵 也 发生 了很 大 的变 化 . 以 , 院校本 科各 所 各 专业 的培 养计划 和课程 体 系必须 适应 其建设 与发 展 的需要 .
维普资讯 第3 0卷 第 2期 Nhomakorabea 20 0 6年 3月
河北 师 范 大 学 学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J u n l f b i oma U i ri N t rl ce c d i ) o r a o e N r l nv s y( au a S i eE io He e t n tn
维普资讯
26 4
河 北 师 范 大 学学 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第3 0卷
平 台且 重点 明晰 ; 生学 程分 段分 明和专 业选 择 自主定 向 ; 选 主干课 程 与扩大选 修课 程 ; 学 精 立足院 系 、 资
源共享 的原 则 。 做到充分 挖掘 资源 , 建设枝 本课 程 , 成特 色 . 形 为社 会培 养 特色 人 才 . 为实 现 现代 综 合性

要: 运用特尔菲法对 全国 5 6所普通大学体育学 院( 负 责人 和学生 的 518份 调查 问卷 进行 了研 系) 9

关于高校体育课改革的反思

关于高校体育课改革的反思
教学质量下 滑。
3 教 材 不适 应 专 项 选 项 课 .
高校教学 大纲 、师 资力 量 、教材 建设 、场 地器 材 等 多方 面因素 ,导致 体 育教 学效 果并 不 理想 。虽然 有 些高校 的改革 取得 了一 定成果 ,但 大部 分高 校 的体 育改 革流于形式 ,且专 项课 程 改革 导致 大学 体育 课
战 术 ,学 生 无 法 掌握 ,教 师 也 无 法 完 成 教 学 , 因 此 , 制 定 合 理 的教 学 大 纲 是 体 育 课 的 重 中 之 重 。
2 师 资 配 比 不适 当 ,师 资 力量 与 专 项 课 程 不 匹 .

育课程是大 学生 以身 体练 习为 主要 手段 ,通过 合 理 的体育教育 和科学 的体育锻炼过 程 ,达 到增强体 质 、 增进健康 和提高体 育 素养 为主 要 目标 的公共 必修 课
程 ,是 学 校 课 程 体 系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是 高 等 学 校
体育工作 的 中心 环节 。同时指 出 ,体 育课 程是 寓 促
进 身 心 和 谐 发 展 、思 想 品 德 教 育 、文 化 科 学 教 育 、
目前 ,许多高 等 院校 的体 育组 、部积 极 开展课 程改革 ,让学 生 自主选 择 喜欢 的运 动 项 目、教师 和 时间 。但多数 高校 的专项 课 程设 置没 有考 虑 到教 师
】 0 2) 3的 《 国普 通 高 等 学 校 体 育 02 全 课 程 教 学 指 导 纲 要 》 ( 下 简 称 《 要 》 指 出 ,体 以 纲 )
涵 盖 进 去 ,这 是 违 背 体 育 教 学 规 律 的 。 众 所 周 知 ,
体育运动是熟 能 生巧 的过 程 ,一学 期 学如 此 多 的技

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理性思考

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理性思考
宁亮生 卢 凯2 ,
(. 1赣南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 ; 江西理 工大学 离退休管理处 , 2 . 江西 赣州

310 ) 400
要: 通过对< 全国普通 高等 学校体育教育本科 专业课程方案> 的分析 , 认为该方案 关于培养 目标 、 n 培养 A ' -
规格 、 课程设置 的规定 , 能较好地适应 当前 中小学体 育课 程改革 t4 求, 同时存在 目标 定位过 高, n 培养规 格  ̄t 但 - A ' - 定得过死 , 干课程的弹性过大 、 主 学时偏 少等不足. 在此基础上 , 出几点建议. 提
业生能胜任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 , 甚至作为学生能否顺利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 , 似乎显得要求过高.
普通高校体育教 育专业本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体育教师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 业应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 , 热爱体育教育事业 , 具有宽厚并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科
关键词 : 普通 高校 ; 育教 育; 程方案 ; 程设 置 体 课 课 中图分类号 :6 8 3 G 5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4— 3 2 2 0 0 -0 1 o 10 8 3 (06)3 13一 3
随着 教育部 中小 学《 育与健康 课程标 准 》 体 的颁 布实施 , 中小 学体 育 课 程更 名 为 《 育 与健 康 课 程 》 并 体 ,
到的 目 ; 标 再次, 方案要求体育教育本科毕业生能够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 , 这是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客 观要 求 . 当前 , 民健 身运 动 已然 兴起 , 全 群众体 育要广 泛深人 、 持久 有效 地开展 , 需要 大批 的社会 体 育工作 者 ,
迫切需要体育锻炼的指导者 , 因此, 培养 目 标要求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能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也是必 要的, 也充分体现了当代体育工作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课程方案》 但《 要求普通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 以下简称《 全 ( 课程方案》 . ) 纵观《 课程方案》 笔者认 , 为, 该方案能较好地适应基础教育《 体育与健康课程》 改革的需要 , 符合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人 才的要求 , 同时存在些不足之处 , 但 本文试图对《 课程方案》 进行分析讨论 , 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现阶段高校体育改革分析

现阶段高校体育改革分析

神, 树立 “ 康 第 一 ” 健 的指 导 思 想 , 从关 注 个 体差 异 和不 同需 求 出 发 , 定 制 出符 合 教学 改革 , 符合 学生 成 长 的有 特 色的教 学 体系 。 新大 纲加 大 了选 修课 的 比例 , 必修 课 程 与选 修课 程 各 占5 %, 中选修 课 程 分为 限 选和 任选 两 个 0 其
改革要 树 立 “ 康 第一 ” 的指 导 思 想 ,加 大教 学 改革 力度 ;打破 旧教 育 模 式建 立 新评 价 体 系 ;以学 生健 康 发展 为 中心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健 兴 趣 , 重 视 学 生 主 体 地 位 , 注 重 学 生 的 个 性 开 发 ;合 理 优 化 课 程 结 构 ;注 重 学 生 的 心 理 和 社 会 适 应 能 力 的 培 养 , 使 教 学 改 革 不 流 于 形 式 。 目前 高 校 体 育 教 学 中 存 在 的 不 适 应 形 势 发 展 的 旧 的 传 统 观 念 ,阻 碍 着 高 校 体 育 教 学 改 革 的 深 入 进 行 。 因 此 ,首 先 要 转 变 教 学 观 念 , 才能 进 一 步深 化 教 学 改革 。 【 键 字 】教 学改 革 高校 体 育 关 中图 分 类 号 :G8 7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 0 - 0 72 ) 6 l 3 0l 0 9 4 6 ( 01 0 一 - 0 0 7 前言: 目前, 很多高校从理论上 已经认识到终身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 有 的已通过改革形成 了较好的课程体系, 遗憾的是一些高校在实施这些课程的 过程 中 , 按 照竞技 体 育的 要求 进 行 , 完全 与学 生 喜 闻乐见 的健 身休 闲娱 乐 项
形式上体育课,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课程 , 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的最好诠释, 它对于树立学生 自信 , 最大 限度地拓展学生个性 , 挖掘学生潜

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

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 , 各类学校要求具有高素质的体育人才担任体育教师职责 , 作为体育教师从职前获得 知识 的主要途径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 必须按市场的需要进行改革。长期 以来 , 我国高校
体育师资的教育培养, 深受前苏联教育模式和竞技的双重影响 , 以竞技运动 、 技能教学为主 , 课程设置较 窄, 缺乏人文氛 围, 培养出来的教师专业性极强 , 而灵活性较差 , 知识面窄, 文化基础薄弱。这导致体育教
Vo .2 . 1 8 No 3
S p. O 6 a 2 0
对 我 国普 通 高等 学 校体 育 教 育专 业 课程 改 革 的研 究
郑 东霞, 彭云 志
( 湖南科技大学 体育学院 , 湖南 湘潭 4 10 ) 1 1 2

要 : 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 法, 运 对我 国高校本科体 育教 育专 业 的培养 目标 与课程 体系 的历 史与现状进 行研 究。
仍显不够 , 影响了我国体育改革的步伐, 落后于我国高等教育 的改革, 尤其在人才培养 目标及课程体系改 革方面成效不大 , 影响了我国新世纪体育人才的培养。因此 , 深入研究我国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培养 目 标及与专业相适应 的课程体系的设置 , 有利于提高体育人才的培养质量。
1 我 国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培养 目 与人 才市场现状分析 标
结果表 明: 社会 对体 育高素质人才 与复合 型人才 的需求越来越迫 切 , 当前体 育教 育专 业的发展 已不能 满足 社会 发展 的需 求。本 文针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中必修课课 程偏 多, 选修课 课程 偏少 ; 程设置 不合理 , 课 重技术 、 轻理 论 的观念提 出
对策。
收稿 日期 :05—1 一l 20 1 8

高校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高校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2012年(第2卷)第4期学校体育学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使得现代科学技术一日千里,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高校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体现出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同时高校体育教育是为现代社会输送体育人才的有效途径。

高校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改革方向决定着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如何提高学生的基本专业技术、专业理论知识、社会就业能力是调整课程设置的核心问题。

本研究针对教育部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现代体育教学理念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要求,及现代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需求的发展现状,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内容、设置进行深入的研究。

1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历史演变我国体育教育的在教育教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体育教育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健身发展、提高学生运动能力的主要教育表现形式,体育教育教学课程也是培养现代人才的重要手段。

高校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体育理论、专项技术、运动技能,从而提高高校学生的体育组织能力、自主锻炼能力、实践教学能力、教学科研能力等是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

早在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随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经历了课程设置变化的四个方面:1.1教学内容发展变化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20世纪80年代前,课程设置受前苏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育环节等基本教学内容,是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培养竞技能力为目标,课程的安排与教材的选择是根据竞技运动训练的要求来决定的。

这样直接导致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培养竞技的能力作为体育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单纯注重技术动作和提高运动成绩,忽略了体育教学的本质,失去体育健身功能无法养成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使学生缺乏体育教学组织能力,失去了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实际需求相脱节。

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专业计划的调整改革,课程设置上大幅度增加体育教学理论与相关的健康知识,在原有基础上大幅度减少专业技术与专项技能的培训课程。

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案的理性思考

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案的理性思考

V 13 N . o.0 o3
Sp20 e.0 9
对体 育教 育专业课程设置 方案 的理性思考
郑 贺
(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体育学 院, 安徽 淮 北 2 5 0 ) 30 0

要: 教育部 2 0 印发 了《 国普通 高等 学校体 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 案》 该方案与 19 0 3年 全 , 9 7年颁布 的方案 相 比, 步调整 、 程选 择随意, 能满足课程综合化改革的需要 、 课 不 有重学科轻术科 的倾 向, 实践能力培养还不够 、 科研能力
收稿 日期 : 0 9—0 20 4—2 1
基 金 项 目: 徽 省 教 育 厅 教 研 项 目 (0 8ym4 1 安 2 0 jx 9 )
作者简介: 郑
贺( 6 ) , 1 9一 , 安徽宿州人, 9 男 硕士, 教授, 研究方 向: 体育人文社 会学
9 0

淮北 煤炭 师范 学院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教育部 20 03年印发 了《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 该方案与 19 年颁布的《 , 97 课 程方案》 相比, 了大胆尝试, 做 改革 的力度很大. 方案制定 的负责人也谈到: 课程体系改革是整个教学改革的
突破 口, 改革 过程 既是 集思 广益 的过程 , 同样也是 理 论不 断深 化 的过 程 . …在方 案实施 已经结束 一 轮 的时候 , 我们 在感 受 它带来 优 势 的 同时 , 对经 历 的一 些 问题 感 到 困惑 . 也 因此 , 方案 的再 审视 和 经 过实 施 一段 时 间 对 的 回视是必 须 的, 也有 利 于正 确 面对 正在 进行 的新 一轮课 程 方案 改 革 .
1 现方案实施过程 中存在 的 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普通大学体育学院(系)体育学科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刘建国1范秦海1刘雪岩2刘希佳 1何涛1崔冬雪1赵其林1刘志红11.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石家庄 0500162.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0881. 前言21世纪的中国已步入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化时代。

在中国社会经济加速变革的同时,中国高等教育也发生了深刻的急剧的变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成为我国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显著特点。

高等教育大众化给高等教育带来的不仅是数量的扩张,它也对高等学校教育思想、管理方法、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产生了冲击,最根本的是它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法产生了冲击。

为适应社会变革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在20世纪末国家教育部曾推出“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等重大举措。

特别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了综合性大学参与师范生的培养,中国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正在建构中。

同时,为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师范院校自身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努力建设现代师范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师范院校发展非师范专业,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方式,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

在高等学校的改革中,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成为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方式的突破口。

完全学分制是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

完全学分制是现代大学教学管理的基本制度,它为人才成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因此必须根据这一改革要求,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计划。

1998年以来,全国各体育院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一个专业(体育教育)发展到二至四个专业,甚至五个专业,少数院校还有更大的扩展;其中运动训练、社会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等为非师范专业,学科门类从1个(教育学)到几个(经济、管理和传媒等)。

有些院校拥有1至4个硕士授权点,1至4个博士授权点,少数院校已拥有一级学科。

这些表明各各体育院校正在从传统体育师范院校向现代多学科有特色的教学科研型综合院校的转变,在外延扩张的同时,内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所以,各院校的本科各专业的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必须适应各院校新的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2. 研究方法2. 1 特尔菲法对全国普通高校从事体育教育及管理工作的专家、学者进行两轮问卷调查,获得权威支持。

运用肯德尔和谐系数的公式对专家问卷进行一致性检验,三级指标的信度系数均处于0.9左右,经卡方检验结果达到显著水平,问卷效度均值为9.23(10分制),说明问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专家效度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专家对问卷内容效度评定统计表评分9.9 9.7 9.4 9.1 8.6 7.8 平均数9.23人数 2 2 1 3 1 1 总合102. 2调查法:2. 2.1 向全国56所普通大学体育学院(系)教学负责人发放调查问卷56份,回收有效问卷52份,回收率92.9%;收到各院(系)教学计划52份。

向学生调查问卷5500份,回收有效问卷5198,回收率94.5%。

了解各院(系)的教学课程体系和学生的需求。

2.2.2通过互联网和利用我省、校在国外的留学生,调查美国、加拿大等国体育院系教学计划12份。

学习、比较和借鉴,寻找适应我国国情和21世纪需求的体育学科教学课程体系。

2. 3运用EXCEL2000和SPSS1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并对问卷中各级指标内容进行整理和逻辑分析,结合各方面的实际情况,通过归因处理,得出结论。

3. 结果与讨论:3.1 修订课程体系应遵循的原则3.1.1 深厚的学识与突出实践深厚的学识,是接受过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然而要使拥有深厚学识的人成为富有创造性和发展潜力的人才,就必须经历充分的实践训练。

因此,新的培养计划要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结合。

3.1.2 宽阔的平台与重点明晰1998年来各体育院校修订的教学计划,突出了“宽基础”,指出“高校可以依据本校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宽基础、宽专业’的要求,在低年级按教育、体育等大类组织基础课教学”。

但我们制定的专业计划对“宽基础”的认识仍存在不足。

新形势下,我们修订课程计划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综合素养,同时应在教育、体育大类学科平台上奠定学生更为宽广的专业发展基础。

但是,在学科大类中,涉及的专业很多,也较复杂。

在学科大类的课程平台和专业课程间应有过渡或衔接,各专业可根据本专业特点,在学科大类课程平台上考虑设置过渡性的平台课程,做到平台宽阔、重点明晰。

3.1.3 学程分段、自主定向1998年修订的教学计划强调了“学程分段、学业分流”。

所谓“学程分段”是将四年学程分为两段,第一段为通识和专业基础教育(必修),第二段为专业教育(专修)。

本次培养计划修订,仍应强调前两年为基础教育,后两年为专业教育的学程分段,但应注意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自主性。

3.1.4 精选主干、扩大选修新的培养计划必须能够保证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即学有余力者有可能提前修满学分;延长学习年限者也能通过重修、补修获得必要的学分,因此,必修主干课程必须精选,选修课程必须开足。

3.1.5 校本课程、形成特色各普通大学的体育学院都有几十年的历史,有的已有近百年的传程。

在学术锻造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是我们独特的、宝贵的教育资源。

我们应充分运用这些资源,建设校本课程,形成课程特色,为社会培养特色人才。

3.1.6综合培养、模式多样向综合性、有特色、教学科研型大学方向发展是各校新世纪发展的基本走向。

在保持师范特色和创新师范特色的同时,要建设好各种非师范专业。

丰富的专业种类使得我们有可能实现现代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丰富的专业种类和社会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也需要我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1.7 立足院系、资源共享培养计划的实施,课程方案的落实,要靠教育资源。

新课程的设置,尤其是跨院(系)通修课程、大平台课程的设置,对教育资源的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院(系)是学校教学工作开展的基层单位,在课程计划的制定中,要立足院(系),能自己开设的新的大平台课程,要自己开设;同时开设的大平台课程,也能为全校共享。

另外,国家人事管理正在发生变化,教师岗位不仅仅师范生,其它专业的毕业生也可以当教师,只不过在上岗前,必须经过“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两门课程的考试,合格者才能上岗。

这对我们培养人才的学校来说是一个挑战,也增加了一个机遇。

所以我们在修订课程体系时,一定要考虑适应21世纪的社会需求,才能昌盛不衰。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课程结构是所设置全部课程相互之间的分工和结合,是教学计划的核心。

人才培养通过专业教育来实现,而专业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在各自不同的课程结构,以及由此而决定的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上。

课程体系是高校专业教育的核心环节,它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确定的,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教学文件。

3.2 新的课程设置:(一)学科大类课程平台(大学生平台):908学时50学分政治、思想品德、法律类课程280学时外语360学时计算机90学时教育学46学时教育心理学46学时大学生礼仪修养18学时公文、文书写作与应用18学时现代教育技术54学时(二)体育学基础课程平台:828学时46学分体育学专业课程平台:几个专业(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共性的课程,即必修课程或者称主干课程。

1 、体育人文社会学类:126学时体育概论18学时1学分,体育教育学36学时2学分,体育心理学36学时2学分,体育社会学36学时2学分。

2 、运动人体科学类:162学时运动解剖学36学时2学分,运动生理学54学时3学分,体育保健学36学时2学分,大学生健康教育36学时2学分。

3 、田径类:144学时田径健身锻炼手段与方法18学时1学分,趣味性田径运动18学时1学分,田径教学手段与方法108学时6学分。

4 、球类;162学时篮球健身教学手段与方法54学时3学分,排球健身教学手段与方法54学时3学分,足球健身教学手段与方法54学时3学分。

5 、体操类:126学时体操健身教学手段与方法54学时3学分,健美操教学手段与方法36学时2学分,舞蹈教学手段与方法36学时2学分。

6 、武术类:108学时武术健身、教学手段与方法54学时3学分,太极拳教学手段与方法54学时3学分。

第一和第二平台课程的教学在第一、第二学年完成。

(三)体育专业平台216学时12学分运动训练学36学时2学分体育统计学36学时2学分体育科研方法36学时2学分运动生物化学36学时2学分运动生物力学36学时2学分体育测量与评价36学时2学分(四)各专业选修平台1、体育教育(1064学时,47学分)(1)必修课程:164学时9学分奥林匹克10学时体育教育史36学时体育教学艺术与实践10学时体育绘图8学时体育游戏10学时运动选材学36学时运动竞赛学36学时地域特色项目18学时2、选修课程(1)专业方向选修课程(522学时,29学分)学生必须从以下三个选修方向中选修某一方向课程为主专选方向270学时,15学分;选修第一方向课程为主专选方向的学生,又须从第一方向课程中选其它课程为副选修课程,144学时,8学分;并在第二、三方向选修课中各选修2~3门课程,约108学时,6学分。

将第二或第三方向选修课为主专选方向的学生,必须从第一选修方向课程中选修某一方向课程为副选修课程,约144学时,8学分;并从另一方向选修课中各选修3门课程,约108学时,6学分。

可以开设各方向的选修课程如下:①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专项提高课的任务提高教学和业余训练能力)主专选方向课程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270 15 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270 15 排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270 15 足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270 15 体操、艺术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270 15 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270 15副选方向课程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40 8 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40 8 排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40 8 足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40 8 体操、艺术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40 8 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40 8②社会体育方向课程名称社会体育概论休闲体育传统健身理论与方法健身锻炼方法与评定运动环境与健康杜区体育指导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心理健康与咨询大学生心理卫生体育管理学体育营销学体育产业经营管理职工体育组织与管理体育经济学体育法学体育公共关系体育伦理学体育广告体育新闻③人体运动科学方向课程名称人体运动科学概论运动生理学提高课运动生物化学提高课运动生物力学提高课健康教育学体育保健学学校卫生学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运动免疫学运动创伤学运动营养学体育康复学康复心理学残障体育保健推拿运动处方理论与应用兴奋剂的滥用与限制(二)运动训练(1064学时,47学分)1、必修课程:166学时9学分奥林匹克10学时竞技体育史16学时运动选材学36学时人体遗传学基础18学时运动营养学16学时疲劳与恢复16学时运动竞赛学36学时地域特色体育项目18学时2、选修课程(1)专业方向选修课程(522学时,29学分)学生须选修第一方向课程中某一课程为主专选方向306学时,17学分;又从第一方向课程中选其它课程为副选修课程,144学时,8学分;并在第二、三方向选修课中各选修1~2门课程,约72学时,4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