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第01期)专题7.1 燃烧与灭火
山西省2016中考化学 第1篇 考点聚焦 第17讲 燃烧与灭火、能源课件
点评: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及方法常以填空题和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常
以生活中常见现象为背景考查。
【例1】(2015,南京)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A.隔绝空气
) A
B.清除可燃物
C.降低酒精的着火点 D.使温度降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B
【例3】(2015,成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B.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C.图书档案起火宜用水基型灭水器扑灭
【例2】(2015,巴中)某老师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改进了教材中的 实验如图所示,在铜片上罩了仪器a。请回答: 烧杯 。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 防止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2)罩上仪器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对 照 ① 和 ③ 能 够 获 得 可 燃 物 燃 烧 需 要 的 条 件 之 一 是 物质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与氧气接触 。 (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通入氧气 。
(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可燃物;② 氧气(或空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命题点2 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 .(2015山西 7 题2分 ) 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 是( A )
A.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B.炒菜时,油锅内意外着火,立即加入青菜灭火 C.液化气泄漏走火时,首先关闭气体阀门 D.被围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
广东省中山市2016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燃烧和灭火(解析版)
广东省中山市2016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燃烧和灭火一、选择题(共15小题)1.(永州)如下图所示,点燃甲、乙两支蜡烛,甲燃烧一会儿熄灭,乙在空气中正常燃烧,这一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A.具有可燃物B.有氧气或空气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可燃物有着火点【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和图中所示实验,分析对比试验从燃烧的条件: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来考虑.【解答】解:甲中的蜡烛燃烧时消耗烧杯内的氧气,当氧气耗尽时蜡烛熄灭,所以这一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有氧气或空气.故选:B.【点评】熟练掌握物质燃烧的条件,即是:①物质本身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助燃物充分地接触,③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只要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物质就可以燃烧;知道控制变量的实验的设计方法,只允许有一个变量.2.(滨州)近几年“纸火锅”(如图)逐渐流行起来.“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C.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解答】解:纸张是可燃物,也与氧气接触,潮湿的纸张不燃烧的原因是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燃烧的条件问题,熟记物质燃烧的条件就可做好此题.3.(金昌)为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发现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着火燃烧(已知白磷的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A.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B.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C.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D.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白磷Ⅱ与氧气隔绝【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根据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来考虑本题;B、根据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来考虑;C、根据燃烧的条件考虑;D、根据水的作用考虑.【解答】解:A、燃烧的条件是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因为水中没有氧气,故A正确;B、因为燃烧的条件是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原因是红磷的着火点高,所以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故B正确;C、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没有达到着火点,故C错误;D、烧杯中热水的作用一是提供热量使白磷达到着火点,二是隔绝空气,故D正确;故选C.【点评】要掌握燃烧的条件,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知道控制变量的实验的设计方法,只允许有一个变量.4.(南京)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A.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B.增大氧气的密度,可以使燃烧更旺C.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都能够促进燃烧;根据燃烧的条件可以判断灭火的方法.【解答】解:A、“火上浇油”的化学意思是向燃烧的物质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烧更旺.合理.B、氧气的密度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不合理.C、清除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但是与“火上浇油”的说法相反.不合理.D、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不合理.故选:A.【点评】“火上浇油”的含义很丰富,本题要求用化学知识解释,只能根据字面意思解释了.5.(聊城)“纸船烧水”的实验中,当酒精灯加热盛水的纸船时纸张不会燃烧.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C.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D.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解答本题.【解答】解:A、纸张是可燃物,故A说法错误;B、纸张的着火点属于本身的性质,不会降低,故B说法错误;C、纸船与氧气充分接触,故C说法错误;D、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所以纸船不会燃烧,故D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燃烧的条件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应用.6.(昭通)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A.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B.档案室着火用水基型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灭火C.把煤做成蜂窝煤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更充分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向油锅内浇水【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几种常用的灭火器.【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会改变的;B、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时能够产生大量的泡沫,能够腐蚀档案资料;C、增加氧气的浓度或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都可以使可燃物更充分燃烧;D、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不可以用浇水的方法灭油锅的火.【解答】解:A、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温度能够达到煤的着火点,不是提高煤的着火点,故错误;B、档案室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因为这样能够腐蚀档案资料.故选项错误;C、增加氧气的浓度或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都可以使可燃物更充分燃烧,所以把煤做成蜂窝煤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的更充分,故选项正确;D、油着火,不能用水灭,因为油的密度比水的小,会浮在水面,水起不到灭火的作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或是撤离可燃物都是常用的灭火原理,在具体灭火时还要结合火场的实际情况,从而选择恰好的灭火方法.7.(保山)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烧杯中的热水只起到加热作用B.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与空气接触C.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热水中的白磷能燃烧D.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本题必须通过比较才能得出燃烧的条件.我们先分析一下不同的药品分别处于的环境: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也能达到着火点;铜片上的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水中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没有与氧气接触,可以据此结合题给的选项进行分析并作出正确的判断.【解答】解:A、通过实验可以知道烧杯中的白磷没有燃烧,说明烧杯中的白磷虽然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不能燃烧,从而可以判断烧杯中的热水不仅仅是只起到加热的作用,故A说法错误;B、根据燃烧的条件可以知道,白磷为可燃物且达到了着火点,所以可以判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与空气接触,故B说法正确;C、如果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氧气,则此时具备了燃烧的三个条件,所以可以观察到热水中的白磷燃烧,故C说法正确;D、红磷是可燃物且与氧气接触,所以此时红磷仍不燃烧,说明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故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通过实验探究、实验对比的方法验证了燃烧条件,人们往往认为可燃物在水中不能燃烧.通过这一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只要是满足了燃烧的条件,无论在任何环境下都可燃烧.8.(湘潭)小明旅游时经常使用一种用纸代替金属材料制成的锅煮面,轻便易携带,你觉得煮面时纸锅不会被烧掉的原因是()A.纸锅的着火点很高B.面汤使纸锅的着火点升高了C.面汤隔绝了氧气使纸锅不能燃烧D.加热时面汤蒸发吸热使纸锅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解答】解:纸张是可燃物,也与氧气接触,潮湿的纸张不燃烧的原因是面汤蒸发吸热,使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燃烧的条件问题,熟记物质燃烧的条件就可做好此题.9.(云南)已知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发现水中白磷Ⅱ和铜片上红磷都没有燃烧,铜片上白磷Ⅰ着火燃烧.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A.物质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B.物质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白磷Ⅱ与氧气隔绝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科学探究.【分析】A、根据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来考虑本题;B、根据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来考虑;C、根据水的作用考虑;D、根据燃烧的条件考虑.【解答】解:A、燃烧的条件是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因为水中没有氧气,故A正确;B、因为燃烧的条件是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原因是红磷的着火点高,所以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故B正确;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一是提供热量使白磷Ⅰ达到着火点,二是使白磷Ⅱ隔绝空气,故C正确;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没有达到着火点,故D错误.故选:D【点评】要掌握燃烧的条件,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知道控制变量的实验的设计方法,只允许有一个变量.10.(广安)近期,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的国家粮食储备库发生大火,对国家造成近亿元的财产损失.专家分析可能是由于粮食超容,设备电源短路,高温天气导致火灾.以下对于这场火灾的分析、处理不正确的是()A.粮食是可燃物B.高温天气使粮食的温度达到了着火点C.备用电源短路不会引发火灾D.发生火灾后应立即拨打“119”【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解答】解:A、粮食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物,正确.B、高温天气使温度升高,可能使粮食的温度达到了着火点,正确.C、备用电源短路会产生高温,可能将易燃物引燃,引发火灾,错误.D、发生火灾后应立即拨打“119”将损失降到最低,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燃烧的条件、易燃物以及火灾后的处理方面的知识等,具有较强的实际性.11.(兰州)5月14日上午,兰州市城关区一家存放婴儿纸尿裤的仓库发生火灾,迅即赶到的消防官兵用水枪将大火扑灭.关于燃烧与灭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从燃烧条件看,纸尿裤属于可燃物B.燃烧产生的大量浓烟对空气会造成污染C.水枪灭火时因为水降低了纸尿裤的着火点D.存放纸尿裤等易燃物时不可堆得过密【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物质燃烧需要一定的条件,通过分析物质燃烧的条件可以判断灭火的方法,物质的着火点在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解答】解:A、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从燃烧条件看,纸尿裤属于可燃物.正确.B、纸尿裤燃烧产生的大量浓烟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能够污染环境.正确.C、水枪灭火时,因为水降低了纸尿裤的温度,使温度降低到了纸尿裤的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了纸尿裤的着火点.不正确.D、如果纸尿裤堆得过密,缓慢氧化时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散发出去,容易引起火灾.正确.故选:C.【点评】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只要破坏燃烧的条件,就可以实现灭火.12.(红河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B.空气中按质量分数计氮气约含78%C.直接焚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空气的污染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B、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C、焚烧植物秸秆时能够产生大量的烟尘;D、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解答】解: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同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才能够燃烧,而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与氧气接触,可燃物不能燃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氮气约含7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直接焚烧植物秸秆能够产生大量烟尘,会污染空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具有重要意义.13.(百色)下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提高温度的作用B.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C.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D.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答】解:A、图1中的热水既能够提高温度,又能够使白磷和氧气隔绝.不正确.B、图2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能够燃烧;而白磷换成红磷后,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是温度不能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不能燃烧.不正确.C、图1中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不正确.D、图1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虽然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但是也不能燃烧.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燃烧条件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14.(珠海)科学贵在创新,以下是对部分化学实验的改进,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A .AB .BC .CD .D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空气组成的测定;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压轴实验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 、根据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被气球收集防止污染空气进行解答;B 、根据一氧化碳不和碱液反应进行解答;C 、根据不用酒精灯点燃就不需要打开橡皮塞,所以瓶中的空气没有与外界流通进行解答;D 、根据关闭弹簧夹后向长颈漏斗内注水,一段时间后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液柱且保持不变进行解答.【解答】解:A 、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被气球收集防止污染空气,故A 能达到目的; B 、一氧化碳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但是一氧化碳不和碱液反应,所以不能用于吸收一氧化碳,故B 不能达到目的;C 、不用酒精灯点燃就不需要打开橡皮塞,所以瓶中的空气没有与外界流通,所以使测定结果更精确,故C 能达到目的;D 、关闭弹簧夹后向长颈漏斗内注水,一段时间后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液柱且保持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所以现象更明显,故D 能达到目的.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的是实验方案与图象的关系,识图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内容,实验方案与图形结合才能达到实验的目的,考查了学生的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要好好把握.15.(宁夏)聪聪同学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1)2Mg +CO 22MgO +C (2)H 2+Cl 22HCl由此形成以下几点认识:①反应(1)属于置换反应②使用二氧化碳灭火也应有所选择③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③C.只有②③D.①②③【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观察反应,分析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二氧化碳的用途;根据氯气在氢气中的燃烧分析燃烧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特点.【解答】解:由方程式可知,反应(1)一种是化合物,另一种是单质,生成物也是一种是化合物,另一种是单质,属于置换反应;由②可知,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所以,使用二氧化碳灭火也应有所选择;由氯气在氢气中的燃烧可知,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钠和镁燃烧的含义,然后再根据反应类型及其灭火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二、填空题(共9小题)16.(东营)火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使用不当时可能成为吞噬生命的恶魔.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从远古时代就懂得钻木取火.钻木之所以能取火,是因为钻凿木头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转化为热能,钻凿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就发生燃烧.(2)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警钟.因此,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时绝不允许违章操作.如图1所示的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是ABD.(3)分别点燃两根火柴,将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上,另一根火柴头斜向下(如图2所示)火柴在那种情况下更容易持续燃烧斜向下的火柴,原因是当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给火柴梗预热,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更容易持续燃烧.【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1)根据钻凿木头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转化为热能,钻凿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就发生燃烧进行解答;(2)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3)根据当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给火柴梗预热,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更容易持续燃烧进行解答.【解答】解:(1)钻凿木头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转化为热能,钻凿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就发生燃烧;故填:钻凿木头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转化为热能,钻凿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就发生燃烧;(2)A、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与燃烧和爆炸有关;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C、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与燃烧和爆炸无关;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带火种,与燃烧和爆炸有关;E、图中国家节水标志,与燃烧和爆炸无关.故填:ABD;(3)当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给火柴梗预热,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更容易持续燃烧.故填:斜向下的火柴;当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给火柴梗预热,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更容易持续燃烧.【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以及燃烧的有关知识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7.(佛山)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学好化学的重要环节.(1)《燃烧的条件》实验中,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可燃物是燃烧的条件之一,该实验的可燃物是指酒精,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是控制棉花不燃烧.(2)《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三次使用玻璃棒,其中第二次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提纯后的食盐还含有少量的CaCl2和MgCl2等可溶性杂质.将该食盐溶解后,依次放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量的Na2CO3(填化学式.下同)溶液,过滤,向滤液中加HCl调节至pH=7,再将滤液蒸发结晶,即可得到更纯的氯化钠.【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用棉花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蘸取酒精的能够燃烧,蘸水的因为不是可燃物,而不能燃烧,可以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粗盐提纯的过程中,溶解、过滤、蒸发都要用到玻璃棒.【解答】解:(1)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可燃物是燃烧的条件之一,该实验的可燃物是指酒精,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是控制棉花不燃烧.故填:可燃物;酒精;棉花.(2)溶解、过滤、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搅拌使溶解加快,引流使液体顺利进入漏斗中,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外溅.故填:引流.将该食盐溶解后,放入过量的NaOH溶液可以除去氯化镁,放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氯化钙,过滤后,向滤液中加稀盐酸可以除去剩余的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钠的化学式是Na2CO3,氯化氢的化学式是HCl.故填:Na2CO3;HCl.【点评】燃烧的条件是,具有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三者缺一不可;玻璃棒的作用有搅拌、引流、转移物质等.18.(福建)春暖花开的季节,小明一家人到郊外野炊.(1)生火时,小明用枯草引燃木柴,目的是使木柴的温度达到着火点.(2)烧烤时,小明将燃着的木柴架空,燃烧会更旺的原因是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3)野炊结束后,小明用土盖灭余火.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
专题7.1燃烧与灭火(测试)2017年中考一轮复习化学(附解析)
专题7.1 燃烧与灭火(测试)-2017年中考一轮复习化学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各小题,每题5分,共75分)1.【2016年北京市】下列安全标志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答案】B【解析】A选项禁止吸烟标志;B选项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C选项为禁止火种的标志;D选项为禁止放置易燃物标志;故答案选择B2、【2016年甘肃省兰州市】下列关于火灾、灭火和逃生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B.着火时,只能用水灭火C.高楼发生火灾可以跳楼逃生D.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答案】D3、【2016年四川省雅安市】下列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B.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发生煤气中毒,立即将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答案】B【解析】A.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是正确的叙述;B.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是错误的叙述,因为产生的水会损坏档案材料;C.发生煤气中毒,立即将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是正确的叙述;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B4.【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绥化卷)】下列图标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答案】A【解析】A、表示严禁烟火,属于消防安全标志,B、表示的是节水徽记,C、表示的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D、表示的是节能标志,故选A5.【2017届山东省临沂太平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下列过程①蜡烛燃烧②食物腐烂③呼吸作用④钢铁生锈⑤农家肥料的腐熟,其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答案】D试题分析∶属于缓慢氧化的是②食物腐烂③呼吸作用④钢铁生锈⑤农家肥料的腐熟。
6.【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下列有关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分析合理的是()A.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得到电子B.反应物钠由分子构成,生成物氯化钠由离子构成C.钠能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D.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氯化钠与家庭中食用的氯化钠化学性质不同【答案】C7.【2016年湖南省湘潭市】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灭火B.用扇子扇风熄灭蜡烛是因为隔绝了氧气C.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燃烧D.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答案】A【解析】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油与氧气隔绝,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正确;B、用扇子扇蜡烛,之所以一扇就灭,是因为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蜡烛的温度降到其着火点之下,不能满足燃烧的条件而熄灭,故选项错误;C、可燃物在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同时,必须有助燃剂参加才能燃烧,故选项错误;D、燃烧与物质是否含有碳元素没有必然的联系,故选项错误;故选:A。
2016年化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2016年化学中考真题汇编(含详细答案解析)专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5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答案解析 9专题2 走进化学实验室 16 走进化学实验室答案解析 20专题3 空气 26 空气答案解析 31专题4 氧气及其制取 42 氧气及其制取答案解析 51专题5 构成物质的微粒 59 构成物质的微粒答案解析 65 专题6 原子结构及元素 71 原子结构及元素答案解析 77专题7 爱护水资源、水的净化、组成 85 爱护水资源、水的净化、组成答案解析 93 专题8 化学式和化合价 98 化学式和化合价专题9质量守恒定律答案解析 120专题10 化学式的书写 126 化学式的书写答案解析 133 专题11 碳单质及其化合物 144 碳单质及其化合物答案解析 153 专题12炭和炭的氧化物 161 炭和炭的氧化物答案解析 166 专题13 燃烧与灭火 174 燃烧与灭火答案解析 181 专题 14燃料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189 燃料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答案解析 197专题15金属材料、金属资源的保护利用 207 金属材料、金属资源的保护利用答案解析 215 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 228 金属的化学性质答案解析 239 专题17溶液、溶液组成的表示及配制 248 溶液、溶液组成的表示及配制答案解析 257 专题18溶解度及其应用 271 溶解度及其应用答案解析 280 专题19常见的酸和碱 295 常见的酸和碱答案解析 307 专题20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 319 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答案解析 327 专题21盐化肥 331 盐化肥答案解析 334 专题22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340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答案解析 3452016年化学中考真题---专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选择题(共18个小题)1、【2016年安徽省】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棉纱织布 C.火药应用 D.瓷器烧制2、【2016年广东省】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酿制甜酒 B.煤炭燃烧 C.瓷器破碎 D.钢铁生锈3、【2016年河北省】图3所示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4、【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孝感市有许多优秀的制作工艺,下列工艺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应城石膏的雕刻B.孝昌臭豆腐的制作C.孝感米酒的酿造D.安陆水泥的烧制5、【2016年湖南省长沙市】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蜡烛的燃烧 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6、【2016年山东省泰安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D.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7、【2016年上海市】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熔沸点 B.溶解性 C.可燃性 D.导热性8、【2016年四川省德阳市】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煤的气化、焦化、液化和石油的蒸馏都属于化学变化B.透视检测肠胃疾病时可口服钡餐(BaSO4),钡餐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C.用煤炭作燃料时先脱硫,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降低酸雨的发生率D.多用电子邮件、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等属“低碳”方式9、【2016年四川省广安市】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活性炭净水﹣化学性质 B.盐酸遇石蕊试液变红﹣物理性质C.冰川融化﹣物理变化 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氮气﹣化学变化10、【2016年广西省玉林市、防城港市】端午粽飘香,下列制作粽子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清洗糯米 B.把肉切成小块C.用粽叶包粽子 D.烧火煮粽子11、【2016年河南省】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用于制作电线 B.金刚石用于切割大理石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12、【2016年湖北省鄂州市】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作干燥剂B.氧气具有助燃性——作燃料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作净水剂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作灭火剂13、【2016年贵州省黔东南州】灿若星辰的中国典籍,有许多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记载。
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第01期)专题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专题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8个小题,每题3分,共84分)1.【2016年安徽省】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棉纱织布 C.火药应用 D.瓷器烧制【答案】B【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A、粮食酿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棉纱织布,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C、火药应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瓷器烧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故选B2、【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丝作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天然气作燃料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答案】C3.【2016年广东省】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酿制甜酒 B.煤炭燃烧 C.瓷器破碎 D.钢铁生锈【答案】C【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发生的是缓慢氧化,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B中煤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等物质,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C中是瓷器的大小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钢铁生锈生成了铁锈,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
故选C。
4.【2016年广东省广州市】下列事实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金刚石硬度大 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答案】B【解析】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选项 B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所以是属于化学性质,硬度和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 B 5.【2016年河北省】图3所示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答案】D【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1.(2016•株洲)下列有关的图示或图标中不正确的是()A.制取CO2的装置B.闻气体的操作C.当心火灾一氧化物D.禁止烟火2.(2016•枣庄)2015年8月,天津一集装箱码头发生危化品大爆炸,再次敲响了人们对危化品管理的警钟,实验室常备的氢氧化钠属于危化品,你认为其包装箱上应贴的标识是()A.B.C. D.3.(2016•淮安)下列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A.B. C. D.4.(2016•扬州)下列为“禁止烟火”标志的是()A.B. C.D.5.(2016•怀化)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下列标志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A.B.C.D.6.(2016•武汉)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纸张不可燃B.乙醇汽油属于混合物C.活性炭可以将硬水软化D.可用打火机检查天然气是否泄漏7.(2016•株洲)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用点燃的小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B.为了节约运费,把酒精和鞭炮等物品装在同一辆车上运送C.在生产易燃品的厂房,所有的电器设备和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封闭装置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缓慢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8.(2016•邵阳)我了解决化石能面临耗尽的问题,科学家正在开发新能,下列不属于新能的是()A.天然气B.太阳能C.地热能D.潮汐能9.(2016•湘潭)2015年3月9日,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开始环球飞行,并在名古屋和夏威夷之间创下了118小时不间断飞行的记录,下列有关能和环保的说法错误的是()A.“阳光动力2号”所用太阳能是绿色环保新能B.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C.煤完全燃烧后就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D.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其主要成分是CH410.(2016•杭州)中国科学院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高性能锂空气电池,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2Li+O2Li2O2,已知锂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物锂是金属单质B.该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C.Li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11.(2016•临夏州)石油除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硫与氮等.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是可燃物B.石油是不可再生资C.石油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D.油罐起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石油的着火点12.(2016•长沙)保护地球、防止环境污染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合理利用资是保护地球的重要途径,下列关于资利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减少煤炭资的过度开采B.为方便出行,提倡多开私家车C.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D.积极开发太阳能13.(2016•黄石)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B.石油 C.天然气D.乙醇14.(2016•永州)安全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A.氮气 B.氢气 C.液化石油气D.天然气15.(2016•兰州)下列关于火灾、灭火和逃生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B.着火时,只能用水灭火C.高楼发生火灾可以跳楼逃生D.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16.(2016•烟台)2016年4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B.酒精能破坏蛋白质结构,可用于杀菌消毒C.厨房天然气泄露,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17.(2016•雅安)下列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B.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发生煤气中毒,立即将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18.(2016•达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房屋着火,可以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19.(2016•青岛)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B.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C.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D.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20.(2016•长沙)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A.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B.清除可燃物C.隔绝空气 D.防止食用油溅出1.(2016•株洲)下列有关的图示或图标中不正确的是()A.制取CO2的装置B.闻气体的操作C.当心火灾一氧化物D.禁止烟火【分析】A、根据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进行解答;B、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分析;C、根据由图标可知是易燃物质进行解答;D、根据图标的含义分析.【解答】解:A、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长颈漏斗应在液面以下,且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正确;B、在闻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图示把药品直接放在鼻子近处闻气味是错误的,所以B正确;C、由图标可知是当心火灾﹣易燃物质,而不是氧化物,故C错误;D、由图标可知是禁止烟火,故D正确.故选C【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基本操作是中考重要考点之一,应理解掌握.2.(2016•枣庄)2015年8月,天津一集装箱码头发生危化品大爆炸,再次敲响了人们对危化品管理的警钟,实验室常备的氢氧化钠属于危化品,你认为其包装箱上应贴的标识是()A.B.C. D.【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结合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其包装箱上应贴的标识腐蚀品标志.A、图中所示标志是有毒品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选项正确.C、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品标志,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2016•淮安)下列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A.B. C. D.【分析】根据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A、表示禁止烟火,与消防安全有关;B、表示国家节水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C、表示禁止放易燃物,与消防安全有关;D、表示禁止吸烟,与消防安全有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进行解题的能力.4.(2016•扬州)下列为“禁止烟火”标志的是()A.B. C.D.【分析】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进行判断.【解答】解:A、图中标志的含义是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所以错误;B、图中标志的含义是节约用水,所以错误.C、图中标志的含义是图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故错误;D、图中标志的含义是禁止烟火,所以正确;故选D.【点评】在生活实践中有很多图标,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实验室中很多图标关乎着我们的生命和健康,要认真对待,要了解并熟记其含义.5.(2016•怀化)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下列标志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A.B.C.D.【分析】地球上的水资很丰富,但是能够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水资相对说是比较匮乏的,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解答】解:A、是禁止吸烟标志,故A错;B、是禁止鸣笛标志,故B错;C、是循环利用标志,故C错;D、是节约用水的标志,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节约水资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6.(2016•武汉)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纸张不可燃B.乙醇汽油属于混合物C.活性炭可以将硬水软化D.可用打火机检查天然气是否泄漏【分析】A.根据纸张的性质分析;B.根据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考虑;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据此进行分析判断;D.运用天然气遇火可能会爆炸解答.【解答】解:A.纸张具有可燃性,故错误;B.乙醇汽油中含有乙醇和汽油,属于混合物,故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不能降低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向水中加入活性炭不能将硬水进行软化,故错误;D.天然气遇火可能会爆炸,故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2016•株洲)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用点燃的小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B.为了节约运费,把酒精和鞭炮等物品装在同一辆车上运送C.在生产易燃品的厂房,所有的电器设备和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封闭装置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缓慢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分析】A.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发生爆炸的条件(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解答此题;C.根据发生爆炸的条件(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解答此题;D.根据浓硫酸溶于水放热进行解答.【解答】解:A.液化石油气具有可燃性,泄露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不能用燃着的火柴检查石油液化气是否泄漏,故选项说法错误.B.酒精和鞭炮属于易燃易爆物品,一辆货车上运送不安全;故错误;C.生产易燃物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可以防止发生爆炸,故正确;D.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所以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加入到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发生爆炸的条件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在生活中知识的应用.8.(2016•邵阳)我了解决化石能面临耗尽的问题,科学家正在开发新能,下列不属于新能的是()A.天然气B.太阳能C.地热能D.潮汐能【分析】新能是指传统能之外的各种能形式.新能是区别传统能而言,传统能主要是三大化石燃料,即煤、石油、天然气等.【解答】解:新能又称非常规能,是指传统能之外的各种能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如: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和核能等.而电能、煤和石油、天然气、水能等人类早已大范围使用,且技术也十分成熟,不属于新能.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新能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分辨生活中常用的能哪些属于新能的范畴.9.(2016•湘潭)2015年3月9日,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开始环球飞行,并在名古屋和夏威夷之间创下了118小时不间断飞行的记录,下列有关能和环保的说法错误的是()A.“阳光动力2号”所用太阳能是绿色环保新能B.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C.煤完全燃烧后就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D.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其主要成分是CH4【分析】A、根据太阳能的特点进行分析.B、根据化石燃料的特点进行分析.C、根据煤燃烧的生成物进行分析.D、根据可燃冰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解:A、太阳能可以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不污染环境,属于绿色新能;故A正确.B、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故B正确.C、煤中不仅含有碳元素,还含有硫元素,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即使完全燃烧也会对环造成污染,故C错误.D、“可燃冰”是一种清洁能,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其主要成分是CH4,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考点属于有关能的问题,节约化石能,合理的开发新能是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新课题,有关能问题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同学们要认真把握.10.(2016•杭州)中国科学院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高性能锂空气电池,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2Li+O2Li2O2,已知锂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物锂是金属单质B.该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C.Li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B、根据反应过程进行分析;C、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D、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解答】解:A、锂是由金属元素锂组成的纯净物,属于金属单质,故A正确;B、由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故B正确;C、Li2O2是化合物,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锂元素在钙化合物中显+1价,故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C错误;D、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故选C.【点评】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内容,是考查的热点之一,通常以考查物质的分类、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化合价的关系等内容为主.11.(2016•临夏州)石油除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硫与氮等.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是可燃物B.石油是不可再生资C.石油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D.油罐起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石油的着火点【分析】A、根据石油可以燃烧分析;B、根据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分析;C、根据石油燃烧的生成物分析;D、根据无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分析;【解答】解:A、石油可以燃烧,是三大化石燃料这一,故说法正确;B、石油、煤、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能,故说法正确;C、石油燃烧的生成物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故说法正确;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环境温度至石油着火点以下,石油的着火点是不能降低的,故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而只要破坏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12.(2016•长沙)保护地球、防止环境污染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合理利用资是保护地球的重要途径,下列关于资利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减少煤炭资的过度开采B.为方便出行,提倡多开私家车C.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D.积极开发太阳能【分析】A、根据能的现状进行分析;B、根据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会浪费能,加重空气污染进行分析;C、根据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意义进行分析;D、根据使用清洁能,可以节约能,减少空气污染进行分析.【解答】解:A、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且面临着被耗尽的危险,应合理开采,故A说法正确;B、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会浪费化石能,加重空气污染,故B说法错误;C、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可以节约能,减少空气污染,故C说法正确;D、太阳能是清洁能,积极开发太阳能可以节约化石能,减少空气污染,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考点属于有关能的问题,节约化石能,合理的开发新能是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新课题,有关能问题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13.(2016•黄石)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B.石油 C.天然气D.乙醇【分析】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在我国能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解答】解: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乙醇不属于化石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化石燃料包括哪些物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4.(2016•永州)安全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A.氮气 B.氢气 C.液化石油气D.天然气【分析】发生爆炸的条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气体遇到明火能否发生爆炸,要看气体混合物中是否有可燃性的气体和氧气同时存在.【解答】解:A、氮气不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选项正确.B、氢气具有可燃性,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C、液化石油气具有可燃性,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D、天然气具有可燃性,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爆炸的条件,掌握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会发生爆炸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5.(2016•兰州)下列关于火灾、灭火和逃生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B.着火时,只能用水灭火C.高楼发生火灾可以跳楼逃生D.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分析】A.根据燃烧的概念分析;B.根据灭火的方法分析;C.根据高楼发生火灾逃生的正确措施判断;D.根据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故错误;B.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达到着火点,所以要灭火只要去除其中任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如隔离可燃物或隔绝氧气或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错误;C.高楼发生火灾,跳楼逃生易摔伤或致死,故错误;D.火灾中产生的烟尘吸入人的呼吸道,会使人窒息死亡,湿毛可以防止吸入有毒气体和烟尘,故该安全措施正确.故选D.【点评】“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防护措施.16.(2016•烟台)2016年4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B.酒精能破坏蛋白质结构,可用于杀菌消毒C.厨房天然气泄露,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分析】A、根据煤矿的矿井可能含有可燃性气体进行解答;B、根据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进行解答;C、根据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解答;D、根据久未开启的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过高,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进行解答.【解答】解:A、煤矿的矿井可能含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故A正确;B、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酒精能用于杀菌消毒,故B正确;C、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厨房天然气泄露,不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应该关闭阀门,并且开窗通风,故C错误;D、久未开启的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过高,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故D正确.故选:C.【点评】化学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17.(2016•雅安)下列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B.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发生煤气中毒,立即将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分析】A.根据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烟尘以及有害物质进入呼吸道进行解答;B.根据灭火器的种类及其应用分析判断;C.根据煤气中毒的机理分析防止中毒的措施;D.不慎将浓硫酸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目的为中和皮肤上残留的酸液.【解答】解: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烟尘以及有害物质进入呼吸道,所以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故正确;B.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故错误;C.发生煤气中毒,立即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故正确;D.不慎将浓硫酸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操作正确,故正确.故选B.【点评】“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防护措施.18.(2016•达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房屋着火,可以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分析】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用水可以灭火,是利用了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B、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可以稀释燃气、降低温度,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C、家用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D、室内起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火势更旺,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止爆炸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9.(2016•青岛)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B.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C.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D.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分析】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B、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是利用了隔绝氧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C、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是利用了清除可燃物的灭火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D、汽车油箱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应为汽油的密度比水小,加少量水后,汽油会漂浮于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0.(2016•长沙)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A.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B.清除可燃物C.隔绝空气 D.防止食用油溅出【分析】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时,迅速用锅盖盖上,这样可以使油与氧气隔绝,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专题15 燃烧与灭火(第01期)-2016年中考化学小题精做系列(解析版)
考试时间:2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1.【2015届江苏省盐都区实验学校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加油站应张贴的标志是()【答案】D考点:图标的含义2.【2015届山东省新泰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2015年1月2日,哈尔滨一仓库发生大火,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下列生活中处理火灾事故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B.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高层楼房失火时,要乘电梯迅速撤离【答案】B考点:燃烧及灭火,逃生自救的正确方法3.【2015届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九年级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B.用水灭火,目的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D.剧烈的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答案】C考点:燃烧与灭火,爆炸4.【2015届山东省聊城文轩中学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野炊时,小华发现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B.升高木柴的温度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D.方便添加木柴【答案】A考点:燃烧的条件5.【2015届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二中初三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一辆严重超载货车在急速下坡时轮胎发生燃烧,导致货车起火,造成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
造成货车起火的直接原因是()A.货车轮胎与空气接触B.超载货车轮胎与道路摩擦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C.货车在下坡车速较快D.制造轮胎的橡胶是可燃物【答案】B考点:燃烧条件6.【2015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初三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伦敦奥运会闭幕式时,主火炬熄火过程采用等比例调节燃气流量,使火焰逐渐匀速降低直至全部熄灭.这一熄火过程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氧气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撤离可燃物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答案】C考点:灭火的原理7.【2015届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庆中学九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A.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B.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C.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D.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答案】C考点:物质的燃烧条件的探究8.【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A卷)化学】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扇蜡烛会隔绝空气B.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C.扇煤炉会增大空气进入量D.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答案】C考点:溶液与灭火9.【2015届河南省焦作市九年级第二次质量抽测化学试卷】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A.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B.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答案】A考点:燃烧和灭火10.【2015届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初三中考二模化学试卷】“纸火锅”是用纸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来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不会被点燃,你认为“纸火锅”烧不着的原因是()A.空气不充足,纸不会燃烧B.纸火锅被加热时使纸的着火点升高了C.纸火锅里的汤料汽化吸热,使温度达不到纸的着火点D.酒精燃烧时产生热量少,温度达不到纸的着火点【答案】C考点:燃烧的条件11.【2015届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二模)化学试卷】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
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71燃烧与灭火(含解析)
专题7.1 燃烧与灭火一、选择题1.【2018年江西省】今年春节,江西实行“禁燃令”。
下圈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是【答案】B【解析】A、是节约用水标志,错误;B、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正确;C、是塑料制品循环使用标志,错误;D、是禁止吸烟标志,错误。
故选B。
2.【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油站严禁烟火 B.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C.燃气泄漏关闭阀门打开排气扇 D.灭火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答案】A3.【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B.霉变的大米经洗净、高温蒸煮后也不能食用C.误食重金属盐,可服用豆浆、牛奶等解毒,并及时就医D.遇到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现场【答案】A【解析】A、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使用氢氧化钠溶液,符合题意; B、霉变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耐高温,霉变的大米经洗净、高温蒸煮后也不能食用,不符合题意;C、重金属盐能破坏人体的蛋白质结构,牛奶中含有蛋白质,服用牛奶,可防止人体本身的蛋白质被破坏,能用于解毒,不符合题意;D、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的功能,可防止吸入有毒气体或烟尘;有毒气体的密度受热会变小,会聚集在上方,逃生时应底下身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2018年四川省巴中市】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或火柴梗,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C.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验证浓硫酸有腐蚀性D.用火柴梗迅速平放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温度【答案】B5.【2018年山东省聊城市】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答案】C【解析】A、纸张是可燃物,能燃烧,不符合题意;B、灯罩却没被点燃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是空气不足,纸张不会燃烧的原因,不符合题意;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符合题意;D、物质的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本身的属性,一般不能改变,不符合题意。
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7.1 燃烧与灭火(含解析)(1)
专题7.1 燃烧与灭火一、选择题1.【2017年广州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燃烧都放出热量B.红磷常温下在空气中能自然C.炒菜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木材燃烧必须达到木材着火点【答案】B【解析】A.燃烧都放出热量,正确;B.红磷的着火点是240o C ,常温下在空气中不能自燃,错误;C.炒菜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正确;D.木材燃烧必须达到木材着火点,正确。
故选B。
2.【2017年江苏省盐城市】下列图标解读不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A、是回收利用图标,错误;B、是严禁烟火的图标,正确; C、是当心爆炸的图标,正确;D、是节约用水的图标,正确。
故选A。
3.【2017年四川省自贡市】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蒸馏水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倒入浓硫酸中C.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D.蒸发结晶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可停止加热【答案】B4.【2017年四川省自贡市】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A.不必检纯度,直接点燃氢气 B.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C.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标志 D.在燃气灶的厨房内上方安装报警器【答案】A5.【2017年四川省内江市】据统计中国每年有上千家庭发生火灾,酿成悲剧,如果掌握一些灭火措施和安全知识,可以减少悲剧的发生。
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电视机等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夜晚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C.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吋,使用楼内电梯逃生【答案】C【解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这样做会造成触电;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容易引起爆炸;C选项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采用隔绝空气的方法,是正确的操作;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高楼住宅发生火灾吋,使用楼内电梯逃生,容易造成被困电梯中;故答案选择C6.【2017年四川省自贡市】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C.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D.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答案】D【解析】A、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精品】初中化学中考专题 燃烧和灭火 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十一考点1 燃烧和灭火真题分类汇编总分数 24分时长:不限1.(2016长沙市)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A. 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B. 清除可燃物C. 隔绝空气D. 防止食用油溅出2.(2016湘潭市)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A. 油锅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灭火B. 用扇子扇风熄灭蜡烛是因为隔绝了氧气C.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燃烧D. 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3.(2016湘潭市)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火灾现场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 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B. 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C. 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D. 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4.(2016岳阳市)运用防灾、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做法不正确的是()A.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B. 发现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C. 眼睛里溅入药液,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D. 遭遇火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5.(2016郴州市)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正确的是()A. 火上浇油: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B. 钻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 吹灭烛火:降低着火点D. 电器着火:用水浇灭6.(2017怀化中考)油锅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灭火的主要原理是()A. 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B. 隔绝空气C. 清除可燃物D. 防止食用油溅出7.(2017娄底中考)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 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B.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C. 厨房天然气管道泄漏——立即关闭气阀并轻轻开窗通风D. 森林着火——在大火蔓延路线前砍掉树木。
制造隔离带8.(2017邵阳中考)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 炒菜时油锅里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一条途径C. 煤矿矿井、大米加工厂、加油站等场所应严禁烟火D. 钻木取火是因为摩擦生热。
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第01期)专题4.1 爱护水资源、水的净化、组成
专题4.1 爱护水资源、水的净化、组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6各小题,每题2分,共52分)1.【2016年安徽省】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B .农作物采用大水漫灌C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D .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答案】B【解析】A .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是节约水资源,正确;B 、农作物采用大水漫灌,是浪费水资源,错误;C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是爱护水资源,正确;D 、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正确。
故选B2.【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电解氢氧化钠稀溶液与电解水的原理均可表示为:2H 2O=通=电2H 2↑+O 2↑。
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的pH 减小B .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小C .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变大D .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答案】B3.【2016年甘肃省白银市】2016年1月,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研究开发了一套具有超强水处理净化能力的装置,下列关于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B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物C .硬水通过煮沸可降低硬度D .蒸馏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答案】B【解析】A 选项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是正确的叙述;B 选项是错误的叙述,过滤只能除去水中难溶性的杂质,不能去除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C 选项硬水通过煮沸可降低硬度,是正确的叙述,D 选项蒸馏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B4.【2016年甘肃省白银市】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A .碱的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B .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C .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答案】C5.【2016年广东省】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1B.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D.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答案】C【解析】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产生的是氧气,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负极产生的是氢气,可用燃烧法检验,正负两极气体的体积比为1:2 ,质量比为8:1,A错误;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吸附颜色和异味,具有吸附性,属物理性质,B错误;鉴别硬水和软水用到的是肥皂水,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C正确;D中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硬水软化的方法有蒸馏和煮沸,D错误。
中考《燃烧和灭火》经典例题及解析
燃烧和灭火一、燃烧及燃烧的条件1.燃烧概念:“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例如,电灯发光、原子弹爆炸(核反应)、萤火虫发光都不是燃烧。
2.燃烧应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可燃物温度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3.影响物质燃烧的三个因素(1)可燃物的性质。
(2)与氧气(或空气)的接触面积。
(3)氧气的浓度。
4.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1)加催化剂。
(2)将固体或液体可燃物粉碎成更小的颗粒(或液滴),以达到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的效果。
(3)燃烧反应中增加氧气的浓度。
其它反应也可利用提高反应物浓度的方法来加快物质间的反应。
5.爆炸(1)爆炸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也可能发生物理变化,如炎热的夏天,汽车轮胎爆炸。
(2)可燃性气体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3)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4)在可燃性气体泄漏或易燃易爆品泄漏时,要注意不能使用产生明火的东西外。
同时还要注意不能开灯或使用电器,以防因用电产生的电火花或热量将物质点燃引发火灾或爆炸。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灭火的原理①隔绝氧气(或空气);②将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③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三者中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即可灭火。
2.灭火的三种常用方法(1)隔离法:将已燃物与未燃物隔开,可以阻止燃烧区的扩大。
(2)窒息法:使燃烧物因缺少氧气助燃而熄灭。
(3)冷却法:通过降低燃烧物的温度至其着火点以下,终止燃烧。
3.用来灭火的物质用二氧化碳来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一般绝开来。
用水灭火是水受热汽化,吸热降低4.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1)干粉灭火器:除扑灭一般可燃物(2)二氧化碳灭火器:用来扑灭图书(3)水基型灭火器:可用来扑灭非水起的失火。
5.火场自救方法(1)火势如果较小,根据起火原因警电话119求救。
(2)着火时,要迅速判断安全出口(3)如果房间内着火,不能随便打开(4)有浓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5)由于空气的流动,上层空气中有域。
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期专题7.1燃烧与灭火含解析9.doc
专题7.1 燃烧与灭火一、选择题1.【2017年甘肃省兰州市】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A.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铝制品变旧变暗后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C.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验纯D.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答案】B2.【2017年四川省雅安市】目前, 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 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 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C.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答案】A【解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A、物质的着火点是固定的,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温度,使其更易达到着火点,错误;B、灭火的原理是破坏燃烧的条件,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正确;C、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使机制炭更易达到着火点,正确;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正确。
故选A。
3.【2017年新疆乌鲁木齐市】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B.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抹布扑盖C.厨房内天然气泄漏开启排气扇通风D.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和可能,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答案】C4.【2017年上海市】能使煤燃烧更充分的措施是()A.减少空气通入量 B.充分利用热能C.块状煤碾成粉末 D.净化尾气【答案】C【解析】促进燃料的措施:提高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将块状煤碾成粉末,可增大煤粉本身的表面积,进而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能使煤燃烧更充分;选C5.【2017年新疆乌鲁木齐市】推理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方法之一。
专题7.1燃烧与灭火(第03期)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附解析)
专题7.1 燃烧与灭火(第03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个小题,每题1分,共17分)1、【2016年重庆市B】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C.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答案】C2、【2016年广西省贺州市】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中主要含碳、氢两种元素B.小明看见邻居家着火,立即拨打119C.可燃物的燃烧,需要空气(或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D.煤气泄漏时,马上打开抽风机以利于煤气排出【答案】D【解析】:A、石油中主要含碳、氢两种元素,正确;B、看见邻居家着火,立即拨打119,正确;C、可燃物的燃烧,需要空气(或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正确;D、煤气泄漏时,不能马上打开抽风机,因为煤气是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可能产生爆炸,错误。
3、【2016年辽宁省锦州市】对比法是重要的研究方法。
下列教科书里展示的探究活动未采用对比法的是()A.认识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B.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C.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D.MnO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答案】C4、【2016年贵州省遵义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霉变油菜籽生产食用油B.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乳化原理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D.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底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答案】D【解析】物质由元素组成,市场上有“锌硒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锌、硒、氟”指的是组成物质的元素,故选D5、【2016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生煤炉的房间放一盆水防煤气中毒B.用发霉的花生扎食用油C.使用可降解塑料解决“白色污染”问题D.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答案】C【解析】A、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室内点燃煤炉,放一盆水不可以防止煤气中毒,故A错误;B、发霉的花生含有黄曲霉素,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不能食用,故B错误;C、普通塑料难以降解容易造成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普通塑料,可以减轻“白色污染”,故C 正确;D、根据燃烧的条件,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会造成火势更旺,故D错误。
中考化学专题71 燃烧与灭火(第02期)-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
一、选择题目1.【201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B.贵重设备、精密仪器失火最好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C.使用脱硫煤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D.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答案】B【解析】A.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正确;B.贵重设备、精密仪器失火最好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错误;C.使用脱硫煤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酸雨的产生,正确;D.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正确。
故选B。
2.【2018年重庆市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
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答案】C3.【2018年云南省昆明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要立即开灯检查B.在加油站、加气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C.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D.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答案】A【解析】A、燃气属于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遇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夜间发现家中煤气泄漏,不能立即开灯,应该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错误;B、在加油站附近的空气中弥漫着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接打手机产生的电火花可能会引燃甚至引起爆炸,正确;C、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尽量贴近地面逃离,正确;D、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是由于燃气燃烧不充分造成的,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以利于燃气充分燃烧,正确。
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第01期)专题2.1空气
专题2.1 空气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各小题,每题3分,共75分)1.【2016年甘肃省白银市】2016年4月22日,中国签署了《巴黎协定》。
中国政府积极落实《巴黎协定》,引领绿色发展的举措,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A.焚烧小麦秸秆 B.垃圾分类回收 C.拒绝一次性筷子 D.发展太阳能电池【答案】A【解析】绿色发展就是较少污染物的排放和产生A.焚烧小麦秸秆,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烟尘,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B.垃圾分类回收,符合绿色发展理念;C.拒绝一次性筷子,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D.发展太阳能电池,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故答案选择A2.【2016年广东省广州市】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水银 B.液氮 C.干冰 D.生铁【答案】D【解析】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选项 A 水银是汞的俗称,属于纯净物。
选项 B 液氮指的是液态氮,属于纯净物。
选项 C 干冰是指固态二氧化碳,也是纯净物。
选项 D 生铁是铁合金,属于混合物。
3.【2016年广东省广州市】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只含氧气和氮气 B.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C.空气中的 CO2 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D.酸雨的产生与空气污染有关【答案】A4.【2016年湖北省黄石市】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A、氮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含量是78%;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含量是21%;C、稀有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含量是0.94%;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体积含量是0.03%。
故选A5.【2016年湖南省长沙市】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空气中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A、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A错误;B、氧气的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故B 正确;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既不能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C错误;D、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D错误。
专题071燃烧与灭火(第02期)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
一、选择题1.【2014年甘肃省武威市】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2.【2014年广东省汕尾市】从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室内着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C.用明火检验燃气是否泄漏D.发生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3.【2014年广东省汕尾市】归纳法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下列归纳的结论错误..的是()A.浓硫酸不一定是饱和溶液B.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C.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不一定都要验纯D.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4.【2014年广西省南宁市】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B.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C.把木柴架空,可使木柴更充分接触空气而燃烧得更旺D.用嘴吹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5.【2014年贵州省遵义市】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设计方案探究目的不能实现的是A.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B.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C.乙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与氧气是否有关D.乙中①②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与氧气和水等物质是否有关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与氧气和水等物质是否有关,选项正确;故选C考点:探究实验的方案设计与评价6.【2014年湖北省十堰市】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几个重要实验,有关该几个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1中热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和提供热量B.实验2可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实验3中左边试管中铁钉生锈而右边试管中铁钉不生锈,可证明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水接触D.实验4中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7.【2014年湖南省娄底市】下图所示的标志中,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是8.【2014年江苏省无锡市】加油站应张贴的标志是()9.【2014年江西省南昌市】下列物质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活性炭用于净水﹣吸附性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能与水反应C.金刚石用于裁玻璃﹣硬度大D.硫酸用于金属除锈﹣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10.【2014年山东省莱芜市】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成功发射.其运载火箭的常规燃料是四氧化二氮(N2O4)和偏二甲肼(C2H8N2),飞船的低温燃料是液氧和液氢.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N2O4属于氧化物B.C2H8N2属于有机物C.液氢作燃料时发生反应为2H2+O22H2O D.液氧变成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答案】D【解析】11.【2014年山东省莱芜市】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B.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由图b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闪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2.【2014年山东省莱芜市】化学实验操作中常涉及“先后”问题,下列操作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A.制取气体: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B.点燃可燃性气体: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C.CO还原氧化铁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CO,后撤离酒精灯停止加热D.出去H2中混有的CO2和H2O,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通过浓硫酸13.【2014年四川省成都市】在夜晚,若家中燃气泄漏,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不立即开灯B.点燃蜡烛查找漏气处C.关掉进气总阀门D.打开门窗通风14.【2014年云南省昆明市】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
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考点集训+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含解析)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知识点的认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如森林失火时,经常砍到一条带树木(即造隔离带).2.隔绝氧气或空气;如油锅着火时,可盖严锅盖.3.使温度降低着火点以下,如用嘴吹灭燃烧的蜡烛.【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考查学生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常用物质的性质、几种常用的灭火器”等相关知识联系起,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利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设计灭火的方案,或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所谓灭火,实际上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因此,可以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推断和理解.值得一提的是:燃烧发生时,燃烧的三个条件需要同时满足才可;但是,灭火时,就没有不要将燃烧的三个条件同时破坏,只要其一被破坏,即可达到灭火之目的.当然,三个条件同时就破坏更能灭火了.2.如果采用第三种原理和方法灭火,那么在表达时一定要注意是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或降温至着火点以下),而不能说成降低着火点.因为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本身的属性,一般是不变的.一、选择题(共18小题)1.“釜底抽薪”成语中蕴含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B.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C.移除可燃物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2.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油锅着火或电器失火,用水浇灭B.不用铝制容器长时间泡制糖醋食品C.回收废弃金属,避免资浪费D.启用闲置的地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3.化学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A.烧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进行呼救C.用甲醛溶液浸泡食用海产品以保鲜D.用工业用盐(亚硝酸钠)烹调食物4.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A.降低油的着火点B.让油与空气隔绝C.降低温度至油的着火点以下D.清除了可燃物5.从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室内着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C.用明火检验燃气是否泄漏D.发生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6.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B.降低酒精的着火点C.隔绝空气D.降低温度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7.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③“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④防毒面具的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强吸附性;⑤洗涤剂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可以溶解油污;⑥日常生活中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其中正确的组合是()A.①⑤⑥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③④⑥8.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B.电视机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C.油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D.图书档案起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9.Mg(OH)2分解需吸收热量,生成耐高温的MgO和水蒸气.利用这一性质,可将Mg(OH)2添加到易燃性材料中做阻燃剂.关于Mg(OH)2能起阻燃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Mg(OH)2分解要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Mg(OH)2分解能够降温,使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C.Mg(OH)2分解生成的MgO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了空气D.Mg(OH)2分解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的浓度10.在蜡烛及其燃烧试验的探究中,用嘴吹灭蜡烛的原理是()A.降低蜡烛的着火点B.消除可燃物C.隔绝空气D.使其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11.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逃离火灾区B.被围困在火灾区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C.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D.夜间发现燃气泄漏应关闭阀门开窗通气,不能立即开灯12.调查统计表明,很多火灾伤亡事故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下列自救措施中,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乘坐电梯逃离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吸排油烟机排气13.下列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C.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应立即用水浇灭D.遇到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14.以下几种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酒精灯失火用湿抹布扑盖B.将NaCl倒入量筒中配制溶液C.加碱研磨后闻气味鉴别铵态氮肥D.分离溶液中析出的NO3晶体15.下列词语或俗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中不合理的是()A.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B.钻木取火﹣﹣使可燃物的着火点升高C.真金不怕火烧﹣﹣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金刚石硬度大16.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防止事故发生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B.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C.到煤窖中挖煤用火把照明D.厨房内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17.下列措施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B.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开关C.为了防止海产品变质,用甲醛溶液浸泡D.被围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18.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A.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B.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二、填空题(共5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19.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失火的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B.降低图书的着火点C.隔绝空气D..20.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灭火原理是硬水软化的简单方法(3)NO3可用作化肥,属于肥(填“氮”“磷”“钾”或“复合”)(4)化学实验应严格规范,确保安全.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是.21.最近新疆乌鲁木齐某在建小区附近出现了“火山”,是地下浅表煤层在岩石裂缝处发生的自燃现象.要熄灭该煤层的燃烧,你提出的办法是.该煤层自燃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可燃性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实验室点燃该气体前必须要对气体进行.22.生活处处有化学,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小世界.小雪在帮妈妈做晚饭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有趣的化学问题.请你帮助她解释或解决这些问题.(1)炒菜时,锅里的油着火了,妈妈立即盖上锅盖,她灭火的原理是.妈妈在菜中加入“加铁酱油”,其中“铁”的作用是预防或治疗(填“甲状腺肿大”、“贫血”或“骨质疏松”).晚饭后,小雪使用洗洁精轻松除去了盘子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功能.(3)看电视时,妈妈吩咐小雪去切西瓜,西瓜可以补充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中的水、无机盐、糖类和.小雪将切完西瓜后的菜刀放在菜板上,第二天早上发现菜刀生锈了,菜刀生锈与有关.为了防止这把菜刀生锈,可采取哪些措施?(填写一点即可).23.2013年4月25日晚8点,台州市的一金属堆场发生火灾,十多吨金属镁发生爆燃后发出刺眼的白光,将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昼,消防指挥部立即动员力量,寻找沙土进行灭火.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高温条件下遇水反应释放出氢气.(1)利用沙土灭火的原理是.本次火灾消防员不能用水灭火,其原因是.三、解答题(共3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24.善于把握关键词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在燃烧和灭火内容的学习中,“可燃物、氧气、着火点”是三个重要的关键词.一般说,灭火原理有三种,其中之一是:“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请回答另外两种灭火的原理.灭火原理之二:;灭火原理之三:.25.化学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请从化学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的原理是.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为了检验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往水样中加入.生活中常用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氧气、水等物质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请例举一种防止铁制栏杆生锈的措施.26.如图是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和改进的实验装置,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图Ⅰ:小明同学用一根粗铜丝绕成线圈罩在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熄灭.请分析蜡烛火焰熄灭的原因,此实验说明金属铜具有性.小娟同学在铺有一层纯碱粉末的烧杯中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沿着烧杯壁缓缓倒入稀硫酸,蜡烛火焰熄灭.请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写出纯碱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此反应类型属于.图Ⅱ:小亮同学在烧杯A中加入10mL浓氨水;在烧杯B、C中都加入20mL蒸馏水,并分别滴加3滴酚酞试液于蒸馏水中,得到无色溶液.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几分钟后,溶液颜色变成红色的烧杯是(选填“A”、“B”或者“C”),请你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烧杯中溶液变红的原因;若用pH试纸测试,该溶液的pH一定(选填“>”、“=”或者“<”)7.【考点训练】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1.“釜底抽薪”成语中蕴含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B.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C.移除可燃物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釜底抽薪是将可燃物取走,使燃烧停止进行解答.解答:解:釜底抽薪体现的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它利用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将锅底的柴火抽走,就没有了可燃物,起到灭火的作用.故选:C.点评:了解词语的字面意思和化学知识的相关之处,能用化学知识解释词语.2.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油锅着火或电器失火,用水浇灭B.不用铝制容器长时间泡制糖醋食品C.回收废弃金属,避免资浪费D.启用闲置的地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灭火的方法分析;B、根据铝的性质分析;C、回收金属可以节约资;D、根据闲置的地窖中会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分析.解答:解:A、油的密度比水小,油锅着火需有锅盖盖灭;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浇灭,需先切断电后用沙土盖灭,故A错误;B、醋中含有醋酸,能与活泼金属铝反应,故B正确;C、废旧金属可重新冶炼使用,可节约资保护环境,故C正确;D、闲置的地窖中二氧化碳浓度较大,使用前应先进行灯火试验以保证安全,故D正确.故选A.点评:燃烧是初中化学上的基本概念,是考查的重点之一,主要以考查燃烧的定义、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及逃生措施,理解燃烧的定义,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是解题的前提.3.化学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A.烧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进行呼救C.用甲醛溶液浸泡食用海产品以保鲜D.用工业用盐(亚硝酸钠)烹调食物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解答;B、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解答;C、根据甲醛有毒进行解答;D、根据亚硝酸钠有毒解答.解答:解: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从而隔绝氧气起到灭火的原理,故A正确;B、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所有门窗,会使氧气充分,燃烧更加旺盛,故B错误;C、甲醛有毒,所以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食用海产品以保鲜,故C错误;D、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烹调食物,故D错误.故选:A.点评:化学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2015年中考热点之一.4.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A.降低油的着火点B.让油与空气隔绝C.降低温度至油的着火点以下D.清除了可燃物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灭火的原理有:与空气(或氧气)隔绝、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清除可燃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即可.解答:解: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这样可以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而不是降低油的着火点(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不能降低着火点),故选项错误.B、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这样可以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正确.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这样可以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而不是降低温度至油的着火点以下,故选项错误.D、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这样可以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而不是清除了可燃物,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从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室内着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C.用明火检验燃气是否泄漏D.发生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B、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C、根据可燃性气体混有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分析;D、根据湿毛巾的作用分析.解答:解:A、室内着火,打开门窗相当于增加了氧气,燃烧更旺,正确;B、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隔绝了氧气,起到灭火的作用,正确;C、燃气混有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错误;D、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可以避免呼吸到烟尘和有毒的气体,正确.故选C.点评:“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防护措施.6.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B.降低酒精的着火点C.隔绝空气D.降低温度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解答:解:A、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隔绝空气,不是清除可燃物,故A错误;B、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属性,是不能改变的,故B错误;C、灯帽盖灭是通过隔绝空气熄灭酒精灯的,故C正确;D、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隔绝空气,不是降低酒精的着火点,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灭火原理的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7.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③“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④防毒面具的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强吸附性;⑤洗涤剂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可以溶解油污;⑥日常生活中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其中正确的组合是()A.①⑤⑥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③④⑥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蒸发与蒸馏操作;氧气的化学性质;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生活;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①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②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分析;③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④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⑤根据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分析;⑥根据常见的合成纤维分析.解答:解:①用水灭火时,水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不是降低了着火点,故错误;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雾,故错误;③“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靠余热烘干,故正确;④防毒面具的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强吸附性,故正确;⑤洗涤剂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可以乳化油污而不是溶解,故错误;⑥日常生活中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故正确;因此正确的是③④⑥;故选项为: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常见的化学知识的理解,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加强对现象、原理、操作等的理解,以便灵活应用.8.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B.电视机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C.油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D.图书档案起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几种常用的灭火器.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则灭火的原理有三种:撤离可燃物、隔绝氧气和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根据燃烧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灭火方法对才能更好地减少损失.解答:解:A、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采用隔离氧气的方法进行灭火;故做法正确;B、向着火的电视机上浇水,可能会因水的导电性而使扑火者触电,或引发电路短路布引起更大面积的燃烧.此灭火方法错误;C、用锅盖盖住着火的油锅隔绝氧气,会使油因不能与氧气接触而熄灭.此方法正确D、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这就可以使二氧化碳气体覆盖在燃烧物上方,隔绝燃烧物与空气的接触,隔绝氧气而熄灭.是正确的方法.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灭火原理知识的理解,并灵活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以及实际解题当中.9.Mg(OH)2分解需吸收热量,生成耐高温的MgO和水蒸气.利用这一性质,可将Mg(OH)2添加到易燃性材料中做阻燃剂.关于Mg(OH)2能起阻燃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Mg(OH)2分解要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Mg(OH)2分解能够降温,使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C.Mg(OH)2分解生成的MgO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了空气D.Mg(OH)2分解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的浓度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解答:解: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能使温度降低,但不是降低的可燃物的着火点,故A错误;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能使温度降低,使温度达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B正确;C、生成的氧化镁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能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故C正确;D、该反应生成了水,形成的水蒸气使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面积减少,从而减低可燃物周围氧气的浓度,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0.在蜡烛及其燃烧试验的探究中,用嘴吹灭蜡烛的原理是()A.降低蜡烛的着火点B.消除可燃物C.隔绝空气D.使其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判断.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①消除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降温到着火点以下.解答:解:A、物质的着火点是物质的属性,是固定不变的,故A错误;B、用嘴吹灭蜡烛时,可燃物并没有消除,故B错误;C、吹灭蜡烛时没有隔绝空气,故C错误;D、用嘴吹灭蜡烛,使燃着的烛心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熄灭,故D正确.故选:D.点评:应在熟知灭火原理的基础上,对生活中出现的现象进行规范的合理的解释.11.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逃离火灾区B.被围困在火灾区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C.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D.夜间发现燃气泄漏应关闭阀门开窗通气,不能立即开灯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火会沿顺风方向迅速蔓延;B、根据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的功能和有毒气体的密度受热会变小判断;C、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判断;D、根据液化气、煤气泄露起火时的处理方法分析,要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不能见明火.解答:解:A、山林中遇火灾,向逆风风方向逃跑,而不是顺风方向,故错误;B、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的功能,可防止吸入有毒气体或烟尘;有毒气体的密度受热会变小,会聚集在上方,故逃生时应底下身子,故正确;C、室内着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反而为燃烧提供了大量的氧气,故室内起火时,不能急于打开门窗,故正确;D、燃气具有可燃性,泄露起火时,要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降低其浓度,不能立即开灯,不然可能会引起电火花,引发爆炸,故正确.故选:A.点评:“安全重于泰山”,防火、防爆问题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故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防火防爆的措施、逃生的方法等是解题的前提.12.调查统计表明,很多火灾伤亡事故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下列自救措施中,正确的是()。
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第01期)专题6.1 碳单质及其氧化物
专题6.1 碳单质及其氧化物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6个小题,每题1分,共26分)1.【2016年安徽省】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利用钴及其氧化物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染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C.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H2C2O D.可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答案】D2.【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性能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
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A.可作散热材料 B.是一种化合物C.可做新型电池的电极 D.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由信息可知,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错误。
故选B。
3.【2016年甘肃省白银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物质除杂的原则是所加试剂与杂质反应的同时不能引进新的杂质,主要物质可以多但不能少;A选项一氧化碳在二氧化碳的环境下不能燃烧;B选项高温灼烧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引进了新杂质;D选项稀硫酸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硝酸,引进了新杂质;故答案选择B4.【2016年广东省】“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出行多乘交通工具 B.生活中用火烧毁废旧塑料和橡胶C.用废旧报纸制作铅笔杆 D.农业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和滴灌【答案】B【解析】B中用火烧毁废旧塑料和橡胶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B错误。
故选B。
5.【2016年广东省】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
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A.④比①先红,②、③不变红 B.①比④先红,②、③不变红C.④变红,①②③不变红 D.①变红,②③④不变红【答案】A【解析】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07-1 燃烧与灭火(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专题07-1 燃烧与灭火一、选择题1. (2015·某某中考)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图a中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熄灭,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B.图a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易燃烧,是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和受到热气流带来空气的助燃C.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圈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D.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答案】A【解析】图a中火柴头垂直向上时容易熄灭是因为火焰向上,不易给火柴梗加热,导致火柴梗的温度容易降到着火点以下而熄灭,着火点是可燃物固有的属性,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2. (2015·滨州中考)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燃烧木柴需要架空,才能燃烧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答案】D【解析】可燃物的热值、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着火点一般是不会改变的,故A、B、C错误;“火要虚”的实质就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燃烧更剧烈,故D正确.3.(2015·某某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答案】A【解析】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可燃物除了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还需与氧气接触,才会发生燃烧;图书档案起火时,不宜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因为会对图书档案造成损坏;酒精溶于水,酒精在桌面燃烧,倒上水时不会隔绝氧气,不能将火熄灭.故选A.4.(2015·某某中考)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 B.清除可燃物C.降低酒精的着火点 D.使温度降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灭火的原理.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原理是隔绝空气,故选A.5.(2015·某某中考)2015年5月25日,沅江市某纸厂芦苇仓库发生火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某同学给纸厂提供如下温馨提示,你认为错误的是()A.芦苇着火时,只能用沙子灭火B.芦苇仓库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C.芦苇仓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D.芦苇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答案】A【解析】A.芦苇着火,可以用沙子、土、水来灭火,故错误;B.芦苇属于可燃物,要在仓库外有明显的防火标志,故正确;C.可燃物与其他建筑之间要留出隔离带,故正确;D.为了在发生火情时及时灭火,所以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故正确.6.(2015·某某中考)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1)煤炉越扇越旺,是因为增大了空气进入量;(2)蜡烛一扇就灭,是因为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温度降到石蜡着火点以下.A选项中扇蜡烛不会隔绝空气;B选项中扇蜡烛只能降低温度,不能降低着火点;C选项中扇煤炉会增大空气的进入量,促进燃烧;D选项中扇煤炉会增大空气的量,没有增加新的易燃物.故选C.7.(2015·某某中考)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B.该实验使用了相同的可燃物C.该实验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红磷燃烧D.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答案】D【解析】B、C错误,D正确.无法根据该实验判断燃烧是否需要氧气,A错误.8.(2015·某某中考)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图书室内文字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D.如果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答案】B【解析】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利用隔绝氧气或空气的方法进行灭火,做法正确.B.泡沫灭火器可用于扑灭木材、棉布等一般火灾;干粉灭火器用来扑灭一般火灾,还可用于扑灭油、气等引起的火灾;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C.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要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做法正确.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做法正确.9.(2015·某某中考)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C.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有些可燃物不在空气中也能燃烧,如氢气能在氯气中燃烧,A不正确;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一般不能改变,B不正确;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C正确;只有含碳元素的燃料完全燃烧才会生成二氧化碳,D不正确.10.(2015·某某中考)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利用“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原理的是()【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灭火的原理.吹灭蜡烛的原理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选项A正确;选项B、C、D利用了隔绝氧气的原理.11.(2015·某某中考)下列灭火方法不合理...的是()A.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B.森林发生火灾,可砍掉部分树木,形成隔离带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D.油锅着火,泼水灭火【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灭火的方法.油锅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应该盖上锅盖,隔绝氧气,所以选项D错误.12.(2015·眉山中考)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处,火柴被加热,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沸腾,水分子质量和体积增大B. P处水蒸气的作用是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C.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D.火柴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答案】A【解析】A.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物质的体积就变大,遇冷时缩小,物质的体积就变小.所以,水的沸腾现象是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在这一变化中,分子的体积、质量都没有变化,故错误;B.水蒸气从铜管中喷出时温度较高,能够使火柴达到着火点,故正确;C.在铜管口水蒸气多,而氧气少,所以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故正确;D.火柴中含有碳、氢元素,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故正确.13.(2015·荆州中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A.化学反应中,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故错误;B.生石灰与水反应的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故错误;C.化学反应中,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故正确;D.风能、潮汐能等能量不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故错误.14.(2015·永州中考)下列化学知识解释“火上浇油”的说法合理的是()A. 增加易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B.增大氧气浓度,可以使燃烧更旺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D.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影响燃烧的因素.“火上浇油”增加的是易燃物,使燃烧更充分,选项A 正确;浇油没有改变氧气的浓度,选项B错误;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不能降低,选项C错误;浇油没有清除可燃物,选项D错误.15.(2015·贵港中考)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B.室内电器着火,先切断电源,再用灭火器灭火C.把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D.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答案】C【解析】A.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是利用了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的原理,故正确.B.为防止触电,室内电器着火,先切断电源,再用灭火器灭火,故正确;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浴室透气效果较差,若天然气泄漏,可能引起爆炸,且甲烷燃烧要消耗氧气,会造成浴室内氧气减少,故错误.D.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所以要严禁烟火,故正确.故选C.16.(2015·某某中考)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马上打开抽风机B.冬天关闭门窗用煤炉取暖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燃烧与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厨房管道漏气,马上打开抽风机会有电火花产生,可能引起爆炸;冬天关闭门窗用煤炉取暖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炒菜时油锅着火应该用锅盖盖灭.17.(2015·某某中考)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B.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C.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燃烧与灭火.可燃物只有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才会引起爆炸;物质能否燃烧不仅取决于外部条件,还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性质;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热,使得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18.(2015·潍坊中考)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反应发生时吸收热量的是()A.C+O2CO2 B.Mg+2HCl MgCl2+H2↑C.CaO+H2O Ca(OH)2D.CO2+C2CO【答案】D【解析】A、B、C三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反应一般为吸热反应,故选D.19.(2015·某某中考)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携带酒精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C.液化气着火,首先迅速关闭液化气罐阀门D.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答案】A【解析】A.酒精具有可燃性,振荡产生静电,易燃烧爆炸,故错误;B.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隔绝了氧气,起到灭火的作用,故正确;C.液化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家用液化气着火,首先关闭阀门,故正确;D.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在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故正确.20. (2015·某某中考)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制作防火涂料的新工艺.该涂料是用含有淀粉的植物性废料加工成的无色糊状物.发生火灾时,这种涂在房屋楼板表面的涂料就会转变成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的作用.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能防火的原因是()A.隔绝了氧气 B.可以燃烧C.改变了楼板的着火点D.清除了可燃物【答案】A【解析】涂料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隔绝了楼板与氧气的接触,楼板因不能接触氧气而无法燃烧,故A正确.21.(2015·某某中考)氢氧化铝作为阻燃剂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大量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生成的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的浓度D.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答案】A【解析】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能使温度降低,但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叙述错误;B.生成的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能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叙述正确;C.该反应生成了水,形成的水蒸气使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面积减少,从而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的浓度,叙述正确;D.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能使温度降低,使温度达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叙述正确.故选A.22.(2015·某某中考)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能减少或避免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B.沼气池清理作业前进行灯火试验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进行检查【答案】A【解析】A.为防止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故正确;B.沼气是可燃性气体,清理沼气池前进行灯火试验可能会引起爆炸,故错误;C.室内起火时马上打开门窗通风会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所以室内着火不要急着打开门窗,故错误;D.液化气具有可燃性,一旦泄漏,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不能开灯,故错误.故选A.23. (2015·龙东中考)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A.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B.减少酸雨的形成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减少氧气的消耗【答案】A【解析】A.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减少煤的浪费,故选项正确.B.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而不是减少酸雨的形成,故选项错误.C.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而不是减少CO2的排放,故选项错误.D.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而不是减少氧气的消耗,故选项错误.故选A.24. (2015·龙东中考)在日常生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炉具清洁剂清洗家中的排油烟机,利用的是清洁剂的乳化作用C.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为防止煤气中毒,在煤炉上放一盆水D.图书档案着火,最好用干粉灭火器灭火【答案】B【解析】A.炉具清洁剂的成分是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可用于去除油污,故错误;B.聚乙烯塑料袋常用加热的方法封口,这种封口方法利用的是塑料的热塑性,故正确;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因此为了避免煤气中毒在炉子上放一盆水的做法是错误的,故错误;D.图书档案属于贵重物品,图书档案着火,最好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故错误.25. (2015·某某中考)今年5月,某养老院发生火灾,导致38人遇难,造成了严重人员伤亡事故,下列自救措施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B.赶快乘坐电梯逃生C.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或灭火器材将火扑灭D.拨打火警并到窗口呼救【答案】B【解析】A.室内起火,若急于打开门窗会使室内获得更多的氧气,燃烧更为剧烈,因此不急于打开门窗属于合理的措施,故正确B.当楼房起火,火势凶猛,千万不要乘电梯下楼,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故错误;C.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或灭火器材将火扑灭,故正确;D.遇到意外,若自己能处理应积极面对,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自救,通过向他人救助,可以获得更大的救助力量,故正确.26.(2015·某某中考)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身上的衣物着火,可就地打滚使火熄灭B.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一定燃烧C.图书、档案失火,通常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D.“吹灭蜡烛火焰”灭火的原理,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答案】A【解析】A.身上的衣物着火,就地打滚可使火焰因隔绝氧气而熄灭,故正确;B.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故错误;C.水基型灭火器会对图书、档案造成损坏,故错误;D.吹蜡烛,可使燃着的蜡烛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而不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故错误.故选A.27. (2015·某某中考)“禁止燃放鞭炮”的图标是()A.B.C.D.【答案】D【解析】A.图中所示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是当心火灾标志,故选项错误.C.图中所示是有毒品标志,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选项正确.故选D.28. (2015·某某中考)用湿抹布扑盖实验桌上燃烧的酒精,其主要灭火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隔绝空气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答案】C【解析】用湿抹布扑盖实验桌上燃烧的酒精,其主要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29.(2015·日照中考)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A.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B.铜片受热的一面变黑,是因为产生了CuOC.实验过程中滤纸碎片先燃烧,乒乓球碎片后燃烧D.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答案】C【解析】A.金属有良好的导热性,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使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燃烧,故正确;B.铜在加热的条件下会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故正确;C.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首先燃烧起来,故错误;D.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首先燃烧起来,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正确.30.(2015·某某中考)今年6月起,实施“史上最严”控烟令.下列图标表示“禁止吸烟”的是()A.B.C.D.【答案】A【解析】A是燃着的一根烟被禁止,是禁止吸烟的标志.B是节约用水的标志.C是可循环使用的标志.D是有毒品标志.31.(2015·某某中考)下列灭火方法不合理的是()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桌面上酒精燃烧——用湿抹布盖灭C.身上着火——就地打滚压灭D.室内电器着火——未切断电源,用水灭火【答案】D【解析】A.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不具备燃烧的条件而灭火,故灭火方法合理;B.桌面上酒精燃烧,可用湿抹布扑盖,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不具备燃烧的条件而灭火,故灭火方法合理;C.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不具备燃烧的条件而灭火,故灭火方法合理;D.用水浇灭电器着火,容易触电,故灭火方法不合理.故选D.32.( 2015·某某中考)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C.室内着火,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D.室内燃气泄漏可以划火柴寻找泄漏点【答案】D【解析】A.发生火灾时烟很大,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从而严防烟尘中毒,故做法正确;B.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可以迅速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故做法正确;C.无法逃生时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故做法正确;D.家中燃气泄漏,不能划火柴,因为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故做法错误.故选D.33.( 2015·某某中考)下列对有关燃烧及灭火事例的解释错误的是()A.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给煤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B.用嘴吹燃着的蜡烛,蜡烛熄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空气D.酒精洒到实验台上着火,用湿布覆盖——隔绝空气又降低了温度【答案】B【解析】A.用扇子扇煤炉时,为煤燃烧提供了足够氧气,所以越扇越旺,该选项解释正确;B.物质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发生改变的,用嘴吹燃着的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降低了周围的温度,该选项解释不正确;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该选项解释正确;D.酒精洒到实验台上着火,用湿布盖灭,降温的同时隔绝氧气,该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34.(2015·内江中考)加强防火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必修课.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B.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隔离可燃物C.用嘴吹灭撒落在实验桌上燃着的酒精——降低着火点D.家具起火,用水扑灭——降低温度【答案】C【解析】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利用了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故A正确.B.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是利用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的灭火原理,故B正确.C.用嘴吹灭撒落在实验桌上燃着的酒精,是利用了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故C错误.D.家具起火,用水扑灭,是利用了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故D正确.故选C.35.(2015·某某中考)点燃的火柴棍燃烧端朝上时,其未燃尽便熄灭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氧气B.火柴棍的着火点升高了C.缺乏可燃物D.燃烧端下方的火柴棍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答案】D【解析】点燃的火柴棍燃烧端向上时,产生的热量主要随着热空气上升,火柴棍的温度上升很慢,不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火柴棍不易继续燃烧.故选D.二、解答题1.(2015·某某中考)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3)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答案】(1)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2)白磷没有与空气(氧气)接触(3)用导管给水下的白磷通入空气(氧气)(4)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析】本题考查燃烧的条件.燃烧的条件为:可燃物、与氧气或者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热水的温度不能使它达到着火点,所以红磷虽然属于可燃物,并且与氧气接触,但不能燃烧;(2)水中的白磷着火点为40℃,热水的温度可以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但是没有与空气或者氧气接触;(3)根据燃烧的条件,水下的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没有与空气(氧气)接触,所以可以使用导管给水下的白磷通入空气(氧气).2.(2015·某某中考)化学课上我们曾经观察过如下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很快燃烧,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该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片良好的性.燃着的白磷熄灭后,去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该黑色物质是(填化学式).(3)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填序号).A.作反应物B.隔绝空气C.升高温度【答案】(1)4P + 5O2 2P2O5(2)导热;CuO (3)A【解析】(1)白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P + 5O2 2P2O5;(2)该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片良好的导热性,利用热水给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加热;燃着的白磷熄灭后,去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原因是铜和空气中的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故该黑色物质是CuO;(3)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隔绝空气、升高温度,故选A.3.(2015·资阳中考)最近某某乌鲁木齐某在建小区附近出现了“火山”,是地下浅表煤层在岩石裂缝处发生的自燃现象.要熄灭该煤层的燃烧,你提出的办法是.该煤层自燃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可燃性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实验室点燃该气体前必须要对气体进行. 【答案】用水浇灭或用土掩埋(答出一点即可);CO;验纯(或纯度检验)【解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三个条件都能满足时,可燃物才能发生燃烧.灭火的原理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7.1 燃烧与灭火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个小题,每题3分,共72分)1.【2016年甘肃省白银市】石油除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硫与氦等。
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是可燃物B.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C.石油不能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D.油罐起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石油的着火点D【答案】2.【2016年广东省】在化学实验室内外一般不会..张贴的标志是()A.禁止烟火 B.当心爆炸 C.剧毒 D.禁止拍照【答案】D【解析】ABC中均与化学有关。
故选D。
3.【2016年河北省】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A.戴耳罩防止噪声的产生 B.用工业污水直接灌溉农田C.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给门合页的轴上加润滑剂减小摩擦【答案】D【解析】A中不能减少噪声的产生,A错误;B中会污染农作物,B错误;C中应用锅盖盖灭,C错误。
故选D。
4.【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答案】C【解析】A、①产生雾霾天气不完全是空气中的固体小颗粒造成的。
化石燃料燃烧时产生固体小颗粒,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可减少雾霾产生,错误;②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污染空气,错误;B、①房间里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此时空气进入会加大火势,错误;②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门窗换气,切忌使用电器,错误;C、①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正确;②老年人缺钙会造成骨质疏松,正确;D、①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错误;②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正确。
故选C 5.【2016年湖南省长沙市】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A.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 B.清除可燃物C.隔绝空气 D.防止食用油溅出【答案】C【解析】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时,迅速用锅盖盖上,这样可以使油与氧气隔绝,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故选C。
6.【2016年湖南省郴州市】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正确的是()A.火上浇油: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 B.钻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吹灭烛火:降低着火点 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答案】B7.【2016年湖南省湘西州】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A.森林发生火灾时,可砍掉部分树木形成隔离带B.糖类、蛋白质、水、维生素、甲醛和硝酸铅,它们通常被称为六大基本营养素C.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应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D.为了节省能源,冬天烤炭火时紧闭门窗【答案】A【解析】A、森林着火时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是利用移走可燃物达到灭火目的,故正确;B、人类所需要的六大基本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故错误;C、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水体、土壤等的污染,故错误;D、紧闭门窗会造成室内缺少氧气,导致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造成煤气中毒,故错误。
故选A8.【2016年湖南省永州市】安全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A.氮气 B.氢气 C.液化石油气 D.天然气【答案】A9.【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下列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A、表示禁止烟火,与消防安全有关;B、表示国家节水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C、表示禁止放易燃物,与消防安全有关;D、表示禁止吸烟,与消防安全有关。
故选B。
10.【2016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下列根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A、除去CO2气体中的CO,由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点燃无法除去CO2气体中的CO,错误,B、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故用无色酚酞溶液无法来测定某地雨水是否为酸雨,错误,C、NH4Cl和(NH4)2SO4都含有铵根离子,都能与熟石灰反应产生氨气,故无法鉴别,错误,D、根据棉花能燃烧,水不能燃烧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正确,故选D11.【2016年江苏省无锡市】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解析】A、①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常用洗涤剂去除油污;②金刚石硬度大,常用于切割玻璃;③用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正确;B、在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因为一氧化碳不溶于水;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有错误;C、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有错误;D、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拉瓦锡发现空气的组成。
故选项化学知识归纳有错误;故选:A12.【2016年江苏省徐州市】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物质与氧气接触就一定能燃烧①缺碘易导致骨质疏松症13.【2016年江苏省扬州市】下列为“禁止烟火”标志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A、图中标志的含义是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所以错误;B、图中标志的含义是节约用水,所以错误。
C、图中标志的含义是图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故错误;D、图中标志的含义是禁止烟火,所以正确;故选D。
14.【2016年山东省东营市】“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对于不明原因引起的失火,我们宁可让其自生自灭,也不能贸然采取灭火措施D.油库、面粉厂、纺织厂、轮穀厂、橡胶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答案】B15.【2016年山东省菏泽市】去年天津“8•12”爆炸案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物品存放不当引起的.下列有关物品存放和安全常识正确的是()A.火碱、消石灰可以敞口放置 B.可燃物露天放置即可燃烧C.室内电器着火,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D.少量浓硫酸粘在皮肤上,立即涂上碳酸氢钠溶液【答案】C【解析】A、火碱、消石灰分别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俗称,均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为防止发生变质,不能敞口放置,错误;B、可燃物露天放置不一定能燃烧,需要达到该可燃物的着火点才能燃烧,错误;C、室内电器着火,为防止触电,先切断电源再灭火,正确;D、浓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错误。
故选C 16.【2016年山东省临沂市】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为了加快固体溶解,可用温度计搅拌B.直接点燃未经验纯的可燃性气体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D.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答案】C【解析】A、为了加快固体溶解,可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不能用温度计进行搅拌,故选项说法错误。
B、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直接点燃未经验纯的可燃性气体,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正确。
D、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否则会发生炸裂,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17.【2016年山东省临沂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厨房中发生天然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查看并打开门窗通风B.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C.用甲醛溶液浸泡猪肉延长保存时间D.测溶液的pH时,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取出后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答案】B18.【2016年山东省青岛市】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
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B.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C.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D.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答案】D【解析】A、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利用隔绝空气的原理,正确; B、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利用隔绝空气的原理,正确;C、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使燃烧物与可燃物隔绝,正确;D.汽油、酒精着火不能用水灭火,错误。
故选D19.【2016年山东省泰安市】通过观察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图1:收集氧气时,氧气的验满 B.图2:比较镁与铁的金属活动性C.图3:验证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 D.图4:验证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答案】C【解析】A、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B、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的速率越快,通过比较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快慢,可以镁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图中所示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C、铜片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但白磷和红磷距离火焰的远近不同,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图中所示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大试管内压强增大,使得墨水的液面发生变化,出现左低右高的现象,图中所示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20.【2016年山东省泰安市】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中,有错误的一组是()21.【2016年山东省威海市】燃烧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变化,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A.燃烧一定有火焰 B.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C.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答案】D【解析】A、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激烈的氧化反应,不一定有火焰,错误,B、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可能会发生爆炸,而不是一定,错误,C、缓慢氧化也是跟氧气的反应,但不属于燃烧,错误,D、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与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要同时满足,故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正确,故选D【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2016年4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2.A.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B.酒精能破坏蛋白质结构,可用于杀菌消毒C.厨房天然气泄露,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答案】C23.【2016年山东省枣庄市】2015年8月,天津一集装箱码头发生危化品大爆炸,再次敲响了人们对危化品管理的警钟,实验室常备的氢氧化钠属于危化品,你认为其包装箱上应贴的标识是()A. B. C. D.【答案】B【解析】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其包装箱上应贴的标识腐蚀品标志。
A、图中所示标志是有毒品标志,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选项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品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故选项错误。
故选:B24.【2016年四川省达州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房屋着火,可以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答案】B【解析】A、用水可以灭火,是利用了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