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三种版本的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套课件
b.电子云扩展程度
同类电子云能层序数n越大,电子能量越 大,活动范围越大电子云越向外扩张
2、原子轨道
①定义
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个空间运动状态
②原子轨道与能级
ns能级 ns轨道
npx轨道 简
np能级 npy轨道 npz轨道
并 轨 道
nd能级
ndz2轨道
ndx2—y2轨道
从K至Q ,能层离核越远,能层能量越大 每层最多容纳电子的数量:2n2
2、能级
同一个能层中电子的能量相同的电子亚层
能级名称:s、p、d、f、g、h…… 能级符号:ns、np、nd、nf…… n代表能层 最多容纳电子的数量 s:2 p:6 d:10 f:14
能层: 一 二
三
KL
M
四…… N ……
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全满规则 半满规则
四、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 以量子力学为基础
①电子云 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 的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化描述
小黑点:概率密度 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 小黑点越密概率密度越大
小黑点不是电子!
②电子云轮廓图 电子出现的概率约为90%的空间 即精简版电子云
③电子云轮廓图特点 a.形状 ns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球形 np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双纺锤形
2s
2p
F ↑↓ ↑ ↓ ↑ ↓ ↑
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排布式 O原子:1s2 2s2 2p4
电子排布图
1s2 2s2
2p4
O原子
六、能量最低原理、基态与激发态、光谱
1、能量最低原理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优质课件【全套】
192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等 以量子力学为基础提出电子云模型
质子(正电) 原子核 原子 (正电) 中子(不带电)
不显 电性 核外电子 分层排布
(负电) 与物质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学与问
核外电子是怎样排布的?
二、能层与能级
1、能层
电子层
能层名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能层符号 K L M N O P Q
N
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能级 电子 2 2 6 2 6 10 2 6 10 14
数
能层 2 8 电子
18
32
数 2n2 2n2
2n2
2n2
三、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1、构造原理
多电子基态原子的电子按能级交错的形式排布
电子排布顺序 1s
→ 2s → 2p → 3s → 3p → 4s → 3d → 4p → → 5s → 4d → 5p → → 6s → 4f → 5d → 6p……
一、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1、原子的诞生
宇宙大爆炸2小时:大量氢原子、少量氦原子 极少量锂原子
140亿年后的今天: 氢原子占88.6% 氦原子为氢原子数1/8 其他原球中的元素
绝大多数为金属元素 包括稀有气体在内的非金属仅22种 地壳中含量在前五位:O、Si、Al、Fe、Ca
22 钛 Ti 1s2 2s22p6 3s23p63d2 4s2
序数 名称 符号 K
L
M
N
1 氢 H 1s1
2 氦 He 1s2
3 锂 Li 1s2 2s1
4 铍 Be 1s2 2s2
5
硼
B 1s2 2s22p1
6
三种版本必修化学教材比较与教学实践-精选文档
三种版本必修化学教材比较与教学实践1前言物质结构基础知识既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理解以化学知识为主的科学课程的奠基性知识。
实践证明,在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教材(以下简称为人教版)进行教学时,通过综合人教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以下简称为鲁教版)和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教材(以下简称为苏教版)等三种版本教材的优势,合理组织教材内容,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2课程标准中对于物质结构基础的要求《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性质”中指出:“高中化学课程,有助于学生增进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现代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这是对高中教材中物质结构基础所处重要位置的定性认识。
课程标准必修2主题1“物质结构基础”的内容标准包括:1)理解元素的含义,认识同位素的应用;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3)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4)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5)认识化学键的含义,知道阴、阳离子间可以形成离子键,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共价键;6)运用模型了解碳的成键特征,描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7)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活动与探究建议包括以下内容。
1)查阅资料并讨论:放射性同位素在能源、农业、医疗、考古等方面的应用。
2)实验: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3)查阅资料并讨论:第三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变化的规律。
4)讨论或实验探究:碱金属、卤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5)查阅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史料,讨论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6)交流讨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分子的区别。
7)制作简单有机分子的结构模型。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归纳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归纳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一本重要教材。
本书主要介绍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以及有机化合物、配位化学、无机材料等内容。
下面是关于该教材的知识归纳。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物质的微观结构:原子、离子和分子是物质的微观结构。
2.物质的宏观性质:密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等是物质的宏观性质。
3.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物质的性质与其微观结构相关,如金属的导电性、晶体的硬度等。
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1.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和少量氧、氮、硫等元素组成。
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
3.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机化合物具有燃烧性、酸碱性、氧化还原性、流动性、挥发性等特性。
4.有机物的分类:根据分子中所含的官能团,有机物可分为醇、酮、醛、酸、酯、醚、芳香化合物等不同类型。
第三章有机反应与有机合成1.有机反应的定义:有机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在适当条件下发生变化,形成具有新性质的有机化合物。
2.脱水反应:脱水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水分子与有机分子发生反应,生成新的有机化合物。
3.氢化反应:氢化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氢气与有机分子发生反应,生成新的有机化合物。
4.酸碱催化:酸碱催化是指在酸碱存在的条件下,有机化合物的反应速率增加。
第四章金属配合物1.配位化合物的概念:配位化合物是指由一个或多个给体与一个或多个受体之间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2.配位键:配位键是指由配体中的一个或多个电子对与金属离子形成的共价键。
3.配位数:配位数是指一个金属离子周围配位体的数目。
4.配位化合物的性质:配位化合物具有明显的颜色、溶解度、稳定性等特性。
第五章无机材料1.无机材料的分类:无机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
2.无机材料的性质:金属材料具有导电性、延展性、塑性等特性;非金属材料主要用于绝缘材料、陶瓷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doc
精品文档高中化学 <<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物质结构理论是现代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的重要基础。
它揭示了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预测物质的性质,为分子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在本课程模块中,我们将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以微粒之间不同的作用力为线索,侧重研究不同类型物质的有关性质,帮助高中学生进一步丰富物质结构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模块的功能高中化学选修 3 是在在必修课程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
我省理工方向的学生必须选修本模块,它是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内容。
本模块选修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模块的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1.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2.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3.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一些化学现象,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4.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三、模块的内容标准及学习要求学习要求分为基本要求和发展要求:基本要求:全体学生应在本节学习时掌握。
发展要求:有条件的学生可在选修 3 结束时掌握。
引言学习要求节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基本要求发展要求1.了解人类探索物 1.1 了解人类在探索物质结构的解读章质结构的价值,认同过程中已经取得的重要成果。
头图。
“物质结构的探索是1.2 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价引导学无止境的”观点,认值,认同“物质结构的探索是无生收集有关识在分子等层次研止境的”观点。
20 世纪科学引究物质的意义。
高中新教材《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模块)3种版本的编写特点分析
高中新教材《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模块)3种版本的编写特点分析摘要通过对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教材的3种版本(人教版、山东科技版、苏教版)的结构、内容进行研究和对比,从教材框架结构、学习栏目、插图与表格、知识点深浅度、实验等几个方面分析比较了3种教材各自的编写特点与风格,以期为新课标下的中学化学教师选择教材、教法以及把握教学尺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课程标准新教材编写特点比较建议进入21世纪后,我国全面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战略计划。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里程碑。
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导向编写的3种版本的高中化学教科书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宋心琦主编,以下简称人教版)[1];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王祖浩主编,以下简称苏教版)[2];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王磊主编,以下简称山东科技版)[3]。
在6个选修模块中,《有机化学基础》是一门探讨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揭示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关注有机物在日常生活、人类健康和技术发展等方面的应用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学习研究有机化学的基本方法,增进学生对实验在科学探究中重要性的认识并发展他们的实验技能,增强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认识有机化学对提高人类生存质量、促进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提高人类社会文明发达程度所发挥的重大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向,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研究、比较和分析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教材的不同版本,有利于广大教师理解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了解教学理念的革新、教学方法的优化,对正确把握新教材的教学尺度,选择教材的版本、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1教材设置形式比较1.1教材的体系结构比较从3种教材纲目可以看出,虽然3种教材在内容编排顺序上,与新课标并不完全一致,但是3种教材都能严格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高中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内容,在内容设置和编排结构上有各自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特色。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
高中化学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
物质结构理论是现代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的重要基础。
它揭示了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预测物质的性质,为分子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在本课程模块中,我们将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以微粒之间不同的作用力为线索,侧重研究不同类型物质的有关性质,帮助高中学生进一步丰富物质结构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模块的功能
高中化学选修3是在在必修课程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
我省理工方向的学生必须选修本模块,它是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内容。
本模块选修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模块的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3.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一些化学现象,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
4.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三、模块的内容标准及学习要求
学习要求分为基本要求和发展要求:
基本要求:全体学生应在本节学习时掌握。
发展要求:有条件的学生可在选修3结束时掌握。
节。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全册教案与学案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教学案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一、本章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相关知识回顾(必修2)1.原子序数:含义:(1)原子序数与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原子序数====。
(3)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a. 原子符号:A z X A zb. 原子结构示意图:c.电子式:d.符号表示的意义:A B C D E (4)特殊结构微粒汇总:无电子微粒无中子微粒2e-微粒8e-微粒10e-微粒18e-微粒2.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叫周期;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有上到下排成纵行,叫族。
不同版本高中化学教材的比较——以《物质结构与性质》为例
教育研究课程教育研究92 学法教法研究引言高中化学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想要实现有效的化学教学必须要有良好的教学资源作为基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教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化学教学的开展也是围绕着其教材内容展开的,因此,这就需要化学教材具有良好的结构体系和项目设置,从而来促进教师合理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
在高中化学教材的使用也,也产生了不同的版本,对教学的方向和目标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不同版本高中化学教材具有怎样的差异,就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高中化学教材的发展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体系也需要朝着更加科学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为了满足新时期教育发展的环境和趋势,对于高中化学教材来说,也进行了多次的讨论和修改。
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其课程内容主要可以分为必修以及选修两个部分,共有8模块,必修模块有2个,而选修模块有6个,从而来实现在保证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来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内容模块,同时为了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多样化的需要,对于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学校条件的教育来说,在目前的高中化学教材的编写和使用中,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初审而通过的主要有3种版本,分别为人教版、苏教版以及山东科技版等,本文也主要针对这3中化学教学版本进行相应知识内内容的比较[1]。
二、不同版本高中化学教材中《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比较1.教材体系结构的比较对于人教版的高中化学教材来说,在《物质结构与性质》中,其第一章的内容主要就是按照原子结构和性质内容来进行编写,在第二章的内容中,其主要讲述分子结构与性质,在这一章中包括主题2的化学键和物质性质以及主题3的分子间的作用力和物质性质部分内容,在第三章的内容中,主要包括晶体结构和性质;对于苏教版的高中化学教材来说,其将《物质结构与性质》划分为5个专题,专题1内容主要是“揭示物质结构奥秘”,专题2内容主要是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专题3内容主要是分子间作用力以及性质,专题4内容主要是认识原子的结构和元素周期系关系,专题5内容主要是“物质结构探索无止境”;对于山东科技版的高中化学教材来说,将课程标准4个主体融为三章。
各版本高中全科教材二
各版本高中全科教材二高中化学电子课本汇总高中化学必修(人教版)第一册高中化学必修(人教版)第二册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人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高中化学必修(鲁科版)第一册高中化学必修(鲁科版)第二册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鲁科版)物质结构与性质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鲁科版)有机化学基础高中化学必修(苏教版)第一册高中化学必修(苏教版)第二册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苏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高中化学必修(沪科版)第一册高中化学必修(沪科版)第二册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沪科版)化学反应原理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沪科版)物质结构与性质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沪科版)有机化学基础高中生物电子课本汇总高中生物必修1(人教版)分子与细胞高中生物必修2(人教版)遗传与进化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稳态与调节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人教版)生物与环境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人教版)生物技术与工程高中生物必修1(沪科版)分子与细胞高中生物必修2(沪科版)遗传与进化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沪科版)稳态与调节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沪科版)生物与环境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沪科版)生物技术与工程高中生物必修1(北师版)分子与细胞高中生物必修2(北师版)遗传与进化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北师版)稳态与调节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北师版)生物与环境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北师版)生物技术与工程高中生物必修1(苏教版)分子与细胞高中生物必修2(苏教版)遗传与进化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苏教版)稳态与调节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苏教版)生物与环境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苏教版)生物技术与工程高中生物必修1(浙科版)分子高中生物必修2(浙科版)遗与细胞传与进化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浙科版)稳态与调节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浙科版)生物与环境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浙科版)生物技术与工程高中历史电子课本汇总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生活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高中地理电子课本汇总高中地理必修(人教版)第一册高中地理必修(人教版)第二册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自然地理基础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人教版)区域发展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人教版)资源、环境与高中地理必修(鲁教版)第一册高中地理必修(鲁教版)第二册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鲁教版)自然地理基础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鲁教版)区域发展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鲁教版)资源、环境与高中地理必修(中图版)第一册高中地理必修(中图版)第二册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中图版)自然地理基础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中图版)区域发展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中图版)资源、环境与高中地理必修(湘教版)第一册高中地理必修(湘教版)第二册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湘教版)自然地理基础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湘教版)区域发展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湘教版)资源、环境与高中政治电子课本汇总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中政治必修2经济与生活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新教材解读和教学参考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新教材解读和教学参考》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阅读感受
阅读感受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新教材解读和教学参考》读后感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新教材解读和教学参考》这本书为我提供了 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对高中化学的教材和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本书不仅 详细解读了新教材的内容,还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参考,对于提升我的教学水平和 理解化学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
目录分析
接下来是“物质性质探究”部分,该部分详细解读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 性质,以及它们与物质结构之间的关系。这部分内容不仅有助于教师深入理解物 质性质的本质,还为教师提供了在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 法。
目录分析
在“新教材解读”部分,目录对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关于《物质结构与 性质》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帮助教师理解新教材的教学理念和要求,以及如 何在实际教学中落实这些理念和要求。
目录分析
目录分析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新教材解读和教学参考》目录分析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新教材解读和教学参考》是一本专为高中化 学教师设计的教学参考书。该书紧密围绕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物质结构 与性质》这一重要章节进行了深入解读,并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参考和策略。 下面,我们将从目录的角度,对这本书进行详细分析。
精彩摘录
摘录三:“在教授物质结构与性质这门课程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和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课堂互 动、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这段话为 教师提供了实用的教学建议,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
新课标高中化学三种版本对比
第 3 节 沉淀溶解平衡 第 4 节 离子反应 复习与测试 高考复习与测试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第二节 化学电源 第三节 电解池 第四节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 防护 复习与测试 高考复习与测试 苏教版 人教版
物质结构与性质 鲁科版 专题 1 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 1 章 原子结构 专题 2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 1 节 原子结构模型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 第 2 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 质 表 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 质 第 3 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第二单元 元素性的递变规律 复习与测试 复习与测试 复习与测试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 2 章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专题 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 第一节 共价键 第 1 节 共价键模型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 的性质 第 2 节 共价键与分子的立体 第一单元 金属键 金属晶体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构型 第二单元 离子键 离子晶体 复习与测试 第 3 节 离子键、 配位键与金属 第三单元 共价键 原子晶体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键 第四单元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第 4 节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 晶体 第二节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性质 第三节 金属晶体 复习与测试 复习与测试 专题 4 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 第四节 离子晶体 第 3 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 性质 复习与测试 质性质 第一单元 分子构型与物质的 第 1 节 认识晶体 性质 第 2 节 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 第二单元 配合物是如何形成 第 3 节 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 的 第 4 节 物质的其他聚集状态 复习与测试 复习与测试 专题 5 物质结构的探索无止 境
新课标高中化学三版本教材比较
化学 1 鲁科版 苏教版 人教版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一节 走进化学科学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物质 第二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 程序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 应用 本章复习与测试 第三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识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物质的量 本专题复习与测试 专题二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本章复习与测试 质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本章复习与测试 第二节 电解质 物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氧化剂与还原剂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本专题复习与测试 本章复习与测试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 专题三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物 第一节 碳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 第二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第二节 氮的循环 第三单元 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 本章复习与测试 第三节 硫的转化 本专题复习与测试 第四节 海水中的化学元素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本章复习与测试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 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 角——硅 第四章 元素与材料世界 应用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 第一节 硅 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 ——氯 第二节 铝 金属材料 第三节 复合材料 合物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本章复习与测试 本专题复习与测试 第四节 硫酸、硝酸和氨 本章复习与测试 化学 2 鲁科版 苏教版 人教版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 专题一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律 样性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 1 节 原子结构 第一单元 核外电子排布与周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第 2 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 期律 期表 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 本章复习与测试 用力 第 3 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本章复习与测试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 的多样性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能量 本专题复习与测试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 专题二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度 第 1 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键与化学反应 第 2 节 化学反应的快慢与限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 本章复习与测试 应限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度 第 3 节 化学反应的利用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 ——甲烷 本章复习与测试
高中选修模块教材《实验化学》三种版本的比较分析
高中选修模块教材《实验化学》三种版本的比较分析摘要:对人教版、山东科技版、苏教版3种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教材《实验化学》的结构和内容做了归纳和对比,从教材编写线索、实验分类、学习栏目、插图、习题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利于化学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及教材的选用。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
化学教材是使学生达到化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要求的内容载体,是将化学课程理念和化学课程内容按照一定逻辑体系和一定的呈现方式加以具体展开和具体化、系统化的材料。
目前,以高中课程标准为导向,经国家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通过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共有3套,分别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宋心琦主编,以下简称人教版),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王磊主编,以下简称山东科技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王祖浩主编,以下简称苏教版)。
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这3套教材都设置了2个必修课程模块和6个报读模块,实验不仅横跨于必修课程1、必修课程2中,而且还做为一个单一制的报读模块―――“实验化学”,这不同于以前人教版教材(没单独的实验教材,只是把学生实验内容穿插在每本教材之中),由此可见新世纪化学基础教育改革对实验的注重程度。
基于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3种不同版本的《实验化学》选修模块教材进行具体分析、比较、评价,不仅有利于教材本身的完善和其他教科书的编写,还可以帮助广大一线教师更深刻地理解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教师在选择教材、教法以及把握教学尺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3种《实验化学》报读模块教材设置形式的比较3种选修模块教材《实验化学》的编写都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终生学习能力,较好地体现了教材的基础性、时代性;整体设置“实验化学”的课程结构,努力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体系,注重创设自主性、探究性学习环境,重视反映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在具体的编写体系上3种版本教材各有侧重,有各自鲜明的特色和编写方式。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doc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doc精品文档高中化学 <<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物质结构理论是现代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的重要基础。
它揭示了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预测物质的性质,为分子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在本课程模块中,我们将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以微粒之间不同的作用力为线索,侧重研究不同类型物质的有关性质,帮助高中学生进一步丰富物质结构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模块的功能高中化学选修3 是在在必修课程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
我省理工方向的学生必须选修本模块,它是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内容。
本模块选修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模块的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1.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2.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3.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一些化学现象,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4.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三、模块的内容标准及学习要求学习要求分为基本要求和发展要求:基本要求:全体学生应在本节学习时掌握。
发展要求:有条件的学生可在选修 3 结束时掌握。
引言学习要求节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基本要求发展要求1.了解人类探索物 1.1 了解人类在探索物质结构的解读章质结构的价值,认同过程中已经取得的重要成果。
头图。
“物质结构的探索是1.2 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价引导学无止境的”观点,认值,认同“物质结构的探索是无生收集有关识在分子等层次研止境的”观点。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三种版本的比较研究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三种版本的比较
研究
蔡文联;饶志明;余靖知
【期刊名称】《化学教学》
【年(卷),期】2007(000)001
【摘要】根据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编定的高中化学教材已通过审定的有三种版本,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高中化学课程8个模块中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是属于化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模块.本文将对新版三种教材(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设计思路、体系结构、栏目设置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有助于教师理解新课标、选择教材、教法以及把握教学尺度.
【总页数】5页(P26-30)
【作者】蔡文联;饶志明;余靖知
【作者单位】漳州师范学院,福建,漳州,363000;漳州师范学院,福建,漳州,363000;漳州师范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论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教材对学生认知发展的影响r——物质结构与性质 [J], 李美玉
2.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对学生认识发展的影响研究 [J], 王磊;齐红涛;赵河林;王明召
3.高中选修模块教材《实验化学》三种版本的比较分析 [J], 蔡文联;饶志明;李燕琴
4.对高中化学现行教材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考点分析和复习策略 [J], 吕金波;王志波
5.不同版本高中化学教材的比较——以《物质结构与性质》为例 [J], 李建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三种版本的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三种版本的比较研究作者:蔡文联文章来源::《化学教学》2007年01期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08-3-24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三种版本的比较研究蔡文联饶志明余靖知摘要:根据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编定的高中化学教材已通过审定的有三种版本,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
高中化学课程8个模块中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是属于化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模块。
本文将对新版三种教材(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设计思路、体系结构、栏目设置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有助于教师理解新课标、选择教材、教法以及把握教学尺度。
为了适应我国21世纪初化学课程发展的趋势,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多次讨论修改,于2003年出版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他们将高中化学课程采用模块的方式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共8个模块,其中必修模块2个,选修模块6个。
新课程“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兼顾“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适应不同地区和学校的条件。
目前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编写的新版高中化学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共有3种,分别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宋心琦主编,以下简称人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王祖浩主编,以下简称苏教版),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王磊主编,以下简称山东科技版)。
在6个选修模块中,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突出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思想方法。
在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中,如何将新课程理念很好地融合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意义,是值得广大化学教师研究、推敲的。
因此,针对上述三种版本的教材(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进行具体的分析、比较、评价,对教师在选择教材、教法以及把握教学尺度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三种版本的比较研究作者:蔡文联文章来源::《化学教学》2007年01期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08-3-24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三种版本的比较研究蔡文联饶志明余靖知摘要:根据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编定的高中化学教材已通过审定的有三种版本,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
高中化学课程8个模块中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是属于化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模块。
本文将对新版三种教材(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设计思路、体系结构、栏目设置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有助于教师理解新课标、选择教材、教法以及把握教学尺度。
为了适应我国21世纪初化学课程发展的趋势,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多次讨论修改,于2003年出版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他们将高中化学课程采用模块的方式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共8个模块,其中必修模块2个,选修模块6个。
新课程“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兼顾“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适应不同地区和学校的条件。
目前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编写的新版高中化学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共有3种,分别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宋心琦主编,以下简称人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王祖浩主编,以下简称苏教版),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王磊主编,以下简称山东科技版)。
在6个选修模块中,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突出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思想方法。
在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中,如何将新课程理念很好地融合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意义,是值得广大化学教师研究、推敲的。
因此,针对上述三种版本的教材(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进行具体的分析、比较、评价,对教师在选择教材、教法以及把握教学尺度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教材的简介1.1教材的设计思路结构决定性质,进而影响到物质的用途。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与生活、生产中的各个方面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物质结构理论“揭示了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预测物质的性质,为分子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并且物质结构理论还与医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多门学科息息相关。
物质结构理论为这些科学提供理论依据,为科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将“物质结构与性质”作为选修模块3,就是在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的前提下,帮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自己不断探索,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增强学习化学理论知识的兴趣,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是在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之后,对物质结构理论的拓展与加深。
本着这个宗旨,三种教材(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在设计上的总体思路均为: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教材的主要内容教材从原子、分子水平上介绍物质是怎样构成的,围绕着“微粒之间的不同作用力”这条基本主线展开,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二是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教材通过各种栏目或附加的资料展示相关的化学知识,引导学生在化学学科的背景下去掌握物质结构的知识,体会物质结构的探索是无止境的。
2.三种教材内容的编排2.1以课程标准为本,整体设置教材的体系结构三种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所编排的内容都是严格按照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设置的,但在此基础上编者根据各自的设计风格整体设置教材的具体结构,对教材的编写形式、侧重方向的确定都有很大的自由度,使得三种教材具有各自鲜明的特色和编写方式。
针对三种教材的体系结构与化学课程标准内容的比较(见附录)。
通过比较可以看到三种教材在内容编排上的异同。
2.1.1人教版教材的引言部分体现了课标主题4“研究物质结构的价值”的大部分内容标准,其中包括“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价值、研究物质结构的意义”等等。
第1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基本上是按照化学课标主题1“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所要求的内容进行编写,主要包括“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电子排布、能级跃迁”等内容,此外在第2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还包含课标主题4“研究物质结构的价值”中“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这部分内容;第2章“分子结构与性质”主要内容包括“共价键的形成、类型、键参数,共价分子的结构,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同时还密切联系实际说明了“手性分子”、“等电子原理”、“无机含氧酸的酸性”等知识,这一章包括了主题2“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与主题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的部分内容;主题2与主题3的其余内容编排在教材第3章“晶体结构与性质”中,所包含的内容与课标一致,只是知识出现的顺序有所不同。
2.1.2苏教版根据课程标准的4个主题进行整体编排,将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划分为5个专题。
专题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及专题5“物质结构的探索无止境”与课标主题4“研究物质结构的价值”相对应;专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中所编排的内容与课标主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基本上一致,其中第二单元“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还包含课标主题4中“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这部分内容;教材专题3和专题4将课标主题2“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主题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的内容进行融合,重新编排,从另一个角度划分为“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专题3包含了“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分子间作用力”及其构成的晶体等主要内容,专题4则着重编排了“分子或离子的构型、配合物的成键情况”及其与物质性质的关系等内容,并通过实例介绍了“手性分子”、“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2.1.3山东科技版教材把课程标准中的4个主题融合为三章进行编写,课标主题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与教材第1章“原子结构”的内容编排一致,其中课标主题4“研究物质结构的价值”中“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这部分内容也被分散到教材第1章第2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里;教材第2章“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与第3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对应于课标主题2“化学键与物质性质”、主题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在内容安排上是把两个主题内容进行融合,重新分类,第2章的主要内容为“共价键、离子键、配位键、金属键、分子间作用力、分子的立体模型”等,第3章的内容是在承接第2章的基础上,主要编排了在微粒间作用力的作用下形成的“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以及这些物质的性质”,还包括了“物质聚集的其他状态”的内容。
2.1.4三种教材内容编排具体实例三种版本的教材在呈现“晶体”的相关内容时,编排的方式不同。
人教版、山东科技版的编排方式较为类似,它们是将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与物质的聚集状态分为两章来设置,而苏教版是将二者合并,教材中每介绍一种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接下来就引出这种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晶体,如:金属键—金属晶体、共价键—原子晶体。
从内容的设置来看,苏教版的编排,使得相关知识排列紧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有章可循,而教师在教学中更容易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适当指导。
但是,在“物质的聚集状态”这方面的内容,苏教版仅仅是根据新课标介绍了几种晶体,而人教版、山东科技版的教材在这方面有所拓展。
人教版除了介绍“晶体”外还简单介绍了“非晶体”的知识;山东科技版则拓展得较深,教材用一节的篇幅来介绍除“晶体”以外的物质的聚集状态,如非晶体、液晶、纳米材料、等离子体。
2.2通过多样化的教材栏目,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版的三种教材关注学生的化学素养,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编者在编写教材时,穿插了丰富多彩的栏目,将其作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阅读这些内容生动的栏目,学生遵循栏目的提示,明确自我学习的方向,获得自主学习化学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
同时,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更突出了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学习方式,增强师生之间以及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表1教材栏目设置及出现频次统计人教版栏目思考与交流学与问资料卡片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科学视野科学史1话频次511862126苏教版栏目你知道吗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观察与思考问题解决信息提示化学史话拓展视野整理与归纳回顾与小结练习与实践资料卡频次1352511255123392山东科技版栏目联想置疑观察思考活动探究交流研讨身边的化学身体内的化学化学与技术资料在线思维历程频次32341332575栏目精要概括追根寻源拓展视野学海无涯知识支持方法引导工具栏迁移应用频次1151254329上表对三种教材所包含的栏目进行了统计,以下针对栏目的类型及其设置的意义进行分析:表2教材栏目归类分析栏目人教版学与问交流与思考科学探究实践活动资料卡片科学视野科学史话习题苏教版你知道吗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资料卡信息提示化学史话拓展视野整理归纳回顾总结练习与实践问题解决山东科技版联想·质疑活动·探究交流·研讨工具栏方法导引知识支持身边的化学身体里的化学化学与技术资料在线思维历程追根寻源拓展视野学海无涯精要概括迁移应目设置的目的通常设在新课学习之前,根据学生已有经验,营造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探究的自主学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如数据、背景、条件等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密切关系,联系生活,社会、技术,学以致用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使得部分学生能够向更高水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网络,系统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设置多样化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所学知识有所反馈三种教材中所出现的栏目种类众多,各种栏目也都具备各自的内容和功能,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但在上述的分析比较后,我们发现有些具备同一功能的栏目又细分为几个栏目,如山东科技版的教材中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基本资料的栏目有“工具栏”、“知识支持”,将学生所学知识与现实联系的栏目有“身边的化学”、“身体里的化学”、“化学与技术”等,这些功能相同的栏目设计过多会显得重复、累赘,使教材不够整体自洽,建议将其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