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台阶”的形成及对策
谈如何引导高一学生跨物理台阶
谈如何引导高一学生跨物理台阶【摘要】在高一学习阶段,很多学生面临着物理学习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引导他们跨越物理学习障碍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深入了解高一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然后提出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的方法。
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以及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实践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结了引导高一学生跨越物理台阶的有效方法,并展望了学生在物理学科中的未来发展。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帮助高一学生克服物理学习困难,提升学习效果,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物理学习难题,高一学生,学习障碍,学习情况,兴趣激发,学习方法,教师互动,勇于尝试,有效方法,未来发展。
1. 引言1.1 高一学生面临的物理学习难题高一学生面临的物理学习难题可以说是多方面的。
随着学科的深入和内容的增加,高一学生可能会感到物理学习的压力和难度逐渐增加。
相比于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高中的物理学科更加深入和复杂,需要学生具备更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
高一学生可能会面临到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不足或者缺乏动力去学习的问题。
由于物理学科的抽象性和理论性较强,有些学生可能会觉得学习起来枯燥乏味,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时间管理和学习方法也是高一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常常遇到的难题。
学生需要面对大量的学习内容和作业,如何有效地安排时间和掌握学习方法成为他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了解高一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所面临的难题,对于引导他们跨越物理学习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1.2 引导高一学生跨越物理学习障碍的必要性引导高一学生跨越物理学习障碍的必要性在当前教育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
高一学生是处在物理学习的关键阶段,他们需要通过克服种种困难和挑战来建立对物理学科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物理学科的学习往往被认为是复杂和抽象的,导致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和挫败。
引导高一学生跨越物理学习障碍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物理学科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空间,掌握好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初中物理知识阶梯分析及对策
高、初中物理知识阶梯分析及对策物理学是科学的重要分支,反映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把握,贯穿于全科教育课程之中,是丰富和发展学生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掌握物理学知识,不仅有利于高中学生为其他学科打下基础,而且可以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正确把握物理学习的阶梯分析和对策,有助于高中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学的内涵,形成系统的物理学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获得物理学的精华。
一、高中物理学课程的基本知识高中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力学、热力学、电磁学和光学等。
其中,力学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是由质量、力、运动和能量等构成的,涉及力学中的重力、弹性力、磁力等。
热力学是分析物体在热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理论,涉及物体的热发射、温度、温度变化以及温度在物体间的传递等。
电磁学主要涉及电场、磁场、电流和磁流等,将介绍电磁场的性质、定律及其应用,学习如何利用电磁技术对人类文明进行更好的服务。
光学是研究光的性质及其它与光相关的问题的学科,包括光的发射、反射、折射、散射、吸收等。
二、初中物理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初中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物理量的定义和表示、物质的性质、运动的原理、力学原理及其应用、热学原理及其应用、电学原理及其应用、光学原理及其应用等。
物理量包括物理实体本身的量、力与力学有关的量、热学有关的量、电学有关的量、光学有关的量等。
物质的性质涉及物质的形状、质量、体积、密度、弹性、粘度、折射率、吸热、放热等。
运动的原理是一切物体运动的根本原理,其中包括运动的定义、运动的运动学原理、力和运动、牛顿定律、力学平衡等。
三、如何把握物理学知识阶梯分析及对策(1)坚持系统学习,以渗透理解为主,以运用训练为辅。
要学习物理学,不能简单地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要理解物理学的现象、规律,有所渗透与把握,以及应用它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学习兴趣。
学习物理学要注重理解、把握和应用,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不断发展的物理学知识,而这一过程又需要强大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示意图等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物理知识,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克服物理台阶教学方法探讨
克服物理台阶教学方法探讨学校:大通二中作者:郭永明对于初,高中两个阶段之间物理教学中出现的脱节现象我们习惯称其为台阶,如何让学生顺利跨越这个台阶是提高高一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下面就台阶产生的原因及克服方法进行阐述。
一、初、高中物理间产生台阶的原因。
1.从定性到定量的突变是第一个原因。
初中教材对许多物理问题都只做定性分析即使有定量计算也都非常简单和单一。
而高中物理教材绝大部分问题不但要定性分析,而且要进行大量的甚至是相当复杂的定量计算,由初中进入高中的学生对这种从定性到定量的突变不适应。
2.从形象思维到物理模型的抽象思维不适应是第二个原因。
初中物理教材上所讲授的内容,绝大多数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它以形象的自然现象和直观简易的实验为依据,使学生通过形象思维获得和掌握物理知识,教师讲得知识看得见,摸得着。
高中物理教材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初,高中相比较,这个台阶很大的3.从初中物理单一因素的简单逻辑思维到高中物理多因素的复杂逻辑思维的跨越是第三原因。
高中物理课本中明确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提高思维能力,掌握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比掌握知识更要紧,能力提高了,善于思考和研究问题,就能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各种问题,这正是我们学习的目的所在。
”这就要求高一学生必须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的运用知识的能力。
而高一新生普遍不会解决物理问题,遇到物理问题不是乱套公式,就是胡思乱想,瞎做一气,知识学得越多,这个问题就越突出,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比较复杂的多元化的思维能力,不善于分析判断,不善于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科学方法进行推理,不善于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物理知识密切联系。
二、帮助学生尽快跨上“台阶”的方法。
1.密切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
“友谊是人与人感情联系的纽带”,教师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先生,而且也是学生的朋友。
在教学中努力做到第一件事是,站在讲台上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而不是一位使学生敬而远之的教书先生。
了解差异 迈好台阶——高一物理“学困”的成因及对策
现为一些形 象思维 过 程 。而 高 中则 要求 学生 迅 速从形 象思维进 入 抽象 思 维 , 成 认识 能 力 的一 大 飞跃 。例 完 如, 关于“ 质点” “ 杆” “ 摆” 、轻 、单 等物 理模 型的教 学 , 理
解 这些 内容需要 学生 从大 量 的物理 实验 现象 中忽略次 要 因素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住 主要 因素 和普遍 的共 同特征 , 再经 过科 学
高 中物 理具有 概 念抽象 , 思维 要求 高 , 解题 方 法多 样, 分析 问题 灵活 等特点 , 使不 少 刚 由初 中升人 高 中的 学 生感 觉“ 物理非 常难 学” 。随着 学生 的学 习兴趣 日趋
难 以接受 。因为在初 中时 , 摩擦力 只是作 为阻力形 式 出
现 , 握这 一知识 的要 求 比较简 单 , 掌 一旦 出现类 似上 述 复杂 的解题要求 , 学生就会倍感 吃力 。
专题 沦析 H NXE J OU AK O ZOG U I XE CN A A
如何跨过初高中物理台阶
如何跨过初高中物理学习的台阶初中学生毕业后,升入高中一年级学习,普遍感到物理难学,教师也感到难教,这种在初、高中两个阶段之间的物理教学中,出现的脱节现象被称之为台阶。
研究和克服这个台阶。
处理好这个台阶,处理好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是提高高一物理教学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一、台阶产生原因的初步分析根据我的实践及理解,我认为产生台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是第一个原因。
初中物理教学对许多物理问题都重在定性分析,即使进行定量计算,一般来说也是比较简单的而高中物理教学,大部分物理问题不单是作定性分析,而且要求进行大量的有的是相当复杂的定量计算。
学生对这种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不适应。
2 、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是第二原因。
初中物理教学基本上是建立在形象思维基础上的,它以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的实验为依据,从而使学生通过形象思维获得知识。
初中物理中的大多数问题看得见、摸得着。
进入高中后,物理教学便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领域过渡。
从目前的教材来看,这个台阶是较高的。
如高一物理教材中的静摩擦力的方向,瞬时速度,物体受力情况分析,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都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
从人的认识过程来看,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是认识能力的一大飞跃。
3 、从通常是单因素的简单逻辑思维到多因素的复杂逻辑思维(包括判断、推理、假设、归纳、分析演绎等)的过渡是第三原因。
初中生进入高一以后普遍不会解题,要么就乱套公式,瞎做一气。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较为复杂的逻辑思维能力。
不善于判断和推理;不会联想;缺乏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
在这一点上,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也是很大的。
4 、在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上,从单纯的算术、代数方法到函数、图象、矢量运算、极值等各种数学工具的综合应用的变化是第四个原因。
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并不突出,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已经成为能否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至关重要手段了。
如何消除物理教学中的“台阶”现象.
如何消除物理教学中的“台阶”现象摘要:初中物理教学与高中物理教学之间存在脱节现象,我们称为“台阶”,如何顺利跨越“台阶”,迈好高中第一步,是提高高一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物理;脱节;台阶;原因;解决一、台阶产生的原因1、定性到定量的转折初中物理教学中,教材对许多物理问题只做定性分析,即使给出定量计算也非常简单;高中物理教学中,绝大部分问题不但要做定性分析,而且要进行大量、复杂的定量计算。
以弹簧的弹力大小为例,初中教材仅说“弹簧的伸长越长,弹簧的拉力就越大”,高中教材则给出定量计算——胡克定律:“弹簧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F=kx)”。
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短时间内对定性到定量的转折不适应。
2、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初中物理教材所讲授的物理知识,大部分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
以较形象的自然现象和较直观的实验现象为依据,使学生获得知识。
所获得的知识,学生大都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较易理解、掌握。
例如,日常生活中一个很简单的现象“按图钉”,尖头的比钝头的容易按到墙里去,利用初中所学的压强的知识就能够解释。
而在高中物理中,许多知识不仅需要学生有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要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例如,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加速度概念的理解、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利用思想理解瞬时速度等。
另外,许多物理模型,也需要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例如,重心这一概念的引入及重心的位置、质点模型的建立等。
这个“台阶”对于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确实难以跨越。
3、应善于利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数学是一种语言,可以简明确切表达问题;数学是一种工具,可以进行推导和计算。
在初中,学生只需解决简单的物理现象,因此很难体会到数学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
而在高中阶段,数学工具则成为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高一阶段的力学问题中,要大量运用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直角坐标系、列代数方程等解决物体平衡问题,并且还要学会用图象表达和处理问题,例如利用s-t 图、v-t图描述物体运动规律。
谈初、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台阶问题
谈初、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台阶问题初、高中物理的台阶问题,是高中物理教学中表现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学生能否顺利地跨上这一台阶,直接关系后续学习能否顺利进行。
因此,帮助学生顺利跨上台阶,是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减小两极分化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具体想法和做法,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初、高中物理台阶存在的原因一、初、高中物理台阶存在的客观原因1、初、高中教材内容深度、覆盖面及表述方式和要求的悬殊,是造成台阶的原因之一。
初中物理介绍物理量重点讲它的量度、定义,而对其物理意义讲解较少。
如对力这一物理量,仅要求学生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目的仅让学生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避而不谈。
又如介绍动能和势能时,只介绍名称和它们的数值与哪些因素有关,不介绍计算公式。
整体来说,初中力学特点是内容浅、涉及面窄,介绍客观现象多,抽象概念少,介绍静态多而动态少。
高中物理在介绍物理量时,重点要介绍其物理意义。
如介绍动能、势能和动量时,着重介绍它们都是表示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但又要区分三者之间的不同。
在介绍基本规律时,首先介绍此基本规律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再介绍它的物理意义。
如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功能原理、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都各自具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及物理意义,却又都可以用来解决一些力学问题,而要达到能正确运用,还必须要弄清这些基本规律之间的区别及内在联系及各自的实用条件。
不难看出,高中力学介绍的内容的特点是直观的少,抽象的多;静态的少,动态的多。
2、数学能力要求的显着提高是造成台阶的原因之二初中的物理习题,以简单论理和算术法计算,辅之简单的代数计算,而高中过渡到以逻辑推理和代数法计算为主,并大量使用函数、矢量运算、图像等。
由单一直线问题发展到平面,再加上分析、推理、计算三方面的综合应用,高一学生尤感困难。
再加之数学知识相对落滞后,更加剧物理教学的困难。
3、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的不同,和对学生学习方法、要求的改变,也是造成台阶的原因之三。
浅谈解决高一物理教学中的“台阶”问题
基础教育·中学2021年第4期279初高中物理台阶问题一直都是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上较为显著的问题之一,学生能不能顺利跨国这一台阶会直接对学生今后物理学习工作能否顺利开展造成影响。
为此,高一物理教师在教学期间不能只是关注于物理知识讲解,还需要在课堂上帮助学生顺利跨上台阶,这是有效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减少两极分化现象的重要举措,而基于这一目的,笔者则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如下建议:1 指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高一学生刚刚从初中步入高中,这一阶段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主要是以模仿学习为主,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教师依赖性较强,同时是以模仿来接受知识属于较为低级的学习心理。
教师要想解决高一物理教学中的“台阶”问题,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转变这种地基的学习心理,从之前的模仿、依赖性学习逐渐转变成为研究性、主动探究学习,而且教师在教学实践期间还需要按照每一节课课程内容深浅、教材难易程度以及不同时期学生心理活动特征来进行合理设计,这样才能有效引导学生走上正轨的学习轨道,从而有效为高一物理教学中的“台阶”问题解决打好基础。
除此之外,教师在高一物理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指导学生恰当的听课、阅读、解题技巧,这也是有效帮助学生跨过物理学习台阶的重要举措。
2 合理安排教材内容要想有效解决高一物理教学中的“台阶”问题,教师在教学实践期间还需要为学生合理安排教材内容,在教学课堂上结合高一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合理设计,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物理课堂上得以发展,从而有效优化高一物理教学。
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上恰当调整教材顺序,将运动学这一部分知识提到最前面,借此来帮助学生明确加速度概念,之后再为学生讲述静力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初步建立起力的概念;最后再为学生讲述动力学相关内容,这种编排是按照先特殊后一般的方式而展开的,十分契合学生认知规律,同时也将物体受力分析难度进行了适当后移,这也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较大了便捷性。
另一方面,教师在高一物理教学课堂上还需要注重初高中物理知识内容的衔接,在初中知识复习的基础上引入高一物理新知,这样就能让学生有效过渡到高一物理学习之中,从而有效解决高一物理教学“台阶”问题。
如何消除物理教学中的“台阶”现象.
如何消除物理教学中的“台阶”现象摘要:初中物理教学与高中物理教学之间存在脱节现象,我们称为“台阶”,如何顺利跨越“台阶”,迈好高中第一步,是提高高一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物理;脱节;台阶;原因;解决一、台阶产生的原因1、定性到定量的转折初中物理教学中,教材对许多物理问题只做定性分析,即使给出定量计算也非常简单;高中物理教学中,绝大部分问题不但要做定性分析,而且要进行大量、复杂的定量计算。
以弹簧的弹力大小为例,初中教材仅说“弹簧的伸长越长,弹簧的拉力就越大”,高中教材则给出定量计算——胡克定律:“弹簧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F=kx)”。
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短时间内对定性到定量的转折不适应。
2、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初中物理教材所讲授的物理知识,大部分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
以较形象的自然现象和较直观的实验现象为依据,使学生获得知识。
所获得的知识,学生大都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较易理解、掌握。
例如,日常生活中一个很简单的现象“按图钉”,尖头的比钝头的容易按到墙里去,利用初中所学的压强的知识就能够解释。
而在高中物理中,许多知识不仅需要学生有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要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例如,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加速度概念的理解、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利用思想理解瞬时速度等。
另外,许多物理模型,也需要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例如,重心这一概念的引入及重心的位置、质点模型的建立等。
这个“台阶”对于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确实难以跨越。
3、应善于利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数学是一种语言,可以简明确切表达问题;数学是一种工具,可以进行推导和计算。
在初中,学生只需解决简单的物理现象,因此很难体会到数学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
而在高中阶段,数学工具则成为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高一阶段的力学问题中,要大量运用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直角坐标系、列代数方程等解决物体平衡问题,并且还要学会用图象表达和处理问题,例如利用s-t 图、v-t图描述物体运动规律。
衡量学生物理知识的标尺——初、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台阶问题
衡量学生物理知识的标尺——初、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台阶问题2023年的今天,对于学生物理知识的衡量,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了。
特别是在初、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台阶问题。
那么,什么是台阶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台阶问题?如何解决台阶问题?首先,什么是台阶问题?在初、高中物理教学中,台阶问题可以简单地解释为: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每一个学习阶段的难度和理解程度,往往呈现出明显的“跃升”现象。
也就是说,学生在一开始的学习中,往往难度较小,但是学习到一定程度后,突然出现难度的大幅度提升,似乎跨越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台阶”。
为什么出现了台阶问题?首先,这一问题与学科本身的性质有关。
物理学科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其学习内容与理论性较强,并且往往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
因此,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物理时,往往需要通过丰富的实验、生动的讲解等方式进行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当学生学得越多,难度自然就越大,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学习。
其次,台阶问题也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有关。
过于注重老师的讲解和指导,而忽略了学生对于物理理论的个人思考和探索,就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瓶颈而难以突破。
如何解决台阶问题?首先,我们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分步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课程难度和理解难度慢慢分阶段地引导给学生,从而让学生逐步地接受更为深奥的知识。
其次,老师要尽可能地减少对于学生学习的束缚和固定,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思考、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增强学生对于物理理论的深入理解和领悟。
最后,我们也可以适当地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和体验,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和交际能力。
综上所述,台阶问题是初、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一项关键问题。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我们需要采用一系列的科学教学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地超越“台阶”,从而达到真正的深入学习。
这是我们今后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们共同的任务,也是我们为了更好的教育未来而持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高初中物理“台阶”形成的原因和对策
高初中物理“台阶”形成的原因和对策初高中两阶段物理学习中的脱节现象,我们习惯称之为“台阶”,如何帮助学生跨跃台阶,尽快适应高中物理学习,确保高中物理教学的高质量。
既是课程改革专家们关心的问题,更是高中物理教师关注的问题。
现就我们课题组近期研究的成果简结如下,同大家交流商榷。
一、初高中物理之间台阶形成的原因原因之一:从定性到定量的突变我认真阅读了初中和高中物理教材,发现二者差距较大。
初中教材对许多问题只做定性分析,即使有定量计算也都非常简单和单一,而高中教材绝大部分问题都做定量分析,而且要进行大量的甚至是相当复杂的定量计算.由初中刚进入高一的学生对这种从定性到定量的突变不适应。
原因之二: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不适应初中的物理知识,绝大多数是建立在形象思维基础之上的,它以形象的自然现象和直观简易的实验为依据,使学生通过形象思维获得和掌握物理知识,教师讲授的知识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高中物理教材要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如第一学期所学的几章(静摩擦力的方向、即时速度、加速度、物体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都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高一新生年龄偏小,要在短时间内,将思维方法从形象思维跃迁到抽象思维,这个台阶确实难以攀登。
原因之三:从简单的逻辑思维到复杂的逻辑思维的跨跃高中物理“绪言”中明确要求,“获得知识要有一个科学思维的过程,不重视这个过程,头脑中只留下一些干巴巴的公式和条文,就不能真正理解知识,思维也得不到训练,要重在理解、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中却发现高一新生遇到物理问题不是乱套公式(主要是学生装没有明确公式的含义和适用条件)、就是胡乱猜想(当然与教师教学时不让学生说明猜想的理由有直接关系)、瞎做一气,知识学得越多,这个问题就越突出。
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比较复杂的思维能力,不善于用学过的科学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判断,不能将生活中的问题与物理知识密切联系.原因之四:利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不熟练初中物理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初中阶段不可能利用大量的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学生也就很难体会到数学是物理学习的基础,而到了高中,数学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必要工具,尤其是力学部分,大量运用三角函数、直角坐标系、相似三角形、列代数方程等来解决物体的平衡问题;在直线运动中,矢量、二次函数、图象等数学知识频频出现,再加上数学进度一般落后于物理,让高一新生一下子适应,并达到教材的要求确实困难.原因之五:教师的教学重知识轻方法调查发现,初中学生掌握物理知识习惯于教师多讲、细讲,从头至尾步步不可缺少,教师也经常找出重难点让学生背牢记熟,极少指导学生如何阅读课本、再现物理情景、分析物理过程、构建物理模型,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逐渐养成了死记硬背呆板的学习方法。
浅析高中物理新台阶及对策
浅析高中物理新台阶及对策物理课改的目的:是通过对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发展个性,树立思想,掌握方法,培养素质,提高能力。
高中物理难学,难学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高台阶”。
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觉得高一物理难学,特别是对意志品质薄弱和学习方法不妥的那部分学生更是使他们过早地失去学物理的兴趣。
如何搞好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跨过“高台阶”,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
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中新生在学习物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一、高中新生在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1.初中和高中物理教材的差别显著现行高中物理课本(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与初中物理相比,初步分析有以下显著特点:①从直观到抽象:如物体——质点;②从单一到复杂:二力平衡——多力平衡、匀速运动——变速运动、圆周运动、简谐运动;③从浅显至严谨,从定性到定量。
初中物理教材的文字叙述通俗易懂,所叙述的物理现象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且比较表面,其规律不复杂,运用的数学知识基本上是四则运算,且公式参量也较少,实验原理简单,易于操作,因此,学生对初中物理并不感到太难。
所以,就整个初中物理而言,“物理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还没有高中那么明显。
高中物理每节的内容太多,篇幅较长,语言叙述较为严谨、简练,叙述方式较为抽象、概括、理论性较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式的要求大大提高和拓宽了,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
2.学生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初中物理,由于涉及的问题简单,现象直观、生动,容易理解,题型简单,转弯少,数字小,易计算。
因此,初中的学习方法比较机械、简单。
进入高中后,由于定义、概念、规律、公式多,进度快,方法灵活,题形种类繁多,加之科目多,如果仍靠初中那种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显然是无能为力。
由于学生理解能力差,即使会背定义、公式,因不解题意,不注意适用条件,便乱用公式,乱用数据,对万花筒般的题形变化,更是束手无策,望而生畏,失去了信心。
高一物理教学台阶问题论文
浅谈高一物理教学的台阶问题【摘要】每一位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都渴望在学习上有更大的进步,成绩上有显著的提高。
然而,高中物理让很多学生在初学时感到迷茫,使许多高一学生入学不久,情绪低落,学习乏力、成绩下滑厉害。
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客观及主观两个方面分析了高一物理台阶存在的原因,并简述了跨越台阶的做法。
【关键字】高一物理台阶原因方法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学习,面临着各个方面的多重变化。
而物理这门学科,更是要求他们必须从物理的思维方法上,从建立研究对象的角度上,从掌握比初中更多定量研究问题的他特点出发,从而进入学习高中物理的角色。
这些对高一新生来说,要有一个过渡适应期。
因此,如何给学生搭一个坡度较缓的“引桥”,让学生以较整齐的阵容,较规范的步伐过好“引桥”,平缓地上一个新高度,是一个值得研究探索的过程。
一、高一物理台阶存在的客观原因1、初高中教材跨度大初中教材对物理现象一般只做定性说明,有时进行简单的定量计算。
而高中教材对物理现象经常是做模型抽象、定量说明、数字化描述等。
再如,初中物理的规律相对较少而且简单,对规律的适用条件基本不做重点强调,数学表达式也简单。
高中物理介绍规律时,首先介绍此规律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再介绍它的物理意义。
如牛顿第二定律、功能关系、动量守恒定律等,都各自具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及物理意义。
要正确应用就必须弄清这些规律间的区别及联系。
不难看出,高中介绍的内容特点是直观的少,抽象的多;静态的少,动态的多。
2、数学能力达不到预期要求初中物理习题,多以简单理论和算术计算为主,辅之以简单的代数运算。
而高中物理习题,以逻辑推理为主,往往涉及到多个变量,且数学表达式比较复杂,并大量使用矢量运算或图像。
由单一直线问题发展到二维平面问题,高一学生尤感困难。
二、高一物理台阶存在的主观因素1、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变更初中学生学习物理时,由于初中升高中竞争的激烈,学生更多地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复现知识,对概念、规律习惯于死记硬背。
指导高一新生实现初高中物理台阶的跨越
指导高一新生实现初高中物理台阶的跨越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很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一般是入校到期中测验前),发现自己虽然很努力,但学习效果却不好,很多学生不解:为何初中物理学的还可以,到了高中却常常不及格,时常有问题分析“听得懂,不会做”,甚至“怎么也听不懂”的抱怨。
家长十分着急,部分青年教师也茫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高一新生没有实现初高中物理台阶的跨越。
一、初高中物理产生台阶的原因1、初高中物理知识的客观台阶。
(1)初中物理具有形象性、直接性、经验性的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主要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和演示实验使学生建立物理概念认识其规律,获得定性知识。
高中物理具有概括性、间接性、逻辑性的特点,抽象思维为主,如高一物理所讲的摩擦力产生条件、静摩擦力方向、物体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瞬时速度、加速度等,都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对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跨越难以适应。
(2)初中物理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计算非常简单,而高中物理不但要定性分析,而且还要进行大量、复杂的定量计算,刚进入高一的学生对这种从定性到定量的突变不适应。
(3)初中物理习题以简单理论和算术计算为主,而高中以逻辑推理代数计算为主,大量运用三角函数、直角坐标系、相似三角形、方程等解决物理问题。
高中力学中矢量较多,如:力、速度、加速度、动量、冲量等,学生必须先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确定矢量方向,然后选取正方向,简化为代数运算,这一步骤本身就要求学生对矢量有正确理解。
其次,正负号使用多样化,在高中物理的分析和运算中“+、-号”用途较广,意义各不相同,不能混淆。
例如:“+、-”号可以表示矢量的相反方向、过程的方向、表示势能的大小及变化的情况等,这使得不少学生产生了混乱,把物理运算当成了纯数学运算,分不清“+、-”号的物理意义,当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学生学习心理的主观台阶。
(1)思维过渡困难。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中学生思维处于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即从初步逻辑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如何帮助高一学生上好“高台阶”
如何帮助高一学生上好“高台阶”高中物理难学,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初高中物理衔接中出现了“高台阶”。
学生刚刚步入高中对一切还不适应,若不及时地扶着他们上好台阶,就会使他们过早地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
因此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跨过“高台阶”,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
在高一教学中,我试图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研究学生,教学循序渐进,做好铺垫过渡工作1.放慢起始教学进度,以便学生适应高中教学开始学习高中物理学生还不适应,注意放慢进度,帮助学生熟悉高中物理教与学的方法,减少他们的畏惧心理。
在《相互作用》一章的教学中,“物体的受力分析”是含在几节教材之中的,没有自成一节。
我们考虑到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不强,于是安排了两节“物体的受力分析”,让学生系统地学习“物体的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方法。
2.分散教学难点,便于学生掌握,接受新概念在讲“加速度”概念时,我们只讲直线运动情况,这样做虽然学生对速度变化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的矢量关系不能全面的认识,但却大大降低了难度,分散了难点,学生易于接受。
3.重视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度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在讲《力的分解》时,将一个力按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分解,学生很难明白一个力能在哪些方向上产生实际作用效果。
因此我找来细线、铅笔和重物,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亲身感受细线和铅笔对手的作用力,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重物的重力产生了哪两个作用效果,知道了重物的重力如何进行分解。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析其它情况力的实际作用效果,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4.设置阶梯式习题,逐步突破难点为了突破难点,降低教材中的“台阶”,按照学生思维编一些阶梯式习题,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如,在讲接触面间的正压力时:先让学生思考: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它对桌面的正压力与重力有什么关系?再思考若给物体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竖直向下的力,它对桌面的正压力还等于重力吗?然后思考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是不是也等于重力?有利于学生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地掌握知识,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高一物理学习“台阶现象”探讨]
《[高一物理学习“台阶现象”探讨]》摘要:如何搞好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降低高、初中物理的学习台阶,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是一个值得研究探索的过程,台阶二:从能力要求上,高中物理教学中所应培养的能力是: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学生进入高中后较普遍地认为物理难学,表现为“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分析原因,主要是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没有真正理解,因此,教和学都要在“理解”上下功夫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
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学习,面临着学习环境、身心状态、教材内容、学习方法的变化。
如何搞好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降低高、初中物理的学习台阶,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是一个值得研究探索的过程。
一、高一物理学习存在的主要台阶台阶一:从思维方法上,要求学生从形象思维进入抽象思维,完成认识能力的一大飞跃。
如:初中研究力学问题,仅是力的初步概念,重力的常识,摩擦力只作为阻力的形式介绍而已,而进入高中后,一开始就要对较抽象的弹力、摩擦力, 进行全面的定量研究,继而要进行受力分析、分清施力物、受力物、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平衡力等容易混淆的概念,要选定研究对象、采取正确的研究方法等等,这些是横在新生面前凸起的台阶,跨不过它,高中物理将很难过关。
台阶二:从能力要求上,高中物理教学中所应培养的能力是: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在初中,物理规律大部分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
在高中则要经过推理得出,而且在处理问题中要较多地运用推理和判断,因此推理和判断能力要求大大提高。
科学思维能力提不高,就学不好高中物理。
初中阶段以常识性介绍、说明为主要学习内容,对数学工具有应用但只是简单的触及,而进入高一,在学习和掌握力的合成和分解时,就体现了数学能力的培养和要求。
跨越高一学习物理的“高台阶”
跨越高一学习物理的“高台阶”高一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大都叫苦不迭,感觉无从下手;而高中物理教师也像是遇到了学生认知的屏障,怎么教都收效甚微。
高一学习物理的“高台阶”成了教学的主要障碍,究其原因很多,其中新人学的高一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高中学习物理对认知结构的要求之间的差距是最根本的原因,换句话说:在新的物理课堂中学生不会学习。
一、高中一年级学习物理的“高台阶”的形成1.初中生的认知结构现状(1)学习过程的模式:由于初中学生理解能力的欠缺和差异,教师的教学基本上形成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的模式。
为了达到对知识的熟练掌握,就用大量的练习题加以强化训练。
尤其到了初三,为了升学率,几乎要用近半年的时间来强化这种机械的接受学习模式,学生毫无主动性,久而久之也就丧失了学习的主动陸和积极性。
(2)思考问题的模式: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往往天马行空,不着边际,无法控制,也很难在课堂上约束。
因此教师并不要求学生积极思考并理解知识,往往是通过大量的强化训练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这样的做法在学习的最初阶段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带来了大量的作业负担。
(3)解决问题的模式:初中阶段,由于知识的深度广度有限,中考的要求又比较具体。
大多数学生都采取类比的方法套用老师讲过的例题,只要把题目中所给的已知量都代到公式里去计算就算完成任务,无需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推理判断,单靠多做点题就可以应付考试,得到高分。
可以想象,初中生这样的认知结构和学习习惯,在面对高一的物理知识学习时将意味着什么。
由于初中的物理教学是以现象教学为主,而高中物理教学则开始系统地学习物理的基本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分析解决一些问题(真正地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思考问题)。
学习内容的变化,运用知识的层次的增加,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高中物理的学习对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1)学习过程的模式:高中的教学过程虽然也以课堂教学为主,但是更强调了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活跃的思维和独立的思考。
浅析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台阶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
( 1 ) 学 生在 初 中 阶段 已经 习 惯 了 形象 思维 , 刚 开
始我们教 学可 以先把 问题 以形象 的形 式展 现给学 生, 我们 可以借助数学 图形分析物理问题 , 让问题更
直观 。 我们也可以增加演示 实验 , 或者用我们身边 的
一
初 中学 生 在 学 习 物 理 知识 时 ,他 们 不 需 要 太 深 入 了解 物 理 量 的 过 程 ,只是 从 表 面 观 察 到 的现 象 理
该 对 上 节 知 识 透 彻 理解 和熟 练 掌 握 , 因为 我们 在学 习下节知识 的时候 , 还需要用到上节 的知识点来 推 导 或 者 解 释 这 节 的 内容 , 具 有很 强 的知 识 结 构 性 。 而
第一学期 , 我 只把 基础概念 、 基础知识讲 清楚 、 讲 透
彻, 课本 之外 的知识不添加 , 课本 中较难的知识甚至 做些删减 , 让学生易于接受 , 逐 渐 适 应 高 中 物 理 的 学 习。 等学生适 应高中学 习的模式后 , 在复习 的时候再 把删减的 内容加上 , 完成新课标 的要求 。 从而把台阶
师转 , 死记 硬背重点 、 难点 , 忽 略 物 理 图景 的 建 立 以
且取得 较好 的成绩 。 当他们升入高 中以后 , 以同样 的
学 习 习兴 趣
很高 , 但是一段时间以后 , 他们逐 渐失去 了学习 的兴
及物理过程 的分析 。这样的方法 不再适用高 中物理 学习。高 中物理学习不仅要 重视 建立正确 的物理 图 景, 会分析动态的物理 过程 , 而且在处理物理 问题 时 更要 强调物理模 型建立和物理规律 的适 用条件 , 要 求学 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深刻理解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台阶”的形成及对策
科龙职业中学许进昌
摘要:高一物理“台阶”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材和教师的客观因素,也有学生本身的主观因素,但这“台阶”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只要我们方法得当,便能帮助高一学生顺利渡过学习物理的这一难关。
关键词:高一物理“台阶”形成原因;对策
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中出现的“台阶”。
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虽然对一切都有着新鲜感,充满了努力学习、奋发进取的热情,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很多同学会因为跨不过高一物理的“台阶”而“败”下阵来,对学习失去信心。
如何搞好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降低高初中物理的学习台阶;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成了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
现就本人十年来的物理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台阶”的形成
㈠教材因素
初中物理简单的学习了力学、热学、电学、光学等内容,它重在定性研究,所学现象比较直观、单一,并以识记为主,
形象思维居多;而高中物理除了简单学了一点原子物理外,还是学习力学、热学、电学、光学等内容,但它重在定性定量研究,所学内容较初中深入许多,物理现象较抽象、复杂,它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概括、归纳、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
很明显,高中物理无论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还是思维形式等方面都较初中上了一个大的“台阶”。
再者,初中物理所用数学知识较少且简单,而高中物理与数学的联系较多,学生数学知识的缺乏和数学教学内容的相对滞后是形成高一物理“台阶”的又一重要原因。
㈡教师因素
一般来说,高中的物理教师常年在高一和高三之间进行“小循环”教学,很少老师是从初二教到高三进行“大循环”的,这使高中物理教师对同学们在初中时的学习物理的方式、方法、习惯了解较少,对同学们对初中物理的掌握程度了解较少。
当同学们刚跨入高一,物理老师就是以高中物理的要求和方式、方法来进行教学,致使同学们缺少一个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
阶段,这也是形成同学们畏惧物理的原因之一。
㈢学生因素
从生理方面来看,高一的学生形象思维较多,抽象思维较少,而高中物理的内容大部分都比较抽象,这使得高一学生觉得物理难学;从心理变化来看,高一学生正处在从少年向青年初期的过渡转折期,心理具有强烈的闭锁性,在学习上缺少交流,有问题羞于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致使学习上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
且这段时期学生情感易于冲动,如果对教学不适应,学习中遇到困难难以解决,就容易出现“厌学”或“弃学”现象。
如果不及时疏导和补救,物理会真正成为这部分同学不可逾越的“台阶”。
二、跨越“台阶”的对策
㈠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1、调查、分析学生,摸清学生在初中时学习物理的方法和习惯。
调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问卷进行,可以通过学生座谈会进行,也可以去初中物理老师那了解等等。
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差学生之所以成绩差,不是因为
智力低下,而是因为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习惯不好所造成。
只有摸清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才能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指导,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正确的矫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品质。
学习品质的优劣是学习成绩好坏的关键所在。
2、研究、比较高、初中教材的特点,准确把握初、高中物理知识上的“连接点”和“间断点”,摸清学生关于物理知识的“前概念”。
这里的“连接点”指的是初中教材中已经有过零星、肤浅论述的知识点,如高中所学的重力、摩擦力、力的图示、二力平衡等在初中都有肤浅的学习;“间断点”是指初中根本未学过而高中又以为学生已知而直接或间接使用的知识点,如:一次函数图象的斜率、截距、几何中心、三角函数、解比例等等;“前概念”是指学生头脑里事先存在的对某一物理现象的认识,如初中所学的g=9.8牛顿/千克。
只有把握了“连接点”,才能实现知识的自然衔接和拓广;明确了“间断点”,才能通过
及时填补,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辅垫,排除障碍;摸清了学生的物理“前概念”,才能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不致于前后概念混淆。
3、上好绪论课。
绪论课效果的好坏将对以后物理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人认为绪论课至少要达到两个目的:⑴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⑵使学生明确物理学科的知识结构、能力特点和学习要领。
㈡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该补充的得补充,该粗的粗,该细的细。
比如:
1、补充有关数学知识。
高中物理一开始就是力学,而力学里用到较多三角函数的知识,这些数学知识是初中未学的。
因此,作为物理教师应该主动的帮学生补上这一课。
补数学知识时,要注意用多少补多少,不宜讲得太多、太深,否则,会加重学生负担,甚至由于数学上的难点影响学生学物理的积极性。
2、“连接点”知识宜深不宜浅。
对于学生在初中已学过的
知识再一次在高中遇到时,老师应该在初中的基础上把它拓宽、引伸和深入,比如:“二力平衡”到“多力平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从“与运动方向相反”到“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从“路程”到“位移”等等,都必须讲深、讲透,否则会使学生停留在原有水平而停滞不前。
3、首次接触的知识宜细不宜粗。
高中物理知识结构中,每一类知识的掌握有其明显的共性,对每一类中的第一个“点”应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详细分析,把学生自然地从初中要求引向高中要求,同时使其逐渐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比如,我们在讲力这一章时,第一个遇到的就是重力,我是从力的产生、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测量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的。
当讲到弹力和摩擦力时,学生就会自然的对弹力和摩擦力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如此突破了“第一”,后面再次遇到,只需点明知识类别,学生就会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