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谈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2019秋九年级语文上册19谈创造性思维教案新人教版
这篇文章不长,内容也不是很深,学生可以读懂。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考虑更多的是学生参与的时间、参与的状态。注意课堂上随机生成的东西,把握新的教学资源,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
三、探究写法
说说本文写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充分利用了事实论据,有力地证明了论点——事实是证明论点的最有力的武器。
(2)引用的成语、典故颇多,增加了文章的语言气势——议论文的语言在该简练处简练,该生动处生动,逻辑严密。原则是始终为论点服务。
环节四
点
拨
归
纳
文
章
主
旨
文章由一个选择题入手,告诉人们探求事物不要满足于一个答案,一种方法。并通过阐述创造性思维的必须具备的条件及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的特点,号召人们坚信自己拥有创造力,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探求新思路,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
学法
指导
默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环节一
新
课
导
入
请同学们快速地说出答案:2+1=?3+4=?(生答)看看这样的结果可能吗?2(月)+1(月)=1(季度),3(天)+4(天)=1(周),从这个小练习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面对生活里中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东西,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换一个思考角度,跳出习惯的思维圈圈,就会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使不可能变为可能。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的《谈创造性思维》。
(一)提出论点:
1.作者是怎样提出观点的?
作者以一个问题开头,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我们要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的观点。
2.文章开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有什么好处?
2019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教案【精品】.doc
谈创造性思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词语,掌握“汲取、推敲、根深蒂固、孜孜不倦”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议论文的相关文体知识。
3.了解看问题角度不同,常会有不同结果的道理,认识本文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方式,独辟蹊径,富于思辨色彩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区分文章的观点和材料、辨析两者之间的联系,理解评价作者的观点。
2.把握本文的论证方式及其方法,逐步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鼓励学生争做一个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人。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本文紧扣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以及运用事实论证的写法。
教学难点1.理解“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这一句话的含意。
2.品味设问句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请大家回答一个问题:1+1等于几?其实答案可以有很多。
比如:(一个男子)+(一个姑娘)=一个家庭(一滴水)+(一粒种子)=一棵树(一把锯子)+(一片森林)=一片荒漠(一支笔)+(一张纸):一幅画、一首诗、一首歌、一个世界……(雪)+(太阳)=水、春天……同样一个问题,只要充分发挥创造力,答案就可以是丰富多彩的。
今天我们学习来《谈创造性思维》,探究创新奥秘。
二、自主预习1.背景资料罗迦‧费·因格(1948—),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与总裁。
“创意思考顾问公司”位于加州,专门提供激发创意与革新的方法。
他为全球各大企业提供演讲与专业课程,这些公司包括可口可乐、奇异公司、迪士尼、英特尔、MTV、微软公司、美国太空总署、苹果电脑、花旗集团与美国奥运协会。
他之前写作过两本创意思考的书籍:《当头棒喝》与《在屁股上踢一脚》,并推出广受欢迎的《创意大惊奇》卡片书。
2.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汲.(jí) 取根深蒂.(dì)固锲.(qiè)而不舍孜.(zī)孜不倦(2)词语释义汲取:吸取。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谈创造性思维教案新人教版
a. 开放性:创造性思维不受限于传统的思维模式,能够接受新的观念和想法。
b. 灵活性:创造性思维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不受限于固定的思维路径。
c. 跳跃性:创造性思维常常跳跃式地思考问题,能够从一个想法迅速转到另一个想法。
d. 想象力:创造性思维丰富的想象力,能够构思出新颖独特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创造性思维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创造性思维”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思维导图制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创造性思维的应用。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思维导图制作等活动,体验创造性思维的应用。
内容逻辑关系
① 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及特点:
- 重点知识点:创造性思维的定义、特点。
- 关键词:新颖、独特、开放性、灵活性、跳跃性、想象标注“新颖、独特”,再画出特点的四个方面,每个方面用一个词概括,并配以简洁明了的图示或符号。
② 创造性思维的应用领域: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9 谈创造性思维教案 新人教版
~119* 谈创造性思维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回答问题。
(出示图画和问题) 这幅图也隐含着一种生活的道理:世界是千变万化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由于角度不同,问题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正如苏轼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有趣的话题“谈创造性思维”。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作者简介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
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
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
“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2.生难字词(1)字音汲.取(jí) 根深蒂.固(dì) 锲.而不舍(qiè) 孜.孜不倦(zī) 不言而喻.(yù) 持之以恒.(héng) (2)词义【汲取】吸取。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 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喻,明白。
【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朗读指导读一读,把握观点。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文章,说一说作者论述了哪些主要的观点,是怎样论述的。
(2)教师出示阅读提示。
明确:阅读全文,勾画关键句子,分清问题和观点,在阐述“作者是怎样论述”时可以用“首先”“然后”等词语使自己思路清晰。
阅读时,特别关注关联语、总结性的词语等关键性语句,它们将帮助你快速把握观点。
2.速读课文,按议论文的三段式结构,归纳层次明确: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问题:从四个图形,提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论题。
第二部分(第3~12段):分析问题:第一层(第3段):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层(第4~5段):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谈创造性思维教案新人教版
19 谈创造性思维【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围绕创造性思维所阐述的内容,归纳、把握作者的观点.2.理清文章阐述问题的思路,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3.联系学习和生活实践,鼓励学生独立、自由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智力大挑战,巧妙切课题请观察下面的漫画,说一说漫画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课件出示:预设: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师:我们学过的哪两句诗可以描述这个观点?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师:对,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才会出现不同的观点、看法,才会使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笔下的《谈创造性思维》去寻找答案.【设计意图】直接结合漫画发问,不仅训练了学生提炼观点的能力,而且直切作者观点,为学生梳理理解观点做了有效铺垫,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寻读,知观点析结构1.选读,比照思维知观点自读前三段,比较我们刚才讨论的看法与作者的观点是否一致.预设:一致——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2.自读,勾连旁批和文中过渡句梳理作者的观点课件出示:过渡句:(1)可以说,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2)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力.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3)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4)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5)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观点: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3.比照观点,理清论证结构请根据上面梳理的过渡句理清文章论证结构.课件出示:引论(第1—3段):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提出问题)本论(第4—12段):论述探求新事物有赖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必备的条件及区分一个人是否有创造力的根据.(分析问题)第一层(第4—8段):论述创造性思维必备的条件.第二层(第9—12段):论述有无创造性思维的区别.结论(第13段):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得出结论)教师小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形式,即我们常说的“三段论”结构“引论—本论—结论”.我们在初学写议论文时,可以采取此形式,使自己的习作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设计意图】自读课文旁批,是教与学的抓手.通过旁批梳理出过渡句,有利于学生理清论证思路,也有利于理解本文递进式的结构方式.同时又追问启发学生,自然会积累多样化的议论文结构方式.三、跳读,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1.找出论证方法作者为了论述以上观点,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预设:(1)举例论证:举谷登堡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的事例,举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的事例,具体而又确凿地阐明了事理.举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等名人事例,论证他们具有创造力的关键是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其反复推敲.(2)道理论证:引用某心理学专家小组调查研究的结论.2.补充材料你能列举几个创造性思维正面或反面的事例吗?预设:(1)正面事例.①古希腊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在澡盆里沐浴时,看到自己的身体入水后,水面上升并缓缓向外溢出的现象,通过直觉思维,想到揭穿“金冠之谜”的方法,继而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后发现了著名的浮力定律.②有一次,伽利略在大教堂祈祷的时候,教堂顶上悬挂油灯的链条不断晃动发出的嘀嗒声惊扰了他,引起了他的思考,他觉得链条晃动的节奏似乎是有规律的.他立刻回家反复进行了实验,最后发现了“钟摆定律”.(2)反面事例:“东施效颦”中的东施、“墨守成规”中的墨子、“郑人买履”中的郑人.【设计意图】区分观点与材料的关系,是议论文学习的核心任务之一.故采取跳读方式,让学生辨识观点与材料,理解两者的逻辑关系.同时通过举例论证,深化对创造性思维的理解,使学生有意识地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四、拓读,生成思维能力1.仿写练习仿照例句,用“1+1=1”写一句话.要求:富有想象力,体现创造性思维,并有一定的哲理.例句:一点牺牲精神+一点主人翁态度=一个国家的希望.预设:一生不懈的努力+一生严谨的治学=一点微薄的成就.一群忘我的人+一种前赴后继的精神=一个民族的腾飞.一贯的诚实+一贯的清廉=一个正直的人.一点辛勤付出+一生负责任的态度=一个家庭的幸福生活.2.摘抄语句摘抄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写一点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自主写作,展示交流)【设计意图】表达与积累,是学生语言与思维能力生成的双翼.通过例句仿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造句能力,还能让学生把这种创造性思维运用到作文中去,为作文增添光彩.通过摘抄句子,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结束语:一个人具备了创新精神,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一个民族具备了创新精神,才是一个有活力的民族;一个国家具备了创新精神,才能够长盛不衰,兴旺发达.希望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努力做一个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人.【板书设计】【我的设计亮点】用三维图的观察导入新课,自然无痕地引出课题,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开课即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过程以自读课文特点为抓手,巧借旁批和过渡句,梳理文章递进式的结构,理解作者的观点,把学生思维训练贯穿整个教学始终.同时设置了两个实践性活动:一是引导学生调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补充创新性事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创造性思维;二是仿句训练、积累训练,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鼓励学生大胆、自信,做一个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写作背景]许多人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因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他们只知死学知识而不知活用,不会跳出圈外去思考问题.生活中还有许多人以为搞发明和创造的都是天才人物,不相信自己也能有所发明和创造,结果导致创造性被自我压制,最终丧失.本文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而写的.作者想要说明的是,有过许多发明创造的人最初也是和大家一样的普通人,而普通人只要不断学习知识,活用知识,敢于打破常规想问题,就会成为一个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人.[关键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举例论证要合理《谈创造性思维》是一篇自读课文,浅显易懂,这不仅是因为作者写作思路清晰,还在于作者巧妙运用了举例论证的写法.作者为了证明知识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举了谷登堡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的事例,还举了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的事例,具体而又确凿地阐明了事理.但两者有所侧重,前者侧重于“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后者侧重于“尝试”,这为我们写作议论文提供了典型的写作方向:举例,既要注重事件的典型性,也要重视事件的差异性,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疑难探究]课文说:“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为什么这样说?从社会发展史上可以看出,伟人们的天才的创造,往往是从细小的想法开始的:牛顿创立万有引力学说,是从苹果落地的小想法开始的;瓦特发明蒸汽机,是从水壶里的水开了,水汽顶着壶盖的小想法开始的;法国大数学家庞加莱,说他关于数学的发明,大半是从“无意中得出来的细小的想法”开始的.一开始就有大想法的创造也有,但比较少见.小想法慢慢发展成大创造,这似乎是一条创新的规律.[文化素养]1.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1820年,丹麦的奥斯特发现通电导线能使旁边的磁针偏转,说明电可以产生磁.同年,法国的安培发现两根通电导线之间有相互作用:电流同方向时相斥,异向时相吸.在这两个发现的启发下,法拉第想到:“既然电可以产生磁,那么反过来,磁也应该可以产生电.”这就是逆向思维、求异思维,正是在这种思维的指引下,法拉第从1821年开始做磁产生电的实验,经过10年的努力,终于证实了这一假说,并且发现了感生电动势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的电磁感应定律.2.德布罗意关于光的“波动说”1905年,爱因斯坦就已从理论上提出光有粒子性.不久以后,康普顿通过实验证实了这种粒子性(康普顿效应).于是在20世纪初,光具有粒子性已成了毋庸置疑的结论,几乎没有人对此产生怀疑.只有德布罗意反其道而行之,运用逆向思维提出:光具有粒子性,也可以具有波动性(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完全对立的两种性质),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于1924年提出“波动说”,3年后,果然被戴维逊的电子衍射实验所证实(干涉与衍射现象是波动性的本质特征),这就是物理学上著名的“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
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9《谈创造性思维》教案 新人教版
19《谈创造性思维》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逐层开展论述,最后得出结论的论证思路;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
3.感受作者的求异思维,体会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激活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逐层开展论述,最后得出结论的论证思路。
2.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激活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学案、课前搜集资料、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PPT投影)一幅图片,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酒杯?少女?……看来,思维方式不同,思考角度不同,得出的答案也不同,苏轼有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当你跳出习惯的思维模式,你便会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得到不一样的收获。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罗迦·费·因格的《谈创造性思维》,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2.了解作者罗迦·费·因格,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代表作《踢醒沉睡之心》《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
“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二、检查预习,积累知识1.读准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并注意标红字的字形。
压.榨(yā)推敲.(qiāo)汲.取(jí)根深蒂.固(dì)孜孜..不倦(zī)锲.而不舍(qiè)轻而易举不言而喻行之有效持之以恒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2)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3)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谈创造性思维教案新人教版(3)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谈创造性思维教案新人教版(3)【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词语,掌握“汲取、推敲、根深蒂固、孜孜不倦”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议论文的相关文体知识。
3.了解看问题角度不同,常会有不同结果的道理,认识本文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方式,独辟蹊径,富于思辨色彩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区分文章的观点和材料、辨析两者之间的联系,理解评价作者的观点。
2.把握本文的论证方式及其方法,逐步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鼓励学生争做一个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人。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本文紧扣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以及运用事实论证的写法。
教学难点1.理解“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这一句话的含意。
2.品味设问句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请大家回答一个问题:1+1等于几?其实答案可以有很多。
比如:(一个男子)+(一个姑娘)=一个家庭(一滴水)+(一粒种子)=一棵树(一把锯子)+(一片森林)=一片荒漠(一支笔)+(一张纸):一幅画、一首诗、一首歌、一个世界……(雪)+(太阳)=水、春天……同样一个问题,只要充分发挥创造力,答案就可以是丰富多彩的。
今天我们学习来《谈创造性思维》,探究创新奥秘。
二、自主预习1.背景资料罗迦‧费·因格(1948—),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与总裁。
“创意思考顾问公司”位于加州,专门提供激发创意与革新的方法。
他为全球各大企业提供演讲与专业课程,这些公司包括可口可乐、奇异公司、迪士尼、英特尔、MTV、微软公司、美国太空总署、苹果电脑、花旗集团与美国奥运协会。
他之前写作过两本创意思考的书籍:《当头棒喝》与《在屁股上踢一脚》,并推出广受欢迎的《创意大惊奇》卡片书。
2.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汲.(jí)..舍.孜.(.z.ī.).孜不倦.......).而不...).固.锲.(qiè....取.根深..蒂.(dì(2)词语释义汲取:吸取。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谈创造性思维教案新人教版(1)-新整理
2019-最新整理19* 谈创造性思维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回答问题。
(出示图画和问题) 这幅图也隐含着一种生活的道理:世界是千变万化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由于角度不同,问题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正如苏轼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有趣的话题“谈创造性思维”。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作者简介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
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
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
“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2.生难字词(1)字音汲.取(jí)根深蒂.固(dì)锲.而不舍(qiè)孜.孜不倦(zī) 不言而喻.(yù) 持之以恒.(héng)(2)词义【汲取】吸取。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喻,明白。
【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
2019-最新整理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朗读指导读一读,把握观点。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文章,说一说作者论述了哪些主要的观点,是怎样论述的。
(2)教师出示阅读提示。
明确:阅读全文,勾画关键句子,分清问题和观点,在阐述“作者是怎样论述”时可以用“首先”“然后”等词语使自己思路清晰。
阅读时,特别关注关联语、总结性的词语等关键性语句,它们将帮助你快速把握观点。
2.速读课文,按议论文的三段式结构,归纳层次明确: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问题:从四个图形,提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论题。
第二部分(第3~12段):分析问题:第一层(第3段):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层(第4~5段):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019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谈创造性思维说课稿
《谈创造性思维》一、说教材1、单元及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谈创造性思维》,这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个单元的文章都是阐述求知欲读书问题的,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不少教益。
《谈创造性思维》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实业家罗迦·费·因格。
文章聚焦创造性思维,谈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问题。
文章先用四个图形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然后层层推进,提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的重要性,以及创造性思维必备的要素;最后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
2、教学设想与教学目标本文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方式,独辟蹊径,大胆创新,富于思辨色彩。
教学本文,首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征,明确议论文中论点、论据、论证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次,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理清本文围绕中心论点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第三,把握本文的论证方式及其运用事实论证的写法,品味文中设问句的表达效果,培养学生的议论文阅读能力;最后,激发创造的火花,展开创造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阅读和口语交际的相关要求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学习目标:1、默写汲取、孜孜不倦、根深蒂固、不言而喻、轻而易举、锲而不舍等词并说出这些词的意思。
2、默读课文,准确找出本文的论点。
3、浏览课文,善于寻找问题答案,口述文章主要内容。
4、说出本文的论证方式,辨析论证方法,提高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5、学习设问修辞并能结合例子说出其作用6、不拘泥于固有模式,学会进行创造性思维,富有创新的精神。
学习重点1、默读课文,准确找出本文的论点。
2、浏览课文,善于寻找问题答案,口述文章主要内容。
3、说出本文的论证方式,辨析论证方法,提高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学习难点:不拘泥于固有模式,学会进行创造性思维,富有创新的精神。
二、说学情及学法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谈创造性思维教案新人教版(3)
个帅哥帅哥的 ffff谈创建性思想【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1.累积词语,掌握“汲取、斟酌、根深蒂固、废寝忘食”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认识谈论文的有关文体知识。
3.认识看问题角度不一样,常会有不一样结果的道理,认识本文不拘泥于传统的思想方式,独树一帜,富于思辩色彩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划分文章的看法和资料、辨析二者之间的联系,理解评论作者的看法。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式及其方法,逐渐培育学生阅读谈论文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创建性思想在实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鼓舞学生争做一个拥有创建精神和创建力的人。
【要点难点】教课要点掌握本文紧扣中心逐层睁开阐述的论证思路以及运用事实论证的写法。
教课难点1.理解“发挥创建力的真实要点,在于如何运用知识”这一句话的含意。
2.品尝设问句的表达成效。
【课时安排】1 课时【教课过程】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请大家回答一个问题:1+1 等于几?其实答案能够有好多。
比方:( 一个男子 )+( 一个姑娘 )= 一个家庭( 一滴水 )+( 一粒种子 ) =一棵树( 一把锯子 )+( 一片丛林 )= 一片沙漠( 一支笔 )+( 一张纸 ) :一幅画、一首诗、一首歌、一个世界( 雪 )+( 太阳 ) =水、春季相同一个问题,只需充足发挥创建力,答案就能够是丰富多彩的。
今日我们学习来《谈创建性思想》,研究创新神秘。
二、自主预习1. 背景资料罗迦 ? 费·因格( 1948—),今世美国实业家、学者、创建学家,是“创意思虑顾问公司”的创办人与总裁。
“创意思虑顾问公司”位于加州,特意供给激发创意与改革的方法。
他为全世界各大公司供给演讲与专业课程,这些公司包含爽口可乐、奇怪公司、迪士尼、英特尔、MTV、微软公司、美国太空总署、苹果电脑、花旗公司与美国奥运协会。
他以前写作过两本创意思虑的书本:《当头一棒》与《在屁股上踢一脚》,并推出广受欢迎的《创意大诧异》卡片书。
2.检查预习汲 (j í) 取根深蒂(dì)固锲(qiè)而不舍孜(zī)孜不倦....( 2)词语释义汲取:汲取。
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9 谈创造性思维教案 新人教版
19*谈创造性思维【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语: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初步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1.默读。
在快速高效的默读中,筛选信息,初步领会文章的基本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了解议论文中常用的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体会本文语言严谨平和的特点。
3.理解体验设问句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事物的正确答案真的不止一个,建立“我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自信,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朝创造型、创新型人才的方向健康成长。
1.区分观点和材料的关系,认识本文的论证方法。
2.体会周密严谨又亲切平和的语言风格。
3.理解文章思路、设问句的作用。
4.培养创造性思维。
第1课时一、导语设计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小学学的苏轼《题西林壁》。
让我们一齐来背一下。
2.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说明什么?(生: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观察角度下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3.师:由此可见,事物的正确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心神沉浸在字里行间。
默读是较快获取信息的方式之一,文章娓娓倾谈,字句比较容易进入学生头脑,启发学生心智。
九年级学生已能较好地把握一般默读要求,自然会标好段号,勾画出给自己启发、留下深刻印象、有疑问的语句。
为进一步对话讨论作好准备。
(1)字词积累。
A.读准下面加点字的注音。
根深蒂.固(dì)孜.孜不倦(zī)汲.取(jí)锲.而不舍(qiè) 渊.博(yuān bó)B.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孜孜不倦:勤勉的样子。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反馈默读情况:说说阅读收获。
问题设计:我的收获:文中________________句子,我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9 谈创造性思维教案 新人教版
指导
默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环节一
新
课
导
入
请同学们快速地说出答案:2+1=?3+4=?(生答)看看这样的结果可能吗?2(月)+1(月)=1(季度),3(天)+4(天)=1(周),从这个小练习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面对生活里中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东西,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换一个思考角度,跳出习惯的思维圈圈,就会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使不可能变为可能。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的《谈创造性思维》。
(1)文章开篇对四种图形的选择,如“你是怎么回答的呢?你若选择的是B……”“那么,D又怎么样呢?这是……”
(2)第4段:“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3)第9段:“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
表达效果:引发读者思考,后两例还起着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层次分明。
(1)举例论证
A.谷登堡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B.罗兰•布歇内尔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2)道理论证:第5段和第10段。
3.请模仿文中举例论证的方法为作者再补充几个论据。
牛顿:苹果砸头的故事,发现了万有引力。
鲁班:发明锯子,是受小草割手的启发。
环节二
自
主
学
习
一、助学资讯
作者简介:罗迦·费·因格,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二、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2019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谈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19 谈创造性思维【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第二单元议论文的基础上,又编排的议论文单元,所以学习《谈创造性思维》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能力的任务。
同时让学生明白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道理。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会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仅仅满足于一个答案,就会放弃探求,不会形成新的创意,长此以往,人的思维将受到局限,创造性思维缺乏,最终成为一个缺乏创造力的人,所以,求学阶段要培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模式。
【教学目标】1.理清全文思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的思维模式与创造性思维、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议论文的一些基本常识,学习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
3.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鼓励学生做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预习提示】1. 日积月累(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并解释词义。
汲(j 1取:推敲:根深蒂(d 1 固:孜孜(z 1)不倦:锲(qi e而不舍:不言而喻(y。
):一事无成:轻而易举:(2)了解有关议论文的文体知识。
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进行分析、论证,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和见解的文章。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观点和主张。
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论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道理论证:使用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以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观点。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来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观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观点。
2. 边读边悟(1)文章是怎样开头的?这样写有何作用?(2)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为了证明这些要素,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3)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4)产生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5)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3. 学贵有疑学习这篇课文后,我的困惑:【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动画播放师:1、对于赵本山的提问,范伟都答错了吗?那为什么范伟的答案跟赵本山的老是不一样呢?(因为他们两个人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思维的方式也不一样。
人教九上教案第五单元19 谈创造性思维
名师优秀教案执教者:xx时间:20xx年19谈创造性思维关注“初中教师园地”公众号2019秋季各科最新备课资料陆续推送中快快告诉你身边的小伙伴们吧~教学目标课题谈创造性思维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学会辨析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努力培养创新精神,体会创造的乐趣。
课前准备课前预习作者简介罗迦·费·因格,美国实业家。
代表作有《当头棒喝》《踢醒沉睡之心》等。
写作背景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许多人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他们只知死学知识而不知灵活运用,不会跳出圈子去思考问题。
生活中还有许多人以为搞发明创造的都是天才人物,不相信自己也能发明和创造,导致创造力被自己压制,最终丧失。
本文就是针对这些情况来写的。
读准字音汲.取(jí)模.式(mó)压榨.(zhà)对称.(chèn)持之以恒.(hénɡ)根深蒂.固(dì)锲.而不舍(qiè)不言而喻.(yù)孜.孜不倦(zī)辨清字形理解词语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行之有效:实行起来有成效,多指已经实施过的方法和措施。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孜孜,勤勉、不懈怠。
汲取:吸取。
汲,从下往上打水。
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喻,明白。
轻而易举:很轻松、很容易就把东西举上去了。
形容事情很容易做。
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
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
锲,雕刻。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古诗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说明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观察角度下会给人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谈创造性思维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设问的作用,学习在作文中运用设问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理清作者的论述思路,学习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创造意识,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
学习
重点
学习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
学习
难点
培养创造意识,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
环节二
自
主
学
习
一、助学资讯
作者简介:罗迦·费·因格,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二、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汲取(jí)渊博(yuān) 根深蒂固(dì)锲而不舍(qiè)
孜孜不倦(zī) 不言而喻(yù) 持之以恒(héng)
2.理解词语。
推敲: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不懈怠。
锲而不舍:不断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镂刻。舍,停止。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一事无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用费力。
环节二
自
主
学
环节三
合
作
探
究
一、深层探究
(一)提出论点:
1.作者是怎样提出观点的?
作者以一个问题开头,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我们要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的观点。
2.文章开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有什么好处?
从生活中的现象谈开去,生动有趣,吸引读者读下去;为后面做了很好的铺垫,显得自然顺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谈创造性思维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第二单元议论文的基础上,又编排的议论文单元,所以学习《谈创造性思维》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能力的任务。
同时让学生明白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道理。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会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仅仅满足于一个答案,就会放弃探求,不会形成新的创意,长此以往,人的思维将受到局限,创造性思维缺乏,最终成为一个缺乏创造力的人,所以,求学阶段要培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模式。
【教学目标】
1.理清全文思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模式与创造性思维、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议论文的一些基本常识,学习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
3.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鼓励学生做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并解释词义。
汲(jí)取:
推敲:
根深蒂(dì)固:
孜孜(zī)不倦:
锲(qiè)而不舍:
不言而喻(yù):
一事无成:
轻而易举:
(2)了解有关议论文的文体知识。
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进行分析、论证,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和见解的文章。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观点和主张。
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论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常见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道理论证:使用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以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观点。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来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观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观点。
2.边读边悟
(1)文章是怎样开头的?这样写有何作用?
(2)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为了证明这些要素,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
(3)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4)产生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
(5)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3.学贵有疑
学习这篇课文后,我的困惑: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动画播放
师:1、对于赵本山的提问,范伟都答错了吗?那为什么范伟的答案跟赵本山的老是不一样呢?
(因为他们两个人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思维的方式也不一样。
因为范伟的思路太狭窄,局限住了。
)
2、再看四幅图(幻灯课本上的四幅图)
师:谈一下你的选择,并说出理由
师:是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一种事物都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的。
观察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相同。
看来,我们只要跳出习惯的思维模式,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就会“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
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下作者是如何讲述这个问题的。
首先看一下这节课我们要达成的学习目标
(幻灯学习目标)指名学生起来读一读学习目标,老师跟上点拨(这是一篇什么文体的文章?了解议论文的基本常识,并能明白举例论证这一论证方法的作用;希望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能激发自己内心深处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
活动二:检测预习,夯实基础
(一)学生介绍一下作者幻灯:罗迦.费.因格1948年出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二)挑战自己读、解释字词
根深蒂固汲取孜孜不倦不言而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活动三:感知探究
(一)为什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生答
师根据情况补充:本文是怎样开头?这种开头方法好不好? 画出四个图形,寻求不同答案,提出一个问题。
生答,最后归纳幻灯好处:直观、生动,引起读者兴趣,让人一目了然。
新颖别致。
有些议论文用一幅漫画,或一则笑话,或一个小故事开头引出论点也同样新颖别致,与这有异曲同工之妙。
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二)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需要创造性思维,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表述)
幻灯归纳:要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汲取知识)
要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活用知识)
要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持之以恒)
师过渡:以上是作者讲述的道理,作者为了使自己的说理更具有说服力,他是怎么做的呀?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阐明这一事理?
生小组内交流:
(比如,他引用了一段话论证了汲取知识的重要性,列举了两个典型事例来证明――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及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来论证发挥创造力的关键在于如何探求新事物,如何活用知识。
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是议论文中证明论点最常用且最有力的武器。
)
师:那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呢?(牛顿创立万有引力学说,是从苹果落地的小想法开始的。
瓦特发明蒸汽机,是从水壶的水开了,顶着壶盖的小想法开始的。
鲁班发明锯,是从被一片小草叶割破了手的小想法开始的。
)
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三)然后再进而阐明每个人都有创造力的问题?
是不是只有贝多芬、莎士比亚、爱因斯坦这些伟大的人才有呢?有些同学可能认为自己才疏学浅,知识不够丰富,思维尚不成熟,对自己的创新能力会产生怀疑。
我先不发表意见,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请给下面的算式以合理的解释:(自己想,作为一个小秘密)
2+1=1?2(月)+1(月)=1(季度)
3+4=1?3(天)+4(天)=1(周)
1+1=1?1(里)+1(里)=1(公里)
4+9=1?4(点)+9(点)=1点(13点即下午1点)
5+7=1?5(月)+7(月)=1(年)
6+18=1?6(小时)+18(小时)=1(天)
同学们有创造力吗?怎么具有的,课文中是怎样阐述的?找出来。
13段
最后老师归纳幻灯:本文围绕“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从多个层次展开论述。
先剖析了“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方式的错误,解决了人们的思维认识问题,再论述到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的条件,再进而阐明每个人都有创造力的问题,最后水到渠成的归纳出“怎样才能成为有创造力的人”。
思路清晰,举例典型,有说服力。
所以,最后水到渠成的归纳出“怎样才能成为有创造力的人”。
活动四:小结课文
结束语:同学们,生活中事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解决问题方法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我们要坚持不懈地留心生活、发现生活、思考生活、认识生活,这样我们就会捕捉到生活中最美好的瞬间。
最后,我们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来结束这节课――全民族创造
性思维的自由发挥将决定着国家未来的繁荣昌盛。
附:板书设计
谈创造性思维
论点: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
论证方法-----引证举例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