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资料大全
中秋节资料
![中秋节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efa22e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d4.png)
中秋节资料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庆祝。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秋节的资料:
1. 起源和传说:中秋节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农耕文化,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有两个著名的传说与中秋节有关:嫦娥奔月和伯罗奔波。
2. 月饼:中秋节的主要食物是月饼,它代表着团圆和和谐。
传统的月饼一般含有蛋黄、莲蓉、豆沙和五仁等馅料,表面有花纹或图案。
现代的月饼种类繁多,有各种不同的口味和形状。
3. 赏月:中秋节的重要习俗之一是赏月。
传统上,人们会在中秋节晚上聚在一起,观赏明亮的圆月。
有时还会搭建临时的月亮亭以供欣赏。
4. 家庭聚会:中秋节是一个家庭团圆的节日。
人们会回家和家人一起度过这个节日,共同分享食物、赏月和交流。
5. 其他习俗:除了赏月和吃月饼之外,中秋节还有其他的习俗。
例如,贴中秋对联、猜灯谜、打捞菱角、放天灯等。
6. 中秋节在世界各地的庆祝:由于华人的移民和传播,中秋节在世界各地都有人庆祝。
除了中国,许多东亚国家和地区如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也庆祝中秋节。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你了解中秋节的起源、食物、习俗和庆祝方式。
中秋节的资料6篇 .doc
![中秋节的资料6篇 .doc](https://img.taocdn.com/s3/m/cb40a4a90c22590102029daf.png)
中秋节的资料6篇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朝代:唐代作者:刘禹锡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不起,山上长松山下。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创作背景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谪到朗州,桃源县就位于这里。
在这里他不免悲凉之感,所以写了许多诗词以排遣愁绪。
著名的《竹枝词》《浪淘沙》都写于这一时期。
关于桃源他还写有五言诗《游桃源一百韵》七言诗《桃源行》等。
更巧的还有一首《八月十五日夜玩月》是五律,是不是写于桃源就不可知了。
从《游桃源一百韵》中“彩云迎蹑履,遂登最高顶”等诗句看,和这首诗“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是同一回事。
鉴赏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
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
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跌宕之感。
这首诗表面上可以归入游仙诗,把中秋之夜写得如梦如幻。
尤其“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一句已经成为中秋时节人们常用的佳句。
至于其他者怎么理解,可以说百人百解。
有联系刘禹锡仕宦失意,解释后半部分是以仙宫比喻朝廷,盼望早日回归;也有把前半部分解释为用“寒露坠”代指祸福无常,说这是刘禹锡对人生的感慨之作。
也许这种种理解,正好体现了“诗豪”作品多彩的艺术魅力。
篇五:关于中秋节黑板报:月圆时光,银光茫茫关于中秋节黑板报:月圆时光,银光茫茫——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对于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向来十分重视。
对新加坡的华人来说,中秋佳节是联络感情,表示谢意的天赐良机。
亲朋好友、商业伙伴之间相互馈赠月饼,借此表示问候与祝愿。
关于中秋节资料大全
![关于中秋节资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2bbe3e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5.png)
关于中秋节资料大全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以下是关于中秋节的资料大全:
1. 起源和历史:
- 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追溯到周朝。
- 最早的中秋节形式是崇拜月亮的祭祀活动,后来逐渐融入到
民间习俗中。
2. 时间:
- 中秋节又称“秋节”、“八月节”等,农历八月十五。
- 据阳历计算,中秋节通常在9月或10月份的满月夜。
3. 相关传说:
- 最有名的中秋节传说是“嫦娥奔月”,讲述了嫦娥嫁给后羿后,误食不死药而飞上月亮的故事。
4. 月饼:
- 中秋节最传统的食物是月饼,既是传统的糕点,也是亲朋好
友之间的礼物。
- 月饼有多种口味和形状,如蛋黄月饼、豆沙月饼等,花纹也
丰富多样。
5. 赏月:
- 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是赏月,家人团聚在一起,赏月、唱歌、跳舞。
- 中秋赏月是表达对亲人思念之情和美好祝愿的方式。
6. 其他习俗:
- 中秋节还有猜灯谜、玩兔子灯、打地秧龙船等民俗活动。
- 中秋夜期间,还会举行各种文艺演出和传统游戏。
7. 传统文化:
- 中秋节与中国传统的农历节气有关,代表了秋天的丰收和团圆之意。
- 中秋节和其他中国传统节日一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些都是关于中秋节的一些基本资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学习有关中秋节的知识。
中秋节内容资料
![中秋节内容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1ed2c0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1.png)
中秋节内容资料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是农历八月十五日。
它多用来庆祝丰收,也是家人团聚的日子。
以下是中秋节的相关内容资料:1. 起源: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秋天的祭月活动,最早可追溯到商朝。
2. 传说:传说中,中秋节与嫦娥奔月的故事有关。
嫦娥是一个美丽的仙女,她喜欢吃仙丹,后来误食了丈夫的不老不死之草,被贬到月亮上。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人们会在家中摆放月饼和水果,向月亮祭拜嫦娥。
3. 传统习俗:- 赏月:中秋节是赏月的重要节日,人们会去户外喜欢的地方,观赏明亮的月亮。
- 吃月饼:中秋节最经典的食物是月饼,有各种口味和馅料的月饼供人选择。
- 做灯笼:人们会制作各种各样的灯笼来庆祝中秋节,其中最著名的是纸制的灯笼。
- 赏菊花:中秋节也是赏菊花的好时机,人们会去花坛或花展赏花。
4. 节日活动:- 中秋晚会:在中秋节当晚,很多地方都会举办中秋晚会,节目包括舞蹈、音乐表演、戏剧等。
- 中秋联谊:家人团圆是中秋节的重要主题,人们会回家与家人一起享用美食,开展联谊活动。
- 中秋游园会:很多公园会举办中秋游园会,人们可以在游乐设施上娱乐,购买美食和玩具。
5. 相关传统美食:- 月饼:月饼是中秋节的必备食品,有多种口味和馅料,如豆沙、莲蓉、五仁等。
- 柚子:柚子是中秋节必备的水果,象征着团圆和好运。
- 粽子:粽子是一种用糯米和馅料包裹在芦苇叶或竹叶里的传统食物,有咸味和甜味两种。
中秋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通过节庆活动来表达对家人团聚和丰收的祝福。
同时也是个人和社区之间互相交流的好机会,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秋节知识大全
![中秋节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490d56c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9.png)
中秋节知识大全中秋节,又称月圆节、团圆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庆祝。
这个节日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间习俗。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秋节的知识大全吧。
一、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中秋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为流传的是关于嫦娥奔月的传说。
相传,后羿射下九个太阳后,成为英雄,并娶得美女嫦娥为妻。
后羿从西王母处获得不死药,准备与嫦娥共同飞升。
然而,嫦娥在一次误食仙药后,独自飘向月宫。
后羿思念成疾,便在月下设宴,祈求团圆。
由此,中秋节便成了象征团圆、寄托思念的节日。
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1.赏月:中秋节当晚,人们会抬头仰望明亮的满月,寄托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祈求家庭团圆、生活美满。
2.吃月饼: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象征着团圆。
月饼种类繁多,口味各异,常见的有豆沙、五仁、蛋黄等口味。
3.点灯笼:中秋节期间,人们会在家门口或院子里点亮灯笼,寓意着驱散黑暗、祈求光明。
4.赏桂花:桂花盛开于中秋时节,花香四溢。
人们会欣赏桂花,品尝桂花糕、桂花酒等美食,享受节日的氛围。
5.猜灯谜:猜灯谜是中秋节的一项趣味性活动。
在月圆之夜,人们将谜语写在灯笼上,供人们猜测,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
三、中秋节的现代庆祝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中秋节的庆祝方式也在不断演变。
如今,人们除了遵循传统习俗外,还会以更现代的方式庆祝中秋节。
例如:1.家庭聚餐:中秋节成为家庭团聚的时刻,亲朋好友相聚一堂,共享美食佳肴,共度欢乐时光。
2.旅游度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中秋节期间外出旅游度假,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放松心情。
3.网络庆祝:在互联网时代,人们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分享中秋节的喜悦与祝福,传递思念之情。
4.举办文化活动:各级政府和文化机构会举办各类中秋节主题活动,如文艺演出、民俗展览等,丰富人们的节日生活。
四、中秋节的文化意义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代表着团圆、思念、和谐与美满,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家庭、亲情的价值观。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59d41e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a.png)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背景介绍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庆祝。
它是人们欢聚一堂、赏月祈福的时刻,也被称为“团圆节”。
下面是一些关于中秋节的资料内容,供您参考。
月亮与中秋节1. 月亮是中秋节最重要的象征之一。
中秋节的传统俗中,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寓意着团圆和美好的祝福。
2. 月亮有着圆满、明亮的形状,是中秋节团圆之意的象征。
中秋节传统食品1. 月饼:月饼是中秋节必备的食品之一,有很多不同的口味和馅料,如莲蓉、豆沙、五仁等。
每年中秋节,人们都会互赠月饼,传递着祝福和团圆的情感。
2. 柚子:柚子是中秋节特别喜爱的水果之一,因为它的形状和发音与“遇”字相似,寓意着好运和幸福。
中秋节传统俗1. 赏月:中秋节的晚上,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赏月、赏月亮的盛况。
有时还会举办诗词比赛、猜谜语等活动。
2. 点灯笼:人们会在中秋节期间挂灯笼,以示庆祝和喜庆。
3. 做花灯:一些地方会举办花灯展览和制作比赛,展示各种精美的花灯作品。
中秋节传说故事1. 嫦娥奔月:嫦娥是一个传说中的仙女,在中秋节的故事中,她因为偷吃了仙丹而被贬到了月亮上,成为月亮中的仙女。
2. 后羿射日:后羿是一个传说中的英雄,他曾使用神弓神箭射下九个太阳,为人们带来了太阳的光明和温暖。
中秋节与家庭团聚1. 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家庭团聚的时刻,人们会回家与家人共度这一节日,分享团圆的喜悦和温馨的时刻。
2. 中秋节也是表达亲情和友情的时候,人们会互赠礼物、祝福和关心。
以上是一些关于中秋节的内容资料,希望对您的中秋节手抄报有所帮助。
在设计手抄报时,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创意的排版和展示。
祝愿您在中秋节过得愉快!。
中秋节资料大全
![中秋节资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49428c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b.png)
中秋节资料大全中秋节,又称为月圆节、团圆节、嫦娥节,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也就是中秋节这一天,人们将会共同庆祝并感受这个特殊的节日氛围。
下面,我们将从中秋节的历史起源、传统习俗、食品文化、赏月活动、民间故事等方面为大家介绍中秋节的资料。
一、历史起源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周代时期。
那时,人们已经开始用阴历来计算时间,农历八月十五被定为中秋节。
这个节日最初是用来祭祀月亮和感谢丰收的节日。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逐渐发展成一种家人团聚、感恩祈福的传统节日。
二、传统习俗1. 赏月:中秋节的核心活动之一就是赏月。
人们会在这一天晚上,和家人一起赏月,或者在露天空地上合影与拍照,共同欣赏明亮的月亮。
2. 家人团聚:中秋节是一个团聚的节日,人们会努力与家人团聚在一起,一同享受团圆的幸福和温馨。
3. 赠送月饼:中秋节期间,人们会互相赠送月饼,作为表达家人、朋友之间亲情和友谊的象征。
月饼是中秋节最重要的食品之一,有各种各样的口味和馅料。
4. 传统游戏:人们在中秋节期间还会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如放飞孔明灯、掷柚子、比赛吃月饼、猜灯谜等,增加节日的乐趣。
三、食品文化1. 月饼:中秋节最重要的食品是月饼。
月饼是一种圆形的糕点,有各种不同的馅料,如莲蓉、豆沙、五仁等。
由于其寓意团圆,所以人们通常会在中秋节期间赠送月饼,以表达对家人和朋友的祝福。
2. 柚子:柚子也是中秋节期间常见的水果。
柚子的外皮可以剥掉,里面的果肉可以直接食用。
人们相信吃柚子可以带来好运和健康。
3. 汤圆:在南方地区,人们通常会食用汤圆来庆祝中秋节。
汤圆是一种圆形的糯米团子,有各种不同的馅料,如芝麻糊、红豆沙、花生、绿豆沙等。
四、赏月活动中秋节的赏月活动是这个节日最具特色的一部分。
人们会在晚上和家人一起赏月,或者参加社区举办的赏月活动。
除了赏月,人们也会欣赏月亮的优美并尝试着通过诗歌、歌曲、故事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关于中秋节的资料大全
![关于中秋节的资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250341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64.png)
【导语】农历⼋⽉⼗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传统节⽇。
⼋⽉⼗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叫“仲秋节”。
下⾯是©⽆忧考⽹整理发布的《关于中秋节的资料⼤全》,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忧考⽹!篇⼀ 中秋之夜,⽉⾊皎洁,古⼈把圆⽉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称⼋⽉⼗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们常⽤“⽉圆”、“⽉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更是以⽉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李⽩的“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的“春风⼜绿江南岸,明⽉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的节⽇,祭⽉赏⽉是节⽇的重要习俗。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秋天祭⽉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之风,到了后来赏⽉重于祭⽉,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中秋赏⽉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的名篇中都有咏⽉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赏⽉活动更具规模。
我国各地⾄今遗存着许多“拜⽉坛”、“拜⽉亭”、“望⽉楼”的古迹。
北京的“⽉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修造的。
每当中秋⽉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饼、⽯榴、枣⼦等⽠果供于桌案上,拜⽉后,全家⼈围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
现在,祭⽉拜⽉活动已被规模盛⼤、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饼是节⽇的另⼀习俗,⽉饼象征着团圆。
⽉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
苏东坡有诗写道:“⼩饼如嚼⽉,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饼饱装桃⾁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篇⼆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书中。
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淆,中秋⼣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始于宋朝,⾄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之⼀。
中秋知识点
![中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650314f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61.png)
中秋知识点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之一。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中秋节相关的知识点。
1. 起源与传说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最早可追溯到商朝时期。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很多传说,其中最有名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相传,在远古时代,有十个太阳轮流照耀大地,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后来,英雄后羿射下九个太阳,拯救了人间。
为了纪念后羿的功绩,人们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举行祭月活动。
2. 月饼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
月饼是一种圆形糕点,外皮酥脆,内馅丰富多样。
有传统的五仁、莲蓉、豆沙等口味,也有现代创新的巧克力、冰淇淋等口味。
月饼象征着团圆和美好的祝福,通常在中秋节当晚与家人一起分享。
3. 赏月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是赏月。
人们在中秋之夜会提前准备好水果、茶叶、月饼等,聚集在户外或阳台上,欣赏皎洁的明月。
传统的赏月活动还包括观赏月亮的阴晴圆缺、欣赏月下花影等。
此外,赏月还与诗词歌赋有关,许多文人墨客在中秋节这一天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4. 灯笼灯笼是中秋节的传统装饰之一。
人们在中秋节期间会挂起各式各样的灯笼,包括纸灯笼、花灯、彩灯等。
灯笼寓意着光明和希望,也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花灯游行花灯游行是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在一些地方,人们会制作各种精美的花灯,然后在节日当晚举行花灯游行。
花灯游行的队伍通常由各式各样的灯笼组成,形成一道绚丽多彩的景观,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赏。
6. 传统习俗中秋节还有一些传统的习俗,如赏桂、祭月、拜月等。
在中秋节期间,人们会采摘桂花、挂桂枝,寓意着团圆和美好的祝福。
此外,一些地方还有舞龙舞狮、打秋千等传统民俗活动。
中秋节不仅是传统的节日,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了解中秋节的起源、传统食品、赏月、灯笼、花灯游行等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希望大家在中秋节能与家人团聚,共度一个温馨而美好的节日。
中秋节的资料内容
![中秋节的资料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c17ca3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4.png)
中秋节的资料内容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等,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古老的中国农历八月十五日(阳历9月中下旬)庆祝的节日。
下面是关于中秋节的一些资料内容。
1. 起源与传说:
-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农业社会,是为了庆祝丰收的节日。
- 传说中,中秋节与嫦娥奔月的故事息息相关。
嫦娥因误服仙药而飞升至月宫,中秋节是人们以焚香、赏月、祭拜嫦娥的方式来祈福和感谢的日子。
2. 月饼:
- 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有着多种口味和形状。
传统的月饼一般是圆形的,象征团圆。
- 月饼的内馅有多样性,如莲蓉、豆沙、五仁等。
- 月饼通常是由亲友、家人以及团队之间互赠,作为表达祝福与团圆之意的礼物。
3. 赏月:
- 中秋节的习俗之一是赏月,人们会在室外或户外空旷处观赏明亮的月亮。
- 月亮有时代表着团聚、家庭和友情。
- 许多地方还会举办赏月活动,如乘船赏月、登山赏月等。
4. 其他习俗:
- 中秋节还有一些其他的习俗,如:祭拜月神、敲击铁琴、
猜灯谜、女儿节等。
- 中秋节也是中国的国庆长假期间之一,人们会利用这个假期与家人团聚,共度欢乐的时光。
5. 中秋节的传播:
- 中秋节不仅是中国的文化节日,在华人圈、东亚国家和东南亚地区也被广泛庆祝。
- 中秋节的文化价值和庆祝形式也得到了世界各地的认可和传播。
这些资料内容可以帮助人们更加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庆祝方式和与之相关的传统习俗。
中秋节资料大全
![中秋节资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6c5b57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4.png)
中秋节资料大全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公历九月中旬)举行,也是一个家庭团圆的日子。
以下是关于中秋节的详细资料:
1. 起源: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月节,最早可追溯到周朝。
后来,中秋节成为汉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并逐渐发展成为与春节相媲美的盛大节日。
2. 历史意义:中秋节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意义。
明朝时,中秋节成为国家的重要庆典,朝廷每年都会设宴祭祀,并在北京皇城紫禁城广场上举行盛大的月亮祭典。
3. 民间习俗:中秋节有丰富的民间习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习俗:
- 吃月饼:中秋节的最大特色之一是吃月饼。
传统的月饼有
很多种类,如莲蓉、豆沙、五仁等。
- 赏月:家人通常会一起赏月,特别是在月圆之夜。
赏月时,人们会聚集在一起,品尝着月饼、柚子等食物,一边欣赏月亮的美丽。
- 点灯笼:民间有在中秋节点亮彩灯和灯笼的习俗。
彩灯和
灯笼常常以动物、植物、神话人物等形象进行装饰,给人们带来节日的氛围。
4. 传说故事:中秋节与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事有关。
最有名的故事是嫦娥奔月和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是一个关于美女和月亮的故事,后羿射日则是关于英雄神射和救人的故事。
5. 地区差异:虽然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各地区在庆祝方式上有所差异。
例如,在南方地区,人们喜欢种植花灯、舞龙舞狮,而在北方地区,人们更喜欢吃水果、玩游戏等。
中秋节是一个团圆和祈福的节日,人们通过共同参与各种活动来表达亲情、友情和祝福。
这个节日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人们感受到家庭团聚的温暖和幸福。
中秋百科知识
![中秋百科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02fab1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c.png)
中秋百科知识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月神崇拜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家庭团圆、赏月、品尝月饼的节日。
以下是关于中秋节的一些百科知识。
一、起源与传说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月神崇拜活动。
传说古时,夸父追日,为了追赶太阳,不慎导致地球上所有水源枯竭,人们生活困难。
于是,玉帝派织女嫁给牛郎,二人育有两个孩子。
后来,玉帝感动于织女的勤劳和孩子们的孝顺,便让他们在每年的八月十五相会一次。
此后,人们便在这一天赏月、祭祀月神,以感谢月神的恩赐。
二、赏月文化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是赏月。
在这一天,人们会提前准备好月饼、柚子、葡萄等美食,然后与家人、亲友一起赏月。
赏月时,人们会敬献香烛、水果等物品,并对着明亮的月亮祈求好运和幸福。
这一传统源于古人对月亮的崇拜,也体现了人们的思乡之情和团圆的渴望。
三、月饼文化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美食是月饼。
月饼的外皮多为金黄色,内馅多种多样,有豆沙、莲蓉、五仁等口味。
传统的月饼通常是圆形的,寓意着团圆和完整。
近年来,各地也推出了各种创新口味的月饼,如冰皮月饼、巧克力月饼等。
无论是传统还是创新口味的月饼,都是中秋节不可缺少的美食之一。
四、民俗活动除了赏月和品尝月饼,中秋节还有一些特色的民俗活动。
比如,广东地区的“猜灯谜”活动,人们在灯谜上猜字、猜成语,增强智力和娱乐性。
此外,一些地方还有舞龙、舞狮、打秋千等传统表演和游戏,让节日更加热闹喜庆。
五、中秋节习俗的变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秋节的习俗也在不断变迁。
比如,现代人更注重亲情和友情的交流,中秋节成为亲友团聚的重要时刻。
同时,一些地区也开始创新中秋节的庆祝方式,如举办音乐会、灯光秀等文艺活动。
这些变化既保留了中秋节的传统内涵,又赋予了节日更多的时尚元素。
六、与其他节日的联系中秋节与其他节日之间也有一些联系。
比如,中秋节和春节一样,都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两个节日之一。
中秋节知识大全简短
![中秋节知识大全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353b780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9.png)
中秋节知识大全一、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源于古代祭月节。
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
同时,根据中秋节的起源,还有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传说故事,为中秋节增添了浓厚的神秘色彩。
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活动中秋节期间,人们会进行一些具有传统特色的活动和习俗。
其中最为普遍的是赏月和吃月饼。
此外,还有赏桂花、猜灯谜、玩花灯等传统习俗。
这些习俗历史悠久,流传至今,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三、中秋节的美食文化中秋节期间,最具代表性的美食是月饼。
月饼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品种,如:豆沙、五仁、蛋黄莲蓉等。
此外,还有各种传统食品如:桂花糕、芋头饭、糍粑等。
这些食品不仅口感独特,而且寓意吉祥如意,为中秋节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四、中秋节的赏月活动和诗词欣赏赏月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在中秋之夜,人们抬头仰望天空,欣赏明月高悬的壮丽景象。
许多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白的《把酒问月》等。
这些作品展现了人们对中秋节的情感和感悟。
五、中秋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感恩之情,还寓意着团圆和和谐。
在中秋节期间,人们会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共度佳节,这体现了中秋节与家庭、朋友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意义。
六、中秋节与家庭、朋友的关系和意义中秋节是一个强调家庭团聚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同时,中秋节也是朋友相聚的时刻,人们会邀请亲朋好友一起赏月、品尝美食,传递友谊和温暖。
因此,中秋节对于促进家庭和睦、加强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七、中秋节的文化交流和传承价值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承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秋节也逐渐走向世界各地,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如:中秋晚会、灯谜比赛等,可以增进国际友人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中秋节的传统资料
![中秋节的传统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bbbca6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11.png)
中秋节的传统资料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它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庆祝。
作为家庭团聚和感恩的时刻,中秋节有着丰富的传统资料,其中包括传统的食物、习俗和故事。
下面将为您介绍中秋节的传统资料。
一、传统食物1. 月饼:月饼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食物,它的外皮酥脆,内馅丰富多样,比如莲蓉、豆沙、五仁等。
团圆的象征形状和美味的口感使得月饼成为中秋节不可或缺的食品。
2. 柚子:柚子在中秋节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柚子圆润而饱满,寓意着团圆和丰收。
人们常常在中秋节赠送柚子,希望能够将好运带给亲朋好友。
3. 螃蟹:中秋节正值螃蟹大量上市,因此螃蟹也成为中秋节的传统食品之一。
人们常常借助中秋节的时机,与家人朋友共同享用美味的螃蟹。
二、传统习俗1. 赏月:中秋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是赏月。
人们在这一晚上会聚集在户外或开放的场所,一起赏月。
一轮明亮的圆月常常被人们称为“中秋之月”,赏月也象征着家人团聚、心灵相通。
2. 点灯笼:灯笼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装饰物。
人们会在家门口或院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灯笼,包括红灯笼、彩灯等。
灯笼的火光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3. 玩花灯:在中秋节期间,人们也会玩花灯。
花灯是一种艺术品,制作精美,形式多样。
人们在心灯和花灯的照耀下,结伴外出,一同欣赏灯光表演。
三、传统故事1. 嫦娥奔月:中秋节的传说故事之一是关于嫦娥奔月的。
相传,古代有十个太阳,使得人间大旱,后羿帮助人民射下九个太阳,被封为王后后表示嫉妒,后羿将仙草让给王后,王后吃下后即飞向月亮成为嫦娥,由于后羿得到仙丹,每月廿九噴飛長嘯,嫦娥也就在每年八月十五被後羿變得稍透輕磁,只有同在天國的老實性之民的思念之力,她既成為了只有外貌,沒有內涵的中國傳說之美。
2. 后羿射日:传说中,后羿是古代的一位神射手,他曾经射下九个太阳,拯救了人们。
后羿射日也成为中秋节的传统故事之一。
在中秋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以特定的方式庆祝并弘扬传统文化。
除了传统的食物、习俗和故事,中秋节还有许多其他的传统资料,例如龙舟赛、诗词歌赋等,这些都是中秋节独特的魅力所在。
中秋节知识大全
![中秋节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7d3823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a.png)
中秋节知识大全中秋节,又称月夕、八月十五、追月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下面将为您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传统习俗、食物与饮品以及现代庆祝方式等相关知识。
一、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月节。
相传,古代人们为了祈求丰收与家庭团圆,便选择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向月亮祭祀。
后来,这一习俗逐渐演变成了中秋节。
传说嫦娥奔月,成为了中秋节的主要传说故事。
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1. 赏月:中秋之夜,人们都喜欢出门赏月。
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共同欣赏圆圆的月亮,寄托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 吃月饼:中秋节最经典的吃食当属月饼。
传统的月饼有蛋黄、豆沙、莲蓉等多种口味,象征着团圆和美好的寓意。
3. 点灯笼:人们喜欢在中秋节期间点亮各种各样的灯笼,营造热闹的节日氛围。
4. 猜灯谜:猜灯谜是中秋节的传统活动之一。
人们在灯谜前思考着答案,增进了智力和娱乐的乐趣。
三、中秋节的食物与饮品1. 月饼:已经提到过月饼的重要性,它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
2. 柚子:柚子是中秋节的特色水果,象征着团圆和好运。
3. 莲藕:莲藕在中秋节时节最为鲜美,被用来烹饪各种美味的菜肴。
4. 红豆糕:红豆糕是一道传统的中秋节糕点,制作精细,味道香甜。
5. 龙眼:龙眼是中秋节常见的水果之一,寓意着丰收和幸福。
四、现代中秋节的庆祝方式1. 网络祭月: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来一起分享赏月的快乐。
网上的月亮视频和图片,弥补了与亲人团聚的遗憾。
2. 中秋晚会:很多城市都会举办中秋晚会,演出节目丰富多样,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观赏。
3. 旅游观光:中秋节正值秋高气爽的季节,很多人会选择出游,欣赏秋天的美景,与家人共度佳节。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希望您对于中秋节有更深的了解。
这个传统的节日代表着团圆和思念,也象征着丰收与幸福。
无论您是通过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最重要的是与家人朋友共享快乐时光,共同度过一个难忘的节日。
中秋节的资料你知道有哪些
![中秋节的资料你知道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eaa6a9c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13.png)
中秋节的资料你知道有哪些有关中秋节的资料你知道有哪些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中秋节的资料你知道有哪些,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中秋节的资料你知道有哪些1中秋节简介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北宋京师。
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
中秋节节日知识大全
![中秋节节日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94fe350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8.png)
中秋节节日知识大全共20个1. 日期:中秋节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即农历秋分之后的第一个满月。
2. 月亮:中秋节的主题之一是赏月。
在这一天,人们喜欢一家人一起赏月,赏月有助于家庭团聚。
3. 吃月饼:中秋节最著名的传统之一是吃月饼,这些圆形的糕点代表团圆和圆满。
4. 传说:中秋节有着许多不同的传说,最著名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5. 灯笼:人们常在中秋节挂灯笼,灯笼的形状和颜色各异,营造出欢快的氛围。
6. 家庭团聚:中秋节是家庭团聚的重要节日,人们常回家与家人共度这一节日。
7. 赏桂花:中秋节时,桂花盛开,人们喜欢赏桂花,桂花也是月饼的香料之一。
8. 烧香:人们在中秋节也常烧香拜月,祈求平安和好运。
9. 地区:中秋节是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传统节日,各地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和传统。
10. 舞狮:有些地方会在中秋节表演舞狮,以庆祝节日。
11. 家禽赛事:在一些地方,家禽(如鸽子和鸡)比赛也是中秋节的一部分。
12. 月饼种类:月饼有多种口味和馅料,包括豆沙、莲蓉、蛋黄和肉类等。
13. 外国庆祝:中秋节也在一些东亚国家和地区庆祝,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14. 中秋节歌曲:中秋节有一些流行的歌曲,如《月儿圆》和《问中秋》。
15. 团圆饭:人们常在中秋节举行特别的团圆饭,享受美食和家庭聚会。
16. 月亮传说:月亮在中秋节时被认为特别明亮和圆润,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17. 赏月活动:一些地方会举办露天赏月活动,邀请人们一起赏月,唱歌和跳舞。
18. 现代庆祝:除了传统的庆祝方式,现代中秋节也包括灯光秀、焰火和各种文化演出。
19. 商业机会:中秋节也是商家的商业机会,各种中秋节礼品和装饰品在市场上热销。
20. 中秋节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中秋节的十大知识点
![中秋节的十大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3839f6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0.png)
中秋节的十大知识点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知识点如下:1.起源: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月活动。
据传,中秋节最早是古人祭祀月亮和感恩丰收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为家庭团聚、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2.时间:中秋节日期在农历八月十五,通常在9月份的一些日子。
由于农历和公历的差异,中秋节的具体日期每年都会有所变动。
3.月饼:中秋节最著名的食品是月饼。
传统的月饼是圆形的,有多种口味,例如莲蓉、豆沙、五仁等。
月饼寓意着团圆和完美,通常在赏月时与家人、亲友一同分享。
4.赏月:中秋节的一个重要活动是赏月。
在这一天晚上,人们会在户外或室内布置庭院,点亮灯笼,围坐在一起赏月。
月亮在中秋节的晚上通常会比平时更加明亮、圆润。
5.诗词:中秋节是中国文人的重要创作主题之一、许多古代文人都会写有关中秋节的诗词。
其中最有名的是唐代文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传说故事:中秋节有很多与月亮相关的传说故事。
最著名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传说中,嫦娥是一个美丽的仙女,她善良而聪明,最后她因为吃了仙丹而变成了仙女,飞上了月亮。
7.江南水乡:中秋节也是江南水乡的一个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在江边、湖畔等水域边观赏月亮,欣赏月亮的倒影在水面上,这是一幅充满诗意的景象。
8.江瑶柱:中秋节还有一个特殊的节目,叫做“江瑶柱”。
江瑶柱是一种特别的香肠,内含有鸭肉、鸡肉、猪肉等多种肉类和香料,制作工艺非常复杂。
江瑶柱寓意着人们希望自己像月亮一样圆满、圆润。
9.传统习俗:中秋节还有一系列的传统习俗。
除了赏月和吃月饼外,人们还会悬挂艾草和菊花,以驱邪和祈福。
同时,还有舞龙、舞狮、打太极等相关表演,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10.文化传承: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千年来,中秋节一直作为家庭团聚、友情、亲情和爱情的象征,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通过了解这十大知识点,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文化内涵和庆祝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资料大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称八月节,XX年的中秋节是:XX年9月8日。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北宋京师。
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
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
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
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
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
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
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
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
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
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其起源说法多种。
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
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
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
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民国年间,南京的月饼市场为广(帮)式、苏(帮)式和本地(帮)产“三分天下”,广式的馅料以火腿、枣泥、椰蓉等为主,厂商以冠生园为首,其次有大三元、康乐园等。
它们以声势浩大的广告战为手段,在报上刊登巨幅广告,于橱窗布置霓虹灯。
着名的苏帮厂商有小苏州、太平村、稻香村,在广告制作上颇具海派特色,爱搞噱头;苏式月饼质量不逊于广帮,价格则较之便宜,故而节后盘点,财源滚滚胜于广帮。
广帮的顾客是达官贵人、豪商巨贾;苏帮的顾客多为小康人家;而广大普通市民则乐趋本帮,虽然其馅料不过是荤五仁、素椒盐两种,全市100多家本帮点心铺的店容店貌亦老气横秋,既不布置橱窗,更不打广告,但都靠质量和诚信及价廉赢得顾客盈门,市场份额相对广帮、苏帮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
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
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
《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朝日之朝,夕月之夕。
”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
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
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
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
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
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
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
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六年)。
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
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
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
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
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
”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
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
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
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
”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
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
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
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
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
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
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叭哒嘴”,更讨人喜欢。
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
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
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
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
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