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财政学原理分析我国收入分配现状的思路
运用财政学原理分析我国收入分配现状的思路
运用财政学原理分析我国收入分配现状的思路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对于任何社会公平的实现都是必需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系转向市场经济体系,相应地收入分配制度从单一的按劳分配也调整适应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同时,国家的政策也在支持和鼓励一部分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全民富裕。
取得的成效是卓越的,但居民收入的差距却在这样繁荣的环境中进一步拉大,贫富悬殊。
中国收入分配存在差距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等,且差距有不断拉大的趋势。
收入差距悬殊,收入分配缺失公平机制,极其容易聚焦社会矛盾和社会失衡,无疑对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是有阻碍作用的。
根据大部分学者的观点,城乡收入差距是现今影响最大的收入差距,也是影响中国收入差距扩大最重要的因素。
中国的收入不公问题的解决,或许很大程度上首先依赖于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解决。
但总体而言,中国收入差距问题的存在是多层面的,且极具有结构性特征。
对在收入分配差距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城乡收入差距需要做一个系统的分析和思考,其次会涉及地区和行业差距的相关解析,最后会对现状和出路问题做一个概述。
引起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及造成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发展过程中本身产生收入差距;国家长期以来失衡的城乡发展政策和因此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城乡劳动力市场存在着高度的市场分割状态等等。
经济结构调整、群体结构划分及出于整个国家经济战略的角度,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城乡收入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但随之而来的是城乡政策不平衡导致社会经济结构城乡二元化,农村的发达程度远远落后于城市,如果说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是导致城乡收入存在差距的基本原因,那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存在则可能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的潜在根源。
劳动力市场分割缺失效率且影响收入分配公平,带来的社会影响是消极的。
长期以来,国家政策对工业和城市建设有明显的偏性,不均衡的政策使得农村、农业和农民不断地为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作出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及不断的让步。
改善我国收入分配现状的政策思路
改善我国收入分配现状的政策思路
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出现了明显的改善,严重的不平等现象得到了缓解,但是还有不少的政策空间可以改善我国的收入分配现状。
下文将对改善我国收入分配现状的政策思路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找出政策建议。
首先,加大增值税下放。
即将更多增值税费用下放到地方,以加强地方政府支出能力,充分利用政府资金有效地推进收入公平分配。
其次,提高教育投入。
将教育资金向偏远地区投入,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提高劳动力就业水平,进而改善收入分配不均现象。
再次,完善社保制度。
改革社会保险制度,加大社会保险资金投入,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以期缓解贫困家庭的负担,减少贫富差距,改善收入分配现状。
此外,还应加大低保资金投入。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充分发挥低保资金的作用,更好地支持贫困家庭,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增强贫困家庭的收入,改善收入分配现状。
最后,还应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
建立更加完善的金融市场法规,完善监管机制,规范金融机构的运行,强化金融服务平等,以期让金融服务惠及更多群体,改善收入分配现状。
综上所述,改善我国收入分配现状的政策思路包括:增加增值税下放,提高教育投入,完善社保制度,加大低保资金投入,强化金融市场监管。
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注重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提高收入公平分配的效率和公平性,改善我国的收入分配现状。
浅析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及改革思路
浅析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及改革思路摘要: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在居民收入整体、城乡之间、行业间以及地区间等方面正在呈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趋势已经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设计新的收入分配政策,以解决由分配不公平带来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收入分配;收入差距;公平分配;制度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拉大,这表明在收入分配过程中,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各个环节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拉大的问题,尤其是收入调节及再分配机制的缺乏,使得分配结果的不平等变得越来越严重,不公平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较大程度上有损于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最终也将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一、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1、居民收入整体差距进一步扩大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来衡量居民收入差异状况,根据世界银行专家的估计,我国基尼系数从1980年的0.30上升到2008年的0.45,大部分经济学家对中国基尼指数的估计在0.45和0.5之间。
有的甚至认为已超过0.5,远高于0.4的世界警戒标准。
如此大的收入差距也将中国和东亚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分配结构区分开来,与金砖四国(BRIC)相比,中国的收入差距也仅仅略低于巴西,而高于俄罗斯和印度。
北京师范大学的李实教授指出,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这样的速度是世界上少有的,这说明我国的收入差距正不断拉大。
并且这种扩大的趋势似乎仍在持续。
2、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居高不下一直是我国收入分配的一个特点。
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先于城镇,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因此在改革开放初期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一度出现了缩小的情况。
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虽然若干年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过缩小。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及财税调节政策研究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及财税调节政策研究【摘要】收入分配问题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持续更新的一个问题,在我国整体经济社会制度中,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政策在居民收入分配中起到调节管控作用,国家政府会运用适当的财政政策调节收入分配。
改革开放推出一系列革新措施,国内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呈现出扩大趋势,继续运用强大的财政政策给予调节。
本文通过对我国一线城市的收入分配以及财政调节的状况进行详细的数据研究,具体提出了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明显的表现,并且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的理论指出了相应的调整措施。
【关键词】国民收入财政税收调节政策一、我国的收入分配现状分析在大量市场数据调研下,具体衡量我国不同发展程度的城市收入分配差距的不同,在明晰这些基础数据的基础上才能够去制定和运用相关的财政政策。
(一)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扩大改革开放带动着我国社会领域各个行业的蓬勃发展,在改革开放先行进行的一线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而收入差距也在逐渐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扩大趋势。
据明显的数据统计分析显示,从1985年到2005年,此近20年间,我国的人均GDP值增长了近18倍。
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地区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此20年间增长了八倍左右,而城镇地区的居民的纯收入则增长近15倍。
伴随着城市和农村不同地区收入增长的速度不同,城乡居民之间呈现出的收入分配差距巨大。
从恩格尔系数的层面来看,城镇和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正逐渐下降,在19世纪80年代末期,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8%左右,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而在20世纪开始之初,乡村地区居民则刚达到小康水平。
此时,城镇与乡村分别实现了富裕和小康,据此也呈现出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分配存在一定差距。
(二)城镇居民内部和乡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明显不仅仅是城镇和乡村之间收入差距明显呈现出扩大化趋势,城镇居民内部以及乡村居民内部的可支配收入差距也十分明显,相同相近地域上出现的差距显而易见。
财政收入分配(推荐五篇)
财政收入分配(推荐五篇)第一篇:财政收入分配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实现方案设计一.我国收入分配现状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很多突出问题,如国民收入不平衡,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土地开发冲动与调控目标相互矛盾,居民收入占GDP 比重持续下降从而制约了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等。
此外,由于市场秩序不规范、竞争条件不平等等原因,使得不少生产性企业效率低下,转而从事炒房、炒股等分配性努力,扭曲了资源配置格局和利益关系。
这些问题的存在,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们对此进行的测算结果显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中,企业所得增长较快,居民所得增长较慢,政府所得波动不大;再分配格局中,由于各种制度外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的快速增加使政府所得份额上升明显,企业在再分配格局中居于弱势地位,居民所得继续呈下降趋势。
各主体内部分配结构的变化特点是:政府部门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收支结构不平衡,地方政府的非预算收入激增;企业部门内部垄断行业利润增加大于竞争性行业,利润向少数行业集中;居民劳动报酬份额不断下降且会在较长时间内延续,居民部门内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分配关系的演变大体分为向居民倾斜(1978—1995 年)和向政府、企业倾斜(1996 年以后)两个阶段。
2000—2007 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65.5%下降到57.5%,下降8 个百分点,政府和企业占比则分别提高5.2 个和2.8 个百分点。
这一期间,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态势,不同行业就业人员之间(尤其垄断性行业与竞争性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更是不断扩大,低收入群体收入增幅明显放缓。
就此看,不是城市经济发展太快了,不是房地产业发展太快了,而是城市普通居民(包括企事业单位职工、普通公务员)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化发展进程和内生性有效需求的提升要求。
财政学解决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
财政学解决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经过了一个长期的探索和发展时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们不断地改善原来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近些年来,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收入,积极调节收入分配,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但是收入分配制度至今仍相对滞后,主要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偏低,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的收入差距都有拉大的趋势,收入分配秩序严重不规范。
针对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从财政学的角度采取很多措施,但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
合理进行资源和收入的分配,保证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国家财政的支出规模和方向会给市场一个指示。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两个指挥官,一个是市场而另一个就是国家的宏观调控。
财政无疑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所以我国政府要针对我国发展的现状和不平衡性,调整资源的分配,鼓励一些弱势行业的发展,对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增加投入规模,要引导资源和资金向欠发展地区流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严格控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实现“有保有压”。
实现先富带后富,达到共同富裕。
我们可以调整这些方面的支出来改善分配的不均衡性。
首先、社会消费性支出。
我国的财政支出覆盖面很广,在行政管理和国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现在政府要做的是要加大对科教文卫方面的支出。
我国是人口大国,国民素质的高低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发展。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家之间的竞争往往表现在人才之间的竞争。
所以完善义务教育,加大科技投入是目前较重要的。
其次、财政投资性支出。
我国还需要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完善投融资制度。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
城乡差距的拉大迫切要求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
财政学对收入分配与贫富差距的研究
财政学对收入分配与贫富差距的研究财政学是研究政府开支与收入的学科。
它关注着国家财政的运行和分配。
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则是财政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财政学对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的研究。
首先,财政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
收入分配的不均常常导致贫富差距的存在。
通过财政学的方法,我们可以调查和分析导致收入不均的因素,如税收政策、财政支出和社会福利等。
这些因素对收入分配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这些因素,我们可以找到减少收入不均的途径。
其次,财政学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和设计收入分配政策。
通过对现有政策的评估,我们可以确定其对贫富差距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例如,通过分析税收制度,我们可以提出税收重分配的建议,以减少富人和穷人之间的财富差距。
同时,在设计社会福利政策时,财政学也可以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建议,从而实现更公平的收入分配。
此外,财政学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在过去的研究中,有人认为收入分配的不均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而有人则持相反的观点。
通过财政学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评估不同收入分配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为制定合理的政策提供依据。
这有助于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另外,财政学研究还探讨了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对社会稳定性和公民参与的影响。
贫富差距的扩大通常会引发社会不满和动荡,对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分析和评估,财政学可以为政府提供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的建议,从而降低社会不满情绪,促进公民参与。
综上所述,财政学对收入分配与贫富差距的研究至关重要。
通过财政学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并设计相关政策来缩小贫富差距。
这有助于实现更公平和可持续的社会发展。
通过财政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为政府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和谐。
请注意,本文仅供参考,具体内容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改。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与财政政策调节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与财政政策调节摘要收入分配不平等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我国面临的挑战之一。
本文将探讨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并分析财政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
主要内容包括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影响、财政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建议。
1. 引言收入分配是指社会成员通过参与经济活动获得的收入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情况。
收入分配不平等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都面临着收入差距扩大、贫富差距拉大的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收入分配问题。
2. 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仍然存在。
我国的收入分配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2.1 基本收入不平等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农村地区的收入普遍低于城市地区。
同时,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比较明显。
2.2 高收入人群增加近年来,我国高收入人群的数量在增加,这导致了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加剧。
2.3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很多弱势群体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平。
3.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影响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收入分配不平等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3.1 社会不公平收入分配不平等会导致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增加,引发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3.2 消费能力不足较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缓慢,他们的消费能力相对较低,这可能会影响整体经济的发展。
3.3 增加税收压力收入分配不平等可能导致富人税收负担减少,从而增加了穷人的税收负担。
4. 财政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财政政策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国政府通过财政政策来促进更加公平的收入分配。
财政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主要作用包括:4.1 提高基本收入水平政府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供社会救助等方式,增加弱势群体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机制和手段
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机制和手段1.税收调节:通过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通过适当提高高收入群体的税负,减轻低收入群体的税负,实现收入再分配。
这可以通过增加高收入群体的所得税率,降低低收入群体的税负或免征特定的消费税等方式来实现。
此外,对高收入群体的财产税和遗产税也可以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2.社会保障调节: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将部分财政支出用于向低收入群体提供社会保障和福利,减轻其生活压力,实现收入再分配。
此外,还可以通过提供低收入家庭的教育补贴、住房补贴等方式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
3.教育和技能培训:通过加大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从而实现更好的收入分配。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免费或资助的教育和培训机会,减轻低收入群体的负担,并帮助他们提高自身能力。
4.公共服务供给:通过加大公共服务供给的力度,提供更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如教育、医疗、安全等,以促进社会公平和增进社会福利。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公共投资,改善低收入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
5.财政扶贫:通过加大财政扶贫力度,向低收入群体提供直接的资金和物质支持,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贫困补助金、农村综合开发补贴、产业扶贫项目等方式,改善低收入群体的经济状况。
6.收入差距监测:建立完善的收入差距监测机制,及时了解和分析社会收入差距的状况和变化趋势,为政府制定合理的财政调节措施提供依据。
政府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各类收入差距数据,制定相应的调控政策,确保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总的来说,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机制和手段是多样化的,旨在通过税收调节、社会保障、教育培训、公共服务供给、财政扶贫和收入差距监测等方式,实现收入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和增进社会福利。
这需要政府制定合理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支出投入,并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确保财政调节的效果和效率。
改善我国收入分配现状的政策思路
改善我国收入分配现状的政策思路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国民收入分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是,由于历史、社会和经济的原因,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仍存在较大的不均等性。
在新的背景下,解决收入分配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对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改善我国收入分配现状,政府应采取多种政策措施,具体包括:首先,加强收入分配机制的科学化建设。
要坚持改革去官僚、改善分配机制,为全面改善收入分配现状创造良好条件。
建立以扩大居民收入为主线的分配结构,使国民收入分配现状更加公平合理。
其次,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要切实做好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
加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力度,进一步保障困难群体的收入来源,促进收入的公平分配。
再次,全面发展社会教育。
要抓好现行高等教育制度的完善,同时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等普通教育资源的供给。
建立适合国情的教育体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并加强就业能力培训,实现收入的合理分配。
此外,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要加强救济政策的实施,完善低保、特困救助等政策,保障极度贫困地区人民的基本生活,促进贫富差距的缩小。
此外,还要制定有力的房产税、资源税等法律法规,以宏观调节收入分配结构,促进收入分配优化。
最后,引导从严监管劳动力市场。
要严厉打击一切形式的劳动力剥削行为,维护劳动者合理分享收入和社会保障的权利,促进劳动报酬的合理分配,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
总之,改善收入分配现状是一项复杂的多方面的工作,与此同时,政府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持续改善收入分配现状,真正实现公平、均衡的收入分配。
简述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当前改革思路
简述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当前改革思路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主要包括国家收入分配和个人收入分配两个层面。
在国家收入分配方面,我国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收入分配,包括财政转移支付、社保基金等。
其中,财政转移支付是政府通过各种形式将收入从一些相对富裕的地区转移到一些贫困地区的一种手段。
社保基金则是指国家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向低收入人群提供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服务。
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我国目前仍存在较大的收入差距。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我国2019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506元,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990元,两者相差近两倍。
同时,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之间也存在较大的收入差距。
为了改善收入分配不平衡问题,我国政府实行了多项改革。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个税改革。
从2018年起,我国大力推进个税改革,将原有的五级税率调整为七级税率,同时增加了个税起征点,减轻了中低收入人群的税负。
另外,政府还推出退休金养老金并轨改革,将企业职工退休金和城乡居民养老金整合在一起,旨在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除了这些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政府还在加强收入分配制度的公正性方面进行了努力。
例如,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收入分配制度公正性工作的意见》,政府将通过税收调节、统一调整制度和扶贫帮困等措施减少收入差距。
总体而言,我国仍在不断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未来,政府将进一步强调社保、税收、收入政策等方面的协调配合,以实现收入分配制度的更加公正和合理。
我国财政收入分配职能弱化问题及其破解——基于部门利益视角的国民收入分配现象与思考
我国财政收入分配职能弱化问题及其破解——基于部门利益视角的国民收入分配现象与思考作者:江依妮来源:《理论导刊》 2014年第2期江依妮(广东行政学院省情研究中心,广州510053)摘要:当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象日益突出,这是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弱化的表现,与我国当前的财政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的现象不无关系。
部门利益的固化与扩张,带来横向的部门财力割据,影响了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的有效发挥;加剧了纵向的财力上收,使地方财政困难,公共服务能力不足。
因此,必须改革决策与行政不分的行政体制和零碎化的财政分配方式,使政府决策与执行分离,部门将行政审批权归还于政府决策机构;通过竞争性财力分配、零基预算与绩效预算,解决部门固化自身财政利益的问题。
关键词:财政;收入分配;部门利益;行政审批权;体制改革中图分类号:F8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2-0027-04作者简介:江依妮(1983-),女,江西黎川人,管理学博士,广东行政学院(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省情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财政与地方治理。
当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特征已经越来越明显。
从一定意义上说,这表明财政作为国民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并未有效发挥其调节财政收支活动、满足人们公共需要、实现公平分配的作用。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弱化,与我国当前的财政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的现象不无关系,可以说,部门财力切割与固化严重,大大削弱了财政的分配职能。
一、我国财政收入分配职能弱化的表现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指出,收入分配是财政的三大职能之一。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通过收入再分配来调节初次分配形成的收入分配差异,促进社会公正、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1]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和方式有两种,一是税收调节,其中直接税起主要作用,例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等;二是通过财政支出,为民众提供政府救济、扶贫、补贴、社会保障、实施义务教育、医疗等等。
简述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当前改革思路
简述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当前改革思路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指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各类经济主体和个人的收入进行合理分配的制度安排。
在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了多次调整和,以逐步实现公平、合理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当前的思路主要包括推进收入分配结构优化和加强收入再分配机制建设两个方面。
首先,我国的收入分配结构不够合理,存在着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历史和制度的原因,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这导致一些困难群体难以分享发展的成果。
另一方面,高收入群体与中低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也较大,这使得贫富分化加剧,造成不公平现象。
为了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我国正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着力解决制约居民收入增长的矛盾问题。
其次,我国的收入再分配机制还不够完善,缺乏大力度的调节和补偿机制。
当前,为了推进收入再分配机制建设,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首先,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包括完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住房等社会保险制度,提高全民社保水平,保障基本生活。
其次,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均等化,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公共服务的红利。
再次,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和扶持,包括对农村贫困人口的扶贫、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关爱。
此外,我国还在积极推进个人所得税,以进一步促进收入公平分配。
当前,为了解决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我国提出了增加税收扣除项目、提高个税起征点、优化税率结构等一系列举措。
这些旨在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税负,增加中高收入群体的纳税意愿,并通过调整税基、提高税率等手段,增加高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
通过个人所得税,我国可以实现更加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
总的来说,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收入分配制度,主要包括推进收入分配结构优化和加强收入再分配机制建设两个方面。
通过,可以进一步促进收入公平分配,实现社会公正与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财政学视角下的贫富差距问题分析
财政学视角下的贫富差距问题分析在当今社会,贫富差距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财政学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来分析贫富差距的问题。
本文将从财政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该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分配是贫富差距的根源之一。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市场机制对收入的分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市场本身的不完善性,导致了收入分配的不均衡。
一方面,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受到技能水平、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高技能、高教育程度的劳动者更容易获得高收入;另一方面,资本拥有者通过利润和股息等方式获得收入,而资本利得往往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这导致了财富的积累和贫富差距的扩大。
为解决收入分配不均衡问题,财政学可以提供以下几条政策建议。
首先,通过增加劳动力参与度,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技能水平和教育程度,以提高其就业能力和工资水平。
其次,可以采取适当的税收政策,对高收入群体进行适当调整,减少收入差距。
最后,加大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投入,确保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水平。
二、福利政策福利政策也是减少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之一。
财政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评估福利政策的效果及其对于贫富差距的影响。
福利政策包括社会救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一系列政府的社会保障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政府可以为弱势群体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缓解其生活困境,减少贫困现象。
然而,福利政策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福利滥用问题,一些人可能会虚报贫困状况,以获取更多的福利资金;其次是福利成本的问题,福利政策需要大量的财政资源支持,对于财政的压力较大。
为解决这些问题,财政学可以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例如,建立有效的社会救助审核机制,加强对福利资金的监管,以防止滥用现象的发生;同时,财政学可以评估福利政策的成本效益,为政府提供合理的建议,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的社会效益。
三、教育投资教育是解决贫富差距的长期有效办法之一。
财政学可以研究教育领域的财政支出情况,为政府提供指导意见。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与财政政策调节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与财政政策调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30年来,每年保持将近10%的年增长率对世界各国而言都是一个增长奇迹。
得益于经济总量的积累,国民收入水平飞速提升,国民生活水平随经济发展不断改善,社会文明程度得以提高,与之对应的国民政治参与意识也取得了质的进步。
与此同时,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也在被逐步拉大。
从统计数据看,大部分经济学家对中国的基尼系数估计在0.45~0.5之间,高于0.4的世界警戒标准。
针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我国政府也正采取不同的方式缓解贫富分化并减轻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这充分说明在保障民生的前提下,促进收入分配相对公平,是现阶段的重要课题。
当然,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手段有很多,在此,我们主要讨论财政政策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财政政策作为社会资源配置和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于切实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缩小收入差距,无疑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财政政策,就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的目标,通过一定方式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政府收支平衡的措施。
财政政策的实施主体只能是各级政府,而其中中央政府的作用尤为突出。
财政政策效果体现在政府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外债、国债等财政工作的各个方面,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全球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国经济也面临新的挑战。
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不同历史时期针对经济走势,同样进行着体制上的变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逐步放弃了直接行政调控,转为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经济手段为主的调控体系。
促进收入相对合理分配是现阶段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这体现着促进社会公平的精神,传递着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导向。
在分配方面,是一个公平与效率相互协调,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使尽可能多的人享受到社会进步带来的生活质量提高的好处。
财政学视角下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运用财政学原理分析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及改善方式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与此同时,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日趋明显,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关部门应采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但随着CPI系数的增长,我国居民的实际收入却呈现出负增长的趋势。
另外,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根据相关报道,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突破了0.4的警戒线,高达0.45以上。
由此看来,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成为一个凸显的社会矛盾。
取积极措施处理初次分配中出现的不公平现象,以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当前中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行业间收入差距较大。
参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经济数据可知,中国行业最高收入与行业最低收入的比值是6倍,而国际上的收入差距标准大约为3倍,这说明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已经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而最主要的高收入行业集中在金融、电力、电信、保险、烟草等领域,这类行业的收入要比其它行业的收入高出2~3倍。
这仅仅是实际工资的对比,如果将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等相加起来,则这种差距将会扩大到6~10倍。
且在工资增长速度方面,高收入行业要比建筑业、采掘业、农林牧渔业等行业高出很多。
不难看出,在行业垄断的背景下,只有那些垄断行业才有能力大幅度增加员工的工资、福利,由此也就形成了一种工资分配秩序的“潜规则”。
再次分配机制落后。
当前,我国的再分配机制相对落后,这主要集中表现在几个方面:税收制度残缺,“偷、漏、逃、抗税”等非法现象普遍,执法部门打击力度不足等。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税收不断增加的同时,我国的税收流失额也随之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政府主导的再分配措施最先是为了弥补市场机制下初次分配方面的公平缺失,但对中国经济的实际运行而言,却有着“逆向调节”的作用。
改善我国收入分配现状的政策思路
改善我国收入分配现状的政策思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收入分配现状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近年来,中国收入分配倾向于两极分化,贫富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这也对中国社会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
鉴于此,有必要探讨一下如何改善我国收入分配现状的政策思路。
首先,应该加强收入分配的管理,在这一过程中,有必要采取多种措施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平等性。
其中,政府有必要加强收入分配的监管,确保分配的公平性。
此外,政府还可以对收入分配进行调整,首先从税收和社会保障方面出发,加强对低收入家庭的保障,从而有助于改善收入分配现状。
其次,要实施收入再分配政策。
政府应该努力提高收入型岗位的培训水平,以便更多的劳动者能够通过技能培训获得更高的收入,减少收入失衡的情况。
此外,政府还应采取措施改善低收入劳动者的就业环境,比如实施低收入补贴政策,以帮助低收入劳动者获得更好的收入状况。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社会福利政策,以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比如,政府应该实施养老金制度,以缓解老年人因为收入分配不均衡而受到的影响。
此外,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社会救济,以帮助处于贫困之中的家庭,并加强社会保障制度,从而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利益。
最后,政府应该推出更多鼓励低收入家庭自主劳动的政策,以帮助低收入群体的自主劳动。
政府应该提供贷款、技术培训、就业咨询以及就业保障等政策支持,以促进低收入群体的就业状况。
同时,政府也应该提供合理的税收优惠,以激励低收入家庭尽快实现自主劳动。
综上所述,改善我国收入分配现状的政策思路包括加强收入分配的管理、实施收入再分配政策、加强社会福利政策以及推出更多鼓励低收入家庭自主劳动的政策。
政府要运用多种政策手段,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
只有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才能构筑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改善我国收入分配现状的政策思路
改善我国收入分配现状的政策思路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并不完善,一些大型企业的财富和富裕水平与普通民众的贫困水平存在越来越大的差距,这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改善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
首先,坚持就业优先、安居优先的就业政策。
政府要加强针对下岗或失业者的扶持,提高就业人员的基本技能,对一些技术型工作进行职业培训,使就业人员可以较快融入社会就业市场。
同时,政府还可以减轻就业税收负担,创造有利于就业市场的环境,使更多普通民众能够得到稳定的收入来源,从而改善社会收入分配现状。
其次,要实施“改革开放、共同富裕”的政策。
政府要加快实施住房保障政策,使普通民众能够获得住房,从而获得更好的社会环境;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使普通民众能够获得更好的医疗保障、就业保障、和文化保障,从而提高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要加快社会福利体系的建立,为贫困家庭和弱势群体提供更好的生活扶持,以及更多的公益事业资助等,从而更好地改善收入分配不均的现状。
此外,要加大反腐力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政府要彻底截断腐败行为发生的渠道,并积极将腐败者绳之以法,彻底制止腐败行为;要严格审查各种财务投资和投资项目,对非法收入进行彻底审查和管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从而改善收入分配不均现象。
最后,要实施和完善税收改革政策。
政府可以实施灵活的税收制度,针对收入较高者加大税收负担,针对收入较低者减轻税收负担,从而实现财富公平、收入公正的政策目标。
同时,要加强税收征管力度,彻底有效地打击和遏制“逃税”“漏税”现象,从而有效地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
总之,改善我国收入分配现状的关键是要减少贫富差距,改善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每个人都享有公平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空间。
要实施优先就业政策,实行改革开放、共同富裕政策,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加强反腐力度,彻底截断腐败行为发生的渠道,以利于促进收入分配现状的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财政学原理分析我国收入分配现状的思路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对于任何社会公平的实现都是必需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系转向市场经济体系,相应地收入分配制度从单一的按劳分配也调整适应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同时,国家的政策也在支持和鼓励一部分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全民富裕。
取得的成效是卓越的,但居民收入的差距却在这样繁荣的环境中进一步拉大,贫富悬殊。
中国收入分配存在差距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等,且差距有不断拉大的趋势。
收入差距悬殊,收入分配缺失公平机制,极其容易聚焦社会矛盾和社会失衡,无疑对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是有阻碍作用的。
根据大部分学者的观点,城乡收入差距是现今影响最大的收入差距,也是影响中国收入差距扩大最重要的因素。
中国的收入不公问题的解决,或许很大程度上首先依赖于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解决。
但总体而言,中国收入差距问题的存在是多层面的,且极具有结构性特征。
对在收入分配差距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城乡收入差距需要做一个系统的分析和思考,其次会涉及地区和行业差距的相关解析,最后会对现状和出路问题做一个概述。
引起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及造成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发展过程中本身产生收入差距;国家长期以来失衡的城乡发展政策和因此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城乡劳动力市场存在着高度的市场分割状态等等。
经济结构调整、群体结构划分及出于整个国家经济战略的角度,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城乡收入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但随之而来的是城乡政策不平衡导致社会经济结构城乡二元化,农村的发达程度远远落后于城市,如果说城乡分割
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是导致城乡收入存在差距的基本原因,那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存在则可能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的潜在根源。
劳动力市场分割缺失效率且影响收入分配公平,带来的社会影响是消极的。
长期以来,国家政策对工业和城市建设有明显的偏性,不均衡的政策使得农村、农业和农民不断地为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作出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及不断的让步。
在大力度的国家财政支持下,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及收入消费等体系都得到有效的改善和建设。
同时,不容忽视的是长时间的政策倾斜不断在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
就收入和消费而言,城乡差距是再明显不过的。
此外,长期的政策倾斜还使得农业、农村和农民在国民经济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及诸如医疗社保、就业教育、劳动保护、福利等社会层面,享受不到应有的“国民待遇”。
农业生产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是薄弱的,国家政策如果不能下决心加大力度支持改善现状,农业人口单纯依靠耕种而实现财富和收入的增
长是不可能的。
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效应在近十年来仍呈现增强趋势。
市场分割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制造了障碍,导致劳动力在资源配置上的低效率。
无论是制度还是政策层面,优化劳动力的配置,推动用人制度改革,致力缩小城乡劳动力的工作和收入差距,类似的改革都是必须的。
不公平政策和制度的实施给了农业人口不应有的待遇,尤其在户籍制度、公共投资和服务等方面农村地区几乎可以忽略。
这里笔者做一个假设,如果转移小部分对城市的财政支出进而转嫁到广大农村地区的乡镇建设和社会保障、教育等的设施体制建设上,无疑,即便是很小的一部分,如果利用得当,取得的效果也会是显著的。
拿广州、上海大城市作比,每年政府的财政支出预算如若稍稍削减一些非必要性的支出,通过与省市范围内的经济相
对欠发达的市县或乡镇签订政府合约或者类似的互助协议。
支持落后地区和乡镇的经济发展,改善当地收入状况,为个人或者地区的经济改善创建良好的大背景环境。
同时,把这项工作作为官员的绩效考核部分,这样的激励或许会更有效。
因为单纯就道德层面而言,共同富裕非政府绝对的义务,也绝不会足够吸引政府和涉事人员全力以赴的作为。
但如果把事业与自身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激励机制带来的效果是可预见的。
过去十年,在农民收入来源的主要组成中,农业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并没有带来实质的财富增加,增长最快的是转移性收入,也就是外出打工的收入。
城市化进程继续在政策的推动下大步前行,但就整个国家而言,我们并不需要至少50%的人口都是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这样的城市化是滑稽的。
城市的就业条件和环境吸引农业人口的流入,但现状是,民工群体与城市居民形成两个阶层,收入差距的存在使得存在于民工群体和城市居民之间差异的改变很难成为现实。
一方面,将广大农村劳动力剩余人口转移出来是国家发展所必须的,但如果农村剩余劳动人口想要实现与城市居民相差无几的收入状况,另一方面,政府政策必须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设施的投入。
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是明显的,而农村地区普遍的低受教育程度和欠缺的师资、办学条件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业劳动人口的收入增长空间。
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也给依靠先进技术的引进和自主创业及剩余劳动人口向城镇转移形成了很大的阻碍。
特别是第二代的农民群体,受限制的教育程度使得他们在城市的工作机会和环境,特别是收入状况受到明显的局限。
存在于地区、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和拉大,最明显的成因应该是政府政策和财政支持倾斜的作用结果。
中国的经济体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政府作用过大的经济体,政府的政策干预和对某些关系国计民生行业的准入限制等等,对市场的自发调解不利且某种程度上
大问题,很大程度上引起公众的反感心理,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潜在威胁。
但无论从何种层面上,种种收入差距不公的现状是没有任何正面效应的。
收入分配需要一个理想的、成体系的改革方案来解决不公和差距扩大问题。
然而,收入分配的变革又是需要深层次变动体制的,在现有的分配格局下进行改革,必然触犯某些获利集团的利益而遭受阻碍。
短期内能有效的是相关收入分配制度政策的适应性调整,但同时,也应有心理准备,收入差距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仍面临扩大的趋势。
某些涉及政治体制改革的作为是消极的,但如经济体制改革、税收体制改革以及工资体制改革等是可以做的。
目前来说,缓解收入分配不均比较重要的是对财政资金的分配格局作调整。
适当的财政支出政策为农村地区稍做倾斜,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并建立覆盖全民的收入保障制度,是在国家财力和能力支付范围内的,政府完全有能力建立一个更好的政策体系。
前瞻性的某些认识是必须的。
一个问题如果真正等到它完全显露,到时再采取政策来制止是失效的且滞后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收入差距的扩大已经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这种收入分配格局,我们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调整。
在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问题上,笔者认为,首先,应当贯彻“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
2008年我国的人均G D P已经达到3266元,已经有条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我国应当为农业的发展提供较好的环境,抑制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向农村“过度索取”的趋势。
其次,取消二元户籍制度,促进城乡融合。
应该说我国的二元户籍制度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乡人口流动,人为的将农村劳动力限制在了土地上,不利于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
再次,要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国
家有必要拓宽农村社保基金的获取渠道,通过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国家、集体、个人的投保比例,防止农民“因病致贫”。
最后,中央应当加大对于农村教育、医疗、生态保护等多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大惠农支出。
在解决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的问题上,笔者认为,首先,西部地区应当充分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新型工业。
西部地区的有色金属储量居全国前列,西部地区应当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有色金属加工工业。
其次,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较为丰富,西部地区可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加大对景区的宣传,搞好旅游开发。
最后,西部地区有较为独特的地理环境,可以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
西部地区有充足的日照且地热资源较为丰富,因此可以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这不但有利于增加收入,也有利于抵御市场对农产品需求波动的风险。
在解决行业间收入差距的问题上,笔者认为,首先,我国应当打破政企不分的格局,实现政企分开。
政府应当转变职能,成为企业的监督者而非管理者,这样才能使企业间进行公平的竞争。
其次,我国应当完善相关立法,防止垄断行业利用自身的垄断地位侵害消费者的权益。
尽管我国从2008年起开始实施《反垄断法》,但由于没有实施细则,使得消费者的利益没有从根本上得以保证。
最后,国家可以对垄断行业的工资水平进行直接的监督,建立工资指导制度,调控行业间的收入差距。
综上,我们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更加重视公平分配,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