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季新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13.2.5、边边边学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数学华师大版上册学案:第13章 课题 边边边-最新教育文档

八年级数学华师大版上册学案:第13章 课题 边边边-最新教育文档

课题边边边【学习目标】1.探索并理解“边边边”判定方法,会用判定方法证明三角形全等;2.学会应用判定定理“S.S.S.”进行简单的推理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3.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S.S.S.,会运用S.S.S.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学习难点】会运用S.S.S.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行为提示:创景设疑,帮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什么.行为提示:认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自学互研”中的题目.自主的完成有关的练习,并在练习中发现规律,从猜测到探索到理解知识.学法指导:两个三角形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下图:学法指导:给定三边长度的三角形的画法:1.画线段BC=a;2.分别以B、C为圆心,线段b、c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A;3.连结线段AB,AC.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判断下列语句的对错:(1)当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和一角分别对应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2)当两个三角形有两角和一边分别对应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2.我们已学过的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哪些?试想一下,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吗?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判定方法阅读教材P71~P72,完成下面的内容:1.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请举例说明.不一定.我们使用的工具三角直尺等.2.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全等.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边已知,三角形的形状固定,所以全等.3.动手实践,操作验证.结合教材P 71画图步骤,完成“做一做”,并与同伴交流.4.叠合验证 以小组为单位,把所画的三角形剪下,重叠在一起,发现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这就说明这些三角形都是全等的.归纳:由上面的结论我们可以看出: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S .S .S .”或“边边边”. 用数学语言表述:在△ABC 和△DEF 中,⎩⎪⎨⎪⎧AB =DE ,AC =DF ,BC =EF ,∴△ABC ≌△DEF(S .S .S .).知识模块二 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判定方法的运用范例1:如图,△ABC 与△ABD 中,AC =AD ,BC =BD ,求证:△ABC ≌△ABD.证明:在△ABC 和△ABD 中,⎩⎪⎨⎪⎧AC =AD ,AB =AB ,BC =BD ,∴△ABC ≌△ABD(S .S .S .).范例2:如图,△ABC 是一个钢架,AB =AC ,AD 是连结A 与BC 中点D 的支架.求证:△ABD ≌△ACD. 证明:∵D 是BC 中点,∴BD =CD.在△ABD 和△ACD 中,⎩⎪⎨⎪⎧AB =AC (已知),AD =AD (公共边),BD =CD (已证),∴△ABD ≌△ACD(S .S .S .).学法指导:可以利用“等式的性质”寻找边或角相等.行为提示: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对照答案,提出疑惑,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各小组展示的黑板上,在展示的时候解决.积极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和解法,大胆质疑,认真倾听.做每一步运算时都要自觉地注意有理有据. 仿例:如图,已知AE =DF ,BF =CE ,AB =DC ,试问:AB ∥DC 吗?为什么?解:AB ∥DC.理由:∵BF =CE ,∴BF -EF =CE -EF ,即:BE =CF.在△ABE 和△DCF 中,⎩⎪⎨⎪⎧AE =DF ,BE =CF ,AB =DC ,∴△ABE ≌△DCF(SSS ),∴∠B =∠C ,∴AB ∥DC.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学互研”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判定方法知识模块二 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判定方法的运用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5边边边》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12八年级上册

《13.25边边边》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12八年级上册

《边边边》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掌握“边边边”定理的内涵及证明过程。

2. 能够应用“边边边”定理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3. 增强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两大块:一是基础理论,二是实际应用。

(一)基础理论1. 学习“边边边”定理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理解并记忆“边边边”定理的证明过程,并能够自行推导。

(二)实际应用1. 练习题:选取几道典型的“边边边”定理应用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理解解题思路。

2. 几何图形分析:要求学生自行绘制几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并运用“边边边”定理分析图形的性质和关系。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在解题过程中的心得和经验,加深对“边边边”定理的理解。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他人答案。

2. 认真审题:审清题目要求,明确解题方向。

3. 规范书写:解题过程需规范,步骤清晰,逻辑严谨。

4. 及时提交:按时提交作业,不得拖延。

5. 反思总结:在完成作业后,学生需进行反思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准确性、规范性、创新性及速度进行评价。

2. 评价方式:采取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及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

3. 反馈与指导: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指正,并提供改进意见,引导学生自我纠正和提高。

五、作业反馈1. 学生自我反馈:学生需在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边边边”定理的应用。

3. 小组反馈:小组内成员可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共同进步。

六、附加建议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边边边”定理,建议教师可在课堂上多举实例,加强学生的直观认识;同时,可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动手制作等方式加深对定理的理解和记忆。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5 边边边》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5 边边边》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5 边边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5 边边边》是学生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后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之一——SSS(边边边)判定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提高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判定方法AAA、AA 相似、SAS。

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这些判定方法解决简单问题,但部分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理解不深,对判定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引导和讲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SSS判定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的SSS(边边边)判定法,能够运用SSS判定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的SSS(边边边)判定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SSS判定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活动材料、三角板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复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AAA、AA相似、SAS,引导学生回顾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全等三角形的SSS(边边边)判定法,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判定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三角形的全等问题,让学生运用SSS判定法进行判断。

八年级数学上册13.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3.2.5边边边教案1新版华东师大版20170908112

八年级数学上册13.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3.2.5边边边教案1新版华东师大版20170908112

边边边·教学目标·1. 理解边边边公理的内容,能运用边边边公理证明三角形全等;2. 经历作图、比较、证明等探究过程,提高分析、作图、归纳、表达、逻辑推理等能力;并通过对知识方法的总结,培养反思的习惯,培养理性思维;3. 经历如何总结出全等三角形识别方法,体会如何探讨、实践、总结,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 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2. 应用“S.S.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进而得出线段或角相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请问同学,老师在黑板上画得两个三角形,△ABC 与△'''A B C 全等吗?你能识别吗?前面我们已经探讨了两个三角形满足“S.A.S.”、“A.S.A.”、 “A.A.S.”,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满足“S.S.A.”不一定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两个三角形满足有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能一定全等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研究.(板书课题)二、推进新课新知探究问题1: 画图实验: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40︒、60︒、80︒,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分析:三个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问题2: 画图实验:给你三条线段a 、b 、c ,分别为4cm 、3cm 、4.8cm ,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的图形叠合在一起,你们会发现什么?分析:给定三条线段,如果它们能组成三角形,那么所画的三角形都是全等的.观察、概括通过上面的画图和比较,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新判定吗?这个结论可以简单地记作什么?结合图形,请你把结论转化成几何语言.【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简记为(S.S.S.).】特别注意: 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完全确定了,因此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例题讲解:例1 如下图,△ABC 是一个钢架,AB =AC ,AD 是连接点A 与BC 中点D 的支架,求证:△ABD ≌△ACD .分析:因为AB =AC ,点D 是中点,BD=DC , AD 是公共边,所以满足S.S.S.,两三角形全等. C BA证明:课堂练习1.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 ,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 或 .答案:对应相等,边边边,S.S.S.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有( )①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②周长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③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 B3. 如图:已知B 、D 为AE 上两点,AD =BE ,AC =DF ,BC=EF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C ∥DFB.∠C =∠FC.BC ∥EFD.∠A =∠E答案: D三、本课小结1.通过画图实践可得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S.S.S..2. 明确证明分别属于两个三角形的线段相等或者角相等的问题,常常通过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来解决.3. 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不一定会全等.C A FE。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章 全等三角形 13.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边边边》优质课教案_1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章 全等三角形  13.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边边边》优质课教案_1

边边边教学目标1、熟记“边边边”的内容2、能运用“边边边”证明三角形全等,进而说明线段或角相等。

3、能选择运用“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学重点能熟练运用“边边边”证明三角形全等教学难点能选择运用“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教学过程〖自学环节〗一、设疑导学小明家的衣橱上镶有两块全等的三角形玻璃装饰物,其中一块被打碎了,妈妈让小明到玻璃店配一块回来,请你说说小明该怎么办? 二、复习回顾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几种?〖展示环节〗三、合作探究1、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学生独立思考、两人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上台举例说明,得出结论。

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2、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做一做:已知三条线段a、b、c,以这三条线段为边画一个三角形。

(学生按提示步骤画图)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画的三角形相比较,他们全等吗?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基本事实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记为“边边边”或“S.S.S.”怎样用几何语言叙述?(学生上台板书)四、明确目标五、展示交流四边形ABCD中,AB=CD,AD=CB。

求证:(1) ∠B =∠D(2)AB∥CD(3)AD∥BC六、归纳总结两边一角、两角一边、三角、三边对应相等时,三角形全等的情况。

(学生填表,回答问题)〖总结环节〗七、测评反馈1、如图,∠1= ∠2,要使△ABC ≌△ DCB,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2、如图,AB=AC,AE=AD,BD=CE,求证:△AEB ≌△ ADC。

3、已知AC、BD相交于点O,且AB=DC,AC=BD求证:(1)∠A=∠D(2) OB=OC八、小结1、边边边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SSS)2、证明线段(或角)相等转化为证明线段(或角)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有时需添辅助线(如:造公共边)九、拓展延伸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AOB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OB上分别取OM=ON,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N重合,过角尺顶点C的射线OC便是∠AOB的平分线。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5边边边》说课稿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5边边边》说课稿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5 边边边》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5 边边边》这一节主要讲述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之一——SSS(Side-Side-Side)判定法。

在学习了三角形全等的概念和SSS判定法之后,学生能够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这一节内容是整个八年级数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后续学习其他几何知识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如三角形的边、角、面积等。

同时,学生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全等概念,并掌握了SAS(Side-Angle-Side)和ASA(Angle-Side-Angle)两种全等判定方法。

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的知识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SSS判定法的定义和原理,并能够运用SSS判定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克服困难,自主学习,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SSS判定法的定义和原理,以及如何运用SSS判定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2.教学难点:SSS判定法的灵活运用,以及如何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几何模型和黑板进行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从而引入SSS判定法。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SSS判定法的定义和原理。

3.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引导学生理解SSS判定法的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互相交流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练习巩固: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运用SSS判定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3章13.2课题5 边边边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3章13.2课题5 边边边
AB=DE,
AC=DF, BC=EF, ∴△ABC≌△DEF(S.S.S.).
知识模块二 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判定方法的运用
范例1 如图,△ABC与△ABD中,AC=AD,BC=BD,
求证:△ABC≌△ABD.
证明:在△ABC和△ABD中,
AC=AD,
AB=AB,
BC=BD,
∴△ABC≌△ABD(S.S.S.).
F
D
BC = CF (已证)
∴ △ABC ≌ △DCF (SSS)
已知: 如图,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 ,AB = DE ,
AC = DF ,BE = CF .
求证: (1)△ABC ≌ △DEF (2)∠A=∠D 证明:(1) ∵ BE = CF
B
E
C
∴ BE+EC = CF+CE
A
∴ BC = EF 在△ABC 和△DEF中
情景导入
1.判断下列语句的对错: (1)当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和一角分别对应相等时,这两 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2)当两个三角形有两角和一边分别对应相等时,这两 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2.我们已学过的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哪些?试想一下,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吗?
自学互研
知识模块一 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判定方法 阅读教材P71~P72,完成下面的内容: 1.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这两个三 角形一定全等吗?请举例说明. 不一定.我们使用的工具三角直尺等. 2.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这两个三 角形全等吗? 全等.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边已知,三角形的 形状固定,所以全等.
AB = DE (已知)
F
D
AC = DF (已知)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 13.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边边边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 13.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边边边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

13.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边边边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边边边的过程;2.会利用边边边证明三角形全等.教学重难点:1.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2.应用“S.S.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进而得出线段或角相等.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____________;2.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及其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___________;3.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________;4.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___________.简记为S.S.S. (或___________).5.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____________.【答案】1.全等2.全等3.全等4.全等边边边5.全等合作探究:探究1: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边边边如图,在△ABC中,AB=3cm,AC=2cm,BC=3.5cm.请你画出一个△DEF,使DE=AB,DF=AC,EF=BC.剪下△DEF,与△ABC比较,它们能全等吗?合作交流:①把剪下的△DEF与△ABC放在一起,它们重合吗?△DEF与△ABC全等吗?与同伴交流.②由以上操作,你发现了什么?总结: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S.S.(或边边边);探究2: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边边边的应用例1: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B=DC.求证:∠B=∠D.证明:在△ABC和△CDA中,∵AB=CD(已知),BC=DA(已知),AC=CA(公共边),∴△ABC≌△CDA(S.S.S.)∴∠B=∠D课堂巩固:1.小明折叠飞机模型如图,且AB=AC,BD=CD.求证:∠1=∠2.证明:在△ABD和△ACD中,AB=AC,BD=CD,AD=AD,∴△ABE≌△ACD(S.S.S .).∴∠1=∠2.2.如图,工人师傅要检查人字梁的∠B和∠C是否相等,但他目前没有量角器,只有一根刻度尺.他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分别在BA和CA上取BE=CG;②在BC上取BD=CF;③量出DE的长a米,FG的长b米.若a=b,则说明∠B和∠C是相等的.他的这种做法合理吗?为什么?解:他的这种做法合理.在△BDE和△CFG中,BE=CG,BD=CF,DE=FG,∴△BDE≌△CFG(S.S.S .).∴∠B=∠C.∴他的这种做法合理. 课堂小结:我们的收获是什么?布置作业:习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13.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5边边边说课稿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13.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5边边边说课稿华东师大版

《13。

2。

5 边边边》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的地位本节内容选自华师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3章,本课是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第4课时,是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后展开的。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下节课探索三角形全等其它条件的基础,还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今后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以及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提供很好的模式和方法。

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本节课主要给学生讲解全等三角形的“SSS"判定公理,同时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全等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熟悉掌握“SSS"|的判定方法,能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在过程中体会到自主学习索取知识的乐趣,从而启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为下节课打下基础。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解三角形的各个边和角,两个三角形做对比,用问题分解法求解,探索全等三角形的全等条件,经历认知探知过程,体会挖掘知识的过程。

通过两个三角形边与角的对比发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SSS”,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三)重点与难点1.教学难点认识三角形全等的发现过程以及边边边的辨析.能够对运用三角形判定公理“SSS”解决三角形全等问题,对三角形其他定理的拓展与思考,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2.教学重点利用性质和判定,关键是学会准确地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与对应角. 准确理解“SSS"三角形判定的公理,规范书写全等三角形的证明;二、教法与学情分析1.教法分析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含答案-13.2 5 边边边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含答案-13.2   5 边边边

5 边边边学习目标: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重点);2.掌握“边边边(SSS)”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并能够应用(难点).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1.前面我们学到了哪几种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请列出来.(用简写法)2.这几种证明方法各有什么特点?二、新知预习试一试:准备一些长都是13cm的细绳.(1)和同学一起,每人用一根绳,折成一个边长分别是3cm,4cm,6cm的三角形.把你折出的三角形和同学折出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它们能重合吗?__________.(2)和同学一起,每人用一根绳,余下1cm,用其余部分折成边长分别是3cm,4cm,5cm 的三角形.再和同学折出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它们能重合吗?__________.(3)每人用一根绳,任取一组能够构成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数据,和同桌分别按这些数据折三角形,折成的两个三角形能重合吗?____.合作探究一、探究过程探究点1:利用“边边边(SSS)”证明三角形全等问题根据上述画图,任意两个三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都全等吗?【要点归纳】基本事实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如图,AB=DE,AC=DF,点E、C在直线BF上,且BE=CF.求证:△ABC≌△DEF.【方法总结】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针对训练】如图,点C是AB的中点,AD=CE,CD=BE.求证:△ACD≌△CBE.探究点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边边边)与性质的综合运用例2 如图,已知AC与BE交于点D,AD=CD,BD=DE,AE=BC,则AE和BC的位置关系是怎样?说明理由.例3 如图,△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接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那么AD ⊥BC吗?请说明理由.【方法总结】将垂直关系转化为证明两角相等,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两角相等是全等三角形的间接应用.【针对训练】雨伞的中截面如图所示,伞骨AB=AC,支撑杆OE=OF,AE=AB,AF=AC,当O沿AD滑动时,雨伞开闭,问雨伞开闭过程中,∠BAD与∠CAD有何关系?说明理由.二、课堂小结内容“边边边”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________(可以简写为“边边边”或“________”).在△ABC和△A′B′C′中,∵⎩⎪⎨⎪⎧AB=A′B′,AC=A′C′,BC=B′C′,∴△ABC≌△A′B′C′(SSS).在所给的两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边对应相等,而又没有角对应相等时,往往通过寻找或构造另一组边也相等,从而利用“SSS”证明全等.当堂检测1. 如图,D、F是线段BC上的两点,AB=CE,AF=DE,要使△ABF≌△ECD ,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AB=CD,AC=BD,△ABC和△DCB是否全等?请完成下列解题步骤.解:△ABC≌△DCB.理由如下:在△ABC和△DCB中,____________AB DCAC DB===⎧⎪⎨⎪⎩,,,∴△ABC ≌________(________ ).3.如图,已知点B,D在AF上,AC=FE,AD=FB,BC=DE.求证:(1)△ABC≌△FDE;(2) ∠C= ∠E.4.如图,AB =CB ,AD =CD ,求证:∠A =∠C .参考答案自主学习 一、知识链接1.解:边角边(SAS ),角边角(ASA ),角角边(AAS )2.解:边角边(SAS )是已知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角边角(ASA )是已知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角角边(AAS )是已知两角分别相等及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证明方法的不同源于已知条件的不同.二、新知预习 (1)能 (2)能 (3)能 合作探究 探究点1例1 证明:∵BE=CF ,∴BE+EC=EC+CF ,即BC=EF.在△ABC 和△DEF 中,BC EF AB DE AC DF ===⎧⎪⎨⎪⎩,,,∴△ABC ≌△DEF (SSS ). 【针对训练】证明:∵点C 是AB 的中点,∴AC =CB .在△ACD 和△CBE 中,,∴△ACD ≌△CBE (SSS ). 探究点2例2 解:AE 与BC 平行,理由如下:在△ADE 和△CDB 中,⎪⎩⎪⎨⎧===,,,EA BC ED BD CD AD ∴△ADE ≌△CDB (SSS ).∴∠DAE=∠DCB.∴AE ∥BC.例3 解:AD ⊥BC .理由如下:∵AD 是连接点A 与BC 中点D 的支架,∴BD =DC .在△ABD 与△ACD 中,,∴△ABD ≌△ACD (SSS ).∴∠ADB =∠ADC .∵∠ADB +∠ADC =180°,∴∠ADB =∠ADC =90°,即AD ⊥BC .【针对训练】解:∠BAD =∠CAD .理由如下:∵AB =AC ,AE =AB ,AF =AC ,∴AE =AF .在△AOE 与△AOF 中,,∴△AOE ≌△AOF (SSS ).∴∠BAD =∠CAD .二、课堂小结 全等 SSS 当堂检测1.BF=CD 或 BD=FC2.BC CB △DCB SSS3.证明:(1)∵ AD=FB ,∴AB=FD.在△ABC 和△FDE 中,⎪⎩⎪⎨⎧,,,FD =AB DE =BC FE =AC ∴△ABC ≌△FDE (SSS ).(2)∵ △ABC ≌△FDE,∴ ∠C=∠E. 4.证明:连接BD ,在△ABD 和△CBD 中,,∴△ABD ≌△CBD (SSS ).∴∠A =∠C .~。

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学案:13.2.5 边边边(S.S.S.)

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学案:13.2.5 边边边(S.S.S.)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13.2.5 边边边(S.S.S.)一、学习目标:1、掌握 “边边边”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重点)2、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难点)二、学习过程:(一)【忆】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你学过哪些方法?2、如图,已知∠ABC=∠CDA ,∠1=∠2,则△ ≌ △ ( ), ∠DAC=∠(二)【学】预习;自学课本第71页——第72页探究1、实验操作(结合课本P71至P72内容)画出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个内角分别为30°、60°、90°,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小组内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结论: .探究2、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边长分别为3cm 、4cm 、5cm ,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小组内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结论:归纳:结合课本我们得到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3:基本事实3: .简记为S.S.S.(或 )用几何语言表述该基本事实即为:在△ABC 和△A ′B ′C ′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 ≌△A ′B ′C ′( )(四)【导】例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CB,AB=CD.求证:∠B=∠D证明:PA=PB ,PC 是△PAB 的中线,∠A=55° 求证:∠B=55° 解:∵PC 是AB 边上的中线,∴AC=在 和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A=∠B ( )C F∵ ∠A=55°(已知)∴ ∠B=55°(等量代换)(五)【练】1、【基础】 A D BE(1)教材P73练习1,2(2)如上图,已知B 、D 为AE 上的两点,AD=BE,AC=DF,BC=EF,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C ∥DFB.∠C=∠FC. BC ∥EFD.∠A=∠E(3)已知:如图AB=AD,CD=CB ;求证:∠D=∠B3、如图,△ACD 和△BC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D=∠BCE=90°,AE 交DC 于点F,BD 分别交CE ,AE 于点G,H,试猜测线段AE 和BD 的位置和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三、课堂小结:1、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4——“边边边”(即______)指的是 .2、将前面探索得到的结论归纳并完成书P72表格.。

华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3.2.5 斜边直角边,doc

华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3.2.5 斜边直角边,doc

13.2.5 斜边直角边一、教材分析㈠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本节课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直角三角形的两种判定方法:由直角三角形定义判定或由有两个角互余判定。

在学生原有的这些认知水平上,通过对本课时内容的学习,一方面从边的数量关系出发,丰富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另一方面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做了必要的延伸。

㈡教学目标:从教材和学生两方面考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主,兼顾知识教学、技能训练,确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由三边关系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这一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经历探索特殊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的关系发现此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形”的特点的过程,再一次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交流、体验、说理归纳等活动,感知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动手摆一摆、做一做、算一算等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㈢教学重点与难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以及教材的特点,确定以下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本节课的难点是如何将三角形边的数量关系经过代数变化,最后达到一个目标式,来判定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㈣教具、学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2.一根长绳并打上等距离的13个结3.每位学生准备三根小木棒,不同同学小木棒的长度可不一样,但要能构成三角形。

二、学情分析考虑到我校学生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我设计了这节课。

第一在认知上:学生已学了勾股定理,在探求勾股定理的过程中,已经有过把特殊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形”的特点转化为三边之间的“数”的关系的体验,对数形结合思想有了一定的认知。

第二在能力上: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从几个特殊情况入手合情推理出一般情况下的结论,但思维的严谨性相对薄弱。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边边边》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边边边》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边边边教学设计一、练习1、如图:已知AB平分∠CAB,添加下列条件还不能判定△ABC≌△ABD的是()A、AC=ADB、BC=BDC、∠C=∠DD、∠ABC=∠ABD2、如图,已知:AB⊥BC,DE⊥BC,AB=CE,AC=DE,下列结论中不成立的是()A、BC=CDB、AC⊥CDC、AE=DFD、∠BCD=∠A二、提出问题1、我们已经讨论了两个三角形有两边一角,以及两一、探索“边边边”1、做一做已知三条线段,如图所示,试画一个三角形,使这三条线段分别为其三条边。

2、把你画的三角形与你同伴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或将你画的三角形剪下,放到你同伴画的三角形上,看看是否完全重合。

所画的三角形都全等吗?3、换三条线段,试试看,是否有同样的结论?二、边边边1、基本事实: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记为SSS(或边边边)。

2、基本图形:3、符号表述在△ABC和△DEF中,∵AB DE BC EF AC DF=⎧⎪=⎨⎪=⎩∴△ABC≌△DEF(SSS)三、“边边边”的应用1、例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CB,AB=CD,求证:∠B=∠D。

思考:1、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具备了哪些相等的条件?2、这些条件满足哪一个判定方法?证明:在△ABC和△CDA中,∵()()() AB CDBC ADAC CA=⎧⎪=⎨⎪=⎩已知已知公共边∴△ABC≌△CDA(SSS)∴∠B=∠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2、练习:如图,已知AE=BF,AB=CD,CE=DF,求证AE∥BF。

3、例2、求证: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已知,如图,AC=DF,AB=DE,G为AB的中点,H为DE的中点,且CG=FH。

求证△ABC≌△DEF。

思考:1、判定三角形全等有哪些条件?2、图中有哪些三角形?3、可以先证哪些三角形全等?证明:在△ACG和△DFH中,∵()()() AC DFAG DHCG FH=⎧⎪=⎨⎪=⎩已知已知已知∴△ACG≌△DFH(SSS)∴∠A=∠D(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在△ABC和△DEF中,∵()()() AC DFA DAB DE=⎧⎪∠=∠⎨⎪=⎩已知已证已知∴△ABC≌△DEF(SAS)4、练习:如图,已知AB=AD,BC=DC,求证∠B=∠D。

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3.2.5 边边边

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3.2.5 边边边
50°
50°
A
B 60° 70°C
B 60°
B
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70° C
C
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 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否一定全等 呢?
做一做
如图, 已知三条线段a, b, c, 试画一个三角形, 使这三条线段分别为
其三边.
a 4 cm
b 3 cm
c 4.5 cm
C
A
=Ⅴ
B
D
Ⅴ=
C
AB = DC,
AC = DB,
BC= ,CB △ABC ≌ △DCB ( S.S.)S.
2.如图, D、F是线段BC上的两点, AB=CE, AF=DE, 要使 △ABF≌△ECD , 还
需要条件
.
BF=CD 或 BD=FC
A
E
= ×× =
B
D
F
C
3.已知: 如图, AC=FE, AD=FB,BC=DE.
架.求证: △ABD ≌△ACD .
A
解题思路:
先找隐含条件
公共边AD
再找现有条件
AB=AC
B
D
C
最后找准备条件
BD=CD
D是BC的中点
证明: ∵ D 是BC中点, ∴ BD =DC.
准备条件
指明范围
在△ABD 与△ACD 中,
AB =AC (已知)
摆齐根据
BD =CD (已证)
AD =AD (公共边)
B
∴ △ABD ≌ △ACD (S.S.S. ).
证明的书写步骤: ①准备条件:证全等时要用的条件要先证好;
A
C D
写出结论

华东师大版初二数学上册边角边导学案

华东师大版初二数学上册边角边导学案

华东师大版初二数学上册13【学习目标】1、把握三角形全等的“SAS ”条件,能运用“SAS ”证明简单的三角形全等问题2.经历探究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来源:学,科,网]3、积极投入,激情展现,做最佳自己【学习重难点】SAS 的探究和运用2、领会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学习过程】一、课前预备什么是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来源:Z_xx_k ]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至少需要几个条件?上节课我们明白满足三个条件画两个三角形有4种情形,三个角对应相等;三条边对应相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前两种情形差不多研究了,今天我们来研究第三种两边和一角的情形,这种情形又要分两边和它们的夹角,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两种情形。

二、学习新知自主学习: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1)动手试一试已知:△ABC求作:'''A B C ∆,使''A B AB =,''B C BC =,'A A ∠=∠(2) 把△'''A B C 剪下来放到△ABC 上,观看△'''A B C 与△ABC 是否能够完全重合? (3)归纳;由上面的画图和实验能够得出全等三角形判定(二):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能够简写成“ ”或“ ”)(4)用数学语言表述全等三角形判定(二)在△ABC和'''中,A B C∴△ABC≌()温馨提示:证明的书写步骤:[来源:1ZXXK]①预备条件:证全等时需要用的间接条件要先证好;②三角形全等书写三步骤:A、写出在哪两个三角形中,B、摆出三个条件用大括号括起来,C、写出全等结论。

做一做:已知两条线段和一个角,以长的线段为已知角的邻边,短的线段为已知角的对边,画一个三角形,把你所画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所画的三角形都全等吗?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一定全等?通过画图或实验能够得出:实例分析:例1、如图:已知线段AC、BD相交于点E,AE=DE,BE=CE,求证:△ABE≌△DCE[来源:1ZXXK][来源:Z*xx*k ]例2、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能够直截了当到达A和B的点C,连结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结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结DE,那么DE的长确实是A、B的距离,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随堂练习】1、已知:如图,AB=AC,AD=AE,求证:BE=CD.2、如图已知:AE=AF,AB=AC,∠B=24°,求∠C的度数.【中考连线】如图,AD=BC,要依照“SAS”判定△ABD≌△BAC,则还需添加的条件是【参考答案】随堂练习∵AB=AC,∠A=∠A,AD=AE,∴△ABE≌△ACD,∴BE=CD. 24°中考连线∠DAB=∠CBA。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边边边
【学习目标】
1.探索并理解“边边边”判定方法,会用判定方法证明三角形全等;
2.学会应用判定定理“S.S.S.”进行简单的推理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3.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S.S.S.,会运用S.S.S.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学习难点】
会运用S.S.S.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行为提示:创景设疑,帮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认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自学互研”中的题目.自主的完成有关的练习,并在练习中发现规律,从猜测到探索到理解知识.
学法指导:两个三角形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下图:
学法指导:给定三边长度的三角形的画法:
1.画线段BC=a;
2.分别以B、C为圆心,线段b、c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A;
3.连结线段AB,AC.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1.判断下列语句的对错:
(1)当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和一角分别对应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2)当两个三角形有两角和一边分别对应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2.我们已学过的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哪些?试想一下,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吗?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 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判定方法
阅读教材P 71~P 72,完成下面的内容:
1.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请举例说明.
不一定.我们使用的工具三角直尺等.
2.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全等.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边已知,三角形的形状固定,所以全等.
3.动手实践,操作验证.
结合教材P 71画图步骤,完成“做一做”,并与同伴交流.
4.叠合验证 以小组为单位,把所画的三角形剪下,重叠在一起,发现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这就说明这些三角形都是全等的.
归纳:由上面的结论我们可以看出: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S .S .S .”或“边边边”. 用数学语言表述:
在△ABC 和△DEF 中,⎩⎪⎨⎪⎧AB =DE ,AC =DF ,BC =EF ,
∴△ABC ≌△DEF(S .S .S .).
知识模块二 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判定方法的运用
范例1:如图,△ABC 与△ABD 中,AC =AD ,B C =BD ,求证:△ABC≌△ABD.
证明:在△ABC 和△ABD 中,
⎩⎪⎨⎪⎧AC =AD ,AB =AB ,BC =BD ,
∴△ABC≌△ABD(S .S .S .).
范例2:如图,△ABC 是一个钢架,AB =AC ,AD 是连结A 与BC 中点D 的支架.求证:△ABD≌△ACD. 证明:∵D 是BC 中点,
∴BD =CD.
在△ABD 和△ACD 中,
⎩⎪⎨⎪⎧AB =AC (已知),AD =AD (公共边),BD =CD (已证),
∴△ABD ≌△ACD(S .S .S .).
学法指导:可以利用“等式的性质”寻找边或角相等.
行为提示: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对照答案,提出疑惑,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各小组展示的黑板上,在展示的时候解决.
积极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和解法,大胆质疑,认真倾听.做每一步运算时都要自觉地注意有理有据. 仿例:如图,已知AE =DF ,BF =CE ,AB =DC ,试问:AB∥DC 吗?为什么?
解:AB∥DC.
理由:∵BF=CE ,∴BF -EF =CE -EF ,
即:BE =CF.
在△ABE 和△DCF 中,
⎩⎪⎨⎪⎧AE =DF ,BE =CF ,AB =DC ,
∴△ABE ≌△DCF(SSS ),
∴∠B =∠C,∴AB ∥DC.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学互研”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判定方法
知识模块二 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判定方法的运用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