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油岩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气相色谱资料在油水层解释评价中的应用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气相色谱资料在油水层解释评价中的应用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气相色谱资料在油水层解释评价中的应用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油水层是指在地下水层中,水和油形成分层状态的地质构造。

油水层的形成是由于含油岩石中的油层与含水岩石中的地下水形成界面,使得油水两相在该界面上分布。

油水层的开发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能源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油水层的开发过程中,不同的层段中含油量和油品质量差别很大,因此需要以经济、高效的方法对油水层的含油层段进行评价和解释。

气相色谱技术是一种用于油气地质勘探和评价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可以提供丰富的油藏信息和含油层段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在油水层的解释和评价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可以进行多种物质的定量和鉴别分析,例如:沥青质、蜡质、芳烃、饱和烃等物质的分析。

现代气相色谱技术已经具备了高灵敏、高分辨率、高选择性、高效率和自动化等多种优秀性能,可以满足油水层评价的需求。

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气相色谱技术在油水层解释评价中的应用方法,以提高油水层的勘探开发效率和油田资源的利用率。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 研究气相色谱技术在油水层解释评价中的应用原理和方法。

2. 研究不同分析条件对油水层样品的分析结果的影响,如样品预处理方式、柱管类型、温度程序、载气类型等因素。

3. 通过实验验证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研究其在油水层含油层段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力。

4. 利用实测资料对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探索其在油水层含油层段解释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主要采用实验室实验、样品采集和现场调查等方法进行研究。

在实验室实验中,使用具有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气相色谱仪器进行测试,并通过对样品的预处理和分析过程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其在油水层分析中的分辨率和可靠性。

在样品采集和现场调查中,应采用多种样品采集技术和分析方法,避免由于采样误差和样品处理不当等造成数据偏差。

三、预期研究成果1. 研究出一种适用于油水层解释评价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用高温气相色谱分析原油和岩石抽提物中的高分子量烃类

用高温气相色谱分析原油和岩石抽提物中的高分子量烃类

用高温气相色谱分析原油和岩石抽提物中的高分子量烃类黄海平
【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
【年(卷),期】2000(022)003
【摘要】对大民屯凹陷高蜡原油和不同性质源岩抽提物的高温气相色谱分析获取了高分子量烃类的组成及分布信息,在C40以上分布范围内除高分子量正构烷烃外还可观察到完整的异构或环烷烃系列,其丰度与分布特点受源岩热演化程度的控制,这些高分子量烃类的检出为解释高蜡油的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
【总页数】5页(P280-284)
【作者】黄海平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地质系,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35
【相关文献】
1.原油中烃类全二维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J], 张琨;张居和;张璐;陈莹
2.岩石氯仿抽提物及原油中异构烷烃和环烷烃的分析 [J], 许行义;李秀芝
3.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南斜坡高蜡原油高分子量烃类分布及高蜡成因 [J], 吕慧;陈致林;王忠;唐洪三
4.原油及岩石有机抽提物中微量元素的仪器中子活化研究 [J], 丁祖国;傅家谟
5.氨化学电离色谱-质谱法分析原油及岩石抽提物中的咔唑类含氮化合物 [J], 史权;朱雷;朱丹;王春江;王铁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岩石热解气相色谱法在TK地区录井解释评价中的应用

岩石热解气相色谱法在TK地区录井解释评价中的应用

岩石热解气相色谱法在TK地区录井解释评价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根据岩石热解气相色谱的显示特征,对TK地区的Es1和Es4+Ek 两套生油源的色谱显示特征进行了区分,建立了分油源的气测解释图版,图例分析表明解释效果良好。

关键词:岩石热解气相色谱气测解释一、引言地层储集层的气测录井定性解释评价通常以气测组分特征图版法为主要方法之一,依据显示层气测组分的点、线在图片上的显示区域结合C1组份值,定性判断地层储层性质。

由于不同生油母质、不同的热演化程度生成的油气物理性质存在差别,在气测录井资料上的响应特征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按照分区带、分层位做出的油气水显示特征图版会得到一些杂乱的分布线和分布点,代表特性受到影响。

本文通过岩石热解气象色谱法在TK区块录井解释评价中的应用,对自不同油源的油气层录井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按分油源对油气层进行解释评价,有效提高了解释评价准确率。

二、岩石热解气相色谱法解释机理在沉积的有机质中,正构烷烃主要来源于动植物体内的类脂化合物,如浮游生物中的脂肪酸、细菌内的类脂化合物以及陆生植物中的生物蜡、脂肪等,不同来源的正构烷烃,其组成特征也有较大差异。

Pr、Ph同属异戊间二烯型烷烃,Pr即iC19,Ph即iC20。

这是一组由叶绿素的侧链植醇或类脂化合物衍生的异构烷烃化合物,其热稳定性以及抵抗微生物侵蚀的能力均强于正构烷烃。

高等植物中的叶绿素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都会分解,游离出植醇。

在成岩过程中,植醇进一步转化可形成Pr、Ph。

一般强还原条件下主要形成Ph,在弱氧化条件下主要形成Pr。

[1]利用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图的形态和Pr、Ph峰的特征可以有效区别,地层含油特性。

三、TK地区两种油源解释识别方法TK地区存在两套主要烃源岩,一是Es4+Ek暗色泥岩,二是Es1下富含烃油页岩。

Es4+Ek暗色泥岩埋藏深,成熟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Ⅱ2型为主,部分为Ⅲ型,油质好,TK地区是其油气长期运移得指向;Es1下富含烃油页岩埋藏较浅,成熟度低,有机质类型为Ⅰ-Ⅱ2型,油质差,为自生自储或短距离运移。

油页岩热解过程及产物析出特性实验研究

油页岩热解过程及产物析出特性实验研究

油页岩热解过程及产物析出特性实验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传统石油资源逐渐枯竭,页岩油作为一种潜在的能源资源备受关注。

油页岩热解是将高岭土和粉煤灰作为固定床催化剂,通过高温热解使油页岩热解产物得到释放的过程。

本文将对油页岩热解过程及产物析出特性进行实验研究。

为了实现实验研究的目的,我们首先搭建了一套以固定床方式进行油页岩热解的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采用了隔离措施,以避免外界对实验的干扰。

同时,我们选取了不同温度和时间组合,以模拟不同的热解条件,并对热解产物进行分析。

实验中,我们首先选取了一种常见的油页岩样品作为研究对象。

将样品粉碎并通过筛网分选,获得符合实验要求的颗粒。

然后,在实验装置中,将样品放置在高岭土和粉煤灰混合物上面,进行长时间的热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测量了不同温度下的热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和液体产物的收集率。

结果显示,热解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产物和液体产物的收集率呈现上升趋势。

同时,在相同温度下,较长时间的热解条件下,产物的收集率也有所增加。

我们进一步对热解产物进行了质谱分析,以确定其中的组成。

实验结果表明,油页岩热解主要产生了一系列的烃类化合物,包括烷烃、烯烃和芳香烃等。

其中烷烃主要以短链烷烃为主,而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烷烃的含量逐渐减少,而芳香烃的含量逐渐增加。

此外,我们还对热解过程中产生的固体残渣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固体残渣主要由高岭土和粉煤灰组成,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非挥发性物质。

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固体残渣的含量逐渐增加。

综上所述,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对油页岩热解过程及产物析出特性有了一定的了解。

热解过程中,温度和时间是影响产物收集率和组成的重要因素。

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热解产物中的烷烃逐渐减少,而芳香烃逐渐增加。

此外,在热解过程中产生的固体残渣中,高岭土和粉煤灰所占比例较高。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深入了解油页岩热解过程及其产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为油页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综合实验结果表明,油页岩热解过程中,温度和时间是影响产物收集率和组成的关键因素。

岩石地化热解及气相色谱技术在判断油水层中的应用

岩石地化热解及气相色谱技术在判断油水层中的应用

3 结论
1)热解分析中,油层ST最佳值大于15 mg/g,S1/ S2最佳值大于1.5, 而ST值小于10 mg/g,S1/ S2值小于1.2,一般为水层。 (2)气相色谱分析表明,含水层主峰带窄,单峰突出,峰形为后三角 形或非正态分布,基线飘移,Pr/Ph高,Pr/ P17> 0.26,Ph/ P18>0.24,∑P21/
P+21低.油层特征为主峰宽,峰形正态分布或三角形,基线平直,峰值
高,∑P-21/ P+21高,Pr/ P17< 0.24,Ph/ P18< 0.24,Pr/ Ph低。
(3)地化热解分析及气相色谱分析技术,能够较好地识别油水分布
复杂区流体性质,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未开发区块的开发和钻机运行。
2.3
计算储层含油饱和度
储层含油饱和度参数,一般是通过在密闭取心井采集储层样品送交 实验室进行馏分色谱分析而获得.该方法不仅分析周期长,而且钻井成本 高、钻井周期长,因此通过实验室蒸馏和色谱分析获得储层含油饱和度 的方法应用有其局限性.电测法虽然也能给出储层含油饱和度的参数值, 但间接参数换算,影响因素较多,很难准确计算储层含油饱和度.由热解 分析基本原理可知,热解总烃含量参数ST是单位质量储层岩样含油气量, 是含油丰度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孔隙度一定,其值大小又能够反映含油 饱和度的变化,则其理论公式推导为 ST= So+ Swi+ Sor+ 10× RC/0.9, 式中:Swi为岩石束缚水饱和度;Sor为残余油饱和度;RC为不同岩性参数值. 经数学变换可得 So=(ST×ρ岩× 10)/(ρ油× e), 式中:ρ岩为岩石密度;ρ油为原油密度。
在特殊的热解炉中对生、储油岩石样品进行程序升温,使岩石中的烃类

生物油TG-FTIR分析与热解气化特性研究

生物油TG-FTIR分析与热解气化特性研究

文章编号:0253⁃2409(2012)10⁃1194⁃06 收稿日期:2012⁃03⁃17;修回日期:2012⁃06⁃04㊂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2AA0518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3000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22B07)㊂ 联系作者:朱锡锋,Tel:0551⁃3600040;E⁃mail:xfzhu@㊂ 本文的英文电子版由Elsevier 出版社在ScienceDirect 上出版(http :// /science /journal /18725813)㊂生物油TG⁃FTIR 分析与热解气化特性研究张 怡,陈登宇,张 栋,朱锡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生物质洁净能源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 230026)摘 要:以稻壳快速热解产物生物油为对象,在对其进行热重红外检测的基础上,结合生物油及其轻质㊁重质组分的热解气化实验,研究了生物油热解气化过程及气体产出特性㊂结果表明,生物油的热解气化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轻质组分的快速挥发热解;二是重质组分的裂解气化与缩合缩聚,活化能分别为35~38kJ /mol 和15~22kJ /mol ㊂温度升高,热解气化效率增加,以H 2和CO 为主的合成气产量增多,但气体产物热值降低㊂气体中H 2主要来自轻质组分的热解气化,而重质组分则裂解产生较多的CO ㊁CH 4等物质㊂关键词:生物油;热解气化;轻质组分;重质组分中图分类号:TK 6 文献标识码:ATG⁃FTIR analysis of bio⁃oil and its pyrolysis /gasification propertyZHANG Yi ,CHEN Deng⁃yu ,ZHANG Dong ,ZHU Xi⁃feng(Anhui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Biomass Clean Energ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China )Abstract :The process of bio⁃oil pyrolysis /gasification and gas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 was studied using a 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 coupled with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TG⁃FTIR ).Pyrolysis /gasification of bio⁃oil and its fractions were also performed in a fixed bed.As a result ,the process of bio⁃oil pyrolysis /gasific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The first is volatilization and pyrolysis of the light compounds at low temperature and the second is cracking and polymerization of the heavy compounds at high temperature.The values of activation energy are 35~38kJ /mol in the first stage and 15~22kJ /mol in the second stage ,respectively.With temperature increasing ,the conversation of pyrolysis /gasification grows higher and the yield of synthesis gas (syngas )increases.However ,the calorific value of the gas has an inverse correlation with the temperature.In comparison ,the light fraction (LF )makes more contribution to the overall H 2release ;while CO and CH 4are mainly generated from the heavy fraction (HF ).Key words :bio⁃oil ;pyrolysis /gasification ;light fraction ;heavy fraction 生物油是生物质在常压缺氧环境㊁500℃左右条件下快速热解得到的液体产物㊂然而,由于生物油具有黏度高㊁水分含量大㊁酸性强以及热稳定性差等特性,致使其品质较低,应用受到一定限制㊂因此,将生物油气化制备合成气,再合成高品位液体燃料的路线得到了广泛关注㊂要通过气化生物油来制备合成气,必须先深入了解生物油热解气化过程及气体产物析出特性㊂目前,世界各国学者已在生物油气化方面做了一些研究㊂Jonathan 等[1]研究了温度和氧气含量对生物油气化产气量的影响㊂Panigrah 等[2]研究了氮气气氛下,温度和氮气流量对生物油气化及气体产物的影响㊂朱锡锋等[3]则在无氧条件下,对生物油进行了热解气化实验,研究了其热解气化特性㊂目前,大多数研究集中于生物油气化反应条件对产气的影响上,而对生物油热解气化过程及气体产物的析出特性研究较少㊂因此,本实验在采用热重红外技术对生物油热解气化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生物油及其轻㊁重组分进行了热解气化实验,以研究其气体产物析出特性㊂1 实验部分1.1 原料采用的生物油是以稻壳为原料,在自热式生物质液化装置[4]中快速热解得到的㊂生物油在10kPa㊁85℃条件下蒸馏,得到轻质组分和重质组分,占生物油质量分数分别为40.2%和59.8%㊂生物油及其轻质㊁重质组分的物理性质见表1㊂由表1第40卷第10期2012年10月燃 料 化 学 学 报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Vol .40No .10Oct.2012可知,与生物油比较,重质组分中含有更多的碳元素,氧及水分含量较少,而轻质组分则相反㊂另外,由于生物油及其轻㊁重组分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气化时无需外部供氧㊂因此,本研究中的热解气化实验均在无外部供氧情况下进行㊂表1 生物油及其蒸馏组分的物理性质Table 1 Properties of bio⁃oil and its distilled fractions Sample Ultimate analysis w /%C H O N Moisture w /%Bio⁃oil 34.979.7454.460.3633Light fraction 23.2411.5565.010.2043Heavy fraction41.818.6048.910.68211.2 实验装置及方法采用TGA Q500热分析仪与Nicolet 670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联用,在线分析生物油热解气化过程中气体产物的析出特性㊂生物油在热分析仪中发生热解,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N 2流量为50mL /min,样品量为40mg,分别以20㊁30㊁40℃/min 的速率从室温加热到800℃,红外检测气体的波长为4000~500cm -1㊂通过生物油及其轻质㊁重质组分的热解气化实验,探究气体产出特性㊂生物油热解气化实验系统示意图见图1㊂该系统主要包括进样㊁热解气化㊁冷凝及气体收集四个部分㊂样品通过蠕动泵(BT100⁃2J)进入热解气化装置,同时通入载气N 2(80mL /min)㊂热解气化部分主要由长500mm,直径φ30mm 的石英管和电加热炉组成,预先设定所需温度(600~1000℃)㊂气体产物经过冷凝后由集气袋收集,再用GC1690型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㊂图1 生物油热解气化实验系统示意图Figure 1 System of bio⁃oil pyrolysis /gasification2 结果与讨论2.1 生物油热解气化过程的热重分析在氮气气氛㊁升温速率分别为20㊁30㊁40℃/min 的条件下对生物油进行了热重实验,以考察其热解气化规律,得到TG 与DTG 曲线,具体见图2㊂由图2可知,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最大失重速率增大,残余物含量减少㊂根据DTG 曲线,可以把生物油的热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5]:30~160℃生物油快速失重,该阶段主要是生物油中的水分及一些低沸点有机物的挥发热解;200℃以上,生物油中的酚类㊁糖类等大分子物质发生热解气化,缓慢失重㊂700℃以后,难裂解的物质则通过缩合缩聚形成约5%的焦炭㊂图2 生物油热解气化的TG㊁DTG 曲线Figure 2 TG and DTG curves of bio⁃oil pyrolysis /gasificationa:DTG;b:TG:20℃/min;⁃⁃⁃:30℃/min; :40℃/min 利用Coats⁃Redfern 积分法[6]对生物油的热解气化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㊂机理函数为ln 1-1-()α1-n (1-n )T æèçöø÷2=ln AR βE (1-2RT E())-E RT (1)其中,n 为反应级数,α为物质已反应的质量分数,β为恒定加热速率K /min,T 为反应的绝对温度K,A 为表观指前因子min -1,E 为表观活化能kJ /mol,R 为摩尔气体常量J /(mol ㊃K)㊂当反应级数n =4时[7],可以得到不同升温速率下生物油热解气化数据最佳线性拟合曲线,拟合动力学参数见表2㊂由表2可知,R 2均在0.98以上,说明该方程适用于生物油热解气化反应区㊂低温段活化能较高,说明挥发热解过程较难发生,耗能较大㊂随升温速率提高,低温段活化能减小,轻质组分挥发热解更容易;高温段活化能增加,重质组分裂解气化更困难㊂5911第10期张 怡等:生物油TG⁃FTIR 分析与热解气化特性研究表2 生物油热解气化动力学参数Table 2 Pyrolysis kinetics parameters of bio⁃oilHeating rate /(℃㊃min -1)t /℃E /(kJ ㊃mol -1)A /min -1R 22034~20737.98344.370.9915207~48915.820.480.98113034~24736.38266.460.9953247~56917.431.360.99174039~27335.20295.820.9936273~58821.568.030.98832.2 生物油热解气化过程的FT⁃IR 分析利用热重红外联用仪可以在线分析生物油热解气化过程中气体产物的释放特性㊂气体的释放量最大时(此时对应热重曲线中失重率最大),气体产物的析出见图3㊂由图3可知,气体主要由乙酸(1846~1710cm -1)㊁乙醇(3050~2800cm -1和1180~943cm -1)㊁丙酮(1800~1600cm -1和1400~1107cm -1)等轻质有机物和水分(3964~3500cm -1)组成,同时也含有一定量的CO 2(2391~2217cm -1和726~586cm -1)㊁CH 4(3200~2850cm -1)㊂其中,CO 2和CH 4由一些不稳定的小分子裂解产生㊂这与文献[8~10]中所得结果一致㊂图3 气体释放量最大时气体产物的FT⁃IR 谱图Figure 3 FT⁃IR spectrum of bio⁃oil pyrolysis /gasificationat maximal volatile release 温度升高,生物油中难挥发的重质组分开始裂解[11]㊂重质组分的裂解会产生大量的CH 4和CO㊂图4为生物油热解气体产物分布图㊂由图4可知,450℃后CH 4显著增加,CO 含量在600℃后也迅速上升㊂随着裂解反应的进行,各气体产量逐渐减少,难裂解的物质发生缩合缩聚形成焦炭㊂综合以上分析,生物油的热解气化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低温条件下轻质组分的挥发热解;二是高温条件下重质组分的裂解气化与缩聚结焦㊂然而,热重条件与实际热解气化情况存在一定不同,为了更全面的认识生物油热解气化及气体产出特性,作者对生物油及其轻质㊁重质组分进行了热解气化实验㊂图4 生物油热解气体产物分布Figure 4 Product evolution during pyrolysis/gasification of bio⁃oil□:H 2O;○:CO 2;△:CH 4;◇:CO2.3 生物油的热解气化特性分析生物油热解气化实验结果见图5㊂图5 生物油热解气化效率及气体热值随温度的变化Figure 5 Conversion of bio⁃oil pyrolysis /gasification and the calorific value of the gas with reaction temperature 由图5可知,600℃时生物油热解缓慢,产气量较少,热解气化效率(热解后气体产物质量占原料质量的百分比)仅为15%㊂随着温度升高,生物油进入反应器后升温速率提高,其轻质组分的挥发热解及重质组分的裂解更为强烈㊂同时,生物油中大部分氧以水蒸气形式析出,热解产物在水蒸气环境中发生气化重整(反应如下所示),使气体产量增加,热解气化效率升高,1000℃时达66%㊂Water⁃gas shift reaction:CO(g)+H 2O(g)=CO 2(g)+H 2(g)6911 燃 料 化 学 学 报第40卷△H =⁃41.2kJ /mol(2)Water⁃gas reactionC(s)+H 2O(g)=CO(g)+H 2(g)△H =+131.3kJ /mol (3)Boudouard reactionC(s)+CO 2(g)=2CO(g)△H =+167.8kJ /mol (4)Methane reforming reactionCH 4(g)+H 2O(g)=CO(g)+3H 2(g)△H =+206.3kJ /mol (5)CH 4(g)+2H 2O(g)=CO 2(g)+4H 2(g)△H =+165kJ /mol 图6为生物油热解气化气体产物分布㊂由图6可知,700℃后CO 含量减少,H 2㊁CO 2含量增加,可能是由于发生了水煤气变换反应所致㊂温度继续升高,甲烷等烃类物质因发生水蒸气重整而逐渐减少㊂900℃以后,反应(2)受热力学限制而逐渐减弱,反应(3)㊁(4)逐渐增强,使CO 2含量减少,最终生成以CO 和H 2为主的合成气㊂由于气化反应大多为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有利于气化反应的发生㊂1000℃时H 2与CO 总含量最大,约占合成气的90%㊂并且,合成气中H 2/CO =1.4~2.2,适宜合成醇类物质㊂图6 生物油热解气化气体产物分布Figure 6 Product distribution from thepyrolysis /gasification of bio⁃oil□:H 2;w :CO;○:CO 2;◁:CH 4;▽:C 2H 4;△:C 2H 6 同时,计算了气体产物的热值,具体见图5㊂温度升高,气体热值呈下降趋势㊂这可能是由于CH 4等烃类物质在高温下热解气化,产生H 2㊁CO 和CO 2等,H 2㊁CO 的增加不能弥补由烃类物质减少而降低的热量,最终使气体产物热值降低㊂2.4 热解气化气体产物析出特性分析 采用氮平衡法可以得到各气体产量(单位质量生物油热解气化产生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的体积)㊂为了探究轻质㊁重质组分在生物油热解气化气体产物析出中的作用,根据这两种组分在生物油中所占比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处理,具体见图7㊂ 由图7(a)可知,在相同温度下,轻质组分更易热解气化产生H 2㊂由红外分析可知,轻质组分中含有大量的乙酸㊁丙酮等小分子物质,这些组分较易发生热解及气化重整[12]㊂而对于重质组分,大分子环化合物的侧链分解产生H 2,这些环类物质结构稳定,热解和气化重整都需要较高的能量㊂因而,随着温度升高,H 2产量缓慢增加㊂总的来看,生物油热解气化产氢量与轻㊁重组分热解气化产氢量之和趋势一致,都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1000℃时有最大值㊂生物油热解气化产生的CO 2较少,其主要由含氧羧基官能团及部分芳香弱键的断裂产生㊂由图7(b)可知,轻质组分和重质组分热解产生的CO 2量相当㊂温度较低时,生物油中轻质㊁重质组分间易发生缩合反应,造成CO 2产量低于轻质与重质组分分别热解产生CO 2量之和㊂温度越高,生物油中各组分挥发热解越剧烈,组分间反应越弱,使CO 2产量与轻㊁重组分总产量趋近一致㊂ 图7(c)为CH 4产量随温度的变化㊂由图7(c)可知,重质组分较轻质组分产生的甲烷更多,可能由于重质组分中含有较多的酚类物质,加热更易使其侧链官能团断裂[13],进而产生CH 4等㊂温度越高,裂解越完全,CH 4产量越大,800℃左右时CH 4产量最大㊂温度继续升高,CH 4的水蒸气重整反应加剧,其产量逐渐减少㊂CO 产量随着温度升高呈上升趋势,由图7(d)可知,1000℃时达到最大㊂比较可知,生物油中重质组分产生CO 较多㊂这也印证了热重红外所测得的结果,CO 和CH 4主要来自于重质组分中难挥发有机物的裂解㊂据文献[14]可知,CO 由大分子有机物中C =O 和C⁃O⁃C 断裂生成㊂综上,轻质组分热解气化产生更多的H 2,而CO㊁CH 4等物质则主要由重质组分的裂解产生㊂温度升高,生物油挥发热解迅速,各组分间相互反应减少,其产气量与轻质㊁重质组分分别热解气化产气量之和越接近㊂7911第10期张 怡等:生物油TG⁃FTIR 分析与热解气化特性研究图7 气体产量随反应温度的变化Figure 7 Comparison chart of the gas yield (a):H 2;(b):CO 2:(c):CH 4;(d):CO□:light fraction;○:heavy fraction;△:total amount of light fraction and heavy fraction;▼:bio⁃oil3 结 论生物油的热解气化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低温条件下生物油中轻质组分的挥发热解;二是高温条件下重质组分的裂解气化与缩合缩聚㊂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挥发热解过程耗能较大,反应较难发生㊂升温速率提高,轻质组分挥发热解更容易,重质组分的裂解气化更难㊂ 随着温度升高,生物油中轻质组分挥发热解与重质组分裂解气化反应强烈,使热解气化效率提高,合成气产量增加,但气体产物热值降低㊂合成气中H 2与CO 总含量在1000℃时有最大值㊂生物油中的轻质组分热解气化更易产生H 2,而CO㊁CH 4等物质则主要来自于重质组分的裂解㊂升高温度,生物油内各组分间相互反应的影响减弱㊂参考文献[1] JONATHAN R M ,JOELLE D B ,SHANNON M K ,ROBERT J E.Non⁃catalytic partial oxidation of bio⁃oil to synthesis gas for distributedhydrogen production [J ].Int J Hydrogen Energy ,2009,34(20):8519⁃8534.[2] PANIGRAHI S ,CHAUDHAIR S T ,BAKHSHI N N ,DALAI A K.Production of synthesis gas /high⁃Btu gaseous fuel from pyrolysis ofbiomass⁃derived oil [J ].Energy Fuels ,2002,16(6):1392⁃1397.[3] 朱锡锋,VENDERBOSCH R H.生物质热解油气化试验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2004,32(4):510⁃512.(ZHU Xi⁃feng ,VENDERBOSCH R H.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gasification of bio⁃oil derived from biomass pyrolysis [J ].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2004,32(4):510⁃512.)[4] 刘承运,陆强,孙书生,张栋,朱锡锋.稻壳生物油的燃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2008,36(5):577⁃582.(LIU Chen⁃yun ,LU Qiang ,SUN Shu⁃sheng ,ZHANG Dong ,ZHU Xi⁃feng.Research on rice husk bio⁃oil combustion and pollutant emissions [J ].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2008,36(5):577⁃582.)[5] 陈登宇,朱锡锋.生物质热反应机理与活化能确定方法:Ⅰ干燥段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2011,39(8):580⁃584.(CHEN Deng⁃yu ,ZHU Xi⁃feng.Thermal reaction mechanism of biomass and determination of activation energy :I Drying section [J ].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2011,39(8):580⁃584.)[6] 胡荣祖.热分析动力学[M ].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HU Rong⁃zu.Thermal kinetics analysis [M ].2nd ed.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7.)[7] 汪从伟,阴秀丽,吴创之,马隆龙.生物油及其重质组分的热解动力学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30(10):1783⁃1786.8911 燃 料 化 学 学 报第40卷(WANG Cong⁃wei ,YIN Xiu⁃li ,WU Chuang⁃zhi ,MA Lu⁃long.Kinetics of pyrolysis of bio⁃oil and its heavy fractions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2009,30(10):1783⁃1786.)[8] FU P ,HU S ,XIANG J ,SUN L S ,YANG T ,ZHANG A C ,ZHANG J Y.Mechanism study of rice straw pyrolysis by Fourier TransformInfrared Technique [J ].Chin J Chem Eng ,2009,17(3):522⁃529.[9] GUO X J ,WANG S R ,WANG Q ,GUO Z G ,LUO Z Y.Properties of bio⁃oil from fast pyrolysis of rice husk [J ].Chin J Chem Eng ,2010,19(1):116⁃121.[10] 付鹏,胡松,孙路石,向军,陈巧巧,杨涛,张军营.稻草和玉米秆热解气体产物的释放特性及形成机理[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29(2):113⁃118.(FU Peng ,HU Song ,SUN Lu⁃shi ,XIANG Jun ,CHEN Qiao⁃qiao ,YANG Tao ,ZHANG Jun⁃ying.Release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gas products during rice straw and maize stalk pyrolysis [J ].Proceedings of the CSEE ,2009,29(2):113⁃118.)[11] 王贤华,贺瑞雪,杨海平,张世红,陈汉平.生物油热解气化的TG⁃FTIR 分析[J ].太阳能学报,2010,34(5):545⁃549.(WANG Xian⁃hua ,HE Rui⁃xue ,YANG Hai⁃ping ,ZHANG Shi⁃hong ,CHEN Han⁃ping.TG⁃FTIR analysis of bio⁃oil pyrolysis /gasification [J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 ,2010,34(5):545⁃549.)[12] BIMBELA F ,OLIVA M ,RUIZ J ,GARCIA L ,ARAUZO J.Steam reforming of bio⁃oil aqueous fractions for syngas production and energy[J ].Environ Eng Sci ,2011,28(11):757⁃763.[13] GUO X J ,WANG S R ,GUO Z G ,LIU Q ,LUO Z Y ,CEN K F.Pyrolysis characteristics of bio⁃oil fractions separated by moleculardistillation [J ].Appl Energy ,2010,87(9):2892⁃2898.[14] YANG H P ,YAN R ,CHEN H P ,LEE D H ,ZHENG C G.Characteristics of hemicellulose ,cellulose and lignin pyrolysis [J ].Fuel ,2007,86(12/13):1781⁃1788.‘燃料化学学报“征稿简则 ‘燃料化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㊁中国化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主办㊂刊载国内外燃料化学基础研究及其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涵盖煤炭㊁石油㊁油页岩㊁天然气㊁生物质,以及与此相关的环境保护和应用催化等方面的内容㊂栏目设置研究论文 报道学术价值显著㊁实验数据完整的研究成果,全文一般不超过6000字;研究快报 迅速报道学术价值显著的最新进展,全文一般不超过4000字;研究简报 报道研究工作中的部分或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全文一般不超过4000字;综合评述 一般为预约稿(不超过8000字)㊂投 稿1.本刊热忱欢迎国内外学者投稿,中英文稿件均可,请登陆本刊网站(http :// )注册投稿;2.来稿请邮寄单位推荐信,说明文稿无泄密和一稿多投等内容㊂稿件及出版(1)审理结果一般在3个月内通知作者,对不宜采用的稿件会尽快通知㊂不刊用的稿件恕不退还;(2)刊出的稿件通知作者交论文发表费和审稿费㊂期刊印出后酌致稿酬,并赠期刊2份和分装本10份;(3)从2000年起本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㊁网络版,均不再另外通知和另付稿酬㊂凡不愿加入者,请投稿时说明㊂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桃园南路27号‘燃料化学学报“编辑部 邮编:030001联系电话:0351⁃2025214 4066044 传真:0351⁃2025214E⁃mail:rlhx@9911第10期张 怡等:生物油TG⁃FTIR 分析与热解气化特性研究。

利用热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研究减压渣油及其胶质亚组分的热解规律

利用热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研究减压渣油及其胶质亚组分的热解规律

Ni
1.27

2.53
收 稿 日 期 :20181106;修 改 稿 收 到 日 期 :20190311。 作者简介:王佳琪,硕士研究生,助理 工 程 师,主 要 从 事 能 源 化
工研究工作。 通 讯 联 系 人 :王 佳 琪 ,Emali:18709212975@163.com。
关键词:渣油 胶质 热解 结构组成 PyGC?MS
随 着 常 规 原 油 资 源 的 日 益 减 少,世 界 原 油 供 应呈现重质 化、劣 质 化 的 趋 势,且 高 硫、高 氮 原 油 产量日益增加,劣质 重 油 已 成 为 21 世 纪 的 重 要 能 源。近年来,我国重 质 原 油 的 开 采 速 度 加 快,如 何 将这些重 质 油 轻 质 化,已 成 为 我 国 炼 油 行 业 面 临 的重大课题。重油具 有 富 含 多 环 芳 烃,碳 氢 比、黏 度和密度大,硫、氮、氧、重 金 属 含 量 及 残 炭 高 等 特 性。目前,重油 改 质 工 艺 主 要 包 括 脱 碳 和 加 氢 。 [1] 脱碳工艺 主 要 包 括 焦 化 (延 迟 焦 化、流 化 焦 化、灵 活焦化)、减黏裂化、催 化 裂 化;加 氢 工 艺 主 要 包 括 加 氢 裂 化、加 氢 精 制、加 氢 脱 硫 等 。 [2] 焦 化 技 术 由 于具有良 好 的 原 料 适 应 性、低 投 资 等 优 势 被 广 泛 应用于重油加工,但 重 金 属 元 素 及 硫、氮 易 富 集 于 焦炭中,使焦炭质量 变 差;催 化 裂 化 可 用 于 重 油 加 工,但受限于催化剂 易 失 活 和 损 耗 大 等 问 题;重 油 加氢技术 理 论 上 可 以 满 足 清 洁 生 产,但 由 于 氢 耗 高,尤其在加工低品 质 重 油 时 需 要 更 多 氢 气,氢 气 的来源 成 为 难 题 。 [3] 近 年 来 可 连 续 操 作、原 料 适 应性广、液体收率高、易 于 大 型 化 的 重 油 流 态 化 热 解工艺越 来 越 受 到 人 们 的 重 视,如 中 国 石 化 洛 阳 石化工 程 公 司 开 发 的 HCC 工 艺 和 ROP 工 艺、中 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 DCC 和 CPP 工 艺等。这些工艺技术目前已实现工业化,但其 中涉 及重油高温快速热转化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重质 油 是 具 有 胶 体 结 构 的 复 杂 体 系 ,主 要 由 不 同 比 例 的 饱和分、芳香分、胶 质 和 沥 青 质 组 成。研 究 表 明[4], 重质油的 热 反 应 特 性 与 原 料 的 组 成 和 结 构 密 切 相 关。本研究以长 庆 减 压 渣 油 及 其 胶 质 亚 组 分 为 原

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

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
第 10 卷 第 1 期 录 井 技 术 · 1 ·
·研究与探讨·
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技术 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
韩 方 3 李 荣 韩敏欣 孙国华 郎东升 郭树生 孙述文 宫荣臻
(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大庆石油管理局地质录井公司)
3137 0176
E 凝析油层 C4~C26 nC19 6142
F
气层 C1~C21 nC7
6 nC17 6 nCn 0135
1125
0133 0115 0146 1175
6 nC22~25 6 nCn
8130
6 nC30 + 6 nCn
0113
0123 0129 0113
Hale Waihona Puke 0111Pr Ph 1103
图具有各自的特征性 ,称为指纹热解谱图 ,可作为定性的依
据 。此外并可利用热解图中能反映物质结构组成的特征碎
片 ,来定性和定量地分析混合物中的各组分 。油砂岩热解烃 图 5 生油岩 、干酪根 、砂岩热解烃
与生油岩和干酪根的热解烃图形是不相同的 (图 5) ,油砂岩
组分分析色谱流出曲线
谱图特点是 :前部为斜列式成对的峰型 ,而高碳部分为一尖刀状单峰形 ,主要以正构烷烃组成 ,
(2) 氧化或细菌降解层砂岩 ,孔 、渗 、饱物性值高 ,颜色似红糖而疏松 ,正构烷烃梳状结构
不发 育 。图 形 呈 锯 齿 状 , 主 峰 碳 是 nC17 , 碳 数 范 围 nC9 ~ nC24 。 6 nC21 - / 6 nC22 + 和 6 nC17 - / 6 nCn比值高 ,分别为 7106 和 1125 。显示较多的低质量分数异构烃类 。碳数分布和
YQ - Ⅲ型油气显示评价仪对储集岩进行热解分析 ;另一方面 ,利用 P YQ 88 - 2 热解装置与

岩石热解气相色谱解释评价-2002

岩石热解气相色谱解释评价-2002
①识别油层
此处所说的油层是指试油测试只产油而无其它流体产出的储层,这类储层的存在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单层储层均质性强,孔渗物性好,含油饱和度值高,含水饱和度值低,多在束缚水范围内,故试油产纯油;另一类是储层非均质性强,孔渗物性差,以亲水为主的矿物,颗粒骨架对水的运移阻力大,即使含水饱和度很高,含油饱和度很低,如果不改善通道,试油测试也只产纯油。这类储层的组分流出曲线特征明显,它们都具含油特征,碳数分布范围宽,为nC13-nC32左右。主峰碳nC19-nC23,正构烷烃组分齐全,呈规则梳状结构。由于含水量相对较低,氧化和菌解作用弱,形成的未分辨化合物的含量低,基线较平直。
热解气相色谱工作原理:
是利用试样中各组份在气相和固定液液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汽化后的试样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运行时,组份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由于固定相对各组份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 因此各组份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就不同,经过一定的柱长后,便彼此分离,按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产生的离子流讯号经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绘出各组份的色谱峰。
三、热解气相色谱的地质应用
1、鉴别真假油气显示
在石油钻井过程中,为了预防钻井工程事故,获得较快进尺,在钻井液中加入的添加剂越来越多。这些添加剂大部分为有机物质,对岩屑和井壁取心造成污染,为正确判断油气层和评价油气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鉴别真假油气显示的工作非常重要。
钻井液添加剂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钻井过程中,由于膨胀性地层的缩径和疏松性地层的垮塌,常常造成卡钻事故,所以在钻井液中加入原油、柴油和有机解卡剂。
若色谱峰分布曲线基本上是条直线,则说明无油气显示。
碳优势指数(CPI)和奇偶优势(OEP)
这两个参数的意义相同,表示方法有上述两种。都是说明一组色谱峰中,正烷烃奇数碳的质量分数与偶数碳的质量分数之比。因为生物体内的正烷烃中奇数碳高于偶数碳,存在着明显的奇偶优势,而有机质在演化过程中是大分子变成小分子,结构复杂的分子变成结构简单的分子,正烷烃奇数优势消失。所以奇偶优势值越接近于“ >1”,则说明该样品的演化程度和成熟度越高,反之越低。

分步热解气相色谱在油页岩工艺性质评价中的应用——以准南大黄山芦草沟组油页岩为例

分步热解气相色谱在油页岩工艺性质评价中的应用——以准南大黄山芦草沟组油页岩为例
1 中 国地 质 大学 ( 京 ) 相 储层 演 化 与 油气 富集 机 理教 育 部 重点 实验 室 能源 学 院 . 北 海
北 京 10 8 ;. 港 天地 能 源 服 务有 限 公 司 , 0 03 2 香 北京 10 2 ) 00 2

要 : 用热 解气相 色谱技 术 , 采 通过 分步程序 热模 拟 了大黄 山油 页岩 的 千馏过 程 , 索 了油 页 探
来 , 解气相 色谱模 拟原油 蒸馏的方法 已经成熟 用热
, 但用 此方法 模拟 油页 岩干馏 的实 验方 案还 未形
成 , 次研 究对这方 面做 了初步探 索 。分 步热解气相 色谱分 析有 助于 了解油 页岩干 馏过程 中各 温度 区 间 本 内的产烃 动态特征 。对评估 油页岩的 资源开发价值 、 设计 油页 岩干馏工 艺和测 试油 页岩 的工艺 性质 等方
生烃潜 力是控 制 油页岩工 艺特性 的主要 因素 , 页岩原 始生烃 能力越 强 , 油 干馏 高温阶段 的 重质 油
产鸯 越 多 匆
关键词 : 页岩 ;热解 气相 色谱 ;工 艺性质 ; 油 轻质 油 ; 重质 油 中图分类号 : E 12 1 T 2 . 文献标志码 : A
中国油 页岩资源 主要集 中在 东北 和 中南 地 区, 明资源储量 79 .7×1 t其工 业原 料页 岩油 资源 查 19 3 0 , 为 464 7.4×1 , 0t页岩油可 回收资源 为 197 1。9×1 t 3。油页岩作 为能源资 源的一部分 , 0 IJ 它的综合利 用 得到广泛 的重视 。油 页岩凭借 资源丰富 、 有利和 开发利用可行 3项优 势而被列 为 2 世 纪重要 的战略 特性 1
加 ;5 5 0 G 区间烃类产物迅速 增 加 , 4 0~ 1 = 【 占全 部 热解 产物 的 7 % , 0 并在 4 0℃ 左 右达 到 最 大值 ; 9 5 0℃ 以后 烃类 产物较 少, 1 以气态烃产 物为 主。 大黄 山油 页岩整 体具 有轻 质油 潜 力优 势特 征 , 未

生油岩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生油岩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生油岩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摘要】为探讨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在生油岩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采用了热解气相色谱法,对生油岩进行热解分析。

首先称取100mg粉碎岩样或0.5mg干酪根,对样品进行加热,分离热抽取物,使用捕集器搜集有机化合物(重烃类),然后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检测有机化合物的丰度、生产类型及成熟度。

研究显示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快速评价生油岩的方法,干酪根及全岩样均能采用此法进行分析,其能提供准确的生油丰度、有机质成熟度、烃类物质生产类型信息。

【关键词】气相色谱;生油岩;热解;生油丰度最近几年,在生油岩评价方面,热解分析方法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热解分析法的原理为:在惰性气体中对干酪根或全岩进行加热后,样品降解程度会发生改变,使用检测器对加热产生的物质进行检测,得出总产物产率和演化率,同时连接质谱仪和气相色谱仪,还能详细检测出热解产物的组成成分。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在生油岩评价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一、样品分析(一)热解称取100mg粉碎岩样或0.5mg干酪根,在惰性气体(氦气)中进行加热。

第一步:快速加热。

将样本置于炉中,快速加热到359摄氏度,升温速度90摄氏度/分,达到规定温度后保持10min。

在此温度条件(359摄氏度)下,样本中的有机质会被提取出来,该物质类似于溶剂抽提物。

第二步,再将样品升温至700摄氏度,升温速度28摄氏度/分。

在这一过程中,干酪根发生热分解。

与持续加热相比,该方法能更好地分离干酪根热解产物和热抽提物。

使用氦气将干酪根热解产物、热抽提物送入同一热区。

把气流平均分为2份,一份送入捕集系统、一份送入火焰离子检测器。

通过火焰离子检测器,可监测到样品加热时挥发有机化合物的演化过程;捕集系统可对干酪根热解产物、热抽提物分别进行收集、分析。

迅速加热捕集器至300摄氏度,恒温2分钟,让有机化合物(重烃类)充分地释放出来,然后使用气相色谱法对其丰度、生产类型及成熟度进行分析。

岩石热蒸发烃气相色谱

岩石热蒸发烃气相色谱

岩石热蒸发烃气相色谱1.引言1.1 概述石油和天然气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因此对于地球上的沉积岩研究尤为重要。

岩石热蒸发烃气相色谱是一种用于岩石样品中烃类化合物分析的有效方法。

烃类化合物是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因此对其分析可以提供有关岩石成因、成熟度和储集状况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岩石热蒸发烃气相色谱采用了热蒸发技术和气相色谱分离技术,可以对岩石样品中的烃类化合物进行快速、高效的分析。

在该方法中,将岩石样品加热,使其中的烃类化合物蒸发,并通过气相色谱分离后,利用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

岩石热蒸发烃气相色谱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该方法无需对岩石样品进行特殊的预处理,可以直接对样品进行分析,减少了实验操作的复杂性。

其次,通过热蒸发和气相色谱分离,可以得到样品中烃类化合物的详细组成信息,包括不同碳数的烃类化合物和其相对含量。

此外,该方法还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可以对岩石样品中含量较低的烃类化合物进行检测和分析。

岩石热蒸发烃气相色谱在石油地质、煤炭地质、生物地球化学和环境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石油地质领域,该方法可以用于岩石的成熟度评价和生油潜力分析。

在煤炭地质领域,该方法可以用于煤的煤质评价和煤矿的勘探。

在生物地球化学领域,该方法可以用于古环境研究和古气候重建。

在环境领域,该方法可以用于水体和土壤中烃类污染物的检测和监测。

综上所述,岩石热蒸发烃气相色谱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岩石样品中烃类化合物进行分析,可以提供有关岩石成因和储集状况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相信岩石热蒸发烃气相色谱在能源资源领域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信息: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引言:对岩石热蒸发烃气相色谱的背景和意义进行总结,介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正文:2.1 岩石热蒸发烃气相色谱的原理:详细介绍岩石热蒸发烃气相色谱的基本原理,包括岩石样品的制备过程、热蒸发的工作原理、烃气相色谱的仪器组成和工作原理等内容。

实验1生油岩岩石热解分析

实验1生油岩岩石热解分析

实验1生油岩/储油岩岩石热解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生油岩/储油岩热解分析的实验原理;2•掌握油气显示评价仪(OG-2000V )的使用方法;3•能够应用岩石热解仪分析的结果对生油岩或储油岩进行定性分析。

二、实验原理在一定的条件下,烃源岩中有机物一部分生成烃类,这些烃类一部分运移到具有孔隙性的储层中,另一部分残留在烃源岩中,而未生成烃类的高聚合物干酪根也存在于烃源岩中。

储层中石油主要由各种烃类、胶质和沥青质构成,生油岩主要由烃类和生油母质干酪根组成。

不同烃类组分,不同分子量和分子结构的胶质、沥青质、干酪根均具不同的沸点,当温度达到某有机组分的沸点时,该种有机物质便蒸发裂解并从岩石中解析。

油气显示评价仪的分析原理:当程序升温时,岩石中的烃类、胶质、沥青质、干酪根在不同的温度点挥发、裂解,并从岩石中脱析,经载气携带使其与岩石样品进行定性的分离,并由载气携带直接进入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检测,经微机进行运算处理,记录各组份的含量和S2峰顶温度(Tmax),予以评价烃源岩,储集岩的优劣。

图3-1油气显示评价仪分析原理框图标准分析周期(适用于生、储油岩样品的热解三峰分析):本次实验采用的分析周期S o:90C恒温2min ; S i:快速加热至300C恒温3min ; S2:以50C /min的速率升至600C 后,恒温1min。

S4 (残碳分析周期)氧化阶段:氧化炉600 C恒温7min,热阱低温吸附CO、CO2;分析阶段:热阱快速加热至380C恒温,CO2转换为CH4进入检测器,共用3min。

适用于储油岩样品的热解五峰分析周期(了解):第一阶段:将样品加热至90 C的载气吹洗岩样2min,检测天然气馏分S o峰。

第二阶段:岩样被送入初始温度为200 C的热解炉中恒温1min,检测汽油馏分S i峰。

第三阶段:热解炉从200C以50C/min程序升温速率升温至350C,恒温imin ,检测S21峰。

生物油及其重质组分的热解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生物油及其重质组分的热解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生物油及其重质组分的热解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能源需求不断增加,使得传统能源逐渐不足以满足需求,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生物质能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形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生物质可以被转化为生物油,该油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可再生的特点,可以被用于代替化石燃料。

生物油的热解过程是将生物质中的高分子化合物分解成低分子化合物,其中重要的反应变化包括(但不限于)颗粒的干燥、干馏和裂解等。

本次研究将针对生物油及其重质组分的热解过程进行实验研究,旨在探究生产生物油的主要反应机理及其对热解产物的影响,为相关领域提供有关生物油热解特性的实验数据支撑。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生物油及其重质组分的热解过程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生物质能转化的机理,提高生物油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该研究可以为生物油的制备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生物质能的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热解反应条件的确定:包括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质量等条件的筛选和确定。

2. 不同生物油及其重质组分的热解实验:通过实验室实验装置对不同生物油及其重质组分进行热解实验,提取并分析热解产物。

3. 反应产物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热解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探究反应产物的组成、变化及其与反应条件的关系。

四、预期研究结果通过实验研究,预计能够了解生物油及其重质组分在热解过程中的反应机理,探究不同反应条件对热解产物的影响,为生物油的制备和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五、研究的实施计划1. 前期调研和文献查阅,确定热解实验所需的文献资料和实验设备;2. 设计热解实验方案并进行试验;3. 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4. 通过学术会议和论文发表等形式,向相关研究领域传播研究成果。

用热解气相色谱技术判别储层产液性质

用热解气相色谱技术判别储层产液性质

用热解气相色谱技术判别储层产液性质摘要:在油田储层产液性质判别过程中,通过岩石的热解—热解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了油层谱图曲线特点,总烃含量几何外形的总体特征,以峰形特征、正构烷烃相对含量为标准,确定出划分油、气、水层的方法及其参数标准。

关键词:油气运移;烃含量;判别;峰形特征;碳数范围;谱图热解气相色谱技术的实质是把储集岩中的烃类物质按正构烷烃碳数从小到大逐一分离出来,利用指纹化合物姥鲛烷和植烷与nC17和nC18伴生的现象,对正烷烃碳数定性,利用百分比法计算每个单体烃的相对百分含量,最后由工作站进行数据处理,实现从分子级的水平现场肉眼观测原油的组成,从而进一步相对定量判别储层产液性质,为试油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一、判别储层产液性质的理论依据原油是由分子量数十到数千数目烃类和非烃类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不同的石油,其化学组成有很大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有多种,总体上看,这些影响因素划分为两类,即储层中的各种因素和石油开采过程中的各种因素。

在储层因素中主要有三个方面:油源,即原始生油母质的类型和性质;成熟度,即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石油在储层中历经的次生变化对于某一储层来说前二者的因素与油源密不可分,而第三种则与油气的运移过程等所经历的改造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寻找油气分布的热解气相色谱规律时,分区研究有重要的理论依据。

同时油气在运移过程中所经历的改造不同,沿油气运移方向有两种运移结果,一种是分异作用,即沿着油气运移的方向油气发生分异作用使得轻组分散失,残留下的原油成为相对高比重,高粘度的重质油藏,色谱特征参数表现为沿着油气运移的方向∑C21-/∑C22+值僧加,正烷烃主峰值OEP值逐渐降低;另一方面油气在运移过程中,氧化作用起主导因素时则出现相反的变化规律,正烷烃从部分消耗至消耗殆尽,严重生物降解等作用可以使异构烷烃和烷烃进一步消耗,油气运移后所形成的油气藏就成为相对的重质油藏。

氧化与微生物降解作用是在喜氧与厌氧菌氧化作用下使得原油降解,表现正烷烃相对含量下降,异构烷烃、芳烃数量相对增大,低分子量正烷烃完全消耗,降解易难顺序依次为:正构烷烃(C25-)→少量支链异构烷烃→低环环烷烃→芳香烃。

实验1生油岩岩石热解分析

实验1生油岩岩石热解分析

实验1⽣油岩岩⽯热解分析实验1⽣油岩/储油岩岩⽯热解分析⼀、实验⽬的1?掌握⽣油岩/储油岩热解分析的实验原理;2?掌握油⽓显⽰评价仪(OG-2000V )的使⽤⽅法;3?能够应⽤岩⽯热解仪分析的结果对⽣油岩或储油岩进⾏定性分析。

⼆、实验原理在⼀定的条件下,烃源岩中有机物⼀部分⽣成烃类,这些烃类⼀部分运移到具有孔隙性的储层中,另⼀部分残留在烃源岩中,⽽未⽣成烃类的⾼聚合物⼲酪根也存在于烃源岩中。

储层中⽯油主要由各种烃类、胶质和沥青质构成,⽣油岩主要由烃类和⽣油母质⼲酪根组成。

不同烃类组分,不同分⼦量和分⼦结构的胶质、沥青质、⼲酪根均具不同的沸点,当温度达到某有机组分的沸点时,该种有机物质便蒸发裂解并从岩⽯中解析。

油⽓显⽰评价仪的分析原理:当程序升温时,岩⽯中的烃类、胶质、沥青质、⼲酪根在不同的温度点挥发、裂解,并从岩⽯中脱析,经载⽓携带使其与岩⽯样品进⾏定性的分离,并由载⽓携带直接进⼊氢⽕焰离⼦化检测器(FID )检测,经微机进⾏运算处理,记录各组份的含量和S2峰顶温度(Tmax),予以评价烃源岩,储集岩的优劣。

图3-1油⽓显⽰评价仪分析原理框图标准分析周期(适⽤于⽣、储油岩样品的热解三峰分析):本次实验采⽤的分析周期S o:90C恒温2min ; S i:快速加热⾄300C恒温3min ; S2:以50C /min的速率升⾄600C 后,恒温1min。

S4 (残碳分析周期)氧化阶段:氧化炉600 C恒温7min,热阱低温吸附CO、CO2;分析阶段:热阱快速加热⾄380C恒温,CO2转换为CH4进⼊检测器,共⽤3min。

适⽤于储油岩样品的热解五峰分析周期(了解):第⼀阶段:将样品加热⾄90 C的载⽓吹洗岩样2min,检测天然⽓馏分S o峰。

第⼆阶段:岩样被送⼊初始温度为200 C的热解炉中恒温1min,检测汽油馏分S i峰。

第三阶段:热解炉从200C以50C/min程序升温速率升温⾄350C,恒温imin ,检测S21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
方法, 干酪根 及全岩样均能采用此法进行分析, 其能提供准确的生油丰度、
有机质成 熟度、 烃类物质生产类型信息。 I 关 键词】气相色 谱; 生油岩; 热解; 生油丰度
注: 1 分别表 示n - C 方解石、 蒙 脱石、 石英、 高岭石 、 伊利石。
最 近 几年 , 在 生油 岩评价 方面 , 热 解分析 方法 发挥 出了越来 越重 要 的作用。 热解分析法 的原 理为 : 在惰 性气体中对千酪根或 全岩 进行加 热后, 样 品降解程 度会发生 改变, 使用检测 器对加 热产生 的物 质进 行检 测, 得 出总 产物产率和 演化率 , 同时 连接质谱 仪和 气相色谱仪 , 还 能详 细检测 出热解 产物 的组成 成 分。 本 次研究 主要 分析 了热解 气相色谱 分
辩 篱谂
生油岩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刘峰 中石化华东分公司勘探开发研 究院实验 中 心
【 擅耍 】 为探讨热解气相色 谱分析方法在生油岩评价 中的 应 用价值,
本 文采用了热解气相 色谱法, 对生油岩进行 热解 分析。 首先称取1 0 0 m g 粉碎 岩样或0 . 5 m g 干 酪根 , 对样 品进行加热, 分 离热抽取物, 使用捕 集器搜 集有 产类型及成熟度。 研 究显示热解气相 色谱分析法是一种 快速评 价生 油岩的
3 0 0 摄 氏度, 恒温2 分钟 , 让有机 化合物 ( 重烃类 ) 充分地释 放出来 , 然后 度 , 都 会使T … 发 生明显变化 。 T … 的这 种变化 主要 与岩石中所含有 干 使 用气相 色谱法 对其 丰度、 生 产类型及成熟度进行分析 酪根组分 的相对含量 , 以及干酪根组分标 准化热解 产率 有关 。 虽然干酪 ( 二) 气相色谱分析 根类型与1 有直接关联, 但T m 仍可作为相对成熟作用的重要参数。 选 用2 根 长度 分 别为 1 5 m和 2 0 m的 内部 刷 有涂 料 O V 一 1 0 1 的熔 融 在不知道干酪根组分的前提下, 任何T m 值都不能用以衡量生油岩的成
三, 生油岩成熟度
根热解 产物和热 抽提物 。 在峰2 达 到最大检 测应答值 时, 将其 热解温 度表 示为T …。 通过 对 使 用氦气将干酪根 热解产物 、 热抽提物 送人 同一热 区。 把气流 平均 给定加 热速 度进 行实验验证 , 显 示生 油岩成熟 度与T 。 密 切相关 , 二者 分为2 份, 一份 送入捕集 系统 、 一份 送入火焰 离子检测器。 通过火 焰离子 呈正相关 , 即成 熟度随T m 值的增大而增 大。 在热解 作用下获得 的全化 检 测器, 可监 测到样 品加 热时 挥发有机化合物的 演化过程 ; 捕集 系统 可 学参 数 ( 其他 参数 ) 均 依赖 于成熟度 和干 酪根类 型。 通过 煤素 质 镜 质体 与成熟 度关系 曲线 , 可得出在任 何加 热速 度、 成 熟 对 干酪根 热解产物 、 热抽 提物 分别进行收集 、 分析。 迅速加 热捕集 器至 孢子 体、
S i O , 毛细 管柱 , 管柱内径为0 . 3 2 mm, 在管柱 内进行 气相色谱分析。 操作 熟度 。 条件 : 全样 在- 1 0 摄 氏度 、 分离干酪根 在一 5 O 摄 氏度条件下恒温2 mi n , 然 四 生 产类 墅 后迅速 升温到 2 7 0 摄 氏度 , 升温 速度 为8 摄 氏度/ 分, 然后恒 温保持 4 至8 通过 分析干 酪根峰 2 , 可确 定样 品生产类型 或干酪根类 型。 通过 干 分钟, 直 至馏出n — C … 分 析干 酪根热 解产物 和 热抽提 物 , 总共用 时在 酪根 热解 产物 明确生 产类 型, 能有 效 避免 以前 采用的 有机 岩石学方 法 l _ 5 小时左右。 热解气相色谱 分析流程 , 如图1 所示 。 在评 价生 油岩氧指 标中的缺陷。 千酪根 热解色谱 图上 出现的所有信息都
可 以作为区 别不 同类 型有 机质的指纹 。 通过对杜 阿拉盆地 、 格林河 页岩
r — —1
I L 薹 l j 卜 『
L 、 、

进 行热解 气相 色谱分析, 发现格 林河页 岩干酪根 中, 主要含有藻类残 余 物、 微体水生生物 , 为富氢贫 氧生油干酪根 ( 1 型) 。 总结 目前, 热 解气 相色谱 分析 法 已经成 为了 - _ 一 种 快速 评 价生 油岩 的方 法, 干 酪根 及全 岩样 均 能采 用此法 进行分 析, 其 能提 供 准确 的生 油丰 度、 有机 质成熟度 、 烃 类物质生 产类型信 息。 采用热 解气相 色谱 分析法 评价 生油岩潜 力的最大优 势在于, 其能 对明确 生产类 型、 确定 污染 。 需
析 方法在 生油岩评价 中的具体应 用方法。 样 品分 析

( 一) 热 解 称取 1 0 0 ag r 粉 碎岩样 或0 . 5 ag r 干酪 根, 在 惰性气体 ( 氦气 ) 中进行 加热 。 第一 步: 快 速加热 。 将样 本置于 炉 中, 快速 加热 到3 5 9 摄 氏度, 升 ● 葛替 蓉嚣馨 温速 度9 O 摄氏 度/ 分, 达到规 定温 度后保持 1 0 ai r n 。 在 此温 度条件 ( 3 5 9
江苏扬州 2 2 5 0 0 0
沉 积物 的矿物成 分可能对生 油岩丰 度评价 结 果产生影 响 。 这是 因 为在 层 间或表 面效 应影 响下, 沉积矿物 可能滞 留, 或者 改变有机化 合物
成分 要 明确沉 积矿物滞 留特性 , 可应 用n — c 伊利石 、 蒙脱石、 石英 、 机化合物 ( 重烃类) , 然后采用气相 色 谱分析法检 测有机化合物的丰度、 生 方解 石进行热 解气相色谱分析。 获得的 热解色谱 图如 图2 所 示。 从图2 可 看出, 这些矿物 会对 n -C , 的释放产生 延迟作用, n机质会被提取出来 , 该物质类似于溶剂抽提物 。
褫 班 。C
第二步 , 再 将样 品升温至 7 0 0 摄 氏度 , 升温 速度2 8 摄 氏度/ 分。 在 这一过 程 中, 干酪根 发生 热分解 。 与持 续加 热相 比, 该方法 能更好地 分离干酪
图2矿物对n - C 2 0 释放的热解气相色谱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