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圆盘空化器射弹通气超空泡形态特性实验研究
航行体通气超空泡起始与形成实验研究
航行体通气超空泡起始与形成实验研究邓飞;张宇文;袁绪龙;陈伟政;杨武刚;范辉【期刊名称】《弹箭与制导学报》【年(卷),期】2005(025)003【摘要】对不同直径系列的圆盘、圆锥空化器航行体模型通气超空泡的起始与形成机理进行了水洞实验研究.通过实验观察以及对实验结果的深入分析与数值计算,得出结论:(1) 稳定、光滑的航行体通气超空泡生成机理是在航行体头部形成低压涡流区,使向该低压区域通入的气体能够留存且压力能够不断升高,以降低该区域的空化数,直至达到起始空化数.(2)空化器与扩张段(锥段)组合是超空泡航行体前段首选的外形.(3)航行体超空泡生成速度取决于中头部雾状空泡阶段,主要应通过空化器、扩张段及通气参数的优化匹配加以解决.【总页数】4页(P342-345)【作者】邓飞;张宇文;袁绪龙;陈伟政;杨武刚;范辉【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西安,7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J630.1【相关文献】1.水下航行体通气超空泡的实验研究 [J], 王海斌;王聪;魏英杰;张嘉钟;贾力平2.水下航行体通气超空泡内压强分布实验研究 [J], 黄海龙;王聪;黄文虎;李凝3.水下航行体通气超空泡减阻特性实验研究 [J], 王海斌;张嘉钟;魏英杰;王聪;于开平;贾力平4.超空泡航行体前部线形对空泡生成临界通气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J], 张博;张宇文;阚雷;范辉;裴譞5.轴对称航行体通气超空泡的特性实验研究 [J], 王海斌;王聪;魏英杰;于开平;张嘉钟;贾力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下射弹典型空化器的超空泡形态特性分析
[ 5]
图 3 不同直径圆盘空化器的超空泡轮廓图
航行速度的急剧减小 , 超空泡几何外形迅速减小, 超 空泡长度比超空泡最大直径的衰减更为明显 .
表1
t / ms 5 55 110 180 250 320 400
图 5、 图 6 分别为不同空化数下 10 m m 直径圆 盘空化器和 45∀锥角圆锥空化器的超空泡 轮廓图, 随着空化数减小, 圆盘空化器和圆锥空化器的空泡 相对长度与相对直径增加, 空化数变化范围不大时, 2 种空化器的空泡轮廓变化都比较明显 .
1
空泡流的数学模型
2
典型空化器的超空泡形态特性分析
根据空泡流动 CFD 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 , 对圆
在 FLUENT 软件中, 采用基于 Rayleigh Plesset 方程的气泡两相流模型[ 3] 来模拟水下航行体的空泡 流动, 将水/ 汽两相混合流处理为密度可变的单一流 体, 混合流之间不存在分界面 , 整个混合物允许相互 对流. 对混合物的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进行求解. 混合相的连续方程 :
r 为表面张力 式中, p B 为空泡内的压力, p 为外压, ! 系数, ∀ l 为液相的粘度.
图2
10 mm 直径圆盘空化器的超空泡轮廓
图 3 为 != 0 . 11 时 直径分别为 5 mm 、 8 m m、 10 mm 的圆盘空化器头部射弹表面形成的空泡轮廓 图. 圆盘空化器头部射弹所形成的空泡几何外形轮 廓随圆盘直径的增大而增大, 圆盘直径的变化使超 空泡相 对长度 L / D n ( L 为 空泡 长度 ) 与相 对直 径 D/ D n ( D 为空泡最大直径) 的变化非常明显 . 图4为! = 0. 11 时不同锥角的锥形空化器头部 的超空泡轮廓图 , 随着锥角增加, 空泡相对长度和相 对直径增加, 且变化缓慢 .
火箭深弹超空泡形态模拟研究
火箭深弹超空泡形态模拟研究张健;柴小冬;相升海;王达成;郭策安【摘要】运用Fluent软件对火箭深弹的超空泡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基于结构化网格,运用κ-ε湍流模型模拟火箭深弹在水下的运动过程,研究空化器规格、锥角及通气量等参数对其超空泡成型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箭深弹形成临界超空泡时,速度越大,所需通气量越大;速度相同时,空化器直径越大,其形成临界超空泡时所需通气量越小.对比两种空化器形成的超空泡形态,应用圆盘倒截锥空化器更易控制超空泡的成型.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期刊名称】《弹箭与制导学报》【年(卷),期】2013(033)001【总页数】4页(P114-116,120)【关键词】火箭深弹;超空泡;成型控制【作者】张健;柴小冬;相升海;王达成;郭策安【作者单位】沈阳理工大学,沈阳 110159;沈阳理工大学,沈阳 110159;沈阳理工大学,沈阳 110159;沈阳理工大学,沈阳 110159;沈阳理工大学,沈阳 1101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J650.10 引言无动力的水下航行体运动过程中,当其表面周围液体的压力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会在液体和航行体的交界面上形成一个充满水汽和空气的气穴将航行体包裹住,形成超空泡。
从而大大减小航行体所受的阻力,减小其速度衰减,使其能够更快地进行有效攻击[1-2]。
随着国际军事的发展,国内外对水下航行体超空泡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大多以鱼雷的结构参数建立模型,进行超空泡的形态及减阻研究[3],并根据自然超空泡与通气超空泡的各项初始条件,进行对比分析鱼雷超空泡的形态与特征[4]。
对鱼雷进行通气,能够大大减小鱼雷自身受到的粘性阻力,从而能够大幅度的减小鱼雷所受到的阻力[5]。
文中研究超空化理论在火箭深弹方面的应用,通过改变前置空化器的不同参数,对火箭深弹超空泡的形成及超空泡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控制超空泡的成型与稳定。
1 火箭深弹数学模型的建立在传统火箭深弹的基础上,加装空化器等的新型火箭深弹,其各部分构造基本为轴对称体,因此对其进行二维轴对称建模如图1所示。
超空泡形状计算及相关试验研究
!5 #
(2)
使用时需要确定修正乘子 $,并确定与前部轮廓的 匹配点。 修正乘子的选取准则,定性的有 $) + ,! # ) # 5 ・ +2・
!
0 $( # + - #) 5#
( +0 )
(3)
且有
动和下一个运动无关,而仅与物体通过所研究的空 泡截面的那一个时刻的空泡内外的压差、体的尺寸 ( 沾湿部分最大截面半径) 、速度、阻力有关。 例如,已知 .$ 时刻体的速度 /$ 、阻力 0$ ,空泡 内外压差,可以利用公式 ( $$ ) 、 ( $! )来计算, 其中 0$ ( ," . ! # )( * + ,") ( $& ) 1# 1 " /$ " " 体的运动愈接近直线匀速,原理的描述就愈精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中 5 与具体的试验条件有关,如体的浸水深 度和佛鲁得数 89 有关,但通常取值范围 # 3 320 2 5 2 + ,5 # + ( 567&89:/)) 1$2)) 同样基于能量原理可以得到空泡轮廓方程 ! # !5
超空泡技术
空化空蚀图片:/cavitation/item/9d66c31c27024f0cd0d66dba
超空泡技术概述
当航行体与水之间发生高速相对运动时,航行体表面附近的水 因低压而发生相变,形成覆盖航行体大部分或全部表面的超空 泡。 形成超空泡之后,航行体将在气体中航行,由于航行体在水中 的摩擦阻力约为在空气中摩擦阻力的 850 倍,超空泡技术的应 用可以使水下航行体的摩擦阻力大幅减小,从而使鱼雷等大尺 度水下航行体的速度提高到 100m/s 的量级,使水下射弹等小 尺度水下航行体的航速提高到1000m/s的量级
超空泡减阻技术
空化器设计技术 通气控制技术
超空泡数值模拟技术 等……….
空化器设计技术
空化器是超空泡试验模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一方 面在模型头部的流场中产生一个较大的负压峰值,使空泡易 于发生,另一方面非流线形的空化器一旦产生空泡, 空泡便 总是起始于空化器的最大圆周处 , 有利于获得稳定和确定的 空泡形态。传统的典型空化器主要是圆盘或圆锥空化器。
自然超空泡形态特性
弹体入水时速度最大,空泡数最小,超空泡稍微滞后达到最 大尺寸;随着速度逐渐降低,空泡数逐渐增大,超空泡的尺 寸逐渐减小;当弹体速度降低到较小值时,超空泡的边界逐 渐模糊、蜕化为局部空泡;速度继续降低,则空泡进一步剥 离溃灭气泡融入尾流,直至消失。
通气超空泡形态特性
通气开始时在空化器后形成一个有大量气泡组成的游移型空泡,当通 气量足够大以至气泡密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游移型空泡转变为椭球 形的附着空泡,在附着空泡内部可以看到剧烈的回注射流向前发展并 与通入的气体相互作用形成雾状多相流区域,使得附着空泡看上去比 较混浊。继续增加通气量使得通气空泡数降低到某一阀值后,空泡长 度和厚度突然明显增加,由混浊的局部空泡转变为覆盖模型大部分表 面的透明的超空泡。
水下航行体通气超空泡减阻特性实验研究
SHIP ENGINEERING 船舶工程V ol.28 No.3 2006 总第28卷,2006年第3期水下航行体通气超空泡减阻特性实验研究王海斌,张嘉钟,魏英杰,王聪,于开平,贾力平(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哈尔滨 150001)摘 要:为了研究超空泡的减阻效果,保证在较低流速下生成超空泡,在水洞中开展了水下航行体通气超空泡的实验研究.采用通气的方法在较低水速下生成人工通气超空泡,通过改变通气率和弗劳德数,获得了不同条件下通气空泡的长度,以及不同空泡长度下的模型阻力系数.研究表明,来流速度不变时,空泡长度随通气率的增加而增加,阻力系数随空泡长度的增加先递增后递减;空化器直径对阻力系数的影响较大,在大弗劳德数条件下,阻力系数会因空化器直径过大而出现随通气量的增加而变大的趋势.利用商用软件对超空泡形态及阻力系数作了数值仿真,并与实验结果作了对比,两者符合较好.关键词:水动力学;水下航行体;通气超空泡;弗劳德数;阻力系数;水洞实验中图分类号:TV1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82 (2006) 03-0014-04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drag reduction of ventilatedsupercavity of underwater bodiesW ANG Hai-bin, ZHANG Jia-zhong, WEI Ying-jie, W ANG Cong, YU Kai-ping, JIA Li-ping (School of Astronautics, Harb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drag reduction of supercavity and guarantee forming supercavity in lower velocity, experiments of the ventilated supercavity of underwater bodies have been performed in cavitation tunnel.Supercavities have been form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ventilation in lower velocity. By changing ventilation volume and Froude number, a series of supercavity lengths have been obtained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drag coefficients of model at different cavity lengths are gained. Th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at constant velocity, the supercavity length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ventilation volume and the drag coefficient of model increases initially and then begins to reduc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avity length. The cavitator diameter largely influences the drag coefficient which,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arge Froude number, begins to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ventilation rate because of too large cavitator diameter.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upercavity shape and drag coefficient has been made by using the commercial software, and the results fit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Key words: hydrodynamics; underwater body, ventilated supercavity, Froude number, drag coefficient; water tunnel experiment0 引言在水下航行体的研制与开发过程中,空化现象作为水下环境的一个主要特征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研究发现,借助超空泡的减阻效应,水下航行体可以达到非常高的速度,自主机动航行体的减阻可达80%以上,其阻力系数的量级相当于空气中自由飞行的炮弹[1].超空泡产生的必要条件是空化数小于0.1,实现这个条件一般有三种途径:1)提高航行体的速度至45m/s 以上;2)降低流场压力;3)利用人工通气的方法增加空泡内压力形成超空泡.Reichardt[2]首次提出通过人工通气的方法来研究超空泡.Phillip B.Behm (2001)开展了通气规律的研究[3],对水下航行体模型进行了人工通气试验.他发现人工通气后航行体阻力减小,与自然超空收稿日期:2005-07-04;修回日期:2005-10-16作者简介:王海斌(1976-),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空泡流的实验和数值模拟.泡有相同的减阻效果,但如果通气参数控制不当反而会增大航行体阻力.冯学梅等[4]对45°锥头的细长体进行了通气空泡实验,得到临界空化数为0.166,当空化数低于这个临界值时超空泡产生,再进一步降低空化数,阻力系数呈下降趋势.但上述实验模型采用腹支撑形式,由于导流罩的影响,很难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超空泡.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通过水洞实验对通气率与空泡形态的关系作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得到不同空泡长度下的模型阻力系数;分析空泡长度和空化器形状对阻力系数的影响,同时利用商用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实验做了对比.1 实验设备与模型通气空泡实验所用的中高速空泡水洞为封闭循环模式,工作段长2m ,截面内径0.2m .工作段流速(0~25)m/s ,连续可调.实验用测力系统为六分力应变式天平,精度7‰.此外,本实验专门研制了外置通气系统.航行体实验模型由空化器、航行体后体和尾部支撑构成.实验采用的空化器模型有圆盘、圆锥和倒锥等系列(图1(a)).航行体后体由通气碗、扩张段和圆柱段构成,其中通气碗与扩张段连接处为圆周式的通气槽.模型采用尾支撑结构形式,用长支杆与模型内的天平相连接(图1(b)),测试用管路和线路由模型内部经支杆引出水洞.支杆采用流线型设计,以使其对模型的扰动减至最小. 图1 部分空化器模型和实验模型2 通气空泡的特性实验通气空泡实验的主要相似参数为空化数σ和弗劳德数Fr .空化数定义为20.5cp p V σρ∞∞−= (1) 其中,V ∞和p ∞分别为水洞工作段水速(m/s )和压力(Pa );p c 为空泡内部压力(Pa );ρ为液体的密度(kg/m 3).弗劳德数定义为Fr = (2)其中,来流速度∞V 取水洞工作段的水速,m/s;特征长度取为空化器的直径n D ,m .通气率定义为2n Q Q V D ∞= (3) 其中Q 为通气量,m 3/s . 在通气实验中,首先固定水洞工作段水速∞V 和压力∞p ,通过控制通气的流量和压力来获得不同的空化数,得到不同长度的空泡,利用六分力天平记录此状态下的阻力值.然后再逐步提高工作段水速,得到不同弗劳德数下的通气空泡长度值.在低速情况下影响超空泡形状的主要参数为σ和Fr ,由于模型的大部分被空泡包围,水的粘性作用可以忽略,因此在实验中没有考虑雷诺数.3 实验结果与分析3.1 空泡长度对阻力系数的影响阻力系数定义为:A V RC d 25.0∞=ρ (4) 其中,R 为模型受到的阻力;A 为模型后段圆柱体的横截面积.由于重力场的影响,在小弗劳德数下通气空泡会出现严重的不对称性(图2(a)),这就给空泡长度的测量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中定义空泡长度如下:221L L L c += (5) 其中,L 1和L 2的意义见图2(b).图2 非对称通气空泡及其长度定义示意图图3给出了不同弗劳德数下通气率与通气空泡长度关系的实验结果,其中,空泡长度L c 以空化器直径D n为特征长度作了无量纲化处理.可见,随着通气率(a )部分空化器模型(b )实验模型(a ) 非对称的通气空泡空泡界面L 2L 1(b ) 通气空泡长度示意图的增大,空泡长度有明显的增加.这是由于通气率的增加导致了空泡内压力p c 的值变大,由公式(1),在其它量不变的情况下,空化数随之减小,空泡长度因此变大.图3 不同弗劳德数下空泡长度与通气率的关系图4给出了不同弗劳德数下阻力系数与空泡长度关系的实验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种弗劳德数下模型的阻力系数随空泡长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上是相同的:当空泡长度较小时,阻力系数随着空泡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空泡长度达到某一个值时,阻力系数才随着空泡长度的增加而减小.空泡长度与模型长度相等时,阻力系数达到最小值.此后,阻力系数比较稳定,它不再随空泡的长度而变化.图4 阻力系数与空泡长度的关系(L 0为模型长度)模型的阻力包括压差阻力和粘性阻力两部分,其中,压差阻力除了与模型的头部和尾部有关外,主要取决于模型的横截面积,而粘性阻力与模型表面积及其沾湿介质的密度有关.空泡从无到有的过程,相当于增加了模型的横截面积,从而导致了压差阻力的增加.由于空泡的长度较短,对粘性阻力的影响也很小,因此总阻力变大.随着空泡长度的增加,粘性阻力大幅度减小,虽然此时的压差阻力随空泡横截面的增加而缓慢递增,但总阻力却越来越小.当空泡长度与模型长度相等时,粘性阻力减至最小,此后它将不随空泡长度的变化而改变.空泡的长度继续增加(L c >L 0)时,空泡横截面基本上不再变化,因此总阻力基本保持稳定.此外,由图4可以看出,弗劳德数较大时阻力系数反而较小.这是由于弗劳德数影响了空泡形态的不对称,给空泡长度的测量带来了误差.而弗劳德数越大,对空泡形态的影响就越小[1],因此,大弗劳德数时的空泡长度更接近实际情况,其阻力值也较小一些. 3.2 空化器直径对阻力系数的影响图5给出了不同弗劳德数下阻力系数与空化器直径关系的实验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通气量的增加,不同直径空化器模型的阻力系数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通气量较小时,两种空化器的阻力系数都随通气量的增加而减小,其中,D n 为14mm 的空化器模型减阻较为明显.随着通气量增加,大空化器模型的阻力系数变得较为平缓,并且出现加大的趋势,这种现象在弗劳德数较大时更为显著.而小直径空化器模型的阻力系数持续降低,其减阻郊果逐渐超过大空化器模型.由此可见,对于不同的头型,并不是只要通气形成空泡就可以达到减阻的效果,阻力与空化器参数和通气量有很大关系.图5 阻力系数与空化器直径的关系L c /D nQ(a ) Fr =20.420.030.060.090.12L c /D n Q (b ) Fr =34.99L c/L 0阻力系数C d0.00.20.40.6通气量Q /m 3⋅h-1阻力系数C d0.10.20.30.40.5(a ) Fr =20.420.10.20.30.40.5通气量Q /m 3⋅h -1(b ) Fr =29.75阻力系数C d4 阻力系数的数值仿真为了更深入地研究通气超空泡的减阻效果,利用商用软件对气液两相流现象作了数值仿真.仿真计算时采用气液两相流模型,将气液两相混合流作为密度可变的单一流体,来求解混合物的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湍流模型采用的是标准的k -ε模型.压力与速度之间的耦合求解采用的是SIMPLE 算法.混合物的密度定义如下:)1(v v v l m αραρρ−+= (6) 其中,a v 为气液混合物中气体的体积份额;ρ l 和ρv 分别为液体和气体的密度.图6给出了通气空泡形态的仿真结果,由图可以看出,随着通气量的增加,空泡的长度和厚度都在变大,这与实验结果是一致的.图6 通气空泡形态的数值仿真结果图7 阻力系数的数值仿真结果图7给出了模型阻力系数随空泡长度的变化.为了探索空泡的减阻机理,将总阻力系数分为压差阻力系数和粘性阻力系数两部分,分别对应于图7中的曲线total, pressure 和viscous .从图中可以看到:随着空化数的减小,物体表面压差阻力系数增大,而粘性阻力系数减小.前者是由于空泡厚度增加,使物体的形状阻力增加;后者是由于通气引起的流体密度降低.当L c /L 0>0.3之后,粘性阻力系数降低的幅度大于压差阻力系数增加的幅度,总阻力系数曲线从原来的上升趋势变为下降趋势,这与实验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5 结论通过对通气超空泡航行体的水洞实验研究与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来流速度不变时,空泡长度随通气率的增加而增加.重力场造成了空泡形态的严重不对称,给空泡长度的测量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小弗劳德数下这种现象更加明显.但随着弗劳德数的增大,重力对空泡形态的影响将越来越小.(2)航行体阻力系数随着空泡长度的增加先递增后递减,当空泡长度与航行体长度相等时,阻力系数达到最小,且基本上不再随空泡长度的增大而变化.(3)空化器直径对阻力系数的影响较大,在大弗劳德数条件下,阻力系数会因空化器直径过大而出现随通气量的增加而变大的趋势.参考文献:[1] 袁绪龙,张宇文,王育才等.水下航行体通气超空泡非对称性研究[J].力学学报,2004,36(2):146-150. [2] Reichardt H. The laws if cavitation bubbles as axiallysymmetrical bodies in a flow[R]. Ministry of Aircraft Production(Great Britian), Reports and Translations No.766, 1946, 322-326.[3] Phillip B. Behm. Supercavitation[EB/OL]. http:// www./ CSSF/Historg/2002/Project/J0102. pdf.[4] FENG Xue-mei, LU Chuan-jing, HU Tian-qun.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a supercavitating slender body of revolution with ventilation[J]. J. Hydrodynamics, Ser.B, 2002, 14(2): 17-23.世界最大绞接船在扬州开工建造5月18日上午,扬州国裕船舶制造有限公司4.5万吨级A TB (绞接式)船正式开工建造。
通气流量对超空泡外形特征影响实验研究
台 S NY 高 速摄 像机 和数 码 照相机 , 以记 录并校 O 用
核 超空 泡形 态 、 气 压强 、 子 流 量计 读数 、 通 转 水银 压 差计 读数 等 。为本项 实验 专 门研制 了通气 与压力控 制 和测 试 系 统 , 中 通气 系统 包 括最 高 压 力 为 0 6 其 . MP a的高压 气体 源及 其 配套 的通 气 管路 系统 、 气 通 参数 控 制和 调节 系统 等 , 同步 实 现 3路通 气 的无 可 级调 节 。压 力测 试系统 可 进行 空泡 内多点压力实 时 数据 的测量 。实 验模 型采用 不锈 钢材料 通过模块 化 组装 而成 , 括 头部空 化器 、 包 前锥 段 、 圆柱段 、 后锥 段 以及垂 直支 杆等 。空化 器选 用可 更换 的零攻角 圆盘
专 门研 究并指 出支杆 对通 气 流量率 影 响显 著I 。 目 2 ]
前 国内外关 于通 气空 泡实 验方 面公 开发表 的研究 文
献甚 少 , 其是 空化 器 与 通气 方 式 相配 合 生成 超 空 尤
泡方 面的 研究 , 给 出的 也 主要 是 理论 分 析 和数值 所 模拟 , 且是针对 单空 化器 而没 有模 型 中后 体 。 文 并 本 依据 轴对 称细 长体 的通 气 超 空 化水 洞 实验 结 果 , 研 究 了通气 流量率 与超 空泡外 形几何 特 征的关 系 。
Vo. 1 25 No.3
通 气 流 量 对 超 空 泡 外 形 特 征 影 响 实 验 研 究
杨 武 刚 ,张 宇文 ,邓 飞 ,袁 绪 龙 ,范 辉 ,阚 雷
( 北 工 业 大 学 航 海 学 院 , 西 西 安 70 7 ) 西 陕 1 0 2
摘
要 : 气超 空泡技 术是提 高水下航行 体速度 的一种 重要方 式 , 通 生成稳 定的 空泡形 态是该技 术 的
不同空化器对水下射弹动态减阻特性影响分析
不同空化器对水下射弹动态减阻特性影响分析李强;黄岚;张学伟【摘要】For the purpose of study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shape of the cavitation on the drag re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underwater high speed projectile, based on the Rayleigh-Plesset single medium variable density multiphase flow model and 6DOF dynamic mesh technique,a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f the underwater dynamic motion of the projectile with different cavitation. In this paper, analyzed we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rag reduction and cavitation number of supercavitating projectiles with dif-ferent cavitation in the two cases of cavitation and being wet dow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drag reduction is the best when the diameter of disc cavitation is 0.5 mm,When the cone an-gle is 60°,the average drag reduction rate is the best;compared with the two kinds of cavitation device structure of projectile,within a certain range, the disc cavitation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underwater small caliber projectil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tial value for the analysis of dynamic drag re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underwater high speed projectiles,and reveal a certain direc-tion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avitation device.%为了研究水下高速射弹在运动过程中空化器形状对减阻特性的影响,基于Rayleigh-Plesset单一介质可变密度混合多相流模型、6DOF动网格技术,对带不同空化器射弹的水下动态运动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了不同空化器的超空泡射弹在空化和全沾湿两种情况下减阻特性和空化数变化.结果表明圆盘空化器直径为0.5 mm的减阻性能最佳,而圆锥空化器圆锥角为60°的射弹平均减阻率最佳;对比两种空化器结构的射弹,在一定的范围内,圆盘空化器更适用于水下小口径高速射弹.本研究结果对水下高速射弹动态减阻特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为空化器的优化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方向.【期刊名称】《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年(卷),期】2018(039)001【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流体力学;超空泡射弹;动态减阻特性;动网格【作者】李强;黄岚;张学伟【作者单位】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西太原 030051;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西太原 030051;中国兵器工业208所,北京 1022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J411.+7超空泡理论是在研究危害水轮机械的空化现象中产生的一种新的理论。
通气超空泡水下射弹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K y wo d l i c a is e t ae u ec vt e rs:f d me h nc ;v ni td s p ra i u l y;u d r ae rjci n e trp oe te;c vtt n n mb r a i w l a i i u e ;c vt ao y
0 1以上 .
。介 于二者 之 间 的情况 ( 速度 比较 高 ,
作 者 简 介 :金 大 桥 ( 9 4 ) 男 , 士研 究 生 。E m i: i a i 0 @ 1 3 C B; 17 一 , 博 - a j d qa 3 6 . O l n o 王聪(96 )男 , 1 6 一 , 教授 , 士 研 究 生 导 师 。 E ma : ln a g hte u C 博 — i aa w n @ i d . F l . I
s p r a i o ms n h r g c e ce t e ry r man t e s me a i e e tv lct u e c v t f r ,a d t e d a o f i ns n al e i h a tdf r n eo i y i f y.Co mpae t r d wih
u v ni td poe te h e tae u ec vtt n poe teh v malv lct e a aea d ln e n e tae rjci ,te v ni td s p r a i i rjci a e s l eo i d c y rt n o g r l l l ao l y
射弹尾翼数对超空泡流特性的影响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9卷,第5期,2018年9月J o u r n a l o f Z h e j i a n g S c i GT e c h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V o l .39,N o .5,S e p.2018D O I :10.3969/j.i s s n .1673G3851(n ).2018.05.010收稿日期:2018-04-16㊀㊀网络出版日期:2018-07-02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 Y 16A 020003); 十三五 海军装备预研项目(30208)作者简介:鲁林旺(1991-),男,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下超空泡流动方面的研究.通信作者:施红辉,E Gm a i l :h h s h i @z s t u .e d u .c n射弹尾翼数对超空泡流特性的影响鲁林旺,施红辉(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杭州310018)㊀㊀摘㊀要:为研究尾翼数对超空泡的影响规律,采用A N S Y SC F D 软件,通过S c h n e r r GS a u e r 空化模型对带有不同尾翼数水下高速射弹的超空泡流特性进行了三维的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尾翼数的不同对超空泡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以及不同尾翼数下射弹的阻力系数.结果表明:无尾翼与有尾翼射弹超空泡的发展过程基本相同,但由于尾翼的存在,使得尾翼后面的超空泡表面粗糙,同时会对超空泡的形状造成一定的扰动,使其形状发生相应的凹凸变化,且尾翼数越多,扰动会越明显;随着射弹尾翼数的增加,超空泡的无量纲直径㊁长度会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且在未形成完整超空泡前,射弹阻力系数正比于射弹尾翼数.将L o g v i n o v i c h 超空泡截面独立膨胀原理的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发现L o gv i n o v i c h 半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相吻合.关键词:无量纲直径;射弹尾翼数;超空泡流特性;阻力系数;三维中图分类号:O 352;O 359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 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673G3851(2018)09G0580G070㊀引㊀言当物体在水下高速运动时,在其周围会产生一个大的蒸汽泡,这就是超空泡现象.超空泡现象使得水下物体的减阻出现跃变,正因为它有这样的特性,所以国内外对超空泡的研究热度从未消退,尤其是在超空泡子弹㊁鱼雷等军事武器研究领域.国内外学者对超空泡现象的研究由来已久.罗格维诺维奇[1]通过理论分析对头部为圆盘式的空化器的阻力㊁与其诱导产生的超空泡外形轮廓和空化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大量实验进行了验证;E r f a n i a n 等[2]基于欧拉G拉格朗日耦合方法,对带有尾翼的半球头型射弹入水过程的超空泡流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K a d i v a r 等[3]利用V O F 方法对带有不同楔角的锥形空化器的三维超空泡流几何特性进行了分析;K i n z e l 等[4]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对三维射弹模型的通气超空泡与气体射流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施红辉课题组利用高速物体出入水实验设备研究了射弹出入水时超空泡的变化,同时开展了表面带0㊁2㊁4㊁6道凹槽射弹水下超空泡流实验,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5G8];Y u a n 等[9]利用C F D 研究了在不同速度以及不同攻角情况下,带有尾舵的航行体的超空泡流和非线性水动力学特性;裴鬃等[10]通过实验,验证了射弹尾翼所处的位置对射弹模型的力学性能以及超空泡尾部闭合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H u a n g 等[11]研究了以水冲压为动力的水下高速航行体超空泡流特性,分析了水流量对超空泡的形状以及盘型空化器的阻力系数的影响;易文俊课题组对带有十字型分布的梯形尾翼的水下射弹超空泡流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尾翼对超空泡及其多相流特性的一些影响[12G13];赵成功等[14]研究并分析了不带尾翼和带正交分布的三角形尾翼的射弹模型的水下超空泡流形态和阻力.目前针对带有尾翼的射弹模型超空泡流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正交90o角分布的四尾翼结构,而对带有轴对称的两尾翼和周向60o 角均匀分布的六尾翼结构的研究还很缺乏,因此研究射弹尾翼数对超空泡的影响很有必要.本文分别对带有0㊁2㊁4㊁6尾翼高速射弹的超空泡流场特性进行了三维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射弹尾翼数与超空泡特性之间的关系,为相关型号的设计提供了参考.1㊀数值模拟方法1.1㊀控制方程本文根据质量与动量守恒原理,将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相结合,对带不同尾翼数射弹的超空泡流特性进行数值模拟,湍流模型采用标准k Gε模型,对近壁面的处理选用标准的壁面函数,空化模型采用S c h n e r r GS a u e r 模型.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如式(1) (2)所示:∂ρ∂t +∂ρu j ()∂x j=0(1)㊀∂ρu i ()∂t +∂ρu i u j ()x j =-∂p ∂x i +∂∂x j μ∂u i ∂x j+∂u j ∂x i æèçöø÷[]+S M (2)其中:u i 为混合介质体i 方向的速度分量,u j 为j 方向的速度分量;P 为混合压力;μ为混合介质体的动力粘度;S M 为附加的源项;ρ为混合介质体的密度,其定义为:ρ=αv ρv +αg ρg +1-αv -αg ()ρl (3)其中:αv 为水蒸汽相的体积分数;下标l (l i q u i d )表示液相㊁g (g a s )表示气相㊁v (v a p o r )表示水蒸汽相.标准k Gε湍流模型[15]是最典型的两方程湍流模型,通常用v t (涡粘性系数)表示,其定义为:v t =C μk2ε(4)其中:k =12u ᶄl u ᶄl ;ε=v ∂u ᶄl ∂x k ∂u ᶄl∂x k;C μ=0.09,为一常系数.k 的运输方程为:∂k ∂t + u ∂k ∂x i =∂∂x i C k k 2ε+v æèçöø÷∂k ∂x i[]+P -ε(5)其中:P =v t ∂ u i ∂x k +∂ u k ∂x i æèçöø÷∂ u i ∂x k ;C k =0.09~0.11.ε方程经过模化后得到的最终表达式为:∂ε∂t + u ∂ε∂x i =∂∂x i C εk 2ε+v æèçöø÷∂ε∂x k[]+C ε1εk P -C ε2ε2k (6)其中:C ε=0.07~0.09;C ε1=1.41~1.45;C ε2=1.91~1.92.对各体积分数项的计算是用S c h n e r r GS a u e r 空化模型[16],表达式可用式(7) (9)表示:M e =ρl ρv ραv 1-αv ()3R B 23P v -P ρl æèçöø÷,P v >P (7)M c =ρl ρv ραv 1-αv ()3R B 23P -P v ρlæèçöø÷,P v <P (8)R B =αv1-αv34/π1n æèçöø÷13(9)其中:M e 为冷凝后蒸气质量;M c 为水蒸腾质量;R B 为单个蒸气泡的半径.1.2㊀射弹模型㊁边界条件与网格划分射弹模型参照易文俊等[17]的射弹模型,分别由空化器㊁圆锥段㊁圆柱段㊁尾翼四部分组成,其中空化器直径为3.0m m,尾翼的厚度为1.0m m ,射弹的长为75.0m m ,六尾翼射弹模型的三维示意如图1所示,纵截面尺寸如图2所示.定义射弹总长为L 1,以射弹头部中心o 点位置为坐标轴原点.图1㊀射弹模型的三维示意图2㊀射弹模型的纵截面尺寸示意(单位:m m )本文采用一个方形计算域,将翼展的高度定为D ,如图2所示,则计算域的尺寸为100/3D ˑ50/3Dˑ50/3D ,射弹的水平中心线与方形计算域的水平中心线相重合,计算域左端即来流方向定义为速度入口边界条件,右端为压力出口边界条件,四周采用无滑移壁面边界条件,射弹头部距速度入口为20/3D ,具体如图3所示,来流速度大小设定为200m /s.图3㊀边界条件及流场参数示意在I C E M C F D 中采用六面体结构化网格,对带有0㊁2㊁4㊁6尾翼射弹模型和计算域进行分块后再进185第5期鲁林旺等:射弹尾翼数对超空泡流特性的影响行网格划分.为了更加精确地模拟出射弹近壁面及周边的流场特性,通过标准壁面函数处理外同时在射弹表层和附近的网格进行了局部加密处理.考虑到计算效率加密方法采用指数式增长,即距射弹表面第一层网格开始网格逐渐由密变疏,得到的网格总数依次为1227932㊁1277436㊁1277854㊁1234388.图4给出了计算域网格划分示意.图5(a )-(d )给出了不同尾翼数的射弹模型表面的网格划分示意.图4㊀计算域网格划分示意图5㊀不同尾翼数射弹模型网格划分示意2㊀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2.1㊀数值模拟方法有效性验证本文通过C F D 求解器F l u e n t 模拟了不同尾翼数射弹的超空泡流特性,这里以不带尾翼的射弹为代表来进行数值模拟方法有效性验证,射弹的速度大小为200m /s .L o gv i n o v i c h [18]通过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对超空泡的直径和长度提出的半经验公式如式(10)-(11)所示: Dc =C x 01+σ()k σ(10) L c =1σC x 01+σ()l n 1σ(11)其中:C x 0=0.827;k 为经验常数取值范围为0.96~1.00.式(10)-(11)仅适用于空化数σ在0~0.25之间的自然超空泡状态.本文算例的空化数σ=0.00488.结合式(10)-(11)由超空泡独立膨胀原理得出如下超空泡的几何形态公式为:D = D c 1-1-1.92 D c æèçöø÷2[]1-2 x L c []2(12)其中: x =x /D n , x 为无量纲位移; D =D x /D n , D为无量纲直径,D n 为射弹头部位置处空化器直径.联立式(10)-(11),计算结果再代入到式(12),得出无量纲位移与无量纲直径的关系.不带尾翼射弹超空泡无量纲直径与经验公式对比的曲线如图6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带尾翼射弹形成的超空泡无量纲直径随无量纲位移的增加而增大,本文选取了几个不同时刻下的超空泡外形参数来比较,在t =0.6㊁0.8㊁1.0m s 时超空泡的外形轮廓与L o g v i n o v i c h 理论公式得出的轮廓的发展趋势相同,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计算结果与半经验公式更吻合.这表明了数值模拟方法的有效性.图6㊀不带尾翼射弹超空泡无量纲直径与经验公式对比的曲线2.2㊀网格无关性验证考虑到网格数量的差异可能会对计算结果产生影响,选取不带尾翼的射弹模型来进行网格独立性验285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浙㊀江㊀理㊀工㊀大㊀学㊀学㊀报2018年㊀第39卷证,在相同的模型尺寸与计算流域条件下,对其进行了三种网格密度划分,得到的网格数量分别是90万㊁120万㊁160万左右.将模拟结果用C F D GP O S T 后处理再采集数据,绘制曲线,如图7所示.由图7可知,中密度的网格与高密度的网格所计算出的无量纲直径基本相同,考虑到计算效率,因此本文最终选择的网格数为120万左右以便保证很好的计算精度.图7㊀不同网格密度下无量纲直径随无量纲位移变化的曲线2.3㊀带0㊁2㊁4㊁6尾翼的射弹的超空泡的形成过程图8-图11是带不同尾翼数的三维超空泡从初始生成到逐渐发展的水相图.每幅图给出的都是从0.1~0.6m s 时序段的空泡形态,相邻两幅图之间的时间间隔是0.1m s ,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a )为三维超空泡水相图,(b )为超空泡(中心线位置)纵截面水相图.从图8-图11可以看出,射弹在水下以200m /s高速运动时,超空泡开始从弹体头部㊁肩部㊁尾部同时生成,在t =0.1m s 时能清晰地看到形成的局部空泡包裹着部分弹体.随着时间的推移,空泡逐渐沿着射弹表面在其周围进行扩展;当t =0.3m s 时,弹体头部和肩部空泡开始融合在一起并向尾部移动,与此同时尾部空泡继续向后延伸;当t =0.4m s 时,弹体头部㊁肩部㊁尾部三部分空泡交汇在一起,此时整个射弹只有一小部分裸露在外面;当t =0.6m s 时,整个射弹周围已经被一个完整的大气泡所包裹.同时,通过定性分析可知:不同尾翼数射弹的超空泡发展过程区别不是很明显,且当射弹带有尾翼时,在射弹尾翼前形成的超空泡表面呈光滑状,但在射弹尾翼后面的超空泡表面开始出现波动且变得粗糙,这可能是由于尾翼影响的缘故.图8㊀带0尾翼射弹超空泡发展的水相图图9㊀带2尾翼射弹超空泡发展的水相图图10㊀带4尾翼射弹超空泡发展的水相图图11㊀带6尾翼射弹超空泡发展的水相图385第5期鲁林旺等:射弹尾翼数对超空泡流特性的影响2.4㊀尾翼对超空泡形态特性的影响图12分别给出的是0㊁2㊁4㊁6尾翼射弹被一个完整超空泡所包裹时,沿下游方向不同位置处的横截面水相图.以射弹头部中心位置处为原点,0.75L 1位置为超空泡受尾翼干扰的起始位置.如图12(a )-(d)所示,同一射弹在不同位置处超空泡形状基本相似,当射弹不带尾翼时形成的超空泡横截面图近似为圆形;当射弹带有尾翼时,尾翼会对超空泡形状产生一定的干扰,即在沿尾翼方向上空泡形状向外凸起,在尾翼之间空泡形状向内凹陷.这种变化随着尾翼数的增加会变得更明显.图12㊀带不同尾翼数射弹在不同位置处超空泡横截面水相图㊀㊀本文在C A D 中测量了t =0.6m s 时形成完整超空泡的不同位移处,超空泡的最大直径以及在不同时刻下超空泡的最大长度,将两者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不同尾翼数下超空泡轮廓随无量纲位移变化的曲线以及超空泡的无量纲长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13-图14所示.从图13可以看出,随着尾翼数的增加超空泡的轮廓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从图14可知,随着时间的增大超空泡的无量纲长度逐渐增加,同时随着射弹尾翼数的增加,超空泡的无量纲长度也呈现递增的趋势.赵成功等[14]利用数值模拟发现无尾翼射弹诱导的超空泡的直径与比长度较有尾翼射弹的小,这与本文模拟结果相一致.本文所测量的空泡截面,都是如图2所示的纵截面(截面通过了上下两个尾翼).图13㊀带不同尾翼数射弹超空泡轮廓随无量纲位移变化的曲线图14㊀带不同尾翼数射弹超空泡无量纲长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2.5㊀射弹阻力特性分析射弹阻力系数C d 如式(13)所示:C d =F0.5ρV 2S (13)其中:F 为总阻力;V 为来流的速度;s 为射弹特征面积具体是取射弹圆柱段的横截面积.图15给出了不同尾翼数射弹阻力系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从图15中可以发现,当t 小于0.5m s 时,随着时间的增加,射弹受到的阻力都急剧下降,与此同时尾翼数越多,射弹在水下所受的阻力也会越大,前者是由于在弹体周围空泡在逐渐生成和发展,局部弹体处于空泡中使摩擦阻力大大降低,后者是因为此时超空泡还未完全包裹弹体,尾翼刺破空泡,尾翼数越多,与485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浙㊀江㊀理㊀工㊀大㊀学㊀学㊀报2018年㊀第39卷水沾湿面积也会越大故阻力也随之增加.当t 大于0.5m s 时,超空泡已经完全包被整个射弹,因此对不同尾翼数射弹而言,它们受到的阻力基本保持不变.图15㊀带不同尾翼数射弹阻力系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3㊀结㊀论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对三维的带不同尾翼数的射弹的超空泡流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尾翼数对超空泡几何形态和射弹阻力特性的影响规律,主要的结论如下:a)无尾翼与带不同尾翼数射弹超空泡的发展过程没有明显的区别,但由于尾翼的存在会对超空泡形状造成扰动,且尾翼数越多,扰动也会越明显;另外,在射弹尾翼后的超空泡表面开始变得粗糙.b)在同一高速状态下,随着尾翼数的增加,超空泡的轮廓和无量纲长度会呈现增大的趋势.c)尾翼数的增加使得射弹与水沾湿面积增大,在超空泡未完全形成前其阻力与尾翼数成正比关系,当形成完整的超空泡后其阻力将基本保持不变.参考文献:[1]罗格维诺维奇ГΒ.自由边界流动的水动力学[M ].施红辉,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97G126.[2]E r f a n i a nM R ,A n b a r s o o zM ,R a h i m iN ,e t a l .N u m e r i c a la n de x p e r i m e n t a l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fat h r e e d i m e n s i o n a l s p h e r i c a l Gn o s e p r o j e c t i l ew a t e r e n t r yp r ob l e m [J ].Oc e a n E n g i n e e r i n g,2015,104:397G404.[3]K a d i v a r E ,K a d i v a r E ,J a v a d i K ,e t a l .T h e i n v e s t i ga t i o n o f n a t u r a ls u pe r Gc a v i t a t i o nf l o w b e h i n dt h r e e Gd i m e n s i o n a l c a v i t a t o r s :F u l l C a v i t a t i o n M o d e l [J ].A p p l i e d M a t h e m a t i c a lM o d e l l i n g,2016,45:165G178.[4]K i n z e lMP ,K r a n eM H ,K i r s c h n e r IN ,e t a l .An u m e r i c a la s s e s s m e n to ft h ei n t e r a c t i o no fas u p e r c a v i t a t i n g f l o w w i t ha g a s j e t [J ].O c e a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2017,136:304G313.[5]贾会霞,施红辉,胡俊辉,等.潜射超空泡射弹出水的流体力学现象的实验研究[J ].船舶力学,2017,21(7):814G820.[6]施红辉,周杨洁,贾会霞,等.水深和弹体长径比对超空泡弹体阻力系数及空泡形状影响的实验研究[J ].兵工学报,2016,37(11):2029G2036.[7]施红辉,胡青青,陈波,等.钝体倾斜和垂直冲击入水时引起的超空泡流动特性实验研究[J ].爆炸与冲击,2015,35(5):617G624.[8]施红辉,孙亚亚,周杨洁,等.水下航行体表面凹槽数对超空泡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J ].弹道学报,2017,29(1):44G50.[9]Y u a nXL ,X i n g T.H y d r o d yn a m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a s u p e r c a v i t a t i n g v e h i c l e sa f tb o d y [J ].O c e a nE n g i n e e r i n g,2016,114:37G46.[10]裴鬃,张宇文,袁绪龙,等.尾翼对超空泡航行器形态及力学特性影响实验研究[J ].实验流体力学,2011,25(1):23G28.[11]H u a n g C ,D a n g J ,L u oK ,e t a l .I n f l u e n c e o fR a m je t s w a t e r i nf l o w o ns u p e r c a v i t y s h a p ea n dc a v i t a t o rd r a g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J ].J o u r n a l o f M a r i n e S c i e n c e a nd A p pl i c a t i o n ,2017,16(2):166G172.[12]熊天红,张木,易文俊,等.带尾翼水下航行体超空泡流数值模拟研究[J ].弹道学报,2013,25(4):43G47.[13]张木,易文俊,谭俊杰,等.带尾翼水下自然超空泡射弹数值模拟研究[J ].计算力学学报,2013,30(1):161G165.[14]赵成功,王聪,魏英杰,等.尾翼对高速射弹的空化与阻力特性影响分析[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7,49(10):126G131.[15]张明远,景思睿,李国君.高等工程流体力学[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310G320.[16]魏海鹏,符松.不同多相流模型在航行体出水流场数值模拟中的应用[J ].振动与冲击,2015,34(4):48G52.[17]易文俊,熊天红,王中原.带尾翼高速航行体的水动力布局结构设计[C ]//朱德祥.全国水动力学术会议暨两岸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济南:海洋出版社,2008:651G656.[18]施红辉,罗喜胜.可压缩性和高速多相流动[M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4:160.585第5期鲁林旺等:射弹尾翼数对超空泡流特性的影响685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浙㊀江㊀理㊀工㊀大㊀学㊀学㊀报2018年㊀第39卷I n f l e u n c eo f n u m b e r o f p r o j e c t i l ee m p e n n a g e s o n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s u p e r c a v i t a t i o n f l o wL UL i n w a n g,S H IH o n g h u i(F a c u l t y o fM e c h a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A u t o m a t i o n,Z h e j i a n g S c iGT e c h U n i v e r s i t y,H a n g z h o u310018,C h i n a)A b s t r a c t:I no r d e r t os t u d y t h e i n f l u e n c eo f t h en u m b e ro fe m p e n n a g e so nt h es u p e r c a v i t a t i o n,t h e t h r e eGd i m e n s i o n a l n u m e r i c a l s i m u l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o f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u n d e r w a t e rh i g hGs p e e d p r o j e c t i l e s s u p e r c a v i t a t i o n f l o ww i t h d i f f e r e n t n u m b e r o f e m p e n n a g e sw a s c a r r i e d o nw i t h t h e S c h n e r rGS a u e rm o d e l a n d t h eA N S Y SC F Ds o f t w a r e.T h e e f f e c t o f t h en u m b e r o f e m p e n n a g e s o n t h e f o r m a t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h e s u p e r c a v i t y a sw e l l a s t h e d r a g 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 t h e p r o j e c t i l eu n d e rd i f f e r e n t n u m b e r o f e m p e n n a g e sw a s a n a l y z e d.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s u p e r c a v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p r o c e s s o f t h e t a i l l e s s a n d t a i l e d p r o j e c t i l e s i s b a s i c a l l y t h e s a m e.B u t d u e t o t h e p r e s e n c e o f t h e e m p e n n a g e,t h e s u r f a c e o f t h e s u p e r c a v i t y b e h i n d t h e e m p e n n a g e i sr o u g h.A tt h es a m et i m e,t h i s w i l ld i s t u r bt h es h a p eo ft h es u p e r c a v i t y,t h u sc a u s i n g c o n c a v eGc o n v e x c h a n g e so ft h es h a p e.T h e m o r en u m b e ro fe m p e n n a g e s,t h ed i s t u r b a n c e w i l lb e m o r e o b v i o u s.W i t ht h e i n c r e a s e i nt h en u m b e ro fe m p e n n a g e s,t h en o nGd i m e n s i o n a ld i a m e t e ra n dl e n g t ho f s u p e r c a v i t a t i o nw i l l p r e s e n t t h e t r e n do f g r a d u a l i n c r e a s e.B e f o r e t h e c o m p l e t e s u p e r c a v i t a t i o n f o r m s,t h e d r a g 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 t h e p r o j e c t i l e i s i nd i r e c t p r o p o r t i o n t o t h en u m b e r o f e m p e n n a g e s.T h r o u g hc o m p a r i n g t h e r e s u l t so ft h ei n d e p e n d e n te x p a n s i o n p r i n c i p l eo ft h e L o g v i n o v i c hs u p e r c a v i t a t i o ns e c t i o n w i t ht h e n u m e r i c a l s i m u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s,i tw a s f o u n d t h a t t h e c a l c u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o f t h e s e m iGe m p i r i c a l f o r m u l aw e r e i n a g r e e m e n tw i t h t h en u m e r i c a l s i m u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s.K e y w o r d s:n o nGd i m e n s i o n a l d i a m e t e r;n u m b e r o f p r o j e c t i l e e m p e n n a g e s;s u p e r c a v i t a t i o n f l o w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d r a g c oef f i c i e n t;t h r e eGd i m e n s i o n a l(责任编辑:康㊀锋)。
基于Logvinovich原理射弹超空泡形态解析解研究
基于Logvinovich原理射弹超空泡形态解析解研究李魁彬;王安稳;施连会;邓磊【摘要】To quickly and conveniently study the supercavity shape of moving projectile,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supercavity shape and formulae of cavity parameters in projectile motion were deduced based on Logvinovich's principle, Riabouchinsky scheme and the equation of motion. Some laws of natural supercavity expansion were obtained.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ported empirical formula. The example shows that the effect of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ip and the tail on the velocity of projectile is small. While the velocity of projectile≥100 m/s and the depth of projectile in the water≤100 m,the effects can be neglected. The expansion time of the complete cavity is very short. The time decreases as the motion time goes on. When cavitation number is about 0. 06 and the velocity of projectile is about 60 m/s,the supercavity degenerates into partial cavity.%为快捷、简便地分析运动射弹的超空泡形态,利用Logvinovich原理、Riabouchinsky空泡闭合模型和射弹动力学方程,推导了射弹运动过程中空泡形态解析解和空泡参数的计算公式,得到了自然超空泡扩展的一些规律.计算结果与经验公式比较,吻合较好.算例分析表明:首尾压差对射弹速度影响较小,当射弹速度不小于100 m/s,射弹在水中的深度不大于100 m时,压差的影响可以忽略;完整空泡扩展时间非常短,且随着射弹运动时间增大而减小,逐渐趋于平缓;空泡数0.06、射弹速度60 m s左右时,超空泡开始蜕化为局部空泡.【期刊名称】《弹道学报》【年(卷),期】2013(025)001【总页数】4页(P103-106)【关键词】超空泡射弹;独立性原理;空泡形态;解析解【作者】李魁彬;王安稳;施连会;邓磊【作者单位】海军工程大学理学院,武汉430033;海军工程大学理学院,武汉430033;海军工程大学理学院,武汉430033;海军工程大学理学院,武汉43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351.3国内外针对射弹超空泡形态已有许多研究,其计算主要通过由实验数据拟合的经验公式[1-3]、CFD软件仿真[4]和基于Logvinovich原理的数值计算[5-7]3 种途径。
通气量对超空泡生成与维持影响实验研究
通气量对超空泡生成与维持影响实验研究张纪华;张宇文;朱灼【摘要】To obtain the design criterion of ventilation rate,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of super-vavitating vehicle with disc cavitator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were carried out in NWPU high speed water tunnel (HSWT)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ventilation rate on gen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upercavity.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the distinction of critical ventilation rate between generating supercavity and maintaining the corresponding supercavity is very obvious. However, the changing patterns caused by natural cavitation number are alike. With the increase of ventilation rate, the variation trends of relative speed and time of supercavity generation are opposite on the condition that the steady supercavity generate. The speed of supercavity generation is much slower than the vehicle's speed, an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supercavitation generation speed is 0.015~0. 28 times the vehicle's speed. Th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will contribute to further study of free-flying supercavitation vehicle.%为获得通气超空泡生成和维持的通气流量设计依据,在西北工业大学高速水洞进行了带圆盘空化器航行体多种工况下通气流量对超空泡生成和维持影响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生成给定通气超空泡形态的临界通气流量与维持相应空泡形态的临界通气流量相差很大,但二者随自然空化数的变化规律相同;在保证生成稳定超空泡前提下,空泡生成相对速度和相对时间随通气流量的增大出现相反的变化趋势,且空泡生成速度与航行体速度相差较大.实验显示空泡生成速度是航行体速度的0.015~0.28倍.该研究结论将为进一步研究自由航行超空泡航行体的通气流量设计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实验流体力学》【年(卷),期】2012(026)002【总页数】4页(P56-59)【关键词】超空泡;空泡生成;空泡维持;临界通气量;空泡生成相对速度;水洞实验【作者】张纪华;张宇文;朱灼【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西安7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3520 引言研究发现,在超空化状态下运动的水下航行体与常规水下航行体相比减阻达90%[1]以上,其阻力系数量级与空气中自由飞行炮弹的量级相当。
空化器直径对超空泡航行器空泡性能的影响
空化器直径对超空泡航行器空泡性能的影响
李懿霖;宋保维
【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7(51)12
【摘要】为探索空化器直径对超空泡航行器受力性能和空泡性能的影响,针对具体超空泡航行器模型,建立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航行器阻力系数随着空化数的增加,先缓慢线性增加到临界空化数,随后快速非线性增加;空化器直径越大,全空化状态下航行器的阻力系数、临界空化数和航行器在大空化数下的阻力系数越大,并且航行器产生空泡的能力越强.
【总页数】5页(P1488-1492)
【关键词】超空泡;空化器;直径;计算流体力学
【作者】李懿霖;宋保维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J630.2
【相关文献】
1.超空泡航行体锥形空化器优化设计 [J], 林明东;胡凡;张为华
2.带锥形空化器超空泡航行体的空泡与力学特性 [J], 栗夫园;党建军;张宇文
3.空化器形状对超空泡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 [J], 齐江辉;郑亚雄
4.空化器形状对超空泡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 [J], 齐江辉; 郑亚雄
5.空化器形状对超空泡射弹尾拍运动影响的数值研究 [J], 陈伟善;郭则庆;刘如石;黄振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9年第37卷总目次(总第175期~总第180期(2019年))
静音锥对超声速民机低声爆效果的影响 ……………… 李占科 刘秧 丁玉临 雷知锦 马博平 (203)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9 年第 37 卷第 2 期( 总第 176 期)
满足增益相位裕度的自动驾驶仪结构化 H∞ 综合 …………………… 马晓川 闫杰 符文星 陈康 (211) 基于改进 Kriging 模型的舰载机着舰下沉速度影响性分析研究 …………… 薛小锋 王远卓 路成 (218) 基于地磁场自适应修正的航姿系统姿态解算研究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9 年第 37 卷总目次 ( 总第 175 期 ~ 总第 180 期( 2019 年) )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9 年第 37 卷第 1 期( 总第 175 期)
超临界裂解煤油的并联通道流量分配特性研究 ………………………………………………… 景婷婷 何国强 秦飞 李文强 张铎 王明皓 ( 1 )
……………………………………………… 王录 刘明雍 王梦凡 郭娇娇 雷罡 张小件 (225) 基于 α⁃stable 分布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研究及应用 ……………… 樊华羽 詹浩 程诗信 米百刚 (232) 面向人机交互的机器人变刚度柔性驱动器设计与分析 …………………………………………………………
…………………………………………………… 邓飞 熊伟 周江磊 郑丹丹 苏小阳 唐勇 ( 93) 无人机碰撞规避路径规划算法研究 ……………………… 徐钊 胡劲文 马云红 王曼 赵春晖 (100) 基于数字微流控的芯片冷却模型与路径优化 ……………………………… 王少熙 阴玥 樊晓桠 (107) 基于 SHT 域 TAM⁃SCM 与焦聚区域检测的图像融合算法 …………………… 王峰 程咏梅 李辉 (114) 一种棱镜式激光陀螺跳模特性研究 ………………………………………… 陶渊博 李四海 鲁政 (122) 轮缘封严气流与上游导向器非定常干涉数值研究 …………………………… 杨帆 周莉 王占学 (129) 复合材料层合板界面裂纹能量释放率解析方法研究 ……………………………… 郑伟玲 郑龙席 (137) 点云和视觉特征融合的增强现实装配系统三维跟踪注册方法 …………… 王月 张树生 白晓亮 (143) 多频飞行时间相机实时深度补偿算法研究 ……………………… 王森 王润孝 左欣欣 于薇薇 (152) 基于 GRA⁃RBF⁃FA 的整体叶盘通道盘铣加工多目标参数优化
空化器参数对超空泡初生位置影响大涡模拟
空化器参数对超空泡初生位置影响大涡模拟张木1,谭俊杰2,易文俊3,廖选平1【摘要】摘要:为揭示空化器参数对超空泡初生位置的影响规律,离散求解了三维气液两相大涡模拟控制方程组,对三维不同空化器参数模型下超空泡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
在不同空化数条件下,通过数值模拟获得超空泡无量纲几何参数并与实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吻合良好。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空化器形状、直径对超空泡初生位置影响。
分析结果为探索高速航行体空化器性能与水动力特性提供了数值参考。
【期刊名称】弹道学报【年(卷),期】2016(028)001【总页数】5【关键词】超空化;大涡模拟;超空泡初生位置;气液两相流动;数值模拟俄罗斯高速超空泡鱼雷的出现,促使超空泡武器吸引了世界各大军事强国的关注,并纷纷投入大量科研力量开展空化现象的研究。
空化流动是一种考虑相变、粘性、湍流运动、界面可压缩性的极其复杂的多相流动现象。
早期由于受到多相流理论及计算机硬件设备等条件的制约,研究人员主要利用势流理论方法[1],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Helmholtz[2]基于势流理论,分析了绕二维平板的超空泡流动现象;Riabouchinsky[3]提出了有限长度空泡模型。
随着多相流理论和计算机硬件设备条件取得长足进展,研究人员开始广泛使用离散求解N-S方程的算法进行机理研究与工程应用[1]。
例如:Delannoy和Kueny假设流动状态为等温且不考虑气相与液相的可压缩性,研究了不同模型下的空化流动问题[4-5]。
Hesister依托Delannoy的研究结果,优化了混合密度求解方程,引入压力的影响[6]。
黄海龙等[7]针对三维圆盘空化器模型,分析了变攻角条件下超空泡流动。
周景军、于开平研究了低弗劳德数下通气超空泡泄气机理,揭示了弗劳德数与通气率对空泡泄气的影响规律[8-9]。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目前超空泡研究主要集中在大空化数(空化数小于0.01),采用雷诺平均湍流模型方法。
基于多相流的通气超空泡形态研究
工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多相流的通气超空泡形态研究徐志程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7月国内图书分类号:TJ630.1国际图书分类号:623.946工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多相流的通气超空泡形态研究硕士研究生:徐志程导师:张嘉钟教授申请学位:工学硕士学科、专业: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所在单位:航天工程与力学系答辩日期:2007年7月2日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Classified Index: TJ630.1U.D.C.: 623.946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in EngineeringRESEARCH ON THE SHAPES OF THE VENTILATED SUPERCA VITY BASE ON MULTIPHASE MODELCandidate:Xu ZhichengSupervisor:Prof. Zhang Jiazhong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Master of Engineering Speciality:General and Foundation ofMechanicsAffiliation:Department of Aerospace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School of AstronauticsDate of Defence:July, 2007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由于高速流动导致液体压力低于饱和蒸汽压而急剧汽化,或通过注入不可凝结气体在液体中生成含汽或气的低密度空穴,称为空泡。
空泡长度接近或超过物体长度时称超空泡。
超空泡发生时,除水下航行体头部与水接触外,整个绕流体的近壁区域内是气、汽、液的多相混合流,涉及到了多相流、紊流、质量转换和非定常等复杂流动机制。
圆盘空化器超空泡流动数值模拟方法
1 引言
当超空泡 航行 体 在 水 中的航 速提 高 到一 定值
单一 流体介 质模 型的方 法 , 为气 相 与液相 在 流场 认 任 一局部 充分 均匀 混合 , 将混合 物 当作 一种 变密 度
介 质进行 计算 , 该类 方法 中不 同模 型之 问 的区别 在
时, 航行 体除 头 部 外 , 大部 分被 超 空 泡 所包 络 。此 时航行体 表面 绝大部 分接触 的是 低 密度 气泡 , 航行
阻力大 幅度降低 , 航行 体 的速度 有 很大 提 高_ 。在 】 ] 超 空泡流 动状态 下 , 行体本 身对 流 动不再 有 显著 航 影响, 超空 泡 的形 态和 航行体 所受 阻力 只 与头 部空
化器 有关 l 。 _ 2 q]
于变密度 场 的处 理 方 式 不 同 。最 近 又发 展 了输 运
武汉 40 3 ) 3 0 3 ( 军 工 程 大学 船 舶 与动 力 学 院 海
摘
要
为分 析 来 流 速 度 对 圆 盘 空化 器 产 生 超 空 泡 的 形 态 , 于 粘 流 理 论 和有 限 体 积 方 法 , 带 有 圆 盘 空 化 器 超 空 泡 基 对
航行体流场进行 了数值模拟 。得 到了超空泡形态与航行体速度之 间的关系 。随着速度的增加 , 空泡长度逐渐增大。并进一
一
类 为界面追 踪法 , 认为空 泡 内压力 等 于液体 的饱
和蒸 汽 压 , 场 计 算 仅 仅 针 对 液 体 流 场 进 行 。 流
2 数 学模 型 与 数值 方 法
首先 建 立 模 型 , 计 算 域 中进 行 分 块 网格 划 在 分, 选取 控制点并 分 布变量 。用有 限体积 法对 控 制 方程 进行 离散 , 用控 制点 上变量 近 似表 示离 散 后 并
推进器尾喷流对超空泡外形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的开题报告
推进器尾喷流对超空泡外形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超空泡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特别是在高速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中,超空泡外形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
然而,超空泡的性能表现受到推进器尾喷流的影响,这也成为超空泡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本研究拟就推进器尾喷流对超空泡外形及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推进器尾喷流对超空泡外形及性能的影响,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为超空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支持和保障。
三、研究内容1. 分析推进器尾喷流对超空泡外形的影响,研究其原理和机理。
2. 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方法,探究推进器尾喷流与超空泡的相互作用,以及喷流对超空泡表面的扰动效应,并分析其特点和规律。
3. 对比分析不同喷口形式、喷口尺寸、推进器功率等因素对超空泡表面的压力分布、阻力系数、升力系数等性能指标的影响,为超空泡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4. 针对推进器尾喷流对超空泡表面的扰动效应进行探究,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案,以减小喷流对超空泡性能的不利影响。
四、研究方法1. 数值计算:利用CFD软件对推进器尾喷流与超空泡的相互作用进行数值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2. 实验研究:通过水池实验和风洞实验等方式,对推进器尾喷流与超空泡的相互作用进行实验测量,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3. 综合分析:将数值计算和实验研究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推进器尾喷流对超空泡性能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优化设计方案。
五、研究意义1. 为超空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可行性方案。
2. 拓宽推进器尾喷流与超空泡相互作用的研究领域,提高其应用性和实用性。
3. 为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2月第37卷第1期西北工业大学学报JournalofNorthwesternPolytechnicalUniversityFeb.Vol.372019No.1://doi.org/10.1051/jnwpu/20193710093收稿日期:2018⁃03⁃0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5412)与航空科学基金(2015ZA53012)资助作者简介:邓飞(1972 ),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㊁博士,主要从事超空泡航行体流体动力学研究㊂双圆盘空化器射弹通气超空泡形态特性实验研究邓飞,熊伟,周江磊,郑丹丹,苏小阳,唐勇(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陕西西安㊀710072)摘㊀要:基于空泡截面独立扩张原理,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水下射弹的双圆盘空化器㊂并在高速循环水洞中对此系列双圆盘空化器的空泡生成特性和形态特性进行实验研究㊂实验通过改变通气流量系数,观察了不同锥顶角下的通气超空泡形态㊂实验表明,此系列双圆盘空化器诱导生成的通气超空泡存在前盘优先和后盘优先2种空化状态,二者的过渡发生在锥顶角55ʎ附近;生成稳定通气超空泡的临界通气流量系数值与锥顶角呈正相关趋势,前盘和后盘对空泡生成具有相互抑制作用;且通气超空泡的形态特征量不随通气流量系数增加而持续增加,而是存在一个通气流量系数上限值㊂关㊀键㊀词:射弹;双圆盘空化器;通气超空泡;通气流量系数;空泡形态特征量中图分类号:TJ67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0⁃2758(2019)01⁃0093⁃07㊀㊀超空泡射弹是一种用于舰船末端防御的常规性武器,其原理是超空泡减阻技术[1]㊂所以研究超空泡射弹头部空化器及其诱导生成的超空泡特性对获取稳定㊁有效的超空泡流型具有重要意义㊂在这方面,美国海军水下作战中心(NUWC)做了诸多尝试,最终确定圆盘㊁圆锥2种具有良好空化性能的空化器[2]㊂围绕这2种空化器,国内学者亦做了大量研究㊂其中,贾力平等[3⁃4]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分析了空化器头型㊁几何参数㊁空化数等对超空泡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贾夫园等[5⁃6]利用高速循环水洞,探究了锥形空化器和带翼锥形空化器的流体动力特性;孟庆昌等[7]对水下亚声速圆盘空化器射弹超空泡流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超空泡流型与空化数间的变化关系;张木等[8]对1/4球形㊁150ʎ锥角圆锥形㊁圆盘形空化器进行了大涡模拟,探究了空化器形状㊁直径对超空泡初生位置的影响;方城林等[9⁃10]研究了平头㊁截球头㊁截锥头㊁锥头㊁球头等多种头型射弹的高速垂直入水㊁低速倾斜入水问题㊂除这2种典型空化器外,Savchenko[11]提出了一种抗外界力矩干扰,有浅凹槽的㊁多边形空化器;胡晓等[12]提出了一种可用于调节水下航行体侧向力的变阻力空化器㊂当超空泡射弹在水下高速运动时,射弹的尾部与空泡壁面发生连续反弹碰撞,即尾拍现象[13],而射弹的稳定航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超空泡形态㊂针对此种现象,本文根据空泡截面独立扩张原理提出了一种速度适应性强的双圆盘空化器㊂其优势在于:在射弹高速运动阶段可由前端小盘产生包裹射弹的最佳直径超空泡流型,减弱尾拍现象;当射弹速度衰减至前端小盘诱导生成的超空泡无法包裹弹体时,则由后端大盘产生的超空泡包裹弹体㊂本文利用封闭式高速循环水洞对此系列双圆盘空化器在不同通气流量系数条件下的通气超空泡生成特性和形态特性进行实验研究㊂1㊀实验设备与模型1.1㊀实验设备本实验在西北工业大学高速水洞实验室开展,该水洞为封闭式循环水洞,是开展水下航行器流体力学研究的大型基础实验平台㊂其洞体上下圆筒中心距11.5m,洞体左右圆筒中心距11.8m,实验段尺寸为ϕ0.4mˑ2m,试验段水速(连续可调),最小空化数0.15,水中含气量0.3 1,主泵功率125kW㊂通气系统由LabVIEW编程控制,可以实现对实验模西㊀北㊀工㊀业㊀大㊀学㊀学㊀报第37卷型的自动通气和质量流量反馈控制㊂本实验中所使用质量流量计(见图1)量程为0 100L/min,精度为ʃ1%㊂图像采集系统由2个SONY高速摄像机构成,摄像频率为1000frame/s㊂实验设备总装图如图2所示㊂图1㊀ALICATMC质量流量控制器㊀图2㊀实验设备总装图1.2㊀实验模型为了能够更好地观察通气超空泡形态,我们将某型射弹模型进行简化,去掉射弹尾部翼型,仅保留其圆锥段尺寸,使空泡始终闭合在圆柱段上㊂实验装置模型如图3所示,此实验模型由双圆盘空化器㊁前锥段㊁圆柱段㊁过渡锥段㊁支撑座㊁支撑杆㊁导流罩㊁以及安装在模型内部的通气管构成㊂空化器与圆锥段采用螺纹连接,可根据不同的实验工况换装不同参数的空化器㊂实验模型采用尾支撑方式固定在水洞盖板上,且在盖板上安装一个翼型导流罩,支撑杆穿过导流罩空腔而不与来流直接接触,可避免来流流过支撑杆时因脱体绕流而引起的模型振颤,进而得到更稳定的空泡流型㊂通气控制装置与模型内部通气管相连接,实现对射弹头部的通气㊂图3㊀实验装置模型双圆盘空化器模型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㊂实验所涉及的双圆盘空化器是一种盘间距与前盘盘径比(L1/D1)为0.75的系列空化器,即固定双圆盘空化器盘间距(L1=9mm)与前盘盘径(D1=12mm),通过系列变化后盘盘径D2,使得双圆盘空化器的锥顶角a分别为15ʎ,30ʎ,45ʎ,50ʎ,55ʎ,60ʎ,65ʎ,70ʎ,75ʎ,80ʎ,85ʎ,90ʎ,并附带一个盘径为12mm的单圆盘空化器,在后文论述中将此空化器看作0ʎ双圆盘空化器,系列双圆盘空化器几何模型如图5所示㊂图4㊀空化器二维剖视图图5㊀系列双圆盘空化器模型2㊀实验内容及方法2.1㊀无因次参数在给定来流速度和水洞压力的情况下,通气超空泡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空泡内压力pc的变化,即空化数变化㊂实验固定来流速度和水洞压力,则空化数的改变仅依靠改变通气流量系数实现,通气流量系数定义为:Cq=QvɕD2n(1)式中,Q为通气率,即在单位时间内流入空泡中的空气体积;vɕ为水洞工作段来流速度;Dn为空化器直径㊂除空化数外通气超空泡的形态还与弗劳德数有关,弗劳德数定义为:Fr=vɕgDn(2)式中,vɕ为水洞工作段来流速度;Dn为空化器直49第1期邓飞,等:双圆盘空化器射弹通气超空泡形态特性实验研究径㊂对实验所得的通气超空泡形态特征量进行无量纲处理㊂其中无因次直径指空泡最大直径与空化器盘径之比Dc/Dn;无因次长度指空泡长度与模型长度之比LC/L,由于通气超空泡的不对称性,空泡长度Lc取空泡上边界长度与空泡下边界长度的平均值;空泡长细比指空泡长度与空泡直径之比Lc/Dc㊂2.2㊀实验过程综合双圆盘空化器空化条件和悬臂实验模型共振频率等因素㊂实验尝试了不同来流速度,最终将工作段水速固定为9.5m/s,水洞压力基本维持在70kPa㊂通过调节通气量来改变空泡内的压力,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空化数需求㊂文中笔者将双圆盘空化器的空泡流型由前盘主导的状态定义为前盘优图6㊀不同状态下的空泡形态先(见图6c)),反之则为后盘优先(见图6e))㊂在通气超空泡形成过程中存在一个通气流量系数值Cq,当通气流量系数达到这个值时,模型头部空泡由短小的云状空泡(见图6a),6c),6e))瞬间跃变为具有一定长度的㊁相对稳定的㊁透明空泡,这才是具有减阻效力的通气超空泡㊂本文将此通气流量系数定义为临界通气流量系数㊂实验中对所涉及的系列双圆盘空化器临界通气流量系数测定采用二分法逐次逼近的方式㊂待临界通气流量系数确定后,再给定6组固定通气量,用高速摄像拍摄此时的超空泡流型㊂对于部分空化器模型在给定气量下没有出现预期实验现象的工况,按原有通气量增长幅度,继续等量增加通气量至预期实验现象出现㊂3㊀实验结果及分析3.1㊀双圆盘空化器参数对临界通气流量系数的影响实验发现,在锥顶角0ʎ 55ʎ范围内,双圆盘空化器状态始终处于前盘优先状态㊂其中55ʎ锥顶角时,前后盘几乎同时空化,前盘要略微滞后于后盘,再继续增加通气量前盘空化所产生的空泡立刻包裹后盘,后盘的空化现象随即消失,整个空泡稳定状态的流型由前盘决定,故本文仍将此锥顶角空化器的空化状态归为前盘优先,且将55ʎ 60ʎ时的状态视作此系列双盘空化器由前盘优先转为后盘优先的一个过渡状态㊂当双圆盘空化器的锥顶角在60ʎ 70ʎ范围内,双圆盘空化器的空化状态先处于后盘优先,随通气流量系数增大至前盘临界通气流量系数值,双圆盘空化器状态变为前盘优先㊂当双圆盘空化器的锥顶角大于70ʎ时,双圆盘空化器的空化状态始终处于后盘优先㊂图7给出了此系列双圆盘空化器锥顶角与临界通气流量系数 Cq之间的关系曲线,其中0ʎ锥顶角代表单元盘时的实验工况㊂图7㊀临界通气系数值 锥顶角关系图结合图7可知:①在锥顶角0ʎ 55ʎ范围内的双圆盘空化器的临界通气流量系数值均大于单盘的临界通气流量系数值,且双圆盘空化器的临界通气流量系数值随锥顶角增大而增大㊂据此可知在此锥顶角范围内,双圆盘空化器的前盘空化受到后盘的抑制,且抑制作用随双圆盘空化器锥顶角的增大而增59西㊀北㊀工㊀业㊀大㊀学㊀学㊀报第37卷大;②在锥顶角60ʎ 90ʎ范围内,后盘临界通气流量系数值均大于单盘的临界通气流量系数值,将此结果与贾力平等[4]对单圆盘实验的结果比较,可知后盘空化亦受到前盘抑制㊂在锥顶角60ʎ 80ʎ范围内,后盘临界通气流量系数值随锥顶角的增大而增大;当锥顶角超过80ʎ后,后盘临界通气系数值几乎不随锥顶角变化而改变㊂由此可知当锥顶角超过某一值后,前盘对后盘的抑制程度不再加剧;③当锥顶角度大于55ʎ后,前盘空化的临界通气系数值随锥顶角增大陡然增加;虽然锥顶角55ʎ 70ʎ范围内与70ʎ 90ʎ范围内临界通气系数值增加幅度不同,但均远远大于前盘优先时的增加幅度㊂由此可说明后盘优先时,后盘对前盘的抑制作用远大于前盘优先时后盘对前盘的抑制作用㊂综上所述,双圆盘空化器空化状态的转变发生在锥顶角55ʎ附近,且在空化过程中前后盘间存在相互抑制作用㊂这种抑制作用表现为临界通气流量系数的改变,临界通气流量系数与双圆盘空化器锥顶角呈正相关趋势㊂3.2㊀双圆盘空化器参数对空泡形态的影响比较单圆盘空化器与双圆盘空化器所诱导的空泡流型可知:此系列双圆盘空化器诱导产生的通气超空泡流型总体呈椭球形与单圆盘空化器所诱导生成超空泡流型相似,由于重力效应超空泡上下表面存在静压差,空泡受到浮力作用,致使空泡产生变形呈不对称性,如图8所示㊂图8㊀部分不对称超空泡图片对不同工况下空泡形态图像进行处理,可得通气流量系数与空泡形态特征量间的关系㊂图9给出了单圆盘空化器和锥顶角在0ʎ 55ʎ范围内的双圆盘空化器的空泡形态特征量与通气流量系数间的关系曲线㊂图9㊀(0ʎ 55ʎ)通气流量系数与空泡形态关系曲线㊀㊀由图9可知:①在相同流场参数条件下,单圆盘空化器诱导产生的通气超空泡尺度明显大于双圆盘空化器前盘诱导产生的空泡尺度,且双圆盘空化器的空泡形态特征量随锥顶角的增加而减小㊂这说明双圆盘空化器在前盘优先状态下,所诱导形成的通气超空泡尺度受到后盘抑制,这种抑制作用随锥顶角增大而增大㊂②当通气流量系数达到各空化器的临界通气系数值后,通气超空泡形态特征量发生跃变,即空泡的无因次直径变为原来的2倍左右,无因次长度和长细比变为原来的4 5倍左右,但通气超空泡的形态特征量随通气流量系数增加呈阶段性变化,即通气量系数增加到一定值后,再继续增加,通气超空泡形态特征量随之增加的幅度放缓,增长曲线趋于平缓㊂这表明双圆盘空化器所诱导的通气超69第1期邓飞,等:双圆盘空化器射弹通气超空泡形态特性实验研究空泡尺度不会随通气量的增加而无限增加,而是存在一个上限值,由图9可知这个上限值对应的通气流量系数在0.2左右,这与杨武刚等[14]针对单圆盘空化器研究得出的规律基本一致,本实验的单圆盘实验也验证了这个规律㊂本文认为这一现象的成因:①水洞工作压力下,空气的压缩性局限;②通气量增加到某一值后,尾部闭合方式的发生改变[15]㊂综上所述,双圆盘空化器诱导生成的空泡流型基本与单圆盘相似㊂在前盘优先状态下,从空泡形态特征量的变化规律上验证了后盘对前盘的抑制作用与锥顶角呈正相关趋势㊂空泡形态特征量随通气流量系数的增长存在一个上限值,这个值在0.2附近㊂当双圆盘空化器锥顶角在60ʎ 70ʎ范围内,双圆盘空化器空化状态起始处于后盘优先,即空泡流型由后盘主导,随通气流量系数增大至某一值后再转变为前盘优先㊂图10为此范围内的双圆盘空化器诱导产生的空泡形态特征量与通气流量系数间的关系曲线㊂由图10可以看出:①在后盘诱导产生的通气超空泡未达到稳态时,通气超空泡的形态特征量随通气流量系数的增加而缓慢增长;当通气流量系数至临界值,空泡发生跃变达到稳定状态㊂此时空泡的无因次直径变为原来的1.5倍左右,无因次长度变为原来的5 6倍,长细比变为原来的3倍左右;此时通气超空泡形态特征量随通气流量系数变化的规律与前盘优先时一致,存在一个上限值,具体原因前文已说明此处不再赘述㊂②继续增加通气量至前盘发生空化,再至前后盘空泡沟通,整个过程空泡形态相关特征量随通气流量系数的增长幅度放缓㊂由此可知双圆盘空化器在锥顶角60ʎ 70ʎ范围内,空泡流型先处于后盘优先状态,因通气流量系数增大至前盘空化临界通气流量系数空化状态转变为前盘优先,即空泡流型由前盘主导㊂②另外从图10c)还可发现,曲线在后盘临界通气流量系数值附近发生交叉;在未达到稳定状态时,此时空泡不具减阻效力可不分析,当通气流量系数达到稳定值后,此范围内通气超空泡形态特征量变化规律与0ʎ 55ʎ范围内双圆盘空化器诱导生成的空泡形态特征量变化规律一致,即随锥顶角增大,前盘对后盘抑制作用亦在增加㊂图10㊀(60ʎ 70ʎ?通气流量系数与空泡形态关系曲线㊀㊀综上所述,在后盘优先状态下,通过空泡形态特征量变化可知,后盘亦受到前盘抑制㊂且空泡形态特征量随通气流量系数的增加也存在一个上限值,这个值在0.12附近㊂当双圆盘空化器锥顶角大于70ʎ后,由于通气量过大,尾部闭合方式改变,整个空泡流型尾部一直处于高度紊乱的湍流状态,空泡汽化率极高,无法采集到空泡的稳定状态㊂故而此处不再对空泡形态特征量进行单独讨论,仅对实验现象进行简单阐述㊂在此锥顶角范围内,双圆盘空化器始终处于后盘优先状态,继续增加通气量至前盘空化,但前后空泡无法沟通,前盘诱导产生的空泡闭合在后盘端面,部分后盘端面处于沾湿状态,整个通气超空泡呈双空泡流型㊂由空泡截面独立扩张原理可知,此时的后盘盘径已经超出了该实验条件下前盘在该截面所对应的最大空泡直径,故前后盘无法沟通㊂4㊀结㊀论通过对此系列水下射弹双圆盘空化器头型的通气实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此系列双圆盘空化器头型诱导生成通气超79西㊀北㊀工㊀业㊀大㊀学㊀学㊀报第37卷空泡的过程中,空泡流型变化存在一个跃变㊂发生跃变时的临界通气流量系数值,受双圆盘空化器头型锥顶角的影响,与锥顶角的增长呈正相关趋势㊂2)此系列双圆盘空化器头型诱导生成的通气超空泡流型呈椭球形与单圆盘诱导生成的空泡流型相似,且因重力影响空泡尾部流型具有一定的不对称性㊂3)此系列双圆盘空化器头型的诱导的空化流型存在前盘优先和后盘优先2种状态,此二者的过渡发生在双圆盘空化器锥顶角55ʎ附近;且对于通气超空泡的形成和发展前后盘间存在相互抑制的现象㊂4)此系列双圆盘空化器诱导生成的空泡形态特征量随通气流量系数的增加存在一个上限值,前盘优先状态下约为0.2,后盘优先状态下约为0.12㊂参考文献:[1]㊀姚忠,王瑞,徐保成,等.超空泡射炮武器应用现状研究[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17,38(3):92⁃97YAOZhong,WANGRui,XUBaocheng,etal.ResearchonCurrentApplicationStateofSupercavitationProjectileArtilleryWeapons[J].JournalofGunLaunch&Control,2017,38(3):92⁃97(inChinese)[2]㊀张宇文,袁绪龙,邓飞.超空泡航行体流体动力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34⁃40ZHANGYuwen,YUANXulong,DENGFei.FluidDynamicsofSupercavitatingUnderwaterVehicles[M].Beijing,NationalDe⁃fenseIndustryPress,2014:34⁃40(inChinese)[3]㊀贾力平,于开平,张嘉钟,等.空化器参数对超空泡形成和发展的影响[J].力学学报,2007(3):210⁃215JIALiping,YUKaiping,ZHANGJiazhong,etal.InfluenceofCavitatorParametersonFormationandDevelopmentofSupercav⁃ity[J].ChineseJournalofTheorticalandAppliedMechanics,2007(3):210⁃215(inChinese)[4]㊀贾力平,张嘉钟,魏英杰,等.空化器参数对通气超空泡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J].船舶力学2007,11(5):171⁃178JIALiping,ZHANGJiazhong,WEIYingjie,etal.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ofCavitatorGeometricalParametersEffectingonDevelopmentofVentilatedSupercavity[J].JournalofShipMechanics,2007,11(5):171⁃178(inChinese)[5]㊀栗夫园,党建军.带翼锥形空化器的流体动力特性分析[J].鱼雷技术,2016,24(3):172⁃177LIFuyuan,DANGJianjun.HydrodynamicCharacteristicsofConicalCavitatorwithFins[J].TorpedoTechnology,2016,24(3):172⁃177(inChinese)[6]㊀栗夫园,党建军,张宇文.锥形空化器的流体动力特性及其影响因素[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6,50(2):246⁃250LIFuyuan,DANGJianjun,ZHANGYuwen.InfluencingFactorsandCharacteristicsofHydrodynamicofConicalCavitator[J].Journalof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2016,50(2):246⁃250(inChinese)[7]㊀MENGQingchang,ZHANGZhihong,LIUJubin.NumericalCalculationofSupercavitatingFlowsovertheDiskCavitatorofaSubsonicUnderwaterProjectile[J].JournalofMarineScienceandApplication,2015,14:283⁃289[8]㊀张木,谭俊杰,易文俊,等.空化器参数对超空泡初生位置影响大涡模拟[J].弹道学报,2016,28(1):87⁃91ZHANGMu,TANJunjie,YIWenjun,etal.LargeEddySimulationAnalysisonEffectofCavitatorParameteronSupercavityPrimaryPosition[J].JournalofBallistics,2016,28(1):87⁃91(inChinese)[9]㊀方城林,魏英杰,王聪,等.不同头型高速射弹垂直入水数值模拟[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6,48(10):77⁃82FANGChenglin,WEIYingjie,WANGCong,etal.NumericalSimulationofVerticalHigh⁃SpeedWaterEntryProcessofPro⁃jectileswithDifferentHeads[J].JournalofHarbinInsituteofTechnology,2016,48(10):77⁃82(inChinese)[10]路丽睿,魏英杰,王聪,等.不同头型射弹低速倾斜入水空泡及弹道特性试验研究[J].兵工学报,2018,39(7):1364⁃1371LULirui,WEIYingjie,WANGCong,etal.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intotheCavityandBallisticCharacteristicsofLow⁃SpeedObliqueWaterEntryofRevolutionBody[J].ActaArmamentari,2018,39(7):1364⁃1371(inChinese)[11]SAVCHENKOYN.ControlofSupercavitationFlowandStabilityofSupercavitatingMotionofBodies[C]ʊTheRTO/AVTLec⁃turesSeriesonSupercavitatingFlows,Ottawa,Canada,2002[12]胡晓,郜冶,彭辉,等.可变空化器诱导超空泡形态特征的数值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2017,32(2):203⁃212HUXiao,GAOYe,PENGHui,etal.NumericalResearchonShapeofSupercavityInducedbytheVariableCavitator[J].Chi⁃neseJournalofHydrodynamics,2017,32(2):203⁃212(inChinese)[13]魏英杰,何乾坤,王聪,等.亚音速超空泡射弹尾拍动力学响应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2,31(18):67⁃728999第1期邓飞,等:双圆盘空化器射弹通气超空泡形态特性实验研究WEIYingjie,HEQiankun,WANGCong,etal.ImpactDynamicResponsesofaSupercavitatingProjectileinSubsonicCompres⁃sibleFluidFlow[J].JournalofVibrationandShock,2012,31(18):67⁃72(inChinese)[14]杨武刚,张宇文,邓飞,等.通气流量对超空泡外形特征的影响实验研究[J].西北工业学报,2007,25(3):358⁃362YANGWugang,ZHANGYuwen,DENGFei,etal.ExploringExperimentallyEffectofGasEntrainmentRateonGeometricalShapeofSupercavity[J].JournalofNorthwesternPolytechnicalUniversity,2007,25(3):358⁃362(inChinese)[15]SAVCHENKOYN.SupercavitationProblemsandPerspectives[C]ʊFour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Cavitation,CaliforniaInstituteofTechnology,2001ExperimentalStudyonMorph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VentilatedSupercavityofDoubleDiscCavitatorProjectileDENGFei,XIONGWei,ZHOUJianglei,ZHENGDandan,SUXiaoyang,TANGYong(SchoolofMarineScienceandTechnology,NorthwesternPolytechnicalUniversity,Xiᶄan710072,China)Abstract:Basedontheprincipleofindependenceofcavitysectionsexpansion,adoubledisccavitatorforunder⁃waterprojectilesisproposedinthispaper.Thehigh⁃speedwatertunnelexperimentiscarriedouttostudythegenera⁃tionandmorph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theventilatedsupercavitywhichgeneratedbythisseriesofdoubledisccav⁃itator.Theexperimentobservedtheventilatedsupercavitymorphologyunderthedifferentconeanglesbychangingtheventilationflowcoefficient.Theexperimentalresultsshowthattherearetwokindsofcavitationstates:thefrontdiscpreferentialcavitationandthereardiscpreferentialcavitation.Thetransitionbetweenthesetwostatesoccurataconeangleabout55ʎ.Thevalueofthecriticalventilationflowcoefficientwhengeneratingstableventilationsuper⁃cavityhasapositivecorrelationwiththeconeangle.Thefrontdiscandthereardiscofthecavitatorhavemutualin⁃hibitoryeffectontheproductionofventilatedsupercavities.Andthemorph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ventilatedsuper⁃cavitydonotincreasewiththeincreasingofventilationflowcoefficient,butthereisanupperlimitvalueofventila⁃tionflowcoefficient.Keywords:projectile;doubledisccavitator;ventilatedsupercavity;ventilationflowcoefficient;morph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supercavity©2019JournalofNorthwesternPolytechnicalUniversity.ThisisanOpenAccessarticledistributedunderthetermsoftheCreativeCommonsAttributionLicense(http:ʊ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whichpermitsunrestricteduse,distribution,andreproductioninanymedium,providedtheoriginalworkisproperlyc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