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章 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区域经济联系课时作业

合集下载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4区域与区域发展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4区域与区域发展

三十四区域与区域发展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2022·北京卷)粮食安则天下安。中国粮食连年丰收,长期保持库存充足。图1示意建有粮库的四地位置,图2是智慧粮库管理系统中①地1号粮库信息界面。读图,完成1~2题。

图1

图2

1.图1中粮库所在地( )

A.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B.①地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

C.冬至②地比③地昼更短

D.④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

2.图1中最符合天然低温、干燥库存条件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2022·新乡模拟)读陕西省的三大自然区划分示意图,完成3~5题。

3.陕西省的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气候和灾害B.气候和地貌

C.植被和水文D.地貌和矿产

4.陕南地区的传统民居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导致陕南地区多样民居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候类型多样

②地形多种多样

③地质条件的差异

④各地建筑原料的差异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5.关于关中地区和陕南地区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致是年均气温0 ℃等温线的位置

B.大致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位置

C.大致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分界的位置

D.大致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位置

自2018年起,浙江省安吉县在充分考虑了地形、气候、土壤等适宜茶叶生长的自然条件后,选择向青川县捐赠茶苗540万株,建成绿色有机茶叶生产基地,茶叶后期加工、销售由浙江省茶叶集团负责。下图示意青川县和安吉县位置以及两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6~7 题。

6.青川县与安吉县( )

A.区域特征相同B.空间尺度相同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 区域经济联系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 区域经济联系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区域经济联系

一、选择题

(2019·武汉模拟)为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我国不断拓展能源进口渠道,2017年5月16日,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中缅油气管道)正式开始输油。据此回答1~3题。

1.2017年下半年,我国北方实行的煤改气,导致了我国大面积的“气荒”。下列说法中能最快缓解天然气“气荒”的是()

A.多渠道增加天然气供应

B.建立和完善天然气储备机制

C.部分地区暂缓施行煤改气

D.关停部分高耗气产业

2.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可能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A.山高谷深,气候湿热B.植被茂密,虫蛇出没

C.荒漠广布,水源不足D.经济落后,维护困难

3.中缅油气管道的铺设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有()

①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②缓解北方地区能源供应紧张③缓解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④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⑤推动管道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⑤D.③④⑤

解析:1.C 2.A 3.D第1题,材料显示:因“煤改气”导致“气荒”,则最有效的措施是暂缓实施煤改气。注意高耗气产业有些是影响很大的产业,不能随意关停。A、B两项所述内容实行起来所需时间较长,不能最快缓解天然气“气荒”。第2题,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需要穿过横断山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不利于管道铺设;该地纬度低而气温高、降水多而湿度大,不利于施工。植被茂密,虫蛇出没的影响要小于地形、气候因素;经济落后,维护困难不是自然障碍。第3题,管道以输油气为主,对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作用

不大;图示油气输送到云南;作为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能够缓解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并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③④正确;管道建设能推动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⑤正确。

2022届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十三单元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区域协调发展课时规范练含解析鲁教版

2022届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十三单元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区域协调发展课时规范练含解析鲁教版

第十二、十三单元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区域协调发展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0某某卷,5~6)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城市紧密联系、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现象。公路客流能够反映城市间的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是分析判断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下图示意某某省2011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前的中心城市间公路客流状况。某某的首位客运流向为某某,次位客运流向为某某,两个方向的客流量相差很小。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城市组合中,最适宜推进同城化的是( )

A.某某—池州

B.某某—某某

C.亳州—某某

D.某某—某某

2.某某虽为某某的次位客运流向,但某某发往某某的客流量与发往某某的相差很小,其主要原因是( )

A.某某经济发展水平高

B.某某与某某距离更近

C.某某与某某行政联系密切

D.某某与某某均为省级行政中心

(2020某某某某模拟)“北溪2号”是一条与“北溪1号”平行的、跨越波罗的海从俄罗斯到德国的天然气管道项目,总长1200余千米,计划投产时俄罗斯将向德国等欧盟国家每年输气约550亿立方米,满足欧洲约10%的天然气需求。目前,欧洲超过40%的天然气消费来自俄罗斯,其中约80%经由乌克兰输送,但这些年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爆发的多次危机已经损害了欧洲的能源安全。“北溪1号”于2011年建成,近年来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读图,完成第3~5题。

3.“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得以建设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溪1号”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2020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高分必备(课件+课时作业)高考命题区间9 区际联系 第2课时

2020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高分必备(课件+课时作业)高考命题区间9 区际联系 第2课时

第6页
栏目导航
(2017·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7页
栏目导航
白令海峡(上图)宽 35~86 千米,平均水深 42 米,最大水深 52 米,海峡两侧为山地。 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 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 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第19页
栏目导航
第20页
栏目导航
(1)简述修建“北极铁路”的地理意义。 (2)分析在修建“北极铁路”中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 (3)说出挪威、芬兰两国通过“北极丝路”可向中国输出的大宗自然资源。 (4)你是否赞成中国企业参与合作共建“北极铁路”?说出你的理由。 解析:(1)结合材料可知,修建“北极铁路”将沟通波罗的海与北冰洋,缩短东北亚 与欧洲西部的航海距离;“北极铁路”与芬兰南方铁路网相连,并与赫尔辛基至爱沙尼 亚首都塔林的海底隧道对接,完善欧洲铁路运输网络;“北极铁路”的修建极大促进挪 威、芬兰两国和“北极丝路”沿线的人文交往和经济发展。(2)规划的“北极铁路”地处
地理位置、人口、城市、资源、
(1)需求量大小——
经济发展水平、技术

原有交通运输方式状况
第15页
栏目导航

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文、 地质条件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湘教版):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湘教版):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课时60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一、区域联系

1.区域与区域之间必然具有物质、能量、信息等形式的联系。2.区域自然地理系统的联系方式:大气环流、水循环、地质循环等。

3.区域间的经济、社会、文化的联系形式:人口流动与迁移,商品、劳务和技术专利贸易,投资、金融期货产品交易,信息、通信、文化与学术交流等。4.区域联系的突出表现

突出表现

含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

指地理上相邻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加强经济联

系与合作,彼此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或地区之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协调成员国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政策,进而形成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劳务、技术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经济区域

经济全球化

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管理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活动,包括生产资料、信息、资金、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性配置与重组

特别提醒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世界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实现管理的创新。第二,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

第三,有利于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

第四,有利于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国现实和潜在的优势,拓展海外市场。二、区域协调发展

1.意义: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对于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合作效果表现

对口帮扶成效明显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都有了明显增长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较快

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多。同时,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

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42 中国的区域差异(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42 中国的区域差异(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课时作业42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一、选择题

(2019年某某省高三模拟)圩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在利用濒河滩地、湖泊淤地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农田,是一种筑堤挡水护田的土地利用方式。某某省某某的圩田,可追溯到三国时代的曹魏江淮屯田时期,以后历代开垦不断,尤其在北宋年间发展较快。《宋史·叶衡传》记载,某某濒湖有圩田四十里衡奏:“募民以耕,岁可得谷数十万……,”据此完成1-2题。

1.对某某圩田建设影响较弱的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地质 C.土壤 D.水源

解析:根据材料圩田是在利用濒河滩地、湖泊淤地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农田,是一种筑堤挡水护田的土地利用方式。大多位于气候湿热、水源充足的地区,且发展种植业的地区需要土壤较为肥沃,A、C、D项错误;地质条件对圩田建设没有影响,故B项正确。

答案:B

2.某某圩田建设可( )

A.改善土壤水分条件B.根除湖区水旱灾害

C.提高某某的调蓄能力D.改变湖区作物熟制

解析:根据材料,圩田的作用是挡水护田,防治过多的水进入农田,改善土壤的水分条件,故A项正确;圩田能够改善土壤的水分条件,但是无法根除水旱灾害,B项错误;圩田对湖泊的调蓄能力没有影响,C项错误;作物熟制由气温决定,圩田不会改变农田的气温条件,D项错误。

答案:A

(2019年某某省枣庄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在我国南海分布着许多宛若翡翠的环礁,环礁由珊瑚虫营造而成,造礁珊瑚一般只生活在水温较高、光线充足、水质清洁、饵料和氧气充足的水域。近年来,南海环礁区域开发活动日盛。下图为我国南海某环礁礁顶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5章 课时58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5章 课时58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课时58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1.建设主体功能区

(1)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地理背景

适宜开发的土地少人均可利用土地少,决定了我国必须集约利用土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自然资源分布不均人均可利用资源量少且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区域开发会受到自然资源实际情况的制约,过度开发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面积广,决定了我国不适宜通过大规模扩展面积来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提高已开发区域的空间利用效率,缓解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我国需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2)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主体功

能区

地域类型主体功能产业基础问题及发展方向优化开

发区域

城镇化地

区提供工业品和

服务产品

经济发达,人口密

集,城镇体系完善,

科技创新能力强

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已经接近饱和,需要优

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

群的协调发展

重点开发区域有一定的经济基

础,人口较为密集,

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目前开发基础较弱,未

来开发潜力大

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

产区

提供农产品

耕地较多,农业发

展条件较好

保障我国的农产品供给重点生态

功能区

提供生态产品

生态环境脆弱,将保护

和修复环境放在首位

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散布在其他开发区域之中,提供生态和游憩产品、精神财富

2.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

(1)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地理背景

优势条件具体表现

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①内河航运发达,以长江为轴线,联系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内陆资源富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②京沪、京九、京广等南北铁路干线在此交会﹐配合建设较完善的高速公路网,长江经济带接南济北,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课件湘教版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课件湘教版

(2022湖南岳阳二模)目前,我国各地区都制定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方 案。下图是2019年国内地级市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响应指数模型。 据此完成3~5题。
3.该模型主要体现了地理事物空间联系上的( )
A.均衡性 B.集中性
C.临近性 D.等级性
4.我国部分内陆城市从商贸末端变为“一带一路”的开放前沿,这些城市最有
1.我国企业投资的项目主要集中于( ) A.采矿和制造业 B.金融和零售业 C.交通和能源 D.教育和医疗 2.影响我国企业投资项目地域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市场规模和劳动力数量 B.区位和资源禀赋 C.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 D.政策和文化传统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我国企业投资的项目主要有水电站、火电站、煤田、风力发 电、公路设施、港口建设、轨道交通等,主要集中在能源和交通部门,C正 确。第2题,由上题可知,我国企业投资的项目主要集中在能源和交通部门, 能源项目的投资主要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而交通及其他项目的投资则要 依据当地不同的区位特点布局相应的投资项目。B正确。
3.“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
思维拓展·再提升 1.分析在中欧班列的带动下,我国内陆地区从商贸末端变为开放前沿,昔日 的货运通道成为开放发展的快车道的原因。 提示 开通中欧班列的内陆城市成为交通运输的起点或途经地,使其与欧亚 大陆其他地区相联通;中欧班列的开通,增强了铁路沿线城市的交通枢纽地 位,带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对外开放。 2.结合材料说明蓉欧班列的开通对成都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提示 提高了运输效率,改善当地企业的交货能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 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益;可能带来资 源环境压力,企业生产成本上升。

高考一轮复习区域差异及区域发展综合测试

高考一轮复习区域差异及区域发展综合测试

高考一轮复习区域差异及区域开展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 ,每题4分 ,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位于东部季风区 ,但地理环境存在显著差异 ,主要原因是( )

A.季风强弱不同B.湿润程度不同

C.热量的南北差异D.海拔上下悬殊

【答案】C

【解析】长江三角洲根本上位于30°N附近 ,松嫩平原大致位于43°N~48°N ,纬度位置的差异导致热量的南北差异。

2.长江三角洲平原与松嫩平原在开展农业上的共同区位优势是( )

①热量充足②雨热同期③地形有利于机械化④土壤肥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长江三角洲平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热充足 ,松嫩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 ,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江三角洲 ,季风气候的共同特征是高温期与多雨期都在夏季;长江三角洲是肥沃的水稻土 ,松嫩平原那么是肥沃的黑土 ,土壤肥沃。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表达 ,正确的选项是( )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 ,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答案】B

【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重要地理分界线。其划分属于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南北差异。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于我国南方地区 ,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以北属于我国北方地区 ,气候表现为温带季风气候。正因为两个区域地理位置存在差异导致气候不同 ,因此会表现出一系列的各方面的差异。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资源跨区域调配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资源跨区域调配

课时66资源跨区域调配

1.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①自然资源禀赋:区域分布很不均匀。

②人类的需求: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①优化配置资源、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②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

(3)我国重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西电东送等。

思考评价资源跨区域调配带来的影响。

答案①影响体现在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三个方面;②对调入区和调出区的影响有差别,并对全区域带来一定影响;③对不同区域都是利弊共存,只不过是程度各有差异。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工程组成

线路气源地消费地

一线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油气田上海

二、三线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广州、福州

四线新疆伊宁宁夏中卫

(2)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①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③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都产生影响。

(1)有利影响

区域西部地区(调出区) 东部地区(调入区)

对社会资源开

发与经

济建设

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

经济效益,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

长点

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

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

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经济的影响产业结

构调整

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

发,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

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

发展

基础设

施建设

推动中西部地区管道等基础设

施建设

推动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对生态环境的

影响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循环境保护

新课标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五十三区域与区域发展

新课标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五十三区域与区域发展

课时跟踪检测(五十三)区域与区域发展

一、选择题

(2024·揭阳一模)在横断山区东北部的高山峡谷中,藏族人

在河谷、半山、高山发展立体布局的农牧业生产,自古以来过着

半农半牧的生活,他们往往将村落建在海拔2 500~3 000米的雨

量足够的半山台地上(如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区藏族人形成半农半牧生活方式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B.饮食习惯

C.土壤D.生产技术

2.与河谷相比,藏族人多将村落建在半山,是因为半山( )

A.地势更低平B.不易遭遇洪水

C.水源更足够D.避开野兽侵袭

解析:1.A 2.B 第1题,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地区藏族人生活在高山峡谷之中,地势起伏大,使水热状况不同,在不同海拔发展相应的种植业或畜牧业,因此地形是该地区藏族人形成半农半牧生活方式的主导因素。第2题,与半山相比较,河谷地带地势更低平,水源更足够,但易受洪水侵扰;而半山尽管降水也较多,但地势高,排水快,不易受到洪水侵扰;而野兽的侵袭无明确性。

传统民居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是人们长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下左图为北方四合院景观图,右图为南方竹楼景观图。据此完成3~5题。

3.图示两景观所在的北方、南方两区域( )

A.具有明确的界线B.不存在联系

C.环境差异较大D.具有包含关系

4.南方竹楼底层架空利于( )

A.防盗防火B.通风散热

C.防风抗震D.采光保暖

5.2008年,北京四合院大幅度削减,主要缘由可能是( )

A.社会经济发展B.人口剧增

C.生活观念变更D.旧房改造

解析:3.C 4.B 5.D 第3题,我国北方是温带季风气候,南方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二

2020届高考地理鲁教版(山东)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2020届高考地理鲁教版(山东)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课时作业(三十一)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1小题,共44分)

(2019·山东聊城模拟)哈密地处新疆东部,煤、铁、铜等资源丰富,日照充足,全年多大风。2014年1月27日,作为“疆电东送”战略第一个工程的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直达输送)输电工程正式投入运行。据此回答1~3题。

1.“疆电东送”,最有利于新疆哪种新能源的就地转化()

A.煤炭B.风能

C.核能D.地热能

2.在哈密±800千伏换流站建设时对设备安装最不利的因素是()

A.地基不稳B.水资源严重短缺

C.强劲的风沙天气D.科技力量不足

3.哈-郑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投入运行,对郑州最直接的影响可能是()

A.扩大了经济生产规模

B.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C.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D.降低了用电价格

1.B 2.C 3.D[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新疆新能源的开发应该是太阳能和风能。第2题,哈密地处新疆,降水少,光照充足,风沙问题严重,在设备安装中需要克服高温天气、强劲的风沙对施工人员和机器设备带来的不利影响。第3题,“疆电东送”直接输电到郑州,电力供应充足可能使电价有所回落。A、B、C三个选项虽然都是对郑州的有利影响,但不是最直接的。]

(2019·湖北襄阳模拟)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部分线路及海河流域局部图。读图完成4~6题。

4.图中海河流域水库群的主要功能是()

A.开发水能,提供电力B.保障城乡用水

C.拦截泥沙,蓄水灌溉D.提高通航能力

5.南水北调中线在京津段多采用深埋地下的全封闭管道输水,其主要目的是() A.减少占用耕地B.缩短输水路线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课时51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原因: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2.表现

因素影响原因实例

交通钢铁、石油化工等

摆脱了原料地的束

缚,转向交通便捷

的沿海、沿江港口

布局

①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

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②原料的利

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产品的原料

用量越来越少;③大型船舶降低了

大宗货物的运输成本

日本钢铁厂多布

局在太平洋沿岸

市场市场的影响日益增

强,一些大型工业

企业,如汽车、飞

机制造企业等总部

趋向布局在市场广

阔的地方

①运输方式的多元化、网络化、大

型化,不同方式的联合运输,运输

效率更高;②设计与加工的空间分

离;③复杂产品的各种组件可以在

全球采购

在上海建飞机组

装厂

信息通达度新增的因素,出现

了完全依托互联网

的新型工业企业

即使交通不便,也可以通过互联网

获得订单和寻找市场

没有自己加工车

间、销售门店的新

型服装公司

生产方式可以摆脱原料地、

市场消费地的制

约,灵活选择

产品形态的改变,降低了运输成

本,如传统的整体家具变革为组装

家具,运输成本极大降低,选址从

临近市场转向临近原材料供应地

伊春家具布局在

东北林区

运输技术从临近市场转向临

近优质原料地

保鲜、包装、冷藏运输的发展,产

品可以更长时间的保存

伊利奶业建在内

蒙古优质鲜奶原

料产地

1.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科技的进步

(2)政策的变化

①巩固国防需要:在攀枝花建钢铁厂。

②改革开放政策:在深圳建经济特区。

③缩小地区差距:西部大开发。

(3)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

①环境要求标准提高,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迁移到环境容量大的地区。

②劳动力成本增加,会导致劳动密集型工业外迁。

③城区地价增加,会增加工业生产成本,导致工业向郊区迁移。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北方地区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北方地区

第2讲中国地理分区

[课程内容] 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

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

和界线。2.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

[体系架构]

区域主要特征、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素养考查] 1.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

分析我国某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

地理特征,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条件。2.区

域认知:结合图文材料,掌握我国不同地

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差异,分析区域可持续

发展的措施。

课时86北方地区

1.填出下列地形的名称

A六盘山,B三江平原,C山东丘陵;D太行山,它是山西省和河北省的界山。

2.填出下列河流和湖泊的名称

E黑龙江,是中国与俄罗斯两国的界河,F松花江,是其支流;G鸭绿江、H图们江是中国

与朝鲜两国的界河;湖泊I五大连池,从地质上看,属于休眠火山。

3.填出矿产地的名称

①鞍山铁矿,②鹤岗煤矿,③大同煤矿,④招远金矿,⑦华北油田。

4.填出下列铁路线的名称

a京哈线,b京沪线,c陇海线,e大秦线。

5.填出下列工业基地、工业中心和城市的名称

工业基地:甲辽中南工业基地,乙京津唐工业基地。工业中心:m沈阳,n西安。g北极村,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h黑河,是我国人口分布地理界线即黑河—腾冲一线最北点。6.黄河流域的丰富能源

上游河段以水能为主;中游地区煤炭丰富;下游两大油田:⑤中原油田,⑥胜利油田。

1.北方地区区域特征

(1)自然地理特征

位置、范围

地形跨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阔,主要地形区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高考中图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第2讲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课件(共38页)

高考中图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第2讲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课件(共38页)

退耕还湖;搞好分 洪蓄洪工程;营造 洪涝灾害 长江中上游防护 林;修建三峡等水 利枢纽
下游 地区
以平原(地形)为 主,河湖密布,气 候暖湿,人口密 集;地理位置优 越,交通便利
建设鱼米之乡、丝 绸之乡,加强与国 内外的经济联系
水体污 染、洪涝 灾害
调整产业结构,大 力发展高新技术产 业和第三产业;加 强污染治理
(2)塔里木河流域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自然:流域内干旱少雨,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气 候变化 ①原因人文: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_盲__目__开__垦___、 乱砍滥伐 ②问题:河道断流、_湖__泊__干__涸___、地下水位下降、林木死亡、土地沙化,生态环
境恶化。
(3)塔里木河流域的综合治理。 ①老灌区节水防渗改造,源流建_山__区__水__库___。 ②中游修缮堤防,河流两岸建闸、筑堤、造林。 ③跨流域调水:从_博__斯__腾__湖___向下游绿色走廊输水。 ④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和管理。 ⑤计收水费,增强节水意识,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 94%,历
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❶。19 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 多次整治,并于 1931 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 唯一授权机构❷。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

新人教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冲关24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工业区含解析

新人教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冲关24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工业区含解析

第二讲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工业区

课时冲关二十四

(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2016年11月21日深圳第十八届高交会上,VR(虚拟现实)技术和产品成为焦点。VR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的虚拟世界,提供用户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用户如同身临其境。深圳将在产业基础雄厚的区域建设VR产业园区或集聚区,并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VR创新园和平台申报国家级相关专业园或平台。据此完成1~3题。

1.VR将来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 )

A.农作物估产B.旅游观光

C.远程手术医疗D.城市规划决策

2.深圳建设VR产业园区或集聚区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B.劳动力

C.原料D.技术

3.深圳建设VR产业园区或集聚区有利于深圳市( )

①加快主导产业集聚②提升工业发展水平

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④人口素质的大幅度提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1.B 2.D 3.A [第1题,农作物估产主要需要RS技术;根据材料可知,利用VR可以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提升现代旅游的体验;VR可以进行远程医疗会诊,但手术还需要在现场进行;VR只是一种虚拟现象,为城市规划决策主要应用GIS技术。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VR产业对技术要求高,因此深圳建设VR产业园区或集聚区的主导因素是技术。第3题,深圳建设VR产业园区或集聚区有利于深圳加快主导产业集聚、提升工业化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对人口素质的大幅度提升影响不大。]

(2017·课标卷Ⅰ)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据此完成4~5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区域发展差异与区域经济联系

(2017·河北省三市联考)下图为西亚某区域图,乙湖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422m,也是世界上最深的咸水湖。据报道,乙湖的水位正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以惊人的速度下降,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干涸不是没有可能。据此,完成1~2题。

1.乙湖水位最低的季节是( B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造成①②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D.距海远近

第1题,死海主要由约旦河补给,受西风带来的降水的影响,约旦河冬季水量相对较多,夏季较少,故死海夏季得到的补给量最少,且该地区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故死海即乙湖夏季水位最低。第2题,图中①地位于死海西岸,盛行风的背风坡,降水量相对较少;②地位于死海东岸,海拔较高,位于盛行风的迎风坡,降水量相对较多。

(2017·广州一模)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中国农业经历千年形成的粮食产销格局在最近的30年间被彻底改变了。下图为中国粮食产销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引起“南粮北运”向“北粮南运”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B )

A.全球气候变化 B.城市化地区差异

C.人口分布变化 D.土地生产力差异

4.影响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A.人均耕地多

B.高速铁路的建设

C.全球变暖、热量条件改善

D.新品种、新技术广泛应用

5.当前,制约“北粮南运”的最主要因素是( B )

A.气候条件 B.铁路运输

C.生产水平 D.市场需求

第3题,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南方改革开放程度高,经济发展快,城市化快速发展,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同时大量耕地种植经济作物,导致南方粮食产量下降;北方城市化程度较低,粮食种植面积较大,出现了粮食供给与运输的变化。第4题,地广人稀是形成商品谷物农业基地的基础。人均耕地多是东北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原因。第5题,“北粮南运”说明南方有市场需求、北方有粮食供应。当前制约“北粮南运”的关键因素是我国南北方之间的运力不足。

(2017·湖南四县联考)图1为某城市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图中A地大力推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具体做法如图2所示)。当地农民将土壤堆高起垄,在垄中播种马铃薯及施肥,然后覆盖稻草,待马铃薯萌芽出土后再将垄沟的泥土覆盖在稻草上。马铃薯为喜光、喜水作物,要求地温较稳定(12℃~15℃适宜)且土壤透气性好,宜施有机肥、忌渍水。据此,完成6~7题。

6.图甲中最适合布局冬季度假区的是( C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7.关于该地马铃薯种植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垄沟可以发展渔业,增加农民收入

B.夏季种植,秋季收获有利于马铃薯生长

C.覆盖稻草能增强土壤透气性,增加土壤有机质

D.稻草覆盖技术能增大昼夜温差,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第6题,丙处海拔低,北部有山地阻挡冬季风,故冬季较温暖;同时紧邻城区和湖泊,风景秀丽,适合布局冬季度假区。第7题,根据材料中可知,马铃薯要求透气性好的土壤,先覆盖稻草,然后又覆盖土层,可增加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和透气性能,C正确;图中垄沟内无水,不能发展渔业,A错;马铃薯要求地温较稳定(12℃~15℃适宜),该地(纬度低)夏季气温高,不利于马铃薯生长,B错;覆盖稻草会减小温差,D错。

下图为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梯度理论图,以劳动力、资本、技术、能源作为研究指标。据此,回答8~10题。

8.图中甲、乙、丙、丁指标表示劳动力的是( C )

A.甲 B.乙

C.丙 D.丁

9.新疆适宜重点发展的产业是( D )

A.技术密集型 B.资金密集型

C.劳动密集型 D.资源密集型

10.依据该理论,河南省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工作方向是( A )

A.以京津地区为优先,以长三角地区为合作重点,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

B.以省会郑州为核心,继续发展能源密集型产业

C.发挥人才、资本优势,推进本省企业与国际制造业的合作

D.持续深化与珠三角、东北工业区等地区的产业转移合作

第8题,根据图例信息可知,图中甲、乙、丙、丁依次表示技术、资本、劳动力、能源。第9题,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位于西部的新疆适宜重点发展的产业是资源密集型产业。第10题,考虑到河南省与东部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的相对地理位置,河南省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工作方向,应是以京津地区为优先,以长三角地区为合作重点,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

11.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图1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一级岸线优于二级,二级优于三级。

材料二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型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1)长江江苏段__北__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说明利用岸线资源适宜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的主要原因。

原料和产品多为大宗商品,宜采用水运;用水量较大,沿长江分布,用水便利;环境容量较大。

(2)苏州某组织制造企业研究是否迁往安徽的方案。若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其需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变化:生产成本降低;配套不完善;运输成本上升。措施: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