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档】劳亭驿注释及赏析-word范文模板 (2页)

合集下载

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6古诗文阅读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6古诗文阅读题含答案解析

1.(安徽)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⑴—⑵题.(8分)月圆⑴【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⑵未缺⑶空山静,高悬列宿⑷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注】⑴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⑵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⑶未缺:指月圆.⑷列宿:众星.⑴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4分)答:答案:孤月当空,清回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⑵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4分)答:答案: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清辉,是实写.故园桂花正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望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2.(北京)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⑴—⑷题.醉翁操【1】苏轼答案:C(本词主要借对流泉声音的描写来赞美欧阳修在琅琊山寄情山水,感受天籁的悠然自得之情.所以选项C说是对醉翁的思念之情不准确)⑵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5分)①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试题习题、尽在百度A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B 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C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韦庄《听赵秀才弹琴》)D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答案:B(A用龙吟虎啸的声音和万籁百泉的秋音来写觱篥声;C是蜂和蝉来写琴声;D用白玉和黄莺写琴声)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2分)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琵琶声:“,.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答案: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⑶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4分)①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除了本词中的醉翁,陶渊明写曾写道:“,.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2分)②这首词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密切关联.词中“唯醉翁中知其天”“醉翁啸咏,声和流泉”,呼应了《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寄情山水的名句.答案:①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词的上片写流泉之自然声响及其感人效果.“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四句为鸣泉飞瀑之所谓声若环佩,创造出一个美好意境.琅然,乃玉声.《楚辞·九歌》曰:“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此用以状流泉之声响.清圆两字,这里是用来说泉声的清越圆转.在这十分幽静的山谷中,是谁弹奏起这一绝妙的乐曲?如此以来,动静之趣立现.“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是对上面设问的回答:这是天地间自然生成的绝妙乐曲.这一绝妙的乐曲,很少有人能得其妙趣,只有醉翁欧阳修能于醉中理解其天然妙趣.此句依然是写流泉声响之无限美妙.“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从声响所产生的巨大感人效果来写流泉声响之美妙:在此明月之夜,人们因为受此美妙乐曲所陶醉,迟迟未能入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二句说这一乐曲如何打动了荷蒉者.词作将此流泉之声响比作孙子之击磬声,用荷蒉者对击磬声的评价,颂扬流泉之自然声响.下片写醉翁的啸咏声及琴曲声.“醉翁啸咏,声和流泉.”二句照应上片之只有醉翁欧阳修才能得其天然妙趣的意思.写欧阳修曾作醉翁亭于滁州,在琅琊幽谷听鸣泉,且啸且咏,乐而忘还,天籁人籁,完全融为一体.“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说醉翁离开滁州,流泉失去知音,只留下自然声响,但此自然声响,朝夕吟咏,似带有怨恨情绪.“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说时光流转,山川变换,琅琊诸峰,林壑尤美,并非永远保持原状.童颠,指山无草木.而水,同样也不是永远朝着一个方向往前流动的.这句的意思是,琅琊幽谷之鸣泉也就不可能完美地保留下来.“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说,山川变换,人事变换,人们试题习题、尽在百度因鸣泉而念及醉翁,而醉翁却已化仙而去.此处用“飞仙”之典,谓醉翁化为飞仙,一去不复返,鸣泉之美妙,也就再也无人聆赏了.结句“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说,鸣泉虽不复存在,醉翁也已化为飞仙,但鸣泉之美妙乐曲,醉翁所追求之绝妙意境,却仍然留在人间.词作最后将着眼点落在琴声上,突出了全词的主旨.这首词句式及字声配搭非常奇特.开头四句,“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只有一个仄声字(“响”),其余都是平声.接着二句亦然.这样的安排,与此曲所属宫调有关.同时,上下两结句作七言拗句,也是特意安排的.故郑文焯曰:“读此词,髯苏之深于律可知.”(《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3.(福建)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秋夜纪怀[宋]陆游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注]①眀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⑴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3分)答:要点: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呼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⑵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答:答案: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意思对即可)4.(广东)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早过大通驿①查慎行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⑴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3分)答案:“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写江水之软.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拂面,也写出了软风吹拂江水,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⑵诗题的“过”字在诗句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试题习题、尽在百度5.(湖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劳停驿欧阳修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⑴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4分)答案:此诗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从时间节点来看,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联为舟行之时(白昼),第二联为泊舟之后(暮夜).从取景空间来看,一句一景,富于变化.孤舟山曲、豁尔平川、树杪帆落、峰头月圆,远、近、高、低,布置巧妙.⑵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4分)答案:①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②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6.(湖南)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分)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漫漫漳河曲.城郭为墟①人改代,但有西园明月在.鄴傍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张说《鄴都引》选自《全唐诗》)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注】虚:废墟.⑴第二段诗句节选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2分)答案:春江花月夜试题习题、尽在百度⑵请赏析两诗中划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6分)答:答案:第一首诗叙述魏武身后的历史变迁,流露出诗人哀叹时光易逝、英雄业绩无继的感慨.第二首诗写的是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7.(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刘禹锡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答案: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答案: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解析:字里行间所透露的意味深长之“意”,是要好好体悟的,诗就像一块玉,需要仔细认真用心地把玩,方可领受其中的意味.8.(山东)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卜算子张元千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注]张元千,宋代爱国词人试题习题、尽在百度。

《劳停驿》诗歌翻译及赏析

《劳停驿》诗歌翻译及赏析

《劳停驿》诗歌翻译及赏析《劳停驿》诗歌翻译及赏析《劳停驿》是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

劳停驿,是驿站名。

以下是《劳停驿》诗歌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览!劳停驿宋代:欧阳修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翻译一只小船在山脚下转悠,忽然看到开阔的平原。

树梢上的船帆刚刚落下来,山峰上的月亮正圆。

荒无人烟之地有几家团聚,贫瘠的山野只有很小的田地。

出行的客人正在发愁明天出发,险滩和小道在自己的眼前。

诗句中,体现了小船在行经中看到两岸的景色,通过细节的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赏析此诗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

从时间节点来看,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联为舟行之时(白昼),第二联为泊舟之后(暮夜)。

从取景空间来看,一句一景,富于变化。

孤舟山曲、豁尔平川、树杪帆落、峰头月圆,远、近、高、低,布置巧妙。

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用字传神: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

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全诗写的.孤静寂寥,忧然恻然,充满旅途的忧虑和烦闷。

然而“树梢帆初落,峰头月正圆”,却勾勒出了一幅奇特的峡江晚泊图。

帆落于树梢,月圆于峰头,风景优美。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形象地描绘出了山区农村的苦瘠贫寒,表达了欧阳修对民生凋敝,百姓困苦的忧虑。

诗人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金陵驿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金陵驿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金陵驿原文翻译及赏析金陵驿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金陵驿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释:金陵:今江苏南京。

驿:古代官办的交通站,供传递公文的人和来往官吏休憩的地方。

这里指文天祥抗元兵败被俘,由广州押往元大都路过金陵.草合:草已长满。

离宫:即行宫,皇帝出巡时临时居住的地方。

金陵是宋朝的陪都,所以有离宫。

啼鹃带血:用蜀王死后化为杜鹃鸟啼鹃带血的典故‘暗喻北行以死殉国,只有魂魄归来。

旧家燕子:引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句含义。

别却:离开。

翻译:草合离宫转夕晖:夕阳下那被野草覆盖的行宫,孤云飘泊复何依:自己的归宿在哪里啊?山河风景元无异: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原来没有什么不同,( “元”,同"原"。

)城郭人民半已非:而人民已成了元朝的臣民.。

满地芦花和我老:满地的`芦苇花和我一样老去,旧家燕子傍谁飞:人民流离失所,国亡无归。

从今别却江南路:现在要离开这个熟悉的老地方了,化作啼鹃带血归:从此以后南归无望,等我死后让魂魄归来吧!赏析:本诗写于1279年的深秋,此时,南宋政权覆亡已半年有余,金陵(今南京)亦被军元军攻破四年之多。

诗人战败不幸被俘,在被送往大都(今北京)的途中经过金陵,抚今思昨,触景生情,留下了这首沉郁苍凉寄托亡国之恨的著名诗篇。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夕阳落照之下,当年金碧辉煌的皇帝行宫已被荒草重重遮掩,残状不忍目睹。

不忍目睹却又不忍离去,因为它是百年故国的遗迹,大宋政权的象征,看到她,就好像看到了为之效命的亲人,看到了为之奔走的君王。

“草合离宫”与“孤云漂泊”相对,则道出国家与个人的双重不幸,染下国家存亡与个人命运密切相关的情理基调。

“转夕晖”之“转”字用得更是精妙到位,尽显状元宰相的艺术风采:先是用夕阳渐渐西斜、渐渐下落之“动”反衬诗人久久凝望、久久沉思之“静”,进而与“孤云飘泊复何依”相照应,引发出诗人万里长江般的无限悲恨,无限怅惘。

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 诗歌鉴赏 (教师用书)

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  诗歌鉴赏 (教师用书)

【全国新课标II】(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8~9题。

残春旅舍韩偓①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

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5分)答案:①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②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但又显得非常自然。

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

通过参禅才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

【名师点睛】课标卷考核诗歌的情感是大家都知道的,一般都在诗歌中和注释中能够找到相关的信息,不会太难。

答题有两种方式:第一,先总体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整体分析;第二是逐句的分析诗句,点明情感。

答题时注意,虽然题干给的是分析某句表达的情感,但答题时要结合全诗,从整体上把握。

【全国新课标I】(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

(5分)答案: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

考点20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考点20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考点20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是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部分考查的重要内容。

“语言”主要包括炼字炼词和语言风格两类。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就是要理解诗歌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的语言美,进而做出评述。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高考对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呈现以下两方面的特点:1.考查形式。

多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语言的把握。

只有极个别地区采用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2.考查内容。

主要包括:(1)品味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即分析其含义和作用;(2)品评某一字词的艺术表达效果(3)理解诗歌中某一两个语句的含意;(4)概括诗歌的语言风格等。

考生在备考时,应联系诗歌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和推敲,从而准确理解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

从历年高考命题来看,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从赏析诗歌的遣词造句和语言风格两个角度入手,一是对诗歌中词语运用的鉴赏,一是对诗歌语言风格的鉴赏。

一、品味词句阅读诗歌,一是要品析诗句之中精炼传神的词语,即“抓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锤炼诗歌的词语,使之生动、形象、精炼、传神。

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因为经过作者锤炼过的关键字词,常常是最能表露诗歌情感和体现诗歌语言艺术的,这些词语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和副词等。

二要注意赏析诗句中的叠音词、色彩词、拟声词,品味这些词语独特的表达效果。

二、赏析风格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不同的诗人或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古代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特征有:清新雅致、平实质朴、含蓄隽永、绚丽飘逸、雄浑壮阔、形象生动、豪放旷达、沉郁顿挫、慷慨悲壮、婉约细腻等。

赏析语言作用常用术语有:言近旨远、浓墨重彩、淋漓尽致、脍炙人口、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登峰造极、言简意赅、细腻传神、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于言外、音节和谐、富有音乐美等等。

文天祥《金陵驿二首》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

文天祥《金陵驿二首》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

文天祥《金陵驿二首》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金陵驿二首》是由文天祥所创作的,诗人战败不幸被俘,在被押送途中经过旧地,抚今思昨,触景生情,留下了这两首沉郁苍凉寄托亡国之恨的著名诗篇。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金陵驿二首》的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金陵驿二首》宋朝: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

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

《金陵驿二首》翻译/译文《金陵驿二首》译文夕阳下那被野草覆盖的行宫,自己的归宿在哪里啊?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原来没有什么不同,而人民已成了异族统治的臣民。

满地的芦苇花和我一样老去,人民流离失所,国亡无归。

现在要离开这个熟悉的老地方了,从此以后南归无望,等我死后让魂魄归来吧!江山沦丧在于没有宏伟的谋划,连德祐皇帝也向异族下拜称臣,就像从天上落入泥涂。

德祐已是亡国之君,即使杜鹃啼到嘴角流血也是无家可归了,小皇帝也死于非命。

人已老去,秋风吹得我心情不佳,梦中醒来,寒月照着孤寂的人。

在历史长河中,暂时的成败不算什么,最值得关注的是让人称道自己是一个大丈夫。

《金陵驿二首》注释⑴金陵:今江苏南京。

驿:古代官办的交通站,供传递公文的人和来往官吏休憩的地方。

这里指文天祥抗元兵败被俘,由广州押往元大都路过金陵。

⑵草合:草已长满。

离宫:即行宫,皇帝出巡时临时居住的地方。

金陵是宋朝的陪都,所以有离宫。

⑶旧家燕子: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意。

⑷别却:离开。

⑸啼鹃带血:用蜀王死后化为杜鹃鸟啼鹃带血的典故‘暗喻北行以死殉国,只有魂魄归来。

⑹金瓯:金属制成的盛酒器,后借喻疆土的完整坚固。

⑺衮衣:衮服,古代帝王及上公绣龙的礼服。

⑻恶:病,情绪不佳。

《金陵驿二首》赏析/鉴赏第一首“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夕阳落照之下,当年金碧辉煌的皇帝行宫已被荒草重重遮掩,残状不忍目睹。

李白《劳劳亭》译文及赏析

李白《劳劳亭》译文及赏析

李白《劳劳亭》译文及赏析李白《劳劳亭》译文及赏析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走进李白的诗词,一点一点去感受诗人的诗歌魅力!劳劳亭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创作背景】此诗所作年代已难以确考,似为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李白漫游金陵时作。

詹《李白诗文系年》:”为去朝以后所作,不知确在何年,姑系于此(指天宝八载)。

“【译文】天下最伤心的地方,就是这送别的劳劳亭。

春风也会意离别的痛苦,不催这柳条儿发青。

【注释】⑴劳劳亭:在今南京市西南,古新亭南,为古时送别之所。

《景定建康志》:劳劳亭,在城南十五里,古送别之所。

吴置亭在劳劳山上,今顾家寨大路东即其所。

《江南通志》:劳劳亭,在江宁府治西南。

⑵知:理解。

⑶遣:让。

【赏】此诗的前两句“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诗人以极其洗练的笔墨、高度括的手法,破题而入,直点题旨。

单就句意而言,这两句就是屈原《楚辞·九歌·少司命》所说的“悲莫悲兮生别离”和江淹《别赋》所说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但诗人既以亭为题,就超越一步、透过一层,不说天下伤心事是离别,只说天下伤心处是离亭。

这样直中见曲,越过了离别之事来写离别之地,越过了送别之人来写送别之亭,立言就更高妙,运思就更超脱。

而读者自会因地及事,由亭及人。

不过,这首诗的得力之处却非上面这两句,而是它的后两句。

在上两句诗里,诗人为了有力地展示主题、极言离别之苦,指出天下伤心之地是离亭,也就是说天下伤心之事莫过于离别,已经把诗意推到了高峰,似乎再没有什么话好说,没有进一步盘旋的.余地了。

如果后两句只就上两句平铺直叙地加以引伸,全诗将纤弱无力,索然寡味。

而诗人才思所至,就亭外柳条未青之景,陡然转过笔锋,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这样两句,别新意,另辟诗境。

这一出人意表的神来之笔,出自诗人的丰富联想。

《文心雕龙·物色篇》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

莲塘驿(在盱眙界)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莲塘驿(在盱眙界)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莲塘驿(在盱眙界)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莲塘驿(在盱眙界)
[作者] 李益 [朝代] 唐代
五月渡淮水,南行绕山陂。

江村远鸡应,竹里闻缲丝。

楚女肌发美,莲塘烟露滋。

菱花覆碧渚,黄鸟双飞时。

渺渺溯洄远,凭风托微词。

斜光动流睇,此意难自持。

女歌本轻艳,客行多怨思。

女萝蒙幽蔓,拟上青桐枝。

《莲塘驿(在盱眙界)》作者李益简介
李益(746-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

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

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李益的其它作品
○ 游子吟
○ 夜上受降城闻笛
○ 塞下曲·其一
○ 塞下曲
○ 喜见外弟又言别
○ 李益更多作品。

专题12 古诗文阅读(三)诗歌鉴赏形象题【主观题答题模板】2023年高考语文阅读题(新高考专用)

专题12 古诗文阅读(三)诗歌鉴赏形象题【主观题答题模板】2023年高考语文阅读题(新高考专用)
● 3.揣摩命题意图的意识。必须要养成揣摩命题意图的意识,这个题考我哪一 个知识点,命题者的导向是什么,他的答案拟制有什么内在的规律和特点。 这些东西需要老师经常引领学生去思考,去实践,进而形成作答的硬核素养。
● 【增分技巧】 ● 1.熟悉题型,勤加练习。古语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定要熟悉诗歌的考查
碧纱窗下水沉①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注】 ①水沉:指沉水 香。古人用它来熏室内。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解析 词的上阕写清明时节,凄风苦雨,寒气难耐。 白日渐长,一个人寂寞地倚着栏杆,这时光怎么过得 如此缓慢?透露出词人的寂寞、惆怅。下阕以反诘句“ 江南春好与谁看?”收结全词,表达了失国亡家、忧念 时事而无心观赏的沉痛心情。再结合词下注解可知本 词是词人流落江南所作,联想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可 知词人遭遇战乱,流落江南,内心自然充满悲愤凄凉 。由此可得人物形象,按答题的一般步骤回答即可。
【典例示范】 典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①月,湖山应梦武林②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典例示范】 【注】 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 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 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 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 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 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 常出现的答题问题 ● 1.答案表述不完整(句子成分残缺),要点不全。 ● 2.对诗歌内容把握不准确,未结合情境揣摩诗歌深意。 ● 3.文学常识匮乏。 ● 4.概括人物形象不准确,用词不当。 ● 5.只概括形象,未做分析。 ● 6.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 7.答题逻辑混乱,答案重复。

《劳劳亭》《离亭赋得折杨柳》阅读答案及对比欣赏

《劳劳亭》《离亭赋得折杨柳》阅读答案及对比欣赏

《劳劳亭》《离亭赋得折杨柳》阅读答案及对比欣赏《劳劳亭》《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阅读答案及对比欣赏劳劳亭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其二)李商隐暂凭尊酒道无谬①,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注]①谬(liao):依赖。

离亭指分别时所在之地,亭即驿站(1)试说明这两首赠别诗在选材和内容上的相同之处。

(5分)(2)请分析比较这两首诗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色。

(6分)参考答案(1)都以离亭为题,都借助“折柳赠别”,都从离别想到杨柳,从杨柳想到春风,也都把春风写得深知离别之苦,对人间的离别满怀同情,可谓有异曲同工、相映成趣之妙。

(2)李白诗把联想和奇想结合为一,移情于物,托物言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春风写得有知有情,使它与相别之人同具惜别伤别之心,从而化物为我,使之成为诗人的感情化身,别具新意。

李商隐诗则把离愁别恨融人独到的议论中。

作者先用暗喻(以柳叶比美女之眉,柳身比美女之腰)的方式教人莫折(莫损,也有莫折之意),然后明明白白地说非折不可。

既然如此,为了让离别之人在临别之际从折柳相赠中表达一片情意,得到一点慰藉,春风又怎么会因为爱惜长长的柳条,而不让那些满怀着“人世死前惟有别”的痛苦的人们去尽情攀折呢?较李白诗而言,李商隐诗是反其意而用之,独辟蹊径。

对比赏析《劳劳亭》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绝。

此诗虽有送别之意,却无送别之人、事,只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为题来表达人间的离别之苦。

前两句以极其洗练的笔墨、高度概括的手法,破题而入,直点题旨,将送别诗意推到了高峰;后两句则陡然转过笔锋,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两句,托物言情,移情于景,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春风写得有知有情,使它与相别之人同具惜别、伤别之心,从而化物为我,使它成了诗人的感情化身,另辟诗境,别翻新意,从而振起全篇。

全诗除了在语言、风格上显示出了李白作品的明快自然、清新俊逸的艺术美外,其妙处在于造意新巧,落想奇特。

2017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0 古代诗歌鉴赏 第2节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课件

2017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0 古代诗歌鉴赏 第2节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课件

(1)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题的“过”字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
用一“插”字,把江边山峰的尖峭、挺拔形象地表现出来。 (2)“悬崖”指倒映江中的陡峭山崖。“崩坼”本指倒塌断 裂,此指江中的山影破碎散乱。作者担心竹篙一撑,江面激起
水波,把江中的山影漾乱,美景被破坏。
[解析]
(1)这是一道炼字炼句题。“高卧”二字是解题的
关键,从此二字可见作者的心情是悠闲自在和放松的;对 “插”字分析时要注意对意境画面进行描述,并将山峰陡峭挺 拔的特点概括出来。
知”相呼应,不但表现了时序推移之速,而且写出了如梦初醒 之情态,充分表达了作者恨时思国的爱国情怀。(意思对即可) (2)参考答案一:主要运用了反衬(对比)的表现手法。词人 通过回忆当年全盛时的欢乐反衬(对比)南渡后客居的悲凉,突
出了沉重的爱国之思。
参考答案二:主要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上片实写 南渡后客居的悲凉,下片转入对当年全盛时欢乐生活的回忆,
(1)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高考总复习

2020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3周)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二)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20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3周)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二)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二)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5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劳停驿欧阳修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

劳停驿,驿站名。

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①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

“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②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试题分析】,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结发为夫妻①汉乐府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婉及良时②。

征夫怀往路③,起视夜何其④。

参辰皆已没⑤,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摘自《汉魏六朝诗鉴赏》)注:①这首诗在徐陵的《玉台新咏》中题作留别妻,旧传为苏武初出使时留别妻子之作。

结发:束发,借指男女始成年时。

古时男年二十、女年十五束发,以示成年。

②婉:夫妻恩爱的样子。

③怀往路:想着出行的事。

“往路”一作“远路”。

④夜何其:语出《诗经·庭燎》:“夜如何其?”是说“夜晚何时”。

⑤参(shēn)辰:二星名,代指所有星宿。

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并作简要分析。

2.有人说,诗歌的最后四句当是夫妻二人的对话;也有人说是征人对妻子的叮嘱。

你是怎样理解的?谈谈你的看法。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行行重行行无名氏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唐代-张祜《题松汀驿》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代-张祜《题松汀驿》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代-张祜《题松汀驿》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这首诗是诗人到太湖找不到朋友,落脚在湖畔一个名叫松汀驿的驿站时,题在壁上的诗。

张祜始居姑苏(今江苏苏州),后隐居丹阳(今属江苏),其一生行迹主要在苏南太湖附近一带地方。

原文:题松汀驿唐代-张祜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东。

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

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

那知旧遗逸,不在五湖中。

翻译: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东。

无边的山色,连接着遥远的天空,东南的泽国,在苍茫的烟波之中。

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

多么明亮的海水,托出一轮红日,明镜般的江水,风掀银浪起涛声。

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

山路险峻啊,只有飞鸟才能通过,人烟稀疏啊,连接着弯曲的小路。

那知旧遗逸,不在五湖中。

隐居的旧友哟,你在泽国的何处,我跑遍了五湖,未寻到你的行踪。

注释:松汀驿:驿站名。

在江苏境内太湖的边上。

含:包含。

空:指天空。

苍茫:形容无边无际的样子。

泽国:形容水多的地方。

此指太湖及其吴中一带。

海:地面潴水区域大而近陆地者称海。

先见日:因东南近海故。

江白:江水泛白波。

迥:远。

鸟道:指仅容飞鸟通过的道路,比喻险峻狭窄的山路。

人烟:住户的炊烟,泛指人家。

古人烹饪时都以柴草为燃料,燃烧时会产生浓烟,所以见到炊烟就表示有人居住。

旧遗逸:旧日的隐逸之士。

此指遗世独立的老朋友。

遗逸,隐士;遗才。

五湖:此指太湖。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语言(炼字、炼句、风格)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语言(炼字、炼句、风格)

凝香斋①
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曾巩 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 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 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
诗眼“幽”,总揽西斋景物特征。 其一,大明湖畔的西斋,地处幽僻之 处,实为清幽境界。悠游庭斋,临风 玩月,乐而忘身乃一地方诸侯。身为
沉心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②最上头。 齐州知州,政通人和,丰收有望,才
鉴赏诗歌的语言
1.语言的锤炼(炼字、诗眼、赏句)。 2.语言风格(特点)。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17-19均涉及语言)
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
炼字,即用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 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炼意。
一、炼字的考查方式

鉴赏诗歌的关键句
[解题方略] 赏析关键句(炼句)2步骤 赏析关键句(炼句)重在赏句中“意”、 句中“技”,也就是说一般从艺术特色 和情感内容两大方面进行赏析。具体分 析时可从以下2步骤入手:
1.理解句子意蕴。(翻译句子)
2.从语言和表达技巧两方面分析效果和 思想感情。
设问方式: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某句(某 联)的妙处。 2、某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 要分析。 3、某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全 诗加以赏析。 4、某版本将某句写作……,请结合 全诗,比较哪句更好。


“一身”指孤身一人,概括 了诗人孤苦零落的凄惨现状; “万死”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 诗人屡遭不幸的残酷人生;“六 千里”与“十二年”从空间、时 间上高度概括了诗人被贬距离遥 远和时间之长。读来令人震撼, 极富感染力。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炼字的类别

金陵驿二首原文及翻译

金陵驿二首原文及翻译

金陵驿二首原文及翻译金陵驿二首原文及翻译金陵驿二首宋代: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

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

「译文」夕阳下那被野草覆盖的行宫,自己的归宿在哪里啊?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原来没有什么不同,而人民已成了异族统治的臣民。

满地的芦苇花和我一样老去,人民流离失所,国亡无归。

现在要离开这个熟悉的老地方了,从此以后南归无望,等我死后让魂魄归来吧!江山沦丧在于没有宏伟的谋划,连德祐皇帝也向异族下拜称臣,就像从天上落入泥涂。

德祐已是亡国之君,即使杜鹃啼到嘴角流血也是无家可归了,小皇帝也死于非命。

人已老去,秋风吹得我心情不佳,梦中醒来,寒月照着孤寂的人。

在历史长河中,暂时的成败不算什么,最值得关注的是让人称道自己是一个大丈夫。

「注释」⑴金陵:今江苏南京。

驿:古代官办的交通站,供传递公文的人和来往官吏休憩的地方。

这里指文天祥抗元兵败被俘,由广州押往元大都路过金陵。

⑵草合:草已长满。

离宫:即行宫,皇帝出巡时临时居住的地方。

金陵是宋朝的陪都,所以有离宫。

⑶旧家燕子: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意。

⑷别却:离开。

⑸啼鹃带血:用蜀王死后化为杜鹃鸟啼鹃带血的典故‘暗喻北行以死殉国,只有魂魄归来。

⑹金瓯:金属制成的盛酒器,后借喻疆土的完整坚固。

⑺衮衣:衮服,古代帝王及上公绣龙的礼服。

⑻恶:病,情绪不佳。

赏析第一首“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夕阳落照之下,当年金碧辉煌的皇帝行宫已被荒草重重遮掩,残状不忍目睹。

不忍目睹却又不忍离去,因为它是百年故国的遗迹,大宋政权的象征,看到她,就好像看到了为之效命的亲人,看到了为之奔走的君王。

“草合离宫”与“孤云漂泊”相对,则道出国家与个人的双重不幸,染下国家存亡与个人命运密切相关的情理基调。

金陵驿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金陵驿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金陵驿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

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

83咏史怀古,爱国译文及注释译文夕阳下那被野草覆盖的行宫,自己的归宿在哪里啊?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原来没有什么不同,而人民已成了异族统治的臣民。

满地的芦苇花和我一样老去,人民流离失所,国亡无归。

现在要离开这个熟悉的老地方了,从此以后南归无望,等我死后让魂魄归来吧!展开阅读全文∨译文及注释译文夕阳下那被野草覆盖的行宫,自己的归宿在哪里啊?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原来没有什么不同,而人民已成了异族统治的臣民。

满地的芦苇花和我一样老去,人民流离失所,国亡无归。

现在要离开这个熟悉的老地方了,从此以后南归无望,等我死后让魂魄归来吧!江山沦丧在于没有宏伟的谋划,连德祐皇帝也向异族下拜称臣,就像从天上落入泥涂。

德祐已是亡国之君,即使杜鹃啼到嘴角流血也是无家可归了,小皇帝也死于非命。

人已老去,秋风吹得我心情不佳,梦中醒来,寒月照着孤寂的人。

在历史长河中,暂时的成败不算什么,最值得关注的是让人称道自己是一个大丈夫。

注释⑴金陵:今江苏南京。

驿:古代官办的交通站,供传递公文的人和来往官吏休憩的地方。

这里指文天祥抗元兵败被俘,由广州押往元大都路过金陵。

⑵草合:草已长满。

离宫:即行宫,皇帝出巡时临时居住的地方。

金陵是宋朝的陪都,所以有离宫。

⑶旧家燕子: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意。

⑷别却:离开。

⑸啼鹃带血:用蜀王死后化为杜鹃鸟啼鹃带血的典故‘暗喻北行以死殉国,只有魂魄归来。

⑹金瓯:金属制成的盛酒器,后借喻疆土的完整坚固。

⑺衮衣:衮服,古代帝王及上公绣龙的礼服。

⑻恶:病,情绪不佳。

▲有用(81)没用(40)参考资料:1、夏延章.文天祥诗文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4:142-147赏析第一首“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夕阳落照之下,当年金碧辉煌的皇帝行宫已被荒草重重遮掩,残状不忍目睹。

【劳劳亭】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劳劳亭】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劳劳亭】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译文及注释】天下最让人伤心的地方,就是送别客人的劳劳亭。

春风也会意离别的痛苦,所以才不催这柳条发青。

1、劳劳亭:在今南京市西南,古新亭南,为古时送别之所。

《景定建康志》:劳劳亭,在城南十五里,古送别之所。

吴置亭在劳劳山上,今顾家寨大路东即其所。

《江南通志》:劳劳亭,在江宁府治西南。

2、劳劳:忧愁伤感貌。

此指劳劳亭。

3、“春风”二句: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大略是取“留”“柳”谐音。

这里诗人把春风人格化。

知,理解。

遣,让。

【赏析】《劳劳亭》是一首遣兴之作,并不是真的因为去劳劳亭送别友人才写的诗,所以诗中当然也就没有送别的具体场景。

劳劳亭据说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故址在今南京市区南,是古时送别之所。

李白对这个地方很感兴趣,还曾写过一首古体的《劳劳亭歌》,诗中写道:“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旁。

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

……”劳劳亭建在大道之旁,流水之畔,行客至此,或登车,或上船,挥手告别,很是方便。

不过李白这天来到此地,却不为送客,而信马由缰,游玩流连,神使鬼差地来到了这个久负盛名的送客“劳劳亭”,看到这间古往今来送走了无数游子的所在,李白便提笔写下了“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离别最是伤心事,历来文人最关情,屈原有“悲莫悲兮生别离”(《楚辞·少司命》)的感叹,江淹则写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别赋》)这一不知打动多少迁客骚人的千古名句。

不过,李白并不想再写前人写过的老套,而且此时,他也没有送人或者告别,所以用不着写得那样低回婉转,愁肠百结。

只不过是好似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天下最伤心的地方,就是送客的劳劳亭了,这一联一笔两到,既表明了作为一个长年浪迹他乡的游子对离别的深切体会,又巧妙地提到,劳劳亭无疑又是送往迎来之中最著名的地方了。

所以尽管不送客,走到这里,也忍不住会想到别离,想到感伤。

要在不分别的时候表现离别之情,要是常人也许会无所措手足,但李白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别人意想不到的切入点,他环望四周的景色,当时正值早春二月,江南虽说春早,但是身边还看不到一丝春意,连柳条也没有泛青。

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10古代诗歌鉴赏第2节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课件

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10古代诗歌鉴赏第2节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课件

查鉴赏语言,而且诗句综合鉴赏也要涉及语言鉴赏。
2.考查形式多样 综合近几年高考,语言类考查形式主要有炼字炼词、赏析
诗眼、赏析炼句、赏析语言风格等。
考点攻略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诗歌进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 语言。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有抒情性、 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 一、炼字型
之意。
[解析]
(1)鉴赏诗歌中的关键词,首先要明确词义,然后
结合诗句分析它的表达效果。本题中的“软”既可以看作形容 词,形容风很软,也可以看作动词,微风吹拂,使江水变得绵 软,这是一语双关的用法。答题时,理解“软”的意思,并指 出手法,再指出其表达效果,然后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回答本题首先明确“过”的词义,“过”有经过、路过

(1)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题的“过”字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
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 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
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典例解析] (2015· 山东)阅读下面的宋词, 回答问题。导学号 60790775 卜算子 张元幹[
注]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诗歌鉴赏

李白诗歌鉴赏

李白诗歌鉴赏: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古人有折柳枝以赠行者的风俗,所以在唐诗中是很常见的题材,如盛唐王之涣的《送别》诗就是一例,“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王之涣也是从眼前景物产生联想,因为看到树上的柳枝被折去不少,想到这都是那些多情的送行者所为,他是从眼前的景物想到过去已经发生过的事,而李白到劳劳亭时,连柳条都还没有绿。

但他却才思所至,忽发奇想,一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就把这首小诗提高到了众人难以企及的境界了,乾隆皇帝的评语最是干脆:“二十字,无不刺骨。

”明代文坛怪杰谭元春则说得更绝:“古之伤心人,岂是寻常哀乐?”不管说此诗“刺骨”也好,还是作者不是“寻常哀乐”也好,总之,同是伤心,李白却从寻常景物中发掘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闪光点,明明是春风未绿江南岸之际,却被他写得有情有意,原来春风就是怕行人太伤心,才没有把柳条吹绿,这看似无理的拟人写法,却更加丰富了人间的离情别恨。

[劳劳亭,三国时期东吴时建,位于南京。

在古汉语中,劳劳表示非常忧伤。

我国成语中,就有“劳燕分飞”之说。

劳劳亭的由来,是借用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举手长劳劳,两情同依依”的诗句之意。

即描写焦仲卿和妻子刘兰芝被迫分离,两人恋恋不舍而送别。

自东吴后,故人即以此为送别点。

李白有《劳劳亭》诗作,表达了送别之情。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早发白帝城《早发白帝城》草书法帖[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档】劳亭驿注释及赏析-word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劳亭驿注释及赏析
劳停驿这首诗作于景祐四年(1037),系《夷陵九咏》之四。

全诗写得孤静
寂寥,忧然侧然,充满旅途的忧郁和烦闷。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劳亭驿注释
及赏析,欢迎阅读。

劳停驿
宋代: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释】
[1]劳停驿:劳停驿被欧阳修列为夷陵第四大景观,可见这个古代驿站就在夷陵附近,但据《东湖县志·杂录》载:“劳停驿地名无考。

”至今亦无考。

而据该诗描写的地理环境看,可能就在夷陵附近的西陵峡口一带,或为“水上
驿站”(码头)。

[2]山曲:山麓、山脚。

曲:湾曲,转弯。

山中弯曲的水路。

[3]豁尔:豁然,开阔的样子,形容开阔和通达。

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平原。

《周礼》:“两山之间,必有川焉。


[4]帆初落:船上的帆布刚刚从桅杆之上降落下来,所以言“树杪”。

树杪:即树梢。

是说水位高,帆如落于树巅。

[5]荒烟:即荒野而无人烟之地。

陈予昂《晚次乐乡县》诗云:“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荒烟几家聚:指长江三峡西陵峡口高山上几户相聚居的人家。

此句意为:几家相聚居的人家升起荒野的炊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