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高学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期末知识学习总结要点总结

合集下载

为新中国而奋斗总结

为新中国而奋斗总结

为新中国而奋斗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的国家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这一切都离不开无数为新中国而奋斗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奋斗,书写了新中国的发展篇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意味着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无论是那些为国家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工人,还是那些为国家科技进步不懈努力的科研人员,都在默默地为新中国的崛起做出了贡献。

他们的奋斗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不断创新,不断超越。

为新中国而奋斗,也意味着为国家的和平与安宁献出自己的力量。

我们的军人,为了国家的安全,为了人民的幸福,英勇奋战,无私奉献。

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着国家的边疆安全,守护着人民的和平生活。

他们的英勇事迹,让我们铭记在心,激励着我们为了国家的和平稳定而努力奋斗。

为新中国而奋斗,更意味着为国家的文化繁荣和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文化传承者,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创作了无数优秀的文化作品,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国家的文化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们的努力,让我们的国家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为新中国而奋斗,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为新中国而奋斗的光荣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70年来,无数为新中国而奋斗的人们,书写了一部又一部感人至深的奋斗史诗。

让我们铭记他们的奋斗,传承他们的精神,继续为新中国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书写新时代中国奋斗者的新篇章!。

2023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教育总结

2023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教育总结

2023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教育总结时间:XXXX年XX月XX日参与了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教育的学习,让我深感责任和使命。

这次教育不仅激发了我的爱国热情,也让我更加明确自己在国家复兴中的责任与担当。

一、学习收获1国家历史和文化认知:通过深入学习国家历史和文化,我更好地理解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明白了强国复兴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创新与发展观念:在强国复兴的过程中,创新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学习了国家发展的创新理念,激发了我对科技、文化和社会创新的兴趣。

3全球视野:强国复兴不仅仅是国内发展,还需要我们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

学习了国际事务和外交政策,加深了我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的认识。

二、责任与担当1积极参与社会建设:我深知作为一个普通公民,也能为国家的复兴做出贡献。

将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2弘扬中华文化:作为中华儿女,我有责任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中国的文化。

3提升自身素质:在国家复兴的过程中,个人的提升不仅是对家庭的贡献,更是对国家的贡献。

我将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成为国家复兴需要的优秀人才。

三、行动计划1深入学习专业知识:通过深入学习我的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在所处领域的竞争力,为国家的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2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在周边社区开展一些公益活动,帮助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3推动科技创新:在工作中积极提出创新思路,鼓励团队成员提升创新能力,促使所在领域的科技水平持续提高。

4倡导环保理念:在生活中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为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主题教育让我深感自己在国家复兴中有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和使命。

我将牢记学到的知识,践行自己的责任,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为新中国而奋斗总结

为新中国而奋斗总结

为新中国而奋斗总结引言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作为现代中国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为新中国的繁荣和发展而奋斗。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目睹了新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任务。

本文将对为新中国而奋斗的意义和具体做法进行总结和探讨。

1. 为新中国而奋斗的意义作为中国人民的一员,我们有责任为新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奋斗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个人需要,更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新中国的发展不仅影响着我们当前的生活状况,更关乎我们子孙后代的未来。

因此,我们应该全力以赴,为新中国的繁荣和发展而奋斗。

另外,为新中国而奋斗也是对我们先辈们艰苦奋斗的一种延续和传承。

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中,我们的先辈们为了自己和国家的命运进行了无数次的抗争和奋斗。

他们用生命和汗水铸就了今天的新中国,我们应该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并且继续为之奋斗下去。

2. 为新中国而奋斗的具体做法2.1 爱国情怀作为一个新中国的公民,我们应该培养和弘扬爱国情怀。

我们应该热爱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为国家的利益和荣誉而努力奋斗。

爱国情怀不仅表现在言辞上,更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同时,我们还可以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2 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为新中国而奋斗也意味着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是新中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去,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可以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关注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且积极实施。

通过这些行动,我们可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影响。

2.3 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为了更好地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我们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机会,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初二历史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知识点出炉啦!

初二历史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知识点出炉啦!

初二历史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知识点出炉啦!新中国成立初,我们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到底有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要如何解决呢?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主要内容是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新学期学习有帮助!知识点一、稳定物价之战1、新中国建立后经济形势如何?可以说是千疮百孔,一穷二白。

一方面,国民党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工业破产民族工业纷纷倒闭,农业凋敝,灾民达4000万;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物资奇缺,市场供应紧张;大批工人失业,人民生活困苦。

另一方面投机商囤积居奇,不法资本家利用国家财政经济暂时困难和经济混乱局面,大肆进行投机倒把,只是出现全国性物价大波动。

2、面对这些情况,新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人民政府与投机商展开一场米棉之战,使全国物价趋于平稳。

指出意义:中国共产党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不仅能打天下,还会治理天下。

过渡:稳定物价是从城市经济上巩固政权,虽然米棉之战中我们战胜了资本家,但也暴露了农业生产落后的问题,农产品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这将人民政府巩固政权的目光引向了农村。

改变土地制度,发展农村经济,巩固国家政权,就成了当务之急。

建议:播放视频直观感受,提供数据表形成对比,适当补充资料说明当时的严峻形势。

1949年,随着解放战争形势逐渐向国民党极为不利的方向民展,国民党反动派感到末日不远,他们开始将金银等贵重物品劫往台湾。

这是国民党逃跑时所劫走金银的统计表。

解放初期国民党留下来的基本国情。

面临的严峻形势:1949年4月 1950年2月,不到一年里全国发生四次物价上涨,上海物价上涨20倍。

舆论压力: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

只要控制了两白一黑,就能置上海于死地! 新中国刚成立时,有些人怀着不同的心情,公开宣称:中国共产党人进得了城市,却管不了城市。

他们打天下能得90分,而治理经济却要得0分。

中国共产党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不仅能打天下,还会治理天下。

二、农民的翻身解放1、我国现在农民生活情况如何?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乃至国民党统治时期,农民的生活是怎样的?提示:从住房、耕地、衣食、教育等方面谈。

为建立新中国的奋斗历程

为建立新中国的奋斗历程

为建立新中国的奋斗历程
新中国的建立是一段充满奋斗和牺牲的历史。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一穷二白,面临着西方世界的遏制与封锁,但中国人民始终不懈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不断改革之路、不断学习之路、不断创新之路。

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经历了许多曲折,但始终能够转危为安、履险如夷。

这说明中国具有打逆风球、走上坡路的能力,没有什么风雨波折能阻挡中国前进的坚定步伐。

经过70年的不懈奋斗,中国人深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知道许多时候胜利要通过斗争获得。

这种斗争精神、奋斗意志,贯穿于70年风云激荡的岁月,也将推动中国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八年级历史《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知识点一、稳定物价之战1、新中国建立后经济形势如何?可以说是千疮百孔,一穷二白。

一方面,国民党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工业破产民族工业纷纷倒闭,农业凋敝,灾民达4000万;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物资奇缺,市场供应紧张;大批工人失业,人民生活困苦。

另一方面投机商囤积居奇,不法资本家利用国家财政经济暂时困难和经济混乱局面,大肆进行投机倒把,只是出现全国性物价大波动。

2、面对这些情况,新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人民政府与投机商展开一场“米棉之战”,使全国物价趋于平稳。

指出意义:中国共产党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不仅能打天下,还会治理天下。

过渡:稳定物价是从城市经济上巩固政权,虽然“米棉之战”中我们战胜了资本家,但也暴露了农业生产落后的问题,农产品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这将人民政府巩固政权的目光引向了农村。

改变土地制度,发展农村经济,巩固国家政权,就成了当务之急。

建议:播放视频直观感受,提供数据表形成对比,适当补充资料说明当时的严峻形势。

1949年,随着解放战争形势逐渐向国民党极为不利的方向民展,国民党反动派感到末日不远,他们开始将金银等贵重物品劫往台湾。

这是国民党逃跑时所劫走金银的统计表。

解放初期国民党留下来的基本国情。

面临的严峻形势:1949年4月—190年2月,不到一年里全国发生四次物价上涨,上海物价上涨20倍。

舆论压力:“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

”“只要控制了两白一黑,就能置上海于死地!”新中国刚成立时,有些人怀着不同的心情,公开宣称:中国共产党人进得了城市,却管不了城市。

他们打天下能得90分,而治理经济却要得0分。

中国共产党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不仅能打天下,还会治理天下。

二、农民的翻身解放1、我国现在农民生活情况如何?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乃至国民党统治时期,农民的生活是怎样的?提示:从住房、耕地、衣食、教育等方面谈。

提示:无地、少地,租种地主土地,繁重的地租、劳役,苛捐杂税,剥削沉重,生活贫困等。

初二中国的历史与的建设总结

初二中国的历史与的建设总结

初二中国的历史与的建设总结近年来,中国在历史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

这一切离不开中国始终坚持的发展理念、扎实的工作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

作为这个伟大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们身负着推动中国历史与建设前进的责任与使命。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初中阶段中国的历史与建设总结进行阐述。

其一,中国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历经沧桑而不断前进。

在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中,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包括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化家及其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我们学习了周、秦、汉、唐等朝代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社会风貌和艺术成就。

通过了解历史中的成功与失败,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中国的历史是一个宝贵的财富,并引以为戒,坚守传统价值观,弘扬优秀文化。

其二,中国的建设成就与经验。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们见证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高速公路、高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新型城镇化和农村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以及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步。

这些都为中国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也提供了宝贵的发展资源。

我们初中生要努力学习知识,做好个人的奋斗,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建设中国的美好未来而努力。

其三,中国历史与建设的挑战与展望。

尽管中国在历史和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包括经济结构转型、全球化浪潮、环境问题以及民族团结等方面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初中生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强学习,培养创新和合作精神,做好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传承者。

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以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在总结初二中国的历史与建设时,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和建设的责任。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不仅可以汲取智慧和经验,更能够认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而对于建设,我们应该时刻牢记自己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发扬团结、勤劳、智慧的中国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建设伟大祖国 创造美好生活班会总结

建设伟大祖国 创造美好生活班会总结

建设伟大祖国创造美好生活班会总结
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

热爱祖国的山河。

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

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家,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大家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

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大家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

大家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今天为
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重要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重要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重要知识点总结第1课时关心国家发展1.我国当前发展中面临哪些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等等。

2.如何看待祖国的发展?(1)祖国的伟大成就令世界瞩目,让我们倍感自豪。

(2)在看到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要正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我们要对国家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

第2课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劳动有什么重要意义?(1)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2)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

(3)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2.为什么说每个劳动者都值得尊敬和学习?(1)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2)正是无数劳动者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3)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3.如何发扬实干精神、创造美好生活?(1)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劳和汗水。

(2)只有继续发扬实干精神,才能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新的辉煌。

4.青少年如何担负起历史重任?(1)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

(2)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模拟试卷1(题后

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模拟试卷1(题后

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简答题 5. 填空题简答题每小题6分。

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2012年4月)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是什么?正确答案: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1948年4月,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涉及知识点: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2.(2008年10月)简述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经过土地改革运动出现的新面貌。

正确答案:(1)广大农民对中国共产党更加信任和拥护,工农联盟以及解放区的人民民主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2)广大农民从封建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解放区农村的经济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3)大批农民踊跃参军;人民解放战争有了巩固的后方和最基本的人力、物力保证。

涉及知识点: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3.简述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1)规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

(2)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3)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问题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

毛泽东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因此,“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涉及知识点: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4.(2013年4月,2011年4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的新中国经济工作方针是什么?正确答案: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

中考重要知识归纳中国的革命与建设

中考重要知识归纳中国的革命与建设

中考重要知识归纳中国的革命与建设中国的革命与建设是中考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我们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本文将从中国的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背景、革命斗争、国家建设等角度进行探讨。

一、历史背景中国的革命与建设始于晚清时期,当时中国社会陷入了封建专制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极度困境。

由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列强。

这种状况导致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积蓄着改变现状的力量。

二、革命斗争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一次革命,旨在推翻清朝专制政权,建立民主共和国。

由于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内外因素的影响,清朝的统治逐渐瓦解,辛亥革命爆发并取得成功,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2.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爱国运动,它爆发于1919年,由于对巴黎和约的不满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成为了中国实现民主与科学的倡导者。

五四运动给了中国革命与建设更多的动力,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3.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走向新的阶段。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为中国的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组织力量。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坚持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成为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先锋。

三、国家建设1. 抗战时期:抗日战争是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进行的一场浴血奋战,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座丰碑。

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殊死搏斗,最终战胜了侵略者,为国家的独立和解放打下了基础。

2. 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大陆宣告成立,这标志着中国革命与建设迈向了新阶段。

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幕,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使中国经济逐渐走上正轨。

3.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次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国走上了经济腾飞的道路。

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思想,通过引进外资、发展民营经济等方式,逐步实现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同步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同步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同步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多项选择题 3. 简答题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人民民主力量明显增长的主要表现是A.社会主义苏联的力量得到较快地恢复和巩固B.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多国建立C.民族解放运动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蓬勃兴起D.资本主义国家中共产党的影响显著增长,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2.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的原因是A.帝国主义不容许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B.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的软弱性,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C.民族资产阶级中的绝大多数最终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D.中国人民不赞成、不答应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3.1945年8月,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全民族面前的重大任务是A.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B.实现民主,改善民生C.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D.建立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4.1945年8月,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是A.独立B.和平C.民主D.团结正确答案:B,C,D 涉及知识点: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5.重庆谈判期间,为打退国民党军队在谈判中发动的军事进攻,解放区军民胜利进行的自卫反击战包括A.上党战役B.邯郸战役C.平绥战役D.津浦战役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6.1947年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失败后转为重点进攻,其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A.中原解放区B.山东解放区C.陕甘宁边区D.华东解放区正确答案:B,C 涉及知识点: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7.1947年“五二0”惨案发生后,国统区学生运动的口号是A.反饥饿B.反内战C.反独裁D.反迫害正确答案:A,B,D 涉及知识点: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8.解放战争期间,在江、淮、河、汉之间,布成“品”字形阵势,相互策应,机动歼敌,实施战略反攻的三支大军是A.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B.华东野战军C.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D.晋察冀野战军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9.全国解放战胜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爆发的爱过学生运动有A.一二九运动B.一二一运动C.一二三0运动D.五二0运动正确答案:B,C,D 涉及知识点: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10.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是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C.保护民族工商业D.接收帝国主义在华资本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11.经过土地改革运动,解放区广大农民实现了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愿望。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期末知识点总结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期末知识点总结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期末知识点总结《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期末知识点总结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1、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1)●德、日、意战败,英、法严重削弱,美国开始称雄。

●社会主义苏联战后得以较快地恢复和巩固。

●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多国建立;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影响显著增长,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

(2)欧洲中心格局打破,形成了美苏两极的政治格局。

逐步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

2、三种政治力量和三种建国方案: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3、重庆谈判: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在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的谈判。

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3、重庆谈判: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在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的谈判。

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4、重庆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开幕。

参加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及社会贤达代表38人。

会议通过了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等五项协议。

5、校场口惨案:国民党制造的破坏和平的事件。

1946年2月10日国民党破坏进步团体在重庆较场口举行的“庆祝政协成功大会”,李公朴、郭沫若、马寅初及新闻记者等多人被打伤,逮捕数十人。

6、下关惨案:1946年6月23日,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请愿团向国民党当局呼吁和平,请愿团到达南京下关车站时,遭到国民党当局指使的大批暴徒的围殴。

团长马叙伦和代表雷洁琼等多人受伤。

7、解放战争时期关于土地问题的两个重要文献:●《五四指示》: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考纲7第七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考纲7第七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斗争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⑴识记:①重庆谈判答: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在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的谈判。

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②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答: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开幕。

参加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及社会贤达代表38人。

会议通过了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等五项协议。

③校场口惨案答:国民党制造的破坏和平的事件。

1946年2月10日国民党破坏进步团体在重庆较场口举行的“庆祝政协成功大会”,李公朴、郭沫若、马寅初及新闻记者等多人被打伤,逮捕数十人。

④下关惨案答:1946年6月23日,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请愿团向国民党当局呼吁和平,请愿团到达南京下关车站时,遭到国民党当局指使的大批暴徒的围殴。

团长马叙伦和代表雷洁琼等多人受伤。

⑵领会: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答:(1)德、日、意战败,英、法严重削弱,美国开始称雄。

社会主义苏联战后得以较快地恢复和巩固。

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多国建立;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影响显著增长,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

(2)欧洲中心格局打破,形成了美苏两极的政治格局。

逐步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

⑶简单应用:必须和能够打败蒋介石答:战争爆发不久,毛泽东代表中共提出了这样的论断。

(1)必须打败蒋介石: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反对中国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反革命的战争。

只有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中国才能解放和中华民族的才能真正独立。

(2)能够打败蒋介石:因为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暂时的现象和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而蒋介石发动的战争的反人民性质,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人民解放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

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

考研政治(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政治(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政治(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是在( )。

A.1943年8月25日B.1944年8月25日C.1945年8月25日D.1946年8月25日正确答案:C解析:抗战结束,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这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中国共产党要考虑人民和平建国的方针。

1945年8月24日,毛泽东根据时局变化进一步指出,抗战结束,和平建设阶段开始。

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

因此,正确答案是C。

知识模块: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2.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署的协定是( )。

A.《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B.《国共谈判协定》C.《重庆谈判纪要》D.《国共重庆谈判协定》正确答案:A解析: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定和平建国的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因此,正确答案是A。

选项B、C、D都是错误的协定名称。

知识模块: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3.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是在( )。

A.1946年6月B.1947年2月C.1947年6月D.1948年2月正确答案:B解析: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人民军队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1947年2月,国民党被迫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而改为对陕北、山东两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因此,正确答案是B。

知识模块: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4.1946年,国民党挑起全国性的内战的起点是进攻( )。

A.东北解放区B.苏皖解放区C.中原解放区D.山东解放区正确答案:C解析:1946年6月底,国民党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因此,正确答案是C。

知识模块: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5.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 )。

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教案

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教案

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教案教案名称: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近代历史背景和新中国成立的过程,掌握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重大意义,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新中国成立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建国过程中的作用。

2.难点:分析中国近代史的复杂情况,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深刻意义。

三、教学内容:1.中国近代历史背景:a.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对外侵略和民族屈辱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国共两党合作3.新中国成立的过程:a.抗日战争b.解放战争c.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历史事件和人物,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内容。

2.研讨法:组织学生讨论中国共产党在建国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历史事件的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复杂情况和重大转折。

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展现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教师讲解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和中国共产党在建国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初步了解相关知识。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案例分析:教师以具体历史事件为例,让学生分析事件的重要意义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5.总结回顾: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在建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六、教学评价:1.客观测试: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的测试,检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奋斗的历程知识点总结

奋斗的历程知识点总结

奋斗的历程知识点总结一、奋斗的动力1、理想信念的引领2、自我要求的提升3、困难挑战的激励二、奋斗的态度1、积极乐观的心态2、坚韧不拔的意志3、勇敢面对的勇气三、奋斗的方法1、明确目标的规划2、努力学习的进取3、团结合作的精诚四、奋斗的收获1、成就感的满足2、人生价值的实现3、幸福生活的享受五、奋斗的启示1、奋斗是人生的动力2、奋斗是幸福的保障3、奋斗是实现梦想的途径奋斗的历程知识点总结奋斗是每个人生命中都会面对的一个议题,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奋斗的形式和内容或许都会有所不同,但是作为一个普世价值,奋斗始终贯穿在人们的一生中。

那么,究竟什么是奋斗?奋斗的动力、态度、方法、收获和启示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一、奋斗的动力奋斗的动力是推动人不断前行的内在力量,它主要包括理想信念的引领、自我要求的提升和困难挑战的激励。

1、理想信念的引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不同程度的理想和信念,它们是我们奋斗的起点,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理想是人生的航标,是前行的方向,而信念则是我们奋斗的内在支撑,是不轻易放弃的坚定。

一个人如果缺乏理想和信念,就会失去前行的目标和动力,甚至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轻易就会放弃。

因此,理想信念的引领是奋斗的不可或缺的动力。

2、自我要求的提升自我要求是人们对自己的一种责任心和要求度。

在奋斗的历程中,一个人对自己要求的提升,往往会成为他前行的动力源泉。

当一个人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要求,不断地追求更高的目标,就会激发出更大的奋斗动力,从而不断向前,不断前行。

3、困难挑战的激励困难和挑战是奋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们往往是奋斗动力的源泉。

挑战是一种动力,挑战越大,动力就越强。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如果一个人能够勇敢面对,勇敢挑战,那么,他就会从挑战和困难中激发出更大的奋斗力量,从而不断向前,不断前行。

二、奋斗的态度奋斗的态度是人们在奋斗历程中所具备的一种精神面貌,它主要包括积极乐观的心态、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敢面对的勇气。

爱国主义教育心得总结(通用8篇)

爱国主义教育心得总结(通用8篇)

爱国主义教育心得总结(通用8篇)爱国主义教育心得总结篇1通过此次爱国主义教育集中学习活动,看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共赴国难、抗日战争”、“迎接解放,冲破黎明”、“革命英烈,浩气长存”、“继往开来,走向辉煌”五个板快,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我心灵震撼,更得到一次洗涤。

让我进一步加深了对热爱党、热爱国理解,更懂得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真理。

一幅幅画卷,展示了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发展,许多仁人志士以忧国忧民情怀,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闭目沉思,内心出感悟连连:感悟一:坚持就是胜利。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为什么对石头来说微不足道的水能把石头滴穿柔软的绳子能把硬梆梆的木头锯断说透了,关键还是坚持。

成功固然是每个人心中渴望的,但成功之路大多是坎坷、曲折的,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如何正视挫折和失败,才是最关键的。

任何事情都有存在两面性,挫折和失败一样能教给我们很多东西。

能让我们学会听取别人的劝告、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明辨是非;更能磨练我们的意志、锻炼我们能力,激发我们的潜能。

成功之前难免有失败,只要能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么,成功就在眼前。

感悟二:坚定理想信念在异常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里,革命先辈们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抛头颅洒热血,坚定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无论受到何种不公待遇和挫折,仍然坚持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终身。

无数优秀共产党员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做出了光辉的榜样。

有人说:人不是活在物质世界里,而是活在精神世界里,活在理想与信念之中。

对于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一碗饭,一杯水就可以了;但是要想活得精彩,就要有精神,就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履行使命、完成工作任务的精神动力,是立身做人的精神支柱。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干部,必须深刻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科学社会主义观、理论,并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树立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远大志向。

新中国史期末总结

新中国史期末总结

新中国史期末总结一、新中国的建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新中国的建立,是一场伟大的历史转折,它结束了中国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毛泽东的核心地位。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多年的革命斗争取得了解放的胜利。

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路径,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在新中国的初期,通过土地改革、三反五反运动、社会主义改造等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得到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

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面临的是一个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困苦的国家。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并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道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

在经济建设方面,新中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进了农村的集体化建设。

在工业化建设方面,新中国采取了大规模发展重工业的策略,快速推进了科技进步和现代化建设。

同时,大力发展农业、轻工业和生活服务业,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逐步缩小了城乡差距。

在文化建设方面,新中国倡导了提倡爱国主义、科学主义、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大革命和文化运动,激发了人民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在外交方面,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新中国参与了朝鲜战争、对印自卫反击战等重大军事行动,维护了国家安全和和平稳定。

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

改革开放的实施,为中国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逐步深化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引进市场经济的元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期末知识点总


件www.5yk
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1、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德、日、意战败,英、法严重削弱,美国开始称雄。

●社会主义苏联战后得以较快地恢复和巩固。

●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多国建立;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影响显著增长,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

欧洲中心格局打破,形成了美苏两极的政治格局。

逐步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

2、三种政治力量和三种建国方案: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3、重庆谈判: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在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的谈判。

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3、重庆谈判: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在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的谈判。

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4、重庆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开幕。

参加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及社会贤达代表38人。

会议通过了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等五项协议。

5、校场口惨案:国民党制造的破坏和平的事件。

1946年2月10日国民党破坏进步团体在重庆较场口举行的“庆祝政协成功大会”,李公朴、郭沫若、马寅初及新闻记者等多人被打伤,逮捕数十人。

6、下关惨案:1946年6月23日,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请愿团向国民党当局呼吁和平,请愿团到达南京下关车站时,遭到国民党当局指使的大批暴徒的围殴。

团长马叙伦和代表雷洁琼等多人受伤。

7、解放战争时期关于土地问题的两个重要文献:●《五四指示》: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

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8、土地改革总路线: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阐明了土地改革总路线,即依靠贫
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9、“五二0”惨案及第二条战线的正式形成。

1947年5月20日,南京和天津游行学生,要求“反饥饿、反内战”,遭到国民党镇压。

即“五•二○”惨案。

以此为标志,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的正式形成。

10、台湾“二.二八”起义:1947年2月28日,台北市人民为反抗国民党当局的暴政、抗议反动军警屠杀市民,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遭国民党军警镇压。

之后,台湾各地各族人民夺取武器,举行起义。

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1947年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948年4月,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13、八个民主党派: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领导人:宋庆龄、李济深。

中国民主同盟。

由原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名而来。

领导人:黄炎培、张澜。

中国民主建国会。

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以及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发起。

创建人:黄炎培、胡厥文等。

中国民主促进会。

以文化教育出版界知识分子为主,还有一部分工商界爱国人士。

领导人:马叙伦。

九三学社。

为纪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由民主科学座谈会改建为九三学社。

领导人:许德珩等。

14、战略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15、北平谈判:1949年4月1日起,国共双方代表以中共所提八项条件为基础在北平进行谈判。

4月20日,国民党政府电令其和谈代表拒绝在中共提出的《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16、渡江战役与南京解放: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

第二、第三野战军强渡长江天险,摧毁国民党长江防线。

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延续了22年的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宣告覆灭。

17、政协《共同纲领》:1954年第一部宪法颁布前的临时宪法。

18、解放战争的进程:战略防御阶段;战略进攻阶段;战
略决战阶段;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阶段

件www.5y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