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六年级上册数学名师精品教案-1.6 圆的面积(二)_北师大版()学习精品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6圆的面积(二)1.6圆的面积(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6圆的面积(二)1.6圆的面积(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与画圆有关的常用术语:圆心、半径、直径。
2.能利用平方单位描述圆的大小。
3.掌握求圆面积公式,会求圆面积。
教学重难点1.掌握求圆面积公式,会求圆面积。
2.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术语:圆心、半径、直径。
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活动: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图片(不展示图片)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教师活动:出示问题, 学生回答# 教师问题这是什么图形?如何确定圆的大小?学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活动:出示图片与公式,讲解,让学生跟随着做# 图片与公式(不展示图片)半径是r直径是d圆面积公式:S = πr²学生活动:跟随教师步骤进行学习3.练习教师活动:出示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题目(不展示题目)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练习。
4.讲解教师活动:对于学生易错或不理解的题目进行讲解并解释# 讲解(不展示题目)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并听明白。
5.练习教师活动:再出示新题目,让学生再次进行练习(不展示题目)学生活动:学生再次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练习。
6.总结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强化知识点记忆课后作业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并做到不少于3道题。
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发现学生对于圆的术语的理解还不够准确,还需要通过更多的讲解与练习来加强。
另外,在练习中也发现了学生在求圆面积公式上错误率较高,需要后续突出这部分内容讲解,加强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记忆。
六年级上册数学名师精品教案-1.6 圆的面积(二)_北师大版()
7圆的面积(二)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教学目标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1.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2.在多个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圆的半径、周长、面积之间的关系。
3.结合剪茶杯垫的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探索圆面积公式的方法,并体会“等积变形”的数学思想。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6课时《圆的面积(二)》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6课时《圆的面积(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圆的面积大小与圆的半径平方成正比的关系,掌握圆的面积公式S=πr²。
2.理解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成正比的关系,掌握圆的周长公式C=πd。
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圆的面积公式求解面积问题。
2.能够正确使用圆的周长公式求解周长问题。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圆的面积大小与圆的半径平方成正比的关系,掌握圆的面积公式S=πr²。
2.能够正确使用圆的面积公式求解面积问题。
三、教学难点1.理解圆的面积大小与圆的半径平方成正比的关系。
2.能够正确使用圆的面积公式求解面积问题。
1. 导入新知识1.请同学们回忆上一课时学过的内容——圆的面积(一),提问:圆的面积与什么参数有关系?(答案:圆的半径)2.引导同学们思考:在上一课时中我们学习了如何求圆的面积,这一节课我们该学习什么呢?3.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圆的面积(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2. 理论讲解1.讲解圆的面积与半径平方的关系。
2.讲解圆的面积公式S=πr²的推导过程。
3.讲解如何使用圆的面积公式求解面积问题。
3. 案例分析1.呈现一个简单的求解圆面积问题的案例,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使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2.进行案例分析,让同学们逐步掌握解决圆面积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4. 巩固练习1.分发练习题,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完成练习。
2.检查练习题答案,帮助同学们纠正错误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5. 总结回顾1.提问: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和技能?(回答:圆的面积与半径平方的关系,圆的面积公式S=πr²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使用公式求解面积问题)2.总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并进行回顾。
3.鼓励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加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6《圆的面积(二)》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6《圆的面积(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6《圆的面积(二)》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进一步理解圆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圆的面积公式的应用。
此外,教材还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将圆的面积问题转化为学生已经学过的图形面积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圆的面积公式。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上,对圆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和运用,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同时,学生已经掌握了转化的思想,能够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进行解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圆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掌握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2.教学难点: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可以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的面积公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自主探究:学生自主探究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给予引导和提示。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
4.教师讲解:教师讲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解释圆的面积公式的含义。
5.练习应用:学生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6圆的面积(二)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6圆的面积(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直观操作和探索活动,学生能够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提高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欲望,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内容- 圆的面积公式推导:利用圆的面积推导模型,通过剪拼、组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公式。
- 圆面积公式的应用: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学会使用圆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 圆面积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实例展示,让学生了解圆面积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房屋装修、园林设计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 难点:理解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圆面积推导模型、多媒体教学设备。
- 学具:剪刀、彩纸、圆规、直尺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圆面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授:通过小组合作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公式。
3. 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圆面积公式的应用。
4. 拓展:展示圆面积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板书设计- 板书 1.6 圆的面积(二)- 板书内容:- 圆的面积公式:S = πr²- 推导过程:剪拼法、组合法- 应用实例:解决实际问题作业设计- 必做题:根据圆的面积公式计算给定圆的面积。
- 选做题:设计一道利用圆面积公式解决的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 学生掌握情况: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圆面积公式的掌握程度。
- 教学方法与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如何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 后续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和教学效果,调整后续的教学计划。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1.6 圆的面积(二)》精品教案 (4)
圆的面积【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P16—18 “圆的面积”【教学目标】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
3.在估一估和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
【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
【教具准备】投影仪、CAI课件、等分好的圆形纸片。
【学具准备】等分好的圆形纸片。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说明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投影出示P16中草坪喷水插图)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插图,说说从图中你能发现数学知识吗?学生观察并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生1:我能发现喷水头转动一周所走过的地方刚好是一个圆形。
生2:对,这个圆形的半径就是喷头喷水的距离,也就是5米;周长也就是喷水所走过的路线;生3:我补充一点,这个圆形的中心就是喷头所在的地方。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晴大家说说这个圆形的面积指的是哪部分呢?生4:被喷到水的草坪大小就是这个圆形的面积。
师:说得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求喷水头转动一周浇灌的面积有多大。
(板书:圆的面积)二、探究思考。
解决问题1.估计圆面积大小师:请大家估计半径为5米的圆面积大约是多大?(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感官,估计草坪面积大小)由生活中地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新知。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喷水头浇灌农田中蕴藏的数学问题,体会计算圆面积的必要性,并引发研究院面极地兴趣,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估计、思考、理解数方格求圆的大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面积度量的含义,感受“化曲为直”的思想,同时培养了学生的2.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圆面积大小①投影出示P16方格图,让同学们看懂图意后估算圆的面积,学生可以讨论交流。
②指明反馈估算结果,并说明估算方法及依据。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1.6圆的面积(二)教案
圆地面积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地面积》第一课时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地基本特征和圆地周长公式地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圆地面积公式。
教材安排了三个部分地内容:第一部分,通过生活情境,引入“圆地面积”,从感性上认识圆地面积。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通过数方格地方法来估算圆地面积,培养学生地估算意识。
第三部分,将圆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探索圆地面积公式。
学生分析:小学生地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都比较弱,充分地让学生动手去操作、体验学习过程,则有助于学生获得广泛地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面对圆这一曲线图形面积地推导,可能无从下手,运用迁移和同化理论,则能很好地将新知转化为“旧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地能力。
教学环境分析: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也是第一次接触到“化曲为直”地现象,理解起来肯定有一些难度。
借助多媒体课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抽象地数学问题更加形象直观,还能弥补学生在操作和想象中地不足,帮助学生理解化曲为直和极限地数学思想。
教学目标:1.了解圆地面积地含义,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
2.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地推导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索地过程中,体会“化曲为直”和“极限”地数学思想。
3.体验数学问题地探索性和挑战性,在合作交流中共享成功地喜悦。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地推导。
教学难点:“化曲为直”地转化及“极限”地数学思想。
教学流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起疑导思建立模型师:同学们,我没有猜错地话,大家一定喜欢玩吧!来,让我们一起去公园走走。
(播放公园喷水头正在给草地浇水地场面),你看到了什么?师:再走近看看,你能提出一两个数学问题吗?[设计说明: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在教学中,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地习惯和能力地培养,是一个值得关注地课题。
从生活地情境出发,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地问题意识。
借助多媒体课件,从生活情境中引出圆,并求圆地面积,形象直观。
圆的面积(二)-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圆的面积(二)-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知识目标
•掌握如何求解圆的面积。
•理解圆的直径、半径的定义和关系。
•了解圆的周长和直径、半径的关系。
教学重点
•圆的面积的求解。
•圆的直径、半径的定义和关系。
教学难点
•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黑板、白板、粉笔/白板笔、圆规、直尺等。
教学过程
1.引入新知识
•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圆的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提出新问题:如何通过直径或半径求圆的面积?
2.分组探究法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使用圆规、直尺等工具,探究圆的面积与其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圆的面积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3.板书总结
•教师在黑板、白板上写出圆的面积公式,与直径、半径和周长的关系。
4.练习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求圆半径、直径或周长。
5.巩固与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构成圆的线段长度已知,如何求圆的面积?
•导入下一节课的内容:椭圆的面积。
总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圆的面积与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掌握了如何通过圆的直径或半径求圆的面积。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圆的周长和直径、半径的关系。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要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求解问题。
1.6《圆的面积(二)》(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1.6《圆的面积(二)》(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1. 复习圆的面积公式和基本概念。
2. 探讨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
3. 学习圆的面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
2. 理解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并能解释实际问题中的现象。
3. 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圆的面积公式的运用和理解,以及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
难点在于如何将实际问题与圆的面积公式相结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圆规、直尺、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圆形桌面,让同学们观察并思考,如果我们知道这个圆的半径,我们能否计算出它的面积呢?2. 复习圆的面积公式:3. 探讨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4. 例题讲解:我给出一个例题: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求这个圆的面积。
我带领同学们一起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得到答案是78.5平方厘米。
5. 随堂练习:我给同学们发放一些练习题,让同学们独立完成。
这些题目包括计算给定半径的圆的面积,以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6. 作业布置: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一下家里的圆桌的面积,并写下计算过程和答案。
六、板书设计圆的面积公式:S = πr²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面积随半径的增加而增加。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计算家里的圆桌的面积,并写下计算过程和答案。
答案:待同学们完成作业后,我会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批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圆的面积公式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同学可能会忽略圆的半径单位的重要性。
在课后,我需要加强对这部分同学的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圆的面积公式。
拓展延伸:同学们可以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概念,探讨它们与圆的面积的关系。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6《圆的面积(二)》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6《圆的面积(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圆的面积(二)》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章第6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圆的面积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圆的面积公式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公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圆桌、圆形的操场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共同特征,引出圆的面积的概念。
2.探究圆的面积公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环节,自己发现圆的面积公式。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公式。
3.应用圆的面积公式: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进行解决。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1.6圆的面积(二)教案
圆的面积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的面积》第一课时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基本特征和圆的周长公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
教材安排了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通过生活情境,引入“圆的面积”,从感性上认识圆的面积。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来估算圆的面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第三部分,将圆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探索圆的面积公式。
学生分析: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都比较弱,充分的让学生动手去操作、体验学习过程,则有助于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面对圆这一曲线图形面积的推导,可能无从下手,运用迁移和同化理论,则能很好的将新知转化为“旧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环境分析: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也是第一次接触到“化曲为直”的现象,理解起来肯定有一些难度。
借助多媒体课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抽象的数学问题更加形象直观,还能弥补学生在操作和想象中的不足,帮助学生理解化曲为直和极限的数学思想。
教学目标: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
2.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索的过程中,体会“化曲为直”和“极限”的数学思想。
3.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在合作交流中共享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化曲为直”的转化及“极限”的数学思想。
教学流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起疑导思建立模型师:同学们,我没有猜错的话,大家一定喜欢玩吧!来,让我们一起去公园走走。
(播放公园喷水头正在给草地浇水的场面),你看到了什么?师:再走近看看,你能提出一两个数学问题吗?[设计说明: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在教学中,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从生活的情境出发,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借助多媒体课件,从生活情境中引出圆,并求圆的面积,形象直观。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二)》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第七节课,主要内容是圆的面积(二)。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圆的定义、周长、直径、半径等概念,并且已经学习了圆的面积(一),本节课将进一步学习圆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圆的面积公式S=πr²,掌握计算圆的面积的方法。
2.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3. 能够将圆的面积与周长、直径、半径等概念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圆的面积公式S=πr²,能够灵活应用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难点:将圆的面积与周长、直径、半径等概念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圆的基本概念和面积公式,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圆的面积公式,同时加强对圆的周长、直径、半径等概念的理解,以便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知识1. 老师出示一张圆形饼干,问学生这个饼干的面积怎么求?老师:同学们,我这里有一张圆形饼干,请问这个饼干的面积怎么求呢?学生:用圆的面积公式求。
老师:对的,那么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呢?学生:S=πr²。
2. 引导学生回忆圆的面积公式S=πr²,解释公式中的符号含义。
老师:那么,S代表什么意思呢?学生:代表圆的面积。
老师:那么π代表什么意思呢?学生:π代表圆周率,约等于3.14。
老师:对的,那么r代表什么意思呢?学生:r代表圆的半径。
老师:非常好,那么我们来算一下这个饼干的面积,半径是5cm,你们可以用计算器计算一下。
学生:S=πr²=3.14×5×5=78.5(cm²)。
3. 老师出示几个不同半径的圆形图形,让学生自己计算其面积。
老师:现在我给你们展示几个不同半径的圆形图形,请你们自己计算一下它们的面积。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二)》名师教案
《圆的面积(二)》名师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理解并学会环形面积。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圆的面积公式的应用。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课件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的面积公式及推导方法,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温故知新?学生填空。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圆的面积(二)板书课题:圆的面积(二)。
(二)探究新知1.例1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同学桌比一比(2分钟)。
师:谁能最快根据上节课学习的圆的面积公式解决下面问题。
课件展示问题:喷水半径是3m,喷水头转动一周,能浇灌多大面积的农田?师:做出结果的同学请举手告诉老师。
师:同学们都做出了结果,接下来找同学们汇报。
学生到黑板板书。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做。
3.14×32=3.14×9=28.26(m2)答:能浇灌28.26平方米的农田2.例2师:已知圆的半径我们能够求出圆的面积,接下来我们试一试,已知圆的周长怎么求出圆的面积?生:做完的同学请用坐姿告诉老师师:那位同学到讲台上利用投影仪展示自己的计算结果。
学生到黑板上展示。
师:同学们同意他的计算方法和结果吗。
生:同意。
师:那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课件展示计算结果。
要计算圆形羊圈的面积,要先计算出圆形羊圈的半径。
半径:125.6÷3.14÷2=20(m)面积:3.14×202=1256(m2)答:这个羊圈的面积是1256平方米。
师:你做对了吗?生:做对了。
3.合作探究课件展示:小组合作探究,自学课本16页,小组合作探究、补充完整圆面积公式的另一种推导方法。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1.6 圆的面积(二)》精品教案 (8)
圆面积公式的应用
学材分析 教学重点:
掌握求圆面积的三种不同情况。
教学难点:
正确地进行简单的有关圆的组合图形的面积。
学情分析 简单的面积计算基本会,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面积。
2.了解求圆环面积的方法,能计算简单的有关圆的组合图形的面积。
导学策
略
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
教学准备
投影仪、自制投影片、圆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
1.提问: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如果已知圆的直径、周长,能求出这个圆的面积吗?那么怎样求半径?根据
学生的回答板书:r=d 2 、r=C
2π 。
2.面积呢?[板书:S=πr 2=π(d
2 )2=π
(C 2π
)2
] 3.揭示课题。
二.展开
1.教学补充例【1】,投影出示
先请学生分析题意,并问:已知什么?要有用哪个面积公式?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列式解答。
最后小结。
2.尝试
试一试。
指名板演并说说是怎样算学生回答问题。
的?
巩固练习三.巩固
四.总结
五.作业
板书:
教学反
解题思路学生基本能掌握但还须练习。
思。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1.6圆的面积(二) 教案
圆地面积学材分析教学重点:面积计算公式地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面积公式地推导过程。
学情分析学生对圆面积公式地推导过程理解有一定地难度。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地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地计算公式。
2.能力目标:会用圆面积地计算公式,正确计算圆地面积。
3.情感目标: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地良好习惯。
导学策略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教学准备圆地面积模型、圆规、投影仪、投影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入。
1.什么叫做圆面积?2.出示大小略有不同地两个圆,让学生比较哪个圆地面积大?大多少?(学生口答后把两圆重叠,比较大小。
)相差多少呢?3.引出课题。
二、推导。
1.问:小正方形面积怎样计算?(半径×半径)圆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地3倍谁大谁学生口答师生共同操作师生共同操作小?圆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地4倍呢?2倍呢?2.师生共同操作: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按要求对折4次(注意第4次折地折法,是按角对分地折),然后拿尺量出一等腰三角形剪一刀,展开,得到一个近似于圆地纸片。
3.教师操作:拿一张正方形纸,对折5次,剪一刀展开。
与前一次剪地作比较,使学生知道,随着折地次数不断增加,剪下地图形也就越接近圆。
4.分析推导。
师生共同拿出剪好地图形分析:这个图形等分成若干块,每一块都是什么形状?(等腰三角形)这个图形地面积怎么求?随着折地次数不断增加,剪下地图形地面积也就越接近什么图形地面积?板书:图形面积=等腰三角形面积×n=底×高÷2×n=C×1n×r÷2×n=2πr×1n×r×12×n圆地面积=πr2边板书边提问:等腰三角形地底是多少?(C×1n)等腰三角形地高相当于圆地什么?(半径r)5.在上面推导地基础上,让学生分4人小组动手把准备地圆分成相等地16个小扇形,再拼成其他图形,推导出圆面积公式。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6圆的面积(二)|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6圆的面积(二)|北师大版1. 教学内容简述本节课是《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图形的认识”第六节“圆的面积”中的第二节课。
本节课重点讲解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且将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2. 教学目标•知道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学会使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求解简单的圆面积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使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难点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中将所学知识巧妙结合。
4. 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圆的面积公式;•演示教学法:通过老师的实际演示,帮助学生掌握计算圆的面积的方法;•合作学习法:分小组合作完成练习,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5. 教学过程5.1 情境导入1.让学生观看图片(如花坛、游泳池等);2.引导学生思考,哪些物品是圆形的;3.让学生根据观察,确定圆的特性是什么。
4.引导学生探究圆形的性质,并讨论圆的性质有哪些。
5.2 新知引入1.引导学生思考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并通过题目来帮助学生理解。
例如:问题:一个半径为7厘米的圆形花坛的面积是多少?解析:半径为7厘米的圆形花坛的面积=7×7×π≈153.94平方厘米。
2.介绍计算圆的面积的公式,S=πr²,以及解释公式中各变量的含义。
5.3 教学设计设计一:小组合作探究圆的面积公式1.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5-6人;2.分配任务,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合作探究圆的面积公式;3.给予学生相关资料和问题让学生分析与解决。
例如:问题:圆形游泳池的直径为12米,求游泳池水的面积。
解析:根据画图方法可得出,游泳池水的半径为6米。
因此,游泳池水面积S=πr²= π6²≈113.10平方米。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1.6圆的面积(二)优质教案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1.6圆的面积(二)优质教案圆地面积一、教学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圆地面积》是在学生已掌握圆地特征,圆地周长计算方法及直线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地基础上进行教学地。
本节先安排建立圆地面积地含义,接下来是圆面积公式地推导及应用。
本节课既是本单元地教学重点又是学习圆柱、圆锥及绘制简单统计图地基础。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以探究过直线平面图形地面积推导并初步掌握用转化方法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但对于曲线图形地面积,学生第一次接触,如何把圆转化为直线平面图形有一定难度。
因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地合理猜想得以科学验证是教学地关键。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圆面积地含义,理解和掌握圆面积地计算公式,并正确运用公式计算远地面积.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经历操作、观察、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探索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转化地思想解决问题地能力及迁移能力。
利用多媒体课件地演示,让学生在观察探究过程中,体会“化曲为直”地思想,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地能力,增强空间观念,并初步感受极限思想。
3.情感与态度运用课件提供地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地热情,通过圆面积公式地推导,初步渗透极限思想和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地辨证思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地联系,体验数学探究地乐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经历圆面积地推导过程,理解和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
难点:利用“化曲为直”地转化方法,推导圆面积公式和极限思想。
四、教具学具准备:被等分地圆形教具、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同学们,数学问题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面请大家注意观察,园林工人在灌溉草坪地过程中存在哪些数学现象。
2.播放课件,交流探究利用多媒体播放自动旋转喷灌装置在灌溉草坪地生活情境,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喷头旋转一周,喷到地地方形成什么图形?喷水头转动一周可以浇灌多大面积?圆地面积是指哪一部分?”,结合提出几个地问题,引导学生区分圆地周长和面积,同时引出课题“圆地面积”。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二)》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二)》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二)》这一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面积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圆的面积公式的应用,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对于圆的面积公式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于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公式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圆的面积公式的应用。
2.难点: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的面积公式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圆的面积(二)。
例如,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个圆形场地,让学生计算这个场地的面积。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者实物模型,呈现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解释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二)》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二)》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二)》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面积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能够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圆的面积公式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应用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公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够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探究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例讲解法: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讲解圆的面积公式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公式。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圆的面积公式课件、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课件、实际问题课件。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形物体,如圆形的碗、盘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圆的面积公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圆的面积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自己发现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圆的面积(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多个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圆的半径、周长、面积之间的关系。
3.结合剪茶杯垫的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探索圆面积公式的方法,并体会“等积变形”的数学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其他推导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趣。
同学们,上节课的内容你掌握的怎么样了?考考你们,看谁回答的好,请听问题:
(1)圆的面积指的是什么?
(2)圆的面积怎样计算?说一说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2.导疑。
关于圆的知识谁还知道的更多?给大家说说?
3.导学。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圆面积公式的实际应用。
板书课题
圆的面积(二)
(一)已知圆的半径求面积
1.出示课本第16页“节水型灌溉”情境图。
2.观察:说说从图中发现的数学知识。
(生生交流)
3.思考:求喷水头旋转一周,浇灌多大农田的面积,也就是求什么?怎样计算?
4.小组合作:
合作要求(生生交流)
(1)互相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
(2)讨论:求喷水头旋转一周,浇灌多大农田的面积,也就是求什么?怎样计算?
5.小组展示,其他同学补充。
(师生交流)
预设:
a.喷水头转一周所走过的地方刚好是一个圆形。
b.这个圆形的半径就是喷头喷水的距离,也就是3米:周长也就是喷水所走过的路线。
c.这个圆形的中心就是喷头所在的地方。
d.旋转一周浇灌农田的面积,就是这个圆形的面积
S=πr2
=3.14×(3×3)
=3.14×9
=28.26(平方米)
6.小结:求喷水头旋转一周,浇灌多大农田的面积就是求半径3 m的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再应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7.提问:如果已知圆的直径怎样求面积?(口头一练)
(二)已知圆的周长求面积
1.出示课本第16页情境图
2.学生独立思考:要计算圆形羊圈的面积,必须先算出什么?为什么?怎样算?
3.小组交流:
预设:
①先算半径,用C÷π÷2。
②再算面积:S=πr2。
4.小结:
如果已知圆的直径或周长,必须先算出圆的半径,再应用圆的面积公式算出
面积。
(三)推导圆面积公式的其他方法。
1.出示学习要求:
①阅读课本第16页有意思的推导。
②思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③想一想:在等积变形的过程中,前后图形有什么关系?如何推导?
④填一填
2.小组交流:
3.小组展示:
4.小结:把圆沿半径剪成一个近似三角形的图形,这个图形的底相当于圆的周长,高是圆的半径,因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所以圆的面积=圆周长×半径÷2
S=2πr(C)×r÷2=πr2
二、总结规律,领悟方法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圆的面积(二),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1.感悟过程。
通过观察思考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体悟方法。
掌握计算圆面积的方法。
3.领悟规律。
①已知圆的半径算面积:S=πr2。
②已知圆的直径或周长算面积,都必须先算出半径,再计算面积。
三、训练应用,积累经验
1.基本应用。
课本第17页“练一练”第1、2、3题。
2.综合应用。
课本练一练第4题。
3.拓展应用。
课本练一练第5、6题。
小结: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常用分割法、添补法、割补法等。
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二)
1.已知圆的半径求面积
πr2=3.14×(3×3)
=3.14×9=28.26(平方米)
答:喷水头旋转一周,能浇灌28.26平方米的农田。
2.已知圆的周长求面积
先算半径:r=C÷π÷2
再算面积:S=πr2。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