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走出地方财政困境的积极尝试
以地方债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改革的思考
二、 地方债 的成 因
追 根 溯 源 地 方债 产 生 的 根本 原 因是 工 业化 和 城 镇 化 的 深 人 推进 。工业 化 、 城 镇 化 发 展 过 程 中 的基 础 设 施 建
带 过 紧 日子” 的号召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缓解 地 方 财 政 压力 , 中 央政 府 自 2 0 0 9年 起 开始 推 动地 方 政 府 债 重 启 进 程 。
债 的 限 制 。这 一模 式 在 各 地 心 照 不 宣 的 运行 , 为地 方 经 地 方 政 府 发 行 一 般 债 券 融 资 , 主要 以一 般公 共 预算 收 入
济社 会 发 展 做 出了 积 极 贡 献 , 但 同 时 由于 这种 模 式普 遍 偿 还 。二 是 有 一 定 收 益 的公 益 性 事 业 发 展 确 需 政 府 举 缺 乏 制度 约 束 和 透 明性 等 问题 , 道 德 风 险较 大 , 并 极 有可 借 专 项 债 务 的 , 由地 方 政 府 通 过 发 行 专 项 债 券 融 资 , 以 能 传 导 和引 发 银 行 系统 性 风 险 , 故 而 难 以持 续 。 对应 的政府 性基金或 专项收 入偿还 。三是推 广使用政 受 2 0 0 8年 金 融 危 机 影 响 , 各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 府 与 社 会 资 本 合 作 模 式 。鼓 励 社 会 资 本 通 过 特 许 经 营
增速放缓 , 各 地财 政 收入 吃 紧 , 加之 随着 城镇 化进 程 的加 等 方 式 , 参 与 城 市 基 础设 施 等 有 一 定 收 益 的公 益 性 事 业
速 推 进 和 社 会 民生 需 求 的 日益 提 高 , 财 政 刚 性 支 出增 大 , 投资 和运营 。
地方财政普遍吃紧 , 中央 提 出各 级政 府 要 做 好 ‘ 嘞 紧裤 腰
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措施
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措施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迅速扩大,不仅对国家财政支出和财务市场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社会发展。
为了保证经济增长和金融安全,有必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地方债务风险的问题。
首先,严格有效的发债管理制度是缓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基础。
中国政府应该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确定地方政府债务的发行标准。
发行地方政府债务的过程应当实行合理的审批制度,保证出借人利益得到有效的保护。
同时,发债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的监督措施,例如定期审计和风险管理等,以确保借款用途合法合理。
其次,要加强债务融资的渠道和资金投向,扩大债务的融资渠道。
中国政府应该鼓励金融机构向地方政府提供贷款,以及建立政府债务管理机构,以重组、交换或发行政府债务,将债务融资渠道拓宽,从而提高社会资金流入地方政府的效率。
此外,还应加强资金投向的管理,确保借款所得有效投入经济社会发展。
再次,要合理调节政府收入与支出关系。
地方政府应当合理地调节收入与支出关系,提高收入水平,同时减少支出的比例,进而减少债务的负担。
如政府可以合理分配财政资源,创新税收制度,开拓新的收入来源,如出口补贴、地方自治税等,以改善财政收入的紧张局面。
最后,改善财政支出的管理制度。
应当加强财政支出的规范性,不得支出超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范围的资金,同时应当定期施行财政控制,加强财政支出的监督管理。
以上是为了解决地方债务风险而采取的措施,也是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债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遵循这一政策,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地方债务风险,而且可以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需要政府和金融机构积极配合,拓宽融资渠道,加强财政支出的监督管理,确保地方债务发展得到良好控制。
只有在通过各种措施来有效控制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情况下,才能保障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现状成因和化解对策分析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现状成因和化解对策分析1. 引言1.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指地方政府面临的债务偿还可能存在的风险,是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巨大,如果管理不善,可能会对地方政府的财务健康和经济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直接关系到地方政府的财政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和增速如果过快,可能导致地方政府财政负担加重,影响到政府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影响到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会对金融市场造成冲击。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庞大,一旦出现违约风险,将影响到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金融市场的信心,进而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到金融市场的稳定。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引起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监管与规范,优化债务结构,提高地方政府财政自主权,从而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确保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现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我国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已超过25万亿元,占全国GDP 比重超过了40%。
这一巨额债务规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呈现出逐渐加剧的趋势。
由于地方政府债务的结构不合理,还债压力增大,部分地方政府甚至出现了偿债困难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加以有效化解,就会对地方政府的财政安全和国家经济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地方政府债务的隐性风险也在逐步显现。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应对债务偿还压力,采取了以债还债的方式,形成了债务链,将风险进一步扩大。
这种做法导致了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和政治风险同步上升,给全国范围内的金融秩序带来了不利影响。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现状既复杂又严峻,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 正文2.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分析一、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和转移支付,但是在一些地方,财政收入结构存在问题,税收收入有限,转移支付不稳定。
化解中国地方债务的方法(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益凸显。
地方债务的持续增长,不仅给地方政府带来了沉重的偿债压力,也增加了系统性金融风险。
为了维护经济稳定和金融安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地方债务。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化解中国地方债务的方法与路径。
一、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1. 调整债务期限结构。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中短期限债务占比过高,容易引发流动性风险。
因此,应调整债务期限结构,适当增加长期限债务,降低短期偿债压力。
2. 优化债务品种结构。
在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时,可根据不同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债券品种,如普通债券、专项债券等。
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发行绿色债券、扶贫债券等,降低融资成本。
3.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逐步放开地方政府债券利率管制,使其与市场利率接轨,降低地方政府融资成本。
二、加强债务管理,提高债务透明度1. 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明确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债务规模、债务期限等管理要求,确保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在可控范围内。
2. 完善债务信息公开制度。
要求地方政府定期公开债务信息,提高债务透明度,增强公众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认知。
3. 强化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债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采取风险防范措施。
三、调整财政分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1. 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事权。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确保地方政府有足够的财力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2.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民生支出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政府投资在地方债务中的占比。
3. 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
四、发展实体经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地方政府提供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
2. 激发市场活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增长。
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研究及应对策略推荐
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研究及应对策略推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投资日益增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以债务的方式融资。
然而,在过去几年中,不仅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速增长,风险也不断增加。
如何解决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已成为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原因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剧增加,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1. 土地出让金下降土地出让金是地方政府获得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
始于 2016 年8 月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房价的不断下跌已经直接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土地出让金的下降。
土地出让金的减少减少了地方政府获得收入的渠道,导致地方政府需要更多的资金去负担公共基础设施等建设投资,这也是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2. 政策刺激过度为了落实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地方政府往往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来刺激经济。
政策刺激虽然能够提升经济发展速度,但是也会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
在过去的几年中,地方政府过度的推出各种刺激政策,导致谁地政府负担过重,而政策对经济的刺激效果并不显著,推动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大幅增长。
3. 债务融资透支能力作为一种常见的融资方式,债务融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财政收支压力。
但是如果债务融资超过了政府承受能力,会形成一定的债务危机。
近年来,地方政府未能对债务融资进行有效控制,导致了债务规模大幅增加,间接导致了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
二、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影响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不仅对地方政府自身产生了极大的风险,也会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
具体表现如下:1. 影响国家的信用等级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加,特别是部分地方政府的违约事件频频发生,国家的信用等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投资者由于担心国家不偿还债务,减少了对国内市场的投资,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2. 增加普通民众负担地方政府债务的危机不仅会影响国家的信用等级,也会直接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态。
增加的债务数额会转嫁到普通民众身上,导致民众的经济负担进一步增加。
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调研报告
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化解地方政府债务背景简介: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也越来越严峻。
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21万亿元,然而2019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却已经接近25万亿元,超标了3.7万亿元。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探究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具体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为政府化解债务危机提供参考和借鉴。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调研结果:造成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基建投资投入过多各地方政府为了提高地方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往往将过多的经费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和工程项目上,这些项目往往不具备盈利性,或盈利性很低,导致资金回报周期长,无法就国债偿还提供有效的现金流。
2.政府主导的投资定向过高地方政府积极推进经济发展,在资金支持政策中,政府对某些固定行业、企业或定向品种的投资倾向严重,出现了诸如基金、隐性债务等过多的财政债务。
3.权力分配的失衡地方政府之间的经济实力和财政分配,在过去的几年中出现了明显的失衡。
内部分配不均导致疲软或困难的地区大量举债来填补财政缺口。
应对措施1.改善投资结构政府应该重新审核过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程项目,划分优先、次级和不重要项目,并逐步减少基建项目的投入,扩大社会投资的比重,增加财政收入和创新政府投资结构,缩小政府限制负债率。
2.严格落实预算制度对于财政部门的行政过度和依法制定预算系统进行监督,推进事先审计、单项审批和逐级加强公开和灵活性,有效制约地方政府的债务增长,严格预计年末财政预算执行的结果,在适当的时候调整预算和债务规模。
3.建设财务共享平台筹建财务共享平台,使地方政府能够更好地搜集和共享信息,实现更多的财务信息共享和财务方案的科学制定。
地方政府通过共享平台搜集的信息可以被其他地区使用,从而降低成本,促进合作。
结论:面对正逐渐累计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我们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有效地化解债务危机。
地方债的忧与解:地方官举债趋之若鹜 只因可以举出政绩
地方债的忧与解:地方官举债趋之若鹜只因可以举出政绩2013年08月13日09:33来源:光明日报一方面地方债务吃紧,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却热建豪华的楼堂馆所。
资料图片今年以来,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都特别强调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问题——要求有效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信贷等方面存在的风险;下力气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形成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措施。
随着审计署对地方债审计大幕的拉开,债务规模的谜底也即将揭晓。
广受关注的地方债之忧,未来究竟应该如何破解?“鬼城”魔咒:会否来到中国今年6月,审计署公布的36个地区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2年底,这些地方政府性债务已高达近4万亿元,比2010年增加4千多亿元。
基于此,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预测,接下来全国普查的结果有可能会远大于2011年的10.7万亿元。
上月,美国的“汽车之城”底特律申请破产保护。
这座拥有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巨头,曾经辉煌至极的美国第四大都市,因不堪债务重负,走上了破产之路。
尽管,在实行联邦制的美国,城市破产并不罕见,但因为底特律的巨大经济体量和知名度,还是让它的破产成为举世瞩目的公共事件。
底特律由盛而衰直至破产的惨痛经历,让我们看到城镇化并不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即便没有地震、洪灾、雾霾、海啸等自然灾害,一座城市照样可能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成为一座有楼没人、资不抵债的“鬼城”。
“这足以引起中国的高度警惕。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会说。
目前,乔润会正在参与一项与城镇化有关的调研。
“几乎每一个大城市附近都要搞一个新区,其规划占地和人口甚至远远超过老城区。
”乔润会毫不讳言,现在不止鄂尔多斯,即使北京和天津之间也有空城,一些城市的房地产项目空置率达40%-60%,有些中西部城市的项目空置率更高达70%-80%。
这背后会否隐藏着地方债务的“黑洞”?一方面,我们和底特律情况性质不同,底特律破产是因为工业的衰败和人口流失造成的税收枯竭,中国不会出现“底特律破产”。
如何化解地方债务(3篇)
第1篇摘要:地方债务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
随着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已成为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本文从债务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策略与实施路径,旨在为我国地方债务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一、地方债务现状分析1. 债务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地方债务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23年底,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已超过30万亿元。
其中,隐性债务规模庞大,成为债务风险的重要来源。
2. 债务结构不合理我国地方债务以政府债券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为主,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同时,部分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导致债务结构不合理。
3. 债务风险不容忽视随着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地方债务风险逐渐凸显。
一方面,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增大;另一方面,债务风险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策略1. 优化债务结构(1)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券等多种方式融资,降低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2)优化债务期限结构:合理安排债务期限,降低短期债务比例,提高债务期限稳定性。
(3)提高债务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对债务资金使用的监管,确保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发展规划。
2. 强化债务管理(1)完善债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债务管理体制机制,明确债务责任,强化债务风险防控。
(2)加强债务风险评估:定期开展债务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化解潜在风险。
(3)严格债务监管: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管,防止违规举债和资金挪用。
3. 推进财政体制改革(1)调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明确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2)完善税收体系:优化税收结构,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增加财政收入。
(3)推进预算制度改革: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透明度,强化预算约束。
4. 发展实体经济(1)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2)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增强企业还债能力。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现状与出路思考
摘要当前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速膨胀,债务风险凸显。
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已严重影响了本级财政的运转,成为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因素,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通过对地方政府债务形成原因的分析,探究了地方政府债务对地方财政运行的客观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和促进地方财政的发展的措施关键词:地方债务财政发展风险防范目录一、引言 (4)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4)(一)微观层面风险 (4)(二)宏观层面风 (6)三、地方债务成因分析——湖北某区为列 (11)(一))缺乏统一规范的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 (11)(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与财力资源不对等,造成债务累积 (12)(三)政策性因素形成债务 (13)(四)加强债务风险防范制度建设,规范债务管理是化解债务的当务之急 (13)四、化解政府债务的对策措施 (13)五、结论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19)一、引言地方政府债务的急剧累积和迅猛增长,已成为普遍性、全局性的问题,并已严重影响了基层政府的正常运转,恶化了社会信用环境,埋下了巨大的社会危机隐患。
究其根源,既有地方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又有现行体制下事权与财权高度不对称的因素;既有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又有地方“政绩工程”和管理缺位的促动。
要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必须切实做大地方财政“蛋糕”,合理界定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范围,规范财政管理,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防范体系和激励机制。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分类(一)微观层面的风险微观层面的风险是指,债务人(如地方政府及其融资平台),一旦投资项目收益无法清偿债务,可能会产生拖欠,而向其贷款的债权人——包括银行、信托或其他非金融机构乃至个人,便积累不良资产,可能诱发债务危机,并引致一连串的问题。
在衡量微观层面的风险时,应根据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情况进行分析。
若地方政府掌握的资产足以抵消债务,或者未来现金流为正时,其无力偿债的风险是较小的。
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原因与解决途径
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原因与解决途径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从2018年开始,中国政府已经开始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仍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
本文将从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原因和解决途径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原因1.1 地方政府融资模式的不合理性地方政府是通过外部融资来进行项目建设和内部发展的。
但由于与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足,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进行债务融资的行为非常普遍。
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中国政府的地方债务发行和管理不完善,导致地方政府为了筹措项目资金而采取不合规的做法。
1.2 地方政府自负盈亏的任务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会自负盈亏,这意味着地方政府承担了项目建设和收益分配的责任。
地方政府在承担高利贷压力的同时,还要努力地增加地方政府的收入,这就使得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越来越重。
1.3 金融环境紧缩金融环境的紧缩可以限制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进而造成地方政府融资难度加大,投资项目建设受到限制。
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不得不去寻找更高成本的借贷来源,导致贷款利率增加。
二、解决途径2.1 强制调整地方政府融资模型中国政府可以尝试强制调整地方政府融资模型,通过引导地方政府走向健康融资方式。
政府可以建立一个法律框架以保护投资人的权益,采取合规和透明的模式进行借贷交易。
2.2 明确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财政责任,加强财政的协同作用中央政府可以对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管,以确保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不会过重。
同时,应该建立一个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机制以减轻地方政府的压力,使其能够共享国家的财政道路。
2.3 推进政府资产负债率的下降政府资产负债率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机制,其中,减少政府开支、提高政府收入以及建立政府的资产池都能帮助政府资产负债率降低。
解决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中,当前提升政府资产负债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三、结论综上所述,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原因极其复杂,解决途径也需要有系统的理论支撑和科学的政策安排。
应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新思路
应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新思路近年来,由于财税体制改革方案贯彻不彻底,税收收入大部分归入中央财政,造成基层政府税源分散和数量不足,导致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权与事权划分不匹配,地方财政创收能力下降,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增加财力而大量举债,形成地方债务的迅猛增长,积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面临着规模巨大、融资与投资期限错配、信息披露和监管缺失、对土地收入和银行信贷高度依赖等严重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加快发展市政债券、完善制度设计、建立健全债务问责和政绩考核机制、合理调整债务结构等措施,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中的金融风险。
标签:地方债务;金融风险;对策建议2014年6月,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时对我国过度依赖信贷扩张的经济增长模式提出警告,指出地方政府存在借助影子银行的高息贷款进行“借新还旧”来应对偿债压力的行为,积累了大量的金融隐患。
据国家审计署的近期审计,截至2013年6月,我国省、市、县、乡四级地方政府的直接债务达10.89万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36.4%;如果包括或有债务,则地方政府广义债务①高达17.89万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53.2%,政府债务风险基本可控。
但由于时下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未得到明显缓解,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地方政府债务中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笔者结合对近几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对地方债务的现实状况、膨胀原因及蕴含的金融风险进行系统研究,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1.地方政府债务增速较快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我国在2009年实行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财政政策由“稳健”转为“积极”,地方投融资平台在全国遍地开花,地方政府债务迅猛增长,融资规模几乎翻了一倍。
2010年,地方政府债务增速得到了一定控制,但2011、2012年仍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进入2013年,地方政府债务增速有所放缓,但由于基数较大,债务总量控制工作面临形势依然严峻。
如何看待地方债务形势与应对
如何看待地方债务形势与应对地方债务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尤其是在过去的几年,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府举债容易等因素,地方债务问题愈发凸显。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地方债务的形势以及应对措施呢?首先,地方债务问题的形势并不容乐观。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底,我国地方债务总量已经达到了近50万亿元人民币,且呈不断增长趋势。
地方债务问题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债务规模庞大,不容小觑;二是有些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较高,违约风险有所增加。
其次,需要正确认识地方债务问题。
地方债务问题虽然庞大,但并不等同于财政危机。
一方面,地方政府发债主要是为了筹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项目,这是为了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而进行的合理举债。
另一方面,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主要由养老金、教育支出、医疗保障等社会保障支出引起的,这是为了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而进行的正当举债。
然而,地方债务问题也存在一些风险和隐患。
一是一些地方政府债务违约的风险增加。
由于经济下行压力、政府举债容易等原因,一些地方政府在借债过程中存在不合规行为,使得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增加。
二是地方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大规模举债支持投资,加剧了债务的规模和风险,可能对经济增长造成一定的阻碍。
三是地方债务对财政可持续性的挑战。
地方债务的规模一旦过大,将对财政健康发展带来困难,增加财政风险,甚至可能引发财政危机。
针对地方债务问题,应该采取适当应对措施。
一是加强债务管理和监管。
政府要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提高监管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债务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化解。
二是加强地方政府财政体制。
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财政自主权和约束机制,加强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管理。
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减轻对债务的依赖。
三是优化地方债务结构。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领域的投资力度,提高债务的投资效益,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控制债务增长。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与出路思考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与出路思考“ 〔摘要〕地方政府债务的急剧累积和迅猛增长,已成为普遍性、全局性的问题,并已严重影响了基层政府的正常运转,恶化了社会信用环境,埋下了巨大的社会危机隐患。
究其根源,既有地方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又有现行体制下事权与财权高度不对称的因素;既有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又有地方“政绩工程”和管理缺位的促动。
要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必须切实做大地方财政“蛋糕”,合理界定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范围,规范财政管理,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防范体系和激励机制。
〔关键词〕政府债务;风险隐患;财政体制;责任机制地方政府债务的急剧累积和迅猛增长,已成为制约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严重障碍,并潜伏着巨大的债务风险和诚信危机。
正视地方政府债务现状,澄清债务家底,积极寻求有效的化解对策,是贯彻实施“与时俱进,后发赶超”战略,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本文结合对湘中某市的调查,就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与出路谈点粗浅的看法和思考。
一、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风险表现所谓政府债务,是指各级党政群团机关和履行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及公益事业部门直接举借或担保、需以财政收入或拨款为还款来源的各项欠款,但不包括一般竞争性、经营性项目和自行筹资、自行还贷及以自有资产(经营收入)为还款来源的欠款。
(二)几点统计结论。
客观地说,适度的政府债务,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地方政府债务的急剧累积和迅猛增长,潜伏着巨大的债务风险和诚信危机,破坏了地方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
(1)政府债务已成为普遍性、全局性的问题,并呈现失控趋势。
从全市来看,不仅国家、省级贫困县市大量欠债,而且经济基础较好的县市也负债沉重;不仅各级政府举债,而且政府各部门和部分履行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及公益事业部门也随意大量举债;不仅市县政府举债,而且乡镇办事处也普遍举债。
可以说,不少地方和部门的债务举借行为已呈现严重失控状态。
如何突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如何突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的发展和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因此,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逐渐突显。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指地方政府借款无法及时偿还的情况,将会导致借款方面的信用受损,可能会引发金融崩溃和社会不稳定。
如何突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 改善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财政状况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原因,因此,改善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是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关键。
地方政府应该通过合理调整财政支出和收入的结构,控制债务规模和债务融资成本,强化财政管理和预算控制等手段改善财政状况。
2. 规范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规范,包括债务规划、审批、发行、管理和监管等环节。
借贷政策应该更加审慎,严格控制地方政府的借贷规模和债务融资成本,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管和风险防范,以保证借贷风险可控。
3. 推进地方政府的改革和发展地方政府在推进改革和发展中,需增强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完善参与市场竞争的机制和体制。
提高政府的效率和透明度,促进市场的竞争和创新,以及支持社会资本的进入,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地方政府的服务和管理,提升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
4. 推动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优化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是一种反映该政府债务情况的财务报表。
地方政府应该通过积极发展经济、提高资产收益、减少负债等手段,推动优化其资产负债表。
通过优化资产负债表,能够降低财务风险,增强地方政府的信誉和实力。
5. 应对债务危机如果地方政府债务发生危机,则需要进行有效的应对措施。
应对措施可以包括协调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之间关系,加强债务重组和再融资,以及加强风险管控等措施。
总之,要突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从财政状况、债务管理、改革发展、资产负债表优化、应对债务危机等多方面入手。
只有在政策制定和管理实践上取得合理平衡,在改革中保持稳健,才有望有效地突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现状成因和化解对策分析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现状成因和化解对策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当前中国经济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方政府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大量举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提供。
由于一些原因,地方政府债务总额不断攀升,债务风险也在逐渐积累。
理性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和化解对策,对于维护经济金融稳定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融资需求迅速增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地方政府面临着巨大的融资需求。
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民生保障等领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由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有限,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地方政府只能通过举债来筹措资金,从而导致地方政府债务不断攀升。
2. 土地财政依赖过重地方政府财政主要依赖土地出让和转让收入,土地财政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也相当高。
由于土地市场波动较大、政策调整频繁,一旦土地市场出现问题,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将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
3. 基建项目盲目投资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赶发展步伐,盲目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导致项目过多、投资规模过大,同时很多项目也存在盲目扩张、缺乏市场需求等问题,最终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和资金空转。
4. 财政体制改革不彻底过去的财政体制限制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权力和财政自主能力,部分地方政府通过地方融资平台等变相隐性债务方式来规避政策限制,也加大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对策分析1. 完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管理制度为了使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更加规范和透明,应当完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管理制度,明确债券用途,规范债券发行程序,加强对债券资金使用的监管,确保债券的使用符合政策导向和经济发展需求。
2.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测和评估机制,严格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增速,及时发现和化解债务风险隐患,提高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3. 推动土地财政改革加快推进土地财政改革,减少地方政府财政对土地收入的依赖,逐步建立多元化的地方财政收入结构,增加地方政府自有资金和财政收入,减轻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解决之道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解决之道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依靠土地出让财政模式滋生出大量债务,这些债务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隐形债务”体系。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深刻认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严重性。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财政问题,而是影响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大局。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恶劣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严重削弱了地方政府的实际财政能力,影响到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
2. 增加了金融系统风险,特别是金融机构过度参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这些金融机构应对风险的能力有限,风险传递可能会影响到整个金融系统,带来不可控的后果。
3. 严重影响到中国的信用体系和声誉,可能对外部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基于这些原因,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
二、怎样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面对如此庞大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应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下面分别从政策上、市场化手段和法制化手段的角度来阐述解决之道。
1. 从政策上解决政府在解决隐性债务问题时,应考虑到金融风险和财政信誉的平衡,要尽量减少外部因素的影响。
同时,政策的稳定性也需要保证,即便是采取有利于隐性债务偿还的政策,也不能放弃整个经济发展的大方向。
具体做法:- 研究债务置换,逐步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
债务置换指的是将短期债务变为较长期的债务,同时降低负债率,增加政府的还款能力,改善财政风险。
- 强化地方政府财政管理和监督。
建立真正有利于维护经济稳定和政府职责的债务管理与控制制度,防止地方政府恶性竞争和随意追求GDP增长。
2. 从市场化手段解决市场化解决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是推进国内经济改革的一项非常综合的选择。
以市场化手段来解决债务问题,最重要的是利用市场的力量来推动企业自我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帮助它们逐步摆脱困境,还款能力逐步提高,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具体做法:-通过扩大债券市场和低成本融资,提高财政管理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加强财政部门与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 方债 : 出地 方 财政 困境 的积极尝 试 走
赵 慧 , 新青 纪
2 1 1) 7 0 8
( 东农 业 大学 文法 学院 , 东 泰 安 山 山
20 0 9和 2 1 0 0年 中 央政 府宣 布 各 由财 政 部 代 地 方 发 行 20 0 0亿 债 券 , 是 为 了 应 对 突 如 其 来 的 金 融 危 机 , 这 落 实 积 极 财 政 政 策 运 行 中 地 方 政 府 的 资 金 来 源 问题 而 采 取 的 一 项 重 大举 措 , 石 激起 千层 浪 , 一 由此 引 发 了 人们 对
二 、 方 政 府 是 否 应 有 独立 发 债 权 地
、
地 方 政 府 是 否 应该 发 债
对 于地 方 政 府 是 否应 该 有 发 债 权 这 一 问题 , 术 界 学 有 很 大 的 分歧 。 支持 者认 为 赋 予 地 方 发 债 权 , 会 解 决 将 解 决地 方政 府 的现 有 财 政 困难 , 反 对 者 则 担 心 , 而 一旦 赋 予 地 方 发债 权 , 则会 使地 方 财 政 更 加 难 以控 制 , 至 引 发 甚 地 方 政 府破 产 。对 于 此 , 者 认 为 , 果 没 有 好 的监 督 机 笔 如 制 和偿 债 机 制 , 地方 发 债 使 得 地 方 财 政 更 加 恶 化 是 不 可 避 免 的 , 这是 体制 的原 因 . 不 是 地 方 政 府 发 债 本 身 所 但 并 导 致 的 , 能 因 噎废 食 。事 实 上 , 予 地 方 发 债 权 对 于 解 不 赋 决 地 方 政 府 现 有 的 财 政 问题 有 着 积 极 的 作政 困难 。 我 国 现 行 的 财 政 体 制 .
采 取 的 是 财 权 重 心 上 移 而 事 权 重 心 下 压 的 模 式 , 级 地 各
方 政 府 拥 有 约 4 %的 财政 收 人 , 却 负担 大概 6 %的财 O 但 O 政 支 出 , 其 是 省 以 下 地 方政 府 间这 种 现 象 尤 为严 重 , 尤 虽 然 中 央 财 政 近 年来 加 大 了 对 下 的转 移 支 付 规 模 , 省 对 但 下 的 转 移 支 付 规 模偏 小 , 力度 不 够 , 就 使 得 越 往 基层 政 这 府 财 政 越 困难 , 至 有 的 县 乡 政 府 沦 为 “ 饭 财 政 ” 甚 吃 。而 赋 予其 发 债 权 无 异 于 给饥 渴 的 地 方 政 府 带 来 了 一 股 甘 露 , 以在 一 定 程 度 上缓 解 地 方 的 财 政 危 机 , 可 当然 这 也 是 这 次地 方 债 放 行 的最 重 要 的 原 因 。 2 有 利 于 带动 公 共 投 资 , 决 政 府 “ 位 ” 题 。 由 . 解 缺 问 于 目前 地 方 政 府 的 财 政 缺 口较 大 , 致 我 国 公 共 投 资存 导 在 不 足 , 府 “ 位 ” 象 严 重 。而 赋 予 地 方 发 债 权 不 仅 政 缺 现 能 增 加 政 府 公 共 投 资 , 动 就 业 和 促进 消 费 , 而 拉 动 经 带 进 济 增 长 , 且在 发债 时 就 可 以 严 格 规定 债 务 资 金 的 用途 . 而 以合 理 引导 资 金 的 流 向 , 定 程 度 上 解 决 政 府 “ 位 ” 一 缺 问
第 l 7卷第 2期
21 0 0年 6月
泰 山 乡 镇 企 业 职 工 大学 学 报
V L t O 2 O . N . 7
J R A F T IHA O OU N L O A S N T WN HI N E P I E WO KE S U I E ST J n 0 0 S PE T R R S R R ’ N V R I Y u .2 1
虽 然 拥 有发 债 权 对 于地 方 政 府 来 说 有 着 积 极 的 作 用 , 是 让 地 方 独 立 发 债 呢还 是 采 取 现 有 的 中 央 代 发 的 但 方 式 更 有 效 呢 ?事 实 上 , 次 财 政 部 代 地 方 发 行 债 券 的 此 方 式 不 过 是 中央 政 府 一 个 无 奈 之举 。为 了应 对 突 如其 来 的金 融 危 机 , 央 政 府 实施 了积 极 的 财 政政 策 , 了 刺 激 中 为 经 济 增 长 . 要 地 方 政府 提 供 大 量 的 配 套资 金 , 对 本 已 需 这 捉 襟 见 肘 的 地 方 财 政 而 言 无 异 于雪 上 加 霜 , 即 使 如 此 , 但 中 央 政 府 却 无 法 放 心 的 赋 予其 独 立 的 发 债权 。一 方 面 是 因 为 我 国 现 行 法 律 规 定 地 方 政 府 不 允 许 发 行 公 债 , 更 但 重要 的一 个 原 因 是 地 方 政 府 现 有 的 巨 额 隐 性 债 务 使 得 地 方政 府 的 偿债 能 力 大 打 折 扣 , 且 地 方 政府 在 债 务 的 并
由 来 已 久 的 地方 债 问题 的 热 议 。
一
模 的 有 效 控 制 。 而 让 地 方 债务 公 开 的方 式 就 是 让 地 方 政 府 独 立 地 发 行 公 债 , 强 调 的 是 , 并 不会 使 地 方 政 府 的 要 这 财 政 风 险 增 加 , 只是 将 其 转换 了一 种 表 现 形 式 , 原 先 而 把 的 “ 性 ” 务 变 成 了 “ 性 ” 直 接 的 债 务 , 这 种 直 接 隐 债 显 而 在 债 务状 态 下 , 府 对 自 己的 债务 有 着 更 清 楚 的认 识 , 且 政 并 会 受 到债 券 认 购 者 的 种 种 监 督 , 显 然 更 有 利 于 财 政 风 这 险的防范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