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频域设计法设计滞后超前装置(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姓名:***__________ 学号: **********______ 班级: 13电气 1班______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2015年9月目录一、设计目的 (3)二、设计任务 (3)三、具体要求 (4)四、设计原理概述 (4)4.1校正方式的选择 (4)4.2集中串联校正简述 (5)4.2.1串联超前校正 (5)4.2.2串联滞后校正 (5)4.2.3串联滞后-超前校正 (5)4.2.4串联校正装置的一般性设计步骤 (5)五、设计方案及分析 (6)5.1高阶系统的频域分析 (6)5.1.1 原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及阶跃响应 (7)5.1.2使用Simulink观察系统性能 (9)5.1.3 搭建模拟实际电路 (10)5.1.4 对原系统的性能分析 (12)5.2校正方案确定与校正结果分析 (13)5.2.1 采用串联超前网络进行系统校正 (13)5.2.3 采用串联滞后—超前网络系统进行校正 (18)5.2.4 使用EWB搭建校正后模拟实际电路 (23)六、总结 (26)一、设计目的1.通过课程设计熟悉频域法分析系统的方法原理2.通过课程设计掌握滞后—超前校正作用与原理3.通过在实际电路中校正设计的运用,理解系统校正在实际中的意义二、设计任务 控制系统为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1025.0)(11.0()(++=s s s K s G ,设计滞后-超前串联校正装置,使系统满足下列性能指标:1、开环增益100K ≥2、超调量30%p σ<3、调整时间0.5s t s<三、具体要求1、要求分别用手工设计方法和计算机编程设计方法设计校正装置,可以是多个;2、其次根据设计结果,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3、并利用线性组件(运算放大器、电阻、电容等)构成各种环节,在模拟装置上进行实验调试,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
课程设计-用MATLAB进行控制系统的滞后-超前校正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 专业班级: 自动化0805 指导教师: ***** 工作单位: 自动化学院题 目: 用MATLAB 进行控制系统的滞后-超前校正设计 初始条件:已知一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2)(1()(++=s s s K s G 要求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110-≥S K v , 45≥γ。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 MATLAB 作出满足初始条件的最小K 值的系统伯德图,计算系统的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
2、前向通路中插入一相位滞后-超前校正,确定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
3、用MATLAB 画出未校正和已校正系统的根轨迹。
4、用Matlab 对校正前后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画出阶跃响应曲线,计算其时域性能指标。
5、课程设计说明书中要求写清楚计算分析的过程,列出MATLAB 程序和MATLAB 输出。
说明书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准书写。
时间安排: 任务时间(天) 审题、查阅相关资料2 分析、计算3 编写程序2 撰写报告2 论文答辩 1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MATLAB是一个包含大量计算算法的集合。
其拥有600多个工程中要用到的数学运算函数,可以方便的实现用户所需的各种计算功能。
函数中所使用的算法都是科研和工程计算中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前经过了各种优化和容错处理。
在通常情况下,可以用它来代替底层编程语言,如C和C++。
在计算要求相同的情况下,使用MA TLAB的编程工作量会大大减少。
MATLAB的这些函数集包括从最简单最基本的函数到诸如矩阵,特征向量、快速傅立叶变换的复杂函数。
函数所能解决的问题其大致包括矩阵运算和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微分方程及偏微分方程的组的求解、符号运算、傅立叶变换和数据的统计分析、工程中的优化问题、稀疏矩阵运算、复数的各种运算、三角函数和其他初等数学运算、多维数组操作以及建模动态仿真等。
自控原理超前滞后校正
定常系统的频率法超前校正1问题描述用频率法对系统进行校正,是利用超前校正网络的相位超前特性来增大系统的相位裕量,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致使闭环系统的频带扩展,以达到改善系统暂态响应的目的。
但系统频带的加宽也会带来一定的噪声干扰,为了系统具有满意的动态性能,高频段要求幅值迅速衰减,以减少噪声影响。
2设计过程和步骤2.1题目 已知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设计超前校正装置,使校正后系统满足:2.2计算校正传递函数(1)根据稳态误差的要求,确定系统的开环增益K则解得100k =(2)由于开环增益100k =,在MATLAB 中输入以下命令:z=[ ] ;p=[0,-10,-100];k=100000;[num,den]=zp2tf(z,p,k);[mag,phase,w]=bode(num,den);margin(mag,phase,w);则可得未校正系统的伯德图如图1所示:图1 校正前系统的伯德图由图中可以看出相位裕量角为061.1(3)谐振峰值为%0.161 1.250.4r M σ-=+=, 给定系统的相位裕量值1arcsin()53.1301r M γ==,由于未校正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在剪切频率处的斜率为40/db dec -,一般取005~10ε=,在这里取为10,超前校正装置应提供的相位超前量φ,即:5201.611061.11301.531=+-=+-==εγγφφmε是用于补偿因超前装置的引入,使系统的剪切频率增大而增加的相角迟后量。
(4)根据所确定的最大相位超前角m φ,按下式计算相应的α(5)计算校正装置在m w 处的幅值110log α。
由于校正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图,求得其幅值为110log α-处的频率,该频率m φ就是校正后系统的开环剪切频率c w ,即76.80==m c ωω(6)确定校正网络的转折频率和1ω、2ω4946.200644.076.8011=⨯===αωωm T ,(7)画出校正后系统的伯德图,并验算相应的相位裕量是否满足要求?如果不满足,则改变ε值,从步骤(3)开始重新进行计算。
自动控制原理MATLAB课程设计--滞后-超前校正
滞后-超前校正——课程设计一、设计目的:1. 了解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
2. 掌握对系统进行稳定性的分析、稳态误差分析以及动态特性分析的方法。
3. 掌握利用MATLAB 对控制理论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技能。
4.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与要求:设计内容:1. 阅读有关资料。
2. 对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稳态误差分析以及动态特性分析。
3. 绘制根轨迹图、Bode 图、Nyquist 图。
4. 设计校正系统,满足工作要求。
设计条件:1、被控制对象的传递函数是m m 1m 2012mn sn 1n 2012nb s b s b s b ()a s a a s a G S ----+++⋯+=+++⋯+(n≥m)2、参数a0,a1,a2,...an和b0,b1,b2,...bm因小组而异。
设计要求:1. 能用MATLAB 解复杂的自动控制理论题目。
2. 能用MATLAB 设计控制系统以满足具体的性能指标。
3. 能灵活应用MATLAB 的CONTROL SYSTEM 工具箱和SIMULINK 仿真软件,分析系统的性能。
三、设计步骤:1、自学MATLAB软件的基本知识,包括MATLAB的基本操作命令。
控制系统工具箱的用法等,并上机实验。
2、基于MALAB用频率法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设计,使其满足给定的领域性能指标。
要求程序执行的结果中有校正装置传递函数和校正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校正装置的参数T,α等的值。
已知开环传递函数为G(S)= 0(2)(40)k s s s ++,使用频率法设计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装置,使系统的相角裕度大于等于40°,静态速度误差系数等于20。
校正前根据上式可化简G(S)= 00.0125(0.51)(0.0251)k s s s ++,所以公式G(S)=20(0.51)(0.0251)s s s ++,所以=1,则c w = 6.1310,相角裕度γ为9.3528。
利用MATLAB对一单位反馈系统进行滞后和超前校正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摘要MATLAB是一个包含大量计算算法的集合。
其拥有600多个工程中要用到的数学运算函数,可以方便的实现用户所需的各种计算功能。
函数中所使用的算法都是科研和工程计算中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前经过了各种优化和容错处理。
在通常情况下,可以用它来代替底层编程语言,如C和C++。
在计算要求相同的情况下,使用MATLAB的编程工作量会大大减少。
MATLAB的这些函数集包括从最简单最基本的函数到诸如矩阵,特征向量、快速傅立叶变换的复杂函数。
函数所能解决的问题其大致包括矩阵运算和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微分方程及偏微分方程的组的求解、符号运算、傅立叶变换和数据的统计分析、工程中的优化问题、稀疏矩阵运算、复数的各种运算、三角函数和其他初等数学运算、多维数组操作以及建模动态仿真等。
此次课程设计就是利用MATLAB对一单位反馈系统进行滞后和超前校正。
通过运用MATLAB的相关功能,绘制系统校正前后的伯德图、奈氏曲线和阶跃响应曲线,并计算校正后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
关键字:超前和滞后校正 MATLAB 伯德图时域性能指标目录1系统超前校正环节的设计 (1)1.1运用MATLAB编程求校正前系统的相角裕度 (1)1.2计算超前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 (1)1.3计算超前校正后系统的相角裕度 (2)1.4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奈奎斯特曲线 (3)1.5画出超前校正前后系统的波特图 (4)2系统滞后校正环节的设计 (5)2.1求出最大滞后角 (5)2.2计算滞后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 (5)2.3计算滞后校正后系统的相角裕度 (6)2.4系统校正前后的奈奎斯特曲线 (7)2.5滞后校正前后系统的波特图 (8)3.1校正前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9)3.2超前校正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10)3.3超前校正后系统动态性能分析 (11)3.4滞后校正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12)3.5滞后校正后系统动态性能分析 (13)4 无源超前校正和无源滞后校正的原理 (13)4.1无源超前校正的原理 (13)4.2 无源滞后网络校正的原理 (15)5 心得体会 (15)参考文献 (16)温度控制系统校正环节设计在现代的科学技术的众多领域中,自动控制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控制工程(自动控制)超前校正与滞后校正
例:
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K G0 ( s ) = s ( s + 1) 设计指标: 设计指标: 系统在单位速度输入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1)系统在单位速度输入作用下的稳态误差≤0.1 ; 开环系统截止频率ω (2)开环系统截止频率ωc"≥4.4rad/s ; 相位裕量γ"≥45 γ"≥45° (3)相位裕量γ"≥45°; 幅值裕量h"≥10dB (4)幅值裕量h"≥10dB ; 试设计串联无源校正装置。 试设计串联无源校正装置。
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例: K
G0 ( s 计指标: 设计指标: 校正后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 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 (1)校正后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30 ; 开环系统截止频率 截止频率ω (2)开环系统截止频率ωc"≥2.3rad/s ; 相位裕量γ ≥40° (3)相位裕量γ"≥40°; 幅值裕量h (4)幅值裕量h"≥10dB ; 试设计串联校正装置。 试设计串联校正装置。
αTs + 1
ω
γ'
γ ''
验证已校正系统的相角 4)验证已校正系统的相角 裕度和幅值裕度是否满 足要求
G ( s ) = G0 ( s )Gc ( s )
= 10(0.456s + 1) s( s + 1)(0.114 s + 1)
L(ω )(dB )
ωc ' = 3.16rad / s
40 20 0
[-20]
ωc' '
10
G (s) c
自控课设滞后超前矫正
目录1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分析 (1)1.1比例环节--1 (1)1.2积分环节--1/S (1)1.3惯性环节--1/(6s+1) (1)1.4延迟环节--e-1.5s (2)1.5开环传递函数--Gp(s) (2)2 利用Matlab分析传递函数 (3)2.1绘制根轨迹图 (3)2.2绘制伯德图 (3)2.3绘制奈奎斯特图 (4)2.4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的计算 (5)2.4.1计算相角裕度 (5)2.4.2计算幅值裕度 (5)3设计滞后超前校正装置 (6)3.1无源滞后—超前校正装置 (6)3.2确定校正函数 (6)3.2.2检验相角裕度 (7)3.2.3绘制校正后的系统传递函数的对数坐标图 (7)3.3校正装置参数设置 (9)4校正后系统的仿真以及其阶跃响应曲线 (10)4.1仿真校正前的系统 (10)4.2仿真校正后的系统 (10)结束语 (12)参考文献 (13)摘要自动控制理论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
它的发展初期,是以反馈理论为基础的自动调节原理,并主要用于工业控制。
根据被控对象及给定的技术指标要求设计自动控制系统,但由于控制对象和控制器的基本组成部分构成的反馈控制系统性能一般比较差,所以在设计中要对系统进行校正使其有良好的性能。
本次课程设计通过对高阶系统传递函数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计算系统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参数。
并通过根轨迹图、伯德图和nyquist图,分析系统的状态、截止频率、幅值裕度和相角裕度。
本文是利用《自动控制原理》中所学的知识,结合课外学习的知识,对温度控制系统进行滞后超前校正使其满足相应的条件,并计算分析其相关特性。
关键字:控制系统传递函数频域分析相角裕度滞后超前校正1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分析1.1比例环节--1系统传递函数G p(s)的比例环节为1,它的基本特性如下:比例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s)=1,频率特性为:G(jw)=1;幅值特性为:A(w)=|G(jw)|=1,相频特性为:ϕ(w)=∠G(jw)=0°;对数幅频特性为:L(w)=20lgA(w)=20lg1=0,对数相频特性为:ϕ(w)=0°;对数幅频特性L(w)是w轴线。
自动控制原理串联滞后校正装置课程设计
自动控制原理串联滞后校正装置课程设计“自控原理课程设计”参考设计流程一、理论分析设计1、确定原系统数学模型;当开关S断开时,求原模拟电路的开环传递函数个G(s)。
c);ω(γc、ω2、绘制原系统对数频率特性,确定原系统性能:3、确定校正装置传递函数Gc(s),并验算设计结果;设超前校正装置传递函数为:,rd>1),则:'cω处的对数幅值为L('cωm,原系统在ω='cω若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由此得:由,得时间常数T为:4、在同一坐标系里,绘制校正前、后、校正装置对数频率特性;二、Matlab仿真设计(串联超前校正仿真设计过程)注意:下述仿真设计过程仅供参考,本设计与此有所不同。
利用Matlab进行仿真设计(校正),就是借助Matlab 相关语句进行上述运算,完成以下任务:①确定校正装置;②绘制校正前、后、校正装置对数频率特性;③确定校正后性能指标。
从而达到利用Matlab辅助分析设计的目的。
例:已知单位反馈线性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450,幅值裕量h≥10dB,利用Matlab进行串联超前校正。
'γ≥7.5弧度/秒,相位裕量'cω要求系统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作用时,开环截止频率c)]、幅值裕量Gmω(γ1、绘制原系统对数频率特性,并求原系统幅值穿越频率wc、相位穿越频率wj、相位裕量Pm[即num=[20];den=[1,1,0];G=tf(num,den); %求原系统传递函数bode(G); %绘制原系统对数频率特性margin(G); %求原系统相位裕度、幅值裕度、截止频率[Gm,Pm,wj,wc]=margin(G);grid; %绘制网格线(该条指令可有可无)原系统伯德图如图1所示,其截止频率、相位裕量、幅值裕量从图中可见。
另外,在MATLAB Workspace下,也可得到此值。
由于截止频率和相位裕量都小于要求值,故采用串联超前校正较为合适。
滞后超前校正控制器的设计.doc
滞后超前校正控制器的设计。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报告主题:滞后-超前校正控制器设计名称:胡志峰学生编号: 100230105 XXXX 7月12日《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作业学生编号100230105 1002301班胡志峰导师任谦主题滞后-超前校正控制器设计时间XXXX 7月5日至7月12日XXXX共需完成1周的设计任务:设置单元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采用模拟设计方法设计滞后-将单元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设为,采用模拟设计方法设计滞后:(1)时间到时,稳态误差不大于1/126;(2)开环系统截止频率rad/s;(3)相位裕量。
方案设计:1.完成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2.选择元件并完成电路设计。
控制器采用MCS- (2)开环系统截止频率RAD/S;(3)相位裕量。
方案设计:1.完成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2.选择元件并完成电路设计。
控制器采用单片机:1。
控制系统的仿真和设计步骤应包括数字控制器的性能曲线、采样周期的选择、脉冲传递函数和差分方程。
2.元件选择、电路设计和Protel原理图;3.带有详细注释的软件流程图和源程序;4.设计总结和经验;5.列出参考资料。
讲师签名:系主任(教研室)签字:7月5日,XXXX首先,实验目的被延迟了-2。
元件选择、电路设计,并绘制Protel 原理图;3.带有详细注释的软件流程图和源程序;4.设计总结和经验;5.列出参考资料。
讲师签名:系主任(教研室)签字:7月5日,XXXX(1)实验完成滞后:(1)当时间合适时,稳态误差不超过1/126;(2)开环系统截止频率rad/s;(3)相位裕量。
第四,实验4.1的具体步骤相位滞后超前校正控制器的连续设计校正方案主要包括串联校正、并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前馈校正。
有两种主要方法来确定校准装置的结构和参数:分析和综合。
根据待校正系统的性能和给定的性能指标,分析方法首先选择合适的校正环节结构,然后利用校正方法确定校正环节的参数。
用解析法进行串联校正时,校正环节的结构通常采用超前校正、滞后校正和滞后-(2)开环系统截止频率rad/s;(3)相位裕量。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__频率法设计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装置
目录一、设计任务.......................................... .. .. (1)二、设计要求.......................................... .. (1)三、设计步骤 (1)1.未校正前系统的性能分析 (1)1.1开环增益K (1)1.2校正前系统的各种波形图 (2)1.3由图可知校正前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 (4)1.4特征根 (4)1.5判断系统稳定性 (5)1.6分析三种曲线的关系 (5)1.7求出系统校正前动态性能指标及稳态误差 (5)1.8绘制系统校正前的根轨迹图 (5)1.9绘制系统校正前的Nyquist图 (6)2.校正后的系统的性能分析 (7)2.1滞后超前校正 (7)2.2校正后系统的各种波形图 (8)2.3由图可知校正后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 (10)2.4特征根 (11)2.5判断系统稳定性 (11)2.6分析三种曲线的关系 (11)2.7求出系统校正后动态性能指标及稳态误差 (11)2.8绘制系统校正后的根轨迹图和Nyquist图 (11)四、心得体会....................................... .. .. (13)五、主要参考文献......................................... .. (13)一、 设计任务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0()(0.11)(0.011)K G S S S S =++,试用频率法设计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装置。
(1)使系统的相位裕度045γ>(2)静态速度误差系数250/v K rad s ≥ (3)幅值穿越频率30/C rad s ω≥二、设计要求(1)首先,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校正方式对原系统进行校正,使其满足工作要求。
要求程序执行的结果中有校正装置传递函数和校正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校正装置的参数T ,α等的值。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串联超前滞后校正装置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目的(1)掌握控制系统设计与校正的步骤和方法。
(2)掌握对控制系统相角裕度、稳态误差、剪切频率、相角穿越频率以及增益裕度的求取方法。
(3)掌握利用Matlab对控制系统分析的技能。
熟悉MATLAB这一解决具体工程问题的标准软件,能熟练地应用MATLAB软件解决控制理论中的复杂和工程实际问题,并给以后的模糊控制理论、最优控制理论和多变量控制理论等奠定基础。
(4)提高控制系统设计和分析能力。
(5)所谓校正就是在系统不可变部分的基础上,加入适当的校正元部件,使系统满足给定的性能指标。
校正方案主要有串联校正、并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前馈校正。
确定校正装置的结构和参数的方法主要有两类,分析法和综合法。
分析法是针对被校正系统的性能和给定的性能指标,首先选择合适的校正环节的结构,然后用校正方法确定校正环节的参数。
在用分析法进行串联校正时,校正环节的结构通常采用超前校正、滞后校正和滞后-超前校正这三种类型。
超前校正通常可以改善控制系统的快速性和超调量,但增加了带宽,而滞后校正可以改善超调量及相对稳定度,但往往会因带宽减小而使快速性下降。
滞后-超前校正兼用两者优点,并在结构设计时设法限制它们的缺点。
二、设计要求(姬松)1.前期基础知识,主要包括MATLAB系统要素,MATLAB语言的变量与语句,MATLAB的矩阵和矩阵元素,数值输入与输出格式,MATLAB系统工作空间信息,以及MATLAB的在线帮助功能等。
2.控制系统模型,主要包括模型建立、模型变换、模型简化,Laplace变换等等。
3.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主要包括系统的各种响应、性能指标的获取、零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高阶系统的近似研究,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的求取。
4.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主要包括多回路系统的根轨迹、零度根轨迹、纯迟延系统根轨迹和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5.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主要包括系统Bode 图、Nyquist 图、稳定性判据和系统的频域响应。
握采用频率法设计超前校正装置
初始条件: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模型为:)2)(10(40)(0++=s s s s G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 掌握采用频率法设计超前校正装置的具体步骤;(2) 设计超前校正环节,使其校正后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6v K ≥,相角裕度大于︒48;(3) 采用Matlab 工具进行分析设计,并绘制校正前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开环Bode 图和Nyquist 图;(4) 分析比较采用校正前后的Bode 图和Nyquist 图,说明其对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
总结频率法校正的优缺点及其适应条件;(5) 对上述任务写出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写清楚分析计算的过程,并包含Matlab 源程序或Simulink 仿真模型,说明书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准书写。
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目录摘要1串联超前(微分)校正 (2)1.1RC超前网络 (2)1.2串联超前校正 (3)2控制系统校正前分析 (4)2.1用MATLAB做出校正前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伯德图和奈奎斯特图 (4)2.1.1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4)2.1.2校正前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4)2.1.4校正前系统的奈奎斯特图 (6)2.2稳态误差分析 (6)3控制系统超前校正分析设计 (7)3.1串联超前校正原理分析 (7)3.2理论计算 (8)3.3采用MATLAB工具进行串联超前校正设计 (9)3.3.1利用MATLAB进行超前校正设计的程序 (9)3.3.2利用MATLAB工具设计超前校正结果 (11)3.3.2.1校正环节传递函数及校正后系统传递函数 (11)4控制系统校正前后的对比 (15)4.1控制系统校正前后的阶跃响应曲线、伯德图和奈奎斯特图对比 (15)4.1.1系统校正前后单位阶跃曲线对比及分析 (15)4.1.2系统校正前后伯德图与奈奎斯特图对比 (16)5频率法校正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18)5.1频率法超前校正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18)5.1.1频率法超前校正的优缺点: (18)5.1.2频率法超前校正的适用条件: (18)5.2频率法校正的其他情况 (18)5.3频率法校正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19)6 课程设计总结 (20)参考文献 (21)摘要自动控制理论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第1组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0()(0.051)(0.11)K G S S S S =++,试用频率法设计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装置使系统的速度误差系数150v K s -≥,相位裕度为00402γ=±,剪切频率(100.5)c rad s ω=±。
第2组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02K G(S)S (0.2S 1)=+,试用频率法设计串联超前校正装置,使系统的相角裕量035γ≥,静态加速度误差系数aK 10= 第3组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0K G(S)S(S 2)(S 40)=++,试用频率法设计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装置,使系统的相角裕量040γ≥,静态速度误差系数1v K 20s -=第4组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0()11(1)(1)26K G S S S S =++,试用频率法设计串联滞后校正装置,使系统的相位裕度为00402γ=±,增益裕度不低于10dB ,静态速度误差系数1v K 7s -=,剪切频率不低于1rad s第5组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0()(0.11)(0.011)K G S S S S =++,试用频率法设计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装置,使系统的相位裕度045γ>,静态速度误差系数250/v K rad s ≥, 幅值穿越频率30/C rad s ω≥第6组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0K G(S)S(0.0625S 1)(0.2S 1)=++, 试用频率法设计串联滞后校正装置,使系统的相位裕度050γ=,静态速度误差系数1v K 40s -=,增益欲度30—40dB 。
第7组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26()(46)G S S S S =++,试用频率法设计串联滞后校正装置使系统的速度误差系数1v K ≥,相位裕度为00402γ=±,剪切频率0.090.01c rad s ω=±。
连续定常系统的频率法迟后超前校正项目计划书
连续定常系统的频率法迟后超前校正计划书一、目的(1)掌握用频率特性法分析自动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的方法; (2)研究串联迟后-超前校正装置对系统的校正作用;(3)设计给定系统的迟后-超前校正环节,并用仿真技术验证校正环节的正确性。
(4)设计给定系统的迟后-超前校正环节,并模拟实验验证校正环节的正确性。
二、问题描述2.1 题目要求已知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05S 10.5S S KS G 0++=K=100设计迟后—超前校正装置,使校正后系统满足:%25%s 5s 100K 1-1V ≤≥=-σω,,C2.2 用频率法对系统进行串联迟后—超前校正的一般步骤(1)根据系统稳态精度要求,确定系统的开环增益K ,绘制未校正系统的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
(2)根据给定的设计指标,确定并绘制期望开环对数幅频特性。
; (3)由期望的对数幅频特性减去未补偿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两者之差是串联校正装置的对数幅频特性,进而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表达式。
(4)验证校正后系统是否满足性能指标要求。
典型形式的期望对数幅频特性的求法如下:(1)根据对系统型别ν及开环增益K (或稳态误差)要求,绘制期望特性的低频段。
(2)根据对系统相角裕度γ、中频区宽度h 、中频区特性上下限转折频率2ω与3ω要求绘制期望特性的中频段,使其通过剪切频率C ω,并取中频区特性的斜率为dec dB 20-,以确保具有足够的相角裕度。
(3)绘制期望特性低、中频段之间的衔接频段,其斜率一般与前、后频段相差20/dB dec -,否则对期望特性的性能有较大影响。
(4)根据对系统增益裕量及抑制高频噪声的要求,绘制期望特性的高频段。
通常,为使校正装置比较简单,以便于实现,一般使期望特性的高频段斜率与未校正系统的高频段斜率一致,或完全重合。
(5)绘制期望特性的中、高频段之间的衔接频段,其斜率一般取40/dB dec -。
相位迟后-超前网络的传递函数为:2112(1)(1)()(1)(1)c T j T j G j T T j j ωωωβωωβ++=++ 相位迟后-超前校正网络的伯德图如图1为:φ图1 迟后-超前校正网络的Bode 图三、设计过程和步骤3.1 确定开环增益K根据给定静态误差系数的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 。
频域法滞后超前校正任务书
频域法滞后超前校正任务书介绍频域法滞后超前校正是一种常用于信号处理和控制系统中的技术。
通过对信号在频域上的分析,可以对信号进行滞后或超前校正,以达到信号调节和优化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频域法滞后超前校正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原理频域法滞后超前校正的原理是基于信号在频域上的特征。
信号可以通过傅里叶变换将其表示为频域上的幅度和相位信息。
在信号处理和控制系统中,我们常常需要调节信号的相位和幅度来实现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优化。
方法频域法滞后超前校正有多种方法,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1. 增益校正法增益校正法是一种通过调整幅度来校正信号的方法。
通过频域分析,可以确定信号在不同频率上的增益特性。
对于需要增加信号幅度的情况,可以通过增加系统的增益来实现。
而对于需要降低信号幅度的情况,则可以通过减小系统的增益来实现。
增益校正法在控制系统中经常被使用,例如PID控制器中的增益调节。
2. 相位校正法相位校正法是一种通过调整相位来校正信号的方法。
信号的相位与信号在频域上的延迟有关。
在频域分析中,可以确定信号在不同频率上的相位特性。
通过改变信号的相位,可以实现信号的滞后或超前校正。
相位校正法在信号处理和通信系统中广泛应用,例如音频处理中的相移校正。
3. 混合校正法混合校正法是一种将增益和相位校正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频域分析,可以确定信号在不同频率上的增益和相位特性。
根据信号调节的需求,可以在不同频率范围内采用不同的校正方法。
混合校正法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被使用,例如音频系统中的均衡器。
应用频域法滞后超前校正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和控制系统中,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音频系统校正在音频系统中,频域法滞后超前校正常常被用于音频信号的均衡和优化。
通过对音频信号在频域上的分析,并根据音频系统的特性和需求,可以对信号的幅度和相位进行调节,以实现声音的更好的效果和逼真性。
2. 控制系统优化在控制系统中,频域法滞后超前校正可以用于调节控制器的增益和相位,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自动控制原理超前校正课程设计
目录一.设计题目二. 设计报告正文2.1 设计思路 (2)2.2根据稳态误差要求,确定K的值 (2)2.3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的结构图 (3)2.4计算待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 (3)2.5校正后的系统传递函数 (3)2.6验证已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 (4)三. 实现与验证编程 (4)3.1制出待校正系统的bode图和单位阶跃响应 (4)3.2算未校正系统的幅值裕量和相位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前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及伯德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算校正后系统的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校正前后的Bode图 (10)四. 设计总结参考文献 (10)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一.设计题目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s s K s G用相应的频率域校正方法对系统进行校正设计,使系统满足如下动态和静态性能:(1) 相角裕度045≥γ;(2) (2) 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为1.0=sse ; (3) 系统的剪切频率小于7.5rad/s 。
要求:(1) 分析设计要求,说明校正的设计思路(超前校正,滞后校正或滞后-超前校正);(2) 详细设计(包括的图形有:校正结构图,校正前系统的Bode 图,校正装置的Bode 图,校正后系统的Bode 图);(3) 用MATLAB 编程代码及运行结果(包括图形、运算结果);(4) 校正前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图。
二、设计报告正文2.1设计思路超前校正装置具有相位超前作用,它可以补偿原系统过大的滞后相角,从而增加系统的相角裕度和带宽,提高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超前校正通常用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在系统的稳态性能较好而动态性能较差时,采用超前校正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
滞后超前校正控制器设计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报告题目: 滞后-超前校正控制器设计姓名: 胡志峰学号: 1002301052013年7月12日《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签字:系(教研室)主任签字:2013年7 月5 日一、实验目的完成滞后 - 超前校正控制器设计二、实验要求熟练掌握 MATLAB 设计仿真滞后-超前校正控制器、运用Protel 设计控制器硬件电路图,以及运用MCS-51单片机C 或汇编语言完成控制器软件程序编程。
三、设计任务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60)(110()(0++=ss s K s G ,采用模拟设计法设计滞后-超前校正数字控制器,使校正后的系统满足如下指标: (1) 当t r = 时,稳态误差不大于1/126; (2) 开环系统截止频率 20≥c ω rad/s ; (3) 相位裕度o 35≥γ 。
四、 实验具体步骤4.1 相位滞后超前校正控制器的连续设计校正方案主要有串联校正、并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前馈校正。
确定校正装置的结构和参数的方法主要有两类:分析法和综合法。
分析法是针对被校正系统的性能和给定的性能指标,首先选择合适的校正环节的结构,然后用校正方法确定校正环节的参数。
在用分析法进行串联校正时,校正环节的结构通常采用超前校正、滞后校正和滞后-超前校正这三种类型。
超前校正的作用在于提高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和响应的快速性,滞后校正的主要作用是在不影响系统暂态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低频段的增益,改善系统的稳态特性,而滞后超前校正环节则可以同时改善系统的暂态特性和稳态特性。
这种校正的实质是综合利用了滞后和超前校正的各自特点,利用其超前部分改善暂态特性,而利用滞后部分改善稳态特性,两者各司其职,相辅相成。
(1)调整开环增益 K,使其满足稳态误差不大于1/126;00lim (s)126v s K s G K →=== (1)按求得的开环增益 K=126 绘制 Bode 图4-1所示:图4-1 校正前系统Bode 图图4-2 校正前系统阶跃响应图由图可知:未校正系统的 剪切频率: 032.5/c rad s ω= 相角裕度:011.4γ=-︒ 幅值裕度: 5.120g K dB =-< 相位裕度:24.5/g rad s ω=以上计算以及仿真结果可知,系统不稳定,需要进行校正,由于0c ω附近频段内0(s)G 的对数幅频渐近线以 -40dB/dec 穿过 0dB 线,只加一个超前校正网络其相角超前量有可能不足以满足相位裕度的要求 , 可以设想如果让中频段(0c ω附近)衰减,再由超前校正发挥作用,则有可能满足指标要求,而中频段衰减正好可以用滞后校正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一 摘要
用频域设计法设计一滞后—超前装置,使校正后的某一单位反馈系统满足一定的单位斜坡信号作用下的速度误差系数,校正后相位裕量,时域性能指标超调量和调整时间.
关键字:超前 滞后 校正 滞后-超前校正 二
设计过程
1 设计要求
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00
()(1)(4)
K G s s s s =
++ ,校正后系统满足以下指标:单位斜坡
信号作用下速度误差系数Kv=10s 1
-; 校正后相位裕量40。
≥γ,时域性能指标超调量M ﹪≤30﹪,调整时间s t s 6≤;S t p 2≤ 。
2
设计过程
根据单位斜坡信号作用下速度误差系数
s
K
r
1
10-=可以得到
400
=k
,所以
)
125.0)(1(10
)(0++=
s s s s G
绘出系统未校正时的波特图如下:
>
>> num=10;
>> f1=[1,0];f2=[1,1];f3=[0.25,1]; >> den=conv (f1,conv(f2,f3)); >> bode(num,den) 由公式
010
lg 205lg
2030lg 2011=--c c w
w 计算得未校正系统的剪切频率s
r a d c
2=ω
,
系统未校正时的相角裕
量
0111
809
0a
r c t a n a r c t
20.7
c c r w w =---=-
00180
2.0r c t a n 1.0a r c t a n 90)()(-=---=∠g g g g w w jw H jw G 由 得 幅值裕量为+8dB
002218090arctan arctan 0.2520.7c c r w w =---=-
由 得未校正时系统的频率为
2s rad ,校正装置在此频率产生一个-8dB 的增益,由以上条件及dB w L c 20)(20=,20
lg 20=β可解得校正装置的参数10=β 选取 s r a d w w c /2.010
12
2==
=τ 所以52
=τ
超前部分第二个转折频率
s T 1
2
41
-=α,并取1.0=α,得超前部分传递函数
1
1)(222
++=τταα
s
s s c
G , 串入一个放大倍数101
2==
α
k c 的放大器以补偿超前校正带来的幅值衰减
与超前部分同理可以求得之后部分的第二个转折频率为
s c
1
2.010
-=ω
,取10=β可求得本部
分第一个转折频率为
s 1
1
02.01
-=τβ,故滞后部分的传递函数为
1
501511)(1
11++=++=
s s s s s G c ττβ 综合以上内容可得该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
212(21)(51)
()()()(0.21)(501)
c c c c s s G s s s s s G G K ++==++
由此可作出校正后的波特图如下:
>> f1=[2,1];f2=[5,1]; >> num=conv(f1,f2); >> f3=[0.2,1];f4=[50,1]; >> den=conv(f3,f4);
>> bode(num,den)
010(51)(21)
()()()(1)(0.251)(0.21)(501)
c s s G s G s G s s s s s s ++==++++
校正后的系统的BODE 图如下所示:
>> f1=[5,1];f2=[2,1];num=10*conv(f1,f2);
>> f3=[1,0];f4=[1,1];f5=[0.25,1];f6=[0.2,1];f7=[5,10]; >> den=conv(f3,conv(f4,conv(f5,conv(f6,f7)))); >> bode(num,den)
校验校正后系统的相角裕量为
2/c rad s ω=,49.1γ= ≥40
时域性能指标的要求:对超调量和调节时间要转换到开环频率域的性能指标
由最大超调量%0.160.4(1)r M M =+-
%30%M ≤ 1.35r M ⇒=
而 s
c
k t π
ω=
2112 1.5() 2.5()r r k M M --=++ 6s t s ≤
*
1.6/c rad s ω⇒= *1
1sin ()47.8r
M γ-==
验证校正后的系统是否满足设计的要求(时域指标与频域指标)
2/c rad s ω=,
49.1γ= 很明显满足相角裕量条件和时域指标要求。
三 系统的仿真
1系统未校正时在单位斜坡信号作用下的响应曲线
>>%G0(s) Unit-Ramp Response%
>> num1=10;
>> den1=[0.25,1.25,1,10,0,0];
>> t=0:0.1:20;
>> [y1,z1,t]=step(num1,den1,t);
>> plot(t,y1,'-');
>> grid
2 系统校正后在单位斜坡信号作用下的响应曲线:
>> %Gc(s)G0(s) Unit-Ramp Response %
>> num2=conv([2.,1],[5,1]);
>> den2=conv([1,0],conv([1,0],conv([1,1],conv([0.25,1],conv([0.2,1],[50,1])))));
>> t=0:0.1:20;
>> [y2,z2,t]=step(num2,den2,t);
>> plot(t,y2,'-');
>> grid
四总结
可以看出在保持系统稳态精度不变的前提下,滞后装置减小了未校正系统的开环剪切频率上的幅值,从而增大系统的相角裕量,减小了动态响应的超调量,但由于剪切频率减小,系统的频带宽度降低,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速度也降低了。
同一系统中稳,准,好是相互制约的。
提高过程的快速性,可能回加速系统振荡;改善了平稳性,控制过程又可能增长,甚至使最终精度也变差。
对不稳定系统进行设计调整使其达到稳定状态必须综合考虑系统稳定性,稳态精度和动态过程的相互制约和平衡关系,根据具体工作环境有所侧重,努力达到最佳设计效果,满足工业环境中对自动控制装置的性能要求。
五心得体会
课程设计是实践课的一种,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动手与动脑,理论与实际的相互结合,既是对工业环境的一个简单缩影,又是对理论知识的一种检验,很好地实现了从书本到实际操作的一个过渡。
通过此次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我简单领略了一下现代工业中自动化的广泛应用,对自动控制原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理论课上的懵懂在这样的实践中更加清晰,原本杂乱无章的知识碎片得到了更好的串联和融合。
在自动控制设计中我还清楚地认识到对生活当中具体事物的抽象概括和数学推理能力的重要性,更明确了计算机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可缺少,应该作为一种基本技能牢牢掌握,在实际抽象和设计仿真的过程中计算机实现了原本难以做到的事情,大大提高了人们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要求我们时时注意学习新知识,时时注意动手实践,课程设计使我受益无穷!
六参考书目:
1.《自动控制原理》,李友善编著,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1
2.《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梅晓榕主编,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3.《现代控制工程》,[美]Katsuhiko Ogata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4.《自动控制原理常见题型解析及模拟题》,史忠科等编著,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5. 控制工程基础(第二版),董景新等编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