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鉴赏

合集下载

中考课外古诗鉴赏

中考课外古诗鉴赏

中考课外古诗鉴赏

中考课外古诗鉴赏

(一)《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洁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里,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2、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任选一个角度)。

本联写莺燕,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分别用“争”和“啄”生动地写出了莺争向暖树上去唱歌;新燕衔泥筑巢的情景,给人们生机勃勃的感觉,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本联写花草,画面极富情感色彩以生命力。马在前草地上走得很轻快,人在马背上自然感到舒适,但看花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也会产生迷乱的感觉。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美丽和沉醉于美景的春游的人们的感受。

3、请谈谈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春光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其妙处。答:这两句诗抓住了早春的特点,用词生动准确:“渐欲”准确地写出了野花次第开放,渐渐使人哈哈眼花缭乱的情景,“才能”生动地写出了小草刚刚萌发的情态。

(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

课外古诗词鉴赏摘抄

课外古诗词鉴赏摘抄

课外古诗词鉴赏摘抄

好的,以下是一篇课外古诗词鉴赏,希望您能够满意: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被赞为秋思之祖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清王夫之《萱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

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中的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的特色。中国古代不少诗人常常在诗中紧密地排列众多的意象来表情达意。马致远此曲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欣赏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欣赏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欣赏古诗词欣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古诗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帮助学生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了解古人的思想和情感表达方式。

3.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背诵和朗读古诗词,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

语言技巧。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以《唐诗三百首》中的《登鹳雀楼》和《静夜思》为例,进

行古诗词欣赏。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与学生进行对话,了解学生对古诗词的了解程度和兴趣,引起

学生的兴趣。

2. 欣赏古诗词(10分钟)

教师朗读《登鹳雀楼》和《静夜思》,学生跟读。然后教师解读诗

句中的意境和艺术特色,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美。

3. 配合图片展示(5分钟)

利用幻灯片或教学PPT,呈现与诗句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句所描绘的意境。

4. 学生朗读(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朗读练习,注意语音语调和表达感情。

5. 分析韵律(15分钟)

教师讲解古诗词的韵律特点,与学生一起分析《登鹳雀楼》和《静夜思》的韵律结构,培养学生对韵律的感知能力。

6. 小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7. 创作古诗词(15分钟)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创作古诗词,可以写一两句,也可以写一首完整的诗。

8. 展示和表演(15分钟)

学生可以选择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表演,通过互动和交流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四、教学反思

通过古诗词的欣赏,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通过朗读、背诵、分析和创作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

课外古诗词鉴赏

课外古诗词鉴赏

课外古诗词鉴赏

篇1:长相思汴水流

朝代:唐代

原文: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鉴赏

这首词是抒发闺怨的名篇,构思比较新颖奇巧。它写一个闺中少妇,

月夜倚楼眺望,思念久别未归的丈夫,充满无限深情。词作采用画龙点睛

之笔,最后才点出主人公的身份,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因而给读者留下

强烈的悬念。

下片直抒胸臆,表达少妇对丈夫长期不归的怨恨。前三句写她思随流水,身在妆楼,念远人而不得见,思无穷,恨亦无穷。悠悠二字,意接流水,笔入人情。恨到归时方始休一句,与《长恨歌》之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各擅胜场。《长恨歌》写死别,故恨无绝期;此词写生离,故归即无恨。恨到归时方始休,句意拙直,不假藻饰,然而深刻有味,情真意真。末句月明人倚楼,是画景也是情语。五字包拢全词,从而知道

以上的想水想山,含思含恨,都是人于明月下、倚楼时的心事;剪影式的

画幅,又见出她茫茫然远望驰思,人仍未归,恨亦难休,几乎要化为山头

望夫石也。

篇2:渔翁

朝代:唐代

原文: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鉴赏

这首小诗情趣盎然,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墨构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

水晨景,并从中透露了他深沉热烈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取题渔翁,渔翁是贯串全诗首尾的核心形象。但是,诗人并非

孤立地为渔翁画像,作品的意趣也不唯落在渔翁的形象之上。完整地看,

构成诗篇全境的,除了辛劳不息的渔翁以外,还有渔翁置身于其中的山水

天地,这两者在诗中留下了按各自的规律特点而发展变幻的形迹。但同时,诗人又把两者浑然融化,渔翁和自然景象结成不可分割的一体,共同显示

初高中积累的课外古诗词鉴赏

初高中积累的课外古诗词鉴赏

初高中积累的课外古诗词鉴赏

课外活动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初高中课外的古诗词,方便大家学习。

课外的古诗词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明明是写今日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足见这离情是何等深沉。其后“巴山夜雨”便成了离情的代用语。要仔细品味诗句的意蕴。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②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③话巴山夜雨时。

①选自《李义山诗集》。李商隐(约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现在河南沁阳)人。唐代诗人。这首诗是寄给友人的(也可能是寄给妻子的)。当时诗人在巴蜀,友人(或妻子)在长安,所以说“寄北”。②〔巴山〕泛指巴蜀之地。③〔却〕再。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太阳出来了,在高大林木的遮蔽下,古寺依然沉睡在幽暗中。重重花木掩映着弯弯的小路,来到禅房,更觉幽静。悠长的钟磬声,在万籁俱寂之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的心灵愈加沉静。

清晨入古寺,初日②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③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④。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①选自《全唐诗》。常建,生卒年不详。大约是长安(现在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破山寺,现在江苏常熟虞山北。②〔初日〕早上的

太阳。③〔禅房〕僧人的房舍。④〔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两句形容后禅院环境幽静,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人心,指人的尘世之心。破山寺里有空心亭。

过故人庄

孟浩然

“绿树”两句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开轩”两句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这些看起来平淡无奇,却充满了回归自然的情趣。

《课外古诗词鉴赏》课件

《课外古诗词鉴赏》课件

详细描述
山水田园诗以自然风光为题材,通过对山水 景色的描绘和对田园生活的赞美,表达诗人 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这类诗歌通常表现出 诗人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
边塞征战诗
总结词
描写边塞生活和战争景象,反映边疆将士的艰苦生活和 战斗精神。
详细描述
边塞征战诗以边疆生活和战争为题材,通过对边疆景象 的描绘和战争场面的叙述,反映边疆将士的艰苦生活和 战斗精神。这类诗歌通常表现出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 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英勇无畏、保家卫国精神的赞 美。
VS
详细描述
比喻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比 喻,诗人可以将抽象的概念或情感具体化 ,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意图和 感受。比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孔雀东南飞》)中,将爱情比作磐 石和蒲苇,形容爱情的坚定和坚韧。
拟人
总结词
将事物赋予人的特征,使得描述更加生动有 趣。
详细描述
拟人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通过 拟人,诗人可以将无生命的事物或动物赋予 人的情感和特征,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 到诗人的情感和意境。比如,“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中 ,将白日和黄河拟人化,形容它们在不断地 移动和流淌。
描绘了春天早晨的宁静与舒适,让人沉醉其中。
"处处闻啼鸟"
通过鸟儿的叫声,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初中课外古诗词理解鉴赏练习题(附答案)语文

初中课外古诗词理解鉴赏练习题(附答案)语文

初中古诗词阅读理解练习题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______________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_______________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2分)

2、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2分)

答案:

【小题1】破满目凄然

【小题1】描画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诗人悲凉的心情。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4分)

宴词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释】①畎:田间小沟。

1、一、二两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结合全诗简析其作用。(2分)

2、结合李清照《武陵春》一词中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试从表现手法上赏析《宴词》一诗的后两句。(2分)

答案:

1、碧澄的河水,“悠悠”地流去,那夹着田亩的涓涓渠水宛如一条细长的飘带,缓缓汇入漳河,一起向远方流去。一、二两句寓情于景,眼前美景激起诗人因友人离别而生发的无限依恋。(1分)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以舴艋舟之小之轻反衬愁之重之浓。而《宴词》一诗,

三、四句则用“溪浅”反衬离愁之深,以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色寄寓诗人的伤感。

解析:【小题1】本题是一道综合题。先根据“绿悠悠的春水、涓涓的田沟流水”等描写,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来描绘一、二两句的画面,然后根据一、二两句景物的特点以及整首诗歌的内容来简析其作用。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1★雨后池上

【作者】宋代刘攽【体裁】七言绝句

【原文】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释】①磨:打磨。②檐楹(yán yíng):屋檐下厅堂前部的梁柱。③垂杨:杨柳。④荷:荷花。

【译文】(蒙蒙细雨随着微风轻拂池面的轻盈柔姿。)雨后的池塘,水面平静,经春雨洗涤过的池面,好比经人轻磨拂拭过的明镜。东风忽起,舞动池边的垂杨,吹落垂杨柔枝细叶上缀满的雨滴,洒落在池中舒展的荷叶上,发出一阵清脆细密的声响。

【赏析】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给读者以清美的艺术享受。雨后池上景物十分美丽美,诗人既写其静态,又写其动态,不仅显得丰富多姿,而且构成对比,收到以静显动,以动衬静,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首句平直叙起,次句从容承之,而以第三句为主,尽宛转变化工夫,再以第四句发之。诗人用这一方法巧妙安排,使语言结构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成因势置景、笔随景迁之妙。

2★田园乐

【作者】盛唐王维

【体裁】六言绝句

【原文】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译文】深红浅红的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花落就该打扫,然而家童尚未起,故此还没有打扫。(这无人过问满地落花的情景,不是别有一番清幽的意趣么。)黄莺在不停地啼叫,已是热闹非凡,但这啼叫声却没有惊扰美梦,山客还在酣睡。

【赏析】《田园乐》是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第一个特点由境生情,诗中有画。先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然后写人睡得酣恬安稳,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花落莺啼虽有动静有声响,只衬托得“山客”的居处与心境越见宁静,所以其意境主在“静”字上。王维之“乐”也就在这里。

精选精练课外古诗词鉴赏100首(含答案)

精选精练课外古诗词鉴赏100首(含答案)

精选精练课外古诗词鉴赏100首(含答案)

1.采桑子欧阳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①。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注:①金觥:大酒杯。

词的上阙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具体分析。

词的下阙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小题1】

①“月白风清”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明朗美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处境的顺利,心情的愉悦(从衬托角度,答成以乐景衬托愉悦心情也行)②上阙前后对比:用十年前愉悦心情和在忧患凋零中老去的伤感构成对比。

【小题2】

“鬓华虽改心无改”,而今年岁已老,但他那颗充满活力的心,却还似从前一样,老当益壮,不愿服老。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以及写作特色的分析理解能力。文章写作技巧有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象征、对比、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等。答题时结合词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方面分析。结合具体句子分析,“月白风清”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明朗美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处境的顺利,心情的愉悦(从衬托角度,答成以乐景衬托愉悦心情也行)。上阙前后对比:用十年前愉悦心情和在忧患凋零中老去的伤感构成对比。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其作者情感的理解把握能力。解答时,应先通读全诗,理清诗意;然后细读诗歌的关键语句,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最后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品味即可。结合词的内容,“鬓华虽改心无改”,而今年岁已老,但他那颗充满活力的心,却还似从前一样,老当益壮,不愿服老。

2.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①包大中丞括②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七年级语文下课外古诗词赏析课件

七年级语文下课外古诗词赏析课件

代表诗人:王之涣、孟浩然、王 维等。
边塞战争
总结词:边塞战争是 古诗词中的重要主题 之一,主要描绘边疆 战争和边塞将士的生 活,表达诗人对战争 的反思和对英勇将士 的赞美。
详细描述
边塞战争诗中,诗人 常常通过描绘边疆的 艰苦环境和将士的英 勇事迹来展现战争的 残酷和壮美。
诗人也常常表达对战 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 渴望,以及对英勇将 士的赞美和同情。
语言品味,领悟情感
总结词
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特点,领悟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是 赏析古诗词的关键。
详细描述
古诗词的语言精练、含蓄而富有韵味,通过品味古诗 词的语言特点,我们可以领悟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 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通过细 腻的语言描绘,表达出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和对人 生的思考。在赏析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品味古诗词的 语言特点,如用词、句式、修辞等,以深入领悟作者 的情感和思想。
04 古诗词中的常见主题
山水田园
详细描述
山水田园诗中,诗人常常运用丰 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营造出 一种清新自然、恬静优美的氛围 。
总结词:山水田园是古诗词中常 见的主题之一,主要描绘自然风 光和田园生活,表达诗人对自然 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人常常以山水田园为背景,通 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内心的情 感和感受。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古诗词鉴赏详解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古诗词鉴赏详解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古诗词鉴赏详解

01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

【原文】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满地。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将军已是头发花白,士兵抹着思乡的泪水。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边塞将士生活的艰苦,表达了词人破敌立功的决心和思念故乡的矛盾心情。

上阕重在写景,描写塞下秋景。词人用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雁去”句写出了天气的寒冷;“边声”句,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有的声音。“孤城”句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下阕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

的征人之情。词人化用“勒石燕然”的典故,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矛盾心理: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建立军功、勒石燕然,表达了词人爱国、卫国的精神。

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主题】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中考课外古诗赏析指导及习题训练

中考课外古诗赏析指导及习题训练

中考课外古诗赏析指导及习题训练班级姓名

(一)知识指导

1.了解古代诗歌分类。

(1)从体裁分:古典诗歌首先分为诗、词、曲。

诗:又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包含有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和乐府诗(题目上加有“歌”、“行”、“歌行”、“引”、“曲”、“吟”)。近体诗包括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排律)和绝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律诗:共八句,1、2句为首联,3、4句为颔联,5、6句为颈联,7、8句为尾联或末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偶句都押韵。绝句:一共四句,又叫“截句”,是律诗的一半。

词:句子长短不一,词牌限定了词的字数、音韵、文字的形式,词中用典较多。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词分为豪放派(XXX和XXX)和婉约派(XXX、XXX和XXX)。

(2)从题材分: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怀古诗、咏史诗、送别诗、边塞诗。此外还有爱情诗、说理诗、感怀诗等。

送别诗: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怀古诗:或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

思乡诗: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战争诗: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田园诗: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写景诗: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体现不肯与世俗与世浮沉的品格,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咏物诗:或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格,或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

2.掌握一定术语,鉴赏时能说较规范的“内行话”。

(1)反映诗歌风格方面:雄奇、刚健、悲壮、旷达、洒脱、苍凉、恢宏、奔放;沉郁顿挫、缠绵悱恻、婉约清丽、明丽清新、含蓄有致、生动活泼、幽默诙谐等。

高中课外古诗词赏析20首

高中课外古诗词赏析20首

高中课外古诗词赏析20首

1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评析】这是写景诗。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抒发了诗人怡然自得之情。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2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评析】:这是一首咏怀诗。作者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三、四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3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评析】: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

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

4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评析】: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全诗描写了边塞征战将士们纵情饮宴的热烈场面,并抒发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的豪放气概。全诗语言浅白,色彩浓郁,节奏明快,声情壮烈,是唐代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赏析(8首)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赏析(8首)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赏析(8首)

一、《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美丽的树,绿叶茂盛,开出茂密的花朵,显得生气勃勃,充满着春意。女主人攀着树枝,折下最好看的一朵花,要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花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女主人感到无奈,因为亲人在远方,无法送到他手中。她手执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任由香气充满怀袖,表达着她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朵花并没有什么珍贵之处,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花儿表达思念之情。

这首诗写了一个妇女对远行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诗人通过树、叶、花、采、送、思的层层递进,描绘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花事的兴盛,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苦,同时也隐藏着更深的象征意义。诗的结尾“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是主人公无可奈何的自我宽慰,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

二、《龟虽寿》XXX(东汉)

神龟虽然能够长寿,但也会有死亡的时候。腾蛇即使能够乘雾升天,最终也会死亡,变成灰土。老千里马虽年迈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也依然保持着奋发思进的雄心。

这四句是著名的名句,表达了XXX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人类追求进步、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追求。

盈缩之期,不仅在于天命,也在于个人的身心调养。只要我们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让我们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XXX的《赠从弟》(其二)中,高高耸立的松树在山谷中挺立,不畏严寒,挺拔美好。诗人通过XXX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希望人们能像松柏一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这首咏物诗通过典型环境来刻画典型性格,使松柏的形象以胜利者的姿态傲然挺立在高山之巅,显示出一种激励人心和斗志的崇高美、悲壮美。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树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和不向严寒低

文学_高中课外古诗词鉴赏

文学_高中课外古诗词鉴赏

高中课外古诗词鉴赏

高中咏山水诗词鉴赏

蟋蟀

先秦:佚名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无以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译文

天寒蟋蟀进堂屋,一年匆匆临岁暮。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留不住。行乐不可太过度,本职事情莫耽误。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多警悟。

天寒蟋蟀进堂屋,一年匆匆临岁暮。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停不住。行乐不可太过度,分外之事也不误。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敏事务。

天寒蟋蟀进堂屋,行役车辆也息休。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不停留。行乐不可太过度,还有国事让人忧。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乐悠悠。

鉴赏

就诗论诗,此篇劝人勤勉的意思非常明显。此篇三章意思相同,头两句感物伤时。诗人从蟋蟀由野外迁至屋内,天气渐渐寒凉,想到“时节忽复易”,这一年已到了岁暮。古人常用候虫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来表示时序更易,《诗经·豳风·七

月》写道:“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九月在户”与此诗“蟋蟀在堂”说的当是同一时间。《七月》用夏历,此诗则是用周历,夏历的九月为周历十一月。此篇诗人正有感于十一月蟋蟀入室而叹惋“岁聿其莫”。首句丰坊《诗说》以为“兴”,朱熹《诗集传》定为“赋”,理解角度不同,实际各有道理。作为“兴”看,与《诗经》中一些含有“比”的“兴”不同,它与下文没有直接的意义联系,但在深层情感上却是密不可分的,即起情作用。所以从“直陈其事”说则是“赋”。从触发情感说则是“兴”。诗的三、四句是直接导入述怀:诗人由“岁莫”引起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宣称要抓紧时机好好行乐,不然便是浪费了光阴。其实这不过是欲进故退,着一虚笔罢了,后四句即针对三、四句而发。三章诗五、六句合起来意思是说:不要过分地追求享乐,应当好好想想自己承当的工作,对分外事务也不能漠不关心,尤其是不可只顾眼前,还要想到今后可能出现的忧患。可见“思”字是全诗的主眼,“三戒”意味深长。这反覆的叮嘱,包含着诗人宝贵的人生经验,是自儆也是儆人。最后两句三章联系起来是说:喜欢玩乐,可不要荒废事业,要像贤士那样,时刻提醒自己,做到勤奋向上。后四句虽是说教,却很有分寸,诗人肯定“好乐”,但要求节制在限度内,即“好乐无荒”。这一告诫,至今仍有意义。

课外古诗词十首整理

课外古诗词十首整理

课外古诗第一首《长歌行》

《长歌行》是北宋文人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中的一首五言古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这首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使表达的哲理发人深省,又明白易懂。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①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②葵:“葵”作为蔬菜名,指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

③朝露:清晨的露水。晞(xī):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④阳春:温暖的春天。布:布施,给予。德泽:恩惠。

⑤秋节:秋季。

⑥焜(kūn)黄:花叶枯黄、衰败。华(huā):通“花”。衰:读"cuī",古时

候没有"shuāi"这个音。

⑦【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百川东流到海,什么时候回头西归呢?比喻光阴一

去不复返。

⑧少:年轻。老:老年。徒:白白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少年时代

不努力,到老只能悲伤叹息了。

园中的葵菜青青郁郁,葵叶上的露水被朝阳晒干。

春天的阳光把温暖布满大地,万物都焕发出勃勃生机。

常常担心秋天一到,美丽的花叶就会枯黄、衰败。

无数条江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够重新返回西方?

年少时如果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到老只能白白地悔恨与悲伤。

课外古诗第二首《野望》

《野望》写的是秋天傍晚时分,诗人遥望山野,看到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

看到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不禁怀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全诗于萧

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尾联用典,表达了诗人避世退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古诗赏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幽静、寂静()的环境,第五六句主要表现了作者欢悦()的心境,主要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

2.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4.诗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于题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黄龙洞等,你认为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

5.诗的最后两句隐含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由这两句,我们很容易想起与此

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王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

7.“曲径通幽处”一句,对“曲”课文注释为一作“竹”。纺者选取用“曲”而不用“竹”,你答为这两个词在表达的意境上有什么区别?

8.请对“山光悦耳鸟性,潭影空人心”从表现的内容上或表达的情感上做点赏析。

9.下面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起首两句写诗人在清晨入破山寺兴福寺时,旭日初升,光照树林。

B.三、四两句描绘了禅院美妙的环境,“曲”“幽”“深”等字眼很有表现力。

C.五、六两句书写诗人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悦,“潭影空人心”,表现诗人精神上完全消除俗念,获得愉悦的内心感受。

D.这首诗题为“题破山寺后禅院”,可见“破山寺”是全诗重点所在,所以在第一、二句景致刻画后,立即转入对“破山寺”的描述。

10.“万籁此俱寂”和“但余钟磬音”中否矛盾,为什么?

11.这首诗描写的主要内容是:

12.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大约作于诗人做县尉时。诗歌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向往。

B.诗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可知“后禅院”才是诗的重心所在,所以只在起首两句后提过破山寺后,立刻转入对后禅院的描述。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更多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欣。一个“空”字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

1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请赏析其中的妙处。

14.“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句妙在何处?

15.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天光、山色、澄波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令人杂念顿消

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佛寺禅院曲径幽

静、花木掩映的著名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这首诗最后一联似乎是矛盾的,请你从表现手法和诗人内心旨趣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17、这首山水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18、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空”字用得极好,好在哪里?

【参考答案】

1、深幽寂静宁静、空灵

2、答: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是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3、答:“诗眼”分别是“悦”“空”。“悦”是说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鸟的性情欢悦。“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悦”“空”两字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不脱离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4、答: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

5、万籁俱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6、答:写出了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表现了禅院中幽深安静的环境。

7、答:这两个词表达的意境是不相同的,“竹”,表示小路被竹林掩映,而“曲”,形容小路弯弯曲曲,层次很多,景致很深。

8、答:这里曲径幽静,花木掩映,天光山色潭水,不仅让鸟儿欢悦,而且让杂念顿消。表现了大自然的美景对人的熏陶作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陶醉之情。

9、D

10、答:不矛盾。万物之音响全部消寂,而仅有禅院的钟表磬之音,袅袅不绝,似乎永恒地吟唱,它使这寂静的禅院更显空寂,使用权这肃穆的世界更为庄严,使用权一刹那成为了永恒……

11、清晨,破山寺后禅院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出了诗人颇为浓厚的隐逸情怀。

12、A

13、“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14、这两句更多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欣。一个“空”字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

15、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16、不矛盾。这里是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加入周围一片喧器,人们也就不会在意钟磬的袅袅余音。只剩下钟磬的声音,其他尘世的声音都没有了,这里抒发的是向往佛门清静的心情。

17、这首诗描绘了禅院幽静、脱俗、自由、没有人世烦恼的景象。

18、“空”字把诗人由于身处幽静、脱俗、自由的禅院,一下子把心中的种种人世烦恼都除去、心胸宽阔、俗念顿消的纯净的感受生动地现出来。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1、对《送友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交代送别的地点、环境。

B、三四句以“孤蓬”比喻远行的朋友路途孤单。

C、五六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友人的依恋之情。

D、最后两句是写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马儿迫不及待地想离去,朋友只得分手。

2、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送”字统领了诗人在整首诗歌中的情感。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的“孤蓬”是比喻。

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中的“游子”“故人”一指友人,一指自己。

D、“萧萧班马鸣。”借着班马鸣叫表达离别之情。

3、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4、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