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名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榆中”名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设榆中县,属陇西郡。
今榆中属甘肃省兰州市,县级行政区域及县府城名,在兰州东南80千米,东经°北纬°处。
依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战国时期榆中没有确切城址,只是一片广阔的区域,属林胡,位置大致在东经107°—112°北纬38°—41°,地域主要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西北端,大体在黄河几字湾内东半。
谭集西汉凉州刺史部图上才有了古代的榆中城,属凉州刺史部金城郡,位置在东经°北纬°,在今兰州正东方。
东汉未变。
到了三国魏时,榆中仍在今兰州的正东,但城址似乎向西移动了一点,而且成了金城郡的首府(而金城却不是首府)。
西晋时属秦州金城郡,也是首府所在地。
十六国时属前赵,位置依旧,但不再是金城郡府(郡府在子城,亦非在金城)。
南北朝时属北朝魏之河洲金城郡,位置依旧。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谭其骧的图集中没有榆中这个地名,可能与这一时期金城郡属于吐蕃版图有关。
从此经宋辽金元明一直到清,谭集未再标注榆中,说明自南北朝以后榆中在历史事件
中不再扮演重要角色。
这里产生二个问题:一是战国时的榆中与汉以后的榆中有无关系,如无关系榆中一名由何而来;二是榆中故城位置何处。
一、战国及汉以后的榆中
依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战国时的榆中虽为一大片区域之名,但基本位置在东经108°以东北纬38°以北,而西汉时的榆中城在东经105°以西北纬37°以南。
地域距离太远,看起来关系不大。
但在中国历史上,中原国家驱逐少数民族(胡人)向周边迁徙的事情是很普遍的。
战国之际七强争雄,燕、赵为扩充割据地盘,经常以武力兼并四邻。
林胡和楼烦一迁再迁,先从晋北向东迁至燕北(河北北部),后来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又把他们赶到赵西,接着武灵王“兵威”林胡,驱之至伊盟(今鄂尔多斯市)境内和阴山以北,又“礼服”楼烦。
尽管如此,林、楼两族并未被消灭,50多年后孝成王时,林胡又随初露头角的匈奴率众而来,赵将李牧将其击溃,从此林胡名字失于史册。
但原居榆中区域的林胡人是否带着“榆中”这个地名迁向他处,特别是迁向今榆中,却没有史料支撑。
那么秦的榆中呢?《史记·项羽本纪》载,“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索隐服虔云:“金
城县所治。
”苏林曰“在上郡。
”崔浩云“蒙恬树榆为塞也。
”蒙恬所开榆中之地即是上文所言林胡所居之榆中,苏林注“在上郡”为是,而服虔所云“金城县所治”则相去甚远。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于是始皇卜之,卦得游徙吉。
迁北河榆中三万家。
拜爵一级。
”《史记正义》谓“北河,胜州也。
榆中即今胜州榆林县也。
言徙三万家以应卜卦游徙吉也。
”此亦可证此榆中非今榆中之地。
《汉书·蒯武江息夫传》载:“王复召被曰……被对曰……南越宾服,羌、僰贡献,东瓯入朝,广长榆,开朔方,匈奴折伤。
……”如淳曰:“广谓斥大之也。
长榆,塞名,王恢所谓树榆以为塞者也。
”师古曰:“长榆在朔方,郎卫青传所云榆溪旧塞是也。
或谓之榆中。
”亦可见此榆中非今之榆中。
徐亮也认为此榆中非今榆中,“榆中分为榆中地、榆中县、榆中关,并不矛盾。
榆中地几乎与河南地相当,在今内蒙古河套平原,南到陕西境内;榆中关在今河北山海关;榆中县在今甘肃榆中县。
”吕叔桐、牛丽红亦持此见。
那么“金城县所治”“榆中”一名来源于“蒙恬树榆为塞”也就不能成立了。
《兰州志》卷二载:“泉出县之南山,耆旧言:梁晖字始娥,汉梁冀后,冀诛八羌,其祖父为羌所推。
土荒民乱,晖出顿此山,为群羌围迫,无水。
晖以所
执榆鞭竖地,以青羊祈山神,泉涌出,榆木成林,其水自县北流注於河。
”或以为榆中之名即得于此。
可是,梁冀是东汉人,而即便是不算秦设立的榆中,西汉时今地域的榆中地名已经有了,所以此说也不能成立。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沿黄河至阴山建立了44个县,据兰州史志专家、市地方志办公室邓明的研究,最西边的城就叫“榆中城”,设榆中县,并认为当时的榆中城就在现在的东岗镇附近。
史记载“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
”上文已言及“榆中之地”主体在黄河几字湾内东半,本身只有方圆200千米上下,无“数千里”。
如果“开榆中地数千里”非“开拓到了榆中的数千里地域”之意,而是“将榆中之地开拓了数千里”的意思,那么从林胡所居之榆中向外(向北、向西)开拓数千里是可以到达今榆中地区的,而且所拓之地皆用“榆中”之名也是可以成立的。
但秦设榆中县时怎么只指最西边的极小区域,而不是自原林胡所居之榆中一直到所设榆中县的广阔区域,或区域内较核心的地方,如果将蒙恬所拓之地皆称榆中,那么榆中原名在其东北,而所建榆中县远在其西南端,这是非常令人费解的。
即使蒙恬所建榆中即今榆中附近,说金城之榆中一名因“蒙恬树榆为塞”而来也很勉强,所以只能认为秦始皇所设榆中县与战国时的榆中无
关,而直接指今兰州的榆中。
那么今兰州的榆中因何得名,本文以为与大、小榆谷有关。
秦时蒙恬向西打到了什么地方史记没有明确记载,但按照汉代的西部边界来推,虽未到西宁但到达大、小榆谷是完全可能的。
汉朝与当时西部诸羌的争战皆与大、小榆谷有关。
羌族长期活动于中国的西北地区,他们不仅和汉族也和北方蒙古草原上的匈奴及后来的鲜卑、蒙古、西南的吐蕃甚至新疆天山地区的其他民族都有密切联系。
《后汉书·西羌传·滇良》载:“自烧当至滇良,世居河北大允谷,种小人贫。
……滇良父子……集会附落及诸杂种,乃从大榆入,掩击先零、卑蔇……夺居其地大榆中,由是始强。
”和帝永元四年蜀郡太守聂尚代为校尉,“欲以文德服之,乃遣驿使招呼迷唐,使还居大小榆谷。
”后复背叛,“周鲔与金城太守侯霸,及诸郡兵、属国湟中月氏诸胡、陇西牢姐羌,合三万人,出塞至允川,与迷唐战……斩首四百余级。
羌众折伤,种人瓦解,降者六千余口,分徙汉阳安定陇西。
迷唐遂弱,其种众不满千人,远逾赐支河首依发羌居。
”“西海及大、小榆谷左右无复羌寇。
”可见,汉羌的战线就在今兰州城与大、小榆谷之间。
《兰州志·地理志》载:“湟水自西宁大小榆谷东
流入皋兰县境,又东与浩?河合而入于河。
”《水经注》曰“过大小榆谷北”相互矛盾。
既在湟水流域,就不可能在黄河之南。
有无可能是郦道元误“南”为“北”?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依《水经注》标大、小榆谷于今青海省贵德县附近。
南北虽有异说,但总体区域在西则是不成问题的。
中国地名与“中”“内”有关,都具有在版图上向内的意义,如汉中、关中、河内、关内等。
就汉朝与众羌的作战方向而言,大、小榆谷以西为外、以东为内。
那么“榆中”的位置恰好在二榆谷之东,以此命名应该是可以成立的。
然而,汉代的榆中却不是现在的位置,现存有关榆中的地方志所记皆是今地。
如吴鼎新《皋兰县志》所载,“以十三县全形论之,允吾为适中之地,东金城、榆中,东南白石、河关,东北浩?、令居、枝阳,西南允街、破羌、临羌、安夷,惟所控制。
此在宣帝以后,势宜如此耳。
”所记汉代榆中的位置当是据今址推论而得。
《兰州府志》所载金县也基本是今榆中县的区域。
榆中原在哪里,又是怎么到现在位置的。
二、榆中故城
关于榆中故城的位置,有以下记载。
《水经注》说“在今城东五十里。
”
元《一统志·兰州·古迹·汉榆中故城》说“在皋兰县
东。
”并与大、小榆谷混同。
明《寰宇通志》卷九十八《临洮府·古迹·榆中城》说“在兰州西二百里,后汉时群羌所据。
”
《古今图书集成·方舆典·临洮府部·古迹》“兰州榆中城”条,“在州西一百里。
”并与大、小榆谷混同。
清吕吴调阳《汉书地理志详释》载:“榆中,兰州东之东岗镇。
”近世研究者多从此说。
清吴卓信《新注地理志》(汉书地理志补注)载:“(汉榆中县城)在今兰州府金县东北。
”
清王先谦《后汉书集解》载:“(榆中)故城今兰州府金县西北。
”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兰州·榆中”条记载:“榆中城州西百里。
汉县,属金城郡,后魏因之。
中平二年,董卓破群盗边章等于美阳,章走榆中,盖即此。
晋为金城郡,后魏因之。
寻又为建昌郡治,后周废。
杜佑曰:榆中即大小榆谷,误也。
《水经注》:河水过大小榆谷北,又东经河关县北,又东径允吾县北,又东过榆中县北,似为得之。
又太子贤曰:榆中在金城县东;杜佑亦曰:在五泉县东,/误也。
”
后来的研究者大多采用“兰州东”之说,而断然否定“兰州西”说法。
如新编《榆中县志》附录反驳顾氏,说其所引《水经注》语“东径允吾县北,又过榆中县北”
中间还有“河水又东南经金城县故城北”一句,并依此指责顾氏为了榆中在兰州西的说法随意删削《水经注》。
这种指责是不负责任的,首先《水经注》学者皆可得而观之,顾氏删去中间直接证明观点来立说太不合情理了。
清代学者以汉学为宗,断不会出此问题。
《水经注》条目错乱的情况十分普遍,想必顾氏所见与今本不同。
其次,顾氏为什么要冒损名折誉之险不惜作伪来力主榆中在兰州之西说,在东在西对他有何利害而要强持此说,又不像当今两地争夺某一古迹有文化经济诸方面的利益。
顾氏的错误是既考虑了大、小榆谷又叫大、小榆中的因素,又想符合《水经注》的记载,不能盲目攻击其立论方式和学术态度。
再说《水经注》的记载是否完全可靠还是一个问题。
一种说法绝不会凭空得来,但其依据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立说之人立说之时或有实证,其事非诬。
后知情之人死亡、或实证湮灭,使其说法难以考证。
后世情况已经变化,与前说不相一致时,人们便以为是前人说错了,这不是严肃的做法。
即便是互相祖述,如此之多的学者、如此之多的文献共持一说,怎一个误字了得!
在榆中故城位置的纷纭聚讼中,人们均忽略了一个重要证据——浩亹河。
浩亹,水名,亦名阁门河,
从宋朝开始叫大通河。
《兰州志·地理志》载:“湟水自西宁大小榆谷东流入皋兰县境,又东与浩亹河合而入于河。
明统志:在兰州西一百八十里。
阿干河源出马衔山,自分水岭分为二脉,东入金县为浩亹河。
按此即大峡河,非古入湟之浩亹河也。
此水在金县界,自大河(通志)至马家沟分流夹城,南曰浩亹,北曰神济。
”此处所言金县即本论文所论之榆中。
《金县志》载:“金县……南有浩尾河,一名闪门河,入于大河……按《汉书地理志》注云:浩亹水出西塞外,东至允吾入湟水。
莽曰:‘兴武孟康曰浩亹音合门。
’师古曰:‘浩音诰。
浩,水名也,亹者,水流峡山岸深若门也。
《诗·大雅》曰:鸟在亹,亦其义也。
今俗呼此水为阁门河。
盖疾言之,浩为阁耳。
’此浩?乃汉时县名,当在兰州府西。
金县之浩亹河源出马衔山,至大峡口,山岸深若门,故名。
明史浩亹误作浩尾、阁门,又误作闪门。
”尽管方志声明榆中之浩亹河非入湟之浩亹河,但却记录了榆中确实有一条河叫浩?河。
浩亹并非日常用字,又不像一般山水名如五台山、马家等容易相同,怎么会二水重名,而且入湟之浩亹变成了阁门,金县之浩?也变成了阁门?此深可疑。
《兰州府志》“按:汉书注:浩亹水东至允吾入湟……然旧志云此河与今不同,恐陵谷变迁,图经所载承旧也。
明统志惟载金县之浩?河,岂水经及汉志所载者,今其迹已不可寻耶?附识于此以俟考。
”本文认为方志所记榆中之浩亹河就是入于湟水的浩亹河,当是故城东迁时将河名一并带入新地,以之为新地水流命名,故出现一条新的浩亹河。
这种现象在移民史上是常有的,如内江水是涪江上游西面的一条支流,又叫中江,经三台注入涪江;另有内江水自北而南经泸州注入长江,也有别名叫中江水。
如果不是地图标注所反映的史料记载的讹误,那就一定是居民迁移造成的。
正因为存在两条浩亹河,又都与榆中有关,所以造成后人面对旧志时的困惑。
大、小榆谷不见于《汉书·地理志》及《续汉书·郡国志》。
杜佑《通典》一百八十九《边防·西戎羌无弋》条直接载为大、小榆中,注曰:“榆中在今金城西平等郡之间。
”按榆中后汉县名,属凉州金城郡,此云“大小榆中”,又云“在今金城西平等郡之间”;又《通典》一百七十四《州郡·金城郡五泉县》条注曰“汉金城县地。
”唐金城郡治五泉,故城在今甘肃皋兰县。
西平郡治湟水,故城在今青海乐都县。
既然榆中在今皋兰与乐都(汉朝落都)之间,那么其位置当在今大通河流域,这与方志所言浩?河经榆中城相一致。
《通典》于《边防》称大、小榆中,《州郡》称大、小榆谷。
《太平寰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宇记》甚至以为榆中县即大、小榆谷。
《兰州府志》载:“榆谷在县西一百里。
又在河州西,有大小二谷。
”《临洮府志》载:“榆中故城在县西二百里。
”此处所言“县”指清皋兰县,与唐之金城治一。
按照地图,自今兰州往西200里(100千米)是青海大通河下游,榆中故城最早的位置当在此区域。
《兰州府志》和《古今图书集成·方舆典·临洮府部·古迹》所言“一百”恐是“二百”之误。
另外,秦始皇设44县,“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
”如果按谭其骧所标的西汉榆中城的位置来计算,即从兰州东岗镇至阴山脚下的巴彦淖尔,沿河不足800千米。
在这一长度内设44个县,平均18千米一个县是否过于狭小,秦全国36郡3000个县,怎么会在如此距离之内这般密集,如果再向西延伸100千米,即假如最西边的榆中县在大通河流域,应该稍稍合理一些。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