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范畴理论下英汉颜色词隐喻认知机制
英汉基本颜色词“黑”、“白”的认知语义分析
英汉基本颜色词/黑0、/白0的认知语义分析张祝祥 杜凤兰(辽宁工学院外语系,辽宁锦州 121001)摘 要: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内,以原型理论、隐喻和转喻为理论基础,以英汉语言中基本颜色词/黑0、/白0为例,比较分析不同语言中基本颜色词认知语义结构的共性和个性并简要总结其成因。
关键词:英汉基本颜色词;认知;语义分析Abstract:Under the framew ork of cogni tive linguisti cs and based on prototype theory,the theory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the paper takes asexample th e basi c color terms /black 0and /w hite 0i n both Engli sh and Chinese to analyze the cognitive semantic structure.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 -ences of the basic col or terms are analyzed an d a brief summary i s made as for the causes of these similarities an d differences.Key Words:basic color terms;cognition;semantic analysis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7)05-0047-04引言人类的认知以及语言的发展与人类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经验密切相关。
颜色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对颜色的感知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
Basic Color Ter ms:Their Univ ersity and E volu-tion (Berli n &Kay,1969)一书堪称是对基本颜色认知研究方面的开篇之作,此后国外对基本颜色词的研究经久不衰。
中英颜色词语隐喻对比研究
2023-10-27
《中英颜色词语隐喻对比研究》
研究背景和意义中英颜色词语隐喻的共性研究中英颜色词语隐喻的个性研究中英颜色词语隐喻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研究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
contents
目录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研究背景
2
3
颜色的隐喻在人类语言和文化中普遍存在
颜色词语在不同语言中可能具有不同的隐喻意义
颜色词语隐喻与认知密切相关
颜色词语隐喻的演变过程
研究展望与不足之处
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
尽管本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有很多颜色词语的隐喻意义尚未涉及。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的范围,对更多的颜色词语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对比。
跨文化对比的局限性
由于本研究仅涉及中英两种语言,因此结论可能不完全适用于其他语言和文化。未来可以对更多语言和文化进行对比研究,以得出更具普遍性的结论。
中英颜色词语隐喻的对比分析
中英颜色词语隐喻都受到文化、历史和语言特点的影响,表现出丰富多样的意义。在两种语言中,不同颜色词语的隐喻意义可能相同或相似,也可能完全相反。
相似之处
由于文化背景和语言结构的差异,中英颜色词语隐喻也存在一些独特之处。例如,红色在汉语中有更多的积极意义,而在英语中则更倾向于消极的隐喻。此外,白色和黑色在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意义也存在细微的差异。
英语颜色词语隐喻的特色
白色
在英语中,白色常常代表纯洁、无辜和清新,如“white lie”。但在一些特定语境中,白色也带有消极的隐喻,如“white elephant”表示累赘、无用之物。
黑色
黑色在英语中常被与死亡、哀悼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如“black tie”表示正式的葬礼。同时,黑色也有消极的隐喻,如“blacklist”、“black market”都表示非法或不良的事物。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隐喻认知机制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隐喻认知机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英汉基本颜色词的隐喻的范畴化认知和其认知运作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对基本颜色词的认知理解的过程就是在相似性的基础上,通过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消除本体和喻体之间语义冲突的过程,并因此产生了基本颜色词的隐喻意义。
标签:基本颜色词隐喻认知机制映射相似性一、引言传统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和一种修辞格,属于语义和语法的范畴。
而认知语言学家Lakeoff和Johnson则认为“隐喻是人的观念系统中跨领域的映射”[1],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和概念化的认知活动。
隐喻的核心特点就是“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人类在思维认知过程中,将源域的结构部分地或单向地投射到另一目标域之上,即通过说明另一件能够与其相比的事来描写某事。
认知语言学家兰盖克认为,颜色域和时间域、空间域、情感域等一样,都是语言中最基本的认知域之一[2]。
以颜色域为源域,将颜色域投射到其他实物域、时间域、空间域、情感域、动物域、金钱域等其他非颜色域的事物上,通过对颜色域原有感知和经验来理解和表达其他域的概念或事物,这样就产生了颜色隐喻。
本文从认知隐喻角度对基本颜色词进行分析,讨论基本颜色词的隐喻化的认知机制,以及英汉基本颜色词的隐喻异同。
二、基本颜色隐喻的范畴化认知分析结构语言学家曾用颜色词来说明语言符号是对客观现实的任意切分。
这种观点认为,不同语言里的各式各样的颜色词,是由某个语言系统任意决定的,是对光谱的随意切分,与外界系统因素无关,任意一种颜色词具有相同的地位。
但是,人类学家柏林和凯调查了98种语言,并对这些语言进行了跨文化对比研究,发现不仅是有序的,而且还是有等级性的:黑/白>红>黄/蓝/绿>粉/橙/紫/灰[3]。
除此之外,他们还发现了某一颜色范畴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颜色,即焦点色。
尽管颜色范畴的边界在不同语言中,对不同的人来说是有差别的,但焦点色是共同的。
从认知的角度比较英汉基本颜色隐喻
论 述 了 隐 喻 , 将 隐 喻 视 为 人 类体 验 世界 、 维 和 生 活 的一 种 方 他 思
式 。L kf 和 Jh sn[ 被 视 为 是 今 年 来 从 认 知 角度 研 究 隐喻 ao ono 2 1 则
的代表人 物 , 们于 18 他 9 0年 出版 的 { t hr WeLv y Mea os i B }被 p e 看 做 是这 一 领 域 研究 的经 典著 作 。 总之 , 隐喻 是 无 处 不 在 的 , 它
黑 名 单 一 baklt lc s i
黑 手 党 一 bakhn lc a d
黑 钱 一 ba km n y 1c o e
在 汉 语 中 . 们 有 “ 不 溜秋 ” “ 道 ” “ 店 ” “ 货 ” 等 我 黑 、黑 、黑 、黑 , 等 , 英语 中 则 有 “lclg( 贼)“ a t bbak ( 某 人 脸 上 在 bake”工 ,p i lc ” ns 往
的 等等 有 着 密切 的关 系 , 经常 使 人 们 联 想 到 苦 难 和 不 幸 。 汉 两 英 种 语 言 都 有 用黑 色这 一 基 本 词 来 描 述 与解 释 一 些 没 有颜 色 的神 秘 的 、 法 的 或 阴 险 的事 物 , 而 使 人们 对 这 些事 物 有 了真 实而 非 从 形 象 的认 识 , 由此 黑 的 意 义 由颜 色 域 投 身 到 法 律 道德 领 域 。如 :
语 言 研 究
从认知 的角度 比较英 汉基本颜色 隐喻
谭燕 萍
( 海理工大学 , 上 上海 2 0 9 ) 0 0 3
摘 要 : 色词 是 语 言 中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文 以认 知 理 论 为 颜 本 基 础 . 英 汉语 言 中基 本 颜 色词 为例 . 以 比较 分 析 了再 隐喻 认 知视
认知语言学隐喻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汉语颜色词的概念隐喻浅析]
《认知语言学隐喻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汉语颜色词的概念隐喻浅析]》摘要:与“红”相关的很多词也蕴含着好运和财富,如“红利”,“分红”,“红包”,“开门红”,“满堂红”,等等诸如此类,现在用与“红”相关的词用来指美丽的女性,诸如“红颜”,“红装”,“红袖”,“红粉佳人”等,颜色词“红”的隐喻用法大多跟喜庆积极的语义有关,而“黑”大多与消极词汇关联隐喻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
以前隐喻被认为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法,随着研究的深入,语言学家逐渐认识到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用范畴化及原型理论浅析了颜色词“红”与“黑”的基本义和由人类认知结构及概念化所产生的词汇隐喻义。
一、引言色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作为人类认知的一项重要体验,颜色词同我们的语言表达息息相关。
认知语言学家兰盖克(1987)指出,如同时间域,空间域和情感域一样,颜色域也是人类最为基础和重要的认知域之一。
但是,对颜色域进行研究的学者主要是从文化和社会因素出发,如风俗习惯、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等,少有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研究颜色域,尤其是从隐喻的角度来谈与颜色相关的词汇。
二、理论框架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的大脑的经验是客观世界在大脑中的重现,是从人的真实经历中得来的,由此形成概念世界。
概念世界与真实世界不同,它为语义结构提供环境。
语义即是对世界进行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过程。
范畴化是人类思维、感知、行为和言语最基本的能力。
同一范畴的成员不是由共同特性决定的,而是由家族相似性所决定的;而有的成员比其他成员享有更多的共同性特征,被称为原型。
原型范畴具有以下特点:范畴不是对事物的任意切分,而是基于大脑范畴化的认知能力;所有事物的认知范畴是以概念上突显的原型定位的;范畴成员之间具有相互重叠的属性组合,即所有成员享有部分共同属性,形成家族相似性。
隐喻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的方式,也是重要的认知模式:一个命题或意象图式模式从某一认知域投射到另一认知域的相应结构上就形成隐喻模式。
认知视角下的英汉“红”类颜色词的命名理据研究
认知视角下的英汉“红”类颜色词的命名理据研究基于英汉“红”类颜色词构词方式的分析,从隐喻、转喻等认知角度探讨其命名理据。
发现人们对颜色的认知多是“借物呈色”,所借之物多是日常生活中频繁接触的事物。
此外,英汉“红”类颜色词的语义衍生方式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
标签:“红”类颜色词命名理据隐喻转喻一、引言“颜色”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存在于人类的认知世界,是人类认知经验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颜色词是人类经过一系列生理、心理认知活动后,用语言描摹事物颜色的词,故属于认知语言学范畴,也因此成为语言学和跨文化研究的热门对象。
近几十年来,有不少学者从事颜色词的研究,但主要针对颜色在不同社会和文化中所呈现的差异(孔韶辉,2006;那剑,2009),或只是从语义学和语用学角度阐述颜色词的特征(田野,2004;罗莉娅,2006),鲜有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隐喻和转喻等层面对颜色词的研究。
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以英汉“红”类颜色词为例,考察其构词方式,并从认知视角分析其命名理据。
二、认知理论与颜色词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原型”具有“凸显性”,是事物范畴中最典型的成员。
“范畴化”是人脑利用语言符号系统将复杂的世界加工为有序信息的过程。
范畴把原型作为认知“参照点”,将其形象存储于大脑中,以“家族相似性”为纽带不断向外扩张,由典型原型与处在“模糊边界”的范畴成员组合而成。
原型范畴理论并非仅仅研究单一范畴,往往会涉及到范畴之间的映射,与隐喻和转喻相关联。
Lakoff和Johnson(1980)认为隐喻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是“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
转喻是利用事物之间的“相邻性”,用相近或相关联的认知域中的事物,“凸显”并“代替”另一个事物。
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用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过程。
颜色并非事物本身固有,而是人类通过视觉感官获得的事物表面反射光的色觉。
颜色词是人们凭借经验、分析、对比、判断,借助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对事物进行的描摹和命名。
英汉颜色词的隐喻意义相似性探析
英汉颜色词的隐喻意义相似性探析作者:鲍向宁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年第01期【摘要】颜色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类可以直接看到的。
各种不同的语言中都有颜色词,颜色词除了可以描述颜色之外都产生了不同的隐喻意义。
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的不同,很多颜色词的隐喻内涵都不同。
笔者通过隐喻认知机制,发现了英汉语颜色词的隐喻意义的相似性。
【关键词】颜色词隐喻意义相似性【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177-02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用于修辞的语言现象,更是人类普遍的认知方式。
莱考夫和约翰逊把隐喻定义为:隐喻是源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投射(mapping)而形成的。
人的思维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隐喻的。
通过隐喻认知的作用,汉语中的“红”与英语中的“red”由颜色域向另一认知域投射,从而引起词义的变化。
中英两种文化在红色的理解与使用上,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即存在许多隐喻意义的相似性。
这在跨文化交流中是不多见的,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形。
“红色(red)”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与喜庆、高兴和幸福有关产生这种隐喻意义的相似性的原因是复杂和多元的,其中,红色本身在不同的时空里对人的视觉刺激会产生许多不同的直觉,而人对这种直觉的生理和心理反映往往是相通、相似的。
诸如红色是一种热烈的颜色,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都表征“喜事、爱情、喜庆”之意。
中国民间送红蛋,表示对新生命降临的庆贺;春节贴红对联;结婚时剪红双喜;民间把帮助别人缔结姻缘者称为红娘。
中国“花语”中红蔷薇表示“求爱”;英语国家则以red-letter day(红字标明的日子)表示纪念日或大喜的日子;red carpet(红地毯)用于热烈隆重欢迎场合;red tulip(红色郁金香)用来表明爱情。
红色是一种令人兴奋、骚动的颜色,因而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有“革命、流血、暴力”之意。
英汉颜色词_红_绿_功能义认知诠释
在 "自然的! 农业的# 这一转喻义的基础上, 词 义进一步引申而得到 "环保的# 之意, 其认知过程是 通过隐喻由 "自然的# 这一转喻义到环境域的映射$ 如: !绿色消费 e 绿色食品 e 绿党=%H> "6.55/ )56590X#5 e 6.55/ Z"#494<8 e 6.55/ 9"-.48i e 935 ‘.55/ U0.9:=%C> 在以上的例子中, "绿党# ! "6.55/ Z"#494<8# ! "935 ‘.55/ U0.9:# 是指赞成环境保护的党派! 政治, 使 "环保的# 这一功能义通过隐喻又扩展到了政治域$ 绿色表示 "希望# 和 "和平# , 这是国际通用的, 如: 世界公认的和平的象征是一只衔绿色橄榄枝的 鸽子; 维护和平的军队经常穿绿色军装, 这种装束 也给人一种安全! 和平的感觉$ 绿色是生命之色,它使人联想到充满活力! 生 机勃勃的景象$英汉两种语言中, 绿色都有这种文 化内涵, 都可表示 "生机# "活力# ! , 这是在 "绿# 的原 型意义基础上从颜色域到生命域的映射而得到的$ #绿色生命 e 绿洲=%B> $ 4/ 935 6.55/ e 0 6.55/ "#c 065 e 935 6.55/ =%+> :50.8 此外, "绿# 还可表达 "安全# ! "可以通行# 之意$ 例如: 6.55/ #4639e 绿灯 ! 6.55/ <30//5#e 绿色通道 ! 6.55/ <0.ce 绿卡等$ "绿# 这种功能义是通过隐喻认 知方式从颜色域到交通域和法律域的映射$ 以上讨论的是 "绿#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相对应 的功能义, 在汉语和英语中还存在着不对应的功能 义$ 在汉语中, " 绿# (还有 "青# ) 可以用来表示卑微! 贫贱, 比如: "绿袍# ! "青衣# 等$另外, 绿还表示 "蒙 羞# "猥亵# ! , 比如: "绿帽子# "青楼女子# ! 等$ 同样, "6.55/# 也有独特的功能义$ "6.55/# 是未 成熟之色, 可通过转喻认知方式引申出 "未熟的 # ! " 嫩的 # 之意, 如: 6.55/ 0ZZ#5! 6.55/ <"./$ 基于此 意, 又可通过隐喻扩展出 "幼稚无知的# ! "没有经验 的# 之意, 如: 0 6.55/ 30/c! 9"" 6.55/ 1". 935 h"X 等 =?&> $同时, "未熟的# "嫩的# ! 这一转喻义还可以引申 出隐喻义: " 未处理的 # (如: 6.55/ 34c58 ) ! " 未愈合 的# (如 : 0 6.55/ j"-/c ) 和"未开发的# (如 : 0 =?(> ‘.55/145#c 8495 ) $除此之外, "绿# 还有 "嫉妒# 的功 能义, 这是从颜色域到情感域的映射, 如: X5 6.55/ j493 5/):! 6.55/D 5:5c 等=?*>$还有, 因美国纸币为绿 色, 所以 "6.55/# 也常用来代表钱财! 钞票, 如: 6.55/ =?%> Z"j5.! 6.55/ X0<b 等 , 这是从颜色域到经济域的 映射$ 以上探讨了颜色词 "红# ! "绿# 在英汉两种语言 中对应功能义和各自独特的功能义, 并详细阐述了 这些功能义的认知过程, 即如何通过隐喻和转喻等 来完成的$ 颜色词的功能义主要来源于客体世界和 - 180-
对英汉颜色词隐喻认知的对比
摘要:由于认知的共性,英汉民族在色彩词的认知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但是受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它们对于颜色词的认知又呈现出各自独特的个性。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展示了英汉民族颜色词的隐喻异同,并进一步探讨了产生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英汉;颜色词;隐喻;认知Abstract:Due to the cognitive commonness,considerable similarities can be easily perceived in the cognition of color word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But affected by various non—physical factors,the cognition show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respectively.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for metaphorical use of color words in the two languages are displayed. And the reasons for such differences are further explored.Key words:English and Chinese;color words;metaphor;Cognition一、颜色词与隐喻认知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是语言的表面现象,而是深层的认知机制。
其核心并不在语言本身,而在于通过了解一个语义域(domain)的经验,来认识另一截然不同的语义域,即一个由“来源语域” (source domain)到“目标语域” (target domain)的“映射” (map—ping)。
在人类语言中,颜色词表现出独特的魅力,令人刮目相看。
颜色并非物体本身固有,从科学的定义来说,它是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一定光波所引起的视觉现象,即人眼通过借助物体表面所反射的光的程度获得的色觉。
隐喻认知的语义理据探究——以英、汉颜色词“红”与“黑”为例
内心 的某 种情感 。很 明显 ,红楼 ”在这里是 一个 隐 “
喻。 莱考 夫等人认 为 , 隐喻是一 种认 知现象 。 那么 , 应 该 怎 么理解 《 楼梦 》 个字 的语义 , 三个 字 的语 红 三 这
义理据又 是什么 呢?
二 、 义 与 语 义 理 据 语
方 。但唐 朝诗 人李 白有 诗 云 : 东风 已绿瀛 洲 草 ,” “ ” 例 汉 红 与 黑 为
朱卡 德
( 韶关 学院 外 语学 院 , 广东 韶关 5 2 0 ) 10 5
摘要 : 隐喻 在 本 质 上 是 一 种 认 知现 象 , 人 类将 某 一 领 域 的 经 验 用 来说 明 或理 解 另 一领 域 的 经 验 的 一 种 认 知 活动 。 隐 喻 是
一
、
引 言
隐喻是一 种普遍 现象 , 隐喻无处不在 。 被 誉 为 中 国古 典 文 学 四大 名 著 之冠 的 《 楼 红
梦 》 原 名 《 头记 》 乾 隆 四十 九 年 甲辰 (7 4梦 觉 , 石 , 18) 主人 序本 正式 题名 为 《 红楼 梦》 此后 《 楼梦 》 取 , 红 便 代《 石头 记》 而成 为通 行 的书名 。遗憾 的是 , 作者 并 没有 说 明为什 么要 将 《 石头 记》 名 为《 楼 梦》 因 更 红 ,
为书 中从头到 尾找不 到一处 名为 “ 红楼 ” 的建筑或 地
认知语言学中英汉颜色词隐喻对比
认知语言学中的英汉颜色词隐喻对比摘要:颜色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
本文从人的视觉感知,生存环境及社会文化三方面解释了颜色的认知原型,对英汉语中颜色词产生的隐喻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加深对其的理解和记忆。
关键词:隐喻对比英汉颜色词认知语言学本文将从人的视觉生理机制、生存环境及社会文化方面解释颜色词的认知原型,同时对英汉颜色词产生的隐喻进行对比,旨在说明认知原型的异同导致英汉颜色词产生的隐喻的异同。
一、颜色词的认知原型(一)“看”的指称原型“看”(see)是人们认识外界的首要方式。
所有文化的人们都对“看”感兴趣且热衷于描绘他们所看到的东西。
一般而言,人们较容易区别那些看起来“光亮的”(light)与“不发光的,暗的”(dark)的东西。
前一种是人们想到阳光时的视觉经历(sun-time vision),而后一种是人们想到夜晚时的视觉经历(night-time vision)。
人们认识light和dark的线索在于see的概念。
对此,wierzbicka 认为假如有一个“darkness”和“lightness”的原型,那么它可以在白天的日光中和夜晚的黑暗中找到,看到浅色的物件提醒我们在有日光时所看到东西的经历;看到深色的物件提醒我们当天黑时所看到的东西的经历。
(二)视觉显著的环境原型为了获得颜色的认知概念,我们经常把颜色范畴投射在人类共同经历的环境原型上,颜色环境原型在视觉上是显著的。
wierzbicka 认为,太阳、火、海、天空、土地、白天和黑夜这些原型组成了人类颜色认知的指称点。
通过把颜色感觉与人类生活某些最基本的原型相联系,我们便能获得颜色的认知和命名。
“white”除了有一个视觉的指称点“白天”外,还有一个环境原型—覆盖着雪的冬天的景色。
这种特征在英语语言使用者的词汇中有所反映,如:雪白(snow-white),白色圣诞节(white christmas)等。
“blue”在许多语言里有着与天空相关的意义联想,“blue sky”和“蔚蓝的天空”都暗示着蓝色与天空的联想。
隐喻认知的语义理据探究_以英_汉颜色词_红_与_黑_为例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Journal of Shaog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2011年5月第32卷第5期May.2011Vol.32No.5隐喻认知的语义理据探究———以英、汉颜色词“红”与“黑”为例朱卡德(韶关学院外语学院,广东韶关512005)摘要:隐喻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
隐喻语义的使用和理解是一个非展示性的推理过程,语义理据则是这一过程的关键。
以英、汉颜色词“红”与“黑”为例,说明隐喻认知的语义理据探究不仅可以从作为符号系统的语言系统内部入手,还可以从认知主体入手,根据联想意义、情感意义和语境意义得出隐喻认知的语义理据。
关键词:认知语义;隐喻;隐喻认知;语义理据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348(2011)05-0082-04收稿日期:2011-03-16作者简介:朱卡德(1952-),男,湖南湘潭人,韶关学院外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一、引言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隐喻无处不在。
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冠的《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名为《红楼梦》,此后《红楼梦》便取代《石头记》而成为通行的书名。
遗憾的是,作者并没有说明为什么要将《石头记》更名为《红楼梦》,因为书中从头到尾找不到一处名为“红楼”的建筑或地方。
但唐朝诗人李白有诗云:“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五代前蜀诗人韦庄也有诗云:“长安春色本无主,古来尽属红楼女。
”两首诗中的“红楼”都是指“华美的楼房,旧常指富家女子的住处”。
至此,我们不得不深深折服于文学大师对隐喻的独具匠心。
但是,也有名家学者说,书名《红楼梦》三个字不过是个符号。
果真如此吗?原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指出:词是人类意识的微观世界。
符号关系词义理论认为,词汇的符号意义表达的是现实世界或语言世界的所指对象。
从认知隐喻视角比较英汉颜色词“红”
从认知隐喻视角比较英汉颜色词“红”甘昀【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3(000)003【摘要】Color terms are important in human language. Influenced by geographical, cultural, religious and other factors, color term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tend to express not only the basic meaning of color, but usually different symbolic meanings. Many recent re-searches show that metaphor is a crucial cognitive mechanism. Based on the relevant theory of cognitive metaphor,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semantic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of basic color term"red"in English and Chineseand tries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mantics and culture.% 颜色词是语言中的重要部分。
由于受地理、文化和宗教等因素的影响,颜色词在中西方文化中除了表达颜色的意义以外,往往具有独特的象征性意义。
近来众多研究发现,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
本文以基本颜色词“红”为例,基于认知隐喻的相关理论,比较研究“红”在英汉语言中的语义异同,试图揭示语义和文化的关系。
【总页数】2页(P60-61)【作者】甘昀【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南昌 3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相关文献】1.联想意义在英汉语言中的比较分析——以颜色词"红"为例 [J], 谢爽2.英汉对比视角下莎剧中“红”的变体颜色词汉译 [J], 谢世坚;唐小宁3.英汉颜色词"Red"与"红"文化内涵比较探析 [J], 吴石梅4.英汉基本颜色词"红/red"的认知隐喻新探 [J], 杨丽娟5.认知视角下的英汉“红”类颜色词的命名理据研究 [J], 严凯民;董银燕;郭泉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认知视角下英汉语基本颜色词汇的隐喻对比
认知视角下英汉语基本颜色词汇的隐喻对比作者:姚洁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9年第12期随着1980年Lakoff和Johnson所编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的出版,语言学界掀起了一场隐喻研究的革命。
他们在书中提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约占70%。
著名的修辞学家Richards也曾经提出,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就有可能出现一处隐喻。
传统的隐喻研究只把隐喻界定为一种语言学现象,或者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
而现代语言学认为隐喻远远超出了这些范畴,认为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
在世界各国的词汇中,颜色词汇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颜色的认识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范畴之一。
但是人类对于这些颜色的认识又与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造成了人类对颜色认识的巨大差异。
但是随着各国社会文化交流的频繁,某些差异也逐渐出现了逐渐融合的趋势。
一、英汉语基本颜色词汇隐喻的认知层面对比下面将从认知的角度对中英文中出现的基本颜色词汇进行分析比较。
1黑色(black)无论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黑色(black)都与“不好的”、“腐朽的”、“邪恶” 的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经常使人联想到苦难与不幸。
例如,在汉语中。
我们有“黑不溜秋”(形容黑得很难看)、“黑道”(江湖上的邪派人为黑道)、“黑店”(旧时指杀人越货的客店;今指骗人,敲诈的商店)、“黑货”(禁止进口或出口的货物,或禁止私人拥有的物品)、“黑名册”(列有曾经违反道德、法律或任何规章的人名册或记录个人或集团的违法行为的册子)等等。
在英语中也有像类似的词汇,例如:“blackleg”(工贼,骗子),“blacklist”(黑名单),“blackmail”(敲诈,勒索),“black-market”(作黑市买卖),“paint sb.black”(往某人脸上抹黑),“not so black as one ispainted”(不像人们所说的那么坏),“Two blacks donot make a white.”(两黑不等于一白;两个错误不等于一个正确)等等。
颜色词“白”英译过程的隐喻认知研究
颜色词“白”英译过程的隐喻认知研究-汉语言文学颜色词“白”英译过程的隐喻认知研究芮丹谌莉文摘要:颜色隐喻认知不仅是语言现象,还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基本颜色词“白”的非颜色领域词汇进行范畴划分和翻译认知分析。
研究发现:1.根据“白”所在的不同领域,主要分为人物品质、情感类,社会生活类,政治类。
2.颜色词“白”所在的非颜色领域在英译过程中可以通过隐喻机制进行解读,主要表现为三类隐喻思维:从物质域投射至情感域,从精神、颜色域投射至生活域,从生活、颜色域投射至身份域。
3. 根据隐喻认知模式,可采取明喻(加喻底)、意译、改换喻体等不同翻译策略。
关键词:颜色词“白”认知隐喻翻译一、引言人类的认知以及语言的发展离不开人类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经验。
颜色词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对颜色的感知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
国外对颜色词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并在那以后取得了一定价值的研究成果(Gladstone,1858;Geiger,1880;Berlin Kay,1969)。
Basic Color Terms:Their University and Evolution(Berlin Kay,1969)一书作为基本颜色认知研究方法的开篇,影响力最为深远。
国内对颜色词的研究多从修辞、语义等角度入手分析。
王玉英(2004)从修辞的角度对汉语的“白”和英语的“white”进行了国俗语义(“语义反映概念时所增添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的对比。
宋伟华(2008)从历时角度追溯颜色词“白”和“white“的语义演变历程。
宋伟华(2010)从语义角度归类分析了颜色词“白”和“white”的常见译例。
朱志梅,张品(2008)分析了英汉语言中的基本颜色词“白”和“white”,旨在比较分析不同语言中基本颜色词认知语义结构的共性和个性。
现有研究从认知角度研究颜色词的不多,对英汉基本颜色词进行认知分析的就更少了,且大多从语义对比角度出发,对基本颜色词翻译过程中的隐喻认知机理并没有专门研究。
英汉基本颜色隐喻化认知对比
喻是由 源域到目 标域之间的 投射(m apping)产生的, 这意味 着
如“ 黄色书刊、 黄色笑话、 黄色电影” 等。 5 )蓝色(blue) 英汉中的蓝色, 都可以用来指秋高气爽的天空色, 给人以 辽远、 宁静和超脱的感觉。汉语中蓝色的引申义较少, 但英语 中 blue多有丰富的隐喻义。一说到“ 蓝色” 很容易使人想起“ 蓝
英 汉语言文化皆有一些利用白色的范畴来隐喻其他事物 的认知方式 , 由此构成一些隐喻语言的表达方式。例如 , 在汉
1)黑色(black)
汉语 中有而英语中没有的如 : 黑哨— 指足球 比赛中裁 判的不公正行为; 黑玫瑰— 指肤色较黑但漂亮而有魅力的 女性。英语中有而汉语中没有的, 如:black mail— 指敲诈 、 勒索。
2) 白色(white)
白色是汉民族的忌讳色。有一些汉语中由“ 白色” 构成的 隐喻而英语中没有如: 白事— 指丧事; 白话— 不能实现的
语中, 我们有“ 翻白眼、 清白无辜” 还有来 自 等, 英语的“ 白热
化、 皮书、 白 白色恐怖” 等;英语中有white heat,white paper,white terror,white innocence,turnup the white of one' s eyes等。
认知语言学家兰盖克(Langacker, 1987:150- 154)认为,
家人们把圣 诞节和其他节假日 称为‘ letter days", 喜 ,red表示“
rose可译为“ 一位红光满面、 精神矍拣的老绅士” 。
庆、 欢乐” 的意思。 英汉中的红色(red)都可以表示“ 身体健康、
面 色红润” 的意思。 fine old gentleman,with a face as red as a 如a 4)黄色(yel ow) l
英汉色彩概念隐喻认知初探
A Tentative Study of Col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on the Basis of Conceptual Metaphor 作者: 张寅
作者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版物刊名: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NULL-NULL页
主题词: 概念隐喻 颜色 认知
摘要:色彩是上帝的杰作。
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表示颜色的词汇,颜色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殊的物质形态。
颜色词作为一个特殊词类,是探讨语言与认知关系的重要途径。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体系,一种思维方式。
而概念隐喻也称为隐喻概念,是通过认知主体的思维在两个认知域(概念)之间建立认知联系,或者概念领域间的相互转换。
本文首先介绍了概念隐喻的特征;其次分析了颜色的概念隐喻特性,最后从隐喻认知的角度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色彩的隐喻意义异同,得以为更好的顺畅的为英汉交流服务。
从认知角度看英汉颜色词的语义异同
从认知角度看英汉颜色词的语义异同林荫(莆田学院外语系,福建莆田351100)收稿日期:2008-11-18作者简介:林荫(1976-),女,福建莆田人,莆田学院外语系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
摘要:颜色词是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型范畴理论的产生始于对颜色词的研究。
原型范畴理论亦可用于解释包括颜色词在内的一词多义现象。
以原型范畴理论为理论依据,从认知角度来分析英汉颜色词的语义构建的认知机制,并阐释英汉颜色词的语义文化内涵的异同。
关键词:颜色词;认知;原型;隐喻;转喻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348(2009)02-0134-04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Journal of Shaog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2009年2月第30卷第2期Feb.2009Vol.30No.2一、引言颜色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从感官和情感上都会对颜色作出一定的反应,并赋予不同的颜色所指语义,与此之外,还赋予它们除特定的语义之外的外围语义成分。
颜色词是词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
Rosch 等人创立的原型范畴理论也始于早期对颜色词的研究[1]。
而反过来,原型范畴理论也常被用来解释包括颜色词在内的一词多义现象。
国内学者对颜色词的研究也不少,相当一部分都重点阐述颜色词所代表文化象征意义的差异,而较少涉及颜色词的认知分析。
笔者尝试从认知角度来分析英汉颜色词的语义构建的认知机制,进而阐释英汉颜色词的语义文化内涵的异同。
二、颜色词、一词多义与原型范畴理论(一)颜色词与原型范畴理论的产生原型范畴理论的产生与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对颜色词的研究有直接的关系。
1969年,Berlin 和Kay 经过对98种基本语言的颜色词后提出焦点色(Fo -cal Colours )和基本颜色词的蕴涵等级(Implicational Hierarchy of Basic Colours )[1]。
从认知角度浅析英汉颜色词的隐喻对比研究-以 红和red 为例
从认知角度浅析英汉颜色词的隐喻对比研究-以红和red 为例摘要:隐喻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所在。
在传统研究中,隐喻被认为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
随着研究的深入,语言学家逐渐认识到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
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始源域到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目标域的系统映射,普遍存在于人们的语言和生活中。
本文拟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内,以隐喻为理论基础,以“红色”与“red”为例,比较分析“红色”与“red”认知语义结构的共性和个性。
关键词:英汉颜色词、隐喻、红、red1 引言语言为人类提供了认识和解读世界的应对机制,其中隐喻就是一个强有力的认知工具。
隐喻的核心机制是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思维从源域到目标域的结构映射。
颜色域也是人类最为基础和重要的认知域之一。
本文从认知角度,以“红色”和“red”为例,简析“红色”和“red”的语义。
2 颜色词之认知分析隐喻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的方式,也是重要的认知模式:隐喻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这两种概念之间相互关联,它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联想。
就颜色词而言,其基本意义是通常是人们对颜色的认知,是原型意义。
当我们用颜色的原型范畴去表达和解释其他认知域的范畴时,便形成了颜色隐喻认知。
颜色词的原型意义在不同语言中大多是相同的,是有共性的。
以原型意义为核心,词义经隐喻或转域呈辐射状向外扩展,形成不同的意义。
这些扩展出去的词义受不同语言、文化、历史、自然环境、生活方式、世界观等的影响,促使同一颜色词在不同语言中展现出差异性。
3 “红色”与“red”的认知语义3.1 “红色”与“red”的认知语义的共性。
本文从以下二个方面简要讲述“红色”与“red”的共性。
(1)根据我国最早的汉语辞源学词典《说文解字》,红是指“火或血”的颜色(许慎 2005:256)。
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red”玩儿“the color of fresh blood or a similar color”。
英汉颜色词“红”的概念隐喻对比分析
英汉颜色词“红”的概念隐喻对比分析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对英汉颜色词“红”的概念隐喻异同进行比较。
“红”的英汉概念隐喻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如都映射在心理情感、政治和经济域,且在一小部分目标域中隐喻意义相同或相近。
但由于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红”在英汉概念隐喻中所映射的部分目标域为各自独有,如英语中“red”可以映射至价值判断域,而汉语“红”则可映射至爱情、人物外表域等。
标签:红概念隐喻对比一、引言认知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1980)指出,隐喻(metaphor)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
束定芳(2001)指出,隐喻的本质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
認知与语言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经验,隐喻是由始源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投射(mapping)产生的,它的功能首先是用一个具体范畴的认知域去建构或解释另一个抽象范畴,第二个功能是创造新的意义、表达新的思想,这主要表现在定义新的事物和赋予旧事物新的概念。
在人类庞大的认知系统中,颜色是人类视觉结果的重要部分,在人类思维中占据重要位置。
Langacker(1987)指出,颜色域同时间域、空间域、情感域一样,是语言最基本的认知域。
Verne F.Ray (1953)指出每个颜色系统旨在使颜色排列有序,以便人们对其感知并反馈,进而促进言语交流。
无论在视觉上还是情感上,人们都会对颜色做出一定反应,并赋予其特定的内涵,颜色隐喻使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更加真实、鲜明和生动。
本文将以英汉颜色词“红”为例对其概念隐喻进行比较与分析。
二、英汉颜色词“红”在相同目标域中概念隐喻对比心智、意义、思维是基于身体体验的(王寅,2002)。
人类共同的视觉和感觉生理机制是人类形成颜色感知共性的基础。
在对颜色词“红”隐喻认知过程中,由于人类认知能力、思维过程、及某些知识和经验是相同的,所以“红”会投射到相同的目标域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范畴理论下英汉颜色词隐喻认知机制作者:马艺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03期摘要: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大量的颜色词,有时候我们所说的颜色词并不是表达色彩,而有其隐喻含义。
颜色隐喻把颜色词当作源域,将颜色词的意象映射到抽象的其它域里,我们能够通过这样的隐喻更好地交流与沟通。
该文用认知语言学当中的范畴理论和颜色隐喻来分析英汉中不同颜色的隐喻含义,以及涉及到颜色的英汉翻译中的隐喻现象。
此论文有助于英汉双语学习者提高交流能力,更好地翻译英汉双语中的颜色词。
关键词:颜色词;隐喻;翻译;源域;范畴理论;映射第一章; 颜色词简介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我们都能从中看到很多颜色词,作为一个概念范畴,色彩隐喻是相对独立的概念范畴,其是指色彩在语言中的意义。
就是因为这些颜色词汇,我们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活泼而生动。
我从不同文学作品中学习了一些颜色词,并且借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化理论和隐喻理论对一些颜色词进行分析。
色彩词汇的隐喻不仅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感知内外世界,其本身也是一种语言现象和认知系统。
然而,截然不同的文化和语言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认知机制,在跨文化交流过程当中,人们会在相互了解中遇到一些麻烦。
我将在这篇论文中对汉语和英语中基本颜色词的认知机制,色彩意义和隐喻意义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
第二章; 基本颜色词汇的认知机制我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每一件东西的颜色都不一样。
在学习和认知世界的过程中,我们总是通过获取物体的颜色和大小来感知物体的外观。
例如,在中文里,当描述一件事时,我们通常选择从它的“颜色”、“香氣”和“味道”开始。
“颜色”往往是第一步。
而且,颜色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其能够区分不同的事物。
无论是书面写作还是口头沟通,我们使用各种颜色词赋予事物特殊的含义,使我们的语言表达得更加准确、丰富和生动。
在无数的文献中,颜色词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色彩在我们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人们渴望更好地理解,吸收和运用色彩。
纵观人类历史,人们总是试图通过利用不同的颜色来达到目的。
颜色词成为学者们研究领域之一。
中英文中很多颜色词对文化交流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它们反映了各自国家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另一方面,他们也能满足不同国家的文化需求,从而展现出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立场和等级观念等。
隐喻是通过从一个领域映射到另一个领域的映射而产生的。
这意味着我们使用一个范畴的认知领域来解释另一个领域。
当我们使用基本颜色词汇来修饰或解释其他不包含颜色词的事物时,就形成了颜色隐喻。
映射是颜色隐喻的基本方法,颜色隐喻的产生的基本条件是语义冲突。
当涉及到两个不同类别的对象时,语义冲突就会出现。
例如,在中文里,红色代表快乐,热情和正义。
用红色修饰人物时,根据语义选择的限制,首先判断语义冲突的发生。
所以我们应该对双方进行比喻性的判断。
我们将红(热情,正义,人气)的语义意义映射到人,然后产生一个新的意义。
第三章; 英汉颜色词的隐喻详细比较对比颜色词的隐喻,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对颜色词的比较研究更加注重特定的颜色。
接下来用一些例子来详细看看英汉语言颜色词隐喻的不同之处:(一)英语和汉语中的“白色”对比在英语中,白色--White,通常蕴含“纯洁、行为诚实”之意。
例如:(1)Mr.Brown is a very white man.这里并不是字面意思上的“白色”而指是“布朗先生是一个非常忠实可靠的人。
”中文里的“白色”同样也有此意,如“白色谎言”生活中我们就常常遇到需要用到“白色谎言”的时刻,好友送了一份新年礼物给自己,其实自己并不喜欢,但是在中国,我们依然会表达出喜爱之情。
这是一种“善意的谎言”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一般来说收到好友的礼物都会客气地表示喜欢。
“白色”在这里也有“善意”的意义,和英语里一样也是积极意义。
“白”在中英文里当然也有差异,例如“红白喜事”在中国文化中指婚礼和葬礼。
婚礼上人们喜着红服,葬礼则穿白色麻衣。
这与西方截然不同,这是因为在西方,人们通常会在婚礼上穿着白色的婚纱和西服,“白”代表的是非常圣洁典雅的感觉。
而在葬礼上,他们通常身着黑色,穿着白色到葬礼上会给人冒犯之意。
我们的生活无法离开隐喻,语言表达也无法离开颜色。
(二)英语和汉语中的“红色”对比从词源的角度来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在英文和汉语中,我们都可以说“红”是一种特定颜色。
从认知语言学看,红色的基本意义属于颜色域的范围。
中西方对于红色的映射意义也有着异同。
红色这种颜色通常与庆祝活动和欢乐的场合有关,在英语国家以及在中国都是如此。
例如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主色调都是红色。
红色在中西语言中都有吉祥的意义。
如:She was the first African head of state to visit their country,and they rolled out the red carpet for her.(她是第一个访问他们的国家的非洲国家元首,他们为她铺开了红地毯)这里的“红”并不仅仅表达红色的地毯,而是表达的一种“盛大的欢迎”。
同样,在中文里的“开门红”表示一种好运;“红双喜”表示特别的喜悦;另外中文里的“红”也有其他多种含义,映射到情绪,地位,态度,外表,工作等各个方面。
如:“她的脸忽地就红了”表示一种兴奋或开心或害羞的情绪;“红人”表示当权者最看重的人或极受欢迎的人;“红口白牙”表示一口咬定,或指确定说过某事;“红颜”表示少女美丽的容颜。
(三)英语和汉语中的“蓝色”对比我们常常把蓝色与大海和天空联系在一起,所以在我们心里,有“洁净,明亮”之意。
然而在英文中却有别的意思,如:Don't look so blue-smile!当然这里并不是说蓝色的微笑,蓝色也被理解成“忧郁”之意,这句话的意思“别这样愁眉苦脸,笑笑吧!”同样蕴含此意的还有这些词“a blue film”、“a blue movie”和“a blue joke”。
而在中国,“蓝”的术语是靛蓝色的植物提取。
因此,“蓝”与“青”紧密相连的,下面的例子足以证明:汉语中的“蓝”还映射了一些其他的意思,如“蓝榜”意味着,列除了考试失败的学生名单。
有时候,“蓝”和“褴”同义,表明破烂的衣服。
原始版本的作品或写作的主要来源被称为“蓝本”。
“蓝图”在英语单词中是“blueprint”其扩展的意义是指详细的计划或方案。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蓝色也可用来表示皮肤的颜色,如短语“鼻青脸肿”意为某人被打得很惨;“冻青”,表示一个人因为皮肤冻到变色。
(四)英语和汉语中的“黑色”对比“黑色”,首先就是字面意义的黑色,吸收几乎所有可见光波长的物体的颜色;在英语中,黑色是与黑暗联系在一起的夜晚的颜色。
黑色是“黑色”的意思,意味着人们无法看到任何东西。
在汉语中,“黑”有一些特别的含义,“黑组织,黑爪牙”映射着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右派势力,“黑线”并不是我们理解的黑色的线,其表达的是错误的措施或政策。
另外,“黑话”,“黑货”,“黑市”,“黑名单”,“黑钱”;这些“黑”字在汉语里指的是未知的,隐秘的,非法的,黑色的东西意味着一定程度的违法。
(五)英语和汉语中的“黄色”对比黄色在英语和汉语中在隐喻方面有许多相似和不同之处。
首先,黄色象征着悲痛和死亡,人们经常把这种颜色与秋天的落叶联系起来。
无论在英语还是汉语中,“黄色”都象征着“death (死亡)”“desolation (荒凉)”和“depress (萧条)”等等。
这些语义成分都映射到人们的认知机制中。
如中文里“面黃肌瘦”、“昨日黄花”、“人老珠黄”、“黄粱一梦”、“事情黄了”所有这些词语表达出了病态、荒芜和失败的味道。
英语中,yellow blight,yellow fever(一种传染病),yellow flag(船上有流行病的象征),所有这些跟黄色有关的表达都与消极和死亡有关。
第四章; 结论本论文从理论分类入手,对英汉颜色词的隐喻进行探索和解读。
在文化相似性,差异性和其他相关理论的层面上有较小的突破。
颜色隐喻不仅是人类理解和感知内部和外部世界非常重要的工具,这也是一种语言现象和一种人类的认知机制。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色彩隐喻在范畴理论下的理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认知过程。
它从一个精神空间转移到另一个精神空间。
本文利用详细的英汉颜色例子分析对比,能够为英语和翻译工作者提供正确的方法学习。
指导我们的英语学习者进行理解,以及进行翻译工作。
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颜色的词汇,我们英语学习者应该考虑到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语境因素,运用,结合不同的理解策略,才能翻出相对地道的译文,以达到文化交际的目的。
毫无疑问这篇文章只是英汉颜色词隐喻研究中的冰山一角,还有大量的关于颜色的实例没有引用到本文中,且文中很多待证实之处。
在我们对认知语言学的进一步学习研究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我们所学的理论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特别是在以前的探索中很少涉及的问题。
范畴论下颜色词的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相当深刻而有趣的研究点,对于认知语言学的学者来说这将会是一个具有前景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1]梁晓晖,孙开蒙.多模态颜色词认知与英语说明文写作教学[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 (05):14-22.[2]韩明珠.现代汉语目的范畴的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3]陈伟.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看英汉基本颜色词[J].枣庄学院学报,2015,32 (06):95-99.[4]汪琦.汉语颜色词研究的四个视角[J].语文学刊,2013 (17):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