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重点班)

合集下载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质检试卷(重点班,含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质检试卷(重点班,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高一(下)质检生物试卷(重点班)(3月份)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40道题,1-30题每题1分,30-40题每题2分.)1.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人体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内液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2.毛细血管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3.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4.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①A、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③D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④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5.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6.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的系统是()①消化系统②呼吸系统③神经系统④泌尿系统⑤循环系统⑥运动系统⑦生殖系统⑧内分泌系统.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①②④⑤D.③⑥⑦⑧7.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将一定量的盐酸加入等量的人体血浆与0.9%的NaCl溶液中,两者的pH值变化相同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由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保持在适宜范围内8.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A.组织细胞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9.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C.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10.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D.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11.大气中的氧气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A.3B.5C.6D.1012.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激素、氨基酸、蔗糖等有机物是内环境的成分B.人体代谢中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而不是内环境中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D.内环境稳态就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等保持不变1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14.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D.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15.手偶然碰到针尖时产生的反应时()A.痛和缩手同时出现B.先感觉到痛,接着缩手C.先缩手,接着感觉到痛D.无法确定先后顺序16.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17.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B.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C.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D.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B.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D.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19.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B.甲图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D.在乙图的a、b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20.给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主要是利用什么调节()A.体液调节B.神经调节C.激素调节D.内分泌调节21.如图是甲状腺分泌活动的一种调节机制示意图.对有关环节正确的理解是()A.a、b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a和b同时作用于z,对z产生促进作用C.甲状腺激素过多,会抑制x、y的分泌功能D.x、y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22.切除小狗垂体后,小狗不但会停止生长,还会食欲不振、行动迟缓等症状,原因是()A.垂体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B.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减少C.垂体分泌的甲状腺素减少D.垂体能控制甲状腺的分泌活动23.激素调节是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式.下列生理活动与相关激素之间的关系不相符合的是()A.摄入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B.人体内的激素与靶细胞能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受体蛋白C.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为协同作用,共同促进生长发育D.在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肾上腺素分泌量减少24.以下可以口服的是()A.胰岛素B.生长激素C.抗体D.甲状腺激素25.下列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A.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C.雌激素和孕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26.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③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④摄水量增加;⑤尿量减少.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②→④和①→③→⑤D.②→①→④和②→①→③→⑤27.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①皮肤血管收缩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③汗腺分泌增多④汗液几乎不分泌⑤代谢活动增强.A.①④⑤B.①②⑤C.④⑤D.②③28.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A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B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C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29.如图为某种营养物质在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此营养物质是葡萄糖,因为其在血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1%B.AB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消化吸收C.由于血糖被用于氧化分解等途径而使BC段显著下降D.CD段逐渐上升并趋于稳定是由于肝糖原和肌糖原的不断分解,并把产生的葡萄糖释放进入血液30.下列有关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脑的高级功能专指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功能B.下丘脑与调节体温、水盐平衡和生物节律等功能有关C.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中枢如呼吸中枢等在脑干D.小脑和脊髓内有调节躯体运动等生命活动的低级中枢31.夏季,人在高温作业或剧烈活动后,要喝淡盐水;在患急性肠胃炎时,要及时注射生理盐水;不慎受外伤后,用0.9%的盐水清洗伤口.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依为()①降温②维持水代谢的平衡③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④消毒⑤是细胞的等渗溶液并有清洁作用.A.①②④B.③②⑤C.②③⑤D.②③④32.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肌肉细胞缺氧时,③的pH会降低,但由于Na2CO3的调节作用,③的pH会维持不变B.与⑤相比,③中含有的蛋白质多C.②中的O2到达④至少需要经过3层膜,②处的O2浓度高于④处D.②呼吸作用的终产物CO2不会引起③的pH变化33.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和淋巴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34.如图所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图中②处,可以测到电位变化的有①③④⑤⑥B.在突触小体上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若抑制该图中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D.刺激⑥处,神经兴奋能传到⑤④③②①35.如图是较为复杂的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图示的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B.如果B受刺激,C会兴奋;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C.b处给予一个刺激,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D.若ab=bd,如刺激C点,则电流计的指针会偏转2次36.如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a分泌的某种物质可用于胚胎工程中供、受体的处理B.a与c两者的分泌物可对某一生理活动起促进作用C.c不仅有分泌功能,且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D.a、b、c三者中,c对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影响最小37.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环境温度为25℃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从时间t1到时间t2,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C.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D.时间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38.糖类是我们每天摄入量最多的有机物,下列有关糖代谢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均可发生②过程B.胰岛素既能促进④过程,也能促进⑤⑥⑦过程C.血糖的主要来源是①,⑥⑦是血糖的主要去路D.①+②+③>⑤+⑥+⑦时,人就会患糖尿病39.关于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调节过程的叙述中错误有几项()①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②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④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⑤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⑥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⑦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40.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有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a引起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b引起下丘脑分泌②抗利尿激素C.c引起下丘脑分泌③胰高血糖素D.d引起下丘脑产生④电位变化二、非选择题(5道题,每空2分,共50分)41.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甲中[_________]_________中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_________.(2)图乙中④与①⑥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④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①④⑥合称为_________.(3)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穿过_________层磷脂分子层.42.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a表示_________系统,b表示_________系统,c表示_________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_________系统.(2)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至少要穿过_________层生物膜.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__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3)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___的调节网络下进行.43.如图中图甲所示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3)已知A释放的某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_______.44.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D为激素)(1)寒冷环境中,图中D激素和[]_________激素之间通过协同作用,共同促进产热量增加.某患者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则其最可能受损的部位是图中的_________.(2)人过度紧张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_________激素,最终促使乙合成并分泌A激素;当A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甲和乙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_________调节.(3)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丁可以直接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也可以接受下丘脑的控制,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分泌的_________(填激素名称)增多;同时激素D也增多.45.如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的部分调节机制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水盐平衡调中B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2)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是_________这一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_________.(3)在调节水盐平衡实例中_________分泌抗利尿激素,其靶器官是_________.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高一(下)质检生物试卷(重点班)(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40道题,1-30题每题1分,30-40题每题2分.)01.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人体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内液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解答】解:A、人体的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A正确;B、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B正确;C、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C错误;D、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理解内环境组成和内环境作用及血浆和血液的区别是解题关键,试题较容易.2.毛细血管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本题是对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的考查,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又叫细胞外液,梳理内环境的概念,分析具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然后进行判断.【解答】解:由于毛细血管壁细胞里面与血浆接触,外面与组织液接触,因此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内与淋巴液直接接触,外与组织液直接接触,因此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概念,毛细血管壁与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对于内环境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3.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的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凡是血浆、淋巴、组织液的成分,都是内环境的成分.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递质小泡存在于神经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解答】解: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属于细胞外液,即内环境,①正确;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②错误;C、细胞外液中含有营养物质如葡萄糖,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和尿素,调节物质如激素等,③正确;D、递质小泡属于神经细胞内的结构,不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④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正确区分哪些物质属于或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①A、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③D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④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叫体液,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为组织液、血浆、淋巴,组织液渗入淋巴的量少于于组织液渗回组织液渗入的量,因为组织液渗入淋巴是单向的组织液渗入血浆是双向的.所以A为血浆,B为组织液,C为细胞内液,D为淋巴.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其中突触间隙是神经细胞(组织细胞)之间的液体.【解答】解:①、由图示可知,A、B、C、D依次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①错误.②乙酰胆碱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即神经细胞之间的组织液,②正确.③由于血浆渗透压的维持主要是血浆蛋白和无机盐,所以A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③错误.④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蛋白质水解酶一般存在于消化液、溶酶体中,④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间的物质交换,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5.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其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人在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多的乳酸,从而使血液的酸碱度下降,但由于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H2CO3和NaHCO3,所以碱性NaHCO3来缓冲调节血液pH,使之处于平衡状态.【解答】解:人在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多的乳酸,从而使血液的酸碱度下降,但由于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H2CO3和NaHCO3,所以碱性NaHCO3来缓冲调节血液pH,使之处于平衡状态.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6.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的系统是()①消化系统②呼吸系统③神经系统④泌尿系统⑤循环系统⑥运动系统⑦生殖系统⑧内分泌系统.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①②④⑤D.③⑥⑦⑧【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内环境,外界的氧气和养料要进入内环境才能被细胞利用,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要通过内环境排除体外.【解答】解:人体细胞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进入循环系统,氧气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循环系统,也契合养料随循环系统运输到组织处,进入组织液,进而供组织细胞利用,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进入组织液,再进入循环系统,通过循环系统的运输,大部分水、尿素、无机盐通过泌尿系统随尿排出,二氧化碳和部分水由呼吸系统排除,一部分水、少量无机盐通过皮肤随汗液排除,因此,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的系统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等.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内环境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对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7.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将一定量的盐酸加入等量的人体血浆与0.9%的NaCl溶液中,两者的pH值变化相同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由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保持在适宜范围内【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由于人体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H2CO3/NaHCO3,可起到缓冲作用,所以用等量等浓度的盐酸分别滴定等量的人体血浆与0.9%NaCl溶液,两者的pH变化不同,A错误;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B错误;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在适宜的范围内保持动态平衡的,C错误;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质检试卷(重点班,含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质检试卷(重点班,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高一(下)质检生物试卷(重点班)(3月份)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40道题,1-30题每题1分,30-40题每题2分.)1.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人体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内液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2.毛细血管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3.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4.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①A、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③D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④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5.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6.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的系统是()①消化系统②呼吸系统③神经系统④泌尿系统⑤循环系统⑥运动系统⑦生殖系统⑧内分泌系统.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①②④⑤D.③⑥⑦⑧7.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将一定量的盐酸加入等量的人体血浆与0.9%的NaCl溶液中,两者的pH值变化相同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由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保持在适宜范围内8.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A.组织细胞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9.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C.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10.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D.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11.大气中的氧气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A.3B.5C.6D.1012.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激素、氨基酸、蔗糖等有机物是内环境的成分B.人体代谢中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而不是内环境中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D.内环境稳态就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等保持不变1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14.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D.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15.手偶然碰到针尖时产生的反应时()A.痛和缩手同时出现B.先感觉到痛,接着缩手C.先缩手,接着感觉到痛D.无法确定先后顺序16.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17.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B.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C.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D.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B.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D.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19.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B.甲图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D.在乙图的a、b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20.给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主要是利用什么调节()A.体液调节B.神经调节C.激素调节D.内分泌调节21.如图是甲状腺分泌活动的一种调节机制示意图.对有关环节正确的理解是()A.a、b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a和b同时作用于z,对z产生促进作用C.甲状腺激素过多,会抑制x、y的分泌功能D.x、y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22.切除小狗垂体后,小狗不但会停止生长,还会食欲不振、行动迟缓等症状,原因是()A.垂体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B.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减少C.垂体分泌的甲状腺素减少D.垂体能控制甲状腺的分泌活动23.激素调节是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式.下列生理活动与相关激素之间的关系不相符合的是()A.摄入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B.人体内的激素与靶细胞能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受体蛋白C.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为协同作用,共同促进生长发育D.在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肾上腺素分泌量减少24.以下可以口服的是()A.胰岛素B.生长激素C.抗体D.甲状腺激素25.下列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A.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C.雌激素和孕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26.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③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④摄水量增加;⑤尿量减少.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②→④和①→③→⑤D.②→①→④和②→①→③→⑤27.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①皮肤血管收缩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③汗腺分泌增多④汗液几乎不分泌⑤代谢活动增强.A.①④⑤B.①②⑤C.④⑤D.②③28.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A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B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C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29.如图为某种营养物质在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此营养物质是葡萄糖,因为其在血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1%B.AB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消化吸收C.由于血糖被用于氧化分解等途径而使BC段显著下降D.CD段逐渐上升并趋于稳定是由于肝糖原和肌糖原的不断分解,并把产生的葡萄糖释放进入血液30.下列有关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脑的高级功能专指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功能B.下丘脑与调节体温、水盐平衡和生物节律等功能有关C.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中枢如呼吸中枢等在脑干D.小脑和脊髓内有调节躯体运动等生命活动的低级中枢31.夏季,人在高温作业或剧烈活动后,要喝淡盐水;在患急性肠胃炎时,要及时注射生理盐水;不慎受外伤后,用0.9%的盐水清洗伤口.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依为()①降温②维持水代谢的平衡③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④消毒⑤是细胞的等渗溶液并有清洁作用.A.①②④B.③②⑤C.②③⑤D.②③④32.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肌肉细胞缺氧时,③的pH会降低,但由于Na2CO3的调节作用,③的pH会维持不变B.与⑤相比,③中含有的蛋白质多C.②中的O2到达④至少需要经过3层膜,②处的O2浓度高于④处D.②呼吸作用的终产物CO2不会引起③的pH变化33.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和淋巴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34.如图所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图中②处,可以测到电位变化的有①③④⑤⑥B.在突触小体上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若抑制该图中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D.刺激⑥处,神经兴奋能传到⑤④③②①35.如图是较为复杂的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图示的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B.如果B受刺激,C会兴奋;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C.b处给予一个刺激,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D.若ab=bd,如刺激C点,则电流计的指针会偏转2次36.如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a分泌的某种物质可用于胚胎工程中供、受体的处理B.a与c两者的分泌物可对某一生理活动起促进作用C.c不仅有分泌功能,且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D.a、b、c三者中,c对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影响最小37.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环境温度为25℃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从时间t1到时间t2,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C.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D.时间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38.糖类是我们每天摄入量最多的有机物,下列有关糖代谢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均可发生②过程B.胰岛素既能促进④过程,也能促进⑤⑥⑦过程C.血糖的主要来源是①,⑥⑦是血糖的主要去路D.①+②+③>⑤+⑥+⑦时,人就会患糖尿病39.关于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调节过程的叙述中错误有几项()①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②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④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⑤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⑥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⑦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40.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有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a引起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b引起下丘脑分泌②抗利尿激素C.c引起下丘脑分泌③胰高血糖素D.d引起下丘脑产生④电位变化二、非选择题(5道题,每空2分,共50分)41.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甲中[_________]_________中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_________.(2)图乙中④与①⑥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④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①④⑥合称为_________.(3)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穿过_________层磷脂分子层.42.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a表示_________系统,b表示_________系统,c表示_________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_________系统.(2)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至少要穿过_________层生物膜.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__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3)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___的调节网络下进行.43.如图中图甲所示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3)已知A释放的某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_______.44.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D为激素)(1)寒冷环境中,图中D激素和[]_________激素之间通过协同作用,共同促进产热量增加.某患者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则其最可能受损的部位是图中的_________.(2)人过度紧张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_________激素,最终促使乙合成并分泌A激素;当A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甲和乙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_________调节.(3)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丁可以直接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也可以接受下丘脑的控制,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分泌的_________(填激素名称)增多;同时激素D也增多.45.如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的部分调节机制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水盐平衡调中B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2)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是_________这一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_________.(3)在调节水盐平衡实例中_________分泌抗利尿激素,其靶器官是_________.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高一(下)质检生物试卷(重点班)(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40道题,1-30题每题1分,30-40题每题2分.)01.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人体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内液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解答】解:A、人体的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A正确;B、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B正确;C、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C错误;D、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理解内环境组成和内环境作用及血浆和血液的区别是解题关键,试题较容易.2.毛细血管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本题是对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的考查,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又叫细胞外液,梳理内环境的概念,分析具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然后进行判断.【解答】解:由于毛细血管壁细胞里面与血浆接触,外面与组织液接触,因此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内与淋巴液直接接触,外与组织液直接接触,因此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概念,毛细血管壁与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对于内环境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3.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的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凡是血浆、淋巴、组织液的成分,都是内环境的成分.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递质小泡存在于神经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解答】解: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属于细胞外液,即内环境,①正确;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②错误;C、细胞外液中含有营养物质如葡萄糖,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和尿素,调节物质如激素等,③正确;D、递质小泡属于神经细胞内的结构,不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④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正确区分哪些物质属于或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①A、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③D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④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叫体液,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为组织液、血浆、淋巴,组织液渗入淋巴的量少于于组织液渗回组织液渗入的量,因为组织液渗入淋巴是单向的组织液渗入血浆是双向的.所以A为血浆,B为组织液,C为细胞内液,D为淋巴.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其中突触间隙是神经细胞(组织细胞)之间的液体.【解答】解:①、由图示可知,A、B、C、D依次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①错误.②乙酰胆碱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即神经细胞之间的组织液,②正确.③由于血浆渗透压的维持主要是血浆蛋白和无机盐,所以A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③错误.④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蛋白质水解酶一般存在于消化液、溶酶体中,④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间的物质交换,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5.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其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人在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多的乳酸,从而使血液的酸碱度下降,但由于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H2CO3和NaHCO3,所以碱性NaHCO3来缓冲调节血液pH,使之处于平衡状态.【解答】解:人在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多的乳酸,从而使血液的酸碱度下降,但由于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H2CO3和NaHCO3,所以碱性NaHCO3来缓冲调节血液pH,使之处于平衡状态.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6.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的系统是()①消化系统②呼吸系统③神经系统④泌尿系统⑤循环系统⑥运动系统⑦生殖系统⑧内分泌系统.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①②④⑤D.③⑥⑦⑧【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内环境,外界的氧气和养料要进入内环境才能被细胞利用,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要通过内环境排除体外.【解答】解:人体细胞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进入循环系统,氧气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循环系统,也契合养料随循环系统运输到组织处,进入组织液,进而供组织细胞利用,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进入组织液,再进入循环系统,通过循环系统的运输,大部分水、尿素、无机盐通过泌尿系统随尿排出,二氧化碳和部分水由呼吸系统排除,一部分水、少量无机盐通过皮肤随汗液排除,因此,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的系统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等.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内环境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对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7.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将一定量的盐酸加入等量的人体血浆与0.9%的NaCl溶液中,两者的pH值变化相同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由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保持在适宜范围内【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由于人体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H2CO3/NaHCO3,可起到缓冲作用,所以用等量等浓度的盐酸分别滴定等量的人体血浆与0.9%NaCl溶液,两者的pH变化不同,A错误;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B错误;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在适宜的范围内保持动态平衡的,C错误;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第二次)阶段测试化学试卷(重点班).pdf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第二次)阶段测试化学试卷(重点班).pdf

高一年级第二次阶段检测(A) 化 学 试 题 2015.1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l-35.5 O-16 C-12 N-14 Na-23 Al-27S-32 Fe-56 Cu-64 Zn-65 Ag-108 Ba-233 第I卷 选择题部分(共54分) 一、选择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稀硫酸B.铜片C.二氧化碳D.熔融氯化钾 . 化学概念是对化学现象与事实的总结和概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散系只包括溶液和胶体 B.丁达尔效应是光线通过胶体时能看到光亮的“通路”的现象 C.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摩尔质量与l mol物质的质量完全相同 D.物质失电子的反应为还原反应.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ol NH4+ 所含质子数为10NA B.16克氧气16克臭氧中所含原子数为NA C.1mol氯气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44.8L水中所含的分子数为2NA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投入到中:+2(=2 AlO+H2 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 3OH-=Al(OH)3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Fe3++Fe=2Fe2+D. 5.饱和氯水久置后,溶液中的各种粒子:Cl2 ②ClO- ③Cl- ④HClO ⑤ H+ 减少的是( ) A. B.C. D.6.下列叙述中正确是( )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原因:2Na+O2Na2O2 B.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黏稠物原因:2Na2O2+2CO22Na2CO3+O2 C.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 D.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7.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Fe在量Cl2中燃烧生成FeCl2FeCl3 B.在用小火加热硫酸亚铁溶液,得到硫酸亚铁固体, C.鉴别Fe2+和Fe3+可以使用酸性KMnO4溶液 KI淀粉溶液 D.Fe3+有氧化性,所以可用FeCl3溶液回收旧电路板中的铜 用98%的浓硫酸(密度1.84g · mL-1)配制100mL 1mol·L-1的稀硫酸。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质检试卷(普通班,含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质检试卷(普通班,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高一(下)质检生物试卷(普通班)(3月份)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1.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指()A.淋巴液B.组织液C.血浆D.唾液2.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B.体液就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C.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都存在于细胞内D.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血液两部分3.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二氧化碳和氧B.葡萄糖C.血红蛋白D.血浆蛋白4.在高等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正确关系是()A. B.C. D.5.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A.碳酸氢钠B.碳酸C.三磷酸腺苷D.钾离子6.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血液pH通常在7~7.53之间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C.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D.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加深加快将CO2排出7.组织液生成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就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中不能引起水肿的是()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D.淋巴结发炎,淋巴回流受阻8.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处于动态平衡的B.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C.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9.如图示神经元局部模式图.当人体内兴奋流经该神经元时,在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流方向是()A.都是由左向右B.都是由右向左C.膜内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D.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10.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A.①→④B.②→③C.③→②D.④→①11.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通过()完成的.A.突触B.突触小体C.突触前膜D.突触后膜12.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B.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C.神经中枢位于脑和脊髓D.效应器只由运动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组成13.“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14.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以一强刺激,则能测出动作电位的位置是()A.a和b处B.b和c处C.b、c、d和e处D.a、b、c、d和e处15.神经细胞静息时和兴奋部位,细胞膜内外电位分别是()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16.神经纤维静息时的机理是()A.K+内流B.Na+外流C.K+外流D.Na+内流17.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A. B. C.D.18.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时信号形式是()A.化学信号B.电信号C.化学信号和电信号D.先化学信号后电信号19.递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为()A.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B.突触小泡→突触后膜→突触间隙C.突触小泡→突触后膜→突触前膜D.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突触前膜20.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时发生的信号变化为()A.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化学信号﹣电信号C.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D.电信号﹣化学信号21.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①下丘脑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④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⑤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A.①③B.②③C.②④D.④⑤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B.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C.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短期记忆与海马区有关23.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①大脑、②小脑、③脑干三个结构中,与上述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24.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B.沃泰默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他囿于定论,没有大胆去质疑、探索和创新C.斯他林、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基础上,勇于向权威挑战,大胆质疑、探索创新是成功的关键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25.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D.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26.下列激素能够降低血糖的是()A.胰高血糖素B.胰岛素C.肾上腺素D.甲状腺激素27.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及时苏醒可注射适量()A.甲状腺激素B.生理盐水C.性激素D.葡萄糖28.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D.②过程可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29.如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B.缺碘时激素①和③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C.图中共有2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30.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②参与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③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④可合成甲状腺激素.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②③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31.如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分泌激素的调节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32.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①调节速度快②调节速度慢③作用范围广泛④作用部位准确⑤作用时间短⑥作用时间比较长.A.①④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③⑤33.天气变冷时,维持体温所散失的热能增多,人体内下列哪些腺体的分泌量会增多()①垂体②甲状腺③胰岛④肾上腺⑤卵巢.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D.③④34.寒冷时人体会发生一些变化,下面的变化中不符合常理的是()A.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B.肾上腺素分泌增多C.骨骼肌战栗D.汗腺分泌增多35.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上的人因口渴而饮用了部分海水,则此人体内()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36.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体液调节比较慢B.体液调节的范围广C.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D.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是通过体液传送的37.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存在于()A.大脑皮层和下丘脑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C.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和垂体后叶D.肾上腺和下丘脑38.水盐平衡调节对于维持内环境渗透压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正常情况下,内环境渗透压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状态中B.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中C.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释放的D.人体主要通过改变摄水量和排水量来维持渗透压的动态平衡39.如图为水平衡调节机制,请据图判断A、B、C依次为()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D.渴觉中枢、肾小管、抗利尿激素40.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图中B→C→E途径表示神经﹣体液调节过程B.D途径主要是骨骼肌通过有氧呼吸完成C.人体与体温调节有关的神经中枢都在下丘脑D.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体内散热机制为F和G二、非选择题(5道题,每空2分,共50分)41.如图表示反射弧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3)兴奋在是神经元之间通过来传递的.该部位又由、、三部分组成.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是.42.如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回答下列问题:(1)A、B、C三种激素的名称依次是、、.(2)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时,血液中C的含量增加,则机体的产热量会,成年个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3)怀孕母亲缺碘时,C分泌量下降,通过调节,使A和B的分泌量,结果甲状腺增生,胎儿的发育受到影响.43.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前提,试分析回答下列有关人体稳态调节的问题:(1)人体血糖平衡的调节是和共同作用的结果.(2)人体大量饮水后,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会,尿液浓度会.(3)人过度紧张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最终促使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调节.(4)某患者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甚至丧失,最可能受损的部位是.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高一(下)质检生物试卷(普通班)(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1.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指()A.淋巴液B.组织液C.血浆D.唾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绝大多数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为组织液,只有血细胞或淋巴细胞处于血浆或淋巴中,口腔上皮细胞周围的液体也为组织液.【解答】解:A、淋巴液是淋巴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A错误;B、口腔上皮细胞周围的液体是组织液,B正确;C、血浆是血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C错误;D、唾液是分泌到消化道的液体,不属于细胞外液,D错误.故选:B.2.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B.体液就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C.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都存在于细胞内D.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血液两部分【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体液由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细胞外液是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解答】解:A、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A正确;B、细胞外液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B错误;C、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C错误;D、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D错误.故选:A.3.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二氧化碳和氧B.葡萄糖C.血红蛋白D.血浆蛋白【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1)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是特指多细胞动物中的两个概念,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2)在内环境中的物质有水、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血浆蛋白、激素等;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有血红蛋白、载体蛋白、呼吸酶等.血红蛋白和呼吸酶位于细胞内,属于细胞内液的成分,而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在细胞外液中,所以也不属于内环境.【解答】解:A、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是养料和代谢废物,要经过内环境的运输,A正确;B、葡萄糖属于营养物质,可以经过血浆和组织液的运输,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正确;C、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C错误;D、血浆蛋白存在血浆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故选:C.4.在高等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正确关系是()A. B.C. D.【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高等动物内环境各成分的交换关系为: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间物质双向交换,而淋巴只能由组织液渗入,而回流至血浆,为单向的.故选:A.5.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A.碳酸氢钠B.碳酸C.三磷酸腺苷D.钾离子【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血浆中pH的维持.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解答】解:A、HCO3﹣可以和产生的乳酸反应,从而不会引起血浆pH的剧烈变化,A正确;B、碳酸可以与碱性物质产生反应,B错误;C、三磷酸腺苷(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C错误;D、钾离子主要是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D错误.故选:A.6.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血液pH通常在7~7.53之间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C.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D.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加深加快将CO2排出【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碳酸等物质,并且进入血液.(1)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增强呼吸活动,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2)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解答】解:A、正常人体血浆pH通常在7.35~7.45之间,A错误;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碳酸是一种弱酸,可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B正确;C、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反应形成NaHCO3,过多的碳酸氢盐可由肾脏排出,C正确;D、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加深加快将CO2排出,D正确.故选:A.7.组织液生成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就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中不能引起水肿的是()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D.淋巴结发炎,淋巴回流受阻【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解答】解: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A错误;B、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B错误;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在短期内会使组织液减少,不引起组织水肿,C正确;D、淋巴结发炎,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D错误.故选:C.8.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处于动态平衡的B.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C.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处于动态平衡的,A正确;B、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而不是恒定不变的,B错误;C、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C正确;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生命活动会受到威胁,D正确.故选:B.9.如图示神经元局部模式图.当人体内兴奋流经该神经元时,在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流方向是()A.都是由左向右B.都是由右向左C.膜内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D.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解答】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形式传导,该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即膜外由右向左;在膜内则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即膜内由左向右.可见C正确.故选:C.10.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A.①→④B.②→③C.③→②D.④→①【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本题是对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与受刺激时动作电位的考查,静息时膜内外的电位是外正内负,受刺激时Na+通道开放,Na+内流,使膜内的正电荷增加,膜外的正电荷减少,逐渐变成外负内正.【解答】解:发现题图可知,④表现为外正内负,是静息电位,①表现为外负内正,是动作电位,因此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④→①.故选:D.11.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通过()完成的.A.突触B.突触小体C.突触前膜D.突触后膜【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突触的结构.【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据此答题.【解答】解: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结构完成的.故选:A.12.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B.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C.神经中枢位于脑和脊髓D.效应器只由运动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组成【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解答】解:A、一个完整的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A正确;B、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形成动作电位,并通过传入神经传导到神经中枢,B正确;C、神经中枢位于脑和脊髓,C正确;D、效应器由传出神经元的神经末梢及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D错误.故选:D.13.“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说明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刺激能传到中枢处理,对刺激有感觉;传出神经元受损,效应器(肌肉)没有应答,运动障碍.故选:B.14.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以一强刺激,则能测出动作电位的位置是()A.a和b处B.b和c处C.b、c、d和e处D.a、b、c、d和e处【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其中a、c、e分别为三个神经元的轴突,b和d是第二和第三个神经元的细胞核.由于兴奋只能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因此图中兴奋传导的方向是向右.【解答】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而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图中兴奋向右传递.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同一个神经元的b、c处能测到电位变化,下一个神经元的d和e处也能测到电位变化,但上一个神经元的a处不能测到电位变化.所以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b、c、d和e处.故选:C.15.神经细胞静息时和兴奋部位,细胞膜内外电位分别是()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解答】解:神经细胞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该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的外流钠离子的内流有关.神经细胞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故选:B.16.神经纤维静息时的机理是()A.K+内流B.Na+外流C.K+外流D.Na+内流【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解答】解:(1)神经细胞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该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的外流有关.(2)神经细胞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因此,静息时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神经纤维静息时的机理是K+外流.故选:C.17.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二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二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第Ⅰ卷单选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下图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中各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 B.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①②③C.②③④一定是异养生物 D.具有细胞壁的细胞是①④⑤2.下列不属于人体内蛋白质功能的是A.运输载体 B.信息传递 C.遗传物质 D.免疫3.与植物体内叶绿素形成有关的无机盐离子是A.Na+ B.Ca2+ C.Fe2+ D.Mg2+4、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的是()①核糖核酸②糖原③胰岛素④淀粉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5.将下列物质中能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脱水缩合成多肽,则该多肽含有的羧基、氨基和肽键数依次是A.1、1、4 B.2、1、4 C.2、2、3 D.3、3、56.下列细胞器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既需要消耗水又可产生水的是 ( )①核糖体②叶绿体③中心体④线粒体A.①②④B.④C.②④D.③④7.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A.脂质 B.水C.糖类D.蛋白质8.在真核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且与能量转换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是A.中心体和高尔基体 B.液泡和内质网 C.线粒体和核糖体 D.叶绿体和线粒体9.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来溶解色素的是A.二氧化硅 B.碳酸钙 C.无水乙醇 D.层析液10.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将口腔上皮细胞置入8%的盐酸溶液中水解,其主要目的是()A.使细胞中的DNA解旋成脱氧核苷酸B.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全部水解C.利用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D.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蛋白质与染色剂结合11.下面关于生物体内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B.ATP可以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ATP化学性质很稳定 D.ATP在细胞中含量很多12.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将细胞内合成加工的分泌蛋白通过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吐13.如图,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

山东省微山县一中届高三生物月考试题

山东省微山县一中届高三生物月考试题

山东省微山县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12月月考试题时间:2021-12-5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请将正确的答案写在答题栏里,每题1分,共40分〕1.以下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但能产生ATPB.植物细胞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必是叶绿体和液泡C.蓝藻、霉菌和噬菌体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D.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一定是叶绿体、线粒体和核膜2.以下有关糖类、脂质和核酸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葡萄糖参与麦芽糖、蔗糖、纤维素、糖原的合成胆固醇和磷脂都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核酸分子中磷酸基团总是与两个五碳糖相连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以下关于细胞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溶酶体内可合成多种水解酶,可吞噬处理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中心体存在于动物、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分裂密切相关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4.生物膜将真核细胞分隔成不同的区室,使细胞内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响,且不相互干扰。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B.高尔基体是肽链合成和加工的场所C.细胞核是mRNA合成和加工的场所D.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5.以下有关教材颜色实验的相关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橙色的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在鉴定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时变灰绿色西瓜汁与斐林试剂混合并水浴加热,呈现砖红色可证明西瓜汁中含有复原性糖胃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分解,故要比拟蛋白酶催化能力的大小可使用双缩脲试剂真核细胞用吡罗红染色,细胞核、质均呈红色,说明细胞核、质中都分布有较多的RNA研究发现,在小肠绒毛的微绒毛面存在着两种运输葡萄糖的载体--SGLT1和GLUT2,前者是主动运输的载体,后者是1协助扩散的载体。

科学家通过体外实验,将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绘制了如以下图所示的曲线,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在较高浓度下,细胞主要依赖主动运输来增大吸收速率在较低浓度下,主动运输的载体先到达饱和状态主动运输需要消耗细胞化学反响所释放的能量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运输的两种方式在同时进行在M、N两种溶液中,各放入某植物的同一类成熟细胞,实验结果如以下图所示,以下相关表达中错误的是( )溶液中的细胞在 m点后仍在失水B.N溶液中的溶质分子从m点开始进入细胞液C.8min时两溶液中的细胞都发生了质壁别离实验过程中,两溶液中细胞发生的变化不同以下有关ATP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放能反响往往与ATP的水解相联系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生物界的共性之一细胞内的ATP均产生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类胡萝卜素主要在红光区吸收光能,用于光反响中ATP的合成9.如下图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第一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第一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第一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实例中能反映该特点的是①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②变形虫能伸出伪足③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④吞噬细胞吞噬病菌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2. 下列基因型表示纯合子的是()A. BbDDB. AaBbC. AAddD. aaBb参考答案:C3. 在光合作用过程,能正确反映能量流动途径的是A.光能→ATP→葡萄糖B.光能→绿素→葡萄糖C.光能→C,化合物→葡萄糖 D.光能→CO2→葡萄糖参考答案:A4. 下图表示细胞中的5类有机化合物的关系,每个椭圆形代表一种有机物,则列出这5种化合物名称中最合理的一组是 ( )A.①~⑤:维生索、脂质、酶、蛋白质、激索B.①~⑤:维生素、脂质、激素、蛋白质、酶.C.①~⑤:酶、蛋白质、脂质、激素、维生素D.①~⑤:激素、脂质、维生索、蛋白质、酶参考答案:B5. 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是()A.向2毫升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1g/mL的NaOH溶液,振荡均匀后,再加入3-4滴0.05g/mL 的CuSO4溶液B.向2毫升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1g/mL的NaOH溶液,振荡均匀后,再加入3-4滴0.01g/mL 的CuSO4溶液C.向2毫升蛋白稀释液中先加0.01g/mL的CuSO4溶液,振荡均匀后,再加入3-4滴0.1g/mL 的NaOH溶液D.向2毫升蛋白稀释液中同时加0.1g/mL的NaOH溶液和0.05g/mL的CuSO4溶液参考答案:B6. 观察细胞时,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物像大小、细胞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是()A.变大、变多、变亮 B.变大、变少、变暗C.变小、变多、变亮 D.变小、变多、变暗参考答案:B7. 下列有关细胞中“一定”的说法错误的是()A. 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小麦B. 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C. 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具有细胞结构D.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一定有叶绿体参考答案:C中心体存在于低等植物和动物细胞内,小麦是高等植物,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小麦,A正确;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正确;噬菌体、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但是二者都没有细胞结构,C错误;叶绿体是真核生物光合作用的场所,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一定有叶绿体,D正确。

山东省微山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入学检测生物试题

山东省微山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入学检测生物试题

山东省微山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入学检测生物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1.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经过了()A.实验→假设→验证→结论 B.实验→分析→假设→结论C.假设→实验→结论→验证 D.分析→假说→实验→验证2.桃果实表面光滑对有毛为显性,在毛桃的植株上授以纯合光桃的花粉,该雌蕊发育成的果实是()A、毛桃B、光桃C、1/3概率为毛桃D、1/3概率为光桃3.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合原核生物的原因是()①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②原核生物无完善的细胞器③原核生物内无染色体存在④原核生物主要进行无性生殖⑤孟德尔时期还未发现原核生物⑥原核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A.①③④B.③④⑤C.③④⑥D.①②⑤4.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下列对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C.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够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5.南瓜所结果实中白色(A)对黄色(a)为显性,盘状(B)对球状(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若让基因型为AaBb的白色盘状南瓜与“某南瓜”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所示,则“某南瓜”的基因型为( )A.AaBb B.Aabb C.aaBb D.aabb6.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加倍B.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果蝇体细胞有16条染色单体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可发生着丝点分裂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的细胞有同源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7.在等位基因中,不同基因控制着不同性状(如在豌豆中,基因D控制高茎,基因d控制矮茎),这是因为 ( )A.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不同 B.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C.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个体发育过程不同8.基因型Aa的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A和A、a和a、A和a的分离,分别发生在()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④精子细胞变形为精子A.①②③B.③③② C.②②② D.②③④9.果蝇的受精卵有8条染色体,其中4条来自母本,4条来自父本。

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普通班)

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普通班)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普通班)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0小题每题1分,31〜40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2.有关人体内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正确的表达是()3.下列各项,与组织水肿无关的是()A.毛细淋巴管堵塞B.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多C.血浆蛋白增多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4. 下列各项中,能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是()A.受精过程中,精子进入卵细胞内B.牛奶被饮入胃中C.氧气通过呼吸运动进入肺D.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高等动物心肌细胞从外界环境获得K+的途径是()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D.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6.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7.稳态被破坏后,细胞新陈代谢会紊乱的根本原因是()A.温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B.渗透压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C.酸碱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D.细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受到严重影响8.有关稳态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稳态的调节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B.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对稳态的调节作用需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C.病原体侵入机体干扰稳态后,主要是免疫调节起作用D.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可使机体的多项生理指标保持恒定不变9.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完全相同10. a、b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方向是a→b,则这两个神经元的突触联系是()A.a的轴突末梢与b的轴突末梢B.a的轴突末梢与b的树突末梢C.a的树突末梢与b的轴突末梢D.a的树突末梢与b的树突末梢11.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12.在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中,当动作电位刚通过神经纤维细胞膜时,发生的离子移动主要是()A.K+内流B.Na+内流C.K+外流D.Na+外流13.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 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 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 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14.关于人体中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突触小泡中能检测到神经递质B.神经递质能作用于突触后膜C.神经递质在发挥效应后会迅速失去作用D.突触前神经元只有在兴奋后才能合成神经递质15.损伤大脑皮层的S区,病人能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却不会讲话;损伤H区时,病人看不懂文字、听不懂别人的谈话,但却能讲话写字。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各项中,能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实例的是()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内 B.牛奶被饮入胃中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 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22一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3.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稳态主要是机体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来维持的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都要保持在适宜范围内4.如图表示人体皮下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

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①周围的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③淋巴管阻塞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5.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6.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

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

这是由于该药物()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7.“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 )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 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8.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 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 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 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9.运动性失语症和听觉性失语症所表现的部分症状分别为( )A. 不能运动;没有感觉B. 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已的意思;听不懂别人谈话C. 听不懂别人的谈话;看不懂文字D. 不会讲话;看不懂文字10.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中枢是()A.语言中枢 B.躯体感觉中枢C.躯体运动中枢 D.以上都是11.在短期饥饿状态下,人体血浆中会出现的变化是()①葡萄糖浓度明显下降②葡萄糖浓度相对稳定③胰岛素含量减少④胰岛素含量增加⑤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⑥肝糖原含量减少A.①③⑤B.②③⑤C.③⑤⑥D.②④⑥12.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检测生物试卷(重点班)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检测生物试卷(重点班)

高一寒假作业检测生物试题 201.2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40道题,1-30题每题1分,30-40题每题2分。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B.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地完成生命活动C.除病毒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D.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2.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硝化细菌不具有的结构是()①线粒体②叶绿体③核糖体④细胞膜⑤细胞壁⑥核膜A.①②④ B.①②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心肌细胞含线粒体较多②胰岛细胞能分泌胰岛素但不能合成酶③汗腺细胞和唾液腺细胞都有较多的核糖体和高尔基体④胃腺细胞能分泌胃蛋白酶,细胞内核糖体较多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4.下列细胞的各种结构中,具有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膜的一组是()①细胞膜②线粒体③高尔基体④中心体⑤染色体⑥核膜⑦内质网⑧核糖体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⑥⑦ C.①④⑥⑦⑧ D.①②④⑤⑦5.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依次是( )A.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 B.糖类、蛋白质、细胞、核酸C.蛋白质、核酸、细胞、糖类 D.蛋白质、核酸、糖类、细胞6.右图所示分泌蛋白合成及分泌的过程,其分泌过程顺序正确的是()A.细胞核→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膜外B.囊泡→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膜外C.高尔基体→囊泡→内质网→囊泡→膜外D.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膜外7.下列结构中,不是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8.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核内存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B.核仁是与某种RNA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C.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核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9.右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以及它们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的示意图。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普通班) 缺答案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普通班) 缺答案

高二模块检测生物试题2016年6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微山湖中所有鱼"属于生命系统研究的一个结构层次C.“三倍体"是从个体层次对体细胞染色体数量特征的描述D.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命系统的最高层次内所进行的循环运动2.2007年5月29日开始,江苏无锡市城区居民家中水质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难闻气味,无法正常饮用,据调查是由于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等因素导致蓝藻爆发。

下列有关蓝藻的叙述正确的是()A.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B.蓝藻体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C.蓝藻细胞内能进行转录和翻译过程D.蓝藻球、颤藻、褐藻和衣藻等均属于蓝藻3.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镜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B。

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要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D。

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镜移到视野正中央4。

下列关于细胞和生命活动叙述中错误的是()A.病毒无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B.单细胞生物体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C.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D.细胞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5。

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①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

细胞核②真核细胞细胞核有染色体,原核细胞无染色体,但有拟核,其中都含有DNA ③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A。

①B。

② C.①②D。

①②③6。

人体中水的含量约占65%,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说明水对人体重要性的是( )①水和糖类。

蛋白质.脂肪一样,为人体提供能量;②没有水,人体内大部分化学反应就根本不会发生;③水的比热小,有利于维持体温;④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离不开水A。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迎考试卷(普通班) 含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迎考试卷(普通班) 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迎考试卷(普通班)一、选择题(共50小题,1—40每题1分,41—50每题2分)1.哺乳动物肌肉细胞的内环境是()A.血液 B.体液 C.组织液D.细胞内液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CO2、O2B.H2O、胰岛素C.葡萄糖、尿素 D.血红蛋白、氧化酶3.如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A.①B.②C.③D.④4.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喝牛奶,进入胃中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C.口服抗菌药物D.肌肉注射青霉素5.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B.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C.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6.如图示神经元局部模式图.当人体内兴奋流经该神经元时,在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流方向是()A.都是由左向右B.都是由右向左C.膜内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D.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7.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D.神经递质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8.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9.如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B.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C.兴奋由c传到e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D.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10.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提取的一种细菌毒素蛋白,它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从而起到麻痹肌肉的作用.美容医疗中通过注射适量的肉毒杆菌以达到除皱效果.肉毒杆菌毒素除皱的机理最可能是()A.抑制核糖体合成乙酰胆碱B.抑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C.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阻遏与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被清除D.与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阻止肌肉收缩11.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而发挥调节作用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C.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12.下列关于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B.胰岛素分泌减少会使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不受影响C.血糖降低后会刺激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D.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是协同作用13.一个正常人从35℃的环境进入一室温只有18℃的空调房间,机体发生的变化是()A.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B.肾上腺素分泌增多C.毛细血管舒张,散热减少D.散热增加,汗液分泌增多14.如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为()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15.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手术后,短期内小狗血液中的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变化正确的是(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激素含量)()A. B.C.D.16.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后不会引起()A.水盐调节紊乱 B.性腺发育停止C.血糖浓度逐渐降低 D.体温调节紊乱17.燕麦胚芽鞘向光性的原因是()A.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得多B.背光侧生长素多促进细胞生长快C.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得少D.背光侧生长素多促进细胞分裂快18.下列关于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抗体的化学本质主要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B.人体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C.抗体能直接消灭清除抗原D.浆细胞和记忆细胞都能分泌抗体19.在细胞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淋巴细胞是()A.T细胞B.B细胞C.吞噬细胞 D.造血干细胞20.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21.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A.浆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效应T细胞22.下列关于人体体液免疫中相关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B.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C.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D.记忆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能快速合成分泌抗体23.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A.体液大量流失 B.特异性免疫力减弱C.非特异性免疫力减弱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24.可以证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情况是()A.植物的向光性B.顶端优势C.生长素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D.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25.下列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是()A.去掉顶芽B.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C.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D.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26.如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的示意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A.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B.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C.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D.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27.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烯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植物果实的发育B.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C.赤霉素能促进细胞分裂D.生长素浓度高到一定程度会促进脱落酸的合成28.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D.调查某地区松树的种群数量,样方面积应该取1m229.a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a和b的特征分别属于()A.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B.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C.种群,一个鲤鱼种群D.种群,一条鲤鱼30.在下列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A. B. C.D.31.如图为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①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②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③其数量仅表示种群内迁出的和死亡的个体数;④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而减少的个体数.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2.近几十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性别比例适当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33.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时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34.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B.动物垂直分层现象与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关C.植物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土壤无关D.群落水平结构呈镶嵌分布35.农田被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群落演替的类型和起点分别是()A.次生演替、从一年生草本植物开始B.初生演替、从一年生草本植物开始C.次生演替、从多年生草本植物开始D.初生演替、从多年生草本植物开始3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37.如图表示生活在同一自然区域内的部分生物,对图中各生物关系的分析合理的是()A.鹰获取能量较多的食物链是草→虫→蛙→蛇→鹰B.该食物网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鹰占有两个不同的营养级D.蛙是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38.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一片草地上的蝗虫包括全部成虫和幼虫B.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等C.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D.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39.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cm2•a)],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的数值是1250J/(cm2•a)B.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丁利用D.乙的个体数目一定比甲少40.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图中B、C分别代表分解者和生产者C.温室效应主要由⑦过程造成的D.碳循环在B、C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传递41.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有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42.采取下列哪项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一样C.增加适宜的物种种类D.限制某一个演替过程4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B.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可以是无限的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以长时期地保持动态平衡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44.如图食物网中的猫头鹰体重每增加20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A.200g B.250g C.500g D.1000g45.被钓上钩的鲤鱼往往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留在钓钩上,从而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属于()A.种内斗争 B.种内互助 C.竞争 D.互利共生46.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B.一定能固定CO2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D.一定是植物4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48.鼎湖山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其完整保存了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地带性植被﹣﹣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A.物种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49.下列资源的利用,表现为间接使用价值的是()A.药用 B.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提供工业原料 D.作为基因库50.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③使用农药防治虫害④采用生物防治虫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4题,每空2分,共40分)51.下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的N是,其神经末梢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是.(2)图乙中的②表示,它的形成与(细胞器)有关,物质③与突触后膜上的结合,是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52.如图示哺乳动物(或人体)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中腺体代表甲状腺,①至⑤表示五个过程.据图回答:(1)图中过程①分泌的激素名称是.(2)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后,首先加强的是过程(填序号),过程③分泌的激素使组织细胞代谢,增加产热.同时皮肤血管,以减少机体散热,维持体温恒定.(3)当过程③分泌的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达到一定值后过程加强(填序号),这种调节作用在生理学上叫做.(4)人体长期缺碘易患大脖子病,这种原因是因为缺碘会造成分泌不足.53.将4株长势基本相似的幼苗的胚芽鞘尖端切下,如图1分别插入云母片(其中A和B置于整块的琼脂上,C和D置于两块分开的琼脂块上).A放置在暗处,B、C、D给予单侧光照射,过一段时间后,定量测定扩散到琼脂块上的生长素含量.(1)如果所测得的a中的生长素含量相对恒定为100,则其他各值分别为(从供选答案中选择序号填空):b、c、e分别为A.100 B.50 C.高于50 D.小于50(2)如图2所示,在胚芽鞘的各部位插人云母片,沿箭头方向照光,根据上述结果分别说明胚芽的生长情况.①③分别为(3)杉树的形状是宝塔形,其原因是因为侧芽的生长素抑制生长,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顶端优势,这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54.下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2表示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内以的形式被利用.(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主要是作用;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为图1中的(填数字序号).(3)图2中A表示的能量.B表示的能量;C中的能量属于第营养级的能量.(4)图2中少了一个能量去向,请用文字和箭头在图中补充完整.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迎考试卷(普通班)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0小题,1—40每题1分,41-50每题2分)1.哺乳动物肌肉细胞的内环境是()A.血液 B.体液 C.组织液D.细胞内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是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其中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淋巴是淋巴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解答】解:A、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不是哺乳动物肌肉细胞的内环境,A错误;B、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范围太广,B错误;C、组织液是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哺乳动物肌肉细胞属于组织细胞,C正确;D、细胞内液不是细胞生活的内环境,D错误.故选:C.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CO2、O2B.H2O、胰岛素C.葡萄糖、尿素 D.血红蛋白、氧化酶【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本题是对内环境成分的判断,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是保内环境的成分.【解答】解:A、CO2、O2,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H2O、胰岛素是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C、葡萄糖、尿素,是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D、血红蛋白、氧化酶只存在于细胞内,不存在于细胞外,不是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故选:D.3.如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A.①B.②C.③D.④【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由图可知,图中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组织水肿的几种情况:(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增强造成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时,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4)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5)肾小球肾炎,使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浆浓度下降,吸水能力降低.【解答】解:A、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时①中液体含量将降低,A错误;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时②中液体含量将增加,造成组织水肿,B正确;C、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时③中液体影响不大,C错误;D、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时④中液体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B.4.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喝牛奶,进入胃中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C.口服抗菌药物D.肌肉注射青霉素【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本题是对内环境组成的考查,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凡是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的物质都是能进入内环境的物质.【解答】解:A、牛奶经食道进入胃中,没有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不能看作进入内环境,A 错误;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没有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不能看作进入内环境,B错误;C、口服抗菌药物进入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D、肌肉注射青霉素,是把青霉素注射到组织液中,组织液是内环境的组成,可以看作进入内环境,D正确.故选:D.5.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B.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C.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解答】解:A、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A错误;B、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B错误;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C错误;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D正确.故选:D.6.如图示神经元局部模式图.当人体内兴奋流经该神经元时,在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流方向是()A.都是由左向右B.都是由右向左C.膜内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D.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解答】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形式传导,该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即膜外由右向左;在膜内则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即膜内由左向右.可见C正确.故选:C.7.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D.神经递质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突触的结构.【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据此答题.【解答】解:A、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有突触间隙,A正确;B、在突触处,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B正确;C、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C正确;D、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D错误.故选:D.8.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突触的结构.【分析】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物质是神经递质,兴奋由突触前膜释放后,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产生神经冲动.结合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解决此题.【解答】解: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物质是神经递质,兴奋由突触前膜释放后,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产生神经冲动.给予某种药物后,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质量不变,但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可推测该药物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使神经递质不能发挥作用.而A、C、D三个选项中都是作用于突触前膜,只有B选项是作用于突触后膜.故选:B.9.如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B.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C.兴奋由c传到e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D.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解答】解:A、由于突触处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故电流表①指针不偏转;而传递到电流表②两极的时间不同,故可发生两次偏转,A正确;B、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处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而不是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是抑制性递质,B错误;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有促进兴奋的,也有抑制兴奋的,兴奋由c传到e时需要经过突触,在突触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C正确;D、在左侧第一个神经元上的a点给予一个刺激,兴奋将从a点传到b点,再传到d点,不能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D正确.故选:B.10.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提取的一种细菌毒素蛋白,它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从而起到麻痹肌肉的作用.美容医疗中通过注射适量的肉毒杆菌以达到除皱效果.肉毒杆菌毒素除皱的机理最可能是()A.抑制核糖体合成乙酰胆碱。

微山一中12月高三生物月考试卷,2013级

微山一中12月高三生物月考试卷,2013级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12月月考考试生物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5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关于细胞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体内的蛋白质、酶和激素中都不含核糖B.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与核仁有关C.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可以定向地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D.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是膜的组成和结构的相似性2.下列对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表面的糖被,可作为糖参与细胞组成的一个证据B.植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乳糖和糖原C.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D.固醇类物质在细胞的营养、调节和代谢中具有重要功能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检测试管内梨汁中是否含有还原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摇匀后观察颜色变化B.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检测酒精的存在,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C.在脂肪鉴定实验中,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D.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为叶绿素a含量最多4.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原理,测试某种农作物新品种的细胞液浓度,以此种方法获得作物代谢情况的必要数据。

在此项测试中,实验自变量是( )A.作物细胞质壁分离状态B.作物细胞液浓度C.制备的系列浓度检测液D.一定的环境温度或其他气候数据5.在水稻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分别是( ) A.丙酮酸、CO2、葡萄糖B.丙酮酸、葡萄糖、CO2C.CO2、丙酮酸、葡萄糖D.葡萄糖、丙酮酸、CO26.下列有关细胞呼吸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A TP的全部来源B.稻田定期要排水,否则水稻幼根因缺氧产生乳酸而腐烂C.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通常用相应的试剂检测有无C02产生D.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细胞内的生命活动都以ATP作为直接能源7.下列实验中科学家的使用手段或技术显著不同于其他的是( )A.科学家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的研究B.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C.恩格尔曼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D.卡尔文探明C0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8.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C.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D.种子库中贮存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9如图是某生物(2n=4)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图甲正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B.图乙中①和②上相应位点如果出现基因A、a,一定是交叉互换产生的C.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分别为2、4、4D.图甲中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乙中有一个染色体组10.遗传的基本规律是指( )A.遗传性状传递的规律B.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规律C.有性生殖细胞形成时基因的传递规律D.生物性状表现的一般规律11.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迎考模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迎考模

绝密★启用前高一下学期期末迎考模拟(二)生物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1-30小题每题1分,31-40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都是体液B.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渗透压、温度、PH这三个指标的相对稳定C.人体红细胞内O2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至少通过6层磷脂分子D.家兔、鱼类、鸟类、草履虫等机体的细胞都是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2.右图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间的物质交换过程,其中①②③④表示体液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酶6CO2+12H2O+能量”可发生在③中A.反应“ C6H12O6+6O2 +6H2O−→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C.图中②③构成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D.正常情况下①②④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3.如图代表组织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

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叙述正确的是( )A.若饮食过咸,则X中渗透压会降低B.Z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Y进入XC.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导致Z的pH升高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仅依赖于神经调节4.右图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兴奋在a、b两个神经元间传递是通过局部电流完成的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定是下—个神经元的胞体膜C.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需要消耗能量D.当兴奋沿b神经元传导时,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反5. 生物学科考试过程中,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①下丘脑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④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⑤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A.①③ B.②③ C.②④D.④⑤6.某人因受外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高一生物12月(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重点班)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高一生物12月(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重点班)

高一年级第二次阶段检测(A)生物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1-30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成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结构基础不包括 ( )A.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B.细胞壁是全透性的C.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大D.外界环境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2.下列关于生物膜和半透膜说法正确的是( )A.半透膜是生物膜的一种B.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C.生物膜和半透膜的主要成分都是脂质和蛋白质D.半透膜可以让离子和小分子通过,生物膜只可以让部分离子和部分小分子通过3.将洋葱细胞放入大于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 )①是死细胞②大量吸水③是根尖分生区细胞④大量失水⑤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⑤4. 用相同的完全培养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

在二者的吸水率几乎相同的情况下,72 h后原培养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发生了如下表所示的变化(表中数据为72 h后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占实验开始时的百分比)。

分析下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不同植物对同一离子的需要量是不同的B.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O2-3需要量大,对Ca2+需要量小C.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5.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正确图示是 ( )6. 如图所示,a、b、c表示某植物体的三个相邻的细胞,它们的细胞液浓度为a>b>c,则它们之间的水分渗透方向应是()7.将两种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成单个的细胞,再进行同种和异种分别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其原因是( )A.两种海绵细胞表面的糖蛋白不同B.两种海绵细胞的脂质成分不同C.两种海绵细胞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和磷脂种类都不同D.两种海绵细胞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空间结构不同8.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和液泡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B.水分子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液体的浓度差C.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大分子物质则不能D.细胞需要的蛋白质分子有时也能进入细胞9.在生物体的下列生理活动过程中,没有ADP生成的是( )A.浆细胞分泌抗体 B.番茄根细胞对Mg2+的吸收C.叶绿体内C5的生成 D.葡萄糖进入人的红细胞10.右图有关概念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ATP水解释放的能量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C.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D.腌制蜜饯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直接关系11.肾小管上皮细胞对原尿中的葡萄糖、无机盐等有很强的吸收能力,与其功能相适应,在细胞内含有较多的细胞器是①核糖体②线粒体③内质网④高尔基体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④1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酶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③活细胞一般都能产生酶④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⑤有的酶是RNA 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⑦酶在细胞代谢、生殖和发育中起调控作用⑧酶只是起催化作用A.①②⑤ B.②③⑦ C.③④⑧D.③④⑤⑧13.右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如果在C点时加入少量的酶,会使反应速率加快B.如果A点时温度升高10℃,曲线上升的幅度会变小C.在A点时,随着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D.在B点时,反应底物浓度限制了反应速率的提高14.下列结构中能够产生ATP的是( )①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②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③人体唾液腺细胞的线粒体基质④洋葱根尖细胞的线粒体内膜⑤蛔虫体细胞内的高尔基体膜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15.以下是有关生物体内ATP的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ATP与ADP相互转化,在活细胞中其循环是永无休止的B.ATP与ADP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C.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D.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使生物体内各项化学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顺利地进行16.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10月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10月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10月阶段测试生物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0题每题1.5分,21-30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D.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2.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3.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

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

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红花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粉红花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代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D.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4.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数量比接近3∶1,最关键的原因是( )5.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

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

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

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A.1/9B.1/16C.4/81D.1/86.将豌豆高茎(DD)与矮茎(dd)杂交所得的全部种子播种后,待长出的植株开花时,有的进行同株异花传粉,有的进行异株异花传粉,有的进行自花传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15-2016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重点班)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50 道题。

1-40 题,每1题,40-50 题,每题 2 分。

共60 分)1.下列属于一个种群的是A .不同地域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称B. —个自然村落中的全部褐家鼠C. 一块菜地上生长着的大白菜、大蒜、大葱D. 一个群落中的全部昆虫2. 在一个阴湿的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鼠类等动物,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一个A. 群落B.种群C.生活环境D.生态系统3. 下列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A .均匀分布B .迁入率和迁出率C .出生率和死亡率D .种群密度4.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棉铃虫中的雄性个体,则该种群的密度会A •明显增大B •明显减小C.相对稳定 D •先增后减5. 下列地方能发生初生演替的是A .火灾过后的草原 B.过量砍伐的森林 C.弃耕的农田D.沙丘6. 在培养蘑菇的培养基上长出了曲霉,则蘑菇和曲霉的关系是A .共生 B.共栖 C.竞争 D.寄生7. 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A. 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B.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D.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8. 废弃农田演替的基本过程是A .一年生草本T多年生草本T灌木T乔木B .地衣T苔藓T草本植物T灌木T乔木C. 一年生草本T灌木T蕨类植物T树林D. 苔藓T一年生草本T多年生草本T灌木T乔木9. 用标志重捕法来估计某个种群的个体数量,例如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 只,第二次捕获34 只,其中有标志鼠15 只,则对该种群的数量估计,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该种群数量可用N表示B.该种群数量大约为89只C.该种群数量大约为100只 D . N = 39 X34 W510.能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A .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 B.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木层C. 一片竹林中竹子高矮不一D.森林中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11. 有人把水葫芦引入了一个热带国家,现已阻塞了航道,成了河流和湖泊中行船的主要障碍。

一株水葫芦可以在50天产生1000个后代,其原因可能是A .没有天敌 B.气候适宜 C.生殖率高 D .以上都对12. 同一草原上的羊和牛,同一草原上的狼与羊,噬菌体侵染的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构成的植物体。

以上4种种间关系分别依次为A .寄生、共生、竞争、捕食B .竞争、寄生、捕食、共生C.竞争、捕食、寄生、共生 D .共生、寄生、竞争、捕食13. 对海洋岩礁上的藻类植物调查时发现,一般在浅水处生长着绿藻,稍深处是褐藻,再深一些的水域中则以红藻为主。

直接影响海洋中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 .温度B .阳光C.海水含盐量 D .海水含氧量14. 图所示物种a和物种b的相互关系,a和b可能是下列哪组生物A .水稻和稗草B .食草昆虫和草C.兔和鼠D.衣藻和甲藻15•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上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A .出生率B .性别比例C.种群密度 D .年龄组成16. 下图表示某种群年龄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种群幼年个体数多于老年个体数,所以属于增长型种群B. 该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 .该种群雌雄性别比例一定为1:1D .该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17. 在下列哪项条件下种群数量会呈指数增长A .当只有食物受到限制时B .在物种适宜生存环境中食物开始出现不足,但还不至于影响到该物种在这里生存C. 只是没有捕食者D .在实验室内的实验条件下18、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19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 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 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 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D.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 20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是 A .硝化细菌B .蘑菇C .酵母菌D .霉菌21.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C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22. 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下图表示某一生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请问在一段时间内, 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 其可能引A.100 只 B .200 只 C.300 只 D.400 只A .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C .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23.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B .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D .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 .缺少生产者B .分解者很少C .没有消费者2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A .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B .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D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主要说明了草原的C .恢复力稳定性较弱D .抵抗力稳定性较弱25•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不包括下列的 请间了年)26.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为A . 2个B . 3个C . 4个D . 5个27. 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 C.生产者和消费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28.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 A •食物链和食物网 B .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 .群落和无机环境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29•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是 A. 掌握能量流动中的传递效应 B. 了解能量流动的方向 C. 熟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 设法调整,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30.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 在下图所示曲线中能准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a 代表抵抗力稳定性,b 代表恢复力稳定性)3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 A •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 B •组成自然界的元素C .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元素D •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和核酸32.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生态系统中的哪种成分A .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A .带有全球性C .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B .这里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圈D .在群落的各营养级之间循环往复B .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D .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3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两者是密切联系的两个过程B .在能量流动过程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C. 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D. 无论是从能量流动的角度还是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来说,生态系统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34.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取决于A .生产者B.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C.分解者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35.下列属于探究化学信息传递的是A .观察动物对电视图像的反应B .用录音机记录鸟类繁殖时的呜叫声C .利用性外激素诱杀害虫D .蜜蜂求偶炫耀3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蜜蜂跳舞、雌蛾释放的性外激素等都是行为信息B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都离不开信息传递C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应用之一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D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37.人们常用能量金字塔来说明生态系统中哪两者之间的关系A. 能量与营养级B.能量与个体大小C.能量与个体数量D.能量与生物代谢类型38.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B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量形式散发到大气中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D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39. 不属于生态系统功能描述的是A .大气中的CO2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B .蝙蝠通过自身发出声波,对目标进行“回声定位”C.在草T昆虫T青蛙这条食物链中,昆虫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D .植物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而释放出来40.不属于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生产中的应用措施的是A .利用人工合成的植物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前来,提高传粉率和结实率B. 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诱捕有害昆虫C. 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家禽产蛋量D .利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进行保花保果41.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①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长度划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画一个大小为1m2的样方;②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集中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划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画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④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A •能表示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生活状况的是甲图B•甲图可以反映蛔虫与人的关系C.蛇与老鹰都以老鼠为食的情况下,它们是竞争关系,对应的图形是乙图D •丙图可以表示猫和老鼠之间的关系43•—个新物种进入某地后,对其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先呈“ J”曽长,再是“ S型增长B •先呈“ S型增长,再是“ J”曽长C.种群数量到达K值后会保持稳定,此时出生率锐亡率,增长率为0D .在K/2值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4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已知初级消费者与次级消费者的个体数分别为N2,个体平均重量分别为M「M2,则下列4项中正确的是A • N1 M 1 >N2 M2B • N1 M 1=N2 M2 C• N1 M 1<N2 M 2 D. N1 M1》N M245 •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 n,则A .羊同化的能量为64%nB .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 D •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46.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初级消® , 1咖肖三级消生产者 ---------- %•詁费者手费者 ---------- >與者分解者A •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单向性B .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C. 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D .从能量关系看② > ③+④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B .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 .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48•如果一个人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A . 10千克B . 28千克C. 100千克49. 下图为生态系统循环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f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B .该图中有三条食物链D . 280千克C .图中的a 一 -定是 自养生物,b 、c 、d 、e 一定是异养生物D .碳以有机物的形式由 a 传到b50.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