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必修课程 第十章 泻下药

合集下载

中药学第十章 泻下药

中药学第十章 泻下药
此外具有润下作用的药物,除本节收载的以外, 常用的还有瓜蒌仁、柏子仁、杏仁、桃仁、决明 子、蜂蜜、当归、肉苁蓉、(生)何首乌、杏仁、 锁阳、胡桃肉、苏子、桑椹等,均散见于其他章 节,学习时应加以联系对照。
火麻仁、郁李仁共同点
二者皆质润多脂,性平,归大肠经, 均能润肠通便。都常用治肠燥便秘,二者 常相须为用。
3.应用作用峻猛而有毒性泻下药时,一 定要严格炮制法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控制用量,避免中 毒现象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第一节 攻下药
一、性能功效 本类药物多为苦寒,其性沉降,主入胃、
大肠经。具有较强的泻下通便作用,并能 清热泻火。
二、适应范围
1.主要适用于大便秘结,燥屎坚结及实热积滞 之证。应用常辅以行气药,以加强泻下及消除 胀满作用。若治冷积便秘者,须配用温里药。
三、使用注意
1.本类药物有毒而力峻,易于损伤正气,临床应用当 “中病则止”,不可久服。
2.对于孕妇及体质虚弱的患者均忌用。均反甘草,不 宜同用。
3.对水肿、膨胀属于邪实而正虚者,在使用本类药物 时,要注意处处固护正气,可采取先补后攻、或攻补 兼施方法施治。
4.注意本类药物的炮制、剂量、用法及禁忌等,以确 保用药安全、有效。
服,每次1g。
芫花 Flos Genkwa
温,辛、苦。有毒。 归肺、肾、大肠经。 泻下逐饮,祛痰止咳, 杀虫疗疮。芫花煎服 1.5~3g;丸散服, 每次0.6g。
商陆 Radix Phytolaccae
寒,苦;有毒。 归肺、肾、大肠经。 泻下逐饮,消肿散结。
牵牛子Semen Pharbitidis
火麻仁、郁李仁不同点
火麻仁甘平油润,兼能滋养补虚,故尤 其适用于老人、产妇及体弱津枯血虚之 肠燥便秘。

第十章 泻下药

第十章  泻下药

第十章
7. 【歌诀】 歌诀】
泻下药
第二节【攻下药】 第二节【攻下药】 大黄
11
第十章
泻下药
第二节【攻下药】 第二节【攻下药】 番泻叶 药材狭叶番泻叶 药材尖叶番泻叶
12
第十章
泻下药
第二节【攻下药】 第二节【攻下药】 番泻叶 1.【药物基原】★ 【药物基原】 为豆科草本状小灌木植物狭叶番泻 为豆科草本状小灌木植物狭叶番泻 Cassia angustifolia Vahl和尖叶番泻 和尖叶番泻C. acutifolia Delile的叶。前者主产于印度, 前者主产于印度 印度, 的 埃及和苏丹。后者产于埃及的尼罗河上游地 埃及和苏丹。后者产于埃及的尼罗河上游地 我国海南及云南有栽培 海南及云南有栽培。 区。我国海南及云南有栽培。通常于九月间 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生用。 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生用。
4
第十章
泻下药
掌叶大黄
第二节【攻下药】 第二节【攻下药】 大黄 唐古特大黄
药用大黄
5
第十章
泻下药
药材大黄
6
第十章
泻下药
第二节【攻下药】 第二节【攻下药】 大黄 1.【药物基原】★★★ 【药物基原】 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 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 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 、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 officinale Baill.的根和根 , 药用大黄R. 的 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称北大黄 北大黄, 茎。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称北大黄,主产于青 南大黄, 甘肃等地。药用大黄药材称南大黄 海、甘肃等地。药用大黄药材称南大黄,主产于 四川。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生用、 四川。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生用、 酒炒、炒炭或制熟用。本品又名生大黄、熟大黄、 酒炒、炒炭或制熟用。本品又名生大黄、熟大黄、 酒大黄、大黄炭、将军、川军、酒军。 酒大黄、大黄炭、将军、川军、酒军。

10第十章泻 下 药

10第十章泻 下 药
2
适应证: 适应证:
• 肠胃中的: 肠胃中的: • 大便秘结---燥屎 大便秘结-----燥屎 • 胃肠积滞---宿食不消、虫积 胃肠积滞---宿食不消、 ---宿食不消 • 实热内炽---炽热瘀毒 实热内炽---炽热瘀毒 • 水饮停积---悬饮、膨胀 水饮停积---悬饮、 ---悬饮 • ---等里实证。 ---等里实证
13
番泻叶--芦荟 番泻叶--芦荟 -- 共性: 共性:
---苦寒归大肠 ---苦寒归大肠 ---泻下清热 ---泻下清热 -—热结便秘 芦荟---杀虫疗疳积;清肝火:烦躁惊痫, 芦荟---杀虫疗疳积;清肝火:烦躁惊痫, ---杀虫疗疳积 番泻叶----导滞利水消胀— ----导滞利水消胀 番泻叶----导滞利水消胀—腹水
21
比较: 比较
• 甘遂---善泻经隧之水 甘遂--善泻经隧之水 消肿散结 • 逐水泻饮 大戟--善泻脏腑之水 大戟---善泻脏腑之水 • 芫花--善泻胸胁之水,长于祛痰止咳 芫花--善泻胸胁之水, --善泻胸胁之水
22
巴豆
23
巴豆
大辛大热, 有大毒, 归大肠胃经, 阳刚雄猛, 1. 大辛大热 , 有大毒 , 归大肠胃经 , 阳刚雄猛 , 峻下冷积,开通肠道闭塞, 峻下冷积,开通肠道闭塞, “有斩关夺门之 峻下逐水退肿。 功”,峻下逐水退肿。 峻下冷积-- 寒积阻结肠道, 腹胀痛如锥, --寒积阻结肠道 2. 峻下冷积 -- 寒积阻结肠道 , 腹胀痛如锥 , 大 便闭塞,口噤暴厥。 便闭塞,口噤暴厥。 逐水退肿— 3. 逐水退肿—腹水膨胀 祛痰利咽— 喉痹痰阻, 呼吸困难, 寒实结胸, 4. 祛痰利咽 — 喉痹痰阻 , 呼吸困难 , 寒实结胸 , 白喉或喉炎 以毒攻毒--蚀疮去恶肉,痈肿脓成未溃, --蚀疮去恶肉 5. 以毒攻毒--蚀疮去恶肉,痈肿脓成未溃,疥癣 恶疮 • 应用: 应用:

第10章 泻下药 第1-3节

第10章 泻下药  第1-3节

【性能】辛、苦、甘,平。归大肠、小肠经。 【功效】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应用】 1.肠燥便秘 如五仁丸。 2.水肿胀满,脚气浮肿 水肿胀满, 【用法用量】煎服,6~12g。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1.概念:峻下逐水 1.概念:峻下逐水—指以作用峻烈的泻下药攻逐水饮, 概念 用治水肿、臌胀、胸胁停饮等病证的方法。 2.特点 特点: 2.特点:① 性味多苦寒,主归大肠、肺、胃经,均 有毒。 ② 泻下作用峻猛,能引起剧烈腹泻,使体内 滞留的水液随大便排出,部分药物兼有利尿作用。 3.应用:适用于水肿、臌胀、胸胁停饮等正气未衰者。 3.应用: 应用 4.注意 注意: 4.注意: ① 药力峻猛,易伤正气,当“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② 体虚者慎用,孕妇忌用。 ③ 注意本节药物的炮制、剂量、用法及禁忌等。
峻(泻)下冷积—用温下药泻寒性积滞,用治寒积便秘的方法。 下冷积
【用法用量】入丸散服,每次0.1~0.3g。大多制 成巴豆霜用,以减低毒性。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① 孕妇及体弱者忌用。 ② 畏牵牛子。 ③ 不宜食热粥、饮开水等热物。
第十章 泻下药
【含义】凡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的 含义】凡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 药物,称为泻下药。 药物,称为泻下药。 【性能与作用】多为 沉降之品,主入大肠经,主要 性能与作用】 沉降之品,主入大肠经, 泻下通便; 清热泻火; 作用是①泻下通便;②清热泻火; 逐水退肿。 ③逐水退肿。 适应范围】主要适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 【适应范围】主要适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 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 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 部分药物尚可用于疮痈肿毒及瘀血证。 部分药物尚可用于疮痈肿毒及瘀血证。 分类】 攻下药; 润下药; 【分类】 ①攻下药; ②润下药; ③峻下逐水药

第10章泻下药

第10章泻下药

芫花
商陆
泻下逐水 消肿散结
牵牛子《名医别录》
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的种子。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泻下逐水 去积杀虫
巴 豆《神农本草经》
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果实。制霜用。
巴豆
峻下冷积 逐水退肿 祛痰利咽 外用蚀疮
千 金 子
逐水消肿 破血消癥


硝《名医别录》
为含水硫酸钠的天然矿物经精制而成的结晶体入药。芒硝经风化失去 结晶水而成白色粉末称玄明粉。
泻下攻积 润燥软坚 清热消肿
1、积滞便秘
2、咽痛、口疮、目赤、痈疮肿痛
番泻叶
狭叶
尖叶
பைடு நூலகம்
泻下通便
芦荟
泻下通便 清肝,杀虫
第二节
功效
润下药
本类药物多为植物种子和种仁,富含油脂,味甘 质润,多入脾、大肠经,能润滑大肠,使大便软化易于排出。 适应范围 适用于年老津枯、产后血虚、热病伤津及失血等 所致的肠燥津枯便秘。 配伍方法 使用本类药物还应根据不同病情,配伍其他药物。 此外具有润下作用的药物,除本节收载的以外,常用的 还有瓜蒌仁、柏子仁、杏仁、桃仁、决明子、蜂蜜、当归、 肉苁蓉、(生)何首乌、锁阳、胡桃肉、苏子、桑椹等,均 散见于其他章节,学习时应加以联系对照。
大黄

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和根茎。 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称北大黄,主产于青海、甘肃等地。药用大黄药材称南 大黄,主产于四川。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生用、酒炒、炒炭或 制熟用。本品又名生大黄、熟大黄、酒大黄、大黄炭、将军、川军、酒军。
唐 古 特 大 黄
掌叶大黄 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 逐瘀通经
药 用 大 黄

10 泻下药

10 泻下药

基本要求
1、泻下药的概念、适应症、分类 2、常用药物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禁忌
♥大黄:
甘遂:泻下逐水,力强,逐痰
大戟
大戟:泻下逐水,消肿散结
芫花:泻下逐水,祛痰止咳
芫花
牵牛子:
泻下药-特点-润下
种子,润滑大肠,缓和 火麻仁:润肠通便,量大可中毒 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瓜蒌仁、杏仁、桃仁、柏子仁 决明子、当归、蜂蜜、何首乌 肉苁蓉
泻下
泻 下 药
给病邪出路:
♥皮毛,汗法 ♥肺,宣肺,呼出浊气 ♥大肠,通大便 ♥小肠、膀胱,利小便 ♥胃,涌吐,消食
概念:凡能促使排便或引起腹泻,以排除肠内
积滞和体内水液的药物
适应证:里实证
主要功效:
1、通利大便,以清除肠内宿食积滞和燥屎及 有害物质
2、清热泻火,使热毒壅滞通过泻下而解 3、逐水消肿,使水邪从二便排出,以消除水
肿和停饮
分类:
攻下药:作用较猛,奏效快,易伤正气 逐水药:作用峻烈,奏效快,易伤正气 润下药:作用缓和,润肠通便
攻下药、逐水药:
♥邪实而正气不虚 ♥久病正虚、年老体弱及妇女胎前
产后、月经期等均应慎用或禁用 润下药:
♥年老体弱、妇女胎前成后、血虚
或液亏所致肠燥便秘
性味:苦、寒
大 归经:脾、胃、大肠 黄 心包、肝
功能:泻实热、下积滞 破瘀血
主治:
1.里实热证,腹胀满,热结便秘, 壮热谵语
2.湿热黄胆,全身发黄如桔子色 的阳黄,茵陈汤
3.肠痈(阑尾炎 4.痈肿疮毒,烫火伤,外敷
大 黄
用量:3—12g 用法:
生大黄泻下,后下 制大黄活血作用为佳 大黄炭多用于出血证 禁忌:孕妇、产后、月经

10泻下药

10泻下药
服” 正虚体弱、孕妇、经期当慎用或禁用。 注意炮制、用量、用法及禁忌证。 泻下药易伤胃气,当中病即止。
【教学内容】
掌握:大黄、芒硝 熟悉:甘遂、巴豆 了解:番泻叶、芦荟、火麻仁、郁李仁
京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
第一节 攻下药
1.功效:攻下通便作用,清热泻火。 2.适应范围:
1.寒积便秘。辛热而峻下冷积。 2.水肿臌胀。 3.喉痹痰阻。 4.疮疡化脓而未溃破者,疥癣恶疮。外用 【用法用量】制成巴豆霜,入丸散,每次
0.1~0.3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及体虚者忌用。不宜与牵
牛子同用。
《本草纲目》
一老妇年六十余,病溏泄已五年,肉食、油物、 生冷犯之即作痛。服调脾、升提、止涩诸药,入 腹则泄反甚。延余诊之,脉沉而滑,此乃脾胃久 伤,冷积凝滞所致。王太仆所谓大寒凝内,久利 溏泄,愈而复发,绵历岁年者。法当以热下之, 则寒去利止。遂用蜡匮巴豆丸药与服,二日大便 不通亦不利,其泄遂愈。自是每用治泄痢积滞诸 病,皆不泻而病愈者近百人。
【相似药物比较】力最强,毒性最大,善行经隧之水湿
甘遂 苦寒有毒
归肺肾大肠经
兼消肿散结,逐痰涎。 宜入丸散服,每次0.5~1g,
泻水逐饮
力较强,毒性较小,善泻脏腑之水湿
京大戟 苦寒有毒
兼消肿散结。
归肺脾肾经
水肿
煎服1.5~3g;入丸散服,每次1g,
芫花 苦辛温有毒
归肺脾肾经
臌胀
胸胁停饮
【用法用量】 温开水泡服,1.5~3g;煎服, 2~6g,宜后下。
【使用注意】 妇女哺乳期、月经期及孕妇 忌用。
芦荟
来源:百合科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叶片中汁 液熬炼成的块块状物。别名:象胆、卢会。

泻下药

泻下药
中药学
第十章 泻下药
课程导入
课程导入
当生活中发生大便秘结,胃肠积 滞时,我们常用来治疗的中药有哪些?
教学目标
掌握泻下药 的定义、功 效、适用范 围、配伍及 注意事项;
掌握泻下药 的分类及各 类药物的性 能特点;
掌握重点药 物的功效、 应用及相似 药物的异同 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泻下药的含义、通性及作用和分类 ➢重点药物的性能特点和功效应用
难点: ➢相似药物在功效和应用上的异同点
泻下药概述
一、凡能引起腹泻,或滑润大肠,以泻下通便 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邪从大肠而出
胃的降浊 肺的肃降 肾的气化
大肠的传导排泄
泻下药概述
二、通性及作用: 性味苦、寒,归胃、大肠经,主要有通利大便,
清导实热,逐水消肿。
泻下药概述
三、泻下药分类
1
攻下药
2
润下药
3
峻下逐水药
第一节 攻下药
攻下药共性:
苦寒沉降 主入胃、大肠经
攻下通便 清热泻火
大便秘结 燥屎坚结
实热积滞证
大黄
来源
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 的干燥根及根茎。
大黄
秋末或次春采集,切
1
采制
块干燥。生用、酒炒、酒 蒸或炒炭。
苦,寒;脾、胃、
2
性能 大肠、肝、心包经。
3
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ຫໍສະໝຸດ ,凉血 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芒硝
含硫酸钠的天然矿物 经精制而成的结晶体
性能
泻下通便,润燥 软坚,清火消肿
来源
咸、苦,寒 归胃、大肠经
功效
大黄
应用
实热积滞,腹满胀痛,大便燥结; 肠痈腹痛; 乳痈,痔疮肿痛,咽痛口疮,目赤肿痛。

第十章泻下药

第十章泻下药

性能:甘,平。归脾、大肠经。 功效:润肠通便,补虚。 应用:1、肠燥便秘。 2、心阴心血虚,心动悸、脉结代。 注意:量不可过大。
按:内服60—90克可出现头晕眼花、口干舌燥、面红眼红、 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呕吐、腹泻,继见烦躁、步态蹒跚、 哭笑无常、幻听幻视。重者嗜睡昏迷、抽搐、呼吸困难、冷 汗、面白,血压下降、心律不齐,直至心力衰竭而亡。
番泻叶
药材狭叶番泻叶
药材尖叶番泻叶
番泻叶 功用疏要:本品甘、苦大寒, 善泻大肠实热积滞,并可润肠燥。 用于热结便秘及习惯性便秘; 今常用于清洁肠道。 用法:泡服;入汤剂后下。
芦荟
芦荟
药材芦荟
性能:苦,寒。归肝、大肠经。 功效:泻下,清肝,杀虫。 应用: 1、热结便秘——宜于热结便秘而 烦躁失眠,属肝热者。 2、小儿惊风。 3、小儿疳积。 4、其他:①闭经;②肝炎;③美 容。 用法用量:宜装胶囊内服; 一般不超过3克。
第一节攻下药
性能特点 性味:苦寒,其性沉降 归经:胃、大肠 功效:攻下通便,清热泻火 味苦—通泄 清泄 攻下通便 入胃大肠 性寒—清热 泻火 降泻火热 适应范围: (1)大便秘结,实热积滞。(热结便秘) 配伍温里药也可用于寒积便秘。
(2)里热证: 外感热病高热神昏,谵语发狂。 火热上炎(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 上部出血(吐血、衄血、咯血) 火毒疮痈 上述病证,不论有无便秘,均可使用本类药以 清除实热或导热下行,起到“上病下治”“釜 底抽薪”的作用。 (3)湿热泻痢,里急后重或饮食积滞,泻而不 畅,也可适当配用本类药,以通因通用,清除 积滞,消除病因。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者慎用;妇女妊娠、月经期、 哺乳期忌服。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沉降,入脾、胃、大肠、 肝、心经。力猛善行,有“将军”之称,泻下 通便力强,善于荡涤肠胃积滞,峻下实热,为 治大便秘结、胃肠积滞之要药,尤善治热结便 秘;又能使上炎之火下泄,有较好的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作用,对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及热毒疮 痈有良效;并善活血祛瘀,又为治血瘀经闭、 产后瘀阻腹痛及跌打损伤肿痛之佳品。此外, 尚可清泄湿热,常用治湿热黄疸、淋证等。

第十章 泻下药 (NXPowerLite)

第十章 泻下药 (NXPowerLite)
温开水泡服,1·5~3g;煎服5~ 9g,宜后下。
[使用注意] 使用注意]
妇女哺乳期、月经期及孕妇忌用。 剂量过大,有恶心、呕吐、腹痛等 副作用。
芦 荟
《药性论》
[药物来源] 药物来源]
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植物库拉索 芦荟及好望角芦荟的叶汁经浓缩 后的干燥物。
芦 荟
[性味归经] 性味归经]
苦,寒。归肝、大肠经。
5.易伤胃气,奏效即止,切勿过量。
第一节
攻下药
[性能特点] 性能特点]
味苦寒,性沉降,入胃、大肠经。
[作用及适应证] 作用及适应证]
攻下积滞——大便秘结,实热积滞, 燥屎坚结。


《本经》
[药物来源] 药物来源]
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 黄或药用大黄的根和根茎。
唐 古 特 大 黄
药用大黄
本品去积杀虫。
——配槟榔、使君子等
[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
煎服,5~10g。 入丸散,每次1.5g~3g。
[使用注意] 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不宜与巴豆同用。
商 陆
《本经》
1.里实兼有表邪者,当兼解表而后 攻里。
[使用注意] 使用注意]
2.必要时攻下药与解表药同用,以 免表邪陷里。
[使用注意] 使用注意]
3.里实而正虚者,应攻补兼施,使 攻下而不伤正。
[使用注意] 使用注意]
4.此类药作用峻者,宜伤正气,久病 体弱,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应 慎用或忌用。
[使用注意] 使用注意]
[使用注意] 使用注意]
1.本类药物大多有毒,易损伤正气。 2.注意药物炮制、剂量、用法。 3.小儿、老年人及孕妇等忌用。
甘遂 大戟
《本经》

中医学第十章泻下药

中医学第十章泻下药
2、清热泻火: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 目赤肿痛等,常配冰片、硼砂等为散,如冰硼散;亦可 化水滴眼。
3、软坚散结:本品既可清热泻火,又可软坚散结, 治疗乳痈红肿结块未成脓者,以本品外敷;
4、亦可外用回乳,治疗乳房胀痛者。
用量用法:
1、本品不入汤剂,用药汁或开水冲服,一般6~10克。 2、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 1、孕妇忌用。 2、胃肠无实热燥屎、正气不足,脾胃虚弱,慎用。
主要治疗胸腹积水、水肿及痰饮喘满等证。如肝硬 化腹水、渗出性胸膜炎之胸水等正气未衰者。
第一节 攻下药
大黄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等的根及根茎。
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心、肝经。
功效特点:
1、泻下攻积:通便作用强而迅速,疗效好。 (1)阳明腑实证,以及内伤杂病之热结便秘者,常 配厚朴、枳实、芒硝同用;热结阴伤者,可配玄参、麦 冬、生地等同用。 (2)寒结便秘,腹痛、四肢厥冷、大便不通者,配 附子、干姜以温里通下。 (3)湿热积滞之泻痢早期,腹痛、里急后重、泻而 不爽、舌苔黄腻者。(通因通用法)
番泻叶
功效特点: 1、泻下导滞:本品泻下作用较强,起效快。 (1)治疗积滞便秘或习惯性便秘属热结者。 (2)用于腹部手术、摄片的清肠。
用量用法: 1、本品一般单味药应用。 2、缓下2~3克,攻下5~10克,开水泡服。 3、一般不入煎剂,入煎剂应后下。
第二节 润下药
火麻仁、郁李仁
二者均为植物的种仁,含有甘味。 共同点:
甘遂: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块根。
大戟:为大戟科植物大戟的根。
芫花:为瑞香科植物芫花的花蕾。
三味药均有毒性。归肺、肾经。
共同点: 1、峻下逐水:三药是峻下逐水的代表药,常常相须
配伍使用。 治疗水饮停留胸胁之悬饮;停留腹部之臌胀;水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牵牛子
性能:苦,寒。有毒。归大肠、肺、肾经。 功效:泻水逐饮,利尿,攻下积滞,攻积
杀虫。
牵牛子原植物及其药材
应用
1.水肿、臌胀及痰饮咳喘 2.热结便秘或胃肠积滞 3.虫积 驱杀蛔虫
用法用量
煎服,3~9g。多入丸散,每次1.5~ 3g。逐水用量宜稍大,攻下宜适中,导 积滞宜稍小。炒用作用较缓和。
除本节药物外,更多的润下药, 如紫苏子、瓜蒌仁、柏子仁、杏仁、 决明子、当归、肉苁蓉、生首乌等, 散见于其他章节。
火麻仁
性能:甘,平。归大肠、脾、胃经。 功效:润肠通便。
火麻仁原植物及其药材
应用
肠燥便秘 略兼滋养之力。适用于津血
不足的肠燥便秘,宜与补血滋阴药和其他润下 药同用。单用有效。
用法用量
四、使用注意: 孕妇及体虚而无积滞者忌用。
大黄
性能:苦,寒。归大肠、脾、胃、心、肝 经。
功效:泻下攻积,泻火解毒,凉血止血, 活血祛瘀,清泄湿热。
大黄原植物及其药材
应用
1.便秘及其他胃肠积滞证 要药;热结便秘尤宜;大承
气汤。
2.温热病高热神昏或脏腑火热上炎证 3.血热妄行的上部出血证 4.热毒疮疡及烧烫伤 5.瘀血证 6.湿热黄疸及湿热淋证
其中部分药物又可利尿,则可使水 湿从二便排出。有的峻下药小剂量轻用, 还可收到攻下便秘或导行积滞的效果。
三、性能特点:
本类药物大多苦寒,有的辛温,主 归大肠与肺、肾经,均有毒性。
四、使用注意:
本类药物得畅泻即应停服,改以调养之 品,以免损伤正气。
合理的炮制,可降低其毒烈之性。 本类药物的用法用量及禁忌均较特殊, 尤应重视。
熟悉芦荟、甘遂、巴豆、火麻仁、牵牛子的功 效、应用、特殊的用法及特殊的使用注意。
了解番泻叶、郁李仁、京大戟、芫花、商陆的 功效、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
含义
凡以泻下通便为主要功效,常用以 治疗便秘证或其他里实积滞证的药物, 称为泻下药。
分类
根据泻下药的作用强弱及主治病证 的不同,本类药物一般又分为攻下药、 润下药和峻下逐水药三类。
用法用量
煎服,5~15g;外用适量。欲攻下应后 下或沸水泡服。生大黄长于泻下;酒炙泻下 作用较弱,长于活血化瘀;酒蒸或酒炙宜用 于上部实热证;大黄炭偏于止血。
使用注意
虚证及孕妇忌用,妇女月经期及哺 乳期慎用。
芒硝
Na2SO4·10H2O
性能:咸、苦,寒。归大肠、胃经。 功效:软坚泻下;外用清热消肿。
使用注意
虚证、体弱及妇女妊娠、哺乳、月经期 忌用。
不宜与牵牛子配伍(十九畏)。
千金子
性能:辛,温。有毒。归肝、肾、大肠经。 功效:逐水消肿,破血消癥。
千金子原植物及其药材
应用
1.水肿、臌胀 2.癥瘕,经闭
此外,还可攻毒杀虫,用治顽癣、恶疮及毒蛇咬 伤等,内服外用皆可。
用法用量
1~2g,去壳、油用,多入丸散服。 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番泻叶
性能:苦、寒。归大肠经。 功效:泻下通便。
番泻叶
应用
便秘及胃肠积滞 苦寒通降之性与大黄相似,
亦有较强的泻下导滞、清泻实热功效。适用于 热积便秘和其他胃肠积滞证。目前多单味小剂 量泡服,用治习惯性便秘,滋味较大黄适口, 且不易引起继发性便秘。对产后、手术后便秘 患者,较大黄常用。
用法用量
应用
1.便秘及胃肠积滞 2.肝经实火证 3.小儿疳积
此外,本品外用可以治疗痤疮、疮疖肿 痛、痔疮肿痛及顽癣等皮肤瘙痒等证,有较好 的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之效。
用法用量
入丸、散服,每次1~2g。本品有特 异臭气,味极苦,不宜入汤剂煎服。外用 适量。
使用注意
虚寒证及孕妇忌用,妇女月经期及 哺乳期慎用。在攻下药中,芦荟刺激性 最强,用量过大可引起腹痛、盆腔充血, 甚至引起肾炎。
煎服,6~12g,打碎入煎。入丸剂, 每次1.5~3g。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
松子仁
性能:甘,温。归大肠、肺、肝经。 功效: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松子仁原植物及其药材
应用
1.肠燥便秘 2.肺燥干咳
用法用量
煎服,5~10g。或入膏、丸剂。
使用注意
脾虚便溏、湿痰者慎用。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一、含义:
第二节 润下药
一、含义:
以润肠通便为主要功效,用以治疗 肠燥便秘证,大便干燥、排便困难者。
二、性能特点:
本类药物多为植物的种仁或其他性 质滋润的药物,味甘而药性平和,能润 滑大肠,使大便易于排泄,一般不致引 起腹泻。
三、配伍应用:
肠燥便秘证多因年老津枯、产后血虚、 热病伤阴或失血所致,故多与相应的补虚 药同用。兼气滞者,当配伍行气药。
煎服,10~15g,打碎入煎。入丸剂, 其润肠之力较佳,每次3~6g。
使用注意
食入量大,可引起中毒。症状为恶 心、呕吐、腹泻、四肢麻木、烦躁不安、 精神错乱、昏迷、瞳孔散大等。
郁李仁
性能:甘、苦,平。归大肠、膀胱经。 功效: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郁李仁原植物及其药材
应用
1.肠燥便秘 2.水肿
用法用量
一、含义:
泻下通便作用较强,并具苦寒之性, 常用以治疗热结便秘证的药物,为攻下 药。又称苦寒攻下药。
二、功效与主治:
1.均具有较强的泻下通便作用,善能祛邪 导滞,而且较为安全,常用于各种便秘 证,尤其适合于热结便秘、大便燥结及 实热积滞之证。
通过配伍还可用于: 寒积便秘、腹痛; 湿热积滞于大肠之痢疾便下脓血、里急后重;
性能特点
三类泻下药在性能方面有明显的区别。攻 下药兼有清热功效,其性味多苦寒;润下药常 兼有滋养之性,其性味多为甘平;峻下药则以 苦寒为主,部分为辛温。
排泄大便是大肠的生理功能,故本类药物 的通便作用主归大肠经;而峻下药逐水 泻饮的 功效还与肺、肾两脏相关,又可归此二经。
泻下通便的作用趋向是下降的。
煎服,2~6g;煎煮以15分钟左右为宜, 过久则有效成分破坏。一般以沸水浸泡25分 钟后服用,每次1.5~3g。
使用注意
虚寒证及孕妇忌用,妇女月经期及 哺乳期慎用。本品用量不可过大,否则 会导致腹痛、呕吐、头晕等反应。
芦荟
性能:苦,寒。归大肠、肝、胃经。 功效:泻下积滞,清肝,杀虫。
芦荟原植物及其药材
(通因通用) 饮食积滞之脘腹胀满、厌食、泻下不爽;
(通因通用) 肠道寄生虫病,协助驱虫药排出虫体,并促
进驱虫药排出体外。
2.又有较强的清热泻火或清热解毒作用,既能 清除热邪,又能通过泻下“釜底抽薪”,导 热下行。 还宜用于温热病,里热炽盛而高热、烦 躁,甚至神昏谵语、发狂之证; 脏腑热盛,火气上炎所致的头昏头痛, 目赤肿痛,咽喉、牙龈肿痛,吐血、咯血、 衄血等上部血热妄行之证。
京大戟
性能:苦,寒。有毒。归大肠、肺、肾经。 功效:逐水泻饮;外用消肿散结。
京大戟原植物及其药材
应用
1.水肿、胸胁停饮及臌胀 逐水力稍逊于
甘遂。
2. 疮痈肿痛 生品研末外用。
用法用量
煎服,1.5~3g。多入丸散,每次 0.5~1g。内服醋制,以降低毒性。生品外 用适量。
使用注意
孕妇及虚证忌用。 不宜与甘草配伍(十八反)。
功效与主治
泻下药均有泻下通便之功,能引起腹泻, 或滑利大肠、促进排便,可以用于各种大便 秘结之证。
使用泻下药的目的还在于通过泻下通便, 以排除体内壅积的多种邪气及有害之物,从 而收到治疗多种里实证的效果。
功效术语
所谓泻下,是指能引起腹泻,或滑利 大肠以促进排便的一类功效。泻下力强, 能导致大便稀薄,次数增加者,称为攻下; 能润滑大肠,使排便通畅者,称为润下 (缓下);能引起剧烈水泻者,称为峻下, 因峻下能导体内积水外泄,又称逐水。
使用注意
孕妇及体弱便溏者忌服。泻源自药复习题1.简述泻下药的使用注意。 2.攻下药、润下药及峻下逐水药的主治病证
各是什么? 3.大黄、芒硝在性能、功效与应用方面有何
异同? 4.简述巴豆的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
峻下药有毒。
配伍应用
1.最常与行气药同用; 2.注意因证配伍:热积便秘,应与清热药配伍;
寒积便秘,应与温里药配伍;里实而正虚者, 应与补虚药配伍;里实而兼表证者,必要时 可与解表药配伍;根据饮食、痰湿、瘀血及 肠道寄生虫等不同积滞,又宜分别与消食、 化痰、除湿(包括燥湿、化湿、利水渗湿 等)、活血及驱虫药同用。
甘遂
性能:苦,寒。有毒。归大肠、肺、肾经。 功效:逐水泻饮;外用消肿散结。
甘遂原植物及其药材
应用
1.水肿、胸胁停饮及臌胀 泻下逐水力峻。 2. 疮痈肿痛 生品研末外用。
用法用量
入丸散,每次0.5~1g。本品有效成 分难溶于水,故不入汤剂。醋制后内服, 可降低毒性。外用适量,生用。
使用注意
孕妇及虚证忌用。 不宜与甘草配伍(十八反)。
使用注意
1. 攻下药与峻下药容易损伤正气或脾胃,故小儿、老 人及体虚患者慎用,必要时应攻补兼施;
2. 对体壮里实者,亦应攻邪而不伤正,中病即止,一 般得泻即可,切勿过剂;
3. 妇女妊娠期忌用,月经期及哺乳期慎用攻下和峻下 药。
4.对于峻猛而有毒的泻下药,应严格注意其炮制、配 伍禁忌、用法用量。
第一节 攻下药
使用注意
孕妇及虚证忌用。 不宜与巴豆配伍(十九畏)。
巴豆
性能:辛,热。有大毒。归大肠经。 功效: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
外用蚀疮。
巴豆原植物及其药材
应用
1.寒积便秘腹痛或食积阻结肠胃之证 2.臌胀腹水 3.喉痹痰涎壅盛,呼吸不利 4.疮痈脓成难溃,疥癣瘙痒 外用。
用法用量
其主要泻下成分为巴豆油,故不入汤 剂。入丸散,每次0.1~0.3g。多制霜使用, 可降低毒性。外用适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