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高考物理复习专题突破:测量电阻的方法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物理真题考点逐个击破-专题8.11 实验:测量电阻的多种方法

2020年高考物理真题考点逐个击破-专题8.11 实验:测量电阻的多种方法

2020年高考物理真题考点逐个击破-专题8.11 实验:测量电阻的多种方法一、 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是电学实验的基础,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也是难点.它渗透在电学实验的各个环节中,如测未知电阻、测电阻率、测各种电表内阻等.本质上都是伏安法测电阻在不同情景下的具体应用,主要涉及电压表、电流表的选择以及实物连线等.例1(2019·成都市七中月考)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A .待测电阻R x 阻值约为10 Ω左右B .电压表V 1,量程6 V ,内阻约2 kΩC .电压表V 2,量程15 V ,内阻约10 kΩD .电流表A 1,量程0.6 A ,内阻约0.2 ΩE .电流表A 2,量程3 A ,内阻约0.02 ΩF .电源:电动势E =12 VG .滑动变阻器1,最大阻值10 Ω,最大电流为2 AH .滑动变阻器2,最大阻值50 Ω,最大电流为0.2 AI .导线、电键若干(1)为了较精确测量电阻阻值,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且两表读数大于量程一半.除A 、F 、I 以外,还要在上述器材中选出该实验所用器材________(填器材前面的字母代号).(2)在虚线框内画出该实验电路图.【答案】 (1)BDG (2)图见解析【解析】(1)两表读数大于量程一半,故应选量程较小的电压表,故选B ;根据所选电压表可知电流最大值约为I =U R =610A =0.6 A ,故电流表选D ;为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应用分压式接法,故滑动变阻器应选阻值较小的G.(2)因待测电阻远小于电压表内阻,电流表应用外接法,又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电路如图所示.二、伏伏法测电阻(电压表的灵活选用)已知内阻的电压表可做电流表使用,在缺少合适的电流表的情况下,常用电压表代替电流表使用,这是设计电路中的高频考点.例2.(2019·吉林省长春市二模)现要较准确地测量量程为0~3 V、内阻大约为3 kΩ的电压表V1的内阻R V,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电流表A1(量程0~0.6 A,内阻约0.1 Ω);电流表A2(量程0~1 mA,内阻约100 Ω);电压表V2(量程0~15 V,内阻约15 kΩ);定值电阻R1(阻值200 Ω);定值电阻R2(阻值2 kΩ);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100 Ω,最大电流1.5 A);电源E1(电动势6 V,内阻约0.5 Ω);电源E2(电动势3 V,内阻约0.5 Ω);开关S,导线若干。

测量电阻的7种方法

测量电阻的7种方法

测量电阻的7种方法电阻是电路中常见的元件,用于控制电流的流动和电压的降低。

为了准确测量电阻的数值,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下面将介绍电阻的七种常用测量方法:1.电桥法:电桥法是一种常用于测量未知电阻值的方法。

它利用电桥平衡原理,通过调节已知电阻来达到桥路平衡,从而计算未知电阻的数值。

例如,使用韦氏电桥、韦恩电桥或均分电桥来测量电阻。

2.恒流法:恒流法利用电流电压关系来测量电阻。

通过将已知电流通过未知电阻中,测量其电压降,就可以计算电阻的数值。

常用的方法有串联电路法和并联电路法。

3.电压比较法:电压比较法是一种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它利用已知电阻和未知电阻在相同电流下产生的电压进行比较,从而计算未知电阻的数值。

4.电流比较法:电流比较法通过将已知电流分流,一部分经过已知电阻,另一部分经过未知电阻,再通过对比两个电压降,来计算未知电阻的数值。

5.桥式方法:桥式方法是一种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它使用已知电阻和未知电阻之间的电压或电流差来计算未知电阻的数值。

常用的桥式测量方法有麦克斯韦电桥、维尔斯通电桥等。

6.综合法:综合法是一种结合多种测量方法的方法,用于测量特殊类型的电阻。

例如,用恒流法先测量电阻的大致数值,再用电桥法进行精确测量。

7.数字万用表法:数字万用表是一种集电压、电流、电阻、频率等多个测量功能于一体的仪器。

使用数字万用表可以直接测量电阻的数值,无需其他传统的测量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便捷,适用于快速测量电阻。

总之,以上是电阻的七种常用测量方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测量精度。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可以提高测量电阻的准确性。

高中物理实验测量电阻的方法

高中物理实验测量电阻的方法

高中物理实验测量电阻的方法电阻是电路中重要的物理量之一,测量电阻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电路的性质和特点。

在高中物理实验中,有多种方法可以测量电阻,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一、串联法测量电阻串联法是一种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其原理是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串联连接,通过测量整个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和已知电阻,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值。

实验步骤:1. 准备一块已知电阻,连接上电流表和电压表,组成串联电路。

2. 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串联电路。

3. 断开电流表连接点,使电流只通过已知电阻和待测电阻。

4. 测量整个串联电路的总电阻Rt和电流I,以及已知电阻的电压V。

5.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待测电阻的值:R = (Rt - R已知)。

二、并联法测量电阻并联法也是常用的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其原理是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并联连接,通过测量整个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和电压,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值。

实验步骤:1. 准备一块已知电阻,将电流表和电压表连接在已知电阻上,组成并联电路。

2. 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并联电路。

3. 断开电压表连接点,使电压只通过已知电阻和待测电阻。

4. 测量整个并联电路的总电阻Rt和电压V,以及已知电阻的电流I。

5.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待测电阻的值:1/R = (1/Rt - 1/R已知)。

三、电流平衡法测量电阻电流平衡法是一种利用电流平衡实验测量电阻的方法。

它利用电流在平衡状态下等于0的特点来确定待测电阻的值。

实验步骤:1. 准备一块已知电阻,连接在电路的一侧,形成一个分流电路。

2. 在电路的另一侧加入一个可调电阻,使电路保持平衡状态。

3. 调节可调电阻,直到电流表的指针在零刻度附近停止。

4. 通过测量已知电阻的电压V和电流I,可以计算出已知电阻的阻值。

5. 根据已知电阻的阻值和电流平衡条件,可以得到待测电阻的值。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有串联法、并联法和电流平衡法。

测量电阻的方法高二知识点

测量电阻的方法高二知识点

测量电阻的方法高二知识点电阻是电路中常见的元件之一,它用来控制电流的流动。

在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中,测量电阻的准确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一、直流电桥法直流电桥法是一种精确测量电阻值的方法。

它基于韦尔斯通电桥原理,利用已知电阻和待测电阻之间的电桥平衡条件来测量电阻值。

操作步骤如下:1. 搭建好直流电桥电路,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组成电桥的两个支路。

2. 调节电桥中的变阻器,使得电桥平衡,即电流在电桥两支路上完全平衡。

3. 读取电桥上的测量数值,计算待测电阻的阻值。

二、电流比较法电流比较法是一种简便的测量电阻值的方法。

它利用已知电阻和待测电阻通过相同电流下的电压来进行比较。

操作步骤如下:1. 将已知电阻和待测电阻依次与一个电流源相连接。

2. 测量两个电阻上的电压,保持电流源的电流不变。

3. 根据欧姆定律,通过比较电压和电流的比值,计算待测电阻的阻值。

三、瞬态法瞬态法是一种利用电路元件瞬态响应来测量电阻的方法。

它利用待测电阻的充电或放电过程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进行测量。

操作步骤如下:1. 将待测电阻与一个充电或放电电路相连接。

2. 开始观察电流和电压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3. 根据电压和电流的关系,计算待测电阻的阻值。

四、数字电表法数字电表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电阻值的方法。

它通过数字电表直接测量电路中的电阻。

操作步骤如下:1. 将数字电表的测试引线与电路中的两端相连接。

2. 选择电表的电阻测量档位,并观察电表的读数。

3. 读取电表上显示的电阻数值,即为待测电阻的阻值。

以上介绍了几种测量电阻的常用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精确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通过准确的电阻测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电路的性质和工作状态,为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提供有效的参考。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的四种种方法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的四种种方法

测量电阻的四种特殊方法一.等效替代法测电阻【方法解读】等效替代法测电阻:测量某电阻(或电流表、电压表的内阻)时,用电阻箱替换待测电阻,若二者对电路所起的作用相同(如电流或电压相等),则待测电阻与电阻箱是等效的。

1.电流等效替代该方法的实验步骤如下:(1)按如图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至最大,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a端。

(2)闭合开关S1、S2,调节滑片P,使电流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3)断开开关S2,再闭合开关S3,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

(4)此时电阻箱连入电路的阻值R0与未知电阻R x的阻值等效,即R x=R0。

2.电压等效替代该方法的实验步骤如下:(1)按如图电路图连好电路,并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至最大,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a端。

(2)闭合开关S1、S2,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3)断开S2,再闭合S3,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

(4)此时电阻箱连入电路的阻值R0与未知电阻R x的阻值等效,即R x=R0。

【针对练习】1.某同学准备把量程为0~500 μA的电流表改装成一块量程为0~2.0 V 的电压表。

他为了能够更精确地测量电流表的内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中各元件及仪表的参数如下:A.电流表G1(量程0~1.0 mA,内电阻约100 Ω)B.电流表G2(量程0~500 μA,内电阻约200 Ω)C.电池组E(电动势3.0 V,内电阻未知)D.滑动变阻器R(0~25 Ω)E.电阻箱R1(总阻值9 999 Ω)F.保护电阻R2(阻值约100 Ω)G.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1)实验中该同学先合上开关S1,再将开关S2与a相连,调节滑动变阻器R,当电流表G2有某一合理的示数时,记下电流表G1的示数I;然后将开关S2与b相连,保持________不变,调节________,使电流表G1的示数仍为I时,读取电阻箱的读数r。

高考物理实验10、测量电阻常用的6种方法

高考物理实验10、测量电阻常用的6种方法

高考物理实验10、测量电阻常用的六种方法一、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是电学实验的基础,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也是难点。

它渗透在电学实验的各个环节中,如测未知电阻、测电阻率、测各种电表内阻等。

本质上都是伏安法测电阻在不同情景下的具体应用。

主要涉及电压表、电流表的选择以及实物连线等。

(1)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两种方法的比较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外接法电路图误差原因电流表分压U测=U x+U A电压表分流I测=I x+I V电阻测量值R测=U测I测=R x+R A>R x,测量值大于真实值R测=U测I测=R x R VR x+R V<R x,测量值小于真实值适用条件R A≪R x R V≫R x 口诀大内偏大(大电阻用内接法,测量值偏大)小外偏小(小电阻用外接法,测量值偏小)(2)两种接法的选择①阻值比较法:先将待测电阻的估计值与电压表、电流表内阻进行比较,若R x较小,宜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若R x较大,宜采用电流表内接法。

简单概括为“大内偏大,小外偏小”。

②临界值计算法R x<R V R A时,用电流表外接法; R x>R V R A时,用电流表内接法。

③试触法例1、(2020III卷)已知一热敏电阻当温度从10℃升至60℃时阻值从几千欧姆降至几百欧姆,某同学利用伏安法测量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所用器材:电源E、开关S、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 Ω)、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表)和毫安表(内阻约为100 Ω)。

(1)在答题卡上所给的器材符号之间画出连线,组成测量电路图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将热敏电阻置于温度控制室中,记录不同温度下电压表和亳安表的示数,计算出相应的热敏电阻阻值。

若某次测量中电压表和毫安表的示数分别为5.5 V和3.0 mA,则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__kΩ(保留2位有效数字)。

实验中得到的该热敏电阻阻值R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如图(a)所示。

(3)将热敏电阻从温控室取出置于室温下,测得达到热平衡后热敏电阻的阻值为2.2kΩ。

高中物理实验测量电阻的方法

高中物理实验测量电阻的方法

高中物理实验测量电阻的方法实验目的:通过合适的方法和仪器,准确测量电阻值。

实验原理:电阻是电流通过时受到的阻碍,用符号R表示,单位为欧姆(Ω)。

在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有串联法和并联法。

串联法是将待测的电阻和已知电阻依次串联连接,通过测量电路总电阻和已知电阻的值,计算待测电阻的数值。

并联法则是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并联连接,测量电路总电阻和已知电阻的数值,通过计算求得待测电阻的值。

实验仪器和材料:1. 电源2. 连接导线3. 直流电流表(安培表)4. 电阻箱5. 示波器(可选)实验步骤:一、串联法测量电阻的方法1. 接线:将电源的正极与电阻箱的一个端口相连,电源的负极与已知电阻的一个端口连接,已知电阻的另一个端口与待测电阻的一个端口连接,待测电阻的另一个端口与电阻箱的另一个端口相连,最后用导线将电阻箱与安培表相连。

2. 电路调节:通过调节电阻箱上的旋钮,使得电流表示值在合适的范围内(如0.1A-1A),保证电流的稳定。

3. 电路测量:使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电路的总电流,并记录数值。

4. 电路相关计算:使用欧姆定律计算已知电阻和待测电阻的阻值。

已知电阻的阻值可通过查阅资料得到,待测电阻的阻值可通过计算得到。

并进行结果的比较和分析。

二、并联法测量电阻的方法1. 接线:将电源的正极与待测电阻的一个端口相连,电源的负极与已知电阻的一个端口连接,已知电阻的另一个端口与待测电阻的另一个端口连接,最后用导线将已知电阻与安培表相连。

2. 电路调节:通过调节电阻箱上的旋钮,使得电流表示值在合适的范围内(如0.1A-1A),保证电流的稳定。

3. 电路测量:使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电路的总电流,并记录数值。

4. 电路相关计算: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阻公式,计算已知电阻和待测电阻的阻值。

并进行结果的比较和分析。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保证电路连接的牢固,导线的接触良好。

2. 电流表的量程选择要合适,避免超出量程范围导致仪器损坏。

测量电阻常用的6种方法

测量电阻常用的6种方法

测量电阻常用的6种方法一、伏安法测电阻是电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用于测量未知电阻、电阻率和电表内阻等。

在实验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并正确连线。

例如,在一个实验中,需要测量一个约为10Ω的电阻,可以选择电压表V1量程为6V,内阻约为2kΩ,电流表A1量程为0.6A,内阻约为0.2Ω,和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Ω,最大电流为2A。

为了获得更精确的测量结果,需要测量多组数据,且两表读数大于量程一半。

二、伏伏法测电阻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在缺少合适的电流表时使用。

在实验中,可以使用已知内阻的电压表代替电流表。

例如,在一个实验中,需要测量一个约为600Ω的电阻,可以选择电压表V1量程为~500mV,内阻r1=1 000Ω,电压表V2量程为~6V,内阻r2约为10kΩ,和电流表A量程为~0.6A,内阻r3约为1Ω。

此外,还需要定值电阻R和滑动变阻器R,以及一个单刀单掷开关S和若干导线。

在测量中,需要保证两只电表的读数都不小于其量程的,并能测量多组数据。

的并联电路使用。

所以选择的电表是A12)实验原理图如下图所示:3)根据安安法测电阻的公式,可得到测量R x的表达式为:RxU1R+r1I2r2I1I2R本文介绍了两种电路测量方法,一种是伏安法测量待测电阻阻值,另一种是半偏法测量电表内阻。

伏安法测量待测电阻阻值时,采用外接法,改装的电压表电压量程为2.6 V,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

为了保证电表读数不得小于量程的三分之一,电表应选择A、B。

半偏法测量电表内阻时,先不连接变阻箱或将变阻箱阻值调为零,使电流表或电压表的读数调至满偏,然后再串联或并联上电阻箱,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表示数为满偏刻度的一半,则认为电阻箱的阻值与待测的电流表或电压表电阻相等。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对于测量电流表内阻:1.将电阻箱的电阻调到零;2.闭合S,调节R,使电流表达到满偏;3.保持R不变,调节R,使电流表示数为满偏刻度的一半;4.由上得到电流表内阻RA=R。

最牛高中物理实验电阻测量方法归纳与总结

最牛高中物理实验电阻测量方法归纳与总结

最牛高中物理实验电阻测量方法归纳与总结1.恒流法:恒流法是测量电阻的一种常用方法。

原理是通过保持电流恒定,利用欧姆定律测量电压,从而计算出电阻值。

在实验中,可以使用一个恒定电流源(例如电池或电源与电阻串联),并在电阻两端测量电压,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电阻的值。

2.并联电流法:并联电流法是用于测量电阻的方法之一、实验中,可以将待测电阻与一个已知电阻并联连接,然后在并联电阻上测量电压。

通过测量电压和已知电阻的值,利用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值。

3.串联电压法:串联电压法是用于测量电阻的方法之一、实验中,可以将待测电阻与一个已知电阻串联连接,然后在串联电阻上测量电流。

通过测量电流和已知电阻的值,利用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值。

4.桥路法:桥路法是一种常用于测量电阻的方法。

它通过平衡法来测量电阻。

实验中,可以建立一个电桥电路,其中包括待测电阻、已知电阻和可调节电阻。

通过调节可调节电阻,使得电桥两边电压相等,从而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值。

5.差动法:差动法是一种用于测量电阻的方法。

它利用差动放大器测量电压差值,从而计算出电阻。

在实验中,可以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串联连接,然后在串联电阻两端测量电压。

通过计算两个电压差的比值,可以得到待测电阻的值。

6.游丝法:游丝法是一种用于测量电阻的方法。

它通过利用测量电流对游丝产生的热量来计算电阻值。

在实验中,可以将待测电阻与一个已知电阻串联连接,然后将电流通过游丝传导,测量游丝两端的温度差。

通过利用电流、电压和温度差的关系,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值。

综上所述,以上是几种常见的高中物理实验中用于测量电阻的方法。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实验条件和测量精度要求。

学生在进行电阻测量实验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灵活运用相关的物理原理,以获取准确的电阻值。

高中物理电阻的测量方法

高中物理电阻的测量方法

高中物理电阻的测量方法电阻是物质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的量度,是电学基本量之一、在高中物理实验中,测量电阻是一个常见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几种高中物理电阻的测量方法。

一、串联电阻的测量方法:串联电阻是指多个电阻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在一起的情况。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以下是测量串联电阻的方法:1.用万用表测量:将万用表调至电阻档位,将两个电阻端子连接到待测电阻两端,读取万用表的示数,即为该电阻的电阻值。

2.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通过串联电路的两端分别接入电压表和电流表,记录下电压表的示数和电流表的示数,然后用欧姆定律R=U/I计算得到电阻值。

二、并联电阻的测量方法:并联电阻是指多个电阻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在一起的情况。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的和的倒数。

以下是测量并联电阻的方法:1.用万用表测量:将万用表调至电阻档位,将两个电阻端子分别连接到待测电阻的两端,读取万用表的示数,即为该电阻的电阻值。

2.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通过并联电路的两端分别接入电压表和电流表,记录下电压表的示数和电流表的示数,然后通过欧姆定律和并联电阻公式1/R=1/R1+1/R2+...+1/Rn计算得到电阻值。

三、非线性电阻的测量方法:非线性电阻是指随着电信号的强度变化,电阻值也会改变的电阻。

以下是测量非线性电阻的方法:1.利用IV特性曲线测量:将待测电阻连接在一个电流源和电压源的串联电路中,改变电流源或电压源的大小,记录下相应的电流值和电压值,然后绘制IV特性曲线。

通过该曲线可以得到电阻值。

2.利用恒流源测量:将待测电阻连接在一个恒流源电路中,测量电压的变化,然后根据欧姆定律R=U/I计算得到电阻值。

四、通过电阻色环测量电阻值:电阻色环是将一个电阻上绕有不同颜色的环的一种特殊结构。

每个颜色代表一个数字,通过不同颜色的组合可以确定电阻的阻值。

根据色环的顺序以及对应的数字表,可以读取出电阻的阻值。

总结:在高中物理中,测量电阻的方法主要包括用万用表测量、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利用IV特性曲线测量、利用恒流源测量以及通过电阻色环读数等方法。

高中物理实验测量电阻的方法

高中物理实验测量电阻的方法

高中物理实验测量电阻的方法电阻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用来衡量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

在高中物理实验中,学生常常需要学习和掌握测量电阻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包括电桥法、电压分压法和欧姆定律法。

一、电桥法电桥法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测量电阻的方法,适用于测量较大或较小电阻值的情况。

它基于电桥平衡时的电阻比例关系,通过调节电桥平衡的方法来计算未知电阻的数值。

在进行电桥法测量电阻时,我们需要准备一个带有滑动臂的电桥电路,滑动臂上连接一个可调电阻。

首先,将待测电阻与可调电阻并联连接到电桥的两个相邻节点上。

其次,调节和移动滑动臂,使得电桥平衡。

最后,根据电桥平衡时滑动臂所处的位置,利用已知电阻和已知电流大小,通过比例关系计算未知电阻的数值。

二、电压分压法电压分压法是一种简单和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它利用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分压关系,通过测量电压和已知电流大小来计算未知电阻。

在进行电压分压法测量电阻时,我们需要准备一个串联电路,其中包括一个已知电阻和一个待测电阻。

首先,将待测电阻和已知电阻串联连接到电源电路中。

其次,通过测量已知电阻两端的电压和已知电流大小,利用电压分压关系计算未知电阻的数值。

需要注意的是,当使用电压分压法测量较小电阻值时,应注意避免电流过大,以防止电阻发热而改变测量结果。

三、欧姆定律法欧姆定律法是一种简单而直接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它基于欧姆定律,即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大小来计算未知电阻。

在进行欧姆定律法测量电阻时,我们只需要准备一个串联电路,其中包括一个待测电阻。

首先,将待测电阻接入串联电路中。

其次,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利用欧姆定律(U=IR)计算未知电阻的数值。

值得注意的是,当使用欧姆定律法测量较小电阻值时,应选择合适的电流量程,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实验中测量电阻的方法有电桥法、电压分压法和欧姆定律法。

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验需求,可以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进行测量。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的四种种方法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的四种种方法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的四种种方法一.等效替代法测电阻【方法解读】等效替代法测电阻:测量某电阻(或电流表、电压表的内阻)时,用电阻箱交流待测电阻,假定二者对电路所起的作用相反(如电流或电压相等),那么待测电阻与电阻箱是等效的。

1.电流等效替代该方法的实验步骤如下:(1)按如图电路图衔接好电路,并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至最大,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a端。

(2)闭合开关S1、S2,调理滑片P,使电流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3)断开开关S2,再闭合开关S3,坚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置不变,调理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

(4)此时电阻箱连入电路的阻值R0与未知电阻R x的阻值等效,即R x=R0。

2.电压等效替代该方法的实验步骤如下:(1)按如图电路图连好电路,并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至最大,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a端。

(2)闭合开关S1、S2,调理滑片P,使电压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3)断开S2,再闭合S3,坚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置不变,调理电阻箱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

(4)此时电阻箱连入电路的阻值R0与未知电阻R x的阻值等效,即R x=R0。

【针对练习】1.某同窗预备把量程为0~500 μA的电流表改装成一块量程为0~2.0 V 的电压表。

他为了可以更准确地测量电流表的内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中各元件及仪表的参数如下:A .电流表G 1(量程0~1.0 mA ,内电阻约100 Ω)B .电流表G 2(量程0~500 μA ,内电阻约200 Ω)C .电池组E (电动势3.0 V ,内电阻未知)D .滑动变阻器R (0~25 Ω)E .电阻箱R 1(总阻值9 999 Ω)F .维护电阻R 2(阻值约100 Ω)G .单刀单掷开关S 1,单刀双掷开关S 2(1)实验中该同窗先合上开关S 1,再将开关S 2与a 相连,调理滑动变阻器R ,当电流表G 2有某一合理的示数时,记下电流表G 1的示数I ;然后将开关S 2与b 相连,坚持________不变,调理________,使电流表G 1的示数仍为I 时,读取电阻箱的读数r 。

电阻的测量(七种方法

电阻的测量(七种方法

电阻的测量(七种方法电阻是描述电流通过时电压下降的程度的物理量,是电路中一种常见的基本器件。

测量电阻是电子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等领域中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下面介绍七种常见的电阻测量方法。

1.欧姆表法欧姆表法是最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之一、欧姆表的测量原理是通过在待测电阻上施加一个已知电压,并通过表笔引线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来计算电阻值。

欧姆表常用于测量较大的电阻值。

2.桥式法桥式法是一种精确测量电阻值的方法。

桥式法基于维尔斯通电桥原理,通过调节电桥中的电阻,使得电桥平衡,从而获得待测电阻的准确值。

桥式法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下常用。

3.脉冲法脉冲法利用脉冲电信号在电阻上的响应来测量电阻值。

该方法通过测量脉冲信号在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从而计算出电阻值。

脉冲法通常精度较高,适用于较小的电阻测量。

4.串联换流法串联换流法是一种间接测量电阻值的方法,通常用于测量较大电阻值。

该方法通过串联一个已知电阻和待测电阻,测量它们之间的电压差和电流,利用欧姆定律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值。

5.幅差法幅差法是一种电桥测量电阻法的变种。

该方法通过利用两个电桥,其中一个电桥上有待测电阻,另一个电桥为参考电桥,通过比较两个电桥的电压差,得到待测电阻的值。

6.伏安法伏安法是通过测量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来计算电阻值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来计算电阻值。

伏安法通常适用于较小的电阻测量。

7.万用表法万用表是一种常用的多功能测量仪器,可以用来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物理量。

其中,电阻测量是万用表的基本功能之一、通过选择合适的档位和连接电路,可以直接读取电阻值。

总结起来,电阻的测量有欧姆表法、桥式法、脉冲法、串联换流法、幅差法、伏安法和万用表法等七种常见方法。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电阻范围和精度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电阻测量。

高中物理实验测量电阻率的方法

高中物理实验测量电阻率的方法

高中物理实验测量电阻率的方法在高中物理实验中,测量电阻率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内容。

电阻率用来描述物质阻止电流流动的能力,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

准确测量电阻率对于理解材料特性以及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高中物理实验中常见的测量电阻率的方法。

一、细丝电阻器法细丝电阻器法是一种简单而又精确的方法,适用于测量导体的特定部分的电阻率。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一根长度较长、直径较细的、电阻率已知的细丝。

比如可以使用铜细丝。

2. 将细丝固定好,形成一个平行电路。

可以将细丝缠绕在一个绝缘材料上,以防短路。

3. 测量细丝的长度和直径。

使用显微镜和卡尺等仪器可以精确测量。

例如,假设细丝的长度为L,直径为d。

4. 通过细丝上通过电流I可以获得电压V。

计算电阻率的公式为:ρ = (π * d² * R) / (4 * L * I),其中R为测量到的电阻值。

5. 根据测量值计算得出物质的电阻率ρ。

细丝电阻器法的优点是使用简单、准确度高。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细丝电路的平行和固定,以及对长度和直径的测量要准确。

二、悬线法悬线法是常见的测量电阻率的方法之一,适用于测量导体的整体电阻率。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横截面积已知的导线,比如可以使用均匀截面积的铜导线。

2. 将导线固定在两个绝缘材料上,形成一个悬挂状态。

3. 对悬线处注入稳定电流,测量电流值I。

4. 测量悬线两端的电压差V。

5. 计算导线的电阻率ρ,公式为:ρ = (V * A) / (I * L),其中A为导线的横截面积,L为导线的长度。

悬线法的优点是可以测量导线的整体电阻率,操作相对简便。

在实验时,需要注意保持导线的悬挂和固定状态,并且对电流和电压的测量要准确。

三、桥式测量法桥式测量法是一种较为精密的测量电阻的方法,常用于测量材料样品的电阻率。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电阻桥仪器,其中包括一个未知电阻R_x和一个标准电阻(已知电阻)R_s。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常用的6种方法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常用的6种方法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常用的6种方法
在高中物理中,测量电阻的方法有很多种。

这里列举了6种常用的方法:
1.电桥法:电桥法是测量电阻的一种常用方法。

它利用了电桥平衡条件来测量未知电阻。

通过调节电桥上的已知电阻和未知电阻之间的比例,使电桥平衡,可以得到未知电阻的数值。

2.电流-电压法:电流-电压法是测量电阻的基本方法之一、它通过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到电阻的数值。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测量各种电阻。

3.万用表法:万用表法是一种常用的便携式测量电阻的方法。

万用表内置了电阻测量功能,可以直接连接到待测电阻上进行测量。

使用万用表法测量电阻方便快捷,适用于一般电路中的小电阻测量。

4.电压分压法:电压分压法是一种间接测量电阻的方法。

它利用了串联电路中电压分压的原理,通过测量电压分压比例和已知电阻来计算未知电阻的数值。

电压分压法适用于需要高精度测量电阻的情况。

5.零位法:零位法是一种通过改变电路参数的方法,使待测电阻与其他元件组成的电路达到零差电压或零差电流的状态,从而间接测量电阻数值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较高精度的电阻测量。

6.差动放大器法:差动放大器法是一种高精度测量电阻的方法。

它利用了差动放大器的抗干扰性能,通过测量输入端电压和输出端电压之间的差值来计算电阻的数值。

差动放大器法适用于需要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电阻测量。

通过这些测量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测量电阻的数值。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注意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和不确定性,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高三总复习物理课件 测量电阻常用的六种方法

高三总复习物理课件 测量电阻常用的六种方法

[解析] (1)电路的最大电流约为 I=6060VΩ=0.01 A,电流表的量 程太大,可以把电压表 V1 并联一个定值电阻改装成电流表,电压表 选择 V2 即可,要求测量多组数据且滑动变阻器阻值与 Rx 的阻值相比 较小,滑动变阻器需用分压式接法,电路如图所示。
(2)流过被测电阻的电流为 I=Ur11+UR01=U1(RR00r+1 r1),被测电阻 为 Rx=U2-I U1=(UU1(2-RU0+1)r1R)0r1。U1 为电压表 V1 的示数,U2 为电压表 V2 的示数,r1 为电压表 V1 的内阻,R0 为定值电阻。
(1)图(b)中标记为Ⅱ的图线是采用电压表跨接在________(选填“O、P”或“O、 Q”)两点的方案测量得到的。
(2)根据所用实验器材和图(b)可判断,由图线________(填“Ⅰ”或“Ⅱ”)得到的 结果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结果为________ Ω(保留 1 位小数)。
(3)考虑到实验中电表内阻的影响,需对(2)中得到的结果进行修正,修正后待测电 阻的阻值为________ Ω(保留 1 位小数)。
[答案] (1)见解析图 (2)(UU1(2-RU0+1)r1R)0r1 各符号意义见解析
方法三 安安法测电阻 安安法又称电流表差值法,是利用两个电流表的组合测量电流表的内阻或其他电 阻的方法,常见电路如图甲、乙所示。
(1)条件:电流表 A2 的量程必须大于电流表 A1 的量程且能搭配使用。 (2)技巧:已知内阻值的电流表可当作电压表使用。在缺少合适的电压表的情况下, 常用电流表代替电压表使用。这是设计电路中的常用技巧,也是高考的热点之一。
(3)原理:①图甲中,电压表 V1、V2 的读数分别为 U1、U2,根据电路知识有 U2= U1+Ur11R0,则如果 R0 已知,可求出电压表的内阻 r1=U2U-1U1R0;如果 r1 已知,可以求 出 R0=U2U-1U1r1。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的方法大总结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的方法大总结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的方法大总结测量电阻是高中物理中一项重要的实验内容。

在实验中,我们常常需要测量电阻的大小,以了解电路中的电子流动情况。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1.电压法:电压法是最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之一、通过在电阻上施加一个已知的电压,再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U=IR),可以求得电阻的大小。

电压法简单易行,适用于测量具有较高电阻值的电阻。

2.测量电流法:测量电阻还可以通过测量电流来进行。

通过在电路中接入一个已知电压的电源,再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大小,利用欧姆定律(I=U/R),可以求得电阻的大小。

测量电流法适用于测量电阻值较小的电阻。

3.桥式测量法:桥式测量法是一种更为精确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常见的桥式测量电阻的实验装置有维尔斯通桥和魏斯顿桥。

维尔斯通桥是一种平衡桥,通过调整两侧的电阻值来使电桥达到平衡。

当电桥平衡时,可以利用桥臂的电阻关系式(R1/R2=R3/Rx)来计算未知电阻的值。

魏斯顿桥则是通过调整已知和未知电阻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进行测量,适用于测量电阻较小的情况。

4.电位差法:电位差法是一种比较法测量电阻的方法。

通过在电阻两端接入一个已知电位差的电池,再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势差,利用欧姆定律(V=IR),可以计算出电阻的大小。

电位差法的实验装置简单,适用于测量较大电阻值的电阻。

除了这些常见的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可以来测量电阻5.温度系数法:电阻的温度系数是指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程度。

利用电阻的温度系数,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来计算其电阻值。

6.频率法:电阻在不同频率下的电流响应也有所不同。

通过测量电阻在不同频率下的电阻值,我们可以了解电阻的频率特性。

总之,测量电阻的方法有很多种,根据实验需要和电路条件的不同,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测量仪器的精度和测量条件的控制,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的方法大总结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的方法大总结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的方法大总结高中物理实验中电阻的测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内容,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主要有桥法、万用表法、伏安法和霍尔效应法。

桥法是一种非常精确的测量电阻的方法,常用的桥法有韦斯特斯通桥、蔡司通桥和魏恩桥等。

桥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调整电桥中的其他元件(如电容、电感或可变电阻等)使电桥平衡,从而得到待测电阻的准确值。

桥法测量的优点是测量精度高,适用于各种电阻值的测量,但需要一定的实验经验和仪器条件。

万用表法是一种比较方便简单的测量电阻的方法,万用表可以直接测量电阻值,准确度较高。

测量时,通过将待测电阻接入万用表的电阻档位,读取万用表上的显示值即可得到电阻值。

万用表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准确度较高,适用于一般的电阻测量。

伏安法是一种利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的方法,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计算得到电阻值。

在伏安法测量电阻时,需要一定的电流源和测量电压和电流的仪器。

伏安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

霍尔效应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电阻所生成的磁场的方法来测量电阻的方法。

霍尔效应法常用于测量小电阻值,对于大电阻值的测量相对不太适用。

该方法的原理是当通过电阻的电流通过金属条或半导体晶片时,会在其两侧产生横向电势差,该电势差与电流和电阻值有关。

通过测量这个电势差和电流值就可以计算出电阻值。

除了上述的四种常见的电阻测量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电阻测量方法,如瞬态法、箱式法等。

瞬态法是利用电流的瞬时变化和测量电压的变化来测量电阻。

箱式法是一种间接测量电阻的方法,通过将待测电阻与一组已知的标准电阻串联或并联,从而构成电阻的等效网络,通过测量整个网络的参数来计算待测电阻的值。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实验中常见的电阻测量方法主要有桥法、万用表法、伏安法和霍尔效应法。

不同的测量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实验要求和电阻值范围,学生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并且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实验经验,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的四种种方法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的四种种方法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的四种种方法在高中物理中,测量电阻的方法有很多种。

下面将介绍四种常用的方法。

1.伏安法伏安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来计算电阻。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待测电阻与一个已知电阻串联,然后接入恒流电源。

通过改变恒流电源的电流,可以得到不同的电压值。

记录下不同电流对应的电压值,使用欧姆定律即可计算出电阻值。

伏安法的优点是测量结果准确,不受电源电压波动的影响,但需要注意电源电流不能过大,避免破坏待测电阻。

2.桥式测量法桥式测量法使用一个称为电阻桥的电路来测量电阻。

常用的桥式电路有绝对电阻桥和相对电阻桥。

以下以绝对电阻桥为例进行介绍。

首先,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串联,然后与一个校准电阻器相连,形成一个电阻桥。

通过调节校准电阻器的阻值,使桥路两边的电压差为零,即平衡状态。

同时记录下校准电阻器的阻值,即可计算出待测电阻值。

相对电阻桥与绝对电阻桥的原理类似,只是相对电阻桥只对变化的电阻进行测量。

3.多用电表法多用电表法是一种简单、直接的电阻测量方法。

将待测电阻与一个多用电表相连,选择电阻档位,记录下电表的示数。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根据电流值和电压值计算出电阻值。

多用电表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但由于电表的内阻不为零,可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误差。

4.调零电流法调零电流法是一种差动测量法,通过调零后,只测量被测电阻产生的电流。

通过对比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两者之间的电流差异,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值。

调零电流法的优点是可以排除电源、电表内阻等因素的影响,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总结起来,这四种方法分别是伏安法、桥式测量法、多用电表法和调零电流法。

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实际测量中,我们可以根据待测电阻的阻值、测量精度要求以及实验条件的限制来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电阻的多种方法1.用以下器材可测量电阻R x 的阻值. 待测电阻R x ,阻值约为600 Ω;电源E ,电动势约为6.0 V ,内阻可忽略不计; 电压表V 1,量程为0~500 mV ,内阻r 1=1 000 Ω; 电压表V 2,量程为0~6 V 内阻r 2约为10 kΩ; 电流表A ,量程为0~0.6 A ,内阻r 3约为1 Ω; 定值电阻R 0,R 0=60 Ω;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为150 Ω; 单刀单掷开关S 一个,导线若干.(1)测量中要求两只电表的读数都不小于其量程的13,并能测量多组数据,请在虚线框中画出测量电阻R x 的实验电路图.(2)若选择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R x ,则由已知量和测量物理量计算R x 的表达式为R x =________,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有物理量用题中代表符号表示).2.电压表满偏时通过该表的电流是半偏时通过该表电流的两倍.某同学利用这一事实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半偏法),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待测电压表(量程3 V ,内阻约为3 000 Ω),电阻箱R 0(最大阻值为99 999.9 Ω),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100 Ω,额定电流2 A),电源E (电动势6 V ,内阻不计),开关2个,导线若干.(1)虚线框内为该同学设计的测量电压表内阻的电路图的一部分,将电路图补充完整.(2)根据设计的电路,写出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这种方法测出的电压表内阻记为R V′,与电压表内阻的真实值R V相比,R V′________R V(填“>”“=”或“<”),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电流表A1的量程为0~200 μA、内电阻约为500 Ω,现要测其内阻,除若干开关、导线之外还有器材如下:电流表A2:与A1规格相同滑动变阻器R1:阻值0~20 Ω电阻箱R2:阻值0~9 999 Ω保护电阻R3:阻值约为3 kΩ电源:电动势E约1.5 V、内电阻r约2 Ω(1)如图所示,某同学想用替代法测量电流表内阻,设计了部分测量电路,在此基础上请你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使实验可以完成.(2)电路补充完整后,请你完善以下测量电流表A1内电阻的实验步骤.a.先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动端移到使电路安全的位置,再把电阻箱R2的阻值调到________(填“最大”或“最小”);b.闭合开关S1、S,调节滑动变阻器R1,使两电流表的指针在满偏附近,记录电流表A2的示数I;c.断开S1,保持S闭合、R1不变,再闭合S2,调节R2,使电流表A2的示数________,读出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0,则电流表A1内电阻r=________4.(2019·全国卷Ⅱ)某小组利用图a所示的电路,研究硅二极管在恒定电流条件下的正向电压U与温度t的关系,图中和为理想电压表;R为滑动变阻器,R0为定值电阻(阻值100 Ω);S为开关,E为电源。

实验中二极管置于控温炉内,控温炉内的温度t由温度计(图中未画出)测出。

图b是该小组在恒定电流为50.0 μA时得到的某硅二极管U­t关系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为保证流过二极管的电流为50.0 μA ,应调节滑动变阻器R ,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 1=________ mV ;根据图b 可知,当控温炉内的温度t 升高时,硅二极管正向电阻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电压表示数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此时应将R 的滑片向________(填“A ”或“B ”)端移动,以使示数仍为U 1。

(2)由图b 可以看出U 与t 成线性关系。

硅二极管可以作为测温传感器,该硅二极管的测温灵敏度为⎪⎪⎪⎪ΔU Δt =________×10-3 V/Ⅱ。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5.(2019·河南省郑州市一模)某同学利用以下器材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原理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电压表:V(量程3 V ,内阻R V =10 kΩ) 电流表:G(量程3 mA ,内阻R g =100 Ω)滑动变阻器:R (阻值范围0~10 Ω,额定电流2 A) 定值电阻:R 0=0.5 Ω 开关S 和导线。

(1)该同学将电流表G 与定值电阻R 0并联,实际上是进行了电表的改装,则他改装后的电流表对应的量程是________ A 。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2)该同学利用上述实验原理图测得数据,以电流表G 读数为横坐标,以电压表V 读数为纵坐标,绘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根据图线可求出电源的电动势E =________ V ,电源的内阻r =________ Ω。

(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6.(2018·高考全国卷Ⅱ)一课外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某待测电阻R x 的阻值,图中R 0为标准定值电阻(R 0=20.0 Ω);可视为理想电压表;S 1为单刀开关,S 2为单刀双掷开关;E 为电源;R 为滑动变阻器.采用如下步骤完成实验:(1)按照实验原理线路图甲,将图乙中实物连线.(2)将滑动变阻器滑动端置于适当的位置,闭合S 1.(3)将开关S 2掷于1端,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端的位置,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 1;然后将S 2掷于2端,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 2.(4)待测电阻阻值的表达式R x =________(用R 0、U 1、U 2表示); (5)重复步骤(3),得到如下数据:(6)利用上述5次测量所得U 2U 1的平均值,求得R x =________Ω.(保留1位小数)7.(2019·河南鹤壁中学模拟)为了比较准确的测量阻值约为100 Ω的定值电阻R x ,实验室提供如下的实验器材: A .电动势E =6 V ,内阻很小的直流电源 B .量程5 mA ,内阻为R A1=50 Ω的电流表 C .量程0.6 A ,内阻为R A2=0.2 Ω的电流表 D .量程6 V ,内阻R V 约为15 kΩ的电压表 E .定值电阻R 1=5 Ω F .定值电阻R 2=500 ΩG .最大阻值15 Ω,最大允许电流2 A 的滑动变阻器 H .最大阻值15 kΩ,最大允许电流0.5 A 的滑动变阻器 I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为了能比较精确地测量R x 的电阻值,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填“B”或“C”)、定值电阻应选用________(填“E”或“F”)、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填“G”或“H”);(2)请根据所选用的实验器材,设计测量电阻的电路,并在方框中画出电路图;(3)如果电压表的示数为U(单位为V),电流表的示数为I(单位为A),则待测电阻的计算式为R x=________(表达式中所用到的电阻值必须用对应的电阻符号表示,不得直接用数值表示).8.(2017·高考全国卷Ⅱ)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一微安表(量程为100 μA,内阻大约为2 500 Ω)的内阻.可使用的器材有:两个滑动变阻器R1、R2(其中一个阻值为20 Ω,另一个阻值为2 000 Ω);电阻箱R z(最大阻值为99 999.9 Ω);电源E(电动势约为1.5 V);单刀开关S1和S2.C、D分别为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1)按原理图(a)将图(b)中的实物连线.(2)完成下列填空:①R1的阻值为________Ω(填“20”或“2 000”).②为了保护微安表,开始时将R1的滑片C滑到接近图(a)中滑动变阻器的________端(填“左”或“右”)对应的位置;将R2的滑片D置于中间位置附近.③将电阻箱R z的阻值置于2 500.0 Ω,接通S1.将R1的滑片置于适当位置,再反复调节R2的滑片D的位置.最终使得接通S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保持不变,这说明S2接通前B与D所在位置的电势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④将电阻箱R z和微安表位置对调,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发现将R z的阻值置于2 601.0 Ω时,在接通S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也保持不变.待测微安表的内阻为________Ω(结果保留到个位).(3)写出一条提高测量微安表内阻精度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2019·河南安阳二模)为了测量一电压表V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

其中V0是标准电压表,R0和R分别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S和S1分别是单刀双掷开关和单刀单掷开关,E是电源。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如图1所示的实验原理图将如图2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实验步骤如下:①将S拨向接点1,接通S1,调节________,使待测表头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时________________的读数U;②然后将S拨向接点2,保持R0不变,调节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下此时R的读数;③多次重复上述过程,计算R读数的________,即为待测电压表内阻的测量值。

(3)实验测得电压表的阻值可能与真实值之间存在误差,除偶然误差因素外,还有哪些可能的原因,请写出其中一种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19·兰州高三诊断考试)某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多用电表后,在实验室找到一个电流表G,尝试自己动手改装一个电压表。

(1)先用半偏法测量电流表G的内阻,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准备有下列器材:A.待测电流表G(量程1 mA,内阻约几十欧)B.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0 Ω)C.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 kΩ)D.电阻箱(0~999.9 Ω)E.电阻箱(0~9999 Ω)F.电源(电动势9 V,有内阻)G.开关、导线①实验中要求有较高的精确度,在以上器材中,R1应选用________,R2应选用________。

②实验要进行的步骤有:A.闭合开关S1B.闭合开关S2C.将R1的阻值调到最大D.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满偏E.调节R2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一半处F.记下R2的阻值并断开S1G.按图所示连接好实验电路以上步骤,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用步骤前的英文字母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