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整章教案(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自然资源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理解。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环保项目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板书设计
1.自然资源定义与分类
①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②分类: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
2.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①数量性:自然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均
②区域性:自然资源的利用受到地域条件的制约
2.综合思维: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思考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形成综合性的思维方式。
3.区域认知: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提高对自然资源区域性的认识。
4.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在七年级学习了地图的阅读、地球的运动、天气与气候等知识,为深入学习自然资源奠定了基础。然而,对于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如数量性、区域性、动态性等,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3.结合实例,阐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
答案:实例: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采伐,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保护措施:植树造林,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4.分析我国某地区自然资源的利用现状,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以我国西部地区为例,自然资源利用现状:过度开发,生态环境恶化。改进建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中国 的自然资源第 1节 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中国 的自然资源第  1节 教案

第一节【教学目标】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分类。

【教学重点】中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教学难点】中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有着总量很大的自然资源。

这些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何关系?其数量上有何特征?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和对待我国的自然资源呢?这些都是我们在第三章中要学习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教师提问:什么是自然资源?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何关系?我们又应如何对待它们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第一课的学习。

首先请问同学们,你知道有哪些自然资源?教师板书:1.什么是自然资源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取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提问:自然资源有哪些种类呢?教师板书:2.自然资源的类别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我们将自然资源分成五种,即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又可将其分成可再生的和非可再生的两大类。

教师提问:哪些自然资源是非可再生的呢?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的,因为形成周期过于漫长。

教师提问:为什么气候、水、土地和生物资源是可再生的呢?教师回答:气候和水资源是可以循环再现的,土地资源可以重复使用,生物资源可以不断生长繁殖。

教师提问: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何关系?可举例说明。

教师板书:3.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我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

它是解决人类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的源泉,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地球上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形成是有规律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利用潜力是巨大的。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以为我们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提高我们生活质量,促进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但是,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利用自然资源不合理,可能导致哪些结果呢?教师板书:4.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学生回答:(略)。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指出问题:在批改作业过程中,教师应指出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给出建议:针对学生作业中的问题,教师应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指导学生如何改正并提高作业质量。
-鼓励进步:对于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定期反馈:教师可以定期与学生进行作业反馈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遇到的困难,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答案:我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繁多,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重工业;东部地区矿产资源相对较少,制约了工业发展。
例题四:
题目:请说明我国生物资源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对我国农业和生态保护的影响。
答案:我国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物资源的基本特征对我国农业和生态保护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物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地理
3.授课时间:2课时
4.教学时数:2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内容,强调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人教初中地理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3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word教案 (2)

人教初中地理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3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word教案 (2)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要点复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1.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1)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2)可再生资源:土地、阳光、森林、水、水能、温泉、草地、潮汐、藏羚羊、风能、海鱼等。

(3)非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铁矿、核能、天然气、花岗岩等。

(4)使用资源的原则:如果我们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速度超过了其再生速度,在一定条件下可再生资源就成了“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科学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注意保护和培育;对非可再生资源应当珍惜和节约使用。

2.总量丰富,人均不足(1)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量,人均。

(2)我国资源在世界上的排名:土矿耕水林,三三四六六(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二二五四三(人均量是世界平均水平)。

(3)保障资源供给的方法措施: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增殖使用;扩大铁矿石、石油等重要资源的进口渠道;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4)被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我国消费一半以上依靠,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国。

(5)是“世界地球日”,我国近年地球日的宣传主题是。

(6)节约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方法(至少三种):第二节土地资源1.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可分为农业用地(如耕地、、等),建设用地(如城乡建设用地、用地、工矿用地等)和难以利用的土地(如戈壁、永久积雪和冰川等)三类。

(2)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人均占有量远于世界平均水平。

(3)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特点是:土地类型齐全,但少,而荒漠、石山、永久冰雪地等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不足。

2.地区分布不均(1)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不。

和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土地利用程度很。

南方耕地以为主,北方耕地以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区,主要用于;难以利用的土地也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西部土地利用程度较。

(2)3.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1)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耕地面积减少、草场退化、乱砍滥伐森林、土地污染等。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一、我领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种类:(1)种类:耕地、林地、草地A(比重最大)(2)耕地占世界第四位,林地占世界第六位二、几类土地资源的散布:(1)耕地、林地主要散布在东部季风区;(2)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散布在西部内地地域;(3)我国三大林区 :a 东北林区(最大的自然林区);b 西南林区(树种最丰富的林区) c 东南林区(最大的人工林区)三、我领土地资源的特色:① 总量丰富,人均据有量少;② 山地多,平川少。

(山区为山地、曲折的高原、丘陵地域的统称)③ 后备耕地资源缺少。

(主要散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四、我领土地政策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确实保护耕地。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节俭与保护水资源一、水资源:(1)往常所说的水资源指可用的淡水资源。

(2)中国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3)当古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4)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来权衡。

(5)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二、水资源的时空散布特色及解决方法:①时间分派不平均→夏秋多,冬春少―――――――(修筑水库)。

②空间散布不均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跨流域调水)。

三、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原由及解决举措:原由:①水资源时空散布不均;②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

举措:①修筑水库和跨流域调水;②节俭用水和防治水污染。

四、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我国北方水资源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淮河、海河、辽河。

五、跨流域调水工程包含:A: 引滦入津、 B: 引黄入晋、 C:引黄济青、 D:引滦入唐、 E: 南水北调东线方案、F:南水北调中线方案、 G: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南水北调:把我国长江流域的水调往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域,分为东线方案、中线方案、西线(主要缓解西北地域缺水)方案。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活动课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及分类:(1)含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主要介绍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利用和保护。

本章内容是学生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情况和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为进一步学习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自然资源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面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分析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自然资源保护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利用和保护;学会分析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自然资源的珍惜意识,提高学生对自然资源保护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利用和保护。

2.难点: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自然资源保护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对自然资源保护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2.案例材料:我国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案例。

3.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材料和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我国自然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利用和保护。

通过案例材料,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每组选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4.巩固(10分钟)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设计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一、课标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二、重点、难点重点: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难点:如何区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三、学情分析(一)预测本班级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1、什么是自然资源:93%学生能够掌握2、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85%学生能够掌握3、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87%学生能够掌握(二)普遍性问题: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四、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2.根据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区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并举例说明3.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帮助学生树立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五、教学过程【构建动场】学生寻找自然界中的自然资源,提出自己知道的自然资源。

【讲授新课】活动一: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1.2活动程序:学生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归纳提升—交流探究——总结提升自主学习(1)学生从教室、生活中,生产中联想所见、所用都和哪些资源有关。

(2)根据(1)总结什么是自然资源。

(3)指导学生对所说资源按照“是否可以循环或重复利用”进行归类,由此说出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2、展示交流:通过提问的形式展示学生自学交流情况3、归纳提升:引入教材3.1可循环使用的土地资源和3.2用一点就少一点的煤炭资源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形成过程和速度的不同,明确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要区别对待)。

对于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4、交流探究:探究一:认识和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探究二:小组讨论对于可再生资源,是不是就可以不注意保护和培育呢?难道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有严格的界线吗?5、展示交流:学生交流探究成果,及时进行生生、师生评价。

6、总结提升: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如果不加以正确使用,可再生资源也可能变成非可再生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3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3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学习目标】1.知道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2.正确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现状,树立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正确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新课导入】让学生找一找本市的自然资源种类,一起讨论,看谁找的准,引导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特征。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学习活动(一)自主探究:1.学生阅读课本P62页文字内容,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

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

2.学生完成课本P63页活动1,认识和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

非可再生资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

(二)合作探究:阅读课本P64-65页内容。

1.归纳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完成课本P66页活动。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本节课的收获: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第二节土地资源【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构成特点。

2.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对我国农业布局的影响。

3.了解我国所面临的土地资源与环境和发展问题,增强土地保护意识。

【学习重点】1.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

2.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学习难点】认识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土地保护意识。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新课导入】话题导入——“民以食为天”而“粮食的生产”离不开土地,土地是生命之本。

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状况是十分必要的。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学习活动(一)自主探究:认识我国土地类型的构成。

1.学生阅读课本P68页图3.6,图3.7,图3.8,图3.9,完成以下任务:(1)归纳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林地,可利用草地、工矿生产和城乡建设用地、耕地、难以利用土地。

(2)从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中得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基本特征是: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

说出下列资源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的。

天然钻石、山羊、皮鞋、制作羊绒大衣的布匹、阳光、闪电、地震。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四)教师点拨
1.自然资源的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象空气、风景以前不是自然资源,现在就归为自然资源,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不是自然资源的地震、闪电或者海啸以后很可能会变成自然资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后可能还会有新自然资源被开发利用。

2.教师展示新能源可燃冰的发现、开发和利用前景。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自然资源的范畴在逐渐增大。

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过多、需求量过大,还需要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五)解疑释惑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我国的资源现状是总量丰富,人均少。

(六)合作探究
针对我国自然资源人均较少的现状,人口众多对资源的需求量多的现状,如何科学利用自然资源。

三、课堂小结
教师展示知识树帮学生梳理知识。

四、达标测试
完成配套同步练习。

板书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学目标1.态度目标:使学生能通过了解我国资源的国情,懂得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自身养成节约和保护资源的行为习惯,并能实施具体行动督促他人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

2.能力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能够经过讨论后制定本组、本班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具体措施。

(2)使学生明白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与人均占有量之间的辨证关系。

3.知识目标:使学生能说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

教学重点:(1)使学生能说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明白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与人均占有量之间的辨证关系(2)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

教学难点:1.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点。

2.使学生明白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及其相互作用的辨证关系。

探究点:1.“总量大、人均少”不仅是我国自然资源最主要的特点,而且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对优势可以以此自豪但不能盲目乐观,对劣势应积极关注而不能丧失信心。

2.我国自然资源虽然种类很多,各自也有不同的特点,但“总量大、人均少”都是它们共同具备的。

这个观点的确立为学习各种具体的自然资源均有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讲解法、图表法、比较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具:自制图表(我国自然资源国情基本特征示意表)、小黑板(环境意识测试题、课堂练习题)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讲解]前几章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它们是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家知道,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自然环境,也离不开自然资源。

那么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如何呢?我们又怎样利用它们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服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自然资源及其利用?【板书】第六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提问】1.在初一时我们曾经学习过自然资源,请大家回忆一下,自然资源分为几大类,是哪几大类?(两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2.请大家再回忆,自然资源又具体分为哪几种?(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多种)我们也知道学习地理应遵循总——分——总的学习顺序,所以,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中国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1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1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1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的第三单元第一节,主要介绍了中国的自然资源。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文并茂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利用状况,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后,对地理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自然资源这一概念,部分学生可能还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自然资源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自然资源保护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利用状况,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自然资源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的认知和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利用状况。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准备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3.准备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然资源?为什么说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利用状况,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根据呈现的内容,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然资源的问题。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自然资源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让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提高保护意识。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教案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2.能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

过程与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运用材料、数据分析自然资源的相关问题,通过讨论能够提出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具体措施,培养学生探究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国情,领悟我国目前严峻的资源形势,懂得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联系实际说出两种资源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2.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特点,正确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

【教学难点】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养成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思路】本节课是八年级地理第三单元《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课,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对自然资源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在课堂上让学生认知自然资源的概念,区分自然资源的分类,难度不大,且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查阅资料的能力,对我国自然资源国情也有初步了解,为本节课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本届课教学内容设计为三大模块:第一模块为概念模块,介绍什么是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分类;第二模块为现状模块,介绍我国目前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第三模块为解决策略模块,突出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的主题。

第一模块的教学主要以教师引导、讲授和学生回答、认知为主,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创设,让学生在思考中进行认知。

明确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了解针对不同自然资源的不同保护策略。

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在教师引导下自行得出结论。

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地资源观。

第二模块的内容为重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学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学案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学案【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分类。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以及中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

3.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的崭新观念,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学习重点】1.会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的联系。

2.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1.会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理解可再生资源如果不被合理利用和保护,也将变成非可再生资源。

2.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

【学习过程】【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一: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学法提示:把课本文字内容和图结合起来1、看课本图片以及课本内容,回答问题:(1)自然资源与我们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我们用到的、看到的物品与自然资源有关,请举出例子?(2)什么是自然资源?可以分为那两大类?完成63页活动题1。

(3)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结合教材64页活动2题图文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二:总量丰富人均不足1、在资源方面我国的国情是怎样的?2、根据课本给出的数据如何理解“丰富”和“不足”谈谈你的想法?【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合作探究】1、如何利用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生活中我们如何去做?2、到目前为止,我国人口和资源的矛盾是否已经不再进一步激化了呢?3、谈谈如何保障我国资源供给。

【我的收获】【学后质疑】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吗?【同步演练】(一)填空题1.可再生资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然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八年级初二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学案【推荐】.doc

新人教版八年级初二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学案【推荐】.doc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一、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4月22日世界地球日)1、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

2、分类:①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能够循环使用,如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②非可再生资源——用一些就少一些,如矿产资源。

基本特征: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

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

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

②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

③自然资源形势严峻。

由于利用不当、管理不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严重。

人口与资源的矛盾:①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还会不断大量增长;②人民生活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自然资源的消耗也持续增长;③我国资源利用不当,保护不力、管理不善、破坏和浪费严重。

对策:节约资源,保护资源二、土地资源(6月25日世界土地日)1、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2、各类土地构成比例不合理:耕地、林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⑴优势: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⑵劣势:人均占有量少、比例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各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4、分布地区⑴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

这里土地利用程度高,其中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的山地。

⑵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这里难利用土地多,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低,牧业在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占主要地位。

⑶北方旱地与南方水田的差异:北方地多水少,以旱地为主;南方水多地少,以水田为主。

5、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等。

6、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三、水资源(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2-28日中国水周)1、水是宝贵的资源⑴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说课稿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说课稿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章节,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类型、分布特点和利用状况。

自然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内容丰富,涉及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了系统的自然资源知识框架。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自然资源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本章内容,学生对于自然资源的种类、特点、分布和利用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策略尚不了解,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特点、分布和利用状况,了解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特点、分布和利用状况。

2.教学难点: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中的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利用状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我国自然资源的图片为例,引导学生思考自然资源的种类和作用,激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3.课堂讲解:讲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和利用状况,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4.案例分析:分析我国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可持续发展策略。

5.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的情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 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及中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现状。

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及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并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

教学准备收集相关资料数据,准备相关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对于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有许多东西是得益于自然界的奉献。

比如:我们做饭用的铁锅,它来自于自然界中的铁矿。

大家分析一下,铁矿从哪里来?(自然界)对人类有何意义?(有使用价值,即有用)可见铁矿就是一种自然资源,叫做铁矿资源。

下面请同学们说出家里的生活用品中,哪些来自于自然界?是何种自然资源?学生积极思考,然后教师提问,学生的回答中有的是自然资源,有的不是;有的直接来自于自然界,有的则间接来自于自然界。

教师要做好点评,让其辨明“真伪”。

二、新课教学(一)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请同学们说一说,在大自然中有哪些资源?什么是自然资源呢?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等,都是自然资源。

所以,自然资源必须能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即具有自然属性,还应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对人类有利用价值即经济属性。

教师举例说明:铁矿石、小麦、甘蔗和闪电哪些是自然资源?(铁矿石是;小麦和甘蔗虽然对人类有用,具备了经济属性,但不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的,而是经过人类的培育和加工,所以不是自然资源;闪电存在于自然界中,但在目前科技条件下,人类不能直接利用,所以它只具备自然属性,不具有经济属性,不是自然资源。

) 教师总结:判断物质是否是自然资源时,要看是否同时具备“自然”和“经济”属性。

过渡:我们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一时一刻都离不开自然资源,那我们就来看看自然资源与我们的关系。

多媒体展示图片:自然资源与我们的关系。

(学生谈感受)同学们说一说自然资源与我们衣、食、住、行、学习各方面的关系。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自然资源与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

设疑导读:(1)土地资源属于什么资源?(学生充分想像,积极发言,最后教师总结)人们把秧苗种入土地,秋天水稻收割后,在耕地上种植一季绿肥作物。

来年春天,将绿肥犁入农田。

这样不仅增加了肥源,恢复稻田的肥力,对改良土壤也有很大作用。

所以土地资源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说能够循环使用。

咱们把像它这样循环周期较短的自然资源叫做可再生资源。

(2)煤炭资源属于什么资源?煤炭是由沼泽中的植物遗体转变成泥炭,泥炭长期被埋入地下,经过高温、高压及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

这一过程需要几百万年乃至上千万年。

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煤炭资源总是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源。

小练习:考一考下列几项中,哪些是自然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多媒体展示图片:温泉、树木、草地、潮汐能、藏羚羊、风能、海鱼、核能、天然气、花岗岩)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纠错。

过渡:可再生资源如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循环使用,是不是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呢?结合两个实例,完成课本P64“活动2”。

(学生讨论、交流、发言)教师总结:(1)从可以循环利用的角度来看,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区内可再生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3)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及人类对可再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可以转变为非可再生资源。

(承转)针对可再生资源的特点,我们应如何利用它们呢?学生积极发言,教师总结点评:合理利用,并且注重保护和培育,使其能够实现永续利用。

我们经常用“地大物博”来形容我们伟大的祖国,你知道地大物博是什么意思吗?那我们接下来就来学习自然资源的特点,希望同学们搞清了这个问题后,对我国自然资源能有一个新的认识。

(二)总量丰富,人均不足1.对比知现状大家请看这样一组数据:(大屏幕展示)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我国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六位。

(师问)谁能用一句话总结出这五句话所反映出的我国资源状况?(生答)我国资源丰富。

用投影仪在原内容的右侧,依次打出: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但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但人均径流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但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通过以上数据,大家能否说出我国资源状况除了资源丰富外,还有什么?(生答)人均不足。

(师问)我国资源丰富,又为什么会出现人均不足呢?(生答)我国人口众多。

教师可补充说明: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约l3亿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

(师问)如果以人均资源占有量这一指标衡量。

还能说我国资源丰富吗?(生答)不能。

教师总结:自然资源人均不足、相对短缺的状况,也是我国国情不可忽视的方面。

因此,对于我国的自然资源,我们既要看到资源总量丰富的一面,更要看到人均资源不足的一面。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势必还会继续减少。

所以说,我国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与本国资源的承载力相平衡。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资源消耗量还会上升,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将持续增长。

(师问)我们知道在我国许多地方存在资源利用不当、保护不力、管理不善等情况,我国许多自然资源遭到不应有的破坏和浪费,这又会给我国的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生答)使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下降,更加剧了我国资源的紧张状况。

2.阅读材料谈收获学生阅读课本P65“阅读材料”,谈谈你得到的收获或启示。

经济发展→资源需求增大→进口石油→巨额外汇(负担加重) 教师总结:如果我国更多的自然资源都发展为进口物资的话,我国经济发展的负担将更加沉重,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生答或教师提示)节约资源,保护资源。

三、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是自然资源,也知道了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特点,面对我国严峻的资源形势,希望大家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平常的生活实践,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时时讲环保,处处当节约。

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2.知道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3.知道耕地、草地、林地三种最主要的土地类型的分布,以及它们内部的地区差异和特点。

4.记住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了解其特点。

5.使学生形成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正确的资源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1.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

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3.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土地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学生齐唱环保之歌《我爱您,妈妈》“我悄悄献上一束鲜花,献给您亲爱的妈妈,感谢您给我生命,您把我从小养大,妈妈啊,我爱您亲爱的妈妈……”(师问)歌中的“妈妈”指的是谁?(生答)歌中的“妈妈”指的是养育我们的土地。

教师总结:土地,它给人类提供了山川、万物、衣食、财富;过去的一切得益于它,它更影响着人类的未来。

这就是土地,这就是土地资源。

二、新课教学(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教师:多媒体出示耕地、草地、林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的景观图。

学生:讨论这些景观图中土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以及利用方式的不同。

山区——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建筑用地。

教师:由于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差异,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途径也就不同,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耕地、草地、林地是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承转)我们身为中华儿女,祖国的土地资源有何特点呢?中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国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

(屏幕显示)教材P68图3.9《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师问)这些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什么特点呢?(生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师问)我国土地资源如此丰富、齐全,对我们来说是有利条件还是不利条件呢?(生答)有利。

教师总结:如此丰富和类型齐全的土地资源,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请大家观察各类土地所占比例,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教师总结:咱们十分需要的耕地、林地比重小,咱们不需要的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这样的土地构成结构合理吗?大家请看我国人均耕地状况。

屏幕显示图3.8《中国人均农业用地面积与世界的比较》。

可以看出,中国人均耕地很少。

(二)地区分布不均教师:指导学生读图3.9《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学生:结合此图并联系所学的有关知识完成课本P71“活动2”的填表格练习,明确土地资源的利用要受到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学生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造成这种分布差异的原因。

耕地——气候湿热,地形平坦。

林地——降水较多,山地地区。

草地——降水较少。

难以利用土地——气候恶劣,干、寒。

(师问)我国季风区面积约占全国的一半,却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耕地和林地,是我国农、林、渔业的主要分布区,而且土地的利用程度高。

草地、难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未利用土地分布较广。

分布不均是我国土地资源的又一特点。

大家想一想,这是优势还是劣势呢?(生答)劣势。

大家知道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及半湿润地区,结合图3.10,你能说出水田和旱地分别位于哪个地区吗?(生答)水田——湿润区;旱地——半湿润区教师提问:下面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1)水田和旱地的分布大致以什么地方为界?秦岭—淮河一线。

(2)大致与哪条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相一致?800mm 。

(3)造成我国耕地南北差异的成因是什么?南方降水多,属湿润区;北方降水少,属半湿润区。

即气候差异(降水差异)造成了农作物品种的差异。

(承转)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如果合理利用,能够供人们永续利用;如果利用不当,会出现什么问题呢?(生产能力会下降,甚至完全丧失。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读图3.11《土地资源遭到破坏》中的漫画:第一幅图:人口增长,非农业用地增加,造成耕地减少→加剧人与耕地的矛盾。

第二幅图: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荒漠化加速。

第三幅图:由于人类滥伐森林,加剧了水土流失。

第四幅图:人们不当排放造成土地的污染。

教师总结: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国这样的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但是人们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却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加剧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危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