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高频考点 35.种群数量特征的分析

合集下载

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11.1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

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11.1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

-7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典例精析
判一判(1)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2014 江苏,T5B)( ) (2)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 100,年末时为 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 20,死亡个体数为 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 10%。(2013 浙江,T4A)( ) (3)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种群的密度。(2012 全国课标,T6D)( ) (4)稳定型的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保持稳定。( ) (5)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种群的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 密度。( ) (6)年龄大小、随机分布、种群密度均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
关闭
厦门是我国沿海发达城市,近几十年来,来此工作、生活的人越来越多,所以 迁入率大于迁出率,导致其人口密度急剧增长。
关闭
C
解析 答案
-20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典例精析
考点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1.模型构建的形式、步骤及意义 (1)表现形式及意义。 通过曲线图和数学方程式表现种群数量变化 ,属于数学模型,可以用 来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变化。 (2)步骤。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 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进一步实验或观察,对模型进行检验 或修正。
-18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典例精析
������ 对应训练 1������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 ,合理的是(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 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
关闭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与总结):2.1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与总结):2.1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最新考纲一、种群和群落1.种群的特征正Ⅰ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3.群落的结构特征Ⅰ4.群落的演替Ⅰ5.生态系统的结构Ⅰ6.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9.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10.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1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Ⅰ二、实验1.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2.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3.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考纲解读1.掌握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2.分析种群的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3.掌握“J”型曲线和“S”型曲线形成的条件及特征4.列举“S”型曲线在实践中的应用5.进行群落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究6.了解群落中的分层现象及影响因素7.明确群落演替的类型及过程8.进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探究9.尝试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作用的探究10.说出生态农业的设计原理和特点11.尝试合理利用物质循环的特点设计生态瓶12.探究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13.分析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14.进行人口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实验探究15.说出温室效应的形成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16.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应用价值第1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知识点一种群的概念及其数量特征议一议:标志重捕法的适用条件是什么?知识点二种群数量的变化思一思:自然界中生物种群的增长常表现“S”型增长的实质是什么?判断正误1.两个池塘中的鲤鱼应属一个种群()。

2.同一物种在不同区域可因地理隔离形成多个种群,但一个种群内的个体一定属于同一物种()。

3.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4.动物种群密度调查都不能用样方法()。

5.年龄组成只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但该趋势不一定能实现,因为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还有气候、食物、天敌等()。

6.性别比例失调,不会引起种群数量改变()。

7.不同种生物K值各不相同,但同种生物的K值固定不变()。

高考生物总复习: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高考生物总复习: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2.不同曲线中K值的表示方法
图中A、B、C、D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A′、C′、 D′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值。
3.K值与K/2的应用
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与 利用
有害生物的防治
K值(环境最 大容纳量)
保护野生生物生活的环 境,减小环境阻力,增 大K值
增大环境阻力(如为防 鼠害而封锁粮食、清除 生活垃圾、保护鼠的天 敌等),降低K值
1.“S”型增长曲线中K值解读
(1)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会下降;当环境条件状况改善时,K 值会上升。
(2)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 波动。当种群数量偏离K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调节使种群 数量回到K值。
(3)K值并不是种群数量的最大值:K值是环境容纳量,即在保证 环境不被破坏前提下所能容纳的最大值;种群所达到的最大值会 超过K值,但这个值存在的时间很短,因为环境已遭到破坏。
(3)调查过程中,如果标记物容易脱落,则用标志重捕法得到的数据 会_____偏__大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如果动物被捕获并标记后
难以被再次捕获,则利用标志重捕法计算出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 密度相比可能_____偏__大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误将部分未标
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则计算出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 会____偏__小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重捕时方法不当造成已捕
连续观察7天,统计 数目
(5)绘图分析
将所有数值用曲线表示出来,得出酵母 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3.实验注意事项及分析 (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遵循“数上线 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计数。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 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 均匀分布 ,减小误差。

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 考点 种群的特征(含解析)

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 考点 种群的特征(含解析)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考点58 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概念:种群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种群的数量特征项目定义特点或意义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①不同物种,种群密度不同;②同一物种,种群密度可变出生率、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迁入率、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年龄组成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①类型②意义: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①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

③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2.种群的空间特征(1)含义:种群中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2)类型: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

3.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1)样方法①适用对象:植物、昆虫卵、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等密度的调查。

②过程:确定调查对象→取样→计数每个样方个体数→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估计值。

③取样的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取样的关键:随机取样。

(2)标志重捕法①适用生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②密度估算公式初次捕获标记数M个体总数N=重捕的标记个体数m再次捕获个体数n。

考向一种群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的辨析1.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①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B.春运期间,北京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②③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正常的⑤【参考答案】B技法提炼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及判断技巧(1)统计图(2)曲线图(3)柱形图各图示共性及判断技巧:无论何种图形,均应注意各年龄段个体的比例——增长型中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稳定型中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⑬大于
类型
增长型 ⑮稳定型 衰退型
特点
年幼个体数 ⑫大于 年老个体数,出生率 ⑬大于 死 亡率,种群密度逐渐 ⑭增大 各年龄期个体数比例相当,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等, 种群密度基本稳定 年幼个体数 ⑯小 年老个体数,出生率 于 ⑱减小 ⑰小于 死亡率,种群密度逐渐
1:标志重捕法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B曲线中表示各年龄段的个体数比例适中,属稳定型。C曲线中 老年个体相对较多,属于衰退型。用性引诱剂干扰害虫正常交 尾,使幼虫数量锐减,害虫年龄组成将成为衰退型。在捕鱼业 中只有通过合理的措施使种群的数量稳定,才能实现可持续捕
捞。在渔场中采用“抓大放小”的措施,会使幼年个体所占比
例上升,年龄组成将成为增长型。 [答案] (3)C (4)A (1)A、B、C (2)人口密度越来越大 计划生育
提示: ①标记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分布均匀; ②未标记
个体和被标记个体都有同样被捕获的机会; ③调查期中没有迁 入和迁出;④调查期中没有新个体的出生和死亡。
名师点拨
①同一物种在不同区域可以有多个种群,但一个种群内的
个体一定属于同一物种。 ②年龄组成只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但该趋势不一 定能实现,因为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还有气候、食物、天敌等。 ③ 种群的基本特征除了数量特征,还有空间特征和遗传特 征等。
(3)表现形式:
①数学方程式:优点是
② 曲线图
科学、精确 。
:优点是能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
趋势。
2:当一个种群迁入一个新的适宜环境时,种群数量如何变
化?
提示: 当刚迁入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种群增长速率 较快,接近“J”型曲线,当繁殖到一定程度后,环境中的种群 数量接近饱和,种群增长减缓,最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呈“S” 型曲线。

2016年高考生物复习 专题05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方法策略

2016年高考生物复习 专题05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方法策略

第一节种群的特征和种群的数量变化
【方法导航】
种群特征和种群的数量变化既是学习生态模块的基础,又与遗传与进化模块相联系,在高考中的地位较高,平常考试中也经常涉猎。

在复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构建围绕种群的概念模型(见下图)。

种群的特征分为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的空间特征,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具体操作过程。

区分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

(2)多角度区分种群、物种、群落这三个概念,有效区分三个概念的范围、内容、特点以及所研究的问题,在研究问题时不会出现思维方向上的错误。

(3)运用数学模型的方法来解决生物中的问题,“J”型曲线,“S”型曲线知识的学习都要用到数学公式和数学曲线的相关知识,思维要能够延展、平移,学以致用于害虫防治、砍伐森林、养殖捕捞等生产生活中来。

(4)本节在高中生物中是一个重点知识,在高考中的地位较高,近几年来都有考察,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间或以主观题的形式考察。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第35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件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第35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课件

• 5. 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意义在于为人类合 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其应 用:a.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在鱼类的捕捞、 放养中的应用。如在湖泊中放养鱼虾,如
果一次性放养的幼苗过多或延迟捕捞,由
于环境的负载能力限制,都不能达到增产
的目的;相反,如果大肆捕捞,使鱼虾数 量大大减少,降到K/2值以下时,其种群 往往要经过相当长的延滞期才能进人指数 增长期,对生产极为不利。b.在害虫、害 兽防治方面的应用。
第35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考点一 种群
• 生态学上把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 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种群虽 然是由个体组成的,但是种群的特征和个 体的特征并不完全相同。
考点二 种群的特征
• 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空间布局和遗传特征 等。种群的数量特征主要有种群的密度、出生率 和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 重捕动物中有标记的个体数
• 2、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段的
个体数目的比例。种群的年龄组成主要有 三种类型:
• (1)增长型:种群中幼体个体很多,老年 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 种群的密度会越来越大。
• (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 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 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
考点二 种群的数量变化
• 1.“J”型曲线是在食物(养料) 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 没有敌害、没有疾病的理想条 件下形成的,种群增长率保持 稳定不变,种群数量连续增长 (无K值)。“J”型数量增长的 两种情形:
• a.实验室条件下;
• b.当一个种群刚迁入一个新 的适宜环境中时。
•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虽然物种具有巨大 的增长潜力,但在自然界中,种群却不能无限制 地增长。因为随着种群数量的增长,环境的制约 因素的作用也在增大,环境中制约种群增长的因 素称为环境阻力(见下图)。它包括同种个体之间 对食物和空间的竞争加剧、疾病蔓延、捕食者因 捕食对象的增多而增多等,从而导致死亡率增长、 出生率降低,最终趋向平衡。因此,在自然环境 中,种群的增长曲线是一个“S”形曲线。种群达 到环境所能负担的最大值,称为环境的满载量或 负载能力,用K 表示。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清单种群的数量特征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清单种群的数量特征

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 1 节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是影响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2.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逐个计数,如调查某山坡上的珙桐密度。

在多数情况下,逐个计数非常困难,需要采取估算的方法。

例如,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来估算它们的种群密度。

3.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算值。

调查草地上蒲公英的密度,农田中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鋪的密度等4.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样方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标记重捕法。

这种方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估算。

5.为什么东北豹、大熊猫等动物在人为保护的措施下,种群数量仍不能迅速增长,而鼠、蝗虫等动物,尽管人们采取各种防除措施,却仍然数量繁多,屡屡为害?繁殖能力的差别是重要原因。

东北豹一般每年最多生一胎,通常每胎产仔2~3只,偶尔有产1只或4只的情况。

幼豹2~3岁后性成熟。

而鼠一年可生数胎,每胎产多只鼠,幼鼠当年即可性成熟。

可见东北豹的繁殖能力比鼠弱得多。

一般来说,繁殖能力强的种群出生率高,种群增长快,这是它们的种群数量出现较快增长的内因。

6.出生(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7.对东北虎、东北豹等濒危动物的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如全面禁猎,禁止商业性采伐林木,建立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随着环境的大大改善,东北豹逐渐回归,迁入我国的东北地区。

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32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考点整合概要1讲解

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32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考点整合概要1讲解

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32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考纲要求]1•种群的特征(I )。

2•种群的数量变化(n )。

3•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 的动态变化。

考点一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n 知识梳理夯实基础突破要直i •种群的特征(1) 种群的概念:种群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 种群的数量特征项目定义特点或意义种群 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 个体数① 不同物种,种群密度不同;② 同一物种,种群密度可变 出生率、 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 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决疋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迁入率、 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 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年龄 组成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 的比例① 类型三老年牛悴数 也廖幼州m② 意义: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验响注:表加墙加、减少“、“一”表示直接悴用、间接作用①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

L 出生率迁人”种群数fit * ・(种群悔度)+决定迁出②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

③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2•种群的空间特征(1) 含义:种群中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2) 类型: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

3.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 (1) 样方法① 适用对象:植物、昆虫卵、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等密度的调查。

② 过程:确定调查对象T 取样T 计数每个样方个体数 T 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种 群密度估计值。

③ 取样的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取样的关键:随机取样。

(2) 标志重捕法① 适用生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② 密度估算公式个体总数N ______ 再次捕获个体数n 初次捕获标记数 M =重捕的标记个体数 m 。

[思维诊断](1)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2014 •苏,5A)( V )⑵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 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 1 : 1 ,则出生率越高(2013浙江,4B)( V )(3) 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种群的密度 (2012新课标,6D)( X )(4)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 结果偏低(2012安徽,30 n (2)改编)(X )(5) 橡树种子常在母树附近形成集群是空间特征,由于微甘菊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属于数量特征(V )(6) 依据年龄组成预测的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最终是否能够实现,还要看影响种群密度变化 的其他因素如气候、食物、天敌等(V ) (7) 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密度一定增加(X )(8) 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或昆虫也适用 (V )题组一 种群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的辨析 1. A 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 B 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种群和群落知识点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种群和群落知识点

种群和群落一、种群的特征1、种群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中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集合2、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3、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集群分布、随机分布、均匀分布4、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年龄组成3种类型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1)在种群的四个基本数量特征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特征,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种群数量的大小。

(2)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出生率高,种群密度不一定增大。

(3)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不影响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着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5、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1)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常用的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正方形样方)、等距取样法 (长方形样方); 计数原则:计左不计右,计上不计下;预测变 化趋势年龄组成影响出生率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密度 种群数量 迁入率迁出率图甲为方形样方,图乙为圆形样方,实心圈表示要统计或测量的个体,虚线表示圆形样方的直径。

适用范围:一般用于植物、活动能力弱(昆虫卵)、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蚜虫、跳蝻)。

(2)标志(记)重捕法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计算方法:种群数量=(初捕标记数x再捕数)/再捕标记数,算出总数再求出种群密度二、种群的数量变化1、种群的数量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

2、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一般步骤: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3、种群增长曲线:(1)“J”型增长曲线:在自然界中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的形式。

建立模型:若种群初始数量为N,年增长率为λ,则t年之后种群数量为:Nt=NλtO·条件:理想条件(空间不限,食物充足,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种群增长率:不变(λ-1)无K值(2)“S”型增长曲线: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