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材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4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加法运算。[]
3、在教学中适当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重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1、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问题: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向右运动5m记作5m,向左运动5m记作-5m。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右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8m。写成算式就是5+3=8(m)
教师: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8m。写成算式就是(-5)+(-3)=-8(m)
师生共同归纳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教师: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哪个方向运动了多少米?
学生回答: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2m。写成算式就是5+(-3)=2(m)
师生借此结论引导学生归纳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完整版)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
《生活与数学》序言
一、把握数学的生活性——“使教学有生活味”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能够协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做出恰当的选择和判断,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这说明数学来源于社会,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社会生活与数学关系密切,它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个方面,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源于生活,又使用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教育寓于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相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协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使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把握数学的美育性——“使教学有韵味”
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美作为现实的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艺术作品等属性总和,具有:匀称性、比例性、和谐性、色彩变幻、鲜明性和新颖性。作为精神产品的数学就具有上述美的特点。
简练、精确是数学的美。数学的基本定理说法简约,却又涵盖真理,让人阅读简便却又印象深刻。数学语言是如此慎重的、有意的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凭借数学语言的严密性和简洁性,我们就能够表达和研究数学思想,这种简洁性有助于思维的效率。
数学很讲究它的逻辑美。数学的应用是被人们广泛认同的,可学习数学还能训练人的逻辑思维水平。尤其是几何的证明讲究前因后果,每一步都要前后呼应,抽象的数学也显示它模糊的美。抽象给我们想象的余地,让我们思维海阔天空,给学生留有了思索和创新的空间。抽象的数学不正展示它的魅力吗?
最新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最新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第 1 课数学伴我们成长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P.3的内容:数学伴我们成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2.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3.尝试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式(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效解决问题。
4.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索,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成长,发展了我们的思维。
教师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剪刀、长方形纸片。
学生准备
预习、剪刀、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二、板书课题。
三、导学
5
练习设计课堂基础练习
1、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的
答案:A 与B
; C 与D
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1,它们的积为
答案:315
3、计算:7+27+377+4777 答案:5188
课后延伸练习
1、猜谜语(各打数学中常用字)
①千人分在北上下;②1人立在口上边答案:①乘;②倍
2、在与伙伴玩“24点”游戏中,使数1,5,5,5通过运算得24?答案:[5-(1÷5)]×5
3、只允许添两个“一”、一个“十”和一个括号,不改变数字顺序,把1,2,3,4,5,6,7,8,9这九个数字连成结果为100的算式:
1 2 3 4 5 6 7 8 9 =100 答案:123-(45+67-89)=100
4、把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它可能是几边形?答案: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
5、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如图1-1-2,在它的四个角上有四棵大树,现在为了扩大池塘,要把池塘面积扩大一倍,但是,这四棵树不便搬动,也不能使它淹在水里,而且扩大后的池塘还是正方形,这该怎么办呢?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材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
走进数学世界晋江市磁灶中学涂友利
1、数学伴我们成长
2、人类离不开数学
3、
4、
5、
6、目录
人人都能学会数学
让我们来做数学
(1)
让我们来做数学
(2)
让我们来做数学(3)
7、第7课自测题(A卷)
8、第8课自测题(B卷)
第1课数学伴我们成长
宇宙之大(海王星、流星雨),粒子之微(被原子、氯化钠晶体结构),火箭之速(火箭),化工之巧(陶瓷),地球之变(陨石坑),生物之谜(青蛙),日用之繁(杯子、表), 大千世界,天上人间,无处不有数学的页献,让我们共同走进数学世界,去领略一下数学的风采,体会数学的魅力。
出生一一学前一一小学,我们每一天都在接触数学并不断学习它,相信吗?不妨大家从不同阶段来举出一些我们身边或亲身经历的例子,试一试。
2. 进入小学,我们正式开始学习数学,回忆一下,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的主要数学知识有哪些?
数与式:认识、计算、方程、解应用题;
图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画法、图形的计算;统计知识。
4.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而且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了。发挥一下我们的聪明才智,尝试解决下面的2个问题:
(1)计算并观察下列三组算式:
/8X 8 = 64, X 5 = 25,
V7X 9 = 63; l4X 6 = 24;
/12X 12 =…-
'll X 13 =---
(2)已知25X25=625,则24X26=.(不要计算)
(3)你能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4)更一般地,若axa=m,则(a+1)(a —1)=•
通过刚才的解题,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聪明,其实不仅我们每个人离不开数学,而且整个人类、整个社会也离不开数学,数学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
第一章兴趣数学
1 Konigsberg 七桥问题(一笔画问题)
18世纪时,欧洲有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城哥尼斯堡,
那里有七座桥。如图1所示:河中的小岛A与河的
左岸B、右岸C各有两座桥相连结,河中两支流间
的陆地D与A、B、C各有一座桥相连结。当时哥尼
斯堡的居民中流传着一道难题:一个人怎样才能一次
走遍七座桥,每座桥只走过一次,最后回到出发点?
大家都试图找出问题的答案,但是谁也解决不了这个
问题。
七桥问题引起了著名数学家欧拉(1707—1783)的关注。
他把具体七桥布局化归为图所示的简单图形,于是,
七桥问题就变成一个一笔画问题:怎样才能从A、B、
C、D中的某一点出发,一笔画出这个简单图形
(即笔不离开纸,而且a、b、c、d、e、f、g各条线
只画一次不准重复),并且最后返回起点?
欧拉经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图是不能一笔画出的图形。这就是说,七桥问题是无解的。这个结论是如何产生呢?
如果我们从某点出发,一笔画出了某个图形,到某一点终止,那么除起点和终点外,画笔每经过一个点一次,总有画进该点的一条线和画出该点的一条线,因此就有两条线与该点相连结。如果画笔经过一个n次,那么就有2n条线与该点相连结。因此,这个图形中除起点与终点外的各点,都与偶数条线相连。
如果起点和终点重合,那么这个点也与偶数条线相连;如果起点和终点是不同的两个点,那么这两个点部是与奇数条线相连的点。
综上所述,一笔画出的图形中的各点或者都是与偶数条线相连的点,或者其中只有两个点与奇数条线相连。
图2中的A点与5条线相连结,B、C、D各点各与3条线相连结,图中有4个与奇数条线相连的点,所以不论是否要求起点与终点重合,都不能一笔画出这个图形。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 《生活与数学》序言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
————《生活与数学》序言
一、把握数学的生活性——“使教学有生活味”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做出恰当的选择和判断,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这说明数学来源于社会,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社会生活与数学关系密切,它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个方面,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教育寓于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把握数学的美育性——“使教学有韵味”
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美作为现实的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艺术作品等属性总和,具有:匀称性、比例性、和谐性、色彩变幻、鲜明性和新颖性。作为精神产品的数学就具有上述美的特点。
简练、精确是数学的美。数学的基本定理说法简约,却又涵盖真理,让人阅读简便却又印象深刻。数学语言是如此慎重的、有意的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凭借数学语言的严密性和简洁性,我们就可以表达和研究数学思想,这种简洁性有助于思维的效率。
数学很讲究它的逻辑美。数学的应用是被人们广泛认同的,可学习数学还能训练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几何的证明讲究前因后果,每一步都要前后呼应,抽象的数学也显示它模糊的美。抽象给我们想象的余地,让我们思维海阔天空,给学生留有了思索和创新的空间。抽象的数学不正展示它的魅力吗?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教材
校本课程目录
数学与美----------------------------------------第2页中学数学与数学美--------------------------------第6页数学与文化--------------------------------------第8页数学文化欣赏-----------------------------------第14页从《数学与文化》中感受数学之美-----------------第17页三角函数历史-----------------------------------第19页解析几何建立的故事-----------------------------第28页数学生活---------------------------------------第32页半生痴迷数学著书立说---------------------------第36页山沟里的数学家---------------------------------第38页数学家们的生活趣事-----------------------------第40页牛顿与莱布尼茨的数学微积分之争-----------------第43页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第46页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第50页华罗庚谈学数学方法-----------------------------第54页怎样才可以学好数学呢---------------------------第55页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
【在游戏中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课程纲要
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
2024年七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完整版课件
2024年七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完整版课件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七年级数学教材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的第1节
《数学的魅力》。详细内容包括数学的起源、发展,数学在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以及数学符号和基础术语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数学的起源和发展,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3.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符号和术语,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数学符号和术语的认识。
教学重点: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数学符号和术语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利用PPT展示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对数学
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知识讲解(20分钟)
(1)介绍数学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
(2)讲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3)讲解数学符号和基础术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表达方式。
3. 例题讲解(10分钟)
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详细讲解数学符号和术语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
设计基础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数学的魅力
2. 内容:
(1)数学的起源和发展
(2)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数学符号和基础术语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列举3个生活中的数学应用实例。
(2)认识并写出5个数学符号和对应的含义。
2. 答案:
(1)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完整版)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
————《生活与数学》序言
一、把握数学的生活性——“使教学有生活味”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做出恰当的选择和判断,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这说明数学来源于社会,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社会生活与数学关系密切,它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个方面,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教育寓于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把握数学的美育性——“使教学有韵味”
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美作为现实的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艺术作品等属性总和,具有:匀称性、比例性、和谐性、色彩变幻、鲜明性和新颖性。作为精神产品的数学就具有上述美的特点。
简练、精确是数学的美。数学的基本定理说法简约,却又涵盖真理,让人阅读简便却又印象深刻。数学语言是如此慎重的、有意的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凭借数学语言的严密性和简洁性,我们就可以表达和研究数学思想,这种简洁性有助于思维的效率。
数学很讲究它的逻辑美。数学的应用是被人们广泛认同的,可学习数学还能训练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几何的证明讲究前因后果,每一步都要前后呼应,抽象的数学也显示它模糊的美。抽象给我们想象的余地,让我们思维海阔天空,给学生留有了思索和创新的空间。抽象的数学不正展示它的魅力吗?
最全面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精华版)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第 1 课数学伴我们成长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P.3的内容:数学伴我们成长教学目
标1.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
关。
2.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3.尝试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式(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效解决问题。
4.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索,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成长,发展了我们的思维。
重、难点解析
重点
1. 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2. 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难点
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录音机、投影仪、剪刀、长
方形纸片。学生准备
预习、剪刀、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活动
展示图片并播放录音。学生活动
观察图片,听录音。
宇宙之大(海王星、流星雨)(铍原子、氯化钠晶体结构),粒子之微,火箭之速
(火箭),化工之巧(陶瓷),地球之变(陨石坑),生物之谜(青蛙),日用之繁(杯子、表),大千世界,天上人间,无处不有数学的贡献,让我们共同走进数学世界,去领略一下数学的风采,体会数学的魅力。
二、板书课题。
三、导学
教师活动
1. 现在让我们进入时空的隧道,回忆我们的成长 历程:
出生——学前——小学(板书) ,我们每一天都 在接触数学并不断学习它,相信吗?不妨大家从 不同阶段来举出一些我们身边或亲身经历的例 子,试一试。(积极鼓励)
(师、生共同讨论交流,从具体事例中分析并找 出数学信息。) 2.进入小学,我们正式开始学习数学,回忆一 下,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的主要数学知识有哪 些? 3.指定若干名学生口答,师生共同系统归纳: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完整版)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完整版)
————《生活与数学》序言
一、把握数学的生活性——“使教学有生活味”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
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做出恰当的选择和判断,进而解决问题,直
接为社会创造价值”。这说明数学来源于社会,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社会生活
与数学关系密切,它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个方面,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
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教育寓
于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
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帮助学生
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
学问题。
二、把握数学的美育性——“使教学有韵味”
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
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美作为现实的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艺术作品等属性总和,具有:匀称性、比例性、和谐性、色彩变幻、鲜明性和新颖性。作为精神产品的数学就具有上述美的特点。
简练、精确是数学的美。数学的基本定理说法简约,却又涵盖真理,让人阅
读简便却又印象深刻。数学语言是如此慎重的、有意的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
凭借数学语言的严密性和简洁性,我们就可以表达和研究数学思想,这种简洁性
有助于思维的效率。
数学很讲究它的逻辑美。数学的应用是被人们广泛认同的,可学习数学还能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
序言
数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整个科学的基础知识。创新教学的先行者里斯特伯先生指出:“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解决生活问题,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攻关艰深的高级数学问题,我们不能只为了培养尖端人才而忽略或者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所以数学首先应该是生活概念。”在生活中学数学,以学生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鲜活材料来吸引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我们选取的都是从学生生活实践中取材,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运用于生活之中,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目标。
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满足学生已有的兴趣和爱好,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新的兴趣和爱好,要要求和鼓励学生投入生活,亲身实践体验。选题要尊重学生的实际、学生的探究本能和兴趣,给与每个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广阔空间,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有兴趣,习有方法,必有成功。学生的个性在社会活动中得以健康发展,学生的潜能在自学自育中得到充分开发。
我们的数学校本课程方案包括两个基本部分:一般项目和基本具体方案。
课程纲要
一、课程目标:
以贴近生活实际、加强数学应用为宗旨,针对数学这门课的特点,从生活中挖掘数学,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并且加强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功,培养学生的成功心态,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使每位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二、课程概况:
初中七年级数学校本课教案
初中七年级数学校本课教案
课程目标:
1. 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有理数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
1. 有理数的乘法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有理数乘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
2. 运用有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材《数学》七年级上册。
2. 投影仪或黑板。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复习相关知识:回顾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包括正数、负数、整数、分数等。
2. 提问: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那么有理数之间是否可以进行乘法运算呢?乘法运算的规则又是怎样的呢?
二、新课讲解(15分钟)
1. 讲解有理数的乘法概念:有理数乘法是指两个有理数相乘的运算。
2. 讲解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a) 同号相乘:两个同号的有理数相乘,结果为正数,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乘。
b) 异号相乘:两个异号的有理数相乘,结果为负数,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乘。
c) 零乘任何数都等于零。
三、实例讲解与应用(15分钟)
1. 举例讲解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并进行投影展示。
2. 让学生上台演示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过程,并解释运算规则。
3. 运用有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商品的折扣价、计算物体在斜面上的滑
行距离等。
四、课堂练习(10分钟)
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点评和讲解。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和应用。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第1 课数学伴我们成长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P.3的内容:数学伴我们成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2.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3.尝试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式(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效解决问题。
4.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索,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成长,发展了我们的思维。
重、难点解析
教师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剪刀、长方形纸片。
学生准备
预习、剪刀、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导学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②已知25×25=62526=
1)= 。
2)投影或小黑板展示教材第
练习设计
课堂基础练习
答案:A与B;C与D
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1,它们的积为
答案:315
3、计算:7+27+377+4777
答案:5188
课后延伸练习
1、猜谜语(各打数学中常用字)
①千人分在北上下;②1人立在口上边
答案:①乘;②倍
2、在与伙伴玩“24点”游戏中,使数1,5,5,5通过运算得24?
答案:[5-(1÷5)]×5
3、只允许添两个“一”、一个“十”和一个括号,不改变数字顺序,把1,2,3,4,5,6,7,8,9这九个数字连成结果为100的算式:
1 2 3 4 5 6 7 8 9 =100
答案:123-(45+67-89)=100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设计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第 1 课数学伴我们成长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P.3的内容:数学伴我们成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2.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3.尝试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式(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效解决问题。
4.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索,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成长,发展了我们的思维。
教师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剪刀、长方形纸片。
学生准备
预习、剪刀、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三、导学
5
练习设计 课堂基础练习
1、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的
答案:A 与B
; C 与D
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1,它们的积为
答案:315
3、计算:7+27+377+4777 答案:5188
课后延伸练习
1、猜谜语(各打数学中常用字)
①千人分在北上下;②1人立在口上边 答案:①乘;②倍
2、在与伙伴玩“24点”游戏中,使数1,5,5,5通过运算得24? 答案:[5-(1÷5)]×5
3、只允许添两个“一”、一个“十”和一个括号,不改变数字顺序,把1,2,3,4,5,6,7,8,9这九个数字连成结果为100的算式:
1 2 3 4 5 6 7 8 9 =100 答案:123-(45+67-89)=100
4、把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它可能是几边形? 答案: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
5、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如图1-1-2,在它的四个角上有四棵大树,现在为了扩大池塘,要把池塘面积扩大一倍,但是,这四棵树不便搬动,也不能使它淹在水里,而且扩大后的池塘还是正方形,这该怎么办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
走进数学世界市磁灶中学涂友利
目录
1、第 1 课数学伴我们成长……………………………
2、第2 课人类离不开数学……………………………
3、第 3 课人人都能学会数学……………………………
4、第 4 课让我们来做数学(1) ……………………………
5、第 5 课让我们来做数学(2) ……………………………
6、第6 课让我们来做数学(3)……………………………
7、第7课自测题(A卷)……………………………
8、第8课自测题(B卷)……………………………
第 1 课数学伴我们成长
宇宙之大(海王星、流星雨),粒子之微(铍原子、氯化钠晶体结构),火箭之速(火箭),化工之巧(瓷),地球之变(陨石坑),生物之谜(青蛙),日用之繁(杯子、表),大千世界,天上人间,无处不有数学的贡献,让我们共同走进数学世界,去领略一下数学的风采,体会数学的魅力。
出生——学前——小学,我们每一天都在接触数学并不断学习它,相信吗?不妨大家从不同阶段来举出一些我们身边或亲身经历的例子,试一试。
2.进入小学,我们正式开始学习数学,回忆一下,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的主要数学知识有哪些?
数与式:认识、计算、方程、解应用题;
图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画法、图形的计算;统计知识。
4.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而且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了。发挥一下我们的聪明才智,尝试解决下面的2个问题:(1)计算并观察下列三组算式:
(2)已知25×25=625,则24×26=_______ .(不要计算)
(3)你能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4)更一般地,若a×a=m,则(a+1)(a-1)= _______ .
通过刚才的解题,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聪明,其实不仅我们每个人离不开数学,而且整个人类、整个社会也离不开数学,数学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练习
1、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的是( )
.
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1,它们的积为_______ .
3、计算:
7+27+377+4777= _______ .
习题
A组
1、猜谜语(各打数学中常用字)
①千人分在北上下;②1人立在口上边.
2、在与伙伴玩“24点”游戏中,使数1,5,5,5通过运算得24?
3、只允许添两个“一”、一个“十”和一个括号,不改变数字顺序,把1,2,3,4,5,6,7,8,9这九个数字连成结果为100的算式:
1 2 3 4 5 6 7 8 9 =100
4、把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它可能是几边形?
5、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如图,在它的四个角上有四棵大树,现在为了扩大池塘,要把池塘面积扩大一倍,但是,这四棵树不便搬动,也不能使它淹在水里,而且扩大后的
A B C
池塘还是正方形,这该怎么办呢?
B组
1、一个长方形,长19cm,宽18cm,如果把这个长方形分割成若干个边长为整数的小正方形,那么这些小正方形最少有多少个?如何分割?
2、在操场上,小华遇到小,交谈中顺便问道:“你们班有多少学生?”小说:“如
果我们班上的学生像悟空那样一个能变两个,然后再来这么多学生的1
4
,再加上班上学
生的1
4
,最后连你也算过去,就该有100个了.”那么小班上有多少学生?
第2 课人类离不开数学
18
我们已经知道,数学伴随我们的一生,实际上整个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数学。
大数学家克莱因说过:“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人的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同学们,你们能举出周围的实例,说明人类离不开数学。
自然界中的数学——数学的存在
天工造物,每每使人惊叹不已;生物进化提示的规律,有时几个世纪也难以洞悉其中的奥秘。蜂房的构造,大概最令人折服的实例之一。18世纪初,法国学者马拉尔琪实测了蜂房底部菱形,得出令人惊异而有趣得结论:拼成蜂房底部的每个菱形的蜡板,钝角都是109°28ˊ,锐角都是70°32ˊ。瑞士数学家克尼格经过精心计算,结果更令人震惊:建造同样体积且用料最省的蜂房,菱形的两角应是109°26ˊ与70°34ˊ,与实测仅差2分。人们对蜜蜂出类拔萃的“建筑术”赞叹万分之余,无人去理会这不起眼的“2分”。不料蜜蜂却不买克尼格的账,冷酷的科学事实后来去判断错方是克尼格。公元1743年,大数学家马克劳林改用数学用表重新计算,得出的结论与马拉尔琪的实测不差分毫。简直不可思议。
思考:太阳能的蓄水桶为什么做成圆柱体而不做成长方体?
人们身边的数学——数学的应用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几何图形的对称美成了造型艺术、建筑美学的基础。雪花的对称性就是大自然的杰作。晶体(如冰糖)的表面对称极为精巧,并由此含着深刻的物理性质。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建筑群中,小到衣物装饰,大到房屋建筑、路面铺设,几乎处处都有美丽的对称性装饰,古代皇宫中壁画的边饰等无不含有极为壮丽的对称美,以至亡国之君煜在身受软禁之际,还深情怀恋昔日的“雕阑玉砌应犹在”。
人类从蛮荒时代的结绳计数,到如今用电子计算机指挥宇宙飞船航行,任何时候都受到数学的恩惠和影响,到处都体现着人类数学智慧的结晶。
在天体运动着的星球遵循四种轨道,人造卫星、行星、彗星等依据运动速度的不同(即7.9千米/秒、11.2千米/秒、16.7千米/秒三种宇宙速度)顺从地运行在圆、椭圆、抛物线及双曲线的轨道中。人造地球卫星要想发射成功,必须达到第一宇宙速度。
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本、利润、投入、产出、贷款、股份、市场预测、风险评估等一系列经济词汇频繁使用,买卖与批发、存款与保险、股票与债券等,几乎每天都会碰到,而这些经济活动无一能离开数学。(教师向学生投影展示报纸上的上证或深证走势图。)
群芳斗妍曲径幽——数学的美(本节属增加容,可根据时间自行调节)
数学是人类最伟大的精神产品之一。每一个数学公式,就是一首诗,公式C=2πR 就是其中一例。司空见惯的图形——圆,含的周长与半径有着异常简洁、和谐的关系,一个传奇的数π把她们紧紧相连。天地间有无数个圆,惟有C=2πR这个纯粹的圆最精致、最完美。这是数学家的智慧与大自然灵气撞击而再生的哲理美,因而人们常用“圆满”比喻十全十美。
比例的数量关系,以其天造地设的美感令人叹为观止。把长为c的线段分为a(较长)、b(较短)两段,使之符合a:c≈0.618。这0.618是最美、最巧妙的比例,人们称之为“黄金分割”。法国的圣母巴黎院、中国的故宫、埃及的金字塔的构图都融入了“黄金分割”的匠心。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晴雨表。
练习
1、计算:1–2+3–4+5–6+…–100+101= 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