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
PeterDrucker
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彼得·德鲁克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
德鲁克以他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奠定了其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1909年11月19日,彼得·德鲁克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维也纳,祖籍荷兰。
其家族在17世纪时就从事书籍出版工作。
父亲是奥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曾创办萨尔斯堡音乐节;他的母亲是奥国率先学习医科的妇女之一。
彼得·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于文化的环境之中。
彼得·德鲁克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1929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
于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
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学家与管理顾问,1943年加入美国籍。
彼得·德鲁克曾在贝宁顿学院任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并在纽约大学研究生院担任了20多年的管理学教授。
尽管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但彼得·德鲁克一直认为自己首先是一名作家和老师。
1942年,受聘为当时世界最大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对公司的内部管理结构进行研究。
1946年,将心得写成《公司概念》,“讲述拥有不同技能和知识的人在一个大型组织里怎样分工合作”。
该书的重要贡献还在于,彼得·德鲁克首次提出“组织”的概念,并且奠定了组织学的基础。
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
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从而奠定管理大师的地位。
1966年,出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告知读者:不是只有管理别人的人才称得上是管理者,在当今知识社会中,知识工作者即为管理者,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
成为高级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作。
1973年,出版巨著《管理:任务,责任,实践》,是一本给企业经营者的系统化管理手册,为学习管理学的学生提供的系统化教科书,告诉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
德鲁克——现代管理学之父(管理会计课用)
3、重视成果。
工作成果是评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标准,也是人事考核和 奖评的依据,成为评价管理工作绩效的唯一标志。在目标管 理制度下,监督的成分很少,而控制目标实现的能力却很强。
1961年,提醒美国应关注日本工业的崛起;
1981,他首先警告这个东亚国家可能陷入经济滞胀;
1990年代,率先对“知识经济”进行了阐释。
2002年6月20日, 获得“总统自由勋章” 。
无论是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安迪·格鲁夫,微软董 事长比尔·盖茨,海尔CEO张瑞敏,还是通用电气公 司前CEO杰克·韦尔奇,他们在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 方面都受到了彼得·德鲁克的启发和影响。
目标管理的优缺点
优点
①目标管理对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 标会带来良好的绩效。
②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 工。
③目标管理启发了自觉,调动了职工的主 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④目标管理促进了意见交流和相互了解, 改善了人际关系。
目标管理的优缺点
缺点
①目标难以制定。
②目标管理的哲学假设不一定都存在。
现代管理学之父 —— 彼得·德鲁克
制作人:肖健 郭玉兰
现代管理学之父
彼得·德鲁克简介
彼得·费迪南·德鲁克,1909-2005, 1909年11月19 日,彼得·德鲁克出生于维也纳,祖籍荷兰。彼得·德鲁克从 小生长在富裕文化的环境之中,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 1929: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 1931: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 1937:移民美国,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
彼得 德鲁克
相关格言
1.管理者,就必须卓有成效。To be effective,is the job of the executive.
2. “认识你的时间”,只要你肯,就是一条卓有成效之路。“Know :Thy :Time”if he wants to,and be well on the road toward contribution and effectiveness.
百年纪念
2009年10月16日上午9点,“2009纪念德鲁克诞辰100周年暨德鲁克思想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商学院安中楼报 告厅隆重开幕。
2009年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德鲁克先生对现代管理学的巨大贡献,同 时进一步在中国研究和推广德鲁克管理思想,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和南京大学商学院于10月16日成功举行“纪 念德鲁克诞辰100周年暨德鲁克学术思想研讨会”,为国内外从事德鲁克学术思想研究、管理思想史研究、管理 学理论研究的学者和管理学实践的高层管理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沟通、研讨的机会和平台。
3.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Effectiveness can be learned.
4.卓有成效是一种习惯,是不断训练出来的综合体。Effectiveness is a habit;that is a complex of practices.
5.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为成果负责的人,不管他职位多卑微,他仍属于“高层管理者”。The man who focuses on contribution and who takes responsibility for results,no matter how junior,is in the most literal sense of the phrase,“top management”.
现代管理学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资料
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奠定大师的地位,并标志着管理 学的诞生。
7
彼得·德鲁克生平(2)
1966年出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成为经典之作。 1973年出版《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巨著,该书被誉 为“管理学”的“圣经”。
2002年6月20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彼得·德
鲁克成为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 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管理者不能依赖进口,即便是引进也只是权宜之计,而
且也不能大批引进。中国的管理者应该是中国自己培养的, 他们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文化,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
民。只有中国的人才能建设中国,因此快速培养并使卓有
成效的管理者迅速成长起来是中国面临的最大需求,也是 中国的最大的机遇。”
9
德鲁克最后一部著作2006年1月出版
能对社会做什么,第二个领域讨论的是机构能为社会做什么。
现代组织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向社会提供某种特定的服务,所以它必须 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工作。它还必须雇用人员为其工作,因此,不可
避免地会对社会产生一些影响。
24
25
第一、要制定目标
一个管理者首先要制定目标。他决定目标应该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些 目标应该做些什么,这些目标在每一领域中的具体目标是什么。他把 这些目标告诉那些同目标的实现有关的人员,以便目标得以有效地实 现。制定目标是进行平衡:在企业成果同一个人信奉的原则的实现之 间进行平衡,在企业的当前需要同未来需要之间进行平衡,在所要达 到的目标同现有条件之间进行平衡。 制定目标显然要求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德鲁克认为,一个人能够制定 目标,不一定就能成为经理人;正如一个人能在一个很小的空间范围 内缝针打结,不一定就能成为外科大夫一样。但是,一个人没有制定 目标的能力,决不能成为称职的管理者。正如一个外科大夫可以通过 提高缝针打结技术来使自己成为更好的外科大夫那样,一个管理者通 过提高其各项工作的技术和成就,可以使自己成为更好的经理人。
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主题: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名言桑全军发表于:2009-11-06 10:21:26 河南星翰贸易有限公司Promotion Manager查看档案彼得·德鲁克简介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
德鲁克以他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奠定了其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1909年11月19日,彼得·德鲁克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维也纳,祖籍荷兰。
其家族在17世纪时就从事书籍出版工作。
父亲是奥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曾创办萨尔斯堡音乐节;他的母亲是奥国率先学习医科的妇女之一。
彼得·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于文化的环境之中。
彼得·德鲁克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1929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
于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
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学家与管理顾问,1943年加入美国籍。
彼得·德鲁克曾在贝宁顿学院任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并在纽约大学研究生院担任了20多年的管理学教授。
尽管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但彼得·德鲁克一直认为自己首先是一名作家和老师。
1942年,受聘为当时世界最大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对公司的内部管理结构进行研究。
1946年,将心得写成《公司概念》,“讲述拥有不同技能和知识的人在一个大型组织里怎样分工合作“”。
该书的重要贡献还在于,彼得·德鲁克首次提出“组织“”的概念,并且奠定了组织学的基础。
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
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从而奠定管理大师的地位。
1966年,出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告知读者:不是只有管理别人的人才称得上是管理者,在当今知识社会中,知识工作者即为管理者,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
彼得德鲁克
他们的职业将由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决定,不再依靠出卖体力来养家糊口。
• 2002年6月20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的“总 • 2005年11月11日,德鲁克在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家中逝世,享年95岁。
管理学相关理论贡献
• (1)提出“目标管理”的概念 • 1954年,德鲁克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
彼现 得代 管 德理 鲁学 克之 父 ·
•
生 平 介 绍
• • • • • • •
1909年11月19日,彼得· 德鲁克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维也纳,祖籍 荷兰。其家族在17世纪时就从事书籍出版工作。父亲是奥国负责文化 事务的官员,曾创办萨尔斯堡音乐节;他的母亲是奥国率先学习医科 的妇女之一。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裕文化的环境之中。 1929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 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 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学家与 管理顾问。 1943年加入美国籍。德鲁克曾在贝宁顿学院任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 并在纽约大学研究生院担任了20多年的管理学教授。尽管被称为“现 代管理学之父”。 1942年,受聘为当时世界最大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对公司的 内部管理结构进行研究。 1946年,将心得写成《公司概念》,“讲述拥有不同技能和知识的人 在一个大型组织里怎样分工合作”。该书的重要贡献还在于,德鲁克 首次提出“组织”的概念,并且奠定了组织学的基础。 1954年,出版《管理的实践》,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 目标管理。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从而奠定管理大师的地 位。
1982年,出版《巨变时代的管理》,探讨了有关管理者 的一些问题,管理者角色内涵的变化,他们的任务和使 命,问题和机遇,以及发展趋势。 1985年,出版《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全书强调当前的 经济已由“管理的经济”转变为“创新的经济”。 1999年,出版《21世纪的管理挑战》,德鲁克将“新经 济”的挑战清楚地定义为:提高知识工作的生产力。
德鲁克简介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德鲁克以他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奠定了其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大师中的大师”。
人物生平1909年11月19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维也纳,祖籍荷兰。
其家族在17世纪时就从事书籍出版工作。
父亲是奥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曾创办萨尔斯堡音乐节;他的母亲是奥国率先学习医科的妇女之一。
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于文化的环境之中。
德鲁克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1929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
于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
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师与管理顾问.1943年加入美国籍。
德鲁克曾在贝宁顿学院任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并在纽约大学研究生院担任了20多年的管理学教授。
尽管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但德鲁克一直认为自己首先是一名作家和老师。
1942年,受聘为当时世界最大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对公司的内部管理结构进行研究。
德鲁克在预测商业和经济的变化趋势方面显示出了惊人的天赋。
例如,早在1969年德鲁克就预言将有一种新的类型的劳动者出现———知识员工,他们的职业将由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决定,不再依靠出卖体力来养家糊口。
1987年10月,美国股市大崩盘。
仅10月19日一天,美国全国损失股票市值5000亿美元。
对此,德鲁克说,他早就预料到了,“不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而是基于审美和道德。
”德鲁克将当时的华尔街股票经纪人称为“完全不具有生产力的一群,但又能很轻易地大把捞钱。
”德鲁克著书和授课未曾间断,自1971年起,一直任教于克莱蒙特大学的彼德·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
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院以他的名字命名。
1990年,为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由弗朗西斯·赫塞尔本等人发起,以德鲁克的声望,在美国成立了“德鲁克非营利基金会”。
彼得,德鲁克
彼得.F.德鲁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彼得·费迪南·德鲁克,1909-2005),也译作“彼得·杜拉克”:现代管理学之父1909年11月19日,彼得·德鲁克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维也纳,祖籍荷兰。
其家族在17世纪时就从事书籍出版工作。
父亲是奥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曾创办萨尔斯堡音乐节;他的母亲是奥国率先学习医科的妇女之一。
彼得·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于文化的环境之中。
彼得·德鲁克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1929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
于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
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学家与管理顾问,1943年加入美国籍。
彼得·德鲁克曾在贝宁顿学院任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并在纽约大学研究生院担任了20多年的管理学教授。
德鲁克的写作中数个经常提到的观点:∙对各种总体经济学理论持怀疑态度。
德鲁克争论,没有任何一个经济学派的理论,能够有效解释现代经济结构中的主要层面。
∙将一切事物化繁为简的强烈欲望。
根据德鲁克的说法,公司倾向生产过多的商品、雇用多余的员工(相对而言外包是较佳的方案)、和错误的投资。
∙提出他所谓“政府的病态”。
德鲁克提出一个表面上非意识形态的主张:政府无法、也没有意愿提供人民需要、或想要的创新服务,尽管他似乎相信这并不是民主体制中必然发生的情况。
∙对“计划性遗弃”的需求。
企业和政府有一种人类的自然倾向:无视于明显不再适用的事实,而对昨日的成功依旧念念不忘。
∙对“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长期地推崇,虽然德鲁克将他的职业生涯用于研究管理工作,而非分析蓝领阶级。
他赞扬泰勒是第一位提出工作可以被切割、分析、再改进,这项重要观念的人。
∙对社群意识的需求。
德鲁克早期提倡“经济人的末日”,主张个人对社群的需求可以在一个被创造出来的“植物群落”中满足。
稍后他承认植物群落的概念从来也没有实现,并在1980年代暗示非营利组织内的志愿者可能是社群的关键。
管理名人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
者和 企业家们,各类商业管理课程如 E M B A 、M B A及 C E O 必读 1 2篇等也都深 受彼得 ・ 德鲁克思想 的影响 。
彼得 ・ 杜拉克论组织变革 四原则
第一, 有组织地放弃昨天 ,“ 放弃什么 内容 ” 和“ 放 弃什 么方 式” 需要有系统地进行;第二 , 有组织地改进 , 包括产 品、服务、生产流程 、市场营销等方面;第三 , 挖掘成功 经验 ; 第 四,系统化 的创新原则 。
[ 4 】涂玲 ,谷 峻岩 ,刘 锐军 .高校科研经 费管理 制度及
同时,财务部 门也要加大对项 目负责人 、课题经办人科 问题研 究 [ J ] .教育财会研 究 ,2 0 1 1 ,( 2 ) 研 经 费政策 法规 、管理 办法 的宣 传和 培训 。使项 目负 责人或 课题经办 人掌握一 定 的科研 经费财务基础 知识 , 作者简介 :
研 经 费的经 济管 理办 法和 相关 政策 ,掌握科 研任 务 的 阶段 管理 要点,并具备科研预算编制和 审计验 收等 工作
[ 1 ] 何岸 .高校科研 经费全 过程管理模 式探微 [ J ] .长 沙理工大学学报,2 0 1 2 ,( 4 ) [ 2 】陈之 院,潘成利 . 论 国家科研 项 目预 算科 目与会 计核 算科 目的协调 [ J 】 . 财政监督 , 2 0 1 0 , [ 3 】 王珍兰 .以
能 够运用 信 息平 台对科 研项 目的预算执 行情 况 了然于 整个管理流程 ,在各个阶段能够主动与财务部 门沟通 ,
管理好科研经费 。
李静( 1 9 8 1 -) 女, 汉,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 工作 单位 朱伟 利 ( 1 9 7 9 - ) 女, 汉,山东省潍坊市 , 工作单位: 清华大学财务处 ,硕士研 究生,会计 师。
目标管理理论的提出者是
目标管理理论的提出者是目标管理是一种管理工具和方法,用于帮助个人、组织或团队设定和实现目标。
目标管理理论主要是通过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制定计划以及监控和评估进展等步骤,来帮助实现个人或组织的长期和短期目标。
目标管理的提出者是彼得·德鲁克,他是管理学家、经济学家和顾问,被誉为现代管理思想之父。
彼得·德鲁克生于1909年,他在20世纪中叶对管理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德鲁克之前,管理研究的主要关注点是组织内部的运作和效率,德鲁克对管理研究进行了革命性的改变,他强调关注组织的外部环境和目标的设定与实现。
德鲁克认为,目标是管理的起点和终点。
只有通过明确的目标,管理者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将组织的资源和能力有效地分配到实现目标的活动中去。
他指出,目标是对未来所要实现的结果的明确描述,同时还要考虑目标的可行性和可度量性。
在目标管理理论中,德鲁克提出了SMART目标的概念。
SMART是Specific(具体性)、Measurable(可度量性)、Attainable(可实现性)、Relevant(相关性)和Time-bound (时限性)的缩写。
这个概念强调了目标应当具体和明确,能够被度量和评估,有可行性,与组织的使命和战略相关,并且需要设定明确的时间限制。
除了目标的设定,德鲁克还提出了目标分解和计划制定的重要性。
目标分解是将大的目标分解为可达成的小目标,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和管理进展情况。
计划制定是为实现目标制定可行、具体和明确的行动计划。
德鲁克认为,计划是一种具有方向性和灵活性的工具,管理者应当不断调整计划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在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德鲁克还强调了监控和评估的重要性。
通过监控目标的进展情况,管理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评估则是对目标实现情况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价,进一步指导管理者的决策和行动。
总的来说,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理论对管理学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管理大师 彼得·德鲁克
‚管理者不能依赖进口,即便是引进也只是权宜之计,而
且也不能大批引进。中国的管理者应该是中国自己培养的, 他们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文化,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
民。只有中国的人才能建设中国,因此快速培养并使卓有
成效的管理者迅速成长起来是中国面临的最大需求,也是 中国的最大的机遇。‛
职业培训师、管理顾问:徐剑 xuj2@
9
德鲁克最后一部著作2006年1月出版
1954年德鲁克首次提出‚管理学‛概念,随后于1973年出 版的《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被许多国家的企业与 学术界奉为管理学‚圣经‛。 在管理学界乃至企业界,‚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在企 业的森林里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听‛。德鲁克在管理学 方面的真知灼见不但影响着美国企业和美国的管理者,同时 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管理者。 德鲁克一生笔耕不断,自1939年发表首部著作《经济人的末 日:论极权主义的根源》以来,德鲁克共发表了39部著作, 最后一部《Effective Executive in Action》将于2006年1 月出版。 10
11
管理不在于 ‚知‛,而在于‚行‛。 ——德鲁克
‚我永远不会提拔一个从不犯错误、特别是
从不犯大错误的人担任最高层的工作。‛
——德鲁克
职业培训师、管理顾问:徐剑 xuj2@
12
13
德鲁克管理学说三大特点
实用性 系统性 前瞻性
职业培训师、管理顾问:徐剑 xuj2@
14
15
德鲁克对管理的Biblioteka 义掌握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要从德鲁克对管理的定义入手。 身为一名管理者,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管理是什么?管理为什 么? 德鲁克说:‚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 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 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这 就是德鲁克对管理的定义。
彼得·德鲁克
个人简介
彼得· 费迪南德· 德鲁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 1909年11月19日-2005年11月11日)是一位奥地 利出生的作家、管理顾问、大学教授。他专注于写 作有关管理学范畴的文章,‚知识工作者‛一词经 由彼得· 德鲁克的作品变得广为人知。他催生了管理 这个学门,他同时预测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他被 某些人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的言论和 政治立场一直属于保守派。彼得· 德鲁克在管理界是 受人尊敬的思想大师,他的著作影响了数代追求创 新以及最佳管理实践的学者和企业家们,各类商业 管理课程如EMBA、MBA等也都深受彼得· 德鲁克思想 的影响。
9.组织的目的不在管理人,而是领导人 10.家族企业妨碍企业进步
媒体评价:
‚彼得· 德鲁克论述了管理的新范式如何改变和如何继 续改变我们对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的基本认识。《21 世纪的管理挑战》不乏远见卓识和超前思维,它集丰 富的知识、广泛的实践经验、深邃的洞察力、精辟的 分析和拨云见雾般的常识于一身,这些都是德鲁克著 作的精髓和‘管理专业的里程碑’。‛ ——《哈佛商业评论》 ‚这位高瞻远瞩的思想家具有招牌式的敏锐洞察力, 他能够洞悉不同力量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他又一次 给我们带来一部不可不读的著作。‛ ——《图书馆杂志》(LibraryJournal)
作为‚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的思想几乎涉 及了管理学的方方面面,现在我们熟知的许多 管理理论的概念都是他首先提出来的,如营销、 目标管理和知识工作者等。菲利浦〃科特勒说: ‚如果人们说我是营销管理之父,那么德鲁克 就是营销管理学者,实际上 他和管理的学院派一直格格不入。他在谈到自己的 职业时说:‚写作是我的职业,咨询是我的实验 室。‛他的研究领域涵盖了管理学、政治学和社会 学的诸多范畴,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宽广的视野和 恒久的穿透力。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
信息不畅
最后一项浪费时间的主要因素是信息不畅。 一家大型医院的行政主管多年来一直付医生们的电话而苦恼。医 生们打电话给他,要求他为需要住院的病人找个床位。他们从住 院部了解到的情况是没有空床了,但这位行政主管几乎每次都能 找到几张空床。原因是,在病人出院时,住院部没有立刻接到通 知。当然,病房的护士知道病人出院了,办理出院结帐手续的出 纳台也知道。但是,住院部是在每天清晨5点了解床位情况的,而 大多数病人都是在上午医生查房后才出院的。其实不需要什么天 才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只要病房的护士把出纳台的出院通知单再 给住院部一份就可以了。
信息不畅:深度思考
– 我在完成我的工作上有得到我所需要的信息或数据吗?
– 我确知我需要什么信息或数据吗? – 我们的困扰有多少是来自于〝信息的不对称〞甚至于 是资源的不对称? – 我们的组织是否拥有一套「信息交流」的流程?或是 关于重大事务的「决策流程」?
找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并把它们整合在一起
– 那些活动可以由別人完成,以产生同样的其至更好的效果?我可 以将这些活动移交给谁?技術手段能帮我节约跟踪委托给別人活 动的时间吗? – 如果你不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就永远也不要去试图成为专家。
把活动委托出去
– 加強授权,避免事必躬亲
– 不断地思考那些事是可以透过有效的授权来完 成的 – 你必须授权,授不了就表示你要学习授权技巧, 没人可授就表示你要培养人才
管理者面对的现实
基本的问题: 管理者所面对的现实。
管理者有四项几乎无法控制的现实难题。每一项现实难题都向他施加压 力,使他难以取得成果和绩效。
1. 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属于別人。
2. 〝不断出现的事情〞往往迫使管理者忙干〝日常运作〞。 3. 只有当別人利用管理者的贡献时,管理者才是卓有成效的。 4. 最后,管理者身在一个组织里。他只能通过一副厚厚的〝变形眼 镜〞观察外面的世界,甚至根本观察不到。
现代管理学之父
1、管理者,就必须卓有成效。 • 。 be effective,is the job of the executive To 2、“认识你的时间”,只要你肯,就是一条卓有成效之路。 "Know Thy Time” if he wants to, and be well on the road toward contribution and effectiveness. 3、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Effectiveness can be learned. 4、卓有成效是一种习惯,是不断训练出来的综合体。 Effectiveness is a habit; that is a complex of practices. 5、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为成果负责的人,不管他职位多卑微,他仍属于“高层管 理者”。 The man who focuses on contribution and who takes responsibility for results, no matter how junior, is in the most literal sense of the phrase,“top management”.
目标管理
1954年,德鲁克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简称为 MBO),它是德鲁克所发明的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概念, 并已成为当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标管理的最大优点也许是它使得一位经理人能 控制自己的成就。自我控制意味着更强的激励: 一种要做得最好而不是敷衍了事的愿望。它意味 着更高的成就目标和更广阔的眼界。目标管理的 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它使得我们能用自我控制的管 理来代替由别人统治的管理。
深远影响
• “德鲁克先生的渊博知识、深刻思想不仅影响了学术界,也影响了企 业界。可以说,没有一个著名学者和成功的商界领袖不从他那里汲取 养分。” ——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 赵曙明 • “全世界的管理者都应该感谢这个人,因为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来 理清我们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机构的角色,我认为彼得· 德鲁克比 任何其他人都更有效地做到了这一点。” ——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克· 韦尔奇 • “在 所有的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影响最深。” ——微软总裁 比尔· 盖茨 • “德鲁克是我心中的英雄。他的著作和思想非常清晰,在那些狂热追 求时髦思想的人群中独树一帜。” ——英特尔主席 安迪· 格导特质论的主要流派。
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
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彼得·德鲁克)出生时间:1909年11月19日出生地点:奥地利维也纳逝世时间:2005年11月11日逝世地点:克莱蒙特家中逝世原因:自然去世性别:男种族:白人职业:咨询顾问,作家,经济学教授国籍:美国曾就读学校:德国汉堡大学法学院,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国际公共法律系在美国曾授课的学校:萨拉·劳伦斯学院,本宁顿学院,纽约大学,克莱蒙特大学办公共网站:http:///2005年11月11日早晨7:20,彼得·德鲁克在加州克莱蒙特家中溘然长逝,享年95岁。
再过8天就是德鲁克96岁的生日了。
“就在我十四岁生日的前一个星期,我惊觉自己已成为一个旁观者。
那天是1923年的11月11日——再过8天就是我的生日了。
”这是德鲁克在《旁观者的诞生》一文中写到的。
82年后的这一天,这位特立独行的大师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在他长达7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既是一个思想家,梦想家,作家,也是一个顾问和教授;他定义了诸多当代公司广泛接受的现代管理学原理。
几十年前,他就宣传以消费者为中心,员工授权和创新等概念,而今,这些概念则早已被CEO们所熟知。
作为管理思想方面的先驱者,德鲁克强烈坚持的一个观点是:人是公司最重要的资源。
因此,有效领导的最重要职能就是训练和激励员工,同时在工作方面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权。
作为公认的“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对享有此殊荣当之无愧。
1954年11月6日是管理学中一个划时代的日子,彼得·德鲁克在这一天出版了他的《管理的实践》一书。
在此之前,没有一部著作向管理者解释管理,更没有一部著作向管理者传播管理。
德鲁克指出:“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
没有机构,就不会有管理。
但是,如果没有管理,那也就只会有一群乌合之众,而不会有一个机构。
而机构本身又是社会的一个器官,它之所以存在,只是为了给社会,经济和个人提供所需的成果。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
1954年,德鲁克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简称为MBO),它是德鲁克所发明的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概念,并已成为当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培养经理人的重要性
德鲁克认为:经理人是企业中最昂贵的资源,而且也是折旧最快、最需要经常补充的一种资源。
建立一支管理队伍需要多年的时间和极大的投入,但彻底搞垮它可能不用费多大劲儿。
21世纪,经理人的人数必将不断增加;培养一位经理人所需的投资也必将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企业对其经理人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
企业的目标能否达到,取决于经理人管理的好坏,也取决于如何管理经理人。
而且,企业对其员工的管理如何,对其工作的管理如何,主要也取决于经理人的管理及如何管理经理人。
企业员工的态度所反映的,首先是其管理层的态度。
企业员工的态度,正是管理层的能力与结构的一面镜子。
员工的工作是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被管理的方式。
3.推荐书籍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 1966
《人与绩效:德鲁克论管理精华》(People and Performance: The Best of Peter Drucker on Management )- 1977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1985
《21世纪的管理挑战》(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 )- 1999。
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主题: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名言桑全军发表于:2009-11-06 10:21:26 河南星翰贸易有限公司Promotion Manager查看档案彼得•德鲁克简介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 。
德鲁克以他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30 余部著作,奠定了其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
1909年11月19 日,彼得•德鲁克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维也纳,祖籍荷兰。
其家族在17世纪时就从事书籍出版工作。
父亲是奥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曾创办萨尔斯堡音乐节;他的母亲是奥国率先学习医科的妇女之一。
彼得•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于文化的环境之中。
彼得•德鲁克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1929 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
于1931 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
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学家与管理顾问,1943年加入美国籍。
彼得•德鲁克曾在贝宁顿学院任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并在纽约大学研究生院担任了20 多年的管理学教授。
尽管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但彼得•德鲁克一直认为自己首先是一名作家和老师。
1942年,受聘为当时世界最大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对公司的内部管理结构进行研究。
1946 年,将心得写成《公司概念》,“讲述拥有不同技能和知识的人在一个大型组织里怎样分工合作“”。
该书的重要贡献还在于,彼得•德鲁克首次提出“组织“”的概念,并且奠定了组织学的基础。
1954 年,出版《管理实践》,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
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从而奠定管理大师的地位。
1966 年,出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告知读者:不是只有管理别人的人才称得上是管理者,在当今知识社会中,知识工作者即为管理者,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
名人点击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
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作为公认的“现代管理之父”,对享有此殊荣当之无愧。
在过去的60余年里,他的著作、讲座和咨询工作为攻读管理学的学生建立了一座丰富的宝库,并且成为企业家和经理人获得管理知识和管理工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过去半个多世纪的专业文献表明,德鲁克是在管理学领域里被文献引用次数最多的作者。
他的著作陈列在成千上万的书架上。
至今为止,彼得·德鲁克已出版了31本书籍,并被译成25种语言,销量已超过600万册。
德鲁克在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出版了三本重要著作:1939年的《经济人的末日》(The End of Economic Man)、1942年的《工业人的未来》(The Future of Industrial Man)以及1945年的《公司的概念》(The concept of the Corporation)。
在《公司的概念》一书中,德鲁克首次提到“组织”的概念,并且奠定了组织的基础。
而传统社会学根本没有“组织”的概念,因为传统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society)和社区(community),而“组织”既不是社会也不是社区,却又兼有两者的成分。
那时候,德鲁克最早的两本著作《经济人的末日》和《工业人的未来》已经为他在政治学会领域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必要的成功基础。
美国政治学协会甚至选举他进入政治理论研究委员会。
但是,研究通用汽车公司这样一个企业与政治学却是风马牛不相及。
本宁顿大学的校长路易斯·琼斯这样评价德鲁克研究通用汽车公司所冒的风险:“你永远地毁了你的学术事业。
你现在处于究竟是研究经济学还是研究政治学的十字路口。
如果接受这个课题,你在这两门学科中都会失去别人的尊重。
”因此,当德鲁克决定用两年的时间从内部对通用汽车公司进行研究时,他是冒着个人事业发展的风险的。
但是,德鲁克却说:“我认定自己必须深入内部,从内部来真正研究一个大公司,把它作为一个人类的、社会的和政治的组织——作为一个统一的机制来研究。
”在谈到《公司的概念》这本书时,德鲁克说:“《公司的概念》燕不只是一本关于企业的著作,它是一本有关组织和工业社会的书。
事实上,这是一本从…组织角度‟分析企业的著作;也是第一本审视…企业社会结构‟的书,而这个社会结构有能力集合众人之力来满足众人的经济需要;这本书同时也是第一个把…管理‟(Management)视为承担特定工作与责任、履行组织特定机能的著作。
”
德鲁克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 1973年)一书中指出:“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
没有机构(如工商企业),就不会有管理。
但是,如果没有管理,那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而不会有一个机构。
而机构本身又是社会的一个器官,它之所以存在,只是为了给社会、经济和个人提供所需的成果。
可是,器官从来都不是由它们做些什么,更不用说由它们怎么做来确定的。
它们是由其贡献来确定的。
”
1954年11月6日是管理学中一个划时代的日子。
彼得·德鲁克在这一天出版了他的《管理实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一书。
该书的出版标志着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1985年,德鲁克曾对一位来访者说:“《管理实践》一书的出版使人们有可能学会如何去管理。
在这之前,管理似乎只是少数天才能做的事,凡人是无法做到的。
我坐下来花了些功夫,把管理变成了一门学科。
”管理作为一门特别的学科,有它自己的基本问题、特殊方法和特别关心的领域。
一个理解管理学科而并不具备各种管理技巧和管理工具的低能管理人员仍不失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甚至可能是第一流的管理者。
而一个只知道管理技巧和管理手段但并不理解管理学基本原理的人却不是一个管理者,最多只能算是一个技术员。
管理是一种实用学科而不是一种纯理论学科。
管理的实践以知识和责任为基础。
”
德鲁克精辟地阐述了管理的本质:“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
1973年,德鲁克将自己几十年的知识经验与思考浓缩到一本书中。
这本共达839页的浩瀚巨著以其简洁而浓缩的书名道出了管理学的真谛——《管理:任务、责任、实践》(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
据此,我们可以把管理诠释为:管理任务、承担责任、勇于实践。
令人惊奇的是,《管理:任务、责任、实践》这本书中搜索“责任”这一词条时,发现本书索引中有多达
36处谈到“责任”,而竟无一处谈到“权力”。
“权力和职权是两回事。
管理当局并没有权力,而只有责任。
它需要而且必须有职权来完成其责任——但除此之外,决不能再多要一点。
”在德鲁克看来,管理当局只有在它进行工作时才有职权(authorty),而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权力”(power)。
从《管理实践》问世近半个世纪以来,德鲁克通过著书立说、讲学、提建议等方法,不厌其烦的提出:管理既要眼睛向外、关心它的使命及组织成果;又要眼睛朝内,注视那些能使个人取得成就的结构、价值观及人际关系。